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鼻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鼻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鼻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鼻窦炎是以鼻塞、流脓鼻涕、头昏、头痛、嗅觉减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本病病程较长,可数年至数十年,反复发作,经久难愈。慢性鼻窦炎绝大多数是鼻窦内的多种细菌感染,致病菌以流感杆菌及链球菌多见。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往往是长期的,尤其在天气变化及冬季时,注意防止外感,减少急性发作,坚持用药,必要时配合特殊治疗,慢性鼻窦之是可以治愈的。

1、辨证论治

1.肺脾气虚,邪滞鼻窍证:鼻塞日久,呈交替供或间断性鼻塞,时轻时重,涕色白而稀,遇寒症状加重,鼻粘膜及鼻甲肿胀,色淡或潮红,全身可兼肺脾气虚之症状,舌淡,苔白,脉缓弱。治宜补益肺脾,祛风散寒。代表方:温肺止流丹加减。

2.邪毒久留,气滞血瘀证:鼻塞重,呈持续性鼻塞,多涕粘白或黄稠,嗅觉减退。鼻粘膜肿胀硬实,暗红色,呈桑椹样。可伴语言不畅,咳嗽痰多,耳鸣耳闭,舌暗红或有瘀点,脉弦细或涩。治宜调和气血,化瘀通窍。代表方:当归芍药汤加减,或用通窍活血汤加减。

2、针灸疗法

体针:主穴迎香、合谷、上星,配穴风池、太阳、印堂,中等强度刺激,留针15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艾灸:取人中、迎香、风府、百会,肺虚配肺俞、太渊,脾虚配脾俞、足三里,隔日一次,灸至发热为度。

3、单方验方

(1)藿胆丸每次3-6g,日服2次。

(2)千柏鼻炎片每次3-4片,日服3次。

(3)鼻炎康每次4片,日服3次。

4、外用药治疗

—般来讲,鼻腔内忌用药粉喷人治疗,故不宜自行用配制药粉吸人鼻腔。5、穿刺治疗

对于鼻窦内积脓较多而又不易排出者可用此法,常用于上颌窦炎,本法安全,可靠,局部捌伤很小,须经医生操作用特制穿刺针穿入鼻窦内,将脓涕冲出,再将消炎药直接注入鼻窦,多可收到较好疗效。

6、中医药治疗

慢性鼻窦炎中医称之为鼻渊,与肺、脾的虚损有关,故治法宜温补肺气或健脾益气,通利鼻窍。基础方药:茯苓12克,党参,白术、陈皮、山药、苍耳子、辛夷、白芷各10克。脓涕多者加鱼腥草12克、冬瓜子10克,头昏头痛者加川芎10克、菊花10克,鼻塞重、嗅觉下降者加鹅不食草10克。

7、其它治疗

选用辛荑花滴鼻液、鹅不食草滴鼻液、鱼腥草滴鼻液等滴鼻,每次2-3滴,日3-4次。

毛冬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或归红注射液作下鼻甲注射。

8、预防与调养

(1)慢性鼻寞炎的病人由于病程日久,常伴有全身不适及容易烦躁等表现,居住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冬季气温变化不应太大,注意休息,坚持治疗。小儿患病应按时用药。患者可多做低头、侧头动作,以利鼻窦内脓涕排出。清洁鼻腔,去除积留的脓涕,保持鼻腔通畅。(2)积极预防感冒,在上呼吸道感染期及时治疗,因为“上癌”治疗不彻底,常是慢性鼻炎及慢性鼻窦炎的诱因。

(3)工作环境粉尘、污染较重的地方,应戴口罩,避免细菌进人鼻腔。

(4)积极治疗慢性鼻炎。

(5)注意不用力擤鼻,脓涕多者可先滴药、再擤鼻,以免单个鼻窦炎因擤鼻不当,将脓涕压人其他鼻寞而导致多个彝窦发炎。

(6)禁食辛辣;肥腻刺激性食品,戒除烟酒。

慢性鼻炎

医药数据库中心中医论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