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

(建议用时:40分钟)

A组跨越本科线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1?3题

1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 ?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快

C. ②是软流层

D. 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2.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A ?莫霍面以上部分

B. ①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

C. 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D. ①②③的全部

3 ?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大的地方是()

A ?莫霍面附近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面附近 D .内、外核之间

1?D 2.B 3.C [第1题,①层和②层位于莫霍面以上属于地壳。第2题, 岩石圈的范围是指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第3题,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大的地方在古登堡面附近,此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明显下降。]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4?5题。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 ?①和②之间是古登堡界面

C ?在深约2 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

D ?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5. 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 塘里的鱼,都会感到()

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

B ?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

C. P 波,上下颠簸

D. S 波,左右摇摆

4. C

5.C [第4题,由图可知,横波在到达液体处就消失了,纵波的传播

速度也突然降低;①和②之间是莫霍界面;上地幔中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 地。第5题,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因而三者都会 感到纵波(P 波),且上下颠簸。]

(2017昆明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6?7题

6?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壳厚度自南向北增加

B. 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海拔最高 C ?断层分布的区域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70° 妙 巒 i (xr

的/kb

D ?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

7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10 km处可以表示()

A .海平面

B .莫霍面

C. 岩石圈底面 D .古登堡面

6. D

7.B [第6题,两地相对高差是指海拔的差值;地壳厚度是莫霍面以上的高度,而不同地区的地壳厚度不同,则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第7题,莫霍面平均深度约17 km,大陆部分平均深度约33 km,海洋部分平均深度约7 km,则10 km处可以表示莫霍面。]

读下图,完成8?10题

8. 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 2个 B . 3个

C. 4个 D . 5个

9. 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 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

10.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 .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 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 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 水圈的构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8. C 9.B 10.B [图中有瀑布、树木、岩石、白云等事物,因而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等四大圈层。而其中水占的面积最大,构成了景观的主

体要素。该景观的形成,充分说明地球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各圈层是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重叠的。]

B 组名校必刷题

甲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 的时间)图,乙图为某次地震时,M 、N 、Q 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 此为半径绘成大小不同的圆。 读图,完成11?12题。

11. 关于图中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W 1和W 2两者皆无法通过地幔

B. W 2造成的破坏最大

C. W 1和W 2可以在任何物质中传播

D. 能通过地核的是W 1 12. 依据M 、N 、Q 三地震台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B 12.B [第11题,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相同深度纵波比横波传 播速度快,到达地震台站所需时间短的 W 2为纵波,所需时间长的 W 1为横波; 横波只能穿过固态物质,外核为液态,因此只有 W 2能通过地核;纵波传播速度 快,且可穿过任何形态的物质,因此破坏力更大。第

12题,图乙中分别以M 、

N 、Q 为圆心的三圆交点处即为震中位置。]

1 000 3 000

5000 產中距/ km

屮 4

1

O

8 6 4 2

读图,回答13?14题。

------- ——=馳面甲

13. 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 .一直递减

B. —直递增

C. 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 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14. 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 .电离层

13. D 14.A [第13题,从图中看到该气球所在高度100 km,处于高层大

气中,所以该探空气球飞越了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气温变化为递减—递增—递减—递增。第14题,大气总质量的3/4集中在对流层,对流层以上云雨

绝迹,故几乎所有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集中在对流层。]

(2017 ?泽模拟)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15?16题

15. 该地当日大气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 .地面辐射减弱

B .大气逆辐射减弱

C.空气水平运动减弱 D .空气对流运动减弱

16. 下列时段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 19: 00?22: 00 B . 04: 00?07: 00

C. 07: 00?10: 00 D . 13: 00?16: 00

15. D 16.D [第15题,读图可知,19: 00?10: 00在近地面存在着逆温

现象,导致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使当日大气污染加剧。第16题,13: 00?16: 00 逆温现象基本消失,特别是近地面大气已不存在逆温现象,故该时段有利于

空气对流,空气质量最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