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排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如何安排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如何安排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如何安排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什么是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在单位时间(40分钟)内,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学的付出与“达标”的效果的比。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方向问题,这个方向就是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就是在规定的时间之内,通过教材提供的范例和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及学生的语文实践,去实现《课标》要求的过程。因此树立并强化目标意识至关重要。漠视或偏离目标就会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准备的中心发言就是,强化目标意识,优化导读结构。

一、增强目标意识

目标意识包括目标的认定和教学行为的指向。教学目标的认定可以为教学行为指示方向,也可为教学行为的控制提供依据。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任何积极的教学行为、任何有序的教学结构、任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任何高超的教学艺术都将失去意义。所以,教学行为是要受教学目标制约的。增强目标意识就是要使我们的教学行为受到应有的制约,不至于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就算到哪里。我认为,增强目标意识要把握住三点:确定目标力求正确、把握目标力求全面、达成目标力求整合。

首先,我来谈第一点确定目标力求正确。

如教学《田忌赛马》,许多教师都把教学着力点用在两次赛马的不同上——第一次怎样赛,第二次怎样赛,两次赛马的结果等。因为担心学生不理解所以采用了各种方法引导:有的用图示法、有的用课件,有的灵机一动用扑克牌模仿比赛的出场顺序。还设想如果齐威王也和田忌一样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将会怎样,于是又来了一番演练。整节课就这样操练和表演,学生觉得有趣,玩得轻松,课堂气氛也十分热烈。这样的教学效益到底如何呢?课文写的两次赛马的文句浅显易懂,并非重点难点,只要学生去读就能理解。教师花时间花精力显然没有效益,这就是教学目标导向发生了问题。我们来看一看咱们的教学参考书——《田忌赛马》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是这样界定的: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田忌、孙膑、疑惑、讥讽、轻蔑、目瞪口呆、顺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4、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的出场顺序的不同,结果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领悟科学的思想方法对于成功的意义。

相信大家在备课时都照着参考书把这些目标、重点、难点都写在教案之中了,但是在对这些目标的理解出现了问题,那么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比较合适呢?首先我们把它这样分解一下:

1、“还是原来的马,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的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在全文的地位和蕴含的道理;

2、孙膑懂得“主要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的原因和所运用的思想方法;

3、课文写两次赛马过程中每个人的不同表现及其用意。

我们现在解读一下,第一个目标直接指向全文的中心,学生可以有以下几种理解:两军相遇智者胜;在相同条件下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在考虑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只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就会迎刃而解;恰当地舍弃部分是为了得到更多;等等。

目标二是通过语言体会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的智慧,体会孙膑的活动过程:①他们把各自的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孙膑从中懂得这是比赛的惯例,不会轻易改变。②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齐威王可以稳操胜券。孙膑从中可以断定齐威王的马不会变,策略也不会变。③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这是孙膑亲眼看到的。也就是说孙膑看到了田忌的上等马虽然比不上齐威王的上等马,但是可以胜过齐威王的中等马;田忌的中等马虽然比不过齐威王的中等马,却可以胜过齐威王的下等马。④在三场比赛中只要胜两场就是胜的一方。这四点只有孙膑考虑过。

目标三是通过语言文字领会事件中人物的不同表现。课文写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了,其表现是“扫兴”和“垂头丧气”;写第二次赛马齐威王输了其表现是“有点心慌”,接着是“目瞪口呆”。同样是失败,为什么两人的表情如此不同,这时应该引导学生体会的。田忌的“扫兴”和“垂头丧气”只是反映了他情绪失去兴致。因为在他看来失败不是太意外,所以孙膑提醒时他是“瞪了一眼”,告诉他可以取胜时他是“疑惑地看”“没信心地说”。齐威王可不同了,第一次胜利了是“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讥讽田忌”“轻蔑地说”。在他看来他是不会失败的,所以输了第二场是“有点心慌”,他坚信第三场能胜,可是直到输了第三场他才“目瞪口呆”,感到难以置信。课文就是通过这样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

在语文教学中确定教学目标应该着眼于语文活动,舍弃过多的非语文活动,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能给学生思想的熏陶、思维的启迪、智力的开发、智慧的开启。

其次,我来谈谈在课堂上把握目标力求全面。仍然以大家熟悉的一片老课文为例。《詹天佑》中的“修筑铁路”部分共分三个自然段,分别是“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教学“勘测线路”可以从詹天佑说的话中,引导学生体会詹天佑对工作的认真核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严格;从詹天佑的行动中,引导学生认识詹天佑与工人同甘共苦的精神;从詹天佑怎么想的语句中,引导学生体会詹天佑修好铁路的决心很大。教学“开凿隧道”教师要对描写两地山势不同以及怎样开凿的句子教得

很细致,或用图示法帮助学生理解,或让学生边读边画。学生理解了詹

天佑根据地势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凿隧道,说明他的杰出。教学设计“人字形”线路,可以采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理解,或者采用演示法让学生理解,使学生懂得了詹天佑的设计很妙,从而深刻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学生体会到詹天佑的“杰出”后很多教师就没有进一步追究了,似乎这个部分根本就和“爱国”无关。这就不够全面。

其实,教师在学生完成上述基本阅读任务之后还应该引导追究三点:①詹天佑在勘测线路中的语言、行动、思想等表现重点说明什么?其思想动机是什么?②开凿隧道为什么要采用中部凿井法?③设计“人字形”路线所显示的智慧说明了什么?这三个问题不但含了“修筑”部分的所有信息,而且可以把这部分和上下文有机联系起来思考。詹天佑为什么下决心一定要修好这条铁路呢?仔细揣摩其思想动机,他是为了回击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藐视。詹天佑在开凿隧道中采用中部凿井法,是想为国家省工省财,缩短工期,以回击帝国主义者“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谬论。詹天佑在设计“人”字形线路中显示的智慧,其实也是回击帝国主义者的要挟、嘲笑、和攻击密切相关。这些都反映了詹天佑的爱国思想。大多数教师教学这部分没有和上下文联系,是因为他们认为课文第一部分写詹天佑在帝国主义的藐视下接受任务,侧重表现了他的爱国;第二部分写詹天佑在修筑铁路过程中的才干,侧重表现他的杰出。这就患了顾此失彼的毛病。

目标的全面把握,必须联系全文整体,必须有较深层的思维活动,必须有较深入的把握语言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全面把握人物、事物特点的过

程中,学生经历了思维活动,感悟到理解语言的方法,进一步丰富了思想内涵,端正了学习态度。这就是长期的教学效益。

第三点就是达成目标力求整合。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怎样整合,值得研究。当我们把知识与能力目标定为“有感情地朗读某段话并理解这段话”时,“读”就成了达成目标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假设第一遍读,学生能勉强读下来,发现三个字不会读;第二遍读,原先不会读的三个字通过查字典会读了;第三遍读能把这段话顺利读下去且大体了解了这段话讲什么;第四遍读,能比较流利地朗读,能分清这段话讲了几个要点;第五遍读,能抓住这段话的整体内容、朗读更加流畅;第六遍读,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并能把这种情感通过语调传达出来;第七遍读,能感悟到作者的表达方法,感情朗读比较传神。这样,我们就说对这段话的阅读,学生已经达到了目标。这个目标是怎样达成的呢?不是光靠教师的讲,还要靠学生自己的朗读、默读、查阅、思考等过程和方法的运用。这个教学过程,我们是以“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的目标作为教学支点,把“过程和方法”作为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的手段。这就实现了前两个维度目标的整合。如果教师急于求成,只让学生阅读一遍,能否达成知识和能力这项目标呢?当然不能。可见,“过程和方法”的反复性是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基本条件。

如果我们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时间,也就是说,让学生拥有“阅读过程的反复性”的时间和条件,学生是不是就能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

呢?这里有一个前提,如果学生的读书态度是草草应付,是有口无心,是粗略地读,是浮于表面的读,是只动嘴巴不动心的读,那么,虽然具备过程反复性的条件,但也仍然无法达成知识与能力这项目标。这里讲的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维度的目标和前两个维度目标的整

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两层意义:一层是学生主体对学习内容是不是有情感,是不是觉得有价值,对它们抱着什么态度;另一层是学生主体对自己的学习是不是投入情感,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学习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不是以认真的态度去学习。如果是的话,过程反复性的条件就能为学生充分利用;如果不是的话,给学生再多的时间条件也无济于事。从这个角度讲,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条件。到了三维目标自然整合的时候,教学也就真正提高了效益。

二、优化导读结构

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出示课题常见的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谈话引出课题:同学们,当你完成了一件自己很满意的手工艺品时,你希望得到别人怎样的评价呢?第二种是实物观赏揭示课题:教师出示两幅画,一幅画得很精彩,另一幅画得很糟糕。问:同学们请看,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评价?第三种是直接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题目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板书)。对于这个课题,同学们有什么要问的吗?这三种方法哪一种

最省时高效呢?毫无疑问是第三种。第一种教师是设想学生的回答是“精彩级了”,可事实上有的同学说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有的说是希望得到别人的高度赞赏,有的说希望别人称赞这工艺品很精美,就是没有学生按照老师的设想说出“精彩极了”。第二种教师意在让学生看后说出“精彩”或“糟糕”的字眼,结果可想而知,学生未必能按照教师的设想说出“精彩”和“糟糕”的字眼,因为评价这两幅画的优劣的词语很多很多。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着这样的毛病:教师为了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以便顺利地揭示课题,必定要来一番引导。这样的引导没有实际意义,只能说是浪费课堂有限的时间。第三种呢,揭示课题之后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学生问的都是和文本有关的内容,根据学生提问的具体情形引导阅读感悟很顺畅,这是方法的取舍。

再举一例,还是以我们熟悉的课文《落花生》为例,曾经有一位教师是这样提的导读问题——

花生有什么特点?(不好看,很有用)→花生的特点是和什么相比较而言的?(桃子、石榴、苹果)→桃子、石榴、苹果有什么特点?(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比较之后的结果呢?(花生不好看,桃子、石榴、苹果好看)→父亲借什么来比喻做人的道理?(借花生的特点)→花生的特点是什么?(……)……这样用问题导引法教学,从第一问到最后一问都徘徊于表层,兜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既进不去、展不开,又出不来。教师想让学生理解课文的若干知识点,但是先学哪个,后学哪个,先学的和后学的有什么联

系,先学的怎样带动后学的,后学的怎样呼应先学的等等,教师都没有经过合理的排列。所以教学过程就好像隔靴搔痒,杂乱无章且重复繁琐,浪费了课堂上的有限时间。

要使课堂结构有序怎样确定这个教学的点呢?我认为第一个点可以

确定为“父亲借花生的什么特点来比喻做人”这个问题上。通过这个点必定能引出“花生不好看,但是很有用”的特点。通过追究花生的第一个特点“不好看”,可以对相应的语句进行阅读感悟:从“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这个句子,理解花生的样子不好看;从“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必须挖出来才知道”这个句子,理解花生的果子不容易看出;从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的比较中,学生明确了桃子、石榴、苹果也有“样子好看”(鲜红嫩绿)和“容易看出”(高高挂在枝头上)这两方面的特点。通过追究花生的第二个特点“很有用”,可以引导阅读感悟写议论花生“好处”的文句:从“花生的味儿美”这个单独使用的角度引导学生领悟花生在个体上的作用;从花生“可以榨油”这个混合使用的角度引导学生领悟花生在群体中的作用;从花生“价格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个大众化的角度引导学生领会它在集体中的广泛作用。把花生的特点,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和应该怎样做人三者联系起来,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什么样的人才算“有用”?做人既有用又讲体面行不行?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是着意修饰自己炫耀自己而损人的人;一种是对别人对集体对社会有用却不标榜自己的人;一种是对别人对集体对社会有用,同时也讲体面的人。通过联系生活,学生可能乐意接受后两种。所以对“有用的人”可以理解为个人事业有成,对别人

有帮助,对集体有功劳,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做人的关键是“有用”,在这个前提下讲点“体面”不该指责。课文中“父亲”有关“有用”和“讲体面”的话并没有对立,“父亲”反对的是“只讲体面”又“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调整后的教学,第一环节所在点是导读突破口。以后的每一点、每个步骤都是由此发展而来的,各个点、各个环节及紧密联系又绝不重复。学生在读文过程中由感知到理解,由物到人,由总到分到总,体现了较强的有序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