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 名词解释

牙周病学  名词解释
牙周病学  名词解释

牙龈gingiva:是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

游离龈free gingiva /边缘龈marginal gingiva: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正常呈粉红色,菲薄而紧贴牙面。

龈沟gingival sulcus/gingival crevice: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

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位于游离龈根方并与之相连续,呈粉红色、坚韧、不能移动。

角化龈keratinized gingiva:游离龈+附着龈。

游离龈沟free gingival groove:在牙龈表面游离龈与附着龈以一条微向牙面凹陷的小沟为分界线。

点彩stippling:附着龈的表面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

膜龈联合mucogingival: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粘膜,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

龈乳头gingival papilla /牙间乳头interdental papilla:呈锥形充满于相邻两牙接触区根方的楔状隙embrasure 中。

龈谷gingival col:每个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

生物学宽度biological width,BW: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共约2mm。

龈牙结合部dento-gingival junction:牙龈组织借结合上皮与牙面连接,良好地封闭了软硬组织交界处。

龈牙单位dentogingival unit:将结合上皮和牙龈纤维视为一个功能单位。

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结合上皮与牙面的附着关系被破坏,代表了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程度。

牙周膜/牙周韧带periodontal ligament:是围绕牙根并连接牙根和牙槽骨的致密结缔组织。

牙槽骨alveolar bone/牙槽突alveolar process:上下颌骨包围和支持牙根的部分。

牙槽窝alveolar socket:容纳牙根的窝。

固有牙槽骨alveolar bone proper:牙槽窝的内壁。

牙槽间隔interdental septum:两牙之间的牙槽骨部分。

硬骨板lamina dura:固有牙槽骨在X线片上呈围绕牙根连续的致密白线。

牙槽嵴顶alveolar bone crest:牙槽突的最冠方,即邻近牙颈部处。

牙周生态系periodontal ecosystem:牙周正常菌群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牙菌斑生物膜dental plaque biofilm: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

上皮附着epithelial attachment:龈牙结合部的牙龈组织借结合上皮与牙齿表面连接,封闭了软硬组织的交界处。

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系指通过龈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从牙龈结缔组织渗入到龈沟内的液体。

牙石dental calculus:沉积在牙面或修复体上的已钙化的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矿物盐逐渐沉积而成。

骨开裂dehiscence:骨剥裸区延伸至牙槽嵴边缘,即出现V形的骨质缺损。

骨开窗fenestrations:有时骨脊顶尚完整,而根面牙槽骨缺损形成一圆形或椭圆形的小裂孔。

合创伤trauma from occlusion:不正常的合解除关系或过大的合力,造成咀嚼系统各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性变化。

合力:进食时咀嚼肌群收缩而产生的力。

创伤性合traumatic occlusion:造成牙周创伤的合关系。

原发性合创伤:primary occlusal trauma:异常的合力作用于健康的牙周组织。

继发性合创伤:secondary occlusal trauma:合力作用于病变的牙周组织,或虽经治疗但支持组织已减少的牙齿。

食物嵌塞food impaction:在咀嚼过程中,食物被咬合压力楔入相邻两牙的牙间隙内。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combined periodontal-endodontic lesions:同一个牙并存着牙周病变和牙髓病变,且互相融合联通。感染可源于牙髓,也可源于牙周,或二者独立发生,然而是想通的。

根分叉病变furcation involvement:牙周炎的病变波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在该处出现牙周袋、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破坏,可发生于任何类型的牙周炎。

牙周脓肿periodontal abscess:位于牙周袋壁或深部牙周结缔组织中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一般为急性过程。

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牙龈缘向釉牙骨质界的根方退缩致使牙根暴露。

牙龈切除术gingivectomy:用手术方法切除增生肥大的牙龈组织或后牙某些部位的中等深度牙周袋,重建牙龈的生理外形及正常的龈沟。

牙龈成形术gingivoplasty:修整牙龈形态,重建牙龈正常的生理外形。

翻瓣术flap surgery:用手术方法切除部分牙周袋及袋内壁,并翻起牙龈的粘膜骨膜瓣,在直视下刮净龈下牙石和肉芽组织,必要时可修整牙槽骨,然后将牙龈瓣复位、缝合,达到消除牙周袋,或使牙周袋变浅的目的。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在牙周手术中利用膜性材料作为屏障,阻挡牙龈上皮在愈合过程中沿根面生长,阻挡牙龈结缔组织与根面的接触,并提供一定的空间,引导具有形成新附着能力的牙周膜细胞优先占领根面,从而在原已暴露于牙周袋内的根面上形成新的牙骨质,并有牙周膜纤维埋入,形成牙周组织的再生,即形成新附着性愈合。

临床健康的牙龈龈沟的组织学深度平均为1.8mm。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3mm。

附着龈的宽度是指从膜龈联合至正常龈沟底的距离。正常附着龈的宽度范围为1-9mm。上颌前牙唇侧最宽(3.5-4.5mm),后牙区较窄。颊系带的附着多位于第一前磨牙区,故该区的附着龈最窄(1.8-1.9mm)。

结合上皮是人体唯一附着于无血管、无淋巴、表面不脱落的硬组织上的上皮组织。

牙龈的胶原纤维:龈牙纤维;牙骨膜纤维;环行纤维;越隔纤维。

牙周膜纤维:牙槽嵴纤维;横纤维;斜纤维;根尖纤维;根间纤维。

牙周膜的宽度一般为0.15-0.38mm,以牙根中部支点附近最窄,牙槽嵴顶及根尖孔附近较宽。X线片上显示为围绕牙根的连续的细黑线。

釉牙骨质界的三种形式:牙骨质覆盖牙釉质;牙骨质与釉质端端相接;牙骨质与釉质不相接。

牙周病比较明确的危险因素:口腔卫生情况;性别;年龄;种族;社会经济状况;吸烟者的病情重;某些全身疾病;某些微生物;过去有牙周炎历史;某些基因背景。

牙周病损具有部位特异性:最易受累的为下颌切牙和上颌磨牙;其次是下颌磨牙、尖牙和上颌切牙,前磨牙;最少受累的为上颌尖牙和下颌前磨牙。

牙菌斑生物膜的形成过程:获得性薄膜形成;细菌黏附和共聚;菌斑生物膜成熟。

非附着性龈下菌斑被认为是牙周炎的“进展前沿”。

证据充分的牙周病致病菌: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坦氏菌。

牙石的形成:获得性薄膜形成、菌斑成熟、矿物化。

牙石中含70%-80%无机盐|其余为有机成分和水。电镜下牙石呈层板状结构。

慢性龈炎:游离龈和龈乳头,前牙区(下前牙区)。

青春期龈炎:前牙唇侧的牙龈乳头和龈缘。

妊娠期龈炎:龈缘和牙龈乳头(前牙区)。

白血病的牙龈病损:牙龈乳头、龈缘和附着龈。

药物性牙龈增生:起始于唇颊侧或舌腭侧龈乳头,全口牙龈(上、下前牙区)。

牙龈纤维瘤病:全口的牙龈缘、龈乳头和附着龈,甚至达膜龈联合(上颌磨牙腭侧)。牙龈瘤:牙龈乳头。

1. 牙周医学:是一个新术语,是牙周病学近年正在发展的一个新分支,意旨牙周病与全身健康或疾病的双向关系,即牙周病可能影响全身健康或疾病,而系统疾病也能影响牙周健康或疾病。

2. (oral epithelium)口腔龈上皮:也称牙龈表面上皮,覆盖于游离龈的顶端到外表面,以及附着龈的表面,为角化或不全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其中以不全角化上皮多见。

3. (mucoginggival junction)膜龈联合: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粘膜,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称~。膜龈联合的位置在人的一生中基本是恒定的。

4. (Biological Width)生物学宽度:正常情况下,从龈沟底到牙槽嵴顶的距离时恒定的,该距离称为生物学宽度,包括结合上皮和牙槽嵴顶冠方附着于根面的结缔组织,宽度为2mm左右。随着年龄的增大或在病变情况下,上皮附着向根方迁移,牙槽嵴顶亦随之下降,沟(袋)底与牙槽嵴顶间的生物学宽度保持不变。

5. (gingival sulcus)龈沟: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

6. (Dentogingival junction)龈牙结合,是指牙龈上皮中的结合上皮与牙颈部近釉牙骨质界处形成的一种独特结构,称为“上皮附着”。上皮附着既在结合上皮与牙面的连接,同时也存在上皮细胞与结缔组织的连接。龈牙结合的上皮分两部分,一是沟内上皮,其是牙龈沟的衬里上皮,是口腔牙龈上皮的延续;二是结合上皮,来自缩余釉上皮与牙齿接触。上皮附着是通过基板和半桥粒相连。

7. (epithelial attachment)上皮附着:龈牙结合部的牙龈组织借结合上皮与牙齿表面连接,称为上皮附着

8. (Attachment loss)附着丧失: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结果,是区别牙龈炎和牙周炎的一个重要标志。其程度可通过结合上皮冠方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来描述。牙周袋形成,探针深度超过3mm,而且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根方;即表示已发生附着丧失。

9. (Attachment level)附着水平:是牙周袋探查时探针深度减去釉牙骨质界至龈缘的距离,即釉质牙骨质界到袋底的距离,表示附着丧失的程度,是反映牙周组织破坏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10. (dengtal calculus)牙石:是沉积在牙面或者修复体上的已经钙化的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由唾液或龈沟夜中的矿物质盐逐渐沉积而成。

11. (Plaque)菌斑: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它是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不能用漱口或用水冲洗的方法把它去除。因此,现在把牙斑看成是细菌附着在牙石上的一种复杂的生态结构,其与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12. (biofilm)生物膜:是适于微生物生存的实体,是微生物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生态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各处,也存在人体和动物的口腔、皮肤等部位,一般在膜表面或界面存在较多

13. (horizontal resorption)水平型吸收:是最常见的吸收方式,牙槽间隔、唇颊侧或舌侧的脊顶边缘呈水平吸收,而使牙槽嵴高度降低,通常形成骨上袋

14. 垂直型吸收、角形吸收:指牙槽骨发生垂直方向或斜形的吸收,与牙根面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骨缺损,牙槽嵴降低不多,而牙根周围骨吸收较多

15. 骨上袋:使牙周支持组织发生呈破坏后所形成的真性牙周袋,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的根方,牙槽骨脊的冠方,牙槽骨一般呈水平型吸收。

16. 骨下袋:此种真性牙周袋袋底位于牙槽脊顶的根方,袋壁软组织位于牙根面和牙槽骨之间。

17. 骨开窗:指上下前牙颊侧骨板薄,有时甚至缺失,当这种骨剥裸区延伸至牙槽嵴边缘时,出现V形的骨质缺损,称之为。。

18. 龈袋/假性牙周袋:当牙龈炎时,龈沟加深是由于牙龈的肿胀或增生使龈缘位置向牙冠方向移动,而结合上皮的位置并没有向根方移动,此形成的叫龈袋

19. 真性牙周袋:患牙周炎时,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其冠方部分与牙面分离形成的牙周袋

20. (Combined periodontal-endodontic lesions)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同一个牙并存着牙周病变和牙髓病变,且互相融合连通。感染可源于牙髓,也可源于牙周,或者二者独立发生,然而是相通的。

21. (retrograde pulpitis)逆行性牙髓炎:牙周组织的破坏如牙周膜、牙槽骨严重吸收时的炎症,可以引起牙根尖的感染,通过根管引起牙髓组织发炎。

22. (periodontitis)牙周炎:指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导致牙齿支持组织的破坏,牙周袋形成和炎症、进行性的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

23.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侵袭性牙周炎:是一组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与慢性牙周炎有明显区别的,发生于全身健康者,具有家族聚集性,疾病进展迅速的牙周炎。

24. (ANUG)或Vincent龈炎,即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是指发生于龈缘和龈乳头的非特异性急性坏死性炎症,主要致病菌为梭形杆菌和螺旋体,故又称“梭杆菌螺旋体龈炎“。

25. (Necrotizing ulcerative periodontitis)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NUG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或在某些免疫缺陷者,病损可侵及深部牙周组织引起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和牙齿松动。

26. 妊娠期龈炎:指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使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的改变,分娩后病损可自行减轻或消退。

27. 牙周塞治剂:牙周手术后,用于覆盖术区表面,保护创面,起到压迫止血、止痛和固定龈瓣作用的敷料

28. 牙周探诊:是牙周病,特别是牙周炎的诊断中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了解有无牙周袋或附着丧失,并探测其深度和附着水平

29. (gingival index,GI)牙龈指数:将牙周探针放到牙龈边缘龈沟开口处,并沿龈缘轻轻滑动,牙龈组织只被轻微触动。0正常1水肿不出血2出血3自发性出血

30. 菌斑指数:0=无菌斑;1=牙颈部点状;2=窄带状《1mm;3= 1mm<菌斑<1/3;;

4 =1/3~2/3;5= 2/3以上。

31. 简化口腔卫生指数,包括软垢指数和牙石指数,0123分别是无、1/3以下、2/3

以下、2/3以上。

32. BI出血指数:用钝头牙周探针轻探入龈沟或袋内,取出探针后30秒,观察有无出血及出血程度,012345牙龈健康无炎症颜色有炎症改变,探诊不出血点状出血沿牙龈扩散满并溢出龈沟自动出血

33. (SPT)牙周支持治疗:即牙周治疗结束后进入的维护阶段。是基于对患者个体以往的病情、各种牙周病危险因素、临床状况的评估、口腔卫生以及菌斑的控制水平,因人而异地做出相应的决定。

34. 牙周洁治术:是治疗牙周病的重要疗法。它可以去除菌斑、牙石等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牙石是菌斑钙化后形成的,初期沉淀物较松,渐渐增厚变硬。牙石一旦形成必须及时洁治。牙周洁治分龈上洁治术和龈下洁治术。

35. 龈上洁治术:是指使用龈上洁治器械除去牙石和菌斑,并磨光牙面,防止菌斑和牙石再次沉积。

36. 龈下洁治术:是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是在牙周袋内操作的。使用匙形或锄形刮治器,入袋时匙形器工作端与根面平行,交角为0度。进入袋后,匙形器凹面转向牙合方与根面成45度,以探查根面牙石。转动器械,与根面相交成80度时作短刮连刮洁治动作,动作之间必须重叠。

37. (Gingivectomy)牙龈切除术:手术方法切除增生肥大的牙龈组织或后牙某些部位的中等深度牙周袋重建牙龈的生理外形及正常的龈沟。

38. (Root resection)截根术:若多根牙仅有一个根病变较重,有深牙周袋和骨吸收,另一个或两个病变较轻,且患牙尚不太松动,则可在翻瓣术中将该根截除,使分叉区充分暴露,余留的牙根得以彻底清洁,该处的深牙周袋也消除。对于上颌磨牙颊根的病变效果甚佳。

39. (Root separation)分根术:将下颌磨牙连冠带根从正中沿颊舌方向截开,形成两个独立的类似单根牙的牙体。

40. (Flap surgery)翻瓣术:用手术方法切除部分牙周袋及袋内壁,并翻起牙龈的粘膜骨膜瓣,在直视下刮净龈下牙石和肉芽组织,必要时可修整牙槽骨,然后将牙龈瓣复位、缝合,达到消除牙周袋或使牙周袋变浅的目的。

41.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BR)引导骨再生术:指在牙周手术中用模性材料,阻挡其他组织与牙表面接触,为牙周膜生长提供空间,使暴露的根面上形成牙骨质,并有牙周膜埋入,形成牙周组织再生。

42. 合创伤:不正常的合接触关系或过大的合力,造成咀嚼系统各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性变化称为。。

43. (Rhagade)皲裂: 黏膜表面的线状裂口,由炎性浸润使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而成。

44. (Macule)斑:皮肤粘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的损害,不高出黏膜,不变厚,无硬结改变;小于2cm.

45. (patch)斑块:斑密集融合成的大片损害,大于2cm

46. (papule)丘疹:黏膜上的小的实体性的突起,针头大小,直径小于1cm。

47. (plaque)斑块:多数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的片状损害,大于1cm。

48. (atrophy)萎缩:组织细胞体积变小、数量不减少而发生的损害。

49. (Nodule)结节:皮下一团块使其表面上皮向外突起,形成突起于口腔粘膜的实体病损。

50. (Vesicle)疱:黏膜内储存液体形成疱,直径小于1cm,表面为半球形。大于1cm 时为bulla大疱

51. (pustule)脓疱:一种疱型病损,其内由脓性物取代了透明的疱液。

52. (Ulcer)溃疡: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可累及粘膜上皮下层。

53. (Erosion)糜烂:皮肤、粘膜处的浅表性坏死性缺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胞层。

54. (Pseudomembrane)假膜:为灰白色或黄白色膜,由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

55. (Crust)痂:为纤维素性及炎性渗出物与上皮表层粘连凝固而成。

56. 放射性口炎:即放射性口腔粘膜炎,是放射线电离辐射引起的急慢性口腔粘膜损伤

57. 慢性放射性口炎:放射治疗2年后出现的粘膜损害称为“慢性损伤”。其特征是因唾液腺广范萎缩引起的继发性损害。

58. 淋菌性口炎:主要发生在有口交史的患者。表现为口腔粘膜充血,发红,可有糜烂和浅溃疡,并附有黄白色假膜,假膜易于擦去,呈现出血性创面。

59. 变态反应性接触性口炎:是超敏体质者的口腔局部与药物接触后,发生变态反应而引发的一种口腔黏膜炎症性疾病。

60. 药物变态反应性口炎: 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等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后,是超敏体质者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的粘膜及皮肤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61. 超敏体质者:对抗原产生异常免疫应答的个体即为超敏体质者

62. 变态反应:又称超敏反应,是机体受到抗原或半抗原刺激后,出现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常表现为免疫反应性增强,多在机体受到同一种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发生。

63. 口腔白斑病:是指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或斑片,不能以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诊断为其他任何疾病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归入癌前病变,并定义为“口腔白斑是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一部分口腔白斑可转化为癌。

64. Riga-Fefe 溃疡: 专指发生于儿童舌腹的溃疡。因过短的舌系带和过锐的新萌中切牙长期摩擦引起,舌系带处充血、肿胀、溃疡。久不治疗则转变为肉芽肿性溃疡,扪诊有坚韧感,影响舌活动。

65. Ramsay-Hunt综合征:带状疱疹病毒侵入膝状神经节和面神经时,表现为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

66. Lyell syndrome莱氏综合征:即重型药物变态反应,急性发病,全身性广泛的红斑性水疱及大疱,可融合破溃形成糜烂面,尼氏征阳性,并且波及全身体窍粘膜及内脏眼鼻生殖器肛门等均可出现大疱糜烂出血,常因严重全身性系统性疾病而死亡。

67. Nikolsky’s sign尼氏征:用手指推压外表正常的皮肤或黏膜,即可迅速形成水疱;推赶水疱使其能在皮肤上移动,口腔内用舌舔及粘膜,可使外观正常的粘膜表层脱落或撕去。

68. Behcet’s disease白赛综合征:一种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系统损害性疾病,与患者自身免疫异常有关,典型表现为口腔溃疡以及眼、生殖器、皮肤病损,即口-眼-生殖器三联征。

69. (papillon-lefevre)掌跖角化综合症其特点是手掌和脚掌部位的皮肤过度角化、皲裂和脱屑,牙周组织严重破坏。

70. 干燥综合症:是一种以泪液、唾液分泌减少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71. Steven-Johnson斯约综合症即重型多形性红斑,多窍糜烂性外胚层综合症。患者表现为口鼻腔糜烂,表面出现灰白色假膜;皮损为虹膜样红斑,并迅速扩大,相互融合;眼结膜充血可发生角膜炎结膜炎等全身粘膜受累表现,如阴道炎阴道溃疡等肠炎肺炎食管炎

72. Melkersson-Rosenthal syndrome梅罗综合征:指以裂纹舌、复发性周围面瘫、复发性口面部肿胀三联征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肉芽肿性唇炎是其表现之一。

73. Paterson-Kelly syndrome普文综合征:有称缺铁性吞咽困难,以缺铁性贫血、吞咽困难和舌炎为主要表现,好发于中年白种女性。

74. Burning mouth syndrome灼口综合征:是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又称舌痛症。

75. 雪口,即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是口腔念珠菌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但以新生儿最多见,发生率为4%,又称新生儿鹅口疮或雪口病。新生儿鹅口疮多在生后2~8日内发生,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粘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如帽针头大小;不久即相互融合为白色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并可继续扩大蔓延,严重者扁桃体、咽部、牙龈。状如铺雪。

76. 尼氏征:指在诊断天疱疮时的一种临床检查手段,尼氏征阳性指疱膜薄,属皮内疱,并有受压而扩展的现象,易破,其破损边缘表皮易于撕揭,此乃寻常型天疱疮的一种临床特征;反之,为尼氏征阴性

77. 揭皮试验: 若将残留的疱壁揭去或提取时,常连同邻近外观正常的黏膜一并无痛性地揭起,并遗留下扩大的鲜红创面;这种现象被称为揭皮试验阳性,这也是疱性损害周围存在棘层松解的提示。

78. 天疱疮细胞:又名棘层松解细胞,为可见典型的棘层松解的解体细胞,该细胞核大而圆,染色深,胞浆较少,这类细胞量的多少与病情轻重有关。

79. 狼疮带经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在上皮基底膜区有一连续的、粗细不均匀的翠绿色荧光带,呈颗粒状、块状,称为狼疮带为免疫球蛋白(IgG、IgM)及补体C3沉积。

80. 哈钦森牙:是晚期先天梅毒德的标志性损害,这种切牙的切缘比牙颈部窄,切缘中央有半月形缺陷,切牙之间有较大空隙。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学宽度:龈沟底与牙槽嵴之间的恒定距离,包括结合上皮和牙槽嵴顶上方的结缔组织,约2mm。

2、牙周组织的新附着(new attachment):通过牙周膜中前体细胞分化和再生而有新的牙周韧带、牙骨质和牙槽骨形成,牙周韧带重新附着于牙根面,由此形成新的有功能的牙周组织,是牙周手术后理想的牙周组织愈合方式。

3、药物性牙龈增生:是指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免疫抑制剂环孢素、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等)引起牙龈的纤维性增生和体积增大。

4、骨下袋:指牙周袋袋底位于牙槽嵴顶根方,牙槽骨呈垂直吸收/角形吸收。

5、根面平整:是在龈下刮治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器械去除吸收了细菌产生的毒素等产物的病变软化的牙骨质,形成坚实而光滑的根面。

6、附着丧失(AL):结合上皮与牙面附着关系破坏,牙周袋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以下的根面,是牙周支持组织破坏的结果准确反应了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程度。即从CEJ到牙周袋底的距离。

7、GRT:利用生物相容性膜,置入牙周缺损区的根骨面,隔离牙龈与牙根接触,阻挡结合上皮长入根面,让牙周膜内前体细胞冠向前移、增殖,分化形成新生牙周组织,建立牙周新附着。

8、非附着菌斑:位于龈下,附着于附着菌斑的表面与沟内上皮之间多为G-和能动菌。

9、非附着性龈下菌斑:位于附着性龈下菌斑表面,直接与龈沟上皮或袋内上皮接触,是牙周炎的“前沿地带”,主要由G-、厌氧菌、螺旋体组成。

10、牙周可疑致病菌:牙周菌斑中少数与牙周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各型牙周病病损区常可分离出的一些具有显著毒力、致病性,能干扰宿主防御能力,因此具有引发牙周破坏潜能的微生物。

16、牙周医学:是指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功能、生理和病理的学科。

20、SPR(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刮治根面平整术:除了刮治牙石外进一步用器械去除吸收了细菌产生的毒素等产物的病变软化的牙骨质,形成坚实而光滑的根面以利于牙周组织重新附着。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首要方法。

最新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城市: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P1)。 2、中心地:城市化地区中没有建制的地方,人口不少于1.5万。 3、规模经济:某一生产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致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4、积聚经济: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5、逆城市化: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 6、城市职能: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或承担的分工。 7、城市性质: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8、首位度: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例。 9、位序-规模法: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的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10、生长极理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地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以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点就是具有成长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极。 11、城镇体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12、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以钢筋混土为主的人造下垫面,有反辐射和热辐射,可使气温增高,因此城市平均气温一般比郊区高0.5-1℃,冬季平均气温高1-2℃,这种现象称城市热岛效应。 13、尘盖:与热岛有关的另一种现象就是有大量微小粒子悬浮于城市上空,呈盖子形状,称为尘盖。 14、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15、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 16、CBD:中心商务区是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区域,同时她也是低价最高的地区。 17、邻里: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 18、社区:一定地域,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19、社会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 20、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 21、首位分布: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22、巨城市:指人口达800万以上的城市。 23、超级城市:指4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24、城市网络化:指由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讯手段、管道和绿地等为载体(网),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镇为基础(络)组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 25、配第—克拉克定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道路大致沿着从第一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二

人文社会科学形考册答案

作业 1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二、填空题: 1、人类社会自然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2、人人类; 3、自然科学; 4 孕育奠基生成发展拓展反思; 5、研究对象研究主体; 6、阶级社会; 7、社会管理社会决策咨询 8、物质精神精神文明; 9、物质载体各种制度、风俗; 10、周密调查科学分析; 11、情感激发定量研究技术分析 12、复杂性模糊性定量分析 13、非逻辑性综合性有意识的活动;

14、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级抽样 15、观察法无结构访谈法集体访谈法, 三、选择题:1、C 2、A 3、C 4、B 5、D 6、D 7、B 8、A 9、D 10、B。 四、简答题: 1、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是:(1)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2)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3)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4)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2、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的特征有:(1)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2)具有一定的民族性;(3)具有时代性。 3、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下列特殊的条件:(1)人文社会科学家要把自己的研究活动自学地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2)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应用于社会实际时,要具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性,尽量减少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干预;(3)要尽量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预见性,减少人们对它的怀疑。 五、论述题: 1、参考观点: (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一般方法”是指: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2)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观,合理体现了认识论的发展成果,不仅在研究行为上反映了人类哲学理论的新水平,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实现了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过渡。人要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既要依赖科学认识,发展自己调控自然的现实力量,又要依赖文学艺术等认识形式,调节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的活动,借助于情感激发使人得到全面发展。(3)定性研究与定量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玉兔”号月球车用U P 23894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U P 238 94的说法正确的是 A. U P 23894与U 23892互为同位素 B. U P 23894与U P 23994互为同素异形体 C. U P 23894与U 23892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 U P 23894与U P 23994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 子数 2. 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A.过氧化钠 B.氢硫酸 C.硫酸亚铁 D.苯酚 3. 结构为…-CH=CH-CH=CH-CH=CH-CH=CH-…的高分子化合物用碘蒸气处理后,其导电能力大幅度提高。上述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是 A.乙炔 B.乙烯 C.丙烯 D.1,3-丁二烯 4. 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 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 B. 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 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 D. 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 5.下列分离方法中,和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

A.升华 B.萃取 C.纸上层析 D.重结晶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 今年是门捷列夫诞辰180周年。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 A.碱性:KOH > NaOH B.相对原子质量:Ar > K C.酸性:HClO 4 >H 2 SO 4 D.元素的金属性:Mg>Al 7. 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A. H 3O+和OH- B.CO和N 2 C. HNO 2 和 NO 2 - D.CH 3 +和NH 4 + 8. BeCl 2熔点较低,易升华,溶于醇和醚,其化学性质与AlCl 3 相似。由此可推测 BeCl 2 A.熔融态不导电 B.水溶液呈中性 C.熔点比BeBr 2 高 D.不与NaOH溶液反应9. 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H 2=CH-CH=CH 2 (g)+2 H 2 (g)→CH 3 CH 3 CH 2 CH 3 (g)+236.6 kJ CH 3-C≡C- CH 3 (g)+2 H 2 (g)→CH 3 CH 2 CH 2 CH 3 (g)+272.7KJ 由此不能判断 A. 1,3-丁二烯和2-丁炔稳定性的相对大小

高考电化学专题 复习精华版

第一部分 原电池基础 一、原电池基础 装置特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形成条件:②、电解质溶液(一般与活泼性强的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原 ③、形成闭合回路(或在溶液中接触) 电 负极: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池 基本概念: 正极: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原 电极反应方程式:电极反应、总反应。 理 氧化反应 负极 铜锌原电池 正极 还原反应 反应原理 Zn-2e -=Zn 2+ 2H ++2e -=2H 2↑ 电解质溶液 二、常见的电池种类 电极反应: 负极(锌筒)Zn-2e -=Zn 2+ 正极(石墨)2NH 4++2e -=2NH 3+H 2↑ ① 普通锌——锰干电池 总反应:Zn+2NH 4+=Zn 2++2NH 3+H 2↑ 干电池: 电解质溶液:糊状的NH 4Cl 特点:电量小,放电过程易发生气涨和溶液 ② 碱性锌——锰干电池 电极反应: 负极(锌筒)Zn-2e - +2OH - =Zn(OH)2 正极(石墨)2e - +2H 2O +2MnO 2= 2OH-+2MnOOH ( 氢氧化氧锰) 总反应:2 H 2O +Zn+2MnO 2= Zn(OH)2+2MnOOH 电极:负极由锌改锌粉(反应面积增大,放电电流增加);使用寿命提高 电解液:由中性变为碱性(离子导电性好)。 失e -,沿导线传递,有电流产生 溶 解 不断

可充电电池 正极(PbO 2) PbO 2+SO 42-+4H ++2e -=PbSO 4+2H 2O 负极(Pb ) Pb+SO 42--2e -=PbSO 4 铅蓄电池 总反应:PbO 2+Pb+2H 2SO 4 2PbSO 4+2H 2O 电解液:1.25g/cm 3~1.28g/cm 3的H 2SO 4 溶液 蓄电池 特点:电压稳定, 废弃电池污染环境 Ⅰ、镍——镉(Ni ——Cd )可充电电池; 其它 负极材料:Cd ;正极材料:涂有NiO 2,电解质:KOH 溶液 NiO 2+Cd+2H 2O Ni(OH)2+ Cd(OH)2 Ⅱ、银锌蓄电池 正极壳填充Ag 2O 和石墨,负极盖填充锌汞合金,电解质溶液KOH 。 反应式为: 2Ag+Zn(OH)2 ﹦ Zn+Ag 2O+H 2 锂亚硫酰氯电池(Li-SOCl 2):8Li+3SOCl 2 = 6LiCl+Li 2SO 3+2S 负极: ;正极: 。 锂电池 用途:质轻、高能(比能量高)、高工作效率、高稳定电压、工作温度宽、高使用寿命, 广泛应用于军事和航空领域。 ①、燃料电池与普通电池的区别 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物质全部贮藏在电池内,而是工作时不断从外界输入,同时 燃 料 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 电 池 ②、原料:除氢气和氧气外,也可以是CH 4、煤气、燃料、空气、氯气等氧化剂。 ③、氢氧燃料电池: 总反应:O 2 +2H 2 =2H 2O 特点:转化率高,持续使用,无污染。 1.普通锌锰电池 干电池用锌制桶形外壳作负极,位于中央的顶盖有铜帽的石墨作正极,在石墨周围填充NH 4Cl 、ZnCl 2和淀粉作电解质溶液,还填充MnO 2的黑色粉末吸收正极放出的H 2,防止产生极化现象。电极总的反应式为:2NH 4Cl+Zn+2MnO 2=ZnCl 2+2NH 3↑+Mn 2O 3+H 2O 问题: ①通常我们可以通过干电池的外观上的哪些变化判断它已经不能正常供电了? ②我们在使用干电池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有气体产生,请推测可能是干电池中的什么成分起了作用? 化学电 源 简 介 放电 充电 放电 放电` 充电 放电 ` 充电 放电 `

周三多版管理学必背名词解释考研复习期末复习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3.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是人类社会劳动过程中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4.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管理从来就是为了统治阶级、生产资料所有者服务的;管理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应; 5.管理者的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人)、信息角色(发言人、监督者、传播者)、决策角色(企业家、风险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人) 6.管理者的技能: 人际技能:成功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7.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宏观的治国学和微观的治生学。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对策、节俭、法治。 8.泰罗制的三个观点: 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达到最高工作效率; 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③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对管理人员和工人在思想上和精神上来一个彻底的变 革。 9.泰罗制的五项制度: ①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的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②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③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拔、培训和提高; ④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⑤将管理和劳动分离,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10.泰罗制的四点评价: ①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并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这是管理理论的创新,为 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 ②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由于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④把人看做纯粹的“经济人”,而忽视了工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工人的感情、态度等社会 因素的影响。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5年04月11日 ? 小学教育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 2 3 4态度和“ 5 6 7早期人 8 9。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较多的教育史学者将此作为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10·教育法学是法学与教育学合作产生的交叉学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只“ 51 A C 2 A C 3 A .15世纪 B .16世纪 C .一18世纪 D .19世纪 4.“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 D ) A .美国 B .韩国

。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B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B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7.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C )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8.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 B )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9.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 A )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0.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 A )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完整版)化学选修三高考题汇总

2009年高考:29.(15分)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其原因是 ;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29(1)原子晶体。(2)NO2和N2O4(3)As2S5。(4)①NH3> AsH3 > PH3,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后两者构型相同,分子间作用力不同;②电子数相同的有SiH4、PH3和H2S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SiCl4 + 4NH3 = Si(NH2)4 + 4HCl,3Si(NH2)4 = 8NH3 + Si3N4 2010年高考:37.【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

高中化学---电化学新课标2010-2020高考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Q):热能与电能(Q) 【要点】1.原电池与电解池结合考虑。 2.电极是否参与反应。 3.电解液是酸性、碱性还是熔融盐。 4.离子交换膜:盐桥的升级版。 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2..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1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3.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4.根据右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 B. C. D. 2 2()()2()() Ag s Cd aq Ag aq Cd S ++ +=+ 22 ()()()() Co aq Cd s Co s Cd aq ++ +=+ 2 2()()2()() Ag aq Cd S Ag s Cd aq ++ +=+ 2 2()()2()() Ag aq Co s Ag s Co aq ++ +=+

传播学期末考试复习and简答题集合名词解释等

传播学攻略 一般来说,传播研究的重点是符号学传播媒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书上其余的就不用看了, 符号学:两个人物索绪尔巴尔特 1、媒介主要是麦克卢汉的一些理论,如: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地球村 2、人内传播:象征性社会互动(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3、人际 4、群体: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只知道大众社会理论是什么就行了) 5、组织传播集群行为 6、大众公众群体区别 7、大众传播,主要是效果,如效果研究的几个阶段、主要理论和人物 名词解释: 第三章: 1.符号:任何事物主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 2.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3.语境:又叫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务、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4.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5.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6.文化: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第七章: 1.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电子乌托邦思想: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的倾向。 3.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第八章: 1.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2.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3.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4.传播者: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5.大众传媒、大众传播者: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其生产规模巨大,受传者广泛。 6.技术:技术即达到实践目标为目的的知识体系,其中包括操作手段和工具。 7.把关人:传媒组织的一道关口,是一个取舍的标尺,使到达受众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高考理综化学真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7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真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K 39 Ti 48 Fe 56 I 127 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答案】A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 【答案】B 【解析】“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属于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类似于碘的升华,因此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答案选B。 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A.b是苯,其同分异构体有多种,不止d和p两种,A错误;B.d分子中氢原子分为2类,根据定一移一可知d的二氯代物是6种,B错误;C.b、p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C错误;D.苯是平面形结构,所有原子共平面,d、p中均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正确。答案选D。 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答案】B 1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答案】C 【解析】本题使用的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A.外加强大的电流抑制金属电化学腐蚀产生的电流,A正确;B.通电后,被保护的钢管柱作阴极,高硅铸铁作阳极,因此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B正确;C.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所以高硅铸铁不损耗,C错误;D.外加电流要抑制金属电化学腐蚀产生的电流,D正确。答案选C。 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答案】C

高考化学专题电化学

2011届高考化学专题:电化学 1、铜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某氯化钠溶液中,铜片是() A、阴极 B、正极 C、阳极 D、负极 2、关于如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3、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为:Li+MnO2==LiMnO2,下列关于该锂的电池说法中,正确的是() A、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e—== Li+ B、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e—== Li+ C、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 + e— == MnO2- D、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2e—== Li2+ 4、原电池的电极反应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 A、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 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 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5、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它在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Zn + 2OH––2e–=ZnO + H2O,Ag2O + H2O + 2e–=2Ag + 2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g2O 是负极,并被氧化 B、电流由锌经外电路流向氧化银 C、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减小,正极区pH增大 D、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K+、H+向负极移动 6、一个电池的总反应:Zn+Cu2+=Zn2++Cu,该反应的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A. B. C. D. 正极 Zn Cu Cu Ag 负极 Cu Zn Zn Cu 电解质溶液 CuCl2 H2SO4 CuSO4 AgNO3 7、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金融学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 1.货币的职能:P3~5 2.价值尺度:即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所发挥的职能。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即货币商品流通的媒介时所发挥的职能。(用现实上的货币) 贮藏手段:即货币退出流通,被当作财富保存时所发挥的职能。(人民币没有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即货币作为价值独立形态单方面转移时行使的职能。 世界货币:即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上述五大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并随着商品交易的发展,其功能和相互关系也有所变化。 2.信用货币P10: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低于货币价值,且不代表任何金属货币,它只是一种信用凭证,主要依靠银行信用的和政府信用而流通。由于信用货币属于银行和政府的负债,因而又称之为负债货币。 信用货币的主要类型: 辅币。主要担任小额或零星交易中的媒介手段。 现钞。主要承担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手段。 银行存款。经济交易中最主要的支付手段。 电子货币。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采用电子数据形式实现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功能的货币形式。如信用卡、贮值卡、电子钱包等,以及利用自动柜员机、电话银行和电脑网络银行等电子支付系统使用的货币。它是信用货币发展到信息时代高级阶段的产物。 3.货币制度P12: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1)银本位制 ①概念:以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金属货币制度。 ②类型:银两本位制(中国)与银币本位制(欧洲)。 ③崩溃原因:⑴世界白银价格剧烈波动,币值不稳定。 ⑵银币体重价低不适合用于巨额支付。 ⑶白银质地易于磨损。 (2)金银复本位制 ①概念: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的货币制度。 ②类型:平行本位制与双本位制。 (3)金本位制 ①概念: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②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试题) 说明:试卷号:2072 课程代码:01245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12.直觉:是指认识主体在尚不清晰的事实材料中察觉真理的能力,灵感顿悟是这种认识能力的重要表现。 13.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14.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揭示其运行、发展规律的科学。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定性研究:就是对于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质是特定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它由事物的内部与外部的各种矛盾所决定。 12.哲学:马克思主义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认为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其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3.教育学:是以人类教育活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发展一般规律为目标的学科。 14.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系统科学:是指处于哲学方法和各学科特殊方法之间的、中间层面的科学思想方法,它 1

四川高考化学试题目集锦更新

四川高考化学试题目集锦更新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综化学部分 (全国卷三)(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He:4 C:12 N:14 O:16 6.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做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 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 的措施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7.下列气体的制备可采用右图装置的是()A.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 B.铜与稀硝酸反应制SO C.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 D.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HCl 8.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气)+nB(固)pC(气)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 于p 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 9.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 ...是 () A.16 B.26 C.36 D.46 10.向0.1mol·L-1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 A.Na+、CO-22B.Na+、HCO3- C.HCO3-、CO-22D.Na+、OH- 11.已知KH和H2O反应生成H2和KOH,反应中

1molKH () A.失去1mol电子B.得到1mol电子C.失去 2mol电子D.没有电子得失 12.在273K和100kPa的条件下,将2.00g氦气、1.40g 氮气和1.60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是 () A.6.72L B.7.84L C.10.08L D.13.44L 1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甲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HCOO-+H+ HCOOH B.硫化钠的第一步水解:S2-+2H2O H2S+2OH- C.醋酸钡溶液和硫酸反应:Ba2++SO 24BaSO4 ↓ D.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氢镁反应: Ca2++OH-+HCO3-CaCO3↓+H2O 26.(13分)A、B两种固体,都由甲、乙两种元素组成。在A、B中,甲、乙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分别为1:1和1:2,高温煅烧A、B时,产物 都是C(固体)和D(气体)。由D可制得E(酸)。 E和另一种酸组成的混合酸跟甲苯反应可生成三 硝基甲苯。C与E的稀溶液反应得到溶液F,往 F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该沉淀经灼烧后转变成C。往F溶液中加入甲元 素的单质得到溶液G。试根据以上信息填写下列 空白: (1)A的化学式(分子式)是;(2)B煅烧生成C和D的化学方程式 是; 甲元素的单质与F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 (3)往G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发生的现象 是; 27.(20分)有6瓶白色固体试剂,分别是氧化钡、

电化学(必考题) 2020高考化学

2020高考化学 专题五、电化学(必考题) 【初见----14~16年高考赏析】 1.【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来源:Z+X+X+K]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负极反应为2 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答案】B 【解析】A.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在电解池中阴离子会向正电荷较多的阳极区定向移动,因此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在正极区带负电荷的OH-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放电,由于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c(H+)>c(OH-),所以正极区溶液酸性增强,溶液的pH减小,错误;B.阳极区氢氧根放电,溶液中产生硫酸,阴极区氢离子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放电,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中c(OH-)>c(H+),所以产生氢氧化钠,因此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正确;C.负极区氢离子得到电子,使溶液中c(H+)增大,所以负极区溶液pH升高,错误;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根据整个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反应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是n(O2)=1mol÷4=0.25mol,错误。 2.【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秘书学概论名词解释期末复习

秘书:广义,指领导人的事务与信息助手(包括公务/私人秘书)。狭义(不包括私人秘书),指一种职务名称,社会职业,处于领导身边,直接为领导从事事务性、信息性等辅助服务工作的助手。 秘书学:是研究秘书工作规律和秘书人员任职要求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科学。通俗地说,秘书学就是研究秘书人员如何做好秘书工作的科学。它是一门写作学与管理科学的知识圈交叉重叠的产物。 三省制:在魏晋开始形成,唐代确定。即: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共同负责朝廷的秘书工作,“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既相互分工、配合,又互相监督、牵制。 一文一事制:宋朝规定:朝廷百官和地方的奏章必须一文一事,非一宗事者不得同为一文,以便行文归口和由主管部门及时批复、处理。 文书立卷制:元朝规定:处理完毕的文书经监察官“照刷”(检查)之后予以编号立卷。同一类事立为一卷,年终交案,归档保管。(公文立卷:是指机关文书部门将已经办理完毕的、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按照它们在形成过程中的联系和一定的规律组成案卷。) 贴黄引黄制:魏晋以后,公文多用黄纸书写。唐代规定:公文如有个别文字更改,可另写小块纸补贴,称为“贴黄”。此后,又将文书内容要点另写于黄纸,贴于封面或正文之前,称为“引黄”,也就是“公文摘要”的由来。 条旨制:明朝规定:百官奏章先由内阁大学士用小纸条写上初步处理意见,贴在文书上供皇帝参考,又称“票拟”。 综理制:是指所有秘书工作由办公厅或办公室统一或分派人员办理,下面不再分设部门。这适合于秘书工作量不太大的机关或单位。如市、县政协和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采用综理制。 秘书部门和秘书管理人员的要求:1、机构与部门职责2、岗位责任制3、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和它们之间的先后排列次序、操作步骤。环节不能随意地增加或减少,次序也不能任意地颠倒或随便排列。工作方法:工作的技能和操作要求。它既需要秘书人员以具有一定的知识、技术、能力为基础,又要善于综合运用,善于转化为实际的效果。4、信息系统5、办公自动化:简称OA,是研究如何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和行为科学应用于数据信息和非数据信息的办公活动。 一、督查:指秘书协助领导,把已经布置却拖延不办或办理不力的工作自上而下地督促、检查,使之落实、妥善。督查工作的作用:(1)对领导的作用。监督工作是贯彻落实领导决策、指示的后续步骤和保证手段;监督是促进领导决策正确、科学的必要环节;监督是改变各级领导和干部作风、克服官僚主义的有效手段。(2)对秘书的作用。是秘书的一项重要职责;是秘书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事物重要方面。是秘书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的有效手段。 二、印信工作:是指机关、单位公务印章和介绍信的管理、使用工作,属于秘书工作范围。公章是机关、单位职责权力的象征,介绍信则是证明本机关、单位员工的身份,介绍联系公务之用。如果管理使用不当,会给本机关、本单位乃至社会造成危害,秘书人员必须认真对待这项工作。 三、政策法规信息:这主要是领导人的有关方针、政策的重要讲话,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法令、法规、条例等等,通常以文件形式下达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刊登。这些宏观的指导性、规范性的信息是每个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都必须遵循、遵守的,是每一个主管都必须理解、掌握的秘书应认真的加以收集。 调查是指采用种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取得客观世界材料的过程。研究则是指对调查的来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演绎等一系列过程。调查是前提,是手段,研究是后续,是目的。

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近5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近5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说明:试卷号:2072 课程代码:01245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13.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14.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2017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13.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14.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1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2019-6-9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 2A的K a1 =×10?3 , K a2 =×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 +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 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