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思考题

教育学原理:思考题
教育学原理:思考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如何理解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的内涵?

广义的教育:教育是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目的明确、计划周密的以影响人的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教育有何主要特点?

教育发展进化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个别教育阶段、学校教育阶段和终身教育系统阶段。

特点分别是:1)包括一般的个别教育和特殊的个别教育两种形态。一般个别教育是指他人教育受教育者的个别教育,在原始社会主要表现为氏族教育形态。

2)诞生于奴隶社会,纵观古代学校教育,可概括为如下特点:

①学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

②传统的是统治术。

③教育大抵是固定场所。

④教学采取个别的方式。

⑤学校无规范的规章制度。

3)以现代学校教育系统为核心,表现如下特点:

①系统化。②信息化。

3.如何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兼具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性质,教育学具有一定的非理性和艺术性特征。

所以,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和教育艺术的科学。

4.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有那些代表性的教育著作?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儒家教育,孟子“大丈夫”的教育目标,荀子《劝学篇》

教育理论著述《学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的总结,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理想国》和《法律篇》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伦理学》

昆体良的著作《雄辩术原理》是一本修辞学教程,是西方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维多利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

二、教育学的独立

(一)教育学学科初期

捷克的夸美纽斯于1632年完成《大教学论》作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康德的《康德论教育学》

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

美国洛克《教育漫话》(家庭教育圣经)

卢梭(法)教育哲学小说《爱弥儿——论教育》

瑞士裴斯泰洛奇《葛笃德怎样教育他的子女》

德国福禄倍尔《人的教育》

德国第四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英国斯宾塞《教育论》

俄国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三、教与学的深化与拓展

(一)现代教育学的新学派

“实验教育学”由德的梅伊曼于1907年在《实验教育学导论讲义》中首先提出

“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狄尔泰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原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

我国杨资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

第二章:教育功能

1.什么是教育功能?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教育功能:教育在人及社会相互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

基本特征:(1)客观性:非主观期望,而是客观结果。

(2)整体性:教育功能中的各种效应总是相互关联并综合的产生作用。

(3)层次性:1)作用对象:直接功能(个体功能)——短时功能,间接功能(社会功能)——长时功能。2)持久程度。

(4)迟效性:个体功能上和社会功能上。

2.个体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个体发展:在人身上发生的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人的发展致指个体的正向改变,其内容包括身体(生理方面)和心理两个方面,且二者紧密相连。

特征:

1)顺序性: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

2)阶段性: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发展特征。

3)不平衡性:人的身心发展在发展速度和时间上的不均衡。

4)互补性:身心发展相互补偿。

5)个别差异性。

3.遗传素质、环境与教育在个体发展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

2)环境: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起决定作用,自然环境仅影响个体的某些特征

3)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试论教育的个体功能:

1)、个体社会功能指个体接受社会文化规范和社会行为模式,以形成一定社会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是个体学习的过程,是自然形式的人通过学习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社会形式人的过程

2)、是在社会化的基础上谋求个体高层次的自由发展,社会化是个性化的前提,个性化是特色的社会化

3)、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包括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5、试论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人口功能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教育对人口死亡率的影响,教育可以促进人口的迁移

2)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教育的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3)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系统对一定社会政治体制发展所起的作用: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教育能够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教育能够形成社会舆论4)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系统对一定社会文化发展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和选择文化的功能,吸收和融进先进文化的功能,创造和更新文化的功能

6、现代教育理论将教育的主导作用归因如下: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对人的影响系统而且全面

3)学校教育有经过专门训练的老师的指导

7、影响教育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它们分别对教育起什么作用?

1)社会形态:a 突出表现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制约着教育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b 在同一社会形态中,由于地域,城乡,阶层的差异,也会导致教育表现

形式上的不同,但也并非性质上根本对立

2)社会变迁: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动,从程度上可分为:

a 渐变,主要作用促进教育系统进行某种“微调”

b 剧变,对教育的影响往往是“冲击性的”,表现为教育重构

c 转型,以体制转轨作为其变迁的主线

3)社会的各个要素 a 人口状况 b 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 c 政策性因素 d 社会文化8、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要受社会形态、变迁及社会各构成要素的制约,但是教育又有自己自身的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在一定的范围和一定的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社会现象的性质,它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表现在:

1)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3)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章教育目的

1、什么是教育目的?如何理解教育目的的性质?

教育目的:指教育活动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反映人们对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性质:

1)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主观:教育目的是人提出来的,属于意识范畴,形式是主观的;客观:人们倡导的教育目的总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

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制约性同时也受制于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规律。

教育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社会系统中的各种因素如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历史文化传统等都会对教育目的产生影

2)教育目的是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现实性:指在确立教育目的时,必须考虑国家当前对人才的需要,必须考虑到社会成员现实生活的需要和满

足。现实性集中体现在教育目的的国家主义化和个人功利主义化方面;超越性:

意味着教育目的是对教育者理想人格的建构和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批判。现实性

和超越性是辩证统一的,现实性是超越性的载体和基础,忽视现实性,超越性

必然陷入空虚,现实性则以超越性为方向,为理想,忽视了超越性,必然会导

致现实性的肤浅,甚至导致人类文明的停滞和衰退

3)教育目的是理论抽象性和实践操作性的统一

2、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a 教育目的具有引导方向的作用

B 教育目的具有计划作用

2)选择作用:教育目的影响着教育内容、教学阶段、教学方法的选择

3)激励作用:对教育当事人的激励作用

4)评价作用: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对教育工作中的人员、活动、管理和条件中状态和绩效,进行质和量的价值评判

个人本位论

思想体系:主张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因此,在教育目的的确定上,主张以个人需要为本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它的目的在于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主张性善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等

评价: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论极大地强调了个人的价值,但同时存在一些弊端,即过分地夸大了个人的价值

社会本位论:

思想体系: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存在和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教育应该服务于社会的需要,教育目的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来确定,强调性恶论。

代表人物:柏拉图、荀况

评价:更多主张社会价值,但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理念,脱离了个体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就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人文主义:

思想体系:人文主义也称为“自由教育”“博雅教育”。认为是一种强调以人为中心和以人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教育价值取向。人文主义极为崇尚传统文化遗产,将古典著作视为教育内容的核心,课程的中心是人文学科,而不是经验学科。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孔子

科学主义:

思想体系:是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性教育价值取向,科学即真理,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适应性和社会功利性,在教育内容上重视科学教育。

代表人物:英国实科教育代表斯宾塞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长期以来的冲突,实质上体现了人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的矛盾。正如两者同时存在合理性一样,极端的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同时也存在局限性,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但是科技的发展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尤其是不能解决价值问题,所以,两者必然趋向融合,这就是科学人文主义,是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方向的教育价值取向。

形式教育论(训练理论):

思想体系:形式教育论的观点主要有三方面:

a教育的任务在于训练心灵

b教育应该以形式教育为目的

c学习迁移是心灵官能得到训练而自动产生

的结果,通过一定的训练,心灵的官能就能得到发

展,就能迁移到其他的学习上去。

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赫斯特等

实质教育论(“滋养理论”):

思想体系:该理论的基础是联想主义心理学,实质教育论作为一种教育价值取向,可概括为三点:

a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观念充实心灵的内容

b教育应该以实质为目的

c必须重视课程和教材的组织,心灵要靠观念的联合以组成概念和范畴。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索尔蒂斯

4、为了实现教育目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哪些要求?

1)端正教育思想,切实确立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切实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培养形式明确的,合理的教学目标意识

5、在我国现行教育目的的体系中有哪些基本层次?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第四章教育主体

1、学生有哪些特点?如何认识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基本特点:学生是能动的人,发展的人,完整而独特的人,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2学生的社会地位: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并依法享受各种权利。

他们不仅应该享受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而且应该社会的特殊保护。

学生事权利的主体,他们有生存的权利,安全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受教

育的权利。

2、对于当前的学生应当注意哪几个问题?

(一)学生时代特点:1)生理成熟期提前。

2)视野开阔,兴趣广泛。

3)自我意识增强。

4)心理问题增多(攻击,退缩,焦虑,恐怖)。

(二)性别差异与教育:1)在教育内容,方法上做到“因性施教”。

2)改变教师队伍的性别结构,吸引优秀男性人才到幼儿园,小学

任教。

3)修订教材和儿童课外读物,消除“男性社会”的“一边倒”传

播。

(三)独生子女教育问题:1)优化独生子女教育的初始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

2)学校应在环境营造中起主导作用

3、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如何理解教室职业的性质及其社会地位?

(一)、教师作为历史悠久的社会职业,其产生和发展变化的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教师职业的萌芽阶段。(以巫师为主,长者为师,能者为师)

2)教师职业的非专门化阶段。(活动:从事脑力劳动的剥削阶级分化出了教师。

特征:官师合一)

3)教师职业的专门化阶段。(活动:中国和世界上就第一次正式出现了以教为业并以此谋生的教育和教师。特征: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其讲学者也是中国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4)教师职业的专业化阶段。(活动:师范教育。特征:多元化阶段。)(二)、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

被公认的核心要素:a专业理论知识为依据,专门的技能作

保证。

b属公共事业,要维护服务者的利益,遵守职业道德。

c在本行业内具有专业性的自主权。

2)教师职业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职责的职业

教师所从事的是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教育活动,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直接目的是教师区别其他社会领域的根本特征。

(三)、教师的社会地位

1)教师职业的社会功能

a教师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

b教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教师是最直接,最根本的作用在于通过传递人类文明成果而培养新人。

2)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

3)教师职业的经济地位

4)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

4、教师一般有哪几种角色?当代教师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教师的角色:1)教员(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和科学管理)

2)学习者和研究者

3)学生心灵的导师

4)学生学习的榜样

5)学生的朋友

应具备的素质:○1师德

○2师知(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情境知识,文化知识)

○3师能

○4师心(心理素质)

○5师体(较强的耐受力,精力充沛)

5、教师专业化是如何发展的?

所谓的教师专业化是指把教师视为一个持续发展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的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其专业水平,逐渐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1)“非关注”阶段

2)“虚拟关注”阶段

3)“生存关注”阶段

4)“任务关注”阶段

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6、应当如何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一)以往的观点

1、教师中心论:教师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中心,教师决定着教育的标准,内容和方法,控制着整个教育过程,而学生则像容器一样,完全被动(缺点: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

2、学生中心论:以儿童为教育中心的口号提出,重视儿童本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优点:切中传统教育片面强调教师权威,强调认知的要害。

缺点:学生不能系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效率低)

(二)今天的争论

既重视成人,教师在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也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活动。

1、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

2、教师和学生双主体论

3、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际关系即主体-客体-主体说

4、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和客体,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5、复合主体论

7、师生关系有哪些类型?应当如何建立理想的师生关系?P134-135

类型:○1、强制专断型

○2、仁慈专断型

○3、放任自流型

○4、民主型

理想师生关系的构建

1)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2)公正无私,不偏爱,对每个学生寄予积极的期望和信赖。

3)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8、名词解释: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第五章教育内容

1、什么是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1)广义的教育内容: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给予学生的一切影响的总和

狭义的教育内容:指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信念,行为,习惯的总和

2)制约因素:a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

b人类的科学文化成果

c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2、中国教育内容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如何理解它们的内涵及任务?

一、中国的教育内容是指学校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的总体,明确地划分为:智育,德育和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二、内涵及任务:

(一)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动。

1)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

2)社会公德教育

3)爱国主义教育

4)集体主义教育

5)民主,纪律和法制教育

(二)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1)授予学生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2)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

3)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体育: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体力和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四)美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德能力的教育(五)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1)工业和手工艺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术

2)农业生产的知识和技术

3)服务性劳动,公益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4)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和技能

3、课程有哪些基本类型?各种课程有何主要特点?应当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关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关系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的特点:(1)重视分科传授相应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学科课程的逻辑组织

(3)学科课程教师的作用

活动课程的特点:(1)重视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教材的心理组织

(2)认为教育即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组织活动课程内

(3)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崇尚学生的自发性

(4)课程具有偶发性质

关系: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在总体上都服从于整体的课程目标,它们都是学校课程

结构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但是,在具体的目的,编排方式,教学方式

和评价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P149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

分科课程的特点: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与学科课程相似)综合课程的特点:1)发挥学生的迁移能力

2)使学生体验人类知识的综合性

3)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

4、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有哪些特点?

1)均衡性

2)综合性

3)选择性

5、正确理解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内涵。

课程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新课程按统筹规划、分段设计的原则,从整体上规划了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课程。

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特点:1)它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特别是知识点和单项技能的具体规定。

2)它主要规定某一学段或年级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的要求,它是面向全体

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3)它主要服务于评价,是对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质量、学校教育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

教科书:又称课本,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法的要求编写的教学用书。它明晰而系统地阐述了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教科书的结构一般包括目录、课文(或课题)、习题、实验、图表、注解、附录等。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课文。

1、什么是教育途径?教育途径在教育中有何意义?

教育途径是指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于受教育者所经渠道的总称。】

意义:1)~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2)~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

3)~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2、什么是教学?教学有哪些任务?

教学:广义:指不分时间、地点、场合的传授经验的活动。

狭义:指在学校由都是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共同的双边活动。

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审美观与劳动观。

3、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教学认识主体具有特殊性。是各方面尚未成熟的学生。教学认识是一各不成熟的,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体的认识。

2)教学认识客体具有特殊性。教材而非客观世界。

3)教学认识的方式也具有特殊性。

a 学生认识是有条件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

b 学生的认识方式采用学习性实践。

c 教学认识有特殊的检验方式。

4、课堂教学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1)教师按照一定的上课时间表,有计划地对几十名学生进行教学,有得于扩大受教育面,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

2)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活动,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3)各门学科轮流交替上课,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减轻疲劳。

4)把年龄和程度相近的学生编在班级,在集体组织形式中学习,易于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局限性:较难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于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使学习活动脱离实际。

5、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认识和合理利用各种教育途径?

1、什么是教育制度?它有哪些特点?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教育体系以及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行而确立的各种规范和规定。

特点:强制性,客观性,时代性

2、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制约学校教育制度的因素有哪些?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学年限一届彼此之间的关系。

制约因素:1)政治经济制度

2)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3)人口

4)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

5)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3、当代世界学制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1)重视学前教育。

2)大力推行义务教育。

a 适当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b 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

c 将义务教育入学年龄适度提前

3)普教职教综合化。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

4)高等教育层次和类型多样化。

5)继续教育发展迅速。、

4、如何理解义务教育的内涵与特点?义务教育在我国取得了哪些进展?

义务教育也叫强迫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具有强迫性质的国民基础教育。接受义务教育是年轻一代的权利和义务。在我国,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都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特点:1)强迫性

2)免费性

3)公共性

4)时代性

进展:1)小学教育普及进展较快,初中入学率有很大提高。

2)义务教育师资队伍整体学历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3)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尤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中小学的教学物质条件逐年有所改善。

5、什么是终身教育?各国在实施终身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策略?

终身教育也叫永久教育、永续教育、恒久教育、恒常教育、终生教育、生涯教育等。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综合,包括一切教育活动,一切教育机会和教育的一切方面。

策略:1)政府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推进终身教育

2)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3)鼓励个人积极参与

教育学原理_习题集(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也是社会文化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一个标志。A.个性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学校教育D.终身教育 2.教育学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3.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 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B.上帝造人C.天降生民D.《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4.下列关于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主要观点概括错误的是() A.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B.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C.教育是永恒不变的范畴 D.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5.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A.埃及B.中国C.印度D.希腊 6.()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A.文字B.有闲者C.学校D.教师 7.我国学校最早产生于() A.夏代B.商代C.周代D.春秋战国时期 8.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特点,这是() A.奴隶社会的教育B.封建社会的教育C.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D.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9.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A.四书五经B.七艺C.六艺D.骑士七技 10.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A.普及教育B.义务教育C.教育机会平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C.教育规律D.教育问题 12.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A.夸美纽斯B.康德C.赫尔巴特D.洛克 13.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A.《大教学论》B.《学记》C.《康德论教育》D.《普通教育学》 14.最早建构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人是() A.洛克B.卢梭C.康德D.赫尔巴特 15.“自然教育”的提出者是() A.康德B.赫尔巴特C.洛克D.卢梭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28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试卷28 (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是 (分数:2.00)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卢梭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常识的掌握程度。赫尔巴特是继康德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之后,系统讲授教育学这门学科的教育家,他的《普通教育学》体系比较完整,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赫尔巴特因此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因此,正确答案为A。 3.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 (分数:2.00) A.制度教育学 B.改造主义教育理论 C.存在主义教育理论 D.批判教育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理论发展历程中的流派观点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制度教育学强调教育学研究应以教育制度作为优先目标,通过制度分析,帮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理解制约他们思想、行为的制度因素,把学校中“给定的”制度(即从外面强加的制度)变成“建立中”制度(即根据个人间的自由交往而导致自我管理的制度),等等。改造主义教育强调教育以“改造社会”为目标,主张通过教育建设“理想社会”,强调教学应该以现实的社会问题为中心,主张培养学生“社会一致”精神。存在主义教育主张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注重品格教育和个别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提出“课程的全部重点必须从事物世界转移到人格世界”。批判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1)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因而不是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2)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目的,从而积极地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3)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着利益纷争的,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用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而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因而,关注“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因此,正确答案为D。 4.认为教育的根本属性是历史性和阶级性,这一观点属于教育本质的 (分数:2.00) A.上层建筑说√ B.生产力说 C.多质说 D.本质规定说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的理解程度。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而生产关系无疑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和最原始的关系,历史性和阶级性是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因此,正确答案为A。

教育学原理考研必备知识点汇总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①揭示教育规律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创立标志是①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概念和术语方面;③研究方法方面;(4)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出版,标志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④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3.二十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⑥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⑦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 (四)20世纪以来主流的教育派别——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基本观点①反对思辩教育学;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 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④主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基本观点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 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冶”;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基本观点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③学校即社会;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观点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⑤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5.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代表观点①资本主义学校教育

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1、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2、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它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而人类具有高级语言符号系统,藉此系统,人能将经验类化,使人类具有自觉的类意识,能自觉地维持类的发展,并在资源共享的条件下,使人能为共同的利益做出自己的贡献。 3、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动物一旦长成之后,就离开自己独立的生活,它的“教育”历程也告终结,而人的教育则绝不会止于生理的成熟。 二、大教育观的最终形成,是否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大教育观就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教育不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最终目标是为了维持或改善生存处境,提高生活质量。这种教育基于提高人的能力学习能力,从而使每一个人都成为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终身教育:时间、空间、方式、性质) 三、学校是怎样产生的? 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不定期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1、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2、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3、文字的出现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四、你怎样看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终身化 2、教育社会化 3、教育产业化 4、教育民主化 5、教育国际化 6、教育现代化 7、教育国际化(研究的方法、教育形式、教育的文化背景) 现代教育的特点是:鲜明的生产性、大众化道路、内容科学化、班级授课 五、你认为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教育者(凡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影响他人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人:主导作用)、受教育者(凡在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教育中介: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人行为、言谈举止、处世方式、与学生态度是否公平)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包括器物)和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社会文化、风俗、乡土人情、教育目的、方法、手段)的东西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动态联系: 关系: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主体性、必须在受教育者的“学”中才能成立 学的活动中,受教育者是主体,必须教育者的“教”与之相对应才能实现 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关系:教育者是主体,教育中介是客体。教育中介都是教育者直接作用的对象,教育者是行为的发出者,总是教育者利用教育中介传达意识,教育者必须选择、认同、吸收这种中介,而后才能影响自己在施教活动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行为。 受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关系:受教育者是教育行为和意识中介的直接承受者,是物质中介的直接受利者,但这并不意谓着受教育者是客体。只有受教育乾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受教育者,发挥他对教育中介的主体作用,即发挥复合主体的作用,教育中介才起到教育中介的作用;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价值观,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教育中介,促进自身的发展。教育中介仍只充当客体,处于客体地位。 (二)、教育学的诞生与发展 赞诃夫凯洛夫

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1、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2、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它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 次上。而人类具有高级语言符号系统,藉此系统,人能将经验类化,使人类具有自觉的类意识,能自觉地维持类的发展,并在资源共享的条件下,使人能为共同的利益做出自己的贡献。 3、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动物一旦长成之后,就离开自己独立的生活, 它的“教育”历程也告终结,而人的教育则绝不会止于生理的成熟。 二、大教育观的最终形成,是否意味着学校的消亡? 大教育观就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教育不 仅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也往往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最终目标是为了维持或改善生存 处境,提高生活质量。这种教育基于提高人的能力学习能力,从而使每一个人都成为既是受教育者,又 是教育者,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终身教育:时间、空间、方式、性质) 三、学校是怎样产生的? 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不定期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1、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2、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3、文字的出现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四、你怎样看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终身化2 、教育社会化3 、教育产业化4 、教育民主化5 、教育国际化6 、教育现代化7、教育 国际化(研究的方法、教育形式、教育的文化背景) 现代教育的特点是:鲜明的生产性、大众化道路、内容科学化、班级授课 五、你认为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教育学原理考研试题及答案(大全)

教育学原理考研试题库 《教育学原理》试卷(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教育学是以研究________为对象的一门___科学。 2、原始形态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__、____、__、____。 4、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 6、1922年通过的“___”学制、基本参照__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为___、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 ____。 9、我国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2、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_______。 A当前形势的需要B德育的任务C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D学生年龄特征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___。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 是_______。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 5、作为班主任,要使工作取得满意结果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而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指了解 ________。 A学生思想B学生品德C学生现有知识水平D学生身体素质 6、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体现为________。 A教书B育人C指导学生课外活动D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_______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B巴班斯基C布鲁纳D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_______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______。 A领导地位B启发指导地位C顾问地位D主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10分)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选择题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 A )书中提出的自己的教育思想。 B. 《母育学校》 C. 《语言学入门》 D. 《世界图解》 2 下列不属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的是( D ) A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B 、人的发展与人的活动相一致 C 、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D 、人的全面发展的属性 3 下列属于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的是( A ) A 、 教育目的的确定还要受到思想家们或指定教育目的者人性的假设的影响 B 、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教育目的的确定的重要依据 C 、 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社会发展 D 、 生产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制约着教育目的 4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 D ) A. 《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5 提出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 B )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洛克 D. 裴斯泰洛齐 6、 系统地阐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 C ) A. 洛克 B. 赫尔巴特 C. 卢梭 D. 夸美纽斯 7、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C )。 A 《论语》 B 《理想国》 C 《学记》 D 《大教学论》 8、 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D ) A 斯宾塞的《教育论》 B 洛克的《教育漫话》 C 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 D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9、 最早视教育学为一门学科并创立教育体系的人是 ( A )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孔子 D 苏格拉底 10、 《实验教学》是 ___B 的著作 。 A 斯宾塞 B 拉伊 C 杜威 D 凯罗夫、 11、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 A . 涂尔干 B 卢梭 C 赞科夫 D 福禄倍尔 12、 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 A ) A.社会交往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自我修养 13、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儿童在 7~11 岁属于哪个阶段( C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14、 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 A )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15、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C ) 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 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16、 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 ) A 内容的丰富 B 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的控制权 C 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D 为课 一、单项选择题 1.夸美纽斯在( A .《大教学论》

教育学原理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 一、单项选择: 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B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传统 D科学技术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D )。 A.决定作用 B.加速作用 C.延缓作用 D.加速或延缓作用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B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D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5.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与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B )。 A.具有阶级性 B.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C.不能脱离政治经济 D.具有永恒性 6.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经常要以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为中间环节,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C )。 A.历史性 B.永恒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7.我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多方面不同于解放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D )。 A.历史性 B.永恒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二、多项选择 1.中国封建社会学校类型主要有(ACD )。 A.官学B.骑士学校C.私学D.书院E.教会学校 三、判断 ( F )1.教育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所以教育是消费事业,是社会的福利事业。 ( T )2.远距离教育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 F )3.只有进入现代社会,教育才具有文化功能。 四、简答:

1.简述教育万能论。 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学者爱尔维修,其主要观点是教育可以超越政治和经济,可以不受遗传规律的制约,而独自地改造社会、创造天才。这一理论以强调教育是政治和经济的工具,为政治与经济服务,曾受到批判。 2.试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⑴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⑶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⑷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⑸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⑹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 ⑺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3.简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表现在: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沿革;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直接决定教育的性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宗旨、目的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也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力;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也决定着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的管理体制。 4.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5.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制约教育目的、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学校结构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几方面。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生产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三方面。 6.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制约性。 ( 1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它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教青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几方面。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

2019年教育学原理考研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19年教育学原理考研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019年教育学原理考研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学记》 D、《爱弥儿》 3.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 )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B、培根《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D、卢梭《爱弥儿》 4.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 )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5、首创班级授课制是( ) A、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昆体良 6、教育学发展过程存在着“源”与“流”的关系问题,“源”是指教育实践,“流”是指( ) A、教育实践 B、教育理论 C、教育现象 D、教育事实 7、我国当代教育学发展的总趋势是( ) A、现代教育 B、传统教育 C、多样化 D、综合化 8、建国后对我国教育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学》作者是( ) A、克鲁普斯卡娅 B、凯洛夫 C 、加里林 D、杨贤江 9、主张教育应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派”的主要代表是( ) A、赞可夫 B、皮亚杰 C、杜威 D、赫尔巴特 10、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1、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3、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不确定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 B、定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 C、定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量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 D、定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 15、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 )。 A、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 B、完整性原则 C、简明、可行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二、简答题 1、略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意义。 2、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有哪些积极的见解? 3、简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三、分析论述题 1、现抽出3位教师参与一项研究。该研究的目的是验证不同类型的教材对初二年级自然科学课学习是否有所不同。其中两名教师每人教4个班的初二年级自然科学课,一名教师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 【篇一: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念 1.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即 研究如何培养人的一门科学。 二、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____教育现象____揭示_____教育规律___的一门 科学。 2.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__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__和教育与人的 身心发展的关系。 3.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是________普通教育学 ___ 。 4.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___萌芽、 _形成独立学科__ 和 _ 科学化发展等三个阶段。 三、选择题 bcbcbcc 1.世界最早反映教育思想的著作是______。 a.《学记》 b.《论语》 c.《雄辩术原理》 d.《大学》 2._________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师说》 3.最早地系统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a.康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_______________。 a.斯宾塞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柏拉图 5.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_____________的《大教学论》看成是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a.柏拉图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6.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_______________,在世 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a.卢梭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7.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_______________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昆体良的《雄辩 术原理》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历年真题试卷汇 编1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反映了人们在教育学建构中的( )。(2008年) (A)科学取向 (B)实践取向 (C)规范取向 (D)人文取向 2 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2010年) (A)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 (B)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理想 (C)揭示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 (D)研究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3 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2007年) (A)教师中心 (B)学校中心 (C)学生中心

(D)活动中心 4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2015年) (A)自然类比 (B)哲学思辨 (C)经验描述 (D)科学实验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创立的教育学说是( )。(2009年)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科学教育学 6 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派是( )。(2014年)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7 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 )。(2012年)

(A)制度教育学 (B)改造主义教育理论 (C)存在主义教育理论 (D)批判教育学 8 对“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最为关注的教育学派是( )。(2016年)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9 以教育理论自身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科是( )。(2011年) (A)教育学 (B)比较教育学 (C)元教育学 (D)教育学哲学 10 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2013年) (A)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 (B)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 (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育学原理配套练习题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试题与参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 1.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___________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A.《论语》 B.《孟子·尽心下》 C.《孟子·尽心上》 D.《大学》 2. 教育史上,“产婆术”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夸美纽斯 3.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______。() A.教师职业的出现 B.文字的出现 C.班级授课制的出现 D.教学方法的系统化 4.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这体现了教育 的_____。()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继承性 D.生产性 5.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_________。()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6. “终身化”的教育特征出现在________。() A.古代社会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社会 D.现代社会 7. _________的出版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8. 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_______。()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9. 关于教育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其中,我国古代朱熹所持的观点是________。()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0. ___________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1. _________是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其特点是学术自由。() A.稷下学宫 B.鸿都门学 C.太学 D.郡国学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制度是__________。() A.科举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禅让制 13.瞽宗是________大学特有的名称。() A.夏代 B.商代 C.西周 D.春秋战国时期 14.“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对“教育”作此解释的是________。() A.许慎 B.孔子 C.朱熹 D.韩愈 15.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其中处于最底层的是_________。() A.婆罗门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吠舍 16. 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认为应该以伦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 _______。()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杜威 17.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_________。() A.生产劳动 B.模仿 C.语言 D.动物本能18. 在教育的基本要素里,作为中介的是________。()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教育内容 19.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这句话说明教育具有 有_________。() A.历史性 B.永恒性 C.普遍性 D.相对独立性 20. 下列不是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 A.维多利诺 B.凯洛夫 C.蒙田 D.伊拉斯谟 21. 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_______。() A.庠 B.序 C.校 D.学 22.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_________一书中。() A.《论语》 B.《礼记》 C.《师说》 D.《学记》 23. 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________。() A.文化知识教育 B.艺术教育 C.军事体育教育 D.读、写、算的教育 24.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__________教育的一大特征。() A.印度 B.中国 C.巴比伦 D.埃及 25. 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著作是_______。()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政治学》 C.《理想国》 D.《大教学论》 26. 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注重“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_____。() A.赫尔巴特 B.约翰·杜威 C.凯洛夫 D.洛克 27. 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________。() 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28.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_______。()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29. 昆体良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 是______。()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普通教育法》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30.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______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特征。()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现代社会 31. 在我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_______。() A.《对教育方针的意见》 B.《新教育大纲》 C.《教学与发展》 D.《民主主义与教育》 32.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______。()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33.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朱熹对“悱”的解释是_______。 () A.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B.达其辞 C.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D.开其意 34. __________要求学生树立“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炼精神,特别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庄子 1 / 9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选择题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选择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A.观察法B.读书法 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十五大B.十四大 C.十三大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8.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B.1986年 C.1987年D.2006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A.六三制B.双轨制 C.分支型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 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

教育学原理-西北师大胡德海知识讲解

教育学原理-西北师大 胡德海

教学模式 美国师范教育家乔伊斯与韦尔《教育模式》一书中提出,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方式。教 教学形式、策略的模式化的教学活动结构。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师教学风格等方面存在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育模式、范列教学模式. 集体教育——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模式 也称平行教育影响,旨在让学生成为教育主体。它以集体为教育对象,是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其优点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要使学生总感觉自己是被教育的对象,而产生厌恶感,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才是教育的主体,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情景教育——明日快乐论——前苏联马卡连柯 马卡连柯在集体教育模式中提出,以任务驱动实现目标。在改造过程中,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过去的错误上,而应引导他们看到美好的未来。即给学生提出一个或几个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的新任务,吸引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为完成新任务,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地开展活动,由简单地原始满足发展到最

高的责任感,从而使整个集体积极向上。(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看到希望,看到未来。) 教学设计 相关课程是由一组相互联系和配合的学科组成的课程。编制相关课程要使各学科教学顺序能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即保持原有学科界限,又要确定学科间的联系点。 融合课程亦称合科课程,是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的新学科。融合比关联更进一步,它是把相关学科内容融合为一门的学科。如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 广域课程和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如有的国家把地理、历史综合形成“社会研究”课程等。 因此,共同点是:三者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综合课程。 不同点在于:三者对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程度不同。相关课程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但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融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为一门课程。广域课程将各科材料依赖性归到各个领域,再将同一领域的各科材料加以组织和排列,进行系统的教学,与相关课程、综合课程相比,其综合范围更加广泛。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柏拉图的代表作是________,其中包含了他的教育思想。 2.卢梭在_______对古典主义教育模式和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了________教育思想 3.《教育漫话》的作者是________,此书以________为主题。 4.赫尔巴特将教学分为“明了”、“联想”、“________”、“方法”四个步骤,后来进一步发展为“五段教学法”。 5.杜威的教育学代表作是________,在书中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6. ________被看作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其作者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著作是()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论演说家的教育》 2.“产婆术”是()倡导的教学方法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3.“现代教育学之父”是指() A、夸美纽斯 B、培根 C、康德 D、赫尔巴特 4.提出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原理的是()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姆 D、布鲁纳 5.掌握学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姆 D、布鲁纳 6.强调发现法教学的是()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姆 D、布鲁纳 三、名词解释 1.教育文献法 2.教育行动研究法 四、简答题 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人物和著作有哪些? 2.简述孔子的教育主张 3.简述教育调查的几个步骤 五、论述题 1. 很多人认为当老师的时间长了自然就知道应该怎样教学生,很多优秀教师根本没有上过师范院校,也没有系统地学过教育科学方面的课程,但同样能教好学生。所以根本没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应该把时间花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 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谈一谈你对以上看法的理解。 2.请你联系生长经历,结合书本书阐述的,谈谈学习教育学原理这门课程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理想国》; 2.《爱弥儿》,自然教育; 3.洛克,“绅士教育”; 4.系统; 5.《民主主义与教育》; 6.《大教学论》,夸美纽斯 二、选择题

教育学原理思考题

教育学原理思考题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教育学原理 1、联系实际,谈谈对“教育”概念的理解。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它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广义:凡是以教和学为活动形式,有意识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得到发展的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 2、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3、 教育者是活动的主体,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着教育责任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育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间中介的总和,包括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物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三者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掌握着教育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者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4、教育起源上有几种观点? (1)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沛西·能,观点:教育存在于人类社会和动物届中,教育的产生来源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忽略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2)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观点: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评价:看到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但是否定了教育的有目的性,尽从个体的无意识的模仿来解释教育的起源。 (3)劳动起源论:代表人物:恩格斯,观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4)生活起源论:代表人物:恩格斯观点:教育是来自对生活的需要。 5、教育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