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测量平均速度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测量平均速度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测量平均速度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课程标准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

2.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教材内容全解

一、平均速度

1.生活中变速运动比较常见,我们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或某段路程内)的快慢程度。如果测出了物体运动的距离s和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的计算:

s v

t =

二、平均速度的测量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

2.实验原理:

s v

t =

3.实验过程:

(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低端,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S;(3)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4)根据公式:

s

v

t

=算出平均速度。

(5) 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

撞到金属片

的时间。然后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

1.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弹回零点(回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 ,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

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 t

典型例题剖析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拉开帷幕。同在N 城工作的小王和小林结伴自己开车一起去看世博会。如图所示为他们在某一十字路口等红、绿灯后再次启动过程的频闪照片。该车从图示起点处(车头所对的零刻度线位置)由静止开始出发,同时,摄像头开始拍照,以后车沿直线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照相机每隔0.2s 曝光一次。仔细观察频闪照片,如果该车照此规律从起点运动0.8s 到达D 处。填写表格中所缺的数据(不需要估读)。

【答案】16;20

【解析】由图可知第三个0.2s 到达第9格,第四个0.2s 到达16格(16m );

已知:s==16m t=0.8s ,

全程的平均速度:1620/0.8s m v m s t s

=

==

直接通过观察图形,运用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即可得到缺少的数据;确定总路程和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中考考点对接

(2008常州)“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B .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C .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D .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 【答案】D

【解析】在兔子睡觉之前,兔子和乌龟运动的时间相同,乌龟通过的路程少,所以兔子的平均速度大;在整个过程中,兔子和乌龟通过的路程相同,用的时间相同,所以兔子和乌龟的平均速度相等;因此ABC 说法正确;D 的说法错误。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

(2008苏州)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前2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 ,后40分钟内的速度是60Km/h ,则该汽车在这1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35km/h B .40km/h C .45km/h D .50km/h 【答案】D

【解析】已知:130/v km h = 1120min 3t h ==

260/v km h =2240min 3t h == 前20分钟走过的路程:1111

30/103s v t km h h km ==?=

后40分钟走过的路程:2222

60/403

s v t km h h km ==?=

1小时内的平均速度:1

2104050/1s s s km km

v km h t t h

++====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是速度的

平均值。

知识能力提升

小明去上学,以v 1的速度走过一半路程后,再以v 2的速度跑过后一半路程,则他在全程的

平均速度为( ) A .

122v v + B. 212()v v - C. 12122v v v v + D. 1221

v v

v v - 【答案】C

【解析】假设全程的距离是S

小明在前半段路程用的时间:11122s

s

t v v ==

小明在后半段路程用的时间:222

22s

s

t v v ==

小明走完全程的时间:2v 12121212

222v v s s

t t t s v v v v +=+=

+= 小明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21212

2

22vv s s

v v v t v v s vv =

==

++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而是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即根据

s v t =

计算平均速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