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公共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公共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公共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公共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先贤哲人创造了很多生存智慧,也给我们描绘了“永世不易”的理想社会。这种根植于骨髓的传统文化,让我们养成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性格,知识社会民众的危机意识淡薄。政府管理活动中也缺乏相应的危机预防理念,只是将危机的应对处理作为政府公共管理的一种方式,忽视常态性日常管理,所采取的措施也只是被动应付性的应对,应急管理既缺乏主动性、自觉性,更缺乏能动性、积极性,应急管理存在诸多的不足与问题,一些危机诱发因素得不到及时消除,致使危机事件频频发生。

一、观念缺位:应急管理意识普遍淡薄

受现行政绩考核体制的影响,一些基层领导干部没能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安全发展的关系,对经济发展过问得多,对安全生产检查督促得少,担心加强企业安全监管会影响投资环境,赶跑客商;担心增加公共安全设施投入,会分散政绩工程建设资金。因而,对企业必须承担的公共安全责任监管不到位,政府公共安全设施投入不足。

在一些乡镇或企业如果你要看他们的应急预案建设情况,他们会抱来一摞预案,防洪、防震、公共卫生、群体性事件等等,什么预案都有。这些预案印刷精美,装订成册,看上去是足够了。事实上,这些预案大体上是国家或省市应急预案的“山寨版”,没有针对性,缺乏有效性,经不起危机事件的考验。显然,基层组织特别是厂矿企业,应急管理意识普遍缺乏,只重视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对于相关的安全防范工作执行落实不足,应付检查有余,应急预案形同虚设。

二、体制缺陷;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尚不健全

1.专职机构不专业

从西方发达国家看,他们在中央政府机构体系中都设有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危机的预警、舒缓、阻止、回应与重建。“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很快成立了国土安全部,整合所有的反恐力量。SARS危机后,我国加强了应急管理,重视和强化了应急机构建设。国务院成立了应急办,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建立相应的办事机构。但从基础层政府来看,特别是县市、乡镇,应急管理应急专门机构不专业的问题比较突出。基层的情况是办公设施、、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既有专门文件、专门人员,也有专门办公地点,但是应急管理办公室实际上是一个虚设机构,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在某一办公门口挂上一块“应急办”的牌子,再在墙上挂上相关的工作制度。一切都有模有样的,一旦遇到危机事件也就原形毕露。

2.部门协调不畅

应急管理以响应的政府职能部门为依托,各部门各自处理管辖领域的应急事务,再经过省、市、县等多层次的“快快”切割,使得横向上分散管理,缺乏统一、稳定的指挥和协调机制,缺乏一个将政府各个部门组织起来共同行动、共同进行危机预防和应对处置的协调机构,整个应急管理系统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一旦发生危机,便临时成立领导小组或指挥部,组织开展应对。应急管理职能部门众多,分属不同系统,日常管理往往习惯于分兵把守、各自为战,管理资源和信息难以共享,没有同意的预警机制和协调管理平台。

3.管理层次不清

从分级管理来看,我国根据危机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把危机分为四级,根据不同级别,确定由不同基层的政府负责应急响应。但是层级之间界限十分模糊,属地管理没有明显界限。危机事件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由于条块之间职责没有廓清,事件发生都没有主管单位主动承担责任,彼此互相推诿。这一点可以从建瓯市延期高考事件可以看出只有教育部才有延期高考的决定权,但是事件规模并不大。

三、机制缺乏:应急管理机制存在不足

我国应急管理起步较晚,相关的机制还不够完善,应急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缺乏危机预警机制

应急管理最理想的状体是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我们提高预测、预警和预报能力。但是,现阶段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危机预测预警机制,缺乏科学系统的危机预测预警信息和决策咨询网络。面对类似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这样大规模、大范围的极端天气,如果没有一整套健全完善的气象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号,靠人类的经验和智慧是很难做到及时预警和防范的。

2.缺乏物质保障机制

从基层县市来看,由于环境、条件和财政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应急管理技术和物质储备普遍不足,难以满足应急管理的需要。比如“5.12”大地震,四川绵阳市几百万人受灾,400万人需要转移,仅帐篷一项就需要60多万顶。然而,绵阳市民政局的库存只有200多床、帐篷不到200顶,简直是九牛一毛。

3.缺乏善后总结评估

我们必须从每次的危机处理中吸取教训,认真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预防危机的发生,这是应急管理有效措施。但是,当前我们各级政府普遍缺乏危机善后总结评估机制。政府应急管理存在一个严重的误区;危机爆发是热衷于救援救灾,事件平息后热衷于总结表扬和问责,然后不了了之,没有系统地寻找原因和过程评估,没有总结经验教训防止同类事件不断发生。

四、法律缺口: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不尽完善

从1954年首次规定戒严制度至今,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与应急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03年SARS危机以后,我国加快了应急管理法制建设的步伐,一批与公共应急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各级政府根据这些法律、法规,又制定颁布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初步构建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这对于依法实施有效的应急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

但是,受应急管理“重治轻防”观念的影响,无论是法学界还是实物界,都忽略了应急管理预防管理法律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于公共危机预防缺少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支撑,更缺乏法律的贯彻执行。现有的应急管理方面的法律对应急管理中地方政府及其部门的职责,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也缺乏明确的规定。

五、社会缺席:社会民众游离应急管理之外

应急管理作为一项公共事务,涉及诸多利益主体,力量来源也应来自各个方面。广泛的社会参与不仅可以提高危机发生前的预防能力和防控水平,而且在危机发生之后,可以消除危机所产生的流言、恐慌,还可以降低政府应急管理的成本。应急管理多元主体参与的意识尚未形成,机制更加缺乏。这种政府主导、唱独角戏的模式,导致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打折扣”,管理效果“缩水”,应急管理成本也随之增加。

六、教育欠缺: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多是形式

政府应急管理的效果主要看民众危机意思的强弱,民众危机意识的提高有赖于经常性的教育培训。西方发达国家不仅重视加强政府公务人员的应急管理培训,而且不惜花重金经常性开展全民危机意识教育和培训。日本规定9月1日是“防灾日”,国民从小到大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地震演练,在灾害发生时都能自救,将伤亡减到最少。而在中国不少地方的应急管理培训演练是应付检查、流于形式。在应急管理的教育培训上,基层不仅存在“演习像演习”的现象,而且专业人才匮乏。各中小学既缺乏应急管理教材和读本,也缺乏具备应急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师资队伍。即便是教师进修班也缺乏这方面的师资。因此,要实现应急管理教育普及任重而道远。

公共管理面临的突出困境与突围

公共管理面临的突出困境与突围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不断调整,人们对于公共管理问题越来越关注。加强现代公共管理手段创新,提升公共管理主体治理能力已成为新常态下公共管理不能够回避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公共管理领域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并针对公共管理困境,探讨了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出路和突围。 关键词:公共管理;困境;突围 自建国以来,随着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公共管理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一场新公共管理运动蓬勃兴起,这场运动中诸多理论和观念,对我国的学术界以及政策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新常态下,我国的公共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果能够走出困境,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是本文着重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公共管理新思维必要性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一场新公共管理运动蓬勃兴起,这场运动中诸多理论和观念,对我国的学术界以及政策界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非西方学术界的“政府再造”、“摒弃官僚制”等改革政府机构的激动情绪,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各国公共管理理论和管理观念。目前,公共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已经成为人们发泄不满情绪的众矢之地,加强现代公共管理手段创新,提升公共管理主体治理能力已成为新常态下公共管理不能够回避的问题。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经济陷于滞胀,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也都开始反思其公共管理模式,一场声势浩大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蓬勃兴起。在这场运动中,“摒弃官僚制”成为一个最响亮的口号。无论是英国撒切尔时期所提出的以市场为取向的公共管理新思维,还是美国里根时期具有强烈的“新泰勒主义”倾向的公共管理新思维,公共管理改革的重点都着眼于官僚制本身,而其后历届政府在公共管理改革思维模式上,基本上都延续了同样的观点。这些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更新了公共管理的传统观念,对于我国的公共管理,注入了新的理解和阐释。 二、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现实困境 1.治理主体结构需要不断完善,治理手段需要不断创新 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和谐、政治稳定,行政生态环境符合我国经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期,笔者先后赴受2008年冰冻雨雪灾害影响较重的几个南方省份进行调研。在调研中了解到,各省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建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制定了应急预案,并且对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行了一些应急管理基本知识的培训,有些地方还组织了应急管理演练。但仍存在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一)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设问题 现在的应急管理工作中重视预案的编制和管理,但是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一是地方性自然灾害预测的科学研究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二是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监测监控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三是各部门之间的专业预测、监控信息的交流、会商、筛选、决策机制未建立或健全;四是对各类突发事件发布预警的判断指标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五是预警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和专业术语通俗化、警报化的问题尚未妥善解决。 (二)信息上报、发布与核实问题 目前很多领导同志都意识到现代社会中隐瞒信息是很不明智的事,只有及时上报信息和向社会公开发布信息才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着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的问题。诸如,不同的部门对某一事件信息的掌握会存在一些出入,需要时间进行核实;媒体的抢先报道与政府正式的新闻发布有时也会存在出入。

(三)政府各部门的常态工作与非常态的应急管理工作的界定问题应急管理工作不仅仅只是在发生突发事件后的应对,也包括大量日常的准备和预测预防工作,这些工作往往又和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法定职能职责紧密联系。值得研究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握应急管理中的常态工作与各部门的关系,避免想做工作但无权限或者突发事件发生后才发现没有做好准备的状况。 (四)政府各部门之间在应急管理工作领域的分工、协调、衔接、联动的法定程序规范问题 很多地方的同志都强烈要求将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问题作为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政府各部门在应急管理工作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职责划分的问题,诸如水利部门在防洪工作方面与国土资源部门在预防地质灾害如山洪、泥石流方面如何分工协调,民政部门如何开展城市救灾以及全社会的减灾防灾工作等。二是资源整合问题,例如如何整合部门资源、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如何建立部门联动和区域合作,由哪个部门来统筹考虑应急管理资源的网络化有机结合等。三是程序规范问题,目前,基层应急管理部门职能既有重叠又有空白,应从程序规范或制度约束中提炼出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应急程序、应急联动机制等,进一步强化对应急管理的机构及职能定位、应急管理的监督、指挥体系专业化、预案管理动态化、联动体系规范化等问题的研究。 (五)中国特色政治体制下执政党与政府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制度安排问题

关于公司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于公司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于山西亚鑫煤焦化有限公司 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被世界企业界称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曾说:企业经营管理的致命伤在于固步自封,一成不变的管理体制一定会使公司遭到时代的淘汰。任何一种管理体制和方法只要它与当时的生产规模水平不相适应,就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就必须寻求变革,只有改掉原体制中的弊端后,企业才能正常经营、飞速发展,假如一个企业不能了解市场、适应市场、因时而变,及时调整运行机制,那么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必然会陷入被动,导致企业经营的举步维艰。我们公司的40万吨/年焦化技改项目自2002年2月动工以,在我厂全体员工和各大工队的共同努力下建设速度很快,到今年5月1日已顺利投产,我们公司也由原几十人的小土焦厂,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近千名职工的大型现代化机焦企业,生产规模扩张了,生产机构也扩张了,但管理还停留在原的水平,停止不前。现就我们公司当前的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项目工程建设艰辛,但浪费严重。 虽然我们的技改项目工程建设快,投产快,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的管理水平有多高,事实上我们的工程管理中存在

着很多显性的和隐性的问题。比如,工地上施工材料到处乱扔,造成了财产的浪费;设计中有些没有必要建的设施建了,造成了不必要的投资;建设中该监督检查的没有检查到,造成了劳民伤财的返工,其中1#焦炉推焦车轨道的返工就是最大的教训。不可否认,所有这些对我们一个刚刚起步、资金紧张的企业说,造成的浪费是非常惊人的。 二、生产系统努力生产,但职工管理松散。 同其它同类厂家相比我们厂的生产可以说是投产快、达产早、问题少,在试产期间生产系统的干部职工确实付出了巨大的艰辛,成绩是可以看见的,但同时也存在着重生产、轻管理的弊端,生产工人普遍工作作风散漫,劳动纪律执行意识差,屡次出现打架斗殴甚至偷盗的现象。我们的企业化建设滞后,职工没有自豪感,企业尚未形成凝聚力。 三、制度建设亦步亦趋,但尚不健全。 现在我们有些制度还没有,有些制度虽然出台了但还不够健全,所以一方面存在着无法可依的现象,另一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奖罚不明的情况也客观存在,一些部门的主管领导忽视了对公司件精神的传达,忽视了对职工的遵规守纪教育,导致了职工对公司的制度不了解,执行起变了样,国有国法,厂有厂规,淡化了制度的约束,就会种下事故的隐患,我们的企业刚刚起步,可塑性很大,如果不及时选择合理的管理模式,将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照现状发展

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GDP连续多年以9%左右的速度增长,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在充分肯定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死亡人数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频发。2008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413752起,死亡91172人,其中重特大事故98起,死亡2010人。各级应急救援机构积极参加火灾、矿难、危险等事故灾难和各类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2008年全国矿山救护队伍共处置事故2359起,抢救遇险人员2627人,其中生还1016人;危化救援队伍参与事故救援2074起,抢救遇险人员1085人。事故的救援工作能够取得成功,有着诸多因素,是上下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一是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亲切关怀,指示明确,并立即赶赴现场指挥事故救援处理工作。二是信息畅通,事故报告迅速,为应急救援争取了时间,减少人员伤亡。三是果断决策,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救援工作。四是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培训和演练,使整个救援过程井然有序。五是社会各方积极支援,密切关注,共同努力。 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各级政府、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应急管理,采取一

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应急救援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不能盲目乐观,社会经济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增多,各类事故时有发生;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体制、机制、法制尚不完善,预防和处置各类事故的能力有待提高。 一、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 1.应急救援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不到位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形成指挥统一、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的总体要求,做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的建设,增强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工作水平。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区市)、151个市地建立了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但很多州、县市安监部门尚未组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事务,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培训指导、综合协调等职能;做好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和防护器材的日常维护管理,开展隐患排查、预防性安全检查等工作,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2.应急救援管理评估和统计分析工作有待加强 国家、各省都相应出台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各级各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的评估制度。

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xxxx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为了切实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防X和应急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我院预防和控制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处置工作的目标 在最短时限内,及时、果断处理在本院X围内发生的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突发性事件,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与稳定。 二、应急预案启动 有下列情况应启动应急预案: 1、、网页出现非法言论; 2、网络遭受黑客攻击; 3、计算机网络出现病毒; 4、软件系统遭受破坏性攻击; 5、数据库系统出现故障; 6、广域网外部线路中断; 7、局域网大X围中断; 8、服务器等关键网络设备故障; 9、网络中心机房外电中断。 三、组织领导

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与任务是统一领导全院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应急工作,全面负责院内网络与信息安全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协调解决灾害处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等。下设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组,由办公室、医务科、保健部成员组成,具体负责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预案启动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1、、网页出现非法言论时的紧急处置措施 (1)、网页由各相关使用部门的具体负责人员随时密切监视信息内容。每天不少于5次;非常时期,每半小时监控一次,必要时,24小时监控。 (2)发现网上出现非法信息时,负责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处置工作组通报情况;情况紧急的应先及时采取删除等处理措施,再按程序报告。 (3)应急处置工作组人员应在接到通知后十分钟内进行处理,作好必要的记录,清理上的非法信息,强化安全防X措施后方可将网页重新投入使用。 (4)应急处置人员应妥善保存有关记录及日志或审计记录。 (5)应急处置人员应立即追查非法信息来源,若非法信息来源于院内,则由本院保卫处和网络技术人员进行处理,同时报告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人,根据管理制度对非法传播者及时处置,并报知上级公安部门备案;若非法信息来自于院外,则立即报知上报公安部门,并由技术人员将这些信息保存、记录IP地址,以备上级公安部门互联网突发事件处置行动组调用。 2、黑客攻击时的紧急处置措施 (1)当有关负责人员发现网页内容被篡改,或通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发现有黑客正在进行攻击时,应立即向应急处置工作组通报情况。 (2)应急处置人员应在十分钟内进行处理,首先应将被攻击的服务器等设备从网络中隔离出来,保护现场,同时向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情况。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摘要 目前,中国仍处于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深入科学发展观是当今社会的重要主题,而和谐发展与城市的公共安全问题密不可分。同时,城市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国整体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安全稳定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国在关键的转型时期,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办法,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城市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推动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也具有一定是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面临的各种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指出了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is still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traditional society to modern society,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view of science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modern society, and the public security problem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nd city are inseparable. At the same time, construction of city safety issues directly affect China's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Therefore, our country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key, establish an effective city public security emergency management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measur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city public security, improve the city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level, reduce the city major public safety accidents is to promot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t i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stability is also is practice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alyses all kinds of city public safety problems in China,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of our city public security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o strengthen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of our city public securit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city public safety emergency management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附答案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一、关键术语 1、公共管理学6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2、新公共服务理论76 “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管理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3、公共组织85 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以协调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责公共责任。 4、事业单位108 事业单位是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出现的、我国特有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实际承担者。 5、人力资源216 人力资源(human resouce,HR)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

者是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人们的总和。 6、公共预算255 公共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以及政府的资金筹集、使用计划及相关的一系列制度等。 7、政务信息存储308 政务信息存储是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继加工之后的重要内容或环节,是指将加工处理后政务信息资源(包括文件、图像、数据、报表、档案等)按照一定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并按照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将其组织成系统化的检索体系的过程。 8、公共危机管理340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为避免或减少公共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实施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行为的总称,目的是为了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 9、经济手段382 经济手段是公共管理主体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价格、信贷、利率、税收、工资、奖惩等经济杠杆和方式,通过调整经济利益关系而实施管理的方法。 10、公共管理监督433 公共管理监督就是指种类主体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交通管理应急处置预案

安徽省高速公路雾天交通管理应急处置预案 一、适用范围 凡全省高速公路全线或部分路段起雾,已经或可能对高速公路安全通行造成影响的,适用本预案。 二、交通管制条件和级别 根据雾情发展态势及其对高速公路安全通行影响程度,实行三级交通管制措施。 (一)能见度小于50米时,实行一级交通管制。 (二)能见度大于50米小于100米时,实行二级交通管制。 (三)能见度大于100小于200米时,实行三级交通管制。 三、交通管制措施 (一)一级交通管制 1、关闭高速公路道口。关闭辖区高速公路所有进道口,封闭服务区出口,禁止车辆驶入高速公路。 2、报告情况。所涉高速公路交警大队值班领导应立即向总队高速公路指挥中心和所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报告雾情,包括:路面能见度、雾区范围、路面流量等,提出处置意见。同时将情况通报相关高速公路管理处、路政、施救、医疗(急救)、消防等部门,请求协助做好实施相关预案的准备工作。 3、实施压速带道。对已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实施警车压速带道,控制车速。辖区上下行各保持2台巡逻车,实施警车压速带道通行,控制车

速在每小时20公里以下,通过鸣警报、亮警灯、喊话、电子诱导屏播放字幕等方式将车辆带出雾区或在既定点进行交接。 4、实施主线分(容)流。对已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采取主线分(容)留措施。实施分(容)流措施时,应选择雾区以外距来车方向最近的道口实施。主线容流,也可以依托雾区外的服务区实施。分(容)流点车辆发生拥堵,或高速公路主线上的车辆积压超过2公里的,要迅速组织在来车方向上一个具备条件的道口或服务区实施分(容)流。 5、维护站区秩序。封闭的高速公路道口、服务区应通过广场广播、可变情报信息板或车载显示屏滚动字幕、设置明显警告标志等,提示在道口等候的驾驶员有序停车,耐心等候或选择其他道路通行。道口和服务区必须留有应急进出通道,保证执行指挥、清障、救援等任务车辆的通行需要。 6、施工路段管理。通知高速公路经营管理部门停止施工作业,增设警示标志和灯具,扩大预警距离,并指派专人负责,加强对施工路段管理,确保交通安全设施和管理措施齐全有效。 7、发布信息。总队高速公路指挥中心利用省交通广播电台、手机短信等形式向社会发布信息。各相关高速公路交警大队应要求高速公路经营管理部门利用高速公路沿线和收费站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相关信息,提示已驶入高速公路的驾驶人从就近的道口驶离高速公路或驶入服务区。 8、加强路面巡逻。高速公路交警大队应增派巡逻车,加大巡逻管控密度,及时清理违法停车,加强对故障车辆的预警,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二)二级交通管制

目前中国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一:现代中国社会面临的5个主要的公共管理问题 1、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而来的养老保险问题,目前“以房养老”即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这一养老模式的推行出现困局。如何健全养老 服务政策成为公共管理的一项难题。数据显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中人口 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截止到20XX年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 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我国面临的养老压力 空前沉重。然而与之相对的是,我国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完善。 此外,养老服务的扶持政策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也成为养老服务业快 速发展的瓶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及以上老年 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XX年的8811万,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 升为6.96%,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性别间的死亡差异使女性老年人成

为老年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例将超过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 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 有选择性的以房养老 交了养老保险金,为什么还要以房养老? 其他配套设施跟不上 (4)农村没有房子的如何应对 首先,“以房养老”尚需相关制度支撑。“以房养老”能够在欧美国家发展 起来,主要因为这些国家以完备的法律法规,规范“以房养老”交易行为,保障 金融机构与养老主体的合法利益,激发了市场的信心和活力。 而中国尚缺乏相关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撑,因此这种市场交易还存在许多不 确定性。无论金融机构还是老人都不敢轻易参与进来。 其次,“以房养老”还需完善资源配置。“以房养老”的一个前提是,养老 主体将住房抵押给银行后,可以凭借交易资金享受到较好的养老服务。但是,目

当前我国公共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公共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先贤哲人创造了很多生存智慧,也给我们描绘了“永世不易”的理想社会。这种根植于骨髓的传统文化,让我们养成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性格,知识社会民众的危机意识淡薄。政府管理活动中也缺乏相应的危机预防理念,只是将危机的应对处理作为政府公共管理的一种方式,忽视常态性日常管理,所采取的措施也只是被动应付性的应对,应急管理既缺乏主动性、自觉性,更缺乏能动性、积极性,应急管理存在诸多的不足与问题,一些危机诱发因素得不到及时消除,致使危机事件频频发生。 一、观念缺位:应急管理意识普遍淡薄 受现行政绩考核体制的影响,一些基层领导干部没能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安全发展的关系,对经济发展过问得多,对安全生产检查督促得少,担心加强企业安全监管会影响投资环境,赶跑客商;担心增加公共安全设施投入,会分散政绩工程建设资金。因而,对企业必须承担的公共安全责任监管不到位,政府公共安全设施投入不足。 在一些乡镇或企业如果你要看他们的应急预案建设情况,他们会抱来一摞预案,防洪、防震、公共卫生、群体性事件等等,什么预案都有。这些预案印刷精美,装订成册,看上去是足够了。事实上,这些预案大体上是国家或省市应急预案的“山寨版”,没有针对性,缺乏有效性,经不起危机事件的考验。显然,基层组织特别是厂矿企业,应急管理意识普遍缺乏,只重视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对于相关的安全防范工作执行落实不足,应付检查有余,应急预案形同虚设。 二、体制缺陷;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尚不健全 1.专职机构不专业 从西方发达国家看,他们在中央政府机构体系中都设有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危机的预警、舒缓、阻止、回应与重建。“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很快成立了国土安全部,整合所有的反恐力量。SARS危机后,我国加强了应急管理,重视和强化了应急机构建设。国务院成立了应急办,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建立相应的办事机构。但从基础层政府来看,特别是县市、乡镇,应急管理应急专门机构不专业的问题比较突出。基层的情况是办公设施、、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既有专门文件、专门人员,也有专门办公地点,但是应急管理办公室实际上是一个虚设机构,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在某一办公门口挂上一块“应急办”的牌子,再在墙上挂上相关的工作制度。一切都有模有样的,一旦遇到危机事件也就原形毕露。 2.部门协调不畅 应急管理以响应的政府职能部门为依托,各部门各自处理管辖领域的应急事务,再经过省、市、县等多层次的“快快”切割,使得横向上分散管理,缺乏统一、稳定的指挥和协调机制,缺乏一个将政府各个部门组织起来共同行动、共同进行危机预防和应对处置的协调机构,整个应急管理系统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一旦发生危机,便临时成立领导小组或指挥部,组织开展应对。应急管理职能部门众多,分属不同系统,日常管理往往习惯于分兵把守、各自为战,管理资源和信息难以共享,没有同意的预警机制和协调管理平台。 3.管理层次不清 从分级管理来看,我国根据危机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把危机分为四级,根据不同级别,确定由不同基层的政府负责应急响应。但是层级之间界限十分模糊,属地管理没有明显界限。危机事件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由于条块之间职责没有廓清,事件发生都没有主管单位主动承担责任,彼此互相推诿。这一点可以从建瓯市延期高考事件可以看出只有教育部才有延期高考的决定权,但是事件规模并不大。 三、机制缺乏:应急管理机制存在不足 我国应急管理起步较晚,相关的机制还不够完善,应急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制度的探讨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制度的探讨

————————————————————————————————作者:————————————————————————————————日期: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探讨 摘要:城市是人类文明与创新的核心载体,安全是现代化城市的第一要素,城市安全是城市可持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和迅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公共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已经十分紧迫。本文将探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内涵、分析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我国公共管理与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外国的经验,为我国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问题与对策的思考 1、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内涵 在现代社会,公共安全已经不仅仅是指传统的安全和公共安全秩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现代工业、新技术、信息产业高速发展, 安全问题已经延伸到生产、生活、环境、技术、信息等社会各个领域,。公共安全是指为了使公众享有安全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由政府及社会提供的预防各种重大事件、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的基础保障,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根据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公共安全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4大方面。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付、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急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四个过程。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滚轮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 应急管理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应急管理将重点主要集中在事件发生时的紧急控制和处理阶段,即应对阶段。虽然应急管理也有灾前的准备和灾后的恢复,但应急管理中的准备和预防是为应对服务的,恢复是对灾后造成后果的即时性、被动性的活动,也就是说是应对活动的自然延伸。而公共安全管理中的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是建立在防灾、减灾思想基础上的,也就是能够预防的阻止、

当前我国地方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地方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的频繁发生,应急管理工作对事故的处置显的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我国目前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亟待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 (一)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设问题 现在的应急管理工作中重视预案的编制和管理,但是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一是地方性自然灾害预测的科学研究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二是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监测监控体系未建立或健全;三是各部门之间的专业预测、监控信息的交流、会商、筛选、决策机制未建立或健全;四是对各类突发事件发布预警的判断指标体系未建立或健全。 (二)应急预案体系不够完备 基层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基层组织应急预案工作发展不平衡,预案的编制、修订和演练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不够。 (三)信息上报、发布与核实问题 现代社会中隐瞒信息是很不明智的事,只有及时上报信息和向社会公开发布信息才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着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的问题。诸如,不同的部门对某一事件信息的掌握会存在一些出入,需要时间进行核实;媒体的抢先报道与政府正式的新闻发布有时也会存在

出入。 (四)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有待提高 应急管理的综合协调能力还不足,应急指挥系统功能尚未完善,各县(区)之间、部门之间、条块之间、军地之间、各区域间密切协作的机制有待健全,各类应急队伍协同作战联合训练演练不够。 (五)政府各部门之间在应急管理工作领域的分工、协调、衔接、联动的法定程序规范问题 政府各部门在应急管理工作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职责划分的问题,诸如水利部门在防洪工作方面与国土资源部门在预防地质灾害如山洪、泥石流方面如何分工协调,民政部门如何开展城市救灾以及全社会的减灾防灾工作等。二是资源整合问题,例如如何整合部门资源、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如何建立部门联动和区域合作,由哪个部门来统筹考虑应急管理资源的网络化有机结合等。三是程序规范问题,目前,基层应急管理部门职能既有重叠又有空白,应从程序规范或制度约束中提炼出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应急程序、应急联动机制等,进一步强化对应急管理的机构及职能定位、应急管理的监督、指挥体系专业化、预案管理动态化、联动体系规范化等问题的研究。 (六)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有待提高 现有应急物资储备的种类和数量仍然有限,应急物资缺乏统筹管理,储备方式仍显单一,布局不尽合理,数量偏少、品种难以动态调整。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数量和种类

网络安全事故发生 报告和应急处理方案

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为保证公司信息系统安全,加强和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管理措施,层层落实责任,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信息系统和网络的通畅运行,结合实际,市信息技术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工作目标 保障信息的合法性、完整性、准确性,保障网络、计算机、相关配套设备设施及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规定、文件精神,制定本预案。 (三)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根据《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有效预防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 2、分级负责。按照“权责明确到人”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各部门应积极支持和协助应急处置工作。

3、果断处置。一旦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应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尽最大力量减少损失,尽快恢复网络与系统运行。 二、具体职责 指导全局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案演习、宣传培训、督促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三、预防预警 1.信息监测与报告。 (1)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加强对各经营单位和县支公司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时,按规定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初次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重大和特别重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实行态势进程 报告和日报告制度。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采取的措施等。 (2)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报告制度。 发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 网络或信息系统通信和资源使用异常,网络和信息系统瘫痪,应用服务中断或数据篡改,丢失等情况; 网络恐怖活动的嫌疑情况和预警信息;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探讨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探讨 摘要:城市是人类文明与创新的核心载体,安全是现代化城市的第一要素,城市安全是城市可持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和迅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公共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已经十分紧迫。本文将探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内涵、分析建立应急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针对我国公共管理与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外国的经验,为我国的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问题与对策的思考 1、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内涵 在现代社会,公共安全已经不仅仅是指传统的安全和公共安全秩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现代工业、新技术、信息产业高速发展, 安全问题已经延伸到生产、生活、环境、技术、信息等社会各个领域,。公共安全是指为了使公众享有安全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由政府及社会提供的预防各种重大事件、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的基础保障,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根据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公共安全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4大方面。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付、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急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四个过程。应

浅谈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

浅谈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公共管理面对着更为复杂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机理规律,加强分析中国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提出公共管理的前沿问题,分析当前公共管理的前沿核心,重点探讨公共管理的理论前沿,以期有助于我们预测公共管理的研究前景,正确引导我们进行公共管理的学术研究,并在现实中能够发挥指导作用。 【关键词】公共管理;理论;前沿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前沿问题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权力机关和非盈利社会组织为了更有效地促进 公共物品,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平均分配,促进社会整体发展,正确运用公共权力和各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新兴学科。 公共管理与管理学有很大的相似性。它要指引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应该怎样做才能够更有效率,其前提与基础是解释公共部门的各种收入与支出行为、公共管理以及对市场中微观主体的影响与后果。需要注意的是,与管理学不同,在具体分析问题时,公共管理有着特殊的研究前提与研究对象。而且公共部门与社会的各个主体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各个主体的反应与对策将对公共部门的政策执行结果产生巨大影响。这也就给公共管理带来了其他学科所没有的挑战。由此可见公共管理有着特殊的“为什么”的问题。 卡尔森(Garson)和欧佛曼(Overman)认为,1975 年的“政策管理协助研究委员会报告”是公共管理概念流行的源泉。[1]他们指出,在该报告中,公共管理被分为三个领域:(1)政策管理涉及政策选择和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2)资源管理涉及预算、财务管理、人事、采购与供给、财产管理和信息管理等;(3)项目管理则涉及日常执行,包括日程安排、记录保存、生产效率与监督等。 大多数美国公共管理研究者似乎更偏好另外两个相近的概念:“政治管理”和“战略管理”。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发展起来的政治管理研究跟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密切相关。政治管理研究的主要理论家、该学院的摩尔(Moore)明确表示:“我们的‘公共管理’概念在公共行政的传统责任之上加入了目标设定和政治管理的责任。”[2]由此可见,公共管理的研究重心已经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POSDCORB 范式(计划、组织、人员、指导、协调、报告和预算)转移到 PAFHRIER 范式(政策分析、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外部关系)。 综合各国的政府改革与发展前沿报告,结合我国当前政府改革面临的种种问题,具体而言,笔者认为下列几点是公共管理的主要的几个前沿问题:(1)

中国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应急管理概述 1、应急管理概念 应急管理是应对于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危险包括人的危险、物的危险和责任危险三大类。首先,人的危险可分为生命危险和健康危险;物的危险指威胁财产安全的火灾、雷电、台风、洪水等事故灾难;责任危险是产生于法律上的损害赔偿责任,一般又称为第三者责任险。其中,危险是由意外事故、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蕴藏意外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危险状态构成。 事故应急管理的内涵,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尽管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重叠的,但他们中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单独的目标,并且成为下个阶段内容的一部分。 2、中国应急管理概况 我国政府应急体系建设已取得的成就 1、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已初步建成 在国家建立统一领导下,坚持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在应急体系中,国务院是最高行政领导机构,由非常指挥机构或临时指挥机构负责应急管理工作。 2、应急预案逐步完善 2001 年,我国进入综合性应急预案的编写使用阶段。2004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使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写有章可循。目前为止,我国已编制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57 部,国家专项应急预案21 部,全国各级应急预案130 多万件,基本上涵盖了各类常见突发事件。 3、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我国已经制定了突发性公共事件应对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60 多部。基本建立了以宪法为依据、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核心、以相关法律法规为配套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使应急工作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应急保障能力得到了加强

高铁乘务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

高铁乘务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课件 1 总则 l.1 编制目的 为适应高速铁路应急救援的特点, 满足哈尔滨铁路局高速铁路应急救援需 要,进一步增加应对高速铁路发生火灾爆炸的处理能力,实施规范、科学、准确、迅速的应急处置,有效防范事帮对高速铁路行车安全、运输秩序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特制订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铁路交 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家处置铁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铁 道部关于实施铁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决定》、《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铁路交通事故救援规则》等法律法规和相 关规定。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哈尔滨铁路局已投入运营的时速 200Km/h 及以上高速铁路发 生火灾爆炸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2 处置程序 2.1 立即停车。 列车发生火灾、爆炸,列车工作人员无法控制火势,严重威胁行车和旅客人身安全时,要立即用对讲向列车长进行汇报,列车长通知司机、机械师,立

即进行停车。①随车机械师得到列车发生火情、火灾的信息后,需立即赶到事发位置;赶到事发位置后,随车机械师要根据现场情况通知司机司机降弓、断电;②司机接到列车长通知后,立即使用常用制动停车。列车停妥后,施加停放制动,断电降弓。立即报告路局调度并申请上下行接触网停电,同时向当地 119 模拟报警, 并通知随车解释做好防护; ③隔断门处乘务员进车厢疏散旅客进 行口头宣传(做引导手势,告知旅客疏散方向,防止争抢和对流):“各位旅客请往这边走,不要拥挤,照顾好身边的老人、小孩,有序下车”逐车宣传,重点对领导车厢进行宣传。保洁员、餐车人员负责车上、车下的旅客防护工作; 2.2 疏散旅客。 列车长通知所有工作人员做好旅客疏散下车准备工作,专门布置两名乘务员和两名餐车人员分别从备品柜中取出应急逃生梯运往远离火源的车厢,疏散起火车厢旅客,确认无人后关闭防火隔断门。列车长将旅客带到安全地点停留、 等待救援,做好安抚工作。乘警负责殿后,保证所有人员安全疏散。旅客下车后,由最后下车的乘务员确认车内旅客全部下车,并向列车长汇报。下车后做 好警戒工作。 2.3 迅速扑救 列车长指挥乘务人员和旅客志愿者快速将本车厢的灭火器材传递到起火车厢,集中车上的消防器材组织对灭火,抢救物资财产。 2.4 报告救援。 列车长、随车机械师、机车乘务员及时用对讲机、手机等通讯工具分别向所在地铁路局调度、动车所调度员、路局客服调度和本段生产调度室报告:报告内容为列车编组、起火车种、车厢号、起火部位、原因、人员伤亡情况、旅 客人数、 去向、 重点旅客、 是否有外宾、 首长乘车 (我是

中国企业集团公司管控面临的十大问题

中国企业集团公司管控面临的十大问题 集团公司管控如此重要,那么中国企业的集团公司管控能力和现状如何?是否尽如人意呢?多年的管理咨询经验告诉我们,不尽然。一方面,虽然不少企业集团在集团公司管控、集团运营上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有的还籍此在集团化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从整体而言,中国企业的集团公司管控能力并不理想,还存在不少问题,可以改进提升之处较多。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环境、企业的发展现状都日新月异,处于高速变化之中,因此,必然会不断碰到新的集团公司管控问题。根据多年的咨询服务经验,华彩咨询总结出中国企业所面临集团公司管控十大问题,企业和管理者可引以为鉴。 1.无集团战略,沦为出资人和服务者 很多集团企业没有集团整体战略,其中不少还认为没有集团战略的必要,只要把集团各产业战略做好即可。这显然是一种极为错误和危险的认识。问题的核心在于,如果没有整体战略,只有产业战略,各自为战,那么集团作为一个单纯成本中心存在的价值何在呢?集团战略的本质是通过集团产业组合、整合、协同效应的实现,创造远远超越单体企业、单个产业的利润。 因此,华彩认为:首先,集团公司的战略高于子集团战略的加总。集团是一个战略意识的主体。所谓战略意识主体就是集团型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大脑,它不是一个协调。就管理而言,全世界的管理者都没有创造巨大的价值。惟有一种特殊的管理者创造了价值,那就是设计企业体系的人;其次,集团战略是一个广义上的战略,需要考虑多个经济体之间的运作。即不光会考虑现有产业组合和未来产业组合,以及现有产业组合如何向未来产业组合、转接、转折、变化,更会考虑多个经济体之间如何运作、如何发生有效的内部交易、如何发生协同效应等,这是集团战略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构成;最后,集团战略是实现集团综合效应的前提。 集团公司的发展是不断对集团经营哲学的一个探索过程。资源资本主义、管理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是一个主脉里面的三个不同阶段下的主流产物。但是在主流之下还会有很多新的思路的探讨。 2.缺乏多层次治理管控,控制力先天缺失 集团公司集团公司管控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是多层次治理管控缺位,表现如下:首先,很多母公司把自己打造成了纯出资人,认为母公司就是出资这个产业,然后不管了,给你们经理班子定一个目标、定一个激励方案,其他由子公司自主经营。这是一个必然的失误,原因在于:如果不具备巴菲特在投资领域的天赋、眼光和能力,单纯作为出资人就不是理性的选择。 其次,就是我们现在很多人把治理看成了好人游戏,觉得只要把子公司的三会玩转了、只要有非常好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我们就是对的,甚至认为只要一个人忠诚于党的事业、品行可靠就可以把他派下去到子公司去当董事、专职董事——好人政治、好人游戏。这是我们的一个认识:觉得这套东西在发达国家已经很成熟了,它就是个议会政治、它就是套程序。这是对董事会最大的侮辱。董事会实际上必须在信息不确定不对称的情况下决策,因此对董事的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