药物分析第章气相色谱法

第二章药物鉴别试验

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 一、最佳选择题(从A、B、C、D、E 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鉴别试验鉴别的药物是( )。 A.未知药物B.储藏在标签容器中的药物C.结构不明确的药物 D.B+C E.A+B 2.对于原料药,除了鉴别项下规定的项目,还应结合性状项下的哪些项目来确证( )。A.外观B.溶解度C.物理常数D.熔点E.A+C+D 3.在鉴别试验项目中既可反映药物的纯度,又可用于药物鉴别的重要指标的是( )。A.溶解度B.物理常数C.外观D.A+B E.C+D 4.用茜素氟蓝试液体系进行有机氟化物的鉴别,生成物的颜色为( )。 A.蓝紫色B.砖红色C.蓝色D.褐色E.黄色 5.钠盐焰色反应的颜色为( )。 A.砖红色B.鲜黄色C.紫色D.蓝色E.棕色 6.钾盐焰色反应的颜色为( )。 A.砖红色B.鲜黄色C.紫色D.蓝色E.棕色 7,钙盐焰色反应的颜色为( )。 A.砖红色B.鲜黄色C.紫色D.蓝色E.棕色 二.多项选择题(从A、B、C、D、E耳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所有正确答案) 8.有机氟化物的鉴别过程为( )。 A.氧瓶燃烧法破坏B.加茜素氟蓝试液C.被碱液吸收为无机氟化物 D.在pH为4.3条件下E.加硝酸亚铈试液 9.下列的鉴别反应属于一般鉴别反应的是( )。 A.丙二酰脲类B.有机酸盐类C.有机氟化物类 D.硫喷妥钠E.苯巴比妥 10.水杨酸的鉴别试验,产物的颜色是( )。 A.中性条件下呈现红色B.弱酸性条件下呈现紫色C.绿色D.棕色E.蓝色11.常用的鉴别方法有( ).

A.化学法B.光谱法C.色谱法D.生物学法E.放射学法 12.化学鉴别法必须具备的特点是( )。 A.反应迅速B.现象明显C.反应完全D.专属性强E.再现性好 13.影响鉴别试验的主要因素有( )。 A.溶液的浓度B.溶液的温度C.溶液的酸碱度 D.试验时间E.干扰成分的存在 三、问答题 14.简述鉴别试验的定义。 15.药典收载的物理常数包括哪些? 16.吸收系数有几种表示方法?中国药典收载的是哪种形式? 17.红外光谱鉴别法的压片法对空白片的要求是什么? 18.TLC、HPLC,及GC用于鉴别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19.中国药典收载的红外光谱图,对分辨率、基线及供试品取样量的要求是什么? 20.何谓灵敏度反应?怎样表示? 21.何谓空白试验? 22.为何要做灵敏度试验和空白试验? 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B;2.E;3.B;4.A;5.B;6.C;7.A。 二、多项选择题 8.A、B、C、D、E;9.A、B、C;10.A、B;11.A、B、C、D;12.A、B、D、E;13.A、B、C、D、E; 三、问答题 14.鉴别试验是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来判断药物的真伪.它是药品质量检验工作的首项任务,只有在药物鉴别无误的情况下,进行药物的杂质检查、含量测定等分析才有意义。 15.药典收载的物理常数包括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粘度、酸

药物分析第7版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附答案

第一章药物分析与药品质量标准 一、基本要求 1.掌握: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药品的定义和特殊性,药品质量和稳定性研究的目 的与内容,药品标准制定的方法和原则。 2.熟悉:药品标准,中国药典的内容和进展,主要国外药典的内容。 3.了解:药品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检验的基本程序。 二、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涵盖《药物分析》第7版的绪论和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内容与药典概况。 (一)基本概念 药物( drugs)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药品( medicinal products)通常是指由药物经一定的处方和工艺制备而成的制剂产品,是可供临床使用的商品。药物通常比药品表达更广的内涵。 药品是用于治病救人、保护健康的特殊商品,具有以下特殊性:①治病与致病的双重性; ②严格的质量要求性;(爹社会公共福利性。 药物分析(pharmaceutical analysis)是研究药物质量规律、发展药物质量控制方法的科学。 药物分析是药学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药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任务就是对药物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确立药物的质量规律,建立合理有效的药物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保证药品的质量稳定与呵控,保障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和合理。 (二)药品标准 药品标准(也俗称为药品质量标准)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国家药品标准,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注册标准和其他药品标准,其内容包括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药典委员会,负责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国家药品标准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药品标准的内涵包括: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和品质要求三个方面,药品在这三方面的综

《药物分析》第一章(绪论)练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药物分析绪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周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 2药物分析主要是采纳或等方法与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知的合成药物与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不、纯度检查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因此,药物分析是一门的方法性学科。 3、判断一个药物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全面考虑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检验结果。 4、药物分析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_____、_____、____的重要方面。 5、药物分析的任务是(药品质量常规检查)、(治疗药物监测)、(新药质量研究)。 1、千分之一百分之一±10% 2、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 3、鉴不,检查,含量测定 4、安全,合理,有效 二最佳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关于中国药典,最恰当的讲法是( D )。?A、关于药物分析的书 B、收载我国生产的所有药物的书 C、关于药物的词典D、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技术标准 E、关于中草药与中成药的技术规范?2、美国药典的英文缩写是( C )、? A、BP B、JP C、USP ? D、ChP E、以上都不是 ?3、中国药典中既对药品具有鉴不意义,又能反映药品的纯杂程度的项目是 ( B)。? A、外观 B、物理常数?C、鉴不 D、检查E、含量测定?4、中国药典规定取某药2、0g,系指称取的质量应为( C )。?A、1~3gB、1、5~2、5g C、1、95~2、05g D、1、995~2、005g E、1、9995~2、0005g?5、中国药典规定,乙醇未指明浓度时,是指浓度为( C )。?A、100%(mL/m L) B、99、5%(mL/mL) C、95%(mL/mL) D、75%(mL/mL) E、50%(mL/mL)?6、中国药典规定,“周

药物分析期末试题

药物分析习题 第一章绪论(药典概况) 一、填空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由 _ 、、和四部分组成。 2 .目前公认的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法规 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 __________;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 得超过规定量的。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药物分析主要是采用或等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知的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 纯度检查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所以,药物分析是一门的方法性学科。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一个药物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全面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三者的检验结果。 6. 药物分析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 ________ 、_____ > — 的重要方面 三、问答题 1. 药品的概念?对药品的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 2. 药物分析在药品的质量控制中担任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3. 常见的药品标准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4. 中国药典(2005年版)是怎样编排的? 5. 什么叫恒重,什么叫空白试验,什么叫标准品、对照品? 6. 常用的药物分析方法有哪些? 7. 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8. 中国药典和国外常用药典的现行版本及英文缩写分别是什么? 9. 药典的内容分哪几部分?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出版了几版药典?

药物分析试题库

. 药物分析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第三章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第四章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 第五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第六章胺类药物的分析 第七章杂环类药物的分析 第八章生物碱类药物的分析 第九章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十章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十一章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十二章药物制剂分析 第十三章生化药物与基因工程药物分析概论第十四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第十五章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 第十六章药品质量控制中的现代分析方法与技术 . .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我国药品质量标准分为和二者均属于国家 药品质量标准,具有等同的法律效力。2.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由、、部分组成。 3.目前公认的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法规有、、 、。 4.“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 5.药物分析主要是采用或等方法和技术,研究 化学合成药物和结构已知的天然药物及 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所以,药物分析是一门 的方法性学科。

二、问答题 1.药品的概念?对药品的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 2.药物分析在药品的质量控制中担任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3.常见的药品标准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中国药典(2010年版)是怎样编排的?4. 什么叫恒重,什么叫空白试验,什么叫标准品、对照品?5.. . 6.常用的药物分析方法有哪些? 7.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8.中国药典和国外常用药典的现行版本及英文缩写分别是什么? 第二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一、选择题: 1.药物中的重金属是指() 2+A PbB 影响药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金属离子 C 原子量大的金属离子 D 在规定条件下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2.古蔡氏检砷法测砷时,砷化氢气体与下列那种物质作用生成砷斑()A 氯化汞 B 溴化汞 C 碘化汞 D 硫化汞 3.检查某药品杂质限量时,称取供试品W(g),量取标准溶液V(ml),其浓度为C(g/ml),则该药的杂质限量(%)是() VWCWVCW B C D A %%100?100%??100?100%CVWCV4.用古蔡氏法测定砷盐限量,对照管中加入标准砷溶液为() A 1ml B 2ml C 依限量大小决定 D 依样品取量及限量计算决定5.药品杂质限量是指() A 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小容许量 B 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容许量 C 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佳容许量 D 药物的杂质含量

药物分析名词解释

1.药物标准: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验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2.性状:是对药物的外观、嗅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的规定,反映了药物特有的物理性质。 3.熔点:一种物质按规定方法测定,由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或在熔化时自初熔到全熔的一段温度。 4.比旋度:在一定波长和温度下,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时测得的旋光度。 5.吸收系数:在给定的波长、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收度称为吸收系数。 6.一般鉴别试验: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者理化性质的特性,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7.专属鉴别试验: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理化性质的不同,选用某些特有的、灵敏的定性反应来判断药物的真伪。 8.比移值:薄层色谱法中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与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的比值。(百度) 9.色谱鉴别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色谱条件下,产生各自的特征色谱行为(比移值或保留时间)进行的鉴别试验。 标准物质:系指供试品中物理和化学测试及生物方法试验用,具有确定特性量值,用于校准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者给供试药品赋值的物质,包括标准品、对照品、对照药材、参考品。 10.标准品:用于生物鉴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按效价单位(或μg)计,以国际标准品标定。 11.对照品,:用于结构确切物质(如化学药)分析。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进行计算后使用。 12.鉴别:根据药物的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特性所进行的试验,以判定药物的真伪。 13.检查:是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和纯度四个方面的状态所进行的试验分析。 14.制剂的规格:制剂的规格,系指每一支、片或其他每一个单位制剂中含有主药的重量(或效价)或含量(%)或装量,即制剂的标示量。 16.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含量测定中的“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系指按供试品所消耗滴定液的量(ml)与空白试验中所消耗滴定液的量(ml)之差进行计算。 17.含量(效价)测定:采用规定的试验方法对药品(原料及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的测定。 19化学试剂的纯度与药物纯度的区别:均规定所含杂质的种类和限量.药物纯度从用药安全、有效和对药物稳定性等方面考虑,只有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试剂纯度是从杂质可能引起的化学变化对使用的影响以及试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目的加以规定,它不考虑杂质对生物体的生理作用及毒副作用. 20.纯度:药物的纯净程度。 21.杂质: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22.一般杂质:指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多种药物的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23.特殊杂质:指在药物的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它是由于药物的性质、生产方法和工艺条件等原因,引入的杂质。 24.杂质限量: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 25.重金属: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代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药物分析第七版习题及部分答案(1)

第一章药物分析与药品质量标准 (一)基本概念 药物( drugs) 药品( medicinal products) 药物分析(pharmaceutical analysis)药品特性是 (二)药品标准 药品标准和国家药品标准 药品标准的内涵包括: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和品质要求三个方面,药品在这三方面的综合表现决定了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 凡例( general notices)、正文( monograph。)、附录(appendices) (三)药品标准制定与稳定性试验 药品稳定性试验的目的,稳定性试验包括 (四)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五)药品质量管理规范 使药品质量控制和保证要求从质量设计(Quality by Design)、过程控制( Quality by Process)和终端检验(Quality by Test)三方面来实施,保障用药安全。 (六)注册审批制度与ICH ICH协调的内容包括药品质量(Quality,以代码Q标识)、安全性(Safety,以代码S 标识)、有效性(Efficacy,以代码E标识)和综合要求(Multidisciplinary,以代码M 标识)四方面的技术要求。 三、习题与解答 (一)最佳选择题 D 1.ICH有关药品质量昀技术要求文件的标识代码是 A.E B.M C.P D.Q E.S B 2.药品标准中鉴别试验的意义在于 A.检查已知药物的纯度 B.验证已知药物与名称的一致性 C.确定已知药物的含量 D.考察已知药物的稳定性 E.确证未知药物的结构

A 3.盐酸溶液(9→1000)系指 A.盐酸加水使成l000ml的溶液 B.盐酸1. 0ml加甲醇使成l000ml的溶液 C.盐酸1. 0g加水使成l000ml的溶液 D.盐酸1. 0g加水l000ml制成的溶液 E.盐酸1. 0ml加水l000ml制成的溶液 D4.中国药典凡例规定:称取“2. 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 A. ~ B. 1. 6 ~2. 4g C. 1. 45~2. 45g D. 1. 95 ~2. 05g E. 1. 96 - 2. 04g D 5.中国药典规定: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 A. 6.原料药稳定性试验的影响因素试验,疏松原料药在开口容器中摊成薄层的厚度应 A. >20cm B.≤20cm C.≤l0cm D. ≤5cm E.≤l0mm E 7.下列内容中,收载于中国药典附录的是 A.术语与符号 B.计量单位 C.标准品与时照品 D.准确度与精密度要求 E.通用检测方法 E 8.下列关于欧洲药典(E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EP在欧盟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 B.EP不收载制剂标准 C.EP的制剂通则中各制剂项下包含:定义(Definition)、生产(Production)和检查( Test) D.EP制剂通则项下的规定为指导性原则 E.EP由WHO起草和出版 (二)配伍选择题 A. SFDA 下列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 D 9.荮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E 10.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1—13J A.溶质lg( 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 B.溶质lg( ml)能在溶剂1-不到l0ml中溶解

药物分析方法进展

药物分析方法进展 摘要: 药物分析的发展已从一种专门技术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日臻成熟的科学,所涉及的研究范围包括药品质量控制、临床药学、中药与天然药物分析、药物代谢分析、法医毒物分析、兴奋剂检测和药物制剂分析等。随着药物科学的迅猛发展,各相关学科对药物分析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它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药物进行静态的质量控制,而是发展到对制药过程、生物体内和代谢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和动态分析研究。 关键词药物分析研究进展 药物是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帮助机体恢复正常机能的物质。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关系到用药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危。虽然药品也属于商品,但由于其特殊性,对它的质量控制远较其他商品严格。因此,必须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包括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通过各个环节全面保证、控制与提高药品的质量。传统的药物分析,大多是应用化学方法分析药物分子,控制药品质量。然而,现代药物分析无论是分析领域,还是分析技术都已经大大拓展。从静态发展到动态分析,从体外发展到体内分析,从品质分析发展到生物活性分析,从单一技术发展到联用技术,从小样本分析发展到高通量分析,从人工分析发展到计算机辅助分析。 具体一点的讲,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化学的进步,尤其是近年仪器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进展,为药物分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药物分析的任务是在药学各个领域中,对出于不同的目的和要求, 不同来源和组成的样品中的某些成分进行检出、鉴别和测定。药物分析发展的主要趋向就是如何能够简便、快速地从复杂组成的样品中,灵敏、可靠地检测一些微量成分。 药物分析学的研究范围包括药物质量控制、临床药学、中药与天然药物分析、药物代谢分析、法医毒物分析、兴奋剂检测和药物制剂分析、创新药物研究,以及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等,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 1、药物分析技术的发展 光谱法如紫外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光谱法、质谱法、拉曼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荧光、磷光及化学发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光谱法以及X 2射线衍射谱法等,方法较多。近年来发展虽不如色谱那么迅速,在药典中所占的比重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仍出现了很多新方法,如二维核磁共振谱法、近红外光谱法、激光拉曼光谱以及色谱光谱联用技术等。在新的世纪中,这些方法会有更快的发展,并广泛地应用于药学科学各领域中。电化学部分分别为化学传感器、离子选择性电极和动力电化学方法与应用。近几年生物传感器的发展,成为电分析化学中活跃的研究领域。微电极技术是一种新的电化学测试技术,在活体分析中,微电极用作电化学微探针,检测动物神经传递物质的扩散过程,成为微柱液相色谱和高效毛细管电泳的电化学检测器。在将来药物分析的发展中,将会显示出光辉的应用前景。 复杂样品中微量成分的检测是在药物分析工作中比较困难的问题。色谱法对复杂样品具有较高的分离能力,是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技术。 薄层色谱法主要用于药物及制剂的鉴别、杂质检查以及中药成分分析,已成为当今药

药物分析习题 (1)讲课讲稿

药物分析习题(1)

药物分析复习题(红色是答案或提示) 第一章 一、最佳选择题 1. ICH有关药品质量的技术要求文件的标识代码是 A. E B. M C. P D. Q E. S 2. 药品标准中鉴别试验的意义在于 A. 检查已知药物的纯度 B. 验证已知药物与名称的一致性 C. 确定已知药物的含量 D. 考察已知药物的稳定性 E. 确证未知药物的结构 3. 盐酸溶液(9→1000)系指 A. 盐酸1.0 ml加水使成1000 ml的溶液 B. 盐酸1.0 ml加甲醇使成1000 ml的溶液 C. 盐酸1.0 g加水使成1000 ml的溶液 D. 盐酸1.0 g加水1000 ml制成的溶液 E. 盐酸1.0 ml加水1000 ml制成的溶液 4. 中国药典凡例规定:称取“2.0 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 A. 1.5-2.5 g B. 1.6-2.4 g C. 1.45-2.45 g D. 1.95-2.05 g E. 1.96-2.04 g 5. 中国药典规定: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 A. 0.01 mg B. 0.03 mg C. 0.1 mg D. 0.3 mg E.0.5 mg 6. 原料药稳定性试验的影响因素试验,疏松原料药在开口容器中摊成薄层的厚度应

A.>20 cm B.≤20 cm C.≤10 cm D. ≤5 cm E. ≤10 mm 7. 下列内容中,收载于中国药典附录的是 A. 术语与符号 B. 计量单位 C. 标准品与对照品 D. 准确度与精密度要求 E. 通用检测方法 8. 下列关于欧洲药典(E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EP在欧盟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 B. EP不收载制剂标准 C. EP的制剂通则中各制剂项下包含:定义、生产、和检查 D. EP制剂通则项下的规定为指导性原则 E. EP由WHO起草和出版 二、配伍题 [1-2] A. SFDA B. ChP C. GCP D. GLP E. GMP 下列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 D 1.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E 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3-5] A. 溶质1 g (ml)能在溶剂不到1 ml中溶解 B. 溶质1 g (ml)能在溶剂1-不到10 ml中溶解 C. 溶质1 g (ml)能在溶剂10-不到30 ml中溶解 D. 溶质1 g (ml)能在溶剂30-不到100 ml中溶解 E. 溶质1 g (ml)能在溶剂100-不到1000 ml中溶解 B 3. 易溶 C 4. 溶解

药物分析技术

药物分析技术 212 药物分析技术主编李家庆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药物分析技术》编委会主编李家庆副主编孙轶梅陈静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晓洁(湖北省医药学校)孙轶梅(河南省医药学校)张玮芳(上海市医药学校)肖海燕(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李家庆(湖北省医药学校)李婷菲(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陈静(江西省医药学校)彭先芬(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蒋波(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医药校区)内容简介本教材由模块-项目-任务组成,有三个模块,分别是“模块一药物分析技术基础知识”.“模块二药物分析技术专项技能”和“模块三药物分析技术综合技能”。在“模块二”和“模块三”中,采用了大量的流程.图片来表达真实的工作情景。“模块三”收载的15个药物案例包含原料药和片剂.注射剂.胶囊剂.颗粒剂.软膏剂.滴眼液.口服液.眼膏剂.粉针等多个剂型,药典中应用广泛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尽量得到体现。增加了结果的评价和判定内容。为了满足中职学生继续学习能力和不同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将较深的知识放在知识拓展栏目中,知识链接栏目收集了一些有趣的知识,目标检验栏目中的题目尽量多样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从而达到学习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

本教材层次分明,实用性强,适应面广,各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教学时数的多少来使用本教材。也可作为生产企业的相关人员的培训教材。 编者 xx年3月前言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与农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中国作为“世界的工厂”需要大量的经过专业学习.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才。 随着新版药典和新GMP的实施,随之带来的是新方法.新技术的大量应用,对药品质量的要求是越来越严格,教材更新迫在眉睫。 值此时机,全国食品药品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全国几所从事医药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对教材进行了新一轮的编写。 本教材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为纲要,紧扣《中国药典》(xx年版)和《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xx 年版),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宗旨,强调理论知识“够用”,强化技能训练,突出技能的“适用”。 本教材力求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即:能力观课程结构来源于对工作过程的分解;结果观创设真实的工作情景展开教学。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答案

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 一、选择题 1.测定盐酸土霉素的比旋度时,若称取供试品0.5050g,置50ml量瓶中。加盐酸液(9→1000)稀释至刻度,用2dm长的样品管测定,要求比旋度为-188°- -200°,则测得的旋光度的范围应为 C A. -3.80一-4.04 B. -380一-404 C. -1.90—-2.02 D. -190—-202 E. -1.88—-2.00 2.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精密量取50ml某溶液时,宜选用 B A.50m1量简 B.50m1移液管 C.50ml滴定管 D.50m1量瓶 E.100ml量筒 3. 某药物的摩尔吸收系数(ε)很大,则表示 C A.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B.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很大 C.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很强 D.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透光率很高 E.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低 4. 称量时的读数为0.0520g,其有效数字的位数为 C A. 5位 B. 4位 C. 3位 D. 2位 E. 1位 5. 以下关于熔点测定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取供试品,直接装入玻璃毛细管中,装管高度为1cm,置传温液中,升温速度为每分钟1.0-1.5℃ B.取经干燥的供试品,装入玻璃毛细管中,装管高度为1cm,置传温液中,升温速度为每分钟1.0-1.5℃ C.取供试品,直接装入玻璃毛细管中,装管高度为3mm,置传温液中,升温速度为每分钟3.0-5.0℃

D.取经干燥的供试品,装入玻璃毛细管中,装管高度为3mm,置传温液中,升温速度为每分钟1.0-1.5℃ E.取经干燥的供试品,装入玻璃毛细管中,装管高度为1cm,置传温液中,升温速度为每分钟3.0-5.0℃ 6.比移值( A )。 A.组分的迁移距离与展开剂的迁移距离之比 B.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 C.检测器与光源成90°角 D.测量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差随温度的变化 E.横坐标以㎝-1表示,纵坐标以T%表示 7.鉴别是(B)。 A.判断药物的纯度 B.判断已知药物的真伪 C.判断药物的均一性 D.判断药物的有效性 E.确证未知药物 8.比旋度是指( A )。 A.在一定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1dm,且含1g/mL旋光物质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B.在一定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1cm,且含1g/mL旋光物质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C.在一定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1dm,且含1%旋光物质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D.在一定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1mm,且含1mg/mL旋光物质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E.在一定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1dm,且含1mg/mL旋光物质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9.熔点是( D )。 A.液体药物的物理性质 B.不加供试品的情况下,按样品测定方法,同法操作 C.用对照品代替样品同法操作 D.用作药物的鉴别,也可反映药物的纯度 E.可用于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药物分析技术进展175557

药物分析技术及进展 色谱联用技术(hyphenated techniques in chromatography,HTC)是将具有高分离效能的色谱技术与能够获得丰富化学结构信息的光谱技术相结合的现代分析技术。目前,各种色谱联用技术在药品质量研究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色谱作为分离手段,光谱充当鉴定工具,两者取长补短,已成为当今分析领域中复杂成分样品分析的主要方法。例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HPLC-NMR)、气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GC-FTIR)、以及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CE-MS)等。本章围绕几种应用较广泛的色谱联用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予以简述。 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气相色谱与有机质谱的联用系统(GC-MS)是最早实现(1957年)的联用仪。70年代,GC-MS已开始作为商品出售;80年代,已开始普及应用;迄今技术日臻成熟,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石油化工、环境保护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目前气-质联用在联用技术应用中十分活跃,它的成功应用能使样品的分离、鉴定和定量一次完成,毛细管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检测限已达10-9g~10-12g水平。对于药物分析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GC-MS在合成产物的确证,有机合成反应中副产物的鉴定,中药未知成分的鉴定,药物代谢物的研究等方面均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该方法利用了质谱仪扫描快、灵敏度高的特点,而且用电子轰击离子源(EI)所获得的质谱,碎片信息量大,重复性好。因此GC-MS 联用仪多具有10万或几十万张质谱的数据库,以供比对定性。气相色谱仪可以看作是质谱仪的进样系统,相反也可以把质谱仪看作是色谱仪的检测器。因质谱仪灵敏度高、特征性强、要求分析试样必需是高度纯净物(除MS-MS联用技术外),色谱技术为质谱分析提供了色

药物分析复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 示例一 茶苯海明中氯化物检查 取本品0.30g 置200 ml 量瓶中,加水50ml 、氨试液3ml 和10%硝酸铵溶液6ml ,置水浴上加热5min ,加硝酸银试液25ml ,摇匀,再置水浴上加热15min ,并时时振摇,放冷,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 ,滤过,取续滤液25ml 置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 ,加水稀释至50ml ,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 ,与标准氯化钠溶液(10μg Cl-/ml)1.5 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求氯化物的限量. C=10 μg/ml V=1.5 ml S=? 示例二 肾上腺素中酮体的检查 取本品0.2g,置100ml 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2000)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在310nm 处测定吸光度不得超过0.05,酮体的百分吸收系数为435,求酮体的限量 C 酮体=? V 样品=100 ml S 样品=0.2 g L =CV S × 100%=10× × 1.510-60.3025—200××100%=0.04%(标准溶液浓度)(标准溶液体积)(供试品量) A=εbc ε=100E 1cm 1%:g/ml,b=1cm ()

示例三 对乙酰氨基酚中氯化物的检查 取对乙酰氨基酚2.0g ,加水100mL 加热溶解后冷却,滤过,取滤液25mL ,依法检查氯化物,发生的浑浊与标准氯化钠溶液5.0mL (每1mL 相当于10g 的C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求氯化物的限量是多少? 示例四 谷氨酸钠中重金属的检查 取本品1.0g ,加水23mL 溶解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 ,依法检查,与标准铅溶液(10gPb/1mL )所呈颜色比较,不得更深,重金属限量为百万分之十,求所取标准铅溶液多少mL 习题一 磷酸可待因中吗啡的检查 取本品0.10 g,加盐酸溶液(9-1000)使溶解成5ml ,加亚硝酸钠试液2ml ,放置15min ,加氨试液3ml ,所显颜色与吗啡试液[取无水吗啡2.0mg ,加盐酸溶液(9-1000)使溶解成100ml] 5.0ml 用同一方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问限量是多少? 0.01%%1001000000100252510%100(%)=????=??=S V C L )(0.11000000 /1100.11000000/10,mL C S L V S V C L =??=?=?=

药物分析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药物分析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介绍近年来药物分析领域中发展起来的几种新技术,包括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手性药物的液相色谱分析法,以及它们的最新 应用进展。 药物分析目的是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用药的安全有效。它研究药物的化学检验、药物稳定性、生物利用度、药物临床监测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定性和定量等。传统的药物分析,大多是应用化学方法分析药物分子,控制药品质量。然而,现代药物分析在计算机技术以及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的变化。本文主要介绍一些基于现代色谱、现代波谱、色谱连用技术上的用于药物分析的现代化技术方法。 1、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 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又称毛细管电泳(CE)。毛细管电泳 ( CE)是 80年代后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是经典电泳技术和现代微柱分离相结合的产物。其分析应用的范围极广 ,小至无机离子 ,大至生物大分子 ,都可以用 CE来测定。HPCE 在DNA、氨基酸及蛋白质的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泛,已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中显示出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被用于DNA分析,如实现微量DNA的检测、DNA片段的分离、DNA的测序、DNA突变的检测、DNA损伤判断、临床诊断等[1]。 HPCE 技术因其特别适宜快速大量地分析复杂的中药成分而被广泛用于中药材鉴别和质量控制、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测定、中成药和中药制剂的分析。韩乐等[2]建立了HPCE 同时测定玄参中梓醇、桃叶珊瑚苷、哈巴苷、哈巴俄苷、毛蕊花糖苷及肉桂酸含量的方法,用于玄参药材内在质量的评价和控制。Yu 等[3]等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和多变量分析法,以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作为控制标准建立黄芩毛细管指纹图谱,对34个不同产地的黄芩进行质量分析控制,方法快速、精密、可靠,对所有来源的药材进行了质量评价。 2、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联用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分离分析技术。它将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复杂样品的高分离能力,与MS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及能够提供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构信息的优点结合起来,在生物、药物、临床医学、化工和环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分析和鉴定复杂混合物的强有力的工具,尤其适用于生物样品中痕量药物的测定。Zhu等[4]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奥普力农. 3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高速逆流色谱(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技术是20 世 纪8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高效的新型液-液分配色谱分离技术,最初由美国国立健 康研究院(NIH)的Ito教授研制开发。HSCCC最大的优点是无需固相载体作固定相,并 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分离纯度高、样品回收率高、适用范围广、可一步制备纯品的优点。既 适用于小量分析,也可用于规模纯化,在中药、生化、食品、天然产物化学、环境分析等领域 有着广泛的应用。 HSCCC 在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中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在有机酸、黄酮、生物碱、植物多酚、醌类、萜类、木脂素、香豆素、皂苷等几乎所有的天然植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中 都有应用。HSCCC可以用来对天然产物的粗提物进行有效成分的提纯以及对天然产物进 行除杂处理。 王晓丽等[5]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对高速逆流色谱仪分离芦荟多糖的溶剂系统进 行研究,探索出分离芦荟多糖的溶剂系统为PEG600-KH2PO4-K2HPO4-H2O (5∶15∶15∶65,w/w)体系。钱俊青等[6]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大豆异黄酮,并选 用HPLC法测定样品的质量分数,成功分离得到大豆苷91.65%,染料木苷92.97%。高 赛男等[7]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3.0∶5.0∶3.5∶5.0,v/v)溶剂体系,采用高速逆流 色谱法从丁公藤中成功分离纯化得到东莨菪内酯,纯度可达98.04%。 4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assay,TR-F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非同

药物分析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含绪论) 一、填空题 1.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由凡例、_正文、附录、引索四部分组成。 2.目前公认的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法规有 GLP、GMP、GSP、GCP。 3.“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 4.药物分析主要是采用化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知的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所以,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性学科。 5.判断一个药物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全面考虑三者_鉴别、检查、含量测定_的检验结果。 6.药物分析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_ 合理、有效、安全_、的重要方面。 二、选择题 1.《中国药典》从哪年的版本开始分为三部,第三部收载生物制品,首次将(生物制品规程)并入药典 (A)1990版 (B)1995版 (C)2000版(D)2005版 (E)2010版 2. 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有关药品质量的技术要求文件的标识代码是() (A)E(药品有效性的技术要求) (B)M(药品的综合技术要求) (C)P (D)Q (E)S(药品安全性的技术要求) 3.《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可用()表示。 (A)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B)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C)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D)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E)GCP 4.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最新版为() (A)2000年版 (B)2003年版(C)2010年版 (D)2007年版 (E)2009年版 5.英国药典的缩写符号为()。 (A)GMP (B)BP (C)GLP (D)RP-HPLC (E)TLC 6.美国国家处方集的缩写符号为()。 (A)WHO (B)GMP (C)INN (D)NF (E)USP 7. GMP是指() (A)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B)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C)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D)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E)分析质量管理 8.根据药品质量标准规定,评价一个药品的质量采用() (A)鉴别,检查,质量测定 (B)生物利用度 (C)物理性质 (D)药理作用 三、问答题 1.药品的概念?对药品的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 答: 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是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保护健康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的特殊商品。2)对药品的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维护人民身体健康 2.药物分析在药品的质量控制中担任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答: 保证人们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完成药品质量监督工作。 3.常见的药品标准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答: 国家药品标准(药典);临床研究用药质量标准;暂行或试行药品标准;企业标准。4.中国药典(2005年版)是怎样编排的?答: 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5.什么叫恒重,什么叫空白试验,什么叫标准品、对照品?答: 恒重是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灼烧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空白试验是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代替供试液的情况下,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标准品、对照品是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物质。6.常用的药物分析方法有哪些?答: 物理的方法、化学的方法。 7.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答: 取样、检验(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记录和报告。 8.中国药典和国外常用药典的现行版本及英文缩写分别是什么?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Ch.P 、日本药局方:JP、英国药典:BP、美国药典:USP、欧洲药典:Ph.Eur、国际药典:Ph.Int

药物分析讲稿-第十六章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

第十六章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 第一节概述 一、制订药品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制订药品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药品的质量,维持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均匀性和一致性。 制订药品标准的意义体现在能保证人们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并且有利于药品经济贸易的发展。 二、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 制订药品质量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坚持质量第一,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不断完善”的原则。 1、安全有效 药品质量的优劣,主要表现为安全(即不良反应少)、有效(即疗效肯定)。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方面是由药物本身造成的;另一方面可能是由引入的杂质所造成。因此,对那些毒性较大的杂质应严格控制。药物的晶型及异构体可能对生物利用度及临床疗效有较大影响,故应着重研究。 2、先进性 在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在我国国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较先进的方法和技术,如果研制的新药国外已有标准,则国内的标准应尽可能达到或超过国外的标准。 3、针对性 要从生产、流通、使用的各个环节去考察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规定检测项目,切实加强对药物内在质量的控制。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使用的要求,针对不同剂型规定检测项目及确定合理的限量。一般情况,对内服药品质量要求严些,注射用药和麻醉用药更严,而外用药品要求可以稍宽些。 4、完善性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不断发展与提高,药品的质量标准也将相应地提高,原有的质量标准不足以控制药品质量时,可以进行修订、增删某些项目、修订某些指标、改进一些检验技术。对于一些由于医疗水平和生产技术的发展而显得陈旧落后的品种,则可以删除。 5、规范性 制订药品质量标准,尤其是新药的质量标准时,要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订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一般格式进行。 第二节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及要点 根据中国药典的要求,药品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名称、性状、物理常数、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 一、名称 在制订药品质量标准时,首先给与该药品一个法定名称。统一使用法定名称可以避免混淆,有利于文献资料的检索。我国药品的命名应该依据卫生部于1992年颁布的《药品命名原则》命名。 二、性状 药品的性状是药品质量的重要表征之一,《中国药典》在性状下记载药品的外观、臭味、溶解度及物理常数等,现分别讨论如下。 (一)外观与臭味 “性状”项下记述药物的色泽和外表,是一种感官规定,由于药典对此项目没有严格的检测方法和判断标准,因此,不构成法定标准的组成部分,不作为质量的法定要求,仅用文字对正常的外观性状做一般性的描述。性状可因生产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只要这些差异不影响质量和药效,一般是允许的。因此,在制订标准时,既要体现药品的性质和特点,又应考虑生产实际水平。在遇到有对药品的晶型,细度或溶液的颜色需做严格控制时,应在检查项下另作具体规定。另外凡药品有引湿性,风化性、遇光变质等与贮存条件有关的性质,也要择要记述并与“贮存”项相呼应。如亚硫酸氢钠甲萘醌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有特臭;有引湿性;遇光易分解。 “臭”是指药品本身所固有的,如硫喷妥钠有类似蒜的臭气,但不包括因混有不应有的残留有机溶剂而带入的异臭。具有特殊味觉的药品,必须加以记述,但毒、剧、麻醉药不作“味”的描述。如盐酸哌替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此处对“味”不作记述。 利用某些药物或杂质具有的特殊气味,通过判定气味的有无来判定药品的质量。 (二)溶解度 药品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可供精制或制备时参考。对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性能需作质量控制时,应在该品种检查项下另作具体规定。药品的溶解度在出现异常时,应进一步研究,药品的晶型不同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