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的开题报告

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的开题报告
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的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玉米须多糖和皂苷提取

The Extraction of Stigma maydis 学生姓名:冯苏学号 0707040017 专业:生物科学(师范)

指导教师:丁红秀

完成时间: 2009-8-3

生命科学学院

二○一○年八月

玉米须多糖和皂苷提取

The Extraction of Stigma maydis

一、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论文研究背景(依据)

玉米须为禾本科玉属植物玉米地花柱和柱头,内含有大量有效成分,如矿物质、黄酮类、糖类、皂苷、挥发性化学物质、天然维生素E、有机酸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材标准》1985版(一部)收录的常用药材品种之一。民间常用于药茶、药膳中,作为唐念冰、高血压的辅助治疗药物。现代药理研究也正式证实玉米须有降血糖,抗癌、抑菌、增强免疫功能、利尿、降血压等功效。从玉米须中提取的多糖和皂苷具有多种功效,并且具有安全无毒无副作用的优点备受研究关注。在我国玉米地种植面积非常的广,所以原材料也非常的丰富。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提取玉米须多糖的方法有热水提醇沉法、酶法提取、超声提取、酶2超声联合提取、。而其中的酶法提取对提取的温度控制相当严格,加大了工作的难度,不利于大量生产,而超声提取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但是产量却不高,不易于企业投产使用。此次试验采取的是热水提醇沉发提取多糖,这种方法成本低,工艺简单,无添加有毒溶剂,产品产率高。(这些内容中可以把相关研究人员所做的工作概述进去)

提取皂苷的方法有打孔吸附树脂技术、微波提取技术、超声波振荡辅助技术、色谱技术、泡沫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加热回流提取法。虽然以上各大技术在各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个技术投入量和成本都非常高,此次试验根据皂苷溶于热乙醇的特性,结合多糖的提取技术,充分利用试验资源,采取的是热乙醇提取技术。并用正交法对两种物质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上及后面内容中各论述的文献来源请标注。语言流畅性、错别字请好好修改)

1.2相关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0世纪20年代起,基于玉米须的临床作用,国内外学者对其化学成分开始大量研究。科学研究已经确认多糖类物质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免疫、降血糖和抗病毒等,且无毒副作用,在保健食品的开发应用上前景广阔。现在国际上多糖研究以日本、美国、德国等处于领先地位。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局确认其安全、无毒,其提取物所制药品为非处方药。我国多糖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日常食品中多糖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外学者对玉米须化学成分相关研究究竟有哪些,要在这部分内容中表现出来,并注明参考文献出处)

我国的《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当代中医药典籍中均有有关玉

米须药用价值的记载,我国医学认为玉米须性平、味甘,具有利尿泄热等功效,课用于治疗肾炎、胆结石、糖尿病等症。

国内外在玉米须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中,对多糖和黄酮提取工艺的论文比较多,而有关皂苷提取技术的文献相对较少,特别是玉米须中的皂苷的提取更是稀缺。很多的提取多糖的同时把皂苷成分完全舍弃。导致其他成分的大量流失。但是有更加的成熟的技术后玉米须多糖和皂苷将会在我国有更大的应用前景,首先,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为2350万平方千米(我国国士面积也不过960万平方千米?),玉米产量居世界第二,估算玉米须的产量为750万t以上。为玉米须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充分的原材料。其次,超声波等物理性一起已经发展成熟,为生物研究提供了更加精密的实验仪器。使得研究朝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最后,生物研究领域异军突起,在我国近20年来,涌现出了大批的生物领域精英,为生物研究提供充实的基础。因此,玉米须的有效成分的应用将会大量的通企业的形式大面积的提取生产。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目的:

实验设计沸水浸提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乙醇温度四个关键单因子因素的影响对多糖和皂苷提取量的对比研究,得出提取最佳条件。

意义:

通过各单因子的研究,再用正交法得出最佳优化工艺。为其他科研提供可靠有效的实验数据和方法。并且据此撰写毕业论文。

二、项目的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内容:

采用水浸提法提取玉米须中的多糖,热水的效果要比冷水浸提的效果好,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提高提取率增大,这是由于在热作用下,玉米须的组织更容易松散,从而使细胞内的多糖更容易浸提出来。热作用还使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加快了传质运动,使细胞内的多糖更容易浸出。

新鲜玉米须处理除杂,在烘箱内80℃烘干后取出,研磨成粉末状,储存在大烧杯,用保鲜膜封口,密闭保存备用。取20g研磨粉末于烧杯中加热水浸提若干时间,过滤,取滤液,浓缩。加入热乙醇直到无晶体析出,抽滤,所得滤液加入蒸馏水,冷却后,逐滴加入乙醚-丙酮(1:1)混合物,摇匀后析出沉淀物为皂苷,继续滴加乙醚可得到较纯的皂苷,用香草醛-硫酸分光光度法测定皂苷含量;所得滤渣继续加乙醇沉淀8h后在离心机5000r/min离心5分钟后弃上清液并在

沉淀中加入无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交替洗涤沉淀,过滤得到的滤渣放在表面皿中在烘箱中80℃烘干后即为较纯多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最佳浸提工艺条件的确定。

三、实验方案

3.1 主要实验材料

新鲜玉米须(干玉米须)

3.2 实验试剂

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标准葡萄糖溶液苯酚香草醛-冰醋酸溶液高氯酸皂苷D对照品

3.3实验仪器与设备

烘箱研钵烧杯电子天平漏斗玻璃棒滤纸酒精灯抽滤器离心机表面皿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50ml容量瓶 50ml比色管移液管

3.4:实试验方法和步骤(实验方法的参考出处请标注,,从你所写的内容来看,你是打算多糖与皂甙一步提取然后再分离测定对吧,那么具体的提取方法及工艺流程请详细写出来,到底是水提还是醇提?请与前面统一,后面的乙醇浓度及温度与提取本身应无关系,乙醇应该是在分离纯化时候用到的对吧?如果是这样,你所做的内容应该包括提取工艺和分离工艺两个方面,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作,你可能要考虑清楚,我建议分离部分你只要参考别人的方法用确定的乙醇浓度及加热温度做即可,实验方法工艺也按照这个思路来进行修改)(1)玉米须皂苷的提取

(2)皂苷浓度测定

标准曲线制定:吸取皂苷D对照品溶液1、1.5、2、2.5、3、3.5ml水浴挥干,加入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2ml,高氯酸0.8ml,摇匀,与70℃水浴加热15min,取出,冰浴5min,再加5ml冰醋酸,在395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

(3)玉米须多糖的提取

(3)多糖浓度测定

标准曲线制定:葡萄糖在105℃干燥2h,称取干燥后的葡萄糖加水溶解至50ml容量瓶中作为液。取1、2、3、4、5、6、7ml贮备液与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线,分别吸取上述溶液0.2ml至于10ml试管中,加入60%苯酚溶液0.4ml,混合均匀与40℃水浴30min后在490nm波长下测定各自的吸光度并且绘制标准曲线

(3)热水浸提单因素试验,确定水提法的最佳浸提工艺条件。

3.2.1 沸水浸提时间的影响

设计五组时间分别为3h、6h、9h、12h、15h

3.2.2 料液比的影响

设计提取液与玉米须的倍数关系为12X、14X、16X、18X、20X

3.2.3 乙醇浓度的影响

乙醇浓度为59%、60%、70%、80%、90%

3.2.4 热乙醇加热温度的影响

加热温度梯度为40℃、50℃、60℃、70℃、80℃

3.2.4 正交试验结果与讨论

3.2.5 得出结论

四、可行性分析

本实验设计根据多糖和皂苷都是溶于热水,并且皂苷是在低浓度乙醇溶液或者是热乙醇溶液中可溶,而多糖在乙醇-水溶液中会析出结晶。并参阅大量的参考文献,确定实验方案。

五、论文研究过程计划及时间安排

2010-7-4~2010-7-25 收集资料及查阅相关文献

2010-7-28~2010-8-1 撰写开题报告

2010-8-1~2010-8-5 准备实验材料及药品

2010-8-9~2010-8-31 实施实验数据整理

2010-9-1~2010-10-31 论文撰写

(这部分要按学院规定的统一进度来写)

六、毕业论文(设计)提纲

(1).中英文题目

(2).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3).英文摘要

(4).引言

(5).材料与方法

(6).实验过程

(7).结果及分析

(8).小结与讨论

(9).参考文献

(10).致谢!

参考文献

[1]赵春桂,王玲.玉米的营养与药用价值概述.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6,11(3):34-36

[2] 韩萍李,海燕侯,长希. 玉米须的化学成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现代农业科技,2009,18:17-21

[3] 朱旭,邱智东. 玉米须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2):183-184

[4] 叶盛英,高文远. 中药玉米须研究进展. 中成药.2008,30(5):745-747

[5] 王元清, 严建业, 陈志文等. 均匀设计优选玉米须中总黄酮和多糖的水提工艺. FO0D&MACHINERY.2010,26(2)

[6] 王元清,严建业,陈晓莉等. 壳聚糖用于玉米须水提液的纯化工艺研究. 北方园艺.2010,(7):40-42

[7]王在贵,刘朝良,吴晓峰等. 可溶性玉米须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中国饲料.2010,9:33-35

[8] 金丽梅,刘伟,汤一哲等. 水提醇沉法玉米须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7,19(5):62-66

[9] 李春阳,李波,赵永春等. 玉米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4):54-55

[10]李坦,申野,吕刚等. 玉米须蚕茧总皂苷提取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9(4):331-333

[11]赵文竹,于志鹏,于一丁等. 玉米须多糖的研究进展.食品科学.2010,31(11):289-292

[12] US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Weight control drug products for

over the counter human use, certain active ingredients[J]. Fed Regist,

1991, 56(153): 37792.

[13] THULASI G P, CHERUPALLY K K N, JANARDHANAN K K. Polysaccharides isolated from Ganoderma lucidum occurring in southern

parts of India, protects radiation induced damages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J].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08, 26: 80-

85.

[14] YANG Bao, JIANG Yueming, ZHAO Mouming, et 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ation of polysaccharides purified from longan (Dimocarpus

longan Lour.) fruit pericarp[J]. Food Chemistry, 2009, 115: 609-614.

[15] 魏静娜, 林强, 朱宏吉. 玉米须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中药材.2007,30(1):92-94

[16] 应奇才, 华启洪, 蔡玲斐等. 玉米须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6,27(4):233-234

[17] 刘娟,杨光,韩晓强. 玉米须多糖提取及其含量测定方法. HEILONGJIANG MEDICINE AND PHARMACY.2009,28(5):9-10

[18] 罗泳林,丘丹萍,唐燕青等. 白鹤藤总皂苷提取条件蹬优化. 化工技术与开发.2010,39(1):4-9

[19] 谭伟,戴建辉,熊勇等. 滇重楼皂苷提取及含量测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9(2):127-129

[20] 王治宝, 李焕芬, 边永玲等. 葛花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8,24(2):30-32

[21] 鄢紫红,郑可利,王铮敏. 黄花倒水莲中远志皂苷提取工艺.

[22] 许敏,高英,李卫民. 麦冬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临床医药实践.2010,19(5B):596-597

[23] 李少亮. 天然甾体皂苷的提取分离现状. 辽宁化工.2010,39(4):428-443

[24] 黄素梅,王敬文,杜孟浩等. 黄素梅,王敬文,杜孟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54-356

[25] 孙启芬, 张宇, 张云杰等. 优选黄芪皂苷的提取工艺. 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32(4):24-25

[26] 刘凤艳, 张二勇, 周波等. 皂苷提取分离新技术研究进展辽宁化工.2009,38(1):60-62

[27] 兰洁, 杨明, 马家骅. 重楼提取工艺的研究. 中草药.2006,37(6):871-872

[28]兰洁,杨明,王瑾. 重楼皂苷的两种分离工艺及其联用效果的比较.华西药学杂志. 2()o8.23(6):672 674

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与分离研究进展

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与分离研究进展 摘要:结合目前已报道的多种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与分离的技术方法,对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与分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 中药主要起源于我国,我国对其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中华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西药毒副作用的日益明显,以及对中药学研究的深入,中药学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和重视。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的有效成分之一,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个部位,尤其是花叶部位,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唇形科、豆科、伞形科、银杏科、与菊科等。许多研究已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除利用其抗菌、消炎、抗突变、降压、清热解毒、镇静、利尿等作用外,在抗氧化、抗癌、防癌、抑制脂肪氧化酶等方面也有显著效果所以提取分离出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对医药及食品工业是十分重要的。关于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报道很多,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1.1溶剂提取法 包括有机溶剂提取法、水提取法及碱水提取法三种。 1.1.1有机溶剂提取法 对苷类和极性较大的苷元如羟基黄酮、双黄酮、橙酮、查耳酮等,常用某些极性较大的溶剂如甲醇、乙醇或混合溶剂提取,对大多数苷元则用乙醚、氯仿、乙酸乙酷等极性较小的溶剂提取。虽然有机溶剂对黄酮的提取率高,但缺点是(1)大多有机溶剂都易燃易爆;(2)多数有机溶剂有毒或具有强刺激性,会危害人体和污染环境;(3)一般成本较高。

邵金华等[1]人以桂花叶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对桂花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浸提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对桂花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桂花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2h,提温度85℃,乙醇体积分数75%,固液比1︰20(g/mL),在该条件下桂花叶黄酮提取率达1.926%。 1.1.2水提取法 由于黄酮苷类物质易溶于水,所以对黄酮苷类物质含量较高的原料,可以采取热水提取法。浸提、煮提均可。但由于水的极性大,易把蛋白质、糖类等溶于水的成分浸提出来,从而使提取液存放时,易腐败变质,为后续的分离带来困难,但是因为消耗溶剂的成本比其他方法低,设备简单,仍为一种可取的提取方法。 李秀信等[2]以紫苏茎为实验材料,按如下步骤:称取干燥样品10g,加人20倍样重的水,在水浴锅恒温90℃提6h,趁热过滤,渣重提1次。合并滤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加人无水乙醇,使多糖、蛋白质等大分子沉淀,过滤,继续浓缩直至加人无水乙醇后无絮状沉淀产生,将滤液浓缩至膏状,将浸膏在50一60℃烘箱中烘干,得粗黄酮,称重,最后算粗提物中黄酮含量。实验测得黄酮的提取率为19.6%,略低于同时进行的80%乙醇提取法所得的2.138%和60%丙酮提取法所得的2.0064%。 另外,阮俊等[3]以野菊花为实验材料得到水提法的最佳工艺:即野菊花用水提取2次,水的用量依次为8、6倍,提取温度100°C,提取时间为40、40min。 1.1.3碱水提取法 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酚羟基,其易溶于碱水而在酸水中溶解度较小。因此,在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可先用碱水浸出;然后再酸化提取液;这样可使黄酮类成分形成沉淀析出。常用的提取碱水溶液有饱和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但建明等[4]:应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氢氧化钠浓度、体积、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甘草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2mol L,甘草渣提取剂为1∶14,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0.5h。此提取条件下的提取率高达96%。

加工工艺开题报告范文

加工工艺开题报告范文-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加工工艺开题报告范文 当今市场变化迅速,企业必须不断应用创新技术以快速适应时时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环境归因于新一代的用户,他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购买产品。 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不断淘汰以往的产品,大部分产品的性能很难跟上用户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生产使顾客满意的低价位、高质量产品成了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企业为了在快速发展的全球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手段:有的企业发展新方法、新技术,以期能够快速回应产品和市场趋势发展变化的需求;有的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制造方式(如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大批量定制等)来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快速迎合用户和市场的需求;有的企业通过发展变型设计来快速推出不断变化的新产品,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竞争优势 产品结构、设计过程的重组,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实现了用户化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及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的个性化,允许企业通过改进产品的某些零件来快速形成新型产品。因此,对产品结构及加工过程进行重新设计,生产更多满足现代化生产需求的产品,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产品工艺流程重组设计”是在进行产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品原有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深入了解,细致研究产品现今的缺陷

和不足,并根据用户的具体设计要求,通过对已有的工艺流程进行重新设计,设计出质量好,使用寿命长的新产品,满足竞争激烈,日益变化的市场要求。 产品创新、重新改进和设计是企业赢得市场、获取利润、争取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 改进、重组设计后的机械产品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互换性强,便于维修。 重组设计后的产品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成的,在使用功能和结构并没有太多不同,但是质量大大提高了,所以通用性很强,这大大简化产品的维护和互换,可提高产品的维修速度,节约修理费用,提高效率。 (2)质量高、成本低,不会对小批量和大批量加工产生影响。 在重新改进和设计中,在原有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省去一般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的重新选材,重新设计及其设计理论论证,节省了大量时间,大大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加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由于设计是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对很多加工过程进行改进,但没有破环原有的生产模式,保留了可小批量和大批量生产的优点,有“取其精华,去其糟唾”的意思,这是重新改进和设计的一大优点。 (3)有利于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造旧产品,开发新产品。 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需要不断增强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应变能力,靠传统的设计与制造方法显然是困难的。利用重新改进和

中草药叶下花总黄酮提取方法

中草药叶下花总黄酮提取方法 作者:杨发忠,杨斌,杨德强,陈厚琴,代红娟,张丽,李东海 【摘要】目的对叶下花总黄酮的种类与提取方法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定性检测、光谱分析、单因素测定、正交实验等,研究黄酮种类,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温度、固液比、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叶下花含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所考察的影响因素中,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温度>时间>固液比。结论最佳提取条件为A1B2C3D3 (乙醇体积分数30%、温度65℃,提取时间180 min,固液比1∶80),在此提取条件下,提取量高达5.233%。 【关键词】叶下花总黄酮提取方法正交实验 Abstract: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for the total flavonoids from Ainsliaea pertyoides Franch and to study the categories of the total flavonoids. MethodsThe methods of the chemical qualitative detection, the spectral analysis, single factor determination, orthogonal test were adopted to study the categories of the total flavonoids, and the effect of four factors, i.e. the volume fraction of ethanol, the temperature, the ratio of solid to liquid, the

黄酮的提取实施方案

黄酮提取实验方案 1材料与仪器 1.1材料 1.2试剂 芦丁,无水乙醇,氢氧化钠,石油醚,硝酸铝,三氯化铁,三氯化铝,浓氨水,浓盐酸,镁粉,亚硝酸钠(以上均为国产分析纯),实验所用水均为蒸馏水。 1.3实验仪器 电热恒温水浴锅 电子天平(感量0.0001g) 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 索氏提取器 量筒(100ml,10ml)25ml比色管移液管小试管白瓷板圆底烧瓶100m 容量瓶 锥形瓶 2实验原理 2.1提取原理 溶剂提取原理游离黄酮黄酮昔备注 乙辱溶解范围广+ + (甲醇)著■甘元均可溶(90-95%) (6M)甲醇毒性大 沸水多糖昔易于水+ 成本低、安全, 水溶性杂质多 臓性水或稀氢氧化钠溶出能力强 碱性乙醇酚强基的酸性 + +石灰水除杂质效果好

分离依据 之间的极性(分配系数K )差异 分离工艺 回收 回收 单糖瞽 多糖昔 誓元 爸游离黄酮的乙瞇液 2 黄酮与杂质 昔与昔元 昔元与昔元 )溶剂萃取法 2.2分离方法及原理 (二)pH 梯度萃取法 分离依据: 游离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差异(见黄酮酸性规律) 分离工艺: 依次以 5%NiiH0h . 5%Na2C0 0. 2%N SL OH. 4%NaOH^取 5%NaHCO3< 5%Na2CO3液 0. 2KNaOH 液 4%NaOH 液 母液 (脂溶性杂石油駆液 乙豔液 乙酸乙酯 (脂溶性杂质)| | 丄酸化 水饱和正丁醇 母液 (水溶性杂质) 减压回收 原料的提取苹缩液(水溶液) 依次以石油耿、乙馳、 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

3 实验部分 3.1 原料的预处理 金星科厥类叶T除杂T水洗T晾干T粉碎 3.2 芦丁—标准溶液的配制 将芦丁在干燥箱里用120C条件下恒重1.5h,然后精确称取芦丁标准品O.OIg用85%勺乙醇溶液配制成100.00mL 的溶液,备用。 3.3 测定波长勺选择 精确移取芦丁标准溶液0.50mL, 置于25.00mL 勺比色管中,用质量分数为85%勺乙醇稀释到10.00mL 处,加人5%勺亚硝酸钠溶液0.80mL, 混匀,放置10min; 加入10%硝酸铝溶液0.80mL , 混匀,放置10min, 再加入4%勺氢氧化钠溶液10.00mL, 混匀,放置10min, 加入85%勺乙醇溶液至刻度,摇匀,10min后在460?560nm处测定吸光度,⑷(以试剂样品做空白)选择最大吸收波长。 3.4 芦丁标准曲线勺绘制 精确吸取芦丁标准溶液0.00、0.50、1.00、2.00、3.00、4.00 mL于6支25.00mL的比色管中,用质量分数为85%勺乙醇稀释到10.00mL 处,加人5%勺亚硝酸钠溶液0.80mL, 混匀,放置10min; 加入1 0%硝酸铝溶液0.80mL , 混匀,放置10min, 再加入4%的氢氧化钠溶液10.00mL, 混匀,放置10min,加入85%的乙醇溶液至刻度,摇匀,10min后于波长500nm处测定吸光度,(以第一瓶为空白溶液)然后以吸光度和芦丁溶液浓度做图,绘制标准曲线。 3.5 黄酮类化合物的特征性实验[5]-[6] 在一定条件下对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特征性实验,具体内容如 下: (1)盐酸一镁粉反应:取 1.00mL提取液于试管中加适量镁粉摇匀,再加入浓盐酸数滴(1次加入),观察其泡沫颜色。(2)三氯化铝反应:取提取液点在滤纸上,滴加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 吹干,观察颜色变化。(3)三氯化铁反应:取几滴提取液于白瓷板上,滴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 观察其颜色。(4)浓氨水反应:取乙醇提取液点在滤纸上,将滤纸在浓氨水上方熏0.5min ,观察 其颜色变化。 3.6 单因素实验 2.6.1 较佳提取剂质量分数的确定 准确称取3g 处理好的金星厥科叶样品置于圆底烧瓶中,分别用无水乙醇、95%、85% 80%、 75%的乙醇60mL对3g金星厥科叶样品在水浴温度为80C下回流提取3h.提取完毕,用与提取剂的 质量分数相同的乙醇反复洗涤圆底烧瓶、滤纸包,将其定容于100:00mL 容量瓶中,然后精确吸取 0.50mL提取液置于25.00mL的比色管中,用与提取剂质量分数相同的乙醇稀释到10.00mL处,加人5%的亚硝酸钠溶液0.80mL,混匀,放置10min;加入10%硝酸铝溶液0.80mL ,混匀,放置10min,再加入4%的氢氧化钠溶液10.00mL, 混匀,放置10min, 加入85%的乙醇溶液至刻度,摇匀,10min 后 于波长50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同时做三组平行实验。

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1、熔剂法热水提取法、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 2、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是利用不同结构的物质在微波场中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基体物质中的某些区域或提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被提取物质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进入介电常数较小,微波吸收能力相对差的提取剂[1]。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提取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提取率高、提取速度快、溶剂用量少、安全、节能、设备简单 3、超声波提取法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黄酮类物质,是目前比较新的方法。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加速植物有效成分的浸出提取,另外,还利用其次效应,如机械振动、扩散、击碎等,使其加速被提取成分的扩散、释放。超声波提取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提取时间短,产率高,无需加热,同时有利于保护热不稳定成分,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的优点。 4、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兼有气体和液体的双重特点,对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从而作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可做超临界流体的物质很多,一般为低分子量的化合物,如CO2、C2H6、NH3、N2O 等。目前多采用CO2 做萃取剂,因为它具有密度大、溶解能力强、临界压力适中、临界温度接近常温、不影响萃取物的生理活性、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生产过程中容易回收、无环境污染、价格便宜等一系列优点。但单一的CO2作萃取剂只对低极性、亲脂性化合物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对大多数极性较强的组分则不起作用,因此,在其中加入夹带剂,通过影响溶剂的密度和溶质与夹带剂分子间的作用力来影响溶质在二氧化碳流体中的溶解度和选择性[15]。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有许多传统分离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过程容易控制、达到平衡的时间短、萃取效率高、无有机溶剂残留、对热敏性物质不易破坏等[16]。但它所需要的设备规模较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安全操作要求高,难以用于较大规模的生产。 5、酶法提取酶解法适用于被细胞壁包围的黄酮类物质,利用酶反应的高度专一性,破坏细胞壁,使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释放出来。黄剑波等[22]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法从甜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为91%,提取纯度为54%。王悦等[23]对桔皮细胞进行游离酶、固定化酶和常规法提取,黄酮得率分别是%,% 和%,和传统的方法相比,游离酶法的总黄酮得率提高了81%。

黄酮提取工艺

黄酮提取工艺 2-1 微波辅助提取金银花总黄酮工艺流程图 3.实验方法 3.1 标准曲线的制备 3.1.1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方法 以亚硝酸钠、硝酸铝和氢氧化钠为显色剂,分别作各样品提取液以及芦丁标准品的吸收曲线,在510nm处均有1个强吸收峰,因此选择510nm为测定波长。 3.1.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10.2mg置50mL容量瓶中,加适量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3.1.3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1,2,3,4,5mL,分别置10mL容量瓶中,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0.3mL,振荡摇匀,放置6min;再加入10%硝酸铝0.3mL,振荡摇匀,放置6min;最后加入4%氢氧化钠试液4mL,加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10nm处测定吸光度,以对照品量(mg/mL)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2 微波提取单因素实验方法 分别考察不同的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乙醇浓度,固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3.3 提取工艺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系统考察微波提取法的工艺参数,根据已有的资料及实际情况,选用微波辐射功率(A),辐射时间(B),乙醇浓度(C),固液比(D)作为考察因素,以测得的浸提取样品中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选用L9(34)正交表设计,得到供试液。 3.4微波辅助提取法与乙醇回流法比较 比较两种提取方法的处理时间和液固比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传统乙醇回流法提取总黄酮的所需时间比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长得多,且金银花总黄酮提取量比较低;而微波辅助提取的总黄酮较乙醇回流法高。比较此两种方法在最佳条件下的总黄酮含量。 3.5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取0.5mL液,加入5%亚硝酸溶液0.3mL荡摇匀,放置6min加入10%硝酸铝0.3mL荡摇匀,放置6min入4%氢氧化钠试液4mL,30%(V/V)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分光光度法,在510nm定吸光度值由标准曲线计算得总黄酮含量。 4. 结果 4.1 标准曲线绘制 表4-1 标准曲线表 编号 0 1 2 3 4 5 芦丁浓度 0 0.02 0.03 0.05 0.07 0.09 (mg/mL) 吸光度 0 0.206 0.381 0.548 0.738 0.911 (OD)

2020年工厂设计开题报告

工厂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对很多人来说都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东西,很多学生 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为开题报告头痛了许久。下面是收集的工厂设计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一、课题意义及培养目标 1、课题意义 益生菌,又称为益生素、促生素、活性菌、微生态制剂,是指 那些具有维持人体内菌群平衡,对人体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菌制品或含有菌体组分及代谢产物的死菌制品。我国公布了10种可用于保 健食品的益生菌,即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嗜热链球菌、罗伊氏乳杆菌。 益生菌具备营养特性和免疫特性等功能。 (1)营养特性 益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够产生很高的维生素和各种氨基酸,为生物肠道提供维生素营养、蛋白质及核酸。益生菌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能够产生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这些酸类能够降低动物肠道的pH值,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并促进铁和维生素D 的吸收;肠道pH值的降低可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益生菌对生物 本身具有产生营养物质的特性,也能通过对生物消化道菌群和消化酶的影响提高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吸收。 (2)增加生物机体免疫功能

益生菌和肠道正常菌群共同对外袭菌、病原菌具有定植抵抗作用,即通过生物拮抗和免疫作用而使病原菌难以在生物肠道内定植和繁殖。益生菌和肠道原籍菌群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 (3)抗感染作用 使用益生菌可使动物肠道黏膜底层细胞增加,出现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细胞吞噬功能增强,机体免疫特别是局部免疫功能提高,分泌型IgA的分泌增加,从而抵御感染。 本设计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益生菌粉剂。喷雾干燥法是以单一工序将溶液、乳液、悬浮液或浆状物加工成粉状干燥制品的一种干燥法。将被干燥的液体经雾化器作用,喷成非常细微的雾滴,并依靠干燥介质(热空气、冷空气、烟道气或惰性气体)与雾滴均匀混合,进行热交换和质交换,使得溶剂气化或使得熔融物固化。 2、培养目标 此次课题研究,可以综合运用大学四年学到的理论知识,对于生物发酵、喷雾干燥等内容有了更深入客观的认识,掌握食品工厂设计的基础。通过此次设计,将学习的理论知识综合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二、设计所需收集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1、益生菌发酵培养条件方面的资料与数据 2、益生菌活性以及成活率的检测方法 3、喷雾干燥技术方面的资料,及提高益生菌生物活性的方法 4、食品工厂设计方面的资料与数据 三、课题的主要任务

举例说明黄酮的提取分离方法

举例说明黄酮的提取分离方法 组长:崔宁 组员:翟雪王璐璐冯子涵赵子惠罗春雨刘红成 1.提取方法 1.1热水提取法 热水提取法一般仅限于提取苷类. 在提取过程中要考虑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等因素. 此工艺成本低、安全,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以水做溶剂,同时提高浸提温度、延长浸提时间和增加液料比(60倍) ,可以明显提高芦丁的产率。 实例 桑叶:采用热水提取法测定桑叶中各有效成分含量,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1%以上,其中霜后桑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为1.54% ,其次是晚秋桑叶,春季桑芽和后期桑叶含量最低。 甘草:过去甘草黄酮的提取主要为水提法,其主要原理通过甘草粉与水按一定配比,加热混合至80~95 ℃浸提甘草粉,利用甘草黄酮的水溶性进而提取甘草黄酮。此法虽然要求设备简单,但因提取杂质多、提取时间长、提取液存放易腐败变质、后续过滤操作困难、收率较低等缺点,现已不常使用。 1.2有机溶剂萃取法 其原理是利用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的杂质极性不同,选用不同的溶剂萃取。常用的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一般采取乙醇为提取溶剂。高浓度的乙醇(如90 %~95 %) 适于提取苷元,浓度60 %左右的乙醇适于提取苷类。提取次数一般为2~4 次,提取方法有热 回流提取和冷浸提取两种方式。 实例 桑叶:使用乙醇提取桑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的浓度为70%,料液比为1:15,在80℃的条件下浸泡3h。使用多种有机溶剂提取发现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溶剂是60%丙酮。 西芹:使用无水乙醇为提取剂,按西芹鲜重与提取剂的比例(W/ V) 1∶2 ,在80 ℃下回流提取2~4h ,制备西芹总黄酮。 银杏叶:从银杏叶中提取总黄酮时, 随乙醇浓度的增加总黄酮提取率逐渐上升, 当乙醇浓度增至70% 时提取率最高, 之后反而下降, 故选用70% 的乙醇作浸提剂最佳。 生姜:生姜黄酮提取用40倍原料的90%甲醇溶液, 在60 ~ 65℃条件下提取4 h 为其优化组合, 而其试验组合中以用40倍原料的75%甲醇溶液,在60~ 65 ℃条件下提取2 h的提取效果最好。 1.3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法 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具有酚羟基, 易溶于碱水, 酸化后又可沉淀析出。其原因一是由于黄酮酚羟基的酸性, 二是由于黄酮母核在碱性条件下开环, 形成2′-羟基查耳酮, 极性增大而溶解。因此可用碱性水( 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水溶液) 或碱性稀醇( 50 %乙醇) 浸出, 浸出液经酸化后析出黄酮类化合物。 实例 菊花:各取5g干菊花4份, ,在80℃恒温水浴分别以pH为8,9,10,11的NaOH溶液分两次温浸1h和0.5h。pH降低时.由于提取不完全.含量较低;pH为11时,虽然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方法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药用价值和产品开发应用前景 任红丽2009090141 摘要:对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用价值、提取工艺、分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在 药用价值方面,讨论了其抗抑郁作用、抗氧化与自由基消除活性作用、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抗肿瘤作用、抗骨质疏松作用、抗心肌缺血作用;在提取工艺方面,讨论了溶剂提取法、超声提取法、酶法、微波法等;及其开发应用,为今后黄酮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药用价值 黄酮类物质是一类低分子天然植物成分,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酚类物质[14],又称生物黄酮或植物黄酮,属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的各个部位,尤其是花、叶,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唇形科、豆科、伞形科、银杏科与菊科中。迄今,已有数百种不同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中被发现,人工合成的黄酮类化合物也不断问世。最初这类物质仅用于染料方面,自20世纪20年代,槲皮素、芦丁等黄酮类物质用于临床后,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显著的生理及药理活性,例如抗氧化、抗病毒、抗炎、调节血管渗透性,改善记忆,抗抑郁、抗焦虑、中枢抑制、神经保护等功能[2,12]诸多生理和药理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 1.提取纯化方法 1.1 传统提取方法 1.1.1 热水提取法 水是最廉价的提取溶剂,是地球最丰富的物质,无色无味无毒,对人体和环境无害,挥发性不大,具有真正的绿色环保意义。但用水作为提取溶剂时,从中药材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中杂质含量较多,往往因泡沫或粘液很多,给进一步分离带来许多麻烦,而且浓缩也会很困难。此外,水提取物容易发霉发酵[22]。1.1.2 碱性水、碱性稀醇浸提法 中草药中黄酮类成分多为多酚类化合物,因其结构中具有酚羟基[7],故可用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液来提取中草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黄酮母核的多样性主要是由黄酮本身骨架、环系的变化、氧化程度和数量而定,当碱的浓度过高,加热时便破坏黄酮类化合物的母核。 1.1.3 有机溶剂热回流及冷浸提取法 根据杂质极性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乙醇、甲醇、丙酮等),一般采取乙醇为提取溶剂[15]。

超声波提取植物总黄酮

实验一植物材料中总黄酮分离提取 --超声波提取植物总黄酮 一、实验目的 为充分利用天然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植物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 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植物材料(黄芩、银杏叶、枇杷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高的加速度、强烈的空化效应、搅拌作用等,可加速植物材料中的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从而增加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并且还可避免高温对提取成分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 原料:黄芩、银杏叶、枇杷叶 试剂:95%乙醇AR;无水乙醇AR;亚硝酸钠AR;硝酸铝AR;氢氧化钠AR; 芦丁标准品、蒸馏水 其它:滤纸、吸管、容量瓶、漏斗、试管 四、实验仪器 超声波清洗器(超声工作频率40kHz);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抽滤机 电炉子 水浴锅 五、实验步骤 (一)试剂配制 a.硝酸铝(10%):称取20 g硝酸铝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200 mL,混匀, 贴标签备用。 b.亚硝酸钠(5%):称取10 g亚硝酸钠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200 mL,混匀, 贴标签备用。 c.芦丁标准溶液(2 mg/ml):称取芦丁2 g于1000 mL容量瓶中,加蒸馏 水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混匀,贴标签备用。 d.乙醇溶液(60%):600ml无水乙醇,溶于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容量瓶 中,混匀,贴标签备用。 e.氢氧化钠溶液(4%):40 g氢氧化钠溶于水,定容至1000 ml容量瓶中,混 匀,贴标签备用。 (二)总黄酮成分提取 取干燥植物材料(黄芩、银杏叶、香樟叶),粉碎。称取约5 g,加80 ml 95%乙醇,浸泡20min,超声波提取30 min,抽滤。滤渣再加80 ml 95 %乙醇,浸泡20min,再次超声波提取30 min,抽滤,合并两次滤液,减压回收(水浴加热)乙醇至滤液仅剩5~7 ml为止,放置100 ml容量瓶中,用60%乙醇稀释至刻度,

工艺开题报告

辽宁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5DS高压注水泵曲轴工艺及夹具设计 专题: 系别: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生姓 名: 学号: 指导教 师: 2014年3月 日

一、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分析 1.1本课题目的及意义: 毕业设计是对自己所学专业课和自己今后要从事的工作方向的一次综合性训练,也是对自己四年所学的一次检测。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检验;也是学生从学校学习到岗位工作的重要过渡环节。 我的课题是“5DS高压注水泵曲轴工艺及夹具设计”,曲轴是高压水泵的主要旋转机件,装上连杆后,可承接连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变成循环(旋转)运动。目前国内曲轴生产线多数由普通机床和专用机床组成,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粗加工设备多采用多刀车床车削曲轴主轴颈及拐颈,工序的质量稳定性差,容易产生较大的内应力,难以达到合理的加工余量。 本次毕业设计中,我将运用所学的工艺及夹具的基本理论知识,制定合理的工艺规程,解决工艺尺寸、工件的加紧、定位等问题。通过毕业设计,学会正确的设计思路,设计构思,掌握工艺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学会使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的能力;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2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曲轴是高压水泵中用于传递功率的关键零件。在发动机工作循环中,曲轴受周期性不断变化的燃气压力、往复运动质量的惯性力、旋转质量的离心惯性力及力矩等复杂的交变载荷,产生扭转和横向与纵向振动,承受拉、压、弯和磨损。因此要求曲轴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韧性、耐磨性及良好的平衡性。曲轴的寿命也决定了发动机的寿命,其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和轴颈严重磨损。曲轴的加工工艺非常复杂,关键加工部位是曲轴的轴颈,包括:主轴颈、连杆轴颈、沉割槽、止推面、轴肩等。轴颈的粗加工工艺主要有车削、铣削、车拉(车车拉)等;精加工工艺主要有磨削、抛光、研磨等;强化工艺有滚压、高频淬火、渗碳、离子氮化、喷丸等。近年来,行业中对曲轴的加工精度、生产效

植物总黄酮的提取与测定

试验植物总黄酮的提取与测定 摘要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芹菜体内总黄酮含量,利用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盐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以芦丁为标准品在510nm处测定吸光度。得出标准曲线,然后计算样品的黄酮量。下面会就本实验出现的一些状况作出详尽想分析。 材料与方法 材料新鲜芹菜叶 方法 试剂的配制 标准品芦丁;甲醇;石油醚;磷酸;95%乙醇;硝酸铝;亚硝酸钠;氢氧化钠;去离子水 步骤 1 总黄酮提取称取新鲜芹菜叶子10.0g,研磨后于回流装置中用70ml 95%乙醇回流2h,过滤,然后用石油醚做溶剂萃取1~2次去脂溶物。溶剂用量为提取液的1/2,除脂后浓缩并定容至50ml。 2 芹菜黄酮含量的测定吸取10ml置25ml容量瓶中,加30%乙醇2.5ml,再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0.75ml摇匀,放置5min,加10%硝酸铝液0.75ml,摇匀,放置5min,再加1mol/L NaOH溶液10ml,摇匀,加30%乙醇至刻度,放置10min,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同时,取上述稀释液10ml,置于25ml容量瓶中,

加30%乙醇至刻度,作为对照溶液。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得出标准曲线 3 标准溶液配制精确称取与120℃真空干燥至恒重的芦丁标准品20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精确量取25ml,置于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既得每1ml 含芦丁0.1mg的标准溶液。 4标准曲线制作精确量取标准溶液0。0,2.5,5.0,7.5,10.0,12.5ml,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30%乙醇补足至12.5ml,加5%亚硝酸钠溶液0.75ml摇匀,放置5min,精确加入10%硝酸铝液0.75ml,摇匀,放置5min,再精确加入1mol/L氢氧化钠液10ml,用30%乙醇稀释至刻度,以第一管为空白,与51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溶液。 结果 标准:A1=0.000;A2=0.121;A3=0.266;A4=0.394;A5=0.530;A6=0.673 样品:A(1)=0.000;A(2)=0.036

7万吨年丙烯腈精制工段工艺设计—脱氢氰酸塔工艺设计及分析开题报告

安徽建筑大学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年月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目的 (1)通过对丙烯腈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优化,了解丙烯腈的特性、国内外生产概况、生产工艺流程及其研究进展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废水处理问题。 (2)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优化,以期实现高产率、低能耗的目的。 (3)对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可以排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使生产更加安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研究意义

丙烯腈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为了从特定的原料得到所需的 产品,根据既定的工艺路线和工艺条件,采用相关的单元过程 及单元操作,设计出优化的工艺流程,并根据工艺条件选择合 适的设备,设计合理的工厂布局,以满足生产的要求,同时这 些设计又要符合有关非工艺类和工程经济的要求,做到技术上 可行、符合安全条例、经济上合理。通过年产(),确定最优 方案,以达到使其工艺产率增加,能耗降低,降低环境污染的 目的。 二、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 1、研究现状 (1)催化剂的研制 目前主要通过丙烯氨氧化制备丙烯腈,采用促进作用的的 F e-B i-M o-O或者促进作用的F e-S b-O。近年来,锡/锑/氧 催化系统在烯丙基氧化和氨氧化中作为催化剂进行了广泛研究。 然而,近年来,一些公司开始着手研究丙烷氨氧化法制备 丙烯腈。其中一个直接氨氧化烷烃的催化剂系统是锑/钒/氧。 目前最有潜力的系统为M o-V-N b-T e-氧化物催化系统, 具有62%的丙烯腈产率。 (2)工艺过程的改进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提高, 丙烯腈生产技术的改进主要集中在节能降耗、环保等方面,焦 点是中和塔污水的处理,主要的技术进展如下:省去氢氰酸精 制塔,由脱氰塔顶直接分离出高纯度氢氰酸,提高脱氰塔的效率;萃取塔侧线出料,由萃取塔下部侧线抽出乙腈,将抽出液 送到乙腈回收塔,增大乙腈浓度,减少蒸汽消耗;增设废热锅炉 回收热量;利用萃取塔或乙腈解析塔塔釜排除的循环水热量; 降低反应器出口的氨含量,避免较难处理的硫铵废水问题;中 和塔硫酸循环使用,节约资源,且丙烯腈回收率较高,物耗低 缺点是投资大;未反应氨回收再循环使用工艺,未反应氨、磷 酸铵回收循环使用,资源利用率高;中和塔改造提高丙烯腈回

白花蛇舌草中总黄酮的分离提取及含量测定

白花蛇舌草中总黄酮的分离提取及含量测定 一实验背景 白花蛇舌草(oldenland is diffusa willd)原茜草科耳草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含有丰富的黄酮、多酚、有机锗、熊果酸、齐墩果酸、多糖等化合物。民间常用此草药内服治疗小儿疳疾、毒蛇咬伤、咽喉炎、结肠炎、肝炎、肿瘤等,外用治疗疮疖肿毒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抗菌、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的作用。白花蛇舌草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oldenlendia diffusa willd FOD)是从白花蛇舌草中提取的有效部位,总黄酮含量达56%[1-3]。 二实验目的 ①认识白花蛇舌草中的总黄酮的化学结构与性质,了解白花蛇舌草中活性成分的应用; ②设计、优化分离、提取白花蛇舌草中的总黄酮的实验方案; ③选择合适的化学或仪器分析方法测定白花蛇舌草中总黄酮的含量。 三实验原理 总黄酮是指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中央三碳链连接的一系列化合物,是一大 类天然产物,总结构式为:如2-苯基色原酮:。 有交叉共轭体系存在的大都显色,如二氢黄酮醇无色,而黄酮醇 显灰黄-黄色。助色团的引入会使颜色加深,尤其是7,4’引入助色团对颜色的影响较大。 总黄酮多为结晶型固体,少为无定型粉末。黄酮苷元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和稀碱液;黄酮苷类可溶于热水、甲醇、乙醇、稀碱液,难溶于亲酯性有机溶剂。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来自于酚羟基,其中7,4’位羟基的酸性较为显著。 黄酮类化合物在紫外光谱图上有两个吸收带:环肉桂酰系统引起的吸收带( 300-550nm)和环苯酰系统引起的吸收带(240-280nm)。若加人铝盐,则铝离子与黄酮化合物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吸收带会明显向长波方向移动(红移),而且强度相应增加。故,可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 四主要仪器与试剂 1.仪器 粉碎机,4号筛,天平,恒温干燥箱,色谱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50mL锥形瓶,10mL容量瓶,离心机,电炉,冷凝管,水浴锅等。 2.试剂

银杏叶中黄酮提取方法

银杏叶黄酮的提取 一、溶剂提取法: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步骤多、周期长、产率低、产品中有机溶剂易残留。溶剂系统主要有乙醇,水溶液、丙酮-水溶液、NaOH-水溶液、NaOH-乙醇等。精提物常在粗提物制备基础上精制,常用液-液提取法、沉淀法和吸附.洗脱法。 以60%丙酮为起始溶剂粗提取,再脱脂、去银杏酚酸等15道工艺制成提取物。NaOH-水溶液提取效果最好,NaOH-乙醇溶液次之,正丁醇萃取水溶液中银杏黄酮苷,获得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5 min温度60℃4次,萃取物中黄酮苷含量为57%。V水:V正丙醇=1:25最佳。银杏叶精提物树脂吸附纯化法以石油醚回流提取,再以80%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缩,新型澄清剂沉降,树脂分级吸附,pH值为3—4酸水和酸性25%乙醇洗涤,75%乙醇洗脱,喷雾干燥 将银杏叶洗净,于60℃烘干至恒重,粉碎,过50目筛。称取粉末25 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恒重,粉碎,过50目筛。称取粉末25 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60%乙醇至250.0 ml,80℃下回流提取3.0 h,蒸馏回收乙醇,并用活性炭脱色,得银杏叶黄酮提取物。乙醇浓度为50%一70%时,提取率随浓度增加提高,当浓度70%时提取率达最大。随水浴温度升高总黄酮提取率快速增加。当温度80℃时提取率达最大。提取时间为三小时为佳。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法):利用临界或超临界状态的流体及被萃取的物质在不同蒸汽压力下所具有的不同化学亲和力和溶解能力进行分离纯化的操作。最佳萃取实验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5 MPa、乙醇浓度90%、萃取温度55℃,此时,黄酮类化合物萃取得率较理想. 三、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提取法:是一种不用任何固定载体的液一液分配色谱技术W=70%的乙醇连续循环喷淋逆流6级萃取,m乙醇:m银杏叶=5:1,总萃取时间240min,萃取温度50~55度,萃取率99%以上。 四、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能对萃取体系中的不同组分进行选择性加热,受溶剂亲和力的限制较小,可供选择的溶剂较多及热效率较高,升温快速均匀,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了萃取效率。以水为介质的条件下,对银杏叶进行微波处理。 工艺流程银杏叶一干燥一粉碎一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一微波预处理一加入适量碱水一调节pH和硼砂含量→恒温水浴浸提—过滤一定容 通过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解析剂比6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选得到最佳的萃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0min,液料比.50:1,微波功率700W,微波时问180s,解析剂比7:l。 五、超声提取法:超声技术应用于天然活性产物的提取,具有速度快、提取率高、节省溶剂、节约能耗、不破坏有效成分的特点。最佳操作条件为超声波频率40kHz处理时间10min、静置时间12 h。以水为介质,在较低温度下 六、酶提取法: 加入淀粉部分水解产物及对葡糖基有转移作用的葡糖苷酶或转糖苷酶,使油溶性或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转移到水溶性苷糖中,既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又促进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吸收. 在常规的醇一水浸提之前用纤维素酶对原料进行酶预处理(酶解时间为2h) 七、分子烙印技术:在极性溶剂中,以丙烯酞胺作功能单体,以强极性化合物槲皮素为模板,

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原理及方法)

银杏叶中黄酮提取及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提取银杏叶中的总黄酮并测定其含量。 二、实验原理 银杏系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叶中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保肝护肝、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因此,将银杏叶作为高营养、保健功能价值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这对于提高银杏叶综合利用率有重要意义。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目前研究的有水浸取法,成本低但浸取率低;有机溶剂浸取法中,乙醇浸取的效率高且无毒,是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韩玉谦等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在70%乙醇溶液中加热回流法和CO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银杏叶中的活性成分,银杏黄酮回收率为84 . 4 % ,是常规萃取法回收率的2倍多;乙醇超声波浸取法, 黄酮提取率可达到8 6 . 7 %。银杏黄酮含量的测定常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自20世纪9 0年代以来一直是用来测定银杏黄酮的一种重要方法, 由于其成本低、便于操作等特点, 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1]。本实验采用乙醇作溶剂进行索氏提取,建立了用Al(NO3)3显色法对芦丁标准品和银杏叶提取液进行光谱扫描测定银杏叶总黄酮含量的方法[2]。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材料:银杏叶粉末50g 试剂:标准芦丁样品,无水乙醇(600ml),50mlAl(NO3)3(0.1mol/L),乙醚,5%NaNO2溶液,10%AL(NO3)3,4%NaOH溶液。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水浴锅、烘箱、烧杯、容量瓶(100ml1个、50ml1个、10ml6个)、索氏提取器、减压蒸馏装置、锥形瓶、沸石等。 四、实验步骤 1.1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 (1)将银杏叶洗净, 在103℃下烘干至恒重,用研钵捣碎制得银杏叶粉(2)准确称取10.0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按下列条件加热回流提取:乙醇浓度80%,料液比1:20(g/ml),回流温度85℃,回流时间2 h,平行进行1~3次实验。 (3)将圆底烧瓶中提取液倒入烧杯,加入一倍蒸馏水,再加入相同量的乙醚,混合均匀,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20min,分层后,收集下层液体。 (4)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得到淡黄色黏液,干燥得到银杏叶中总黄酮提取物。 1.2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1)芦丁标准溶液的配置:称取0.0100g芦丁标准品,放入烧杯中,加入80%的乙醇溶液使其溶解,置于100ml的容量瓶中,制成0.1g/L的芦丁标准溶液。定容,摇匀备用。 (2)绘制芦丁标准曲线:分别移取0,0.4 ,0.8,1.2,1.6,2.0 ml 芦丁对照品溶液,于6个10ml 容量瓶中,标记1~6,分别加入2.0、1.6、1.2、0.8、0.4、0ml的80%乙醇溶液,加入5%NaNO2溶液0.5ml,摇匀,放置6min,加入0.5ml10%AL(NO3)3,摇匀,放置6min,加入4%NaOH

加工工艺开题报告范文

精品文档 加工工艺开题报告范文 当今市场变化迅速,企业必须不断应用创新技术以快速适应时时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环境归因于新一代的用户,他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购买产品。 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不断淘汰以往的产品,大部分产品的性能很难跟上用户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生产使顾客满意的低价位、高质量产品成了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企业为了在快速发展的全球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手段: 有的企业发展新方法、新技术,以期能够快速回应产品和市场趋势发展变化的需求有的企业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制造方式(如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大批量定制等)来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快速迎合用户和市场的需求; 有的企业通过发展变型设计来快速推出不断变化的新产品,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竞争优势 产品结构、设计过程的重组,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实现了用户化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及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的个性化,允许企业通过改进产品的某些零件来快速形成新型产品。因此,对产品结构及加工过程进行重新设计,生产更多满足现代化生产需求的产品,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产品工艺流程重组设计是在进行产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品原有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深入了解,细致研究产品现今的缺陷

精品文档 和不足,并根据用户的具体设计要求,通过对已有的工艺流程进 行重新设计,设计出质量好,使用寿命长的新产品,满足竞争激烈,日益变化的市场要求。 产品创新、重新改进和设计是企业赢得市场、获取利润、争取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 改进、重组设计后的机械产品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互换性强,便于维修。重组设计后的产品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成的,在使用功能和结构并没有太多不同,但是质量大大提高了,所以通用性很强,这大大简化产品的维护和互换,可提高产品的维修速度,节约修理费用,提高效率。 (2) 质量高、成本低,不会对小批量和大批量加工产生影响。在重新改进和设计中,在原有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省去一般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的重新选材,重新设计及其设计理论论证,节省了大量时间,大大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加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由于设计是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对很多加工过程进行改进,但没有破环原有的生产模式,保留了可小批量和大批量生产的优点,有取其精华,去其糟唾的意思,这是重新改进和设计的一大优点。 (3) 有利于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造旧产品,开发新产品。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需要不断增强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应变能 力,靠传统的设计与制造方法显然是困难的。利用重新改 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