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4:大起大落的商界企业家史玉柱

案例4:大起大落的商界企业家史玉柱
案例4:大起大落的商界企业家史玉柱

案例2:大起大落的商界企业家史玉柱

一案例名称:大起大落的商界企业家史玉柱

二案例适用:本章第一、二节资本循环与周转

三案例来源:《史玉柱商界沉浮启示录》王宇著

四案例内容:

(1)大起大落的商界企业家史玉柱。据《金羊网一新快报))2007年5月8日等多家媒体报道:1997年1月19日下午,一份从珠海总部传来的急件交到了史玉柱的手中,这是深圳《投资导报》一篇头版头条文章的复印件,题为《“巨人”史玉柱身陷重围》。该文披露了巨人集团资产已被法院查封、集团拖欠员工三个月工资、一名副总裁和七名分公司经理携款携物失踪,以及其保健品开发付出上亿元学费等事实。史玉柱大惊失色,巨人集团的危机由此大白于天下。墙倒众人推,媒体的狂轰滥炸、一系列负面报道使得“巨人”和史玉柱深陷重围。得到消息的债权人蜂拥而至,将巨人集团总部办公楼围得水泄不通。巨人大厦停工,总部办公楼被拍卖抵债,银行账户被法院冻结,巨人集团欠债2.5亿元,名存实亡。人们都以为这下史玉柱是彻底完了,欠债让他再活三辈子也不可能还清,没有人相信他还能东山再起。“巨人”兵败如山倒,遭遇“滑铁卢”,其祸根是1992—1993年犯下的战略错误,经过几年的积累,终于在1997年全面爆发。因此,史玉柱要想东山再起并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从根本上纠正这种战略失误,而当战略错误纠正之后,资金问题就成了首要问题。当时,“巨人”濒临破产倒闭的绝境,能够抵押的资产早已被抵押、查封和拍卖,任何想通过资产抵押贷款的渠道都已被堵死。而且,当时对巨人集团来说,任何一般性的参股经营也已成为不可能。但是,“巨人”两个字却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在当时中国企业的品牌中无人能及。这时,何学林为史玉柱设计的是“零成本”收购方案,即收购方不需要掏一分钱,但条件是“整体接收”,接受巨人集团的所有资产和负债,承担所有债权债务。收购方占51%以上的股份,史玉柱占49%以下的股份。收购之后,由收购方投入启动资金,将断裂的资金链连接起来,重新启动新“巨人”。收购方用“零成本”收购的,主要是“巨人”品牌的无形资产、史玉柱的失败教训和史玉柱本人的才能。通过收购,巨人集团原先积累的无形资产一下子被嫁接到了收购者身上。而且,巨人的倒下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收购“巨人”这一行动本身,也会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这是一个双赢之举:史玉柱可以获得

发展资金,发展起来之后,可以按股分红,如果想单打独斗,再另起炉灶也不迟;收购方则一下子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可以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又可以拯救巨人品牌,使之起死回生。但是,史玉柱不愿意巨人集团整体被收购,两次坐失了良机。

(2)潜心修炼“脑白金”。在具体的经营战略上,“巨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产业发展方向和产品,是一个重要问题。当时巨人的业务涉足电脑、房地产、保健品三大领域。应该选择哪一个作为突破口?或者,是否另辟蹊径,寻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般人都会认为回到电脑上来是正确的,因为按照通常的逻辑思维,多元化经营把“巨人”拖向了深渊,电脑是“巨人”的老本行,当然要回到本行上来。但“巨人”理性地选择了保健品,做脑黄金,以此为突破口,进入良性循环。此时的史玉柱是一个负债数亿的创业者。如果大张旗鼓地进行“第二次创业”,媒体必然会进行“追踪报道”,史玉柱失败者的形象势必会影响产品的销售和商务合作。更为严重的是,他稍有起色,甚至他还没开始干,债权人就会蜂拥而至。因此,为了保护自己,史玉柱必须采取隐姓埋名的策略。于是,喜欢模仿革命领袖和战时行为方式的史玉柱收拾“残部”,开始了新的“长征”。他切断与巨人集团的一切联系,从珠江三角洲转战长江三角洲,隐姓埋名,卧薪尝胆,开辟新的“根据地”。他将“脑黄金”的名字改成了“脑白金”,并从一个朋友处获得50万元资助,在上海注册了健特公司,在珠海注册了康奇公司和士安公司。在这些公司当中,史玉柱都不是法人代表。史玉柱本人的公开身份则是“策划总监”,而双方私下签订秘密协议,史玉柱才是事实上的老板。“脑白金”出来之后,通过大规模、密集性的广告攻势,迅速填补了国内保健品行业低迷期过后的市场空当,风靡全国。到2000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员工数千人,并在全国建立了拥有200多个销售点的庞大销售网络,规模超过了鼎盛时期的巨人集团。史玉柱,这位在落难时千夫所指、几乎被送进监狱、攀登珠峰时又差点葬身雪山的“著名失败者”,3年之后竟然又奇迹般地站了起来。

(3)巨人大厦是史玉柱的“滑铁卢”。该大厦始建于1993年,当时珠海市政府为了扶持巨人集团,先后两次批给其约4万平方米的土地,125元/平方米的低价几乎等于白送。但是,史玉柱在“典型”意识的推动下,将巨人大厦的规划从18层不断“加高”到72层,要建全国最高的楼宇。72层楼所需建设资金约12亿元,当时手中只有1亿元现金的史玉柱将赌注押在了卖楼花上。而正是在1994年巨人大厦开始卖楼花时,政府开始对过热的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卖楼花受到一定限制。1996年,已投入3亿多元的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在贷不到款的情况下,史玉柱不得不将保健品业务的资金调往巨人大厦。最终,脑黄金等保健

品业务因“抽血”过量,再加上管理不善,迅速盛极而衰。1997年初,巨人大厦未能按期完工,史玉柱多方筹资未果,购楼花者又要求退款,巨人集团的财务危机在媒体“地毯式”轰炸下爆发,其超过3亿元的应收款也因此无法收回。不久,只建至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停工。史玉柱也从公众视线消失了。2000年,史玉柱在“人间蒸发”两年多后,再次高调出现在媒体面前。据其介绍,他和原班底在上海及江浙创业,做的是保健品脑白金。他一再表示,所欠巨人大厦楼花购买者的钱一定要还。

(4)倾力打造“征途网络”形象广告。2006年12月,一组爆笑版的“征途网络”形象广告在中央电视台亮相,这正是史玉柱目前倾力打造的网络游戏企业。“做游戏第一靠人,第二是靠钱堆出来的。”史玉柱对媒体宣称,“这次我进军网游,除了有非常优秀的团队和产品外,我还准备了2亿元,1亿直接投进去,1亿做储备。投资在500万元以下的成功率不到10%,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没有失败的。”史玉柱认为,网游能够圈进来的人越多越好,因为人气是互联网的关键因素,“人一多,就能赚大钱”。这是史玉柱做“征途网游”形象广告的初衷,而在以往推出新产品时,广告就是其屡试不爽的“万能钥匙”。上世纪80年代末,史玉柱首次创业捣腾自己开发的“巨人汉卡”软件时,就以“赊账打广告”的方式进行推广——以加价1000元的代价从电脑商家获得推迟付款半个月的优惠,以软件版权向杂志做抵押先做广告后付款。第一次的广告成功了,在杂志广告付款期限的前两天拿到了订单。两个月后,史玉柱赚到了10万元,他将这10万元全部投入广告;4个月后,其营业收入超过100万元。“巨人汉卡”曾独领市场风骚,为史玉柱赚下第一桶金。而“广告”也从此成为史玉柱开辟新事业的必用招数,。1993年,“巨人”推出M一6405、中文笔记本电脑、中文手写电脑等多种产品,其中仅中文手写电脑和软件的当年销售额即达到3.6亿元。“巨人”成为位居“四通”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史玉柱也成为珠海市第二批重奖的知识分子,被当地政府作为创业典型大力扶持。1994年底,“巨人”推出“脑黄金”等12种保健品。史玉柱展开了密集的广告轰炸、人海战术,投放广告超过1亿元。这次广告战再次大获全胜。1995年1—3月,脑黄金的回款额达1.9亿元。1995年,史玉柱被《福布斯》列为内地富豪第8位,“脑黄金”取代“巨人汉卡”成为巨人集团新的摇钱树,年利润总额超过1亿元。在不久前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史玉柱提出,“你来玩,送你钱”,今后将成为网游产业的主要营销手段。随即,史玉柱完全照搬了“脑黄金”的营销策略——密集的广告轰炸、人海战术、疲劳战术,还创造性地利用广告软文,大力宣传脑白金的溯源、功效,激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购买意愿。脑白金成

功了,史玉柱全部清偿了巨人大厦所欠的预售楼花款,重筑自己的社会美誉和公司信誉。“还钱”无疑成为史玉柱重出江湖最佳的个人形象广告。史玉柱每一次的广告策略都取得了成功,除了白手起家的那一次是“赌”,其后的几次都是苦心经营的结果。史玉柱把营销当成一场战役。比如“脑白金”,每年的春节和中秋是广告投放高潮,中秋倒推10天,春节倒推20天,在这30天里,“脑白金”不惜血本,广告密集轰炸。因为2—9月初的广告量很小,所以广告费用分摊到全年并不高。在这样一种广告策略下,“脑白金”每年春节的销售量就占全年的50%~70%。2001年,史玉柱当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五案例评析:

在中国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史玉柱无疑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创业者之一。1989年,史玉柱研究生毕业,借款4000元下海创业,研究开发的M-6401排版软件4个月就赚了100万元。随后又推出M一6402软件,销量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1991年,创立巨人公司,推出M-6403软件,实现利润3500万元。1993年,推出M-6405、中文笔记本电脑、中文手写电脑等多种产品,其中仅中文手写电脑和软件的当年销售额即达到3.6亿元。“巨人”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1994年,史玉柱当选“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1996年底,推出“脑黄金”等12种保健品,投放广告1亿元。1995年,史玉柱被《福布斯》列为大陆富豪第8位。1997年,因一连串盲目扩张的决策失误和兴建巨人大厦造成资金链断裂而导致巨人集团轰然倒塌,欠下2.5亿元的债务。史玉柱沦落为“全国最穷的人”,演绎了一个企业迅速盛极而衰的经典案例。1998年,史玉柱开始重新创业。他带领一批“巨人”旧部开始做“脑白金”,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就把脑白金打造成中国著名品牌。2000年,脑白金获得全国保健品单品销售冠军,创造了年销售10亿元的奇迹。2001年,史玉柱还清了2.5亿元债务,并将“敢于承担个人责任”写进新巨人集团的经营理念,用行为宣示了“追求诚信才能东山再起”的游戏规则。从巨人集团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_二是做企业不能山林呼啸。史玉柱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组织起一个有效的团队,正是导致其失败的最关键原因。二是史玉柱缺乏资本股本结构理念。巨人集团的管理体制失误就在于同一集团公司下属的不同业务,在资产上分隔不清楚。如果当时史玉柱在体制设计时,就能很清晰地把电脑、保健品与房地产三块业务分隔开来,组建三个独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或责任有限公司,分散股权,组建各自的董事会,那么房地产项目的失败决不会把保健品项目也拖垮。三是巨人集团资金链断裂是一个直接原因。1993年开发巨人大厦,史玉柱一开始曾固执地不用银行贷款,主要以集资和卖楼花的方式筹资,因不顾实际地一再加高楼层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的

改变,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巨人大厦烂尾,史玉柱成为“中国首负”。四是史玉柱的“广告模式”屡屡成为开启新事业的“万能钥匙”,从起家的“巨人汉卡”到发家的“脑黄金”,再从东山再起的“脑白金”到目前的网络游戏《征途》,莫不如此。史玉柱从一穷二白的创业青年,到全国排名第八的亿万富豪,再到负债两个多亿的“全国最穷的人”,再到身家数十亿的资本家,演绎的真实故事,到底说明了什么?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六案例讨论:

(1)我们应该从巨人集团发展的兴衰过程中汲取什么教训?

(2)运用政治经济学中的产业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原理分析巨人集团兴衰的主要原因。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行为控制研究 黄丽婷 学号:2009116103 2012-10-31

目录 案例回顾 (3) 行为分析 (4) 1.行为动因。 (4) 2.行为途径 (4) 3.行为定性。 (4) 4.成功原因 (5) 5.危害 (5) 解决对策 (6) 1.法律的完善 (6) 2.组织机构的完善。 (6) 3.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6) 4.完善股权分配。 (6) 5.违法代价的增加。 (7) 6.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 (7)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行为控制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托普软件的案例,对大股东的支撑行为和隧道行为进行行为动因分析和行为解读。我们发现支撑行为是大股东为了实现隧道行为而做的前期铺垫,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实际收益。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小股东的权益受到了大股东的侵害。如何避免大股东的机会投机行为并保障上市中小股东的利益将是本文要讨论解决的问题。 关键字;大股东控制支撑行为隧道行为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案例回顾 长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1995 年11 月1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上市时股票简称川长征),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传统的机械制造。但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不佳,出现亏损,股东权益出现负数。无法在资本市场中再融资。1998年托普发展购买长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原第一大股东持有的股份,成为长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新的第一大股东。将长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与托普发展进行重组,将公司的主业变更为软件业,托普软件实现借壳上市。托普发展通过关联交易实施支撑行为,来粉饰托普软件的业绩使托普软件有一个很好的市场形象,并使得托普软件达到增股条件。2000 年,市场成熟时,托普软件于以每股28 元的高价成功地实施了增发新股,从证券市场募集资金9.5 亿元。而后大股东通过隧道行为转移利润,并占用公司巨额资金,通过公司为关联方提供大量担保等。最后公司巨亏并且因担保而承担连带责任的诉讼不断,主要生产经营资产被法院冻结,处境非常困难。原托普发展作为第一大股东通过增发新股和隧道行为,卷走大量利润。而原川长征即托普软件只是被大股东用来敛财的一个工具,其中的小股东包括股民的利益被大股东侵害,甚至是被赤裸的掠夺。

巨人集团的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的案例分析 工商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1402孙宇琦 一、背景 案例陈述巨人集团的创始人史玉柱先生,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深圳大学软科学管理系,硕士学位,有着相当专业背景,敢于在那时辞去公职单干创业,是件很不容易的决定。89年,史玉柱承包了深圳科技工贸公司电脑部,并利用买者信息不对称大打市场广告,很快就取得了成功,也为创业巨人集团奠定了基础。随后91年,他创业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借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大肆利用广告推销,利用买者缺乏选择性、判断性和比较性的环境,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到93年,巨人就很快成长起来成为“巨人”企业,年销售额近5亿元,引起了国家领导的关注和重视,随后史就成为中国改革的风云人物。93年是中国电脑行业遭受“外敌入侵”的一年,随着西方10国组成的巴黎统筹委员会的解散,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口计算机的禁令失效,COMPAQ、HP、AST、IBM等世界著名电脑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94年史玉柱进行第二创业,跳出电脑行业,走多元化发展的扩张之路。四大方面:电脑、房地产、保健品、药品四个方向。95年,发动电脑、保健品、药品的三战役,大规模的闪电战术创造出了奇迹,30多个产品上市后15天内,订货量就突破了32亿元,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96年,开始建造巨人大厦,同时伴随着保健品市场的普遍下滑,导致资金短缺,天灾原因,没有能按合同完成大厦20层,4000万楼花成为巨人集团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债主上门。同时巨人员工停薪两个月,一批骨干离开公司,整个公司人心惶惶。接着舆论哗然,巨人集团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 二、史玉柱创业的成功之处 1,抓住了市场需求,敏锐的嗅到了国内市场上缺乏一种中文操作系统,从而推出了汉卡。 2,营销成功,将身上所有资金投入广告,气魄宏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善于整合资源,巨人集团创立之初,家小底薄。史玉柱便邀请全国的电脑经销商座谈,让利推销产品。使其产品迅速销往全国,公司规模 急剧扩大,迎来了巨人集团的第一次腾飞。 4,巨人集团的预期正确。史玉柱看中的电脑、房地产、保健品、药品四项市场需求都眼光独到,正蓬勃发展。事实也证明,在不同的时期, 这些预期都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5,企业家精神。史玉柱性格果敢,敢于尝试、创新。毅然辞去公务员的职位,转而下海经商。这些,都是其成功必不可少的。 6,不断推出新产品,利用广告、媒体曝光,保持新鲜度,利用消费者选择的盲从性,接受到大量订单,从而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 利润。 三、巨人集团衰败的原因 1,史玉柱过于看重负债率,轻视了资金链对企业来说生死攸关的作用。 2,受政府影响过大,不断加高巨人大厦的楼层,脱离了公司实际。 3,规模过大,史玉柱野心勃勃,想要多点开花,导致公司一直张力运行,一旦出现问题,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 答案

巨人集团的兴衰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刘泽辜和平王斌斌李政施崴 一、史玉柱当年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1) M系列产品的开发。例如,史玉柱当年开发出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推向市场,销售业绩突破百万大关。而后,成立巨人新技术公司,继而推出M-6401汉卡,实现纯利1000万元。1993年,巨人集团成立8家全资子公司,在全国各地成立了38家全资子公司。同年,巨人集团实现销售额3.6亿元,利税4600万元,最终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 (2) 有效的促销手段。例如,史玉柱当年开发出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后,利用《计算机世界》先打广告后付款,使其产品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得到消费者青睐。1992年7月,巨人公司将管理机构和开发基地由深圳迁至珠海,同年9月,巨人公司升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使得内外部环境更有利于发展。 (3) 充分把握外部环境的变化。1993年以前,西方国家禁止向中国出口计算机,所以国内计算机行业竞争小,史玉柱抓住市场机会,开发的M系列产品成为皎皎者,成为巨人集团的核心资源,使巨人集团迈入高速发展阶段。 二、巨人集团的核心资源是什么?巨人集团的第二次创业属于何种战略?它是否与其核心资源相匹配? 巨人集团的核心资源是M系列产品。从案例中可知,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注册成立。8月,史玉柱投资80万,组织10多个专家开发出M—6401汉卡上市,11月,M—6401汉卡销量跃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获得纯利达1000万元。1992年底,巨人集团主推的M-6401汉卡年销量2.8万套,销售量共1.6亿元,实现纯利3500万元,年发展速度达500%。 1993年8月,巨人集团开发出M-6401排版系统,巨人财务软件等13个新产品。同年,巨人集团实现销售额3.6亿元,利税4600万元,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 综上所说,巨人集团是在以M系列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说巨人集团的核心资源是M系列产品。 1994年8月巨人集团提出“二次创业”的构想。其第二次创业属于抓住快速增值消费战略,规模和范围都是非常宏大的。正如案例所说,在房地产方面,投资12亿元兴建巨人大厦,投资4.8亿元黄山兴建绿谷旅游工程,投资5400万购买装修巨人总部大楼,在保健品方面,准备斥资5个亿,在一年内推出上百个产品等。这些项目的实施和巨人集团原有的核心资源都具有很大的行业差距,不相匹配,投资风险加大。 三、运用SWOT理论,对多元化初期的巨人集团进行分析,从你的分析来看,它此时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多元化本质上是对人类能力有限性的一个挑战,专业化是企业自己向着熟悉的领域逐步纵向发展的,相反多元化是企业向着横向发展,推出不同于企业原有的产品甚至是跨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巨人在实行多元化战略初期即获得惊人的利润,但也给巨人集团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危机,下面以SWOT理论对巨人集团初期的多元化进行简单的分析。 首先,巨人集团实行多元化的优势(S)在于:当时的巨人集团从1989年到1993年,已逐渐发展为一个具有实力与财力于一体的大集团。正如案例中所说的,1993以后集团仅在一年时间内推出中文手写电脑,中文笔记本电脑,巨人传真卡,巨人中文电子收款机,巨人钻石财务软件,巨人防病毒卡,巨人加密卡等产品,实现销售3.6亿元,利税4600万元,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 其次,巨人集团实行多元化的劣势(T)在于:在巨人开始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时候,内部管理秩序由于随着企业规模的迅速膨胀而变得混乱。正如案例中所指出的那样,“史玉柱已经预感到了大集团的管理隐患。由于资金的规模急剧膨胀,管理上随之进入“青春期”出现了浮躁和混乱”。特别是1994年初巨人集团发生的两件大事。一件是西北办事处主任贪污和挪用巨额资金;另一件是参与6405软件开发的一位员工,在离职后将技术司卖给另一家公司,给巨人造成很大损失。这些因素都是巨人在实施多元化扩张中的自身劣势所在。 再次,从外部机会来看(O):伴随国内电脑业务步入低谷,对巨人集团来说此时迫切需要寻找一个新的产业支柱,当时全国正值房地产热,对于巨人集团来说是一个发展机会。正如案例所说的

现代企业管理案例分析题[1]

德国大众公司的动态薪酬体系 德国大众是当今世界排名第五的跨国大型汽车工业公司,在美国《财富Fortune》杂志按营业额评选的世界500强中排名前30位,总部设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在我国的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分别占有49%的股份。 大众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即两个成功。第一个成功是指使每个员工获得成功,人尽其才,个人才能充分发挥;让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增强主人翁意识,参与企业管理。第二个成功是指企业的成功,使企业创造出一流的业绩,使企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两个成功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在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成功。他们认识到员工应当自由支配一生中的工作时间,对每个员工都应有灵活的安排,通过使员工与其所能适应的工作位置相匹配,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防止辞退现象,保证位置的存在,要做到公司不景气时不发生辞退现象,不能遇到困难就辞退职工了事。大众公司强调要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企业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企业要建立动态的薪酬制度,以适应经济状况的变动,使企业成为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有呼吸的企业”。 构建动态薪酬体系 所谓动态薪酬体系,一是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和发展情况,以及其他有关因素变动情况,对薪酬制度及时更新、调整和完善;二是根据调动各方面员工积极性的需要,如调动管理人员、科研开发人员和关键岗位员工积极性的需要,随时调整各种报酬在报酬总额中的比重,适时调整激励对象和激励重点,以增强激励的针对性和效果。这其中包括基本报酬、参与性退休金、奖金、时间有价证券、员工持股计划、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等六项。 基本报酬:保持相对稳定,体现劳动力的基本价值,保证员工家庭基本生活。 员工参与性退休金:1996年建立,员工自费缴纳费用,相当于基本报酬的2%,滞后纳税,交由基金机构运作,确保增值。属于员工自我补充保险。 奖金:1997年建立,一为平均奖金,每个员工都能得到,起保底奖励作用;二是绩效奖金,起进一步增强激励力度作用。使员工能分享公司的新增效益和发展成果。 时间有价证券:1998年建立。 员工持股计划:1999年建立,体现员工的股东价值。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2001年建立,设立养老基金。企补充养老保险相当于基本报酬的5%。 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制度

案例4:大起大落的商界企业家史玉柱

案例2:大起大落的商界企业家史玉柱 一案例名称:大起大落的商界企业家史玉柱 二案例适用:本章第一、二节资本循环与周转 三案例来源:《史玉柱商界沉浮启示录》王宇著 四案例内容: (1)大起大落的商界企业家史玉柱。据《金羊网一新快报))2007年5月8日等多家媒体报道:1997年1月19日下午,一份从珠海总部传来的急件交到了史玉柱的手中,这是深圳《投资导报》一篇头版头条文章的复印件,题为《“巨人”史玉柱身陷重围》。该文披露了巨人集团资产已被法院查封、集团拖欠员工三个月工资、一名副总裁和七名分公司经理携款携物失踪,以及其保健品开发付出上亿元学费等事实。史玉柱大惊失色,巨人集团的危机由此大白于天下。墙倒众人推,媒体的狂轰滥炸、一系列负面报道使得“巨人”和史玉柱深陷重围。得到消息的债权人蜂拥而至,将巨人集团总部办公楼围得水泄不通。巨人大厦停工,总部办公楼被拍卖抵债,银行账户被法院冻结,巨人集团欠债2.5亿元,名存实亡。人们都以为这下史玉柱是彻底完了,欠债让他再活三辈子也不可能还清,没有人相信他还能东山再起。“巨人”兵败如山倒,遭遇“滑铁卢”,其祸根是1992—1993年犯下的战略错误,经过几年的积累,终于在1997年全面爆发。因此,史玉柱要想东山再起并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从根本上纠正这种战略失误,而当战略错误纠正之后,资金问题就成了首要问题。当时,“巨人”濒临破产倒闭的绝境,能够抵押的资产早已被抵押、查封和拍卖,任何想通过资产抵押贷款的渠道都已被堵死。而且,当时对巨人集团来说,任何一般性的参股经营也已成为不可能。但是,“巨人”两个字却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在当时中国企业的品牌中无人能及。这时,何学林为史玉柱设计的是“零成本”收购方案,即收购方不需要掏一分钱,但条件是“整体接收”,接受巨人集团的所有资产和负债,承担所有债权债务。收购方占51%以上的股份,史玉柱占49%以下的股份。收购之后,由收购方投入启动资金,将断裂的资金链连接起来,重新启动新“巨人”。收购方用“零成本”收购的,主要是“巨人”品牌的无形资产、史玉柱的失败教训和史玉柱本人的才能。通过收购,巨人集团原先积累的无形资产一下子被嫁接到了收购者身上。而且,巨人的倒下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收购“巨人”这一行动本身,也会引起巨大的轰动效应。这是一个双赢之举:史玉柱可以获得

工商管理毕业总结论文1000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工商管理毕业总结论文1000字 篇一:工商管理类专业论文选题大全(1000个)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选题大全(1000个)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的思考 ★中小型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考与对策 ★现代企业制度与本市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试论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TQc在某某行业的推广和应用 ★我国加入wTo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策略 ★试论某某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wTo与本市民营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某某行业国企改革与企业家队伍的建设 ★某某行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新思路 ★本市现代物流企业(行业)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谈谈本市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前景 ★试论本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程 ★某某行业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分析

★试论本市股份制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与我国劳动力制度的改革 ★浅谈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会计电算化 ★浅谈本市商业企业的连锁经营与管理工作 ★本市服务性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电子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谈谈标准在某某行业(企业)的推广和应用 ★网络计划技术在中小企业生产管理中的推广与应用★积极引导和鼓励本市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与思路 ★本市三资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问题研究 ★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思路与对策 ★理顺产权关系,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 ★坚持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的思考 ★某某行业产品的品牌效应与营销策略 ★某某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战略思考 ★试论企业现代化经营的战略 ★试论市场定位与占有率分析 ★试论产品营销价格策略 ★试论筹资与股利分配策略 ★试论企业人才策略

工商管理专业案例设计与分析

电大工商管理专业案例设计与分析 大赛的指导 王平 一、竞赛的目的和意义 1、深化教学改革; 2、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3、作为电大教学评估的内容之一; 4、展示电大学生的能力与风采(优秀作品经推荐, 若被采纳可 参加全国电大的抗辩赛); 5、获奖作品可替代社会调查3个学分。 二、参赛人员与时间要求 1、参赛人员: 电大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本、专科学生。 能够以个人名义参赛, 也能够以小组名义参赛( 每小组不超过3人) 。 2、时间要求: 5月25日前提交作品。 三、参赛作品的要求 参赛作品有以下四部分组成: (1)案例标题; (2)案例正文;

(3)案例问题: 要求设计者每个案例提出2~3个问题。 (4)评审或分析。对评审型案例作出品评审定, 对分析型案例作出分析、拟定对策。 以下将对每一部分的具体要求进行说明。 ( 一) 案例的选题与标题 1、案例选题。以工商管理类的基础学科包括管理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公共关系为基本范围。该主题还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或学习中的常见问题, 或者应是企业经营发展中经营遇到的问题, 要富有时代性、体现改革精神。 2、案例编写的目的要明确。案例设计中要把相关的理论分析框架或分析工具体现进去。每一个案例里, 能够运用一个或几个理论分析框架, 但不能太多。 3、案例标题。要求案例标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既能让人对该案例有一个方向性的了解, 又能吸引人们对该案例产生阅读的兴趣。 ( 二) 案例正文 一般包括背景、事件、分析、问题和思考等部分。要求背景材料完整、情节清晰、层次清楚, 文字通畅, 简明易读。特别要注意重点突出与防止遗漏重要细节相结合。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doc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11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 S实业公司是一家电子计算机芯片的销售公司。它是美国一家知名公司在中国的总代理,也是欧洲其他两家著名公司在中国的分销商。该公司的总部设在广州市,其销售网点遍及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用户达八千余家,每年的销售业务以50%以上的速度递增。S公司中设有产品、销售、服务、人事部等部门,其中销售部在武汉、南京、西安等地设有分部,负责当地的销售业务。 S公司总经理邵刚现在面临一个难题:公司的销售部需要改组。上星期,销售部经理杨帆向公司提交了辞呈,理由是另一家公司给他的薪水更加优厚。公司几次挽留杨帆,但仍没有改变他的决定。现在急需任命一位销售部经理来代替杨帆。同时,邵刚从这件事中得出教训:从公司长远利益着想,必须从现在起着手培养后备力量,这样才能形成人才梯队,使公司不至于出现一个走,整个部门都得进行大变动的局面。因此,邵刚决定再确定一两个作为销售经理未来接班人的人选。可是,问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邵刚和公司其他部门几位负责人在一起讨论了几天,也没有形成明确的意见。怎不让人焦急! 邵刚首先考虑销售部经理人选。他私下认为现任副经理于多不错,可以接杨帆的班。但邵刚的这个想法遭到其他几个人的反对,他记得前天开会的情景。当时他把想法向公司其他部门负责人宣布,这些人表情怪异。邵刚不解地望着他们:“你们该不会反对他吧?你们都是有目共睹的,他的表现堪称一流。”人事部

经理周林发言到:“于多这个人能力的确不错。他才思敏捷、犀利过人、分析透彻,对于外在变化永不畏缩,也能立刻适应情况,但我认为他担任销售部经理恐怕不合适。他实在太咄咄逼人,他不喜欢听别人的意见,目中无人。如果提拔他当经理,我担心他日后和下属关系搞不好而导致下属辞职而去。如今我们公司销售部有很多大学毕业生,他们会不会对让这样一个没有什么学历的人来担任经理表示不服气呢?另外,现在单位任命主管干部都考虑知识化,一般主管干部都要求有较高学历。我们这样做,会不会自毁公司的形象呢了? 产品部负责人插言:“我认为于多是个很称职的销售员。但我总觉得他的过分热心和乐观态度令人感到有点不安。他可能无法进行正确而实际的市场调查和研究工作。而这一点对于我们公司销售部门及其他部门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也认为他不宜出任公司销售主管。”其他几个人也同意这种看法。 邵刚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没想到他一向欣赏的于多受到如此批评。虽然可以坚持己见任命于多,但其必然是于多处处树敌,公司的管理阶层会面目会非,往后利害斗争更是没完没了。更何况邵刚一向看重公司和谐,尊重下属的意见。为了公司长远发展着想,他或许应该换一个人选;可是于多会不会因此愤而辞职离开公司呢?如果真是这样,对公司是一个损失呀!想到这些,邵刚就变得心绪难平。 邵刚又想到销售部另一位副经理胡波。胡波与于多属于完全不同类型的人。胡波外表很不显眼,但他生性平和,擅于团结下属,能让手下一群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办起事来毅力十足,百折不挠,名利也看得很淡,做事不喜欢张扬。比如去年,胡波受

财务管理-巨人集团案例分析

“巨人集团兴衰”投资决策案例分析巨人集团,曾经是一个红遍全国的知名企业,历经不到2年就成为销售额近4亿远,利税近5000万元,员工达2000多人的大企业,同样历经不到4年就如同泡沫式的破裂了,有人说“巨人”是个神话,而这个神话终因史玉柱不是神而最终破灭。 史玉柱其人 1962年出生的史玉柱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89年从深圳大学取得软科学硕士。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在其主要产品中文电脑软件M-6401经历五代更新后,38层的巨人大厦也计划窜至70层。“巨人”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1994年推出“脑黄金”,一炮打响。1996年巨人由于管理不善,资金告急,巨人大厦终在1997年停工,“巨人”名存实亡。 一成功的原因 企业的成功在于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这种创业精神不仅包括艰苦的努力奋斗,还包括善于抓住机遇、敢于冒险的精神。开发一个好的产品加上强有力的广告宣传和渠道策略。 第一步的险棋 随着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口计算机浪潮,康柏、惠普、AST、IBM 等国际电脑公司开始围剿中国的电脑公司,电脑业于1993年走入

低谷,超出自己能力十几倍的投资巨人大厦,几乎采用了破坏式影响主业发展的方式来建设这个巨人大厦,由原来的18层增至38层,后来当地政府的一些领导建议巨人集团为珠海建一座标志性大厦,因此,巨人大厦又由原来的38层改至54层、64层,最后决定盖个70层的大厦,预算也因此从2亿元增至12亿元。但施工打地基时碰上了断裂带,珠海两次发大水将地基全淹,而且在盖巨人大厦时恰好碰上中国加强宏观调控,银根紧缩,地产降温。开发保健品又碰上全国整顿保健品市场,保健品也随之降温。这些客观环境对巨人集团来说虽不是致命的,但也使巨人集团元气大伤。从主观因素上笼统地看,其主要是未把握好筹资决策,没能使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的有效使用,未仔细研究企业,行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忽略了生命周期在企业的决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单凭巨人集团的实力,根本无法承接这项浩大的工程,而且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大厦从1994年2月动工到1996年7月,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银行贷款,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撑。房地产必须有金融资本作后盾,可史玉柱竟将银行搁置一边。而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现金和利润来支持,结果就开始可想而知,当企业频繁出现现金流的短缺和利润的缺乏,后果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报告谎言和直觉的艺术: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

2013.11.28 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双学位课程 谎言和直觉的艺术: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案例概要:

乔布斯被称为苹果教父,创立和领导苹果公司,推出了Macintosh、iMac、iPod、iTunes、iPhone、iPad 等风靡全球的IT产品。乔布斯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管理者,把领导职能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可以说苹果公司就是乔布斯一手缔造出来的,没有乔布斯,就没有苹果公司。历史的经验已经不断在证明一个道理,卓越的领导力是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乔布斯的执着和对未来的预见,引领着苹果公司克服了倒闭的风险,引领着苹果在高手如云的企业中,走向了世界的顶峰……单从乔布斯的卓越成功可见领导力在管理职能中巨大的地位和作用。 案例呈现: 事件一 《财富》杂志近日发布了“美国最受尊敬公司排行榜”,苹果公司高居榜首。《财富》杂志

与Hay集团联手展开了此次调查,3700名受调查对象分别来自不同行业。今年的上榜公司在创新、领导力、财务方面都表现不俗,而且也获得了各自员工的认同。苹果的上榜理由是,“从一家10年前几乎陷入破产的公司,到具有240亿美元销售额的IT巨头,CEO斯蒂夫?乔布斯功不可没。”2011年8月10日,苹果的市值首次正式超过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事件二 美国联邦调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简称FBI)日前在官网上发布了一份引来众多科技媒体关注的文件。FBI怎会和科技媒体扯上关系?因为他们所公布的这份文件,描述对象正是苹果前CEO史蒂夫.乔布斯。这份文件档案长达191页,其中描述了在1991年,美国当时的老布什政府曾经考虑把乔布斯招至麾下,并计划为其安排一个“敏感职位”的相关事宜;还包括1985年,一次对乔布斯进行炸弹威胁的调查结果;以及FBI曾经受老布什指示调查乔布斯闻名于世的“现实扭曲力场”。 由于FBI没有在文件当中详细说明老布什提供的“敏感职位”到底指代的是什么,我们也只能对之进行各种猜测。老布什看上的或许是他的“现实扭曲力场”?还是他出类拔萃的洞察力?又或是他敢于创新的精神?只可惜无论是哪一种原因,乔布斯都不会知道了。 事件三 在6月2日的AllThingsDigital(简称D8)技术会议上,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当天的访谈中,乔布斯就Flash风波、苹果与微软和谷歌的关系、平板电脑等话题与主持人及现场观众进行了沟通。其中,乔布斯“富士康不是血汗工厂”、“苹果市值超微软并无实际意义”、“不会涉足搜索领域”等最新表态成为媒体争相报道与评论的核心内容。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作者杰-耶罗(JayYarow)发表文章,对乔布斯的表现进行了批判。杰-耶罗认为,乔布斯在D8大会上“撒下十个弥天大谎”。

工商管理MBA作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工商管理MBA作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一) 1、 试进行体育用品行业相关成功要素识别 备选关键成功因素 与行业内企业成功经营的关系(站在行业角度分析) 贵公司及竞争对手实际相对 能力比较(强-弱,321排序) 攸关 重要 一般 阿迪 耐克 1.专业技术创新能力 √ 3 2 2.企业管理创新能力 √ 2 3 3.产品质量 √ 2 2 4.品牌树立 √ 2 3 5.营销策略 √ 2 2 6.汇率波动 √ 2 2 7.产品外包能力 √ 2 2 8.设计能力 √ 2 3

答:体育用品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即:占有攸关地位的“专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企业产生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品牌形象,新兴市场的探索,经营网点的选择及其公关能力。占有重要地位的是产品的质量,营销策略,产品的外包能力,产品的设计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占有一般地位的是企业管理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波动造成的影响。 2、试分析耐克公司面临的主要机会与威胁,并进行竞争地位与产业吸引力评估。 答:(1)机会:A 、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广大体育爱 9.新兴市场的探索能力 √ 2 3 10.经营网点的选择 √ 3 3 11.成本控制 √ 2 2 12.公关能力 √ 3 2 合计 5 5 2 27 29

好者带来的广大市场空间。 B 、网络等第三媒体的普及让品牌传播空间增大。 C 、WTO 的范围扩大,增强了全球贸易的进展,扩大了市场空间。 D 、专利的普遍盛行,保护了技术市场竞争。 E 、运动奢侈品的产业空白。 (2)威胁:A 、体育运动不是唯一的休闲装备或形式,户外装备的品牌也有一定的市场。 B 、市场上有阿迪达斯这样的大公司一直处于竞争地位,各国本土产品对耐克的冲击。 C 、国际汇率的不断波动。 D 、经济危机或通胀存在可能性。 E 、专业运动装备需求在降低,休闲系列和通用系列颇受欢迎。 (3)竞争地位分析表 备选关键成功因素 竞争地位分析 (1—10分) 得分

十大保健品经典营销案例分析

十大保健品经典营销案例分析 中国医药保健企业在最近的二十年中发展迅猛,10年来的复合增长率约为13%。近年来,中国医药工业规模和利润持续增长的同时增速在下降。我国医药保健行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行业集中度低、创新研发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缺乏国际市场经验、成本高、营销模式落后等。 医药保健行业营销案例分析专辑详细总结了国内著名医药品牌的营销案例,如黄金搭档、海王、太太口服液、安利、九芝堂等保健品营销案例。医药保健行业营销案例分析专辑通过对我国医疗保健行业营销案例新形势的充分理解和分析,全面剖析我国药品市场的竞争格局,研究各种营销模式的利弊,以改善国内制药企业的营销战略模式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下面介绍我国十大保健品的经典营销案例: 新中国迎来了60华诞,保健品营销人才辈出,也在不断创造奇迹,更是监管的“重灾区”。回首风风雨雨,笔者按其操作方式,整理出十大保健品营销经典个案,回顾曾经逐鹿此间的群雄。 三株帝国:“证言”神话 一支15万7千人的团队,几乎每一个有人出没的地方都有其营销人员的脚印,从城市到农村,其所到之处总会刮起一股保健浪潮。在全国人民还没有弄清楚保健品是什么的时候,这支“铁军”已经用脚丈量了中国的一寸寸土地;在大多数营销人还不知道什么叫创意的时候,一支支“军团”已经出征,在市场上燃起滚滚狼烟, 如同一支训练有素的虎狼之师,所到之处捷报频传。

路演、试服、证言、买赠,这些后来被广泛采用的方法便诞生在这场摧枯拉朽 的战争中,没有名目繁多的术语,消费者像迎接邮递员一样等着营销人员发小报;没有各种技巧的组合,一部专题中除了证言还是证言,观众们像注射了兴奋剂一样 拥挤过去,拿出自己并不多的钞票,抱一瓶三株口服液仿佛得到了玉露琼浆。80亿元的年销售额,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为自己的保健花了7元钱,这是一个让医药保健品营销人激动的数字,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这一切,都在济南一个不起眼的办公室里运筹帷幄,其辉煌的业绩成就了医药保健品营销界的“珠峰”。 后来人每每听到这段往事,仍然会兴奋不已。“三株帝国”,保健品界的真正骄傲,营销人的自豪。 汇仁肾宝:含蓄说“性” 凡进入补肾市场者都不得不仔细研读汇仁肾宝的传奇,其初期采取“人海”战术,凭着“飞机加步枪”的营销策略竭力强迫百姓接受产品信息,令汇仁肾宝开疆拓土势如破竹。 汇仁肾宝在除西藏外的全国所有省份都建立了营销分支机构,覆盖全国2000 余个县(市、区)市场,派出各级营销人员3000余人,所到之处大量投递宣传小报、折页,张贴宣传画,悬挂横幅、条幅,将汇仁肾宝的各种广告贴满大街小巷、住宅区、电线杆及农村的大墙,细致的工作让人感觉汇仁肾宝无处不在。

(企业管理案例)奥利安食品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奥利安食品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一、背景介绍 奥利安是美国一家水果和蔬菜批发公司,业务遍布全美。 在美国西部,奥利安在加利福尼亚的弗雷斯塔和俄勒冈州的伯恩斯各有一个地区性配送中心,向附近的基层仓库或地方仓库供货,再由基层仓库将货物供给邻近的零售店。弗雷斯塔配送中心的库存能力是50,000担,伯恩斯配送中心的库存能力是15,000担。每个配送中心的周转次数为8。 这两个配送中心对应负责发货的基层仓库所在地/ 基层仓库当前每年货物吞吐量/ 运输成本见下表: 合计393,000 652,274 奥利安的货物现在由签约的卡车运输公司负责从地区配送中心送往基层仓库。合同规定整车运量平均为30,000磅(300担),每公里运费为1.30每元。现在的运输线路由承运人负责选择,但奥利安有权指定运输路线。 当前伯恩斯的配送中心已接近库存极限。如果要扩建,每增加10,000担货物的储存空间需要支出300,000美元。 奥里安的高层管理人员正在考虑合并弗雷斯塔和伯恩斯仓库,新的仓库会放在内华达的里诺。这样的合并会带来2,000,000美元的一次性成本,但合并后总的库存有望减少40%。据估计,每年税前库存成本是35%,一般性产品组合100磅货物的标准成本是60美元。 西部地区基层仓库吞吐量五年内的预测值如下: 基层仓库年吞吐量/担 洛杉矶132,000 菲尼克斯84,000 盐湖城56,000 旧金山105,000 波特兰57,000 比尤特15,000 西雅图79,000 合计: 528,000 现在,奥利安新任的运输经理安妮塔需要进行的项目是清理西部地区的配送业务,优化当前的分拨活动。 根据这个案例提供的有关参考信息,围绕以下三个问题,我们小组各成员先自行做出方案,然后利用上课中午休息时间共同讨论和分析,制定出最终提交方案。 二、问题分析

马云和史玉柱的管理风格案例分析报告

马云和史玉柱的管理风格案例分析报告 1 引言 曾经一段时间,史玉柱说话,别人说他是骗子;马云说话,人家以为他是疯子。历数中国企业家,史玉柱和马云都属异类。 史玉柱创业始早期,很长一段时光,身边的人连工资都发不出。然而4个人一直不离不弃,他们被称为4个火枪。马云创业初期的50万元是18名员工一起凑出来的,9年过去后没有任何一个人从阿里巴巴流失。究竟他们都有怎么样的管理才能来保证核心成员的不离不弃,史玉柱与马云的管理上有哪些异同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习? 2 马云的管理风格 马云一个不懂IT的IT英雄,不通网络的网络精英。凭借着自己前瞻的眼光与非凡的管理天才,在他领导下的阿里巴巴管理团队,两度被录为哈佛MBA案例。 2.1靠直觉决策 在管理学上决策的定义如下:为了到达一定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决策的过程一般包括: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评价备选方案、选择方案。然而马云的做法并非如些,他的重大决策依靠的是直觉。 马云在1995 年想下海做网站时,向24 个朋友咨询,23 个反对,只有1 个说可以试试,结果马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后来他说,即使24 个人都反对,我还是会做下去。马云要做淘宝对抗eBay时,公司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结果马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策。 “现在的阿里巴巴还不到我想象中的一成。”马云常常如是说。 马云为阿里巴巴勾勒出这样一幅类似于乌托邦的愿景:以阿里巴巴为平台,逐步将中小企业的销售中心、人事中心、技术中心、支付中心和财务中心都放在上面,其间横亘在B2B、B 2C及C2C之间的一切环节都将被打通。那时,阿里巴巴将成为一个虚拟的商务王国,其中有自己的货币、自己的游戏规则、自己的运行体系。 据接近马云的人士说,马云虽然并不精通技术,但常常半夜带他的狗外出散步,于深居简出中琢磨电子商务的创新模式。就是在投资3700万美元成立电子商务实验室之后,也还常常依靠直觉行事,只不过从原先80%靠拍脑袋决策,降到了现在的50%。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 以娃哈哈公司在2010年之前的迅速发展和在新时期的转型失败为例 案例: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前身为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公司从3个人、14万元借款起家,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饮料企业。但是随着中国饮料市场的蓬勃发展,在2010年以后,中国的饮料品市场迎来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大量舶来品牌的涌入,加上无数本土新兴饮料品牌如雨后春笋般一一涌现,对于一直以来是中国饮料产品龙头企业之一的娃哈哈公司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局面,宗庆后就曾公开表示,要“再造一个娃哈哈”,并将 2014 年的营收目标定为1000 亿元。但是,营收的持续下滑,宗庆后离他的千亿营收梦想相去愈远。近年来,为了实现其千亿目标,“多元化”探索成为宗庆后继“饮料大王”后的另一个标签。宗庆后曾对记者表示,娃哈哈在饮料行业已经做大做强了,是一个龙头企业,很难实现千亿规模的目标,所以要过多元化来实现。他斥资 17 亿元投资娃欧商场,定位于满足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趋势,销售知名度较低的欧洲品牌,甚至还计划 5 年内在全国开设 100 家连锁店。甚至一度要到澳大利亚开采铁矿,放弃后又计划在西澳大利亚建养牛场和奶粉厂。此外,娃哈哈还试水了童装、乳业、酒业,重金砸向商业零售等,以宗庆后的思路,是利用娃哈哈的品牌和过程积累的渠道优势,嫁接新进入的产业方向上,

快速实现合力,完成多元化布局和突围。但是最终尝试下来,多元化全部被打上了“失败”的烙印。根据娃哈哈公司在2010年之前巨大成功和在10年之后的转型失败,我从娃哈哈公司的项目管理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项目管理制度 娃哈哈的项目管理模式承接绝大多数国产企业的方式,即集权、军事化管理,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宗庆后的家长式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娃哈哈在执行力和生产效率上达到了极致,而在项目的管理上,娃哈哈集团的项目组织设置不同于一般的集团企业,在娃哈哈的项目管理制度上,项目经理人并没有对项目的高度决策能力,整个项目需要由公司总经理,也就是宗庆后决策批准,这样的制度决定了总经理权利的高度集中,也保证了各个项目在管理运行上的制度严谨和高效统一。集权式的项目管理制度在娃哈哈公司起家发展上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AD钙奶还是营养快线等娃哈哈王牌产品在这种高效、严谨的项目运营上都获得了极大成功,而且这种自上而下、高压高效的制度结构为娃哈哈公司的经营运营节省了大量了时间成本,同时也提高了运行效率。但是高度集权式的管理制度却没有在2010年之后的市场环境上起到应有的作用。 缺少弹性和灵活性的制度,降低了项目团队对于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2010年之后的市场环境考验的是公司对于市场变化的灵敏度,而娃哈哈公司在这种环境下没有高效的反应能力,下级单位对上级部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 史玉柱

巨人集团财务危机案例分析报告 ——史玉柱,自负的冒险家 巨人集团,曾经是一个红遍全国的知名企业,历经不到2年就成为销售额近4亿远,利税近5000万元,员工达2000多人的大企业,同样历经不到4年就如同泡沫式的破裂了。有人说,“巨人”是个神话,而这个神话终因史玉柱不是神而最终破灭。 巨人集团的陨落是有着深刻的多重原因的。比如国家政策的变化,企业内部的结构,财务管理的失控,以及企业策略和文化的偏差。在此,我只对巨人集团出现财务危机的一个主观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 人们在说起巨人集团的时候就一定会说到史玉柱,在说到史玉柱的时候就一定会感叹曾经的巨人神话。在史玉柱叱咤风云的时候,人们探讨的是他的成功秘术。在史玉柱马失前蹄的时候,人们谈论的是他的受挫真由。在史玉柱东山再起的时候,人们赞叹的是他的不屈精神。 性格决定命运。史玉柱的个人因素在巨人集团的崛起和陨落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研究史玉柱个人,分析史玉柱在巨人集团的财务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他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来探究和剖析巨人集团出现财务危机的主观原因。

一、成功的冒险家 1962年出生的史玉柱从小就敢想敢做,外号“史大胆”。他聪明而执着,对于诸如《十万个为什么》的书籍很着迷,曾经照着书上所说的“一硝二硫三木炭”的方法,自己配置土炸药,并且趁着月黑风高的夜晚,检验了“自造炸药”的威力,完全不顾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在上大学的时候,为了和同学打赌,史玉柱竟然把一瓶湖南产的辣椒酱全都灌进了自己的肚子里。当他赢得胜利的时候。已经被辣得连庆祝的话都说不出来。这就是史玉柱,一个胆大而执着的人,一旦确定自己的目标就一定会勇往直前。 这样大胆的他,自然是很不喜欢朝九晚五的平淡生活。1984年,史玉柱从浙江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安徽省的统计局。由于工作突出,他被保送到深圳大学读研究生。当他学成回到单位后,却立即向领导递交了自己的辞职报告。在家人和朋友的反对和惊叹下,他带着4000元的创业资本,来到深圳开始寻找他的梦想。 当时的深圳刚刚被国家定为“经济特区”,正处于一个蓬勃向上的发展高峰。特区热火朝天的情景深深地感染了内心本就不安分的史玉柱。1989年7月,史玉柱倾其所有承包了“天津大学深圳科技工贸发展公司电脑服务部”,这里,就是史玉柱“万里长征”的起点。1991年,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注册成立。他靠着150个昏天黑日和20箱方便面闭门造车一举研制M-6401汉卡而成功,汉卡销售量跃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获纯利达1000万元,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1

求职者请小心保护自己 李明通过招聘网站看到深圳一家实业公司招聘培训经理,一想自己各方面均符合也就投了简历。两天后李明电话接到该公司的面试通知。面试过程中李明了解到该公司是美容产品公司,企业方负责人告之李明,公司是五天半工作时间,上班的第一周接受公司培训,其中五天为对新员工的培训,第六天的半天为对新员工的考核,如果考核合格公司将与你签订正式试用期劳动合同,试用期过完公司将会与你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第一周的培训期间如果公司对你考核不合格,公司是不发放任何工资的,如被录用签订了试用期劳动合同,第一周的薪资是发放的。李明表示能够理解,接受第一周培训考核不合格,没有待遇的要求。李明也与公司方老总经协商谈好了每月5000元的工资待遇。两天后李明接到公司方打来的电话,通知其下周一来公司上班。 形式化的一周培训后,李明通过了考核,第二周李明与公司签定了正式的试期劳动合同。可是一签试用期合同,李明人犯傻了,原因是在试用期薪资待遇这一栏对方填的是1000元,如此敏感的问题自然要向行政文员问清楚了,答复如是说:这我要向你解释一下,我们公司是这样的,所有新入职员工签订的试用期劳动合同上的薪资待遇均为1000元,但实际发放工资为面试时你与老板谈好的待遇,别人也是这样,放心吧,这是没问题的。怀着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李明认真阅读了试用期劳动合同各项条款,除了这个薪资待遇填得少了点,与面试时和公司负责人谈得不符之外,其它各条款均能接受,也符合有关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便也没多想签了试用期合同。试用期期间合同约定的甲乙双方都可以无条件提出离职解除劳动合同,也是符合《劳动法》。签订合同后,公司老总要求新进员工按照刚刚培训完的要求和方法进行实际的产品销售,公司将会以销售业绩对员工进行考核。接下来的工作公司要求新员工除了每天上班来公司打卡外,其它时间如同放鸭子一样让人在外游荡推销了。李明和几位同他一样的员工吃力地做着自己极不情愿做的事情。三周后李明有了向公司正式提出离职的想法,按照合同试用期期间双方是均可随时离出解除劳动关系的,此时公司方提前正式向李明提出辞退要求,也正合李明的心意。李明要求结算工资,公司给出了几百元的工资就要打发人走,李明与公司论理,公司方也振振有辞,惟一的依据就是双方签好的 1

史玉柱的大起大落——创业者的案例分析

史玉柱的大起大落 ——创业者的案例分析人物简介: 史玉柱于1989年深圳大学研究生毕业,随即下海创业,在深圳研究开发M-6401桌面中文电脑软件。1991年巨人高科技集团成立,注册资金 1.19亿元,并频频受到半数以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以上级别中央领导的造访。1995年被列为《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第8位,是当年惟一高科技起家的企业家。他也曾一夜之间负债2.5亿,后东山再起,再次创业成为一个保健巨鳄、网游新锐,身家数百亿的企业家。 具体实例分析: 一、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分配至安徽省统计局。 1989年1月,毕业于深圳大学研究生院,微软科学硕士。随即下海创业。 具体分析: 史玉柱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政府机关工作,却仍在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可见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是一个创业者必须具有的良好素质之一。 在获得硕士学位之后,面对并不清晰的未来,史毅然放弃原有工作,下海创业。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史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掌控命运的意识、对低风险事物的厌恶以及对不确定性的包容。

二、1989年夏,史自认为自己开发的M-6401桌面文字处理系统作为产品已经成熟,便用4000元承包下天津大学深圳电脑部。 具体分析: 作为史玉柱创业的法宝,M-6401系统是完全由他自己研发的,说明创新能力和创新性思维也是作为一个好的创业者必须将具备的。 在发展的一定阶段后,史认为自己产品已经成熟,并开始了向外推销宣传,看见关键时候的决策力会帮助创业者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1992年,巨人总部从深圳迁往珠海。M-6403实现利润3500万元。38层的巨人大厦设计方案出台。后来这一方案一改再改,从16层升至70层,为当时中国第一高楼,需资金超过10亿元。史玉柱基本上以集资和卖楼花的方式筹款,集资超过10亿元,未向银行贷款。 具体分析: 初步获得成功之后的史玉柱开始规划起了自己的大厦,70层的设想证明了成功的企业家受到内心强烈愿望的驱动,总是有着超越别人的动机。 大厦的10亿余元建设资金完全靠史一个人筹集,并没有向银行贷款,说明其具有非同一般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