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hat 6双网卡绑定

Redhat 6双网卡绑定
Redhat 6双网卡绑定

6》Redhat6双网卡绑定(亲测有效)

1.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新建文件ifcfg-bond0

DEVICE=bond0

ONBOOT=yes

BOOTPROTO=static

TYPE=Ethernet

USERCTL=no

IPADDR=192.168.1.55//改成自己的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1

DNS1=

DNS2=

分别修改两张网卡文件:ifcfg-eth0 和ifcfg-eth1

2、加载bonding模块

vi /etc/modprobe.d/dist.conf 在文件的末尾加入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0 mode=1 miimon=100

miimon=100,那么系统每100ms监测一次链路连接状态,如果有一条线路不通就转入另一条线路。

mode=0

表示load balancing (round-robin)为负载均衡方式,两块网卡都工作。

mode=1表示fault-tolerance (active-backup)提供冗余功能,工作方式是主备的工作方式,也就是说默认情况下只有一块网卡工作,另一块做备份.

bonding只能提供链路监测,即从主机到交换机的链路是否接通。如果只是交换机对外的链路down掉了,而交换机本身并没有故障,那么bonding会认为链路没有问题而继续使用。

3、配置/etc/rc.d/rc.local

倒数第二行插入ifenslave bond0 eth0 eth1

4.重启电脑,查看三块网卡MAC地址是否一样,查看/proc/net/bonding/bond0文件,也可以确定网卡绑定是否成功。

Windows 双网卡绑定

Windows 双网卡绑定 第一步:硬件连接与安装 首先进入BIOS设置将主板上集成的网卡打开,同时将独立网卡插入空闲的PCI插槽,用直通双绞线将两块网卡和宽带路由器的LAN口相连。重新启动Windows XP系统,自动为两块网卡安装好驱动程序。打开“网络连接”,会看到“本地连接”和“本地连接2”两个连接,而且这两个连接已经启用,硬件的连接与安装就算完成了。 第二步:绑定双网卡 下载并安装绑定双网卡的软件“NIC Express”(下载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1b18630372.html,/soft/36156.htm)。在安装软件的过程中保持默认值,一路点击“Next”后,最后点击“Demo”就可以完成安装。在将两块网卡绑定而虚拟出新设备的时候,会提示“未通过微软认证”,连续点击几次“仍然继续”按钮就可以继续安装。 弹出“绑定”窗口后(见图),在中间文本框中输入绑定后的连接名称(如“网卡绑定”),点击“Add”按钮将两块网卡加入到下面的“Assigned Adpaters”即可。接着进入NIC Express的配置界面,保持默认值就可完成安装。

网卡绑定 第三步:配置连接 进入“网络连接”窗口,会看到多出了一个“网卡绑定NIC Express Virtual Adapter”的连接,并且已启用。现在,这两块网卡已经成功绑定,可以右键点击“网卡绑定”,进行IP地址、子网、网关等参数的配置。将IP地址设置为与路由器默认IP在同一网段,网关设置为路由器默认IP地址。 测速 现在就可以进行BT下载的测试了。以用BitComet下载一个350MB的热门电影为例。打开数据流量窗口,可以从流量曲线监控图以及BitComet的“任务摘要”中看到两块网卡都在进行数据传输。双网卡绑定组的传输速率从80KB/s起步,最高达到123KB/s,两块网卡的平均传输速率比较稳定,下载350MB的电影耗时23分钟,平均下载速度为110KB/s。利用单网卡执行相同的下载任务,发

图解戴尔iDRAC服务器远程控制设置

图解戴尔iDRAC服务器远程控制设置 哦。 那么什么是iDRAC呢?iDRAC又称为Integrated Dell Remote?Access Controller,也就是集成戴尔远程控制卡,这是戴尔服务器的独有功能,iDRAC卡相当于是附加在服务器上的一计算机,可以实现一对一的服务器远程管理与监控,通过与服务器主板上的管理芯片BMC进行通信,监控与管理服务器的硬件状态信息。它拥有自己的系统和IP地址,与服务器上的OS无关。是管理员进行远程访问和管理的利器,戴尔服务器集成了iDRAC控制卡,我们就可以扔掉价格昂贵的KVM设备了。在戴尔第12代服务器中,iDRAC的版本升级到了iDRAC 7,下面我们将以戴尔PowerEdge R820为例,为您图解iDRAC的一步步设置。 戴尔服务器的iDRAC远程控制接口,在图的右下角,有“iDRAC”字样 iDRAC的网口在服务器的背面,一般都标注iDRAC的字样。在戴尔第12代服务器中,这个网口使用了1Gbps的网口,速度更快。一般情况下,iDRAC功能默认都是关闭,我们需要在BIOS里面启用,首先我们先重启计算机,然后进入BIOS,选择iDRAC Setting。 在BIOS中选择iDRAC设置 BIOS中iDRAC详细的设置列表 进入iDRAC Setting之后,我们看到很多详细的设置,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要设置网络Network就可以了。 在BIOS中开启iDRAC功能 首先我们需要先启用iDRAC功能,戴尔PowerEdge R820的iDRAC接口采用了千兆网卡,所以我们在Enable NC选项中选择Enable,NC Selection选项中选择Dedicated(iDRAC7

Linux双网卡绑定实现就是使用两块网卡虚拟成为一块网卡

Linux双网卡绑定实现就是使用两块网卡虚拟成为一块网卡,这个聚合起来的设备看起来是一个单独的以太网接口设备,通俗点讲就是两块网卡具有相同的IP 地址而并行链接聚合成一个逻辑链路工作。其实这项技术在Sun和Cisco中早已存在,被称为Trunking和Etherchannel技术,在Linux的2.4.x的内核中也采用这这种技术,被称为bonding。bonding技术的最早应用是在集群——beowulf上,为了提高集群节点间的数据传输而设计的。下面我们讨论一下bonding 的原理,什么是bonding需要从网卡的混杂(promisc)模式说起。我们知道,在正常情况下,网卡只接收目的硬件地址(MAC Address)是自身Mac的以太网帧,对于别的数据帧都滤掉,以减轻驱动程序的负担。但是网卡也支持另外一种被称为混杂promisc的模式,可以接收网络上所有的帧,比如说tcpdump,就是运行在这个模式下。bonding也运行在这个模式下,而且修改了驱动程序中的mac地址,将两块网卡的Mac地址改成相同,可以接收特定mac的数据帧。然后把相应的数据帧传送给bond驱动程序处理。 绑定的前提条件:芯片组型号相同,而且网卡应该具备自己独立的BIOS芯片1.创建虚拟网卡 编辑虚拟网络接口配置文件,指定网卡IP vi /etc/sysconfig/ network-scripts/ ifcfg-bond0 [root@rhas5 root]# cp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ifcfg-bond0 2.编辑虚拟网卡和物理网卡 #vi ifcfg-bond0 将第一行改成DEVICE=bond0 # cat ifcfg-bond0 DEVICE=bond0 BOOTPROTO=static IPADDR=172.31.0.13 NETMASK=255.255.252.0 BROADCAST=172.31.3.254 ONBOOT=yes USERCTL=no TYPE=Ethernet 这里要注意,不要指定单个网卡的IP 地址、子网掩码或网卡ID。将上述信息指定到虚拟适配器(bonding)中即可。 编辑物理网卡eth0,删除多余的内容,只留下如下内容。包括空格和注释。[root@rhas5 network-scripts]# cat ifcfg-eth0 DEVICE=eth0 ONBOOT=yes BOOTPROTO=static SLAVE=yes MASTER=bond0

用双网卡,提高网速

用双网卡,提高网速! 大家好,我前几天在去联想玩的时候,看到他们工程师一台机装好几个网卡,速度还不错,我看一下,回到公司也到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双(多)网卡用一个IP的技术,对于各种内网服务器,和电脑、、、、很有用处,我把我在网上找到的资料整理了一下,大家看一看,也许对大家有好处! 所谓双网卡,就是通过软件将双网卡绑定为一个IP地址,这个技术对于许多朋友来说并不陌生,许多高档服务器网卡(例如intel8255x系列、3COM服务器网卡等)都具有多网卡绑定功能,可以通过软硬件设置将两块或者多块网卡绑定在同一个IP地址上,使用起来就好象在使用一块网卡,多网卡绑定的优点不少,首先,可以增大带宽,假如一个网卡的带宽是100M,理论上两块网卡就是200M,三块就是300M,当然实际上的效果是不会是这样简单的增加的,不过经实际测试使用多个网卡对于增加带宽,保持带宽的稳定性肯定是有裨益的,如果交换机等相关条件不错的话,这个效果还是很能令人满意;其次,可以形成网卡冗余阵列、分担负载,双网卡被绑定成“一块网卡”之后,同步一起工作,对服务器的访问流量被均衡分担到两块网卡上,这样每块网卡的负载压力就小多了,抗并发访问的能力提高,保证了服务器访问的稳定和畅快,当其中一块发生故障的时候,另一块立刻接管全部负载,过程是无缝的,服务不会中断,直到维修人员到来。先下载一个软件NIC Express 下载完软件,先不忙安装,咱们还是先准备好硬件。 第一部分:硬件安装 虽然,理论上讲绑定越多网卡在一起,最终效果提升就越明显,但是考虑到复杂程度,这里就以绑定双网卡为例进行说明,如果读者觉得好玩,兴致很高的话,按照下面方法愿意绑定多少就绑定多少个网卡,其实一般同一台服务器,绑定2-3块网卡也就够了,太多了,据说因为链路聚合的先天缺点,会过多占用服务器资源,反过来会影响服务器速度(关于这个我没实验,不过我觉得凡事都离不开物极必反的道理,适度最好)。 打开服务器机箱,把两块网卡拧在主板PCI插槽上!:》 硬件的安装很简单,我也不在这里说了。省的大家骂我:》 第二部分:设置调试 下面要进行设置及调试了,也就是要将这两块8139D廉价网卡,如同高档服务器网卡那样绑

服务器操作系统安装手册-0.2

项目名称 Linux系统安装配置规范 北京龙运通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版本信息

主要内容 1.应用服务器安装 (5) 1.1基本配置信息 (5) 1.2分区 (5) 1.3防火墙 (5) 1.4语言 (5) 1.5时区 (5) 1.6root口令 (5) 1.7软件包 (5) 1.8Nagios (6) 2.系统配置 (7) 2.1修改系统打开最大文件句柄数量 (7) 2.2配置默认运行级别 (7) 2.3配置时间同步 (7) 2.4应用程序 (7) 2.5回收passwd命令权限 (7) 2.6系统添加用户规则 (8) 2.7网路配置 (8) 2.8关闭无用服务注意系统自启动级别里需要关闭 (9) 2.9建立运维操作员账号yw001 (9) 3.防止SSH暴力破解 (10)

4.设置GRUP密码 (12) 5.运维账号下获取日志脚本 (13) 6.备注 (14)

1.应用服务器安装 1.1基本配置信息 操作系统版本:redhatAS4update5 32bit 硬盘Raid类型为:1 1.2分区 /boot 100M / 20G /usr/local >=50G /var 20G /home 10G /tmp 10G Swap 8G 1 1.3防火墙 No Firewall Disable SELinux 1.4语言 English(USA), Chinese(P.R. of China) 1.5时区 Asia/Shanghai 1.6r o o t口令 安装时设置root默认口令为delldell 1.7软件包 X窗口系统默认38个 Gnome 桌面环境默认41个 图形化互联网只安装浏览器1个 开发工具默认+expect 58个 老的软件开发默认6个 系统工具默认+wireshark-gnome+ net-snmp-utils14个管理工具默认11个

linux双网卡做成bond0

双网卡做成b o n d0的方法 说明 所谓bond,就是把多个物理网卡绑定成一个逻辑上的网卡 好处:增加带宽接入,还可以实现主备功能,当其中一个网卡挂掉,不会影响网络连接。并且节约IP。 实施案例讲解 我们的测试服务器 双网卡 E 我们需要将这2个网卡做成一个bond0网卡 1.编辑eth1. vi/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修改为 我们去掉了IP,MAC,掩码网关,bootproto设置为none 2.编辑eth2 同样这样更改eth2,如下图所示 3.创建并且编辑bond0网卡 vi/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增加如下参数 可以看到,和我们平时用的eth1网卡配置差不多,只是少了MAC地址。。。 编辑vi/etc/modprobe.conf文件 添加如下参数 编辑好了之后重启网卡,会发现eth1eth2无IP,依然通了外网 至此,我们的bond0已经创建成功 接下来我们需要去编辑启动文件添加一行 vi/etc/rc.local 添加ifenslavebond0eth1eth2 重启服务器,测试是否能成功 多个bond 如果是创建多个bond的时候,我们修改vi/etc/modprobe.conf配置文件的时候依照下图添加,依次增加 Eth2eth3….等修改方式同上。 如果bond的模式(请查看参数讲解)不同,那么修改为 这种情况遇到较少,我们了解就好 参数讲解 Bond有7种模式,我们常用的是 mode=0:平衡负载模式,有自动备援,但需要”Switch”支援及设定。 mode=1:自动备援模式,其中一条线若断线,其他线路将会自动备援。 mode=6:平衡负载模式,有自动备援,不必”Switch”支援及设定。

详解双网卡绑定

Linux下的双网卡绑定bond0 em1 em2 一、什么是bonding Linux bonding 驱动提供了一个把多个网络接口设备捆绑为单个的网络接口设置来使用,用于网络负载均衡及网络冗余 二、bonding应用方向 1、网络负载均衡 对于bonding的网络负载均衡是我们在文件服务器中常用到的,比如把三块网卡,当做一块来用,解决一个IP地址,流量过大,服务器网络压力过大的问题。对于文件服务器来说,比如NFS或SAMBA文件服务器,没有任何一个管理员会把内部网的文件服务器的IP地址弄很多个来解决网络负载的问题。如果在内网中,文件服务器为了管理和应用上的方便,大多是用同一个IP地址。对于一个百M的本地网络来说,文件服务器在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的情况下,网络压力是极大的,特别是SAMABA和NFS服务器。为了解决同一个IP地址,突破流量的限制,毕竟网线和网卡对数据的吞吐量是有限制的。如果在有限的资源的情况下,实现网络负载均衡,最好的办法就是bonding 2、网络冗余 对于服务器来说,网络设备的稳定也是比较重要的,特别是网卡。在生产型的系统中,网卡的可靠性就更为重要了。在生产型的系统中,大多通过硬件设备的冗余来提供服务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比如电源。bonding 也能为网卡提供冗余的支持。把多块网卡绑定到一个IP地址,当一块网卡发生物理性损坏的情况下,另一块网卡自动启用,并提供正常的服务,即:默认情况下只有一块网卡工作,其它网卡做备份 三、bonding实验环境及配置 1、实验环境 系统为:CentOS,使用2块网卡(em1、em2 ==> bond0)来实现bonding技术 2、bonding配置 第一步:先查看一下内核是否已经支持bonding 1)如果内核已经把bonding编译进内核,那么要做的就是加载该模块到当前内核;其次查看ifenslave该工具是否也已经编译 modprobe -l bond* 或者modinfo bonding modprobe bonding lsmod | grep 'bonding' echo 'modprobe bonding &> /dev/null' >> /etc/rc.local(开机自动加载bonding模块到内核) which ifenslave 注意:默认内核安装完后就已经支持bonding模块了,无需要自己手动编译 2)如果bonding还没有编译进内核,那么要做的就是编译该模块到内核 (1)编译bonding tar -jxvf kernel-XXX.tar.gz cd kernel-XXX

DELL服务器RAID配置详细教程

D E L L服务器R A I D配置教程 在启动电脑的时候按CTRL+R进入RAID设置见面如下图 名称解释: Disk?Group:磁盘组,这里相当于是阵列,例如配置了一个RAID5,就是一个磁盘组 VD(Virtual?Disk):?虚拟磁盘,虚拟磁盘可以不使用阵列的全部容量,也就是说一个磁盘组可以分为多个VD PD(Physical?Disk):?物理磁盘 HS:Hot?Spare?热备 Mgmt:管理 【一】创建逻辑磁盘 1、按照屏幕下方的虚拟磁盘管理器提示,在VD?Mgmt菜单(可以通过 CTRL+P/CTRL+N切换菜单),按F2展开虚拟磁盘创建菜单 2、在虚拟磁盘创建窗口,按回车键选择”Create?New?VD”创建新虚拟磁盘 3、在RAID?Level选项按回车,可以出现能够支持的RAID级别,RAID卡能够支持的级别有RAID0/1/5/10/50,根据具体配置的硬盘数量不同,这个位置可能出现的选项也会有所区别。 选择不同的级别,选项会有所差别。选择好需要配置的RAID级别(我们这里以RAID5为例),按回车确认。 4、确认RAID级别以后,按向下方向键,将光标移至Physical?Disks列表中,上下移动至需要选择的硬盘位置,按空格键来选择(移除)列表中的硬盘,当选择的硬盘数量达到这个RAID级别所需的要求时,Basic?Settings的VD?Size中可以显示这个RAID的默认容量信息。有X标志为选中的硬盘。 选择完硬盘后按Tab键,可以将光标移至VD?Size栏,VD?Size可以手动设定大小,也就是说可以不用将所有的容量配置在一个虚拟磁盘中。如果这个虚拟磁盘没有使用我们所配置的RAID5阵列所有的容量,剩余的空间可以配置为另外的一个虚拟磁盘,但是配置下一个虚拟磁盘时必须返回VD?Mgmt创建(可以参考第13步,会有详细说明)。VD?Name根据需要设置,也可为空。 注:各RAID级别最少需要的硬盘数量,RAID0=1,RAID1=2,RAID5=3,RAID10=4,RAID50=6 5、修改高级设置,选择完VD?Size后,可以按向下方向键,或者Tab键,将光标移至Advanced?Settings处,按空格键开启(禁用)高级设置。如果开启后(红框处有X标志为开启),可以修改Stripe?Element?Size大小,以及阵列的Read?Policy 与Write?Policy,Initialize处可以选择是否在阵列配置的同时进行初始化。 高级设置默认为关闭(不可修改),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建议不要修改此处的设置。

linux双网卡做成bond

l i n u x双网卡做成b o n d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双网卡做成b o n d0的方法说明 所谓bond,就是把多个物理网卡绑定成一个逻辑上的网卡 好处:增加带宽接入,还可以实现主备功能,当其中一个网卡挂掉,不会影响网络连接。并且节约IP。 实施案例讲解 我们的测试服务器 双网卡 E 我们需要将这2个网卡做成一个bond0网卡 1.编辑eth1. vi/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修改为 我们去掉了IP,MAC,掩码网关,bootproto设置为none 2.编辑eth2 同样这样更改eth2,如下图所示 3.创建并且编辑bond0网卡 vi/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增加如下参数

可以看到,和我们平时用的eth1网卡配置差不多,只是少了MAC地址。。。 编辑vi/etc/modprobe.conf文件 添加如下参数 编辑好了之后重启网卡,会发现eth1eth2无IP,依然通了外网 至此,我们的bond0已经创建成功 接下来我们需要去编辑启动文件添加一行 vi/etc/rc.local 添加ifenslavebond0eth1eth2 重启服务器,测试是否能成功 多个bond 如果是创建多个bond的时候,我们修改vi/etc/modprobe.conf配置文件的时候依照下图添加,依次增加 Eth2eth3….等修改方式同上。 如果bond的模式(请查看参数讲解)不同,那么修改为 这种情况遇到较少,我们了解就好 参数讲解 Bond有7种模式,我们常用的是 mode=0:平衡负载模式,有自动备援,但需要”Switch”支援及设定。mode=1:自动备援模式,其中一条线若断线,其他线路将会自动备援。mode=6:平衡负载模式,有自动备援,不必”Switch”支援及设定。七种bond模式说明:

服务器双网卡绑定知识讲解

双网卡绑定实践 Windows平台下常用的双网卡绑定软件有Intel PROSet、NICExpress。本文主要介绍用Intel PROset实现双网卡绑定的方法。 英特尔PROSet 是一个高级的配置实用程序,可用来测试英特尔网络适配器并配置标准和高级功能。通常Intel网卡的驱动包中就包含这个程序,在安装驱动的时候PROSet默认是被安装的。 测试环境: 测试机:R525 G3,Intel双千兆网卡 OS:windows 2003 server 企业版32位 终端:联想笔记本(用于测试服务器双网卡绑定效果) 步骤: 1、打开设备管理器,双击任意一块Intel 82576; 注意R525 G3默认有3块网卡,82574L是管理网口 2、在弹出的配置对话框中,选择分组页面。此时由于系统中的网卡没有进行绑定,因此此

时组下拉列表框是灰色不可选的,单击“新组”; 3、在弹出的“新组向导”对话框中,填写组的名称,下一步; 4、钩选需要绑定的两个网卡,下一步;

5、这里列出了可选择的网卡绑定的模式,常用的是容错和负载平衡。这里我们选择容错,单击下一步; 6、完成向导;

7、此时我们可以看到刚才的分组页面中组的下拉列表中已经有team1; 8、同时弹出的还有team1的属性对话框,单击设置页面,可以看到其中一块网卡状态为“活动”,另一块网卡装状态为“待命”。在此界面中还可进行删除组和修改组的操作,单击“修改组”;

9、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可以设置双网卡的主从关系,如不进行设定,此关系是不固定的。即:当断掉当前活动状态的主网口时,待命的网口将接替主网口的位置,对外提供服务,并成为主网口。当之前断开的网口恢复后,主从关系不会改变,该网口变为待命状态。 10、固定主从关系,设置当前活动的网口为主适配器,待命网口为次适配器;

DELL服务器RAID配置详细教学教程

DELL服务器RAID配置教程 在启动电脑的时候按CTRL+R 进入RAID 设置见面如下图 名称解释: Disk Group:磁盘组,这里相当于是阵列,例如配置了一个RAID5,就是一个磁盘组VD(Virtual Disk):虚拟磁盘,虚拟磁盘可以不使用阵列的全部容量,也就是说一个磁盘组可以分为多个VD PD(Physical Disk):物理磁盘 HS:Hot Spare 热备 Mgmt:管理 【一】创建逻辑磁盘 1、按照屏幕下方的虚拟磁盘管理器提示,在VD Mgmt菜单(可以通过CTRL+P/CTRL+N 切换菜单),按F2展开虚拟磁盘创建菜单 2、在虚拟磁盘创建窗口,按回车键选择”Create New VD”创建新虚拟磁盘

3、在RAID Level选项按回车,可以出现能够支持的RAID级别,RAID卡能够支持的级别有RAID0/1/5/10/50,根据具体配置的硬盘数量不同,这个位置可能出现的选项也会有所区别。 选择不同的级别,选项会有所差别。选择好需要配置的RAID级别(我们这里以RAID5为例),按回车确认。

4、确认RAID级别以后,按向下方向键,将光标移至Physical Disks列表中,上下移动至需要选择的硬盘位置,按空格键来选择(移除)列表中的硬盘,当选择的硬盘数量达到这个RAID级别所需的要求时,Basic Settings的VD Size中可以显示这个RAID的默认容量信息。有X标志为选中的硬盘。 选择完硬盘后按Tab键,可以将光标移至VD Size栏,VD Size可以手动设定大小,也就是说可以不用将所有的容量配置在一个虚拟磁盘中。如果这个虚拟磁盘没有使用我们所配置的RAID5阵列所有的容量,剩余的空间可以配置为另外的一个虚拟磁盘,但是配置下一个虚拟磁盘时必须返回VD Mgmt创建(可以参考第13步,会有详细说明)。VD Name根据需要设置,也可为空。 注:各RAID级别最少需要的硬盘数量,RAID0=1,RAID1=2,RAID5=3,RAID10=4,RAID50=6 5、修改高级设置,选择完VD Size后,可以按向下方向键,或者Tab键,将光标移至Advanced Settings处,按空格键开启(禁用)高级设置。如果开启后(红框处有X标志为开启),可以修改Stripe Element Size大小,以及阵列的Read Policy与Write Policy,Initialize 处可以选择是否在阵列配置的同时进行初始化。 高级设置默认为关闭(不可修改),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建议不要修改此处的设置。

LINUX下双网卡绑定技术实现负载均衡和失效保护

保持服务器的高可用性是企业级 IT 环境的重要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服务器网络连接的高可用性。网卡(NIC)绑定技术有助于保证高可用性特性并提供其它优势以提高网络性能。 我们在这介绍的Linux双网卡绑定实现就是使用两块网卡虚拟成为一块网卡,这个聚合起来的设备看起来是一个单独的以太网接口设备,通俗点讲就是两块网卡具有相同的IP地址而并行链接聚合成一个逻辑链路工作。其实这项技术在Sun和Cisco中早已存在,被称为Trunking和Etherchannel 技术,在Linux的2.4.x的内核中也采用这这种技术,被称为bonding。bonding技术的最早应用是在集群——beowulf上,为了提高集群节点间的数据传输而设计的。下面我们讨论一下bonding 的原理,什么是bonding需要从网卡的混杂(promisc)模式说起。我们知道,在正常情况下,网卡只接收目的硬件地址(MAC Address)是自身Mac的以太网帧,对于别的数据帧都滤掉,以减轻驱动程序的负担。但是网卡也支持另外一种被称为混杂promisc的模式,可以接收网络上所有的帧,比如说tcpdump,就是运行在这个模式下。bonding也运行在这个模式下,而且修改了驱动程序中的mac地址,将两块网卡的Mac地址改成相同,可以接收特定mac的数据帧。然后把相应的数据帧传送给bond驱动程序处理。 说了半天理论,其实配置很简单,一共四个步骤: 实验的操作系统是Redhat Linux Enterprise 3.0 绑定的前提条件:芯片组型号相同,而且网卡应该具备自己独立的BIOS芯片 双网卡邦定的拓朴图(见下图) 1. 1.编辑虚拟网络接口配置文件,指定网卡IP 2.vi /etc/sysconfig/ network-scripts/ ifcfg-bond0 3.[root@rhas-13 root]# cp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ifcfg-bond0 4. 2 #vi ifcfg-bond0 5.将第一行改成 DEVICE=bond0 6.# cat ifcfg-bond0 7.DEVICE=bond0 8.BOOTPROTO=static 9.IPADDR=172.31.0.13 https://www.360docs.net/doc/1b18630372.html,MASK=255.255.252.0 11.BROADCAST=172.31.3.254 12.ONBOOT=yes 13.TYPE=Ethernet 14.这里要主意,不要指定单个网卡的IP 地址、子网掩码或网卡 ID。将上述信息指定到虚拟适配器(bonding)中即可。 15.[root@rhas-13 network-scripts]# cat ifcfg-eth0 16.DEVICE=eth0 17.ONBOOT=yes 18.BOOTPROTO=dhcp 19.[root@rhas-13 network-scripts]# cat ifcfg-eth1 20.DEVICE=eth0 21.ONBOOT=yes 22.BOOTPROTO=dhcp 复制代码 3 # vi /etc/modules.conf “自己实验结果:centos文件为:/etc/modprobe.conf“ 1.编辑 /etc/modules.conf 文件,加入如下一行内容,以使系统在启动时加载bonding模块,对外虚拟网络接口设备为 bond0 2.

常用操作系统双网卡绑定方法

常用操作系统双网卡绑定方法 目录 一、RHEL 5.7 LINUX 下网卡绑定设置 (1) 二、RHEL6 LINUX 下网卡绑定设置 (3) 三、SUSE 10 下网卡绑定设置 (11) 四、SUSE 11 下网卡绑定设置 (16) 五、Windows 下网卡绑定设置 (22) 一、RHEL 5.7 LINUX 下网卡绑定设置 [root@Linux5 ~]# more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 Broadcom Corporation NetXtreme II BCM5709S Gigabit Ethernet DEVICE=bond0 BOOTPROTO=static ONBOOT=yes IPADDR=10.96.19.207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0.96.19.1 TYPE=Ethernet [root@Linux5 ~]# more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 Broadcom Corporation NetXtreme II BCM5709S Gigabit Ethernet DEVICE=eth0 BOOTPROTO=none HWADDR=34:40:B5:BD:24:18 ONBOOT=yes MASTER=bond0 SLAVE=yes TYPE=Ethernet [root@Linux5 ~]# more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 Broadcom Corporation NetXtreme II BCM5709S Gigabit Ethernet DEVICE=eth1 BOOTPROTO=none HWADDR=34:40:B5:BD:24:1A ONBOOT=yes MASTER=bond0

linux网卡绑定(多组)和解绑实现步骤

linux网卡绑定(多组)和解绑实现步骤 2013年5月20日 15:14 绑定 1.修改配置文件: a.在/etc/modprobe.conf中加入一行:alias bondN bonding,其中bondN 是绑定后公用网口的名称,依实际情况而定,一般第一个绑定用bond0,第二 个用bond1… ,如果已经有,不用添加,使用后也不用删除该行 b.在所有待绑定网口的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中加入 以下两行: 其中: ifcfg-ehtN中的N是待绑定的网口号,如eth0,eth1… bondN是绑 定后的共用网口名称,可以是bond1,bond2…但是要与ifcfg-ethN和 /etc/modprobe.conf这两个配置文件中的配置项对应起来。 c.添加绑定网口bondN的配置文件,在与ifcfg-ehtN平级的目录下添加 ifcfg-bondN文件,键入以下内容: 2.安装bonding内核模块:modprobe bondN 3.重启网卡service network restart 解绑 1.卸载bonding内核模块:modprobe -r bondN 2.删除ifcfg-bondN配置文件,删除ifcfg-ehtN配置文件中绑定时添加的两行。 3.重启网卡service network restart 注意 1.多组绑定需要将ifcfg-ethN文件中指定不同代理绑定网口,即bond0,1, 2..。 2.ifcfg-bondN中将设备名、IP做响应修改。 3./etc/modprobe.conf文件中添加alias bondN bonding。每隔bond端口用一行。 4.以上均为centos 5.5中的配置,如果在 6.0中,没有/etc/modprobe.conf,需要在 /etc/modprobe.d目录中添加文件bonding.conf,将alias bondN bonding写入该 文件中。 5.如果需要负载均衡,在alias bondN bonding行下写options bondN miimon=100 mode=0 问题 1.bond0在解绑之后虽然用ifconfig看不到了,使用ifconfig bond0 up也不能启用, 但是在X中network配置窗口中任然有bond0这一项。不过这个不影响使用,再下 次绑定时仍按照以上步骤操作即可。

图解戴尔iDRAC服务器远程控制设置

图解戴尔iDRAC服务器远程控制设置 对于远程的服务器,我们不能经常性的去机房维护,所以远程控制对于服务器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那么你是用什么方式对服务器进行远程控制呢?远程桌面?还是KVM切换器?NO,你OUT了!如果你用的是戴尔的服务器,那么iDRAC功能不使用的话就是个极大的浪费哦。 那么什么是iDRAC呢?iDRAC又称为Integrated Dell Remote Access Controller,也就是集成戴尔远程控制卡,这是戴尔服务器的独有功能,iDRAC卡相当于是附加在服务器上的一计算机,可以实现一对一的服务器远程管理与监控,通过与服务器主板上的管理芯片BMC进行通信,监控与管理服务器的硬件状态信息。它拥有自己的系统和IP地址,与服务器上的OS无关。是管理员进行远程访问和管理的利器,戴尔服务器集成了iDRAC控制卡,我们就可以扔掉价格昂贵的KVM设备了。在戴尔第12代服务器中,iDRAC的版本升级到了iDRAC 7,下面我们将以戴尔PowerEdge R820为例,为您图解iDRAC的一步步设置。

戴尔服务器的iDRAC远程控制接口,在图的右下角,有“iDRAC”字样iDRAC的网口在服务器的背面,一般都标注iDRAC的字样。在戴尔第12代服务器中,这个网口使用了1Gbps的网口,速度更快。一般情况下,iDRAC功能默认都是关闭,我们需要在BIOS里面启用,首先我们先重启计算机,然后进入BIOS,选择iDRAC Setting。

在BIOS中选择iDRAC设置 BIOS中iDRAC详细的设置列表 进入iDRAC Setting之后,我们看到很多详细的设置,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要设置网络Network就可以了。

dell服务器双网卡绑定与端口聚合

Broadcom Gigabit Ethernet Adapter Teaming 任何可用的千兆BRODCOM网卡都可以配置为TEAM的一部分.TEAMING是一种将多块千兆BRODCOM网卡绑定作为一个虚拟网卡.好处就是负载均衡. 通过选择每一个可用的千兆BRODCOM网卡并添加它们到负载均衡成员栏来创建TEAM.对于用户和应用程序,只看到一个虚的网卡. 负载均衡组中的成员共享绑定的数据流. 在一个基本的成员区域中,任一个千兆BRODCOM网卡都可以被指定为主成员负责数据流的控制,而指定为备用成员的网卡只有在所有的主 成员网卡都失败时,才开始接管数据流.一旦任一个主成员网卡恢复,数据马上由该主成员控制. 创建teaming包含下列几个步骤: * 打开BASP属性窗口 * 创建teams * 添加网卡到teams * 分配一个IP地址给teamss * 重启机器 BASP是适用于windows2003,windows2000,windowsNT,Redhat Liunx,NetWare的一个broadcom的中介型驱动程 序,需要先安装对应的broadcom网卡驱动程序. 目前它提供了负载均衡;错误冗余;VLAN高级功能,都通过创建teaming来实现. 注意: 一个team可以包含1到8个网卡,每个网卡都可以指定为主成员或备用成员. BASP的负载均衡;错误冗余功能支持与第三方厂商网卡在同一个team中协同工作. BASP FOR Windows 2000 & 20003 & NT提供以下选项: - 支持下列网卡作为故障应急(failover) Alteon AceNic,3COM 10/100 Server adapters;intel 10/1000 server

dell服务器双网卡绑定与端口聚合

端口聚合(IEEE802.3ad Port Trunking) 可将2至8个10/100Base-TX端口聚合成一条干路,在全双工工作模式下达到400Mbps-1.6Gbps的带宽。端口聚合技术能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实现高速数据传递,也可以通过千兆端口聚合技术实现千兆位链路的聚合,最多可以聚合4Gbps的链路带宽。 Broadcom Gigabit Ethernet Adapter Teaming 任何可用的千兆BRODCOM网卡都可以配置为TEAM的一部分.TEAMING是一种将多块千兆BRODCOM 网卡绑定作为一个虚拟网卡.好处就是负载均衡. 通过选择每一个可用的千兆BRODCOM网卡并添加它们到负载均衡成员栏来创建TEAM.对于用户和应用程序,只看到一个虚的网卡. 负载均衡组中的成员共享绑定的数据流. 在一个基本的成员区域中,任一个千兆BRODCOM网卡都可以被指定为主成员负责数据流的控制,而指定为备用成员的网卡只有在所有的主 成员网卡都失败时,才开始接管数据流.一旦任一个主成员网卡恢复,数据马上由该主成员控制. 创建teaming包含下列几个步骤: * 打开BASP属性窗口 * 创建teams * 添加网卡到teams * 分配一个IP地址给teamss * 重启机器 BASP是适用于windows2003,windows2000,windowsNT,Redhat Liunx,NetWare的一个broadcom的中介型驱动程 序,需要先安装对应的broadcom网卡驱动程序. 目前它提供了负载均衡;错误冗余;VLAN高级功能,都通过创建teaming来实现. 注意: 一个team可以包含1到8个网卡,每个网卡都可以指定为主成员或备用成员. BASP的负载均衡;错误冗余功能支持与第三方厂商网卡在同一个team中协同工作. BASP FOR Windows 2000 & 20003 & NT提供以下选项: - 支持下列网卡作为故障应急(failover) Alteon AceNic,3COM 10/100 Server adapters;intel 10/1000 server adapters;intel 1000baseSX server adapter; intel 82559 板载网卡 - 智能负载均衡,交换机不需设置. - 普通链路聚合(GEC/FEC,Open Trunk),需要在交换机上启用trunking - IEEE802.3ad链路聚合(静态配置),需要交换机支持802.3ad - 通过IEEE802.1Q-1988tagging,每个网卡最多支持64个VLANS,只支持braodcom或Alteon网卡

linux下网卡做绑定

linux 下网卡做绑定 1.用root 用户登录 2 、用ifconfig 命令看一下ip 地址,看一下eth0 和eth1 是否获取到IP 地址(因为linux 这 台服务器是连接在一台DHCP 的服务器) 查看到IP 地址为eth0 eth1 broadcast :mask :(eth0 和eth1 都是这个broadcast 和mask ) 3 、编辑虚拟网络接口配置文件, 指定网卡IP vi /etc/sysconfig/ network-scripts/ ifcfg-bond0 创建一个虚拟网络接口配置文件 4 、[root@rhas-13 root]# cp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ifcfg-bond0 把 ifcfg-eth0 里面的配置文件复制到ifcfg-bond0 里面去 然后用vi ifcfg-bond0 命令修改虚拟配置端口。

5 、修改第一行DEVICE=bond0 ,然后把配置改成eth0 的配置(配置完成为下边的图) 6 、用cat 命令查看一下eth0 和eth1 的配置

7 、# vi /etc/modprobe.conf 编辑/etc/modprobe.conf 文件,加入如下一行内容,以使系统在启动时加载bonding 模块 8 、加入下列两行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1

说明:miimon 是用来进行链路监测的。比如:miimon=100 ,那么系统每100ms 监测一次链路连接状态,如果有一条线路不通就转入另一条线路;mode 的值表示工作模式,他共有0 ,1,2,3 四种模式,常用的为0,1 两种。 mode=0 表示load balancing (round-robin) 为负载均衡方式,两块网卡都工作。 mode=1 表示fault-tolerance (active-backup) 提供冗余功能,工作方式是主备的工作方式, 也就是说默认情况下只有一块网卡工作, 另一块做备份 . bonding 只能提供链路监测,即从主机到交换机的链路是否接通。如果只是交换机对外的链路down 掉了,而交换机本身并没有故障,那么bonding 会认为链路没有问题而继续使用 9 、# vi /etc/rc.d/rc.local

INTERNET双网卡绑定一个IP

INTERNET双网卡绑定一个IP 第一步:安装好所有网卡驱动程序,可以在网络-->适配器里看到如图一(当然可能你没有这么多的网卡,只看到两张或三张),其中有两张INTERNET 的网卡,因我这么服务器是HP的,网卡已经是OEM产品了,所以显示的是HP 10/100TX PCI FAST ETHERNET ADAPTER,如果你买的是原装INTERNET网卡,显示的应是INTETNET 10/100TX PCI FAST ETHERNET ADAPTER(以下不再另加说明)。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第二步:选中[1] HP 10/100TX PCI ETHERNET ADAPTER BUS 0 ...点击属性(P)...出现另一对话框,如图二:

第三步:在Show all 8255x-based adapters前面的小方框点上小勾,如图三: 第四步:经过第三步,可以看到所有的INTERNET网卡都显示出来了,点击Adapter Teaming,出现图四:

第五步:从图四中可以看出,出现一个二块小网卡的标志,那就是网卡组,不过现在还没有加入网卡,图四的下部分是网卡组的功能,第一个是AFT ONLY 即容错功能,第二个是load balancing即网络平衡功能,第三个是fast etherchannel即加快网络速度功能,一般来说做无盘是为了加快速度,所以要选第三个。 第六步:选中图四网卡组下面的网卡,点击Move Up,得到如图五所示的配置:

第七步:图五中点OK确定,在网络-->适配器里可以看到多了一个适配器,如图六:

第八步:在图六中点协议,再选中TCP/IP通讯协议,如图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