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试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试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试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试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一、解释加点字词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予观夫巴陵胜状。

3、前人之述备矣。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5、连月不开。

6、薄暮冥冥,去国怀乡。

7、春和景明,沙鸥翔集。

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9、或异两者之为。

二、翻译下列句子。

10、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三、选择

15、选出举例不当的一项

A.这两段文字多用骈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就是。

B.文中句子对仗工整,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就是。

C.文中有的语句相沿已成成语,如“一碧万顷”、“心旷神怡”就是。

D.文中有些句子凝练而又描写细腻,如“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就是。

16、选出对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

A.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B.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C.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D.日星隐耀,山岳潜行

17、指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A.霏霏、冥冥、郁郁、洋洋的意思分别是:雨雪繁密的样子、昏暗的样子、颜色翠绿的样子、意气风发的样子。

B.“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意思是: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瞧不起。

光荣和耻辱一起忘了。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的意思是:宠辱偕忘”“心旷神怡,C.

D.两段文字一悲一喜,一明一暗,一阴一晴,都写得情景交融。

四、回答下列问题。

18、本文中心思想是什么?

19、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20、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

21、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是?

22、《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

答案:

1、予:我;以:来。

2、夫:那。

3、述:描述。备:详尽。

4、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极:尽。

5、开:放晴。

6、薄:迫近。去:离开。

7、景:日光。集:栖止。

8、求:探求。

9、或:或许。为:指两种心情。10、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11、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12、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13、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14、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15 16、17、18、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19、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0、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1、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2、《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姓名 一、基本知识 (一)文学常识 1.范仲淹,自希文,谥号文正,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 2.本文写于作者贬居邓州期间,应好友滕子京要求而写。 3.成语 【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办起来。现形容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兴,起。【气象万千】景象千变万化。今形容家乡或事业壮丽而多变化。万千,没有穷尽。 【心旷神怡】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二、阅读探究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2.“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 生动表现了远山、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气势。 3.第二段表明“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什么?景物特点怎样?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现了洞庭湖景象开阔而多变化的特点,渲染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4.表明洞庭湖的地理优势的句子是什么?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5.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什么?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有联系吗? 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吻合:洞庭湖景色开阔,极有气势,这与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吻合。 6.由景入情,领起下文的句子是什么?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7.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 景色一:天气阴冷(阴);相关览物之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悲) 景色二:春光明媚(晴);相关览物之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 8.“宠辱偕忘”的“宠”和“辱”分别之什么?“宠”:提升;“辱”:降职。9.洞庭湖一带并没有虎和猿,怎样理解“虎啸猿啼”? 可能是迁客骚人览物时产生的幻觉,也可能是由风声产生的想像。 10.郦道元在《三峡》中也以“猿鸣”烘托凄凉的气氛,他是怎样写的?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阴情两幅图画,都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由白天到黑夜。 12.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的实质是什么? 他们的悲喜之情都是“以物”“以己”而生。(以物喜,以己悲。) 13.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 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 14.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阔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天下为己任)。 15.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有开阔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

岳阳楼记 选择题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1.内容理解(3分) (1)第③段加点的“二者”是指第①段的“感极而悲者”和第②段的“喜洋洋者”。这两种人的特点, 若是用第③段的语句表示,即是“”和“”。 (2)第③段加点的“斯人”则是指“。” (蓝色为正确答案) 选择题 1.对文章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 2.对文章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人之述备矣”是对“岳阳楼之大观”的小结,简洁不繁。 B.“然则”轻轻—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反问,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 D.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的景色。 3.“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 A.“不以物喜”和“不以己悲”。 B.“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 C.“忧其民”和“忧其君”。 D.“先天下之忧”和“后天下之乐”。 4.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迁客骚人”就是喜欢舞文弄墨的人。

岳阳楼记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试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山岳潜形.则有去.国怀乡至若春和景.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微.斯人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薄.暮冥冥多会.于此不以.物喜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是进.亦忧,退.亦忧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长烟一空 ..也连月不开.而或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谪.守巴陵郡若夫 ..霪雨霏霏,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4.微斯人,吾谁与归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7.日星隐耀(曜),山岳潜形。 8.(1)山岳潜形 (2)长烟一空 (3)静影沉璧 9.(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 10.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12.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三.简答题 1.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抱负 2.从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第③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4.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 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杜甫顾炎武周恩来)

5.《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请写出符合下面要求的成语: 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______;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______。6.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下句: 7.本文第⑤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退”指的是;“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 9.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 1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11.选文第二段结尾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请你用自己的话并结合引用原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的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2.赏析下面的句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3.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 “感极而悲”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 “其喜洋洋”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 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你认为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赏析(12)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 同的方面: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抒发与民同乐、醉情山水之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是很可贵的。 异的方面:《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扩大胸襟,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直抒胸臆、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磊落情怀。《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 ──《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之比较鉴赏 公元1045年(庆历五年),北宋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因倡议政治改革而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以“朋党专权”等莫须有罪名贬至邓州(今河南邓县)。同一年,欧阳修上书为范辨诬也遭奸佞打击,由河北转运按察使降为滁州太守。《醉翁亭记》(以下简称《亭》)就是欧阳修治滁年余写下的动人篇章。1406年,范仲淹应被贬岳州的滕子京之约,参照《洞庭晚秋图》,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岳阳楼记》(以下简称《楼》)。两位都出身贫寒,自幼丧父,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和庆历新政中又都为引为同志,其作品《亭》、《楼》堪为北宋写景散文的双璧。鉴赏《亭》、《楼》二文,竞相辉映:一边是秀丽的琅琊风光,水彩画似的,山美情溢;一边是雄浑的洞庭波色,油画似的,水美气壮。 1、《亭》《楼》二文同源于“民为邦本”的儒家进步传统,情雅品高。但《亭》袒露的是物喜心乐、忘却己悲的豁达情怀,《楼》推崇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太上忘情”的情操修养。 《亭》的文眼是首段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此时不超过39岁,却屡自称“翁”,亦幻亦真,亦梦亦醒,心明言醉。他痛心于国弱民穷,一生竭忠尽智,却落得个“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下场,因此“苍颜白发”,未老先衰,心理年龄大大超过了生理年龄。他面对“蔚然深秀”的林壑,身处“翼然临于泉上”的小亭,呼吸着山川田野的气息,融进滁人游众宾欢的境界,不禁暂时忘记了无罪遭贬的个人际遇,沉浸在众乐之中。醉翁之醉乃陶醉之“醉”,而非酗酒之“醉”。欧阳的酒量很小,“饮少辄醉”,可能与他的忧民思想有关。他目睹农民把种出的糯米交官府酿酒,豪绅之门酒香扑鼻,农民却买糟充饥,于是愧疚不已,深深慨叹:“我饮酒,尔食糟,尔虽不我责,我责何由逃。”(《食糟民》)。他的目光关注着平民百姓,在醉翁亭上追随着与民同乐,难怪在太守醉之前栩栩如生地描写了滁人游众宾欢的情景。山林乐,众人乐,太守乐其乐。治滁年余,他在给梅尧臣的信中说:“小邦为政,期年粗有所成”。又在《丰乐亭记》中说:“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梅尧臣与欧阳修论诗时说到创作的佳境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六一诗话》)。“乐其乐”三字便蕴含着欧阳修的“言外之意”,此意便是:与民同乐。当然,封建社会是不存在桃花源的,但不念个人坎坷,追求与民同乐,这作为欧阳修的生活理想应该是无可非议的。如果把这种思想比做“秀而繁荫”的琅琊榆,那么那些敲骨吸髓的贪官污吏则是猥琐的狗尾草。 欧阳修为范仲淹辨诬曾上书仁宗,夸赞范是“天下至公之贤。”范文武双全,当年戍守西北,抵御西夏,连敌人都说他“胸中自有百万甲兵”。“燕然未勒归无计”、“将军白发征夫泪”,就是他这段戎马生涯的真实写照。如今他神游在岳阳楼上,一脉河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楼》关注的是“迁客骚人”,首先肯定滕子京贬至巴陵后“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政绩,然后把我们领进两种截然相反的湖光水色中,时而让我们“感极而悲”,时而让我们“喜洋洋者”,盘马弯弓,气势蓄足。正当我们触景生情,悲悲喜喜之际,笔锋又陡

岳阳楼记经典练习题附答案

八下语文《岳阳楼记》中考试题集锦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登斯楼也微斯人 B.此乐何极南极潇湘 C.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译文: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译文: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译文: 3. 写出文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用原文回答)(3分) 答: 4. 作者写“迁客骚人”因天气的阴晴变而引发的不同心情,目的是反衬古仁人,歌颂古仁人。 5.用“/”下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3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6.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_______ 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______ (3)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__________ ⑷是进亦忧,退亦忧__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译文: (2)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译文: 8.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3分) (1)第③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 ___。 (2)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②③段运用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两种心情。 10.第④段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答: 9.请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岳阳楼记练习题选择题狂刷答案卷(2020年)

《岳阳楼记》选择题狂刷答案 1.下列语句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A. 百废具兴具:全、皆 B. 薄暮冥冥薄:迫近 C. 去国怀乡国:国家 D. 锦鳞游泳鳞:鱼 2.下列语句中画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 A. 春和景明四时之景 B.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不可久居 C. 属予作文以记之神情与苏黄不属 D. 把酒临风执策而临之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B.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有时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照耀在湖面上,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C.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虽然如此,那么(洞庭湖)向北通往巫峡,向南远通潇水、湘水,被贬谪的诗人大多会聚在这里,看到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有所不同? D.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啊!要是没有这种人,我能和谁归依呢?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 A. 《岳阳楼记》将群山众流、风光景物、朝暮四时的变化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从而纵议政治理想,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济世情怀。 B. 《岳阳楼记》一文之关键在于“异”字。“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不同的景物引发“迁客骚人”的悲喜感触;“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的影响。 C. “衔远山,吞长江”一句妙极,动词“衔”、“吞”连用,使静景富于动态;而“衔”、“吞”的对象是连绵远山、浩荡长江,则更显动作发出者——洞庭湖的气势磅礴。 D. “浮光跃金”写出洞庭清风月夜,满湖金光跃动的胜状,具有动态美;“静影沉璧”是静景,可见洞庭湖能容千里皓月的襟怀和气势。 5.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与“亭”结缘,不但写出脍炙人口的名篇,还留下联语佳句。在学习《岳阳楼记》时, 小华记下了其中的一些对联,发现有很多都源自《岳阳楼记》的文意,于是他想把与课文无关的对联筛选出去。 应被筛除的一副对联是(B) A.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B.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C.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D. 岳阳楼高巴蜀秀;潇湘水满洞庭春。 6.古诗文中有情怀 下列诗句与《岳阳楼记》作者表达的家国情怀最相近的一句是(C) A.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底天下寒士俱欢颜。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岳阳楼记》表达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怀。 A.不同,作者感叹时不再来,壮志难酬。 B.不同,表现作者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C.相同,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D.不同,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岳阳楼记习题及答案

| 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一、易考实词梳理 1. 通假字 (1)百废具兴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 (2)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________ | 2. 古今异义 (1)越明年 .. 古义:________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增其旧制. 古义:________ 今义:制度 (3)属予作文 ..以记之[F] 古义:________ 今义:名词,文章 ★ (4)薄.暮冥冥 》 古义:________ 今义:跟“厚”相对 (5)则有去国 ..怀乡 ①去:古义:(1)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②国:古义:________ 今义:国家 (6)至若春和景.明(2) 古义:________ 今义:景色、景物 (7)微.斯人 ? 古义:________ 今义:细小 3. 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先:____________ ②后.天下之乐而乐后:____________ (2)动词作名词 ①百废.具兴废[F]:__________ ②或异二者之为.为:____________ ^ (3)形容词作名词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贤[F]:__________ 4. 重点实词 (1)滕子京谪守 ..巴陵郡谪守:__________ (2)越.明年越:____________ (3)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状:__________

胜:____________ (4)横.无际涯 ..横:____________ ? 际涯:__________(5)朝晖.夕阴晖:____________ (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也大观: (7)前人之述备.矣备:____________ (8)南极.潇湘极:____________ (9)迁.客骚人 ..迁:____________ 骚人:__________ (10)若夫淫雨霏霏 ....淫雨:__________ # 霏霏:__________ (11)连月不开.开:____________ (12)浊浪排空 ..排空: (13)日星隐曜.曜:____________ (14)山岳潜.形潜:____________ (15)樯倾楫摧 ....樯:____________ 倾:____________ 楫:____________ ~ 摧:____________ (16)薄暮冥冥 ....薄暮: 冥冥:__________(17)忧谗.畏讥.谗:____________ 讥:____________ (18)沙鸥翔集.集:____________ (19)锦鳞 ..游泳锦鳞: 鳞:____________ ) (20)岸芷汀 ..兰芷:____________ 汀:____________ (21)郁郁 ..青青郁郁:__________ (22)长烟一空 ..一:____________ 空:____________ (23)宠.辱偕.忘宠:____________ 偕:____________ (24)把.酒临.风把:____________ 】 临:____________ (25)予尝求古仁人 ....之心求:____________ 古仁人:________ (26)居庙堂 ..之高庙堂:__________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原文 翻译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 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qīng)。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滕子京)就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原有的建筑规模,在岳阳楼上刻唐代和当代贤人名家的诗和赋,(并)嘱托我用文章来记述(重建岳阳楼)这件事。 我看巴陵那优美的景色,在洞庭湖一带。(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水势浩大,宽阔无际。早晚阴晴变化,景象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既然如此,那么,(从这里)向北面直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贬谪流迁的人,诗人,大多都聚集在这里,看到自然景物所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像那细雨连绵,连续一个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号着,浑浊的浪头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都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桅倒下,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老虎咆哮,猿猴悲啼。登上这座楼,就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惧怕讥讽的心情,满眼萧条的景象,感慨万千,十分悲伤。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上下湖光天色(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滩上的水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时而上

《岳阳楼记》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选择题解析(内容理解)(解析版) 《岳阳楼记》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应滕子京之约,为重修岳阳楼作记,因此本文着重写岳阳楼重修的过程,写岳阳楼其实就是在写滕子京。 B.“衔远山,吞长江”这句中“衔”“吞”两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C.第③④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D.这篇记文以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 解析:A选项“本文着重写岳阳楼重修的过程写岳阳楼其实就是在写滕子京”有误,本文主要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情感,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因此作者写岳阳楼重点是借景抒情,而非重修岳阳楼的过程,更不是为了写滕子京。故选A项。 2、下面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而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勉励友人。 B.“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世态炎凉的悲观情感,希望滕子京具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C.“进亦忧,退亦忧”一句照应了前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与“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表达了古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D.文章结尾点明主旨,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B选项“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世态炎凉的悲观情感”有误,作者并不悲观。故选B项。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在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C.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D.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生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解析:C选项“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有误,《醉翁亭记》的“乐”表达了作者乐民之乐,与民同乐之心.《岳阳楼记》的“乐”,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故选C项。 4、下面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代作记缘由,为后文写古仁人的阔达胸襟作铺垫。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C.本文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D.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解析:D选项“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误,全文的中心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故选D项。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②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 B.文章第②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 C.文章第③④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 D.文章写“暗景”用语雄浑浓郁,状“明景”用词清丽明快。

岳阳楼记选择题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登斯楼也微斯人 B.此乐何极南极潇湘 C.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 4.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C.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5.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认为物质丰富就高兴,不认为个人有所失就悲伤。B.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C不把事物好当作高兴的事,不把个人不顺利当作悲哀的事D.不因为物质丰富而高兴,不因为个人不顺就悲哀。7.对文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胜状:胜景,好景色。B.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C.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D.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8.“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前人之述备矣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9.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 10.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的景色。B.“前人之述备矣”是对“岳阳楼之大观”的小结,简洁不繁。C.“然则”轻轻—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反问,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 1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以物喜A.属余作文以记之B.徒以有先生也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以中有足乐者 1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宠辱偕忘 A.去国怀乡B.沙鸥翔集 C.春和景明D.吾谁与归 1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C.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D.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 B、选文第①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 C、选文第②、③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 D、选文写“暗景”用语雄浑浓郁,状“明景”用词清丽明快。 17.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或异二者之为译:不同于以上两种行为。B.处江湖之远译:住在很远的江湖上。 C.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D.以其境过清译:这里的环境有青青的草。18.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C.甲文中关于“先忧后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

岳阳楼记试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试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一、解释加点字词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予观夫巴陵胜状。 3、前人之述备矣。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5、连月不开。 6、薄暮冥冥,去国怀乡。 7、春和景明,沙鸥翔集。 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9、或异两者之为。 二、翻译下列句子。 10、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三、选择 15、选出举例不当的一项 A.这两段文字多用骈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就是。 B.文中句子对仗工整,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就是。 C.文中有的语句相沿已成成语,如“一碧万顷”、“心旷神怡”就是。 D.文中有些句子凝练而又描写细腻,如“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就是。 16、选出对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 A.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B.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C.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D.日星隐耀,山岳潜行 17、指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A.霏霏、冥冥、郁郁、洋洋的意思分别是:雨雪繁密的样子、昏暗的样子、颜色翠绿的样子、意气风发的样子。 B.“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意思是: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瞧不起。 光荣和耻辱一起忘了。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的意思是:宠辱偕忘”“心旷神怡,C.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1

《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 1. 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语句是:。 2. 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语句是:。 3. 借鸟欢鱼跃、花茂草盛描绘晴明之景的 句子是:,;,。 4. 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 5.“进”“退”分别照应:进:;退:。 6. 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7. 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8. 概括重修岳阳楼时的盛况的句子:。 9. 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 10.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 11.“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 12. 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 13.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广阔浩淼的句子是:,, ,。 14.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千变万化的句子是:,。 15. 写出岳阳楼地理位置的语句:,。 16. 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17. 文中采用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的句子:,。 18. 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用《岳阳楼记》原句回答) 19. 《岳阳楼记》中写道“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在天气晴朗时“登斯楼”就会产生“,”的愉悦心情;在阴雨连绵时“登斯楼”就会产生“,”的悲伤心情。 20. 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 21. 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 22. 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千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 23. 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24.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本文中也有与之境界、情怀相似的句子:,。 答案 1. 浮光跃金。 2. 静影沉璧。 3.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4.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 进:居庙堂之高;退:处江湖之远。 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8. 增其旧制。 9.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0. 属予作文以记之。11. 唐贤今人诗赋。12.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3.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14.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5.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16.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17.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9.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去国怀乡,忧谗畏讥20.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1.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22.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九上《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及答案

— 一、《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嘻!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殍殣(piáo jǐn):饿死的人。②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③敖仓:粮仓。④晏然:安宁的样子。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是时范文正领浙西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B.为术甚备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 C.及公私兴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D.发司农之粟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 (1)又新作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2)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10.依据选文,回答问题。(4分) 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A”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_”和“C”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 ! (A处请用【甲】文语句回答,B、C两处请用【乙】文语句回答。)

岳阳楼记练习题附答案

《岳阳楼记》中考试题集锦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登斯楼也微斯人B.此乐何极南极潇湘C.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译文: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文: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文: 3. 写出文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用原文回答)(3分) 答: 4. 作者写“迁客骚人”因天气的阴晴变而引发的不同心情,目的是反衬古仁人,歌颂古仁人。 5.用“/”下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3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6.解释下面句中的加横线的词。(4分)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_______ 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______

岳阳楼记习题——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 1.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语句是:浮光跃金。 2.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语句是:静影沉璧。 3.借鸟欢鱼跃、花茂草盛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 4.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进:居庙堂之高;退: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8.概括重修岳阳楼时的盛况的句子:增其旧制。 9.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0.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属予作文以记之。 11.“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唐贤今人诗赋。 12.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 万千。 13.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广阔浩淼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 际涯。 14.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千变万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5.写出岳阳楼地理位置的语句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16.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7.文中采用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8.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 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用《岳阳楼记》原句回答) 19.《岳阳楼记》中写道“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在天气晴朗时“登斯 楼”就会产生“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愉悦心情;在阴雨连绵时“登斯楼”就会产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悲伤心情。 20.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1.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2.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千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真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27、岳阳楼记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并能运用。 3、能准确地说出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能熟练运用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文言词汇。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背诵全文。 (2)学会本课文言词汇。 2.难点: (1)能运用文章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准确阐述作者所的主要观点。 知识链接: 1、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2、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学法指导: 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2、重点关注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并适当仿写。 3、找出文中精炼、生动的语言,并写下赏析精彩语段的评论或阐述。 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习内容: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