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纪录片创作片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

浅谈电视纪录片创作片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
浅谈电视纪录片创作片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

谈谈电视纪录片创作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试讲人:周合强西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电视编导方向)

各位尊敬的老师:

大家上(下)午好!

开始试讲之前,我首先想各位提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当我们在面对电视纪录片特别是历史题材的电视纪录片时,当我们已经习惯于口述历史时,能不能“让画面说话”?好,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讲一下电视纪录片创作“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这个问题。

电视从业者和研究者们都知道,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尽管从数量上看逐年递增,但有个性、高水准的纪录片并不多见。创作题材雷同、主体模糊、有明确;记录手法大同小异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虽时有获奖,但题材狭窄,主要局限在人文类、环境与自然类,不少种类在国际大奖中尚处于缺席状态。

【例一:2000年10月底举行的“北京国际科教纪录片展评研讨会”聚集了近200部来自各国的科学纪录片,但没有一部中国纪录片。

例二:2001年第14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中国纪录片处于“缺席”的尴尬境地。电影节主席阿里说,作为一个大规模的电影节,中国是被“漏掉了”的一块。】

为了满足国内电视纪录片播放需求,不少电视台根据市场需求转而购进国外优秀纪录片。全国纪录片无论从创作还是从市场看,都处于不容乐观的状态。如何走出困境,实现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持续发展,这是纪录片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进入21世纪,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一些原本无法进入纪录片创作的影像创作手法,也随着视觉传播的日益繁荣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这其中,情景再现就是当下最时兴,也是争议最大的手法之一。特别是在一些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人为导演的、再现过去某一事件某一过程和细节的“情景再现”。由于这类“情景”再现是事后人为摆拍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虚拟的,由此引起了人们对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情景再现”是否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如何看待和运用“情景再现”,成为当前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例三:2005年,中国纪录片界两部耗资上千万元,也引起了巨大反响的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和《故宫》相继播出。情景再现作为两部系列片主要的表现方式,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电视纪录片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下面我来进行一个大致的的梳理。】

一、“情境再现”概念界定及与纪录片的区别

进入21世纪,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在纪录片的领域中一些原本不敢运用的手法,如今也开始大量运用。其中,“情景再现”就是当下最时兴,也是争议最大的手法之一。有学者认为,这种手法会破坏纪录片的真实性,但也有专家认为,情景再现是有根据的还原,不是凭空捏造,不是杜撰虚构,是构筑于真实基础之上的再现。“情景再现”也称“真实再现”,指的是电视工作者用一种虚构的,类似影视剧中的扮演的方式,

对时过境迁的重要情节由演员表演,或者运用光影声效造型,再现某个特定历史时刻。这是一种从虚构类片种中借鉴过来的叙事技巧,主要目的是增强影片的可视观赏性。

那么,“纪录片”又是怎么定义的呢?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的纪录”。

【例四:早在1926年,第一个使用“纪录片”这个概念的约翰·格里尔逊,就在纽约《太阳报》上撰文说:“纪录片的概念是与故事片相对而言的,因为故事片是对现实的虚构、扮演或再构成。”中国传媒大学钟大年教授在其著作《纪录片创作论纲》中给出了纪录片的明确定义:“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图像和音像素材,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创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视片。”1993年出版的《中国应用电视学》一书中则这样定义:“纪录片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事件,它的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拍摄手法,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

可见,“情景再现”作为一种电视创作手法无可非议,但把它放在纪录片似乎就有问题了。事件发生时,没有留下任何影像,事后根据创作的需要,采用虚构的方式把当时发生的事情模拟重现出来的“情景再现”与“真实”相差甚远,怎样担当“纪录”的重任呢?

【例五:最近热播的《1405·郑和下西洋》、《故宫》、《前清秘史》、《圆明园》、《新丝绸之路》、《唐山大地震》等一批以“情景再现”作为主要表现方式的纪录片受到一些观众和专家的质疑不足为奇,严格意义上说这些片子都不是传统的纪录片。】

有人认为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一部好的纪录片就像一部历史著作,有其文献价值和深远意义。

但问题在于对于“真实”的理解不同。这种“真实”是原生态的真实,是自然主义的真实,还是艺术的真实?历史固然是不可改变的,但却是可以再现的。真实的、艺术的再现,让镜头的“真实”逼近历史的“真实”。虽然“情景再现”是导演意向的表达,但并都是由现代人表演的“真人秀”,真实的、艺术的再现并不是假,只要它反映的事实是真实的。因而,“情景再现”作为一种电视纪录片表现手段,只要它再现的事实是客观发生和客观存在的,它就没有违背纪录片真实性的原则。

以情境氛围的真实感受来弥补情景再现在细节上的不足,无疑将是情景再现四两拨千斤的有效方式

【例六:2005年7月在央视一套播出的“史诗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是采用“真人扮演”和三维动画合成等手法进行拍摄制作的。虽然影片中演员本身的形象、气

质、语调会影响着所扮演的人物;虽然导演的水平、喜好又直接影响着这个片子的风格,但是忠实于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本身的基本面貌,这一点还是“历史的真实的”。

再比如:《故宫》在表现建造故宫所使用的石料都是千里迢迢搬运而来的这一史实时,就使用数字特技在宏观镜头上描绘出了浩浩荡荡的搬运队伍,而在微观镜头的处理上则使用车轮、马蹄等局部特写指代那些拿不准的影像细节。这一镜头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并且能够表现出故宫建造的不易。但是它只是营造出了一种情境,一种氛围,而没有纠缠在那些永远说不清楚的历史细节中。

至于2008年,北京卫视播出的24集纪录片《前清秘史》,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来源于等电视剧中的角色,我在这里也不赞成,至少不完全赞成,我的意思是说:可以用,但一定用得好,用得符合历史真实;而且尽量少有或者不用。情景再现是一种客观真实地报道,但又不是一种可以滥用的真实。

二、“情景再现”在纪录片创作中频繁运用的原因

首先,是受西方思潮影响,有助于突破纪录片发展的瓶颈。

【我国纪录片创作起步较晚,有人认为是从80年代初的《丝绸之路》和《话说长江》开始,如果从80年代开始算起,到现在也只不过是短短的二十余年,这与西方有着六七十年的时间差,要想在短时间内赶上西方的制作水平,借鉴与模仿就成了快捷有效的方式。于是,国内一些编导不分良莠将西方的创造手法一并拿来,特别是看到国外一些用了“情景再现”手法的纪录片拿了大奖以后,更是不顾一切将其纳入囊中。】

其次,“情景再现”作为一种电视表现手段,它的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如临其境”的电视特点,使原本消失的现场,真实般地再现在观众面前,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和吸引力。

再次,“情景再现”可以弥补因采访条件、拍摄难度的影响,而造成没有新闻现场的缺失。

情景再现是建立确有其事的基础之上的,它所根据的事实都是当事者或者知情人所提供的客观事实,所报道的事情也是真实地发生过的啊,而绝不是媒体们的那些对于一件客观事情的不客观的随性和忘情的演绎。

三、“情景再现”运用不当,在纪录片中的运用会带来一系列危害

首先,会为造假提供便利条件,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例七:1998年英国卡尔顿中央独立电视中心发布的道歉声明,在世界影视界引起轩然大波。原因并不是在于这部名叫《关联》电视纪录片,是其主要部分都表演出来的是一个捕风捉影、缺少事实根据的节目。这个故事所揭露的一条从哥伦比亚到伦敦的地下毒品运输线并不存在。2008年5月,英国广播公司(BBC)纪录片时,竟然使用虚假的采访镜头冒充真实采访镜头,欺骗并误导了观众。这种情况在

其次,会动摇了纪录片真实性的根基。【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是纪录片的根本。真实的影像永远是纪录片创作的主源,它们是纪录片中最有含金量、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元素。而“情景再现”是影视艺术中的一种“扮演”手法,它不具有“纪录”的功能,而“再现”的也不是“真实”。在纪录片创作中,寄希望于“再现”的做法,是对纪录片真实性的挑战,久而久之纪录片将失信于民,生存之路将更为艰辛。】

再次,运用不当,会误导、欺骗观众的视听。【“情景再现”手法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危害,就是真假相交,真真假假,导致观众雾里看花,误导、欺骗观众的视听。一部纪录片中间夹杂的“情景再现”片段对于现在的观众来说不难分辨,但是编导不能将扮演成份当当作文献资料。例八:1995年的《南京的血证》就是在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上犯了

错误,才受到了历史学家的批评。比如:再现中日本军车的型号以及日本军官的服饰等等都与史实不符。人们之所以在这些细枝末节上斤斤计较,就是因为情景再现是纪实节目的一种表现手法。真实,是这类节目的灵魂。人们之所以选择看纪录片而不是看电视剧,就是看中了它客观反映现实的真实性。一旦情景再现在这个基本问题上犯了错误,误导了观众,实际上就是从根本上颠覆了纪录片的文献价值和观赏价值。有些编导故意模糊纪录片和故事片的概念,把故事片的手法应用到纪录片中,拍的片子既像电影又像纪录片。如果《前清秘史》、《故宫》、《郑和下西洋》等片子说成是再现式连续剧或纪实故事片,相信不会有人提出异议。因为电视纪录片与故事片不同,电视纪录片中传递的信息均应为“确确实实的存在”,任何形式的虚构都会破坏纪录片的可信度。】

不难看出,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手法是“纪录”,但是以真实感为基础的“情景

纪录片追求观赏性,无可厚非,但不能成为再现式连续剧、纪实故事片,而让子孙后代误入“真实”的陷阱和“历史”的谜团。四、“情景再现”在纪录片中的运用带来创作观念的积极变化

首先,重构电视纪录片的历史语境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影像传播需要,情景再现的出现也是电视纪录片对自身历史叙事语境的内部完善和发展。随着人们视觉经验的不断丰富,原有的纪录片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历史题材的表现传统的样式只是“口述”。虽然它在声音上极尽表现之能事,但是在画面上却是苍白得只剩下表情和空镜。人们看电视首先需要的是感观享受,而不是理解。当现在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在手机上频频使用彩信,在网络聊天中用惯了各种表情的小脸,在旅游中习惯性地变成DV摄像师而不是旅游者,在买报的时候习惯于通过头版的大幅新闻图片来决定取舍,一个本来就以视觉传播见长的电视纪录片却还在重复着“人头接人头”的口语传播,或者看图说话式的历史图片加解说,这显然不是发展的方向。对影像传播画面讯道要求的提高,才是情景再现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的真正原因。

为了保证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现实性,传统的电视纪录片对于历史题材的处理一直沿用了讲述的方式。也就是由当事人、见证人或者专家学者对曾经发生的历史进行讲述。实在是没有人来讲述,我们还会使用解说词加历史影像或者历史遗迹的方式进行。总之我们保持在一种讲述的状态中。我们还经常陶醉在这种历史事件的现实呈现状态中,总认为我们似乎找到了历史题材和纪录片的现实性之间的一条有效的纽带。毕竟,我们的记录是以现在作为一个坐标,是一种历史的现代阐释,是一种“当下”状态下的历史语境。讲述人的神态、动作以及沧海桑田的历史遗迹都保持着一个“当下”的状态。我们一度对这种方式非常的满意。

但是,那些反对“情景再现”的人似乎忘了,如果“情景再现”是违背真实的话,那么,“讲述”这种参杂强烈个人主观色彩和情感的方式,就一定不违背真实吗?我们再从影像传播的本体上来反思我们的这一思路时,就会发现它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电视的影像语言状态。我们需要调整的就是将自己固有的文字思维方式,在电视节目的创作中转化为影像思维方式。用影像语言的系统来取代根深蒂固的文字语言系统。

但是这样的思路在电视纪录片中创作中并没有真正的得到贯彻。当我们固守着历史叙事的讲述方式的时候,其实只是打开了视听语言双讯道传播的声音讯道。画面讯道虽然不是完全缺失,但是已经沦为声音方式的简单附庸。苛刻的说,甚至只是保持了电视有画面呈现的简单功能而已,画面在叙事表达中实际上是一种“失语”的状态。当人们越来越希望得到精彩的纪录片的时候,这种沉稳有余而活力不足的表现方式自然成为纪录片中的鸡肋。

情景再现,无疑就是在突破这种“画面缺失”的历史语境。它将影像真正的叙事状态重新交给了历史题材的电视纪录片。有人说,情景再现就是在拍摄电影。在某种意义上

来说,情景再现确实就是电影的手法。不过,电影和电视本来就都是以影像语言为载体的媒介形式。情景再现向电影学习的也不过是运用影像语言进行叙事表达的手法而已。因为在对影像语言本体的研究中,电影显然走在了电视的前面。简单的说,情景再现就是让电视纪录片在面对历史题材的时候也能够坚持“让画面说话”。让情景再现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影像表述的魅力——以一种文字无法表达的意境方式阐释了历史,另一方面又不会陷入缺乏细节的叙事尴尬中。这是属于情景再现独到的叙事方式,也使得情景再现有别于真实记录的叙事模式。

其次,“情景再现”,以审美情趣弥补信息缺失

信息需求是人们对于纪录片的最基本的要求。即使是对一现实生活为基础,向未来取材的大纪实的纪录片,仅仅陶醉在这种纪实的形式中而缺乏对内容的有效挖掘,也一样会被观众忽视或者淡忘。这是一个信息社会,任何媒介传播都是以信息的呈现为基础的。记录现实生活的纪录片可以通过影像的细节和位置的结果来吸引观众,情景再现将如何面对自身的信息缺失呢?发挥影像的视觉表现力就成为一条重要的渠道。

众所周知,情景再现手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劣势。毕竟我们掌握的历史史实少之又少,真正能够用影像表达的内容就更加稀缺。从内容上与现实题材的纪录片硬碰硬,显然是不明智的。纵使我们的解说词再丰富,内容再具历史的厚重和广博,毕竟这并不是影像传播的模式,而是文字传达方式在影像传播中的简单嫁接。因此,情景再现需要在影像传达的优势上下功夫。

与现实题材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不同,情景再现的镜头往往在技术上更加讲究,在艺术表现上更加具有影像的形式感和美感。因此,情景再现更加容易营造出一种属于影像的意境美和艺术性。同时,在当代数字影像技术的影响下,情景再现也可以通过数码特技创造出符合历史事实的“影像奇观”。无疑,这是一种建立在审美情趣上的影像表现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视觉感受和审美需要,从而弥补了情景再现固有的信息缺失。这一做法在《1405?郑和下西洋》和《故宫》中都有非常充分的体现。

【例九,《故宫》的开场镜头首先是一个做旧的胶片效果下的古老的太和殿。然后随着镜头的拉开,一群游客闯入了镜头,在太和殿外呈现出了一幅现实生活中的故宫景象。进而,镜头进一步拉开,三维动画影像的故宫三大殿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立体的故宫建筑格局。最后,在仿古画的影调效果下,故宫的片名缓缓推出。在这个貌似一个镜头的情景再现中,历史和现实,虚拟与真实比较完美的统一在一个意境的呈现中。影像给观众的并没有太多的信息量,而是影像独具的传播效果。这是一个真正的影像化语境下的历史。同样的,《故宫》在展现历代在北京建都的朝代及其城市规模的时候,则是将一种地图的测绘结构样式徐徐展开,用影像化的方式将文字无法准确言表的内容挥洒自如,进而在清朝国都北京的平面图上又将立体的三维动画展开。这种类似于卫星遥感地图的视觉样式,在不断放大中又通过移动镜头样式的不断穿越效果创造了不凡的视觉冲击力。对于这一组镜头的成功,与其归因于翔实的历史史实创造的镜头内容,倒不如说风格各样的视觉样式(地图的测绘样式、卫星遥感地图的俯视样式、移动镜头的空间穿越样式和场面调度样式等等)给了观众更为多元的影像化理解。历史开始了一个真正的影像化解读的模式。】

【例十:《1405?郑和下西洋》也是在片头画面中,郑和浩浩荡荡的船队在大海上航行,也是通过数字特技赋予了镜头电影化的影调效果和富于诗意的意境表达。一个原本只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遥远的历史,变成了亲切的可感知的影像语言。这组画面也并不是着力在对信息的呈现上,而是将历史首先表述为一种情感或者一种意境,在观众没有进入具体的内容呈现的时候,就已经陶醉在那段足以笑傲人类航海史的伟大创举中。

显然,情景再现中的历史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史实堆积或者凡善可陈的考据论证,而

是一个可感知、可体验的影像化的语境。

五、结束语

最后我想说的是:情景再现,以其自身的影像化语境,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并在其自我完善和发展中成为更为主流的影像传播手法。

同时,要认识到:虽然情景再现在纪录片的应用中已成燎原之势,但是对情景再现手法的未来发展趋势还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有效的引导。毕竟对于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而言,这还是一个刚刚走近纪录片的新样式,还有很多的规范需要确立。

最后回到,开始讲节课之前提到的那个问题----

当我们在面对电视纪录片特别是历史题材的电视纪录片时,只要我们更新观念,我们就能做到“让画面说话”!

谢谢各位老师!谢谢襄樊学院给我这次试讲的机会!谢谢!

浅谈电视纪录片创作片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

谈谈电视纪录片创作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试讲人:周合强西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电视编导方向) 各位尊敬的老师: 大家上(下)午好! 开始试讲之前,我首先想各位提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当我们在面对电视纪录片特别是历史题材的电视纪录片时,当我们已经习惯于口述历史时,能不能“让画面说话”?好,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讲一下电视纪录片创作“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这个问题。 电视从业者和研究者们都知道,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尽管从数量上看逐年递增,但有个性、高水准的纪录片并不多见。创作题材雷同、主体模糊、有明确;记录手法大同小异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虽时有获奖,但题材狭窄,主要局限在人文类、环境与自然类,不少种类在国际大奖中尚处于缺席状态。 【例一:2000年10月底举行的“北京国际科教纪录片展评研讨会”聚集了近200部来自各国的科学纪录片,但没有一部中国纪录片。 例二:2001年第14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中国纪录片处于“缺席”的尴尬境地。电影节主席阿里说,作为一个大规模的电影节,中国是被“漏掉了”的一块。】 为了满足国内电视纪录片播放需求,不少电视台根据市场需求转而购进国外优秀纪录片。全国纪录片无论从创作还是从市场看,都处于不容乐观的状态。如何走出困境,实现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持续发展,这是纪录片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进入21世纪,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一些原本无法进入纪录片创作的影像创作手法,也随着视觉传播的日益繁荣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这其中,情景再现就是当下最时兴,也是争议最大的手法之一。特别是在一些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人为导演的、再现过去某一事件某一过程和细节的“情景再现”。由于这类“情景”再现是事后人为摆拍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虚拟的,由此引起了人们对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情景再现”是否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如何看待和运用“情景再现”,成为当前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例三:2005年,中国纪录片界两部耗资上千万元,也引起了巨大反响的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和《故宫》相继播出。情景再现作为两部系列片主要的表现方式,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电视纪录片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下面我来进行一个大致的的梳理。】 一、“情境再现”概念界定及与纪录片的区别 进入21世纪,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在纪录片的领域中一些原本不敢运用的手法,如今也开始大量运用。其中,“情景再现”就是当下最时兴,也是争议最大的手法之一。有学者认为,这种手法会破坏纪录片的真实性,但也有专家认为,情景再现是有根据的还原,不是凭空捏造,不是杜撰虚构,是构筑于真实基础之上的再现。“情景再现”也称“真实再现”,指的是电视工作者用一种虚构的,类似影视剧中的扮演的方式,

纪录片的叙事与结构

纪录片的叙事与结构 纪录片是与故事片相对的一种电视节目体裁,如果说故事片相当于文学中的小说,那么纪录片就是报告文学。纪录片和报告文学的选题一样都来自于生活现实,它不需要虚构故事情节,也不需要对事件进行过度的渲染,好的纪录片甚至只是生活原生态的一种自然记录。那么,为什么面对同一事件,有的人讲得绘声绘色、兴致盎然,有的人却讲得平淡无奇、味同爵蜡?关键就在于结构方式与叙事技巧的不同。 在纪录片创作中,叙事的技巧和结构的方式不仅是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处理的过程,更是创作者通过素材的挑选和组合,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的过程。也就是说,叙事结构是创作者赋予素材以意义和解释的手段和形式。一部纪录片艺术质量的高低和思想意义的深浅,不仅取决于纪录片拍摄到的内容,也取决于对于这些内容的剪辑与组合。剪辑组合得体,原本好的内容可以变得更加精彩,某些一般的内容也能发挥得较为出色。相反,剪辑组合不当,就有可能糟蹋原本非常好的素材,使原本十分精彩的内容失去应有的效果。所以,叙事和结构对于作品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要甚于素材本身。 由于生活积累、人生感受、艺术功力和艺术追求的不同,不同的创作者有不同的叙事技巧和结构方式。即使出自同一创作者的不同纪录片,其叙事风格也不会完全相同,正如一棵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但是,另一方面正如建筑学上的分类一样,尽管房屋的结构千差万别、形态各异,我们依然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他们粗略地分为几类,比如木制结构,石制结构、土木结构和钢筋混沥土结构。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也一样可进行这样的分类,纪录片常见的叙事方式有:画面加解说式、访谈加解说式和客观记录式。 一、画面加解说式。这一叙事方式曾是我国纪录片的主导叙事方式,那时,由于受苏联“形象化政论”的影响,绝大多数纪录片采用了这种叙事方式。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在实际创作中,一般是先有选题,主创人员根据选题写出文字稿本,领导审查通过后开始拍摄。后期编辑时,则是先根据文字稿配音,再根据配音编画面。这种叙事方式非常重视解说词的创作,非常重视解说的叙事说明作用,通过它来表现内容的发展。随着这一形式的发展,出现了通篇泛滥的解说加音乐,结果忽视了其他声音元素和图像对作品整体形象造型的功能,这使得画面或多或少地成为一种图解的工具,整个片子从文稿上来看更象一篇论文。另外,从创作观念上讲,这种叙事方式往往注重的是共性而不是个性,注重的是主题和结论而不是具体的事件和人物,创作者也往往把自己当作一个政府工作者代表政府、而不是把自己当作一个艺术工作者仅表述自己的一家之言,这样片子就承载了过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内涵,结果抽象大于具体,空泛压倒细节,逐渐偏离了电视的本性,丧失了可看性。 二、访谈加解说式。画面加解说的模式是一种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观众影视文化的提高,这种叙事方式的弊端正日益放大。为此,纪录片创作者不得不寻求一种新的叙事方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访谈加解说的叙事

纪录片创作的理念和方法

纪录片的方法和技巧 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和方法 纪录片是“等”来的真实、发现的艺术,是作者对被记录者人生的感悟,是最主观的客观记录,它记录的是人的生存状态和人对生活的态度,纪录片是原生态的记录、创意性的编辑,是用世界的语言讲述老百姓的故事,纪录片创作者不能赋予纪录片太多的功利色彩。 由于纪录片是以画面语言为主的片体,而面画本身是多义的,所以纪录片的主题是多元的。他认为纪录片的创作要有开放式的结尾,画面语言的故事化要做到“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纪录片创作中做到有“中南海的思想,老百姓的心态和记者的敬业精神。” 中国纪录片发展创作启示录 -------------------------------------------------------------------------------- 冷冶夫 前言 电视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视纪录片又是电视中最有品味,最具精品魅力,最能体现电视综合艺术的电视节目。从1958年7月,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英雄的信阳人民》开始,中国纪录片就以它超出人们想象的发展势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如今这个在新闻电影纪录片的胚胎里诞生,在电视新闻专题片的模式里成长的片种,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里程。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真正腾飞使于1978年,当时中央电视台从日本引进了一批ENG设备,这种由便携式摄像机、录像机构成的电子采集方式,很快替代了原先16毫米电影胶片的拍摄,大大地解放了画面纪录的生产力。与此同时,以往处于垄断地位的新闻纪录电影遭遇了新的挑战。以至于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直接导致新闻纪录片这个片种从电影系统“撤离”,转而成为电视台的看家品种。加上1979年以后(改革开放),随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化,社会心态、伦理价值、文化观念也在进行着调整和变化,人们怨恨虚伪、渴求真实;厌恶空谈、崇尚实际;倍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而这时,纪录片又及时地把真实的社会环境人的生活状态送上了屏幕,使人们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生存的社会各个层面,迅速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同和喜爱。 在不长的时间里,一些专门为纪录片开设的栏目也相继诞生了:最早出现的是中央电视台1978年9月30日开辟的《祖国各地》,其后又开办了《兄弟民族》《人民子弟兵》(1983)

浅谈新课标下的情境创设

浅谈新课标下的情境创设

浅谈新课标下的情境创设 内容提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然而,事实往往不尽人意,想趣趣不起,想引导探究,学生却面面相觑无从下手,种种尴尬,使得教师无奈中又回到传统的一堂灌中来。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首先创设情境要顺应学生年龄特征,其次创设情境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课的开始创设情境,启动探究。在新授内容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促进认知,在课堂练习过程中创设情境,提高效率。在课的结束时创设情境,拓展应用,发展学生的思维。第三、创设情境后教师适时组织引导,教师可以及时的提炼问题,也可以精心的组织活动。第四、创设情境要精心设计开放问题,拓展情境空间。首先问题的呈现要有利于学生提出多样化的问题和发表不同程度的见解。其次,问题的呈现要有利于促使学生通过资料搜集把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 关键词:情境建构主义课程标准有效 正文: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为此,广大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然而,事实往往不尽人意,想趣趣不起,想引导探究,学生却面面相觑无从下手,种种尴尬,使得教师无奈中又回到传统的一堂灌中来。因此,研究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情境

课程功能的转变是本次课程的具体目标之一。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被突出地加以强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始终关注学生是否有浓厚的兴趣、积极良好的体验、主动参与的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第一位的,其最终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核心是学生的参与。 在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情境创设 ① 的形式是多样的,讲故事、做游戏和比赛等情境形式的恰当使用都能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欲望。但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同、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的不同,情境的内容和形式要根据不同的年段有所侧重变化。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其生活经验有限,所以更应用学生熟悉的,且比较容易引入课堂的内容、材料或生活情境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同时,再充分注意到颜色、声音、动作对他们的强大吸引力,就能创设生动有趣的、符合其年龄特征的情境。如教加减法,就可以创设一个游戏情境:在每张桌子上都用粉笔画一个小圆圈,让学生同桌每人将这5个棋子,往圈里扔一次,(教师先演示),分别记下圆圈内、外各有几个,然后根据每次圆圈内、外棋子的数目,列出加减法算式,并记录下来。做的快的可再扔一次,看哪个小组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得出的算式既对又多,到学生反馈时,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就全部呈现出来了。接着再让学生玩“伸手指”游戏,再从发现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如;石头(0)、布(5)0+5=5;剪子(2)、布(5),5-2=3等。在学生“玩”中学习了加减法知识,整节课活而不乱,学生兴趣高涨,既发现并解决了数学问题,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当然,除了做游戏外,如讲故事、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也是比较能被低年级儿童所接受的。 到了高年级,则要侧重于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如教“统计初步知识”,让学生数出一分钟四种机动车通过情况。先创设一个情景:“公路局长让我们帮助统计一下十字路口一分钟机动车通过情况。”学生开始看录像,个个聚精会神的进行统计,可是汇报时,却发现几乎没有相同数据,于是学生主动开始寻找原因,接着就有学生提出能否多放几遍或者让汽车放慢速度,当排除这两种方法后,就有学生提出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进行,同学们恍然大悟,马上自动组成小组,立

《纪录片创作》复习资料-刘忠波2012.12资料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 (一)、选择部分 1、(1)()的出现宣告了纪录片形态的诞生,也是浪漫主义纪录电影美学的完美演出。 A.《北方纳努克》 B.《摩阿那》 C.《漂网渔船》 D.《夜邮》(2)弗拉哈迪先后拍摄了()等探险式纪录片。它为纪录电影提供了一种实践至今的拍摄模式,还开创了用影像来纪录民族独特文化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 A.《摩阿那》 B.《亚兰岛人》 C.《路易斯安那州的故事》 D.《北方的那努克》 (3)()的出现宣告了纪录片形态的诞生,也是浪漫主义纪录电影美学的完美演出。A《北方纳努克》B《摩阿那》C《漂网渔船》D《夜邮》 ★考核知识点:罗伯特?弗拉哈迪和探险式纪录片 2、(1)里芬斯塔尔的纪录片充满了政治宣教属性,1936年她拍摄了关于当年柏林奥运会的(),其拍摄动机让这部杰出影片成为服务于纳粹政府的法西斯美学的代表作品,也让她成为了一位饱受争议的纪录片导演, A《我们为何而战》B《普通法西斯》C《奥林匹亚》D《意志的胜利》 (2)()这部影片记录了1934年9月4日至10日在纽伦堡召开的国家社会党第6届全国代表大会的实况。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通过出色的美学表达,试图通过电影来激发国民的强烈感受。P35 A.《摩阿拿》 B.《拖网渔船》 C.《铆工露西》 D.《意志的胜利》 ★考核知识点: 莱尼?里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奥林匹亚》

3、1965年,苏联导演米哈伊尔·罗姆拍摄的代表作品(),基本上是由过往的影像资料汇编而成,也被称为思想纪录片。 A.《夜与雾》 B.《普通法西斯》 C.《我们为何而战》 D.《意志的胜利》★考核知识点: 米哈伊尔·罗姆《普通法西斯》 3、(1)直接电影的理论主张及实践理念包括()。 A.不介入拍摄对象 B.高片比 C.同步摄录 D.无操纵剪辑 (2)纪录者对被拍摄者施加影响力的隐性方式包括()。 A.不介入 B.被动跟随 C.减少摄影机对被摄者的影响 D.纪录者成为作者意图的实现者 ★考核知识点: 直接电影的实践理念 4、(1)直接电影代表性导演包括()。 A.梅索斯兄弟 B.怀斯曼 C.让·鲁什 D.麦克?摩尔(2)直接电影导演梅索斯兄弟的代表作品()记录了滚石乐队巡回演出,影片因为意外地拍摄下了在加尼弗尼亚演出时摇滚狂热者之间的致命骚乱而广为人知。 A《推销员》B《初选》C《给我庇护》D《灰色花园》 ★考核知识点: 直接电影导演基本情况 5、口述历史纪录片中,口述者的定位可以分为()。 A.当事人 B.见证人 C.知情人 D.研究者 ★考核知识点:访谈纪录片的形式 6、(1)“我视电影为讲坛”是()的纪录片创作理论主张。 A.罗伯特·弗拉哈迪 B.约翰·格里尔逊 C.让·维果D、卢米埃尔兄弟 (2)英国纪录片运动领军人物约翰·格里尔逊的代表作品是()。 A.《摩阿拿》 B.《拖网渔船》 C.《铆工露西》 D.《我是一个黑人》 (3)最早严肃地在电影领域使用“纪录片/documentary”来进行理论性表述的是()。 A.约翰·格里尔逊 B.理查德·利科克 C.德鲁小组 D.让·鲁什 ★考核知识点:格里尔逊的概念 7、(1)从1922年至1925年,维尔托夫及其“电影眼睛”小组一共编辑完成了23期不定期发行的新闻杂志影片()。

浅析纪录片的创作与创新-毕业论文

浅析纪录片的创作与创新 ——以纪录片《滑板少年》为例 摘要 纪录片纪录了历史,再现了现实,不仅给我们带来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也带来了深重的社会思考,成为影视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影视界进入了大繁荣的时代,纪录片的创作也越来越多,丰富了纪录片的艺术园林。然而,在当下这个文化大爆炸的时代,纪录片也需要快速的发展和创新,从而对纪录片的创新研究成为了学术界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纪录片的实践拍摄,从纪录片的定义及发展对纪录片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再以纪录片的创作与创新为重点,分别探析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纪录片的创作方式、纪录片内容创新、纪录片形式创新,最后结合毕业设计纪录片《滑板少年》分析了其创作和创新之处,对我大学四年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也提高了纪录片创作的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创新

目录 前言 (3) 一、纪录片概述 (4) 1.1纪录片的定义 (4) 1.2纪录片的发展 (4) 二、纪录片的创作 (5) 2.1纪录片的创作理念 (5) 2.2纪录片的创作方式 (6) 2.2.1纪录片的创作方式的独立性 (6) 2.2.2纪录片创作的旁观与介入 (7) 三、纪录片的创新 (7) 3.1内容创新——纪录片题材的跨越性 (7) 3.2形式创新——新媒体环境下数字特效的应用 (9) 四、毕业设计——纪录片《滑板少年》创作体会 (10) 4.1创作来源 (10) 4.2选题初衷 (11) 4.3创作历程 (12) 4.4创作感受 (12) 结论 (14)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高速发展,新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使得影视界得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各种影视艺术形式也层出不穷。同时,人们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文化层次和知识水平更是不断提高,所以,人们对于纪录片的数量要求和质量要求也就更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许多优秀的纪录片横空出世,如《故宫》、《敦煌》、《郑和下西洋》、《新丝绸之路》、《舌尖上的中国》、《最后的山神》等,这些纪录片制作精良、精彩纷呈,但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使用了在创作的过程中进行了创新,由此在中国纪录片界,关于纪录片的创作创新受到了纪录片创作的广泛讨论和学术研究者的重点研究。纪录片的创作需要坚持基本的创作理念,然而,在这基础之上,最重要的是进行创新,在创新之上拓展纪录影像的表现范围,变革创作者纪实观念。纪录片的创作需要遵循哪些理念?有哪些基本的创作方式?在这些基本的创作理念之上的实践运用,又应该怎样进行创新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对纪录片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剖析。 关于纪录片创作与创新的研究,在国内外的纪录片研究中皆是热点课题。例如,在国内,张佳妮在《新媒体时代下纪录片的创新实践》中这样认为,“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纪录片开始突破以传统媒体为主要承载媒介和传播渠道的局面,纪录片本身的创作生产、传播方式渠道、营销手段等一系列环节,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转变,新媒体带给纪录片的更多是有利的发展条件,使纪录片传播方式不断多元化、加强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满足了大众需求。但是,分析纪录片的现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

浅谈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

浅谈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 海南农垦西达中学王慧莹 摘要:数学问题情境,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激发他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克服困难,进而获得成功体验的数学教学情境。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方式 数学新理念提出要“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学习的最基本要素是思维,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激发思维最典型的情境是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实际上是通过问题情境这个思维载体,让数学问题隐含在问题情境之中,或者是将数学问题迁移引伸到具体的社会实际问题中去,促使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点燃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使学生听其言,入其境,激发他们饱满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以积极愉快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探索,主动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数学教学中应该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怎样的问题情境才有价值?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即以此为主题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创设动画式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由于中学生对于形象的动画、投影、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容易关注,在教学中,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图、形、声、像等媒体演示,让静止的物体动起来,使之变得新奇有趣,他们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对创设的问题情境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进而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如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这一课的教学时,我用多媒体演示:古埃及人的金字塔。让学生猜测一下它的塔基可能的形状?(学生有的猜是四边形,有的猜

纪录片影评写作方法

那么,下面我们就详细讲讲。首先,什么叫影评具体概念?有人会说,那不就是看完电影对影片的评价吗?错!你说的观后感,观后感与影评最大的区别:前者是人主观上的感受,而后者是客观专业的分析;前者强调他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后者是从专业的角度:比如从结构,画面,色彩,表达方式,剪辑是否流畅,拍摄手法,同期声表现等等更加深层次的分析,凸显现实意义和成功之处! 影评通常评什么类型的片子?如果影评是编导的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就是影评的重中之重。但总体范围归为三类,记录片,专题片,艺术片。前两者可以归为一类,在国外,前两者统称为纪录片,因为他们具有很多共性,真实时间真实环境发生的真人真事。而国内由于诸多原因把它分开,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由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理解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哲理性等,但他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通俗点说,纪录片就是一部人物形象环境事件真实真实反映生活的新片种,客观反映极少有编导主观色彩。但是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前提必须真实。 那么该怎么评纪录片呐?在这里向大家讲一个固定格式套路: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如果你按这个套路走的话,即使你语言不够华丽,分数也差不到哪去,不会看着很乱,没有条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 而艺术片因为不是重点(不是重点不代表不会考)在这里不多说了。但在大致套路跟记录片差不多:结构——画面特点——色彩,唯一不同的地方少一个真实性。除了上述,艺术片需语言优美,词汇华丽才能体现其艺术性。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

浅谈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途径

浅谈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途径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第二中学(332000)“问题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 生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索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情景”教学 的关键就是问题的设计,本文就生物“问题情境”教学中问题创设的途径方面做些探讨,以求 达到抛砖引玉之攻效。 1运用生物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的生物学实验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由实验产生的问题情境中形成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探究。 在实验前教师首先对实验的关键步骤深入挖掘,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是教材上没有现成 答案的,必须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动脑才能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和认真思维 的能力。例如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提出以下问题:1.此实验为什么要用紫色的 洋葱?2.实验中30%蔗糖溶液改成10%或50%的浓度实验结果会怎样?这样教师在实 验前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学生将观察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 观察思维能力。 2通过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内容可根据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设疑提问,就 能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来思考新的问题。如在“气体交换过程”的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 生已掌握的有关知识和生活常识,直接提问:人是怎样呼吸的?完成呼吸需要经过哪些系统?氧气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排出体外?这样学生会自然联系到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有关方面的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尝试探索 高等动物完成气体交换过程的途径,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出结论。 3通过学生意想不到的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在做练习或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受原有思维定势或知识经验的影响,对遇到的 新问题“想当然”地进行分析,从而导致错误结果的产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有针对性的 设计依靠学生已有知识难以正确完成的作业或课堂问题,让学生在发现自己的错误时感到惊讶,激化认知冲突,从而产生问题情境。 如可遗传的变异有3种来源: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否所有的生物都具 有这3种变异来源呢?很多学生会不假思索的回答“是的”。但这与事实不符,答案是否定的。此时学生会感到惊讶,非常迫切地想找到问题的答案,思维处于高度的集中状态。这时可适 时地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细胞的结构”和“生殖方式及减速分裂”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 解决认知冲突,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有 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认真而深入地分析教材内容,研究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从 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浅谈纪录片的创作手法

浅谈纪录片的创作手法 格里尔逊也是第一次正式提出“纪录片”这个概念的。其主要特征就是“画面+解说。”但表现手段太简单,不够客观,被人称为“上帝式的独白”。 约翰?格里尔逊只有一部个人作品《漂网渔船》。这部49分钟的纪录片奠定了他的经典地位。在他的个人作品《漂网渔船》里,始终表达着一种崇高而有人文价值的主题——劳动的尊严与工人的价值。他所监制的纪录片当中,绝大多数的作品都围绕着工人劳动来说事。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比每一位纪录片导演都伟大,因为他的热心与无功利性让不少纪录片导演熠熠闪光。 自从电视纪录片走入荧屏以来,它就开始以一种其他任何电视节目都难以替代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几年,不但纪录片创作有了一定的规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还涌现出了一大批独立制片人和DV爱好者。 纪录片是一种叙事艺术,电视纪录片是一种艺术的展现真实场景纪实性的节目形态,多角度的挖掘生活素材,通过纪实的真来表现生活中的美和丑,给观众提供一个真实的人生体验,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电视纪录片的魅力就在于它讲述的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通过电视拍摄和编辑手段,展现凝练的生活,揭示不同的人生,激起人们对自己生存空间的审视,为了吸引观众的关注度,纪录片还要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故事性已经成为了电视纪录片吸引和打动观众的重要因素。 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纪实性也就是影片的真实性应该是纪录片生存的基础,而艺术性的结合则体现在影片的故事性的强调上,在纪录片真是的讲述故事的创作过程中,恰当的运用艺术元素,展现故事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纪录片的可视性。故事是纪录片中揭示表现主题的情节,它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观众,感染观众的情绪。但是单单依靠一个真实的故事来传达趣味性和艺术性是不够的,在纪录片的拍摄和剪辑中,后期还辅以艺术化的手法,增加情节的曲折性,还可以将音乐和画面结合,使得情节更具有节奏性,更能增强影片的关注度。 格里尔逊的《漂网渔船》,导演使用的配乐和字幕都相当的简单,可能在1932年这样的手法已经很不简单了,不愧是纪录片教父的作品,在这样黑白无声的影片中,观众还是能体会到精彩的内容。 导演为了增加影片的可视性,在影片剪辑时使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例如14分时,渔船到达,水手开始撒网的时候,其中抛浮标那个镜头反复出现,而和多次出现的水手拉网的镜头相隔开,以我们的日常经验,这显然是与实际不同的,顺序被打乱重组了,但是就是这样的镜头却与背景的配乐巧妙的结合起来,并且加深了观众对这几个镜头的印象,如果导演只是按照事情发展排出影片,而不作出任何艺术性的修饰,那么这些享誉全球的经典作品就和我们的家庭录像无异了。轮机工添煤、航船在海上披波斩浪、厨师在作饭、鱼群“落网”、睡觉、在暴风雨中拉网的船员、到达渔港时大家兴奋得放下食物跑出船舱......这是一次典型的渔船出海过程。即便我们观众也会意识到这其中的不少镜头、乃至情节是有意制造出来的,但这不妨碍我们了解到真实的渔业活动的全过程(影片第四部分讲的是鱼被运上岸后的运输、贩卖、加工过程),了解到船员们的精神特质。将纯粹镜头前的经验升华到对事物的整

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四个阶段

纪录片创作的起步期(1958—1978) 从1958年到1978年,纪录片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一是北京电视台创办后至文化大革命前的健康成长阶段 二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饱受挫折,在夹缝中生长阶段 纪录片创作初期的基本特征 一、起步期电视纪录片的典型特征之一是从拍摄方式到表现手法都与纪录电影相同,这种状况与当时的电视技术手段尚处于初级阶段密不可分。 二、由于当时苏联是我国各个行业学习的榜样,前苏联纪录电影中流行的创作观念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 三、以宣传、报道为己任的新闻式纪录片早期的电视纪录片与新闻片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早期的电视纪录片实际上是以宣传、报道为己任的长新闻片。 四、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客观纪录尽管这时期的纪录片创作以模仿为主,缺乏自身特点,但制作者们也开始发现并下意识地发挥电视纪录片的电视特性,注重题材的真实自然与质朴无华,注重细节描写。 总的来讲,这一时期,纪录片的题材面还十分狭窄,艺术形式和手法僵化,公式化、概念化以及形式主义之风在创作中有所体现。尤其是特殊时期,在错误路线的指导下,题材选取受到限制。 纪录片创作的发展期(1979—1990)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也给电视纪录片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过去遭到禁止的选题领域如今得到开放,公式化、模式化以及形式主义手法也得到批评和矫正,电视纪录片空前繁荣和发展。短短十余年,中国电视纪录片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发展高潮。 纪录片发展表现 一、纪录片创作发展期的总体特征这个时期的特征显著,较之起步期,纪录片从题材到品种,从作品风格到表现手法都面目一新,纪录片从小众传播走向大众传播。这个时期,纪录片创作突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题材禁区,形成以风光片和政论片为代表的新格局,主题先行成为突出特征。此外,还出现了《地方台30分钟》、《神州风采》、《人民子弟兵》、《动物世界》等播放纪录片的专栏。 1.以山水风光为代表的广阔题材这一时期的纪录片选材广泛,不断开拓出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等新的创作领域。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貌的纪录片饱含激情,以抒情诗、风情画的手法,纵情歌颂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建设者, 2.以系列片为标志的丰富品类纪录片题材的扩展极大地丰富了纪录片的内容,随之而来的足纪录片体裁形式和品种门类的大发展。从内容上讲,有风光片,人物纪录片,政论片,军事片。从篇幅上看,有短小精悍微型片,也有长达几十集的系列片。从手法上讲,有“歌画配”或“乐画配”的电视音乐片 3.以《地方台50分钟》为代表的众多专栏栏目化播出是电视纪录片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随着电视制作技术的进步和电视覆盖面的日益扩大,电视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4,主题先行风格占据主导地位强烈的宣传意识,浓郁的政论色彩,鲜明的主体意识共同形成了纪录片创作发展期我国电视纪录片的主题先行的纪录风格。宣传教育成为纪录片的基本社会功能。 政论片的盛行是主题先行风格的一个重要表现。 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一1998) 背景: 经过前一时期的几次纪录片传播的轰动,加上“纪录片编辑室”、“生活空间”等栏目的开

浅谈生活化科学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谈生活化科学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位奇中心小学陈艳红 摘要:有效的生活化科学问题情境,要求问题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作背景,更要注重问题本身的价值。问题本身的价值高低是决定整个生活化问题情境是否有效的关键。 关键词:生活化有效性问题情境 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初中科学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手段。科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科学教学中问题情境不仅包含与科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科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有效的生活化科学问题情境,不仅要求问题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作背景,更要求这一生活背景中,包含着有价值的问题。问题本身的价值高低是决定整个生活化问题情境是否有效的关键。 一、在再现“生活现象”中提取有效问题。 生活中到处有科学,到处存在着科学的思想和与科学紧密相关的问题。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中的科学实例,并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创设生活化科学有效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增强问题情境的有效性,使他们感受生活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现象,增强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科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的体验。如:学习有关“阻力”的内容时,我们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公路上骑自行车时,速度越大,感觉空气的阻力越大,根据这个经验你觉得空气阻力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回忆风雨天气你撑开雨伞,迎风而走的场景,你觉得空气的阻力还可能与什么有关? 将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社会生活事例作为问题背景,融入抽象的科学知识之中,提炼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主动学习的动机。 创设再现“生活现象”的问题情境,目的是为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提供条件,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情趣的生活背景中,激发参与问题探究的热情,形成问题意识,产生探究问题的

纪录片创作完全教程

3.客观、公正、澄清和简化。 4.纪录片是一个主观的构建,它常被错误的理解。 5.与观众的联系。 6.合作和编辑的自由。 7.用何种媒介拍摄。 8.为何要获得如此之多的证明材料。 做纪录片导演和承担其它新工作一样,突然之间你必须在新的领域中,在新的身份下看上去很有能力。不安和偶尔的错误与经验一同出现,同时伴随着非常有价值的新经验。这一章关注假象、期望和你想要遇到的神话。 什么是纪录片? 如果你参加一个电影节或者有很多电影导演参加的会议,你会感受到欢乐、合作的气氛,以及纪录片导演们对他们那一时代的问题所采用的适当的方法。像在戴维森会议上一样,每个人都充满激情的沉醉于他们所选择的格莱尔斯(Goliath)[圣经中被牧羊人大卫杀死的巨人。——译者注]。你将认识到纪录片是一种可贵的媒体,在其中,普通人阐释重大的问题,并能够震动社会。导演纪录片意味着掌握适当的权利,处理伦理问题,并且负有社会责任。你也将听到关于那些内容的争论。 两个纪录片导演聚在一块,他们就会为什么是纪录片而争论不休。尽管现在的纪录片与起步之初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它的范围和方法还是模糊不清,并且限制的因素还一直在扩大。然而,无需争论的是纪录片精神的核心部分——纪录片着力于探索真实人物和真实环境。分歧存在于以下几个问题当中: 1.事实上的真实是什么? 2.如何能毫不妥协的记录,并且不在影片中注入相异的价值趋向。 3.如何忠实和真实的传递那些精神上的内容,它们只能被视为主观表现。 这样严重的含混不清并不是媒介的责任;然而,它反映出当我们面对那些伴随着清醒意识的问题时,是什么困扰我们。制作纪录片就像以存在主义的态度来生活,仿佛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制作纪录片的人认为欢乐、痛苦、妥协和学习都很有价值,它们都是来源于人的完整的“生活”。难怪他们都开了大公司。 纪录片是真实的创造性处理 纪录片之父约翰-格里尔逊将(后面将详述)纪录片定义为“真实的创造性处理”。 这一定义简洁,但并不很严密,因为它几乎包括所有非虚构形式,像自然风光片、科技片、旅行纪录片、工业片、教育片,甚至包括广告宣传片。但这些名目下的影片根本不属于纪录片。 纪录片和时间 通常的纪录片都是记叙现在或者过去,但是纪录片不会在任何设置的藩篱中久留。彼德卓纤梗≒eter Watkins)的《战争游戏》(1965)证明了纪录片同样也可以延伸至未来。片中运用了二战时期德勒斯登、广岛和长崎等地被轰炸的影像资料来模拟核弹轰炸伦敦的影像。除非有人发明了时间机器,否则纪录片记述过去和未来就需要用演员,这意味着虚构角色和脚本不会被自动的摒除在纪录片领域之外。 纪录片的社会批评功能 纪录片似乎可以揭示更深入的事实并且暗示某种社会批评。好的纪录片不会流于书

浅谈创设问题情境

浅谈创设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总是在一定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活动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问题情境的核心是呈现出的新问题,它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相冲突,导致认识失衡,从而产生思维动机。 那么,如何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呢,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是指问题的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一节果的问题很多,如果不加选择往往会使问题繁杂而缺乏中心,抓不住重点、难点,从而造成事倍功半。 教师设计问题时,首先要服从教学目标,考虑要使学生学到什么,思考什么,学会何种技能,形成何种能力和品质,提炼出能反映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中心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调查显示,教师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目的不明确。有的教师夸夸其谈,问题一个又一个,枝叶繁茂,迂回曲折,就是问不到关键处;还有的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不交待清楚不走路,小问题用时不少,主要问题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突破、去强化。二是目标过多且分散,本想巩固知识但用在理解和应用上的时间却不足;想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技能,连举一反三、反复训练都做不到。东一榔头西一棒,学习的内容不少,学生掌握的却不多。 贯彻目的性原则,就是要在重点难点问题上舍得花时间、下力气,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它,达到熟能生巧、触类旁通。教学中,要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精心剪裁,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围绕重点问题,设计成层次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组,形成众星捧月的态势,诱导学生逐步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以便集中精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指问题的设计既要适宜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又要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调查研究发现:很多教师实际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所预期的理想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师认为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存在差异。很多教师往往从自身出发假定问题的存在,或者靠推测来假设学生存在的问题,以此来确定教学思路,结果往往造成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教师胸有成竹如先知先觉,学生却想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怎么想到要这样做?教师说得天花乱坠,学生茫茫然无动于衷。这种作法严重扭曲了教与学的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是教师认为所有内容和方法讲过了学生就都会了,其实很多学生离预想的效果还差得很远,还需要强化和巩固。教师认识上的偏差既造成夹生饭,又失去了纠差补漏的良机。 贯彻适宜性原则,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在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上提出问题。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简单地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只有当所教的东西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上感觉到问题,学生才能从事积极的思考和创造活动,才

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

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 自从电视纪录片走入荧屏以来,它就开始以一种其他任何电视节目都难以替代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几年,不但纪录片创作有了一定的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还涌现出了一大批独立制片人和DV爱好者。虽然他们中有不少人还不是科班出身” 一些DV爱好者的作品也还显得稚嫩,但他们酷爱纪录片这块土地,并快乐地耕耘着,收获着,享受着…… 一位资深的国际纪录片专家在了解了中国纪录片创作队伍的情况后感叹道:中国人的这种热情和欲望(指纪录片创作)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专业人士无法做到的。”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中国纪录片创作已经或者即将具备跻身世界纪录片创作之林的实力。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中国纪录片仍然需要理论上的驾驭、创作上的争鸣和实践中的突围。特别是面对整个世界,中国纪录片眼下不缺乏热情和勇气,缺乏的是清醒的发展路线,以及由这条发展路线引发出来的理智、秩序和到位”的创作方式: 纪录片创作方式之一:强化故事性 纪录片是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好看”是纪录片的核”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好看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讲故事”那么故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笔者认为,故事是由矛盾构成的。我们在选材或者拍摄的时候,首先要看所拍摄的题材中有没有矛盾,能不能形成矛盾,创作中是否拍到矛盾或有故事化因素的情节细节。作者还要在后期的剪辑中,不妨使用设置悬念、人物铺垫、交*叙事、加快节奏等故事片创作手法,以加强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 在真实纪录的基础上,纪录片故事的叙事方式与故事片并没有多大区别,如悬念、细节、铺垫、重复、高潮等,这不仅是故事片的专利,也可以在纪录片中派上用场。一般说来,打击犯罪纪录片的收视率会高于普通纪录片,如《中华之剑》、《潜伏行动》曾经引起收视冲击波,画面故事中的未知元素构成了视觉的悬念。 纪录片故事化创作有这样几种不同形态: 1、画面语言直接叙述故事 2、对画面进行故事化剪辑 3、讲述故事兼有画面接应 4、话筒采访故事,配上相应的画面 5、解说词直接叙述故事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我们不管使用上述哪一种创作形式,纪录片都不应该是严肃的政治论 文和哲学讲义,它应该是供人们观赏沟通的艺术品。而艺术品的主要价值就是好看。事实上,我们今天看到的纪录片中,已经大大加强了节目的故事性。向纪录片《毛毛告状》、《伴》等,不仅片中有故事、矛盾,还有人物冲突。前不久评出的第四届《中华荟萃》纪录片中, 获得一等奖的《草台帮的头家》、《简洁人生》、《马明山的故事》等节目都是故事性强、可视性强的作品。去年获得中国纪录片大奖的《小梅进城》、《纸殇》、《阮奶奶征婚》等,更是纪录片故事化的典。 细节也是纪录片故事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细节的地方往往是最出故事”的地方。细节作为情节的一部分也直接参与故事,换句话说,细节是被放大了”的小故事,纪录片留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一个个真实感人的细节。日本获国际大奖的《小鸭子》里,编导在公园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