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违反章程对外提供担保的法律效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b11356641.html,

论公司违反章程对外提供担保的法律效力

作者:宋溢晗

来源:《法制与社会》2020年第13期

关键词公司章程对外担保效力

作者简介:宋溢晗,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研究生二大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军事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2.2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 ; ; ; ; ; ; ;DOI:10.19387/https://www.360docs.net/doc/1b11356641.html,ki.1009-0592.2020.05.034

公司对外提供担保这一商事行为,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商事行为。我国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明确表明了公司具有对外担保的能力,确立了公司对外担保的制度。虽然《公司法》并未明确章程中要记载对外担保的事项,但是如果章程中有规定的话,公司就应当遵守章程的规定。然而在实务中,公司对外担保时总是会出现违背章程规定的情形,那么究竟要怎样认定这种担保行为的效力呢?由于立法内容目前还不明确,法律条文表述得十分简单,有关的司法解释也没有做出清晰的解释,理论界对这一问题争论尤甚,众说纷纭,这一现象导致了司法实务中的裁判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破坏了司法的权威性。

分析公司违反章程对外担保行为的效力,需要讨论公司章程的效力、第三人是否具有审查章程的义务以及《公司法》第16 条对担保行为的影响等,笔者将分别从这几个角度出发,来进一步探寻对此问题的合理解释。

理论界学者们对公司违反章程对外提供担保这一行为的争论非常激烈,一部分学者主张这一行为是有效的,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依据;另一部分学者则主张这一行为是无效的,同样提出了相应的理论依据来支撑这一观点,笔者将对学者们的理论观点进行概括总结。

(一)公司违反章程对外提供担保行为有效理论

1.《公司法》第16条不是效力性强制性法规

我国《公司法》第16条属于强制性规定,违反该规定的行为效力如何呢?这要取决于该强制性规定是不是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然而我国《公司法》第16条并没有规定公司违背章程对外提供担保的效力。依据我国《合同法》第52条对效力性强制性法规的规定,可以推断出《公司法》第16 条应属于管理性强制性法规,其不应是效力性强制性法规。因此,违背了第16 条的规定,并不会否定对外担保行为的效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