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

教案

第1章电路分析基础

本章要求

1、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功能,了解元件模型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深刻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3、掌握理想元件和电压源、电流源的输出特性;

4、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5、深刻理解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并能熟练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6、深刻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概念;

7、熟练掌握弥尔曼定理、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

8、理解受控电源模型, 了解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是电路分析的重要基础。电路的基本定律和理想的电路元件虽只有几个,但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具体电路,都是由这些元件构成,从而依据基本定律就足以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计算。因而,要求对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熟练应用、打下电路分析的基础。依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介绍电路中常用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线性直流电路,原则上也适用于其他线性电路。为此,必须熟练掌握。

1.1电路的基本概念

教学时数1学时

本节重点1、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电路变量(电动势、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3、电压、电位的概念与电位的计算。

本节难点参考方向的概念和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通过与物理学中质点、刚体的物理模型对比,建立起理想元件模型的概念,结合举例,说明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在分析电路中的重要性。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位的计算过程。

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法与电子课件结合。

教学内容

一、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1、实际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1)组成:电源(信号源)、负载和中间环节

(2)作用:a.电能的传输和转换;b.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2、电路模型:

考虑电路分析的需要,建立理想电路模型。

(1)理想电路元件概念:忽略实际元件的次要物理性质,反映其主要物理性质,把实际元件理想化。

(2)电路模型的概念:实际电路中的实际元件用理想元件代替的电路。

例如手电筒电路:

实际电路 手电筒电路模型

3、常用的理想元件: (1)

理想电压源

理想电流源

(2)耗能元件: 电阻

(3)

电容 电感

二、 电路分析中的若干规定

1、 电路参数与变量的文字符号与单位 电路参数的概念:理想元件的数值。

变量的概念:电路中的电动势、电压和电流。 (1)文字符号的规定:

①电路参数的文字符号用大写斜体字表示,如电阻R ; ②电路变量的文字符号:

直流量:用大写斜体字表示如电压U 、电流I ;

瞬时量和时变量:用小写斜体字母表示,如电压u 、电流i ;

③单位的文字符号:用国际通用的文字符号表示。单字母的单位用大写正体 字母表示,如V 、A 等;复合字母表示的单位,第一个字母正体大写,以后的字母正体小写,如Hz 、Wb 等。

2、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

电路变量的实际方向:物理学中的规定:电动势的方向是在电源内部,低电位点指向高电位点的方向;电压的方向是高电位点指向低电位点的方向;

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流动的方向,如图(a)所示。

变量参考方向概念的引入:

变量参考方向又称正方向,为求解变量的实际方向无法预先确定的复杂电

b)所示。

(a)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b)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参考方向标示的方法:

①箭头标示;②极性标示;③双下标标示。

注意:

①参考方向的设定对电路分析没有影响;

②电路分析必须设定参考方向;

③按设定的参考方向求解出变量的值为正,说明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相同,为负则相反。

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

一个元件或一段电路上,电流与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时称为关联参考方向,反之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欧姆定律在不同参考方向情况下的表达形式: 关联参考方向:U=RI 非关联参考方向:U= –RI

例:已知图(a )、(b )电路和变量的参考方向,求电流I 。 解:(a )图中电阻电压与流过电 阻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据欧姆定律

U=RI

则 A 32

6===R

U I

(b )图中电压与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a ) (b )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 U= –RI 则 A 32

6-=-=-=R

U I

结论:(a )图解得I 为正,表明电流的实际方向与所设参考方向一致,而(b )图解得I 为负,表明电流的实际方向与所设参考方向相反。

3、功率

规定:吸收功率为正,发出功率为负。

在此规定下,元件的功率计算在电压、电流取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时具有不同形式。

关联参考方向时: P= U·I 非关联参考方向时:P= –U·I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任一电路在任一瞬时所有电源发出的功率的总和等于所有负载吸收功率的总和;或所有元件瞬时功率的代数和为零,

∑P 发出=∑P 吸收,或∑P=0

称为功率平衡方程式,常用于验证电路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

三、电路中的电位和电压

物理学中给出了电位(电势)和电压(电势差)的定义。电位只有相对的意义。只有选定了参考点,并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零,则某点电位才有唯一确定的数值。电力工程中规定大地为电位参考点,在电子电路中常取机壳或公共地线的电位为零,称之为“地”,在电路图中用符号“ ”表示。

电路中电位的大小、极性和参考点的选择有关。原则上,参考点可以任意选择。参考点不同时,各点的电位值就不一样。

电压是两点间的电位之差,具有绝对的意义,与参考点的选择毫无关系。 图(a )所示电路选择了e 点为参考点,这时各点的电位是:

V

6)5()654(V )510()65()65(V 5,V 10,V 0=-+Ω

+++Ω

+=++=+=-=====d de bd b de d ae a e V I V V V V V V

V V

V 1)5(66=-+=+=+=d de cd c V I V V V

如果选定d 点为参考点,

则各点的电位将是 V 5,V 6,V 11,V 15,V 0=====e c b a d V V V V V

在电子电路中,电源的一端通常接“地”为了作图简便和图面清晰,习惯上不画出电源, 而在电源的非接地端注明其电位的数值。

图(b )就是图(a )的习惯画法。 (a ) (b )

1.2电路的基本元件

教学时数 1.5学时

本节重点 1、理想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 2、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本节难点 电源等效变换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针对电容、电感伏安特性和储能的相似性,对比讲解帮助学生理 解和记忆,举例说明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手段与电子课件有机结合。 教学内容

一、理想线性电阻元件

电阻是反映将电能不可逆地转换为其它形式能量性质的理想化元件,如白炽灯、电炉丝等均可理想为电阻。

1、

伏安特性:

线性电阻 R 为常数,电阻两端电压与流过电流的瞬时关系满足欧姆定律

u= R i

电压单位为V ,电流单位为A ,电阻的单位为Ω (k Ω、M Ω)。

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b)。 2、

电阻的功率: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时

R

u Ri ui p 2

2

=== (a ) (b ) 二、理想线性电感元件

凡是具有电流建立磁场,能储存磁场能量性质的元件用电感表示,如线圈、日光灯镇流器等。

1、伏安特性:

电流流过电感元件产生的磁通为Φ,电感元件匝数为 N ,则磁通匝链数链Ψ= N Φ,元件的电感(自感系数、电感系数)定义为

i

L ψ

=

线性电感L 为常数。Ψ单位Wb ,i 单位A ,则电感的单 位H 。电感单位常用mH ,1H=103mH 。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电感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dt

di

L dt d e L -=-

=ψ 如图示变量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电感两端的感应电压

dt

di

L

e u L =-= 上式为电感的伏安特性。在任一瞬时,感应电压与电流的时变率成正比。对于直流电流,感应电压u=0,即电感元件对直流而言相当于短路。

2、电感的能量

理想电感是储存磁能的元件,不耗能。流过电感的电流为i 时,其储存的能量 22

1

Li W L =

电感任一时刻的储能多少只取决于该时刻电流的大小,电感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过程是电能与磁能的转换过程,是电感与电源能量的互换过程。

三、理想线性电容元件

具有存储电荷性质的元件用电容表示。 1、伏安特性

电容两端加电压u ,电容器充满电荷,其带电量为q ,电容元件的电容定义 为 u

q C =

电量的单位取C ,电压单位取V ,则电容单位为F 。 常用单位μF 和PF ,1F=106μF=1012pF 。线性电容 元件的电容 C 为常数。当电压变化时,电容的电 量也随之变化。根据电流的定义

dt

du

C

dt dq i ==

上式为电容的伏安特性,表明电容两端导线中的电流在任一瞬时与其两端电压的时变率成正比。对于直流电压,电容电流i=0。即电容元件对直流而言相当于开路。

2、电容的能量

理想电容是以电场形式储能的元件,不耗能。电容两端电压为u 时,其储存 的能量 22

1Cu W C =

电容任一时刻储能多少,取决于该时刻电压的大小。电容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过程是电能与电能的转换过程,是电容与电源能量的互换过程。

四、独立电源元件

在电路中能独立提供电能的元件称为独立电源。 1、理想电源

有恒压源(理想电压源)和恒流源(理想电流源)之分。 (1)恒压源

内阻为零,能提供恒定电压的理想电源。

图形符号如图(a )所示,其输出特性(外特 性)曲线如图(b )所示。

特点:①任一时刻输出电压与流过的电

流无关;

②输出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外电路负载电

阻的大小。 (a ) (b ) (2)恒流源

内阻为无穷大,能提供恒定电流的理想 电源。图形符号如图(c )所示。其输出特性 曲线如图(d )所示。

特点:①任一时刻输出电流与其端电压 无关;

②输出电压的大小取决于外电路负载电

阻的大小。 (c ) (d )

2、实际电源的模型

实际电源有内电阻,用理想电源元件和理想电阻元件的组合,表征实际电源的特性。

(1)电压源模型

①图形符号: 恒压源Us 与内电阻

Ro 串联组合如图(a )。

②外特性:电压源输出电压与输出 电流的关系为

o IR U U S -=

当电源开路时,I=0,输出电压U=Us ; (a ) (b ) 当电源短路时,U=0,输出电流I=Us/Ro ;

当Ro →0时,U →Us ,电压源→恒压源,其外特性曲线如图(b )。 (2)电流源模型

①图形符号: 恒流源Is 与内电阻 Ro 并联组合如图(c )。

②外特性:电流源输出电流与输出 电压的关系为

o

R U

I I S -

= 当电源开路时,I=0,输出电压U=Is·Ro ; (c ) (d ) 当电源短路时,U=0,输出电流I= Is ;

当Ro →∞时,I →Is ,电流源→恒流源。其外特性曲线如图(d )。 (3)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一个实际电源可建立电压源和电流源两种电源模型,对同一负载而言这两种模型应具有相同的外特性,即有相同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根据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外特性表达式样可得:

R

U I S

S =

或 R I U S S = 即两种电源模型对外电路而言是等效的,可以互相变换,可用图(e )示意。

(e )

注意:

①变换时,恒压源与恒流源的极性保持一致;

②等效关系仅对外电路而言,在电源内部一般不等效;

③恒压源与恒流源之间不能等效变换。

应用电源的等效变换化简电源电路时,还需用到以下概念和技巧:

①与电压源串联的电阻或与电流源并联的电阻可视为电源内阻处理。

②与恒压源并联的元件和与恒流源串联的元件对外电路无影响,分别作开路和短路处理。

③两个以上的恒压源串联时,可求代数和,合并为一个恒压源;两个以上的恒流源并联时,可求代数和,合并为一个恒流源。

例:试将给定电路(a)化简为电流源。

解:

①去除对外电路没有影响的元件5Ω和3Ω电阻,合并电阻为等效电阻,如图(b)所示。

(a)(b)

②并联电源中的电压源等效变换为电流源,如图(c )所示。 ③合并恒流源,合并与恒流源并联的电阻,如图(d )所示。

(c ) (d )

④电源串联,等效变换电流源为电压源,如图(e )所示。 ⑤合并恒压源,合并与恒压源串联的电阻,如图(f )所示。 ⑥按题目要求变换为电流源,如图(g )所示。

(e ) (f ) (g )

1.3 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时数 1.5学时

本节重点 基尔霍夫定律和定律的推广,定律的应用——节点电压法(弥 尔曼定理)

教学方法 结合实例,讲清难点。 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手段与电子课件相结合

教学内容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节点电流定律(KCL )和回路电压定律(KVL ), 是电路分析的最基本定律。

解释几个与定律有关的名词术语,以图(a )为例。

节点:三个或三个以上元件的联接点。图中有a 、b 、c 、d 四个节点。 支路:联接两个节点之间的电路。 共六条支路,每条支路有一个支路电流。

回路:电路中任一闭合路径。 网孔:内部不含支路的单孔回路。 图中有三个网孔回路,并标出了网孔的绕 行方向。

电路中的节点数,支路数和网孔 数满足下式

网孔数=支路数-节点数+1 (a)

一、KCL

又称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1、定律表述

任一瞬时流入某一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即:∑I入=∑I出

移项∑I入-∑I出=0,

则∑I=0

即任一瞬时任一节点上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习惯上流入节点的电流取正号,流出节点的电流取负号。图(a)中节点b据KCL有

I1-I2-I3=0

2、定律的推广

KCL不仅适用于节点,也适用于任一闭合面,又

称为广义节点。

如图(b)方框表示一个复杂电路,有多个出线端,每条

出线端中电流分别为I1、I2和I3,可应用KCL

I1+I2-I3=0

(b)

二、KVL

又称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1、定律表述

任一瞬时沿任一闭合回路绕行一周,沿该方向各元件上电压升之和等于电压降之和。即

∑U升=∑U降

移项:∑U升-∑U降=0,

可表示为 ∑U =0

零。如(a )图中1网孔的KCL 方程为

∑U =U s1-I 1R 1-I 3R 3=0

2、定律的推广

KVL 的应用可以推广到开口回路。如图(c ) 电路假想为闭合回路,沿绕行方向,据KVL 有

∑U= U AB - U S -I·R = 0 (c)

三、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1、支路电流法

是已知电源激励和电路参数,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KCL

和KVL 列方程,求解出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通过例题说明支路电流法分析电路的方法和步骤:

例:如图(a )已知U S1、U S2、R 1、R 2、R 3、R 4、R 5,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

解:该电路共5条支路,有5个支路电 流,需列出5个独立方程。

电路有三个节点,据KCL 列出的节点 电流方程中,(节点数-1)个方程是独立的。 据KVL 对三个网孔列出的电压方程都是独

立的。对网孔列电压方程有表达式最简的优 (a) 点,也可对任一回路列电压方程,但要注意

列出的每一个方程必须是独立的。 (1) 标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 选节点,如图(b )。据KCL 列方程:

节点a :I 1-I 3-I 4=0 节点b :I 3+I 2-I 5=0

(2)确定回路绕行方向如图(b ),

据KVL 列方程: (b) 网孔Ⅰ:U S1-I 1R 1-I 4R 4=0;

网孔Ⅱ:I 4R 4-I 3R 3-I 5R 5=0; 网孔Ⅲ:I 2R 2+I 5R 5-U S2=0; (3)解联立方程组,即可求得I 1、I 2、I 3、I 4和I 5。 2、节点电压法(弥尔曼定理)

对于只有两个节点、多条支路并联的电路,可以直接用公式求解节点电压。

设节点为A 和B

公式中的分母为各支路除去与恒流源串联的电阻以外的所有电阻的倒数和。分子中第一项为各恒压源和与其串联电阻比值的代数和,恒压源与节点电压方向一致的取正值,反之取负值;第二项为各恒流源的源电流之代数和,恒流源与节点电压方向相反的取正值,反之取负值。

例:图(a ),节点电压

∑∑∑+=

k

j

i

Si

ab

R

I R U U 1

各支路电流可以根据节点电压分别求出。 (a )

1.4 电路的常用定理

教学时数 1.5学时

本节重点 电路的叠加原理,等效电源定理。

本节难点 叠加原理的灵活应用,准确理解戴维南定理的内容。 教学方法 结合实例,讲清难点。

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手段与电子课件相结合,电子电路仿真及电路实验与理 论相结合

教学内容

一、叠加原理

原理表述:由多个独立电源共同作用的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独立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叠加(代数和)。

对不作用电源的处理方法是,恒压源短路,恒流源开路。 通过例题说明应用叠加原理分析电路的方法和步骤。

例:图(a )所示电路,已知:U s =9V ,I S =6A ,R 1=6Ω,R 2=4Ω,R 3=3Ω,试用叠加原理求各支路中的电流。

解:(1)在原电路中标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 (2)画出各独立电源单独作用的电路图,并用不同标记标示各支路电流的参

4

212122

1

1111R R R I I R U R U U S S S S AB

+++--=

考方向,该参考方向应与原电流参考方向取为一致。I S 单独作用时,恒压源U s 用短路线代替(U s =0),如图(b );U S 单独作用时,恒流源I s 用开路(I s =0),如图(c )。

(a)原电路 (b) Is 单独作用电路 (c)Us 单独作用电路

(3)按(b )图示和(c )图,分别求出各电源单独作用时的各支路电流。 I S 单独作用时,根据分流原理,

A 426A 263

63

A 61331312

-=+-='+-='=?+=+=

'=='I I I I R R R I I I S S S

U S 单独作用时,02=''I

A 13

69

2131=+=+=

''=''R R U I I S

(4)根据叠加原理求出原电路各支路电流

I 1= I 1'+ I 1"=2+1=3A I 2= I 2'+ I 2"=6+0=6A I 3= I 3'+ I 3"=-4+1= –3A

叠加原理是分析线性电路的基础,是处理线性电路的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灵活运用叠加原理对分析线性电路是非常必要的。

例:试求图(d)电路的路端电压U ab 。

解:恒压源单独作用时,等效电路如图(e )所示: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在欧洲已经经历了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的发展达到了大机器工业阶级,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使得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加剧,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相对过剩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因此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 2.科学社会主义的阶级条件(政治条件): 马克思指出: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以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前提的,西欧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最初经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条件。 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 科学社会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他的根源深植在物质的经济事实中”,其最直接的理论渊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他们第一次解决了存在与思维,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人是: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初步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劳动产生的。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他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根源,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低级到高级有规律发展的过程,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代替。可以说没有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没有批判地吸收英国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没有批判地吸收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就不可能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总之,19世纪40年代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和社会政治关系,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社会背景和事实依据,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客观基础

教师资格证考试--思想政治学科--考点总结

第一章经济生活 1.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分配。 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 第二章政治生活 1.我国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党要坚持民主执政,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建设。 (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以保障我国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 2.简述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国务院、人民政协之间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1)四者的地位和作用: A.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不是国家机关,不能直接行使国家职能。 B.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它行使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和监督权。 C.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行政机关。它负责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行政工作决定,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向其报告工作。 D.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它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它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2)四者关系: 中国共产党冀中人民的意志,形成自己的主张和政策,然后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程序使之成为国家的法律和决定,实现对国家爱的领导。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和作出的决定,由国务院和其他国家机关贯彻执行。一般情况下,是国务院根据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建议和作出的决定,起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并征求全国政协委员会的意见,最后由全国人大批准。 第五章法学基础理论 1.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运用证据规定的指导原则有哪些? (1)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搜集证据。 (2)重证据、重调查研究而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而无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但只要其他证据确凿,同样可以判决其有罪并处以刑罚。 2.人民法院对于那些民事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裁定先予执行? 先予执行:

电工与电子技术答案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分析 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计算各种电阻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 本章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等效电路的概念,并利用等效变换化简电路。 2.掌握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电阻的Y形连接与Δ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电源的等效变换。 3.电阻电路的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的应用。 4.运用支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分析计算电路。 5.运用叠加定理分析计算电路。 6.熟练应用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分析计算电路。 7.应用戴维宁定理或诺顿定理求解电路中负载电阻获得的最大功率。 8.学会含有受控源电路的分析计算。 9.了解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习题解析(书上已有图已删除) 2-1电路如图2-1所示,设电路中每个电阻均为9Ω。试将电路分别变换为Y形电路和△形电路。 解将ADE、DBF、EFC组成的△形电路等效变换成Y形电路,如图2-1(a)所示,其中每个电阻为 R Y=1/3RΔ=3Ω 然后将图2-1(a)所示电路再进行等效变换,其变换过程如图2-1(b)和(c)所示。 由图2-1(c)即可得到原电路的Y形电路和△形电路,分别如图2-1(d)和(e)所示。

2-2在图2-2中,已知电压源U s=27V,电阻R1=R2=6Ω,R3=R4=R5=2Ω,R6=R7=6Ω。试求支路电流I1、I2和I3。 ,故它是平 , 2 a b 5 a b a b 或 a b 图2-3(a)

2-4 电路如图2-4所示,试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电流I 。 解 首先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出1Ω电阻以左部分的最简等效电路,逐步等效化简过程如图所示。 在最简的等效电路中,由欧姆定律得 5I=20 所以 I=5A 2-5 如图2-5所示,已知电压源U s1=140V ,U s2=90V ,电阻 R 1=20Ω,R 2=5Ω,R 3=60Ω。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电流I 1、I 2和I 3。 解 根据给定的电路可列得1个独立的KCL 方程和2个独立的KVL 方程 图2-3(d) a b a b 6或 a b 3I 图2-3(c) a b a b 8V 4或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订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五)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本课程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电工电子技术试卷B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短路,电容可以看作断路。 2.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 50 Hz。 3.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 L与相电流I P间的关系是:I P=3I L。 4.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5.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o)V,则其最大值为311 V,频率为100 Hz,初相位为-60o。 6.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o)V,电阻R=10Ω,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φ= 0o,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7.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对称负载,若线电压为380 V,则相电压为380 V;若相电流为10 A,则线电流为17.32 A。 8.式Q C=I2X C是表示电容元件在正弦电路中的无功功率计算公式。 9.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 m与其有效值U之比为2。 10.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磁场能量储存起来。 11.若三相电动势依次达到最大值的次序为e1—e2—e3,则称此种相序为正序。 12.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源的频率越高,电感元件的感抗越大。 13.已知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00V,频率为100Hz,初相角为30o,则其瞬时值表达式u= 282.8sin(628t+30o)。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因此电路中有电压必有电流。(错) 2. 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最大值、角频率和相位。(错) 3.负载作星形联接时,必有线电流等于相电流。(对) 4.一个实际的电感线圈,在任何情况下呈现的电特性都是感性。(错) 5.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越高,阻抗越大;频率越低,阻抗越小。(错) 6.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等于零。(对) 7.正弦交流电路的视在功率等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和。(错) 8.中线不允许断开,因此不能安装保险丝和开关。(对) 9.互感器既可用于交流电路又可用于直流电路。(错)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条件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回答 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和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它们在理论上的成就和存在的缺陷以及正面和反面的经验,都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 主要内容: 第一、德国的古典哲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黑格和费尔巴哈。黑格尔第一次以唯心主义形式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他把发展辩证法的主体不是物质世界,而是一种"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费尔巴哈则是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论证了物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原理,并由些出发发展了他的人本主义哲学,但他同时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因此,他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这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材料和依据。 第二、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它的创始人是配第,由斯密发展,完成者是李嘉图。最积极的成果是提出并论证了劳动价值论,科学地说明了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时间)决定的,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利润和租的源泉。同时,比较正确地指出了资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但局限于把资本主义认定为人类社会永恒的、理想的制度。古典政治经济学为人们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提供了有益的材料。 第三、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最高阶段。一是其社会历史观具有丰富的唯物史观萌芽,认为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不断前进的过程;二是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揭露和批判;三是天才地预测了未来社会的许多特征和原则。这些都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它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又称科学共产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个组成部分;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3个组成部分之一,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相并列的科学社会主义。人们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即作为运动或制度的社会主义,通常是从狭义上来理解的。科学社会主义19世纪40年代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在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与各种非科学、反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或者流派的斗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全面分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特征、基本矛盾及其本质,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是垄断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揭示了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及其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作出社会主义可以先在几个或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在不发达的俄国取得胜利的论断。并领导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现实。列宁之后,斯大林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

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区别

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区别 人们通常认为,科学社会主义(以下简称“科社”)与空想社会主义(以下简称“空社”)的区别再明显不过——一个是“科学的”,一个是“空想的”。然而,若以严肃、科学、求实的态度深入研究这个问题,答案就绝非那样简单了。 众所周知,“科社”与“空社”的内容,均包括两个方面,即对旧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否定,对新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或曰共产主义制度)的向往与设想。因此,要分清“科社”与“空社”的区别,就必须从上述两个方面来考察和分析。 在我看来,就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和批判而言,“科社”与“空社”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从政治、经济、思想和道德诸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他们指明了私有制是社会存在贫富不均以及其它种种罪恶的“总根源”,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是一切灾难中最严重的灾难,断定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总之,他们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不久,就揭露了这个制度在当时所显示出来的几乎所有弊端,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所有这些,同“科社”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与批判,确有相似之处。 但是,由于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世界观总的来说还是唯心主义的,加之历史所限,所以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与缺陷。几乎所有的教科书和有关专著都这样是表述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缺陷: “他们不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因而也不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 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无产阶级这支能够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他们甚至幻想乞求统治阶级的恩赐来实现美好社会)。” 熟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都晓得,上述分析来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评论。显然,这些也正是“科社”与“空社”在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在如何推翻和改造资本主义制度问题上的原则性区别。因而恩格斯才明确地指出:由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的秘密,“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之所以说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教科书和有关专著是这样分析的:“(1)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不是人们头脑中的臆想,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 (2)唯物史观认为,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必然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就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1章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 【思1.1.1】(a)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b)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c)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d)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思1.1.2】根据KCL定律可得 (1) I2=-I1=-1A。 (2) I2=0,所以此时U CD=0,但V A和V B不一定相等,所以U AB不一定等于零。 【思1.1.3】这是一个参考方向问题,三个电流中必有一个或两个的数值为负,即必有一条或两条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是流出封闭面内电路的。 【思1.1.4】(a) 图U AB=U1+U2=-2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C>V B>V A。 (b) 图U AB=U1-U2=-10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B>V C>V A。 (c) 图U AB=8-12-4×(-1)=0,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D>V B(V A=V B)>V C。 【思1.1.5】电路的电源及电位参考点如图1-1所示。当电位器R W的滑动触点C处于中间位置时,电位V C=0;若将其滑动触点C右移,则V C降低。 【思1.1.6】(a) 当S闭合时,V B=V C=0,I=0。 当S断开时,I= 12 33 +=2mA,V B=V C=2×3=6V。 (b) 当S闭合时,I=-6 3 =-2A,V B=- 3 21 + ×2=-2V。 当S断开时,I=0,V B=6- 3 21 + ×2=4V。 【思1.1.7】根据电路中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可确定该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当电路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时,表示该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当其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时,表示该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可以根据元件电压与电流的正方向和功率的正、负来判别该元件是发出还是吸收功率。例如某元件A电压、电流的正方向按关联正方向约定,即将其先视为“负载模型”,如图1-2(a)所示,元件功率P=UI。设U=10V(电压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I=2A(电流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U、I实际方向一致,P=UI=10×2=20W>0(P值为正),可判断A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设U=10V(电压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I=-2A(电流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相反),U、I实际方向相反,P=UI=10×(-2)=-20W<0(P值为负),可判断A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c13077800.html,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发展 作者:梁尚勇 来源:《汉字文化(教学卷)》2016年第03期 【摘要】新民主主义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正式踏上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道路,在党以及党 领导人的英明领导下,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最终明确了日后的发展方向。众所周知,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且将处于这一阶段较长一段时间。基于此,我们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主要是指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特色社会主义的确立,我国正着手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统筹区域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特色发展 一、对社会主义的简单认识 社会主义是一段从空想开始,到科学结束的过程,而从空想到科学的根本性转变是由马克思着手实现的。英国可以说是社会主义的起源地,英国人托马斯?莫尔早于十六世纪就编写了一部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乌托邦”新岛,这一著作可谓是字字珠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与此同时,莫尔也顺理成章的成为社会主义的鼻祖。人们普遍认可的社会主义通常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从根本上来看,社会主义的存在形式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属性以及内在规定性,这也是与其他社会制度之间的根本性差异,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当中都有所体现,与此同时,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规律也来源于此。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共同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们通过理性地扬弃资本主义文明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本质,认为未来社会是个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认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发展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制度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不仅如此,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明显变化。对于我国数以亿计的劳动人民而言,其可谓是彻底摆脱了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主义的主人以及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除此之外,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也产生了根本性转变,人们对于经济的飞跃发展的需要与经济文

电工电子技术习题三答案

一、判断题 1. N 型半导体可通过在纯净半导体掺入五(三)价元素而获得。 (√ ) 2. P 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是空穴,因此带正电。 ( × ) 3.二极管在反向截止区的电流大小主要与温度有关。( √ ) 4. 稳压管正常稳压时,应工作在正向导通区域。( × ) 5 . 三极管的发射区和集电区是同类型半导体,因此,发射极和集电极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 ) 6. 环境温度升高时双极型三极管的I CBO ,β,U BE 都升高。( × ) 7. 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的三极管,一定是工作在放大状态。( × ) 8. 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的三极管,一定是工作在放大状态。( ×) 9. 多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互不影响。( ×) 10.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 ) 11. 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各级静态工作点的计算不用考虑前后级的影响。( × ) 12. 多级放大器中,后一级的输入电阻相当于前一级的负载。( √ ) 13. 多级放大电路输入电阻为各级输入电阻之和。( × ) 14. 多级放大电路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各级电压放大倍数之和。( × ) 15.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级一般采用差动放大电路。( √ ) 16.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引入负反馈,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引入正反馈。( × ) 17. 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增加,带负载能力强。( × ) 18. 串联负反馈使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 × ) 19. 当输入信号是一个失真信号时,加入负反馈不能使失真得到改善。( × ) 20. 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电压负反馈能稳定电路的输出电压。( √ ) 21. 逻辑函数 1=+++=C B A C B A F 。( √ ) 22. 逻辑函数0=++B A B A 。( × ) 23. 逻辑函数A A =⊕1 。( × ) 24. 一个逻辑函数式只能用唯一的逻辑电路实现。( × ) 25. 译码电路输入是二进制代码,输出为高低电平。( × ) 26. 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仅与取决于当前的输入。( √ ) 27. D 边沿触发器在CP 作用下,若D=1,其状态保持不变。( √ ) 28. n 个变量的逻辑函数共有2n 个最小项。( × ) 29. 计数器属于组合逻辑电路。( × ) 30. 由同一CP 控制各触发器的计数器称为异步计数器。( × ) 二、选择题

电工与电子技术考试题库(含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 1、若各门电路的输入均为 A 和 B,且 A=0,B=1;则与非门的输出为 _________,或非门 的输出为 _________。 2、一个数字信号只有 ________种取值,分别表示为 ________ 和________。 3、模拟信号是在时间与幅值上 ________ 的,数字信号在时间与幅值上是________的。 4、根据逻辑功能的不同特点,逻辑电路可分为两大类: ________和________。 5、二进制数 A=1011010;B=10111,则 A - B=____。 6、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仅仅只与该时刻的________ 有关,而与 ________无关。 7、将________变成 ________ 的过程叫整流。 8、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如果负载平均电流是20A,则流过每只晶体二极管的电流是 ______A。 9、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已知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有效值为22V,负载电阻 RL=10Ω,则整 流输出电压的平均值是 ______;流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是 ______;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 电压是 ______。 10、三极管是________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________控制元件。 11、逻辑函数 Y=(A+B)(B+C)(C+A)的最简与或表达式为_______。 12、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指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间所加电压V CE一定时,与之间的关系。 13、作放大作用时,场效应管应工作在区。 14、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通常是指__、和 _。 15、某三级放大电路中,测得Av1=10,Av2=10,Av3=100, 总的放大倍数是_。

电工电子技术课后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节后学习检测解答 第1章节后检验题解析 第8页检验题解答: 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电力系统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信号的产生、处理与传递。 2、实体电路元器件的电特性多元而复杂,电路元件是理想的,电特性单一、确切。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实体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 3、电路中虽然已经定义了电量的实际方向,但对某些复杂些的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来说,某时刻电路中电量的真实方向并不能直接判断出,因此在求解电路列写方程式时,各电量前面的正、负号无法确定。只有引入了参考方向,方程式中各电量前面的的正、负取值才有意义。列写方程式时,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正号,即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若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负号,则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求解结果某电量为正值,说明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求解结果某电量得负值,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电量的实际方向是按照传统规定的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为了求解电路方程而任意假设的。 4、原题修改为:在图1-5中,五个二端元 件分别代表电源或负载。其中的三个元件上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已标出,在参考方向下通过测量得到:I 1=-2A ,I 2=6A ,I 3=4A ,U 1=80V ,U 2=-120V ,U 3=30V 。试判断哪些元 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解析:I 1与U 1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1=-I 1×U 1=-(-2)×80=160W ,元件1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1是负载;I 2与U 2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2=I 2×U 2=6×(-120)=-720W ,元件2获得负功率,说明元件2是电源;I 3与U 3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3= I 3×U 3=4×30=120W ,元件3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3是负载。 根据并联电路端电压相同可知,元件1和4及3和5的端电压之代数和应等于元件2两端电压,因此可得:U 4=40V ,左高右低;U 5=90V ,左低右高。则元件4上电压电流非关联,P 4=-40×(-2)=80W ,元件4是负载;元件5上电压电流关联,P 5=90×4=360W ,元件5是负载。 验证:P += P 1+P 3+ P 4+ P 5= 160+120+80+360=720W P -= P 2 =720W 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等于负载上吸收的总功率,符合功率平衡。 第16页检验题解答: 图1-5检验题4电路图 U 3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 摘要: 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进程,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要完成不同的历史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又直接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新,为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贡献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有着质的规定和具体要求。从质的规定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科学社会主义,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共同规律、本质规定和基本原则。从具体要求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发展进程和表现形式,同时还要反映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质的规定和具体要求,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社会主义的共性,又有中国国情的个性,并没有也不可能偏离科学社会主义的轨道。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一条主线展开,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和把握,是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必须要搞清楚的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社会主义道路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把握,涉及到对国情的认识,也涉及到对时代和世界的认识。因此,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同时也不断深化对国情和世情的认识,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轨迹。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破除两个禁锢:一个是思想上的禁锢;一个是体制上的禁锢。由此形成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思想基础。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在当代的创新和发展 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所面临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的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理论水平。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社会主义发展史 60分 各国社会主义实践 70分 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 20分 4、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三、考查范围 (一)社会主义发展史 1、空想社会主义 ①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合理成分、历史局限) 2、经典科学社会主义 ①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及其意义 ②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①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系列理论 ②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4、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理论 ①毛泽东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各国社会主义实践 1、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①苏联模式的形成 ②苏联模式的特点和弊端 ③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 ④从赫鲁晓夫到契尔年科的探索

⑤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⑥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2、东欧八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 ①东欧八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②东欧八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 ③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3、朝越古老等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①朝鲜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②越南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③古巴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④老挝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①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②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的改革开放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三)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 1、民主社会主义 2、民族社会主义 3、生态社会主义 4、西方马克思主义 5、苏联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流派 6、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流派

电工与电子技术考试题库(含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若各门电路的输入均为A和B,且A=0,B=1;则与非门的输出为_________,或非门 的输出为_________。 2、一个数字信号只有________种取值,分别表示为________ 和________ 。 3、模拟信号是在时间与幅值上________ 的,数字信号在时间与幅值上是________的。 4、根据逻辑功能的不同特点,逻辑电路可分为两大类: ________ 和________。 5、二进制数A=1011010;B=10111,则A-B=____。 6、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仅仅只与该时刻的________ 有关,而与________ 无关。 7、将________变成________ 的过程叫整流。 8、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如果负载平均电流是20A,则流过每只晶体二极管的电流是 ______A。 9、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已知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有效值为22V,负载电阻RL=10Ω,则整 流输出电压的平均值是______;流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是______;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 电压是______。 10、三极管是________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________控制元件。 11、逻辑函数Y=(A+B)(B+C)(C+A)的最简与或表达式为_______。 12、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指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间所加电压V CE一定时,与之间的关系。 13、作放大作用时,场效应管应工作在区。 14、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通常是指__、和_。 15、某三级放大电路中,测得Av1=10,Av2=10,Av3=100,总的放大倍数是_。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作者:谌韵灵 来源:《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年第05期 摘要: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是关于人类认知社会的具体科学理论。它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地被完善、被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形态和具体表现,而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也有力地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5-102 -02 马克思主义可以分为三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起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介,科学社会主义是终结。科学社会主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居于重要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研究对象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变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使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一般性规律。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根基,随着实践的深入和发展的前行,任何理论学说都无法一尘不变,它需要后人在正确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使得其不断地丰富与创新。从列宁时期的帝国主义和一国首先胜利理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成果,都是围绕着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创新以及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理论创新的。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和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共性。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国情,都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所以,社会主义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特殊性更加明显,首当其冲就是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共性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性结合起来,走中国式的社会发展道路,突显中国自身特点。“中国特色”有其系统的理论内涵和观念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汇总

第1章 电路的基本知识 1.1 电路的概念 (1)略 (2)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导线和开关)等部分组成。 A .电源的作用: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 B .负载的作用: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 C .中间环节的作用:传递、分配和控制电能。 1.2 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 (1)零、负电位、正电位 (2)3、1.5、3、1.5、0、3 (3)-7,-5 1.3 电阻 (1)3∶4 (2)查表1.3,知锰铜合金的电阻率?Ω?=-7 10 4.4ρm 根据S l R ρ=,得43.1104.41021.0376=???==--ρRS l m 1.4 欧姆定律 (1)电动势、内压降 (2)当R =∞ 时,电路处于开路状态,其特点是电路中电流为零,电源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当R =0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其特点是短路电流极大,电源端电压等于0。 (3)22.01000 220 === R U I A 由于22.0=I A=220mA 50>mA ,故此人有生命危险。 1.5 电功与电功率 (1)2540 1000 ===P W t h (2)略 (3)31680072002.0220=??==UIt W J 思考与练习 一、判断题 1.√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二、选择题 1. C 2. C 3. B 4. B 5. B 6. B 7. C 8. B 三、填空题

1.正、相反; 2.参考点; 3.负极、正极; 4.高、低、低、高; 5.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S l R ρ =; 6.1800、±5%; 7.220 四、计算题 1.5510=-=-=b a ab V V U V 10)5(5=--=-=c b bc V V U V 15)5(10=--=-=c a ac V V U V 15-=-=ac ca U U V 2.2.012024===t Q I A Ω=== 202 .04I U R 3.(1)210 100220 =+=+= r R E I A (2)2001002=?==IR U V (3)20102=?==Ir U r V 4.(1)8804220=?==UI P W (2)15840001800880=?==Pt W J (3)1440018005.042 2 =??==Rt I Q J (4)1569600144001584000=-=-=Q W E J 第2章 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2.1 电阻的连接 (1)5.04 2 11=== R U I A 10205.022=?==IR U V 1210221=+=+=U U U V (2)由于1 2 2 212 21R R R U R U P P = = 故142820 101212=?== P R R P W

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不仅有其社会历史条件,而且也有其思想来源。它的根源虽然深藏在资本主义的物质的经济事实之中,但是,它和任何一种新的学说一样,必须从前人的优秀思想材料出发。这种思想材料,既包括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也包括社会科学的“三个来源”,尤其是19世纪初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最先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同早期资本主义同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在欧洲,16—19世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的时期,是资本主义逐步取代封建主义的时期。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历史上一大进步。但是,资本主义并不是一个美满的社会制度,它的一些弊病早在其产生初期就暴露出来。人们看到它并不是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所说的是什么超阶级的“理性的王国”,而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劳动群众的贫困和苦难,激起了一些优秀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的同情。先进的思想家、哲学家开始研究造成劳动者痛苦生活的根源,探索消除社会混乱和弊病的途径。于是反映对资本主义不满情绪并幻想建立一个消除贫富对立的美好社会的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因为这种思潮在理论上是不成熟的,所以叫空想社会主义。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简单协作——手工作坊——大机器生产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大体上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以莫尔、康帕内拉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以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后者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高峰。 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贡献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在社会历史观中包含着一些辩证法和唯物论的因素,为唯物史观的形成迈出了有突破意义的第一步;对未来新社会的描绘中提出了一些天才的有价值的见解。所有这些积极因素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恩格斯说:“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35页。) 恩格斯在肯定空想社会主义历史贡献的同时,还指出了他们的学说的历史局限性:他们不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持用理性原则改造社会;不了解无产阶级斗争的作用和意义,主张用说服和示范的方法改变社会;不了解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把他们仅视为同情的对象。恩格斯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同上,第3卷第724页)“生产状况”指的是英国刚刚有大工业,法国还没有;“阶级状况”是指,无产阶级还没有完全从劳动群众中分化出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还很不开展。 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中可以看到,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学说体系,它既没有离开世界文明大道,更不是狭隘的宗派学说,而是19世纪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成果——三大空想家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继续。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发展》的第二章,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这一章强调,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法,即世界观。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由于他们的世界观是机械唯物论和历史唯心论,因而他们的学说只能是空想的而不是科学的。马克思所以能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除了历史条件成熟外,关键是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即世界观,也就是现在我们强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在人类认识史上,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思维方式的对立和斗争。辩证法要求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观察问题,形而上学则完全相反。从古代朴素的自发的辩证法(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亚里士多德),到15至18世纪400年间的形而上学(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和洛克),到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方式。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有两个矛盾,一是方法和理论的矛盾,即辩证法同客观唯心论的矛盾,二是方法论和历史观的矛盾,即辩证法同唯心史观的矛盾。客观唯心论和唯心史观窒息着辩证法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首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他一方面吸取了黑格尔的“合理的内核”,即辩证法,并把它向前发展了;另一方面又看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荒谬”,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