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孩子一生的36种关键能力03:独立思考能力――孩子的主见比智力更重要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决定孩子一生的36种关键能力03:独立思考能力――孩子的主见比智力更重要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决定孩子一生的36种关键能力03:独立思考能力――孩子的主见比智力更重要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能力03:独立思考能力——孩子的主见比智力更重要独立思考能力是优秀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就必须给孩子独立做决定、自己做事的权利。

【亲子现场】

案例1:

王卓和王亚是姐妹俩,她们经常在一起做功课。王亚的数学学得很吃力,有时候做数学作业做到很晚,姐姐王卓想帮助她,可是王亚始终不愿意。很多时候,王卓已经上床睡觉了,王亚还伏在桌子上做作业。

有一天,王卓睡醒一觉,发现王亚还在写作业,她问王亚在做什么?王亚说有道数学题算不出来,王卓让王亚把题目拿给她看,说她可以帮她解决,可是王亚拒绝了,说:

“不用,我自己想想吧。”

王卓起床,将那道题的答案写完放在桌子上,自己又去睡觉了。但是王亚没有看答案,而是自己认真思考。当她困倦了的时候,就起身走走,然后继续坐在桌子前做题。

第二天,王亚的数学作业得了“优”。王卓知道,这是妹妹独立思考的结果。

案例2:

明明今年上一年级了,他的爸爸常年在外出差,妈妈对明明呵护备至,家里什么事情都不让明明做,明明有不同的意愿也常常得不到妈妈的支持,久而久之,他只知道听从于妈妈的指挥,一旦有难以决定或解决的问题,都会向妈妈“求救”。

如果妈妈多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明明缺乏主见、不会思考的缺点就会克服。可是妈妈却将孩子的行为理解为对自己的信赖。

这天晚上8 点多了,孩子还没有回家,妈妈着急地出去找孩子,当走到学

校门口时,看到明明正站在那里,但是学校里面已经漆黑一片。经过询问才知道,明明的几个同学让他在这里等着,说去为明明买吃的了,他就乖乖地在那里等他们。

妈妈立即意识到,孩子是被别人捉弄了。她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以后要逐渐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专家剖析】

孩子思维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思考能力上。能够独立思考的孩子,思考问题的时候严谨科学、思路清晰,得出的结论会证据充足、符合逻辑。

一个孩子很聪明或智商很高,只能说明他有创造的潜能,并不说明他很会思考。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迪博诺将智力和思考的关系,比喻成汽车同驾驶司机技术的关系。司机可能有一辆好车,但是技术不熟练,就不会让好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反之,司机可能开的不是好车,可驾驶技术很高,也能把车开好。

思维能力强的孩子,必定是会独立思考的人。他们对问题总会有迅速而灵活的反应,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孩子学习的目的,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正确处理问题,但很多父母都只重视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了“高分低能”的不正常现象。

孩子的思维能力,主要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依靠场景、画面等一切可以感知的表象,通过对这些形象的理解,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抽象思维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断作为思维的基本元素,来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

曹冲称象的故事则说明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大臣们想了很多称重的方法,可是都行不通,这时曹冲站出来说自己有办法。他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做了一个记号,然后把象牵到岸上来,在船上装上石头,等船身达到原来的记号时,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把石头的重量称一下,从而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拿破仑说:

“思考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事实正是如此,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会有创新能力,进而更好地掌握人生。能够独立思考的孩子,往往会有自己的主见,做事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具有自己的个性和自信,这也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素质,孩子能够独立思考,遇到疑难问题时,就不会向父母寻求直接的答案。

父母要认识到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xx 能力?方法一:

不要直接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

孩子年龄小,遇到疑难问题时,总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帮助,想直接得到答案。这时父母一定不要助长孩子的这种习惯,不要当时就给孩子一个直接的或确定的答案。否则时间长了,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依赖心理,不会自己动脑思考,也就难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了,这对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和思考能力都是没有好处的。

聪明的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不是告诉孩子答案,而是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从中学会独立思考。比如,当家里的电视突然没有影像和声音时,爸爸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看看是电源的问题,还是电视机自身的问题。孩子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积累了经验,当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时,会充满成就感,思维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如果孩子暂时无法独立解决问题,父母可以示范,通过查阅资料、反复思考等方法,让孩子学习思考的方法,这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非常有益。方法二:

主动提出问题和孩子一起讨论

问题是思考的起点。孩子小时候,脑子里会有很多问题,当孩子向父母提出问题时,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讨论,耐心地向孩子解释,父母积极地帮孩子解决问题,孩子就会提出更多的问题。

父母也可以经常给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的大脑经常处于活跃状态,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父母要让孩子学会主动思考,就要从为孩子提出问题入手,父母的问题可以激发起孩子的兴趣,孩子会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不断思考。

理查德菲利普费曼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获得了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能取得这么辉煌的成绩,和他爸爸从小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他的爸爸非常善于引导孩子思考。他将自己扮演成外星人,“外星人”遇到费曼,会问很多地球上的问题,比如:

“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的区别啊?”为“什么会有气候和天气的变化啊?”在这样的提问情境中,费曼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学会了思考。

后来,爸爸带费曼去博物馆,为了引导孩子对博物馆产生兴趣,爸爸还是通过提问的方式。他先让孩子自己阅读某些相关书籍,然后再向他提问,对于孩子没有理解的问题,他用易懂的话为孩子解释。

费曼对于爸爸的教育非但没有感到厌烦,相反,爸爸的提问和讨论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他对百科全书上的科学和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24 岁时获得了博士学位,28岁时担任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47 岁时获得了诺贝尔奖。

孩子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父母要善于提出开放性的题目,比如茶杯的不同用途等,还可以用如何解决突发事件,如:

“你如果在大街上走丢了怎么办”等类似问题来引导孩子思考。

父母利用这样的方法,让孩子从全面和新颖的角度思考,让孩子勇于突破常规的想法,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方法三:

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

父母要给孩子创设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压抑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不容易有

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思想会受到父母的左右,只会盲从附和父母的意见,这样会影响孩子思考能力的发展。

父母应鼓励孩子有自己的见解,在孩子发表意见时,即使是错误的,也要让孩子说完,然后再给予适当的指导。对于孩子的正确意见,父母应该积极肯定和表扬,增加孩子主动表达的自信心。

青青的爸爸是个很民主的人,在家里,他允许青青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她说得没有道理,爸爸也不会批评她。周末,爸爸带青青去参观一个书画展,事先爸爸没有告诉青青里面的画全部是一个人的作品。青青在仔细地看完每幅画后,对爸爸说:

“爸爸,这个画家的画真好。”

爸爸觉得很纳闷,孩子怎么会知道是一个人的作品,他问孩子:

“是吗?你觉得好在哪里啊?”孩子回答道:

“这些画的颜色搭配很好看,笔法也很大胆。”爸爸听了孩子的话,满意地笑了。

很多孩子不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怕说得不恰当,会受到父母的责备。而青青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和青青的爸爸平时鼓励孩子勇于发表意见是分不开的。

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用合适的方法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人,这是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体现,因为孩子会对自己的问题和表达方法进行缜密的思考。

方法四:

对孩子讲一些xx 故事

益智类的故事和资料很多,真人真事和寓言故事都有涉及。父母通过给孩子讲这些故事,互相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对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小猫咬住了一条小鱼,小鱼妈妈恳求小猫将自己的孩子放了,小猫

说:

“你猜我会吃了你的孩子吗?如果你答对了,我就会放了它。”小鱼的妈妈想了一会儿,说:

“你想吃掉我的孩子。”小猫兴高采烈地说:

“我如果将孩子还给你,你就说错了,所以我现在要将小鱼吃掉。”小鱼的妈妈立即说:

“如果你想吃掉我的孩子,就表示刚才我猜对了。你就该信守承诺将孩子还给

我。”小猫被小鱼妈妈的话弄得糊里糊涂,只好松了口,小鱼的妈妈便带着小鱼离开

了。

父母引导孩子从故事中看出小鱼妈妈的聪明,她利用小猫和小鱼思考前提的不同,

抓住小猫逻辑思考上的漏洞,救出了自己的孩子。这类故事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

方法五:

和孩子玩一些xx 游戏

生活是教育孩子的最好课堂。生活中,孩子一般都喜欢游戏,如果父母在游戏中注入益智因素,就可以促进孩子思维力的发展。父母经常和孩子玩一些益智类的游戏,既能沟通亲子感情,又可促进孩子思考能力的发展。如父母利用节假日的时候,举行一些智力竞赛之类的游戏,可以邀请孩子的一些朋友一起参加。

每个周末,聪聪的妈妈都会邀请孩子的小伙伴来家里做游戏。她会为孩子们准备很多谜语,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并培养孩子的推理及想象能力。她还鼓励孩子们彼此提出谜语,推想答案。偶尔,妈妈也让孩子用扑克牌做数字游戏,锻炼孩子的思维。她还特意买了象棋,让孩子在下棋中锻炼思维力。在妈妈的引导和帮助下,聪聪的智力发展得很顺利。

在游戏中,父母要教孩子学会思考,运用推理、比较、概括的方法,去促进思维的发展。

要鼓励孩子多动手、多动口,全面促进和训练孩子的思维。

方法六:

允许孩子标新立异

孩子有新奇的想法,父母不要否定孩子,要允许孩子标新立异,因为标新立异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

有一个推理故事是这样的:

江上有座东西向横跨江面的桥,人通过需要5 分钟。桥的中间是个亭子,里面有个看守者,他每隔3 分钟就出来一次,看到有人通过,就会让他回去,不准他通过。有一个聪明的人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从东往西过桥,走了两分半钟就转过脸来往东走,当看守者出来的时候,他就能掉过头来过桥了。

如果不破除常规,是无论如何也过不了桥的。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父母要引导孩子换种考虑问题的思路和角度,经过合理的分析和整理、归纳,设想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心得体会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心得体会 一个孩子越往上学,越需要自己独立思考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到时候就自然具备的,需要家长从小引导,锻炼孩子独立判断、独立做事的能力。 1、学习棋牌类的东西。现在很多孩子学国象、围棋等,棋类东西锻炼思维,毕竟下棋需要自己下,别人帮不上忙,棋子走哪儿,必须要自己判断,自己做决策,锻炼孩子独立思考能力。但有些家长没时间接送孩子去学棋,而且学棋,毕竟是时间长、花费大的事情。其实,孩子在家打扑克,一样起到锻炼独立思考能力的作用。出牌也必须自己做决断,作用是一样的,而且玩扑克更练习孩子的计算能力。我孩子在上小学前,口算多位数加减法、含负数的,已经非常熟练了,主要是靠玩扑克拱猪给大家算账练出来的。现在,淘宝网上有一种分数扑克的,由55张分母从2-11的真分数组成,如1/ 2、1/ 3、、、、10/11。通过玩比大小、金钩钓鱼等,锻炼孩子的计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当然孩子独立思考能力也不断加强了。 2、放手让孩子去做。生活中皆是各种能力和行为判断的训练场。比如生活中给孩子一定零花钱,让他自己去支配。去超市,买水,孩子自己就会去比较,哪个优惠,哪个打折,包装大小,自己折算,看哪种合适。比较、思考、判断,只要自己亲自去做事,就能遇到,在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难抉择的时候,家长帮助分析利弊,最终让孩子自己去决定,从小事做起,点滴培养,孩子在大事时才知道怎样去思考,怎样自己做决定。 3、把孩子玩电子垃圾游戏的兴趣引导到思考学习的轨道中来。现在社会环境变化了,平板、电子产品泛滥,孩子有时间就玩手机、电脑游戏,影响视力,浪费时间。这些东西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完全隔离、阻断是不可能的。对孩子来说,学习儿童程序设计可能对孩子帮助最大。因为儿童程序设计主要锻炼逻辑思维和数学知识应用。孩子在应用过程中既能得到游戏的快乐,也能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在中、小学阶段blockly和scratch都是孩子学习的不错的编程软件。学儿童程序设计,好处是只有自己想明白了,才能编出来,想不动脑子都不行。 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应当融入到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这个过程应当是渐进的,应当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提高的。当然,有时候孩子理解、进展快慢不同,这时家长的心态最重要。一直平和心态地去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最终会有好结果的。

决定孩子一生的36种关键能力03:独立思考能力――孩子的主见比智力更重要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能力03:独立思考能力——孩子的主见比智力更重要独立思考能力是优秀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就必须给孩子独立做决定、自己做事的权利。 【亲子现场】 案例1: 王卓和王亚是姐妹俩,她们经常在一起做功课。王亚的数学学得很吃力,有时候做数学作业做到很晚,姐姐王卓想帮助她,可是王亚始终不愿意。很多时候,王卓已经上床睡觉了,王亚还伏在桌子上做作业。 有一天,王卓睡醒一觉,发现王亚还在写作业,她问王亚在做什么?王亚说有道数学题算不出来,王卓让王亚把题目拿给她看,说她可以帮她解决,可是王亚拒绝了,说: “不用,我自己想想吧。” 王卓起床,将那道题的答案写完放在桌子上,自己又去睡觉了。但是王亚没有看答案,而是自己认真思考。当她困倦了的时候,就起身走走,然后继续坐在桌子前做题。 第二天,王亚的数学作业得了“优”。王卓知道,这是妹妹独立思考的结果。 案例2: 明明今年上一年级了,他的爸爸常年在外出差,妈妈对明明呵护备至,家里什么事情都不让明明做,明明有不同的意愿也常常得不到妈妈的支持,久而久之,他只知道听从于妈妈的指挥,一旦有难以决定或解决的问题,都会向妈妈“求救”。 如果妈妈多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明明缺乏主见、不会思考的缺点就会克服。可是妈妈却将孩子的行为理解为对自己的信赖。 这天晚上8 点多了,孩子还没有回家,妈妈着急地出去找孩子,当走到学 校门口时,看到明明正站在那里,但是学校里面已经漆黑一片。经过询问才知道,明明的几个同学让他在这里等着,说去为明明买吃的了,他就乖乖地在那里等他们。 妈妈立即意识到,孩子是被别人捉弄了。她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以后要逐渐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儿童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即儿童从依赖成人的帮助,学习认知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等历程,简单的说,就是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产生深远的意义,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致关重要。 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原因分析 1、家长过度爱护。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像我们班的孩子多数是隔代教育,他们总是“饭来口,衣来伸手”。因此许多小朋友吃饭要喂;帮他们解小便,穿脱衣服处处包办代替使孩子的独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展迟缓。 2、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以后学习也不晚。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的这些请求:“我来洗,我来拿……等等”。但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行,你还小,不会做。”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自然而然地就学会自己做,现在孩子小,不必急于让他们自己动手,而且越小越难教,孩子大了,学得也快。因此这样教养的孩子在家中一切需要自己动手的事,几乎全由大人包办,养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 3、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或吃得脏。由于小朋友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协调还不够。让孩子自己吃饭常常桌上地上都是,家长嫌脏,认为还不如自己喂得快;有的孩子要自己洗手,结果手没洗干净,还弄湿了衣服,家长后悔没帮他洗;孩子非要自己穿衣服,结果衣服穿反了,还要重穿,耽误了上班时间……所以许多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做,不如自己做,节省时间,减少避免麻烦。其实,家长这种拒绝孩子动手做,包办代替的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碍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 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目的性和必要性 幼儿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他们动作的发展。3——5岁是能力培养的最佳期,良好的生活能力将使其终身受益。因此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必需明确: 1、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可以促进幼儿的大小肌肉群和动作协调性的发展。 著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动作教育是日常生活练习的课程之

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培养孩子独立 自主能力的就是把有些事情交给孩子,让他自己去做,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自立能力。自主、独立能力,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以及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现在家庭中的很多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主独立能力很差,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孩子缺少独立自主能力的现状缺少独立自主能力的孩子。他们的性格胆怯懦弱,习惯躲在成人的背后求得安全。他们害怕一个人独处,而且不相信自己能独立做好一件事,几乎事事都要大人帮助他们来完成。上学后,他们的课堂作业也习惯让父母或别人来帮助,甚至代替完成。这一类孩子往往以弱者的姿态出现,仿佛周围的人都不喜欢他,甚至看不起他的感觉。这个时候,他们几乎对任何东西都不感兴趣,老是显得无精打采和心不在焉,他们喜欢抱怨所有的东西,喜欢让父母顺从他们的心意。他们依恋父母,似乎离开父母他们就什么事也做不了了。他们经常让父母帮助自己,而自己却很少尝试着去做。他们喜欢让父母跟他们一起玩,给他们讲故事,唱歌给他们听,而父母不得不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他们就会哭闹。就这样,父母成了这类孩子的奴隶。

二、孩子缺少独立自主能力的家庭成因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好多家庭只有一个小孩,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望子成龙,但很少有家长能意识到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生活能力,父母什么家务也不让孩子做,甚至有的学生上了小学吃饭、穿衣还由家长包办,结果造成孩子对父母、家庭、学校环境的过渡依赖,有的小学生连基本的生活处理能力也没有,成为家庭中所谓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对他们百般宠爱,从来不让他做一点点事情。所有事情都有人给他安排得非常周到,衣服脏了有人替他换洗,回到家就有香喷喷的饭吃,作业不会做有爸爸代劳,学校做值日有爸爸帮忙,就连全班组织郊游也有父母跟着替他拿东西和。这样,孩子养成了懒惰、依赖的习惯,什么事情都不会做。上初中了,由于课程增多了,孩子每天在学校里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整理自己的课桌。他们的课桌上堆满了各种书籍,作业本、练习册等,每节课之前,还要准备下节课的书,又是英语,又是语文,他们烦了因为他自己不会安排。三、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必须解放孩子的手脚,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他们能够做得到的事情。有些家长总怕孩子做不好,他们总是以担忧的目光注视和提醒孩子,或者干脆替孩子安排好,铺平道路。这种态度和做法,使孩子的手脚受到了束缚,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受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己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也是人的生存能力的具体体现。幼儿期是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容易成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既要高度重视和幼儿受保护、受关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堵路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从小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全面发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活自理教育中渗透着安全教育,自我保护意识、服务意识的培养;生活自理教育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如知识经验的积累,做事过程中的统筹安排,且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幼儿还可以学习迁移已有经验;幼儿在学习体验中,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还可以提高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审美能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针对不同年龄特点开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自我教育的最好形式,对于有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十分有益,孩子们在获得自理能力的过程中意志力、坚持性以及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也得到锻炼。 家庭和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两个重要场所,这两者教育直接影响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及习惯的养成。然而,现在孩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较强,究其原因就是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相脱节,例如:在观念上,你认为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对孩子发展很重要,而他却认为学习知识技能更重要;在内容上,你现在正引导孩子刷牙,他却全然不知;在方法上,你用游戏、故事等适合孩子的方法,他却只有命令训斥的方法;在评价上,你总会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不断鼓励,他却总看到别的孩子好,自己的孩子不行。当双方这些不一致的教育同时作用在一个孩子身上时,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怎么提高?习惯有怎么能养成呢? 在家庭中,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成员对孩子过分溺爱,事事处处倍加呵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是造成幼儿生活能力低下的首要原因;其次,家长的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并使其形成了依

浅谈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浅谈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无庸讳言,身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专心于学业,长出息,长本事,能够出人头地。这种望子成龙的想法,对家庭、对自己都是有益的。但由于每个人的素质、能力、所处的环境与条件等诸方面原因,并非每个人都能遂愿,都能成功。对孩子,家长只能心平气和的坐下来与其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平等探讨,共谋发展。作为父母主要是做好孩子的参谋和后勤,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还孩子自由的发展空间。?1给自主,任孩子随心所欲的安排自己的事情 我认为营造一种“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的平台,是父母应尽的义务。天下最爱孩子的人莫过于父母,哪个父母不渴望孩子少走弯路,早日成才?问题是应明白该如何努力。寓教育于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中,应当让家庭充满平等、理解、互助、宽松、和睦的气氛,让孩子在潜移默化地体味民主的教育方式,与孩子讨论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引导孩子弃恶扬善,提高自我接纳程度,并不断肯定孩子的各种努力,鼓励孩子走向成功,这样做就会极大地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望。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了敢想、敢问、敢干的创新精神。 平时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要放心的让他自己做,尊重孩子的选择,尽管他自己做得不是最好,但他努力了并且一直为做的更好而努力。?“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也

是有限度的。就象不能上高速公路上踢足球一样。适时点击一些普法知识,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养成正直、诚实、进取的品格,把自己的自主和自由限定在道德、伦理、法规的大棋盘中,树立辨证的、科学的、健康的、全面的、与时 2给目标,令孩子欣然接受地追求自己的梦 俱进的发展观。? 想?这里探讨的是父母如何给孩子当好参谋和向导的问题。同孩子平等协商、心平气和地商定一个彼此都能认可的目标,并为之矢志不渝地奋斗,锲而不舍地干到底。常言道,人无压力轻飘飘。要有自我加压、思危奋进的意识,事实上人有一定的压力才能出成绩。要深信人的可塑程度和潜能发挥,要让孩子自己明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抱负是每个孩子心灵世界的灿烂阳光。父母为孩子谋划设计的目标,是指导性的、协商性的,而不是强迫命令式的。一溃千里的事是父母不忍心看到的,累死也做不到的事,父母也绝对不会逼,由孩子好之为之,但莫辜负了自己的天赋和大好年 华! ?同时还要注意帮助孩子克服好高鹜远、不脚踏实地的毛病,把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努力密切结合起来,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夯实做人之本,养成做人、做事与学习的良好习惯,严肃认 3给习真,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地沿着既定的人生轨迹走下去。? 惯,让孩子主动地做自己的事情?良好的习惯是培养孩子自主、独立的关键。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多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致使孩子养成很多不良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造成孩子过分依靠父母,什么事情都不能独立自主的完成,只要父母能代劳的就疏于动手,养成

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逐渐成为特殊教育领域关注的问题,促进学生社会化逐渐成为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掌握参与社会的技能,能够自理自立,不仅是衡量特殊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而且是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特殊教育的重要部分。培养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但能减轻家庭的负担,还能减轻社会的负担。通过一定的强化训练,使智力障碍儿童在饮食、衣着、大小便、睡眠、个人卫生和安全方面掌握基本的知识,提高这些方面的自理能力。借助于在培智学校实习半年的机会,通过日常对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观察与思考,本人主要以对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为主题展开,介绍当前我国智障儿童的现状,智障儿童的介绍,提高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对策等展开讨论。 关键词: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一、智力障碍儿童的介绍 (一)儿童智力障碍的分级简介 按照智商分数和社会适应障碍程度两个基本指标将儿童智力障碍分为四个等级 1.轻度智力障碍 智商70~55分(以韦氏智力测验为例,下同),同时具有轻度的社会适应障碍。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承担简单的家务劳动。早期教育对他们的发展十分重要,他们可以进入幼儿园、学前班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和学前特殊教育,在小学正常班级随班就读。他们在学科学习(如语文或数学等课程)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但大多数人能完成小学阶段的基本学习,具有一般日常生活所需的语言交往能力.具有简单的阅读和应用写作能力(如写留言条、请假条、简单的应用文书等),具有简单的计算能力;青少年期可以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训练,成年后可以从事简单的职业劳动,参与社区生活。他们在生活环境变化时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2.中度智力障碍 智商55~40分,同时具有中度的社会适应障碍。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具有一

培养孩子自立的十大方法

培养孩子自立的十大方法 1.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婴儿最初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家长应该离职地逐渐扩大孩子的生活空间,才能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2.给孩子一段时间,让他自由支配 有一位聪明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每天给孩子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有时是玩,有时去读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有时是画画,当然,有时忙来忙去什么也没干成,但是孩子逐渐懂得了珍惜时间,学会了做计划。 3.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一年纪的小学生要不要自己洗碗?不少家长是拿不定主意的。有位家长却特意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板凳,对孩子说:我知道你特别爱干活,想自己刷碗,可是水龙头太高,你够不到,妈妈给你准备了小板凳…。.孩子兴奋地喊着:谢谢妈妈!马上就登上小板凳高兴地学着大人的样子去洗碗了。 4.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每个孩子都会无休止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但是问题的答案如何去得到呢?经验告诉我们:孩子爱不爱提问题,是关系到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则是关系孩子成材的重要因素。 5.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困难家庭的生存环境,为孩子创造了艰苦锻炼的条件。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在顺境下如何成功的教育孩子,的确是当前急需探讨的问题。有经验的家长多是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而且不限于生活方面的困难,让孩子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的能力和优秀品质。 6.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生活中常常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机遇,问题是往往是成人替孩子去捕捉,这样孩子永远学不会走向成功,所以家长的任务应该是只提供或指出各种机遇,启发孩子自己去抓住。 7.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 孩子在一起难免有矛盾,这个解决矛盾的过程,正式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如在排黑板报、排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孩子缺乏独立自主性怎么办? 现在很多家长存在着这方面的困扰。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孩子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状况,十几岁了没有洗过衣服、烧过饭的孩子比比皆是,而上大学了还要把脏衣服拿回家来让妈妈洗更是司空见惯的事。 那么,什么是“独立自主”? 就是指,孩子在思考、想象和活动中,不依赖、不追随别人,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某项活动或者完成某件事情。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孩子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孩子的“独立自主”性,主要表现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两个方面。今天,我们探讨的主题是《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主要从:“孩子缺乏独立自主性的原因”和“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性的方法”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和缺乏独立自主性呢? 我们在座的家长不妨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孩子独立自主性好不

好?如果不好,那么您认为是哪里出了问题?或者自己哪里做的不到位,让孩子产生了依赖性和惰性的心理?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也许我们意识不到这些举动原本是错误的行为,而恰恰是这些习惯性的生活细节,导致了孩子自幼便缺乏独立自主性的锻炼机会。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长怕累着孩子,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烦,因而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有的孩子说,妈妈我帮你洗碗吧!妈妈则连忙推托说:“你快一边玩去别捣乱了,你这么小哪会洗碗啊?洗不干净我还得冲洗刷不说,不小心兴许还得把碗给我打了。”如果家长的话再多一点儿,还会不停唠叨着,这碗可是从哪里买来的,可是花了多少钱等等。家长觉得这是一种得不偿失冒险行为,所以不肯放心和放手地让孩子去尝试,而孩子又何苦呆着没事找这番数落呢?有过一两次的教训后,渐渐就失去帮忙刷碗的兴趣了,潜意识里就会形成一种“我不行,我可刷不好碗”的这种不成文的意识了。 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吃饭、穿衣等生活技能不用练,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了。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会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都依赖父母的坏习惯,也将导致

浅谈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浅谈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现代孩子的惰性、依赖性并不是独生子女与生俱来的弊病,而是家长没有培养宝宝独立性的意识,反而不停地阻止了宝宝;当孩子长大了,想要孩子独立的时候,孩子却早已经习惯了家长的庇护宠爱和无条件的包办替代。这时候要想要孩子重新学会独立,就会变得更加艰难和吃力了。如此说来,父母真成了让孩子没有形成独立意识的罪魁祸首了!所以,父母应该形成这样一个意识:在宝宝小的时候就要抓住机会,锻炼宝宝的独立性,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 那什么叫自主?什么叫独立呢?顾名思义,自主,就是自己做主;独立,就是单独的站立,不依靠他人。这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技能和先决条件,当然孩子也不列外。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他们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更应该从小就能够自主独立。但自主性和独立性并非天生就有的,更不是靠一时的说教就能培养的,它是在生活实践中反复强化、长期积累的结果。那怎样才能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呢?主要从:“孩子缺乏独立自主性的原因”和“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性的方法”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孩子自主性差,主要是父母和抚养人对孩子管的太严。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什么事情都由父母替代,孩子没有锻炼的机会,吃饭、穿衣、和其他孩子在一块接触,什么事情都由父母和其他抚养人照看的很紧,孩子自己不能轻举妄动,这样的孩子独立性很差,因为他没有机会学习,得到各种能力,在家很厉害,出去什么都不会。例如:有的孩子说,妈妈我帮你洗碗吧!妈妈则连忙推托说:“你快一边玩去别捣乱了,你这么小哪会洗碗啊?洗不干净我还得冲洗刷不说,不小心兴许还得把碗给我打了。”如果家长的话再多一点儿,还会不停唠叨着,这碗可是从哪里买来的,可是花了多少钱等等。家长觉得这是一种得不偿失冒险行为,所以不肯放心和放手地让孩子去尝试,而孩子又何苦呆着没事找这番数落呢?另一种情形是父母,特别是母亲,个性很强,做事特别认真,有的甚至刻板,比较专政,缺乏民主气氛,常常指责和批评孩子,这样的孩子也缺乏自主性,因为他没有自信心,什么事情都怕做错,怕受到指责,他当然做不好。再有一些家长认为,吃饭、穿衣等生活技能不用练,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了。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会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事事都依赖父母的坏习惯,也将导致孩子形成一种惰性心理,遇到问题不肯动脑筋思考,遇到事情也无法独自处理。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不给与孩子锻炼的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对其成长非常不利。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杰出家长做的三件事,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的说,只做三件事。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第二件事: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么复杂,做好这三件事,父母成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遥远的梦想了。 一个现代人,首先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独立,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构成,是人能够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与现代社会对孩子的独立的要求相比,中国孩子独立能力都较薄弱。根据资料分析,在我国的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日趋严重。他们从小到大,处处离不开父母的照顾。结果是让孩子养尊处优、心理脆弱、独立能力差,解决困难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勇气缺乏。四年级的小学生不会剥蛋壳,大学生开学是“全家总动员”,甚至有大学生把不会洗的衣服用包裹寄回家,离家读书领着父母去陪读……每每读到这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我就暗下决心:我绝不娇惯孩子。因为在过度保护下成长的孩子,依赖性越来越大。 是我们的孩子天生缺乏独立的能力吗?不是。事实上,我们的孩子不缺乏“独立基因”,只要给他环境,给他条件,教育者合理引导,孩子长大后也会成为独立的一族。放手让孩子独立地去行动,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一旦孩子能够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深藏在他身体内

部的各种潜能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独立性强的孩子一定会发展得好,独立性差的孩子发展一定是比较差的,这是社会的需求造成的。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就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呢?我认为:家庭是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首要场所。记得读过一篇短文,说蛾子破茧而出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于是,有好心者为它剪破茧壳。谁知,未经破茧之苦的蛾子却不会飞。原来,蛾子破茧时翅膀充血,撞来撞去练就了力量,长硬了翅膀,这才能飞翔。这个事实给人很深刻的启示:既然我们不能代替孩子成长,就不能为其免除自立的痛苦,否则,纵有辽阔的天空,孩子也不会飞翔。 可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长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曾说过我绝不娇惯孩子。可我的孩子今年离家到外地读初一了,其间她也给我添了不少的麻烦。首要因素她就是老打电话回来“骚扰”我们。她早上上学,中午就打电话回来,下午还打电话回来,晚自习下课后又会打来。而且每次都有理由,不是头疼就是心里难受,或者是腿疼。这些电话常常吓得我们三天两头往她的学校跑。可是一到星期天她就啥毛病都没有。几周以后孩子也瘦了不少,大人也感到非常疲倦。经过我和孩子的沟通,才发现,孩子觉得一个人无法面对学校的生活。这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我和孩子的爸好好反省了一下,觉得平时对孩子锻炼不够。以前我会认为有些事孩子干不好而代劳了。现在想想真是出力不讨好啊。

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

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自主能力的就是把有些事情交给孩子,让他自己去做,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自立能力。自主、独立能力,它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以及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现在家庭中的很多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主独立能力很差,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孩子缺少独立自主能力的现状缺少独立自主能力的孩子。他们的性格胆怯懦弱,习惯躲在成人的背后求得安全。他们害怕一个人独处,而且不相信自己能独立做好一件事,几乎事事都要大人帮助他们来完成。上学后,他们的课堂作业也习惯让父母或别人来帮助,甚至代替完成。这一类孩子往往以弱者的姿态出现,仿佛周围的人都不喜欢他,甚至看不起他的感觉。这个时候,他们几乎对任何东西都不感兴趣,老是显得无精打采和心不在焉,他们喜欢抱怨所有的东西,喜欢让父母顺从他们的心意。他们依恋父母,似乎离开父母他们就什么事也做不了了。他们经常让父母帮助自己,而自己却很少尝试着去做。他们喜欢让父母跟他们一起玩,给他们讲故事,唱歌给他们听,而父母不得不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他们就会哭闹。就这样,父母成了这类孩子的奴隶。 二、孩子缺少独立自主能力的家庭成因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好多家庭只有一个小孩,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望子成龙,但很少有家长能意识到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生活能力,父母什么家务也不让孩子做,甚至有的学生上了小学吃饭、穿衣还由家长包办,结果造成孩子对父母、家庭、学校环境的过渡依赖,有的小学生连基本的生活处理能力也没有,成为家庭中所谓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对他们百般宠爱,从来不让他做一点点事情。所有事情都有人给他安排得非常周到,衣服脏了有人替他换洗,回到家就有香喷喷的饭吃,作业不会做有爸爸代劳,学校做值日有爸爸帮忙,就连全班组织郊游也有父母跟着替他拿东西和。这样,孩子养成了懒惰、依赖的习惯,什么事情都不会做。上初中了,由于课程增多了,孩子每天在学校里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整理自己的课桌。他们的课桌上堆满了各种书籍,作业本、练习册等,每节课之前,还要准备下节课的书,又是英语,又是语文,他们烦了因为他自己不会安排。三、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必须解放孩子的手脚,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他们能够做得到的事情。有些家长总怕孩子做不好,他们总是以担忧的目光注视和提醒孩子,或者干脆替孩子安排好,铺平道路。这种态度和做法,使孩子的手脚受到了束缚,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受 到了阻碍。其实,孩子很小就有了独立自主意识,他们什么都喜欢亲自动手,自己扶着沙发走路,自己拿小勺吃饭。等到稍大一些的时候,他们不仅要独立洗手洗脸、穿衣服、脱衣服,而且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上街买东西,自己洗碗。对于孩子正在增长的独立意识,家长千万不能泼冷水“别动,你干不了!”一定要予以重视,并支持、鼓励他们:“很好,慢慢做,你一定能做好的!”2、培养孩子独自动手做事的能力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随着他们身体的发育,各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从不会做到学会做,从做得不像样到做得井井有条,这是必经的过程。从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在我们教育的过程中不是有这样一句话:“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边。”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动手对于孩子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独立自主能力培养中一定要重视“做”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从孩子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比如,在家里孩子的房间中,给孩子设置一个单独的区域,区域内的东西摆放、活动进行都由孩子做主,让孩子在自己的区域中活动,成人可参与活动但少加干涉,给孩子一种小主人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感受独立做事的乐趣,培养他们自己事情自己做。另外,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小事,都是对孩子进行独立自主行为训练的良好机会,成人应尽可能把自主权交给孩子。在买衣服、玩具时,应让孩子参与选择, 这样才能促进和激励孩子动手去做。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让孩子为班上和家庭做一点小事,如帮老师取一样东西,传达一些指令,帮父母买一些小的日常用品等等,尽可能为孩子提供锻炼独立自主能力的机会。3、培养孩子独自克服困难的能力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自主能力时,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个人事务的自理能力是孩子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它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为孩子将来独立生活、成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它需要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天天坚持,爸爸妈妈除了让他们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愿意坚持以外,更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不是帮爸爸妈妈做。孩子从3岁开始,出于好奇心,便有了自己做一些简单事情的想法了,这个时候只要是他能自己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去做,家长不要一味的溺爱,不要害怕他做不好,这次做不好还有下次,如果你一次都不让他自己做的话那么它永远都不会。如果家长什么都大包大揽,那么只会造成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依赖性特别强而又自私自利的人,对孩子的性格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许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舍不得让他一起参与家务,等到觉得孩子大了,可以帮忙才开始指挥、吆喝孩子做这做那,结果发现孩子参与家务意愿低落。那么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我们应该都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第一,尽量多的提供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让孩子尽情体会其中的乐趣,比如进餐、选衣服、分配看电视和玩玩具的时间、收拾房间等等。在做中,孩子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成长。爸爸妈妈可以成为幕后的把关者。第二、营造宽松的氛围,在孩子时间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出一些小的差错,这时家长不要加以指责,而是要给孩子鼓励,夸奖他,让他认为自己不是很笨,能将这些事情做好,家长要学会耐心等待。 第三、要积少成多,循序渐进。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难度也不一样。爸爸妈妈可以帮他们安排一个进度表,一样一样地学,逐渐增多。比如可以先学自己用勺吃饭,做到不洒出来;再学自己端饭、添饭,让孩子知道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合适的量;接着是端汤、使用筷子……这样,孩子就渐渐能独立完成进餐的所有活动。 第四、教给孩子必要的方法,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方法引导是必要的。 第五、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教给孩子做不同的家务,不要急于求成。各年龄的幼儿动作技巧、认知程度、体力、耐心均不相同,因此父母对孩子做家务的要求,应视孩子能力范围,不宜超过,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抗拒和畏惧。 第六、可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做家务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生活就是游戏,游戏就是生活的全部,所以学习做家务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游戏。此外,也别忽略了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是需时间和耐心的,唯有愉快、自主自发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而在孩子做家务同时,灌输他“孩子你的种种作为对全家人都有很大的帮助,且是不可少的一份子呢!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自主能力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自主能力 摘要:在物质条件优越,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往往更偏重于智育,而缺乏对人格、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导致孩子自主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本文从家庭教育对孩子自主能力培养的影响切入,探讨了造成家庭教育中影响孩子自主下降能力的几种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孩子自主能力的一些措施和策略,以期为相关家庭教育的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关健词:家庭教育自主能力 1. 家庭教育的特点和重要性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有着根本的不同,家庭是孩子一生的港湾,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与社会和学校教育相比影响更加深远、更加自然、更为广泛、更加富有感染力、更加具有连续性。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不像学校那样格式固定,时间统一,因此,孩子在家庭中更能接受教育受到影响。同时家庭教育蕴含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无处不在,并且会使孩子不由自主的产生天然的亲切感和依赖感,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出类拔萃、出人头地,所以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所担负的责任感更为强烈。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自主成长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 独立自主能力对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独立自主能力简单来说是指一个人不借助外人帮助的情况下完成某个活动的本领,通常包含必要的心理素质和 活动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逐渐培养的。孩子是七八点钟的太阳,是父母的寄托和期望,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从他们呱呱落地那时起,便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逐渐能够自己独立说话、走路、吃饭、玩耍,随着自主能力的逐渐提高,慢慢的开始能够脱离父母的羽翼,成长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离不开家庭教育对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孩子只有从小受到独立自主的培养,慢慢的才会学会与挫折、困难和烦恼打交道,做斗争,才会在社会风雨中茁壮成长。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现在社会的孩子们的独立自主能力普遍不足。某研究对四个直辖市的近4000多名3~8岁的孩子家长做了抽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围绕家庭教育状况、家庭教育观念、孩子独立自主状况、家庭教育基础等四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25%的家长表示自己孩子3岁时便会会独立自主穿衣服,45%的家长表示自己孩子6岁时会独立自主穿衣服。如果仅从数据上分析,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提升,但实际上科学表明孩子在2.5岁左右就已经有能力做到自己穿衣。但能在3岁自主穿衣的只占四分之一,6岁能自主穿衣的仅占不到一半的比例。这种独立自主能力欠缺的情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不良的影响。 3. 孩子自主能力得不到发展的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于强调目的性,很多家庭过分地偏重智育培养,偏重知识灌输,时常会忽略其它方面的教育。比如孩子人格和自主能力方面的培养,从而导致孩子发展不全面,无法适应社会,独立自主能力下降,甚至是严重缺乏。 3.1 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过分关爱 现在社会中,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每一个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视的,可以说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和重心。父母对孩子的爱大有捧在手里怕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程度,大有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不论刮风下雨,父母都是孩子的保护伞。但有时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有求必应,过分小心翼翼。正是这中过分的关爱,才会造成有些十几岁的孩子还不会自己洗衣服,甚至连自己球鞋的鞋带都系不好。假如再碰上一些需要自己单独解决的事情,有些孩子就会更加无能为力了。 某次社会抽样调查显示: 仅有不到1%孩子能够独立自主做家务,其中不乏十四五岁还没怎么洗过衣服的孩子。很多家长对此并不在乎,认为学习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无所谓。甚至有家长认为:孩子大了,就什么都会了,没必要可以培养。这种对孩子过分的关爱会让孩子们产生错误的认识,久而久之退化了他们的劳动的机能,使他们变得会学习而不会劳动,学习好而能力不足。因此家长对孩子的爱要讲究个度,把握好度才能最大程度的释放对孩子的爱。 3.2 对子女的过分干预

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吴燕平

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大一班吴燕平 作为父母,在花费时间和精力搞好自已孩子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父母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因此,要放手让孩子做自已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包办太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给孩子以锻炼的机会。 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只要不舒服、不顺意,父母的心里就难受,情脉是相通的。父母只要用心对孩子好,孩子是可以领悟和感受的,不必时时处处、事无巨细都亲自动手表现。家长不要认为不帮孩子做孩子应该做的事,就是不关爱孩子。 在我小时候,父母都让我们自已做事。因为在农村,家里孩子多,父母只管农活,所有生活都得我们自理。书包全都是孩子自己提着或背着,家长是不会给孩子拿书包的。小孩子在家起床穿衣服,家长是不会帮忙给孩子穿的,就让我们自己穿。父母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在家里,我尽量多的让小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 西方许多国家的孩子成人以后,家长都会让孩子离开父母家,去想法设法独立生活。看似家长冷酷无情,其实关爱孩子生存的亲情尽在其中。 在我国,许多家长也都认识到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很重要。但是,在教育方式和培养方法上都有一些不太科学。经常会出现事事骄纵孩子,舍不得孩子去做一些苦累的事,也不敢放手让孩子做一些自己该做的事;又处处挟制孩子,给孩子讲大道理,要求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就是不给锻炼的机会。 其实,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有两点很重要:一是要从小培养,二是要大胆放手。就这两点,说着容易做着难,许多家长在事上不是担心就是后怕,总会认为孩子还小,等长大以后就好啦。结果,孩子长大了,学习还得让家长陪着,招聘面试还得让家长陪着,许多事情还得依赖家长。 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是需要孩子自己去体验感悟的。家长不要包办代替孩子的事情。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和时期,都有孩子应该自己做的事情。比如说,孩子学习是孩子的事,家长就不必日夜陪读,培养孩子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就可以了。再大一点的孩子谈对象那是孩子的事,家长就不必挑三拣四,横挑鼻子竖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内容提要】“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是父母一直努力而又通常不如所愿的难题,这是一个全面的问题,单靠个人的努力往往是不达目的,而要针对主要原因让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现在我就“如何培养孩子自力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自立培养家庭学校社会环境方法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广西梧州藤县古龙泗州小学黄月娥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这个话题一直是众多家长所期盼能够解决的问题。要把孩子培养成参天大树,就要放飞孩子,让孩子在空中翱翔,把培养孩子独立精神和自立能力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一生的使命来完成,能明确这一点就是进步的开始哟。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浅见,想和大家一起探讨,希望大家能多提建议。 1、孩子缺乏自立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就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孩子缺乏自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父母对孩子舍不得放手。一是包办太多,不管是家里的事儿,还是孩子自己的事儿,一律揽下;二是想得太周全,什么困难都预先为孩子想到了,时时事事抢着帮孩子解决难题;三是过分娇惯、过分保护、过分迁就、过分照顾,老是把孩子窝在翅膀下,不能放手,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在无意中剥夺了对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剥夺了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让孩子所感受到的几乎都是“现成”的,用不着去“操心”,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于依赖,自立的生活能力就被父母活生生地砍断了。所以孩子的不自立完完全全是父母一手造成的,作为父母明白这个道理后,就应该立即将伸出的双手收回来,想想草原上的羚羊,特别注重小羚羊的奔跑能力,因为它们知道,当敌人来的时候,它们除了飞快地逃走以外,没有别的办法和对方较量,它们没有攻击能力,只有快速逃掉。如果小羚羊不能练就一身善跑的能力,就必然成为食肉动物的美餐。动物尚且注重培养下一代的生存能力,何况人?因此家长的责任就是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要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首先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 2、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幼儿期是孩子自立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当然培养得越早越好哟。比如:从小班教会孩子大小便,大小便后会自己洗手,自己动手吃饭等。幼儿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加,凡事喜欢说“我能”、“我自己来”喜欢自己去尝试体验。这时父母就要珍视孩子的这种独立愿望,并抓住这个关键期,鼓励引导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吃饭、穿衣、叠被、系鞋带、整理图书等。注意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立的能力。从点滴小事强化自立意识,养成对自己负责的习惯,同时明白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激发其责任心。日常生活中:吃饭、穿衣、游戏、睡觉等环节,本着“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的原则,只要没有危险都应让孩子去实践,同时应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可利用的机会,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通过每一次的练习、操作激发起责任心。 孩子刚开始劳动时,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会“闯祸”,面对孩子的情况,家长就不要抱怨,不要指责,更不要说以后不要做了此类的话,而是亲自做一遍,让孩子明白自己哪里做得不对,然后亲手辅导孩子再做,在父母的鼓励下,孩子做对了,这样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大增,就会喜欢上劳动,喜欢上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三段,刚出生的小孩子我们叫他自然人,因为在这

谈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参考案例

谈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 六(4)班李成家长李伟新 《人民日报》曾以“挣脱安逸——‘牛胜虎’的启示”为题讲述了发生在哈尔滨“东北虎林园”里的一件离奇事。占地100万平方米的“东北虎林园”建立的目的,是要把老虎从笼子里放出来,逐步变人工喂养为野外捕食,提高老虎的生存能力,最终将老虎放回大自然。一天,参加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的老总和摄影记者们兴致勃勃地来林园摄影。然而,令这些摄影高手失望的是,当一头小牛犊被送进林园之后,他们没能拍摄到预想的“群虎噬牛图”,一场惊心动魄的牛虎争斗,结果以貌似强大的东北虎失败而告终。两只东北虎使尽浑身解数,仍抵不住小牛犊的本能抵抗,最后只得灰溜溜地落荒而逃。细细一想,也在情理之中。虽然林园给了老虎广阔的活动空间,和一般动物园不一样,但在喂养方法上却完全相同,即定时把切好的肉端到老虎面前。既然能饭来张口,不用出力就有美餐填饱肚子,老虎也乐得坐享其成。过惯了安逸舒适的日子,以凶猛著称的兽中王便变得徒有其表了。而小牛犊则是本能地感到危在旦夕,奋力拼搏。牛虎相斗,终以牛胜。 前不久有报载:一位成绩优秀的北大学生,因为生活不能自理,除了读书,吃饭之外什 么都不会的学生,最后退学了。学习成绩是孩子优秀的具体表现,但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并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孩子,我们家长的共同目的都是希望培养出具备优良心理素质、热爱学习又能自立自强的孩子。现在在我们的家庭中,孩子多为独生子女。有些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百般溺爱,生怕孩子吃苦,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去面对社会和生活呢?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呢? 1.自立,从小抓起 (1)自立,他可以! 父母在相信孩子有自立的能力同时,父母也要让孩子明白,他是可以自立的。因为自身工作时间的原因,我在下午四点半以前往往不能按时去学校接孩子,因此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不得不“狠心”地教会了小孩自己独自坐公交车回家。记得在小孩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当时第一次让小孩子自已坐车回家,说实话自己确实有些提心吊胆,一是怕孩子坐车不安全,二是怕孩子坐车错过了车站,但是自已下午有教学任务,肯定不能按时去接孩子的,只能狠一狠心让他自己回家。因为怕小孩错过车站,我就在孩子的衣服里放了四块钱,与他说好了,万一车子坐过了头,可以用另外二块钱坐回来,没有坐错的话,那二块钱就作为奖励。那天当我忐忑不安上完课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小孩正兴高采烈地在办公室里与同事在玩,我不由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表扬了儿子的能干。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脆弱,孩子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情,只是因父母的溺爱剥夺了他们自立的能力。我们应该鼓励他,相信他,因为他的能力和潜力是很大的,一定是你没有想到的。 (2)自立,从自理开始。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样,不能自理,何以自立?所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应该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 我在培养小孩的自理能力时,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在前一天晚上提醒他自己整理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我认为小学阶段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比每次考试100分都更重要,学会整理自已的学习用品和作好第二天的上课准备是培养小孩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我一直都比较注意帮助孩子养成这方面的习惯。在整理时,我仅是起提醒和监督作用,一般不会去代劳,时间长了,孩子自然知道第二天上学前应作哪些准备。二是父母都比较忙的时候学会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