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摘要: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影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文化程度、社会福利、政策、社会等因素,本文具体分析了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关键词:人口增长因素经济政治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决定了人口的增殖条件和生存条件,通过改变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率。一般情况下,当人口数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时,人口自身的再生产必将会刺激;当人口数量超越了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消费总数后,人口自身的再生产必将受到遏制。

古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生产工具落后,社会需求的劳动力质量低且数量多,人类没有考虑到人口的质量大量繁殖,普遍追求人口数量,导致人口的出生率极高,所以人口出生率高;但因为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也没有资金去养生治病,死亡率也高,因而人口出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所以人口的自然增长低,人口增长呈现出相对静止。产业革命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这时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数量上的要求就相对或绝对减少了,对其素质的要求却不断提高,促使子女的养育费用大幅度上扬,从而明显地抑制了生育。所以在现代社会,随着技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者技术、文化等素质要求提高了,经济发展由依靠劳动者数量转变到质量,家庭生育愿望由追求数量转到追求质量,加之社会福利的发展,无需指望“养儿防老”,生育观念逐渐由多生多育转变到少生优育,人口生育率下降。如今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生育率水平低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绝非偶然。

文化程度

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与人口出生率、生育率成反比,其中以妇女受教育程度对生育的影响更直接,妇女文化程度越高,平均生育的子女越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般来自农村的妇女比来自城市的妇女平均生育率要高,那是因为农村的文化教育程度较城市偏低。

文化程度对人口数量的影响表现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人们接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平均婚龄也会相应推延;二是文化水平愈发达,人们的生理知识、育儿知识、保健知识就愈丰富,促成婴儿死亡率降低;三是人们的文化水平愈高,就愈加注意自身及其后代各项素质的提高,少生优育,把有限的收入用于将子女培养成具有更高科学文化素质的现代人。

人口政策

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同的国家,因本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而且,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还会随着本国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各国都根据国情,制定人口政策。有的老龄化国家,鼓励生育,如法国、瑞典、沙特阿拉伯等国。相反,有的国家则实行限制生育政策,提倡和鼓励晚婚,如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鼓励生育的国家多在欧洲,而控制生育或计划生育的国家多为人口多的发展中国家。

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我国的人口政策正在调整,于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这意味着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这是中国依据本国人口发展情况提出的明智之策

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刻、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占该地区。又称人口年龄构成,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它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有重大影响,为了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将人口划分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3个组,即少年儿童组、成年组和老年组。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的自然增长有很大关系,在相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青年人口比重大的,必然死亡率低,出生率高;老年人口比重大的,必然死亡率高,出生率低,这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制约的。

人口性别结构的含义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它是人口结构中的最基本的结构之一,是影响人口的婚姻、家庭和生育状况的一个基本因素,影响着人口的自然生增长。人口性别比偏大,也就是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最直接就是造成婚姻上的挤压,从而使更多的男性不能结婚,男多女少会给人口再生产带来严重障碍,造成人口严重萎缩。因为人口的再生产主要是通过母亲来实现的。女性在社会人口中比例的萎缩,必然会导致人口再生产能力的降低。在人口基数比较小的国家,女性人口的短缺,可以通过跨国婚姻和女性移民来解决问题。但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的国家,女性人口的短缺,就很难以国际移民的方式觅求出路。

生物学因素和环境因素

在人类生物学因素中,遗传因子对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较为明显,目前已知的遗传性疾病多达4000余种,幼婴儿的死亡原因中包括先天缺陷、遗传生化异常、染色体异常等等,这些都是遗传性疾病原因造成婴儿的死亡,使得人口死亡率上升。

适宜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人口增长,如良好的气候天气,有利于人体健康和人口繁衍增殖,并减小人口死亡率;反之,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不利于人口增长。世界上的人口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这无疑是气候的原因所致。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育有一定影响,如地磁较强的地区出生男婴较多,地磁较弱的地区出生女婴较多,在我国曾有“绝育区”、“女儿村”等报道,这可能与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关系。某些地区水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需要的化学元素,人们长期饮用这种水,或食用这类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农产品,从而导致某些地方病的发生,例如,曾经在黑龙江、陕西等省流行的克山病,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地方性心肌坏死病,长期以来造成人口死亡数下降,

当人类的经济活动逆转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和协调,而自然界靠自身的调节又远远不能补偿人为作用所带来的破坏时,就会产生生态环境的种种综合症。例如,由于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剧增,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已酿成了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严重后果,它们最终将抑制人口的增长,危及人类生存。

科技水平(医疗技术)

科技水平的发展促进了医疗技术的进步,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古代医疗卫生不发达,人口的出生与死亡难以控制,人类只能顺其自然,怀了孩子就迫不得已生下来,孩子生病了也没有条件进行治疗,常常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人口数变动不大,人口增长时快时慢。对生育进行有意识的控制是人们长期以来的愿望,但过去在技术上是不易做到的,近代以来,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技术进步,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发病率已下降到最低,有些恶性传染病已经绝迹,避孕和人工流产的先进方法有效的控制了生育问题,因而人口的出生率得到控制,人口死亡率也开始下降。

社会因素(战争、婚姻、城乡差距)

社会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如宗教、伦理道德、战争等。这些都会对人口的自然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宗教从古至今都影响着人口数量的变动。世界三大宗教从生育的“天命论”或“神赐论”的观点出发,都鼓励生育。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反对节育、堕胎,把多育作为幸福的标志。宗教对人口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如佛教、喇嘛教均不许僧侣婚配。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一向是直接或间接地干预世俗生活,从而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总的来看,宗教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已趋于减弱。

伦理道德包含着历史的和民族的深刻烙印,我国历来就存在着“传宗接代”、“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等传统观念,在古代的社会状况和生产方式下,产生这类观念是很正常的,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现代化,这类观念的影响减小了,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部分落后地区,旧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并没有被现代社会的先进思想所取代,如爷爷奶奶辈的重男轻女思想十分明显,子女奉行孝道只得迎合他们,如果生育的是女孩则不能入家谱也不被亲戚所看重,所以如果第一胎是女儿,夫妻双方就会选择继续生育,这样就相对提高了人口的出生率。

战争对人口数量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 970 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 5480 万人。所以战争是人口数量突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况且病疫与饥荒常常与战争伴生,会进一步加剧人口死亡率的上升。战争结束后,又会出现一个高出生率时期,使人口迅速增加。

参考文献:

[1]张善余著.人口地理学概论(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汤兆云.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生育政策因素[J].公共管理高层论

坛.2006年01期

[3]赵飞;我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D].吉林大学.2004年

[4]赵荣、王恩涌、张小林、刘继生、周尚意、李贵才、韩茂莉编著.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36. 读材料,完成下题。(20分) 材料一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0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 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材料三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1)材料一反映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流动的主要原因(4分) (3)请预测我国年龄中位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出原因。(8分)

37.(22分)根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某区域图和鄂尔多斯高原内流区分布图 材料二鄂尔多斯是内蒙古自治区一个比较富裕的煤矿中心。2004年煤价飙升,煤价上涨带来的资金通过民间集资进入楼市,房价飙升制造了如潮水般上涨的财富。当地政府2004年开始历时5年投资超50亿建设了供100万人居住的康巴什新城。新城整体规划比较超前,城市建设欠下了巨额债务。2011年鄂尔多斯民间融资和房价泡沫破裂后,又赶上了2012年的煤价下跌,资金链断裂,大量的现金沉睡到了路边的烂尾楼中,钱成为鄂尔多斯最为稀缺的东西,开酒店的用住宿卡抵债,房地产开发商用房子抵债,以物顶账开始成为普遍现象。(1)比较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及表现形式。(4分) (2)简析图中鄂尔多斯高原部分地区成为我国东部季风区中“内流区”的原因。(8分) (3)简述鄂尔多斯经济衰落的原因及给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10分)

36. (20分) (1)总人口数逐年增加,原因: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原因:严格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过快。(8分) (2)我国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就业计划都优于人口流出地区。(4分) (3)年龄中位数会变大。原因: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的逐渐下降,低年龄人口数量减少;随时间的推移,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的寿命越来越长。(8分) 37.(22分) (1)河套平原:流水堆积鄂尔多斯地区:风力堆积(4分) (2)①地势四周比内部相对较高;②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③流沙广布,地表水下渗多,④河流稀少,流程短,汇入内陆湖盆难以入海。(8分) (3)原因:产业结构单一,居民投资渠道单一;煤价下跌;房地产泡沫破灭;城市规划超前,城市建设欠下巨额债务。(任答3点6分)启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做好城市建设合理规划(4分)

综合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综合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章立九地理科学2班 1207079127 人口的合理增长是关系影响人口到国家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合理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制定合理人口政策的关键。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是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通常取决于自然生长率。即出生率减死亡率。自然变动是各种区域性地理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人口迁移、宗教、习俗、人口政策、战争等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灾害、自然环境、年龄性别结构、人体生理素质等自然因素。经济因素通常是主要的起决定性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数量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社会初级阶段,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人口出生率高,但死亡率也高,因而人口自然增长率极低,人口增长呈现出相对静止。农牧业生产后,特别是金属工具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人口的死亡率较前明显下降,抵御自然灾害和预防疾病的能力提高,但人口的出生率仍较高,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率大为提高。由于机器大生产比工场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吸引劳动力多,收入增加,人口出生率提高很快。科学技术进步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医疗卫生条件,从而使得人口死亡率下降,出现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新技术革命以后,随着技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者技术、文化等素质要求提高了,经济发展由依靠劳动者数量转变到质量,家庭生育愿望由追求数量转到追求质量,加之社会福利的发展,无需指望“养儿防老”,生育观念逐渐由多生多育转变到少生优育,人口生育率下降。如今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生育率水平低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绝非偶然。 二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对人口的影响主要来自政局是否稳定,有无战争等。政治稳定,国泰民安,人口增长相对快些。如果发生战争,人口死亡率上升,人口数量会明显减少。两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人口死亡数字是空前的。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970 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5480 万人。战争是人口数量突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况且病疫与饥荒常常与战争伴生,会进一步加剧人口死亡率的上升。战争结束后,又会出现一个高出生率时期,使人口迅速增加。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可以直接调节和影响人的生育行为。各国都根据国情,制定人口政策。有的老龄化国家,鼓励生育,如法国、瑞典、沙特阿拉伯等国。相反,有的国家则实行限制生育政策,提倡和鼓励晚婚,如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鼓励生育的国家多在欧洲,而控制生育或计划生育的国家多为人口多的发展中国家。 三医疗卫生条件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数量变动的因素之一。古代医疗卫生不发达,人口的出生与死亡难以控制,只能顺其自然,常常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人口数变动不大,人口增长时快时慢。近代以来,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技术进步,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发病率已下降到最低,有些恶性传染病已经绝迹,因而人口死亡率下降。同时,人寿命在延长,如果不采用或实行节育措施,就会出现人口急剧增长的局面。 四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对人口出生率影响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教育的时间愈长,婚龄愈晚,有效生育期相应缩短;二是文化教育程度愈高,事业心愈强,不愿意因多养育子女而妨碍自己的发展,同时对子女的培养重质不重量;此外,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在掌握和控制生育的科学方法方面也优于他人。基于上述原因,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与人口出生率、

第1份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练习题

练习1 必修二 1.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是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 B .是因为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C .国际环境相对动荡 D .科技进步 读右图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2-3题。 2.与当前德国人口再生产状况相符的类型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下列关于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的正确叙述是 ( ) A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多 B .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 C .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 D .经济发展的速度降低,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4. 欧洲不少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带来的后果是 ( ) ①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世代交替减缓 ②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很短,世代交替加快 ③ 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劳动力不足 ④ 人口年龄结构呈青年型,劳动力就业困难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右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回答5-6题 5.其中处于人口高增长阶段的国家是( ) A ③ B ② C ① D ④ 6.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类型类似于( ) A ③ B ② C ① D ④ 下表是X 、Y 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7-8题。 7.具有X 国人口状况特征最多的国家分布于( ) A .欧洲 B .大洋洲 C .非洲 D .北美洲 8.Y 国最有可能分布在( ) A .欧洲 B .大洋洲 C .非洲 D .北美洲 9.有关人口老龄化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B.人口老龄化会导致社会劳动力的不足 C.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D.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可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 影响 读右图“世界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人口增长图”,回答10题: 10.图中A 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 ) A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1.右图表示四个国家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 A . A B . B C . C D . D 12.目前欧洲的德国、匈牙利等国人口连续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很少 B .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劳力缺乏 C .政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D .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13—14题 13.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 ) A .1 B .2 C .3 D .4 43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13地理科学2班1307079087 马登科摘要:人口是一个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人口的变动,影响人口的数量,人口的结构,以及生产劳动结构,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研究人口增长,分析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为重要。 关键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影响因素、人口政策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发展速度和制定人口计划的重要指标,也是计划生育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指一定时期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是反映人口再生产活动的综合性指标。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有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医疗、军事因素、文化、教育、、性别比等,自然因素有地质、气象气候因素。 (一)、社会因素,首先来看政治因素。 一、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根本因素,对人口的在较短时间具有迅速的影响,例如: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尽快的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发起大跃进”运动,基建投资急剧膨胀,不切实际的实现高指标,导致瞎指挥、浮夸风泛

滥,计划部门使用夸大的数据,人力资源从农业被转移到工业,广大群众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出现空前未有的饥荒。 中国个别省份人口变动情况: 结果:由表可知,除个别省份,全国大多数省份陷入大饥荒,人口大量死亡,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极低有些省份为负,高达:-42.3‰;达到:-27.66‰;达到-25.79‰;达到:-25.58‰,劳动力数量急剧下降,经济发展滞后,人均GDP有的省份低至两位数,如仅为79元、仅为86元。 政府的政策的影响:政策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具有可操作性,持久稳定,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为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提供了法律的保障,控制人口出生率及自然增长率。 (1965年~2005年省人口变动情况表):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摘要: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影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文化程度、社会福利、政策、社会等因素,本文具体分析了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关键词:人口增长因素经济政治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决定了人口的增殖条件和生存条件,通过改变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率。一般情况下,当人口数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时,人口自身的再生产必将会刺激;当人口数量超越了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消费总数后,人口自身的再生产必将受到遏制。 古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生产工具落后,社会需求的劳动力质量低且数量多,人类没有考虑到人口的质量大量繁殖,普遍追求人口数量,导致人口的出生率极高,所以人口出生率高;但因为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也没有资金去养生治病,死亡率也高,因而人口出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所以人口的自然增长低,人口增长呈现出相对静止。产业革命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这时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数量上的要求就相对或绝对减少了,对其素质的要求却不断提高,促使子女的养育费用大幅度上扬,从而明显地抑制了生育。所以在现代社会,随着技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者技术、文化等素质要求提高了,经济发展由依靠劳动者数量转变到质量,家庭生育愿望由追求数量转到追求质量,加之社会福利的发展,无需指望“养儿防老”,生育观念逐渐由多生多育转变到少生优育,人口生育率下降。如今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生育率水平低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绝非偶然。 文化程度 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与人口出生率、生育率成反比,其中以妇女受教育程度对生育的影响更直接,妇女文化程度越高,平均生育的子女越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般来自农村的妇女比来自城市的妇女平均生育率要高,那是因为农村的文化教育程度较城市偏低。 文化程度对人口数量的影响表现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人们接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平均婚龄也会相应推延;二是文化水平愈发达,人们的生理知识、育儿知识、保健知识就愈丰富,促成婴儿死亡率降低;三是人们的文化水平愈高,就愈加注意自身及其后代各项素质的提高,少生优育,把有限的收入用于将子女培养成具有更高科学文化素质的现代人。 人口政策 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同的国家,因本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而且,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还会随着本国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各国都根据国情,制定人口政策。有的老龄化国家,鼓励生育,如法国、瑞典、沙特阿拉伯等国。相反,有的国家则实行限制生育政策,提倡和鼓励晚婚,如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鼓励生育的国家多在欧洲,而控制生育或计划生育的国家多为人口多的发展中国家。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13地理科学2班 87 马登科 摘要:人口是一个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人口的变动,影响人口的数量,人口的结构,以及生产劳动结构,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研究人口增长,分析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为重要。 关键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影响因素、人口政策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发展速度和制定人口计划的重要指标,也是计划生育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是反映人口再生产活动的综合性指标。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有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医疗、军事因素、文化、教育、宗教、性别比等,自然因素有地质、气象气候因素。 (一)、社会因素,首先来看政治因素。 一、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根本因素,对人口的在较短时间内具有迅速的影响,例如: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尽快的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发起大跃进”运动,基建投资急剧膨胀,不切实际的实现高指标,导致瞎指挥、浮夸风泛

滥,计划部门使用夸大的数据,人力资源从农业被转移到工业,广大群众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出现空前未有的饥荒。 结果:由表可知,除个别省份,全国大多数省份陷入大饥荒,人口大量死亡,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极低有些省份为负,四川高达:‰;青海达到:‰;甘肃达到‰;河南达到:‰,劳动力数量急剧下降,经济发展滞后,人均GDP有的省份低至两位数,如青海仅为79元、四川仅为86元。 政府的政策的影响:政策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具有可操作性,持久稳定,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为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提供了法律的保障,控制人口出生率及自然增长率。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1《人口的自然增长》word教学设计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高中地理 1.1.1人口的自然增长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 2、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3、了解人口增长的时空变化差异及原因; 4、了解不同地区针对人口问题采取的措施。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主要涉及的是人口的数量变化之人口的自然增长,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是课本的补充内容。 本课时的重难点具体如下所述: 1、重点 (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 (2)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2、难点 了解人口增长的时空变化差异及原因。 三、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 (一)课程导入(3′) 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进入地理必修二的学习,地理必修二的主要内容为人文地理,那学习人文地理,我们就先从人讲起,这节课,我们的学习内容是人口的自然增长。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5,完成自主学习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12′)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共同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某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不仅与自然增长率有关,还与________有关。(6分) 设置意图:知识性问题,明确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及计算公式;另外,让学生意识到人口基数的影响力。 2、读图1.2,总结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之后和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设置意图: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对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其原因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3、读图1.4,总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并分析其原因,针对各自的人口问题,其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4分) 设置意图:探究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读图感知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及其原因,并思考应采取的措施有何差异。 (三)小组讨论(8′)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课时)

二自主学习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前景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 4.23亿,性别比为102.6。 1963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 5.37亿,性别比为104.3。 1973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 7.13亿,性别比为104.7。 1983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 8.02亿,性别比为105.1。 1993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 9.14亿,性别比为105.2。 注1:性别比是以女性为100,男性 对女性的比例 注2:历次人口统计数据均不包括 香港、澳门及台湾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118图及P119 有关内容,并完成下列思考题 1、近几百年我国人口的增长更接近种群 增长的哪种方式? 2.引起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3、人口消长规律与自然界中物种的消长 方是否相同? 总结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前景 现状:人口众多 措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 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 本国策 2001年,我国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目标: 2010年,人口总数控制在13.6亿 2020年,人口总数控制在14.5亿 21世纪中叶,达到峰值(15亿左右)以 后将开始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 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展示自然界的“计划生育”,提出我国的 人口政策 讨论: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 响。并进行资料分析 案例1:非洲的粮食问题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人民在夺取民族独 展示我国人口的现状,让 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人 口的压力。 1、更接近J型增长方式。 2.因为人类没有天敌,随 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 活环境、医疗设施都有很 大改善,出生率高而死亡 率下降,加之人口基数过 大,从而使人口增长加 快。 3、不同。 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 位进行本节知识的研讨、 交流和展示,对以上思考 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 展开辩论,最后形成统一 认识。 学生展开激烈讨论 展示我国人口 的现状 理解人类的消 长规律与自然 界中的种群消 长规律不完全 相同的原因。 知道我国控制 人口增长措 施、取得的成 果人口发展前 景。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鲁教版必修二)教案

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基础知识梳理: 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又称,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 区、、和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1.当今世界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尤以、和等引起的问题最为突出。 3.目前一般将人口定为老年人口,并将一个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口比重达到定为老龄化的开始,比重达到定为严重老龄化。

课堂练习: 一.单选题 1.世界人口增长最迅猛的时期是() A.产业革命后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C.20世纪70年代后 D.20世纪80年代后 2.右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 口增长模式属于“高高低”的国家是() A.①B.② C.③D.④ 3.下列关于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增长规模总是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成正比 B.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出生率的下降开始的 C.粮食供应、医疗卫生水平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 D.生产力的发展是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 4.为了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图 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 ) 5.上图四类国家中,D国面临的人口问 题主要是 ( )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人口多 B.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 C.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 6.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D.两次社会大分工 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右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读图完成 7—8题。 7.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下表,完成9~10题。 9.该地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年份为 ( ) A.1950年 B.1955年 C.1965年 D.1970年 10.21世纪以来,该地人口( ) A.出生率下降B.死亡率上升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数量减少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练习(有解析)

第二部分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1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一、选择题 (2010·济南3月)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1、图2回答1~2题。 图1 图2 1.图1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A.人口素质下降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加大D.劳动力成本下降 解析:图中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逐年下降,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导致出生率下降,从而导致人口老龄化。 答案:B 2.图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 解析:可以抓住我国生育高峰出现时间来排序,人口高峰期是逐渐上移的,不难选出D选项。 答案:D 根据《2007年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育率下降导

致人口抚养比下降1/3,为经济增长创造了40年左右的“人口红利”期。读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示意图,回答3~5题。 3.近年来,我国人口抚养比下降的原因是() A.老年人口的比重下降B.生活水平的提高 C.少年儿童的比重下降D.社会养老机构的完善 解析: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控制人口的政策,使少年儿童比重下降,导致人口抚养比下降。但由于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因此下降的时间不长。 答案:C 4.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人口红利”期,其人口的年龄结构特征是() A.高少儿、低老年B.低少儿、低老年 C.低少儿、高老年D.高少儿、高老年 解析:因为儿童和老年人属于被抚养人口,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少儿、老年人比例低时,国家的抚养开支最少,处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期。 答案:B 5.“人口红利”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①社会成员需要供养的子女比较少②老年人口比重小,养老支出少③劳动力丰富 ④工业生产的收益率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人口红利”期直接的表现是社会负担最小化,劳动力最大化。 答案:A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课题小组的研究报告,1952年,我国农业的劳动力容纳力已基本饱和,大体维持“一个人的活儿,一个人干”。假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结合下图回答6~8题。 6.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阶段,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②阶段,人口生产暂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C.③阶段,人口生产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 D.④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解析:由图可知,①阶段,人口出生率并未大幅下降。②阶段,人口生产暂处于低出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是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世界最低点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 我们从清澈见底的水面向水底看去,感觉到的水深度比实际深度->浅, 清圣祖是->康熙, 以下那部书不是中国20世纪初的著名谴责小说->《儒林外史》, 取消宰相,设六部,是哪个朝代:->明朝, 第一张光学照片是在那个国家出现的:->法国, 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是:->《洗冤集录》, 卓别林出生在哪个国家:->英国, 《瞧,这个人》的作者:->尼采, 西方现代三大画家是->毕加索,马蒂斯,达利, 德国生物学家农涅在92岁高龄时把他的健康秘诀归结为一个字:->笑, 人体免疫力越高越好吗?->不是, 世界上许多国家,通常把婚龄长短用珠宝首饰来表示。如结婚15周年称水晶婚,结婚55周年称:->绿宝石婚, 太阳光下穿什么颜色衣服能减轻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损害。->红色, 哪种材料砧板有抗细菌能力。->木砧板, 内衣反晒好吗?->不好, 为什么雪天里会感觉很寂静?->雪能吸收声波, 按照风俗习惯,戒指戴在每个手指上含有特定和意义,这是一种沉默的语言,已经在恋爱中人,戒指应戴在:->中指, 什么声音对人最有利于健康?(多选)->树叶沙沙声,林子鸟鸣声,海浪拍岸,小溪淌水, 夜明珠黑夜发光的原因?->矿物中电子的移动, 咬断体温表后的正确处理方法:->吃几只鸡蛋清, 科学实验证明,人体周围有厚达多少的彩色光层,这就是神秘的“人体之光”。->15毫米, 电影<<兄弟连>>中的部队原型是?->101空降师506团E连, 鹰之师是哪一支部队->101空中突击师, 全美第一师是哪一支部队->82空降师, 麻将牌一共有几个?->144, 日本将棋一共有几个棋子?->40, <<名侦探柯南>>的作者是?->青山刚昌, <<哆啦A梦>>中文主题曲是谁演唱->陈慧琳, 美国现役航母最先进的是?->尼米兹级, 美国现役航母中服役年龄最大的是?->企业号, 美国第一艘核动力航母是->企业号, 世界上最早的航母是哪国建造的?->英国, 世界上最短命的航母是哪国的?->日本, 两河流域指哪两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拼命三郎”是哪位《水浒》人物的绰号?->石秀, 欧洲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是?->白令海峡, 鲁迅公园在上海哪个区?->虹口, 卢浦大桥建成后,黄浦江上共有几座大桥?->6,

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的实证分析 指导教师:李南成教授 作者(以学号排序)及分工 2004级金融工程2班邓志强40421066 文献综述 2004级金融工程2班孙瑞琪40421080 论文撰写 2004级金融工程2班吴雍40421086 数据收集 2004级金融工程2班肖玲40421087 模型建立与求解

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的样本数据,建立了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模型,得出了:现阶段我国人口数量继续增加的趋势明显,应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增长和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人口数量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城乡人口结构对人口数量也有较大影响,且农村人口比例的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增加具有正的影响。 关键词:人口数量 计划生育 增长趋势 一、选题背景及目的 截止2006年度,我国人口总量已由1982年末的10.3亿增加到130756万人[1] ,同时有学者指出,中国人口统计中,瞒报率可能高于1.81%[2],中国实际人口数量可能已达到13.5亿,人口膨胀问题严重。 有效控制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资源不足的矛盾,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认识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人口模型,作出精确的预报,是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前提。然而国内学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限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 1982年9月1日,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正式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经过二十几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我国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下降到5.89%, 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同时我国老龄化水平已由1983年末的4.441%上升到了9.050%,在这种情况下,应否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社会各届分歧日益增大。 本文采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20余年的样本数据,以求建立我国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模型,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决定机制,探讨现阶段我国是否应该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二、文献综述 对于人口问题的研究,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马尔萨斯(Malthus ,1766-1843)调查了英国一百多年的人口统计资料,得出了人口增长率不变的假设,并据此建立了著名的人口指数增长模型[3];同时,马尔萨斯首次把经济因素对生育率与死亡率的影响视为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 提出了古典的动态人口经济增长模型,基于上述成果,马尔萨斯成为了人口理论的奠基人,在这一模型中, 马尔萨斯忽略了相对价格的作用, 假定父母对子女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常规”递增函数。马尔萨斯预见, 各国经 [1] 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 [2] 1.81%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事后抽样调查所得出的漏报率 [3] 记t 时刻的人口为()x t ,假设人口增长率为常数r ,将()x t 视为连续、可微函数, 记初始时刻(t =0)的人口为0x ,则0()rt x t x e

影响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1、自然地理环境。我国东部广阔的平原、众多的河流,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容纳了我国的大部分人口,早就形成了人口相当稠密的地区。中部也有相当数量的盆地和河谷平原,形成良好的开发条件。我国的人口无论增加到多少,一直是完全依靠国内生产的粮食供养的。 2、农业生产。粮食产量与人口数量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农业生产不是人口增长的唯一原因,但我国人口史上几次大的突破,都是粮食增产的直接结果。天灾、动乱、战争等因素可以破坏农业生产,从而推迟人口高峰的到来,而任何人口奇迹的出现,只能建立在农业生产大发展的基础之上。 3、战争。战争对人口最明显的影响是直接杀伤,造成人员的死亡或残疾。士兵的主要来源是农民,青壮年从军,农业生产必定受到影响。士兵从粮食的生产者变为消耗者,使本来就有限的商品粮更加紧张。军人和运粮民工大多是青壮年男子,他们长期离家必然会使配偶减少生育机会,同时使他们的老人、儿童家属因缺少赡养、抚养而缩短寿命,甚至死亡。 4、政治制度。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在主观上无不希望鼓励、促进人口增加,并制定了相应的法令和政策,但不少男性平民找不到配偶;赋税制度不合理,兵役和劳役的影响,刑法制度的不公平,这些都影响人口的增长。 5、传统思想和习惯影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一般起着鼓励早婚早育、多育的作用,但由于"后"只指男性后裔,因而对人口增长也起了相反的作用。此外,一些迷信习俗、宗族观念和社会习惯势力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更直接地反映在人口再生产方面。 以中国来说,从古至今,其人口始终处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然而,在腐败的封建专制制度下,庞大的中国人群不过是一盘散沙。 中国人口之多,自有各种因素叠加而成。其中,中国的地理环境、气候、耕作方式,促成了对人力的需求,劳动密集的农业生产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反过来,过多的人力又促成了这种生产方式的固化。从社会层面来说,历朝历代都缺乏对国民的保障能力,老百姓只能养儿防老,人丁兴旺为治家之道。反过来,过多的人口又更加弱化了政府的保障能力。中国的人口在这种恶性循环中,如滚雪球般地越滚越大。 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不相适应,并且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国民收入低。

1、人口的自然增长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的第一课时。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最为关注的三大热点。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人口问题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人口数量和空间的变化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而理解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理解人口其他知识的基础。 【课标要求】分析人口增长主要特点及时空差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其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2、知道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原因。 3、学利用有关图文等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人口增长曲线图的探讨,了解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化过程,并掌握分析此类曲线图的一般方法。 2、通过阅读世界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图,知道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并掌握分析这类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人口增长状况及世界上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从而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的科学的人口发展观。 四、法制目标 学习并了解我过的婚姻法中的适婚年龄以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口的自然增长、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及地区差异。 难点:人口增长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曲线图、活动、案例等材料。 2.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利用讨论、发言等形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并进一步通过练习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通过案例教学,补充“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实例,让学生形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时事的习惯,并把知识用于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知识点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指导学生阅读P118图及P119】 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的增长方 式有几种? 2、人口的增长近几百年来接近哪种方 式?使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 有哪些? 3、人口消长规律与自然界中物种的消 长方式完全一样吗? 【教师补充】 人是生物界的一员,受自然环境的 影响,所以,生物种群的增长规律有适 用于人口增长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 一般生物:人有发达而善于思考的大 脑,具有制造工具、影响环境并改造环 境的能力,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远远 超越了任何其他动物。所以,生物种群 的增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 情况,也就是说,人口增长除了受自然 因素的影响外,还受人类社会自身因素 的制约。 4、简述我国政府在控制人口增长所采 取的一些措施。 5、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在控制人 口增长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1、两种:S型增长和J型 增长。 2、接近J型增长方式。 因为人类没有天敌,随着 社会的发展、进步,生活 环境、医疗设施都有很大 改善,出生率高而死亡率 下降,加之人口基数过 大,从而使人口增长加 快。 3、不一样。 4、20世纪70年代,我国 全面推行了计划生育工 作;1982年,将计划生育 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2001年,我国颁布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 划生育法》,从而把计划 生育的方针政策和制度 措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 下来。 5、①我国人口增长过快 的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 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 通过人口 的增长方 式与自然 界中种群 的增长方 式的比较, 理解人口 近几百年 来急剧增 长的原因。 理解人类 的消长规 律与自然 界中的种 群消长规 律不完全 相同的原 因。 了解我国 控制人口 增长的措 施、取得的 成果及在 较长时间 内人口发 展前景。

人口增长趋势及特点

人口增长趋势及特点 一、世界人口“爆炸式”增长 人口数量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更取决于社会经济规律的作用。世界人口的增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到1650年,人口数量增长到约5.45亿,平均年增长率为0.05%;第二阶段,从1650年到1950年在这300年中人口增至25亿,平均年增长率为0.5%,是第一阶段年增长率的10倍;第三阶段,从1950年至现在,1987年7月11日达到了50亿,被联合国定为“50亿人口日”。在1991年,世界人口为54亿,到2000年,估计将增至62.5亿。由此可见,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愈来愈快,据统计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5万人的速度飞速膨胀。人口学家形象地称人口领域中所发生的状况为“人口爆炸”。 从发展趋势来看,世界人口将持续增长,并因其基数惯性大而使增长的绝对量依然很大。但就其速度看,由于愈来愈多的国家生育率在下降,可能会逐渐放慢下来。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可能会稳定到低增长速度上。当然,这要取决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努力。 二、世界人口构成特点 世界人口除具有爆炸性增长的趋势外,还表现出如下特点。 (1)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当前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愈是贫困的地区人口数量愈大,人口增长也愈快。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76.8%,其中亚洲人口最多,占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不仅如此,未来新增人口的92%也都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只有8%在发达国家。 在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情况下,从表3-1中可以看出,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人口增长率极不平衡,发展中地区的人口增长率更大,为发达地区的2.3倍。因此,所谓世界人口问题,可以说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对人口若不加以控制,其影响势必进一步加大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悬殊,给就业、住房、教育等造成严重的困难,滞缓其经济发展,而且还将进一步加剧世界性人口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1950~1985年世界人口的规模单位:亿人表3-1 注:资料来源:《世界人口通论》,中国人口出版社,1991 (2)年龄结构两极分化 联合国把世界人口划分为三种类型。以65岁以上(含65岁)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作为划分标准,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 7%以上为老年型人口;占 4%~7%为成年型人口;占4%以下为年轻型人口。 1985年世界各地区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见表3-2。从表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的年龄结构两极分化,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基本老化,发展中地区人口尚处于年轻型。最老的地区是欧洲,最年轻的地区是非洲。 1985年世界各地区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表3-2

高中地理-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最新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课标解读 1.了解历史上世界人口增长状况。运用图表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联系生产力发展水平推论成因。 2.通过数据和图表资料,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状况。运用比较法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不同。 3.联系不同国家具体情况,学会辩证地分析人口问题,初步形成科学的人口观。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本节课可以通过以下图文资料及相关问题导入。

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人口经过数百万年才在1830年达到10亿,但100年后,人口就由10亿增长到20亿。此后,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人口由20亿增长到30亿用了30年时间;人口由30亿增长到40亿仅用了14年时间;人口由40亿增长到50亿仅用了13年时间;人口由50亿增长到60亿则只用了12年时间。 人口增长为什么会有慢有快?人口增长的历史过程形成了哪些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 ●教学流程设计 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世界人口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P2 ~3 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人口增长增长的历史轨迹”;②看教材P4 ~5 模式转变”并完成[思考交流]1;③看教材P6 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3、 ~7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并完成[思考交流]2。→步骤1:老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步骤2: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问题导思]1、2。→步骤3:教师通过[例1]和[图表活动解读]中教材P4页图1-1-4的解读,讲解知识“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步骤8: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活动点拨],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进行知识的回顾和强化巩固。安排学生完成[课后知能检测]。←步骤7: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中的4、5、6题,检查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步骤6:教师通过[例2]讲解知识“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及人口问题”。←步骤5: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问题导思]1、2。←步骤4:老师指导学生完

人口的自然增长及增长模式专题练习--含答案

第一章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专题练习 (2018·青岛模拟)图1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图2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1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图2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 2.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1.B 2.C 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甲国人口出生率较低,而死亡率较高,没有与图2任何时期对应;乙国人口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对应图2②阶段后期;丙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都较低,对应图2④阶段;丁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都较高,对应图2①阶段,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第2题,丙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都较低,一方面是因为人口的生育意愿较低,另一方面国家的经济水平较高,医疗技术发达,死亡率较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019·安徽蒙城一中、淮南一中等五校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3~4题。 3.有关该地区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数量最大 B.③时期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C.④时期当地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D.⑤时期老年人口比例很小 4.④时期以后人口净迁入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变化 B.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人口迁入量减小 C.经济落后,大量人才外流 D.留守儿童问题使父母返乡务工 答案 3.B 4.A 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人口变化。人口自然增长率只要为正值,人口数量就在增加,①时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其后一段时间仍为正值,说明人口总量还在增加,故①时期人口数量还未达到最大,A错误;③时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说明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与此同时人口净迁入率却在上升,说明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B正确;④时期的人口净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