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第二章测试题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第二章测试题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第二章测试题

2015-2016学年度03 月考卷

一、单选题(48 分)

1. 下列关于共价键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键比n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

B ?气体单质中,一定有c键,可能有n键

C.两个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c键

D . N2分子中有一个c键和两个n键

2. 已知X、丫元素同周期,且原子半径Y>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第一电离能丫可能小于X B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强于丫对应的

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大于H.X D . X和丫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级就是电子层

B .同一电子层中的不同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相同

C.每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2n2

D.不同电子层中的s 轨道的能量高低相同

4. 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中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

B. 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c键、n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C.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但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D. sp 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109° 28'、120° 180°

5. 下列物质的酸性强弱比较中,错误的是()

A. HClO4>HBrO4>HIO4 B . HClO4>H2SO4>H3PO4

C. HClO4>HClO3>HClO D . H2SO3>H2SO4>H2S2O3

6. 下列关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模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VSEPR模型可用来预测分子的立体构型

B. 分子中价电子对相互排斥决定了分子的立体构型

C. 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

D. 分子中键角越大,价电子对相互排斥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7. 根据等电子原理,等电子体之间结构相似、物理性质也相近.以下各组粒子不能互称为等电子体的是()

A. 022+和N B .03和SO C . CO2和NO D . N 2H和C2H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一周期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以稀有气体结束

B. B 的电负性和Si 的相近

C. f 区都是副族元素,s 区和p 区的都是主族元素

D. 铝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钾的第一电离能

9. 下列不能说明X的电负性比丫大的是()

A. 与氢化合时X 单质比丫单质容易

B. 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丫的强

C.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

D. X 的单质可以把丫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1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原子的S能级电子云形状完全一样

B. 原子的价层电子发生跃迁只能吸收能量,得到吸收光谱

C. 某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 x23p y1违反了泡利原理

D. 某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违反了构造原理,但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三周期所含的元素中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B .铝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C.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电离能最大

D .钾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

12. 下列关于苯分子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苯分子呈平面正六边形,六个碳碳键完全相同,键角皆为120。

B. 苯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6个碳原子中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以“肩与肩”形式形成一个大n键

C. 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键

D. 苯能使溴水和酸性KMnQ容液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

13.13CNMFR核磁共振)、15NNM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ithrich 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 15N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 . 13C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

C. 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 . 15N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

14.氰气的化学式为(CN)2,结构式为N^C-gN,性质与卤素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B .分子中N^C键的键长大于C-C键的键长

C.分子中含有2个c键和4个n键

D .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15.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丫原子 B .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丫原子

C. 2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的X原子与3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的丫原子

D. 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丫原子

16.已知短周期元素aXS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丫位于同一周期

B. X的原子半径小于丫的原子半径

C. X的原子序数大于丫的原子序数

D. X位于丫的上一周期

二、填空题(52分)

17.(6分)(1)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能量是不同的,其中能层序数(n)

越小,该能层能量 _______________ ,在同一能层中,各能级的能量按

ns、np、nd、nf 的次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 _______ 原子,当这些原子

能量后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后就变成激发态.

(3)如右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主族元素的一部分,其中电负Array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 .第一电离能最小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12分)?下表中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其中上边界并未用实线标出

[Aj 1 i

1 1

1 1厂--r?-?""

t v i i

i I i

i M i i

r- -1 ! I

1

i i

I i

r - i - r -

■1l>

>i i

i Ii

1

1

1

r~ '

1 1 i 1 p

I I

I i

i ?i

itli

|i t 1

i i

l 1

1 i l I i Be□i

■ k i i

k 1

i i

M ■1

ft 1 1

i i

1 N

I 1

i

I

1' li

ll h

II* h【

i i i

i i

i i

___ ____

"TO

_ L _ 」L

fe P

i i

1 I

L L____ I L . | _______

i

h

1 __ _

Gai t

1 k

1

b T

■l

I i

_____ J ____ J

P * r

i l t l

Ilk

f r t

i i

?

i i

I i

I F

<1 b

i| l<

-■匸■■■

h H

i l i p

i p

i i

F i r i

■?i

i ?i

t j i_

f |

i i i

i i i

1 !

-? T]L ■■r i r

II i ?

I b

p i

i i

i i

i i

—十-- --- ---- "1

i t i

■l> K i

111

f * 1

i i

i i

I I

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周期表中基态G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Fe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_____ 区;Fe与CO易形成配合物Fe(CO)5,在Fe(CO)5中铁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CH、CO CHOH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 根据VSEPR!论预测ED7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 。B、C、D E原子相

互化合形成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分子的电子式为

______ (写2种)。

(5)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 ? mol"):请在上面的周期表中标出X、丫的元素符号。

锂X Y

失去第一个电子幻95025S0

失去第二个电子7 296 4 5701820

失去第三个电子11 "996 9202*?0

失杏第匹个电子9 55011 600

19. (5分)已知三聚氰胺的结构式如图:三聚氰胺是氰胺(H2N-CN)的三聚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氰胺中一CN中的碳原子、三聚氰胺环状结构中的氮原子和氨

基中的氮原子,这三种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是:

、0

(2) ________ 一个三聚氰胺分子中个(7键,个n键

20 (13分).(1) X原子在第二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空轨道,则X是_________________ ;其轨道表示式为 _____________ ; R原子的3p轨道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R原子可能

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9,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是 ___________________ ,是属于___________ 区的元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配合物QCo (CN 6]中的中心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位体___________ 及其配位数: ___________ .

(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列问题:

H2O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_____ 杂化,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 .

BF3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 杂化,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 .

20 (7分)?碳、硅、锗、氟、氯、溴元素在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⑴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 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则C Si、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Ge的最高价氯化物分子式是_________ 。该元素可能的性质或应用有__ __ 。

A.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

B?其电负性大于硫

C?其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

D. 锗的第一电离能高于碳而电负性低于碳

(3)溴与氯能以_________ 结合形成BrCl, BrCl分子中,______________ 正电性。BrCl

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9分).X、Y、Z、W Q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Z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ns n np2n, W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Q的核电荷数是Z与W的核电荷数之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丫、Q的元素符号依次为、;

(2)丫与Z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是(用元素符号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 ;

(3)X、丫、Z两两组合可形成很多等电子体,请任意写出两组等电子体—、—;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与W这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7. 【答案】(1)低;递增(2)基态;吸收 (3) B ; C 或D

【解析】(1)能层序数(n )越小,电子离核越近,能量越低,在同一能层中,各能级的能量 按ns 、np 、nd 、nf 的次序递增;

(2)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激发态能量较高,基态电子跃迁到激发态,需要吸 收能量;

(3) 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 小则B 的电负性最大,第一电离能的变化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关,通常情况下,当 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的能量相等的轨道上形成全空,半满,全满的结构时,原子的能量较低, 原子较稳定,则该原子比较难失去电子,故第一电离能较大, N 的第一电离能大于 O ,由于元 素的种类没有确定,则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可能为 C 或D 18. 【答案】(1)4s 24p 1 (2) d 0 N 2 CN 「

(3) CH 4、CH 3OH

⑷正四面体 C02、NCI 3、CCl 4(任写2种即可)

【解析】配合物Fe(C0)5中铁原子是中心原子,一氧化碳是配体,铁的化合价是 0。与CO 互 为等电子体的具有10个价电子的双原子分子是 N 2,离子是CN 「。形成4个单键的C 原子采取 sp 3杂化。由A 、B 、C 、D 、E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它们分别是 H 、C 、N 、O 、Cl 。 ''' <中1个Cl 原子结合4个氧原子,是正四面体结构。 B 、C 、D 、E 原子相互化合形成的

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

8电子稳定结构的有 CO 2、NCI 3、CCl 4等。

19. 【答案】 (1)1s 42s 22p 2 (2)sp sp 2 sp 3 (3)15 3

【解析】(1)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s 22s 22p 2 (2)根据杂化轨道理论, 一CN 中的碳原 子杂化方式为sp 杂化,三聚氰胺环状是平面分子,氮原子采用 sp 2杂化。一NH 2为三角锥形, 氮原子采用sp 3杂化。(3)单键为厅键,双键中一个为 ①键,一个为n 键。 20. 【答案】(1) C ;

; Al ; Cl ; 1s 22s 22p 5 6 7 83s 23p 63d 94s 1;第四周期第 I B 族;ds ;

m m U-Lu_\

(2)

Co 3+、CN , 6;

4 ①③④⑦;

5 sp 3; V 形;sp 2;平面正三角形;

6 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解析】(1) X 原子在第二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空轨道,则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C 元素;

R 原子的3p 轨道上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素或Cl 元素;

Y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9,为Cu 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 电子排布规律书写电子排布式; (2 )配合物中中心离子具有空轨道,配体具有孤对电子,据此判断; (3)连接4个不同的原子团或原子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

2s 22p 2,则 X 是

3s 23p 1 或 3s 23p 5,则 R 为 Al 元

I B 族,属于ds 区,根据核外 (3)

(4) 对于ABn 型分子,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若完全成键,属于非极性分子,若不完全成 键,则属于极性分子;

(5 )将含氧酸H n RO m 写成RO m - n (OH ) n ,酸分子中羟基数目为 n ,非羟基的氧原子数目为 N=m - n ,以此比较其酸性的强弱.同种元素不同氧化态的含氧酸的 n 值的大都相同,一般的 规律是:元素氧化数的数值越大, N 值就越大,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

(6 )根据杂化轨道数=疔键数目+孤对电子对数,确定杂化轨道,再结合孤对电子对数确定空 间构型; H 2O 中心原子O 原子成2个厅键、含有2对孤对电子,故杂化轨道数为 4, (7)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同族其它元素氢化物 20. 【答案】⑴O>C>Si

⑵ C>H>Si

⑶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2 GeCh C ⑷共价键 Br BrCl + H 2O===HCl + HBrO

【解析】(1)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减小可 知:电负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O>C>Si 。

⑵由于元素电负性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根据电子对偏向情况可得电负性大小为 C>H>Si 。

⑶锗是32 核外有32个电子,基态锗(G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2。Ge 的价电子数为4,所以其最高价为+ 4价,氯化物分子式是 GeCb 。Ge 是一种金属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为 4,金属性不强,故 A 错误;硫的电负性大于 硅,硅的电负性大于锗,所以锗的电负性小于硫,故 B 错误;锗单质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故 C

正确;D .锗的电负性低于碳,但锗的第一电离能也低于碳,故 D 不正确。

⑷Br 与Cl 的电负性差别不大,所以 BrCl 分子中化学键为共价键,由于电负性

Br

BrCl 分子中Br 显正电性,且 BrCl 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BrCl + H 2O===HCl + HBrO 。

21. 【答案】(1) N ; Cr ; (2) N > O ;

【解析】X 、Y 、Z 、W 、Q 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两倍,故L 层有4个电子,故X 为C 元素;Z 原子外围电子排

布式为 ns n np 2n , s 能级最多容纳 2个电子,故Z 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2s 22p 4,故Z 为O 元素;Y 的原子序数介于C 、O 元素 之间,故Y 为N 元素;W 原子核外的M 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则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3s 23p 4,故W 为S 元素;Q 的核电荷数是Z 与W 的核电荷数之和,故 Q 的核电荷数为 8+16=24,为 Cr 元素(5

) >;>;

(3)

(4) (5) CO 2与 N 2O ; CO 与 CN -等; X 原子核外的L 层电子数是K 层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测试题(经典含解析)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题(A卷) (45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2. 未来氢气将作为新能源的优点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氢气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H2SO4稀释 ④固体NaOH溶于水⑤ H2在Cl2中燃烧⑥弱酸电离 A、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⑤ D、①③⑤ 4.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B.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 C.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D.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5.25℃、101 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O2(g) == 2H2O(1) △H=―285.8kJ/mol B.2H2(g)+ O2(g) == 2H2O(1) △H=+571.6 kJ/mol C.2H2(g)+O2(g) == 2H2O(g) △H=―571.6 kJ/mol D.H2(g)+1/2O2(g) == H2O(1) △H=―285.8kJ/mol 6.热化学方程式C(s)+H2O(g) ==CO(g)+H2(g);△H =+131.3kJ/mol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 7.已知25℃、101kPa条件下: 4Al (s) + 3O2 (g) == 2Al2O3 (s) △H = -2834.9 kJ·mol-1 4Al (s) +2O3 (g) ==2Al2O3 (s) △H = -3119.91 kJ·mol-1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练习题

选三第一章练习题 1.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 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 D.超导材K3C60 2、某元素原子的核外有四个能层,最外能层有1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可能为() A. 24 B. 18 C. 19 D. 29 3.有关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 B.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因为p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的电子走“8”字形 B. K能级有3S,3P,3d,3f四个轨道 C. 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故氢原子只有一个轨道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是() A. 6 B. 12 C. 26 D. 30 6、已知R为ⅡA族元素,L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R、L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A. n=m+1 B. n=m+10 C. n=m+11 D. n=m+25 7、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 XYZ2 B. X2YZ3 C. X2YZ2 D. XYZ3 8.气态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 A.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23p1 B.1s22s22p63s23p3→1s22s22p63s23p2 C.1s22s22p63s23p4→1s22s22p63s23p3 D.1s22s22p63s23p64s24p2→1s22s22p63s23p64s24p1 9.A、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①a-4②a-5③a+3 ④a+4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0.下列电子排布图中能正确表示某元素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D) 11.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 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的排布为1s22s22p63s23p2的原子 B.2p能级无空轨道,且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原子 C.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4s2的原子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习题(附答案)

化学选修三第二章二节习题(附答案) 1、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 A、NH4Cl=NH3↑+ HCl↑ B、NH3+CO2+H2O=NH4HCO3 C、2NaOH+Cl2=NaCl+NaClO+H2O D、2Na2O2+2 CO2=2Na2CO3+O2 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的是()A.H2O B.CH4C.SiH4D.NH4+ 3、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 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 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 A.H2 4.有关乙炔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B.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D.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π键5.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是π键 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6、已知Zn2+的4s轨道和4p轨道可以形成sp3型杂化轨道,那么[ZnCl4]2-的空间构型为() A、直线形式上 B、平面正方形 C、正四面体形 D、正八面体形 7.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 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 C.碳原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与其它形成三个σ键 D.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与其它形成σ键 8.三氯化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平面正三角形,下列关于三氯化磷分子空间构型理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都相等B.PCl3分子中的P-Cl键属于极性共价键C.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键能,键角均相等D.PCl3中磷原子是sp2 D.丁认为如果上述的发现存在,则证明传统的价键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继续发展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π键是由两个p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的 B.σ键是镜像对称,而π键是轴对称 C.乙烷分子中的键全是σ键,而乙烯分子中含σ键和π键 分子中含σ键,而Cl2分子中还含有π键 10、.在BrCH=CHBr分子中,C—Br键采用的成键轨道是() —p —s —p —p 11.下列物质的杂化方式不是sp3杂化的是()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和其它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其共价键数一定等于原子的价电子数 B.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铵根离子呈正四面体结构 D.氨分子中氢原子、氮原子的化合价已饱和,不能再与其它原子或离子成键

高中化学选修3综合测试题

1 / 3 罗城中学高2013届化学学科第二次模块考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蒋艳 第I 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合符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 .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2.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中,正确的是( ) 3.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其中不一定能表示该元素为主族元素的是( ) A .3s 2 3p 3 B .4s 2 C .4s 2 4p 1 D .3s 2 3p 5 4.下列晶体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 A . 晶体硅 B .食盐 C .干冰 D .金属钾 5.某元素原子3p 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则该元素为( ) A .Na B .Si C .Al D .Mg 6.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B .N 2的结构式: :N ≡N : C .NaCl 的电子式: D .CO 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7.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 .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C .CH 4、SiH 4、GeH 4、SnH 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 .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8.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几何构型为四面体且分子或离子空间的构型为V 形的是( ) A .NH 4+ B .PH 3 C .H 3O + D .OF 2 9.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 ) A .Ag + 、NH 3 B .BF 3、NH 3 C .NH 4+ 、H + D .Co 3+ 、CO 10.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存在sp 3 杂化类型的是: A 、SO 42- B 、NH 3 C 、C 2H 6 D 、SO 2 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共30分) 11.水星大气中含有一种被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CO 2的结构相似,但能在O 2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化羰的电子式为··S ···· ··C ··O ···· · · B .硫化羰分子中三个原子位于同一直线上 C .硫化羰的沸点比二氧化碳的低 D .硫化羰在O 2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 2和SO 2 12.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 的X 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 2s 2 的Y 原子 B.原子核外M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 原子与原子核外N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 原子 C.2p 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X 原子与3p 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Y 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 、Y 原子 13. 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 )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 4碳化硅>晶体硅 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D.晶格能由大到小: NaI > NaBr> NaCl> NaF 14.已知CsCl 晶体的密度为ρg c m /3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相邻的两个Cs 的核间距为a cm ,如图所示,则CsCl 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 A . N a A ··ρ3 B .N a A ··ρ36 C . N a A ··ρ 34 D .N a A ··ρ38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NO 2、SO 2、BF 3、NCl 3分子每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 B .P 4和CH 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o 28ˊ; C .NaCl 晶体中与每个Na +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a +共有12个; D .原子间通过共价键而形成的晶体一定具有高的熔、沸点及硬度 16.最近科学家成功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下列对该晶体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晶体类型是原子晶体 C .晶体中碳原子数与C —O 化学键数之比为1∶2 B .晶体的空间最小环共有6个原子构成 D .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17.若a A m+与b B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不. 正确的是 A .b=a -n -m B .离子半径A m+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题-教师版含解析与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人们通常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称为“电子对”,将在某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单个电子,称为“未成对电子”。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A.1s22s22p63s23p6 B.1s22s22p63s23p63d54s2 C.1s22s22p63s23p63d54s1 D.1s22s22p63s23p63d104s1 解析:根据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知,A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0;B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5;C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6;D项中未成对电子数为1。 答案:C 2.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0 B.单质具有还原性 C.是单原子分子 D.电子数为10 解析:1s22s22p6为10电子微粒,可能为Ne、Na+、F-等,A、B、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3.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是() A.Na+的电子排布图: B.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 C.碘化铵的电子式:[H H]+I- D.H2O电子式:H∶∶H 解析:Na+的2p能级中每个轨道上的两个电子,自旋状态不能相同,A项错误;S2-的电子排布式3p能级应排6个电子,即1s22s22p63s23p6,B项错误;碘化铵的电子式中I-的电子式书写错误,C项错误。答案:D 4.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解析:第一周期有H:;第二周期有C:,O:,第三周期有P:,第四周 ,共5种。 答案:C ,其中一组所形成化合物类型与其他三组不同,该组是() A.1s22s22p63s1与1s22s22p5 B.1s22s22p4与1s22s22p63s23p4 C.1s22s22p63s2与1s22s22p63s23p5 222p63s23p64s2与1s22s22p4 解析:A项中两种元素为Na、F,两者形成离子化合物;B项中两种元素为O、S,两者形成的SO2、SO3 ;C项中两种元素为Mg、Cl,两者形成离子化合物;D项中两种元素为Ca、O,两者形成离子化合物。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修4前两章测试2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修4前两章测试2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修4前两章测试 一、 选择题(每小题仅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过程中△H <0的是 ( ) A .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B . 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氨气 C .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D .盐酸与NaOH 溶液反应 2.6.已知: ①C(s)+O 2(g)===CO 2(g) ΔH 1=-393.5 kJ/mol ②CO(g)+1 2 O 2(g)===CO 2(g) ΔH 2=-283.0 kJ/mol 对于反应C(s)+1 2 O 2(g)===CO(g),ΔH 3应为( ) A .+110.5 kJ/mol B .-110.5 kJ/mol C .+221.0 kJ/mol D .-221.0 kJ/mol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C .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放热还是吸热 D . 吸热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 4.反应4NH 3(g)+5O 2(g )=4NO (g )+6H 2O (g )在两升密闭容器中进行1分钟后,NH 3减少了0.12 mol ,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 ) A .NO :0.001 mol·L -1 B .H 2O:0.002 mol·L -1 C .NH 3:0.002 mol·L -1 D .O 2 :0.0025 mol·L -1 5.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 2和2mol SO 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O 2 2SO 3,平衡时SO 3为n mo l ,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 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 的是 ( ) A .2 mol SO 2 + 1 mol O 2 B .2 mol SO 2 + 1 mol O 2 + 2 SO 3 C .4 mol SO 2 + 1 mol O 2 D .3 mol SO 2 + 0.5 mol O 2 + 1 SO 3 6.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N 2(g)+3H 2(g) 2NH 3 (g) 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 ( ) A . A 、 B 、 C 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B. 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 N 2,同时生成amolNH 3 C. 每断裂1molN≡N,同时断裂3molH -H D. 每生成1mol N≡N,同时生成6molN -H 7.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C(s)+O 2(g)==CO 2(g) △H = -393.5kJ/mol 2H 2(g)+O 2(g)==2H 2O(g) △H = -483.6kJ/mol 现有0.2mol 炭粉和H 2组成悬浮气,使其在O 2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kJ 的热量,则炭 粉与H 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 B .1:2 C .2:3 D .3:2 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右图所示,测定中和热时,大小两烧杯间填 满碎纸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B .若用50mL 0.55mo1·L —1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50mL 0.50mo1·L —1的盐酸和50mL 0.50mo1·L —1的硫酸充分反应,两反应测定的中和热不相等 C .在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标准液润洗,再加进标准液 D .进行中和滴定操作时,左手震荡锥形瓶,右手转动活塞控制液滴流速,眼睛要始终注视滴定管内溶液液面的变化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课时练习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知识梳理 1.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1)键的极性是指共用电子对所处位置与成键原子连线的中点是否重合:一般情况下同种原子之间形成,不同种原子之间形成。 (2)分子的极性是指;可以通过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来判断:极性分子是指,非极性分子是指。 对于AB n型分子:可以根据A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与族序数是否相等来判断,相等的是非极性分子, (3)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的关系: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O3除外),只含极性键的分子是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中含有极性键。 2.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范德华力是指,其强度比化学键。 一般来讲,具有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越高。 3.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氢键是。(2)氢键通常用表示。 (3)氢键可以存在于,也可存在于;形成能使某些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4.物质的溶解性及其影响因素: (1)分子极性:相似相溶原理 (2)分子结构:含有相同官能团且该官能团在分子中所占比重较大的物质能够相互溶解。例如,乙醇与 水能互溶;戊醇与水不能互溶,但与己烷能互溶。 (3)氢键: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若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则会增大溶解度。 (4)反应性:溶质若能与溶剂发生反应,则会增大溶解度。 5.手性: 判断方法是:。 6.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1)一般地,无机含氧酸分子中能够电离成H+的H原子都是与O原子直接相连的(即羟基氢),不与O原子

相连的H原子一般不能电离。 (2)大多数无机含氧酸的通式可以写成(HO)m RO n的形式,非羟基氧的个数n越大,酸性越强。 ①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含氧酸,R的价态越高,酸性越强。 ②成酸元素R不同时,非羟基氧数n越大,酸性越强;n相同,酸性相近。 思维导航 【例1】Pt(NH3)2Cl2可以形成两种固体,一种为淡黄色,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另一种为黄绿色,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以下空格内画出这两种固体分子的几何构型图: 淡黄色固体:,黄绿色固体: (2)淡黄色固体物质是由组成,黄绿色固体物质是由 组成(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3)黄绿色固体在水中溶解度比淡黄色固体大,原因是。 【解析】可以类比确定甲烷的空间结构的方法来处理。Pt(NH3)2Cl2如果是平面正方形,就有两种不同结构,如果是正四面体,就只有一种结构。 答案:(1) (2)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 (3)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而黄绿色固体的分子也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黄绿色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比淡黄色固体大 【例2】利用相关结构理论,画出平面型分子C2N2和N2F2的空间构型,并确定其极性。 分析:先根据C、N、F原子的最外层单电子数画出它们的电子式: 再确定C和N的杂化形式: C2N2分子中的C采用的是sp杂化,分子是线型结构 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是非极性分子。 N2F2分子中的N采用的是sp2杂化,分子是平面三角型结构,有如下图A、B两种结构。若为A,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是非极性分子,若为B,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 【例3】含氧酸可表示为:(HO)m RO n,酸的强度与酸中的非羟基氧原子数n有关,n越大其酸性越强。一般情况下 3333 (1)写出两种酸的结构式:、。 (2)亚磷酸是元酸,写出它和过量的NaOH反应的方程式. (3)次磷酸是一种一元酸,化学式为H3PO2,它的结构为:。 【解析】根据酸的相对强弱规律确定分子中非羟基氧的个数,根据成酸元素的价键确定其结构,根据—OH

化学选修3期末试题

化学选修3 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对2与2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直线形结构 B.中心原子都采取杂化轨道 原子和C原子上都没有孤对电子2为V形结构,2为直线形结构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的熔点和沸点都很高 B.H2O2、5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的酸性依次增强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4.下列无机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比较正确的是() 2>33>H34 C>223>3 5.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 误的是() A.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价 B.元素Y是ⅢA族的元素 C.元素X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 D.若元素Y处于第3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轨道呈圆形,p轨道呈哑铃形 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区 C.1.5g 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8 D.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 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根据对角线规则,铍和铝的性质具有相似性 B.在H3、4+和[(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D.P4和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o28ˊ

8.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2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9.为() A.485 · -1 10. 对充有氖气的霓红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D.在电流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反应 11. 在乙炔分子中有3个σ键、两个π键,它们分别是() A.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两个2p轨道形成两个π键,且互相垂直 B.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两个2p轨道形成两个π键,且互相平行 C.之间是形成的σ键,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D.之间是形成的σ键,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12.已知氯化铝易溶于苯和乙醚,其熔点为190℃,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氯化铝是电解质 B.固体氯化铝是分子晶体 C.可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办法制取金属铝 D.氯化铝为非极性分子 13.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4分子中的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 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 合形成 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新轨道 D.凡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中心原子A均采用3杂化轨道成键 14.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期末测试题2含答案

高二期末检测试题 化学10.7.8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0:16 P:31 S:32 Na:23 N:14 CI:35.5 Mg:24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1分) 1.在物质结构研究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原子结构有核模型的科学家是()A.汤姆生B.玻尔C.卢瑟福D.普朗克 2.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A.3s B.3p C.3d D.3f 3.在多电子原子中决定电子能量的因素是 A.n B.n、l C.n、l、m D.n、l、m、m s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共价化合物的分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 B.在离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非极性键 C.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晶体一定是原子晶体 5.下列各组中,元素的电负性递增的是 A.Na K Rb B.N B Be C.O S Se D.Na P CI 6.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 C.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7.下列物质的溶、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A.MgO>H2O>O2>N2 B.CBr4>CI4>CCI4>CH4 C.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 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 8.氮化硼是一种新合成的结构材料,它是超硬、耐磨,耐高温的物质,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与氮化硼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相同的是 ( ) A.硝酸钠和金刚石B.晶体硅和水晶 C.冰和干冰D.苯和酒精 9.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测试题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测试题 一、选择题(17ⅹ3分=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mol·L-1·s-1 B.v(B)=mol·L-1·s-1 C.v(C)=mol·L-1·s-1 D.v(D)=1 mol·L-1·s-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几率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若增大压强(缩小容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3.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气)+B(气) 2C(气)+D(气)。若最初加入的A和B 都是4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1·s-1,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 mol B. mol C. mol D. 4.下列变化过程中,ΔH<0的是 A.氯化钠在水中电离 B.NH3(g)和HCl(g)反应生成NH4Cl C.干冰的升华 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 5.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下(P1<P2),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6.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α1、α2均减小B.α1、α2均增大 C.α1减小,α2增大D.α1增大,α2减小 7.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4NO(g)+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 5υ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 8.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大,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和性质》检测题(有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和性质》检测题(有答案) 1 / 7 《原子结构与性质》检测题 一、单选题 1.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s 22s 22p 63s 23p 2;②1s 22s 22p 63s 23p 3;③1s 22s 22p 4;④1s 22s 22p 3。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③>④>②>① B .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 C .最高正化合价:③>④=②>① D .电负性:④>③>②>① 2.下列关于价电子构型为4s 24p 4的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其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4s 23d 104p 4 B .其价电子排布图为 C .其4p 轨道电子排布图为 D .其电子排布式可以简化为[Ar]3d 104s 24p 4 3.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活泼性强于钠 B .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依次增大 C .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 2np 6(当只有K 层时为1s 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 D .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电离能I 1Na +>Mg 2+ D .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Mn>Si>Cl 6.下列有关碳原子排布图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2- 中硫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 2 B 2 2 分子中含有 3个σ键和 2 个π键 A. SO.C H C. H2O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D. BF3分子空间构型呈三角锥形 2.氯的含氧酸根离子有ClO ---- 等,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lO 2、 ClO 3、 ClO 4 () A. ClO4-是 sp3 杂化B. ClO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C. ClO2-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D. ClO-中 Cl 显 +1价 3.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2 V 形的极性分子 A. CS 为空间构型为 B.双原子或多原子形成的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 键,可能有π 键 C.氢原子电子云的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2﹣3 杂化 D. HCN、SiF 4和 SO3的中心原子均为 sp 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弱电解质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 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D.0℃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 5.电子数相等的微粒叫做等电子体,下列各组微粒属于等电子体是()A. CO和 CO2B. NO和 CO C . CH4和 NH3D. OH-和 S2- 6.下列分子或离子中, VSEPR模型为四面体且空间构型为V 形的是 A. H2S B . SO2 2-C . CO2 D . SO4 7.下列分子中只存在σ键的是 () A. CO2B.CH4C.C2H4D.C2H2 8. HBr 气体的热分解温度比HI 热分解温度高的原因是() A. HBr 分子中的键长比HI 分子中的键长短,键能大 B. HBr 分子中的键长比HI 分子中的键长长,键能小 C. HBr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HI 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D. HBr 分子间作用力比HI 分子间作用力大 9.表述 1 正确,且能用表述 2 加以正确解释的选项是() 表述1表述2 A在水中,NaCl 的溶解度比I 2的溶解度大NaCl晶体中Cl ﹣与Na+间的作用力

高中化学选修三模块测试题

高中化学选修三模块测试题 [选题细目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键长 B.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σ键 C.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D.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 解析:键长是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A错;单键一定是σ键,双键由1个σ键和1个π键构成,三键由1个σ键和2个π键构成,故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1个σ键,B正确;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H2O2,C错;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分子越稳定,D错。

答案:B 2.下列有关乙炔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 B.碳原子的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π键 C.分子中含3个σ键、2个π键 D.碳碳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小,易断裂 解析:乙炔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杂化,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未参与杂化的轨道可用于形成π键,A、B错误;乙炔分子中含2个C—H σ键、1个C—C σ键和2个π键,C正确;σ键是头碰头的重叠,π键是肩并肩的重叠,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σ键比π键稳定,D错。 答案:C 3.(2016·衡水模拟)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可以预测许多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有时也能用来推测键角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SO2、CS2、HI都是直线形的分子 B.BF3键角为120°,SnBr2键角大于120° C.CH2O、BF3、SO3都是平面三角形的分子 D.PCl3、NH3、PCl5都是三角锥形的分子 解析:A项,SO2是V形分子;CS2、HI是直线型的分子,错误;B项,BF3键角为120°,是平面三角形结构;而Sn原子价电子是4,在SnBr2中两个价电子与Br形成共价键,还有一对孤对电子,对成

化学选修4第二章测试题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 A.等体积0.1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 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反应 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NO3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 D.等体积0.2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 2.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 (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 A.0.50mol/L B.0.60mol/L C.0.45mol/L D.0.55mol/L 3.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最先变浑浊的是() A.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5mL,反应温度10℃ B.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10℃ C.0.1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5mL,反应温度30℃ D.0.2mol/LNa2S2O3和H2SO4各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30℃ 4.将氯酸钾加热分解,在0.5min内放出氧气5mL,加入二氧化锰后,在同样温度下0.2 min内放出氧气50 mL, 加入二氧化锰后反应速率是未加二氧化锰时反应速率的多少倍( ) A.10 B.25 C.50 D.250 5.C+CO 22CO;ΔH1>0,反应速率v1,N2+3H22NH3;ΔH2<0,反应速率v2。如升温,v1和v2的 变化是( ) 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少C.v1增大,v2减少D.v1减少,v2增大 6. 四位同学同时进行反应:A(g)+3B(g)=2C(g)+2D(g) 的速率测定实验,分别测得反应速率如下:① v(A)= 0.15mol/(L·s)②v(B)= 0.6mol/(L·s) ③v(C)= 0.4mol/(L·s)④v(D)= 0.45mol/(L·s)。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 是( ) A.①B.②C.③D.④ 7.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A.加热 B.加压 C.加催化剂 D.加大反应物浓度 8.对于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的下列反应:C(s)+ O 2 (g)CO2(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将木炭粉碎成粉末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增加压强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增加木炭的量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9. 100 mL 6 mol·L-1 H 2SO 4 跟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 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 ) A.碳酸钠溶液B.水C.硫酸钾溶液D.硝酸钠溶液

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全部教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1小节) 一、原子结构理论发展 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一般原子说到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人类思想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经过多次演变,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后约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复习:必修2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 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乘以n平方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 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 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 2、能层与能级 由必修2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为: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 符号表示 K、 L、 M、 N、 O、 P、 Q…… 能量由低到高 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层上,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1个电子。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理论研究证明,原子核外每一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 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符号 K L M N O P Q…… 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50…… 即每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但是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 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 能层 K L M N O ……

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 第一节

第一节共价键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形成共价键的微粒、类型,能辨识物质中含有的共价键的类型及成键方式,了解键能、键长及键角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理解共价键中σ键和π键的区别,建立判断σ键和π键的思维模型,熟练判断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存在及个数。 一、共价键的形成与特征 1.共价键的形成 (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成键的粒子:一般为非金属原子(相同或不相同)或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 (3)本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即电子云重叠)产生的强烈作用。

(4)形成条件: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大多数电负性之差小于1.7的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 2.共价键的特征 (1)饱和性 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2)方向性 除s轨道是球形对称外,其他原子轨道在空间都具有一定的分布特点。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的愈多,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越大,所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牢固,因此共价键将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形成,所以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共价键的特征及应用 (1)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了各种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 (2)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了分子的立体构型,并不是所有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如两个s电子形成共价键时就没有方向性。 例

1(2018·南昌高二月考)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共价键的饱和性是由成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决定的 B.共价键的方向性是由成键原子轨道的方向性决定的 C.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了分子内部原子的数量关系 D.共价键的饱和性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有关 答案 D 解析一般地,原子的未成对电子一旦配对成键,就不再与其他原子的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了,故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目决定了该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具有饱和性,这一饱和性也就决定了该原子成键时最多连接的原子数,故A、C正确;形成共价键时,为了达到原子轨道的最大重叠程度,成键的方向与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则共价键的方向性是由成键原子轨道的方向性决定的,故B正确;共价键的饱和性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无关,与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有关,故D错误。 二、共价键的类型 1.σ键 (1)概念: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采取“头碰头”的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叫σ键。 (2)类型:根据成键电子原子轨道的不同,σ键可分为s-s σ键、s-p σ键、p-p σ键。 ①s-s σ键:两个成键原子均提供s轨道形成的共价键。 ②s-p σ键:两个成键原子分别提供s轨道和p轨道形成的共价键。 ③p-p σ键:两个成键原子均提供p轨道形成的共价键。 (3)特征 ①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