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称之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

编排原则

(1)周期: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的横行。 (2)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至下排成的纵行。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总结

元素周

期表?

??

????

周期(7个)???

短周期????

? 第一、二、三周期

元素种数分别为2、8、8种长周期?

???? 第四、五、六、七周期

元素种数分别为18、18、32、32(排满时)种族(16个)?????

主族:由短周期和长周期共同构成,共

7个

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共7个第Ⅷ族:第8、9、10共3个纵行0族:第18纵行

(1)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 (2)第ⅠA 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3)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都占据同一格,它们是同位素(×) (4)两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则周期数一定相差1(√)

请在下表中画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并在表中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标出族序数。

(2)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写出分界线处金属的元素符号,并用阴影表示出过渡元素的

位置。

(3)标出镧系、锕系的位置。

(4)写出各周期元素的种类。

(5)写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

(6)标出113号~118号元素的位置。

答案

题组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应用

1.在元素周期表中,铂元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铂是非金属元素,在常温下呈固态

B.208 78Pt和198 78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

C.“195.1”是铂的质量数

D.由78可以推出Pt为第五周期元素

答案 B

Pt和198 78Pt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两种不同的核解析铂为金属元素,A项错误;208

78

素,二者互为同位素,B项正确;“195.1”是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项错误;由78推出Pt为第六周期元素,D项错误。

题组二周期表的片段在元素推断题中的应用

2.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为()

A.Be、Na、Al

B.B、Mg、Si

C.O、P、Cl

D.C、Al、P

答案 C

解析设A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为x+8-1,C的原子序数为x+8+1,由(x+8-1)+(x+8+1)=4x,解得x=8,所以A为O元素,B为P元素,C为Cl元素。

3.(2018·湘潭模拟)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已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少3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W比Z强

B.Y单质与Z的氢化物水溶液反应,有沉淀生成

C.X单质氧化性强于Y单质

D.简单离子的半径:Z<W

答案 B

解析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少3个,则W 为Cl元素,结合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可知,Z为S,Y为O,X为N。HClO为Cl的一种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其为弱酸,酸性比H2SO3、H2SO4都弱,A项错误;氧气和硫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硫单质,溶液变浑浊,B项正确;非金属性:N<O,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C项错误;S2-、Cl-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D项错误。

考点二元素周期律及应用

1.元素周期律

2.主族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项目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原子结构核电荷数逐渐增大逐渐增大电子层数相同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增大

离子半径

阳离子逐渐减小

阴离子逐渐减小

r(阴离子)>r(阳离子)

逐渐增大

性质

化合价

最高正化合价由+1→+7(O、F除

外)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

相同,最高正化合价=主

族序数(O、F除外)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

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

水化物的酸碱性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

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寻找未知元素

(2)预测元素的性质(由递变规律推测)

①比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如:金属性:Mg>Al、Ca>Mg,则碱性:Mg(OH)2>Al(OH)3、Ca(OH)2>Mg(OH)2,则Ca(OH)2>Al(OH)3(填“>”“<”或“=”)。

②推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

如:已知Ca(OH)2微溶,Mg(OH)2难溶,可推知Be(OH)2难溶;再如:已知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元素砹(At)应为有色固体,与氢难化合,HAt不稳定,水溶液呈酸性,AgAt 不溶于水等。

(3)启发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

①半导体元素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如:Si、Ge、Ga等。

②农药中常用元素在右上方,如:F、Cl、S、P、As等。

③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主要在过渡元素中找,如:Fe、Ni、Rh、Pt、Pd等。

1.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下列各组性质(用“>”或“<”填空):

(1)金属性:K________Na________Mg,非金属性:F________O________S。

(2)碱性:Mg(OH)2________Ca(OH)2________KOH。

(3)酸性:HClO4________H2SO4________HClO。

(4)热稳定性:CH4________NH3________H2O。

(5)还原性:HBr________HCl,I-________S2-。

(6)氧化性:Fe3+________Cu2+________Fe2+。

答案(1)>>>>(2)<<(3)>>(4)<<(5)><(6)>>

2.比较下列微粒半径大小(用“>”或“<”填空):

(1)Na________Mg________Cl

(2)Li________Na________K

(3)Na+________Mg2+________Al3+

(4)F-________Cl-________Br-

(5)Cl-________O2-________Na+________Mg2+

(6)Fe2+________Fe3+

答案(1)>>(2)<<(3)>>(4)<<(5)>>>(6)>

“三看”法快速判断简单微粒半径的大小

一看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题组一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判断物质的性质

1.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A.已知Ra是第七周期ⅡA族的元素,故R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

B.已知As是第四周期Ⅴ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弱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

D.已知Cl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故HClO的酸性比H2SO3的强

答案 D

解析HClO、H2SO3均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其酸性与非金属性没有直接关系。

2.根据下表(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高考化学冲刺的核心知识和解题策略 第二讲高考冲刺:物质结构 和元素周期律 1、原子序数为8 2、88、112的属于何族何周期? 2、在元素周期表中,哪纵元素最多,哪纵化合物种类最多? 3、在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空着的有多少个元素? 4、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主族是哪一纵?三副族呢? 5、在元素周期表中,镧系有多少个元素? 6、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差是多少, 同周期的第二主族和第三主族相差是多少?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为2n 2 。 2.核外电子排布符合能量最低原理,能量越低的电子离核越近。 3.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 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 上述几条规律相互制约,应综合考虑。 原子序数为82、88、112的如何排布? ⅡA 族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n ,则与之同周期的ⅢA 族的元素的原 若上一周期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n ,则与之同主族的下一周期的元素的 原子序数可能为n+2、n+8、n+18、n+32。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1.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 (1)根据周期表中的位置;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关系、阳离子在水 溶液中电解时放电的一般顺序); (3)根据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 (4)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5)根据构成原电池时的正负极。 2.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 (1)根据周期表中的位置; (2)根据置换关系判断(阴离子在水溶液中电解时放电的一般顺序); (3)根据与金属反应的产物比较; (4)根据与H 2化合的难易程度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还原性; (5)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1. 同周期,从左向右,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越来越小,到惰 性气体原子半径突然增大。 2.同主族,从上向下,随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离子半径越来越大。 3.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即:阳离子 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4.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微粒,核电荷数(即质子数)越多, 对电子的吸引力越强,微粒半径越小。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①常见的2电子微粒:分子有:H 2、He ;阴离子有: H -;阳离子有:Li +。 ②常见的10电子微粒:分子有:Ne 、CH 4、NH 3、 H 2O 、HF ;阳离子有:Na +、Mg 2+、Al 3+、NH 4+、 H 3O +;阴离子有:F -、O 2-、N 3-、OH - 、NH 2-。 ③常见的18电子微粒:分子有:Ar 、SiH 4、PH 3、

物质结构及元素周期表

物质结构及元素周期表 为您服务的教育网络 主题一材料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一、审查考试地点 1.考试网站网络建设 (1)元素“位-结构-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推断元素的名称或位置是本节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其方法可以大致概括如下: 2.检查现场解释: 测试地点1:同一时期、同一主体群体性质变化的逻辑衍生关系1。相同周期和相同主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性质原子半径电子层结构电子损失能力获得电子能力金属非金属主价最高价氧化物酸相应水合物碱性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形成困难稳定性相同周期(从左到右)具有相同数量电子层的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减少,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减少,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减少,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减少,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增加,最大正价(+1→+7)非金属负价=-(8族序数)酸度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的数量XK碱度 随着主族(自上而下)电子层数的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逐渐减少,逐渐增加,逐渐减少,逐渐减少,逐渐减少,最高正价=族序数(除O,F外)非金属负价=-(8-族序数)酸度逐渐减少,碱度逐渐增加,形成从难到易的稳定性逐渐增加,形成从易到难的稳

定性逐渐减少2。元素周期表中的“三角形”变化规律 如果元素a、b和c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图5-1所示的位置,所有相关的性质都可以顺利释放。 1 为您服务的教育网络 订单(但D不能参与安排)。(1)原子半径:碳>氮>硼;(2)金属度:碳>碳>硼;(3)非金属:硼>碳>碳3。元素周期表(1)中的相似性规则与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因为最外面的电子是相同的);⑵元素周期表中对角线位置(如2中的A、D位置)的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如锂和镁、铍和铝、硼和硅等。 (3)相邻元素的性质差别不大。 测试点2元素周期定律的普通次定律 1.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且小于8的元素必须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元素可以是主族、次族或0族(h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氦除外)。 2.在元素周期表中,IIA族和IIA族元素的原子数有三种不同:①1-3周期(短周期)1元素的原子数不同;(2)第4和第5周期之间的差异为11;③第6和第7周期的差异为25。 3.在每个周期中排列的元素类型满足以下规则:如果n是周期序数,那么在奇数周期中它是(n?1)222(n?2)物种,物种处于偶数周期。2 4.在元素周期表中,除了第八族元素外,具有奇数(或偶数)原子序数的元素,元素所在的族的序数和主价也是奇数(或偶数)。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原子结构(C) (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 ⑴原子的组成 核外电子 e = Z 质子 Z 核电荷数(Z) == 核内质子数(Z)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中子数(N)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电荷数(—)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 电荷数(+) ⑵区别概念: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称; 也就是说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同位素质量与12C质量的1/12的比值。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各种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它们在元素中原子所占百分数(丰度)乘积之和。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 r == A r1·a%+A r2·b% +… ⑷核外电子的电子排布(了解) ①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电子云(运动特征):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范围内高速、无规则的运动,不能测定或计算出它在任何一个时刻所处的位置和速度,但是电子在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的几率(机会)有一定的规律,可以形象地看成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我们把它称为电子云。

电子层: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根据电子能量的差异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远近不同,把电子分成不同的能级,称之为电子层。电子能量越高,离核越远,电子层数也越大。 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每一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2n2; 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核外电子总是先占有能量最低的电子层,当能量最低的电子层排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电子层。 电子的排布是先排K层,K层排满再排L层,L层排满再排M层,M层不一定排满了再排N 层,后面的也一样不一定排满了再排下一层。(只有前3层) ⑸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 2. 元素周期表(B) ⑴元素周期表见课本封页 ⑵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分解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必修2第二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内容背景及结构特点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内容研究。通过初三和必修I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基础知识。例如初三学习的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基本的物 质结构知识,这些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本章中,这些知识将更 加细化,理论性更强,体系更加完整。通过《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于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同时,作为理论指导,学生能更好的把无机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在物质结构的基础上,将元素 周期表的学习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结合起来,将学生在初中和必修I中所学习 的氧化还原反应和许多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连汇贯通。在第三节,通过化学键的 学习,可以为今后有志深入学习化学的同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总之,本章内容既是必修的重要理论内容,也是为选修内容的学习打下良 好的基础。 2.本章内部结构关系 本章以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主要内容和线索,将原子结构、碱金属与 卤素的性质、电子层排布、化学键、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紧密结合。 本章内容划分为三节。第一节为元素周期表,它主要介绍了元素周期表的 结构,并且通过碱金属和卤素两个典型的族,引入同一族的元素的性质递变, 最后基本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等几个基本概念;第二节是元素周期律,本 节通过核外电子排布的学习,用第三周期为例,通过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的 性质递变,引入元素周期律;第三节是化学键,介绍了离子键和共价键,极性 键和非极性键,电子式和结构式,本节主要是为了选修内容和化学专业的同学 打基础。全章内容的设计,通过实验和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元素化合物,利用探 究模式,体现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科学认知规律。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基础题练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基础题练习(五)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建议用时:25分钟) (第162页) 1.(2019·武汉模拟)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Z位于同一主族。X的气态氢化物常用作制冷剂。ZYW2能与水剧烈反应,可观察到液面上有雾生成,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Y B.原子半径:W>Z>Y>X C.把ZY2通入石蕊试液中先变红后褪色 D.向ZYW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X的气态氢化物常用作制冷剂,所以X是N Y和Z位于同一主族, ZYW2能与水剧烈反应,可观察到液面上有雾生成,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即有SO2产生,所以Y是O,Z是S,W是Cl ZYW2是SOCl2,据此回答。] 2.(2019·恩施州模拟)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化合物M、N 均由这四种元素组成,且M的相对分子质量比N小16。分别向M和N中加入烧碱溶液并加热,二者均可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将M溶液和N溶液混合后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变无色,加热该无色溶液,无色溶液又恢复红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 B.简单离子的半径:Z>Y C.X和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D.X和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能反应生成两种盐 C[依题意可知,M是NH4HSO3,N是NH4HSO4,故元素R、X、Y、Z依次为H、N、O、S,据此分析。] 3.(2019·江西名校模拟)短周期W、X、Y、Z、Q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W和Z 位于同一主族。已知W的氢化物可与Q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多种化合物,且Y、Q形成一种共价化合物,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与Z单质反应产生常见的还原性气体单质E。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Z的最高价氧化物相互化合,生成的产物可用作防火剂 B.Y、Q形成的化合物是强电解质 C.电解X、Q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饱和溶液常被用于实验室制备E单质 D.W、X、Q三种元素都能形成多种氧化物 C[短周期W、X、Y、Z、Q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W的氢化物可与Q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多种化合物,则W是C元素,Q是Cl元素;W和Z位于同一主族,则Z 是Si元素;Y、Q形成一种共价化合物,Y的原子序数比Si小。则Y只能是Al元素;X的最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称之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 编排原则 (1)周期: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的横行。 (2)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至下排成的纵行。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总结 元素周 期表? ?? ???? 周期(7个)??? 短周期???? ? 第一、二、三周期 元素种数分别为2、8、8种长周期? ???? 第四、五、六、七周期 元素种数分别为18、18、32、32(排满时)种族(16个)????? 主族:由短周期和长周期共同构成,共 7个 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共7个第Ⅷ族:第8、9、10共3个纵行0族:第18纵行 (1)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 (2)第ⅠA 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3)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都占据同一格,它们是同位素(×) (4)两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则周期数一定相差1(√) 请在下表中画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并在表中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标出族序数。 (2)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写出分界线处金属的元素符号,并用阴影表示出过渡元素的

位置。 (3)标出镧系、锕系的位置。 (4)写出各周期元素的种类。 (5)写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 (6)标出113号~118号元素的位置。 答案 题组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应用 1.在元素周期表中,铂元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铂是非金属元素,在常温下呈固态 B.208 78Pt和198 78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 C.“195.1”是铂的质量数 D.由78可以推出Pt为第五周期元素 答案 B Pt和198 78Pt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两种不同的核解析铂为金属元素,A项错误;208 78 素,二者互为同位素,B项正确;“195.1”是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项错误;由78推出Pt为第六周期元素,D项错误。 题组二周期表的片段在元素推断题中的应用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性质(元素周期律) 几个等式: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电子层数=元素最高正化合价数主族元素最低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 表1: 2、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强弱比较 3、化学键和用电子式表示化学键的形成 离子键: 化学键非极性键: 共价键极性键:例题1:.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 ) A.R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 B.R一定是ⅣA族元素 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 2 R 例题 2: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 不正确的是: A. 酸性强弱: H 2 SiO 4 <H 2 CO 3 <H 3 PO 4 B. 原子半径大小: Na > S > O C. 碱性强弱: KOH > NaOH > LiOH D. 还原性强弱: F- > Cl- > I- 例题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没有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练习4: 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符的是( ) 练习5:某元素X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单质2.8 g与氧气充分作用,可得 6 g化合物XO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三周期 B.第二周期 C.第ⅣA族 D.第ⅤA族 练习 6:元素X和元素Y在周期表中位于相邻的两个周期,X和Y两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19,Y原子核内质子数比X多3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和Y都是性质活泼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B.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2X C.X的化合物种类比Y的化合物种类多 D.Y能置换酸中氢,放出氢气,但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练习7:下列物质溶于水中,化学键发生改变的是 A.氧气 B.氯化氢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第一章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结构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三、化学键 四、背诵前20号元素和七主族和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及其化合价 专题一元素及性质的推断 1.推断元素位置的思路 根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相关已知条件,可推算原子序数,判断元素在元 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等,基本思路如下: 2.推断元素及物质的“题眼”总结 (1)含量与物理性质 ①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氧(O),居于第二位的是硅(Si),含高 的金属元素是铝(Al)。 ②金属单质中,常温下呈液态的是汞(Hg)。 ③非金属单质中,常温下呈液态的是溴(Br2)。 ④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单质是金刚石。

⑤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的气态氢化物一般是NH3。 ⑥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氢化物是H2O。 ⑦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C)。 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 (2)化学性质与用途 ①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氟(F)。 ②气态氢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是氮(N): NH3+HNO3===NH4NO3。 ③气态氢化物与其低价氧化物能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的元素是硫(S): 2H2S+SO2===3S↓+2H2O。 ④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雕刻玻璃的元素是氟(F)。 ⑤能导电的非金属单质有石墨(C)和晶体硅(Si)。 ⑥能与强碱溶液作用的单质有Al、Cl2、Si: 2Al+2NaOH+2H2O===2NaAlO2+3H2↑ Cl2+2NaOH===NaCl+NaClO+H2O Si+2NaOH+H2O===Na2SiO3+2H2↑ 专题二化学键类型的判断 (1)化学键与物质 ①并不是所有的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因为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故稀有 气体是没有任何化学键的物质。 ②离子化合物与化学键的关系 a.对于离子化合物而言,因为存在着阴、阳离子,所以肯定有离子键,如NaCl的构成微粒是Na+、Cl-,它们之间唯一的作用就是离子键。

元素周期表结构习题及答案培训资料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练习题1 1、原子序数从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递变关系中,错误的是 A ?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B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C ?最高正化合价数值逐渐增大 D ?从Si到Cl,最低负化合价从-4到-1 2、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和阴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A、Lil B、NaBr C、KCI D、CsF 3、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Li B、F C、Na D、Cl 4、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微粒半径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A、K Na Li B 、Ba2+ Ca2+ Mg2+ C 、Ca2+ K+ Cl- D 、N O F 5 ?下列所画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从佥B、◎另C、◎另D0) 6、某元素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此元素 是 A.S B.C C.Si D.Cl 7、和氖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是 A* H鼻K" 另ai - 8、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一组粒子是 A ? Mg2 +、Al3 +、Cl —、Ne B . Na +、F —、S2 —、Ar C ? K +、Ca2 +、S2 —、Ar D . Mg2 +、Na +、Cl —、S2 — 9、某元素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XO2n —2,则在某气态氢化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

为A、5n —12 B 、3n —12 C 、3n — 6 D 、n —10

10、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元素丫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 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XY2 B.X2Y3 C.X 3丫2 D.X 2丫 11、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 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12、aXn-和bYm+两种简单离子,其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关系式或化学式正确 A、a-n = b + m B 、a + m = b -n C、氧化物为YO m D、氢化物为H n X 13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 ? 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 ? P、S、C1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 ? 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 Na、K、Rb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14、X元素的阳离子、丫元素的阳离子和Z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的阳离子 半径大于Y的阳离子半径,则X、Y、Z三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正确的 是 A.XvYvZ B.YvZvX C.Y

2020高考化学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2 1、原子序数为8 2、88、112的属于何族何周期?2、在元素周期表中,哪纵元素最多,哪纵化合物种类最多? 3、在元素周期表中,前三周期空着的有多少个元素? 4、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主族是哪一纵?三副族呢? 5、在元素周期表中,镧系有多少个元素? 6、在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差是多少, 同周期的第二主族和第三主族相差是多少?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为2n 2。 2.核外电子排布符合能量最低原理,能量越低的电子离核越近。3.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上述几条规律相互制约,应综合考虑。 原子序数为82、88、112的如何排布? ⅡA 族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n ,则与之同周期的ⅢA 族的元素的原若上一周期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n ,则与之同主族的下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n+2、n+8、n+18、n+32。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1.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 (1)根据周期表中的位置;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关系、阳离子在水溶液中电解时放电的一般顺序); (3)根据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 (4)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5)根据构成原电池时的正负极。 2.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 (1)根据周期表中的位置; (2)根据置换关系判断(阴离子在水溶液中电解时放电的一般顺序); (3)根据与金属反应的产物比较; (4)根据与H 2化合的难易程度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还原性; (5)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1.同周期,从左向右,随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越来越小,到惰性气体原子半径突然增大。 2.同主族,从上向下,随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离子半径越来越大。3.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即: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4.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微粒,核电荷数(即质子数)越多,对电子的吸引力越强,微粒半径越小。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①常见的2电子微粒:分子有:H 2、He ;阴离子有: H -;阳离子有:Li +。 ②常见的10电子微粒:分子有:Ne 、CH 4、NH 3、 H 2O 、HF ;阳离子有:Na +、Mg 2+、Al 3+、NH 4+、 H 3O +;阴离子有:F -、O 2-、N 3-、OH -、NH 2-。 ③常见的18电子微粒:分子有:Ar 、SiH 4、PH 3、 H 2S 、HCl 、F 2、H 2O 2、N 2H 4、CH 3F 、CH 3OH 、 C 2H 6、CH 3NH 2、NH 2OH ;阳离子有:K +、Ca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案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案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教学目标】 . 理解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能用以上规则解释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 能根据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顺序图完成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排布; 【教学重难点】 解释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教师具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引导式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原子核外空间由里向外划分为不同的电子层? 2.同一电子层的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 3.比较下列轨道能量的高低(幻灯片展示)

【联想质疑】 为什么第一层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只能容纳八个电子而不能容纳更多的电子呢?第三、四、五层及其他电子层最多可以容纳多少个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原子轨道有什么关系? 【引入新课】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电子在原子核外是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的,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原子中的电子在各原子轨道上按能级分层排布,在化学上我们称为构造原理。下面我们要通过探究知道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 【板书】一、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交流与讨论】(幻灯片展示) 【讲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是从能量最低开始的,然后到能量较高的电子层,逐层递增的。也就是说要遵循能量最低原则的。比如氢原子的原子轨道有1s、2s、2px、2py、2pz等,其核外的惟一电子在通常情况下只能分布在能量最低的1s原子轨道上,电子排布式为1s1。也就是说用轨道符号前的数字表示该轨道属于第几电子层,用轨道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轨道中的电子数(通式为:nlx)。例如,原子c的电子排布式为1s2s22p2。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专题二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专题精讲】 1、 构成原子或离子的各基本粒子间的数量关系 ⑴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⑵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⑶阳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离子的电荷数 ⑷阴离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离子的电荷数 2、 几种相对原子质量 ⑴核素和同位素:具有一定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核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⑵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质量的十二分之一 核素的质量C 12(初中化学中定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实质上就是核素的 相对原子质量。) 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核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数(原子百分数又称为丰度) 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核素的质量数×该核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数(原子百分数又称为丰度) 3、 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的大小比较规律 ⑴同一元素: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阳离子半径(阴离子可理解为穿上了一层棉袄变胖了,阳离子可理解为脱下了一层棉袄) ⑵同一主族:原子半径、离子半径(阳离子或阴离子)均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大。 如:Li <Na <K <Rb <Cs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增加) Li +<Na +<K +<Rb +<Cs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增加) F -<Cl -<Br -<I -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增加) ⑶同一周期:原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Na >Mg >Al >Si >P >S >Cl (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增加,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增强, 半径减小) ⑷电子层数相同的离子,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离子半径减小。如:S 2->Cl - >K +>Ca 2+ Al 3+<Mg 2+<Na +<F - 。 ⑸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的离子半径,价态越高则离子半径越小。如Fe >Fe 2+> Fe 3+; H - >H >H + 4、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⑴电子层数=周期数(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 ⑵最外层电子数=主族的族序数=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数 ⑶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⑷负价绝对值=8-主族数(ⅣA~ⅦA ) ⑸同主族中原子半径越大,失电子越易,还原性越强,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相应水化物碱 性越强,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在电解池中越不容易被还原;反之,也成立。 ⑹同周期中原子半径越小,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作用越强,得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相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与习题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注意:(1)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 (2)“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如Cl-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质量数] 用符号A表示.将某元素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整数值,叫做该原子的质量数. X的意义:表示元说明(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A=Z + N.(2)符号A Z 素符号为X,质量数为A,核电荷数(质子数)为Z的一个原子.例如,23 Na中,Na原子的质 11 量数为23、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1)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也不能描绘出它的运动轨迹.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 (2)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几率多少的图像,叫做电子云.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数,只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电子云密度的大小,表明了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多少. (3)在通常状况下,氢原子的电子云呈球形对称。在离核越近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的地方电子云密度越小.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排满后,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中.因此,电子在排布时的次序为:K→L→M……(3)各电子层容纳电子数规律:①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1、2……).②最外层容纳的电子数≤8个(K层为最外层时≤2个),次外层容纳的电子数≤18个,倒数第三层容纳的电子数≤32个.例如: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排布的电子数为2×32=18个;而当它是最外层时,则最多只能排布8个电子. (4)原子最外层中有8个电子(最外层为K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稳定的,这个规律叫“八隅律”.但如PCl5中的P原子、BeCl2中的Be原子、XeF4中的Xe原子,等等,均不满足“八隅律”,但这些分子也是稳定的. 2.元素周期律 [原子序数]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序号,叫做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对于电子层数相同(同周期)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 (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创新教案】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一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核心素养 通过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微观意识,使学生能够从微观结构说明同类物质的共性,解释同类的不同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初步学会总结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同主族元素的性质;自主探究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关系以及同主族性质递变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态度;树立事物变化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教学难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生】回答周期和族如何划分,所含元素个数。 【师】不错,说到底元素的性质是由原子结构所决定的,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板书】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元素的性质跟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相应的关系,所以要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的关系首先得研究元素周期表。在必修2中我们已经对元素周期表做过探究,请同学们结合P15-16页『科学探究』内容回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的相关知识。 【板书】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科学探究】P15-16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小结】 1. 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其中有三个短周期,三个长周期和一个不完全周期。每周期具有元素的数目分别为2、8、8、18、18、32、26种。 一、1s1——1s2二、2s1——2s22p6三、3s1——3s23p6四、4s1——4s24p6 五、5s1——5s25p6六、6s1——6s26p6七、7s1——? 通式:ns1——ns2np6 第一周期结尾元素只有一个1s能级,2个电子,所以电子排布跟其他周期不同 【板书】 2. 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列, 【学生】看科学探究,自己分析和归纳 3. s区有2个纵列,d区有8个纵列,P区有6个纵列;从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可以看出,s区、d区、ds区的元素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及倒数第二层的d电子,呈现金属性,所以s区、d区、ds区都是金属。 【归纳】和老师一起 S区元素价电子特征排布为nS1~2,价电子数等于族序数。d区元素价电子排布特征为(n-1)d1~10ns1~2;价电子总数等于副族序数;ds区元素特征电子排布为(n-1)d10ns1~2,价电子总数等于所在的列序数;p区元素特征电子排布为ns2np1~6;价电子总数等于主族序数。 4. 元素周期表可分为主族、副族和0族:从图1—16可知,副族元素(包括d区和ds 区的元素)介于s区元素(主要是金属元素)和p区(主要是非金属元素)之间,处于由金属元素向非金属元素过渡的区域,因此把副族元素又称为过渡元素。 5. 这是由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表中性质递变规律决定的,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结果使元素周期表右上角三角区域的元素主要呈现出非金属性。

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1 元素周期表 知识概要: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发展: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以后,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排序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核电荷数,周期表也逐渐演变成我们常用的这种形式。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人们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则 横行: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自上而下排列。 (2)周期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个横行。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 (3)族 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由上而下排成纵行,元素周期表共有 (口诀:18纵行16族,每到2 3分主副,8 9 10成VIII族) (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 周期表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 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 第Ⅷ族1个(3个纵行) 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5)认识周期表中元素相关信息 随堂检测(一) 1.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2.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的() 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 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 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 3.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4.相邻周期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可能为几,同一周期ⅡA、ⅢA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可 能为几 5.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 ①质子数②核电荷数③核外电子数④离子所带电荷数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6.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是() ①0族②主族③副族④第Ⅷ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学)案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使学生理解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等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 ②使学生能完成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排布。 ③使学生知道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表中周期,族划分的关系。 ④使学生了解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并能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主族元素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的建立使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有了理论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微观世界中核外电子所奉行的“法律”---电子排布原则的认识,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微观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核外电子排布与原子半径,周期表中周期,族划分的关系。核外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的书写。 三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学案导学法,联想对比法,自学阅读法,图表法等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新课引入]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有自己的规律和规则,我们可以简单看这几图片,交通有交通规则,停车场有停车场的规矩,就连一个小小的鞋盒,也有自己的规矩。通过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的学习,我们知道原子核外有不同的原子轨道,那么电子在这些原子轨道上是如何排布的呢?有没有自己的规则和规矩呢?当然有,是什么呢?通过我们教材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大

家就会了解这一微观世界的“法律”。 [活动探究] 1-18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 [提问]为什么你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是这样排布的,排布原则是什么? [自学阅读]阅读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5分钟。 [学案导学]见附页 [设问]为什么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要符合此三原则呢 [师讲]自然界有一普遍规律:能量越低越稳定,不管是能量最低原理还是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它们的基本要求还是稳定。 [投影]耸入云天的浮天阁 [师讲]通过这图片,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生活中随处都有类似的例子,和我们微观世界的规则不谋而合。浮天阁台阶对应能量最低原理,想休息,想稳定,在这高高的楼梯上,你最愿意选择什么地方呢?当然是最低处的台阶。基态原子的电子同样也是能量越低越稳定,为了稳定它们总是尽可能把原子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里。如氢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1.那多电子原子的电子如何排布呢? [生答]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布 [师讲]那么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顺序是什么呢? [投影]展示原子轨道能量高低顺序图,并指出能级交错现象。 [师讲]装有鞋子的鞋盒可以直观的看为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鞋盒最多容纳两个鞋子,且方向相反。井然有序的停车场,你看车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车位,方向相同,这样才能使整个停车场稳定有序,多像洪特规则。 [投影] 自选相反的鞋子,井然有序的停车场 [归纳总结] 1.基态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下的原子 2、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所遵循的三大原则:①能量最低原则 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 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 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应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思考]请写出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你的书写请思考,该示意图能否清楚表示各原子轨道电子排布情况?如不能,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清楚表示呢? [师讲]电子排布式可简单写为nlx,其中n为电子层数,x为电子数,角量子数l用其对应的符号表示。 轨道表示式用小圆圈表示一个给定量子数n,l,m的原子轨道,用箭头来区别ms不同的电子,如:氦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练习]书写1~18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以氯原子为例比较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原子结构示意图书写的不同 [过渡]在以上书写家肯定有一种感觉,写着麻烦,有没有简单点的表示方法呢? [师讲] 33号砷As:[Ar]3d104s24p3;34号硒Se:[Ar]3d104s24p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