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论》习题库内容

《地理教学论》习题库内容
《地理教学论》习题库内容

《地理教学论》习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地理教学法

2.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二、填空题

3. ( )年,清朝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在“小学堂”和“中学堂”都开设了地理课,是我国近代最早正式设置的中小学地理课程。

4.1919年( )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强调“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提出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

5.早期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地理教学思想由重“教”向重( )方向跨出了关键的步伐。

6.在地理教学系统中,( )是最有实质性的因素。

7.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基础有:

(

)。

三、辨析题

8.20世纪60年代,把“地理教学法”改称为“地理教材教法”是一种发展。

9.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是地理学。

四、简答题

10.简述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11.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

五、论述题

12.举例说明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基础,结合实例简要说明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和地理科学的关系。

13.请结合自身感受说出地理教师为何要学习地理教学论这门课程?

【参考答案】

1.地理教学法的名称是由“地理教授法”发展过来的,其正式确立是在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强调“教的法子和学的法子联络”。

2.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地理教学系统,地理教学系统是一个由地理课程、地理教学目标、学生、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和教学环境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

3.1904

4.陶行知

5.教和学

6.课程

7.地理科学基础、教育学基础、学习理论基础、系统学科基础、教育技术学基础

8.20世纪60年代,把“地理教学法”改称为“地理教材教法”是一种发展。

20世纪60年代,由于有些人片面理解地理教学法的名称,以为“地理教学法”仅仅是研究地理教学方法的学科,所以一度将“地理教学法”改称为“地理教材教法”。实际上这一名称重在体现了一个“教”字,这对于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所倡导的“教”与“学”并重的教学思想而言,应该说是一个认识上的乃至实践上的倒退。

9.科学研究的历史表明,学科的性质取决于学科的研究对象。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地理教学系统,是研究地理教学过程中诸多因素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规律,是研究地理教育现象的,是教育范畴中的一个领域。因此,在学科门类上地理课程与教学论隶属于教育科学。

10.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答题经过了如下发展阶段:

A.早期研究对象仅是小学阶段的地理教授法;地理教学思想由重“教”向重“教和学”方向跨出了关键步伐。

B.发展中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在学科上仍然称为“地理教学法”,但内容上不仅拓展了地理教学法研究视野,而且有关地理课程方面的探索不断增加。

C.当代将“地理教学论”更名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更具有时代意义。

11.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研究任务如下:

研究地理教育目的和功能;

研究地理教学内容与形式;

研究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研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研究地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具体分条论述略)。

12.简答如下:

首先,地理教学活动涉及的首要问题,即地理教学目的的确定,必须依据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如学习地理以后学生应掌握哪些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树立哪些正确的地理学思想观点,这些都必须依赖地理科学理论的指导。

其次,地理课程是地理教学论研究的最实质性的要素,学校地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只能是来自地理科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也理应成为学校地理课程的核心论题。

第三,地理教学活动中很关键的两个要素——教师和教学方法,也都打上了很深的地理科学的“烙印”。例如地理科学中必不可少的野外研究方法,在学校教学中就是野外地理考察和参观活动。

13.略

第二章地理课程发展

练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地理课程

2.问题课程

3.地理课程标准

二、填空题

4.有三种主要的课程观即课程是( ) ,课程是( ),课程是( ) 。

5.在( )的努力下,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单独设课。

6.教育部在( )年和( )年相继出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7.20世纪末以来,许多国家进行了教育大改革,推出了指导和规范全球地理教育的文件:( ) 。

三、辨析题

8.现代地理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教会学生地理知识。

9.中国内地地理课程改革几乎是照搬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地理课程改革。

四、解答题

10.基于不同的课程观,近现代学校常见的课程主要有哪四种。

11.请结合实际案例说出地理课程的功能。

五、论述题

12.请说出地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区别。

【参考答案】

1.简单而言,地理课程就是指地理课业及其进程。

2.问题课程指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以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为中心设计课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地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地理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基础地理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性质。

4.知识经验活动

5.夸美纽斯

6.2001;2003

7.地理教育国际宪章

8.我国学校地理课程的功能主要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公民地理素养的教育功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功能;培养“三个面向”的教育功能;促进地理科学发展的教育功能。

9.中国内地地理课程改革借鉴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地理课程改革的的经验,但绝不是照搬照抄,在许多地方都结合实际进行了创新,比如地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设置等。

10.学科课程、综合课程、问题课程和活动课程,各个课程类型的涵义和特点略。

11.地理课程的功能主要有如下方面:提高公民地理素养的教育功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功能;培养“三个面向”的教育功能;促进地理科学发展的教育功能。比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功能,中学教育的各个学科中,地理学科是以人类

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基本教学内容的学科,地理课程在帮助学生关心并谋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其他学科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12.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的区别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要求,而地理教学大纲主要侧重对地理教学内容的规定;

②课程标准的范围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教学大纲主要侧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③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是清晰的,可测量和可评估的,而教学大纲的描述较为笼统和模糊;

④课程标准是对某一个学段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地理教学大纲是最高要求;

⑤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成为地理课程的积极开发者,建设者,而地理教学大纲要求教师成为教科书的执行者。

练习题(二)

一、填空题

1.香港学制深受( )影响,为六年小学、三年初中、两年高中及两年中六(预科)。

二、论述题

1.请用图式表达高(初)中课程的基本结构,不用过于详细。

【参考答案】

1、英国

2、略

第三章地理课程改革

一、解答题

1.请回答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2.简答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二、论述题

3.选择一节高中地理教材,以地理教学“三维目标”为依据,进行结构分析。

【参考答案】

1.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下: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建构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2.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为: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础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略。

第四章地理教材设计与编写

练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地理教材

2.地理教科书

二、填空题

3. ( )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4.狭义的地理教材专指地理教科书,即通常所说的( )。

三、解答题

5.地理教科书的主要功能。

6.地理教科书编制的基本原理。

【参考答案】

1.广义的地理教材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

2.地理教科书指狭义的地理教材,或称课本。

3.教科书

4.课本

5.地理教科书的基本功能是教学功能。主要功能还有储存地理教学信息的功能;传递地理教学信息的功能;指导地理教法与学法的功能。

6.地理教科书编制的基本原理主要有:社会发展基本原理;学生发展基本原理;地理知识逻辑原理;学生心理逻辑原理。

练习题(二)

一、名词解释

1.教材的表述结构

二、填空题

2.教材的本质特性是作为教学资源尤其是学习资源而存在,其基本功能是( )功能。

三、论述题

3.举例说明地理教科书编制的某一基本原理。

4.举例说明地理教材编写的某一基本原则。

5.依据地理教科书编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找出某一地理教科书编写不合理的地方,并解释说明。

四、读图题

6.简述教材、课程、教科书、学科、教学内容的关系。

【参考答案】

1.教材的表述结构是指呈现教材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和呈现内容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按照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之间的关系有文字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的三分法。按照呈现内容与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

2.教学

3.社会发展原理是地理教科书编制的基本原理之一。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公民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公民的素养要求是不同的。地理教科书的编制,必须研究21世纪公民必备素养的基本特征和内涵,并能在教科书编写中给予体现就是社会发展基本原理在教科书中的体现。

4.达到表述最优化是地理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之一。合理安排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叙述性课文一般是对教材中地理分布、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等教学内容的表达。活动性课文一般是指教材呈现中以学生参与某种活动形式来表达教材(学习)内容的课文。传统的地理教材叙述性课文居多,活动性课文不

足,在很大程度上主要考虑如何便于教师的“教”,而对于怎样引导学生主动的“学”,考虑较少。活动性课文对于实现最佳的资源组合、最佳的支架高度,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学”具有重要作用。新教材应适度分配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的比例,注意增加活动性课文的比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