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超高建筑

成都超高建筑
成都超高建筑

成都超高建筑

成都超高建筑有哪些呢?依据相关资料显示:最新的高层建筑排位依次为成都华润大厦、成都喜年广场、成都仁恒置地广场、成都航天科技大厦、成都华敏翰尊等成都高层建筑,具体的内容如下:

成都华润大厦,超200米的甲级写字楼,11.7米恢弘入户大堂,先进科技配置,建成后将成为成都东面的标志性建筑,成为代表成都的又一张城市名片。

由花样年控股有限公司开发的成都喜年广场位于锦江区东大街,占地9,03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2,218平方米,汇聚了国际甲级写字楼、精装酒店式公寓、星级酒店、商业中心四大物业形态,是一个多功能的城市商务复合体。项目分为东西两个塔楼,其中,东塔为49层的超高层写字楼,建筑高度约190米,完工后将是成都市首个超高层国际顶级写字楼。西塔为星级酒店和精装公寓的综合楼,其中3-14层为星级酒店,15-31层为精装修公寓。整栋写字楼配备有目前先进的5A智能化配套设施,13台知名品牌电梯,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均采用国际品牌,同时使用节能环保设计理念,引领健康建筑

成都仁恒置地广场是新加坡仁恒置地集团参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投资项目之一。项目位于成都城市中轴线人民南路与新光华街交汇处,地处城市CBD核心区,位于城市中轴线人民南路旁,紧临成都地铁1号线和地铁站,高端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国际商业品牌云集周边,荟萃成都的商业精华和人文景观,区位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航天科技大厦地处成都商业铁三角中心地段,有14家银行,便捷的交通组织和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云集。愈加成熟的”商贸繁华区”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商贸,金融企业的不断入驻。航天科技大厦,正是地处各商圈交汇之核心地带。

航天科技大厦采用low-e镀双银玻璃幕墙·四管制风机盘管系统。冷冻水与空调热水分别设置独立的供、回水管路及循环泵。标准层有约有50个风机盘管·Schindler S7000 系列高低区各6台,共12台。

成都华敏翰尊国际大厦的投资商是来自马来西亚极富经验的投资商—明鹏投资,其拥有世界范围内的房地产业务。开发商是项目遍及中国的台湾巨头房地产商—华敏置业。配备全球知名的物业管理公司——仲量联行的物业管理,尽享专业高贵的服务。华敏翰尊国际大厦位于春熙CBD中心,只租不售,俯视春熙路、伊藤洋华堂、摩尔百盛、王府井、太平洋、伊势丹、西武百货。环顾四周,乃是四川省市各级政府部门、主流新闻媒体、五十余家星级酒店、三十多家中外银行、七家国际著名百货,商业人流量日均百万。顶楼设有直升飞机停机坪,提供世界顶级、领先成都的空中交通平台。

2014年成都超高层项目

2014年4月成都200+和150+统计 本帖最后由srainove 于2014-4-17 02:45 编辑 截止2014年4月1日成都已建成的200+: 1、成都国际金融中心1号楼|248米|50层|建成 2、成都国际金融中心2号楼|248米|50层|建成 3、成都明宇金融广场|206.5米|47层|建成 4、成都华润大厦|200.8米|39层|建成 5、成都棕榈泉国际中心写字楼|200米|41层|建成 截止2014年4月1日成都已封顶的200+: 1、成都西部国际金融中心1号楼|240.85米|56层|封顶 2、成都阿玛尼艺术公寓A座(原天玺A座)|222米|65层|封顶 3、成都阿玛尼艺术公寓B座(原天玺B座)|222米|65层|封顶 4、成都东方希望天祥广场1号楼|219米|45层|封顶 5、成都东原国际四川航空广场|204米|45层|封顶 6、成都睿东中心|200米|47层|封顶 2014年即将封顶的200+: 1、成都泰然环球时代中心|242.9米|37层|在建 2、成都银泰中心华尔道夫酒店|220米|55层|在建 3、成都东方希望天祥广场2号楼|219米|45层|在建 4、成都花样年美年广场4号楼|218.9米|48层|在建 5、成都天府国际金融中心A座|218米|49层|在建 6、成都天府国际金融中心B座|218米|58层|在建 7、成都花样年美年广场3号楼|206.9米|44层|在建 8、成都两江国际A座|200米|43层|在建 其他在建的200+: 1、成都文华东方酒店|333米|78层|在建 2、成都环球贸易广场1号楼|280米|57层|在建 3、成都珠江新城国际A1座|226.5米|53层|在建 4、成都环球贸易广场3号楼|210米|44层|在建 5、成都领地环球金融中心A座|200米|46层|在建 6、成都领地环球金融中心B座|200米|46层|在建 基坑预备200+: 1、成都绿地中心蜀峰|468米|108层|预备 2、成都保利国际广场1号楼|329.4米|69层|预备 3、成都龙之梦新城A座|298米|67层|预备 4、成都龙之梦新城B座|298米|63层|预备 5、成都环球贸易广场2号楼|柏悦酒店|280米|57层|预备 6、成都范思哲国际公寓(原门里东方荟公寓)|247米|67层|预备 7、成都大魔方酒店|220米|预备 8、成都香港置地环球汇写字楼|220米|预备

(完整版)高层建筑中的商业综合体设计以成都来福士广场为例的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中的商业综合体设计 --以成都来福士广场为例的案例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作为一个有力的证明,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而起。同时随着人们日常的生活需要多样化,高层建筑由原来的独立单一功能,逐渐演变为一个集合了办公、酒店、餐饮、娱乐、商业等多功能融为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与普通的单体高层建筑不同,商业综合体不仅需要单独考虑每一个单体的形态、功能、结构等一系列基本高层建筑的参数,更多的则需要考虑各个单体的组合以便更好的反映商业综合体作为“微型都市生活体”的这一意识形态。 项目简介:建于原四川历史博物馆旧址,位于成都市主干道人民南路与一环路交汇点,主要通过半围合式塔楼布局烘托出中心广场的公共休闲空间,裙房和地下空间为一个与地铁站相连的超级时尚购物中心,五栋白色的混凝土清水塔楼则包含了国际甲级写字楼、酒店及国际高端服务公寓、城市豪宅等复合功能,并且收放自如地在塔楼之中嵌入诸多商业和公共空间,同时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室外活动休闲和体验空间,正如霍尔所说“建筑就是为了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城市体验,让建筑与人和谐共生,所以我们在来福士广场设计了非常好的公共空间。” 下面结合着本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层商业综合体进行分析和理解: 一:设计理念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高层建筑组团设计中的理念:强调整体化的都市功能与形式、建筑体的多孔隙性、还空间于市民、融入三峡理念的中庭广场、用现代环保技术打造超级绿色建筑等概念,希望带给成都市民一种兴奋的体验。城市在眼前缓缓展开,可以感受到来福士这个“城中之城”的城市内涵。 他所述说的建筑体的孔隙性,以及还空间于市民,这些理念更好的诠释了建筑的人文精神,人与建筑的互动性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如下图所示: A:建筑的孔隙性:大部分高层建筑着重表达外观世界,对内部的表达以服务和装修环境表达居多,当然这无可厚非,但是成都来福士给了我们另外的一种探索研究的可能性: 1.与封闭的具有使用者局限性的屋顶花园不同,这里以开放的屋顶平台来取代,增加了建筑本身的活力和屋顶平台的利用率,把服务对象扩充到整个市民。

成都住宅设计规范最新版本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9]76号 根据国家计委《一九九四的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制订修订计划》(计综合[1994]240号附件九)的要求,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对《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进行了修订,现更名为《住宅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96-1999,自1999年6月1日起实行。 原《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四日 前言 根据国家计委《一九九四年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制订修订计划》(计综合[1994]240)号文的要求,对《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J96-86进行修订,更名为《住宅设计规范》。本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 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套内空间;4.共用部分;5.室内环境;6.建筑设备。主要修订了住宅套型分类及各房间最小使用面积,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楼电梯及垃圾道的设置等;增 加了术语,扩展了室内环境和建筑设备的内容。 本规范由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外,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居住建筑与设备研究所(北京市本外车公庄大街19号,邮 政编码100044)。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 本规范参编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天津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南建筑设计院 抚顺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哈尔滨建筑大学 上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赵冠谦开彦林建平张华叶茂煦业祖润张锡虎张菲菲 阎春林朱显泽李耀培朱昌廉李桂文陈华宁 1 总则 1.0.1 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住宅设计。 1.0.3 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 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 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 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 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成都市建筑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批办法

成都市建筑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批办法 2001-8-1 10:51 第一条为加快投资体制改革,简化办事程序,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根据《成都市非政府投资项目实行登记备案制暂行办法》和《成都市政府投资项目办事流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中心城范围内属于市级审批权限管理的政府投资项目和非政府投资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批。 第三条成都市建设委员会为成都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的牵头承办单位,负责我市城市建筑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批。各区(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权限范围内负责本地区城市建筑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批。规划、消防、环保、卫生防疫、安全生产、市政公用、人防、气象、地震等业务主管部门参加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持的裱设计会审。 第四条成都市市政管理权限的建筑工程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新建、改(扩)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和大型工业项目,应当进行初步设计审批。 (一)政府投资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含1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 (二)政府投资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含5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 (三)非政府投资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含 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 (四)非政府投资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含8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 (五)地面12层以上(含12层)的高层建筑; (六)大型工业项目。 第五条建设单位在报送初步设计审批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一)申请书; (二)填写成都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登记表; (三)建设项目立项登记通知(政府项目提交项目建议书批复或计划,经济部门可研批复); (四)市规划部门批准的该项目设计方案; (五)用地红线图; (六)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及重要建设项目报审表(地面十二层、高度40米以下免交);

成都市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技术规定

成都市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技术规定 (2016版)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Civil Building in Chengdu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为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本市的推广应用,由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本技术规定。技术规定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和国内先进的相关标准和制度,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本技术规定。 本技术规定的主要技术内容有: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资源要求;5.命名规则; 6.BIM模型精度要求; 7.交付物规定。 本技术规定由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审核,由编撰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和说明。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成都市东御河沿街16号,邮编:610015) 本技术规定主编单位: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技术规定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国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鼎建筑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1 总则 (4) 2 术语 (5) 3 基本规定 (6) 4 资源要求 (7) 4.1 信息模型设计软件 (7) 4.2 BIM设计协同平台 (7) 4.3 构件和构件资源库 (7) 5 命名规则 (8) 5.1 文件及文件夹命名 (8) 5.2 命名参数 (8) 6 BIM模型精度 (10) 6.1 总体要求 (10) 6.2 建筑信息模型精度等级 (10) 6.3 建筑BIM模型精度等级 (11) 6.4 结构BIM模型精度等级 (12) 6.5 给排水BIM模型精度等级 (12) 6.6 暖通BIM模型精度等级 (13) 6.7 电气BIM模型精度等级 (14) 6.8 通讯(智能化)BIM模型精度等级 (14) 7 交付物规定 (15) 本技术规定用词说明 (16) 附:条文说明 (17)

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用地和建筑分册(2017版)

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7)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

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7) 用地和建筑分册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 2017年

目录 用地和建筑规划管理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2) 2.1 建设用地性质及兼容 (2) 2.2 建设用地规划指标控制 (2) 2.3 建设用地规划控制 (10) 第三章建筑工程规划管理 (13) 3.1 建筑间距 (13) 3.2 建筑退界 (18) 3.3 天府广场中央商务区建筑规划管理 (22) 3.4 天府中心中央商务区建筑规划管理 (25) 3.5 建筑形态及其他管理要求 (26) 第四章建筑工程竣工规划核实管理 (30) 第五章附则 (34) 附录一名词解释 (35) 附录二计算规则 (39) 附录三建筑间距图示 (41) 附录四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42) 附录五成都市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总平面图编制规定 (44) 附录六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46) 附图一:成都市中心城区形态分区图 (50) 附图二:成都市天府广场中央商务区、春熙路片区及天府广场范围示意图 (51) 附图三:成都市天府中心中央商务区范围示意图 (52) 附图四:成都市中心城区“四边”控制要素示意图 (50)

用地和建筑规划管理 第一章总则 第 1.0.1 条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强规划管理,确保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成都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技术规范,结合成都市(以下简称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 1.0.2 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内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本分册为用地和建筑规划管理部分。 第 1.0.3 条根据中心城区不同区域特点划定不同城市形态分区,在城市形态分区内制定、实施城市规划和进行建设时应当符合所在城市形态分区的规划控制要求。 第 1.0.4 条城市建设应以城市设计为重要手段,提升城市品质,强化精细化管理。在城市重点地区强调以城市设计为规划管理的核心和原则。 第 1.0.5 条已编制片区城市设计且已将容积率指标落实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片区(环城生态区除外),应按照本规定要求,结合片区实际优化完善片区城市设计,并将主要规划指标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规划管理。环城生态区按原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 第 1.0.6 条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规划控制指标及要求与本规定不一致时,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

天府新区华宜上锦高层建筑地勘报告详解

1 前言 1.1工程概况 成都市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拟在华阳元华路开发华宜·上锦项目。受业主的委托,我公司对其拟建项目工程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拟建工程为:两栋26层高层建筑及1-3层商业建筑,含两层地下室。拟建场地位于双流县华阳镇元华路欧尚超市附近。根据本工程的设计总平图项目净用地面积约7287m2,总建筑面积约45476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2791m2,地下建筑面积11720m2,地下2层。拟建工程由成都美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各拟建物的主要建筑结构特征详见《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与表1: 本次工作任务为规划红线范围内的工程地质详细勘察。 本工程属高层建筑与一般建筑相结合工程,其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物抗震类别为乙类,三级抗震,地基基础安全等级乙级;按《高层岩土勘察规程》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因此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定为乙级。 1.2勘察目的与技术要求 根据拟建物特征和场地实际情况,本次勘察的目的是按勘察规范对详细勘察阶段的要求,对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作出评价,为地基基础设计、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基坑支护与开挖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其技术要求主要是: 1.查明建筑场地各岩土层的成因、年代、地层结构和均匀性以及特殊岩土的性质,尤其应查明基础下软弱和坚硬地层的分布,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2.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排条件、腐蚀性、初见水位及稳定水位;提供季节变幅和各主要地层的渗透系数;提供基坑开挖工程应采取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应采用降水控制措施时,应分析评价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对地基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地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各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论证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的可行性,对持力层选择、基础埋深等提出建议; 4.预测地基沉降、倾斜等变形特征,提供计算变形所需的计算参数; 5.查明场地及地基的地震效应,提供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场地卓越周期等抗震设计参数。 6.对可能采用的复合地基或桩基类型、适宜性、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 7.判明拟建场地范围内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 1.3勘察工作依据 在充分搜集成都地区及场地内已有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勘察经验的基础上,本次勘察依据以下国家规范、规程和地方标准执行: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 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6.《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GBJ89-92); 7.《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 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9.《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01; 10.《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高层建筑勘察报告

郫县*****房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第一册共三册 (勘察报告、钻孔柱状图) 编制者: 复核者: 项目经理: 公司总工程师: 公司经理:

目录 一、概述 (1) (一)工程概况 (1) (二)勘察目的及任务 (1) (三)勘察技术方案及完成的工作量 (1) 二、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2) (一)自然地理 (2) (二)、地层岩性 (3) (三)水文地质条件 (3) 三、地质构造及地震 (3) (一)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 (3) (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 (4) (三)场地土的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 (4) (四)地基土的液化问题 (4) 四、试验 (4) (一)土工试验 (4) (二)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 (4) 五、场地工程地质评价 (5) (一)地基土的评价 (5) (二)场地稳定性与建筑适宜性评价 (5) (三)地基基础方案分析与评价 (5) (四)桩基评价 (5) 六、岩土工程论证 (5) (一)基坑开挖后的支护 (5) (二)地下室抗浮评价 (5) (三)基坑降水 (5) (四)软弱层的处理措施 (6) 七、环境地质评价 (6) 八、结论与建议 (6) (一)结论 (6) (二)建议 (6) 附录 1、工程地质平面图共1页 2、工程地质剖面图共22页(47条剖面) 3、钻孔柱状图共48页(95孔) 4、动力触探成果图共81页(162孔) 5、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共1页 6、粘性土类试验成果汇总表共1页 7、砂土类试验成果汇总表共1页 8、水质分析报告共1页 9、土的易溶盐试验报告共1页 10、钻孔波速测试报告共6页

郫县*****房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 郫县*****房建工程位于郫县******对面,占地规划净用地面积90970.38m2,约合136.4亩,***岩土工程公司受*****房地产开发总公司的委托,对位于郫县*****房建工程的场地进行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我公司地勘项目部于2006年10月8日进场,11月11日完成外业工作,12月10完成内业数据整理。 (二)勘察目的及任务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本次勘察拟建工程建筑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工程,地基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综合评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为高层建筑甲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本次为详细勘察,其勘察的任务和要求为: (1)收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标高控制点,建筑物的性质、规模、结构特点等数据。 (2)查明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3)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范围、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物理力学指标。 (4)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5)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6)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详细勘察阶段的勘察点间距和勘察孔深度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J366-2004)的规定以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结合布设,并布设判明场地地基稳定性、不良地质作用和桩基持力层所必须的勘探点和确定其勘探深度。 (三)勘察技术方案及完成的工作量 1、勘察依据 (1)勘察合同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41-2003、J261-2003)(6)《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J366-2004)(7)《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8)《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189-92) (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0)《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 (1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平面图、剖面图编制要求及图式、图例》 (12)《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 (13)《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等 2、布孔原则 根据拟建建筑物特点及勘察目的任务要求,按《高层建筑岩土勘察规程》(JGJ72-2004,J366-2004),结合拟建建筑物的结构特征及荷载特点,勘探点位置沿拟建建筑物角点和周边及中部布置,共布置勘探孔257个(含钻孔95个,动探孔162个),其中深孔5个,最深孔40.14m。控制性勘探孔共82个,一般性勘探孔175个。 (1)勘探点间距: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J366-2004)对二级地基,勘探点间距12~24m,考虑建筑物的周边,中部、角点,并兼顾控制整个场地,确定钻孔间

高层建筑缺点

高层电梯公寓就是工业化城市不堪重负的垃圾附产品.有人说它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潮流和方向,所以高层是未来生活的必然选择.的确,对城市规划和管理者而言,高层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中国这种规划上摊大饼发展的中心城市而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城区边缘人口被吸入超大城市的黑洞,周边二级城市人口的迁入都造成城市配套公用设施超负荷运转和用地紧张.由于历史原因CBD,商业区,学校,医院,政府等大量与工作,生活相关的部门,区域,设施基本位于老城区内,而它们的服务半径又受交通效率的制约,因此高层住宅应运而生.可以说它就是工业社会城市病的畸型产物.加之房地产二级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绝对的有效供给小于市场需求,导致高房价的维持,从根本上造成了一级市场地价的坚挺.而开发商的行业目标利润率是不会轻易下调的,所以提高容积率是势在必然.为什么说高层电梯公寓是工业化城市的垃圾附产品?我们先就高层建筑销售中流行的销售说辞一一论证.说到高层电梯公寓的优势,销售代表所能总结出来的有别于多层住宅的说辞无外四条.1,景观开阔,视野通透.2,通风良好,采光面大,3,电梯入户,出行方便,4,低密度社区,楼间距大,绿地率高. 事实果真如此吗?首先让我们看看高层建筑在规划上的分类,高度大于24米的建筑一般称为高层建筑(不含大于24的单层公共建筑).传统分类上(层高3米计),8至11层为小高层;12至18层为中高层;19层以上为高层;这里我们主要解剖18层以上的高层电梯公寓。 1,景观开阔,视野通透.我们知道登高必然望远,似乎这一条的优势不容质疑。然而要真正使之成为优势还要看小区总平规划的设计。目前市场上18层以上的高层电梯小区总平规划多为组团围合式,这种同心圆式的建筑布局主要是为了保证每栋均有50%以上朝向主要景观节点的户型,也就是设计人员常说的均好性(景观是定价权重因素之一);同时因为高层日照退间距的要求,尽量使相邻各栋的主要朝向达到规划审查的日照指标要求。然而这种规划的问题在于,如果中央景观节点的面积不是足够大,那么周边围合的高层6层以上视线的投射角度是无法坐在客厅欣赏景观的,看到的只是对面楼栋象蜂巢一般的塑钢窗;而6层以下在这个高层围合的大筒中由于相邻楼栋的遮断也是很难看到天际线的,犹如坐井观天。真正处于景观视觉走廊上的户型只占不超过15%.且为了用尽规划条件追求效益最大化,楼盘往往把满足规划对日照指标的最低要求作为设计条件的硬指标(成都市规划要求每套住宅冬至日至少有一个卧室或起居室不低于2小时,三环以内的新建住宅不低于1小时),你可以看到在冬季,11层以下的楼层大部份时间都处于相邻楼栋的建筑投影中,那叫一个抑郁. 2,通风良好,采光面大.我们知道高层在建筑形式上分为板楼和塔楼两种,11层(含11加1)的小高层多为板楼,一梯两户,南北通风,也就是广告中所谓的"会呼吸的住宅".加之近来开发商比较追求大面宽浅进深的户型设计,采光率(窗地比)的确较高.此类住宅多为框架结构,由于地震主要为扭力的破坏,建筑长边与短边比偏大,抗震性较塔楼差,公摊较塔楼高,18层以上的高层因建筑的经济性多为塔楼,一梯二户以上,内廊连接.普通的一梯四户可以说最具代表性,由于塔楼是围绕电梯井的筒体结构,因此在标准层平面布局上一般南北朝的户型不会超过50%,只在Y型,蝶型等泛板式塔楼中会在南北朝的概念房上有少许提高,但仍需注意南北朝的规划定义是正南北和南偏东西45度(含45度).由于标准层平面户型布局的相邻影响和塔楼框剪结构的空间制约,尤其是泛板式塔楼即使部份户型南北朝,但90%的厅是不能做到南北通透的,也就是我们民间意义要求的穿堂风。为了增大户型面宽以追求采光降低建筑成本,户型设计往往极不规整,出

成都龙湖高层住宅项目初步设计任务书(08版)

龙湖·项目 初步设计任务书 编制单位:成都龙湖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二00 年月日

目录 正文部分: 第一章项目概况及设计范围1 第二章设计依据和相关基础设计资料 第三章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及设计过程控制要求 第四章总图专业 第五章建筑专业 第六章结构专业 第七章电气专业 第八章给排水专业 第九章燃气、采暖通风与空调专业 附件部分: (一)政府文件(批文、意见书等) (二)图纸资料(基础资料、条件图等相关图纸)(同时提供电子文件) (三)规范规定 (四)其他支持性文件(报告、表格等) (五)参考项目资料

第一章项目概况及设计范围 一、项目位置 二、用地规划 三、设计范围 用地红线范围内的所有住宅、商业用房、办公、幼儿园及其附属用房(地下室及架空层车库、机电设备用房、大门及门卫等)和场地总图的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的设计,环境绿化工程中的景观配合工作。

第二章设计依据和相关基础设计资料 1、成都市规划局拍卖地块设计条件通知书号。 2、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 3、成都市规划局对本地块所提设计条件红拨图。 4、《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T 50353-2005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9、《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 1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 50180-93 11、《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13、《汽车库设计规范》JGJ100-98 14、《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成都市规划管理局(2007年) 1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 16、《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 50001-2001 17、《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 18、《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 19、《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 50—88 20、《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87 2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J116-2001 22、项目周边道路及雨污水设计图。 23、市政综合管网图、给水、排水、天然气、电信接驳口资料 24、地质初勘报告 25、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成都市政府相关条例、规定 26、国家、地方现行设计规范、图集 27、设计合同 28、初步设计任务书

成都知名建筑设计院排名及经典作品欣赏

成都知名建筑设计院排名及经典作品欣赏 1、DESTROY建筑事务所戴帆(DAI FAN) DESTROY建筑事务所是一家全球性顶级设计、建筑、工程和规划建筑设计集团。DESTROY建筑事务所是建筑鬼才戴帆(DAI FAN)创立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机构。通过遍布全球的办公室和顶级建筑设计团队,DESTROY建筑事务所为世界各地客户提供创新而卓越的引领时代潮流的设计方案,项目类型跨越了从大型城市公共空间、混合功能综合体、超高层建筑综合体到度假居住、办公展览、教育科研等相关的规划、建筑、景观设计。意大利《当代建筑》连续多年将DESTROY建筑设计事务所列为建筑创新设计及技术创新型的行业领袖。DESTROY建筑设计事务所在国际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同时也是中国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建筑设计集团。DESTROY建筑事务所将国际领先的经验与本地的团队相结合,事务所集结了约一百五十名由25个不同国籍成员组成的专业团队,争取将个人潜能升华为团体创作结晶。业务从美国、日本、大中华区覆盖到欧洲、东南亚及中东等地。DESTROY建筑事务所通过举办各种展览、论坛及活动,让几年间,随着各种精彩展览的开展,如:,《技术与建构》建筑实验展(2014),亚洲顶尖建筑大师展(2015),先锋建筑(2015),当代中欧建筑师展(2016),变化中的亚洲城市(2016),纽约“宇宙宣言”建筑展(2016)。更多的人接触到专业思想的碰撞。DESTROY的建筑是一种本质的、想赋形的建筑,本着团队合作的理念与工作哲学,自创立以来便将交换、传承、学科交叉和思想碰撞融合贯彻。同时,DESTROY建筑事务所着重强调社会参与,为二十一世纪城市化进程的问题和挑战提供创新且具体的解决办法。近年来的作品包括:法国FA PARIS 180米高的摩天楼;美国德克萨斯州泰勒市占地面积400公顷的“太空城”(项目范围涵盖城市规划、旅游规划、交通建筑、会展建筑、办公建筑、城市综合体、体育建筑、酒店建筑、教育建筑)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此项目为运用“人类纪”的种种思想设计城市与建筑概念的尝试;中国浙江台州“海城新区”占地13平方公里的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设计中,此项目包括占地面积1300亩的江南水镇旅游产业的规划,占地1200亩的高新科技产业园区的规划与一系列交通建筑、综合型医院、商业综合体、酒店度假区、沿河风光游览区、音乐厅、美术馆、政府行政与金融中心的建筑规划与设计;东京China Glasses (Tokyo)、美国佛罗里达州当代美术馆。

建筑设计上台展示之成都太古里

现在的城市里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尤其是在大城市最繁华的那一块,比如上海的陆家嘴,再比如北京的王府井。 随着人口的城市化转移,人口在城市的人均空间越来越窄,因此,现在的住宅都开始从平面化转向垂直化,人类的建筑技术也越来越强大,因此,现在的世界最高大楼的净高度特在不断被刷新中。但是,高楼并不是我们生活中唯一的建筑,高楼也并不是解决所有建筑设计的一种途径。 今天,就由我们为大家带来建筑作品赏析——远洋太古里。 在向高空发展的城市主流趋势中,远洋太古里开敞自由的古老街巷尤为独树一帜,再加之历史古韵、人文雅致、艺术光辉和现代时尚的碰撞融合,才应运而生出这样一个崭新的城市中心。 项目介绍 远洋太古里位于古城成都,由The Oval Partnership(香港),MAKE Architects(英国),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三家公司联合设计。这不是一栋单独的建筑,而是一个建筑群。它是现代最流行的商业广场,比如大家知道的鲁能领秀城,万达购物中心,恒隆金融中心,以及世贸国际广场。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成都市市中心的春熙路地铁口。于2014年开始对外开放。 规划角度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太古里位于成都这个大八卦城的中心地段,相当于济南的泉城广场一带,交通非常便利。 太古里内部的规划则分成了两部分——快里与慢里。 在深刻理解成都及本地消费者生活习惯的基础上,成都远洋太古里首创“快里”“慢里”概念,并精心选择品牌和业态创造出“快耍慢活”的全新生活方式。 快里:由三条精彩纷呈的购物街贯通东西两个聚集人潮的广场,众多国际品牌以独栋或复式店铺完整展示自身的旗舰形象,全球顶尖时尚荟萃于此,体现国际大都会的潮流脉动,是品牌赏家和时尚达人不容错过的“潮圣地”。 慢里:围绕大慈寺精心打造的慢生活里巷,以慢调生活为主题,精致餐厅和生活品味商店林立,为生活休闲、热爱美食的成都人量身定制,让忙碌的都市人在这里慢下脚步,休憩放松,恣情邂逅悠然乐活的美好。 “一字型”动线流畅可达二层、地下层活跃连通 项目多为“一字型”动线,在长度适中的商业内街中,结合景观小品、特色主题雕塑以及三个主景广场的商业活动等,增加了人流的参与性及趣味性。商铺切割则因地制宜,临街设置双排铺以增加展示性与可达性。

成都市高层建筑规划导向不改变更重公共安全城市规划师考试.doc

5.12以来,不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由于地震的发生而遭受一些不必要的担忧,成都“高密”的城市发展模式也因此引来了一些揣测的声音。有观点甚至认为,地震将对成都市城市规划与规划执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目前均质高密的城市规划格局策略将可能作出调整。这一备受关注的话题在上周结束的“成都市高层建筑抗震与防震专家研讨会”上得到确切答案,成都市规划局总规划师王松涛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成都市的高层建筑规划政策导向不会因此次地震而调整。澄清:震后,城市还是高密发展早在2006年初,成都市规划局就宣布,三环路以内的城区,将原则上停止7层以下的多层建筑用地的审批。这一决定也明确了成都城市高密发展的发展模式。但是在地震发生后,基于对城市高密发展后在突发灾难时面临的“安全性”问题,有人对这一整体规划有了不同看法。“一座城市应

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在这样的城市中有高层建筑,也有多层建筑,我们不会因为地震而对我们的城市规划做出调整!”王松涛态度明确地表示,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已在世界各地的规划和建设实践中得到证明,结合此次地震后的建筑结构安全检查情况来看,成都中心城区的高层建筑在本次地震中未受影响,其安全性经受住了考验。同时他特别强调,建筑的安全性在通常情况下是由建筑标准所决定的,一般与建筑质量有关,包括规范标准(设防)、严格的建筑设计,严格的建材、严格的施工,与高度没有直接关系。原因:高密发展是客观需求“成都市人多地少的现状决定了我们依然要鼓励向空中要资源的规划政策导向,因此对高层建筑的发展是鼓励和提倡的,这一政策不会因为本次地震动摇和调整。”王松涛表示,成都选择的发展模式,只能是根据成都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可以肯定,

成都建筑设计合同最新版

建设工程设计合冋 (民用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工程名称:成都温江维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温江项目 工程地点:成都市温江区 合同编号:2016A4-11 (由设计人编填)设计证书等级: 发包人:成都温江维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签订日期:2016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监制 发包人:成都温江维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人:***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包人委托设计人承担本项目初设及施工图工程设计,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本合同依据下列文件签订: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 场管理规定》。 1.2国家及地方有关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1.3建设工程批准文件。 1.4甲方设计任务书. 第二条本合同设计项目的内容:名称、规模、阶段投资及设计费如下: 2.1建设地点:成都市温江区 2.2项目名称:成都温江维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温江项目 2.3设计指标:用地面积:74.39亩;容积率:大于2;建筑密度:40%以内;绿化率:30浓上;临街若为围墙应设置绿篱或通透围墙做垂直绿化。 2.4项目构成:高层住宅、裙房商业、会所、地下车库、设备和配套用房及项目所在地地方法规要求配置的相关设施。

2.5设计内容:合同涉及的设计内容为包括但不限于:本项目的规划方案、规划总平、用地范围内的室内外管综图、交通系统图、绿化系统图、效果图、建施、结施、水施(给排水)、电施(强、弱电)、空调通风、建筑节能设计等整个项目的全套施工图

出图

2.6设计费: 第三条发包人应向设计人提交的有关资料及文件

成都某高层住宅施工组织设计

**安置房A2标段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四川**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一、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1节编制说明 第2节编制依据 第3节编制内容 第4节总体目标 第5节地理位置及环境 第6节工程概况 第7节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 第1节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 第2节管理机构框图 第3节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及质量检验系统 第4节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职责 第5节施工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运作 第6节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作的保障措施第三章工期及进度计划 第1节总体施工部署 第2节工程进度计划 第3节施工进度图 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1节现场总平面布置原则 第2节景观式施工围墙 第3节施工现场临时道路 第4节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

第5节生产临时设施的布置 第6节生活临时设施的布置 第7节施工场地排水、排污 第五章基础施工方案和工艺 第1节测量放线 第2节土石方开挖 第3节地下室施工主要流程 第4节施工缝留置 第5节主要施工方法 第6节大体积砼施工 第六章主体结构施工方案和工艺第1节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第2节施工缝的留设 第3节模板工程 第4节钢筋工程 第5节砼工程 第6节填充墙工程 第七章安装施工方案和工艺 第1节工程概况 第2节施工准备 第3节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第4节施工组织措施 第5节安全、消防、季节施工措施 第6节文明施工及产品保护措施 第八章装饰施工方案和工艺 第1节施工内容及原则 第2节天棚抹灰施工

第3节内墙面抹灰 第4节水泥砂浆楼地面 第5节豆石砼楼地面 第6节花岗石楼地面 第7节内墙面乳胶漆施工 第8节外墙面砖施工 第9节塑钢门窗施工 第10节木门安装 第九章防水施工方案和工艺 第1节屋面防水施工 第2节厨卫间的施工 第十章脚手架及支撑搭设方案 第1节单排挑脚手架 第2节里脚手架 第3节跑道搭设 第4节装饰脚手架 第十一章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第1节管理机构保证措施 第2节技术保证措施 第3节劳动力保证措施 第4节原材料保证措施 第5节计量保证措施 第6节关键过程、特殊过程质量控制计划表 第7节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第8节地下室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第9节主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第10节装饰质量控制措施

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技术导则(2014版)

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技术导则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前言 《成都市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技术导则》是根据成都市政府所颁布《成都市绿色建筑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在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绿色建筑的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结合成都市城乡建设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完成。 本导则共分12章,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计文件要求、场地及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水排水设计、暖通空调设计、建筑电气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室内装修设计。 本导则由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成都市大安中路65号;邮政编码:610017;邮箱:scsjy@https://www.360docs.net/doc/1a19200491.html,),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导则主编单位: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参编单位: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员:涂舸郭艳贺刚刘民陈佩佩秦盛民 章一萍隗萍王家良王瑞廖楷余斌 邹秋生革非徐斌斌王曦付韵潮胡斌 杜毅威程永前刘源付雅艺何兵陈益明 祝书丰王继红高静王璟何昕白中奎 严君黎力 本导则主要审查人员:储兆佛刘小舟于忠黄平李健方长健 方汝清孙钢李波戎向阳罗于龙恩深 高波熊泽祝刘秦生黄志强徐小伟罗志强 田智华董靓张国强熊咏涛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4) 4 设计文件要求 (5) 5 场地及总平面设计 (6) 5.1 一般规定 (6) 5.2 场地规划 (6) 5.3 总平面交通 (6) 5.4 场地物理环境 (7) 6 建筑设计 (9) 6.1 一般规定 (9) 6.2 建筑空间布局 (9) 6.3 建筑围护结构 (10) 6.4 建筑材料 (11) 6.5 建筑声环境 (12) 6.6 建筑日照和天然采光 (13) 6.7 建筑风环境 (14) 6.8 室内空气质量 (15) 6.9 其他 (15) 7 结构设计 (16) 7.1 一般规定 (16) 7.2结构设计 (16) 8 给水排水设计 (17) 8.1 一般规定 (17) 8.2 给水排水系统 (17) 8.3 节水器具与设备 (19) 8.4 非传统水源利用 (19) 9 暖通空调设计 (21) 9.1 一般规定 (21) 9.2 冷热源 (22) 9.3 输配系统 (23) 9.4 控制与监测 (24) 10 建筑电气设计 (26) 10.1 一般规定 (26) 10.2 供配电系统 (26) 10.3 照明 (26) 10.4 电气设备 (27) 10.5能耗计量 (28) 10.6智能化专项 (28) 10.7其他 (28) 11 景观环境设计 (30)

成都某高层住宅外墙施工方案

**·****工程 外墙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07年9月30日

**·****住宅楼工程 外墙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成都市三环外****内侧,****片区。由**局开发的**·****住宅楼。本工程地下一层为汽车库和自行车库,地上五幢楼20+1层。底层占地面积4838m2。结构型式为剪力墙结构。建筑工程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本工程外填充墙采用200厚MU10页岩空心砖;外墙保温采用25mm 厚XPS挤塑板外墙保温板。外墙面砖采用重庆歌德生产的45×45通体纸皮砖,每张规格为300×300。分为浅灰、浅咖啡、深咖啡三种颜色的通体砖。本工程裙楼部分为深咖啡色通体砖,楼层大面为浅灰色通体砖,所有阳台封口梁均为浅咖啡色。 2、编写依据 《建筑施工手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居住建筑节能保温隔热工程质量验收规程》(DB51/5033—2005) 本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和有关施工经验 3、材料及主要机具 外墙通体砖:品种、规格、颜色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规格应一致。有出厂证明、试验报告单。 砂:采用中砂,过 5mm 孔径筛子。砂的含泥量不超过 5%,并不含草根等杂物。

其它:石灰膏、粉煤灰、磨细生石灰粉、防水粉、抗裂纤维、万众牌瓷砖粘贴砂浆干混料、瓷砖沟缝剂等。生石灰熟化不得少于7天。沟缝剂吸水率低、防水好、粘贴性好、有一定韧性、颜色与通体砖相近。主要机具:搅拌机、台秤、吊斗、砖笼、手推车、胶皮管、灰桶、水平尺、线垂、切割机、5mm的筛子、大平锹、小平锹、软毛刷、钢丝刷、粉线袋、喷壶、小水壶、米厘条、分格条、扫帚、锤子、錾子等。 4、操作工艺 4.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吊垂直、套方、找矩形、贴灰饼→堵穿墙洞→抹底层砂浆→修补墙面箱、槽孔洞→抹面层砂浆→抹室外阳角→养护→保温施工→外墙通体砖施工准备→通体砖放线、排版→粘贴砂浆调制→贴外墙通体砖→勾缝→外墙清理。 4.2操作工艺 4.2.1基层处理:抹灰打底前应对基层进行处理。对于光面混凝土基层则用水泥细砂浆掺界面剂进行“毛化处理”,即先将表面灰浆、尘土、污垢清刷干净,用10‰火碱水将板面的油污刷掉,随即用净水将碱液冲净、晾干。然后用1:1水泥细砂浆内掺801胶水,用扫帚甩到墙上,其甩点要均匀,毛刺长度不宜大于8㎜。终凝后浇水养护,直至水泥砂浆毛刺在较高的强度(手掰不动)为止。基层处理完毕应适当洒水。砖墙面需将表面尘土、砂浆清理干净,适当洒水润湿。4.2.2吊垂直、套方、找规矩:按墙上已弹的基准线,分别在门口角、垛、墙面等处吊垂直、套方、抹灰饼,灰饼一般为50×50㎜,灰饼间距≤1.5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