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需求模型

系统需求模型
系统需求模型

公司人事管理系统需求模型

1.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公司人事管理系统

用户:公司员工和管理员、系统管理员

项目建设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办公系统更趋于系统化、科学化和网络化。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迅速发展的一个办公应用解决方案,它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性,提供协同工作的手段,提高办公的效率,让人们从繁琐的有纸办公中解脱出来。

2.需求模型

建立一个模型,需求分析是第一步,首先对点名系统系统需求进行分析,识别系统的用户和相关外部系统,以确定系统的角色,它可以帮助界定软件系统的边界,引导和发掘用户需求;其次再依据系统功能来确立系统的用例模型。

2.1.业务需求

1.系统操作简单,界面友好;

2.规范、完善的基础信息设置;

3.支持多人操作,要求有权限分配功能;

4.为了方便用户,要求系统支持多条件查询;

5.对员工信息在需要时打印不同需求的报表;

6.支持数据更新调整;

7.当外界环境干扰本系统时,系统可以自动保护原始数据的安全。

2.2.用户需求

1、员工可以实现的功能:

注册:主要实现员工的注册,创建自己的账户密码;

用户登录:登录应用程序查看自己的信息;

修改密码:修改用户自己的密码;

查看信息:员工查询自己的基本信息、职位、薪水等。

2、管理员实现的功能:

注册:主要实现管理员的注册,创建自己的账户密码;

管理员登录:登录应用程序查看、管理信息;

员工调用:查看修改员工的调动信息;

查看信息:统计与查询员工基本信息;

员工考评:记录员工考评信息;

员工调薪:管理员工对员工的薪水调整;

职称评定:评定和记录员工的职称信息;

培训管理:管理员工的培训信息。

3、系统管理可以实现的功能:

报表输出:将需要的信息以报表形式输出打印;

数据备份:管理员(或DBA)备份数据;

数据恢复:病毒,黑客等破坏数据库后对数据进行恢复;

系统管理:主要对用户的密码、管理权限的设置等。

2.3.功能需求分析

1、员工信息:统计与查询员工基本信息

2、条新信息:管理员工的薪水调整

3、培训信息:管理员工的培训信息

4、考评信息:记录员工考评信息

5、奖罚信息:记录员工奖罚信息

2.4.非功能需求(补充规约)

1、软件必须严格按照设定的安全权限机制运行,并有效防止非授权用户进入系统。

2、软件必须提供对系统中各种码表的维护、补充操作。

3、软件必须按照需求规定记录各种日志。

4、软件对用户的所有误操作或不合法操作进行检查,并给出提示信息。

5、用户必须对系统中的材料成本信息进行维护,以便软件获取。

3.公司人事管理系统用例图

3.1.管理员的用例图

(1)注册

(2)登录系统

(3)员工调用

(4)基本信息

(5)员工考评

(6)员工调薪

(7)职称评定

(8)培训管理

3.2.系统管理员的用例图

(1)注册

(2)登录系统

(3)报表输出

(4)数据备份

(5)数据恢复

(6)系统管理

3.3.员工的用例图

(1)注册

(2)登录系统

(3)修改密码

(3)查看信息

4.公司人事管理系统用例规约

4.1.注册用例规约

用例编号:001 用例名:注册

用例描述:本用例用于向用户提供注册功能。每个用户必须注册后才能进入系统。员工注册需填写员工编号、员工姓名、身份证号码、部门、密码等信息,管理员注册需填写员工编号、姓名、身份证号码、密码等信息。

执行者

所有用户

相关用例

注册

前置条件

系统中存在用户的基本信息。

后置条件

注册成功后,才可以登录系统。

涉众利益

注册可以设置密码,保护个人信息,防止别人进入。

基本路径

1进入系统登录界面

2注册,使用者进入注册界面

3注册成功,使用者自己的帐号密码进入系统

备选路径

暂无

字段列表

非功能需求

桌面用户界面应与Windows XP/ 7/ 8/ 10兼容。

设计约束

系统必须提供基于Windows 桌面的接口。

业务规则

本用例所有用户都可以进入

待解决问题

由于第一次设计公司人事管理系统,很多细节还不是很清楚,所以有些功能不是太完善,如注册时要求用户输入什么信息。

4.2.登录系统用例规约

用例编号:002 用例名:登录系统

用例描述:本用例通过让用户选择身份、输入帐号和密码登录系统,进入到相应的界面。

执行者

所有用户

相关用例

1 注册

2登录系统

前置条件

系统中存在用户基本信息,并且用户已经注册成功。

后置条件

用户登录后,系统根据其身份使用户进入相应的界面。

涉众利益

每个用户只能进入自己权限内的界面。

基本路径

1.进入系统登录界面

2.选择身份(员工/管理员)、输入帐号密码

3.进入系统

备选路径

暂无

字段列表

业务规则

本用例所有注册成功的用户都能使用。

非功能需求

桌面用户界面应与Windows XP/ 7/ 8/ 10 兼容。

设计约束

系统必须提供基于Windows 桌面的接口。

待解决问题

由于考虑不够太全面,一些信息未能涉及到,如登录时异常信息的处理。

4.3.员工调动用例规约

用例编号:003 用例名:员工调动

用例描述:本用例用于管理员查看、修改员工的调动信息。

执行者

管理员

相关用例

1 注册

2 登录系统

3 查看、修改员工调动信息

管理员登录系统,并且系统中存在管理员和员工的信息。

后置条件

管理员登录系统成功后,能进入员工调动界面。

涉众利益

能方便管理员对员工的管理。

基本路径

1.管理员登录系统

2.登录成功后,进入员工调动界面

3.查看、修改员工的调动信息

备选路径

暂无

字段列表

业务规则

本用例只有管理员才能进入此界面,对员工的调动信息进行查看和修改。非功能需求

桌面用户界面应与Windows XP/ 7/ 8/ 10 兼容。

设计约束

系统必须提供基于Windows 桌面的接口。

4.4.查看信息用例规约

用例编号:004 用例名:查看信息

用例描述:本用例主要方便管理员查询和统计员工的基本信息。

执行者

1.管理员

2.员工

相关用例

1注册

2登录系统

3查看员工基本信息

前置条件

管理员登录系统,并且系统中已经存在相关的员工信息。

后置条件

成功登录后,点击员工名单,对员工的基本信息进行查询和统计。

涉众利益

方便管理员对员工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或查询。

基本路径

1管理员登录系统

2登录成功后,进入员工基本信息界面

3选择员工或查询条件,对员工进行查询或统计。

备选路径

暂无

非功能需求

桌面用户界面应与Windows XP/ 7/ 8/ 10 兼容。

设计约束

系统必须提供基于Windows 桌面的接口。

业务规则

本用例只有管理员才能对全体员工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而员工只能查看个人信息。

待解决问题

4.5.员工考评用例规约

用例编号:005 用例名:员工考评

用例描述:本用例主要方便管理员记录员工的考评成绩,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取得的成绩等加以综合评价,保存,作为工资等的参照。

执行者

管理员

相关用例

1注册

2登录系统

3选出员工名单

4记录考评成绩

前置条件

管理员登录系统,并且系统中已经存在相关的员工信息。

后置条件

成功登录后,选出员工名单,管理员记录员工考评成绩。

涉众利益

方便管理员对员工考评成绩的录入或查询。

基本路径

1管理员登录系统

2登录成功后,进入选择员工名单界面

3选出员工名单,记录考评成绩

4保存成绩

备选路径

暂无

字段列表

非功能需求

桌面用户界面应与Windows XP/ 7/ 8/ 10 兼容。

设计约束

系统必须提供基于Windows 桌面的接口。

业务规则

本用例只有管理员才能对员工的考评成绩进行记录,而员工只能查询成绩信息。待解决问题

如何保存记录后的成绩。

4.6.员工调薪用例规约

用例编号:006 用例名:员工调薪

用例描述:本用例主要方便管理员对员工进行薪水调整。员工的工资可能随着经济发展和个人哦诶寻成绩、考评成绩等发生改动。

执行者

管理员

相关用例

1管理员登录系统

2登录成功后,进入选择员工名单界面

3选出员工名单,进行薪水调整

4保存成绩

前置条件

管理员登录系统,并且系统中已存在相应的员工信息。

后置条件

管理员成功登录系统,对员工进行调整薪水操作。

涉众利益

方便管理员管理员工的薪水信息。

基本路径

1管理员输入口令和密码登录系统

2登录成功后进入员工名单界面

3管理员对员工进行薪水调整操作

4保存修改

备选路径

暂无

字段列表

业务规则

本用例方便已经注册的管理员登录系统后,对员工薪水信息进行调整。

非功能需求

桌面用户界面应与Windows XP/ 7/ 8/ 10 兼容。

设计约束

系统必须提供基于Windows 桌面的接口。

待解决问题

由于设计的系统不够完善,功能需要加强,如学生、任课教师查询平时成绩的方式不能多样化。

4.7.职称评定用例规约

用例编号:007 用例名:职称评定

用例描述:本用例主要方便管理员评定和记录员工的职称信息

执行者

管理员

相关用例

1管理员登录系统

2登录成功后,进入选择员工名单界面

3选出员工名单,进行职称评定

4保存成绩

前置条件

管理员登录系统,并且系统中已存在相应的员工信息。

后置条件

管理员成功登录系统,对需评定的员工进行职称评定。

涉众利益

方便管理员通过员工名单界面,对需评定的员工进行职称评定。

基本路径

1管理员输入口令和密码登录系统

2登录成功后进入员工名单界面

3管理员对员工进行职称评定操作

4保存修改

备选路径

暂无

字段列表

业务规则

本用例方便已经注册的管理员登录系统后,对员工进行职称评定。

非功能需求

桌面用户界面应与Windows XP/ 7/ 8/ 10 兼容。

设计约束

系统必须提供基于Windows 桌面的接口。

待解决问题

4.8.培训管理用例规约

用例编号:008 用例名:培训管理

用例描述:本用例主要方便管理员记录员工的培训信息,留作参考,随时调用查看。执行者

管理员

相关用例

1管理员登录系统

2登录成功后,进入选择员工名单界面

3对员工的培训信息进行管理

前置条件

管理员登录系统,并且系统中已存在相应的员工信息。

后置条件

管理员成功登录系统,对员工的培训信息进行管理。

涉众利益

方便管理员通过员工名单界面,对员工的培训信息进行管理。

基本路径

1管理员输入口令和密码登录系统

2登录成功后进入员工名单界面

3管理员对员工的培训信息进行管理

4保存修改

备选路径

暂无

字段列表

业务规则

本用例方便已经注册的管理员登录系统后,对员工的培训信息进行管理。非功能需求

桌面用户界面应与Windows XP/ 7/ 8/ 10 兼容。

设计约束

系统必须提供基于Windows 桌面的接口。

待解决问题

4.9.报表输出用例规约

用例编号:009 用例名:报表输出

用例描述:本用例用于将需要的信息以报表的形式输出打印

执行者

系统管理员

相关用例

1 登录系统

2 打印报表

前置条件

系统管理员登陆系统,并且系统中存在有员工的基本信息记录。

后置条件

系统管理员登录系统成功后,进入员工名单界面对需要的信息进行打印。涉众利益

方便系统管理员对员工的信息的副本携带或管理需要存档进行报表打印。基本路径

1系统管理员登录系统。

2登陆成功后,进入员工名单界面

3对需要副本携带、存档的信息进行报表打印

4退出员工名单界面

备选路径

暂无

字段列表

业务规则

只有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才能进行员工的信息导出和打印。

非功能需求

桌面用户界面应与Windows XP/ 7/ 8/ 10 兼容。

设计约束

系统必须提供基于Windows 桌面的接口。

待解决问题

员工是否能导出业绩评定和打印操作

4.10.数据备份用例规约

用例编号:010 用例名:数据备份

用例描述:本用例主要方便系统管理员(DBA)对用户数据的备份。执行者

系统管理员(DBA)

相关用例

1 登录系统

2 备份数据

前置条件

系统管理员登录系统,并且系统中存在已有数据。

后置条件

系统管理员登录系统成功后,对其用户数据进行备份操作。

涉众利益

能方便系统管理员对用户进行备份管理。

基本路径

1系统管理员登录系统

2登录成功后,进入备份数据界面

3进行操作

4退出系统

备选路径

暂无

字段列表

业务规则

本用例只有系统管理员才能进行数据备份。

非功能需求

桌面用户界面应与Windows XP/ 7/ 8/ 10 兼容。

设计约束

系统必须提供基于Windows 桌面的接口。

待解决问题

如何实现数据备份

4.11.数据恢复用例规约

用例编号:011 用例名:数据恢复

用例描述:本用例主要方便系统管理员对病毒、黑客等破坏后的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恢复

执行者

系统管理员

相关用例

1 登录系统

2 恢复数据

前置条件

系统管理员登录系统,并且系统中数据被损坏。

后置条件

系统管理员登录系统成功后,对其用户数据进行恢复操作。

涉众利益

能方便系统管理员对用户进行信息恢复管理。

基本路径

1系统管理员登录系统

2登录成功后,进入恢复数据界面

3进行操作

4退出系统

备选路径

暂无

字段列表

业务规则

本用例只有系统管理员才能进行数据恢复。

非功能需求

桌面用户界面应与Windows XP/ 7/ 8/ 10 兼容。

设计约束

系统必须提供基于Windows 桌面的接口。

待解决问题

如何实现数据恢复

4.12.系统管理用例规约

用例编号:012 用例名:系统管理

用例描述:本用例用于系统管理员对不同身份的用户进行权限分配,使不同的用户进入系统看到不同的信息,以及对用户的密码管理。

执行者

系统管理员

相关用例

1 注册

2 登录系统

3 增删数据

4 分配权限

前置条件

系统管理员登录系统,系统中存在不同身份的用户。

后置条件

系统管理员登录系统后,对已注册的用户进行权限分配。

涉众利益

能使各个用户进入相应的界面,有利于保护个人信息。

基本路径

1.系统管理员登录系统

2.登录成功后,打开权限分配界面

3.给不同身份的用户分配相应的权限。

4.退出点名系统

备选路径

暂无

字段列表

业务规则

本用例只有系统管理员才能进行权限分配,其他用户无法进入。

非功能需求

桌面用户界面应与Windows XP/ 7/ 8/ 10 兼容。

设计约束

系统必须提供基于Windows 桌面的接口。

待解决问题

由于很多细节还不是很清楚,所以有些功能不是太完善,如系统管理员对不同身份的用户的权限分配。

5.看法与体会

这次试验拓宽了我的知识面,锻炼了我的分析能力和全局观,也让我定义软件需求工程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这粗课程设计开始阶段,我就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比如对目标系统的需求定义不够完整全面,给后续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后来进过大量信息的查询和分析,我才得以解决这个问题。可见,不仅要学以致用,也要在事件中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

用例建模系统需求

使用用例建模系统需求: ?介绍用例建模的优点. ?定义参与者和用例. ?描述用例模型图中可能出现的关系. ?介绍使用用例模型图的步骤 ?介绍用例的详细内容 An Introduction to Use-Case Modeling ?对于信息系统开发来说,最主要的挑战是能够从关联人员那里提取出正确的确实需要的系统需求,并以关联人员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说明,以便需求可以得到证实和验证。 ?构建一个软件系统最困难的部分是正确地确定要构建什么。 Fred Brooks User-centered development–重点是理解关联人员的需求。 Use-case modeling–使用业务事件(business events )、发起事件的人(actor),以及系统如何响应这些事件(system responds to those events)。来建模系统功能的过程。 ?用例建模来源于面向对象建模技术,但该技术在非对象开发方法中也比较流行,因为它被广泛认为是定义、记录和理解信息系统功能需求的最佳实践。 Benefits of Use-Case Modeling ?提供了一个捕捉用户需求的工具 ?将系统分解成更易于理解(掌控)的小块 ?提供了与用户及其它关联人员进行交流的工具 ?提供了确定、分配、跟踪、控制和管理系统开发活动(尤其是增量和迭代开发)的手段 ?为定义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提供基础 Benefits of Use-Case Modeling (continued) ?为用户文档和系统开发文档提供基准 ?提供了需求跟踪的工具 ?提供确定数据对象和实体的起点 ?提供了用户和系统接口的说明 ?提供了驱动系统开发的一个框架 Use case– a behaviorally related sequence of steps (scenario), both automated and manual, for the purpose of completing a single business task. 用例是一系列行为上相关的步骤(场景),既可以是自动的也可以是手工的,其目的是完成一个单一的业务任务。 包括两部分: Use-case diagram:用例图 Use-case narrative:用例描述

大数据可视化系统需求书模板

大数据可视化系统

第一章项目背景 . 项目背景 大数据可视化系统,与企业决策中心系统及其业务子系统深度结合,兼具顶级视觉效果与高性能操控。系统集成了车辆轨迹追踪信息、满足逐级、逐层生产监控管理的需求。从襄阳地区产业链地图到食品工厂生产状况实时数据统计分析,再到屠宰车间内生产数据汇总呈现,最终到不同产线、主要设备的实时数据驱动和告警数据的全面呈现,为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和精准决策提供支撑。 . 建设目标 食品加工厂运营系统的信息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面是襄阳地区产业链,包括食品加工厂、附近养殖场和运输车辆的信息;第二层面是食品加工厂,包括了屠宰厂、熟食厂、无害化厂、污水厂和立体库的各个分厂的运行、运营信息;第三层面是在各个分厂内部不同产品线的运行、运营信息;第四层面则是不同产品线中的主要设备运行、生产信息。 本项目总的目标是在食品加工厂建立智慧监控与可视化管理云平台,对襄阳地区产业链进行全面监控与可视化管理,最终实现全面监控、智能运维、辅助决策、可视化运营管理等综效。 第2章、需求分析 . 现状分析 公司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累计了很多企业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比较独立,形成信

息孤岛,无法发挥数据的价值,更无法对企业的运营管理提供及时高效的支撑,要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发挥数据价值,更好的为企业决策提供辅助支持,需要解决目前存在的以下主要问题: 1.建立的各个信息化子系统是相互独立,数据格式互不兼容。因此,每一个子系统都保 存了大量的相关数据,多个子系统无法互通互联,海量的数据更无法整合,无法实现统一的数据分析和处理,从而大大限制了这些数据的应用范围,造成了严重的数据资源浪费。 2.每个子系统的操作不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人机界面各不相同,无法为用户提供统一 的人机互动体验。 3.传统的信息子系统仅提供了原始数据界面,人们不易快速理解数据的规律和含义。人 们迫切希望能够将数据以可视化方式表达,以人类最自然的方式把数据的深层次含义和变化规律展现在人们面前。 4.移动计算的快速发展,使得运营管理人员能够随身携带计算能力强大的小型计算平台 (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大大提高了运营人员的空间自由度。如何把信息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和分析结果随时随地的传递到移动智能终端,并最佳化的呈现给运营管理人员,从而实现无处不在的实时信息感知,是当前运营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非常需要的技术。 综上所述,食品加工厂的运营管理人员需要一种技术和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整合现有各个数据子系统,将所有子系统中的数据统一融合和分析,深入萃取每个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并将处理结果以最佳可视化方式实时展现在面前,使得运营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全面感知所管辖区域的运行状态,快速做出最佳应对决策,最终实现智慧化工作和生活方式。 . 系统目标 建立大数据可视化系统,全面整合已有数据子系统,实时抽取各类数据源中的信息、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随时随地监控其管辖区域内设备或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管理、建立生产运营监控中心,以满足日常生产运行监控和运维管理;同时将运营管理-职能系统全面纳入,最终将运营管理团队打造成一个安全可靠、事件驱动、物联人事、智慧决策、快速响应的高效率运营管理团队,结合现代技术的应用提升现有运营管理的效率,树立食品加工行

培训需求分析的六种模型

一、Goldstein三层次模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I·L·Goldstein、E·P·Braverman、H·Goldstein三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将培训需求评价方法系统化,构建了Goldstein三层次模型。 Goldstein三层次模型是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培训需求分析看成了一个系统,进行了层次上的分类,通过将组织、任务、人员的需求进行整合,使得培训需求更加全面化,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化。该模型将培训需求分析分成了三个部分: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 Goldstein三层次模型图如图2-2所示: 图2-2 Goldstein三层次模型图 1、组织分析 组织层次的分析将组织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同时考察那些可能对组织目标发生影响的因素。组织的需求分析由人力资源分析、效率指标分析和组织气氛分析三部分组成。 人力资源分析将组织目标表现为人力资源的需求、技术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些需求而制定的计划。培训将在实现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匹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效率指标分析针对目前组织的效率状况。常用的效率指标包括工资成本、产出的数量和质量、、设备利用情况等。首先确定这些指标的标准,然后评估实际的组织效率状况,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培训需求。 组织气氛分析用于描述组织气氛是否适宜,员工各方面的工作感受如何。如果通过分析发现差距很大并且影响到大部分员工时,就有必要引进培训来解决。 2、工作分析 组织分析旨在从全局上把握整个组织与工作群体的培训需求,属于较为全局性的层面,而针对每项具体工作的具体培训需求,必须通过工作层次的分析才能加以识别。

进行工作分析时,首先应掌握以下三方面的信息:每项工作所包含的任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个人特质等;衡量该工作的可接受的绩效标准。 这些信息可以从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一些规范、标准中得到,也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分析、跟踪等手段从企业内部获得一手资料,从中识别和收集。 接着对工作岗位上的人员工作现状进行评价。评价手段包括资料调查、行为观察、表现记录分析、舆论调查、访谈、典型事件分析、技能考核等。 通过现状与标准的比较,识别差距、分析原因,就可以确认相应的培训需求。 3、人员分析 个人层次的分析针对每一位员工个体进行,最终落实到“谁需要培训”以及“需要哪些培训”上。个人分析的内容包括:员工实际工作绩效与该工作可接受绩效标准的差距及其原因(当前培训需求);员工对每项技术的熟练程度与该项技术所需熟练程度的差距及其原因(将来的培训需求)。 分析手段可采用观察、记录分析、资料调查、技能考核等。此外,员工的自我评价也是收集个人需求信息的重要来源。 Goldstein三层次模型在培训需求分析中的运用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模型虽然考虑了企业战略、组织资源对培训需求的影响,但是忽略了行业政策、国家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2、模型对人员进行分析主要集中在员工绩效现状与理想水平的差距上,关注的是员工“必须学什么”以缩小差距,而没有重视“员工想学什么”。 3、模型很难找到具体可操作的分析方法,缺乏简单有效的识别工具。 二、培训需求差距分析模型 美国学者汤姆·W·戈特将“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称为缺口,并依此确定员工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培训内容,这就是培训需求差距分析模型。 培训需求差距分析模型有三个环节: 1、发现问题所在。理想绩效与实际绩效之间的差距就是问题,问题存在的地方,就是需要通过培训加以改善的地方。 2、进行预先分析。一般情况下,需要对问题进行预先分析和初步判断。

系统需求模型

公司人事管理系统需求模型 1.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公司人事管理系统 用户:公司员工和管理员、系统管理员 项目建设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办公系统更趋于系统化、科学化和网络化。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迅速发展的一个办公应用解决方案,它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性,提供协同工作的手段,提高办公的效率,让人们从繁琐的有纸办公中解脱出来。 2.需求模型 建立一个模型,需求分析是第一步,首先对点名系统系统需求进行分析,识别系统的用户和相关外部系统,以确定系统的角色,它可以帮助界定软件系统的边界,引导和发掘用户需求;其次再依据系统功能来确立系统的用例模型。 2.1.业务需求 1.系统操作简单,界面友好; 2.规范、完善的基础信息设置; 3.支持多人操作,要求有权限分配功能; 4.为了方便用户,要求系统支持多条件查询; 5.对员工信息在需要时打印不同需求的报表; 6.支持数据更新调整; 7.当外界环境干扰本系统时,系统可以自动保护原始数据的安全。 2.2.用户需求 1、员工可以实现的功能: 注册:主要实现员工的注册,创建自己的账户密码; 用户登录:登录应用程序查看自己的信息; 修改密码:修改用户自己的密码; 查看信息:员工查询自己的基本信息、职位、薪水等。

2、管理员实现的功能: 注册:主要实现管理员的注册,创建自己的账户密码; 管理员登录:登录应用程序查看、管理信息; 员工调用:查看修改员工的调动信息; 查看信息:统计与查询员工基本信息; 员工考评:记录员工考评信息; 员工调薪:管理员工对员工的薪水调整; 职称评定:评定和记录员工的职称信息; 培训管理:管理员工的培训信息。 3、系统管理可以实现的功能: 报表输出:将需要的信息以报表形式输出打印; 数据备份:管理员(或DBA)备份数据; 数据恢复:病毒,黑客等破坏数据库后对数据进行恢复; 系统管理:主要对用户的密码、管理权限的设置等。

如何进行管理信息系统需求调研分析

如何进行管理信息系统需求调研分析 摘要:本文是在管理信息系统需求调研实践和学习中的一些经验总结,有些是自己的体会,有些来自专家的书本或文章,希望与大家分享,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一、软件需求的定义 IEEE软件工程标准词汇表(1997年)中定义的需求为: (1)用户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或能力; (2)系统或系统部件要满足合同、标准、规范或其他正式规定文档所需具有的条件或能力; (3)一种反映上述条件和能力的文档说明。 二、需求分析的几个方面 需求分析可分为问题识别、分析与综合、编制需求分析文档、需求评审等四个阶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软件所期望的用户类;获取每个用户的需求;了解实际用户任务和目标以及这些任务所支持的业务需求;分析员与用户的信息以区别用户任务需求、功能需求、业务规则、质量属性、建议解决方法和附加信息;将系统级的需求分为几个子系统,并将需求中的一部分分配给软件组件;了解相关质量属性的重要性;讨论得出实施优先级;将所收集的用户需求编写成需求规格说明和模型;评审需求规格说明,确保与用户达成共识。 软件需求的各组成部分如下图所示:

三、需求文档规范 A、三种编写方法 1、用好的结构化和自然语言编写文本型文档; 2、建立图形化模型,这些模型可以描绘转换过程、系统状态、和它们之间的变化、数据关系、逻辑流或对象类和他们的关系; 3、编写形式化规格说明,这可以通过使用数学上精确的形式化逻辑语言来定义需求。 多种编写方法可在同一个文档使用,根据需要选择,或互为补充,以能够把需求说明白为目的。 B、应有成果 1、各业务手工办理流程文字说明; 2、各业务手工办理流程图; 3、各业务手工办理各环节输入输出表单、数据来源; 4、目标软件系统功能划分(示意图及文字说明); 5、目标软件系统中各业务办理流程文字说明;

数据管理系统之数据可视化设计

数据管理系统企业级数据可视化项目Html5 应用实践 项目经理:李雪莉 组员:申欣邹丽丹陈广宇陈思 班级:大数据&数字新媒体 一、项目背景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用户对数据可视化的需求日益迫切。用户希望能够随时随地简单直观的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绩效考核、关键业务、分支机构的运行情况,即时掌握突发性事件的详细信息,快速反应并作出决策。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企业不断的积累基础信息、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绩效考核、经营分析等以不同形式分布在多个系统或个人电脑文档内的业务数据。如何将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以简单、直观、高效的形式提供给管理者作为经营决策的依据是当前企业数据应用的迫切需求。传统的企业数据可视化方案多基于Java Applet、Flash、Silverlight 等浏览器插件技术进行开发,在当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Web技术标准也随之高速发展,用户对互联网技术安全性和使用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Java Applet、Flash、Silverlight 等浏览器插件技术因为落后和封闭的技术架构,以及高功耗、高系统资源占用,已经被微软、谷歌、苹果、火狐等主流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厂商逐步放弃,转而不断支持和完善基于HTML5的新一代Web技术标

准 对数据进行直观的拖拉操作以及数据筛选等,无需技术背景,人人都能实现数据可视化无论是电子表格,数据库还是 Hadoop 和云服务,都可轻松分析其中的数据。 数据可视化是科学、艺术和设计的结合,当枯燥隐晦的数据被数据科学家们以优雅、简明、直观的视觉方式呈现时,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的方法,而且往往具备艺术作品般的强大冲击力和说服力。如今数据可视化已经不局限于商业领域,在社会和人文领域的影响力也正在显现。 数据可视化的应用价值,其多样性和表现力吸引了许多从业者,而其创作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有强大的专业背景支持。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的可视化图形,都为我们搭建了新的桥梁,让我们能洞察世界的究竟、发现形形色色的关系,感受每时每刻围绕在我们身边的信息变化,还能让我们理解其他形式下不易发掘的事物。 二、项目简介 目前,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基金,证劵等)面临着诸如利率汇率自由化,消费者行为改变,互联网金融崛起等多个挑战。为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要求管理者运用大数据管理以更为科学的手段对企业进行精准管理,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在竞争中胜出。德昂BI商务智能解决方案基于业务的数据分析正是帮助企业实现科学化管理的关键,因而获得客户的高度重视与高频度使用。 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通过对金融机构业务数据的汇总与整理实现

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介绍

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 一、背景与目标 基于邳州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支撑环境,以基础信息资源库(人口库、法人库、宏观经济、地理库)为基础,建设融合业务展示系统,提供综合信息查询展示、信息简报呈现、数据分析、数据开放等资源服务应用。实现市府领导及相关委办的融合数据资源视角,实现数据信息资源融合服务与创新服务,通过系统达到及时了解本市发展的综合情况,及时掌握发展动态,为政策拟定提供依据。 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融合分析平台、展示平台,整合现有数据资源,结合政务大数据的分析能力与业务编排展示能力,以人口、法人、地理,人口与地理,法人与地理,实现基础展示与分析,融合公安、交通、工业、教育、旅游等重点行业的数据综合分析,为城市管理、产业升级、民生保障提供有效支撑。 二、政务大数据平台 1、数据采集和交换需求:通过对各个委办局的指定业务数据进行汇聚,将分散的数据进行物理集中和整合管理,为实现对数据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将为跨机构的各类业务系统之间的业务协同,提供统一和集中的数据交互共享服务。包括数据交换、共享和ETL等功能。 2、海量数据存储管理需求:大数据平台从各个委办局的业务系统里抽取的数据量巨大,数据类型繁杂,数据需要持久化的存储和访问。不论是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还是非结构化数据,经过数据存储引擎进行建模后,持久化保存在存储系统上。存储系统要具备

高可靠性、快速查询能力。 3、数据计算分析需求:包括海量数据的离线计算能力、高效即席数据查询需求和低时延的实时计算能力。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需要数据平台具备线性扩展能力和强大的分析能力,支撑不断增长的数据量,满足未来政务各类业务工作的发展需要,确保业务系统的不间断且有效地工作。 4、数据关联集中需求:对集中存储在数据管理平台的数据,通过正确的技术手段将这些离散的数据进行数据关联,即:通过分析数据间的业务关系,建立关键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将离散的数据串联起来形成能表达更多含义信息集合,以形成基础库、业务库、知识库等数据集。 5、应用开发需求:依靠集中数据集,快速开发创新应用,支撑实际分析业务需要。 6、大数据分析挖掘需求:通过对海量的政务业务大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辅助政务决策,提供资源配置分析优化等辅助决策功能, 促进民生的发展。

需求分析建模技术

项目需求分析 1. 需求分析概述 1.1 需求分析定义 需求分析是指理解用户需求,就软件功能和性能与客户达成一致,估计软件风险和评估项目代价,最终形成开发计划的一个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处在主导地位,需求分析工程师和项目经理要负责整理用户需求,为之后的软件设计打下基础。需求分析阶段结束后,要求得到《用户需求说明书》和《需求规格说明书》两份文档。广义上,需求分析包括需求的获取、分析、规格说明、变更、验证、管理的一系列需求工程。 狭义上的需求分析是指需求的获取、分析及定义的过程。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软件系统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就是要全面地理解用户的各项要求,并准确地表达所接受的用户需求的过程。 1.2 需求分析的根本任务 从实践角度考虑,需求分析不是分析如何实现用户的需求。实际上,需求分析是以业务分析为导向,将用户零散的需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体系完成、组织合理、内容清晰的框架,为今后的设计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建立分析模型 ?将复杂的系统分解成为简单的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确定本质特征。 ?和用户达成对信息内容的共同理解。 ?分析的活动主要包括识别、定义和结构化,它的目的是获取某个可以转换 为知识的事物的信息。

2、创建解决方案 ?将一个问题分解成独立的、更简单和易于管理的子问题来帮助寻找解决方 案。 ?创建解决方案的过程是创造性的。 ?帮助开发者建立问题的定义,并确定被定义的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些逻辑关系可以形成信息的推理,进而可以被用来验证解决方案的正确 性。 1.3 需求的层次 1、业务需求 反映组织机构或客户对系统、产品高层次的目标要求。通常问题定义就是业务需求 2、用户需求 描述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什么任务,怎么完成,通常是在问题定义的基础上进用户访谈、调查,对用户使用的场景进行整理,从而建立从用户角度的需求 3、系统需求 从系统的角度来说明软件的需求,它就包括了用特性说明的功能需求,质量属性以及其它非功能需求,还有设计约束

第三章 需求分析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需求分析 一. 填空题 1.需求分析的步骤, , , 。 2.需求分析阶段需编写的文档有,,。 3.系统规格说明,数据要求,, ,这四份文档资料是在书写文档阶段必需完成的。 4.在书写文档阶段,数据要求主要包括通过需求分析建立起来的,以及描绘数据结构的层次方框图。 5.对于计算机程序处理的数据,其数据域应包括, , 和数据结构。 6.数据内容即是。 7.把一个功能分解成几个子功能,并确定, 就属于横向分解。 8.软件需求的逻辑视图给出, 而不是实现的细节。 9. 功能一般用, 来表示。 10.结构化分析方法是, 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11.描述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工具有,,,判定表,判定树。 12. SA方法中自顶向下的分析策略主要是和。 13.数据流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14.数据流图的特性,,,。 15.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了系统的模型,是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主要组成部分。 16.分析员通过需求分析,逐步细化对软件的需求,描述软件主要处理的,并给软件开发提供一种可转化为,和的数据与功能表示。 17.需求分析阶段研究的对象是软件项目的。 18.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19.在需求分析阶段常用的图形工具有,,。20.需求分析应交付的主要文档是。 二. 选择题 1. 需求分析中开发人员要从用户那里了解() A.软件做什么B.用户使用界面C.输入的信息D.软件的规模 2. 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工具C.软件开发费 D.软件系统的功能 3. 需求分析阶段最重要的技术文档之一是非曲直()。 A.项目开发计划 B.设计说明书 C.需求规格说明书 D.可行性分析报告

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与建模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飞速发展,网络化时代的到来,Internet的普及,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WWW网站,企业通过网站可以展示产品,发布最新动态,与用户进行交流和沟通,与合作伙伴建立联系,以及开展电子商务等。其中新闻信息管理系统是构成企业网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双层作用,一方面可以用来动态发布有关新产品或新开发项目,另一方面又可以及时向顾客公告企业经营业绩、技术与研发进展、特别推荐或优惠的工程项目、产品和服务,从而吸引顾客,扩大顾客群。 所以我们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分析了当今乃至将来社会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走向,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B/S架构的信息管理系统,本文将详细论述整个系统的各个功能。 就现在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来说,主要集中分为三大类:基于C/S架构的应用程序开发,结合C/S架构和Web技术的复合应用程序,基于B/S架构的Web技术。现行主流的信息管理主要是采用ASP和脚本语言技术,但是由于ASP 本身的局限性使得系统有一些不可克服的缺陷,而虽说采用JSP技术可以改善这些缺陷,但其成本费用太高,所以,本系统采取当今比较流行的https://www.360docs.net/doc/1913409147.html,+MS SQL 技术,其性价比也有了很大提高。 该系统适应了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等使用,即可以作为内部工作网,也可以作为外的网的信息发布与共享。经调研,本系统所设计的运行模式符合大众需求,同时还增加了一些辅助功能,因此,本系统的设计具有较强的条理性、适应性和实用性。 运行本系统要安装https://www.360docs.net/doc/1913409147.html,运行环境和MS SQL,若没有安装,请按顺序安装以下软件: IE6.0 sp1 中文版; MDAC2.8 中文版; .Net Framework 1.1 可再发行组件包 .Net SDK 1.1 中文正式版; .Net Framework 1.1 sp1 for win2000;

大数据可视化系统需求书模板

大数据可视化系统 第一章项目背景 . 项目背景 大数据可视化系统,与企业决策中心系统及其业务子系统深度结合,兼具顶级视觉效果与高

性能操控。系统集成了车辆轨迹追踪信息、满足逐级、逐层生产监控管理的需求。从襄阳地区产业链地图到食品工厂生产状况实时数据统计分析,再到屠宰车间内生产数据汇总呈现,最终到不同产线、主要设备的实时数据驱动和告警数据的全面呈现,为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和精准决策提供支撑。 . 建设目标 食品加工厂运营系统的信息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面是襄阳地区产业链,包括食品加工厂、附近养殖场和运输车辆的信息;第二层面是食品加工厂,包括了屠宰厂、熟食厂、无害化厂、污水厂和立体库的各个分厂的运行、运营信息;第三层面是在各个分厂内部不同产品线的运行、运营信息;第四层面则是不同产品线中的主要设备运行、生产信息。 本项目总的目标是在食品加工厂建立智慧监控与可视化管理云平台,对襄阳地区产业链进行全面监控与可视化管理,最终实现全面监控、智能运维、辅助决策、可视化运营管理等综效。 第2章、需求分析 . 现状分析 公司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累计了很多企业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比较独立,形成信息孤岛,无法发挥数据的价值,更无法对企业的运营管理提供及时高效的支撑,要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发挥数据价值,更好的为企业决策提供辅助支持,需要解决目前存在的以下主要问题: 建立的各个信息化子系统是相互独立,数据格式互不兼容。因此,每一个子系统都保存了大量的相关数据,多个子系统无法互通互联,海量的数据更无法整合,无法实现统一的数据分析和处理,从而大大限制了这些数据的应用范围,造成了严重的数据资源浪费。 每个子系统的操作不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人机界面各不相同,无法为用户提供统一的人机互动体验。 传统的信息子系统仅提供了原始数据界面,人们不易快速理解数据的规律和含义。人们迫切希望能够将数据以可视化方式表达,以人类最自然的方式把数据的深层次含义和变化规律展现在人们面前。 移动计算的快速发展,使得运营管理人员能够随身携带计算能力强大的小型计算平台(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大大提高了运营人员的空间自由度。如何把信息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和分析结果随时随地的传递到移动智能终端,并最佳化的呈现给运营管理人员,从而实现无处不在的实时信息感知,是当前运营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非常需要的技术。 综上所述,食品加工厂的运营管理人员需要一种技术和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整合现有各个数据子系统,将所有子系统中的数据统一融合和分析,深入萃取每个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并将处理结果以最佳可视化方式实时展现在面前,使得运营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全面感知所管辖区域的运行状态,快速做出最佳应对决策,最终实现智慧化工作和生活方式。 . 系统目标 建立大数据可视化系统,全面整合已有数据子系统,实时抽取各类数据源中的信息、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随时随地监控其管辖区域内设备或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管理、建立生产运营监控中心,以满足日常生产运行监控和运维管理;同时将运营管理-职能系统全面纳入,最终将运营管理团队打造成一个安全可靠、事件驱动、物联人事、智慧决策、快速响应的高

需求分析建模技术

需求分析建模技术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项目需求分析 1.需求分析概述 1.1需求分析定义 需求分析是指理解用户需求,就软件功能和性能与客户达成一致,估计软件风险和评估项目代价,最终形成开发计划的一个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处在主导地位,需求分析工程师和项目经理要负责整理用户需求,为之后的软件设计打下基础。需求分析阶段结束后,要求得到《用户需求说明书》和《需求规格说明书》两份文档。广义上,需求分析包括需求的获取、分析、规格说明、变更、验证、管理的一系列需求工程。 狭义上的需求分析是指需求的获取、分析及定义的过程。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软件系统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就是要全面地理解用户的各项要求,并准确地表达所接受的用户需求的过程。 1.2需求分析的根本任务 从实践角度考虑,需求分析不是分析如何实现用户的需求。实际上,需求分析是以业务分析为导向,将用户零散的需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体系完成、组织合理、内容清晰的框架,为今后的设计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建立分析模型 将复杂的系统分解成为简单的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确定本质 特征。 和用户达成对信息内容的共同理解。

分析的活动主要包括识别、定义和结构化,它的目的是获取某个可 以转换为知识的事物的信息。 2、创建解决方案 将一个问题分解成独立的、更简单和易于管理的子问题来帮助寻找 解决方案。 创建解决方案的过程是创造性的。 帮助开发者建立问题的定义,并确定被定义的事物之间的逻辑关 系。 这些逻辑关系可以形成信息的推理,进而可以被用来验证解决方案 的正确性。 1.3需求的层次 1、业务需求 反映组织机构或客户对系统、产品高层次的目标要求。通常问题定义就是业务需求 2、用户需求 描述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什么任务,怎么完成,通常是在问题定义 的基础上进用户访谈、调查,对用户使用的场景进行整理,从而建立从 用户角度的需求 3、系统需求 从系统的角度来说明软件的需求,它就包括了用特性说明的功能需求, 质量属性以及其它非功能需求,还有设计约束

智联招聘 —系统需求用例建模

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用例建模 2.1 网上求职招聘系统的需求分析 网上求职招聘系统可以实现网上求职与招聘,求职者可以注册并登陆自己的账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更新个人资料,搜索招聘信息,发布求职意向,下载简历模板,投递简历查看个人信箱等;招聘者可以更新企业资料、发布招聘信息、搜索应聘信息、浏览求职简历、回复求职者、查看企业信箱等,无论求职者还是招聘者都需要管理他们的基本信息,由管理员进行管理,管理员还要对求职者所投递的简历进行管理,对系统的新闻及求职招聘信息进行管理。根据分析将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前台功能主要为求职者和招聘者提供,后台主要为管理员提供。其基本功能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系统的功能结构图 用户管理功能模块的关系如图2.2所示。 图2.2 用户管理功能模块关系 系统流程分析可分为职位的申请流程和企业用户管理流程 (1)职位的申请流程,如图2.3所示

图2.3 用户申请职位流程 (2)企业用户管理流程,如图2.4所示 图2.4 企业管理流程图 2.2 UML建模 根据网上求职招聘系统的需求分析,使用UML进行系统建模,再用可视化的模型将该系统用直观的图形显示出来,包括用例图、类图、交互图和行为图。 2.2.1用例图 用例在需求分析阶段有很重要的作用,他是作为参与者的外部用户所能观察到的系统模型图,整个开发过程都是围绕需求分析阶段的用例进行的。 首先,根据网上求职招聘系统的功能结构图,确定系统的参与者。参与者包括三类。分别是求职者、招聘者、管理员。其次,根据参与者的职能划分、确定系统的用例。求职者包括更新个人资料用例、搜索招聘信息用例、发布求职意向用例、下载简历模板用例、投递简历用例、查看个人信箱用例、修改密码用例等。招聘者用例包括更新企业资料用例、发布招聘信息用例、搜索招聘信息用例,浏览求职简历用例、回复求职简历用例、查看企业信箱用例、修改密码用例等;管理员用例包括更新个人资料用例、管理用户用例、管理简历用例、管理信息与新闻用例、修改密码用例等最后,得出网上求职招聘系统的总体用例功

图形化展示平台-需求规格说明书及系统设计

1.1 图形化展示平台——需求规格说明 针对数据特点,利用先进的图形化展示工具,提供多种数据可视化形式。并支持通过模型得到的结果进行图形化展示,包括柱图、线图、线柱图、雷达图、仪表盘、GIS地图等,对于多维数据,可以实现在同一界面上多个图形的动态联动展示。使结果具有形象直观、一目了然的效果,并能很快形成具体概念,实现业务数据的高效关联分析。 1.1.1功能描述 图形化展示平台功能主要包括:GIS地图展示、数据信息多形式展示、模型输出结果多形式展示等数据可视化功能。其基本思想是将数据库中每一个数据项作为单个图元元素表示,大量的数据集构成数据图像,同时将数据的各个属性值以多维数据的形式表示,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观察数据,从而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分析。支持针对不同数据模型的结果比较及不同展示形式的切换。 1.1.2流程说明 1.1. 2.1GIS地图展示 GIS地图展示,主要针对不同地区,在GIS地图上展示各地区的教育经济指标。相关指标会分布在教育地图上,按地理位置,点击不同地区的指标项,可以查看到指标的数值,从而看到地理信息相关的指标值。 流程图如下:

1.1. 2.2数据信息多形式展示 数据指标详细图形展示,可以选择相匹配的相关的指标,然后分指标详细展示图形,展示指标的使用时间和数据值,展示图形支持(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3D柱状图等图形模式)。 流程图如下:

1.1. 2.3模型输出结果多形式展示 通过进入不同模型预测平台,可以对模型输出结果进行不同形式的图形展示。 流程图如下:

1.1.3输入数据 GIS地图指标展示操作人员点击右侧导航区的教育地图平台模块,生成GIS 教育地图;教育地图的各个地区罗列出相应的指标;数据信息多图形展示可以选择不同地区不同分类下的相应指标,选择不同的展示方式;模型输出结果展示可以选择不同的输出参数及展示形式;最终点击不同的指标,可以查看到不同的指标值等。 1.1.4输出数据 GIS地图指标展示操作人员点击右侧导航区的教育地图平台模块,生成GIS 教育地图;教育地图的各个地区罗列出相应的指标;数据信息多图形展示可以选择不同地区不同分类下的相应指标,选择不同的展示方式;模型输出结果展示可

需求分析与功能建模方法

需求分析与功能建模方法 (总分:4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选择题{{/B}}(总题数:40,分数:40.00) 1.软件开发人员开发软件产品的依据应该是______。 (分数:1.00) A.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B.可行性分析报告 C.标准说明书 D.项目合同 解析:[解析] 软件开发人员应该依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开发软件产品,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2.在DFD建模方法中用平行四边形表示的基本对象是______。 (分数:1.00) A.数据源及数据终点√ B.数据流 C.数据存储 D.处理 解析:[解析] 数据源及数据终点表示当前系统的数据来源或数据去向,可以是某个人员、组织或其他系统,它处于当前系统范围之外,所以又称它为外部项,其图形符号用平行四边形表示,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选项B数据流用标有名字的箭头表示,选项C数据存储分用指向或离开的箭头表示对存储数据的存取。选项D处理用矩形框表示。 3.在DFD建模方法中用矩形框表示______。 (分数:1.00) A.数据源及数据终点 B.数据流 C.数据存储 D.处理√ 解析:[解析] 在DFD建模方法中用矩形框表示的是处理。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选项A数据源及数据终点用平行四边形表示,选项B数据流用标有名字的箭头表示,选项C数据存储分用指向或离开的箭头表示对存储数据的存取。 4.在需求分析阶段,结构化分析和建模方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需求分析方法,下列不属于结构化分析和建模方法优点的是______。 (分数:1.00) A.用图形化的模型能直观地表示系统功能 B.可避免过早陷入具体细节 C.图形对象不涉及太多技术术语,便于用户理解模型 D.从局部或子系统开始分析问题,便于建模人员了解业务模型√ 解析:[解析] 结构化分析及建模方法的主要优点是:①不过早陷入具体的细节。②从整体或宏观入手分析问题,如业务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及子系统的关系。③通过图形化的模型对象直观地表示系统要做什么,完成什么功能。④图形化建模方法方便系统分析员理解和描述系统。⑤模型对象不涉及太多技术术语,便于用户理解模型。 5.评审委员会评审的依据应该是系统功能模型和______。 (分数:1.00) A.软件需求说明书√ B.可行性分析报告 C.标准说明书 D.项目合同 解析:[解析] 评审的依据主要是系统的功能模型和需求说明书中描述的内容,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常见需求模型

常见需求模型 1、常见需求模型之——业务流程模型 1、业务流程模型的两种常见表示方法 业务流程图一般用于对核心业务的细化描述,可以采用UML中的泳道图来表示。 如图1,图最上方的方框内的“体检者”、“服务人员”、“收费人员”等表示业务中相应的岗位,岗位下方对应的是该岗位相应的职责,箭头表示职责间的执行次序,箭头下方的图标表示岗位间传输的单证。 图1表示的体检者申请体检后填写个人情况单,服务人员开单后形成体检单,收费人员收费后出具收费单,各科室体检医生按单体检并记录体检结果,当全部体检项都完成后,由综合科医生出具报告,最后由服务人员将体检报告返还给体检者。

业务流程图是给甲方的业务领导看的,而由于UML的泳道图过于简单,有时为了追求美观,也用vi so的流程图来表示,如图2。 上层入库流程,其中手机图标表示可以用便携设备现场登记入库; 中间层仓库管理流程表示“库存管理”业务可以分解为“盘点”、“移库”、“信息维护”、“下限自动提醒”等子业务,其最右方的菱形表示转到“采购流程”(该流程可单独再画一个流程图); 最下方出库流程表示出库业务过程,其中库存不足,可自动转到“申请采购”子业务。 2、什么样的项目要采用业务流程模型? 对于一些项目的核心业务,特别是涉及业务变革、职能调整类的项目,尤其需要画出业务流程图,明确未来业务在组织结构、业务职能和业务信息共享要求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借助业务高层领导的支持,避免变革阻力向系统的传导。另外,在一些需要规范业务的IT项目中,该模型也大有用武之地(详见推荐阅读1)。 3、业务流程模型和上下文范围模型的区别 业务流程模型重点在核心业务流程,擅长描述核心业务中涉及的岗位变化、职责关系和业务流向;上下文范围模型重点在业务范围,擅长描述业务中的用户、例外处理等。 业务流程模型一般是对上下文范围模型中某个核心业务的细化。 2、常见需求模型之——上下文范围模型 上下文范围模型常用于开业务需求研讨会时,细化需求。按步骤构建模型如下图: 1,画好系统和参与者 比如在开体检业务系统的业务研讨会时,可以将该系统画在中间,将各类参会的人员画在周围。 2,寻找主要外部参与者的核心业务事件 由于一个单位的价值一定是通过作用于外部用户而产生的,所以首先寻找单位的主要外部用户,由他来激发单位内部的响应。例子里主要外部用户是体检者,他提出了一个“申请体检”的业务事件,所以画出从体检者到系统的箭头,并标注“申请体检”和标号1. 3,确定对核心业务事件的业务响应 单位外部的体检者提出“申请体检”后,将激发单位内部的一系列业务响应,依次响应如下:服务人员要“开单”;收费人员要“收费”;体检科室要“体检并记录结果”;当所有体检结果都出来后,综合

有关软件需求分析的步骤以及所需文档讲课教案

有关软件需求分析的步骤以及所需文档 ○一、需求分析的几个方面 需求分析可分为问题识别、分析与综合、编制需求分析文档、需求评审等四个阶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软件所期望的用户类;获取每个用户的需求 2、了解实际用户任务和目标以及这些任务所支持的业务需求 3、分析员与用户的信息以区别用户任务需求、功能需求、业务规则、 质量属性、建议解决方法和附加信息 4、将系统级的需求分为几个子系统,并将需求中的一部分分配给软件 组件 5、了解相关质量属性的重要性 6、讨论得出实施优先级 7、将所收集的用户需求编写成需求规格说明和模型 8、评审需求规格说明,确保与用户达成共识 ○二、需求分析的任务与过程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待开发系统的系统元素)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只描述系统要完成的功能和要处理的数据),解决目标系统“做什么”的问题。 所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限制和软件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通过逐步细化对软件的要求描述软件要处理的数据,并给软件开发提供一种可以转化为数据设计、结构设计和过程设计的数据与功能表示。 必须全面理解用户的各项要求,但不能全盘接受,只能接受合理的要求;对其中模糊的要求要进一步澄清,然后决定是否采纳;对于无法实现的要求要向用户作充分的解释。 最后将软件的需求准确地表达出来,形成软件需求说明书SRS。

实现步骤: (1)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首先分析、理解当前系统是如何运行的,了解当前系统的组织机构、输入输出、资源利用情况和日常数据处理过程,并用一个具体的模型来反映自己对当前系统的理解。此步骤也可以称为“业务建模”,其主要任务是对用户的组织机构或企业进行评估理解他们的需要及未来系统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建立一个业务USECASE模型和业务对象模型。当然如果系统相对简单,也没必要大动干戈区进行业务建模,只要做一些简单的业务分析即可。 (2)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在理解当前系统“怎样做”的基础上,取出非本质因素,抽取出“做什么”的本质。 (3)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明确目标系统要“做什么” (4)对逻辑模型的补充 如用户界面、启动和结束、出错处理、系统输入输出、系统性能、其他限制等等。 ○三、需求分析各过程: (1)问题识别:解决目标系统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需求包括:功能、性能、环境、可靠性、安全性、保密性、用户界面、资源使用、成本、进度。同时建立需求调查分析所需的通信途径。 (2)分析与综合:从数据流和数据结构出发,逐步细化所有的软件功能,找出各元素之间的联系、接口特性和设计上的限制,分析它们是否满足功能要求并剔除不合理部分,综合成系统解决方案,给出目标系统的详细逻辑模型。常用的分析方法有面向数据流的结构化分析方法SA(数据流图DFD、数据词典DD、加工逻辑说明)、描绘系统数据关系的实体关系图ERD、面向数据结构的Jackson 方法JSD、面向对象分析方法OOA(主要用UML)、对于有动态时序问题的软件可以用形式化技术,包括有穷状态机FSM的状态迁移(转换)图STD、时序图、

顾客需求形态分析模型

顾客需求形态分析模型 从1994年开始从事顾客价值优势替代理论的研究以来,我和研究室同仁一直将顾客需求形态分析模型的研究,视为所有研究工作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经过多年深入的理论推导和市场实证,建立了顾客需求形态分析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从需求结构、需求水平、需求时间、需求强度等四个层面,对顾客群体进行全面而准确的需求形态分析。它不仅可以洞察顾客的需求构成;还可以洞察需求项之间的内在关联;更可以在众多需求项之中准确地界定出显要需求。从而,为顾客价值优势创造提供一个全面并且准确的GPS 导航系统。 鉴于篇幅的关系,在这里只能对需求结构分析模型进行简要描述。事先需要说明的是:需求结构只是需求形态的四个组成要素之一。需求结构分析模型可以全面而准确的洞察顾客的需求项构成,还可以洞察需求项之间的内在关联,但无法从众多需求项之中准确地界定出显要需求。显要需求的分析和界定,要在需求形态分析模型的框架下,通过需求结构、需求水平、需求时间、需求强度整合研究产生。 图表1:轿车消费的需求结构分析模型 · 具体属性需求:顾客的感官能感知到的产品物理特性所组成的需求。譬如,新车的外形和配置。 · 抽象属性需求:顾客的感官无法感知到的、但又客观存在的产品属性的需求。譬如,新车的安全性能。 · 性能利益需求:顾客对产品带来的可感知的结果和利益的期望。譬如,我想要一辆动力十足的车。 · 心理利益需求:顾客对产品带来的心理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期望。譬如,我要一辆感觉很酷的车。 · 生活方式需求:顾客对有车之后的生活方式的期望。譬如,我的车要能胜任长途商务旅行的各种要求。 轿车需求结构 产品属性需求 具体属性 抽象属性利益需求性能利益心理利益价值需求生活方式期望生活价值期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