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资料_问答题

如何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内涵和历史地位?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七大首次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

答: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有哪些?

答: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什么发展,如何评价发展和实现发展的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什么

答: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平为标准。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的基本内容

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坚持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各种合法权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中的“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 “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

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

把握新时代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答:内涵:第一,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第二,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第三,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第四,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第五,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意义:第一,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天复兴的光明前景;第二,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第三,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两个没变指的是什么

答: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人世界前列;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三是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两个没变指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什么?

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正确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

答:科学内涵在191页,自己总结。实现途径: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实现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

5.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

7.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努力。

正确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

答: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3.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页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关系。如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老师原话: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答:第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第四,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第五,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第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如何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性

答: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这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答: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首先是要完善以完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次是要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再次是要进一步健全法治保障体系,最后是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如何理解文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作用

答: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要求我国由个文化大国转变成为一个文化强国,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赋于我们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

答: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首先要努力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其次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重国家形象塑造,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最后要加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提炼与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提高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国际知晓率和认同度,实现文化软实力提升“形于中”“发于外”

文化强国的特征

答: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如何完善我国收入分配格局

答: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人者收人、调节过高收人,取缔非法

收人。拓宽居民劳动收人和财产性责人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它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总体安全观的内涵

答: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富内涵

答: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以天地自然为生存之源、发展之本,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创造和发展了人类文明。在这个历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依附自然到利用自然、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历程。今天,人类社会正日益形成这样的普遍共识: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个客观规律谁也无法阻挡。

如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答:1.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更持的直要态度。要求人对自地一怀有敬提之心感想之情、报思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流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只有尊重自然才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科学态度;2.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3.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进利用不讲建设。

坚决打赢决胜全面小康的三大攻坚战是什么

答:第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第二,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第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答: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首先是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次是要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再次是要进一步健全法治保障体系,最后是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是什么

答: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兵的大所军队,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的一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流军队。

如何准确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

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探远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润安个、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第一,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第二,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第三,经济上,要同舟世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第

四,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祥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第五,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如何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外交的崇高且标,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世界各国应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第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第二,不断完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第三,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第四,推动国际社会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努力。

如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要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依法治国,就要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答: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