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液体管理

危重患者液体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SICU

郑悦

危重患者容量管理——“走钢丝”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fluid overload in heart failure and cardio-renal syndrome: the "5B" approach Semin Nephrol.2012 Jan;32(1):129-41.

液体治疗

液体应被视为药物

fluid resuscitation ≠ fluid maintenance

适应症/禁忌症

increase cardiac output

improve microvascular blood flow improve perfusion

输什么?怎么输?(输多少?什么速度?)

输什么?

体液的分布

水是身体中含量最大的成分

男性体液量占成年人体重的60%(女性:50%)

随年龄而变化

健康人可以调节体液平衡

细胞内液(ICF)

含有对维持稳态非常重要的溶质 细胞外液(ECF)

组织间液

细胞之间及细胞周围 血浆

体液分布

细胞内液第一间隙

(ICF) 血浆

细胞外液第二间隙(ECF) (功能ECF)

组织间液

腔隙,淋巴液第三间隙

(非功能性ECF)

?水可以自由从各间隙

进出

?电解质可以在细胞外

液自由出入,但不能

在细胞内、外自由交

?正常情况下,白蛋白

大部分保留在血管内成人,70kg

比例

(%)

绝对值

(L)体液总量(TBW)6042细胞内液(ICV)4028细胞外液(ECV)2014组织间液(ISF)1611

血浆(PV)43血容量(BV)75

图示说明

问题

病人体重70 kg,如果失血500 ml,需要补充血容量。

如果分别用5%葡萄糖溶液、RL液和5%白蛋白溶液补充,各需要多少液体量?

计算公式

补充液体量

用5%GS 补充

当葡萄糖液注入血管内时,其中的葡萄糖参与了机体的

新陈代谢,只剩下自由水的成分。当这些自由水进入到血管内时,它们将按照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之间的比例

关系重新分配,最终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组织间液

血浆

细胞内液

5%GS补充时的用量

5%GS用量

其中

expected PV increment = 0.5 L

Distribution volume = 总体液量= 42 L

Nomal PV = 3 L

5%GS用量= 0.5 ×42 ÷3 = 7 L

静脉输注RL 后

RL 液在细胞外液自由出入。因此输注

RL 液后均匀分布在细胞外液,其分布容积为14L

RL 液

ECF: 80%

20%

RL补充时的用量

RL用量

其中

expected PV increment = 0.5 L

Distribution volume = 细胞外液= 14 L

Nomal PV = 3 L

RL用量= 0.5 ×14 ÷3 = 2.3 L

不同晶体组分

神经重症患者的液体管理,看看最新共识怎么说

神经重症患者的液体管理,看看最新共识怎么说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液体管理是神经重症患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患者的容量复苏及维持,以及颅内压控制和延迟性脑缺血的防治。近日,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SICM)发布了最新神经重症监护患者液体治疗共识建议,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指导,以下是本指南的主要推荐意见,供大家参考。 推荐强度说明强推荐:专家共识小组中有80%以上的成员投票赞成或反对这一立场;弱推荐:当赞成票或反对票达到80%的门槛时,将该推荐设为弱推荐;没有建议:赞成票或反对票未达到80%。 神经重症患者的一般液体管理 ? 1. 推荐使用晶体液作为神经重症患者的首选维持液(强推荐)。? 2. 建议不要在神经重症患者中使用胶体液、含葡萄糖的低渗溶液和其他低渗溶液、白蛋白作为神经重症患者的维持液(低渗溶液:渗透压小于260 mOsm/L)(强推荐)。? 3. 建议不要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使用高剂量(20%~25%)白蛋白(强推荐)。 ? 4. 对于低血压的神经重症患者,建议使用晶体液作为一线复苏液体(弱推荐)。? 5. 不建议在低血压的神经重症患者中使用合成胶体作为复苏液(弱推荐)。? 6. 不建议在低血压的

神经重症患者中使用含葡萄糖的低渗溶液和其他低渗溶液 作为复苏液(强推荐)。? 7. 不建议在低血压的神经重症患者中使用低剂量(4%)白蛋白作为复苏液(强推荐)。? 8. 不建议在低血压的神经重症患者中使用高剂量(20%~25%)白蛋白作为复苏液(弱推荐)。? 9. 不建议在低血压的神经重症患者中使用高渗盐水作为复苏液(弱推荐)。 ? 10. 建议临床医生在给神经重症患者进行补液期间,考虑以正常血容量为目标(弱推荐)。? 11. 建议整合多个血液动力学变量,来指导多模式的治疗方案,从而优化神经重症患者的液体治疗(强推荐)。? 12. 在对神经重症患者的液体治疗进行优化时,建议使用动脉血压和液体平衡作为主要终点指标(强推荐)。? 13. 建议同时整合其他变量(如心输出量、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血乳酸、尿量),以优化神经重症患者的液体管理(弱推荐)。? 14. 建议不要单独使用中心静脉压作为指导神经重症患者液体管理的终点指标(强推荐)。? 15. 不推荐在神经重症患者中使用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即整体液体负平衡)(弱推荐)。 ? 16. 建议使用液体平衡作为神经重症患者液体管理的安全终点(弱推荐)。? 17. 建议监测电解质情况(Na ,Cl-)作为神经重症患者液体管理的安全终点(弱推荐)。? 18. 建议监测渗透压作为神经重症患者液体管理的安全终点(弱推荐)。? 19. 不建议将中心静脉压监测作为神经重症患者液体

重症患者的液体治疗策略分析

重症患者的液体治疗策略:限制与开放 重症患者的液体治疗是"限制"还是"开放"的争论持续了十余年,本文拟对近几年来的已经理清的某些共识性意见作概要叙述。 一、争论的实质是体液蓄积对预后的影响 争论缘起2001年Rivers等进行的一项RCT。这是一项被誉为里程碑式的研究,他针对263例急诊室内脓毒症(sepsis)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比较了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与常规复苏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实施EGDT组死亡率显著降低,预后明显改善。随后,EGDT被作为severe sepsis 和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早期治疗的集束元素。由于EGDT研究包含了不同严重程度的sepsis,有人在后续分析中发现这两种复苏方法死亡率的差别在severe sepsis 和septic shock患者中依旧保持统计学显著性意义,而在sepsis syndrome的患者中两组未显示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为此,EGDT的液体策略被怀疑存在某些缺陷。其实引起统计学分析结论在sepsis syndrome改变的原因不在复苏液体的总量,因为两组患者的输液量相仿,平均都在14L左右,只是EGDT组较大比例的液体量集中在急诊的6小时内输入。另外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该研究入组患者的基线血清肌酐平均值增高达2.6mg/dl,反映出入组患者中在复苏开始时可能包含了较高比例的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虽然EGDT 报告原文未提供两组患者入组时AKI的百分率和在治疗干预后发生AKI的百分率,但这种推理毋庸置疑。EGDT受到的质疑正是重症AKI患者"开放"输液是否会引起体液蓄积,或可产生严重不良后果的深重疑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