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统计学-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练习题

医用统计学-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中位数

2.四分位数间距

3.标准差

4.变异系数

5.正态分布

二、是非题

1.不论数据呈什么分布,都可以用算术均数和中位数表示其平均水平。()

2.少数几个数据比大多数数据大几百倍,一般不宜用算术均数表示其平均水平。()

3.只要单位相同,用s和用CV来表示两组资料的离散程度,结论是完全一样的。()

4.四分位数间距也是描述连续分布数据离散度的指标。()

5.理论上,对于正态分布资料,总体百分位数的P5~P95和μ±1.96σ范围内都包含95%的变量值。()

三、最佳选择题

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间距

E.方差

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

E.对数正态分布

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E.以上都不对

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E.四分位间距

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间距

E.方差

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E.变异系数

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数正态

B.正偏态

C.负偏态

D.偏态

E.正态

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说明:设X变量经Y=lgX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问X变量属何种分布?)

A.正态

B.近似正态

C.左偏态

D.右偏态

E.对称

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集中趋势。

A.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间距

E.几何均数

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变异系数

E.标准差

11、中位数是表示变量值_______的指标。

A.平均水平

B.变化范围

C.频数分布

D.相互间差别大小

E.以上都不对

12、某项指标仅以过高为异常,且资料呈偏态分布,则其95%的参考值范围为。

A.≤P95

B.≤P97.5

C.≥P5

D.P2.5~P97.5

E. ≥P2.5

13、在同一总体中随机抽样,样本含量n越大,则理论上_______越小。

A.样本标准差s

B.中位数

C.标准误

D.第95百分位数

E. .变异系数

14、计算平均潜伏期宜用:

A.算术均数

B.全距

C.离均差积和

D.中位数

E.变异系数

15、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μ与σ,_____曲线的形状越扁平。

A.μ越大

B. μ越小

C.σ越大

D. σ越小

E. μ与σ越接近0

16、在医学和卫生学研究中,下面_____不是近似正态分布:

A.正常成人的血铅含量

B.正常成人的身高

C.正常成人的红细胞数

D.正常成人的血清总蛋白含量

E.正常成人的脉搏数

17、在抽样研究中“总体均数”,“总体标准差”:

A.一般是不知道的

B.不知道但可以由样本推论

C.总是知道的

D.是给定的两个已知量E二者相等

18、对120名大学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每个测量值减去均数所得的差值再除以标准差,所得数值的分布是______

A.正态分布

B.标准正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E.偏态分布

x 的变量值占______

19、若一组数据呈正态分布,其中大于 2.58s

A.99.5%

B.99%

C.1%

D.0.5%

E.5%

20、X1和X2是两个独立的随机变量,(X1 +X2)与(X1 +X2)的方差相比,理论上______

A.更大

B.可以大也可以小

C.更小

D.相等

E.没有关系

四、简答题

1、对于一组近似正态分布资料,除样本含量n外,还可以计算X,S和X土1.96S,问各说明什么?

2、试述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及对数正态分布的联系和区别。

3、说明频数分布表的用途,并思考频数表的组段数是否越多越好?

4、试述正态分布的面积分布规律。

5、医学中参考值范围的涵义是什么?确定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五、计算分析题

1、根据1999年某地某单位的体检资料,116名正常成年女子的血清甘油三脂(mmol/L)测量结果如下表,请据此资料:

(1)描述集中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2)描述离散趋势应选择何指标?并计算之。

(3)求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脂的95%参考值范围。

(4)试估计该地正常成年女子血清甘油三脂在0.8mmol/L以下者及1.5mmol/L以下者各占正常女子总人数的百分比。

表1 甘油三脂(mmol/L)测量结果

组段频数

0.6~ 1

0.7~ 3

0.8~ 9

0.9~ 13

1.0~ 19

1.1~ 25

1.2~ 18

1.3~ 13

1.4~ 9

1.5~ 5

1.6~1.7 1

合计116

2、某地微丝蚴血症者42例治疗后7年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测得抗体滴度如下。求平均抗体滴度。

抗体滴度的倒数10 20 40 80 160

例数 5 12 13 7 5

3、测得某地300名正常人尿汞值,其频数表如下。试计算均数和中位数,何者的代表性较好?并求95%的参考值范围。

300例正常人尿汞值(μg / L)频数表

尿汞值例数尿汞值例数尿汞值例数

0~ 49 24~ 16 48~ 3

4~ 27 28~ 9 52~ 0

8~ 58 32~ 9 56~ 2

12~ 50 36~ 4 60~ 0

16~ 45 40~ 5 64~ 0

20~ 22 44~ 0 68~ 1

4、100名健康成年女子血清总蛋白含量(g/L)如下表,试对资料进行描述。

100名成年健康女子血清总蛋白含量

73.5 74.3 78.8 78.0 70.4 80.5 84.3 68.8 69.7 71.2

72.0 79.5 75.6 78.8 72.0 72.0 72.7 75.0 74.3 71.2

68.0 75.0 75.0 74.3 75.8 65.0 67.3 78.8 71.2 69.7

73.5 73.5 75.8 64.3 75.8 80.3 81.6 72.0 74.3 73.5

68.0 75.8 72.0 76.5 70.4 71.2 67.3 68.8 75.0 70.4

74.3 70.4 79.5 74.3 76.5 77.6 81.2 76.5 72.0 75.0

72.7 73.5 76.5 74.7 65.0 76.5 69.7 73.5 75.4 72.7

72.7 67.2 73.5 70.4 77.2 68.8 74.3 72.7 67.3 67.3

74.3 75.8 79.5 72.7 73.5 73.5 72.0 75.0 81.6 74.3

70.4 73.5 73.5 76.5 72.7 77.2 80.5 70.4 75.0 76.5

5、医师测得300名正常人尿汞值(ng/L)如下表:

300名正常人尿汞值

尿汞例数累计例数累计百分数(%)

0~49 49 16.3

4~27 76 25.3

8~58 134 44.7

12~50 184 61.3

16~45 229 76.3

20~22 251 83.7

24~16 267 89.0

28~10 277 92.3

32~7 284 94.7

36~ 5 289 96.3

40~ 5 294 98.0

44~0 294 98.0

48~ 3 297 99.0

52~0 297 99.0

56~ 2 299 99.7

60~ 1 300 100.00

合计300

(1)请计算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中位数。

(2)以双侧正态分布法和百分位数法估计95%变量值所在范围。

(3)以正态分布法和百分位数法估计95%变量值在什么数值以下。

(4)如果要制定正常值范围,你建议用哪一种方法?什么理由。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B。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D。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n1+ n2(B)n1+ n2–1 (C)n1+ n2 +1 (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 r>t b B t r〈t b C t r= t b D二者大小关系不能肯定 13、设配对资料的变量值为x1和x2,则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D ) A分别按x1和x2从小到大编秩 B把x1和x2综合从小到大编秩 C把x1和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D把x1和x2的差数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14、四个样本率作比较,χ2>χ20.05,ν可认为( A )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 ) A.四格表检验 B. 四格表校正检验 C t检验 D U检验 16、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南方n2=4896,均数为3.10kg,标准差为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0。01,这意味着(D ) A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医学统计学习题五

医学统计学习题五 一、是非题:(如判断该题正确则在题后括号内打“√”,判断该题错误则在题后括号内打 “×”) 1.农村妇女生育情况调查结果如下所示,该资料类型为计量资料。() 生育胎次 0 1 2 3 4 妇女人数 5 25 70 30 14 2.观察到50例某传染病的潜伏期,整理成频数表如下:这是计量资料。()潜伏期(小时) 12~ 36~ 60~ 84~ 108~ 例数 8 22 12 6 2 3. 身高的标准差比体重的大,因此,身高的变异程度比体重的大。() 4. 所谓均数的标准误,其实就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 5.在进行简单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时,相关系数r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和回归系数b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完全一致。() 6. 从总体中抽出一部分个体就构成一个样本。() 7.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中,H0:μ1=μ2,H1:μ1≠μ2,α=0.05。 若检验的结果为P=0.065,则结论为两总体均数相等。() 8.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时,进入方程的自变量越多越好。() 9.同一组资料作团体t检验,双侧检验的P值是单侧检验的2倍。()10.医学统计学的全部内容就是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1.在直线回归分析中,要求因变量服从正态分布。() 12.在进行三组均数的方差分析中,若检验的结果为P=0.015, 则结论为三个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13.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时,如偏回归系数b1>b2,则指标X1对Y的作用 大于 X2对Y的作用() 14.如果理论上A药确实有减肥作用,但在一次临床试验中,它的降低体重 值和安慰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样本量太小。() 15.如X1和Y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则在多元逐步回归中, X1一定会被选入方程。() 16.如X1和Y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则在多元逐步回归中, X1一定不会被选入方程。() 17.二个率进行比较的显著性检验中,用确切概率计算是最正确的。() 18.如显著性检验的结论为A组均数大于B组,P=0.0021,这时P表示 该结论犯错误的可能性的大小。() 19.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越大,回归系数的标准误也越大。() 20.正态分布的均数不一定比标准差大。() 二、填充题 1.当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0时,称为犯______________误差,常用α表示;当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0时,称为犯______________误差,常用β表示;1–β又称为______________。要同时降低α和β值的唯一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计学习题(计量资料)

《医学统计学习题》计量资料 一、名词解释题:(20分) 1、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观察单位其变量值的集合。 2、计量资料:又称为定量资料,指构成其的变量值是定量的,其表现为数值大小,有单位。 3、抽样误差:由于抽样造成的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差别,特点是不能避免的,可用标准误 描述其大小。 4、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按一定的概率大小估计总体均数所在的范围(CI)。常用的可信 度为95%和99%,故常用95%和99%的可信区间。 二、选择题:(20分) 1、某地5人接种某疫苗后抗体滴度为:1:20、1:40、1:80、1:160、1:320。为求平均滴度,最好选用: A、中位数 B、几何均数 C、算术平均数 D、平均数 2、为了直观地比较化疗后相同时间点上一组乳癌患者血清肌酐和血液尿素氮两项指标观察值的变异程度的大小,可选用的变异指标是: A、标准差 B、标准误 C、相关系数 D、变异系数 3、某疗养院测得1096名飞行员红细胞数(万/mm2),经检验该资料服从正态分布,其均数值为414.1,标准差为42.8,求得的区间(414.1-1.96×42.8,414.1+1.96×42.8),称为红细胞数的: A、99%正常值范围 B、95%正常值范围 C、99%可信区间 D、95%可信区间 4、某医院一年内收治202例腰椎间盘后突病人,其年龄的频数分布如下: 年龄(岁)10~20~30~40~50~60~ 人数 6 40 50 85 20 1 为了形象表达该资料,适合选用: A、线图 B、条图 C、直方图 D、圆图 8、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0到1.96的面积为: A、90% B、95% C、47.5% D、50% 9、均数与标准差的关系是: A、均数大于标准差 B、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C、标准差越大,均数的代表性越大 D、标准差越小,均数的代表性越大 10、某临床医生测得900例正常成年男子高密度脂蛋白(g/L)的数据,用统计公式求出了该指标的95%的正常值范围,问这900人中约有多少人的高密度脂蛋白(g/L )的测定值在所求范围之内? A、855 B、755 C、781 D、891 1、某地5人接种某疫苗后抗体滴度为:1:20、1:40、1:80、1:160、1:320。为求平均滴度,最好选用: A、中位数 B、几何均数 C、算术平均数 D、平均数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 概述与设计 一填空题 1 医学资料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假设检验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 统计推断所依据的P值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二是非题 1 某检验师测定了121名7岁儿童血红蛋白A 2 (%)构成比,获得的资料是计量资料。( ) 2 统计上称P ≥0.05的事件为小概率事件。( ) 3 实验方法的精密度可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来描述。( ) 4 对科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保证结论的绝对正确。( ) 5 某病单纯中医疗法治愈率一般为75%,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该病12例,治愈率达 到83.3%,说明中西医结合疗法提高了该病疗效。( ) 三名词解释 1 总体与样本 2 I型错误与 II型错误 3 处理因素与混杂因素 4 实验与调查 5 概率与小概率事件四多选题 1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建立假设、计算t值、确定P值和显著 性结果 B 计划与设计、搜集、整理、分 析资料 C 查阅文献、实施计划与确定分析方案 D 统计描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E 核对、检查、补漏资料 2 医学资料来源于: A 临床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 B 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C 各级统计、公安卫生行政部门 D 病案室、实验室、办公室 E 统计报表、医疗卫生工作记录、专题 实验或调查 3 某医师搜集了400名正常成年妇女的淋 巴细胞转化率资料,这是: A 计量资料 B 计数资料 C 等级资 料 D 白细胞分类构成资料 E 以上都不 是 4 统计推断中拒绝原假设规定的小概率事 件水平是: A α= 0.01 B α= 0.10 C α= 0.20 D α = 0.95 E α = 0.05 5 统计推断中经常使用的P值的含义是: A 抽样误差的概率 B 原假设成立 的可能性 C 原假设不成立的可能性 D 拒绝原假设犯I类错误的概率 E 接受原假设犯 II类错误的概率 6 实验设计中,根据研究目的需认真确定 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 随机化、均衡对照、足够的观察对象 B 实验方法、实验仪器试剂、实验方案 C 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 D 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 E 单双侧检验、显著性水平、I类及II 类错误 7 参数统计假设检验的目的是推断 ____________是否相等。 A μ1与μ2 B X1与X2 C P1与 P2 D π1与π2 E 各参数 8 实验设计应遵循的统计原则是: A 搜集、整理、分析资料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3.抽样的目的是(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 A.变异系数 B.差 C.极差 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9.偏态分布宜用(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b)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11.( a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B.左偏态 C.右偏态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A.正态 B.近似正态 C.左偏态 D.右偏态 13.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 c )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14.( c )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 标准误 D.极差 15.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c )。 A. 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 平均数

医学统计学第3版,02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试题

第二章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一、教学大纲要求 (一)掌握内容 1. 频数分布表与频数分布图 (1)频数表的编制。 (2)频数分布的类型。 (3)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2. 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指标 掌握其意义、用途及计算方法。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3. 描述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 掌握其意义、用途及计算方法。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二)熟悉内容 连续型变量的频数分布图:等距分组、不等距分组。 二、 教学内容精要 计量资料又称为测量资料,它是测量每个观察单位某项指标值的大小所得的资料,一般均有计量单位。常用描述定量资料分布规律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类是用统计图表,主要是频数分布表(图);另一类是选用适当的统计指标。 (一)频数分布表的编制 频数表(frequency table )用来表示一批数据各观察值或在不同取值区间的出现的频繁程度(频数)。对于离散数据,每一个观察值即对应一个频数,如某医院某年度一日内死亡0,1,2,…20个病人的天数。如描述某学校学生性别分布情况,男、女生的人数即为各自的频数。对于散布区间很大的离散数据和连续型数据,数据散布区间由若干组段组成,每个组段对应一个频数。制作连续型数据频数表一般步骤如下: 1.求数据的极差(range )。 min max X X R -= (2-1) 2.根据极差选定适当“组段”数(通常8—10个)。 确定组段和组距。每个组段都有下限L 和上限U ,数据χ归组统一定为L ≤χ

医学统计学 练习题

1、某医院用中药治疗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现将血红蛋白(g/L)变化的数据列在下面,假定资料满足各种参数检验所要求的前提条件,问:治疗前后之间的差别有无显著性意义?(15分) 患者编号 1 2 3 4 5 6 7 治疗前血红蛋白65 75 50 76 65 72 68 治疗后血红蛋白82 112 125 85 80 105 128 2、活动型结核患者的平均心率一般为86次/分,标准差为6.5次/分。现有一医生测量了36名该院的活动型结核患者的心率,得心率均数为90次/分,标准差为7.8次/分,试问该院活动型结核患者与一般活动型结核患者的心率有无差别? 3、某医院将200名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100人。甲组患者用常规治疗法,乙组患者用常规治疗加心理治疗,用一种权威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测得甲组均数为75.78分,标准差为3分,乙组患者均数为89。45分,标准差为4分,问心理治疗有无效果? 4、某医院病理科研究人体两肾的重量,20例男性尸解时的左、右肾的称重记录如下表,问左右肾重量有无不同? 20例男性尸解时的左、右肾的称重记录 编号 左肾 (克) 右肾(克) 编号左肾(克) 右肾 (克) 1 170 150 11 155 150 2 155 145 12 110 125 3 140 105 13 140 150 4 11 5 100 14 145 140 5 235 222 15 120 90

6 125 115 16 130 120 7 130 120 17 105 100 8 145 105 18 95 100 9 105 125 19 100 90 10 145 135 20 105 125 5、为了研究冠心病与血总胆固醇有无关系,某医生随机收集得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总胆固醇(mmol/L)数据如下表,请作分析。 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总胆固醇(mmol/L) 组别例数均数标准差 冠心病患者45 5。68 0.87 健康人46 4。91 0.86 6、为研究黄芪对细胞中RNA代谢的影响,在人肌皮肤二倍体细胞培养上进行黄芪对尿嘧啶核苷的渗入试验,结果见下表,请分析:两总体均数有无差别。 两组对象的尿嘧啶核苷(cPm/6×105细胞) 组别尿嘧啶核苷 黄芪组410 380 601 304 250 146 128 191 139 289 520 220 300 对照组417 349 500 430 848 320 590 200 230 235 763 458 7、为了研究铅作业与工人尿铅含量的关系,随机抽查4种作业工人的尿铅含量结果如下表.问4种作业工人尿铅含量有无差别? 4种作业工人尿铅含量(ml/L)测定结果 铅作业组调离铅作业组非铅作业组对照组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 答案 名词解释: (1)同质与变异:同质指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变异指在同 质的基 础上各观察单位(或个体)之间的差异。 (2)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样本 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 (3)参数和统计量:根据总体个体值统计算出来的描述总体的特征量,称 为总体参数,根据样本个体值统计计算出来的描述样本的特征量称为 样本统计量。 (4)抽样误差: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的差别称为抽 样误 差。 (5)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用p表示(6)计量资料:由一群个体的变量值构成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

(7)计数资料:由一群个体按定性因数或类别清点每类有多少个个体,称 为计数资料。 (8)等级资料:由一群个体按等级因数的级别清点每类有多少个体,称为 等级资料。 是非题: 1.× 2.× 3.× 4.× 5.√ 6.√ 7.× 单选题: 1.C 2.E 3.D 4.C 5.D 6.B 第二章计量资料统计描述及正态分布 答案 名词解释: 1.平均数是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中心位置)和平均水平的指标 2.标准差是描述数据分布离散程度(或变量变化的变异程度)的指标 3.标 准正态分布以μ服从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这种正态分布称为标准状态分布。 4.参考值范围参考值范围也称正常值范围,医学上常把把绝大多数的 指 标范围称为指标的正常值范围。

填空题: 1.计量,计数,等级 2.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资料。 3.u(变量变换)标准正态分布、0、 1?4.1.96??2.58?68.27%95%99% . 5.47.5% 6.均数、标准差 7.全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8.??1.962.58?9.全距R 10.检验水准、显著性水准、0.05、0.01(0.1) 11.80%90%95%99%95%12.95%99% 13.集中趋势、离散趋势14.中位数 15.同质基础,合理分组 16.均数,均数,μ,σ,规律性17.标准差 18.单位不同,均数相差较大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单选题:

医学统计学 练习题

1、某医院用中药治疗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现将血红蛋白(g/L)变化的数据列在下面,假定资料满足各种参数检验所要求的前提条件,问:治疗前后之间的差别有无显著性意义?(15分) 患者编号 1 2 3 4 5 67 治疗前血红蛋白65 75 507665 7268 治疗后血红蛋白82 112 125 85 80 105 128 2、活动型结核患者的平均心率一般为86次/分,标准差为6。5次/分。现有一医生测量了36名该院的活动型结核患者的心率,得心率均数为90次/分,标准差为7。8次/分,试问该院活动型结核患者与一般活动型结核患者的心率有无差别? 3、某医院将200名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100人。甲组患者用常规治疗法,乙组患者用常规治疗加心理治疗,用一种权威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测得甲组均数为75.78分,标准差为3分,乙组患者均数为89。45分,标准差为4分,问心理治疗有无效果? 4、某医院病理科研究人体两肾的重量,20例男性尸解时的左、右肾的称重记录如下表,问左右肾重量有无不同? 20例男性尸解时的左、右肾的称重记录 编号 左肾 (克) 右肾 (克) 编号 左肾 (克) 右肾(克) 1 170 150 11155 150 2 155145 12110125 3 140105 13 140 150

4115 10014 145 140 5 235 22215120 90 6125 115 16130120 7 130 120 17 105100 8 145105 1895 100 9 105 125 19100 90 10 145 135 20105125 5、为了研究冠心病与血总胆固醇有无关系,某医生随机收集得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总胆固醇(mmol/L)数据如下表,请作分析。 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总胆固醇(mmol/L) 组别例数均数标准差 冠心病患者45 5。68 0。87 健康人46 4.910.86 6、为研究黄芪对细胞中RNA代谢的影响,在人肌皮肤二倍体细胞培养上进行黄芪对尿嘧啶核苷的渗入试验,结果见下表,请分析:两总体均数有无差别。 两组对象的尿嘧啶核苷(cPm/6×105细胞) 组别尿嘧啶核苷 黄芪组410380601 304 250 146 128191 139 289520220300 对照组417349500 430 848 320 590200230 235

统计学各章节练习题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练习题 选择题: 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 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 E、对数正态分布 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 B、几何均数不变 C、中位数不变 D、标准差不变 E、变异系数不变 4、比较某地1~2岁和5~6岁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 A、极差 B、四分位数间距 C、方差 D、变异系数 E、标准差 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 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E、变异系数 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数正态 B、正偏态 C、负偏态 D、偏态 E、正态 9、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下从0到2.58的面积为()。 A、99% B、45% C、99.5% D、47.5% E、49.5% 10、当各观察值呈倍数变化(等比关系)时,平均数宜用()。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相对数 E、四分位数1、算术均数和中位数相比,算数均数() A、抽样误差更大 B、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C、更充分利用数据信息 D、更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 E、更适用于分布不明确资料 2、计算几何均数时,采用以e为底的自然对数ln(X)和采用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lg(X),所得的计算结果() A、相同 B、不相同 C、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D、只能采用ln(X) E、只能采用lg(X) 3、在服从正态分布条件下,样本标准差S的值() A、与算术均数无关 B、与个体的变异程度有关 C、与样本量无关 D、与集中趋势有关 E、与量纲无关 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的变异大小,宜采用() A、方差 B、标准差 C、全距 D、四分位数间距 E、变异系数 5、变异系数CV的数值() A、一定大于等于1 B、一定小于等于1 C、一定比标准差小 D、一定等于1 E、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 概率分布 1、正态分布曲线下方横轴上方,从μ到μ+2.58σ的面积占曲线下总面积的() A、99% B、95% C、47.5% D、49.5% E、90% 2、在X轴上方,标准正态曲线下中间95%的面积所对应X的取值范围是() A、-∞~+1.96 B、-1.96~+1.96 C、-∞~+2.58 D、-2.58~+2.58 E、-1.64~+1.64

医用统计学-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练习题

医用统计学-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中位数 2.四分位数间距 3.标准差 4.变异系数 5.正态分布 二、是非题 1.不论数据呈什么分布,都可以用算术均数和中位数表示其平均水平。() 2.少数几个数据比大多数数据大几百倍,一般不宜用算术均数表示其平均水平。() 3.只要单位相同,用s和用CV来表示两组资料的离散程度,结论是完全一样的。() 4.四分位数间距也是描述连续分布数据离散度的指标。() 5.理论上,对于正态分布资料,总体百分位数的P5~P95和μ±1.96σ范围内都包含95%的变量值。() 三、最佳选择题 1、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指标较好。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间距 E.方差 2、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 E.对数正态分布 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E.以上都不对 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E.四分位间距 5、偏态分布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间距 E.方差 6、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E.变异系数 7、()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数正态 B.正偏态 C.负偏态 D.偏态 E.正态 8、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分布。(说明:设X变量经Y=lgX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问X变量属何种分布?) A.正态 B.近似正态 C.左偏态 D.右偏态 E.对称 9、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描述集中趋势。 A.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间距 E.几何均数 10、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变异系数 E.标准差 11、中位数是表示变量值_______的指标。 A.平均水平 B.变化范围 C.频数分布 D.相互间差别大小 E.以上都不对 12、某项指标仅以过高为异常,且资料呈偏态分布,则其95%的参考值范围为。 A.≤P95 B.≤P97.5 C.≥P5 D.P2.5~P97.5 E. ≥P2.5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资料的特征 A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A变异系数 B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A) n1+ n2(B) n1+ n2–1(C) n1+ n2 +1(D) 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 r>t b B t rχ20.05,ν可认为( A )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 A) A.四格表检验 B. 四格表校正检验 C t检验 D U检验 16、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南方n2=4896,均数为3.10kg,标准差为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0.01,这意味着( D) A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B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很大

医学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c 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 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 3.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 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 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 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 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 4.抽样误差是指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 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 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 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 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 5.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7.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 E.任何分布 8.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 9.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A.统计量与参数 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 E.样本与总体 10.正态分布的特点有 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 B.算术均数=中位数 C.几何均数=中位数 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E.以上都没有 11.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

医院统计学练习题与答案

医院统计学练习题与答案 1、疾病统计是指 A、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流行分布特点 B、研究生产劳动条件对疾病发生及蔓延的影响 C、研究疾病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D、研究疾病的病因 E、以上均正确 答案:E 2、《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规定了几大类报表() A、3 B、4 C、5 D、6 E、7 答案:D 3、率的标准化法的意义是 A、使计算的结果相同 B、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对总率的影响 C、减少第I类错误 D、减少第I类错误 E、减少抽样误差 答案:B 4、《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要求三级综合医院病房中每床净使用面积不低于 A、5m2 B、6m2 C、7m2 D、8m2 E、9m2 答案:B 5、分析了某年某地出血热的发病情况,共诊断120例患者,年龄在20-39岁者的发病数是50-65岁者的4倍,其他年龄组很少,从而认为该病在当地主要是20-39岁年龄组受感染。这一说法 A、正确 B、不正确,因未作显著性检验 C、不正确,因未按率来比较

D、不正确,因两组不可比 E、不能评价,因各年龄组情况不详 答案:C 6、相对比的特点:()。 A、一定要小于100% B、一定要大于100% C、可小于100%也可大于100% D、各相对比的和等于100%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7、共检查500个部位,100个部位为阳性,选用检查部位计算阳性率为() A、20% B、100% C、80% D、60% E、50% 答案:A 8、某市共有200000 人,2005 年因各种原因死亡2000 人。其中心脏病患者712人,死亡104 人。则该市的粗死亡率为 A、104/200000 B、712/200000 C、2000/200000 D、104/712 E、104/2000 答案:C 9、某研究者准备通过分析800人的血压数据以评价当地高血压患病情况,问可以考虑将血压测量值按哪种变量类型进行处理 A、计量资料 B、计数资料 C、等级数据 D、以上均可 E、以上均不可 答案:B 10、调查计划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明确调查目的和指标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部分 计量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处理 一.多项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最正确答案〕 1.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值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 2.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地描述何种资料的特征?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 3.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CV〕b.方差〔s2〕 c.极差〔R〕d.标准差〔s〕 4.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何种指标较好。 a.全距〔R〕b.标准差〔s〕 c.变异系数〔CV〕d.四分位数间距〔Q u-Q L〕 5.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μ到μ倍标准差的面积为: a.95%b.45%c.%d.% 6.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90%的面积所对应的横轴尺度u的范围是: a.到+1.645 b.-∞到 c.-∞到+1.282 d.到 7.假设正常成人血铅含量近似对数正态分布,拟用300名正常成人血铅值确定99%参考值范围,最好采用哪个公式计算? a.X±2.56s b.lg-1(X1gX+2.58 s lgx) c.P99=L+i/f99(300×0.99 -∑fL) d.lg-1(X1gX+2.33 s lgx) 8.何种指标小,表示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CV b.s c.σX d.R 9.统计推断的内容: a.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是检验统计上的“假设” c.a、b均不是d.a、b均是 10.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时,P越小,说明。 a.两样本均数差异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异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11.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a.SS组内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一、单向选择题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 各种类型的数据 C. 动物和人的本质 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 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 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 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A.收缩压测量值 B.脉搏数 C.住院天数 D.病情程度 E.四种血型 4. 随机误差指的是 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 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 C. 过失误差 D. 记录误差 E.仪器故障误差 答案: E E D E A 二、简答题 1.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 [参考答案] 常见的三类误差是:

(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对于这种误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至少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一般可以用技术培训、指定固定实验操作员、加强责任感教育及购置一定精度的稳压器、恒温装置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3)抽样误差:即使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把随机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样本均数(或其它统计量)与总体均数(或其它参数)之间仍可能有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抽样引起的,故这种误差叫做抽样误差,要用统计方法进行正确分析。 2.抽样中要求每一个样本应该具有哪三性? [参考答案]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其样本应具有“代表性”、“随机性”和“可靠性”。 (1)代表性: 就是要求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必须符合总体的规定。 (2)随机性: 就是要保证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均有相同的几率被抽作样本。 (3)可靠性: 即实验的结果要具有可重复性,即由科研课题的样本得出的结果所推测总体的结论有较大的可信度。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只有观察一定数量的个体方能体现出其客观规律性。每个样本的含量越多,可靠性会越大,但是例数增加,人力、物力都会发生困难,所以应以“足够”为准。需要作“样本例数估计”。 3.什么是两个样本之间的可比性? [参考答案] 可比性是指处理组(临床设计中称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除处理因素不同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要求基本齐同,也称为齐同对比原则。

卫生统计学试题(含答案)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概率P=0,则表示B A某事件必然发生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以上均不对 3.抽签的方法属于 D 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单纯随机抽样E二级抽样 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B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分类资料E有序分类资料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 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 治疗人数8 23 6 3 1 该资料的类型是:D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6.样本是总体的C A有价值的部分B有意义的部分C有代表性的部分 D任意一部分E典型部分 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 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以上均不对 8.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 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 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 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 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B 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责任事故E以上都不对 10.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D A对照的原则B随机原则C重复原则 D交叉的原则E以上都不对 第八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1.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全距E率 12.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C A X B G C M D S E CV 1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均不对 14.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C A 5 B 5.5 C 6 D lO E 12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练习题 一、单向选择题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 各种类型的数据 C. 动物和人的本质 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 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 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 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A.收缩压测量值 B.脉搏数 C.住院天数 D.病情程度 E.四种血型 4. 随机误差指的是 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 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 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 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 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 C. 过失误差 D. 记录误差 E.仪器故障误差 答案: E E D E A 二、简答题 1.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 [参考答案] 常见的三类误差是: (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对于这种误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至少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一般可以用技术培训、指定固定实验操作员、加强责任感教育及购置一定精度的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