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变速器传动原理

手动变速器传动原理
手动变速器传动原理

第二节手动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

结合挂图、教具演示

变速传动机构主要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副及其支承轴以及壳体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改变发动机曲轴输出的转速、转矩和转动方向。下面分别介绍三轴式和二轴式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三轴式变速器

三轴式变速器广泛用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汽车上,其特点是传动比的范围大;具有直接档,使传动效率提高。其变速传动机构包括壳体、第一轴(输入轴)、第二轴(输出轴)、中间轴、倒档轴、各档齿轮和轴承等。

1、基本结构

图4-4所示为解放CAl092型汽车六档变速器的结构图,它有三根轴:第一轴1、中间轴20和第二轴26,其传动机构示意图如图4-5所示。

①第一轴1为输入轴,前端用向心球轴承支承在曲轴后端的中心孔内,后端则利用圆柱滚子轴承在变速器壳体上,并进行轴向定位。第一轴前面花键部分安装离合器的从动盘,以接受发动机的动力。后端的齿轮2与轴制成一体,与中间轴上的齿轮38构成一对常啮合齿轮,将动力传递给中间轴,作为变速器各档(除直接档)的第一级齿轮传动。

②中间轴30的两端均由圆柱滚子轴承支承在壳体上、轴上的所有齿轮都与之固定。除齿轮38外,中间轴上的其他齿轮都为主动齿轮,与第二轴上相应的齿轮啮合,构成变速器各档的二级齿轮传动。

③第二轴26为变速器的输出轴,其后端通过凸缘43与万向传动装置相连,将动力输出,其前端轴颈用滚针轴承支承在第一轴后端的轴承孑L内,后端轴颈则由圆柱滚子轴承支承在壳体后壁的轴承孑L内。后端轴承外圈也装有弹性挡圈,对第二轴进行轴向定位。第二轴上的各档齿轮都通过衬套或滚针轴承空套在轴上,与中间轴上的各档齿轮均为常啮合。为了使这些空套的齿轮与第二轴联接起来传递动力,在各齿轮的一侧均制有接合齿圈,并在第二轴相应的位置装有花键毂和接合套(或同步器)等到换档机构,为了防止各档齿轮的轴向移动,在第二轴与齿轮端面之间装有卡环对齿轮进行轴向定位。另外,第二轴后轴承盖内还装有车速里程表驱动蜗杆42及蜗轮。

④除了上述三根主要轴外,在中间轴的一侧,还装有一根很短的倒档轴31。它是固定式轴,其轴端与壳体上的轴承孔为过盈配合以防止漏油,轴外端还用锁片固定在壳体上,防止其转动和轴向移动。倒档中间齿轮32通过滚针空套在倒档轴上,它同时与第二轴上的倒档齿轮25和中间轴上的倒档齿轮29常啮合。它作为惰轮置于齿轮25与29之间,可使第二轴的旋转方向与第一轴方向相反,即实行倒车行驶。整个变速器总成由壳体前的四个螺栓固定到飞轮壳53上,并以第一轴轴承盖46的外圆面与飞轮壳相应的承孔配合定心,以保证变速器第一轴与曲轴轴线的同轴度。

2.各档的传动过程

图4-5即为变速器空档位置。

①空档位置:发动机旋转、离合器接合时,第一轴旋转动力通过常啮合齿轮2、38传递给中间轴,第二轴上的齿轮在中间轴齿轮的带动下空转。此时,各档接合套5、12、20,23处于中间位置,第二轴不转。

②要挂上一档,使接合套20右移,与一档齿轮接合齿圈21接合后,动力便可以从第一轴依次经齿轮2、38、中间轴、齿轮33、32、接合齿圈21、接合套20、花键毂28,再通过花键齿传给第二轴。第一档的传动比i1为7.640。

欲脱开一档,将接合套20左移,使接合套与接合齿圈套21脱离啮合,则变速器退回到空档。若将接合套20继续左移使之与二档同步器锁环19的接合齿圈和二档齿轮接合齿圈18接合后,变速器就从一档换X-档。此时动力从第一轴依次经过齿轮2、38、中间轴、齿轮34、 17、接合齿圈18、接合套20、花键毂28,再通过花键齿传给第二轴。第二档的传动比i2为

4.835。

③同理,欲挂上三档,使接合套12右移与接合齿圈15接合,其传动比,i3为2.857。

④欲挂上四档,使接合套12左移与接合齿圈10接合,其传动比i4为1.895。

⑤欲挂上五档,使接合套5右移与接合齿圈7接合,其传动比i5为1.337。

⑥欲挂上六档,使接合套5左移与接合齿圈3接合,此时动力从第一轴经齿轮2、接合齿圈

3、接合套5和花键毂40直接传给第二轴,而不再经过中间轴齿轮传动,故这种档位称为直接档,传动比i6等于1。

由上可知各档传动比:i

1>i

2

>i

3

>i

4

>i

5

>i

6

=1

有些轿车和轻、中型货车的变速器在直接档之后,还加设一个超速档(i<1)。超速档主要用于在良好路面上轻载或空车行驶的场合,以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如果欲挂上倒档,使接合套23右移与接合齿圈24接合。此时动力从第一轴依次经过齿轮2,38、中间轴、齿轮29、32、25接合齿圈24、接合套23、花键毂27传到第二轴。由于增加了一个中间齿轮32,故第二轴的旋转方向与一轴相反,汽车便倒向行驶。倒档的传动比iR为

7.107。它的数值一般较大,这是考虑到安全,使倒车速度尽可能低些。

3.变速器的换档装置

手动变速器的换档装置有直齿滑动式、接合套式和同步器式三种。

1)直齿滑动式换档装置

直齿滑动式有于直齿轮传动的档位,换档齿轮与轴通过花键相联接。在空档情况下,与另一齿轮并不啮合。挂档时,通过直接移动换档齿轮与另一个齿轮啮合即可,如图4-6所示。

EQl090E型汽车的一档和倒档就是采用这种变速换档装置。

2)接合套式换档装置

这种换档装置用于斜齿轮传动的档位。图4-5所示的解放CAl092型汽车变速器的一、倒档采用这种形式。其中间轴上的一、倒档主动齿轮都与轴固定在一起,而第二轴上的一档从动齿轮X和倒档从动齿轮25都空套在轴上。为了这些齿轮在挂档后与第二轴联接起来传递动力,在各齿轮的一侧分别制有接合齿圈21和24,靠近接合齿圈的一侧安装了花键毂28和27。花键毂的内花键齿与第二轴花键相结合可传递动力,其外花键齿则套着接合套20和23。接合套的内齿与花键毂的外花键及接合齿圈三者之间的齿形和齿数都相同。欲挂某一档时,拨动接合套使之与花键毂及接合齿圈同时啮合,即挂人该档。

接合套式换档装置由于其接合齿短,换档时拨叉移动量小,故操作较轻便,且换档承受冲击的面积增加,使换档时冲击减小,换档元件的寿命长。

3)同步器式换档装置

同步器式换档装置是在接合套式换档装置的基础上又加装了同步元件而构成的一种换档装置。它可以保证在换档时使接合套与待啮合齿圈的圆周速度迅速相等,即迅速达到同步状态,并

防止二者在同步之前进入啮合,从而可消除换档时的冲击,并使换档操纵简单。解放 CAl092六档变速器除一、倒档外,其它各档均采用同步器换档。

同步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将在下一节详细介绍。

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中还采取了一些防止自动跳档的措施,其结构有多种形式。解放

CAl091型汽车变速器采用的是齿端倒斜面式防止脱档机构(图4-7)。它是将接合套外齿2的两端及接合齿圈1、4的齿端都制有相同斜度的倒斜面。当接合套2左移与接合齿圈1接合时(图示位置),接合齿圈将转矩传到接合套一侧,再经过接合套的另一侧传给花键毂3。由于接合齿圈1与接合套2齿端部为斜面接触,便产生一个垂直斜面的正压力N,其分力分别为F和9,其轴向分力Q即防止自动脱档。

东风EQl090E型汽车变速器采用的是减薄齿式防止脱档机构。在该变速器二三档、四五档同步器花键毂外齿圈3的两端,齿厚各减薄0.3-0.4mm,使各齿中部形成一凸台。当同步器的接合套左移与接合齿圈接合时(图4-8所示位置),接合齿圈1的转矩传给接合套2的一侧,再有接合套2的另一侧传给花键毂。由于接合套的后端被花键毂中部的凸台挡住,在接触面上作用一个力N,其轴向分力Q即为防止自动脱档的阻力。

4.变速器的润滑与密封

变速器中各齿轮副、轴及轴承等运动部件均有较高的运动速度,因此,必须有可靠的润滑。普通齿轮变速器大都采用飞溅润滑,只有少数重型汽车采用压力润滑。

采用飞溅润滑的变速器,其壳体内注入一定量的润滑油,依靠齿轮旋转将润滑油甩到名运动零件的工作表面。壳体一侧有加油口,通常润滑油液平面高度应保持与加油口的下沿习齐。壳体底部有放油螺塞。为了润滑第二轴的前轴承和各个空套齿轮的衬套或轴承,有的召轮钻有径向油孔,或在轮毂端面开有径向油槽,以便使润滑油进入各衬套和轴表面。

为了防止润滑油泄漏,变速器盖与壳体以及各轴承盖与壳体的结合面装有密封垫或用召封胶密封;第一轴和第二轴与轴承盖之间则用自紧油封或回油螺纹密封。在轴承盖下部一赶制有回油凹槽,在壳体的相应部位开有回油孔,使润滑油流回壳体内。装配时应使凹槽与油对准,为了防止变速器工作时由于油温升高,使气压过大而造成润滑油渗漏,在变速器盖上等有通气塞。

二、两轴式变速器

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或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重、轻型轿车上常常采用两轴式变速器其特点是输入轴和输出轴平行,且无中间轴。图4-9为与前置发动机横向布置相配合使用的两轴式变速器。在变速器输入轴1上固定装有一、二、三、四档主动齿轮,与之常啮合的四个档位从动齿轮则通过轴承空套在输出轴7上。所有四个前进档都有同步器。前驱动桥主减速器的主动圆柱齿轮16直接装在输出轴的伸出端。

当接合套12向左或和右移动到与相应的接合齿圈接合时,便得到一档或二档;当接合套 9向右或左移动到与相应的接合齿圈接合时,便得到三档或四档。

图4-10所示为奥迪100型轿车五档变速器,它是一种与发动机前置纵向布置形式相配合使用的两轴式变速器。该变速器具有五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全部采用同步器换档。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变速器装在同一个壳体中。变速器壳体由铝合金的前壳体1和后壳体16两部分组成。

输入轴72的油封装在离合器分离轴承71的分离套筒上,输入轴由球轴承邱和两个滚针轴承2、21支承在壳体上。一档、二档、倒档齿轮75、76、78直接在输入轴上加工而成,三、四档主动齿轮4、13分别用滚针轴承空套输入轴上,五档主动齿轮15压装在输入轴上。输入轴花键上套有三、四档同步器的花键毂8。

输出轴与主减速器主动齿轮80制成一体,两端用圆锥滚子轴承30、61支承在壳体上,而且在轴承后端装有一控制轴承热膨胀长度的控制器。一档、二档、五档、倒档从动齿轮 58、48、42、35分别用滚针轴承空套在输出轴上,并分别装有轴向定位的卡环。五档、倒档和一、二档同步器花键毂38、54用花键套在输出轴上,并用卡环轴向定位。集油器17把飞溅来的润滑油收集起来,并通过孔道流至输入轴和输出轴右端的轴承处,以保证充分润滑。

当各档同步器接合套在中间位置时,动力不传给输出轴,变速器处于空档位置。

①当变速器挂一档时,一档、二档同步器接合套55左移,动力由输入轴上的一档齿轮

75、输出轴上的一档齿轮58传给接合套,再经同步器花键毂传给输出轴。

②当变速器挂二档时,一档、二档同步器接合套右移,动力由输入轴上的二档齿轮76、输出轴上的二档齿轮48传给接合套,再经同步器花键毂传给输出轴。

③挂三档、四档、五档与挂一档、二档的动力传递路线相似。

④当变速器挂倒档时,五档、四档同步器接合套39右移,动力由输入轴倒档齿轮78,传给倒档轴齿轮(图中未画出)。再经输出轴倒档齿轮35、同步器接合套和花键毂传至输出轴,传动比iR=Z35/Z78=35/10=3.500。由此可见,两轴式变速器前进档从输入轴到输出轴只通过一对齿轮传动,倒档传动路线也只有一个中间齿轮,因而机械效率高,噪声小。

上海桑塔纳轿车两轴式变速器的结构与一汽车奥迪100轿车基本相同。它有两个系列产品:一是普通车用的四档变速器;另一个是桑塔纳2000用的五档变速器,五档变速器是在四档变速器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两种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如图4-11所示,包括输入轴总成和输出轴总成。其四档变速器有四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其输入轴和输出轴各档齿轮均为常啮合齿轮。在输出轴的一、二档齿轮和输入轴的三、四档齿轮之间分别装有一锁环式同步器,四个前进档都采用同步器换档。输出轴与主减速器的主动齿轮制成一体,变速器的动力由输出轴直接传递给主减速器和差速总成。

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发展现状解读

论文(设计)题目: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发展现状 摘要 液力传动于20世纪初发明于欧洲,最初用于船舶制造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便开始应用于陆用车辆。起先,液力传动主要应用于公共汽车,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应用在许多军用汽车和专用汽车上。 起初液力传动直接采用船用变矩器。随后美国GM汽车公司采用这种变矩器用于内燃机车,此后,美国开始了ef研制工作,液力传动的研究中心从欧洲移到厂美国,并在美国得到筒反大的发展。作为最初批量生产的液力自动变速器是1938年推出的,它将行星齿轮式变速器与液力偶合器组合.用液压力进行自动变速,是现在自动变速器的原型。1950年期间,汽车液力传动进入一个新阶段,出现了可根据车速和加速踏板位置进行自动换档的自动变速器,此时液力自动变速器已基本定型,近40年自动变速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装有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己越来越多,特别是高级轿车基本全部装用电控自动变速器。从发展趋势上来看,自动变速器是采用简单的液力传动与多档机械自动变速器组合,在控制方式上,由于动—半自动—全自动—电子操纵控制系统,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自动变速器的档位数从二速—三速—四速,五速自动变速器也即将出现,问时利用各种方法,扩大与改善液力传动的自动调节性能范围,以实现简化操纵的目的。 关键词:液力传动,变矩器,液力偶合器,行星齿轮式变速器

Abstract Hydraulic transmission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nvented in Europe, initially for the shipbuilding industry after World War I, they began to be used for land use vehicles. At first, th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is mainly used in the bus,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also used in many military vehicles and special vehicles. At first, direct use of marine hydraulic torque converter transmission. GM U.S. auto companies then use this converter for diesel, then, ef the United States began development work, hydraulic transmission plant research center to move from Europe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against big development by tube. As the first mass-produced hydraulic automatic transmission is introduced in 1938, it will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combined with fluid couplings. Fluid pressure with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is now the prototype. During 1950, cars entering a new phase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there may be under the accelerator pedal position and vehicle 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 at this time have been in shap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nearly 40 years has bee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 equipped with automatic transmission has been more and more vehicles, especially all the basic equipment limousin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From the development trend point of view, automatic transmission is the use of a simpl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and multi-file combination of mechanical automatic transmission, the control, due to moving - Semi - Automatic - Electronic Steering Control System, to the intelligent directio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the number of stalls from the two-speed - three-speed - four speed, five-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is also about to appear, asked when the use of various methods to expand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range of the automatic adjust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implifying manipulation. Key words:hydraulic transmission, torque converter, fluid coupling,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手动变速箱的基本工作原理

手动变速箱的基本工作原理 作者:佚名点击数:叵1461更新时间:2007-9-25 11:45:08 ;' " LL:- 、变速箱的作用 发动机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变速箱的存在。首先,任何发动机都有其峰值转速;其次,发动机最大功率及 最大扭矩在一定的转速区岀现。比如,发动机最大功率岀现在5500转。变速箱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 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换档可以使得发动机工作在其最佳的动力性能状态下。理想情况下,变速 箱应具有灵活的变速比。无级变速箱(CVT )就具有这种特性,可以较好的发挥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CVT 离含㈱幵向节菱速醫 轩逸新型CVT无极变速箱 无级变速箱有着连续的变速比。其一直因为价格、尺寸及可靠性的关系而没有大量装备汽车。现在,改进的设计使得CVT的使用已比较普遍。 变速箱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相连,这样,变速箱的输入轴就可以和发动机达到同步转速

一个5档的变速箱提供5种不同的变速比,在输入轴和输岀轴间产生转速差。见下表: 三、简单的变速箱模型 为了更好的理解变速箱的工作原理,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2档变速箱的简单模型,看看各部分之间是如何配合的:

换档义 输入轴(绿色)通过离合器和发动机相连,轴和上面的齿轮是一个部件。 轴和齿轮(红色)叫做中间轴。它们一起旋转。轴(绿色)旋转通过啮合的齿轮带动中间轴的旋转,这时, 中间轴就可以传输发动机的动力了。 轴(黄色)是一个花键轴,直接和驱动轴相连,通过差速器来驱动汽车。车轮转动会带着花键轴一起转动。齿轮(蓝色)在花键轴上自由转动。在发动机停止,但车辆仍在运动中时,齿轮(蓝色)和中间轴都在静止状态,而花键轴依然随车轮转动。 齿轮(蓝色)和花键轴是由套筒来连接的,套筒可以随着花键轴转动,同时也可以在花键轴上左右自由滑动来啮合齿轮(蓝色)。见下图:

汽车手动变速器自锁互锁装置的工作原理

锁机构的作用是:防止自动换档和自动脱档的作用 互锁机构的作用是:防止同时挂入两个档。 自锁,是在接触器线圈得电后,利用自身的常开辅助触点保持回路的接通状态,一般对象是对自身回路的控制。 如把常开辅助触点与启动的电动开关并联,这样,当启动按钮按下,接触器动作,辅助触电闭合,进行状态保持,此时再松开启动按钮,接触器也不会失电断开。一般来说,在启动按钮和辅助按钮并联之外,还要在串联一个按钮,起停止作用。点动开关中作启动用的选择常开触点,做停止用的选常闭触点。 互锁,说得是几个回路之间,利用某一回路的辅助触点,去控制对方的线圈回路,进行状态保持或功能限制。一般对象是对其他回路的控制。 联锁,就是设定的条件没有满足,或内外部触发条件变化引起相关联的电气、工艺控制设备工作状态、控制方式的改变。 “在一个回路中,即有自锁又有互锁的就叫做“联锁”” 锁止装置包括自锁、互锁和倒档锁。 l.自锁装置 l)结构:多数变速器的自锁装置由钢球l和弹簧2组成(图10-20)。在变速器盖6前端凸起部位钻有三个深孔,位于三根拨叉轴3的上方。每根拨叉轴对着钢球l的一面有三个凹槽(槽的深度小于钢球半径),中间的凹槽为空档定位,中间凹槽至两侧凹槽的距离等于滑动齿轮(或接合套)由空档换入相应档(保证全齿长啮合)的距离。 2)工作:自锁钢球被自锁弹簧压入拨叉轴的相应凹槽内,起到锁止档位的作用,防止自动换档和自动脱档。换档时,驾驶员施加于拨叉轴上的轴向力克服弹簧与钢球的自锁力时,钢球便克服弹簧的预压力而升起,拨叉轴移动,当钢球与另一凹槽处对正时,钢球又被压入凹槽内,此动作传到操纵杆上,使驾驶员具有“手感”。 图10-20 变速器的自锁及互锁装置 l-定位钢球;2-定位弹簧;3-拨叉轴;4-互锁顶销;5-互锁钢球(或互锁销);6- 变速器盖 2.互锁装置 此装置的类型很多,下面列举几种,说明其构造及机理。 l)锁球(销)式

手动变速器传动原理

第二节手动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 结合挂图、教具演示 变速传动机构主要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副及其支承轴以及壳体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改变发动机曲轴输出的转速、转矩和转动方向。下面分别介绍三轴式和二轴式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三轴式变速器 三轴式变速器广泛用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汽车上,其特点是传动比的范围大;具有直接档,使传动效率提高。其变速传动机构包括壳体、第一轴(输入轴)、第二轴(输出轴)、中间轴、倒档轴、各档齿轮和轴承等。 1、基本结构 图4-4所示为解放CAl092型汽车六档变速器的结构图,它有三根轴:第一轴1、中间轴20和第二轴26,其传动机构示意图如图4-5所示。 ①第一轴1为输入轴,前端用向心球轴承支承在曲轴后端的中心孔内,后端则利用圆柱滚子轴承在变速器壳体上,并进行轴向定位。第一轴前面花键部分安装离合器的从动盘,以接受发动机的动力。后端的齿轮2与轴制成一体,与中间轴上的齿轮38构成一对常啮合齿轮,将动力传递给中间轴,作为变速器各档(除直接档)的第一级齿轮传动。 ②中间轴30的两端均由圆柱滚子轴承支承在壳体上、轴上的所有齿轮都与之固定。除齿轮38外,中间轴上的其他齿轮都为主动齿轮,与第二轴上相应的齿轮啮合,构成变速器各档的二级齿轮传动。 ③第二轴26为变速器的输出轴,其后端通过凸缘43与万向传动装置相连,将动力输出,其前端轴颈用滚针轴承支承在第一轴后端的轴承孑L内,后端轴颈则由圆柱滚子轴承支承在壳体后壁的轴承孑L内。后端轴承外圈也装有弹性挡圈,对第二轴进行轴向定位。第二轴上的各档齿轮都通过衬套或滚针轴承空套在轴上,与中间轴上的各档齿轮均为常啮合。为了使这些空套的齿轮与第二轴联接起来传递动力,在各齿轮的一侧均制有接合齿圈,并在第二轴相应的位置装有花键毂和接合套(或同步器)等到换档机构,为了防止各档齿轮的轴向移动,在第二轴与齿轮端面之间装有卡环对齿轮进行轴向定位。另外,第二轴后轴承盖内还装有车速里程表驱动蜗杆42及蜗轮。 ④除了上述三根主要轴外,在中间轴的一侧,还装有一根很短的倒档轴31。它是固定式轴,其轴端与壳体上的轴承孔为过盈配合以防止漏油,轴外端还用锁片固定在壳体上,防止其转动和轴向移动。倒档中间齿轮32通过滚针空套在倒档轴上,它同时与第二轴上的倒档齿轮25和中间轴上的倒档齿轮29常啮合。它作为惰轮置于齿轮25与29之间,可使第二轴的旋转方向与第一轴方向相反,即实行倒车行驶。整个变速器总成由壳体前的四个螺栓固定到飞轮壳53上,并以第一轴轴承盖46的外圆面与飞轮壳相应的承孔配合定心,以保证变速器第一轴与曲轴轴线的同轴度。 2.各档的传动过程 图4-5即为变速器空档位置。 ①空档位置:发动机旋转、离合器接合时,第一轴旋转动力通过常啮合齿轮2、38传递给中间轴,第二轴上的齿轮在中间轴齿轮的带动下空转。此时,各档接合套5、12、20,23处于中间位置,第二轴不转。

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策略

浅谈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控制策略 摘要: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换挡相当频繁。机械式自动变速器为非动力换挡,换挡过程中存在切断动力和恢复动力的阶段,故换挡过程的舒适性和离合器磨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为了提高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品质,通过分析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过渡过程,提出了换挡机构自学习控制策略,分别由控制软件实现变速器装配完成后的(离线)位置初始化和变速器使用过程中的(在线位置修正)。 关键字:自动变速器换挡品质换挡控制自学习控制策略 [Abstract]When the vehicle runs on the road, the gearshift of the AMT is frequent and performed under cutting off the power. During the gearshifting, there exist the phases of cutting off the power and resuming the power, the shift comfort and the clutch abrasion need to study. The shift system of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was analyzed, That could be directly for shifting process control, a self-learning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for shift actuator .With this strategy, position initialization after AMT is just assembled and position amendment in the process of use are realized by respective control softw are. Key words AMT Shift quality Shifting control Self-learning control strategy 1940年通用公司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用于大规模生产的的全自动变速器Hydra-Matic,从此自动变速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自动变速器作为现代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一方面,它能协调发动机供应特性与汽车行驶需求特性的矛盾,满足汽车的行驶条件;另一方面,利用变速器的速比调节功能使发动机的工作点始终处于经济区域,使整车的油耗降到最低。 近年来,以先进的电子技术装备改造传统的机械传动系,使手动变速器和干式摩擦离合器实现操纵自动化已成为应用研究的热点。为实现自动换挡,必须以某种(或某些)参数作为控制的依据,而且这种参数应能用来描述车辆对动力传动装置各项性能和使用的要求,能够作为合理选挡的依据,同时,在结构上易于实现,便于准确可靠地获取。目前常用的控制参数是车速和发动机节气门开度。由于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为非动力换挡,换挡前要先断开离合器切断动力,换挡完成后再结合离合器恢复动力,因而在保证动力传动系寿命的前提下,能迅速而平稳地换挡变速的性能就成为AMT换挡控制的关键。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工况分为:升档、降档、制动换挡等。换挡过程动作包括离合器分离、选换挡操作、离合器结合。 1.换挡品质的评价指标: 换挡品质是指换挡过程的平顺性,即换挡过程能平稳而无颠簸或冲击地进行。换挡品质控制是自动换挡液压控制系统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对换挡过程的具体要求有两个:一是换挡过程应尽量迅速地完成,以减少由于换挡时间过长而使摩擦元件的磨损增加和减少因换挡期间输入功率低或中断而引起的速度损失;其二是换挡过程应尽量缓慢平稳过渡,以使车速过渡圆滑,没有过高的瞬时加速度或瞬时减速度,避免颠簸和冲击,以提高乘坐舒适性,减小传动系的冲击载荷,延长机件寿命。 以上两个要求是互相矛盾的。换挡过程快,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动载荷,换挡过程的平稳性就不好。而如果为了提高换挡过程的平稳性而延长过渡时间,则摩擦元件的滑转时间延长,累计滑摩功增加,导至摩擦元件温度升高、磨损增加。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根据经验,最小滑摩时间在0.4s~1s较为合适,在此前提下再设法提高换挡过程的平稳性。换挡过程品质控制的实质就是限制发生过于剧烈的扭矩

手动变速箱基本工作原理

手动变速箱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变速箱的作用 发动机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变速箱的存在。首先,任何发动机都有其峰值转速;其次,发动机最大功率及最大扭矩在一定的转速区出现.比如,发动机最大功率出现在5500转。变速箱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换档可以使得发动机工作在其最佳的动力性能状态下。理想情况下,变速箱应具有灵活的变速比。无级变速箱(CVT)就具有这种特性,可以较好的发挥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二、CVT 无级变速箱有着连续的变速比。其一直因为价格、尺寸及可靠性的关系而没有大量装备汽车。现在,改进的设计使得CVT的使用已比较普遍。 国产AUDI 2.8 CVT 变速箱通过离合器及发动机相连,这样,变速箱的输入轴就可以和发动机达到同步转速。

奔驰C级(图库论坛)级Sport Coupe 6速手动变速箱 一个5档的变速箱提供5种不同的变速比,在输入轴和输出轴间产生转速差。 三、简单的变速箱模型 为了更好的理解变速箱的工作原理,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2档变速箱的简单模型,看看各部分之间是如何配合的: 输入轴(绿色)通过离合器和发动机相连,轴和上面的齿轮是一个部件。

轴和齿轮(红色)叫做中间轴.它们一起旋转。轴(绿色)旋转通过啮合的齿轮带动中间轴的旋转,这时,中间轴就可以传输发动机的动力了。 轴(黄色)是一个花键轴,直接和驱动轴相连,通过差速器来驱动汽车。车轮转动会带着花键轴一起转动. 齿轮(蓝色)在花键轴上自由转动。在发动机停止,但车辆仍在运动中时,齿轮(蓝色)和中间轴都在静止状态,而花键轴依然随车轮转动。 齿轮(蓝色)和花键轴是由套筒来连接的,套筒可以随着花键轴转动,同时也可以在花键轴上左右自由滑动来啮合齿轮(蓝色). 1档 挂进1档时,套筒就和右边的齿轮(蓝色)啮合。见下图: 如图所示,输入轴(绿色)带动中间轴,中间轴带动右边的齿轮(蓝色),齿轮通过套筒和花键轴相连,传递能量至驱动轴上.在这同时,左边的齿轮(蓝色)也在旋转,但由于没有和套筒啮合,所以它不对花键轴产生影响。 当套筒在两个齿轮中间时(第一张图所示),变速箱在空挡位置。两个齿轮都在花键轴上自由转动,速度是由中间轴上的齿轮和齿轮(蓝色)间的变速比决定的. 四、真正的变速箱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_ 某五档手动变速器传动机构逆向测绘与优化分析

福建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学院车辆工程专业设计(论文)题目: 某五档手动变速器传动机构逆向测绘与优化分析学生姓名学号 起迄日期2015年3月~6月 设计地点福建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洪亮 2015年3月05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文献综述。 1.1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综合性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对汽车的舒适性能和动力性能等要求更加高。现代汽车广泛使用活塞式内燃机作为动力源,其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小,而复杂的使用条件则要求汽车的驱动力和车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为解决这个矛盾在传动系统中设置了变速器。汽车变速器作为影响汽车性能的关键部件,其齿轮传动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各项性能指标。而作为安装变速器各个部件的基础件,变速器内各齿轮副的强度和刚度对于保证传动系统的正常工作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本课题以某车五档手动变速器为研究背景,考察对变速器的建模以及分析,一则考察了对三维建模软件的运用情况;二则在性能与噪声方面做出了研究。 变速器是车辆的核心部件、是重要的组成部件,它能实现增扭减速,降低发动机转速,增大扭矩;变扭变速,适应汽车在不同的工况下行驶[1];毕业设计考察对变速器内部齿轮副的建模,要求设计者掌握变速器内部零部件的结构,并且对零部件的细节部位要了解其结构特征,建模时要体现该部位的特征结构。并且要了解各个零部件的主要工作面,熟悉对主要工作面的技术要求,熟悉主要工作面在变速器工作时的工作状态。同时,完成变速器内部的三维建模,符合我们的设计思维习惯,整个设计过程可以完成在三维模型上讨论,直观并且形象[2]。因为我们在进行机械设计时,总是希望零部件能够让我们随心所欲地构建,能够随意拆卸,能够让我们在平面显示器上构造出三维立体的设计模型,而且希望保留每个中间结果,以备反复的设计和优化设计。 1.2变速器的发展现状 汽车变速器的主要功用有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的转速和转矩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同时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下工作;二是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使汽车实现倒退行驶;三是利用空挡中断动力的传递,使得发动机能够更好的启动、怠速,同时方便变速器进行换挡[1]。 随着国内汽车技术和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我国在手动变速器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自动变速器的技术和发展路线上却相对发展缓慢。对于今后变速器技术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传动技术以及变速器对于节能减排的作用等,都是国内汽车行业当前热议的话题[6]。

变速器换挡机构结构

安徽工业大学2013-2014学年 第一学期《汽车设计》课程作业 题目:桑塔纳轿车5挡手动变速器换挡机构结构分析改进姓名: 学号: 班级:车辆工程 指导老师:童宝宏

桑塔纳轿车5挡手动变速器换挡机构结构分析改进 目前驾校用车一般就是桑塔纳轿车,本人在学车的时候发现桑塔纳轿车5挡手动变速器挡换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有待改进,变速器的换挡舒适性一般是用户对于汽车性能最初步也是最直观的评价。目前,桑塔纳轿车变速器的换挡性能以无法满足用户日益提高的对舒适性的要求,期望着桑塔纳变速器的操作舒适性不断提高。 概述:研究桑塔纳轿车5 挡手动变速器换挡机构结构,通过对换挡机构相关零件的力学分析和模拟整车状态下的换挡力测试数据材料,发现变速器定排销的定排力和同步器弹簧的弹力对桑塔纳变速器的换挡力有着明显的影响,为此对定排销定排力和同步器弹簧的弹力对变速器换挡力的影响进行了测试,验证在静态换档阶段同步器弹簧的弹力和定排销的定排力对整个换挡力有直接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种变速器同步器弹簧直径改进方案来降低变速器选换挡轴处的换挡力。 桑塔纳变速器是手动“二轴五速”变速器,其换挡结构和大部分手动变速器的换挡结构类似,即通过选换挡轴进行选挡,由拨叉轴、拨叉、同步器总成、挡位齿轮结合齿实现挂挡。在桑塔纳变速器换挡机构中,1/2 挡拨叉轴控制1挡和2挡,3/4挡拨叉轴控制3挡和4挡,5倒挡拨叉轴控制5挡和倒挡。本文通过对桑塔纳变速器3/4 挡换挡机构的结构剖析,进一步了解变速器的换挡过程。桑塔纳手动变速器换挡过程经过如下几个步骤(图1 和图2):操作者通过操纵杆和外部连杆机构作用选换挡轴一选换挡轴推动拨叉轴一拨叉轴带动拨叉一拨叉推动同步器齿套一同步器齿套推动同步器滑块,同时压缩同步器弹簧一同步器滑块推动同步器齿环一同步器齿环受滑块的推力在齿轮的锥面上形成摩擦力矩,使得齿轮转速与同步器齿套转速等同(同步过程)一同步器齿套通过同步器齿环梅角和挡位齿轮梅角l的引导,滑人挡位齿轮结合齿实现挂档。

换挡规律

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倪忠北 摘要:分析了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的原理、发展过程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预测智能控制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车辆工程换挡规律控制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操纵的方便性和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辆实现传动系统的自动化可以使操纵简单省力、提高安全性、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降低传到系的动载荷、消除驾驶员换挡技术的差异性、改善汽车的排放性能等多方面优点。 自动变速器总体上可分为液力自动变速器(A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无级自动变速器(CVT)。 换挡和起步控制是自动变速器控制功能的关键。其中换挡规律是自动变速器的核心问题,它将直接影响车辆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通过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换挡规律是挡位随控制参数变化的规律, 也就是换挡时刻挡位与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换挡规律的研究方法一般是从车辆作业状况参数(如车速、牵引力、发动机油门开度及转速、扭矩、制动力等) 中找到影响其挡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建立一包含各主要因素的数学模型,优化后确定最佳换挡点。 现代自动变速器多按照油门开度和行驶速度两个参数控制换挡。当油门开度及行驶速度变化到某一数值时,就自动换入新的档位。变换档位时,油门开度a和速度v的关系成为换挡规律。(见图1)。 一.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的发展

选档控制参数是指在对自动变速器进行档位决策时起决定性作用的参数,即根据这些参数可以通过逻辑判断得到当前最佳档位状态。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的发展经历了单参数、两参数、动态三参数换挡规律3个阶段。 1.单参数换挡规律 汽车用单参数换挡规律一般选择相对稳定的车速v作为控制参数。如图2所示, 当车速达到v2 时升入2 挡;反之, 当车速降至v1 时换回到1 挡。v 1 和v 2 之间是两挡均可能出现的工作区,视车辆原来的行驶状况而定。这种升、降档之间的交错现象称为换挡延迟或换挡重叠。其作用是: ①换入新挡后, 不会因油门的振动或车速引起的轻度变化, 而重新换回原来挡位, 保证换挡过程的稳定性。②有利于减小换挡循环, 防止控制系统元件的加速磨损,并防止乘坐舒适性的降低。 图2 单参数换挡规律 a——油门开度n——发动机转速v ——车速 单参数换挡规律结构简单, 但无论油门开度如何变化, 换挡点、换挡延迟大小都不变, 不能实现驾驶员干预换挡,而且噪声大,使换挡品质也大打折扣。为了保证动力性,升档点多设计在发动机最大转速。这就造成中小油门开度也要在发动机最大转速才换挡,导致燃油的经济性大大降低,不符合当今社会节能的理念。这种规律难于兼顾动力性、经济性要求, 故目前已很少采用,只有极少数公共汽车、军用越野车上有所应用,目的是减少换挡次数。 2.两参数换挡规律 两参数换挡规律克服了单参数换挡规律的缺点, 其控制参数类型有车速与油门开度、液力变矩器泵轮转速与涡轮转速、车速与发动机转矩等, 但当前采用最多的形式仍为车速与油门开度。根据降挡延迟的不同可划分为等延迟型(降挡延迟$v 的大小不随油门变化)、发散型(降挡延迟随油门开度增大而增大)、收敛型(降挡延迟随油门开度增大而减小)与组合型

手动变速器工作原理

变速箱的工作原理 汽车需要变速器,这是由汽车发动机的物理特性决定的。首先,任何发动机都有速度极限,转速超过这个最大值,发动机就会爆炸。其次,在马力和扭矩都达到最大值时,发动机的转速变化范围很小。例如,发动机可能在5,500转/分时产生最大马力。在汽车加速或者减速时,变速器的存在使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齿比能够发生变化。通过改变齿比,就能使发动机转速保持在速度极限以下,并且使发动机接近最佳性能转速区。 ?

?变速器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连接。因此,变速器输入轴的转速与发动机相同。 五速变速器为输入轴提供五种不同的齿比,以便在输出轴产生不同的转速值。以下是一些典型的齿比: 挡 位速比 发动机转速为3000转 /分时?变速器输出轴的

转速 一 挡 2.315: 1 1,295 二 挡 1.568:1 1,913 三 挡 1.195: 1 2,510 四 挡 1.000:1 3,000 五 挡 0.915:1 3,278 为了帮助了解标准变速器的基本原理,下图显示了处于空挡状态的简单两速变速器。

让我们来看看图中的每一个部件,以及它们是如何装配的:绿色轴将发动机与离合器连接起来。绿色轴和绿色齿轮连在 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离合器是用于连接发动机和变速器或断开其间连接的装置。踩下离合器踏板时,发动机与变速器 断开,此时虽然汽车并不移动,但发动机仍在运转。而松开离 合器踏板时,发动机和绿色轴就直接连在一起。绿色轴和齿 轮的转速与发动机相同。) 红色轴及红色齿轮称为副轴。它们也连为一个整体,因此副轴上的所有齿轮和副轴本身作为整体旋转。绿色轴与红色轴直 接通过各自的啮合齿轮连接起来,所以当绿色轴转动时,红色轴 也会转动。因此,一旦离合器接合,副轴就直接从发动机获得动力。 黄色轴是花键轴,通过连接到汽车驱动轮的差速器直接与驱动 轴相连。如果车轮转动,黄色轴也将随之转动。 蓝色齿轮连在轴承上,因此会随黄色轴转动。如果发动机已关 闭,但汽车还在滑行,则在蓝色齿轮和副轴停止运动时,黄色轴 仍可能在蓝色齿轮内部转动。 轴环将两个蓝色齿轮中的一个连接到黄色驱动轴上。它通过齿槽直接与黄色轴相连,并与黄色轴一起转动。但轴环也可以沿着黄色轴左右滑动,从而选择性地接合两个蓝色齿轮中的一个。 轴环中的齿称为犬齿,可与蓝色齿轮侧面的孔相接合。

汽车换挡机构设计指南

目录 第二章换档机构 1 简要说明............................................................... 1.1变速操纵机构综述............................................. 1.2 设计目的 .................................................... 1.3 适用范围 .................................................... 1.4 装置的零部件构成图 .......................................... 2 设计构想............................................................... 2.1 设计原则 .................................................... 2.2 设计参数 .................................................... 2.3 软轴拉线的布置 .............................................. 2.4 环境条件 .................................................... 2.5 设计基本限制因素 ............................................ 2.6 零件装配设计 ................................................ 4.1 通过什么样的标识进行识别 .................................... 第二章换档机构

手动变速器图文稿

手动变速器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手动变速器的结构、拆装及检修 一、手动变速器的类型及功能 单选题 1.手动变速器按照齿轮的传动方式分为二轴式和(C )。 A、单轴式 B、一般式 C、三轴式 D、五轴式 2.发动机的旋转方向从前往后看为顺时针方向,且不能改变,为了实现汽车的倒向行驶,变速器中设置了( A ) A、倒档 B、空档 C、前进挡 3.下列哪一项不是变速器的功用(C) A、实现变速、变矩 B、实现倒车 C、平稳起步 D、中断动力输出 4.按变速器操纵方式分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和(D) A、无级变速器 B、综合变速器 C、有级变速器 D、手自一体变速器 5.无级变速器的英文缩写为(B) A、MT B、CVT C、AT D、ECVT 判断题 1.手动变速器按传动比变化的方式分为有级式、无级式和其它式 (错误)

2.手动变速器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使汽车能倒退行驶。 (正确) 3.手动变速器按变速器操纵方式可分为强制操纵式、自动操纵式和半自动操纵式三种。 (正确) 4.手动变速器功用是改变传动比,不扩大驱动轮的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如起步、加速、上坡等,使发动机在有利的工况下工作。 (错误) 5.手动变速器功用是利用倒档,中断动力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启动,怠速,并便于变速器的换档或进行动力输出。 (错误) 二、手动变速器变速传动机构的结构 (一)、二轴式手动变速器传动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单选题 1.二轴式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平行布置,输入轴也是( C )从动轴,输出轴也是主减速器的主动锥齿轮轴。 A、发动机 B、变速器 C、离合器 D、差速器 2.二轴式变速器用于发动机( A )的汽车。 A、前置前驱 B、后置后驱 C、前置后驱 D、4WD

手动变速器考试试题

3.两轴式变速器的特点是输入轴与输出轴(),且无中间轴 A.重合B.垂直C.平行D.斜交 4.当滑块位于()时,结合套与锁环能进入啮合 A.锁环缺口的中央位置B.锁环缺口的两边位置 C.任何位置D,锁环缺口之外的位置 5.目前所有的同步器几乎都是采用() A.摩擦式同步装置B.电控式同步装置C.液控式同步装置D.综合式同步装置 二、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变速器按操作方式分为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按照传动比变化分为有极式和无极式变速器。 ()2.若小齿轮为主动轮,其转速经大齿轮传出时就降低了。若大齿轮为主动轮,其转速经小齿轮传出时同样降低。 ()3.三轴式变速器设置有输入轴、输出轴和中间轴。 ()4.输入轴也叫做主动轴或者第二轴。 ()5.变速器包括变速器传动机构和变速操纵机构两大部分。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手动变速器的倒档是在两啮合齿轮中加装一个,使输出轴旋转反向,实现汽车倒向行驶的档位。 2.变速器的档是指在满足驱动轮牵引力要求的条件下,保证汽车以较高的经 济性行驶的档位。 4.两轴式5档变速器主动轴中1档到5档齿轮的大小顺序为 5.为防止变速器工作时,由于油温升高、气压增大而造成润滑油渗漏现象,在变速器盖 上装有_ _ 6.同步器的功用是使接合套与待接合的齿圈二者之间迅速达到__ ___,并阻止二 者在同步前进入__ _,从而消除换档冲击。 7.变速器操纵机构的锁止机构包括_ __、_ _ _、_ __ 三种形式,其中可以防 止自动挂档和脱档的是___ _____。 8.对于五档变速器,前进档中传动比最大的为档,传动比最小的为 档。 9手动变速器的基本构造包括机构和机构两部分 常用的惯性同步器有、两种形式。 四、简答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变速器的主要功用有: .同步器的组成 五、画图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画出三轴EQ1090手动变速器档位传递路线图 六、分析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写出EQ1090EQ1090手动变速器档位各个传递路线

汽车换挡原理(变速箱工作原理)

手动挡汽车档位原理是什么? 解答: 手动档汽车变速器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来看两张图片.第一张是承接前面两期的,整个动力总成的工作方式. 这张图呢,先说声抱歉,我没有找到前驱车的图片,只能用后驱的凑合一下.我们看到,发动机通过曲轴把动力传递给离合器,离合器传递给变速箱,变速箱传递给传动轴,连接到车轮,提供车轮转动的动力. 第二张是变速箱内部的一个立体图 看起来可能很复杂,大家一头雾水,没关系,我们来看看简化后的理论图.为了便于理解, 我们先采取一个两档变速箱的图片来讲解

绿色的叫做变速箱输入轴,结合上期的内容,我们知道这是离合器传递动力给变速箱的一根输入轴. 红色的部分叫中间轴,它们一起旋转。只要绿色的轴在转,中间轴就会一起转动,传输动力. 黄色的轴,连接差速器和传动轴,传递动力给轮胎.需要注意的是,黄色轴和紫色的套筒是通过花键相连的. 这里稍微解释下花键,上一期中没有很好的说明这个东西,这里补上:

红圈部分就是花键,紫色套筒中间有开一个空,也是有齿的,和轴上红圈中的齿啮合,一起转动.也就是说,套筒和黄色的轴总是一起转动. 但是,蓝色齿轮不和黄色轴相连,他们此时是自由的. 举例来说.当你空挡滑行的时候,车轮还在转,黄色轴也一起在转,但是蓝色齿轮此时是不转动的.因为没有动力传输过来. 我们看到了右上有排挡杆.拉动排挡杆,换档叉就会左右移动,下面就来看看,挂一档的情况

右边是一档,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齿轮非常大.下面红色齿轮非常小.这里就有一个齿轮比,1档的齿轮比总是最大的,这样的好处就是,发动机曲轴转很多圈,1档齿轮才转1圈.我们骑过山地车就明白,这样很轻松就可以让车跑起来,很省力. https://www.360docs.net/doc/1d13922951.html, 但是跑不快.为了跑的更快,我们需要让轮子转的更快,而发动机不要转那么快.这样我们就需要小一些的齿轮比. 可以看到,2档的齿轮比就会小一些.图中,推动排挡杆,换档叉向右运动,套筒和蓝色齿轮啮合,前面讲过,套筒和黄色轴是一起转动的,所以动力被传递到黄色轴,继而传递给传动轴,轮胎,车子就跑起来了. 相应的,挂两档,换档叉就被推向另一边,和两档齿轮啮合. 原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下面我们来看看正常的变速器,这是个5MT的变速器. 有了前面的讲解,这张图我们就很好理解了,齿轮比从1-5档逐渐变小,5档是最终比,这个比值一般是1:1,也就是说,发动机曲轴转一圈,5档齿轮就转一圈,这也是最经济的齿轮比.所以我们的汽车开到一定时速后,都会挂到最高档,以获得最佳燃油经济性. 我们结合下面一张图,看看换档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实际上,5MT的汽车,换档叉有3根.从上面的图我们看不清楚,这里就很容易看到了。

自动变速器动力传递路线分析

自动变速器动力传递路线分析(一) 2007/4/12/09:55 来源:汽修之家 一.自动变速器动力传递概述 自动变速器由液力元件、变速机构、控制系统、主传动部件等几大部分组成。变速机构可分为固定平行轴式、行星齿轮式和金属带式无级自动变速器(CVT)三种。我国在用的车辆中,大多数自动变速器都采用行星齿轮式变速机构,这也是本文重点分析的对象。行星齿轮机构一般由2个或2个以上行星齿轮组按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其作用是通过对不同部件的驱动或制动,产生不同速比的前进挡、倒挡和空挡。 换挡执行元件的作用是约束行星齿轮机构的某些构件,包括固定并使其转速为0,或连接某部件使其按某一规定转速旋转。通过适当选择行星齿轮机构被约束的基本元件和约束方式,就可以得到不同的传动比,形成不同的挡位。换挡执行元件包括离合器、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3 种不同的元件,离合器的作用是连接或驱动,以将变速机构的输入轴(主动部件)与行星齿轮机构的某个部件(被动部件)连接在一起,实现动力传递。制动器的作用是固定行星齿轮机构中的某基本元件,它工作时将被制动元件与变速器壳体连接在一起,使其固定不能转动。单向离合器具有单向锁止的特点,当与之相连接的元件的旋转趋势使其受力方向与锁止方向相同时,该元件被固定(制动)或连接(驱动);当受力方向与锁止方向相反时,该元件被释放(脱离连接)。由此可见,单向离合器在不同的状态下具有与离合器、制动器相同的作用。 由以上介绍可知,掌握不同组合行星齿轮机构的运动规律是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的基础。

二.单排单级行星齿轮机构 1.单排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比 最简单的行星齿轮机构由一个太阳轮、一个内齿圈和一个行星架组成,我们称之为一个单排单级行星排,如图1所示。由于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具有两个自由度,为了获得固定的传动比,需将太阳轮、齿圈或行星架三者之一制动(转速为0)或约束(以某一固定的转速旋转),以获得我们所需的传动比;如果将三者中的任何两个连接为一体,则整个行星齿轮机构以同一速度旋转。 目前,在有关自动变速器的资料中,有关传动比的计算公式有以下几个: (n1-nH)/(n3-nH)=-Z3/Z1 式(1) 式中:n1-太阳轮转速;nH-行星架转速;n3-内齿圈转速;Z1-太阳轮齿数;Z3-内齿圈齿数n1+αn2-(1+α)n3=0 式(2) 式中:n1-太阳轮转速;n2-内齿圈转速;n3-行星架转速;α=内齿圈齿数/太阳轮齿数=Z2/Z1 Z2=Z1+Z3 式(3) 式中:Z1-太阳轮齿数;Z2-行星架假想齿数;Z3-内齿圈齿数 下面对这3个公式的原理与推导过程作以介绍,这也是本文后面对不同型号自动变速器速比计算方法的基础。定轴轮系齿轮传动比计算公式为i=(-1)m(所有的从动齿轮数乘积)/(所有的主动齿轮数乘积)=(-1)mZn/Z1,它对行星齿轮机构是不适用的。因为在行星齿轮机构中,星轮在自转的同时,还随着行星架的转动而公转,这使得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不再适用。我们可以用“相对速度法”或“转化机构法”对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比进行分析,这一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一个机构整体的绝对运动并不影响其内部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这就好象手表表针的相对运动并不随着人的行走而变化一样,这一理论是一位名叫Willes的科学家于1841年提出的。假定给整个行星轮系加上一个绕支点O旋转的运动(-ω),这个运动的角速度与行星架转动的角速度(ω)相同,但方向相反,这时行星架静止不动,使星轮的几何轴线固定,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定轴轮系,这样就能用定轴轮系的方法进行计算了。用转速n代替角速度ω,nbsp; 利用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有: i13H=n1H/n3H=(n1-nH)/(n3-nH)=(-1)1Z2Z3/Z1Z2=-Z3/Z1 式(4) 如果把α=Z2/Z1代入原公式(4)中,可得到式(2)或式(3)。由此可见,这3个公式其实是同一个公式的不同表达方式。 2.单排单级行星齿轮机构行星架的假想齿数 在式(4)中,假设固定内齿圈,使n3=0,代入式(5)得式(6): n1/nH=(Z1+Z3)/Z1 式(5) 又:i1H=n1/nH=ZH/Z1 式(6) 联解式(5)、(6)可得出: ZH=Z1+Z3 即“行星架的假想齿数是太阳轮齿数和内齿圈齿数之和”,注意,这一结论只适用于单级行

手动变速器习题

题目手动变速器 一、填空: 1. 变速器按传动比的级数可分为()、()和()三种。 2. 按变速器操纵方式可分为()、()和()三种。 3. 普通齿轮变速器是利用不同齿数的齿轮啮合传动来实现()和()的改变。 4. 手动变速器包括()和()两大部分。 5. 两轴式变速器用于()的汽车,一般与驱动桥(前桥)合称为()。 6. 桑塔纳2000轿车两轴式变速器传动机构有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也是离合器的(),输出轴也是主减速器的()。 7. 三轴式变速器用于发动机()的汽车。有三根主要的传动轴,()、()和(),所以称为三轴式变速器。 8. 同步器的功用是使()与待啮合的齿圈迅速同步,缩短换档时间;且防止在()啮合而产生换档冲击。 9. 锁环式同步器尺寸小、结构紧凑、摩擦力矩也(),多用于()和()车辆。10. 变速器操纵机构按照变速操纵杆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11. 为了保证变速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准确、安全、可靠地工作,变速器操纵机构一般都具 有换档锁装置,包括()装置、()装置和()装置。 12. 大多数变速器的自锁装置都是采用()对()进行轴向定位锁止。 13. 互锁装置用于防止()。 14. 互锁装置工作的机理是当驾驶员用变速杆推动某一拨叉轴时,自动锁止()。 15. 倒档锁装置用于防止()。 二、选择:

1. 当离合器处于完全接合状态时,变速器的第一轴()。 A.不转动 B.与发动机曲轴转速不相同 C.与发动机曲轴转速相同 D.比发动机曲轴转速慢 2. 变速器自锁装置的作用是()。 A.防止跳挡 B.防止同时挂上两个挡 C.防止误挂倒挡 D. 防止互锁 3. 齿轮沿齿长方向磨损成锥形会造成: A 跳档 B 乱档 C 挂档困难D换档时齿轮相撞击而发响 4. 关于乱档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互锁装置失效:如拨叉轴、互锁销或互锁钢球磨损过甚 B变速杆下端弧形工作面磨损过大或拨叉轴上拨块的凹槽磨损过大 C变速杆球头定位销折断或球孔、球头磨损过于松旷 D自锁装置的钢球或凹槽磨损严重,自锁弹簧疲劳过软或折断 5. 关于换档时齿轮相撞击而发出异响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离合器踏板行程不正确 B 同步器损坏 C 缺油和油的质量不好 D 变速杆调整不当 三、判断: 1. 变速器的档数都是指前进档的个数外加倒档的个数。() 2. 发动机纵置时,主减速器为一对圆柱齿轮,如奥迪100、桑塔纳2000轿车。() 3. 发动机横置时,主减速器采用一对圆柱齿轮,如捷达轿车。() 4. 桑塔纳2000轿车两轴式变速器三、四档同步器和五档同步器装在输出轴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