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1第二单元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学案苏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专题1第二单元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学案苏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专题1第二单元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学案苏教版选修5

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

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方法,学会如何确定最简式。2.知道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方法及李比希提出的“基团理论”。

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

(1)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称为游离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称为化合态。

(2)同一种元素在组成单质时,有的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有的元素则可形成多种单质。

(3)不同种元素在组成化合物时也有类似的现象,如Na和Cl,只能组成NaCl,Fe和O则可以组成FeO、Fe2O3、Fe3O4等。

(4)在已知的元素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2.科学家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时,需要知道该化合物由哪些元素组成,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由此就能够知道有机化合物的最简式(实验式)。它和分子式的区别:

(1)最简式是表示化合物分子中所含各元素原子个数的最简单整数比的式子;

(2)分子式是表示化合物分子所含元素的原子种类及数目的式子;

(3)二者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可能不同的是原子个数。

3.实验测得某碳氢化合物A中,含碳80%,含氢20%,该化合物的最简式为CH3。又测得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H6。

探究点一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

1.鉴定有机物中含有哪些元素(定性分析)

(1)将某有机物在O2中充分燃烧后,各元素对应的燃烧产物:C→CO2;H→H2O;N→N2;S→SO2。

(2)若将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H2O(使无水CuSO4变蓝)和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H,可能含有的元素是O。

(3)判断是否含氧元素,可先求出产物CO2和H2O中C、H两元素的质量和,再与有机物的质量比较,若两者相等,则说明原有机物中不含氧元素,否则有机物中含氧元素。

(4)其他元素也可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分别测定,如用钠融法可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氮、氯、溴、硫等元素,用铜丝燃烧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卤素。用红热的铜丝蘸上试样灼烧时,若含有卤素则火焰为绿色。

2.确定有机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李比希定量分析)

(1)先用红热的CuO作氧化剂,将仅含C、H、O元素的有机物氧化,然后分别用高氯酸镁和烧碱石棉剂吸收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

(2)根据吸收前后吸收剂的质量变化即可算出反应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从而确定有机物中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剩余则为氧元素的质量;

(3)最后计算确定有机物分子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3.仪器分析法

人们常借助元素分析仪来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所需样品量小、分析速度快、同时对多种元素进行分析等,若与计算机连接还可进行数据存储和统计分析,并可生成各种形式的分析报告。

[归纳总结]

(1)确定有机物元素组成的方法有:化学实验法(李比希法、钠融法、铜丝燃烧法等)、仪器分析法。

(2)李比希燃烧法

有机化合物――→氧化铜高温水+二氧化碳――→干燥剂

吸收测定水和CO 2的质量―→得出原有机化合物中氢、碳元素的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中碳、氢的质量分数 [活学活用]

1.将铜丝上蘸上有机样品后,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燃烧,看到火焰呈绿色,则该有机物中含有( ) A .S 元素 B .P 元素 C .N 元素

D .X(卤族元素)

答案 D

2.某化合物6.4 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 g CO 2和7.2 g 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 B .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C .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D .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答案 D

解析 由题中数据可知n (CO 2)为0.2 mol ,n (H 2O)为0.4 mol ,所以m (C)+m (H)=3.2 g<6.4 g ,故该化合物中还含有氧元素,n (O)=0.2 mol ,该化合物最简式可表示为CH 4O 。 理解感悟 有机物中氧元素的测定通常是根据有机物中其他元素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与总体进行比较,然后判断是否含有氧元素,若各质量分数之和为1或各元素质量之和与试样质量相等则无氧;若质量不等或质量分数之和小于1则含有氧。 探究点二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中不同频率的吸收峰反映的是有机物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的吸收频率,因此从红外光谱可以获得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

核磁共振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a)中有多少个峰,有机物分子中就有多少种处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子;峰的面积比就是对应的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的数目比。

(1)红外光谱在确定有机物分子结构中的作用是推知有机物分子含有的化学键或官能团。 (2)核磁共振氢谱在确定有机物分子结构中的作用是推知有机物分子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及各自的数目。

核磁共振氢谱

结论氢原子类型=吸收峰数目=3;不同

氢原子的个数之比=不同吸收峰的

面积之比=2∶1∶3

氢原子类型=吸收峰数目=1;

只有一种类型的氢原子

2.根据题给条件,确定有机物的结构

(1)烃A分子式为C3H6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其结构简式为CH3—CH==CH2。

(2)实验测得某醇1 mol与足量钠反应可得1 mol气体,该醇分子中含羟基的个数是2。

(3)烃B的分子式为C8H18,其一氯代烃只有一种,其结构简式是。

(4)化学式为C2H8N2的有机物经实验测定知,其分子中有一个氮原子不与氢原子相连,则确定

其结构简式为。

[归纳总结]

(1)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确定方法

①物理方法

a.红外光谱法:初步判断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或化学键。

b.核磁共振氢谱: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类型和数目。

氢原子的类型=吸收峰数目

不同氢原子个数之比=不同吸收峰面积之比

②化学方法

a.根据价键规律,某些有机物只存在一种结构,可直接由分子式确定结构。

b.官能团的特征反应→定性实验→确定有机物中可能存在的官能团。

c.通过定量实验,确定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及其数目。

(2)质谱法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质谱图中,最大的质荷比就是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和最简式可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活学活用]

3.下列化合物分子,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能给出三种信号峰的是( )

答案 C

解析 有机物中含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上就出现几种信号峰,现题给有机物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三种信号峰,这表明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 4.某有机物X 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它的红外吸收光谱表明有羟基O —H 键、C —O 键的烃基上C —H 键的红外吸收峰。X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四个峰,峰面积之比是4∶1∶1∶2(其中羟基氢原子数为3),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试写出X 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由红外吸收光谱判断X 应属于含有羟基的化合物。由核磁共振氢谱判断X 分子中有四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若羟基氢原子数为3(两种类型氢原子),则烃基氢原子数为5且有两

种类型。由相对分子质量减去已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可求出碳原子的个数:

92-3×17-5

12=3。故分子式为C 3H 8O 3。羟基氢原子有两种类型,判断三个羟基应分别连在三个碳原子上,

推知结构简式为。

有机物结构的确定方法思路

1.能够测出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所处不同化学环境里的氢原子数目的仪器是( )

A.核磁共振仪B.红外光谱仪

C.紫外光谱仪D.质谱仪

答案 A

解析核磁共振仪的作用是测某元素原子的种类,若为氢谱则测的就是等效氢的种类。2.利用红外光谱对有机化合物分子进行测试并记录,可以初步判断该有机物分子拥有的( )

A.同分异构体数B.原子个数

C.基团种类D.共价键种类

答案 C

解析红外光谱的作用是判断化合物中的基团种类,如烃基种类、官能团种类等。

3.某气态有机物X含C、H、O三种元素,已知下列条件,现欲确定X的分子式,所需的最少条件是( )

①X中含碳质量分数②X中含氢质量分数③X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④质谱确定X的相对分子质量⑤X的质量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答案 B

解析由C、H的质量分数可推出O的质量分数,由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确定X的实验式,由相对分子质量和实验式可确定X的分子式。

4.在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两种烃蒸气,完全燃烧生成的CO2的体积比为1∶2,生成水的体积比为2∶3,则这两种烃可能的组合是(写分子式):

(1)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答案(1)CH4C2H6(2)C2H4C4H6(3)C3H8C6H12

解析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烃蒸气物质的量相同,完全燃烧生成CO2的体积之比为1∶2,生成水的体积之比为2∶3,可设这两种烃的分子式分别为C n H2m、C2n H3m,所以满足通式的有CH4和C2H6,C2H4和C4H6,C3H8和C6H12。

5.为测定某有机物A的结构,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将2.3 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了0.1 mol CO2和2.7 g H2O;②用质谱仪实验得质谱图如下左;③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化合物得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右,图中三个峰的面积比为1∶2∶3。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2)有机物A的实验式为____________。

(3)根据A的实验式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A的分子式。

(4)A的分子式为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

答案(1)46 (2)C2H6O (3)能

(4)C2H6O CH3CH2OH

解析质谱图中最大质荷比即为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根据质谱图可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2.3 g A完全燃烧生成0.1 mol CO2和2.7 g H2O,则可计算出A的分子式为(C2H6O)n,即A的实验式为C2H6O。由于H原子已经饱和且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所以该实验式就是分子式。根据核磁共振氢谱图可知,A中有三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且数目之比为1∶2∶3,又因为A的通式符合饱和一元醇的通式,所以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

[基础过关]

一、有机物组成元素的确定

1.分析有机物可以应用元素分析仪进行。下列有关元素分析仪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试样在氧气流中被加热到950~1 200 ℃充分燃烧,该仪器可对燃烧产物自动进行分析B.该仪器不仅可以分析试样中常见元素的含量,还可以测定试样分子的空间结构

C.使用该仪器时,所需样品量小,分析速度快,试样可以是易挥发或难溶的有机物

D.将该仪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实现对试样检测数据存储、统计和形成分析报告

答案 B

解析元素分析仪只能确定元素组成而不能确定结构。

2.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中C、H、O个数比为1∶2∶3

B.分子中C、H个数比为1∶4

C.分子中含有氧元素

D.此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4

答案 B

解析由n(CO2)∶n(H2O)=1∶2仅能得出n(C)∶n(H)=1∶4,不能确定是否含O。

3.验证某有机物属于烃,完成的实验内容应是( )

A.只需测定分子中C、H原子个数之比

B .只要证明其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H 2O 和CO 2

C .只需测定其燃烧产物中H 2O 与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

D .测定该试样的质量及试样完全燃烧后生成CO 2和H 2O 的质量 答案 D

解析 验证某有机物属于烃需证明该有机物只含有C 、H 两种元素,选项D 所述能满足该 要求。

二、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4.某化合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85.7%,在标准状况下,11.2 L 此气态化合物的质量为14 g ,则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 A .C 2H 4

B .

C 2H 6

C .C 3H 6

D .C 4H 8

答案 A

解析 由已知条件可以求出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M =14 g 11.2 L/22.4 L·mol -1=28 g·mol -1

, 由含碳量及含氢量可知:

N (C)=28×85.7%12≈2,

N (H)=28×14.3%1≈4,

所以分子式为C 2H 4。

5.一定量有机物完全燃烧后,将燃烧产物通过足量的石灰水,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10 g ,但称量滤液时只减少2.9 g ,则此有机物不可能是( ) A .C 2H 5OH B .C 4H 8O 2 C .C 2H 6

D .C 2H 6O 2

答案 B

解析 n (CO 2)=n (CaCO 3)=10 g

100 g·mol -1=0.1 mol 。则通入石灰水中的CO 2质量为4.4 g ,则

石灰水应减少5.6 g ,题目中只减少2.9 g 所以应同时生成2.7 g 水。由此可计算n (H)=2.7 g

18 g·mol -1×2=0.3 mol 。所以C 、H 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1∶3,与含氧多少无关,只有B

选项符合 题意。

6.若1 mol 某气态烃C x H y 完全燃烧,需消耗3 mol O 2,则( ) A .x =2,y =2 B .x =2,y =4 C .x =3,y =6

D .x =3,y =8

答案 B

解析 由烃C x H y 燃烧通式C x H y +(x +y 4)O 2――→点燃x CO 2+y 2H 2O 知,1 mol 烃燃烧后需(x +y

4

) mol O 2,

将各选项代入即可求得。

三、有机物结构的确定

7.鉴别二甲醚和乙醇可采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下列鉴别方法中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 )

A.利用金属钠或者金属钾B.利用质谱法

C.利用红外光谱法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答案 B

解析质谱法是用于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

8.某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红外光谱图只有C—H 键、O—H键、C—O键的振动吸收峰,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

A.CH3CH2OCH3B.CH3CH(OH)CH3

C.CH3CH2OH D.CH3COOH

答案 B

解析由题意,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只有羟基,A项中没有羟基,C项中相对分子质量小于60,D中还存在CO键,均不符合要求。

9.科学家最近在-100 ℃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烃X,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所处的化学环境没有区别,根据分析,绘制了该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分子的分子式为C5H4

B.该分子中碳原子的化学环境有2种

C.该分子中的氢原子分布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

D.该分子中只有C—C键,没有CC键

答案 D

解析由题图所示可知该烃的分子式为C5H4,碳原子化学环境有2种(中间和上下碳原子不

同),碳原子所成化学键数目(以单键算)为4,但上下碳原子只和3个原子相连,所以碳和碳中间应该有双键。

10.燃烧0.1 mol 某有机物得0.2 mol CO 2和0.3 mol H 2O ,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一定为CH 3—CH 3 B .该有机物中碳、氢元素原子数目之比为1∶3

C .该有机物分子中不可能含有

D .该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含有氧原子 答案 A

解析 n (有机物)∶n (CO 2)∶n (H 2O)=0.1 mol∶0.2 mol∶0.3 mol=1∶2∶3,所以n (有机物)∶n (C)∶n (H)=1∶2∶6,故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2H 6O x 。 [能力提升]

11.某种有机物在气态时对H 2的相对密度为30,充分燃烧3.0 g 此有机物可得3.36 L 二氧化碳(标准状况)和3.6 g 水,此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

(1)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3H 8O (2)CH 3CH 2CH 2OH 或

解析 根据题意可得:M r =30×2=60。 有机物中各元素的质量为

m (C)= 3.36 L 22.4 L·mol -1×12 g·mol -1

=1.8 g ,

m (H)= 3.6 g 18 g·mol

-1×2×1 g·mol

-1

=0.4 g , m (O)=3.0 g -1.8 g -0.4 g =0.8 g 。

则有机物分子中

N (C)= 1.8 g 12 g·mol -1÷ 3.0 g

60 g·mol -1=3,

N (H)=0.4 g 1 g·mol -1÷ 3.0 g

60 g·mol -1=8,

N (O)=0.8 g 16 g·mol -1÷ 3.0 g

60 g·mol

-1=1。

故得分子式为C 3H 8O 。正好符合饱和一元醇和醚的通式,由于该有机物能和钠反应,则该有机物属于醇类。综上所述,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 3CH 2CH 2OH 或。

12.有机物B 的分子式为C 4H 8O 2,其红外光谱图如下:

试推测该有机物的可能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H3COCH2OCH3、CH3CH2COOCH3、CH3COOCH2CH3

解析根据红外光谱图所示,该有机物有下列特征基团:不对称—CH3、、,结合分子式C4H8O2可知,该有机物可能为酯或含羰基的醚。有如下几种结构:

、CH3CH2COOCH3、 CH3COOCH2CH3。

思维启迪利用红外光谱可测知有机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或官能团的种类,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可测知有机物中氢原子的种类,二者结合可推测有机物的结构。

13.三聚氰胺最早被李比希于1834年合成,它有毒,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剂。经李比希法分析得知,三聚氰胺分子中,氮元素的含量高达66.67%,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76%,其余为碳元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但小于150。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式中原子个数比N(C)∶N(H)∶N(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聚氰胺分子中碳原子数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式)。

(3)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1个吸收峰,红外光谱表征有1个由碳氮两种元素组成的的六元杂环。则三聚氰胺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2∶2

(2)3 100×28.57%

12

<N(C)<

150×28.57%

12

,即2.4<N(C)<3.6,又N(C)为正整数,所以N(C)

=3 (3)C3H6N6

(4)

CNH 2NNCNH 2NCNNH 2

解析 (1)N (C)∶N (H)∶N (N)=28.57%12∶4.76%1∶66.67%

14

≈1∶2∶2。

(2)100×28.57%12<N (C)<150×28.57%12,

即2.4<N (C)<3.6,又N (C)为正整数,所以N (C)=3。

(3)因为N (C)∶N (H)∶N (N)=1∶2∶2,又N (C)=3。所以,分子中N (C)、N (H)、N (N)分别为3、6、6。

(4)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1个吸收峰,说明是对称结构,这6个H 原子的环境相同,又碳为四价元素,氮为三价元素,六元环中C 、N 各有3个原子交替出现。 [拓展探究]

14.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 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1)将一定量的有机物A 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5.4 g H 2O 和8.8 g CO 2,消耗氧气

6.72 L(标准状况下),则该物质的实验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质谱仪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得到如图所示的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价键理论,预测A 的可能结构并写出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甲基氯甲基醚(Cl —CH 2—O —CH 3,有2种氢原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1所示:

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2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2H6O

(2)46 C2H6O (3)CH3CH2OH、CH3—O—CH3

(4)CH3CH2OH

解析(1)据题意有n(H2O)=0.3 mol,则有n(H)=0.6 mol;n(CO2)=0.2 mol,则有n(C)=0.2 mol。据氧原子守恒有n(O)=n(H2O)+2n(CO2)-2n(O2)=0.3 mol+2×0.2 mol-

2×6.72 L

22.4 L·mol-1

=0.1 mol,则N(C)∶N(H)∶N(O)=n(C)∶n(H)∶n(O)=2∶6∶1,其实验式为C2H6O。(2)假设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6O)m,由质谱图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46m =46,即m=1,故其分子式为C2H6O。(3)由A的分子式为C2H6O可知A为饱和化合物,可推测其结构简式为CH3CH2OH或CH3OCH3。(4)分析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可知:A有三种不同类型的H原子,CH3OCH3只有一种类型的H原子,故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

最经典总结-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考点一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 Z 真题感悟hen ti gan wu (课前) 1.(2018·全国Ⅲ·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C)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解析]C错:与氯化氢的反应是发生在碳碳双键上的加成反应,产物是氯代苯乙烷。A对:“铁粉”“液溴”是苯乙烯()在苯环上发生溴代反应的条件。B对: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对: 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 2.(2018·北京·10)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 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 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D.结构简式为 [解析]B对:该高分子完全水解生成和,分别含有官能团—COOH、—NH2。A错:水解生成的单个分子是对称结构,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相同的化学环境。C错:氢键对高分子的性能有影响。D错: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 式为。 3.(2017·江苏)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C) A.a和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a和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C.a、b和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b和c均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解析]a中没有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项错误;a、c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项错误;a中的碳碳双键、b中的羟基以及与苯环相连的甲基、c中的醛基均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C项正确;与新制Cu(OH)2反应的官能团为醛基,只有c可以与新制Cu(OH)2反应,而b不能,D项错误。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1、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CnH2n+2 仅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不与高锰酸钾、溴水、强酸强碱反应 烯烃CnH2n 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 炔烃CnH2n-2 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 苯(芳香烃)CnH2n-6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 应 (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物可以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 卤代烃:CnH2n+1X 醇:CnH2n+1OH或CnH2n+2O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抓官能团的特性,比如,醇类中,醇羟基的性质:1.可以与金属钠等反应产生氢气,2.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注意,羟基邻位碳原子上必须要有氢原子,3.可以被氧气催化氧化,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必要有氢原子。4.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5.可以与氢卤素酸发生取代反应。6.醇分子之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醚。 苯酚:遇到FeCl3溶液显紫 色 醛:CnH2nO 羧酸:CnH2nO2 酯:CnH2nO2 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2、H2O和耗O2量。 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 烯、炔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醛(发生氧化褪色)、有机溶剂[CCl4、氯仿、溴苯(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取而褪色。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还原反应)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 6.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2)羧酸:(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5)蛋白质(水解)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 有机物的溶解性 (1) 难溶于水: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醇、醛、羧酸等。 (2) 易溶于水:低级[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 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 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 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 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 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 有机物的密度 (1)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 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 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 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 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甲醛(HCHO,沸点为-21℃) 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 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 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 (2) 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专题(信息迁移)

高三化学有机化学专题复习 信息迁移 1.(2013广东)脱水偶联反应是一种新型的直接烷基化反应,例如:反应①: 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有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2.(2012广东)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碳-碳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如反应① Ⅳ的一种同分异构体V能发生银镜反应。V与Ⅱ也可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生成化合物Ⅵ,Ⅵ的结构简式为(写出其中一种)。3.(2011广东)直接生成碳-碳键的反应时实现高效、绿色有机合成的重要途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是近年备受关注的一类直接生成碳-碳单键的新反应。例如: 1分子与1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类似①的反应,其产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1mol该产物最多可与molH2发生加成反应。 4.(2010广东)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CO2与化合物Ⅰ反应生成化合物Ⅱ,与化合物Ⅲ反应生成化合物Ⅳ,如反应①和②所示(其他试剂、产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

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V 能与CO 2发生类似反应②的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5.(2014茂名)芳香醛与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应用,化合物 III 是医药中间体,其合成方法如下:反应①: CHO + O O CH 3CH 3 O O O O CH 3CH 3 H O O C + H 2O 化合物II 化合物III 化合物I 化合物I 与化合物 ( )在催化剂条件下也能发生类似反应○1的反应得到另一医药中间体,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6.(2014佛山)碳酸二甲酯(简称DMC )是一个绿色化学品,可取代光气等有毒物质作为羰 基化或甲基化试剂,如: 一定条件下, 与DMC 1∶1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7.(2014清远)已知:酰氯能与含有羟基的物质反应生成酯类物质。例如: 写出草酰氯(结构式: )与足量有机物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2014汕头)化合物IV 为一种重要化工中间体,其合成方法如下: 根据题给化合物转化关系及相关条件,请你推出 (2-甲基-1,3-丁二 烯)发生类似①的反应,得到有机物VI 和VII ,结构简式分别是为 、 ,它们物质的量之比是 。 CN COOC 2H 5 C C O Cl O Cl CH 2C 3 CH CH 2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必修

原子结构(必修) 近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⑤ 质子数(Z )=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 — 阴离子的电荷数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古代原子学说,认为万物都是由间断的、 不可分的原子构成的。 模型 道尔顿(英) 汤姆生(英) 卢瑟福(英) 玻尔(丹麦) 海森伯 年代 1803年 1904年 1911年 1913年 1926年 依据 元素化合时 的质量比例关系 发现电子 ɑ粒子散射 氢原子光谱 近代科学实验 主要内容 原子是不可 再分的实心小球 葡萄干布丁式 核式模型 行星轨道式原子模型 量子力学原子结构模型 模型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存在问题 不能解释电子的存在 不能解释ɑ粒 子散射时的现 象 不能解释氢 原子光谱 二、原子的构成 1. 得 电 失 子 阳离子 X n+ (核外电子数= ) 离子 阴离子 X n- (核外电子数= ) 2. 原子、离子中粒子间的数量关系: ①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② 质量数(A )=质子数(Z )+ 中子数(N ) ③ 离子电荷=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④ 质子数(Z )=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 + 阳离子的电荷数 ⑥ 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核 原子A Z X 中子(A-Z 个,电中性,决定原子种类→同位素) 质子(Z 个,带正电,决定元素的种类) 核外电子(Z 个,带负点,核外电子排布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①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 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为电子层数); ③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④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⑤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K层为倒数第三层时不能超过2个)。 (2)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如图乙所示) (3)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如图丙所示) M电子层 微粒符号(原子或离子) L电子层原子核 K电子层核电荷数 (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1 1H 3.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1) 电子层数(n) 1 2 3 4 5 6 7 符号K L M N O P Q 电子层能量的关系从低到高 电子层离核远近的关系由近到远 (2)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是分层排布的,其主要规律是: 4.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 (1)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如图甲所示) 5.常见等电子粒子 (1)2电子粒子:H—、Li+、Be2+;H2、He (2)10电子粒子:分子Ne、HF、H20、NH3、CH4 ;阳离子Na+、Mg2+、Al3+、NH4+、H30+; 阴离子N3-、O2-、F-、OH-、NH2-。 (3)18电子粒子:分子Ar、HCl、H2S、PH3、SiH4、F2、H2O2、C2H6、CH3OH、N2H4; 阳离子K、Ca ;阴离子P3—、S2—、Cl—、HS—、O22—。 (4)14电子粒子:Si、N2、CO、C2H2;16电子粒子:S、O2、C2H4、HCH0 。 6.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

有机化合物地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化学能充分体现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规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碳原子的成键方式有关。碳原子最外层4个电子,得失电子都不容易,主要以共价键与其它原子结合。依据共用电子对数可将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这三类;依据共用电子对是否有偏向可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依据原子轨道重叠成键的方式又分为σ键、π键,有的还存在大π键。碳原子成键方式的多样性决定有机化合物大多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常见的同分异构有碳骨架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官能团类别异构。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特性,官能团的相互影响会使有机化合物具有某些特性。 【重点难点】 重点:不同类有机物中碳原子不同的成键方式和同分异构体。 难点:有机物的结构与碳原子成键方式的关系及如何书写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知识讲解】 烃分子中有,烃的衍生物中有-x、-OH、 等不同的官能团,这些官能团决定了有机化合物具有各 自典型的性质。学习有机化合物,必须明确“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是以分子中碳原子结合成的碳骨架为基础的,故首先要研究碳原子的结合方式——成键情况。 一、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上节已把有机物分为链状有机化合物和环状有机化合物,这就是根据碳骨架的形状来分的,烃中又有烷烃、烯烃和炔烃,这是根据碳原子形成不同的碳碳键来分的。 1、单键、双键和三键 碳原子最外层4个电子,要形成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每个碳原子需共用4对电子。若每个碳原子分别与4个碳原子各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形成的该共价键为单键。若两个碳原 子间共用两对电子的共价键称为双键,用表示。若两个碳原子间共用三对电子的共价键称为三键,用表示。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有机物的成键情况。 (1)中碳原子成键情况和空间构型 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键角为109.5°(或109°28′)。 C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参与成键时,形成杂化轨道。中分子中C原子形成sp3杂化轨道:,形成了四个完全相同的杂化轨道,分别与H原

高中化学常见有机物的鉴别与分离

高中化学常见有机物的鉴别 1.含有炔氢的炔烃: (1)硝酸银:成炔化银白色沉淀 (2)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2.烯烃、二烯、炔烃: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3.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 4.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 (1)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甲酸: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他酸不能。 8.羰基化合物: (1)鉴别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 (2)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 (3)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和芳香醛不能; (4)鉴别甲基酮和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 9.胺:区别伯、仲、叔胺有两种方法 (1)用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在N a O H溶液中反应,伯胺生成的产物溶于N a O H;仲胺生成的产物不溶于N a O H溶液;叔胺不发生反应。 (2)用N a N O2+H C l: 脂肪胺:伯胺放出氮气,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不反应。 芳香胺:伯胺生成重氮盐,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生成绿色固体。10.糖: (1)单糖都能与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作用,产生银镜或砖红色沉淀; (2)葡萄糖与果糖:用溴水可区别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而果糖不能。 (3)麦芽糖与蔗糖:用托伦试剂或斐林试剂,麦芽糖可生成银镜或砖红色沉淀,而蔗糖不能。 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⒈固体与固体混和物,若杂质易分解,易升华时用加热法;若一种易溶,另一种

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

高一化学必修2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 一、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 同,如CH 3CH 2CH 3和(CH 3)4C ,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 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 3CH 2Br 和CH 3CH 2CH 2Cl 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如C 5H 12有三种同 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 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丁烯与2—丁 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1,3—丁二烯、 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 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 ⑴ C n H 2n +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如CH 3(CH 2)3CH 3、CH 3CH(CH 3)CH 2CH 3、C(CH 3)4 ⑵ C n H 2n :单烯烃、环烷烃。如CH 2=CHCH 2CH 3、 CH 3CH=CHCH 3、CH 2=C(CH 3)2、 、 ⑶ C n H 2n -2:炔烃、二烯烃。如:CH ≡CCH 2CH 3、CH 3C ≡CCH 3、CH 2=CHCH=CH 2 CH 2—CH 2 2—2 CH 2 CH 2—CH !

高中化学选修三 原子结构与性质知识总结

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 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中子N (核素) 原子核 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Z (带正电荷) → 核电荷数 元素 → 元素符号 原子结构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 电子数(Z 个) 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 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无固定轨道 核外电子 运动特征 电子云(比喻) 小黑点的意义、小黑点密度的意义。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 2、三个基本关系 (1)数量关系: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原子中) (2)电性关系: ①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或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③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或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3)质量关系:质量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 二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决定 X) (A Z

三相对原子质量 定义:以12C原子质量的1/12(约1.66×10-27kg)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其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为1,符号为1(单位1一般不写) 原子质量:指原子的真实质量,也称绝对质量,是通过精密的实验测得的。 如:一个氯原子的m(35Cl)=5.81×10-26kg。 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各核素的质量与12C的质量的1/12的比值。一种元素有几种同位素,就应 有几种不同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诸量如35Cl为34.969,37Cl为36.966。 原子比较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对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近似整数值,数值上与该质量 核素的质量数相等。如:35Cl为35,37Cl为37。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算出的平均值。如: Ar(Cl)=Ar(35Cl)×a% + Ar(37Cl)×b%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用元素同位素的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百分比 的乘积之和。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大全)

天堂de 果冻专业贡献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CaO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 催化剂 催化剂 △ 浓硫酸 170℃ 浓硫酸 140℃ △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1. CH 4 + Cl 2 CH 3Cl +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5. CH 4 C +2H 2 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2OH 10. CH 2 = CH 23—CH 2 Br 11. CH 2 = CH 2CH 3 12. nCH 2 = CH 2 ] n 13. nCH 22-CH=CH-CH 2] n 14. 2CH 23CHO 15. CH ≡CH + Br 2 CHBr = CHBr 16. CHBr = CHBr+ Br 2 CHBr 2-CHBr 2 17. CH ≡CH + HCl H 2C = CHCl 18. nCH 2 = CH [ CH 2-CH ] n Cl Cl 19. CH ≡CH + H 2O CH 3CHO 20. CaC 2 + 2H 2O CH ≡CH ↑+ Ca(OH)2 + Br 222. + HO 2 +H 2O 23. + HO 3H+H 2O 24. + 3H 2O 26. 3CH ≡27. CH 3CH 228. CH 3CH 229. CH 3CH 22O 30. 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 + H 2↑ 31. 2CH 3CH 2OH+O 2 2CH 3CHO + 2H 2O 32. CH 3CH 2OH CH 2 = CH 2↑+ H 2O 33.C 2H 5OH+C 2H 5OH C 2H 5OC 2H 5+H 2O 34. 2O 35. 2O -+H 3O + 23 37 38. CH 339. 2CH 340. CH 34 +2Ag ↓+3NH 3+H 2O 41CH 3CHO+2Cu(OH)2 CH 3COOH+Cu 2O ↓+2H 2O 42. 2CH 3COOH+2Na CH 3COONa+H 2↑ 43.2CH 3COOH+Na 2CO 3 2CH 3COONa+H 2O+CO 2↑ 44. CH 3COOH+NaHCO 3 CH 3COONa+H 2O+CO 2↑ 45. CH 3COOH + NaOH CH 3COONa + H 2O 46. 2CH 3COOH + Cu(OH)2 (CH 3COO)2Cu + 2H 2O 47.CH 3COOH+CH 3CH 23COOCH 2CH 3 +H 2O 48. CH 3COOCH 2CH 3+NaOH CH 3COONa+ 2OH 49. nOHCH 2CH 22H 2O 50. C 6H 12O 6 (s) + 6O 2 (g) 6CO 2 (g) + 6H 2O (l) 51. C 6H 12O 6 2CH 3CH 2OH + 2CO 2 52. C 12H 22O 11+H 2O C 6H 12O 6+ C 6H 12O 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53. C 12H 22O 11 + H 2O 2C 6H 12O 6 麦芽唐 葡萄糖 54. (C 6H 10O 5)n + nH 2O n C 6H 12O 6 淀粉 葡萄糖 55. (C 6H 10O 5)n + nH 2O n C 6H 12O 6 纤维素 葡萄糖 56.C 17H 33COO-CH 2 C 17H 35COO-CH 2 C 17H 33COO-CH +3H 2 C 17H 35COO-CH C 17H 33COO-CH 2 C 17H 352 57. C 17H 35COO-CH 2 CH 2-OH C 17H 35COO-CH +3NaOH COOH+ CH-OH C 17H 35COO-CH 2 58. CH 2OH COOH CH 2OH COOH

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整理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 ②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 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③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④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2.有机物的密度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酯(包括油脂)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 ....,沸点为 ...HCHO ...). ....-.21℃ ...-.24.2℃ .....).甲醛( .....CH ..3.Cl..,.沸点为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己烷CH3(CH2)4CH3甲醇CH3OH 甲酸HCOOH 乙醛CH3CHO ★特殊: 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石蜡C12以上的烃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4.有机物的颜色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 ☆淀粉溶液(胶)遇碘(I2)变蓝色溶液;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 5.有机物的气味 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味:☆甲烷无味 ☆乙烯稍有甜味(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液态烯烃汽油的气味 ☆乙炔无味 ☆苯及其同系物芳香气味,有一定的毒性,尽量少吸入。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3)含醛基物质(氧化)(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归纳(完整版)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 一、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 如CH 3CH 2CH 3和(CH 3)4C ,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 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 3CH 2Br 和CH 3CH 2CH 2Cl 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如C 5H 12有三种同分异 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 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丁烯与2—丁烯、 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 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 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 ⑴ C n H 2n +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如CH 3(CH 2)3CH 3、CH 3CH(CH 3)CH 2CH 3、C(CH 3)4 ⑵ C n H 2n :单烯烃、环烷烃。如CH 2=CHCH 2CH 3、 CH 3CH=CHCH 3、CH 2=C(CH 3)2、 、 ⑶ C n H 2n -2:炔烃、二烯烃。如:CH ≡CCH 2CH 3、CH 3C ≡CCH 3、CH 2=CHCH=CH 2 ⑷ C n H 2n -6: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 、 ⑸ C n H 2n +2O :饱和脂肪醇、醚。如:CH 3CH 2CH 2OH 、CH 3CH(OH)CH 3、CH 3OCH 2CH 3 CH 2—CH 2 CH 2—CH 2 CH 2 CH 2—CH —CH 3 CH 3 CH 3 CH 3 3 CH 3 CH 3

高中化学练习-原子结构_word版含解析

课练15原子结构 基础练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B.NH4I的电子式: C.F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3717Cl 2.131 53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131 53I的含量变化来监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13153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131 53I的化学性质与127 53I相同 B. 131 53I的原子序数为53 C. 131 53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 131 53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3.已知氢有3种核素(1H、2H、3H),氯有2种核素(35Cl、37Cl)。则HCl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有() A.1种B.5种 C.6种D.1 000种 4.两种微粒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这两种微粒可能是() ①两种不同的原子;②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③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④一种原子和一种离子;⑤两种不同分子;⑥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⑦两种不同阳离子;⑧两种不同阴离子;⑨一种阴离子和一种阳离子 A.①③⑤⑥⑦⑧B.①③⑤⑦⑧ C.①③④⑤⑦D.全部都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中,质量数一定大于质子数 B.电子层多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电子层少的原子半径 C.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若含有离子键,就没有共价键 D.自然界中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6.镨(Pr)、钕(Nd)都属于稀土元素,在军事和国防工业上有广泛应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镨(Pr)和钕(Nd)可能互为同位素 B.140 59Pr是镨的一种新元素 C.140 59Pr核内有59个质子,核外有81个电子 D.140 59Pr质量数为140,原子序数为59,核内有81个中子 7.据报道,在火星和金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态化合物,它的结构式为16O===C===1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与18O为同种核素 B.16O===C===18O与16O===C===16O互为同位素 C.16O===C===18O与16O===C===16O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D.目前提出的“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向空气中增加CO2,促进碳的平衡 8.六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A B C D E F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次写出6种粒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A、B、C、D、E、F共表示________种元素、________种原子、________种阳离子、________种阴离子。 (3)上述微粒中,阴离子与阳离子可构成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9.用A+、B-、C2-、D、E、F、G和H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子的八种微粒(离子或分子)。请回答: (1)A元素是________,B元素是________,C元素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3)E是所有含18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单质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4)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 (5)G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6)H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10.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微粒。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如果A、B、C、D均是10电子的微粒,则A的结构式为________;D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如果A和C是18电子的微粒,B和D是10电子的微粒。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小结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小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OH(较慢)、—CHO的物质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 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 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 ...、—COOH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含有—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2Al + 6H+ == 2 Al3+ + 3H2↑2Al + 2OH- + 2H2O == 2 AlO2- + 3H2↑ (2)Al2O3 + 6H+ == 2 Al3+ + 3H2O Al2O3 + 2OH-== 2 AlO2- + H2O (3)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AlO2- + 2H2O (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等等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NaHS + HCl == NaCl + H2S↑NaHS + NaOH == Na2S + H2O (5)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NH4)2S等等 2CH3COONH4 + H2SO4 == (NH4)2SO4 + 2CH3COOH CH3COONH4 + NaOH == CH3COONa + NH3↑+ H2O (NH4)2S + H2SO4 == (NH4)2SO4 + H2S↑ (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精编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CO、CO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化合物,它们属于无机化合物。 一、烃 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

(聚乙烯)(溴苯)+ Br 2 FeBr 3 +HBr ①反应条件:液溴(纯溴);FeBr ②反应物必须是液溴,不能是溴水。+ HO -NO 2 浓H 2SO 455℃~60℃ -NO 2 + H 2O ①反应条件:加热(水浴加热)、浓硫酸(作用: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浓硝酸中,边加边搅拌+ 3H 2 Ni 4、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二、烃的衍生物 1、乙醇和乙酸的性质比较 2 现象:红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变为 反应断键情况: ,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乙醇可以使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之相似的物质有

CH O 5 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是可逆反应 2 mL 三、烷烃 1、烷烃的概念:碳原子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的饱和链烃,或称烷烃。呈锯齿状。 2、烷烃物理性质: 状态:一般情况下,1-4个碳原子烷烃为气态,5-16个碳原子为液态,16个碳原子以上为固态。 溶解性:烷烃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逐渐升高;相同碳原子数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密度逐渐增大,但都比水的密度小。 3、烷烃的化学性质 ①一般比较稳定,在通常情况下跟酸、碱和高锰酸钾等都不反应。②氧化反应:在点燃条件下,烷烃能燃烧;③取代反应(烷烃特征反应):在光照条件下能跟卤素发生取代反应。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物质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 1、实物微粒(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的运动特征----波粒二象性 实物微粒没有同时确定的坐标和动量,不可能分辨出各个粒子的轨迹,能量只能处于某些确定的状态,能量的改变不能取任意的连续变化的数值,需用量子力学描述其运动规律。 2、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状态用波函数ψ描述,称之为原子轨道。2 ψ表示原子核外空间某点 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即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概率(亦称为电子云)。 3、在解原子Schr ?dinger 方程的过程中,引入了三个量子数n,l,m ,三者之间关系为m l l n ≥+≥,1,n,l,m 的取值分别为: n=1, 2, 3, 4? ? ? ? 电子层: K L M N l =0, 1, 2, 3, ? ? ? ? n-1, n 个值 亚层: s, p, d, f ? ? ? ? m=0, ±1, ± 2, ± 3 ? ? ± l (2l +1) 4、电子的自旋运动用自旋量子数ms 描述,取值为 21 ±=s m 5、周期表中每一周期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从ns1到ns2np6,呈现出周期性重复。 题一、某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构型为4s24p6,该周期有四种元素A,B,C,D ,已知它们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2,1,7,A,C 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B,D 的次外层电子数为18,则A Ca B Zn C K D Br . 题二、1999年是人造元素丰收年,一年间得到第114、116和118号三个新元素。按已知的原子结构规律,118号元素应是第 七 周期第_零_族元素,它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最可能呈现的状态是_气_(气、液、固选一填入)态。近日传闻俄国合成了第166号元素,若已知原子结构规律不变,该元素应是第_八_周期第VIA 族元素。 题三、试根据原子结构理论预测: (1)第八周期将包含多少种元素? 50 (2)原子核外出现第一个5g 电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 121 (3)根据电子排布规律,推断原子序数为114号新元素的外围电子构型,并指出它可能与哪个已知元素的性质最为相似。 外围电子构型7s2 7p2 ,与铅的性质应最为相似。 题四、从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最后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2、10、18、36、54等推测第十周期最后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200 (2)770 (3)290 (4) 292 二、晶体结构 晶体是由原子或原子团、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地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晶体的特点⑴均匀性;⑵各向异性;⑶自范性;⑷有明显确定的熔点;⑸有特定的对称性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