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浙大培训学习心得8篇

赴浙大培训学习心得8篇

(篇一)

6月5日-9日,有幸跟同事一起到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参加单位组织的为期5天的研修班。由于**年我曾经在《钱江晚报》实习一个多月,所以这次杭州之行有期待、有想象、有回忆,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现在的杭州跟之前待过的那个大城市有多大的变化。

浙大华家池校区位于杭州市东部,原为浙江农业大学所在地,经过数十年的建设,现今已成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大巴车带着我们进入校园,校区内绿树成荫,花木繁茂,还种植了桑树、玉米等农作物,特别是华家池四周有“小孤山”、“小三潭印月”、“小平湖秋月”、“小苏堤”等景点,形成了“三山、一岛、六亭、一长廊”的优美景观,因此有“小西湖”之美称。

经过班主任李老师的精心安排,周一到周五都有不同的课程设置,其中,王柳副教授的《公共危机媒体应对》让我更加了解在出现舆情时如何正确的应对和处理,杨玄博博士的《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分析》让我更加了解现在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良道德现象,作为党员一定要加强党性锻炼,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周驰副教授在授课中,为我们分析了人际沟通方面的问题,使我认识到在今后一定要注意克服自身的缺点,在单位工作和人际交往中注意沟通的技巧。吕波副教授从理论方面讲述了《民事诉讼法》的最新问题,顾虹教授讲述了生活、工作中应当注意的礼仪。朱晓明教授为我们分析了政治新常态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驱使,毛文佳讲师通过一系列的数字和鲜活的案例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与中国经济走势,刘勇副教授讲述了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倡廉的相关问题。各位老师经

验丰富、讲课方式生动有趣,他们带给我们的是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心的交流,虽然已经不当学生好多年,但我们底下的每个人都坐的端端正正、听得津津有味。

下课后是自由活动时间,跟同事三三两两相约闲逛,欣赏杭州的美景,品尝杭州的美食。这么多年过去,杭州变得更发达、更美丽了,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灯火通明,曾经过去还是泥土的地方已经变成了大厦,但与过去相比,不变的是清新的空气和整洁的路面,让我顿时又对她多了一份亲切的感觉。回想起那时的我,满怀对社会的美好想象,来到心中的大都市杭州,在离报社很远的地方租了一间很小的房间,每天去报社坐公交车要将近一个小时。在大城市打拼的人太多了,我唯一的感觉就是公交车好挤,也没有窗户,长时间待在密闭的空气里,每天都要头疼。突然一些苦的甜的回忆突然涌上我的心头:在武陵广场献血400ml,走在半道就直接昏倒在地上了;报社的前辈叫我去采访一个奶奶,她收养了四五十只流浪猫;第一次写稿,是关于发生在杭州高速公路上一起三车连环相撞的重大交通事故……很多很多,还有曾经那么傻的我,曾经在街头走错路而回不去的我,曾经在杭州丢失了自行车而痛哭的我,曾经因为报社前辈不带我去采访我只能自己打的却什么也没有采访到而落寞的我,曾经在大城市什么都买不起的我……时光荏苒,我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此刻的我,独立而有担当,虽然没有那么富裕,但温饱足以。

幸运的是,现在杭州的街头有很多的共享单车了,如果8年前也有这个,肯定也会有我穿梭在杭州采访的身影了。我大致观察了一下,共享单车有黄色、红色、蓝色、粉色、黑色好多颜色,不过最多的是黄色,也许才通称为“小黄车”吧,名字蛮可爱的,前面有篮子,后座不可以载人。只要用手机微信、支付宝扫二维码,交上押金,小黄车就能随时骑行,给上班族和出行的人带来了很多的便

利,而且租金非常的便宜,也很绿色、环保。之前在网络上看到很多人暴力对待小黄车,这次在杭州待的时间短,暂时没有看到小黄车被损坏、被私藏,但是小黄车到处乱停乱放,街头、路边、草丛,倒了也没人扶,觉得这个可爱的给人们带来便利的东西真的挺可怜的,躺在地上一副弱弱的样子,真希望人们能好好的对待它。

小黄车让我的思绪跑远了,总之,这次来杭州,培训学校的老师讲述的各种知识让我受益匪浅,我在市区看到了无数的高楼大厦,坐着船悠闲的欣赏了西湖的夜景和闻名的音乐喷泉,在钱塘新区观看了美丽而震撼的灯光秀,这里的一切美好而又安宁,我真心地祝愿这个城市越来越好。这里有着我美好的回忆,已经足够,我想我并不属于这里,我要回到我的小县城,那里有我的家庭、我的亲人、我的单位、我的朋友,我只愿待在这里,守着真正属于我的小幸福。

(篇二)

杭州倚湖而兴,因湖而名,以湖为魂,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曾被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叹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杭州三面云山环一湖碧水,“新旧十景”交相辉映,春夏秋冬风光旖旎。4月8日,时值“最美人间四月天”。怀揣着对杭州的无限向往,我们在桐城市师训中心万仁斌主任的带领下,踏上了“桐城市中学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提升培训班”的研修之旅。4月9日上午,在美丽的西湖之畔——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文化会客厅,浙大师训中心史美华教授组织我们进行了简单的开班仪式,于是我们进入了为期一周的学习之门,这让我充分的感受到浙江大学“求是”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学习的一周时间中,我们发现:来自各行业的研修、培训班学员络绎不绝,很多学生在树荫下勤奋学习,浓厚的学习氛围深深的感染了我,美丽的杭州,求是的浙

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在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浙大教授的传道、授业、解惑,他们用渊博的知识,缜密的思维,幽默的语言,前沿的理念,在我们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使我们的精神得到了升华,思想得到了净化。

1.台州市仙居县教科所所长张志伟《实在、实际、实效——学校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策划》一课让我们认识到:教研活动要从真实开始,从讲故事开始,讲好故事技巧,有真实情节,更有一点点道理,就多了一点点思考,让经历和经验可视化。

2.《教学月刊》主编——吴颂华女士《论文的投稿与发表》从教师“为什么写”、“怎么写”、“写什么”几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论文的创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最后从《教学月刊》实际出发介绍了论文的投稿技巧与策略。

3.浙江大学龚惠香教授《做一个成功的沟通者》:从你了解自己吗?你能做到理解他人吗?你拥有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你拥有强大的心理调控能力吗?你在与人沟通时,能运用合适的人际交往方式,培养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的能力吗?这几个方面教我们如何做一名成功的沟通者。一份“了解您的个性类型”的测试题,让现场的学员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是活泼型还是力量型,是完美型还是平和型。针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小群体,龚老师让代表学员进行交流和分享,并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各种性格类型的优缺点,还模拟生动有趣的现实场景,使新教工能够了解自己,理解他人,掌握自己的性格特点,并注意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扬长避短。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为成为一个成功的沟通者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讲座在集体手语演绎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中结束。

4.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石其乐《数字媒体及其最新发展》主要介绍了数字媒体技术简介、数字媒体数据的编辑与制作、数字媒体演示工具、iPad 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数字媒体技术新发展五个方面的内容,石老师语言幽默,教学方法特别接地气,我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了数字媒体的发展,正如史老师所说: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

5.周仁娣教授《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周老师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为开场白,博得全场热烈掌声。对老师深厚的感情,对学生深深的爱,是周老师讲座的浓厚底蕴。她引用了很多典型的发生在青春期孩子身边的案例,告诫班主任们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摒弃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学会一些基本的青春期保健常识,懂得在平时的生活中该如何照顾和保护自己。周仁娣老师以“拉家常”的方式剖析了青春期孩子存在的种种疑惑和问题,并以亲切动人的讲解和翔实的事例指导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与交往,让班主任们了解青春期孩子的一些常见的特征,告诉大家怎么做个“智慧”的班主任,如何做到“教育无痕”。

6.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方张松主任《教师教育智慧》:方老师向我们阐述了当下教育的一些不足,老师在课堂上尤其是师生交流相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生动的案例告诉老师们,作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具有怎样的能力,具有哪些教育的智慧。张老师的讲座观点鞭辟入里,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肢体语言都是那样的生动幽默,赢得了全场的阵阵笑声和掌声,同时也激起了老师们的共鸣和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