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练习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练习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练习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复习

7、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待区分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

A 合成纤维和纯羊毛取少量灼烧,并闻气味

B 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取少量加BaCl2,观察有无沉淀

C 黄金和黄铜观察颜色

D 白醋和水闻气味

8、下表中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括号内为杂质)()

9、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气体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MnO2粉末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C CO2 HCl 将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D KCl溶液CaCl2加入适量碳酸钠,充分反应后过滤

10、若N2中混有少量的H2、CO2和水蒸气,欲将这些杂质完全除去,要用下列操作:①通过浓硫酸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③通过NaOH溶液④通过浓盐酸。以下操作组合,哪一种组合最好()

A、①③④

B、③②①

C、③①④

D、④②③

1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用一种试剂不能将括号内的杂质除去的是…()

A.CuSO4 (Na2SO4)

B.C (CuO)

C.CO2 (CO)

D.NaCl (MgCl2)

12、某电池厂排放的污水pH=4,并含有重金属离子Pb2+,下列合理的治理方案是向污水中加入…………………………………………………………()

A.石灰石和铜粉

B.生石灰和铁粉

C.纯碱和木炭粉

D.烧碱和铝粉

13、某溶液中含有 AgNO3、Ba(NO3)2、Cu(NO3)2三种物质,要使溶液中的Ag+、Ba2+ 和Cu2+分别生成沉淀并加以分离,可使用的试剂有:① NaCl 溶液,② Na2CO3溶液,③ NaOH 溶液,则加入试剂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14、欲除去NaNO3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Cl 和BaCl2杂质,得到纯净的NaNO3溶液,应依次加入适量的……………………………………()。

A、AgNO3溶液,稀 H2SO4

B、稀 H2SO4, AgNO3溶液

C、 Na2SO4溶液,AgNO3溶液

D、AgNO3 溶液,K2CO3溶液

15、分离FeCl3、KCl、BaSO4的混合物,在不引入其他杂质的情况下,应该采用的一组试剂是…………………………………………………………()。

A、水、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B、水、氢氧化钠溶液、盐酸

C、水、氢氧化钾溶液、盐酸

D、水、氢氧化钾溶液、稀硝酸

16、请你从提供的试剂中,选择一种以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所选试剂的序.号.填空(每种试剂只能选用一次)。

A.H2O B.AgNO3溶液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E.Ba(NO3)2溶液 F.BaCl2溶液⑴CO(CO2) ;⑵NaOH 溶液[Ca(OH)2] ;

⑶NaNO3溶液(NaCl) ;⑷盐酸(硫酸) 。

17、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浩瀚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1)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可以选

用_________,试剂B选用_________,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反应类型为。

②分离出Mg(OH)2后的NaCl溶液中还含有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获得NaCl溶液,在分离后的溶液中依次加

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实验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是为了除去;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2)从海水中制得的氯化钠除食用外,还常用作工业原料生产相应的化工产品,如工业上利用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烧碱、氢气和氯气,试写出上述化学方程式:

18、要从BaCl2和NaOH混合固体中获得纯净的BaCl2,设计方案如下:

(1)方案一:将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过滤、蒸干。该方案不合理,原因是

(2)方案二,将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再加入适量的Cu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干。该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是。

(3)合理的方案是:将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先用适量试剂①把BaCl2转化为含钡不溶物,过滤;再用足量试剂②将不溶物转化为BaCl2溶液,蒸干。所用试剂①和试剂②依次是、

初中化学除杂问题与练习题

初中化学除杂问题与练习题

初中化学除杂专题 一、明确目的 物质除杂又叫物质提纯,即把混合物中少量的杂质出去,得到较纯净物质 的过程。明确要得到的是什么物质,除了此物质之外,其它的都不能存在。 二、除杂原则与技巧 简单概括为:不增,不减,易分, 最佳,重在积累。 (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被提纯物质不能减少,如加入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 与被提纯物反应。 (3)易分:操作简单,容易分离。 (4)最佳:最好在除去杂质的同时能增加被提纯物质的量。 (5)知识重在积累,熟练贯通,灵活运用。尊重事实,合理应用。 三、常用除杂方法: 1、物理方法:过滤法、降温结晶法、蒸发结晶法、利用物质的磁性等。 2、化学方法:沉淀法、气化法、置换法、中和法、吸收法。 三、初中常见物质提纯方法总结 物质杂质除杂方法 CO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H2、CO2、O2H2O通过浓硫酸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O2、H2、CO CO2、S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洗气CO2HCl通入碳酸氢钠钠溶液中洗气 Cu Fe、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Fe 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Cu CuO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CuO 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CaO CaCO3高温煅烧 CaCO3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CO3CaCl2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CaCl2 CaCO3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 NaCl NaHCO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 3 KNO3 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NaCl KNO3蒸发结晶;降温结晶(硝酸钾在水中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 大) NaNO3NaCl加入适量AgNO3过滤 NaCl CuSO4加入适量Ba(OH)2,过滤 NaOH NaCO3加入适量Ca(OH)2,过滤 NaCl Na2SO4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Na2SO4CuSO4加适量NaOH溶液

初中化学常用的除杂方法

初中化学除杂常用的方法 一、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是根据被提纯物质和杂质之间物理性的差异而除去杂质的方法,初中化学有过滤和结晶两种。 1. 过滤法:是把难溶性物质跟易溶性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 例1. 如何除去食盐中混有的少量泥沙。 简析:将含有泥沙的食盐溶于水,利用食盐溶于水而泥沙不溶,通过过滤,把泥沙从食盐中除去,再把滤液蒸干即得纯净的食盐。 2. 结晶法:是根据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不同,通过冷却或升温的方法使其中的一种物质先结晶出来,然后过滤使结晶出来的晶体与母液分离的一种方法。 例2. 如何除去KNO 3中混有的少量NaCl 。 简析:将含有少量NaCl 的KNO 3配成热的饱和溶液,利用KNO 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性质,采用降温冷却的方法,使KNO 3结晶析出,而NaCl 则留在母液里,再过滤即可得纯净的KNO 3晶体。 二、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根据被提纯物质和杂质之间的化学性质差异,选择不与被提纯物反应而与杂质反应的试剂把杂质除杂的同时,不能给被提纯物带来新的杂质。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五种: 1. 沉淀法:即将杂质转变为沉淀而除去。常用的沉淀剂为:Mg Fe Cu 232+++ 、、等阳离子,一般用可溶性碱,Cl - 用Ag +,SO 42-用Ba CO 232+-,用Ca 2+ 。 例3. 如何除去NaCl 中混有的少量Na SO 24。 简析:把混合物溶于水,得到含Na Cl SO +--、、42的溶液,其中SO 42- 为杂质离子,可加Ba 2+ 使SO 42- 转变为BaSO 4沉淀而除去,加入的试剂不能带来新的杂质,故试剂的阴 离子为Cl - ,即向混合溶液中加入BaCl 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蒸发滤液即得纯净的氯化钠。 Na SO BaCl BaSO NaCl 24242+=↓+ 2. 气化法:即将杂质转变为气体而除去 例4. 如何除去Na SO 24中混有的少量Na CO 23

九年级化学除杂题专题训练

初三化学除杂题 1.化学实验中要做粗盐提纯的实验,已知粗盐中含有少量泥沙,少量CaCl2,少量Na2SO4,请你设计具体步骤,最终得到较为纯净的NaCl。 2.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写出除杂步骤和化学方程式。 (1)CO中含有少量CO2? (2)CO2中少量CO? (3)N2中少量O2? (4)NaCl中的Na2CO3 ? (5)Na2CO3中NaOH? (6)CuCl2中的CuSO4? (7)Cu(NO3)2中的AgNO3? (8)CaCO3中少量CaO? (9)纯碱中含有小苏打? 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钙的化合物为Ca(HCO3)2 ,受热易分解,对其加热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盐,它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⑴〖提出问题〗探究Ca(HCO3)2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 ⑵〖猜想〗①小刚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②你认为生成物中固体可能是()。 验证猜想①的方案 验证猜想②的方案 如果你的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 ⑸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氨气(化学式为NH3)是无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在通常状况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在实验室里,常用由氯化铵和碱石灰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来制取氨气。氨气是工业上生产硝酸的重要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高温、雷电)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根据上面文字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室制取氨气时,采用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取___________(填O2或H2)的发生装置相同。请写出该发生装置所用的仪器名称(至少三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要收集氨气,只能采用___________法,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⑶工业生产硝酸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右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检验、贮气等用途的装置。 (1)当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时,混合气体应从 (填“A”或“B”)处导管进入,瓶中盛有的物质可以是 __________ 。 (2)当检验实验室制取的氢气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时,瓶中盛有的试 剂可以是()。 (3)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氧化碳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 (填“A”或“B”,下同)处导管通入。若要用水将瓶中一氧化碳排出使用,水应从()处导

初中化学除杂题型解题技巧总结

初中化学除杂题型解题技巧总结 1. 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六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 )例1. (07昆明)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CO3,选用的试剂是 A.H2SO4溶液 B.稀盐酸 C.K2SO4溶液 D. AgNO3溶液 ( )例2. (08哈尔滨)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例3. (08黄石)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用NaOH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 C.用水除去MnO2中混有的KCl D.用硝酸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

( )例4. (08盐城)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例5. (08南通)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中考链接 ( )1.(08大庆)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2.(07雅安)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3.(11扬州)下列除杂选用试剂正确的是

A.用过量的O2除去CO2中CO B.用过量的FeSO4溶液除去Zn中的Fe C.用过量的NaOH除去CaCl2溶液中HCl D.用过量HCl溶液除去Cu中CuO ()4.(11无锡)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5.(11泰州)除去下列物质中括号内少量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A. CaO(CaC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 CO2 (CO ):在氧气中点燃 C. H2 (HCl 、 H2O):把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生石灰和烧碱混合固体的干燥管 D.KNO3(K2SO4):溶解,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6.(09南通)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 NaCl( 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B. CaCl2 ( CaCO3 ) :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C. Fe (Cu)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MnO2 (KCl):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7.(09扬州)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的是 ()8.(09连云港)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练习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专题复习

7、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待区分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 A 合成纤维和纯羊毛取少量灼烧,并闻气味 B 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取少量加BaCl2,观察有无沉淀 C 黄金和黄铜观察颜色 D 白醋和水闻气味 8、下表中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括号内为杂质)() 9、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气体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MnO2粉末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C CO2 HCl 将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D KCl溶液CaCl2加入适量碳酸钠,充分反应后过滤 10、若N2中混有少量的H2、CO2和水蒸气,欲将这些杂质完全除去,要用下列操作:①通过浓硫酸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③通过NaOH溶液④通过浓盐酸。以下操作组合,哪一种组合最好() A、①③④ B、③②① C、③①④ D、④②③ 1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用一种试剂不能将括号内的杂质除去的是…() A.CuSO4 (Na2SO4) B.C (CuO) C.CO2 (CO) D.NaCl (MgCl2) 12、某电池厂排放的污水pH=4,并含有重金属离子Pb2+,下列合理的治理方案是向污水中加入…………………………………………………………() A.石灰石和铜粉 B.生石灰和铁粉 C.纯碱和木炭粉 D.烧碱和铝粉 13、某溶液中含有 AgNO3、Ba(NO3)2、Cu(NO3)2三种物质,要使溶液中的Ag+、Ba2+ 和Cu2+分别生成沉淀并加以分离,可使用的试剂有:① NaCl 溶液,② Na2CO3溶液,③ NaOH 溶液,则加入试剂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初中化学除杂问题总结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除杂总结 一、概念理解 首先明白物质除杂是干什么,物质除杂又叫物质提纯,即把混合物中少量的杂质出去,得到较纯净物质的过程。 二、除杂原则 简单概括为:不增,不减,易分。 (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被提纯物质不能减少,如加入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被提纯物反应。 (3)易分:操作简单,容易分离。 三、解题要领 三要领:找差异,定方法,选试剂。 (1)找差异:根据混合物各物质特征,物理性质或者化学性质,找到突破口。 (2)定方法:找到突破口之后,根据物质特征,确定除杂方法。 (3)选试剂:根据物质特征和所选方法选择合适的试剂。 四、常用除杂方法: 1、物理方法:过滤法、结晶法、蒸发法。 2、化学方法:沉淀法、气化法、转化法、中和法、吸收法。 五、初中常见物质提纯方法总结

六、理解与提高 这种题型常常结合物质的共存、溶解性、酸碱性等知识考查,只要对除杂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比较了解,那么做这类试题就不会太难,要求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如果,某些杂质不能通过一种方法除去,可以结合几种方法,前提是方法可行,操作简单易行。 1.气体除杂原理: 转化法:杂质五某种物质反应,生成被提纯物,如编号2、10。 吸收法:气体除杂常用吸收法。 吸收H2O:浓H2SO4、GaCl2等干燥剂 吸收CO2、SO2:NaHO等碱性溶液 2.固体除杂原理: 过滤法:适用对象为提纯物不溶解,杂质溶解类型,如编号11、12 3. 液体除杂原理: 沉淀法:杂质中含不溶性物质的离子,如编号17、19、20、21。要求对物质的溶解性比较熟悉,并能够熟练应用。 气化发:将杂质转化成气体,从混合物中除去,如编号22。

初中化学除杂问题总结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除杂总结一、概念理解 首先明白物质除杂是干什么,物质除杂又叫物质提纯,即把混合物中少量的杂质出去,得到较纯净物质的过程。 二、除杂原则 简单概括为:不增,不减,易分。 (1)不增:提纯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被提纯物质不能减少,如加入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被提纯物反应。 (3)易分:操作简单,容易分离。 三、解题要领 三要领:找差异,定方法,选试剂。 (1)找差异:根据混合物各物质特征,物理性质或者化学性质,找到突破口。 (2)定方法:找到突破口之后,根据物质特征,确定除杂方法。 (3)选试剂:根据物质特征和所选方法选择合适的试剂。

四、常用除杂方法: 1、物理方法:过滤法、结晶法、蒸发法。 2、化学方法:沉淀法、气化法、转化法、中和法、吸收法。 五、初中常见物质提纯方法总结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编号 CO 2 O 2 通过灼热的铜网 1 CO 2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 H 2、CO 2、O 2 H 2O 通过浓硫酸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3 O 2、H 2、CO CO 2、SO 2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洗气 4 CO 2 HCl 通入碳酸氢钠钠溶液中洗气 5 Cu Fe 、Zn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6 Fe Cu 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7 Cu CuO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8 CuO Cu 或C 在空气中灼烧 9 CaO CaCO3 高温煅烧 10 CaCO3 CaO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11 CaCO3 CaCl2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12 CaCl2 CaCO3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 13

物质鉴别及除杂专项训练

初三化学专题训练 物质共存鉴别除杂问题 - 1 - 1、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NO 3、Na 2CO 3、NaCl B 、Ca(OH)2、K 2CO 3、NaNO 3 C 、NaOH 、(NH 4)2CO 3、HCl D 、BaCl 2、Na 2SO 4、NaOH 2、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aOH 、HNO 3、BaCl 2 B 、Na 2SO 4、MgCl 2、KOH C 、Na 2CO 3、K 2SO 4、HCl D 、H 2SO 4、NaCl 、Cu(NO 3)2 3、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NaCl 、KOH 、MgSO 4 B 、K 2SO 4、FeCl 3、NaNO 3 C 、KCl 、NaOH 、Ba(NO 3)2 D 、Na 2CO 3、K 2SO 4、HNO 3 4、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 、NaOH 、HNO 3、BaCl 2 B 、Na 2SO 4、MgCl 2、KOH C 、Na 2CO 3、K 2SO 4、HCl D 、H 2SO 4、NaCl 、Cu(NO 3)2 5、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BaCl 2、NaNO 3、KOH 、MgCl 2 B 、Cu(NO 3)2、NaCl 、H 2SO 4、KNO 3 C 、Na 2CO 3、NaCl 、KNO 3、NH 4Cl D 、ZnSO 4、Mg(NO 3)2、NaNO 3、KCl 6、在鉴定某无色溶液时,四位实验者对该溶液的组成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Na 2CO 3、NaCl 、HCl B 、NaOH 、KCl 、Ba(NO 3)2 C 、AgNO 3、NaCl 、HNO 3 D 、H 2SO 4、NaNO 3、FeCl 3 7、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BaCl 2、NaNO 3、KOH 、MgCl 2 B 、Cu(NO 3)2、NaCl 、H 2SO 4、KNO 3 C 、Na 2CO 3、NaCl 、KNO 3、NH 4Cl D 、ZnSO 4、Mg(NO 3)2、NaNO 3、KCl 8、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HNO 3、KOH 、FeCl 3 B 、K 2SO 4、KCl 、HCl C 、AgNO 3、HCl 、KCl D 、Na 2CO 3、KCl 、BaCl 2 9、下列各组物质在pH=14的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FeCl 3、NaCl 、KNO 3 B 、NaCl 、NaOH 、NaNO 3 C 、CaCl 2、NaNO 3、Na 2CO 3 D 、KNO 3、H 2SO 4、NaCl 10、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H +、SO 2━ 4、Ba 2+、NO ━3 B 、Ca 2+、H +、NO ━3、Cl ━ C 、Mg 2+、K +、NO ━ 3、Cl ━ D 、K +、Na +、Mg 2+、SO 2━ 4 11、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H + 、SO 2━ 4 、OH ━、Ba 2+ B 、K +、Mg 2+ 、NO ━3、OH ━ C 、Na +、H +、NO —、CO 2━ 3 D 、Na +、K +、H +、SO 2━ 4 12、鉴别BaCl 2、AgNO 3、Na 2CO 3三种无色溶液时,应选用( ) A 、盐酸 B 、硫酸 C 、NaOH 溶液 D 、NaCl 溶液 13、今有NaCl 、CuCl 2、NaOH 、Mg(NO 3)2四种失去标签的溶液,在不外加试剂的条件下,如何把它们鉴别出来。 14、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 A 、BaCl 2、H 2SO 4、HCl B 、NaOH 、KOH 、HCl C 、K 2CO 3、Na 2CO 3、HCl D 、NaCl 、NaOH 、HCl 15、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氢氧化钠、氢氧化钡、稀盐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 、碳酸钠溶液 B 、氯化钡溶液 C 、无色酚酞试液 D 、紫色石蕊试液 16、用水作试剂,不可能区分开的一组物质是( ) A 、生石灰、食盐、烧碱 B 、汽油、酒精、浓硫酸 C 、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 D 、氯化钾、硝酸钠、硫酸钾 17、能将Na 2CO 3、NaNO 3、Ba(NO 3)2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 A 、石蕊试液 B 、稀盐酸 C 、稀硫酸 D 、氯化钙溶液 18、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Ba(OH)2溶液 ②K 2CO 3溶液③KCl 溶液④FeCl 3溶液。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将它 们鉴别开来的合理顺序是( ) A 、④①②③ B 、②③①④ C 、④②①③ D 、③②④① 19、下列各组物质中,中用稀H 2SO 4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 、Ba(NO 3)2、K 2SO 4、Na 2CO 3 B 、KCl 、K 2CO 3、K 2SO 4 C 、NaOH 、NaNO 3、NaCl D 、BaCl 2、KOH 、MgSO 4 20、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其他试剂就可区分开的是( ) A 、Na 2CO 3、HCl 、H 2SO 4、NaNO 3 B 、K 2CO 3、H 2SO 4、HNO 3、BaCl 2 C 、HCl 、AgNO 3、HNO 3、NaCl D 、NaOH 、FeCl 3、MgCl 2、BaCl 2 21、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 、Na 2SO 4、BaCl 2、KNO 3、NaCl B 、Na 2SO 4、K 2CO 3、BaCl 2、HCl C 、NaOH 、Na 2SO 4、FeCl 3、BaCl 2 D 、CuCl 2、AgNO 3、NaNO 3、HCl 22、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 能区别开来的是( ) A 、NaOH 、CuSO 4、MgCl 2 B 、Na 2SO 4、BaCl 2、Na 2CO 3 C 、KNO 3、CuSO 4、NaCl D 、NaNO 3、BaCl 2、KCl 23、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是( )A 、KOH 、Na 2SO 4、CuSO 4、MgCl 2 B 、K 2CO 3、BaCl 2、Na 2CO 3、HCl C 、Na 2SO 4、BaCl 2、KNO 3、NaCl D 、NaNO 3、AgNO 3、KNO 3、NaCl 24、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 ) A 、NaCl 、Na 2CO 3、KNO 3、HCl B 、Na 2SO 4、K 2CO 3、KNO 3、Ba(NO 3)2 C 、CuSO 4、NaOH 、NaCl 、Ba(NO 3)2 D 、FeCl 3、NaOH 、KCl 、Na 2SO 4 25、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 A 、Cu 粉 Fe 粉Fe 2O 3粉 B 、Na 2CO 3 BaCl 2 KNO 3 C 、NaCl 固体 CuSO 4固体 CaCO 3固体 D 、 (NH 4)2SO 4 KNO 3 NaNO 3 26、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时,所需试剂最少的是( ) A 、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 B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硝酸钙溶液 C 、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钙溶液 D 、碳酸钠稀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 1、NaCl 溶液中溶有少量Na 2CO 3,下列物质中可用来除去 Na 2CO 3的是( ) A 、锌粉 B 、Ca(OH)2溶液 C 、盐酸 D 、硫酸 2、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NaOH 溶液除去CO 2气体中混有的HCl B 、用Ba(NO 3)2溶液除去NaCl 溶液中混有的MgSO 4 C 、用稀H 2SO 4除去CuO 粉末中混有的Cu(OH)2 D 、用浓H 2SO 4除去H 2中混有的水蒸气 4、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 )A 、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盐酸) B 、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C 、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铁(苛性钠溶液) D 、硫酸亚铁溶液中含有少量硫酸铜(铁粉) 5、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其中错误的是( )A 、铜粉中含有少量铁粉(硫酸铜溶液) B 、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硫酸) C 、氧气中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 D 、稀硝酸中的少量硫酸(硝酸钡溶液) 6、下列措施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HCl 气体 B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C 、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D 、用氯化钡溶液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钾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11)物质的除杂、分离练习及答案

专题十一物质的除杂、分离 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杂质)所涉及的实验方案或操作中,合理的是 A.KNO3晶体(NaCl):将固体溶于水配制成热的饱和溶液,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B.CO2气体(HCl):将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C.BaCl2溶液(Ba(OH)2)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 D.O2(N2):将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网 2.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CO2中混有CO(点燃) B.Cu粉中混有CuO(稀硫酸) C.CO中混有CO2(氢氧化钠溶液) D.Cu粉中混有Fe粉(用磁铁吸引) 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 CO2(CO)——通入氧气点燃 B.SO2(HCl)——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KCl固体(KClO3)——加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并加热 D.NaCl溶液(NaHCO3)——滴加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5.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稀盐酸,在没有指示剂的条件下应选用的试剂是 A.碳酸钙粉末 B.生石灰粉末 C.熟石灰粉末 D.硝酸银粉末 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CO2气体(CO气体)——通入氧气点燃 B.CaO固体(CaCO3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 C.KCl固体(MnO2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NaCl溶液(CaCl溶液)——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7.分离氯化铁、氯化钠、硫酸钡的固体混合物,得到三种纯净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A.水、硝酸银、稀硝酸 B.水、氢氧化钠、盐酸 C.水、氢氧化钠、稀硝酸 D.水、氢氧化钾、盐酸 8.要收集得到较纯净的物质,下列除去指定杂质(括号中为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①CO(CO2)——通过装有烧碱溶液的洗气瓶;②CO2(CO)——导出,在空气中点燃; ③O2(水蒸气、CO2)——通过装有生石灰的干燥管;④KNO3固体(NaCl固体)——溶于

初中化学除杂专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除杂专题 1.(2012·德阳)下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合理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 A KCl K2SO4 Ba(NO3) 2 B CuO Cu 空气中灼烧 C CO2 N2 澄清石灰水 D Ca(OH)2 CaCO3盐酸 2.(2012.淮安市)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3.(2012.菏泽市)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 ...的一组是 4.(2012.宁波市)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序号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 A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稀盐酸蒸发结晶 B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金属铜过滤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D 二氧化锰粉末(碳粉)水过滤 5.(2012.株洲市)下列选项中括号内物质为杂质,右边为除杂试剂,其中不合理 ...的是A.氯化钠固体(碳酸钙)水 B.氧气(水蒸气)浓硫酸 C.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铁粉 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 6.(2012.泰州市)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序号样品成分所选试剂操作方法 A KCl(MnO2)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Na2CO3(NH4 HCO3)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 C NaCl(KNO3)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 D NaCl(MgCl2)过量NaOH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7.(2012?绍兴)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8.(2012?苏州)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O 2(H 2O )﹣用生石灰 B .NaCl 溶液(KNO 3)﹣降温结晶 C .CaCO 3粉末(Na 2CO 3)﹣加水过滤 D .KCl 溶液(K 2CO 3)﹣加适量盐酸 9(2012.眉山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是( ) 10.(2012.日照市)为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过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 11.(2012.鸡西市)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下表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12.(2012.娄底市)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 泥沙 加入水溶解,过滤,蒸发 B O 2 水蒸气 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C NaOH 溶液 Na 2CO 3 滴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 D H 2 HCl 气体 先通过NaOH 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13.(2012.兰州市)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aCl 2溶液 稀盐酸 过量碳酸钙、过滤 B KOH 溶液 KCl 适量稀盐酸 C NaCl 溶液 Na 2CO 3 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D O 2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题型总结-(除杂、分离、

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题型总结 (除杂、分离、鉴别、鉴定、推断) 知识要点: 1. 除杂题: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 2. 混合物的分离: (1)可溶性与难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常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加以分离,分别得到纯净物。如:粗盐的提纯;BaSO 4和Na 2SO 4的混合物。 (2)两种物质均溶于水,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种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结晶法。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如:NaCl 和KNO 3的混合物。 (3)两种物质均溶于水时,可考虑用化学方法分离。如BaCl 2和NaCl 的混合物。可将混合物先溶于水,加入适量Na 2CO 3溶液,得到BaCO 3和NaCl 溶液。 BaCl 2+ Na 2CO 3=BaCO 3↓+2NaCl 。将沉淀过滤出,洗净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溶液,又得到BaCl 2溶液,CO 2逸出。BaCO 3+2HCl =BaCl 2+H 2O+CO 2↑。最后分别将NaCl 溶液和BaCl 2溶液蒸发,分别得到纯净的NaCl 固体和BaCl 2固体。 注意:用化学方法或用物理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时,要区别除杂质与分离物质的不同点是:除杂质时只要求把杂质除掉、保留原物质即可;而混合物分离是几种物质用一定的方法分开,原混合物中各成分都必须保留。 3. 物质的鉴别: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 或KNO 3。我们只要把NaCl 溶液中的Cl -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 溶液,另一瓶则是KNO 3溶液。 (1)常见离子鉴别的特效试剂 H +和- OH :紫色石蕊试液或pH 试纸。 OH -:无色酚酞试液(可鉴别碱性溶液)——变红。 Cl -:AgNO 3溶液和稀HNO 3——有白色沉淀。 SO 42-:BaCl 2溶液和稀HNO 3——有白色沉淀。 -23CO :稀HCl 和石灰水——有CO 2 ↑。 -34 PO :AgNO 3溶液——有黄色沉淀。 NH 4+:强碱溶液(NaOH )——有NH 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特征离子关系图

初三化学中考专项练习《常见物质的鉴别》

初三化学中考专项练习《常见物质的鉴别》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够利用物质的特殊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物质进行区分 3、能够用指定试剂鉴别物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选择试剂进行鉴别的学会观察和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能够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消化,作出精确选择的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网络加以整合和应用,对物质特殊的性质有敏锐度,能够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对性质特征的熟悉程度 教学方法和媒体: 多媒体,设计实验方案 复习建议:物质的鉴别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能力要求相对强,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也应该是循序渐进式的。首先应该对物质的物理性质熟练掌握,在此基础上加上化学性质,而不能一上来就难度太大,否那么很多学生会失去兴趣。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设计:师:首先展例如题,引出这堂课的主题。

PPT:小红在厨房中看到两个装白色固体的瓶子,便问妈妈,白色固体是什么。妈妈说,一瓶是食盐,一瓶是纯碱。你能帮助小红利用多种方法对它们进行鉴别吗? 在学生讨论之后进行总结。 PPT:鉴别一组物质的着眼点: (1)从物质的物理性质方面 (2)从物质的化学性质方面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挥发性等。 化学性质:发生反应时要能产生气体、沉淀或颜色变化等明显现象。 师:物理性质中,我们要对物质的颜色有一定的印象。 PPT:固体物质的颜色: ①红色: Cu、Fe2O3、P(红磷) ②黄色: S ③蓝色: 硫酸铜晶体 ④绿色: Cu2(OH)2CO3 ⑤黑色: CuO、 Fe粉、木炭粉、MnO2、Fe3O4 溶液的颜色: ①蓝色: 含Cu2+的溶液 ②黄色: 含Fe3+的溶液 ③浅绿色: 含Fe2+的溶液 师:总结了之后呢,我们进行相应的练习

初三化学除杂题专项练习测试

精心整理 酸碱盐部分的典型习题--除杂、共存、鉴别 1.物质的除杂(提纯):“除杂”即“提纯”,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1)物理方法 ①沉淀过滤法:即通过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例如除去粗盐中混有少量的泥沙。可将粗盐溶解于水,充分搅拌,然后过滤,再把滤液蒸发至干,即可得到不含泥沙的食盐。再如KCl(MnO 2 ) ②结晶法:见当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差很大时,可利用结晶的方法将杂质除掉。例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 (2)化学方法 ①沉淀法:加入某种试剂,跟杂质反应形成沉淀,滤去沉淀,即可除掉杂质。例如,要除掉NaOH NaCl中的 再如 如CuSO 4 (3 如,除掉 2溶液: 而不能用 +H 2O2NaOH+CO 2 =Na 2 CO 3 +H 2 O 易分——操作简单易行,杂质容易被分离除去。 总之,“除杂”的方法常常是相互关联的,解答问题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2.物质的共存、溶液中离子大量共存: 在初中阶段,如果溶液中的物质或离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即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就不能共存: 生成气体:2H++CO 32-=H 2 O+CO 2 ↑H++HCO 3 -=H 2 O+CO 2 ↑ 生成水:H++OH-=H 2 O 生成沉淀:常见的沉淀Fe(OH) 3Cu(OH) 2 AgClBaSO 4 CaCO 3 BaCO 3 Ag 2 CO 3 Mg(OH) 2 3.物质的鉴别

(1)不用其它试剂的鉴别 ①借用试剂法:从被鉴别物质的物理性质上找突破口-看色、闻味,用识别出的物质鉴别余下的几种物质。②两两混合法:每种物质与其它物质作用产生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推断,确定物质名称。 (2)加入试剂的鉴别 ①加入一种物质的鉴别:当鉴别的物质之间有明显的溶解性差异以及水溶液的颜色差异时,, 则可用水来鉴别,酸碱性差异,可选用指示剂或PH试纸或用Na 2CO 3 溶液等来鉴别。但加入试剂后, 有多少种物质,就应产生多少种不同的现象。②加入多种试剂鉴别:每次选用的试剂只能与被鉴别的几种溶液中的一种产生一种特殊的现象。 【典型例题】 [例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化学原理。 ⑦Cu ①H 2 ③Na 2 高温 CO ⑦Fe ⑧ ⑨ [例2] A.H+ C.Mg 解析:A中SO 42+Ba2+结合为BaSO 4 白色沉淀。 [例3]不用其他试剂,如何鉴别失去标签的盐酸、氯化钡、硫酸钠和碳酸钠四种无色溶液? 答案:分别取四种溶液少许,两两混合。只有气体产生的试液是盐酸;有两次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钡溶液;有一次沉淀生成的是硫酸钠溶液;出现一次气体,一次沉淀的是碳酸钠溶液。 解析:因为是四种无色溶液,所以无法用溶液的物理性质加以区别。题中限制条件是“不用其他试剂”,因此只能考虑将溶液两两混合加以区别。将上述四种溶液两两混合时所发生的现象如下表:

初中化学除杂质试题

初中化学除杂质试题 例1粗盐中混有Mg2+、Cu2+、SO42—和泥沙,为了除去杂质在实验室中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⑴过滤;⑵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⑶加入适量的盐酸;⑷加过量Na2CO3溶液;⑸加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⑸⑷⑵⑴⑶B⑴⑵⑶⑷⑸C⑸⑷⑶⑵⑴D⑴⑸⑷⑵⑶ 例2用Na2CO3、BaCl2(Ba2+有毒)、盐酸三种药品除去食盐中含有的Na2CO3、Na2SO4,得到纯洁的NaCl溶液,则加入药品的合理顺序是。 例3现有一包NaCl固体其中混有少量硫酸钠和氯化镁,可通过以下实验除去杂质得到纯洁的NaCl请将正确合理的操作顺序填入括号中,并简要回答 ⑴~⑶题 ()在溶液里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然后过滤 ()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然后过滤。 ()将混有杂质的NaCl完全溶解于水。 ()在滤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的P H值等于7 ()蒸发结晶 ()在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然后过滤 ⑴什么缘故要加入稍过量的Na2CO3 ⑵什么缘故要加入稀盐酸至溶液的P H值等于7 。 ⑶写出上述两步骤的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例4某粗盐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Na2SO4和泥沙,进行以下操作可将杂质除去,⑴过滤;⑵加适量盐酸;⑶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⑷加过量碳酸钠溶液;⑸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正确操作顺序是() A⑸⑷⑶⑴⑵B⑴⑵⑶⑷⑸C⑴⑸⑷⑵⑵D⑸⑷⑶⑵⑴ 例5要除掉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镁等杂质。现设计一个除杂质的方案:把盐溶液 溶于水,过滤成澄清溶液,再进行下列各步骤的处理:①加入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②用盐酸调剂PH值至溶液呈微酸性;③加入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④过滤废弃滤出的沉淀;⑤加入碳酸钠溶液至沉淀完全;最后蒸发浓缩使NaOH晶体析出,对上述各处理步骤的顺序安排合理的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①⑤④② C ②①③④⑤D②③⑤④① 例6为了除粗盐中的氯化钙、硫酸镁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四项操作(同时过滤操作) ⑴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⑵加加适量的盐酸⑶加过量Na2CO3 ⑷加过量NaOH溶液下列操作的顺序属于正确的是() A⑴⑵⑶⑷B⑶⑷⑴⑵C⑴⑶⑷⑵D⑷⑴⑵⑶ 例7欲用含有少量氯化钙的氯化钠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的氯化钠溶液,设计了下面所示的操作方案。依照方案中所示回答下列各问:

2018 初三化学除杂问题模拟考试

2018-2019 除杂问题模拟考试 一、单选题 2. [2017·市中考]下表中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3. [2017·市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 FeCl 2溶液(CuCl 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 KCl固体(KClO 3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 C. CO气体(CO 2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 NaCl溶液(MgCl 2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4. [2017·省中考]提纯是化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除去下表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除杂试剂错误的是

5. [2017·市中考]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6. [2017?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确的是( ) 7. 下表是各物质所含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8. 下列除杂(括号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确的是 A. CuO(C):隔绝空气高温加热 B. Na 2SO 4 溶液(NaOH):加适量稀盐酸 C. CO 2 (HCl):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CaCl 2 溶液(HCl):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 9.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比较合理的是

10.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11. [2017·市]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2. [2017·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13.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专题强化练习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 [2019·扬州]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用稀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Na2SO4溶液中是否含有H2SO4 B. 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与CaCl2溶液 C. 用足量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HCl D.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含有K2CO3 2. [2019·河北]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取样,加稀硫酸 B 除去MnO2中少量的KMnO4加热固体混合物 C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D 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蒸发 3. [2019·襄阳]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一一区别的是( ) A. HCl、Ba(NO3)2、KCl、Na2CO3 B. H2SO4、NaOH、Ba(OH)2、CuSO4 C. BaCl2、Na2SO4、K2CO3、NaNO3 D. HCl、H2SO4、BaCl2、K2CO3 4. 下列各组的物质,只用水不可以鉴别的是 ( ) A. 固体:NaCl、NaOH、硝酸铵 B. 气体:H2、CO、O2 C. 液体:酒精、植物油 D. 固体:Na2CO3、无水硫酸铜、CaCO3 5. 在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蒸馏水和一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钾溶液,鉴别它们的正确方法是 ( ) A. 尝液体的味道 B. 蒸发液体看是否结晶 C. 加入白色硫酸铜粉末 D. 看颜色 6. [2019·哈尔滨]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区分的物质食盐和纯碱涤纶和羊毛纤维空气和二氧化碳铁粉和氧化铜方法一观察颜色用手触摸通入石蕊溶液中,观察用磁铁吸引 方法二加食醋,观察点燃,闻气味伸入带火星木条,观察加入稀盐酸,观察 7. [2019·济宁]为区别N2、H2、CO2、CH4四种气体,小丽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点燃四种气体,将气体分为可燃性气体和不可燃性气体; ②在可燃性气体火焰上方分别罩一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的气体是气体Ⅰ,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Ⅱ;

最新初三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最新初三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时加入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过滤可除掉碳酸钙,此过程除掉了原物质中的碳酸钠,不能起到分离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目的; B、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时加适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从溶液中跑出,剩余的溶液蒸发结晶即可得较纯净的氯化钠; C、该方式是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二氧化碳的原理来验证一氧化碳的存在,所以实验开始时一定要先除掉混合物中的原有二氧化碳,以防止对实验的干扰; D、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均不变色,所以无法区分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和稀盐酸(显酸性),只能鉴定出能使其变红的碱性氢氧化钠的溶液。 2.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除去CO2 中的少量CO可以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不能点燃,A错误,符合题意; B、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通过澄清石灰检验CO2,B正确,不符合题意; C、CO具有还原性通过灼热的CuO会生成Cu和CO2,现象为黑色固体变为红色,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通过灼热氧化铜无现象,故可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鉴别CO2和CO,C正确,不符合题意; D、H2O2溶液加入二氧化锰会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氧气,H2O中加入二氧化锰没有现象,故可通过二氧化锰来鉴别H2O2溶液和H2O,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浓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去除氯化氢,再经过浓硫酸可以去除水蒸气,得到较为纯净的氢气,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溶于水,溶解过滤后,将固体洗涤、干燥后就可以得到纯净的碳酸钙,滤液经过蒸发溶剂,得到氯化钙,达到分离的目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加入盐酸除杂,杂质和主要物质都被反应掉,选项C符合题意; D、铜金属活动性强于银,所以银不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因此观察不到有红色固体析出,由此判断银的金属活动性弱于铜,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