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观

教师职业道德观

教师职业道德观

谢桂瑢

时光在平凡和平静中悄悄离去,工

作十多年的我一直从教小学数学,再教

育工作中感到了与小学生在一起的快乐,这学期,靳校长让我担任幼儿教师,此

时我心里的感觉是多么美好,无数次的

幻想自己成为一名”孩子王”的快乐情景,当我第一次走进幼儿教室,我既渴望又

害怕面对一群可爱的孩子,面对一张张

可爱的笑脸——他们天真无邪。可是当

我真正走近他们时,才发现原来现实与

理想的距离是那样遥远,还记得刚开学时,有个叫孟思维的孩子每天近班就哭,听着他的哭声看着他紧紧抱着妈妈不肯

放手,我不由得心疼难过,此时我在想

我该怎么办,怎么来安抚他因此当早上

妈妈把孩子送到教室,我会接过孩子把

孩子抱到自己怀里先用纸巾擦拭她的眼泪,安慰他,并用无数次拥抱给孩子一

种安全感,很快这个孩子就接受了我喜

欢我。

课堂上我无数次地蹲下来倾听孩子们的话语,让他们感受到我的爱,我教他们画画、唱歌、折飞机让他们慢慢成为我的朋友,我给他们讲故事,虽然他们有时很调皮,有时又很麻烦,但我还是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因为他们是一群快乐的天使,让我感受到了童话的世界。每当我听到孩子们稚嫩的嗓音喊“谢老师好”我心里总是甜甜的,虽然有时感觉很累,但感觉很踏实,因为有一群喜欢我的孩子每天等我,孩子们进步了,那份收获的喜悦远远超过了他们带给我的烦恼,我经常耐心的告诉他们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不对,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经常教育他们要做一个有爱心懂礼貌的好孩子。

因为我是幼儿教师,我就要对孩子负责,我就要平等地真诚地欣赏和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因为我是幼儿教师,我要用爱满人间的胸怀去关爱一切,对幼儿就像对自己的子女,我愿用自己的双手去托起明天的太阳。

“我的师德观”讨论发言稿通过这段时间的

“我的师德观”讨论发言稿 通过这段时间的教育法律法规学习,讨论和思考,我觉得自己的师德意识增强了,结合所学,以及自己身处的工作岗位来谈谈我的感受和体会。 师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是干这一行必须要要达到的行业要求,教师承担的是教书育人的重任,面临的是未成年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应该相对较高,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能够坚守师德底线,用爱心和责任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我们还停留在以前对教师的要求上,就会跟不上形势,就会被淘汰。 习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好教师的四有标准就是一把尺子,好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好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好教师要有扎实的学识和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以前,我认为教小学生只要具有中等师范毕业的水平就可以了,就足以胜任这份工作,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教育也在改革发展进步,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即便是大学毕业来教小学生,还是得不停的学习,还记得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学校里上课就是一枝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书就可以了,现在上课用电脑,用数字资源包,里面包含动画音视频素材,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节省了时间,现代教育理念时时更新,要学的还很多,觉得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还要下大力气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不高也是师德修养的一部分,其次是要学法,知法、懂法,特别是要学习教育类的法律法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熟知教育类的法律法规,不能做一个法律的文盲,时时处处用法律的准绳来要求和衡量自己的一言一行,这一两年,每学期坚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和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觉得自己知法,守法的意识和水平提高了,教育类法律法规的全面系统的学习,对自己来说是警醒,是教育,是保护,更是师德水平的提升。 再次,我觉得还是要学习正反两方面的材料,学习已经发生过的违反师德案例,时时关注网络媒体报道的有悖师德的典型材料,以他们为反面教材,从中汲取教训,用以警醒自己不犯类似的错误,同时向我们本校,本县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习,向他们学习精湛的教学技艺,高尚的道德风采,以他们为学习借

我的师德观演讲稿

我的师德观演讲稿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我现在是一名普通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十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灯

光,作业本上殷红的心血,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首先,我们要自觉创造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应成为我们的职业立场。只有这样,我们在喧嚣的花花世界才不至于轻易迷失自己。比如,在面对家长物质上的“尊重”时,面对市场经济的遍地诱惑时,我们该如何固守自己的价值观念,坚持自己的生活信条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你是否找到了从事这个职业的尊严、价值与激动人心的幸福?如果找到了,面对家长,我们将成为他们思想上的朋友、育人中的伙伴。只有这样,朴素而平凡的教师生活才会变得充满智慧与人格的挑战,天天面对的学生在我们眼中才会每天都是新的。这就是教师独有的享受。也只有这样,教师职业才能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第二,我们要在真实的道德冲突中实现道德的发展。教师也是真实生活情境的个体,在那些复杂而难以取舍的道德冲突面前,有时侯,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很难。但只有这样的真实经历,才真正考验着我们的道德。我只想说,“德”是一

“我的师德观”讨论发言稿

“我的师德观”讨论发言稿 长白第一实验小学林艳通过这段时间的教育法律法规学习,讨论和思考,我觉得自己的师德意识增强了,结合所学,以及自己身处的工作岗位来谈谈我的感受和体会。 师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是干这一行必须要要达到的行业要求,教师承担的是教书育人的重任,面临的是未成年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应该相对较高,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能够坚守师德底线,用爱心和责任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我们还停留在以前对教师的要求上,就会跟不上形势,就会被淘汰。 习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好教师的四有标准就是一把尺子,好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好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好教师要有扎实的学识和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以前,我认为教小学生只要具有中等师范毕业的水平就可以了,就足以胜任这份工作,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教育也在改革发展进步,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即便是大学毕业来教小学生,还是得不停的学习,还记得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学校里上课就是一枝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书就可以了,现在上课用电脑,用数字资源包,里面包含动画音视频素材,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节省了时间,现代教育理念时时更新,要学的还很多,觉得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还要下大力气

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不高也是师德修养的一部分,其次是要学法,知法、懂法,特别是要学习教育类的法律法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熟知教育类的法律法规,不能做一个法律的文盲,时时处处用法律的准绳来要求和衡量自己的一言一行,这一两年,每学期坚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和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觉得自己知法,守法的意识和水平提高了,教育类法律法规的全面系统的学习,对自己来说是警醒,是教育,是保护,更是师德水平的提升。 再次,我觉得还是要学习正反两方面的材料,学习已经发生过的违反师德案例,时时关注网络媒体报道的有悖师德的典型材料,以他们为反面教材,从中汲取教训,用以警醒自己不犯类似的错误,同时向我们本校,本县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习,向他们学习精湛的教学技艺,高尚的道德风采,以他们为学习借鉴的榜样,时时激励自己向他们看齐。 此外,我觉得还要加强“三德”修养,守公德,修品德,崇道德,要有一颗公德心,比如,过马路走人行道,上车,打饭,就医要排队,有秩序,在公共场合说话要注意分寸,影响,以及环境卫生,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崇尚道德修养,时时处处不仅仅是学生的榜样,更是其他人的榜样, 最后,我觉得还要把教师这个岗位当做自己毕生的事业来做,而不仅仅是当成谋生的职业,对学生充满爱,充满感情,把学生当做朋

杨俊武师德观

新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观 张山营中学杨俊武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教师承担着传承文明、教化世人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任。进入新的千年,跨入世贸组织的门槛,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网络平台不断更新换代,这都对学校的师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而师德观教育又是师德教育的核心问题。为此,我认为,当今的师德观教育亦需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既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需要,不断更新师德教育的内容,又要把师德教育与教师的切身利益、自身发展、岗位竞争和立业需要结合起来。即德利合一的利益观。 我国历史上传统的价值导向是“正义谋利”、“重义轻利”。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师德观教育是“安贫乐教”、甘当“蜡烛”、无私奉献。显然,这是不全面的。 然而,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人心不古、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甚嚣尘上的倾向。受其熏染,少数教师以功利主义思想对待事业和工作,甚至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作为价值取向。有的教师以等价交换的原则对待工作,斤斤计较,“给多少钱、教多少课”;有的教师热衷于有偿家教,捞“外快”;有的领导和教师在保送大学生、研究生和评选“三好”生、优秀班干部及评奖等方面,利用职权谋取个人好处;有的学校为了“创收”,乱摊派、乱办班、乱招生、乱发文凭、乱收费等,致使学校这片净土也沾染上铜臭气,出现腐败现象。 教师追求物质利益,希望自己的生活更美好,是无可厚非的,但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正确地看待金钱和利益。我们并非一概地排斥“利”,而是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行为;主张见利思义,仁中取财,义中取利,利以义取,也就是采用正当的手段,追求正当的利益,靠自己的双手和知识,在党和国家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勤劳致富。尽管“安贫乐教”不再是当代教师的唯一价值取向,然而,求富叛道、见利忘义也是人民教师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一、简答题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答:(1)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2)从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3)从教师职业及个人修养来看,师德具有导向性;(4)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2.简述教师与家长合作沟通的态度和技巧。 答:合作态度:(1)谦虚和蔼、(2)尊重理解、(3)一视同仁、(4)角色置换。 合作技巧:(1)称呼得体、(2)语气委婉、(3)正确运用非语言技巧 3.简述教师的职业纪律。 答: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主要有:(1)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2)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3)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4)从一点一滴做起;(5)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4.如何建立双赢的人际关系。 答:建立在利人利已观念上的人际关系,以厚实的感情账户为基础,彼此互信互赖。把个人的聪明才智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浪费在相互猜忌和设防上。组织人际关系不可否认问题的存在或严重性,也不强求泯灭各方的分歧,只强调以信任、合作的态度面对问题。求同存异。5.简述教师在公正对待学生方面的“偏爱”、“偏见”的危害性。 答:教师在公正对待学生方面往往出现的误区是对优生的偏爱和对差生的偏见。(1)对优生的“偏爱”,容易使那些自觉性、自主性不高的学生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从而产生一种自卑感,进而放弃某门功课的学习;(2)对差生的偏见,就是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歧视,就会增加学生的厌学情绪,进而造成学生逃学、辍学等,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 6.简述国外教师道德教育的共性特点。 答:(1)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建设,(2)注重划分师德规范的结构层次以便实施操作,(3)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4)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化与养成。 7.教师道德教育的现代要求是什么? 答:(1)教育观念现代化,就是要确立以更新观念为先,以高尚师德为本的观念;(2)才学知识现代化,就是要努力学习,丰富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3)教育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在教学、育人、管理、创新上具备过硬教育学生的能力;(4)心理素质现代化,就是要优化情感、性格、意志、心理调适,心理保健、心理体验等方面的心理品质。

现代师德观的内涵

现代师德观的内涵 一、继承和发扬传统师德观的合理因素,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潜心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尤其作为当代社会的教师,其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效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作为教师必须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师德观中的合理因素,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并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不计名利,心无旁骛,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 二、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自从人类进入了民主文明的法治时代,教育就不再作为统治者愚弄麻醉人民,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而成为培养能够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的专门机构。传承人类文明,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合格公民,是现代教育,也是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教书谋生的同时,是否存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是衡量一个现代教师是否拥有师德的重要标准。 三、实施现代民主教育,杜绝传统专制教育对学生的戕害。 现代民主教育,即培养学生民主意识和能力的教育。民主意识主要指平等意识,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平等的国家公民,享有平等的民主权利。民主意识还指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每个社会成员对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都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回溯历史,人类民主平等,做国家主人的愿望由来已久。俯瞰今天,世界及我国都进入了民主法治社会,民主进程已不可阻挡。当今时代需要的不再是只知顺从主子的奴仆,而是懂得人的尊严,具有独立完整的人格,既能享受民主权利,又能承担社会责任的具有民主意识和能力的社会公民。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施现代民主教育,还是沿袭传统专制做法,这关系到我们是否在旅行教师职责,是否在为祖国培养合格公民。 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至今还有许多教师有意无意地沿袭了传统教育中的专制理念和习惯做法。缺乏民主平等观念,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在学生面前摆出全知全能,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采用传统的“人治”模式,靠个人威信管理班级。忽视学生个体差异,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拔苗助长”。对学生简单粗暴,甚至实施高压,体罚、变相体罚手段,美其名曰“负责任”,出了问题还喊冤!殊不知,这种高压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往往心态扭曲,形成奴性人格,不符合未来社会的要求。这种“负责任”的教师实际正在干着对学生,对未来社会“极不负责任”的事情! 四、坚持素质教育,抵制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的不合理已经被人们公认。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民主、文明、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理想的教育模式。它符合现代及未来社会的要求,体现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普遍愿望,代表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中国教育的希望。

师德

1、所谓“正当的途径”是指获得幸福的手段必须具有道德意义,即幸福要以道德为必要前提。 2、道德,只有在促进人类幸福之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离开了幸福,道德就是抽象的概念、符号;幸福,只有得到道德的引导才有可能实现,离开了道德的制约,幸福不仅是片面的,更是难以全面实现的。此为幸福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3、教师职业道德,即“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道”即道理,“德”即品行 4、《孟子》:“庠者,养也。”庠,是学校的萌芽,而从事养老和教育的人,便是教师的萌芽。 我国古代师德规范:“仁且智”朱熹制订《白鹿洞教条》(朱子教规) ?一、孔子的师德观 “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一)学而不厌(二)温故知新(三)诲人不倦(四)以身作则(五)爱护学生 (六)教学相长 ?二、孟子的师德观 “性善论”,仁、义、礼、智四德。 (一)持志养气(二)反求诸己(三)意志锻炼(四)存心养性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三、董仲舒的师德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二)“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三)“必仁且智” ?四、韩愈的师德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 (二)教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三)师生关系:“教学相长”“能者为师” ?五、王夫之的师德观 (一)“必恒其教事” (二)“明人者先自明” (三)“正言”“正行”“正教” ?中国古代哪些优良的师德传统值得继承和发扬? (一)热爱教育,诲人不倦(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三)传道授业,教书育人(四)虚心学习,学而不厌 我国近现代师德规范 ?一、徐特立的师德观“经师”“人师” (一)立足人民,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二)“树人收获金如斗” (三)“专心致志,钻研业务” (四)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五)“自己做刻苦的模范” 徐老同志: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 ?二、陶行知的师德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一)“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二)“追求真理做真人”的人格品质 (三)“甘当骆驼”的奉献精神(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德情操 (五)“以教人者教己”的学习态度 ?三、杨贤江的师德观 (一)教师要担负起学生“全人生指导”的责任(二)教师要肩负起社会的使命 (三)教师应当是一个革命者(四)教师要有高尚纯洁的美德,能起表率作用 ?我国近现代哪些优良师德传统值得继承和发扬? (一)教师要肩负社会责任(二)教师要有献身精神(三)教师要有民主精神 (四)教师要敢于创造(五)教师要锐意进取,不断学习(六)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外国师德规范综述 ?一、外国古代教育家的师德观 (一)古希腊教育家的师德观

孔子师德观

孔子就是我国最早的,也就是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她在从教的生涯中创立了系统的教育思想,为后来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独特的师德观,成为后世为师者的指导思想,其身体力行的师范行为,成为后来为师者的榜样。当今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孔子的师德思想,为我们确立新的师德观就是大有裨益的。 1.“仁”就是孔子师德观的哲学基础。 春秋就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群国之间战争连绵不断、宫室内部新权与旧贵争夺权力的斗争此起彼伏的大变革、大转化的时代,也就是百家争鸣、观念更新、人才倍出的年代。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耳闻目睹了这种‘礼崩乐坏’、‘世风日下’缺乏人伦道德的状况,提出了崭新伦理学说,即“仁”的哲学思想。她讲的“仁”从《论语》中瞧包括做人的全部规范,诸如:忠、恕、考、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那么,“仁”的最根本的涵义就是什么呢?孔子解释说:“仁者爱人”。从这种观念出发,孔子对施“仁”的方法,行“仁”的表现,仁与智、能的关系进行了精辟的评述。 孔子在《论语》中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譬,可谓人之方也已。”这就就是说,仁就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脚,要使她人也站得住脚;自己要行得通,要使她人也行得通,能够从身边拿一件事作例子,推广开去。可以说就是实行仁德的方法了。 在她瞧来对于一个愿意学习的人,应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在日常生活中,她认为如下表述就接近于“仁”或就是“仁德”了。“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即刚强、果断、质朴、言语谨慎,这四种品质都具有的话,可以谓近乎仁德。她还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她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主,泛受众,而亲仁。”意思就是,年轻人在爹娘面前,得孝顺,与兄长处,得

我的师德观

我的师德观,师德的提升是他律还是自律 ——六年级数学教研组陈老师:师德是老师行为道德规范的简称,师德主要靠自律和他律将结合。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育人培养人的使命重任,师德好坏与否无疑是关乎教育形象威信、牵动社会大众神经的最敏感的话题、最核心的内容。不可否认,近年来相关部门对师德师风的重视程度不可谓不大,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等全面配套的系列文件,基本形成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一体化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彭老师:首先,师德是老师行为道德规范的简称。从名称上我们不难看出,师德,从属于道德规范。大家都知道,法律所规定的即为必须做或是必定不能做的事情,而道德规范规定的则是应当做或不应当做的事情,从这个层面上讲道德规范取决于个人的道德觉悟,也即是非客观强制性意愿。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地区,大家明知道随地吐痰是违反社会道德的事情,照样有人照做不误。同理,师德是老师行为道德规范,因此很多老师明知收受学生家长礼物是违反师德的行为,还是照做不误,甚至成为了一些地方的潜规则。其次道德规范多为特定人群行为的总结,多数是大家认可,一般不需要成文规定。即使有成文规定,也不太具备对违反规定人员的统一处理意见(比如个校的规定是个管个的,违反处理各不相同)也不具备强制的他律条件。综上师德主要靠自律。 李老师:诚信主要靠自律还是他律,要认识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诚信,诚实即诚实信用,其内涵有两层意思,第一是遵守诺言,恪守信用;另一层意思,要善意的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损害他人和公共的利益。自律就是用理性与良心对自我的行为进行约束。他律是人们借助于外力约束自我行为。通过对以上的理解我方认为诚信主要靠自律,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辩证法告诉我们,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内因才是根本,外因只是条件,

孔子师德观

孔子是我国最早地,也是最有影响地思想家、教育家.他在从教地生涯中创立了系统地教育思想,为后来教育事业地发展起到了巨大地作用.其独特地师德观,成为后世为师者地指导思想,其身体力行地师范行为,成为后来为师者地榜样.当今我们在新地历史条件下,研究孔子地师德思想,为我们确立新地师德观是大有裨益地. .“仁”是孔子师德观地哲学基础. 春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群国之间战争连绵不断、宫室内部新权与旧贵争夺权力地斗争此起彼伏地大变革、大转化地时代,也是百家争鸣、观念更新、人才倍出地年代.作为伟大地思想家孔子耳闻目睹了这种‘礼崩乐坏’、‘世风日下’缺乏人伦道德地状况,提出了崭新伦理学说,即“仁”地哲学思想.他讲地“仁”从《论语》中看包括做人地全部规范,诸如:忠、恕、考、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那么,“仁”地最根本地涵义是什么呢?孔子解释说:“仁者爱人”.从这种观念出发,孔子对施“仁”地方法,行“仁”地表现,仁与智、能地关系进行了精辟地评述.孔子在《论语》中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譬,可谓人之方也已.”这就是说,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脚,要使他人也站得住脚;自己要行得通,要使他人也行得通,能够从身边拿一件事作例子,推广开去.可以说是实行仁德地方法了.在他看来对于一个愿意学习地人,应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在日常生活中,他认为如下表述就接近于“仁”或是“仁德”了.“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即刚强、果断、质朴、言语谨慎,这四种品质都具有地话,可以谓近乎仁德.他还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他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主,泛受众,而亲仁.”意思是,年轻人在爹娘面前,得孝顺,与兄长处,得敬爱,说话得谨慎、诚实可信,广泛地友

我的师德观

师者的高度源于不断地学习“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得太久,必需使他们一面教一面学,活到老,学到老。当然,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这是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的一段话,由此可见对于一名教师学习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如果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那么不断地学习则是使这一天职完成的更加完美的基石。 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是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是永恒的。职业的特点要求教师要做孜孜不倦的“学者”。 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还应该是不断学习的“学者”。如今,社会、学校、家长乃至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学校需要专业化的教师,家长望子成龙,学生要全面发展等等,面对这些现实,做为教师唯一的选择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的整体素质,使自己始终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武凤霞老师之所以能把课上的如此精彩,与她的知识内涵是分不开的。她的课丰满,趣味横生,课堂活跃,让人听了之后意犹未尽,为什么?我觉得这些都源于她有广博的知识,有较强专业能力。她传达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课堂上她将教科书中的知识和与本课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专业能力这些是无法做到的。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在探寻新的教学模式,一直在致力于改变过去的“一言堂”,所有的教育者都在为之努力。可是,几年过去了,我们的课堂从本质上得以改变的有多少?

又有几个人完全从过去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了呢?我认为不是我们 的教师不想改,有谁不想把课上的像专家那样精彩?但是由于大多数的教师的知识储备匮乏,专业能力的低下使他们根本无法驾驭这种充满活力的课堂。我们要求学生创新,自己却无法在创新的路上走下去,又怎么能引导学生做到?把学生的创新意识抹杀的也不乏其人。我们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教师本身又有多少能做到旁通、做到反三呢?试问长此以往课堂的活力还从何而来?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活力应该是学生思维的活跃而不单单是形式上的活跃。教师是课堂活力的源动力,一句恰到好处的提点、一句精炼的概括都是点睛之笔,而要做到这些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是做不到的。所以要不断地学习,如果停止了学习,那么工作就会如同机器运动,不仅工作变得毫无生趣,生活也会失去活力。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可是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一桶水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必须使自己成为源头活水,常涌常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应该是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而这一溪活水只能来源于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是践行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 新的师德规范明确指出: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工作上兢兢业业,对学生充满爱心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表现,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强的专业

你认为当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观

你认为当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观师德,人们都愿意将它解释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种所有为师者均应遵守的行业规范,行为准则。我认为,师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符合社会规范,又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它是教师群体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总和。师德的内涵,也是经过长期的积淀而被人提炼而成的。它与时俱进,反映出各个时代的特征。不同时代的教师就应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风貌。 一、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理解 首先,我认为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以对学生爱为核心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师之爱不同于父母的亲情之爱,这种爱要着眼于对全体学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全面发展。 其次,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包括先进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关系观,代表先进的文化。必须要反应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教师来说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 再次,新时期的师德,还应表现为一种具有表率作用的人格魔力。孔子曰:“起身正,不令而行;起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因素。我觉得将教师喻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 二、对新时期是的建设的思考 1、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我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教育教学同样处于

与时俱进的状态,所以,要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我一定会终身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我会提高业务修养,不断学习,改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能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前人,敢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始终站在教改的前沿。走持续发展的到路。 2、注重小节,修炼人格 教育无小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而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过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现的,因为学生眼中的教师都是具体的,而教师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式人物”。所以,我们必须注重从小节抓起,重视人格的修炼。我要以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学生。作为学生的榜样,引路人,要做到为人师表,时刻铭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更多的具有高素质人的诞生,培养学生现代具有的素养。 3、乐于奉献,实现自我 教师需要一种奉献精神。我们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进取精神。我会制订个人的奋斗目标,不断追求成功。建立平等的思想,建立服务育人的理念。为教育事业,为学校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切,在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师德建设是与是俱进的,我会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坚持以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自我,我会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育人功能和为人师表的作用,把师德工作渗透到教育

我的师德观

我的师德观 横峰小学王权世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具备良好的师德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论师当有德,为师德为先。有德之师,千古楷模;有德师人,师之无愧。师德,乃教师的灵魂。良好的师德具有极强的教育导向功能、无形的渗透熏陶功能和鲜明的激励示范功能。 中科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曾在《教授的职责》一文中,明确指出教授的职责首先是向学生讲授如何做人,其次是如何思考,第三才是具体的专业知识。这三者并非分得很清楚,它应当是融为一体的。 师德的核心是敬业、爱岗、奉献。教师应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敬业爱岗,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视野开阔,不断创新;求真务实,治学严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教师应在学生面前树立起五个形象:热爱学生的慈母形象、严格要求的严父形象、感情真挚的朋友形象、率先垂范的榜样形象、学识渊博的名师形象。我觉得,如果以“木桶理论”来比喻教师的素质,那么教师的知识水平、工作态度、教学能力、身体心理素质均可算作桶帮,而桶底则是德行,是教师的人格素质。 学校形象以高尚师德为第一标识,优良的师德传统是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思想动力。我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涌现了一大批师德先进个人和集体,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师德传统,构成了我校创建国内一流大学的重要精神资源。这表现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敬业爱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视野开阔,不断创新;求真务实,治学严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等。这是我校师德的

主流,也是我校所以成为国内知名高校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必须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教师的思想状况也在发生一些变化,部分教师的师德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一些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甚至个别教师在思想政治倾向上有问题;个别教师治学不严谨,学术功利化倾向严重,缺乏整体协作精神等。这些问题,尽管是在极少部分人身上存在,但必须引起注意,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影响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重要工作。 师德建设是塑造教师灵魂的过程。近年来,我校在各类教师先进典型的推荐和筛选中,突出了教师师德的地位。在学校已经制度化的教学、科研奖励中也突出师德建设的内容,在教学、科研成果水平大体相当的情况下,充分重视师德因素。参照其他高校的做法,强调“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我们还要建立一系列制度规范,从不同角度提出我校教师师德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思路以及具体实施的基本原则,将师德建设落实到学校的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从而使得我校师德建设工作目标明确,有章可循,营造弘扬优良师德的氛围。同时我们要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将师德建设工作同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时刻把教师的需要和冷暖放在心中,关心、理解、体贴教师,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思想道德建设寓于多做实事、好事的实际工作,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增强师德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全国师德建设论坛上对师德建设有非常明确的意见,与全校教师共勉。 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要志存高远、爱国爱教。要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爱祖国、爱人民,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

2020年教师必须遵守的师德观心得体会

2020年教师必须遵守的师德观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通过学习与讨论,受益不浅,感触颇多,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教师必须遵守的师德观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教师的师德观心得体会(一) 一、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学校教育虽说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教师的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径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导,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二、加强师德建设,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然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教学中依赖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气氛以及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举止。推进教育教学的融合管理的根本保证,是有一支思想过硬、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要全员有意识、人人有责任,人人都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道德权威。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对学生道德纪律的实施需要借助的是教师的道德权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纪律强权。道德权威来源于教师的师德,教师的人格力量。 三、“心中有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牵挂。

在我们心中要有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每位教师要重视感情上的熏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自觉地把培养美好感情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情是师生交流的纽带。杜甫有诗句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其说的是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不如说是教师的感情特点。作为教师对学生必须具有普遍的爱,爱每一个学生,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兼具有父亲式的严格,母亲式温柔,朋友式的平等。是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然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它是学生心灵的重要支撑,它为学生共同生活的学习提供着爱的示范,对学生行为起着强烈的潜移默化作用。我希望我们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善于体察和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将爱的雨露洒向每个学生心理发展的良师益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摆脱困境,完善自我。叶圣陶先生“千教万教,认真求真,千教万教学做真人”说的是教师的追求是一个真实。让我们大家一起向这同一方向共同努力,都能成为学校“师德”标兵。 总之,做为教师,他的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原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体现平等和尊重,才能体现出我们人民教师优秀的师德,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会象我们所希望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作为教师对学生必须具有普遍的爱,爱每一个学生,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兼具有父亲式的严格,母亲式温柔,朋友式的平等。是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然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它是学生心灵的重要支撑,它为

我的师德观

我的师德观 大力弘扬良好师德是教育永恒的主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每一位教师在继承和发扬敬业和奉献的职业传统美德的同时,都应该在自己的学识、水平、仪表,特别是教育观点上完成自我更新。在育人的同时,持续地“自育”,重塑二十一世纪教师新形象。 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我校的很多老师在班主任的位置上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她们心系学生,勤勤恳恳的在自己的岗位做着简单却又繁琐的工作,这种忘我的崇高精神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学习的,也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2.热爱学生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的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师,要想教人必须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只有以身作则、爱岗敬业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同时,教师的职业是一份特殊的职业,这个职业有苦也有乐,有得也有失。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是我们每个教师努力的方向。我们要明白: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教书育人的功能。 3.做好本职工作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持续进取。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生命成长。生命的基本需要是物质与精神,孩子的精神从哪里来,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靠教师人格的影响和人性的发挥。教师的崇高在于无私的奉献,在于爱心的流淌,在于对孩子的尊重。“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是一个教师永远追求的教育境界。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到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包括你的外表,你的体态,你的眼神,

陶行知师德观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后改名知行,最后改名行知,安徽歙县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为民族、为人民的解放而奋斗的精神,为人、治学、处事的崇高品德都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去研究陶行知的师德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认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只有把自己的整个爱心无私地奉献给孩子,才能完成教育的使命。他是一个不计个人得失、富于献身精神的人,他为了改造中国的乡村教育,辞掉了大学教授的职位,把多年积蓄的一千银元拿出来试办晓庄师范学校,现在陶行知的出生地歙县黄潭源村,除了故居屋基前后的流水和翠竹外,没有任何产业。他完全实践了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誓言。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操,闪烁着伟大中华民族的光辉,它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去学习、继承和发扬,是后代人永远学习的榜样。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突出地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也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陶行知认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师之乐无教学之苦?,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他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我们只要认真学习陶行知先生的这种高尚的师德修养和献身精神,努力去开发和利用他的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精神财富,就一定会有力地促进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三、热爱人民 陶行知一生“爱满天下”。他爱祖国、爱人民、爱儿童、爱青年、爱朋友、爱科学、爱民主、爱人民的教育事业,是一位浑身充满爱的教育家。他爱的是什么呢?是?爱人类中最多数的而最不幸的中华民族”、“爱中华民族中最多数而最不幸的农人?。陶行知出身贫苦家庭,自幼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主义资本主义和剥削和压迫之苦,

我的师德观

浅谈我的师德观 教师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任务,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行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作为一名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之前,首先要塑造好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又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才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才能塑造好学生的灵魂。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的言行,点点滴滴,随时都注入到学生的心头,起到影响和感化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身体力行,时时刻刻以自己的人格影响人,以自己的品行感化人,以自己的言行引导人,处处是学生的模范,事事是学生的榜样。每一个教师都应把提高思想素养放在重要位置,从“树形像、铸师魂、做表率”出发,要求自己事事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高雅的气质影响人,所以教师必须从师德修养方面做起,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

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隐私。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任何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要用热情的话语鼓励他;当学生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应尽量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当学生犯错误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自己是犯错学生时需要听哪些话。对学生要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常要换位思考,要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看问题善恶清楚、是非分明,不因个人好恶而偏袒学生、嫌弃学生。对学生不分贫富,不论成绩好坏,要平等对待,倾注一样的心,付出同样的爱,一视同仁、公正无私,这是教好书,育好人的前提条件。 其次,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勤奋学习,勤奋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作为教师,是否勤奋学习,勤于钻研,有没有进取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业精者堪称师。作为教师,更要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使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要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相关知识,且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业务能力。在教学中,认真学习、贯彻新课

论新时代的师德观

论新时代的师德观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教师职业也面临着全新的环境。面对社会转型时人们心态的变化、社会利益分配的调整,教师也面临着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重新评价自己岗位的工作价值,在新的社会环境中重新定位教师道德的内涵。新环境下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师德观: 1、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教师对待自己的教育职业,要有忠于事业的意识,踏踏实实开展工作,热爱自己的职业,不为外界环境所迷惑,忠于职守。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无怨无悔。把教师职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献身教育事业当作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的体现,自觉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坚定树立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在工作中不为名利,在教学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关注学生,公平公正 教师对待自己的学生,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欣赏学生的优点,包容学生的小错误。同时,对待每个学生的关注和关爱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公正地评价爱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成绩,教师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好的老师有可能创造一个天才,一个坏的老师会断送孩子的一生。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发挥好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3、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新时代的师德观,还应包括对待自己的同事要尊重和信任,要加强协作,共同为教育事业而努力,共同的进步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同事间的成功经验,不吝惜分享自己好的教学方法,互利互助,乐于奉献。同时,对待学生家长和学校外的人员要主动沟通,平等相待。

4、不断学习,锐意进取 新时代的教师,还应认识到教育环境的变化,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使自身达到新形势下教育事业的各项要求,解放思想观念,与社会共同进步。把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也纳入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浪潮,为学生做好学习的表率。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保证教师的教学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与时俱进的、富有创新能力的现代教育人才。 时代在变化,新时代也赋予了师德新的内涵,但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从未减弱,而且应该在新时代里得到进一步加强。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充分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