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德的人性思想-文档资料

论康德的人性思想-文档资料
论康德的人性思想-文档资料

论康德的人性思想

伦理学是关乎人与人性的。康德伦理学更是如此,因为他比他的前人更能彰举人的自由与尊严,更能凸显人性。如果说,康德哲学是以思考人

为核心和目的的话,如康德在《逻辑学讲义》中提到的四个问题( 我能认识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期待什

么?人是什么?) ,那么,康德的伦理学就试图回答第二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却是与人性论密切相关的,忽视了人性论的研究,不仅不能理解“我应当做什么”这一问题所触及的理论内涵和意义,同样也无法深刻理解伦理学。而目前国内对康德人性思想的研究存在着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对康德的人性思想作了中国式的理解,仅仅集中在人性是善还是恶的讨论。其实西方对人性的理解是多维度的,不仅仅局限在善恶问题上。二是仅仅从人与动物对比的维度理解康德的人性思想。其实康德是在人与兽、人与神的双重维度中来理解人和人性的。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影响对康德人性思想的正确理解,从而影响对康德整体的伦理思想的完整的把握。正是基于此,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去梳理、挖掘康德的人性思想,以期有利于对康德伦理思想的正确而全面的把握。

、兽性与神性之间:人性的定位

西方文化传统源于两希文明。古希腊文化倾向于把人的理性作为人的本性,认识到理性与感性、灵与肉的冲突是人性的一个

内在的属性。这实际上从人与动物的比较中来审视人。作为希伯 莱文明的最重要的体现的基督教则强调要在神与人的关系中来 审视和界定人。 所以西方文化倾向于在人与兽、 人与神的双重关 系中来界定和解释人,前者体现出人的优越,后者体现了人的有

限性。成长在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康德难免不受其影响。 只不过在 康德审视人的视野中,上帝不再是人格性或具有位格性的神, 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意义上的存在,是哲学家思想中的为了道

德目的所作的一种设定,仅仅充当道德的守护神的角色。 人置于兽与神之间,并从人与兽、人与神的双重关系维度去界定 人及人性,这不仅可以全面地、整体地认识人性,而且也为其伦 理学确定了基调:存在于兽与神之间的人在道德上的整体旨趣就 是克服或逃离兽性,趋向神性。这在康德的至善论思想中得到最 充分的体现。

就人与动物相比较而言,人具有的理性和自由意志将二者区

别开来,且这种区别是先验的和确定的,从这种意义上而言,人

区别则不是先验的。虽然动物不可能具有道德而成为人, 但人有 可能缺乏德性而沦为动物。因为在康德看来,人若没有德性,则 与动物无异;而人具有感性本性倾向于使人的意志听命于感性偏 好和本能冲动,而不是道德法则,因而导致人的无德性。人若与 动物一样行为,就会丧失了成为人的自由和自主, 也丧失人格的 尊严。这是康德所无法容忍的,所以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有 关道德动机那一章中反复申言道德动机的纯洁性, 强调道德动机 不能来自感性冲动和主观偏好的驱使, 只能出自对道德法则的敬 重;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则强调“德性的首要要求就是对自己

本身的控制”。这显然是指控制意志不受感性的支配,

而让其受 道

德法则的规定。从这里可以看出康德的良苦用心。 就人与神相比较而言,人是有限的。在康德看来,这种有限 性表现为人不为纯粹的理性存在者, 即人除了是理性的存在者之 外,还是感性的存在者,从而使得人对道德法则的遵守具有偶然 性。人的这种有限性,显然是与纯粹的理性存在者一一神相比较

而言的。虽然康德并不很明显地处处将人与神对照, 但在对人及 人性的界定中,神作为隐性的参照一直存在于康德的潜意识中。

康德把 与动物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但从道德意义上而言,这种

这种比照,不是以神来取代的人的中心位置,也不是以神来贬低

人,而是把神作为一种超越性的坐标来界定人的地位,限定人的行为和能力的界限。人之为人,而不是为兽或神,不仅在于拥有

属人的特性,同时也在于人只能做属于人权限之内的事。把人降

低至兽类或把人拔高至神都是一种不应当,前者是自我作贱,后者是自大与狂妄。康德既反对人如兽类一样行为,即听从感官欲望和本能冲动而行为,也反对人在道德上的自大与狂妄。这种自大和狂妄的观点认为,人能够拥有纯粹的意志,能够完全摆脱感

性的影响,因而人的意志所动均与道德法则一致,出于义务的行为也是人喜好的行为。康德认为,人不可能拥有纯粹意志,也不

可能达到与道德法则如此之高的一致性,人作为受造物,因而就

他为了对自己的状况完全心满意足所要求的东西而言, 他总是有 所依赖的,所以他永远不能完全摆脱欲望和爱好, 也不会自发地 与具有完全不同的来源的道德法则相符合。对道德法则的遵守, 不是建立在心甘情愿的服从上,而是建立在一定道德的强迫之

上;不是建立在对道德法则的单纯的爱上, 而是建立在对道德法 则的敬重之上。这种自大和狂妄是人的一种僭越, 是人妄图成为 神,在康德看来“是对人类的实践的纯粹理性所建立的界限的跨 越”。

所以成为人有两种维度:面向兽成为人和面向神成为人,

性也存在于兽性与神性之间。兽与神是成为人的两个坐标和价值

参照。兽是成人的起点和价值的反向参照,也是成人所必须要超

堕落至兽的内在惯性,所以,面向兽成为人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克 服这种内在惯性,摆脱感性对意志的控制,让理性成为意志的支 配者。这是成人的起点,也是伦理道德的起点。面向神成为人, 就是在与神的比照中,认识到人的不完善和缺陷, 不断地向神靠 近,使人性趋向神性,同时也要防止人成为神的企图。这两种维

度在方向上是同一的,逃离兽性的过程就是趋向神性的过程。 与神是成人的两个“临界点”, 人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兽,也不可 能完全成为神,所以应该防止人成为兽,也要防止人成为神。如 果人是兽,伦理道德对人是不可能的;如果人是神,伦理道德对 人是不必要的。正是人处在神与兽之间, 伦理道德才对人既是可

能具有必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伦理道德存在于人与兽、人与神 的二维张力之中。这种张力主要表现为:人有堕落成兽的内在惯 八生,但人不可能完全是兽;人有提升至神的企图,但人永远不能 成为神。伦理或道德的人就是处在不断地从远离兽性但又不能完

全脱离兽性,趋向神性但又永远不能达到神性的过程中,

人的伦 理或道德就是去揭示人在这一过程中的真实境遇和矛盾状态。

二、理性与感性的对抗:人性的内在矛盾

康德的人性观点显然受到古典人性观的影响, 这种人性观主 要是从越的,兽 性也是人性所要克服和逃离的。但人的感性本性使人有

i=r

人的理性能力的独特性去理解人,甚或把理性视为人性的

根基性的存在。但康德的人性观又不完全类同于古典人性观,因为康德把理性视为人的本性存在时,也把感性视为人的本性存

在。当康德把理性和感性共同纳入人性之中时,也把矛盾和冲突

也纳人人性之中,并且这种矛盾和冲突对人而言是永恒的, 说,只要

或者作为人,人性的理性与感性的对抗就会存在。康德把人

界定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就说明了这一点。人只拥有有限的理性而不是完全的、纯粹的理性,是因为人也拥有感性,而真正

是纯粹的理性存在者是不具有感性的,这只能是神或上帝。既然理性和感性共同构筑了人性,那么,任何把人性单独地视为理性或者感性的做法都是片面的。对康德来说,感性本性是人性“自然性”的部分,是人存在的物质根基,提供了人生存的多样形态。

它直接表现为人的七情六欲和各种本能的冲动。人的感性本性在社会生活中会导致盲目、混乱甚至破坏,所以它必须被超越和被

克制。而人的理性本性为人超越和克制感性本性的影响提供了可

能。康德把人的理性本性看成是人性中本质的存在,也是人与动物区别的关键点,因为它体现了人所特有的自由、自主和自立。

这体现了康德对理性的偏爱和确信。这种偏爱和确信进一步表现在康德把人性的提升和德性的完善都看作是理性对感性的克制和胜利。这也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说康德是理性主义者而不是感性主义者。

康德在其著作中很少直接论及人性,而是通过德性来论人性。在康德看来,德性是人性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体现,人获取德性的过程也就是人性得以塑造和挺立的过程。在康德伦理学中,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在于人是自由自主和独立的,但人性的脆弱和人心的恶劣,易使人屈从于被奴役的、依附的、动物般的状态。也就是说,在人身上存在着使人降低至兽类的内在惯性。

康德力倡德性,是因为在他看来,德性能够确证人的自由,提升

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把人从一种动物般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人真正成为人。而这种动物般的状态,在伦理学上就是人的意志

服从感性原则,人依感性好动和本能冲动而行为的状态。所以康

德认为德性的生活是意志服从道德法则的生活,德性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理性伏制感性并取得胜利。既然人的理性与感性处在矛

盾和对抗之中,且康德又把伦理置于这种矛盾和对抗之上,那么, 伦理意义上的人就是一个矛盾体,时刻处在理性与感性的对抗之中。这是人的真实处境。任何把人的本性置于理性或者感性之上

的努力都是对这种真实处境的背离。人去获取德性也不是对人自身中的矛盾对抗的消解,而是为这种对抗确立一种秩序,即理性驾御和统领感性,而不是对感性的剔除。人的道德境界越高,则意味着人的理性越能够驾御和统领感性,人离被奴役的、依附的、动物般的状态越远,但无论人的道德境界多高,理性与感性的矛盾对抗依然存在,且这种矛盾对抗在人(伦理)的范围内是无法消除的。人时刻处于这种矛盾对抗之中,这是人的内在命运。

然而,由于对矛盾的偏见,康德不满意这种矛盾的存在,而

是力图消解这种矛盾和对抗。在至善论中,康德构筑了一个无矛盾的至善境界,在这境界中,人的理性本性的追求(德性)与感性本性的追求(幸福)协调一致,因为至善就是人依照德性配享幸

福。然而,具有不同来源的德性和幸福的这种类似因果式的关联

是人力所不能促成的。因为经验显示二者不仅不具有这种关联,而且处在矛盾对抗中,理性通过推理也无法获得这种关联。

所以康德不得不预设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朽作为至善可能的条件。因此,理性与感性的无矛盾不是在伦理的范围内而是在宗教的范围内实现;不是依靠人力所能为,而是依靠超人力的上帝的“关照”。而这恰恰说明了人性中的理性本性与感性本性的矛盾对抗是人力所无法剔除的。作为最能体现人性的德性是建立在理性对

感性的克制及胜利的基础之上的,这意味着在人通往德性的进程

中就充满了人性中两中不同的本性相互对抗和矛盾;至善是一种理想,也是人性完善(最高的德性与幸福的最大总体的完美结合)

和德性提升的总体目标,然而这一目标的彼岸性对于身处此岸的且是有限的人来说,通达这一目标之途是漫漫无止境且充满矛盾对抗之旅。对于现世的人说,重要的不是要去达到这一目标,去享受那种无矛盾对抗的祥和世界,而是在不断地朝这一目标迈进的进程中使我们的德性不断得到提升,我们的人性不断得以完善。这是康德的至善论在神学的外衣下给予那些不信神的人的最深刻的启示。

三、去恶向善:人性的价值旨趣

康德对人性没有基督教因认识到人有不可避免的原罪而导致悲观主义,也没有部分启蒙思想家只看到人性善的一面而具有的乐观主义,康德介于二者之间,既承认人具有“根本恶”,又承认人具有去恶向善的可能。他似乎看到了性善论和性恶论的片面性及带来的理论困境,且有意避免之,并将二者纳入到他的人性论中。所以,对康德的人性论来说,笼统地说性善或性恶是不适合的。

康德的人性有善的一面,即他认为人的本性中生而具有向善的原初禀赋。按照康德的自由理论,任何能够在伦理上称得善或恶的,均是由人的自由意志而可能。这种向善的禀赋生而具有, 因而它仅仅是自然之善,而非伦理之善。这种原初禀赋有三:人的动物性禀赋,人性禀赋,人格性禀赋。前两种禀赋易于嫁接各

种恶习,第三种禀赋是“一种易于接受对道德法则的敬重,把道

德法则当作任性的自身充分的动机的素质”。在这种禀赋之上绝

对不能嫁接任何恶习, 是纯善无恶的。 这三种禀赋作为人的规定 性的要素是不可剔除的。 它们之所以是 (消极的 )善的,是因为它

们与道德法则之间没有冲突,而且它们还促使人遵守道德法则。

所以,康德的“性善”是对人性中部分自然资质的静观的描述, 它们不具有伦理性,仅仅是伦理的前提。

康德也认为人性具有根本恶, 即人的本性中趋恶的倾向。 在 论述人的本性中向善的原初禀赋之后, 康德紧接着论述人性中趋 恶的倾向。并在“禀赋”和“倾向”之间作出区分,认为倾向

虽然也可能是与生具有的, 但却不可以想象为与生具有的, 而 是也能够被设想为赢得的 ( 如果它是善的 ) ,或者由人自己招致的 (如果它是恶的 )”。 一种更直观的理解就是, 倾向虽有可能是生 成一个获得性的概念。之后,康德论述了趋恶倾向的三个层次: 即人性的脆弱, 人心的不纯正和人心的恶劣。 这三个层次一个比 一个败坏, 但康德不愿意认为人性的败坏, 或者存在一种败坏的 理性,因为这样会使人的去恶为善成为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种趋恶的倾向虽然与人的本性交织在一起,并且适用一切人类, 但它并不是一种现实的恶,而是一种可能的恶,或者说,这种趋

恶的倾向是人作恶的主观根据。 “人天生是恶的”无非 人人具有作恶的主观根据和作恶的可能, 但并不意味着人人现实 地是恶人。人

是善是恶,必须是通过人的自由行为而实现。这就 为具有根本恶的人去恶向善提供了契机。

而具有的, 但必须因人的自由行为而可能。

这样康德把倾向转变

是说,

这样康德就把性善论与性恶论纳入他的人性中,从而避免了执其一端带来的理论困境。这种综合并不意味着康德对人性缺乏明确的价值判断。相反,康德对人性的明确的价值判断不是表现

在静止的直观中,而是存在人性的动态的运动中。康德认为,人

性最初处在自然的善,因为人本性中具有趋恶的倾向, 经过人自

由行为而堕落成恶,然后在理性力量的催促下,在恶的基础上重新向善。康德通过人性的这种由自然之善一伦理之恶一伦理之善

的运动演绎了他的人性完善论和道德进步观。进步是启蒙运动的

价值理念,作为启蒙之子的康德自然笃信道德进步。进步也是理

性的逻辑要求。康德的道德进步在形式上类似基督教的关于人的处境和命运的三部曲:伊甸园里受宠、尘世间的堕落和天国中的

得救。但在逻辑的推演上康德没有步基督教的后尘。基督教的堕

落与救赎皆依赖外力,尤其在救赎上强调无神恩则无救赎。

康德则强调自律,无论是善或恶皆因人的自由行为而可能,否则不被称之为伦理的善或恶。基于此,在恶人如何转变成善人,“旧人” 如何变“新人”的问题上,尽管其理论前设和逻辑推演必然会导致一种外在的援助,即神恩的出现,但为了与其一贯主张的道德自律相契合,康德最终放弃神恩,诉诸理性的力量,武断地凭借

“应该意味着能够”的命题完成其理论上的推演。

康德的道德进步体现了他对理性的确信,以及对人性和人类社会的前景的谨慎的乐观。人是有限的存在,但人也是理性的存在,人通过理性的力量,不断的累积去改变缺陷的自身,

步去恶向善。人的向善之途就是不断纯化意志,不断从他律走向自律之旅,尽管其路途漫漫,但毕竟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康德的人性通过自然之善一伦理之恶一伦理之善的运动展示了动态的人性,它比单纯的性善论或性恶论更具有解释力,不仅体现了对人自身应有的确信,而且展示了一个美好的社会蓝图。

四、小结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对康德人性思想的论述,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人性不是一种实在,也不是一种“呈现”,而是一种“生成”,即是人在步地远离兽性趋向神性的过程中不断生

成。2、德性是人性的重要的体现。德性立基于人的理性本性和

感性本性的张力之上。揭示了人性的内在矛盾和人的真实处境。

同时德性是理性对感性的克制和胜利,表现出一种偏好理性的价值规范。

3、这种偏好具体体现在人性的去恶向善的价值旨趣上。

对康德来说,理性才是人性的本质所在,才是价值之源,伦理之本。道德进步体现的是理性对感性的胜利,人性对兽性的胜利。

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的人性论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1)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1) (一)时代的要求 (1) (二)继承与创新 (2) 二、孟子人性论的内容 (2) (一)何为人性 (2) (二)人性的本质 (2) 三、孟子人性论的意义 (2) (一)对当时的意义 (2) (二)对当代的意义 (3) 参考文献……………………………………………………………………………… 4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各派思想纷纷出现,儒家思想也在那个时候诞生了,孟子作为儒家大师之一,他的思想的产生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是在孔子基础上的发展,更是自身对儒家思想的一次创新,对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初步完成了对儒家思想的构建,而且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找到了理论依据,即人性本善,并且在善的基础上使“仁”的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不仅促进了当时儒家思想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孟子;人性;善;和谐社会 Abstract: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 period of ancient Chinese ideology and culture, political ideas, Confucianism also at that time was born, mencius as one of the Confucian master, his thought is not only the request of the ages, but also in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Confucius is an innovation of Confucianism itself,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thought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not only did he initially completed the building of Confucian school, and find the core of the Confucian "benevolence" as theoretical basis, namely human goodness, and on the basis of good make "benevolence" to further expand the thought of, not on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 China also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words:Mencius; Human nature; Good; A harmonious society 浅谈孟子人性伦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一)时代的要求 孟子生活在东周战国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纷乱复杂,政治上无非是各个诸侯国之间你打我拒,目的就是为了扩大疆土、富国强兵、称雄天 下,然而伴随它产生的各派的思想对于诸侯就复杂的多了,究竟那个可以令他们实现目标,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是这样描写孟子与孟子所处的时代的,“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时之时,秦用商君,富国疆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

康德论人的自由

康德论人的自由 摘要:康德是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康德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由并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讨论,其目的是通过自由来体现人之为人的本体品格。自由概念不仅是理解康德哲学的钥匙而且是理解其全部哲学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自由的提出、先验自由、实践的自由、自由感四个方面论述了康德的自由思想。 关键字:自由;康德;自由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追求自由,享受自由,自由究竟是什么,很难有统一完整的定义。对一个社会的个体人而言,自由是指他(她)希望、要求、争取的生存空间和实现个人意志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及传统的等外部条件,同时也包括个人体质、欲望、财富、世界观价值观及理想观的表达欲望等个人因素和内在因素。从意识形态来讲,自由分为感性的自由和理性的自由,理性的选择和感性的选择往往存在差异和冲突,因此可以说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自由。 康德的自由观是伦理学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他律伦理学的种种包围中打开了一个缺口, 首次将自由意志的规律确立为人自身的规律。 康德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由,并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讨论,其目的是通过自由来体现人之为人的本体品格。自由之所以居于至高无上的核心地位,是因为它是“开启崇高的实践原理的钥匙”它是纯粹的、甚至思辨理性体系的整个建筑的“拱心石”。 一、自由观的提出: 古希腊的思想家们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人的自由意志问题了。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天生的, 德行不能传授, 只能教一些关于善的知识, 教会人们学会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分辨善恶。智者派认为人并不是天生就具有尊敬和正义这些美德。苏格拉底和智者派都想给自由意志一个一劳永逸的定义: 自由意志要么自发地行善, 要么自发地作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之初, 性本善”和“人之初, 性本恶”的争论。他们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规定自由意志的两条道路, 即感性和理性。 近代以来, 哲学家们对自由意志又进行了规定: 自由意志作为自由, 并不在于它能为所欲为、不受限制与约束,而在于认识自由意志自身内部的规律问题。经验论者认为自由就是对自由意志的自然欲望的满足, 而唯理论者则认为自由就是一直遵从理性的指导而行动。这一切都为康德的自由理论准备了思想资料。 康德批判传统形而上学把“我”作为实体而否定人的自由的观点。康德设立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在大概的看了下《西方哲学史》的情况下,我知道了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人性论》让我很好奇,看书名,就让我觉得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要有趣,当然哲学类的书籍都是非常枯燥难懂的,但只要懂了,那么在思想境界上就得到改造和提升。 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我在上课时听老师介绍后,甚是震惊。12岁的休谟已经是爱登堡大学的学生了。出于“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和在哲学研究上的突破,休谟决定“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哲学)上。”,这时的他才18岁。我现在已经19岁了,还在拿“谁的青春不迷茫”这句话来作为自己迷迷糊糊的生活的托词,实在惭愧。 《人性论》这本著作是休谟在他26岁时初步完成的,并在之后不断地增加内容。这本伟大的著作在当时却得不到重视,给辛苦研究的休谟带来很重的挫折。 休谟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数学、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哲学,科学是在人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根据人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因此休谟提出一个建立一个科学体系,即有关于人性的“人的科学”。在此之前,我认为科学是本身存在的,是不变的真理,它就在这个世界上,只能被同一地发现而不会有不同的认知。站在人的角度看,但是这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否则就不会存在问题的辩论了,其中关于克隆的问题就是一

个例子。所以归根到底,“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 关于人性,休谟分成了三种:知性,情感和道德学。我仅对第一卷的《论知性》第一章《论观念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中的部分谈谈我的个人的体会,至于整个《人性论》的内容概括我还无法体会和概括。 《人性论》的第一卷,休谟认为人心灵的一切知觉可分为“印象”和“观念”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印象:初次进入人的灵魂中的最强烈的的知觉;观念: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这两者是一般很容易区别,但是在少数的特殊例子上,两者可能很相近,以至于难以区分两者,所以需要一个东西作为区别,于是休谟就把印象和观念分为简单的和复合的这两类,这样就巧妙地消除了特殊例子对理论体系造成不严密性的漏洞威胁。 关于简单的印象和观念,书中所说“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最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这里边就存在着一个次序关系。次序的关系,休谟用的正面证明例子是儿童对于颜色和味道的观念,和官能出现事故类似天生就是盲人或聋子的人对于某些印象和观念的的缺失。但是休谟又提出来一个矛盾的例子,就是在渐变连续的色调中的中间一个空白点,人是可以凭想象来补充这一缺陷的。当看到这里时,我在想:这矛盾似乎彻底的摧毁了关于印象和观念的次序上的理论。但是休谟对这种例子作出了关于次生观念的说明,观念可以从新观念中产生自己的意象,通过这个说明休谟完整严密地证明出了一切简单观念或是

观纪录片《朱熹》有感

观纪录片《朱熹》有感 从读小学开始,就陆续学习了朱熹的一些诗文、名言等,知道他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是中国杰出的儒学大师,是宋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但从未深刻地去探寻朱熹为什么会被称为是“是中国杰出的儒学大师,是宋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他对中国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观看了《朱熹》的纪录片让我对朱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他产生了更多的敬意! 孔子、孟子之后,儒学大师层出不穷,但康熙帝独选了南宋的朱熹进入大成殿,使朱熹升入了最高的殿堂。我不禁好奇他们之间有着这么多年的历史鸿沟,是如何形成关联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读这句诗时,作为理科生的我只感叹:原来南朝有这么多寺庙!却不知这后面有一段关于儒教与佛教的历史。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填补了儒学不关注的一些问题,比如人你死后的问题,而佛教允诺人来生,能减轻人民的痛苦感,为当时处于长期战乱的人民有着吸引力。而儒学比较晦涩难懂,一般人民根本看不懂,渐渐地,到了朱熹生活的时代,佛教已经极为兴盛。 佛教的快速发展,儒学被逐渐地边缘化,而佛教是四大皆空的,没办法解决人民该怎样去建设社会,怎样过现实生活的这类问题,使得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模糊混乱了,人民不知道用怎样的伦理道德观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朱熹在他的为官之途中深有感触,为此,朱熹提出了太极论、理气论、人性论、修养论等,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完善了儒家的学说,使从魏晋南北朝以来逐渐边缘化的“孔孟之道”恢复了正统地位。朱熹倡导的理论覆盖了佛教中对于人生的一些想法,使人民可以到儒学中追求自己精神上的需求,让人民有了生活的目标。 历史的长河总是曲曲折折地往前走,不论后世的人们怎么评价过去,已经奠定的事实,终究还是没有办法改变。在这漫长的5000年文明当中,也曾出现过一些极为辉煌的成就,遗憾的是有些终究被历史埋没,有些一直流传到现在,仍然散发着它应有的光芒。 2020.4.23 ZLY

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述评

摘要:在我国古代哲学家中,就有性善说、性恶说、性有善有恶说、性无善无恶说等等理论。其中以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最具代表性,这两种学说 均对后期儒家哲学的人性论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人性论;孟子;性善说;荀子;性恶说 古今中外的哲学史上,在人的本质属性这一问题上的争论,充分显示出人类对自身本质的高度关注。“人性论”是旧哲学探索人的共同本质属性的一种学说。在我国古代哲学家中,就有性善说、性恶说、性有善有恶说、性无善无恶说等。其中以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最具代表性,这两种学说均对后期儒家哲学的人性论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采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这两种中国古代的 哲学思想做一个评述。 1 孟子的“性善说 在战国时期,孟子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人性善的理论,性善论是孟子整个学说的理论基础。在孟子看来,人和禽兽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的主要表现是人性和禽兽之性不同,人的生活高于禽兽的生活,因为人有自觉的道德观念。他指出,人的本性和禽兽本来是不同的,但由于有的人不知道保持自己的本心、本性,而把本心放了,人性丢了,结果变得和禽兽差不多了。因此,孟子十分强调“立心”、“养 心”、“养性”、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善人。 那么心、性是从哪里来的呢?孟子指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是天也。”也就是说人要不断地膨胀自己的心,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性,人的本心、本性都是上天赋予的,人能够认识这些东西是上天给予的。 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的本质特征。孟子是从人见小孩落井产生不忍人之心而推出他的性善论的。不忍人之心就是不忍看见别人痛苦的心或“恻隐之心”。一个小孩行将落井,一个人看见必然前去搭救。这个人去救小孩一不是为了讨好小孩的父母,二不是为了使自己的好名声传扬乡里,也不是厌恶孩子的啼哭声,而是出于不忍人之心。孟子从这件事上就引出了他的性善论,并进而导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四端)如同四肢一样,是人生而应有的,而不是外力加给每个人的。 既然人的本性是善的,那么为什么人们有善恶的不同呢?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四端”与生俱来,人人相同。有的人能为善人是由于他努力培养与扩充这些“善端”。他认为圣人就是把这“四端”发展到完全程度的人。人都有“四端”,如果都能括充之,就都可以成为圣人。但有的人不去培养和扩充这些“善端”,所以不能成为善人。 孟子一方面把仁、义、礼、智说成人的本性,同时也承认人的感官欲望也属于人的本性。但孟子认为感官欲望是“小性”,仁、义、礼、智是“大性”,小性要服从大性。 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思想基础。在孟子看来,仁义是人先天具有的本

试论康德:游戏与人性完满的实现

试论康德:游戏与人性完满的实现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格分裂和异化的背景下,席勒探寻如何才能塑造完整的人并真正获得自由。通过对康德理论的批判继承,席勒提出了自己的游戏说:即美的状态对道德状态有强大的影响,是精神发展的不同阶段中的最高阶段。他看到自然是审美游戏的源泉,而游戏冲动使人获得审美情趣和自由。游戏冲动需要外观,只有想象力活动与自由的形式相统一,使具体感性对象彰显出人的自由精神,才出现审美游戏,完成对美的追求。 标签:游戏冲动;自由;审美;外观 一、引言 席勒对古希腊时代——一个人性和谐素朴的黄金时代充满向往,古希腊的人性是完整的,社会是和谐的。古希腊人的亲近自然和自由存在,在现时代是不存在的。这种参照对比引发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促使他寻找和捍卫自然,以及对自由游戏的人性的探求。 席勒反对启蒙运动时期理性统治社会的观点,认为这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专制统治。起初,他是赞同法国大革命的,密切关注着民主的发展。于他而言,对人权和公民权的解释和保障尤其是一大进步。当几年后政治极端运动大规模兴起时,席勒转而对其进行抵制,预见了雅各宾派蔑视自由和人权的动荡统治。席勒对当时的现状痛心疾首,于是把市民悲剧作为重要的表达形式,从早期戏剧到《阴谋与爱情》,激情和感伤是对人性释放的表达和市民自我意识提升的呼唤;在《唐·卡洛斯》等作品和《美育书简》、《论朴素诗与感伤诗》等文学理论著作中注入了人的审美教育的概念,并把理智和情感相结合。席勒不仅是具有强大语言表现力和画面感的戏剧作家,而且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的批判性见证者和预言家。他阐明了完善的理智、人性和自由的理想,着意于通过美育塑造人,希望达到审美教育前提下依附于开化的人的社会的改观。这都促使席勒迈向了游戏说。席勒指出:“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1] 二、对康德理论的批判继承 席勒没有把康德看作敌对者,而是他的同盟者。没有康德哲学,就无从谈起自由的主体——美的自我。席勒深受康德哲学的影响,也把康德的美学批判性地看作典范。席勒继承了康德的艺术的本质是自由的这样观点。审美具有无利害性,摒弃诸多具有实用价值的对象及不易拒绝的物质诱惑,以此保证审美对象的自由纯粹性。但是,他认为康德的严肃主义是有所欠缺的,并在美学和伦理学是持有较多与康德不同的观点。在理性和感性因素的相互影响这一点上,当康德看到其中的诸多责任,席勒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美德。席勒没有自我限制于康德的见解——美学象征地表达道德观念。他主张,美的愉悦高于感性舒适感的和道德善行的愉悦,因为只有美的愉悦与物质兴趣不相关,是纯粹的自由的欢乐。这个主张

浅谈朱熹的法律思想

浅谈朱熹的法律思想 朱熹生活的南宋初期,国内各种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已十分尖锐,对外有北方金贵族集团的入侵,对内有南宋政权的腐败与无能和不断爆发各种形式的农民起义。针对当时内外患忧的时局,从维护封建王朝的最大利益出发,他从理学上提出和阐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唯心主义思想。 一、朱熹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哲学宇宙观。 首先,他从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出发,将“理”看成是宇宙的最高本体和产生万物的本源,它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它是客观实际存在的,是自然界的主宰,它是人类社会最高精神的本体;“理”必须靠“气”来体现,“气”的千差万变就构成“理”具体的多样化的宇宙万物。自然界的人自然是“理”与“气”的混合物,“理”在人类社会的体现就是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在人性上称作“天地之性”。“气”在人性上则表现为“气质之性”,它含有为恶的危险性,即“人欲”。“圣人君师”是“无人欲之私”的,所以才具有主宰人类社会的神圣资格,封建皇帝便成了“理”在人间的杰出代表者。他们的职责是“代天而理物”,谁违背了他们的意志,就是违背“天理”。他认为人间的忠孝仁义、三纲五常这些道德伦理观念是千古不变的,是上天规定下来的,是天理的组成部分,那么人间的立法和司法当然必须以“天理”作为指导。统治阶级用来统治人间的一切措施、方法,如德、礼、政、刑,其目的无非就是根除人们的“人欲”,恢复“天理”或曰“存天理,灭人欲”。一方面,因为人们的“气质之性”不同,因而“人欲”的多少也不同,所以要针对性运用德、礼、政、刑四项措施,逐渐改善人们的道德面貌,针对屡教不改者只能以刑罚严惩之,决不能心慈手软。但刑罚的作用是有限的,它不能尽绝“为恶之心”,因此,根本的措施还是教化。促使人们改恶从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理”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最高准则和标准,是先天地而生的,它是世间万物的本源,是千古永恒的真理,它是理学的最高范畴。 第二,因事致宜进行变法和改革主张 针对南宋当时政权腐败、外族入侵及民不聊生的局面,朱熹从历史的观点来裁判“天理、人欲”。他认为尧舜禹三代是“天理流行”“无不尽善”的时期,而三代以下则是“在利欲场中头出头没”的“利欲之私”泛滥的时代,他深感南宋“法弊、时弊”(即材木之心已皆腐朽,腐烂而不可复支持),以继承儒家道统为己任,要求效法三代,改革时弊,要起死回生,只有改弦更张,重建“天理流行”的盛世,不能死守祖宗法度。“必须别有规模,不用前人硬本子”。在朱熹看来,变法不过是改变人心的一个条件,改革时弊的改变方法是改变人心。要尽除人们的私欲,使他们的思想、道德、行为一准于“天理”,光靠法律制度,哪怕是良好的法律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君主“心术”的优劣是社会历史的决定因素:“人主之心一正,则天下之事有无不正”,为了改变君主的“心术”,他主张限制君主的独断专横。他确信,只靠良好的政体,还不能改变君主的“心术”。

论康德的“自我意识”

论康德的“自我意识” 高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摘要]“自我意识”概念萌发于普罗泰戈拉经笛卡尔至康德手中形成一个本体论概念。这个思想和理论至今仍然影响并规定着当代主体哲学的发展。本文回顾了康德“自我意识”的理论渊源,介绍了笛卡儿、莱布尼茨和休谟在为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寻找基础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康德对笛卡尔的“我思”和莱布尼兹的“统觉”的批判、继承,阐述了康德“自我意识”的含义,并且分析了这一概念在康德认识论中的功能,最后分析了这一思想对近代西方哲学的影响及其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自我意识;统觉;我思 我们知道,形而上学在近代受到了休谟怀疑论的严重挑战,特别是他对因果关系的怀疑,动摇了经验科学的基础,在知识界产生了振聋发聩的效果。康德则坚信我们的确拥有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然而,他面临的难题是要说明:我们为什么会有普遍必然的知识。为了理解康德对这一问题所做的分析,我们必须把握其《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自我意识”概念。这一概念说明了直观所予的感性杂多如何被知性的统觉本源综合统一性统摄于“我思”的表象之下而形成客观有效的知识的过程。因此,只有真正领会这一概念的内涵,才能更好的理解康德的“知性纯粹概念的先验演绎”乃至康德之后西方哲学的发展。 一、康德“自我意识”的理论渊源 黑格尔曾说:“今生,现世,科学与艺术,凡是满足我们精神生活,使精神生活有价值、有光辉的东西,我们知道都是从希腊直接或间接传来的”1作为“自我意识”的发端,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7页。

首先应当追溯到古希腊早期智者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 普罗泰戈拉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2这句话虽包含有相对主义倾向,然而人的问题首先被凸显出来,他认为知识在于人的感觉,于是他把感觉看成知识的来源和判断事物的标准。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命题的出现,表明了古希腊哲学对象的转移,从研究本原,探索自然,转向探索社会和研究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标志着“自我意识”的萌芽,然而“自我意识”学说的提出应当主要归功于苏格拉底。 据古人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人。他根据德尔菲神庙的铭句“认识你自己”,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3在这里心灵中的原则虽然只是“神谕”,还不具有近代认识论的含义,但这一立场实为康德的“自我意识”开启了先声。 西方哲学发展到中世纪,基督教占据了统治地位,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人类的“自我”之光在上帝中黯然失色了。直至近代,弗兰西斯.培根在批判经院哲学和发扬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时为新时期的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问题,近代欧洲开启了一场唯理论和经验论的论争。康德“自我意识”是在以上两派的争论陷入困境的条件下形成的,并且继承了笛卡尔、莱布尼茨关于“自我”的学说。 二、康德对笛卡尔、莱布尼茨的批判及其“自我意识”的含义 我们知道,尽管“自我意识”是康德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石,甚至康德自认为“统觉原理是人类知识整个范围的最高原理”,但是“我思”和“统觉”这两个如此重要的概念却并不是由康德首先提出。 首先是康德对笛卡尔“我思”的批判和继承。笛卡尔生活在新旧知识交替的时代,他为了证明新兴的自然科学的合法合理性,对现有的一切知识采取了普遍怀疑的策略。这些知识包括周围世界、我的身体和数学观念。笛卡尔认为,思想可以怀疑思想之外的对象,也可以怀疑思想之内的对象,但却不能怀疑自身,因为思想自身是思想的活动,当思想在怀疑时,思想可以怀疑思想的一切对象和内容,但却不能怀疑“我在怀疑”,否则的话怀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4页。 3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2

中国古代人性论

中国古代的人性论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通常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或学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我们便有了一个会思维的发达的大脑,于是就喜欢对感知的事物刨根究底,从而做出一个结论性的解释。一些先哲把研究的视角对准了自己和同类,于是提出了“我是什么?人是什么?”的问题,先哲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于是纷纷著书立说,用自己的观点解释人和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古典人性观,这些人性观的一些观点至今还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人性的存在是以道德的存在为前提的,善恶这两个范畴是与人的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的,是道德判断、道德评价的结论,善即符合某种道德,恶即违背某种道德。如果没有道德主体的人善恶的分别也没有了意义,离开了道德善恶也就无从界定,所以人性善恶的问题也就是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思想家们的眼里,人性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固有的某种规定性,他在逻辑上先于善恶,善恶是其属性,这样,人性的善恶就成为道德主张的逻辑前提。人性论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如果没有确定的人性论主张,道德的确立就缺少了根基。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一般本质的思想观点,先秦是人性论的繁盛时期,探讨人性的理论很多。当时关于人性的学说可谓是各有特色,对人性的剖析可谓是入木三分他们围绕人性的善恶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局面时常出现,但他们异中有同,形成了中国人性理论的总体特征。其中虽然有很多思想与我们现在的思想不相协调,也不乏值得我们借鉴的有益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性论的思想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恶论等学说。 孟子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他是我国最先主张性善论的思想家, 孟子认为讨论人性要推求其所以然,这个所以然是什么呢?他并未明言,他举例说,禹治水的成功在于利用了水向低处流的规律,因势利导,于是水就安然无事了。天虽然高,星辰虽然远,但一千年后冬至的日期还是可以推算出来的。同样人性也是有其规律,这就是一心向善,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在孟子看来,人性向善就是人性本善,孟子论性善,一出言便立意甚高。孟子所说的善即人心

朱熹及其思想简介

朱熹 简介 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汉族,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哲学思想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 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人性论看法

(1)你对中国古代人性论、激励(如何调动积极性)思想有哪些看法?联系自己实际,谈谈哪些思想有益于自己的发展; 关于中国古代人性论(善恶论)一般有四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亦善亦恶论。虽然曾经我也和几乎所有中国小孩一样,小时候“人之初,性本善”脱口而出,倒背如流,但随着年龄成长,我更倾向于告子的无善无恶论。 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善恶的观念,他们的善恶观,是非观是后天约束形成的。婴儿最初的行为是出于本能的,饿了想吃奶,不舒服了会哭,舒服了会笑,如果他对着别人笑,周围的人会夸奖他,如果他不高兴就打人,周围的人会纠正他,告诉他这是不对的……于是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他会受到所接触的世界的善恶观的影响,他们从周围的亲人,学校的老师,读过的书接受吸收各种善恶的观点,从而形成每个人不同的善恶观,这便是后天环境中观念的养成。 类似的,在我看来,中国古代的激励思想的核心也是观念的养成。不论是统治者对人民士兵的激励,“士为知己者死”,“赏罚分明”,还是古人对自己的激励“闻鸡起舞”“悬梁刺股”,都是为了使人民或者自己坚信一种观念―这样做是积极的,正确的,能使人成功的。 在我们的省份,高考竞争非常激烈。在高考前一段时间,整个班级气压非常低,当时我感觉压力很大,每天心情都很沉重。我意识到这样下去会出现大问题,于是我开始给自己心理激励。类似一种心理暗示,我每天早晨吃饭前去操场慢跑两圈,然后不断告诉自己:你是最棒的!就这样踏实有节奏的复习下去,一定会成功!不要着急,付出就会有收获……现在想想觉得当时的行为很傻,然而后来发现那可能是我做的最正确的事情之一。这样的心理暗示行为其实是让自己坚信,坚持从容就会成功。有时候,像这样坚信一种观念,对人的激励是无穷的。(2)谈谈你对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三大心理学流派的认识,对于你的发展有哪些启发?? 不知能否这样简单的对应,行为主义与无善无恶论类似,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先天与后天环境所决定,是先天基因加上后天环境所产生的结果。精神分析与性恶论类似,认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欲望和冲突被压抑在无意识中仍影响着意识。人本主义与性善论类似,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 如果从上一个问题看,我似乎更倾向于行为主义,然而,我很赞同人本主义,我始终认为,人的内心应该有一些坚定不移的东西,自己的信念,原则和底线。这让我不论处于如何狼狈不堪的境遇,都能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不会成为一个失去底线的人,也不会成为一个堕落沉沦的人。

康德的德性理论

康德的德性理论 康德伦理学长期以来被称为义务论。由于作为其重要内容的德性理论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康德伦理学也就常常被当代德性伦理学家作为批评的对象。这主要与其相关的著作长期受到忽视有关。人们对康德道德思想的理解大都根据《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而来,加之一般理解康德的学说主要是三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与《实践理性批判》,就成了人们最为熟悉的康德伦理学著作。康德的另一部重要伦理学著作《道德形而上学》,在我国直到2007年才出版了李秋零、张荣从德文译出的完整中译本,中文世界的研究薄弱自不必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语言上占尽优势的西方学术界,也只是在最近才陆续出现了对康德德性理论较多的重视。康德的德性理论要解决什么问题?在他的伦理学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与他的其他道德探讨关系如何?本文试图在学术界研究的基础上对之做一个梳理。 德性论:人的道德 康德的德性理论专门探讨人的道德,为人的道德而立论。在康德看来,有理性的存在,在尘世,就是人类,他也称之为“有限的理性存在”,“我们在尘世的有理性存在者中间只知道一个类,亦即人类”(An7:329);非尘世的,则包括全善全知全能的存在体。“对有限的神圣存在者(他们就连被引诱去违背义务也根本不可能)而言,没有德性论,而是只有道德论”(6:383)。这种“伦理学”,只处理“人对人的道德关系”,是“相互的人类义务”(6:491),包括人对自己的义务和对他人的德性义务,这不是一般的理性存在者的道德要求,仅是人的道德要求。要深入地理解一般理性存在者的道德与人的道德的关系,需要搞清几部著作的关系。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发表于1785年。在前言中,康德说:“我决意日后提供一部《道德形而上学》,现在我让这部《基础》先发表。”可见他的目标是《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只是打前站,搞定根基,定位于找到、建立适用于一般“理性存在”的最高道德原则,为未来的道德形而上学提供一种根基性的预先探讨,这是一个纯粹的、完全清除了一切经验、清除了一切与“人”性相关的东西。这是非常纯粹的根基性理论,是为将来聚焦于“人”的道德研究提供依据和根基。“回溯到形而上学的根本原理,以便使义务概念排除一切经验性(任何情感)的东西,而成为行为的动机。我们形成什么样的概念才能够形成强大的力量以征服孳生恶的那些偏好呢?这是思辨的事情,只有少数人知道如何处理。作为哲学家,必须去寻找这个义务概念的最初根基,否则在德性论中就根本不能指望可靠性、纯粹性。”(6:376)这个最高的实践原则统领着后面的法权义务和德性义务,为它奠定基础,所以构成了“探究根本”的工作。 《实践理性批判》则又是一个意外的产品。它以《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为前提条件”,其任务是“只应当完备地指出一般实践理性的可能性、范围和界限,而不与人的自然本性发生特殊的关系”,它致力于展开《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自由理念。《实践理性批判》发表于1788年,康德是突然想到要写作的。康德伦理学研究家L.Beck和A.Wood指出,康德本来没有计划要写第二批判,它本也没有自己单独的位置,甚至在1787年4月,康德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修订之时,他仍然说要提供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根本没有提及这年夏天他倾力写作的《实践理性批判》,第二批判是为了反击、澄清误解而撰,是处理实践理性与纯粹思辨理性之间的连贯性、内在依赖性、相互支撑性。用康德自己的话说,这部书仍属于“仅是预备性的练习”(die nur V ortibung,the only preliminary prac—tice,Pr 5:161,李秋零译本漏译了该书在《结论》前的这一自然段,请阅邓晓芒译本第219页)。 上面这两部著作,对人的道德而言,都是在从事理论前提的工作。Beck和Wood都用

浅析朱熹《小学》中的道德教育思想

浅析朱熹《小学》中的道德教育思想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李月 摘要:朱熹作为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和理学思想集大成者,从教五十余年,其教育思想历来为中外学者所分析研究,尤其是其道德教育思想。居于人的年龄,心理及理解能力差异,朱熹将道德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处于第二阶段的小学教育是朱熹非常重视的。笔者先从简要介绍朱熹个人情况入手,引出其道德教育思想,再从其编制的小学教育教材—《小学》入手,详细介绍其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思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朱熹道德教育思想进行了批判,但与此同时,挖掘其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为我国当下的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朱熹;道德教育思想;《小学》;批判;现代价值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Moral Education Ideology in Zhu Xi’s《Primary School》 Student majoring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LiYue Abstract:As a famous philosopher, educator, thinker and a synthesizer of Neo-Confucianism, Zhu Xi has been working as a teacher for more than fifty years, his educational ideology has been studied by Chinese and overseas scholars , particularly his moral education ideology.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in age, mentality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each individual, Zhu Xi divides his moral education into three stages, in which the second stage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s taken seriously by him. The author begins with a briefly introduction of Zhu Xi, then draws forth his moral education ideology ,and ends with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his moral education ideology in the period of primary education from textbooks for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Primary School》. Moreover, this article gives a criticism on Zhu Xi’s moral education ideology to some extent, but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also explores modern value of Zhu Xi’s moral education ideology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ur today's 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 Zhu Xi;moral education ideology;《Primary School》; criticism;modern value 引言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翁,祖籍安徽婺源县(今江西婺源县),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全身心致力于儒学的研究,是程颐、程颢“二程”第四代弟子,也是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理学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占据着统治地位,尤其是其教育思想曾影响我国元明清三朝600余年,是在我国历史儒家人物中仅次于孔子,董仲舒的第三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上承孔子和孟子关于伦常的思想理论,又取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的理学的思想,综合构成了自己的理学体系[1]88-91。朱熹教育思想的基础是其理学思想,而道德教育又成为其理学思想的中心。朱熹生活的南宋时期,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严重,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局面,宋室统治危机不断加深的现实,许许多多的地主阶级的思想家都在寻求匡扶宋室的办法,朱熹也是其中之一,他深刻体会到道德教育是控制人们思想,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他特别重视道德教育。 居于人的年龄,心理及理解能力差异[2]480-490,朱熹将道德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处于第二阶段的“小学”教育是朱熹非常重视的,虽然他视小学为封建社会的“末流”,但他在小学教育上却花费了颇大的精力。为此,朱熹还收集古代圣贤之人好的言论和行为,加以统合编成《小学》一书,作为小学的教材。全书共6卷,分别为内篇和外篇,总共有三百八十五章。其中内篇为《立教》、《明伦》、《敬身》、《稽古》这4卷,外篇为《嘉言》、《善行》这 2卷,以补充和说明《立教》、《明伦》、《敬身》。其中采用了众多历代儒学大师关于修身齐

浅析康德哲学中的物自体概念(最新)

摘要:物自体是康德哲学中最为基础以及最为重要的概念。康德认为由人的主体所建造出来的科学仅仅存在于现象界,而不能深入到对象自身的本体。对象自身的本体被康德称之为“自在之物”,即物自体。这一概念的提出调和了独断论和怀疑论,是康德所有概念的基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独断论怀疑论物自体 一、物自体概念提出的背景 《纯粹理性批判》的问世,调和了当时两大哲学流派大陆唯理论和英国经验论的对立,是康德进行创作的首要原因。何为唯理论,就是注重理性思维去思考,那么经验论就是注重实践经验到的事物。但是当时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走向了两个极端,唯理论表现为以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为首的独断论,经验论表现为以休谟为首的怀疑论。独断论就是在没有任何经验作为根据的条件下,单凭逻辑思维的推论断言在我们的主体之外存在着某些终极客体的知识。而康德在早期主张唯理论,大量吸收了莱布尼茨思想中的能动性因素。 提到了休谟就不得不提到笛卡尔。笛卡尔被认为是近代哲学真正的鼻祖,因为近代哲学从笛卡尔那里由先前的本体论研究转移到认识论,人们能否由表象通达到实在。笛卡尔要寻求的是整个哲学的根基,他发现那些本体论哲学家所认识到的本体众说纷纭,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他要寻找作为哲学根基的“不可怀疑性”,答案就是“我思”。笛卡尔将“自我”确立为哲学的主题,确立了近代哲学的基点。当我在思考的时候只有一件事是不用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思考。一旦我们意识到了,就已经处在意识当中了。 在欧洲中世纪的自然科学领域《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理性充当了上帝的位置,理性是用机械论的方式解释世界,这种理性主要体现为数理的因果模式。休谟建立在习惯联想基础上的怀疑论引起的恐慌可想而知。康德的形而上学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人为自然立法”,另一个是“人为自己立法”。因为要为“自然立法”,这是关于现象界的机械的存在论,是经验范围内的形而上学。因为要为“自己立法”,所以建构了物自体概念,是作为自由意志的物自体的存在论,是超验的形而上学。因此康德发言:“我们要悬置这些知识,以便给信仰留下地盘”。 二、哥白尼式革命 牛顿物理学对康德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的序言中就能看出来。康德列举伽利略、托里拆利、施塔尔等人的例子,着重讨论了在经验性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科学,用来说明科学、哲學、形而上学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依照理性自己放进自然中去的东西,到自然中去寻找(而不是替自然虚构出)它单由自己本来会一无所知、而是必须从自然中学到的东西”。 ①14,BXIV由此得知,自然科学是依照主体的理性运用经验在自然中不断总结和寻找,这就是科学所走的道路。

人性论读后感

人性论读后感 兽性论读后感(一) 读完《兽性十论》后,感想颇深。人民币穆嫩师长教师以哲教的角度精炼的论述了“人熟”的答习题。其做品分析辩理,按部就班,由浅进深的论述着本人人熟哲教,引经据典,论理深透的哲教不雅点赐与读者以反思,领人以封迪。因为意会差,有些语句艰涩易懂,如下是尔的一些睹解。 正在文章的谢篇,人民币穆嫩师长教师谈到:“平地俯行,景止止行,虽不克不及至,口背往之”,充实表现做者自己对人熟的年夜彻年夜悟,心绪回升到必然的境界。于尔念去,那未大要描画没做者的思维境界。细细的领会,正在人活路上,随时否逢坎坷,荆棘遍及,艰难重重,当您未勤奋过、逃供过,不论成果能否是念要的,哪怕得败,但您口未超然,没有会果落空而懊丧。果为正在心思上您曾经到达了,曾经胜利了,未意会到人熟的最下境界了。 人民币穆师长教师论述人熟哲教从微观到宏观,由中物到心田井井有条做作而然的引导读者。人民币穆师长教师尾先对一个具备宽泛性议论话习题号读者

独特讨论人熟的背往,使读者亮确人熟的意思要有圣洁下尚的背往作掂量果艳,正在读者战人民币穆师长教师独特亮确同一所研讨的答习题后,人民币穆再一步步阐领本人的人熟哲教,他理解外国人的心思,正在文章开端便以《适取神》停止说理,接着便联络到每一个人的切身的自在,若何解决“物取人”的闭系,若何挣脱人熟的疾苦。若何实现自尔,若何获与咱们的自在。正在文章的最初正在以品德的下度以大方的基调阐亮叙取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正在读者脑海面留高了深入而又明晰的印象战感知。 对付每一个人,当他跨没校门,步进社会,异样也存正在逃供人熟目标答习题。而现今社会合作压力之年夜,要真现逃供人熟又未尝是件容难的事,因此,邪确晃搁人的口态是件很重要的工作。《兽性十论》让尔以邪确的口态面临人熟。兽性论读后感(两) 那原书模板,说真话内容其实不是很呼引尔,它出无情节,看起去有点干燥,否是尔借是看高来了。果着本人最远的心绪,感到最年夜之处,借是第两卷的论感情局部,此中第两章第一节,论爱取恨的对象战起因,尔印象深入。 戚谟说,自豪战谦虚的间接对象是自尔,或是咱们亲切天认识到它的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