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之殇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之殇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之殇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之殇

湖北夷陵中学万永翔

语文教育路在何方?我一直在上下求索。

——题记

湖北省新课程教学千呼万唤始出来,到2009年下半年终于在全省铺开,人们欢呼雀跃并对新课改寄予了极高的期望。有着太重的因袭却又承载着太多责任与义务的语文更是被寄予了不能承受之重。别的不说,且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的基本理念”的部分要求: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在促进学生走向自立的教育中产生重要的作用。”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注重语文的应用性特征,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口语、书面语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

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也给语文课程自身增添生长活力。”

给人的感觉是,语文是上帝,无所不能,几乎要承担教育的全部功能!语文课程能不能承担如此众多、重大的责任姑且不说,单是语文教育的所面临的尴尬现实就让我们不得不忧心如焚。可以说1997年声势浩大的“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指责言犹在耳,语文工作者受伤的心灵至今尚未被彻底抚平,新课程改革中语文学科不能承受之重又给语文老师“平添一段新愁”!我把这种情状称为“语文之殇”,概而言之,“语文之殇”有高考重压之殇、师生认识之殇、学科倾轧之殇、领导平衡之殇、社会指责之殇和教材粗糙之殇。

一是高考重压之殇

高考是任何老师、几乎所有学生和每一门高考学科都绕不过的一个坎,而且这个坎还会相当长地存在下去,因为尽管高考存在着这样的或那样的问题和缺陷,但相对而言,目前它还是一块相对公正的选拔人才的净土,是众多草根阶层子弟进身的便捷之路——也基本上是必由之路。

但是,高考语文试题这几十年来却成了语文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阻力。要检测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语文能力,本就是一件很难的事,何况要在150分钟之内用20多个小题检验!而标准化试题(好在近些年这类题在逐步减少)检测考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更是为人们所诟病。基础知识要么考得太死,要么考得偏难怪,很少能真正检验出学生的积累情况和语言运用能力;小阅读、文言文和大阅读文意理解题选项,大都在玩文字游戏,令人大有“你不说我倒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之感;大阅读题不少题目设置不得要领,让考生茫然无从下手;语言运用题要么是离学生实际太远的所谓创新题,要么是老掉牙的死板题,很少有根据提示或语言材料考查学生语文的即时生成能力的题目;作文题至今也大多是以政治图解、道德说教为主旋律的正统题目,像“我想握住你的手”、“站在门口”这样能即时检验出考生作文的生成能力的题目少之又少,考生只能写出假大空的不咸不淡的文章来。更为可怕的是,有不少题目是我们的高考命题专家为命题而命题、闭门造车想出来的,而不是来源于生活实际,结果是没考这类题时,学生用的是对的,一考这类题,反而引导学生搞错了!这是不是很黑色幽默?

目前我们语文教师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平时学习认真、语文素养好、语文能力强的学生考试时很难得到高分,而平时不怎么搞事、语文素养明显较差的学生因为适应现在的语文高考试题模式,往往可以考出高分!如此一来,老师还怎么能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让学生去“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核心还是“积累、感悟、熏陶”——呢?但问题是,高考还得坚守,语文试题在没有根本性变革之前,你还得照它的搞。于是,我们在日常教学和复习备考过程中,把富有思想文化内涵、富有语言文学魅力的鲜活的完整的文字材料剥离得遍体鳞伤甚至肢解得七零八落。如此一来,语文的价值(除了考试的150分分值外)几何?语文的魅力何在?学生会有主动学语文的兴趣吗?恐怕连老师教语文都感到索然寡味吧!但语文老师无力改变当前高考语文的现状,语文教学也只能在“看起来很美”的新课程改革中,戴着镣铐做出“翩翩起舞”状!

二是师生认识之殇

语文学科之殇最让人心痛的就是大部分学生甚至相当一部分老师对语文教育的糊涂认识。到了高中,语文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都提高了许多,但由学科学段特点所决定,高中语文不可能像小学和初中那样,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有比较好操作的量化要求,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么有意无意被虚化,要么强行走数理化可操作之路,扼杀了语文教育的勃勃生机。

就学生而言,操作性强、有立竿见影效果的学科,最为他们所重视,也最能投入时间和

精力。比如数学,记住了公式、定律,掌握了典型例题,再由老师一步一步操作示范,最后搞时间战术和题海战术,学生没有说在短时间之内不能较牢掌握某类题的解法的。再比如英语,虽说和语文一样都属语言学科,但由于它不是母语,其基本要求大概相当于我国小学语文的水平,听说、写作方面甚至只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的水平,其知识和能力要求都极具可操作性,加上中国全方位的世界化进程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何况是语言呢?于是也就格外重视。而高中语文由于要求既高,可操作性又差,短时间之内难以见效,加上学生总以为自己会认字(不会认也可以查字典词典嘛)、读得懂文章,甚至以为高中语文学习和初中一样,平时可搞可不搞,考试前突击一下即可。可等到考后成绩出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由原来轻视语文转而害怕语文,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非有明智的脑袋和坚强的意志不能纠偏也!

而我们有些老师呢,从事语文教学之时,不仅不注重语文学科特点、坚守语文教育梦想,反而为了短期的所谓好成绩,为了求得所谓“教学效果好”、“名师”、“骨干”等虚名,采取一些短视的甚至贻害学生终身的做法,比如学习课文搞成了高考题目训练,迫于领导压力每堂课搞学案(通常的做法是课文没读,匆匆忙忙讲学案上的题目),每天布置大量的字词练习,把好好的一篇文章割裂成一个一个的豆腐块儿搞分项阅读训练,经常讲这样的作文开头那样的作文结尾,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甚至高一的学生就大量训练高考题,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不可否认,这样的做法短期内确实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付出的代价是:学生仅具有了某些机械的解题能力,没了语文教育所带来的深厚的人文底蕴,没有了语文特有的审美价值对人精神品质的濡染,将来的可持续发展也便无从谈起!我在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与取得好成绩就不能协调统一吗?我们至少应该在一二年级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三年级时强化训练应对高考,这难道不行吗?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记住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振聋发聩的话:“语文永远是语文!”

三是学科倾轧之殇

高考学科间倾轧特别严重,而无论文科还是理科,受伤的总是语文。因为在其他学科老师看来,语文不能一下涨很多分,自己的学科突击一下就有斩获,所以,语文可搞可不搞。记得前些年我们一行人在校某领导的带领下,到另一个地区的地区高中交流。该校教务主任、教学副校长都是语文老师,然而他们在介绍经验时让我先是大吃一惊,继而大失所望,并且深深忧虑。他们是这样说的:“我们高三啦,给语文安排的课时很少,给数理化生安排的课时和自习很多。语文搞了也长不了几分,数理化搞了就可以长几十分!”这话居然出自一个语文教师之口!呜呼,悲哉!受此影响,后来我校某领导不是减正常的语文课时,就是在复习备考时拼命给数理化等科目加课,“损不足以奉有余”,但高考结果仍然是,课时“有余”的科目因为搞时间战术和题海题海战术而屡吃败仗。

其他学科尤其是理科老师和文综老师,不是靠提高课堂效率来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而是靠拼命抢时间、拼命布置作业、或者或直接或间接地诋毁语文来“提高”本学科高考位次(注意:不是成绩,更不是质量)。搞时间和题海战术已成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顽疾,而高中尤为突出。一堂课40分钟,有的老师上课提前下课拖堂,居然可以上到近一个小时(我就遇到一件非常尴尬的事,一个英语老师拖堂到下节课上课几分钟了还不出来,搞得我无法进去上课)。课堂上又是满堂灌,根本不给学生思考、整理和做作业的时间,布置大量的作业留在课后,学生自习时间都被这些作业完全挤占不说,更有甚者,上语文课时还有学生赶做或收交其他学科作业。这些还是一些比较有素质的老师的做法,有些素质低劣的老师干脆直接诋毁语文,曾有一个后来调离我校的女化学老师,直接说在班上说:“语文有什么搞头,多拿时间搞化学!”一个教地理的班主任语文早自习前对学生说:“语文有什么复习头?”将学科倾轧推到极致!殊不知,语文学好了,会促进他们所教学科的成绩;殊不知,语文考不好,总分上不去,高考时其他学科再好也等于零;殊不知,为了自己学科成绩的一己之私而害了

学生一生!当真“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四是领导平衡之殇

学校领导要为所有学生、所有学科最后的高考成绩负责,这是不容置疑的,按照科学规律搞一些平衡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只要学校领导一动学科平衡之心,首当其冲的肯定是语文!为什么呢?因为领导看重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看重的是可操作性强且容易达成的目标,语文学科不具备这些特点,关键时刻当然就会成为“被抛弃的孩子”!前文我提到的其他地区某重点中学领导的一番“经验之谈”就是最好的佐证。如果语文在学校成绩不突出,领导减语文的课时、加其他学科的课时自是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因为你考不好嘛,不如把课时给别的学科。如果语文在学校是成绩突出的优势学科,领导减你的课时加别人的课时也是“在情在理”的,领导会说,你看你们语文搞得很好啊,要打总体战啊,高考才能取胜啊!奇了怪了,语文成绩出现危机时,似乎听不到领导“要打总体战”的谆谆教诲了!加上有些科目的老师深谙“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动辄在领导面前穷叫唤,强调自己的学科如何如何重要,甚至公然诋毁语文,更加坚定了领导拿语文开刀的决心!

说到底,这还是领导重高考眼前成绩而轻学生将来发展造成的。当然,在当今大的社会背景下,领导不重视高考眼前成绩也是行不通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理直气壮地牺牲语文,可以不顾学生一生的发展——因为语文素养、综合能力、审美熏陶是陪伴人终身的!所以,我呼吁,为了真正对学生一生负责,领导抓高考成绩千万别“挖包包填坑坑”——结果往往是“包包”挖平了挖低了“坑坑”永远填不平——拿语文开刀!不拿语文开刀的领导是真心为学生的好领导,是知道语文真价值的伟大领导!愿我们的教育系统早日地更多地涌现这样的好领导,这样伟大的领导!

五是社会指责之殇

由于语文是母语,每个人日常都在用它,导致很多人以为自己懂语文,甚至认为自己就是专家。君不见,学校自主选择听公开课,座无虚席的是语文课堂?君不见,领导检查、讲话常常以语文教学为例,且讲得“头头是道”?君不见,学校对外课堂开放日,家长基本上都涌入语文课堂?君不见,上级督导小组的督学们,不是搞语文的都喜欢听语文课,评语文课?不要以为他们真听懂了,不要以为他们真是专家(虽然他们不少人自认为是专家),只是因为语文课堂上的话他们听得懂,他们也可以根据这理论那理念、这方法那技巧给你说上一通。正因为如此,语文的处境就更加尴尬和艰难,谁都可以把你拿来品评一番甚至指责一番,1997年媒体发起的“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污蔑和声讨,就是典型事件。直到现在,其流毒还没有被肃清,甚至还在传布!

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看到孩子语文成绩不理想,就不管高中语文特点,不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将板子直接打向语文。“我的孩子初中语文成绩很好啊,作文还经常得奖啊,怎么现在到高中成绩就下滑得这么厉害呀”等等,常常是他们找语文老师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口头禅。言下之意,就是孩子高中语文成绩不好,就是老师没教好。根本不问孩子学语文投入了多少,其他学科布置了多少作业、挤占了多少时间,更不向老师了解高中语文的特点及要求,就不分青红皂白、有意无意地指责一通。现在又强调教育的服务性,家长、学生都是上帝,受到无端指责后,你老师还不能给他们讲道理,更不能辩解,否则一封信丢进校长信箱或教育局长信箱里,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结果搞得老师们“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试想,受了这些冤枉气,老师们还有主动转变观念,积极探索跳好“戴着镣铐跳舞”的方法的内驱力吗?

六是教材粗糙之殇

教材是教与学的依据,是教育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平台,离开了教材,绝大部分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正是看到了教材这一核心作用,才以其为抓手,进行轰轰烈烈的改革的。可以说,教材质量的优劣是决定这一轮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既然是教材,无论从哪个维度讲,都应该是最典范的、最权威的。语文课文

.....

..应该是文质

兼美的

...,应该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符合学生实际,既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又引入时代活

水,既有思想情感的内涵又有语言文学的美感;课下注释应该有根有据

....;课后练.

........,精准无误

习应该知识能力并重

..................

...........,坚决摒弃一望便知或不知所云的无效题和.........,守正题型与创新题型共存

有悖于道德

..........;作文训练应该设计成系统层级训练模式

........,让学..、人性的导向性错误的题

.....、法律

生掌握常用文体的基本写法

....的技巧,应摒............,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一些创新方法

....或打造亮点

弃面窄交叉的话题式训练体系

.............。

很遗憾的是,我们使用的新教材达不到上述要求,还很粗糙,甚至漏洞、错误百出。

有些课文不注意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实际情况或审美心理。比如人教版的《语文·必修1》中的《荆轲刺秦王》对刚进校的新生来说就太难了,要知道这是老教材的高三课文;《记念刘和珍君》似乎也有些难为高一学生。而第四单元的新闻类文章本身定性都不准,《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短新闻”吗?两者都比较长不说,前者是典型的通讯,后者是典型的新闻特写;《飞向太空的航程》是深度报道,而不是一般的新闻;只有《包身工》的报告文学题材没有搞错。如此不准甚至错误的定性,怎能不带来教学上的混乱?《语文·必修2》中,《离骚》艰深的文字似乎是挡在一年级学生面前的一道大坎,《兰亭集序》、《赤壁赋》深沉的人生思索也不是高一学生能真正体会的,没办法,只有老师灌给他们。《语文·必修3》中第四单元的三篇科普文章放在七年级(初中一年级)还差不多,居然跑到高中第三册书中去了,看来此时编者又大大低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又将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选入课文,将偏爱女人慵懒状的病态审美心理强加到审美观刚开始形成的少年身上,是不是极不负责?

特别是《外国小说欣赏》问题多多。应该说,编者将整个欣赏分成8个话题,每个话题用2篇作品来赏析例证,体例设想很好很创新。但是,一是整体上是以西方现代小说叙事学为话题依据。话题中大玩名词术语,如什么“叙述角度”、“叙述腔调”、“风景的意义”、“主题的实现”、“人物在现代小说中的退隐”、“情节运行”、“摇摆”(该说法尤其荒唐,而说《老人与海》“极尽摇摆之能事”更是把这种荒唐推倒了极致!为何“曲折”、“一波三折”这样严谨而广为人接受的术语不用?)、“对虚构的确认”等,而不是用高中生所熟知的概念和说法,高中生又不是研究外国文学的大学生、研究生,这样一玩反倒把学生整糊涂了;二是话题安排顺序欠妥。按照欣赏小说的认知规律,其顺序编排似以以下顺序为宜:虚构、情节、结构、人物、场景、情感、主题和叙述。三是每个话题中不是错误百出,就是不知所云,难以自圆其说。比如:“叙述”话题中居然把示例中少女动作迅速看成是叙述速度快;“场景”话题中,一方面强调场景描写“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一方面举例又基本上是景物描写;“主题”话题中,在“主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中,居然劈头就是一句“小说的材料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作者对婚姻、家庭和爱情的怀疑,对人性弱点的悲悯与失望”,难道小说真的就只是反映这种主题?还有,居然说“主题鲜明”是小说的忌讳,难道小说主题就应该一律是西方现代派的隐晦和朦胧?估计是编者没有搞清楚“鲜明”和“直白”的区别吧!四是选文要么体裁不对要么价值取向有问题。比如,《炮兽》写的是叛军头子朗德纳克侯爵制服失控大炮和处决炮长的事,放在《九三年》这整部长篇小说中,由于有整体语境的限定,倒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但单独节选出来,又不加任何说明,读者当然会对节选部分主人公钦佩有加,这是否有歌颂叛军之嫌?《在桥上》写“我”因看上一个姑娘居然随心所欲的数过桥的行人,是不是价值观和责任意识的缺失?更何况该文在情节上也并无突出之处。我想,选文还是要注意大是大非问题的!再比如,《安东诺夫卡苹果》是典型的屠格涅夫《猎人笔记》般风格的笔记体散文,不存在小说的核心要素——虚构,怎能把它作为小说选入?尽管《教师用书》中某句话有一个加括

号的说明“俄罗斯文学没有小说与散文的分类……小说等一切非韵文文体都归为散文”,但也不能反推,将散文归为小说啊?退一万步讲,就算俄罗斯可以这么搞,但这也是没有为世界所公认的,更何况教材面对是我国的高中生!这样做,是不是要把学生仅有的一点文学知识搞乱?说实话,我真的不明白!

有些课文节选得莫名其妙。比如《窦娥冤》节选了楔子、第一、二、三折,为何不将第四折也选上?可能编者认为第四折迷信成分太重吧!殊不知,那也是作者的浪漫主义写法,若说是迷信,第三折里窦娥的三桩誓愿难道不是?是不是第三折也要删除?我的意见是,要么搞成全本,要么只选第三折。比如《哈姆莱特》选的是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而死的第五幕第二场,而这一场并不是最能刻写哈姆莱特形象表现其复杂性格特征的戏。为什么非要为了《哈姆莱特》的名气而选文呢?为什么就不能用原高中语文教材中较好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选段呢?《短文三篇》除了蒙田的《热爱生命》外,从文章学的角度看,另两篇确实不敢恭维。比如帕斯卡尔的《认识一根能思想的苇草》,除了题目是个广为传诵的名句外,文章内容不仅没有新奇之处,而且还犯有常识性错误,“我很能想象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有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较更为必要)。”居然说什么“没有头(因为只有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脚更为必要)”,试想,没有头人还能活吗?头当然比脚更为重要!而《信条》里的那些信条罗列,颠三倒四,一点逻辑性都没有。甚至出现了“金规矩、爱和起码的卫生。生态学、政治学、平等观念以及健康的人生状态”这样用偏正短语充句子的错误!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有的选诗和选文很不经典,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无论语言还是意蕴都比较显豁,黄遵宪的诗本就不能纳入古代诗歌范畴——何况他的诗类似打油诗,这些就不能进入高雅的古代诗歌之列。《狱中杂记》除了以突出的纪实性反映当时黑暗的监狱制度的政治性外,文学性、美感都一无所取;《陶庵梦忆序》这类比较非常消极的文章,中老年人看或许有所得,怎能适合正在开始形成自己世界观的十六七岁的孩子读?还有苏轼的文章汪洋恣肆,自然成文,但并不意味着他的每篇文章都好,他的《游沙湖》我就认为很不好,没有什么具体内容和深刻思想,尤其是有些文不对题!文质兼美的古文数不胜数,而以上这些文章,我不知道编者为何偏要选进来!

有的课文注释和知识短文出现了大量不应该有的错误,甚至将选文原文都搞错的。如《将杜甫诗《登岳阳楼》中“乾坤日夜浮”搞成“乾坤日月浮”,错得太低级,太不应该!有注音错误的,如《语文·必修2》中《荷塘月色》,将“妖童媛女”的“媛”注成“yuán”,其实,这里的“媛”是“美好”之意,应读“yuàn”;再比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湘夫人》,将“遗余褋兮澧浦”中的“遗”(yí,丢弃)注成“wèi”且错误地解释成“赠送”,而后文“将以遗兮远者”的“遗”应读“wèi”,偏偏又不注音;《文与可筼筜谷偃竹记》,将“蜩腹”的“蜩”注成“tiǎo”,实际上应读“tiáo”,且作“蝉”解时,只有此读音;《苦斋记》中将“茹啖”的“茹”注成“rù”,实际上应读“rú”,且只有此读音。

有释义错误的,如《语文·必修2》中《短歌行》,将“慨当以慷”中的“慷慨”解释成“激昂慷慨”,典型的以今律古,诗中“慷慨”应是“感慨喟叹”之意,我们常说的建安文学的“慷慨之音”即取此意;《兰亭集序》中,将“取诸怀抱”的“怀抱”解释成“胸怀抱负”,这里“怀抱”前有“诸”(“之于”的合音词),后面肯定是实指处所的“胸怀中”、“心中”或“胸中”,不可能是抽象意义的“胸怀抱负”;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中,将“荡荡空中景”的“景”解释成“通‘影’,月光”,其实,“景”本身就是“日光,光线”的意思,只有作“影子”讲的时候,才通“影”(同样的错误亦出现在对杜甫《阁夜》的音义注释中)。

有常识性错误的,比如《语文·必修3》对《咏怀古迹(其三)》“生长明妃尚有村”句“村”注释为“指昭君村,在今湖北秭归”,谁都知道,昭君村在今湖北省兴山县境内,离

秭归边界都还有100多里!对《琵琶行》中“钿头银篦击节碎”句“钿头银篦”解释为“上端镶着金花的银质发篦”,把银篦直接理解成了梳头用的篦子(一种比梳子齿密的梳头用具),虽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直接这么解释,但试想,那些公子哥和歌妓在寻欢作乐时,会带上篦子打节拍吗?其实,这里的“银篦”是指银质的钗篦(一种篦状的钗);《劝学》中,对“风雨兴焉”的“焉”字居然这样解释:“焉,还有下面‘生焉’的‘焉’,都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或‘在这里’。”蛮搞笑的,一是王力《古代汉语》中有关“焉”这种“指示代词兼语气词”这种提法根本早已过时,二是后面又说是“于此”,岂不自相矛盾?其实,“焉”是兼词没错,只是它是介词和代词的兼用,是“于此、于是”之意。《语文·必修4》解释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烽火扬州路”一句说:“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摆明了就是把“路”当成了“道路”,殊不知,这里的“路”是宋代的行政区划名称,相当于现在的“省”;“扬州路”其实是“淮南东路”的习惯说法,因为该路的治所在扬州。《苏武传》中将“霑衿”的“霑”,以讹传讹,注释成“同‘沾’”,其实“霑”只是“沾”的繁体字罢了,根本就不是什么通假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短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中说“更应注意词中‘一字领’的句子”,居然将传统术语“一字豆(通“逗”,句读之意)”搞成了“一字领”,词学术语中是没有这种说法的,它只是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一种衣领形式。这是不是很搞笑?

如何化解高中语文之殇

高中语文之殇是让人无奈和伤感的,并且,严格地说,由于考试制度的痼疾,目前还没有消除语文之殇的根本性办法。那么,我们是否就无所作为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完全可以有所作为,尽可能消除一些语文之殇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是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语文教育理念,不能为了一些蜗角虚名就去推波助澜,为应试而应试。这样,尽管会损失一些眼前利益,但只要我们坚持按语文教育的规律教学,守住自己的阵地,高考质量绝对不会差。更重要的是,我们为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这是功德无量的善举!二是应该通过我们切实有效的教学,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语文的积极性,把我们的语文教育理念传递给他们,由他们影响家长进而影响社会,让社会对语文教育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少一份苛求和责骂。三是用语文教学的业绩和作用,辅以有效的沟通,消除领导搞学科平衡术给语文带来的伤害,消除其他学科老师对语文的偏见乃至毁谤,让领导和其他学科老师充分认识到,语文学好了对学校整个教育教学都会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四是通过老师们对教材有理有据的研究和切实有效教学活动,发现教材错误并改正之,大胆取舍,弥补新教材的不足,并通过多种形式与教材编订者有效沟通,使教材臻于完善。做到了以上几点,高中语文之殇或许会减轻一点点!

该文系国家级刊物《语文教学与研究》“特级教师三人行”栏目约稿,发表于该刊2011年第4期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也往往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认为自己就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对待学生往往是管束的多,理解的少,强制的多,宽容的少,这就很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化甚至对立。在新课改的条件下,接受素质教育观念洗礼的教师应该切实转变自己的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它是教师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的对学生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 自古以来,教师就成为一个容易被人神化的职业,在平凡教师的身上经常被笼罩着各种光环。正是因为这样的认识,使教师们长期在自己的讲坛上高高在上,不能走下来和学生融为一体,传统的学生观中,教师和学生是相距甚远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是课堂的灵魂。其实,这样的学生观存在很大的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学生观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教学模式停留在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我说你记,我主动你被动,这种教学观和教学模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最大的弊端是忽视人的发展,因此,在教育者眼中,学生似乎一度成了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知识容器”和“两脚书橱”。课堂上教师“满堂灌”、“一言堂”更是比比皆是。诚然,课堂教学教师是重要的,是不能缺席的,但是这种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无视学生生命体验的课堂教学,使原本应该是产生思维智慧、迸发思想火花的课堂教学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记得,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教我们物理的一位老师教学水平很高,他教的学生成绩很好,但是,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我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因为只要一上课,教室内鸦雀无声,静得仿佛一根针掉下来都可以听到,只有他一个人在讲,然后要求学生们作练习,然后再讲,几乎不提问谁,也不让谁在课堂上发言。今天回忆起来,虽然他教的成绩好,但学生没有了参与的乐趣,没有自主获得过程,所以学生们并不是很买他的帐。 其次,传统的学生观往往容易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这种等级的划分则是

新课改背景下教研活动形式的创新-模板

新课改背景下教研活动形式的创新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改革,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改革纲要及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许多全新的理念。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真正转化为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是取得本次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同时,这又是一个难点。教师们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的问题和困难,他们最缺乏的就是将理念转化为行为的方法和策略。教研活动,特别是校本教研开展将是帮助教师解决问题与困难,实现理念与实践沟通的有效途径。但从学校教研工作的现状看,教研活动形式的传统、单一和僵化还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难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此,我们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教研活动形式的改革和创新作了一些实践与探索,以下择要介绍四种。一、学术沙龙式教研活动学术沙龙是一种由同一学术团体的成员参加的,可以自由发言的专题讨论会。我们把学术沙龙作为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每次就一个课改话题展开讨论,不强求统一的结论,旨在开阔思路,引导思考,加深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寻求更多的教学策略。此种教研活动形式适用于对教师不易理解或存在争议的问题的澄清,或是对教学策略最优化的讨论。如以”语文教学中如开展探究式学习”为主题举行学术沙龙,教师可围绕“探究式学习作为理科教学中常用的学习方式是否也同样适用于语文等人文学科的学习?在语文课中可让学生探究哪些内容?教学模式如何?教师的作用如何发挥?”等问题自由发言。通过交流,教师们自然加深了对探究这一学习方式的认识,同时还可形成许多教学策略与方案,经过进一步的比较筛选,便可用于指导教学实践。 在学术沙龙式教研活动中,我们还可尝试借鉴“头脑风暴”和“中立主席”等策略,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最早是由现代创造学奠基人奥斯本提出的。借助此法开展学术沙龙式教研活动,可由组织者以一种明确的方式向所有参与教师阐明中心问题,然后让每位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和方案,在此过程贯彻“无错原则”,不允许任何的批评与指责,并作好详细记录,稍后再进行整理与分析。“中立主席法”则是英国课程专家斯坦豪斯的创造。它要求活动组织者必须在活动前尽可能多地收集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资料,提供给大家。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家展开充分的讨论,并确保讨论过程的连续性,但在活动过程中对讨论的问题必须始终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能利用自己的权威对讨论进行控制与限定。运用以上两种策略开展学术沙龙教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特征 1、自主性。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得不到体现。探究式教学给学生直接地接受、认识教育信息载体的机会,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因此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保障,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2、情境性。探究式教学创设激发学生学习举的“易起反应”的、与生活、生产、科学、社会实际密切联系的情境和人文情境,实现教学与现实情境的沟通,在具体情境中获取知识信息、解决问题等,在探究过程中形成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学习的空间,感受知识及科学方法的实际价值,提高学习兴趣及内在动力,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3、交互性。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不断地从教育信息载体中感知、提取信息,进行“交互”,更重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经验世界,知识水平有参差,存在个性,从而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让他们相互争辩、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还可培养共同协作的精神,对知识形成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解。 4、实践性。探究式教学充分重视学生的能动性、实践性,一方面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现实情境中,从问中学,从做中学,关注与外界交互、处理知识信息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关注学生通过上述过程形成摇篮有实践能力,能独立处理信息、应用知识的教育效果,以最大限度发挥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式教学并没有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抛开,而是使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个综合性的教与学的过程。探究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四个程序。 1、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问题是提出或明确要从学科实际出发,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与社会生活,以一定的情景作为铺垫,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的不能偏离、超越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能明了所提出问题的指向性,不能仅仅为了提问而提出问题;当然问题的提出,最好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应尽量在课提出,要让学生有时间通过查阅资料、同学讨论等形式制定一定形式的学习方案。 2、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可查阅报刊及文献资料,可利用网络资料上网查询,可以走访有关老师及专家,可以去有关部门咨询,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体验。收集资料要丰富,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用资料。 3、验证假设。 验证是学生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的关键。允许学生验证时犯错和出现重复,甚至失败,然而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失败的根源所在,并增加适当的素材,指导学生重新进行假设、验证。 4、导出结论。 通过学习,学生既搞清了问题的实质,又活跃了思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内驱力,从提出问题、收集资料、验证假设到导出结论;从传授知识到德育教育;从激发探究兴趣、挖掘创新潜能、发展创新思维到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充分体现了探究式教学重过程、重发展、重探究和重育人的教学理论。 三、探究式教学的目的。 实施探究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积极的亲身体验,可以逐步养成好观察、好提问、好探究的心理倾向,进而形成关于质疑、勤于思考,并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新知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 1、漠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4、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成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的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是丰富的,但它至少说明一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语文成绩提高的渐进性。较之其它学科,高考语文更侧重于能

我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观1

我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

革!这是从课程层面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观

1、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怎样的教材观?你在这方面具体是怎么做的? 答: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教教材”是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常常把教材分析、讲解、灌输得过细过多,把一门充满生气和灵性的课程,搞成沉闷、单调、乏味的样子。甚至有教师认为,将教材讲深讲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不是“用”教材,而是“讲”教材,教材中的每一段、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掰开揉碎,繁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要求“用教材教”则要求重视挖掘教材资源,拓宽、延伸知识结构,活用了教材,使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到面,从已知到未知延伸。这种教学打破了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了开放的势态,力求学得更广博、更创新一些,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能力培养、态度形成的过程中。 因此,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是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因此,教师必须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学生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做教材的主人:即遵循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 二、我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实施如下: 首先,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发展特点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景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将取决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如果从实验的角度分析教学设计,那么课堂中的学生情况就是自变量,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案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调整等都必须随着学生这一自变量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 通过最新吉林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8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内容、考试时间、招聘条件,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为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幼儿:《综合素质》、《保教知识》,吉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吉林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的基本看法与认识。学生观的知识点在历年的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的真题里,考试的频率很高,主要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而且在教育知识与能力里面课程改革也有所涉及,所以说是学生观是重中之重。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这个知识点在综合素质里面考察的不是很多,但是在教育知识与能力里面考察的较多;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赏识教育。在题目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刚开始学习不好或者其他方面有不好的,但是经过老师或其他教育者一段时间的教育之后学生变好了,这就体现了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应该容错教育。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人,身心尚未成熟,难免会在学习或者其他方面犯错,作为老师或者其他教育者要对学生有耐心,能够允许学生犯错,并进行指导纠正,这就体现了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身上有优点+缺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生既使再优秀也有不足,学生既使再后进也有优点。我们应该全面的、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需要因材施教。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正如人一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此,我们对待学生时要注意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学生毕竟是学生,身心尚未成熟,想法难免和成人有些许不同,在看待学生的某些行为或想法时教育者要注意换位思考。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教学设计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设计界定 我们认为:教学设计就是针对教学进行的精心计划活动。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以及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技术与手段的考虑等等一系列的整体性的活动。或者是教师对自己课堂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即将达成的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所做出的精心安排。或认为课堂教学设计是关于课堂教学与学的计划,既是教育技术学的主要领域,又是教科学的重要主成部分。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教的真正含义是使学生真正地学优化和促进学生的学。现代教师的教学策略不是以教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过程,而是以学为中心去组织教学过程。可以用冯校长的精髓之句来概括现代教师的教学策略“施教之功,贵在诱导;进学之功,贵在领悟。”教师只有把循循善诱调识到学生的独立思考上才会使教与学和谐一致。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呢?我认为主要从教学设计所包含的主要要素来谈谈。 二、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操作 (一)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目标要全面,不能唯知识要做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2.目标要清晰明确具体。即:要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教学目标。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课》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有韩麦尔先生、小弗朗士,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可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母语,热爱自己的民族这个目标就是很具体明确,学生一看便知道掌握什么内容。 3.因材设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甚至让学生参与目标的研制与确定,这个目标的设置,对于学生而言,同学们会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促使学生在课前看课文去设定自己应能完成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也能够成功地驾驭这些目标。 (二)教学内容组织要精当。 教学内容要精当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选择和加工;二是基于整体思路的问题筛选。 第一内容选择和加工确定。用教材的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点。要敢于对教材进行合理性的加工。力求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这就要求教师不但熟悉教材而且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业务能力。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导读:[摘要]新课标实行前的高中语文教材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具有思想性、时代性和可接受性等几个方面的优点,在当时具有不可否认的先进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编写者和学习者之间所存在的理解和审美方面的差异,教材客观存在的诸如选文内容比较陈旧、编排方式较为呆板、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等不足就逐渐暴露出来,再也不能满足教学和学习的需要了。而新课标实行以后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之上对传统高中语文教材作了改进并有所创新,无论从思想上、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处处体现了一个“新”字,更利于培养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新课标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标;教材分析;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122(2006)03-0105-03 当今世界各国的国力之争完全在于人才之争。因而,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则是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社会的发展要求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无论哪个层次、哪种类型、哪种规格的人才,都必须具备起码的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合格是人才合格的最基本条件,而要培养具有一定的语言素质的人才就必定要发展语文教育事业。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社会性决定了语文学科的重要地位,信息时代的到来更是加强并巩固了其重要地位。改革语文教育使之更好地

适应新时期对提高人民素质的要求,也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对新课标实行前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的回顾 (一)对选材标准的回顾 1963年5月《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课文必须是范文,要求文质兼美,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足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入选的文章,一般应该是素有定评的,脍炙人口的,特别是经过教学实践证明效果良好的。”1978年3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语文要选取文质兼美的文章,必须思想内容好,语文文字好,适合教学。”1986年12月《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课文要选取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1992年6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课文要文质兼美。语言文字要合乎规范。课文要难易适度,适合教学,应该是经过一定的努力,教师能教好,学生学得了的,题材和体裁应该丰富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000年3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要体现教学目的,适合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从历年大纲对语文教材选材的要求来看,不同时代的语文教材的编写有不同的特征。 (二)对新课标实行前高中语文教材的评价 1.内容和形式上的可取之处 从以上大纲或课程标准来看,课文的选编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

新课程下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作为教师,我们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何谓学生观?人们通常把它定义为:对今天学生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认识,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等在对待学生问题上的集中反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任何教师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某种“学生观”。“学生观”是教师教育实践的基础,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它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出发点的确立,教育观念的形成,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育目标的确定,并且最终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以及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所培养的人才能否与社会的需要相适应。因此,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很必要的。下面,我来谈谈我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人,需要平等与尊重 从社会学上看,学生首先是作为人而存在,学习首先是学生个人的行为,无论他的品行、为人怎样,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每一位学生无论他成绩好坏、家庭条件优劣,在教师面前都应是平等的。基于这一点,教师应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不以个人的好恶区别对待学生。(二)不以师长的尊严凌驾于学生之上。(三)不以学生的过失伤害学生的人格。(四)不以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 教书也好,育人也罢,都是师与生的双向交流。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应该得到教育者的尊重。缺乏尊重的教育,是强加的、被动的教育。尊重学生是师生人格平等原则的内在要求,缺乏尊重的严格要求与人格平等的原则是不相容的。这样的教育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容易产生逆反、抗拒的心理,造成师生之间的所谓“猫鼠关系”。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作为教师,应该从那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俯下身来。和学生站在同一平台上。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你、爱你;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独立人格、有健康心理、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 二、学生是孩子,需要理解与宽容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错误中成长起来、在挫折中成熟起来的。孩提时的磕磕碰碰,青春期的莽撞冲动,成年后的自以为是……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因为他们还是孩子,思想还不够成熟,知识还不完善,阅历还不丰富……对于学生的错误,一些教师一是怒之,小错小怒,怒其不争;二是罚之,小错轻罚,大错重罚;三是告之,先告家长说:孺子不可教也,后告领导说:朽木不可雕也。 宽容是一种教育技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宽容地给予一个暗示的眼神远胜于大声呵斥,它可以满足学生的自尊心,给犯错误的学生一个台阶、一个机会,促其自我反省。同时,宽容能营造和谐的群体,形成民主的氛围,可以赢得学生,“宽以得众”就是这个道理。宽容意味着理解、信任。对犯错误的学生给予充分的理解与信任,给予充分的反思时间和悔过自新的机会,它可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学生是学生,需要严格要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带着家长的殷切希望到学校就是来求真知、学做人的。“教不严,师之惰。”我们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或随意指责学生,也不是无规律、随心所欲的严,而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教师敬而爱之。谈到“严”,为师者首先心中要有一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尺子,先严以律己,起表率作用,为人师表。作业批改、辅导答疑,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进而才能“严”中有道。对学生如何“严”?这就得从点滴小事

新课程背景下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探微 樊宝玲 内容摘要: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变,要从基本功入手。而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课堂语言。用韦志成老师的话来概括:课堂教学语言主要有“四美”:1、音美,要讲普通话;2、意美,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生动美;3、形美,追求修饰美、多样美;4、情美,具有高尚的情操美、道德美等”。但讲求语言的美,并不是说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字字珠矶,句句似诗,每一堂课都是一篇精粹的散文,因为它毕竟不同于照本宣科的背书。教课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专业性趣味性饱满性 灵动性审美性 2007年,陕西省实行了轰轰烈烈的新一轮课改运动。全新的目标要求,全新的课程模块设计对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功底、业务素养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听一堂好课,就如同欣赏一幅名画,令人心旷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余音却犹在耳畔。优秀教师语言的魅力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接受新课改教学的这两年来,我自己重点从高中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方面进行思考、钻研、改良、总结,得出一点浅显感悟,期与同仁分享。 一、高中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专业性 所谓课堂语言的专业性,我浅显地理解为课堂语言的正确性、准确性,是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最基本要求。 语文学科固然不像理科以及政治等学科那样,有大量的专业术语、专有名词,但是语文课堂起着沟通学生与社会的桥梁作用,起着引导学生传承中国文化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务求严谨、准确,切忌随意、低俗。 同时,教师的言语行为对学生有着深厚的影响,对学生的语言习惯产生一定的引导。那么我们必须确保我们的引导是积极的、正面的、良性的、正确的。专业的课堂用语,会让学生觉得,这门课程是严肃的,这位老师是严谨的,从而在心理上,也能使学生树立严肃对待的态度。 当今社会,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手段五花八门。作为缺少一定辨识能力的高中生,接受的文字、语言信息也是良莠不齐、五花八门,媒体的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往往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比如电视广告中篡改词语,学生目遇之耳听之,也渐渐受到影响。我就经常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常常将“幸福”写成“性福”,这就是医疗广告带来的不良影响。 还有网络上的“恶搞”现象,也会让学生良莠不辨。比如有人恶搞中国成语,将“有机可乘”解释为“公务员考察有飞机可乘”;“知书达理”解释为“光知道读书还不够,还得学会送礼”;“杯水车薪”形容某些公务员的工作,“每天办公室喝杯茶,月底可以拿到买一辆车的工资”;“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差异教育教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差异教学 一、学生差异的客观性和对差异的需求性 现代生理学、遗传学、心理学等研究表明,由于遗传素质和社会、家庭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上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受教育者之间的个别差异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处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存在着很大的共性,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与巩固,国家经济发展和全民教育的需要,高校扩招,大批的初中生进入高中就读;高中教师和教学设施相对短缺,班级规模增大。面对成绩和个性各不相同的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面对整个班级使用统一的教案,统一进度,统一的教学评价,要求学生“齐步走,一刀切”。这种教学法是在假设同一个年级、班级的学生像生产流水线的产品一样,千人一面,毫无个性,这显然是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系统论认为,系统中千差万别的各要素各施其职,系统才能良性循环;面对差异的个体传统教学却要把他们塑造成千人一面的教育产品,自然界的各要素的差异本来就是和谐的,社会也是如此,和谐创新型社会也需要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富有革新的创新人才,传统教学法是适应工业革命时代对需要大批的产业工人的需求而产生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需要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社会学的理论告诉人们,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发达,社会分工越复杂,人才多样性的需求也越大。差异教学为课程改革树立了一面新的旗帜,该理论充分借鉴了哲学方法论中环境制约原理、不确定性原理、系统原理等思想方法,在不断总结现存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教学理论。差异教学理论批判了当前教学中不顾学生差异的“一刀切”现象,“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大一统”的教学方法既不能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也不符合教学规律。 二、学生的主要差异表现 1.智力与能力因素差异 个体的智力受个体遗传基因和教育、生活环境的共同影响,遗传决定了一个人的智力发展范围,外部环境则决定了个体的智力落在这个范围哪一点上。每个个体的遗传基因不同,即使是同卵双生子,个人的经验、教育、生活环境等外部环境也不会完全相同。不但每个人的智力水平不同,智力结构也不一样,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并非一元,而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肌体动觉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反省智能以及自然观察者智能等八种智能,每个人在各种智能水平上存在着差异。他还强调,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吴峰 教学设计,形象地说,就是教师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设的一座桥梁。是把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转换为教学实践的一门桥梁科学。具体地说,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由此可见,教学设计要从三方面去把握:要运用系统方法,即从学习需要出发,系统地全面地观察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而不能孤立地处理教学中的每个具体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要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 教学设计有多方面的作用,但最根本的作用就是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最终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从1999年——2009年课程改革已经过去了十个年头,各种理论体系的雏形基本浮出水面,有的被广大教师所肯定,有的成为教师们争论的焦点。我省从06年秋开始,经过省级全员培训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践。09年6月已经顺利完成了一轮高中三年的实践并进行了第一次高考,基本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当初被誉为改

革热点的,把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走班上课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并无操作性,成为一句空话,综合素质测评和学习水平考试结果的利用率低,也成为一些业内人士争论的焦点,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观念更新,教师教学方式优化,必定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我们历来追求“井然有序”,我们历来赞许“环环相扣”,我们历来推崇“行云流水”,我们历来要求“设计严密”,我们历来追求“人人称道”。新课程倡导“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主要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替代讲授,灌输式教学。真正将这些教学理念和方式落到实处,课堂就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原有的“秩序”,需要用一种新的秩序取而代之。由此不难看出教学设计和传统备课有一定的差别。 教学设计为学生的学而设计,传统备课为教师的教做准备;教学设计侧重于在理念指导下的统筹安排,传统备课侧重于目标指导下的教学规划。 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教学设计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与传统备课最本质的不同是,设计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备课是为教师的教而准备;教学设计使教学更具科学性,作为一门科学,它是凭借系统科学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评价解决方法,构建教学系统的科学,教学设计使教学过程和方法更趋最优化,最优化是我们教学工作追求的理想状态;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将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理论设计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素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社会小公民。十余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同时也领悟到要一名教师成功的真谛——走近书本。教师的快乐,来自读书,教师的成长,源于读书。去年,被评为了珲春市级地方课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认定,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在上学期读书期间,获得了一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具有指导性意义的书籍——《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为我的课堂教学又一次指明了方向。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出发点,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改进,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怎样才能达成有效教学,并理论联系实际,列举了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的设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进行有效性课堂教学,为我们的教学指引了方向。通过阅读陈教授的著作,结合我们学校正在实施的“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工作实际,有以下体会: 一、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先学和自学,培养他们的学习责任,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对于自己的学习任务和遇到的问题,必须自己勇敢的去承担。通过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时不等不靠,不依赖别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有效教学赢得了时间。 二、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结果要有效果,有效益,必须是在师生共同配合下完成。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觉得教师应善意地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责任,下定决心、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堂,有效教学在和谐的氛围中得以实施。 三、善于发现和总结。 《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一书,是他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总结而成的。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自己的综合素质,让有效教学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总之,通过阅读《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我在工作中有了很大改进,实践教学的课堂效果也越来越好。

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宏观背景: 1.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由于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 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 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2.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渗透、都使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那么当前的国际竞争则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3.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 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21世纪,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问题。 二、国内背景素质教育 “一个挂在天边的月亮”,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 展纲要》、1993《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2001由此展开了素质教育的 漫天飞,经验总结立马有,就不知实践怎么走”、素质教育讲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做得扎扎实实。 2005,6原教育部长何东昌《关于基础教育中广泛存在应试教育倾向及有关建议的报告》将应试教育的批判再度推向一个高峰。 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端,是教育的本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教育观念的问题。这与“应试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观念“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选拔和鉴别人才的唯一方式,它决定了教学的目的、方式、手段以及管理和评价的导向。一切以考试为中心、以升学为目的。这成了许多地方当前发展教育的目标和宗旨。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升学率成为一所学校办学优劣的唯一评价标准。新课程环境从教师与学生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参考)

学生观 1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由试点实验阶段走向全面推广阶段。新课程,向我们学生、也向我们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其中之一便是教师应该如何看待学生? 在实施新课程中,学生是核心,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的老师需要主动地、自觉地抛弃传统的师生观,而建立一种积极地、有效地新型师生关系,具体说来,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学生当做学生。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我们将学生看作是学习的机器,对于学生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但从来不考虑学生的要求,是将学生看作机器,而不是看作为一个人。因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首先要将学生看作学生,看作为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 二、把学生当作朋友。 教师要敢于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不再强调“学生必须服从教师”,而要坚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作朋友,意味着要和学生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人生观、世界观,要对学生平等和信任。 三、把学生当做老师。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更新已经是日新月异。现在的教师,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现在的学生,也不再是“期望的知识接受器”,其中有些学生某些方面的知识(包括计算机、现代科技等方面)已超过了部分教师,由于目前获取知识的渠道之多,即使在教师所执教的本学科上,也有不少信息——学生已经掌握了,而教师却还毫不知晓。 四、把学生当做同学。 新课程、新教材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学生固然需要教师的教学与引导,但教师也同样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培训与指导。 第五,把学生当作儿童。 作为儿童的学生应该有自 己的童心,有作为儿童的特有 的性格和爱好。作为教师就应 该将学生看作儿童,对于儿童 的要求应该符合儿童的身心特 点。 总之,新课程给我们带来 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 应该不断更新观念,用正确的 态度对待学生,从而和学生在 新课程下一起成长和进步。 2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角色观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 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 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学生是 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 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 者”。然而多年以来,受旧的教 学模式的桎梏,学生的角色并 没有明显得到改变,结合新课 标的理念,我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由回答者到质疑者的转变 过去的课堂教学像是一个小型 的舞台,教师是演员,学生则 是观众,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 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会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现在的学生再也不会容忍在课 堂中担任这样的角色,因为他 们有思想,有个人的主见,也 更乐意向别人表达个人的见 解,如果我们再用这样的方法 来压制学生,得出的结论显而 易见。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的放矢的把学习的权力交给 学生。如教学《能被2、5整除 的数的特征》一课时,当新课 结束后,余下时间我把本班学 生分成八个组,每两个组为一 小组,两组学生围绕新授内容 展开讨论,一组为正方,一组 为反方,这时的教师不再以权 威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以指导 者的身份加入到大讨论中去, 把学生真正推到讨论的最前 沿,只有当学生遇到确实难以 解决的问题时,才予以指导。 这时候只见两方队员都在忙碌 着,一方成员在积极准备问题, 另一方则忙着应“战”,学生甲: “你们知道能被2整除的最大 数吗?”学生乙:“因为自然数 是无限多,所以能被2整除的 数是不可能找到的”。教室中不 时传来同学们的争论声,课堂 气氛非常活跃,通过课堂检测 来看,学生们都较好地掌握了 知识。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争辩, 可以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在交流中 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 发展的过程,经过独立思考, 相互讨论,艰辛探索,去体验 成功的愉悦,同时,能够提出 问题本身就是进步。因为发现 问题比解决问题往往要重要, 当然,要想解决问题单靠一个 人的力量是很做到的,只有依 靠大家的力量共同完成。所以, 采用这样的形式既培养了学生 的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 力,也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充 满了生机。 二、从听课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学生的生活经验固然的限,但 并不防碍他们的独特的情感体 验和内心追求。因而,教师在 授课时,应考虑学生独特的心 理特点。新课标中指出:“数学 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 展,要利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 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 的活动”。以往的课堂教学设 计,是教师凭个人对教学内容 的理解设计出来的,而忽略了 学生这个群体,使得学生对上 课根本不感兴趣。为了改变这 一状况,在教学《百分数的意 义》一课时,我从班级中随机 抽了几名学生,让他们参与到 教学设计中,以便了解学生们 对本节课的看法。不试不知道, 学生们提出的见解让我大吃一 惊,学生甲:“老师,我们早就 认识百分数了,所以我认为在 开始时,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选 取一些例子,这样同学们学习 就有兴趣了”,学生乙:“老师, 我们可以把本节课的知识分成 若干个小问题,这样大家就可 以讨论了,我们喜欢讨论这种 形式”,学生丙:“老师,我们 可以把知识融入到游戏、故事 中”……综合以上意见,我对 本节课的教案进行了设计,结 果那节课,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出色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这样 做,不仅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 学之中,而且也有利于教师全 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 基础,从而设计出符合儿童心 理特点的教学模式,同时也会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 趣,因为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 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我 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 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可见,在学习活动中 把学生从听课者的角色转变为 参与者这个角色是显得多么重 要。 三、由解题者到出题者的转变 考试是一促评估手段。有时, 为了达到我们自认为“理想” 的评估效果,便会绞尽脑汁, 不遗余力地设计出一些超出学 生认知结构和知识特点的各类 高难偏的题型。从而导致学生 对考试却有一种畏惧的心理, 我想这种考试所产生的负面作 用有以下几点: 1、学生担心考的不好,会被父 母、老师批评。 2、学生对考试不感兴趣,因为 内容呈现的形式总是老一套。 那么能不能减轻一下学生的心 理压力,降低对考试的畏惧感 呢?我认为让学生参与到编题 中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例如在 学习完《圆柱圆锥球》这一单 元后,我在班级宣布:本单元 考试将进行改革,考试题目由 大家提供;老师从中选出比较 好的题目编成考卷,同时对那 些入选的题目的作者给予奖 励。自从通告之后,我发现同 学们都在认真准备,以便自己 出的题目能被老师选中,事实 上,学生们在准备题目的时候, 不仅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还要 复习本单元的知识,学习的性 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被动 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例如: 学生甲:“王爷爷买来一些沙 子,把它堆放在一个墙角,已 知这堆沙子的底面半径是5 米,高8米,求这堆沙的体 积?”,学生乙:“唐老鸭对米 老鼠说‘如果把一根长4米的 圆柱体锯成两段后,表面积增 加12平方米,那么这根木原来 体积是()立方米,请同学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