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士生培养现状与对策(一)

高校博士生培养现状与对策(一)
高校博士生培养现状与对策(一)

高校博士生培养现状与对策(一)

摘要]结合新时期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科技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调查和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博士生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及有关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博士培养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博士;培养;现状;对策

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而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当前,我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那么,具体来说,新世纪我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的质量究竟如何?这些都是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的问题。

从未来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来看,具体有以下几类:为高等教育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培养世界前沿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和战略眼光的科学家、高级专业技术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家);培养具有科学判断形势、驾御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能力的中高级领导干部。

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发展还不能满足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更是提升我国科技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高校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主要阵地,特别是博士生培养的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围绕高校博士生质量这个主题,在对博士生导师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总结目前高校博士生在科研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从而使我们从一个侧面更具体地了解当前博士生培养工作的现状。

2004年5~7月,我们对34所高校(包括“985工程”建设学校、重点高校、一般院校)的博士生导师发放了调查问卷,目的是听取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科研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从而了解目前博士生在科研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的普遍性的优势和长处、问题和不足。通过对84份博士生导师返回意见的归纳整理,现将有关结果总结和分析如下。

在调查中有多位导师谈到在职工作人员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和应届毕业硕士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之间的差别,认为“在职生”由于有一定的科研工作经历,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科研能力相对于“应届生”更强些;“应届生”的知识面、视野相对较窄,动手能力、实践经验、独立工作能力等相对差些;相反,“在职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外语基础相对差些。

从以上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博士生导师的评价意见比较分散,但是我们的调查也显示出,当前高校博士生比较明显的、比较普遍的优势是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较高,其它方面则反映得不太明显。而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基础理论知识、学风、知识面、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要指标的负面评价的比重却相对较高,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的评价频次占84位导师人数的26%。

以上结果虽然只代表少数博士生的现状,但从整个调查统计表中看,84位博士生导师对当前博士生质量并不是很满意,比较起来,导师们反映博士生的问题和不足的比重相对大一些(长处:不足=60:105)。

对博士生的培养应该是满足我国未来科技经济发展对高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教学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要。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作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一是要永远充满获取新知识的渴望,并善于获取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二是要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涌动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和激情。四是要有科学研究的素质和创造性思维的能

力。五是要有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更宽泛地讲,博士生走向社会后应该是掌握一定国际科技发展前沿知识、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愿意献身科学事业、作为国家栋梁的后备人才,必须对科技工作具有一定的兴趣、热情和动力,具有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基本素质。只会被动地学习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缺乏求实、严谨、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具备团队协作、合作能力的人才不能满足目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能承担起国家和民族赋予的重任。

根据社会对高层次科技人才需求和以上对博士生科研素质等方面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高校还需要在博士生招生、培养模式以及授予学位等环节进一步加强研究和管理。

首先,在招生环节,不能片面重视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关键是考察学生从事研究工作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基础理论知识、知识面、治学态度、从事科学研究的事业心、对待工作的责任感等等)和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考核的重要内容是一次考试不能完成的,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才可能完成。因此,要想提高博士生招生的质量,必须严把生源关,这个环节导师应该起主要作用,从硕士生或在职人员中跟踪遴选优秀生源,严守“宁缺勿滥”原则,这是保证博士生质量的第一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