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试验报告资料

预防性试验报告资料
预防性试验报告资料

预防性实验报告

目录

电抗器(线路阻波器、电容器组放电线圈)试验报告 (2)

断路器实验报告 (3)

隔离开关试验报告 (5)

电流互感器实验报告 (6)

电压互感器试验报告 (8)

套管试验报告 (10)

母线实验报告 (11)

电力电缆试验报告 (12)

电容器实验报告 (13)

避雷器实验报告 (14)

变压器油气试验报告 (15)

站用变油气试验报告 (17)

(三相一体)断路器油气试验报告 (18)

(三相分体)断路器油气试验报告 (19)

10kV、35kV站用变压器试验报告 (20)

油浸式变压器试验报告 (22)

电抗器(线路阻波器、电容器组放电线圈)试验报告

单位安装间隔

试验时间温度天气湿度

绝缘电阻时间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

一次绕组直流电阻(Ω) 时间温度仪表名称

断路器实验报告

单位安装间隔

试验时间环境温度天气湿度

设备铭牌

合闸电阻值和合闸电阻的投入时间时间:温度:

导电回路电阻(单断口断路器)时间:温度:

断口间并联电容的绝缘电阻、电容量和tanδ(单断口断路器部分)

时间: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

操动机构合闸接触器和分、合闸电磁铁的动作电压时间: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

隔离开关试验报告

单位安装地点

试验时间温度天气湿度

有机材料支持绝缘子及提升杆的绝缘电阻及导电回路电阻时间温度仪表名称

交流耐压试验时间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

电流互感器实验报告

单位安装地点

试验时间环境温度天气湿度

设备铭牌

绕组及末屏的绝缘电阻(MΩ)时间温度

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

带电测试tanδ及电容量时间温度

交流耐压试验时间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

电压互感器试验报告

单位安装间隔

试验时间温度天气湿度设备名牌

交流耐压试验时间温度仪表名称试验人员

局部放电测量时间温度仪表名称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完整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第一章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用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运行条件,预防设备损坏,保证安全运行。 本标准适用于110kV及以下的交流电力设备。 第二章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 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 1094.1-1996 电力变压器第一部分总则 GB 1094.3-2003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GB 1094.11—2007 电力变压器第11部分:干式变压器 GB 1207—2006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GB 1208—1996 电流互感器 GB 1984—2003 高压交流断路器 GB 4703—2007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GB 1985—2004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 7330—2008 交流电力系统阻波器 GB/T 8287.1-2008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系统用户盒户外支柱绝缘子第1部分:瓷或玻璃绝缘子的试验 GB 12022—2006 工业六氟化硫 GB/T 20876.2 标称电压大于1000V的架空线路用悬浮式复合绝缘子原件

第2部分:尺寸和电气特性 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 474.5—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5部分:避雷器试验 DL/T 475—2006 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试导则 DL/T 555—2004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电器现场耐压试验导则 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627—2004 绝缘子常用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 DL/T 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DL/T 722—2000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DL/T 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 DL/T 864—2003 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 DL/T 911—2004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频率响应分析法 DL/T 1048—2007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交流用棒形支柱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及验收规则 DL/T 1093—2008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电抗法检测判断导则 Q/GDW 168—2008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Q/GDW 407—2010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现场检测导则 Q/GDW 415—2010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用非线性电阻型消谐器技术规

软件测试综合性实验报告(图书信息管理系统)

图书管信息管理系统测试分析报告1.软件项目介绍 1.1软件测试项目背景 根据各大学校希望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来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在原有的办公系统基础上进行扩展,将一些可以用计算机来管理的都进行计算机化,使得图书管理人员工作更加方便,工作效率也更加的高。 图书馆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如图1.1所示,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图书管各业务处理的子系统。用于处理图书馆日常运营中的主要业务,包括编目子系统、图书采购子系统、图书流通子系统等,另外业务处理子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还需要基础信息的维护和权限控制;业务处理子程序产生的数据还需要呈献给图书管理员和读者等,所以按性质图书管理系统可以分为业务处理、基础信息管理和信息查询三部分。 图1.1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1.2图书流通子系统的介绍 图书流通子系统实现了对图书信息的有效管理,对图书的日常流通管理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图书馆流通子系统使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 图书馆流通子系统是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管理图书的流动。图书馆流通子系统是提供给图书管理人员用来管理和维护数据记录。管理员能够对图书信息进行添加、查询、更改、删除以及对数据的维护;管理员需要通过密码进行登录,也可以修改密码。普通用户无需登录,可以使用查询功能等部分功能。 图书管理员对读者的借阅及还书要求进行操作,同时形成借书或还书报表给借阅者查看确认,还要对图书进行管理和维护。由于此系统大部分功能只是对管理员开放,所以管理员可以操作所有功能,图书管理员可以添加、查询、更改、删除、统计图书的基本信息,查询、统计图书馆的借阅信息。 图书馆流通子系统具体功能模块和界面如下: A.管理员登陆功能模块 首先利用管理员登录功能块,实现管理员登陆,管理员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进入主界面,如果管理员密码错误,应用程序会提示错误信息。 B.图书馆流通子系统界面 管理员进入系统界面完成以下功能,图书管理、图书借阅、用户管理和信息查询。

sqlserver数据库综合实验报告格式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实验学期 2009 至 2010 学年第一学期学生所在系部管理系 年级三年级专业班级商务B071班 学生姓名李荣妹学号 4121 任课教师郭红 实验成绩 计算机系制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

(3)建表如下图: 图书表的结构 读者表的结构罚款表的结构 借阅表的结构密码表的结构 输入数据:图书 读者 S只学生,t指老师,1指没有超期,0表示超期 借阅 罚款

密码: (4)、创建视图。以sa的身份登录数据库,创建视图V1,V2,V3 create VIEW V1 create VIEW V2 create VIEW V3 AS AS AS select * from 图书 select * from 借阅 select * from 罚款 建立视图V5,查看在库的图书:create view V5 as select *from 图书 where 借阅状态=‘在库’ 建立已被借出去的图书视图 create view V6 as

select * from 图书 where 借阅状态='出库' 建立逾期未还的图书的学生视图: create view V7 as select * from 借阅 where datediff(day,convert(smalldatetime,借出日期),getdate())>’30’ and 借书证号 in(select 借书证号 from 读者,借阅 Where 借阅.借书证号=读者.借书证号 and 读者类别=‘s’ 四、物理设计和自定义完整性 建立索引:为了提高在表中搜索元组的速度,在实际实现的时候应该基于键码建立索引是表中建立索引的表项: 图书表(图书编号,条形码号)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条形码号)罚款表(借书证号,条形码号)密码(借书证号) (2)建立触发器 a.对已有借书证的读者进行查询借书是否超期(这里归定30天): create trigger T1 on 读者 for insert as select 借阅.借书证号,读者.读者姓名,图书.图书编号,图书.书名,借阅.借出日期 from 读者,借阅,图书 where 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 and 图书.条形码号=借阅.条形码号 and 读者类别='s' and Datediff(day,convert(smalldatetime,借出日期),getdate())>=30 b.建立触发器T2(还书时): create trigger T2 on 借阅 for insert as begin update 图书 set 借阅状态='在库' where 条形码号=(select 条形码号 from inserted) update 借阅 set 归还日期=getdate(); update 读者 set 书数=书数-1 where 借书证号=(select 借书证号 from inserted) end c.建立触发器T3(借书书时): create trigger T3 on 借阅 for insert as begin update 图书 set 借阅状态='入库' where 条形码号=(select 条形码号 from inserted) update 借阅 set 借出日期=getdate(); update 读者 set 书数=书数+1 where 借书证号=(select 借书证号 from inserted) end d.建立触发器T4,实现超出借书数目时禁借(针对老师的): create trigger T4 on 读者 for insert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周期暂行规定

设备预防性试验周期暂行规定 1 总则 本规定对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周期进行重新调整。 试验周期调整的依据及原则 严格执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预试周期的调整在规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严格执行辽电生[2004]293号《220千伏输变电设备检修予试实施意见》。 试验周期及项目的调整力求慎重、依据充分,科学合理,符合设备状况及检测能力。 每年春检前进行一次全部应试设备的清理工作,将需跟踪监视或缩短周期的设备单独列出,以便于公司调度进行总体安排。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沈阳供电公司各电压等级运行的电力设备,交接后待投运的新设备及备品。 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均应执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其它相关标准及上级有关规定。 3 电力设备预试周期 电力设备预试周期见附录一。 电力设备试验项目、周期、标准的有关要求见附录二。 4 其它 运行中的电力设备经市内平坦道路整体运输可不再进行试验。

66kV及以上充油设备停运一年以上在投运前应按大修后试验项目和标准进行试验。 66kV及以上变压器补充油必须经过色谱分析试验合格后方可补充,备用油击穿电压及水分试验成绩有效期在每年6月15日至8月31日内为10天,其余时间为20天。 新设备投运一年后原则上应进行跟踪试验,有特殊规定的设备除外。组合电器内所属设备不做预试。 220kV主变中性点用10kV电流互感器的预试周期为2年,只测绝缘电阻。 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改变试验项目、周期或要求时,对220kV的主要设备(如:变压器)等应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对其它设备可经本公司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执行。 附录一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周期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和检修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和检修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预防性试验和检修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多年来,独山子自备电网的高压电力设备基本上都是按照原电力部颁发的《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要求进行试验的,对及时发现、诊断设备缺陷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炼化装置的停工检修周期的加长,对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预防性试验和检修方式愈来愈显示出许多不足。 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和检修的现状 独山子电网现有2座热电厂,2座110kV变电站,6座35kV 变电站,主变容量达到了约600MVA.在安排历年电网的检修计划时,采用了一年一度的春季预防性试验和检修制度,贯彻“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的方针。预防性试验实际上包含三部分内容,即电力设备的检修和绝缘试验及继电保护装置的调校,以下简称预试。作为例行的定期检修,春季预试已经成为独山子电网的一件大事,由于预试期间倒闸操作频繁、时间跨度长、风险大,从独山子石化公司领导、职能部门到相关班组都高度重视。职能部门从2月份就开始编制计划,各基层单位也在人员、仪器、工具、配件等方面充分准备。预试时间为3~7月,历时约4月之久。在此期间,试验检修人员加班加点,极为辛苦。另外还要有电力调度、运行人员等一大批人员付出可观的劳动。以2003年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电网倒闸操作1560次,检修变压器218台,线路65条,高压开关柜565台。

多年来,独山子石化公司严格执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检修规程和保护装置的检验条例,发现了许多电力设备缺陷,通过及时消缺保证了电力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但是,预试这一定期维护体制在运行中也暴露出很多弊端。 预防性试验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各种试验手段诊断电力设备的绝 缘状况。电力设备的绝缘部分是薄弱环节,最容易被损坏或劣化。绝缘故障具有随机性、阶段性、隐蔽性。绝缘缺陷大多数发生在设备内部,从外表上不易观察到。微弱的绝缘缺陷,特别是早期性绝缘故障,对运行状态几乎没有影响,甚至绝缘预防性试验根本测试不到。受试验周期的限制,事故可能发生在2次预防性试验的间隔内。这就决定了定期的预防性试验无法及时准确及早发现绝缘隐患。 预防性试验包括破坏性试验(如直流耐压、交流耐压等)和非破坏性试验(如绝缘电阻、绕组直流电阻、介质损耗等)、非破坏性试验中,一般所加的交流试验电压不超过10kV,这比目前的35~220kV电网的运行电压低很多。在运行电压下,设备的局部缺陷已发生了局部击穿现象,而在预防性试验中仍可顺利过关,但这种局部缺陷在运行电压下却不断发展,以致在预防性试验周期内可能导致重大事故。显然,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预防性试验的实际意义已减弱。另一方面,破坏性试验则可能引入新的绝缘隐患,由于试验电压都数倍于设备的额定电压,且这种高压对绝缘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损伤是不可逆转的,长此以往必将缩短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

信息资源综合性实验报告

《信息资源管理》综合性实验题目: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现状研究姓名+学号: 学期: 指导老师:

1 研究思路(课题实施原理图) 2 调研与分析 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内容体系 ①应用系统 ②IT技术 ③人力资源管理 ④组织结构 ⑤信息服务 信息采集对象与方法 2.2.1 信息采集对象 ①学生 ②图书馆管理人员

2.2.2 信息采集方法 ①问卷调查 ②访谈 结果与分析(以简洁明快的信息表达方式来表述) 该图书馆在人员分配上有馆长和副馆长以及其底下有8个部门,各部门功能不同,协调工作,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让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工作气氛都大大增加;图书馆使用了基于RIFD技术和设备的图书管理系统,实现图书借还,顺架,查找,馆藏盘点等功能,使图书管理工作智能化,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给图书馆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学们对图书馆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基本满意,很多人都原意到图书馆去学习;但是有些同学觉得检索系统不健全,查找不方便,操作复杂,不容易掌握,在搜索时找到该书,但在实际查找中却找不到该书,所以这方面有待改善。 3 完善方法(或思路) 针对在问卷调查中所出现的问题:同学们在系统上查到书架上有该书,但在实际查找中却找不到该书。我们小组提出以下完善方法: 图书馆必须成立一个小组,该小组主要负责查看系统上显示存在的且未借出去的书及数量而书架上有该书且数量与之相符。 4 小结(方案有什么特色与不足) 该图书馆的方案特色: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简单繁琐工作大大减少,多余时间提高更高层次服务;对于读者,避免排队等候,更方便更快捷,更长的图书馆开放时间,隐私性,选择性和独立性;提高管理效率,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低层次服务转变为高层次服务;简化人工作业,节约时间和成本,馆藏更精确,管理更轻松;提高服务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更文明,更人性化的服务环境;更多样,更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自主借还,享受和谐高科技服务体验; 该图书馆的不足:检索系统不健全,查找不方便,操作复杂,不容易掌握,在搜索时找到该书,但在实际查找中却找不到该书。 附件1:实验任务书

实验报告范本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 开课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0-- 200学年第学期

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1、本规范适用于理工科类专业实验课程,文、经、管、计算机类实验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参 照执行或暂不执行。 2、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验 报告外,其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应由实验预习、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三大部分组成。每部分均在实验成绩中占一 定比例。各部分成绩的观测点、考核目标、所占比例可参考附表执行。各专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4、学生必须在完成实验预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在学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和记录情况,并在实验报告第二部分教师签字栏签名,以确保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5、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完整保存实验报告。在完成所有 实验项目后,教师应按学生姓名将批改好的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按班级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 6、实验课程成绩按其类型采取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实验课程名称:__通信原理_____________ 图1 AMI/HDB3码型变换电路原理图 含有丰富的时钟分量,因此输出数据直接送到位同步提取锁相环(PLL) 编译码系统组成电原理图见图1。

DL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1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Preventive test code for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DL/T 596—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1996-09-25批准 1997-01-01实施 前言 预防性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预防性试验规程是电力系统绝缘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在中国已有40年的使用经验。1985年由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适用于330kV及以下的设备,该规程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电力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力设备品种、参数和技术性能有较大的发展,需要对1985年颁布的规程进行补充和修改。1991年电力工业部组织有关人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该规程进行了修订,同时把电压等级扩大到500kV,并更名为<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代替1985年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凡其它规程、规定涉及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内容、要求等与本规程有抵触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是提示的附录。 2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和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工业部武汉高压研究所、电力工业部西安热工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华中电力试验研究所、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乃庆、王焜明、冯复生、凌愍、陈英、曹荣江、白健群、樊力、盛国钊、孙桂兰、孟玉婵、周慧娟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用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运行条件,预防设备损坏,保证安全运行。 本标准适用于500kV及以下的交流电力设备。 本标准不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设备、矿用及其它特殊条件下使用的电力设备,也不适用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测量装置等电气设备和安全用具。 从国外进口的设备应以该设备的产品标准为基础,参照本标准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经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3

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软件)学院 《计算机网络》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成绩单 开设时间:2013学年第2学期 专业软件工程班级R1 学号201131000414 姓名邝倍浩题目小型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专业班级软件R1 提交日期2014/6/10 小组成员学号姓名工作量% 成绩 (指导老师填写)组长201131000414邝倍浩80% 组员 组员 组员 教师评语评价指标: ●题目内容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对算法原理的理解程度优□良□中□差□●程序设计水平优□良□中□差□●实验报告结构清晰优□良□中□差□●实验总结和分析详尽优□良□中□差□ 成绩教师签名

目录 一、网络背景 (4) 二、网络需求 (5) 三、网络规划 (6) 四、交换机配置 (10) 五、路由器配置 (16) 六、总结 (25)

一、背景 为了适应业务的发展和国际化的需要,积极参与国家信息化进程,提高管理水平,展现全新的形象,某厂准备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机构内部网,实现信息的共享、协作和通讯,并和属下个部门互连,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建设现代化的企业应用系统,实现智能型、信息化、快节奏、高效率的管理模式。 在本方案中,我们借鉴了大型高端网络系统集成的经验,充分利用当今最成熟、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对该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与实施提出方案。 二、企业需求 1.从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来看 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对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查询以及预测决策等工作量越来越大,原来的电脑只是停留在单机工作模式,各科室间的数据不能实现共享,致使工作效率大大下降,纯粹的手工管理方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需求,这将严重妨碍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社会进步要求企业必须改变现有的落后管理体系、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现代企业的新形象,建议本企业的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 2. 从企业管理和业务发展的角度出发 通过网络对网络资源的共用来改善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满足业务部门对信息存储、检索、处理和共享需求,使企业能迅速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使企业信息更有效地发挥效力;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对每项业务的跟踪,企业管理者可以了解业务进展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及掌握市场动态,为企业提供投资导向信息,为领导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企业内部网建议,企业各业务部门可以有更方便的交流沟通,管理者可随时了解每一位员工的情况,并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合理调度,切实做到系统的集成化设计,使原有的设备、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书店图书销售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题目:书店销售管理系统 组员:111279009 陈忠能 111279058 王妙婷 111279062 王月 111279064 文雨

目录 第一章系统分析 (1) 1.1 需求分析(开发的必要性) (1) 1.2 可行性分析 (1) 1.2.1 经济上的可行性 (1) 1.2.2技术上的可行性 (2) 1.2.2.1 开发软件介绍 (2) 1.2.2.2 用户环境 (3) 1.2.2.3 技术环境 (3) 1.2.2.4 硬件环境 (4) 1.2.2.5 软件环境 (4) 1.3 系统开发的方法和工具 (5) 1.3.1 系统开发工具 (5) 1.3.2 系统开发方法 (5) 1.4 组织架构和功能分析 (6) 1.4.1 组织架构 (6) 1.4.2 功能分析 (6) 1.5 基本业务流程分析 (7) 1.6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 (8) 1.6.1数据流程图 (8) 1.6.2 数据字典 (8) 第二章系统设计 (12) 2.1.功能结构设计 (12) 2.2. 数据存储设计 (12) 2.3. 界面设计 (13)

第一章系统分析 1.1 需求分析(开发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代替手工作业在企业、商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大量的普及。不管在书店还是在其他的商店,长期以来都存在进销存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管理难的问题,而现在绝大多数的管理还处于手工作业状态。图书采购、库存、销售和核算的手工信息管理存在工作量大、服务质量差、工作效率低、耗费人员多,图书的市场、库存、销售、读者反馈等信息不能及时提供等问题。为了彻底改善书店图书信息管理的落后局面,开发一个书店管理信息系统来代替手工管理,对提高书店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信息反馈、增强竞争实力有着重大意义。 系统参与者主要是将使用系统的用户群体分类,参与者群体分类如下: (1)系统管理员:主要指管理设备的人员,其拥有对所有数据操作的权限,包括对各类用户的基本信息进行查询、修改、删除等; (2)书店管理人员:主要指书店的销售人员,其拥有修改图书的基本信息、库存信息等权限; (3)客户:可以使用本系统进行图书基本信息查询功能的消费者。 本系统通过强大的计算机技术给书店的管理人员以及顾客带来便利。其中主要功能包括图书的入库、订单处理、记账、查询、统计和信息查询等,实现了图书管理的信息化,使得书店的图书管理更加便捷化、准确化,提高书店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 1.2 可行性分析 1.2.1 经济上的可行性 从经济角度来看,书店对系统的投资要小于系统对书店的回报,书店决策者才会实施系统计划。从用户成本角度出发,只需备计算机即可运用本系统,且系统本身成本也较低,无需很多开发费用和后续维护费用。从系统开发目标出发,

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报告格式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综合性实验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 实验学期 2015 至 2016 学年 第 一 学期学生所在院部 计算机学院 年级 2013 专业班级 软件B13-1 学生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席振元 实验成绩 计算机学院制且可保管口处术交底路交叉线缆敷试卷调电保护编写重料试卷试卷试试卷电、电置时,需卷破料试卷保中资料试试卷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综合性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须知 1、学生上交实验报告时,必须为打印稿(A4纸)。页面空间不够,可以顺延。 2、学生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封面相关栏目、实验地点、时间、目的、设备环境、 内容、结果及分析等。 3、教师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实验成绩、教师评价等。 4、教师根据本课程的《实验指导》中实验内容的要求,评定学生的综合性实验成 绩;要求在该课程期末考试前将实验报告交给任课教师。综合性实验中,所涉及的程序,文档等在交实验报告前,拷贝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统一刻录成光盘,与该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一同上交到学院存档。 5、未尽事宜,请参考该课程的实验大纲和教学大纲。

《 计算机网络 》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 2015 年 12 月 9 日实验题目 网络协议分析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学习和掌握TCP/IP 协议分析的方法及其相关工具的使用。 2.熟练掌握 TCP/IP 体系结构。 3.学会使用网络分析工具。 4.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有关协议分析。二、设备与环境 1.Windows server 2003 操作系统 2.TCP/IP 协议 3.Sniffer 工具软件三、实验内容1.掌握网络抓包软件Sniffer 的选项配置。2.协议分析(一):IP 协议,内容包括:1)IP 头的结构 2)IP 数据报的数据结构分析3.协议分析(二):TCP/UDP 协议,内容包括: 1)TCP 协议的工作原理2)TCP/UDP 数据结构分析四、实验步骤及协议验证(1)抓包软件Sniffer 配置准备工作(2)ping 某IP 地址,抓数据包,分析IP 数据报。(3)浏览百度网页,抓数据包,分析UDP 报文段。(4)登录FTP 服务器ftp:\\10.1.10.111,抓数据包,分析TCP 连接管理。、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Preventivetest code for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DL/T596—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6-09-25批准1997-01-01实施 前言 预防性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预防性试验规程是电力系统绝缘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在我国已有40年的使用经验。1985年由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适用于330kV及以下的设备,该规程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电力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力设备品种、参数和技术性能有较大的发展,需要对1985年颁布的规程进行补充和修改。1991年电力工业部组织有关人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该规程进行了修订,同时把电压等级扩大到500kV,并更名为《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代替1985年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凡其它规程、规定涉及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内容、要求等与本规程有抵触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和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工业部武汉高压研究所、电力工业部西安热工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华中电力试验研究所、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乃庆、王焜明、冯复生、凌愍、陈英、曹荣江、白健群、樊力、盛国钊、孙桂兰、孟玉婵、周慧娟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用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运行条件,预防设备损坏,保证安全运行。 本标准适用于500kV及以下的交流电力设备。 本标准不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设备、矿用及其它特殊条件下使用的电力设备,也不适用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测量装置等电气设备和安全用具。 从国外进口的设备应以该设备的产品标准为基础,参照本标准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61—83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 GB264—83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311—83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高电压试验技术 GB/T507—86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法 GB/T511—88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 GB1094.1~5—85电力变压器 GB2536—90变压器油 GB5583—85互感器局部放电测量 GB5654—85液体绝缘材料工频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和体积电阻率的

数据库实验八综合性实验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综合性设计性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数据库设计 项目性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所属课程:数据库系统概念 开设时间:2015-2016学年第1学期学生班级: 指导教师: 2015年12月12日

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成绩单 开设时间:2015-2016学第一学期

一、设计部分 1.需求分析 1.1 用户需求概述 本系统为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该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对大学图书馆的图书信息进行记录统计管理。具体完成录入图书信息,录入借还书记录,录入读者信息等功能。需要完成的主要功能有: 1)学生信息录入 该功能供图书馆管理员使用,学生首次借阅图书前,必须登记并录入个人身份信息,内容包括:学号、姓名、联系电话。 2)图书信息录入 该功能供图书馆管理员使用,对于首次入库的新书,必须录入图书目录资料,内容包括:图书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简介。 3)借书记录录入 该功能供图书馆管理员使用,读者凭校园卡到柜台办理借书手续,由图书馆管理人员录入借书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学号、图书编号。 对读者借阅图书的限制条件包括: ①读者一次可借阅1-3本图书, ②借出未还的图书,累计不得超出5本; ③没有逾期未归还的图书,从借出之日开始计算,超过90天尚未归还则视为逾期。 4)还书记录录入 该功能供图书馆管理员使用,读者凭校园卡到柜台办理归还借书手续,由图书馆管理人员录入还书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学号、图书编号。学生可以一次归还1至多册所借阅的图书。 5)图书信息查询 该功能供学生使用,学生自行输入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作为查询条件,

系统列出满足查询条件的图书目录。 6)学生信息查询 该功能供图书馆管理人员使用,操作人员输入学生学号,系统列出该学生的个人信息、以及历次的借阅/归还图书记录。 1.2 数据需求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及维护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及维护 合同编号: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及维护 合 同 书 甲方:湖北晋煤金楚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乙方:湖北聚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甲方:湖北晋煤金楚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乙方:湖北聚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为了更好地保障甲方电力设备设施与用电的安全,甲、乙双方 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充分协商,就乙方为甲方指定的高压配电 设备及线路进行预防性试验及维护事宜,签订本合同。 一、服务范围

110KV变电站一座、110KV线路5、5公里 二、服务项目 按客户约定的时间对上述约定内容进行定期检测、维护并出具 检测报告。 三、服务内容 试验服务: 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服务项目附表,与甲方配合完成配电设备的 停、送电工作、线路维护工作。 2、乙方派出持有高压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的作业人员(试用期 或临时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须经“安规”考试合格),使用经 校准合格的试验仪器,并配备相关的工具、车辆等物资。 3、按中国国家电网公司JJ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 程》标准对附件所列电力设备进行测试,并在试验完毕后出具 《试验报告》。 4、对测试发现的不合格的设备出具处理意见。 5、试验及维护设备有缺陷需进行维修、改造或更换的,更换材料 及维修、改造等费用另计(费用由甲方承担)。 维护服务: 1、对甲方指定的上述高压配电设备进行一次检测、维护。 2、乙方免费提供电力技术咨询。 3、设置紧急事故报障电话,乙方在接报后及时组织工程人员处理, 但涉及设备材料更换、大修(吊芯)等费用由甲方承担。 四、服务标准 按照中国国家电网公司DL/T 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的有关项目与标准进行相关的试验。 五、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有权检查乙方的服务履行情况。 2、在乙方提供服务时,如因乙方操作失误对甲方的设备造成了损 坏,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赔偿。如因甲方的电力设备设施残旧、

网页制作综合性实验报告模板

“巴黎文化之旅”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大学网页制作基础课程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 年级专业:协作小组编号: 以小组名义写报告,一个小组一份。红字部分为提醒学生修改的部分。记得删除指导教师:李桂英 学号姓名(组长排名第一) 20080000001 张三 200802010301 李四 摘要:网页是当前Intetnet的最常见应用之一,是人们获取和发布 信息的主要途径,掌握网页制作的原理和方法,对今后工作生活有很 大的帮助。本综合实验是在了解了网页设计的原则方法,掌握了Fireworks、Dreamweaver等工具处理网页中的图形图像及建立、编 辑网页页面的操作技能后,运用所学过的所有相关知识综合设计制作 一个介绍巴黎文化和风光的网站。通过设计与制作,了解和掌握了网 站的设计建立流程与网页的制作方法。 关键词:图形图像处理、表格布局、网页模板、超链接、框架、音频、 视频 一、“巴黎文化之旅”设计要求

1、绘制网站结构图,将各模块关系用简明的图示描述出来 2、网站制作时需要使用Dreamweaver建立并管理站点,并在 站点根目录下建立images等文件夹。 3、网站至少包括10个以上的网页,每个同学至少制作2个以 上的网页。 4、要求至少要使用模板技术或框架技术中的一种来搭建网站 整体架构。 5、页面美观,包含多种媒体,如文字、图片、动画(GIF或 FLASH等)音频、视频等。 6、网站制作完成后采用压缩工具将整个网页文件夹转换成压 缩文件再上传。 二、“巴黎文化之旅”设计方案 ⑴网站标题:巴黎文化之旅 ⑵网站内容简介:本网站通过图片、视频、音乐、文字等多种媒体的形式展现花都巴黎的文化和城市风光、并为旅行者提供了旅游信息和建议。 ⑶网站结构图 网站首页 (FLASH) Index.htm 内文首页default.htm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Preventive test code for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DL/T596—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Preventive test code for electric power equip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6-09-25批准1997-01-01实施 前言 预防性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预防性试验规程是电力系统绝缘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在我国已有40年的使用经验。1985年由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适用于330kV及以下的设备,该规程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电力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力设备品种、参数和技术性能有较大的发展,需要对1985年颁布的规程进行补充和修改。1991年电力工业部组织有关人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该规程进行了修订,同时把电压等级扩大到500kV,并更名为《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本标准从1997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代替1985年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凡其它规程、规定涉及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内容、要求等与本规程有抵触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和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工业部武汉高压研究所、电力工业部西安热工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华中电力试验研究所、东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乃庆、王火昆明、冯复生、凌愍、陈英、曹荣江、白健群、樊力、盛国钊、孙桂兰、孟玉婵、周慧娟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用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运行条件,预防设备损坏,保证安全运行。 本标准适用于500kV及以下的交流电力设备。 本标准不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设备、矿用及其它特殊条件下使用的电力设备,也不适用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测量装置等电气设备和安全用具。 从国外进口的设备应以该设备的产品标准为基础,参照本标准执行。

综合实验实验报告书示例

学生学号实验课成绩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验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指导教师姓名伍新华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15-- 2016学年第 2 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 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 二叉树与赫夫曼图片压缩 报告成绩 实验者 专业班级 组别 同组者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目的 z掌握树的存储结构 z掌握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法 z掌握Huffman树、Huffman编码等知识和应用 z使用C++、文件操作和Huffman算法实现“图片压缩程序”专题编程。 2.要求 z针对一幅BMP格式的图片文件,统计256种不同字节的重复次数,以每种字节重复次数作为权值,构造一颗有256个叶子节点的哈夫曼二叉树。 z利用上述哈夫曼树产生的哈夫曼编码对图片文件进行压缩。 z压缩后的文件与原图片文件同名,加上后缀.huf(保留原后缀),如pic.bmp 压缩后pic.bmp.huf 二、 分析与设计 依据上述的实验目的与要求,可导出实现的二叉树与赫夫曼图片压缩软件的流程为: ①读取图片文件、统计权值 ②生成Huffman树 ③生成Huffman编码 ④压缩图片文件 ⑤保存压缩的图片文件 1.数据结构的设计 z记录统计256种不同字节的重复次数使用整型数组。 Unsigned int weight[256]; z二叉树的存储结构。使用结构体存储节点,使用数组存储树的节点,使用静态二叉链表方式存储二叉树。 Struct HTNode{ Unsigned int weight; Int parent; Int lchild; Int rchild; }; Typedef HTNode *HuffmanTree;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SG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2011-10-26发布2011-10-26实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

目次

前言 预防性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预防性试验规程是电力系统技术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2004年以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 1 0007—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对电力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新设备大量涌现,带电测试、在线监测技术不断进步,为减少定期停电时间,提高设备可用率,促进状态监测(检测)技术开展,适应南方电网公司管理与设备的实际情况,需要对原标准进行修编。 本标准的提出以2004年以来新颁布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反事故技术措施规定为依据,结合电力设备管理现状,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需求,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工作。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宏明,王红斌,吴琼,李谦,卢启付,刘平原,王勇,喇元,付强,庄贤盛,梁文进,姚森敬,欧阳旭东,李端姣,陆国俊,黄松波,黄慧红,赵卫民,金向朝等。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皇甫学真陈建福黄志伟谢植飚姜虹云刘辉黄星赵现平等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标准自2011年10月26日起实施。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原Q/CSG 1 0007—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废止。凡公司执行的其它标准涉及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内容、要求等与本标准有不相符的,以本标准为准。 执行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