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科学与发现”为主题,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五”组成。五篇课文中,《奇异的琥珀》、《自然之道》、《一位这样的老师》是精读课文,《表里的生物》、《最佳路径》是略读课文。

这五篇课文,有的讲述了大自然中奇妙有趣的知识,有的展现了人类的科学精神,启迪学生以科学的精神去学习,去探索。

《奇异的琥珀》是一篇说明文,主要写的是人们根据一块奇异的琥珀来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怎样发现的,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但是与一般说明文不同的是,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按事情的发展过程组织材料,使文章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身。

《表里的生物》这篇课文写的是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自然之道》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自然界中发生的一个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位生物学家向导,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观察太平洋绿龟的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鹰咬啄,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送到大海。接着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里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这件事使“我们”感到震惊和懊悔。这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

《一位这样的老师》这篇课文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少年时代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讲的是怀特森老师在第一节科学课上,给“我们”讲了一种叫凯蒂旺普斯的动物。第二天测验,每一个同学的试卷都不及格。老师给“我们”解释了不及格的原因,并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什么。逐渐地“我们”在怀特森老师的课上学会了探索,学会了“新怀疑主义”的学习方法。

《最佳路径》这篇课文讲的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就要对外开放了,但是连接各个景点之间的道路的设计方案还没有确定。这使大师大

伤脑筋。他路经法国著名葡萄产区时,得知有一位老太太葡萄园里的葡萄总是先卖完,她的做法给了格罗培斯启发,半年后,乐园里的人行道铺设好了。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顺应人们的需要,给人以自由选择的空间,这种做法体现了

“以人为本”的思想,其效果往往是最好的。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五”中,编排了“温故知新”“口语交际”、“习作”三个大栏目。

“温故知新”有“词语辨析”“认识分号”“拓展与交流”和“阅读平台”四个小栏目。在“词语辨析”中,通过三种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辨析反义词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填空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这是训练学生把内容表述得具体一些的一项基本功。“认识分号”练习中有两项内容,一是通过读句子,了解分号的作用;二是通过给句子加标点,学会运用分号。“拓展与交流”采用交流阅读笔记的方式引导学生畅谈阅读本单元课文后的认识和收获,重在交流对课文写法上的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以及从中感悟到的道理。“阅读平台”提供的阅读材料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中的科学的热情,并了解一些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生活与科学”,训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使他们在交流互动中,增长知识,增强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中的应对能力。

“习作”要求以“(某物品)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简短的说明文。“习作讨论平台”从习作内容和方法上都给学生进行了提示。

本单元在在五篇课文前面编排的导语有两小段话。第一段话简要提示了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和自然科学密切相关的,并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段话明确指出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认真领会说明的道理。”

本单元要求认识生字14个,会写生字24个。要求掌握“读读写写”词语19个,“词语采集”16个。

单元学习目标:

1.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了解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怎样成为最佳路径的,从中受到启示;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懂得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有科学的怀疑精神。

2.从生动形象的描写中体会表达效果;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理解“左右”“一般”在表达意思上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的段落。

4.认识14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掌握“读读写写”词语19个,“词语采集”16个;能够辨析和正确使用反义词。

5.了解分号的作用并能正确运用。

6.围绕“生活与科学”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实例说出自己的感受或看法,做到有条理、有重点;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注意礼貌。7.以“(某物品)的自述”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文章不少于300字。

单元内容及课时:

《奇异的琥珀》(2课时)《表里的生物》(1课时)

《自然之道》(2课时)《一个这样的老师》(2课时)

《最佳路径》(1课时)《语文百花园五》(4课时)

单元教案主备人:王爱珍

共享教案者:黄翠莲、李玲、王月芳

21.奇异的琥珀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4.帮助学生认识“琥、珀、脂、黏、稠”,会写“琥、珀、嗡、脂、晌、渗、澎、湃、黏、稠、详”,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渗出、澎湃、黏稠、详细”等词语。教学重点:

从人们推测的故事中,了解这块奇异的琥珀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明白人们是根据什么推测的,以及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琥、珀、脂、黏、稠”,会写“琥、珀、嗡、脂、晌、渗、澎、湃、黏、稠、详”,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渗出、澎湃、黏稠、详细”等词语。

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写作思路。

3、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式简要写出琥珀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理解题意。

二、初读课文。

正音,指导易写错的字,理解生字词。

三、想一想课文大意。

四、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课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写这块奇异的琥珀

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第13——17自然段)写这块琥珀被发现。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写这块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五、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六、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简要

写出琥珀的形成过程。例如:列表格、画箭头、写小标题、

文字叙述等方式。

七、你对琥珀还有哪些了解?针对课文内容还有什

么疑问?

附:板书:

形成(1—12)

21奇异的琥珀发现(13—17)

样子、价值(18)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深入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

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回顾初读内容

1.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一种化石,它叫什么?—

—琥珀

谁能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琥珀?

2.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些内容?——形成、发现、

样子和价值

3.编者把文中写的这块琥珀称之为“奇异的琥珀”,

“奇异”是什么意思?——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

与众不同,令人惊奇而诧异。板书:与众不同令人惊异

二、深入学习课文

(一)透过“样子”,感受奇异

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这块琥珀,它奇异在哪呢?

1.相继出示图片和文字,指读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

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

黑色的圆环。

2.交流“奇异”之处:

“两个小东西”:苍蝇和蜘蛛,是一对天地,同处一室,实属不易;

“仍旧好好地躺着”,“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完好无损,清晰可见,就象是昨天刚发生的事一样,不得不为之惊叹。

3.带着惊异之意,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指读、齐读。

4.惊叹之余,我们不由得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学生交流后归纳:这块琥珀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二)揣摩“形成”,感受奇异

1.今天,我们不妨跟随科学家们,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奥秘的科学精神,以文字为依托,去想象一下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分别用不同的方式把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勾勒了出来。在你仔细阅读文章内容,想尽办法弄清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同时,透过语言文字的描写,是否也感受到了它的奇异之处呢?

2.在上节课初读课文自己自学的基础上,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完善你的想象,然后讲给大家听。

3.这块琥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松脂球化石

谁先来讲一讲松脂球是怎么形成的?

4.指名讲:在听讲的时候可以在书上做一些标记,谁知道做什么标记?——精彩之处、遗漏之处、不明之处为什么要做标记:为评议做准备,免得遗忘。

5.听后评议:针对精彩之处、遗漏之处、不明之处谈出自己的看法

人教版语文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18 将相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将”和“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3、快速浏览全文,把“将”、“相”的名字用________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三、理清层次 1、这三件事情分别用了哪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的?根据提纲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2、交流。 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 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 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四、深入研读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开始写到了不和。 “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

满……)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有一天会闹僵,到那时,赵国可能将国将不国了。你现在的任务是劝服正在气头上的,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廉颇。为了劝好,老师建议大家读读全文,看看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 3、出示学习提示: (1)学习任务:一边读一边感悟,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2)学习建议:建议大家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并感情朗读,然后采用摆事实或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廉颇。 (3)友情提醒:你可以直接从蔺相如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蔺相如的特点;也可以从赵王和秦王的表现跟蔺相如作对比,从而体会蔺相如的特点。 4、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感悟体会 1、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 (1)“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直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①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得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指给您看”这是有谋;“我的脑袋和璧就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是有勇。 ②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 (2)“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①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得什么特点? “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不畏权势 三、角色体验 1、导入:廉颇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有了动人的负荆请罪这一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2020年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作者:米兰花香

第五单元 13 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目标】 1.认识“墩、搂”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监”,会写“跤、搂”等15个字,会写“摔跤、欺负”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句子感受小嘎子、祥子、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内容为文学、影视作品中的经典人物,让学生说出其名字和最显著的特征。 (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勇武过人的武松……) 在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物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2.出示课题“人物描写一组”。 3.导入新课。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们所塑造的那些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嘎(gǎ)、腮(sāi)、欺负(fu)、脚腕(wàn)。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鞭、扳、腕、疤、喉、咙”,并在黑板上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回答问题:《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的主人公分别是谁?各选自哪部作品?作者又是谁? (1)《摔跤》的主人公是小嘎子和小胖墩儿,选自《小兵张嘎》,作者是徐光耀。 (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的主人公是人力车夫祥子,选自《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 (3)《两茎灯草》的主人公是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 四、小组探究。 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觉得有趣的段落,分小组进行表演。在表演前先分组朗读,熟悉课文。选部分学生作为演员,剩余的学生作为导演。导演说戏,演员演戏,老师评戏。分别指出生动之处、不足之处,让学生自主讨论,自主学习。(指出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 五、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人物性格的多样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对人物评价和对人物言行的感受。 举例说说课文中分别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评价和对人物言行的感受。(让学生充分发言) (1)人物的评价,如小嘎子很机灵,祥子很健壮,严监生很吝啬…… (2)人物言行的感受,如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的动作在文中反复出现,充分说明了严监生的吝啬…… 2.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等) 3.《摔跤》中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的句子有哪些?分别是哪种描写方法? (1)语言、动作描写:“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表达效果:体现出小胖墩儿的胸有成竹。 (2)心理描写: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 表达效果:“沉不住气”表现出小嘎子对长时间不能取胜的不耐烦,这种急躁的心理预示着他的失败。 4.《他是一棵挺脱的树》中描写人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完整版)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本单元以“可贵的亲情和友情”为专题,本单元的每项学习内容和活动,都将围绕该专题展开,以不同的层次、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 法表现、诠释、实践这个专题,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地 感受这份人间真情。 单元课文围绕“爱与真情”,配以综合性实践活动,并将该活动穿插于单 教材元教学之中:在第一篇课文后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任务,体会、寻找父 分析母对自己的爱;第三篇课文后给予综合性学习的提示:怎样回报父母的爱;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 、“习作”、“展示台”都是围绕这一活动 展开的。可以说,课文的学习为“综合性学习”引路导航,“口语交际”、 “展示台”让“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景再现,“习作”则是“综合性学习” 后的真情实感的表露。 一、知识与技能 1. 认识25 个生字,会写42 个字,正确读写41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单元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 2. 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 目标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感受人间真情,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难点 认识25 个生字,会写42 个字,正确读写41 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感受人间真情,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打开和学生交流的窗口,引导学生关注文中主人公的情感。让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友情和亲情。 单元17、《可贵的沉默》 3 课时《语文园地五》 2 课时课时18、《她是我的朋友》 2 课时

安排19、《七颗钻石》 20、《妈妈的账单》3 课时 1 课时《口语交际. 习作五》 3 课时 课题17、《可贵的沉默》主备人杨霞 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 一、知识与技能 1. 学习本课生字词。 2. 流利地朗读课文。 3. 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1. 抓重点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感受其情感. 。 2. 结合课文插图,根据生活经验想像课文描述的场景,让学 生从孩子们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他们的心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学会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应该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准备课件音乐《感恩的心》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迅速捕捉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抓住关键词、捕捉中心句、整合材料的方法来理解文章,以便高速、快捷、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观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学习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会科学家追求真理、不懈努力的科学精神。 2、掌握议论文的语言概括、鲜明、有力等特点。 3、学会运用抓住关键词、捕捉中心句、整合材料的方法来理解文章。 教学难点: 1、学习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了解常用的议论文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用10课时,其中精读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4课时;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我最好的老师》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课时。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难点:对“美丽”内涵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教法: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围绕题目质疑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单元备课第五单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精品】 第五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围绕“ 作者笔下的人物” 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一个“ 交流平台” 和“ 初试身手” ,两篇习作例文及一次习作。 《人物描写一组》由三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分别侧重于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以及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刷子李》则是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突出他技艺的高超。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并初步运用这些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1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3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难点 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人物描写一组》 3 课时 《刷子李》 2 课时 交流平台及初试身手 1 课时

习作例文 1 课时 习作:形形色色的人 2 课时 这篇课文由三个独立的片段组成。《摔跤》选自中篇儿童小说《小兵张嘎》, 《两茎灯草》选自《儒林外史》,《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题目为编者所加。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祥子这三个人物形象, 每一个片段,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三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学生曾读过大量的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也写过这类作文,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读写经验。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作者笔下的小嘎子、严监生、祥子 等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1 .课前可组织学生回顾阅读过的比较精彩的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或者自己写过 的比较满意的写人的文章。如有条件,也可布置学生查阅与本文相关的资料,或 者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影视片。 2 .本篇课文在形式上不同于一般的课文,由三个片段组成。因此,本文的教学宜采用如下步骤:回顾交流,即畅谈自己读过的写人文章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或交流有关读写经验,或提出有关写人的种种困惑;阅读片段,即分别阅读各个片段,感受各个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整合拓展,将三个片段 合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三个片段中,写人的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 不同之处,自己有何感悟或体会,并开展课外读写实践。 3 .教学时,一是要引导学生牢牢抓住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句子,组织学生充分阅读,细细品味,可以将个人独立思考与全班合作交流有机结合,从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二是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通过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在反复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三是要借助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注重形象感悟。 【知识与技能】

最新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九周 第五单元 17、触摸春天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越,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自然段。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分享信息: 1.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热爱生命的有关资料。 2.全般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可以概括来热爱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简要谈谈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还可以具体介绍某一个人的感人故事。 二、激情导入,感知课文: 1.教师导入: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动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像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板书:触摸春天) 2.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三、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主题丛书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教学内容。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专题“中国古典名著之旅”,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将相和》主要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变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想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景阳冈》一文主要写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的故事。《猴王出世》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23个生字,读准20个词语,会写34个生词。 2.通过学习本组四篇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4.通过本组教学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5.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想象情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语言,分析概括,理解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语言,体悟品质的能力。 6.通过学习口语交际和拓展内容,把《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这两篇课文进行缩写。培养学生改编,语言再创造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四、单元设计策略 我们将本单元教学内容整合如下: 1、本单元字词,《语文园地五》的词语盘点、日积月累作为一个学习板块; 2、《将相和》和主题丛书《龙门石秀》作为一个学习模块,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单元初步感知 授 课提 要课 时 13 人物描写一组 《摔跤》主要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 跤的情景。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 富有心计的性格特点。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从祥子的装束、体态、 体型、容貌等方面来写祥子,塑造了一个充满阳 光,善良朴实,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 《两茎灯草》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 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 掉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财胜过 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3 14 刷子李 这篇短文描写了“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作 者写“刷子李”的绝活时,首先极力写他手艺之 高,然后作者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 李”的真功夫。 2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根据本单元的课文,进一步复习这一单元描 写人物的方法,然后,联系实际,写一写班中某 个同学的特点。 1 习作例文根据课后的要求,了解写人的方法与技巧。1习作:形形色色的人 回忆生活中有特点的人,试着运用学过的写 人的方法通过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注意把 2

语文·五年级下册 人物特点写具体。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有两篇精读课文,第13课有三个小片段,三个小片段各有特色。《摔跤》一文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个性特点;《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一文主要通过外貌描写的方法突出祥子老实、阳光、富有生命力的特点;《两茎灯草》一文主要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凸显人物的吝啬,成功塑造出一个守财奴的形象。《刷子李》一文主要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技艺高超。 授 课方法探究 13 人物描写一组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肖像、动作、语言、神态来具体体会人物的不同特点。 14 刷子李 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黑衣服和曹小三的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我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文化古迹遭到破坏,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和文化的灿烂,从中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师的教学,进一步掌握观察事物和描写景物的方法。这组教材共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词语盘点和一个语文园地。 《长城》赞美了,雄伟、壮美地长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颐和园》介绍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秦兵马俑》介绍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和鲜明的个性,歌颂了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词语盘点”通过对本单元重点词语的归纳整理,让学生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 “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宽带网”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本单元要求学生会写的字共二十四个,会认的字共二十三个。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积累认识生字。 2、学习本单元课文,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逐步了解我国的一些世界遗产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良好行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体会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3、“词语盘点”要求学生通过读、背、写等多种方法,积累丰富的词语知识。 4、“口语交际”要注意启发学生抓住报道谈如何保护文物,增强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 5、“习作”要求以导游词的形式介绍我国的一处世界遗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以及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合集

第5单元 13 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嘎”等生字,学会一个多音字“监”,规范书写“跤、仗”等生字。能正确认读并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品析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 3.情感与价值 通过品读词句,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词句,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选一个你熟悉的人,抓住他某个方面的细节,用几句话写出他的个性。 【板书设计】 人物描写一组 摔跤 动作描写性格特点 蹦机灵、敏捷 小嘎子信心十足 钩争强好胜 推随机应变 胖墩儿力大(憨厚) 塌、合、鼓沉着、冷静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像树一样的祥子) 衣着:“杀进他的腰”“裤脚系住”——挺拔、威武 相貌:“一块不小的疤”“不甚注意”——洒脱、坚韧 神情:“天真淘气”“傻子似的笑了”——纯朴、热爱生活 两茎灯草 (临死前的严监生) 两个指头两茎灯草吝啬鬼(爱财如命)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篇课文在形式上不同于一般的课文,由三个片段组成。因此,本文的教学我采用如下步骤:回顾交流,即畅谈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阅读片段,即分别阅读各个片段,感受各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最后整合拓展,将三个片段合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三个片段同是写人,写人的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自己有何感悟或体会,并相机开展课外读写实践。本文三个片段的人物描写都非常精彩,主要是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描写,各个片段描写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学生在预习的时候经过查找资料对三个人物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我适当引导,学生很快就抓住了作者的写作方法。 [不足之处]整节课下来也有遗憾和不足之处。比如备课时考虑不够全面,没能针对学生差异创设问题情境。另外,我说得较多,学生发挥得有点少,没有做到“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为辅”。 14 刷子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袱、蘸”等生字,规范书写“浆、傅”等生字。 (2)能正确认读“刷浆、包袱、露馅儿、发怔”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默读,感受刷子李的粉刷技艺的高超。了解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 (2)通过揣摩、体会曹小三的心理变化的相关句子,学习作者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3.情感与价值 激起阅读《俗世奇人》一书的兴趣,由一篇带出一本。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积累词语。了解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通过揣摩、体会曹小三的心理变化的相关句子,学习作者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太阳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2.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视频。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出示课题。(板书:太阳) 2.交流太阳 3.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知识的文章,也是一篇说明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学生按要求自读。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①课件出示:(指名读开小火车读词语) ②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4)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三、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学习课文(l-3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l-3自然段。思考:这介绍了太阳的哪几个特点? (2)学生汇报交流。 ①交流“远”的特点: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比较:“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板书:列数字举例子) D.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②、交流“大”、“热”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a、“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列数字) b、“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c、“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列数字) 四、精读课文,深入研究 1.第一段在描写太阳的时候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开头的。为什么不以从“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开头呢?交流:①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兴趣。②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增添了文章的可读性。 2.“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句中“估计”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太阳温度太高了,人们无法进行测量,所以是大概的数。“估计”一词的妙用,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严谨性。) 3.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020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 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 1.通过交流平台,使学生明白要写好一个人物,写出人物的特点,不仅需要细致地观察,还要了解一些写人的基本方法。 2.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的方法,体会典型事例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 3.通过初试身手,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写一个人物,达到学以致用。 1.有创意的表达,通过典型事例描写反映人物个性。 2.掌握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2课时 课件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导入语:本单元鲜活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写好一个人物,写出人物的特点,不仅要细致观察,还要了解一些写人的基本方法。 2.分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1)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 (2)可以运用描写人物的语言、心理等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出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也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3)可以描述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地写出人物的特点。 3.分析具体事例,感悟描写方法。 课件出示: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两茎灯草》 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往往在做事情、与别人相处时,才显出自己的特点,习作时应该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事例。如本段文字,通过写严监生临死前仍惦记节省灯油这件事,很好地表现了它的特点——吝啬。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他

小学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

遨游汉字王国 学习目标 ◆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相关的教学挂图、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关于汉字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四十三课时 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打开书第76页,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揭示内容。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板书课题“遨游汉字王国”) 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第78~83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4”,感受汉字的神奇吧。 ◆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a.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的有趣的?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b.除了上述四种有趣的汉字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现象? c.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一、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以“热爱自然,了解自然”为主题。通过学习,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会得到许多乐趣,发现许多秘密。 《古诗两首》——本课由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雷雨》、《最大的“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内容富于情趣,更能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 《雷雨》教学中应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同时,要注意引导课前课后的积累,比如收集描写雨景的文章或段落、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4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培养学生学科学,探科学的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 (1)、图文对照,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2)、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充分给他们探索、发现的机会,达到学科间的融合,并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展现和交流自己的课外知识,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教学难点: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美和感染。 四、教法、学法 1、教法: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读中入境,读中生情,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提升情感。 2、学法:学生要图文对照,反复诵读,自主探究。用朗读感受人物对话中所揭示的神奇,用朗读来表达自己对景的喜爱。 五、课时分配 第17课:《古诗两首》2课时 第18课:《雷雨》2课时 写字课1课时 第19课:《最大的“书”》2课时 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课时 语文园地五4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教学设计示例 看图读拼音识字1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和朗读拼音儿歌,让学生知道北京香山秋天满山红叶,景色十分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儿歌。 3.能借助拼音学会5个生字的音,认识6种基本笔画,能用笔画记忆字形的方法记忆字的形。 教学重点: 1.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顺序地看图。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难点: 学会5个生字及6种笔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教师板书: (让学生小声读一读;再请一个学生大声朗读一遍。)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要学习有顺序地看图,借助拼音读儿歌,还要学习几个生字。我们要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记得最牢。 二、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画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书中插图,整体感知。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秋天)从哪儿看出是秋天呀?(香山红叶)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插图的意思吗? 2.从远到近观察。 (1)提问:远处是什么?(连绵起伏的群山)近处是什么?黄栌和枫树的叶子各是什么样的? (2)教师出示枫树的叶子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枫叶有五个角,就像我们的小手。黄栌的叶子有点儿圆。 3.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色?那里有什么?你觉得怎么样? 三、学习读儿歌 1.复习整体认读音节:yī、sì、wǔ、ya 2.复习三拼音节:piàn、liǎn g、xiān g、tiān 3.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儿歌,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画上记号。 4.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相互纠正。 5.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小儿歌,请同学读儿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7.认识逗号和句号。 8.再读儿歌,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告诉学生逗号的停顿比句号停顿时间短一点,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读到逗号击一下掌,读到句号击两次掌。 9.指名读儿歌,读出香山红叶给你带来的喜悦。 四、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教案(21页)

第五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围绕“ 作者笔下的人物” 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一个“ 交流平台” 和“ 初试身手”,两篇习作例文及一次习作。 《人物描写一组》由三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分别侧重于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以及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刷子李》则是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突出他技艺的高超。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并初步运用这些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难点 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 2 课时交流平台及初试身手习作例文 1 课时 习作:形形色色的人3 课时 1 课时 2 课时 13人物描写一组 这篇课文由三个独立的片段组成。《摔跤》选自中篇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两茎灯草》选自《儒林外史》,《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题目为编者所加。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祥子这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三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学生曾读过大量的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也写过这类作文,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读写经验。以 此为基础,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作者笔下的小嘎子、严监生、祥子等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 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1.课前可组织学生回顾阅读过的比较精彩的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或者自己写过的比较满意的写 人的文章。如有条件,也可布置学生查阅与本文相关的资料,或者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影视片。 2.本篇课文在形式上不同于一般的课文,由三个片段组成。因此,本文的教学宜采用如下步骤: 回顾交流,即畅谈自己读过的写人文章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或交流有关读写经验,或提出有关写人的种种困惑;阅读片段,即分别阅读各个片段,感受各个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整 合拓展,将三个片段合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三个片段中,写人的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 同之处,自己有何感悟或体会,并开展课外读写实践。 3.教学时,一是要引导学生牢牢抓住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句子,组织学生充 分阅读,细细品味,可以将个人独立思考与全班合作交流有机结合,从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 人物特点的方法。二是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通过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在反复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三是要借助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注重形象感悟。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祥子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现、质疑、创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到三个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在头脑中浮现出人物鲜活的形象。 (2)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与相关多媒体课件。 学生:在课前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骆驼祥子》的故事梗概。 3课时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生词。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是一些中外优秀的剧本。剧本中的故事或令人感动振奋,或引人慨叹深思;而剧本中的人物,或有着动人的风采,或有着可憎的面目。我们将通过自主选择合适的剧本,分配角色,合作排练,演出融入了自己独特体验的戏剧。 “任务一”中包含以下三篇课文: 《屈原(节选)》节选自《屈原》第五幕第二场。主要取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写伟大诗人屈原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该剧气势磅礴,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剧情紧张激烈,波澜起伏;风格刚健悲壮,酣畅淋漓。 《天下第一楼(节选)》节选自《天下第一楼》的第三幕。该剧描写了创业于清代同治年间、传至民国初年的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由入不敷出、势如累卵到东山再起、名噪京华而又面临倒闭的曲折发展历程,歌颂了卢孟实、玉雏姑娘、罗大头、常贵等人的聪明才智、事业心与实干精神;控诉、批判了游手好闲的败家子习气和黑暗腐朽的社会势力。 《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它是新时期戏剧百花园中一朵盛开的小花。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厚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任务二”要求学生排练一出舞台戏,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戏剧这种文学形式。 “任务三”要求学生能够从语言、剧情、演员、导演、布景等角度评价戏剧,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什么是剧本,初步了解剧本的结构。 2.了解剧本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剧本创作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角色朗读,了解剧情,理清人物关系。 2.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品味戏剧中的语言,体会剧本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剧本的学习,分角色表演,从中体会剧本中所呈现的社会矛盾。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戏剧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13 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目标: 1、认识“墩、搂”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监” , 会写“跤、搂”等15个字, 会写“摔跤、欺负”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句子感受小嘎子、祥子、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 内容为文学、影视作品中的经典人物, 让学生说出其名字和最显著的特征。 (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 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 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 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 勇武过人的武松??) 在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物特点鲜明, 让我们印象深刻, 久久难忘。 2、出示课题“人物描写一组”。 3、导入新课。从今天开始, 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们所塑造的那些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 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 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 自己小声读课文, 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借助拼音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嘎(gǎ)、腮(sāi) 、欺负(fu) 、脚腕(wàn) 。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鞭、扳、腕、疤、喉、咙” , 并在黑板上示范。 三、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回答问题:《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的主人公分别是谁?各选自哪部作品?作者又是谁? (1) 《摔跤》的主人公是小嘎子和小胖墩儿, 选自《小兵张嘎》, 作者是徐光耀。 (2)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的主人公是人力车夫祥子, 选自《骆驼祥子》, 作者是老舍。 (3) 《两茎灯草》的主人公是严监生, 选自《儒林外史》, 作者是吴敬梓。 四、小组探究。 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觉得有趣的段落, 分小组进行表演。在表演前先分组朗读,熟悉课文。选部分学生作为演员, 剩余的学生作为导演。导演说戏, 演员演戏, 老师评戏。分别指出生动之处、不足之处, 让学生自主讨论,自主学习。(指出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 五、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 你感受到了什么?(人物性格的多样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 导入新课。 1、指名读生字新词, 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