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行社发展历程

中国旅行社发展历程及

在中国旅行社现形势下对旅游人才的要求

托马斯·库克于1845年在英国的莱斯特正式成立了托马斯·库克旅行社,开始专门从事旅行代理业务。从此,为方便旅游者并服务于旅游者的旅行社诞生了,这标志着近代旅游业开启了新篇章。中国近代旅游业发源于上海。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旅行社是爱国人士陈光蒲先生与1923年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的旅行部,1927年更名为中国旅行社,现为香港中国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之后,我国与1949年在厦门成立了华侨旅行社,现为中国旅行社;于1954年再北京成立了中国国际旅行社;于1979年再北京创建了中国青年旅行社。从而,建成了我国知名度最高的三大旅行社。从旅行社发展历史来看,中国旅行社业发展起步较晚。并且虽然我国旅行社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但是直到1978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后才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行业。

一、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过程可将其话费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旅行社业发展的前期(1978年以前)。我国实施对外开放以前,我国仅有中国国旅和中国旅行社及其在各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在此阶段,旅行社数量少,从业人员少,旅游活动少,不具备行业规模,但却累积了不少经验,培养了一批人才,为今后旅行社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旅行社发展的初期(1978—1989年)。这一阶段我国旅行社形成国旅、中旅、和青旅三足鼎立的行业垄断的局面。在1985年,为加强旅行社行业管理,国务院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这是我国旅行社行业的第一部管理法规。

3、旅行社发展的增长期(1990—1994年)。1989年国际国内形式风云变幻的背景下,我国旅行社遇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负增长,在旅行社经营者的努力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国际入境旅游得到恢复和更大的发展。

4、旅行社的调整时期(1995年至今)。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管理条例和规定,为我国旅行社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显示,到2000年,我国旅行社总数为8993家。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普及,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已经来到。

二、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旅游产业已经形成规模,旅游产业支柱作用也更为强化,旅游产业在质和量

上将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多向度开发,并且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有。

2、旅游产业国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运行良好。市场上的旅游人次、总收入、人均旅游消费支出都呈上升趋势。旅游产业市场跻身世界前列。世界旅游组织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给出了非常高的预期,其预测为:到2015年时,在世界旅游目的地中,我国将位列第一;在世界旅游客源国中,我国将位列第四;而我国旅游产业的增长速度也明显快于世界上其他主要国家的旅游产业增长速度。

3、旅游产业的支柱作用得到体现。旅游产业由于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他的发展已经被我国列入了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旅游总局于1995年和2000年分别制定了《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各个省、自治区从各自的旅游资源优势出发,将旅游产业作为当地经济优势产业和重要产业,其中10多个省份将旅游产业定为支柱产业,7个省份将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和先导产业,6个省份将旅游产业作为第三次产业的先导产业和龙头产业。

4、旅游产业正在扩大开放态势。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旅游产业对外开放的步伐日趋加快。

三、随着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对外和对内开放,旅行社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旅行社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旅行社要加强内部科学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旅游局出台的《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质量》、《国内旅游合同范本》、《出境旅游合同范本》等法规规章,并且加强内部质量管理。通过对直接影响旅游服务质量的过程的控制,优化旅游产业人力资源,对地接社的选择与评价、出国领队管理、导游陪同规范、顾客投诉处理、门市部服务要求等容易存在隐患问题的环节加强管理,提高旅行社的质量。旅行社还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企业氛围。

2、旅行社企业要重视品牌的树立。“品牌揽顾客、质量主沉浮”,旅行社推出自己的品牌,才能形成广泛影响。在产品设计、营销手段、客户关系、品牌塑造等方面引入新理念,产品要适应旅游者日趋个性化的需求和差异化的发展趋势。

3、旅行社要完善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抵御风险能力;优化旅游产业产品和旅游产业业务链。优化发展旅游产业的市场与政府双重职能,实现新的发展。

4、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以强化员工服务意识为重点,向社会作出了更高层次、更为全面的文明服务承诺制。把企业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时限向社会、消费者公开,制定专门的服务承诺制度,对前台营业员、国内游全陪、出境游领队、入境游陪同等业务操作及服务规范制定了专门的规章制度。同时还通过与接团的旅行社签订承诺协议书,保证了旅行社的承诺落到实处。通过征求游客意见书,电话回访以及上门听取意见等形式来改进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率。

5、有创新意识,优化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投资机制,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改变过去的单一的文化观光产品,发展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种旅游种类齐全、结构完整的格局,满足了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促进了旅行社行业的发展。

四、中国旅行社现形势下对旅游人才的要求: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亚洲第一大旅游市场,要支撑如此庞大的产业,能否培养出一大批专业化、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十分关键。我们必须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尽快地为旅游市场培养出更适合旅游发展需要的人才。

(1)我国旅游业人力资源现状。

1、规模发展快,中国旅游教育在蓬勃发展,但旅游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导致旅游教育对旅游人才供给的总量不足,旅游院校和旅游培训机构各自为政现象比较突出,缺乏统一协调行动,难以形成分工合理的旅游教育整体合力,旅游人才供需之间存在较大缺口。

2、年轻化,使队伍充满了干劲和活力,但另一方面在工作中夜暴露了经验不足的差距;旅游教育特色不鲜明,导致旅游教育对旅游人才供给的结构失衡,一些旅游院校和旅游培训机构对旅游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准,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与旅游行业需求明显错位,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

3、整体素质偏低,包括职工学历,专业技术人员少,专业技术职称低;旅游人才结构中,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企业经营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旅游服务技能人才等旅游主体人才培养数量偏少。旅游教育模式不灵活,导致旅游教育对旅游人才供给的素质偏低,有些旅游院校与旅游培训机构的教育培训方式落后,不能对旅游行业需求变化和新业态变化及时作出反应,旅游教育国际化和产学研一体化程度低,难以培养出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4、缺乏既懂外语又熟悉业务、充满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目前旅游院校在对旅游人才的培养上,没能及时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所以人才的培养与市场的衔接出现了问题,导致人才结构不理想,中国旅游业应当尽快建立一支与之配套的具有国际管理水平,熟悉国际旅游行规、操作模式的管理队伍;旅游专业的学生缺乏替代其他专业学生的能力,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在旅游行业各部门却可以替代旅游专业的学生。

5、结构不合理,在层次、地区、部门、专业等方面,目前很多旅游从业者的工资与其素质及付出不相符,还处于较低水平,这就让一些从业人员已经或正准备放弃旅游业。

(二)中国旅游也人才发展对策、

1、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民俗文化、法律和旅游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具备进一步从事旅游教学、科研潜力的研究型人才。

2、培养国际型旅游人才,不仅要具有国际型旅游管理知识,还要懂得营销学、心理学,应该区别于一般的旅游管理者或从业者,更要懂得其他国家的旅游文化,懂得如何为游客提供人性化服务等。在市场运作方面,更应具备迅速处理紧急事务能力。

3、培养国际型旅游营销人才,增强旅游营销人员品牌推广意识,更精通境外业务的开展。

4、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相关专业的业务能力,饭店业、旅行社业、会展业等。酒店管理工作。学习系统先进的国际酒店管理知识,会展业务能力等。

5、旅游课程改革,打造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对旅行社管理的针对性,对于旅游人才的培养,必须从传统的模式中走出来。学旅游管理的学生,磕实行岗位实习。旅游业学科的课程体系必须与企业用人的方针紧密结合,培养职业型、应用型的国际人才。再有就是理论与创新相结合,增加经济形势及旅游最新动态方面的讲座或选修课,启发、激励学生参加科研工作等。

6、加强导游业务能力,提高导游整体素质。导游人员是我们旅游行业的形象大使,增强旅游实力导游队伍是我们旅游行业的先头部队,旅游业要又好又快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导游队伍也要同步发展。

五、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应有的要求

1、热爱旅游业。正确认识旅游业的性质和任务;培养敬业、乐业的道德情感;形成勤业、创业的道德行为。

2、全心全意为旅游者服务。热心为旅游者服务;加强职业责任心和道德义务感;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3、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4、遵守旅游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爱国爱企,自尊自强;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公私分明,诚实善良;克勤克俭,宾客至上;热情大度,整洁端庄;一视同仁,不卑不亢;耐心细致,文明礼貌;团结服从,顾全大局;优质服务,好学向上。

中国第一家旅行社的历史

陈光甫与中国第一家旅行社 2009-08-28 16:52:12 来源:档案春秋记者:童然星进行评论中国旅行社业务大发展 中国旅行社业务发展最迅速的阶段是1931年至1937年,陆续增设的分社和办事处达45所,其拓展有一特点,即与国内新开辟的交通线相同步。中国旅行社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既办客运,又办货运;既办招待所、旅馆、饭店,又代办火车上的餐饮;既组织国内旅游,又组织国外观光;既代办出国手续,又发行旅行支票;既设立旅行社游览团体,又直接投资开发景点;并牢牢抓住大型会议的机会开展业务。 组织旅行游览是中旅的主要业务,社内专设游览部,每年春季与铁路局协商特开游杭专列,并适时组织海宁观潮、惠山游湖、超山探梅、富江揽胜及游览各地名胜古迹,其中行程较长的如1933年招待爪哇华侨实业考察团游京沪,1937年组织的赣、闽、湘、桂、粤五省旅行团,都深得社会人士的欢迎。1935年8月起,中旅还主办了一种旨在营造集体旅游氛围、领略祖国名胜风光的经常性旅游团体——“中旅社旅游团”,凡参加者可以得到各种优惠,并在总社辟有专室供团员聚会、消闲、联络感情,到1937年春,团员人数已从初创时的150人增加到900人。 1929年杭州举行首届西湖博览会,盛况空前。中旅从香港、南京、天津等地组织团体赴杭参观,还特别编辑《西子湖》一书散发。此后如1933年在青岛举行的华北运动会,1934年在上海举行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第十二届全国大会,1935年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等多次重要会议上,都能看到中旅的身影。 1926年暮春,中旅首次办理赴日本观樱团。此后,海外市场不断开拓。从1933年起,每年组织中国伊斯兰教信徒赴麦加朝圣团;1936年中国参加柏林第11届奥运会的代表团及参观团的出国手续、票务及行前指导等亦由中旅办理。仅1931年春与日本国际观光局合作,中旅就接待了日本游览团体计20余批,参加者3000余人。 严格管理与宣传教育 中国旅行社有着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独到的宣传教育方法。陈光甫曾对旅行社人员说:“吾人经营斯业,宗旨在辅助工商服务社会,平时待人接物宜谦恭有礼,持躬律己宜自强不息,务求旅客之欢心,博社会之好感,庶几无负创业初衷。”他要求对顾客要笑脸相迎,衣着整齐。对员工一律招考录用,通过培训、实习,达到一定水平后才安排工作,工作后先在各部门轮流循环工作,多年后便成为多面手。至于人员的升降,一律以才能学识为标准,学历仅作参考,

旅行社发展历程

旅行社发展历程 旅行社是为游客提供旅行服务的机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旅行社逐渐发展壮大。以下是旅行社的发展历程: 旅行社最早起源于欧洲,最早的旅行社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的旅行社通常是由个体经营者建立,提供一些简单的旅行线路和服务,主要面向富有的上层社会。 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和旅游观念的普及,旅行社逐渐开始向大众化发展。1925年,德国的库肯霍夫旅行社成为全球第一家 正式注册的旅行社,标志着旅行社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旅行社开始提供 更多的国际旅行线路。此时的旅行社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行业,其中一些大型旅行社开始形成。 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旅游需 求进一步增加,这也推动了旅行社的发展。很多国家开始建立旅游局或旅游协会,通过扶持和管理旅行社,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到了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互联网为旅行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旅行社可以通过互联网宣传自己的线路和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户;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旅游信息和在线预订的便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旅游业的智能化趋势,现代旅行社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很多旅行社开始建立自己的线上销售平台,提供在线预订、旅游攻略和客户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同时,一些新型旅游平台也应运而生,通过互联网技术连接供应商和消费者,改变了传统旅行社的经营模式。 如今,旅行社已经成为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改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行社在旅游业中起到了组织、策划和提供服务的重要作用,为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便利。 总之,旅行社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经历了从个 体经营到大众化发展的过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旅行社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传统旅行社还是新型旅游平台,旅行社都在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而不断努力。

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近代旅游业是指从中国近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并且产生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产业和服务。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近代旅游业的起步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19世纪末,中国开始逐渐与世界接轨,西方的旅游观念也逐渐传入中国。当时,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名胜古迹之间的短程旅游,以及一些富有冒险精神的人士进行的长途旅行。这一时期,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较为缓慢。 二、战争和革命时期(20世纪20年代-40年代)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国经历了多次战争和革命,旅游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一时期,旅游业几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衰退的现象。战争和政治动荡导致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游客数量的大幅减少,旅游业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三、改革开放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政府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旅游业的

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旅游业主要以境外旅游为主,国内旅游市场尚未完全开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市场逐渐兴起,成为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各地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旅游景区数量不断增加,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旅游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旅行社、酒店、餐饮等相关行业蓬勃发展,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多样化的服务。此外,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在线预订、支付和分享等功能的出现,使旅游更加便捷和个性化。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旅游业对就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给许多地区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文化创意产业、农业旅游等。 总结起来,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起步阶段、战争和革命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旅游业的管理和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模式

中国旅行社集团化发展模式 旅行社集团属于旅游企业集团的范畴,它是以旅行社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由众多的企事业法人组织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而旅行社的集团化就是指单体旅行社共同组建旅行社集团,进行集团化经营的动态过程。 一、中国旅行社集团化发展现状 (一)中国旅行社集团化发展历程。中国旅行社集团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这个时期是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而设立的一些旅行社集团。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的路线,为我国旅行社大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1979年以后,国旅、中旅和在1980年成立的中国青年旅行社系统都得到很快发展。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到中国加入WTO以前,这个阶段中国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这对中国旅行社集团化改革增加了强大的政策抉择,中央和地方都出现了一些新的旅行社集团,如广之旅、上海春秋等,这个阶段也是中国旅行社集团的徘徊期和探索期。第三个阶段从加入WTO至今,这个阶段也是旅行社真正开始集团化并且同世界接轨的时期,中国一些旅行社集团开始走向一条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旅行社集团化发展道路。 (二)中国旅行社集团化现状及问题。我国旅行社的特点是资产含量小,多属于代理机构,能具备集团规模的公司屈指可数,这就需要开展资产重组,然后进行一定规模的资产经营,盘活存量资产,吸收外部资产,这样才能迅速地达到具有国际标准的集团化规模,才能更有效地、稳健地进入国际化跨国经营。 目前中国的旅行社集团尚不规范,与国家对于集团化要求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大小旅行社功能雷同,产品同质,价格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散、小、弱、差”是整个行业的写照。大部分旅行社集团存在着结构性缺陷,内部管理与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还有差距,集团内部成员联系不紧密,成员之间缺乏资产利益关系,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基础和资产纽带关系,多数只是资产的简单组合和捆绑,不是市场化重组的结果,合作机制不稳固,因此在企业组织、结构、营销、管理上没有按市场的需要运作,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有限;总社不总,分社不分;集团核心企业投资主体地位难以发挥,核心企业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缺乏感召力和产品、资本等优势,对成员企业无约束力,不能成为融资中心、信贷中心、结算中心;国家对旅行社集团化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等等。 旅行社集团化方向发展本来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通过控股或相互持股建立产权连接纽带,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市场行为,而非政府行为。但在目前

中青旅发展历史与沿革

中青旅发展历史与沿革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青旅),是1997年底在国内主板上市的一家旅游行业企业,是我国三大骨干旅行社之一,其前身为1980年由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青联等单位创办成立的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尤其是中青旅上市四年多来所取得的进步,中青旅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旅行社之一,在国家旅游局颁布的“中国百强国际旅行社”排名中,连续三年名列第二,2001年公司旅游主营业务收入13.08亿元,全年共接待各类游客55.6人次。 回顾中青旅走过的二十几年的历史,可将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特许经营下的业务开拓阶段(1980年-1987年) 青旅总社成立之初,正值我国旅游业的发育期,这一时期也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初创时期,中国旅游业在传统的计划体制内逐渐萌芽。 由于在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旅游业一直是作为民间性的外事接待单位运作,仅作为国家外交事业的补充,此时的旅游业还未形成产业。在不鼓励国内旅游的政策前提下,国内旅游市场在特许的背景下几乎被中国旅行社和中国国际旅行社所垄断(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国仅有中国旅行社和中国国际旅行社2家旅行社)。 于1980年成立的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抓住了改革开放后国家鼓励国际青年交流的契机,在共青团中央的支持和直接参与下,取得了旅游业务的特许经营权,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较早设立的旅行社,并且按企业规范运作,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利用自身的优势,顶住了来自国旅、中旅的压力,打破了国内旅游行业的垄断格局,为我国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业务不断拓展,成为国内旅行社行业内的一支新军。 创业之初,中青旅依靠共青团组织的独特优势,利用其特有资源垄断的背景,以入境旅游为主要业务单元,招揽、组团和接待境外旅游者。在人和的作风下,中青旅在80年代末达到最辉煌期,初步确立了国内国、中、青三大骨干旅行社垄断的局面。 政府特许经营下的业务开拓是这一时期的特征,也是中青旅80年代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二阶段:政策开放下的市场粗放式竞争阶段(1988年-1996年) 90年代以后,我国的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市场经济意识大大加强,国内旅游业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1988年,青旅总社依靠各地共青团办青年旅行社为网络基础,率先在全国成立了旅行社集团,为实现跨地域联合及规模经营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由于国家对旅游特许的部分解禁,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市场力量也由海外市场外生变量的拉动逐渐转化为国内与国外市场的共同驱动。国内的入境旅游市场在众多竞争对手参与下,成为买方市场,供需失衡;与此同时,国内公民市场开始发育,伴随着中国公司境内旅游的兴起及出境旅游的萌芽,国内旅行社出现了极快的增长,尤其在1995年到2000年间,平均每年增加1000家,到2000年底,全国旅行社总数将近9000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新的市场形势,尤其是政策的开放,使国、中、青三大旅行社的资源垄断优势不复存在,市场占有率从80年的79.6%下滑至1995年的20.5%,市场上也涌现出一大批较有竞争力的旅行社,使行业竞争加剧,同时由于旅游行业地域分散的特性和管理规范滞后的原因,使市场争夺较为混乱无序,中青旅面临着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和艰难,尤其1995、1996两年,由于市场的无序,争端进入白热化程度,中青旅发展势头开始渐缓,甚至出现下降局面。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史进程及分析

60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与中国社会变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以不断增加的势头迅速发展,已经被正式列入国民经济序列。 新中国建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的起始时间为新中国建国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由于我国生产力低下和经济落后的影响,制约了国人旅游的需要,从而使国内旅游业很难具备实现发展的条件。同时,由于政治环境的影响,我国旅游部门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外交工作的需要,负责来华国际友人的接待任务。 在这段时期,中国仍处于十分落后的局面,国际环境的严峻,国内生产水平低下。中国人民仍旧处于难以温饱的状态,在这种局面下,要发展旅游业是很困难的。旅游活动的进行时需要一定时间和足够的经费的。在当时,全国人民都努力建设祖国,全国经济处于起步状态,人们根本就没有空余的时间和金钱去外出旅游。 所以,旅游活动在当时主要是对那些来华的外宾所展开的。随着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来华公务和旅游的外国宾客逐渐增多。在一些主要城市都陆续设立了华侨服务社,接待的对象为来大陆的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 为了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管理,中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与1964年正式成立。国务院明确规定,发展我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的方针和目的首先是为了学习各国人民的长处,宣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促进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互相了解,其次才是通过发展旅行和游览事业增加外汇收入。 这些事实表明,这一阶段内我国发展旅游事业的动机仍然是以政治目的为主。但尽管如此,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步入新的阶段。 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步入正轨和全面振兴的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全国工作重点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旅游业作为全国创汇的渠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其振兴和发展工作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国务院的重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也自此开始步入正轨,进入全面振兴的发展时期。

中国旅行社发展历程

中国旅行社发展历程及 在中国旅行社现形势下对旅游人才的要求 托马斯·库克于1845年在英国的莱斯特正式成立了托马斯·库克旅行社,开始专门从事旅行代理业务。从此,为方便旅游者并服务于旅游者的旅行社诞生了,这标志着近代旅游业开启了新篇章。中国近代旅游业发源于上海。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旅行社是爱国人士陈光蒲先生与1923年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的旅行部,1927年更名为中国旅行社,现为香港中国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之后,我国与1949年在厦门成立了华侨旅行社,现为中国旅行社;于1954年再北京成立了中国国际旅行社;于1979年再北京创建了中国青年旅行社。从而,建成了我国知名度最高的三大旅行社。从旅行社发展历史来看,中国旅行社业发展起步较晚。并且虽然我国旅行社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但是直到1978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后才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行业。 一、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过程可将其话费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旅行社业发展的前期(1978年以前)。我国实施对外开放以前,我国仅有中国国旅和中国旅行社及其在各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在此阶段,旅行社数量少,从业人员少,旅游活动少,不具备行业规模,但却累积了不少经验,培养了一批人才,为今后旅行社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旅行社发展的初期(1978—1989年)。这一阶段我国旅行社形成国旅、中旅、和青旅三足鼎立的行业垄断的局面。在1985年,为加强旅行社行业管理,国务院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这是我国旅行社行业的第一部管理法规。 3、旅行社发展的增长期(1990—1994年)。1989年国际国内形式风云变幻的背景下,我国旅行社遇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负增长,在旅行社经营者的努力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国际入境旅游得到恢复和更大的发展。 4、旅行社的调整时期(1995年至今)。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管理条例和规定,为我国旅行社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显示,到2000年,我国旅行社总数为8993家。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普及,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已经来到。 二、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旅游产业已经形成规模,旅游产业支柱作用也更为强化,旅游产业在质和量

中国旅行社的发展历程

中国旅行社的发展历程 中国旅行社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国内的旅游产业还未起步。1954年,中国成立了第一家国营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主要负责境外旅游业务。此后,在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开始建立起一些地方性旅行社, 比如北京旅游局、上海国际旅行社等。据统计,到1971年底,全国有160家旅行社。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旅游业开始蓬勃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旅游消费的扩大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加,旅行社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1983年,中国政府推出了全国范围内的旅游市场开放政策,允许国内市场能够与国际市场接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和国际旅行社进入中国市场。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旅游业进入了急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国内旅行社开 始增加接待入境游客的旅游业务。同时,出境旅游市场也开始迅速发展。1990年,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条例》,规范了旅行社经营和管理行为,进一步推动了 中国旅行社的成长。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旅游市场进一步开放,中国的旅行社开始 获得更广泛的市场机会。不仅如此,近年来,中国旅行社作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和未来发展 重点领域之一,积极发展新型旅游业态,加速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 续发展。 通过上述历程的回顾,可以发现中国旅行社在发展历程中逐步成长为行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具有重大意义。未来,中国旅行社将继续 深化国内和海外市场的合作,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按照“全球共享”的理念,推进旅游 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优质、高效的旅游服务,实现中国旅 游产业的新跨越。

旅行社知识

《导游业务》 旅行社知识 第一节旅行社知识 一、国际旅行社的发展历程 (一)近代旅游时期的旅行社代理业 1893 年,德国出版社卡尔·贝德克尔在德国的科布伦茨堡出版发行克莱因的手稿《莱茵河之行》 1840-1860 年,铁路的出现,旅行形式迅速改变,各国出版旅行指南给人们的旅行带来了便利。 1845 年,托马斯·库克以企业家的眼光看到了产业革命后旅游需求发展的趋势,正式开办了商业性的旅行代理业务。 1845 年夏,首次组团开展消遣旅游,被认为是标志了近代旅行社业务的开端。 特点: 1.组织的这次活动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业余活动”,而是出于纯粹的商业性目的。 2.此前托马斯·库克组织的旅游都是当日往返的一日游,而这一次则是在外过夜数天的长途旅游。 3.托马斯·库克在此次沿途做了大量的考察,并先确定了参观游览的地点和入

住的廉价饭店,首创了低价的团体旅游。 4.托马斯·库克为此次旅游专门编写并出版了《利物浦之行手册》 5.托马斯·库克本人不仅担任了旅行团的陪同和导游,而且在沿途一些地方还另外聘请了一些地方导游。 1865 年,托马斯库克正式在伦敦开设了自己的旅游办事处---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 这标志了世界上第一个以营利为目的、向普通民众提供专门化服务的机构正式成立。 20 世纪初,英国的托马斯·库克旅游公司、美国的运通公司和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成为世界旅行社行业排名前三的公司。 (二)大众旅游时期的旅行社业 20 世纪50 年代,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发生了巨大变化,诸多因素引导国际旅游进入现代大众旅游时期: 1.战后世界各国开始致力于经济建设,缓和与发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2.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 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 4.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 5.各国城市化进度普遍加速 6.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7.信息技术进步的影响,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等 大众旅游时期的旅行社特点: 1.旅游产品以标准化旅游产品为主,无差异需求。 2.营销观念不考虑细分市场间的差别,只追求整体市场。 (三) 当代发达国家的旅行社业 1.适应旅游需求变化,不断更新营销战略 旅游市场需求总体呈现出差异化、复杂化和个性化的特征。 “新型”旅游者:阅历广、经验多、要求高。

我国旅行社性质的演变历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c19288781.html, 我国旅行社性质的演变历程 作者:吕威锋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年第02期 旅行社业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中的龙头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在散客时代,传统旅行社业面临着在线旅游代理商的激烈竞争,增长乏力。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走出此困境,需对旅行社经营商的性质进行重新定位。本文立足于法律层面,通过对我国旅行社性质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对新时代环境下旅行社经营商的定位提出质疑,以期为旅行社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一、行业初创,企业性质未立 旅行社这一行业组织是由西方传入我国的。1923年,民族资本家陈光甫先生在其经营的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内特设旅行部。作为中国第一家旅行代理机构,专司为旅游者提供服务,提倡中国旅游事业,这一专业化旅游机构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诞生,其历史意义可谓开天辟地。陈光甫创立旅行部,并于1927年将其扩充为独立的旅行社,“唯一宗旨,即扩服务之范畴,引提倡中国旅行事业为己任”。直至1937年抗战爆发,虽然其在十多年间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引领了中国旅游新风尚,但就其行业规模以及社会经济影响力而言,并不构成一个独立的行业。 新中国成立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全国只有中国国际旅行社与中国旅行社(华侨旅行社)两大旅行社系统,其主要职能是为华侨回国探亲、访友、参观游览提供服务,兼及赚取少量的旅游创汇,政治意义较高。其规模并不足以构成一个行业,且体制上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不具备企业性质。 二、改革开放至今,经营商的企业性质不断深化 1978年改革开放后,旅行社开始由事业单位转向企业化经营,开始了产业化进程。1980 年成立中国青年旅行社,隶属于共青团中央,目的是加强和扩大国际青年之间的友好往来。至此三大旅行社系统按照各自分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垄断经营中国的旅行服务,尤其是入境旅游业务。1984年旅游外联权下放,旅行社由寡头垄断向垄断竞争的格局转变。总的来说,1978年至1984年,这一时期的旅行社业开始了产业化的进程,但受制于当时国内的政治意识形态,旅游接待工作仍有很强的非经济性,事业单位性质很强。 随着中国旅行社业的迅速发展,为了加强对旅游行业的管理,国务院于1985年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简称条例)。《条例》第二条规定“旅行社是指依法设立并具有法人资格,从事招徕、接待旅行者,组织旅游活动,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政府第一次人为的以行政法规的方式规定了旅行社的企业性质。同时根据经营业务范围不同将旅行社分为三大类,三类社的出现和发展是国内旅游迅速发展的结果,同时表明政府开始将旅行社作为相对独

公司简介(含所获荣誉)

公司简介(含所获荣誉) 深圳市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简介公司规模:深圳市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成立于1983年,是深圳成立特区后经营历史最长、经营规模最大的专业旅行社之一。公司注册资本1677万元,隶属于深圳市中旅(集团)有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002年经国家旅游局批准获取出境游组团资格。 发展历程:2001年,公司紧跟市场步伐,结合自身发展战略,确立了直营模式及与大型超市联盟,并与国际知名企业“沃尔玛”成功合作;2002年公司继续走连锁经营之路,与华润万家、吉之岛、家乐福等企业强强联手,创建了“旅游超市”品牌。公司致力于服务创新与团队建设,现已在深圳市关内外共开设直营分店20家,员工总数达到近200人,以知名品牌及优质的服务占领旅游市场,实现“立足深圳,迈向世界”。 主营业务:以旅游为主业,经营国内、出境、入境旅游业务。代订国内、港澳国际酒店,代办旅游探亲签证、国内及国际机票业务。 企业荣誉:本公司作为中国旅行社协会(CTAS)、深圳市旅游协会、中国中旅集团常务理事会、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正式会员,连续多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百强国际旅行社”,被深圳市旅游局评为“深圳市旅游行业先进单位”,并荣获“旅游服务质量优秀奖”、“旅游销售奖”等荣誉。 管理理念:本公司秉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发扬“你的企业,我的事业”的员工价值观,致力于科学、先进的旅游经营发展方向,实现了管理自动化、业务网络化、服务优质化;坚持自主经营和科学管理,营业规模和服务质量稳步攀升。同时,公司坚持“任人唯贤,知人善用”的人力资源发展理念,为员工的个人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施展才能的舞台。 “游·你做主”,本公司将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四方游客提供热情、周到、优质的服务。 公司主要荣誉:

国内旅行社的发展历程

国内旅行社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旅行社行业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改革开放时期。在此之前,由于国家对一切经济活动的严格控制,旅游业基本上被限制在国内游的范围内,而且主要由国家旅游管理机构统一组织和安排。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外交流的增加,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于是,在80 年代初期,一些个体经营者开始在国内成立旅行社,通过自己组织团体游客出国旅游。这些旅行社通常由一个人或者一家人经营,规模较小,主要以组织欧洲、东南亚等国家的旅游团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个体经营的旅行社逐渐发展壮大,并适应了市场需求的变化。他们开始组织国内的旅游团,不仅包括游览名胜古迹,还包括文化体验、农家乐等多种旅游方式。同时,一些旅行社还开始涉足出境旅游市场,组织游客前往亚洲、非洲、美洲等地。 21世纪初期,国内旅行社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 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休闲旅游,对于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一些大型旅行社开始崛起,并与国内外的合作伙伴合作,提供更多种类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及更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订购和在线支付的便利性也为

旅行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很多旅行社开始转型为互联网旅行社,通过建立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序来吸引和服务客户。这种转型不仅提高了旅行社的效率和营销方式,也为个人游客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旅游选择和定制服务。 目前,中国的旅行社行业仍在不断发展壮大。随着人们对于旅游消费的持续增长和对旅游体验的不断追求,旅行社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未来,旅行社将继续推动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选择和更好的旅游服务。

导游资格考试复习-导游业务-第十五章 旅行社饭店景区知识

第十五章旅行社饭店景区知识 【学习要求】熟悉旅行社的发展历史、主要业务和产品类型。 1、【中国近代旅行社的起源于发展】19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近代旅游悄然起步,10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我国最初的旅行社如英国的通济隆旅行社、美国的运通银行旅行社、日本观光局和苏联国营旅行社。我国第一家,也是当时唯一的一家大型民族旅行社是1923年8月15日由陈光甫先生创立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1927年6月1日改称中国旅行社,之后发展为香港中国旅行社,现在是香港中旅。 2、1923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出版了中国最早的旅行刊物《游美手续缉要》,为去美国的人们提供了应知的重要信息。 3、【中国旅行社业的发展历程】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中国旅行社;特征:以国内的需求为起点;注重服务、产品与市场创新;企业化的运作、连锁化发展。 ②1949年—1978年:行政事业导向的中国旅行社业;特点是大部分属于政治接待,为外事工作和侨务工作的一部分来开展,自费游客数量少。 ③1978年—2001年: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旅行社业;从事业单位到企业组织,从垄断走向竞争;从不完全竞争走向完全竞争; ④2001年—2013年:对外开放影响下的中国国旅行社业;对外开放的一个标志是民营企业的战略进入 ⑤2013年至今:散客旅游时代的中国旅行社业;特征:规模小型化、

服务个性化、要求多样化、产品定制化、游客自由化 4、【旅行社的性质】旅行社是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游客等活动,为游客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性质: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是服务型企业、是中介服务机构。 5、【旅行社业务】 ①旅行社的业务从经营范围来说,包括国内、入境和出境三大旅游业务; ②按业务流程划分分为产品开发与设计、委托代办业务(旅行社最基本的业务)、旅游采购服务、产品销售与促销、旅游接待业务。 旅行社的销售业务,指旅行社通过各种销售渠道和促销手段将其产品在市场上出售。 旅游接待业务旅行社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业务,指旅行社向其招徕的游客或其他旅行社委托接待的游客提供行、游、住、食、购、娱等方面的接待服务。 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指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结合本旅行社的业务特点、经营实力,将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与各种服务组合起来,设计出消费者喜爱的旅游产品。 6、【旅行社产品的内涵】旅游产品又称旅游服务产品,其特征是服务成为产品构成的主体。它是由实物和服务综合构成,是旅行社向旅游者销售的旅游项目,其具体展示主要有线路、活动和食宿。 7、【产品类型】

中国旅行社的发展历程

中国旅行社的发展历程 09级旅管2班 陈润 学号:09110229 论文摘要: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到现如今形势下的现状和趋势,深入浅 出的概述了中国对于旅游人才的需求以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更多 这样的旅游人才? 论文关键词:旅游发展需求 序言:我国旅行社的最初兴办要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虽 然也有外事接待的旅行社诞生,但真正作为经济行业兴起、发展、壮大还是 在改革开放以后。截至2008年底统计,全国有国际旅行社1970家,国内旅 行社18721家,总计20691家。 正文: (一)发展历程 (二)旅游业的起步 新中国的旅游业起步于1949年11月19日成立的厦门华侨服务社。成 立之初,厦门华侨服务社是为海内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和国际友人提供服务 的专门机构。其后,重点侨乡广东省、福建省和许多中心城市相继成立华侨 服务社,并于1957年统一更名为“华侨旅行服务社”。1974年,周恩来总理 提议,保留“华侨旅行服务社总社”,同时加用“中国旅行社总社”名称。 作为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旅行社,经过六十年的发展,中国 旅行社总社由一家以接待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为主的旅行社,发展成 为入境游、出境游、国内游三业并举,每年接待数十万中外游客的国际一流旅行社。 前二三十年——接待西方游客为主 随着中国外交活动的开展,1956年、1957年我国旅行社先后与苏联、 东欧、蒙古各国以及23个西方国家的旅游机构建立了业务联系,开始接待自 费的外国旅游者。在前期,如1957年,苏联、东欧各国的旅游者占总数95%, 直到60年代中期,如1965年,才转变为西方游客为主,占总数80%以上, 然而每年外国旅游者入境总数仅在四五千人。 1964年11月2日,中国旅游事业管理局召开第一次旅游工作会议,确定:1965年接待8000人,到1969年达到4.5万人。五年可收入4300万美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10月第一版)然而,1966年5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旅游业进入停滞状态。自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的20多年时间里,按行政和事业单位 运转的国旅和中旅系统垄断了中国的旅行社行业,但其业务也仅限于接待一 些外交访团。从规模上看,尽管其业务都有零星发展,但接待量一直不大。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旅行社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迅速发展,并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旅行社行业对 我国开放以来飞速发展的旅游业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尤其是为当地的旅游 餐饮、住宿、交通、景区、购物、娱乐等相关行业的拉动消费功效,是其他 产业都无法替代和媲美的。旅行社业为整体经济和其他上下游产业输血、打气、牵连和带动的作用已经得到世人高度重视。 旅行社进入——“跑马圈地”时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