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第三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

【最新】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第三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

月考科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2的溶液显酸性

B.pH=7的溶液显中性

C.溶液的pH由5变成2,酸性减弱

D.pH>10的土壤不适种植农作物,因为碱性太强

2.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碳酸质量增加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3.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A.氯化钠食盐NaCl2

B.碳酸氢钠苏打NaHCO3

C.氢氧化钙熟石灰CaO

D.氢氧化钠火碱NaOH

4.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是:

①NH3 + CO2 + H2O =NH4HCO3

②NH4HCO3+ NaCl = NaHCO3↓ + NH4Cl

③2NaHCO3 Δ

2Na2CO3+H2O+CO2↑在上述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5.下列各组的溶液混合,有化学反应发生,并且一定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BaCl2、HCl、Na2CO3B.K2CO3、NaNO3、KOH

C.MgCl2、H2SO4、NaOH D.NaOH、H2SO4、HCl

6.往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些无色溶液中()A.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B.一定含有银离子

C.只有硫酸根离子,没有银离子

D.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或两者都有

7.归纳总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在学习“酸、碱、盐”知识后,结合常见酸(HCl、H2SO4)的性质与变化绘制出右图。图中“—”两端的物质都能够发生反应,其中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其它连线的产物也都是盐和水的是()

A.A B.B C.C D.D

8.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

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9.某化肥厂生产的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关于该化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化肥不宜与熟石灰混用

B.该化肥中NH4NO3的质量分数为95%

C.该化肥能使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D.NH4NO3属于盐

10.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某种液体,将气球中的某种固体小心的倒入试管中,不能观

察到气球变大的一组物质是()

A.氯化钠和水

B.铁粉和稀硫酸

C.生石灰和水

D.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11.小科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适量经过稀释的硫酸溶液。该实验过程的操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A.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手被腐蚀

B.乙中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是为了防止试剂滴落到试管外

C.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避免瓶中试剂受污染

D.戊中将水缓缓倒入浓硫酸并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酸液飞溅

1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盐酸(每点反应都很充分),得到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B.a点到b点溶液中盐酸的量不断增大

C.b点时,HCl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

D.b点到c点时,溶液中氯化钠的量不再增加

13.下表记录了在物质X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三种物质的溶液后产生的现象。由此可知,物质X可能是()

A.Ca(OH)2B.CO2C.CuSO4D.HCl

1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5.有以下四种溶液:①NaOH;②CuSO4;③MgCl2;④NaCl。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一一鉴别,鉴定出各物质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①④

二、填空题

16.将一定质量的浓盐酸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在实验室安全之处。

①浓盐酸的质量和放置天数关系的曲线(见图),正确的是(填写“甲”或“乙“)。

②随着放置天数的增加,浓盐酸的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7.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1)榔芋皮上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皂角素,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上表中来涂抹止痒。(用序号填写)

(2)用表中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制取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18.未成熟的水果大多具有涩味,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鞣酸。脱涩的方法之一是:先用少量的水将生石灰化成石灰乳,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然后把它用清水稀释,取上层清夜,浸泡水果5至6天即可除去涩味。石灰乳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俗称。

19.稀释浓硫酸时应把_________慢慢注入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20.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其硝烟的原理是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会产生大量的,将鸦片销毁,同时生成氢氧化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21.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时,溶液变黄,并常有气泡产生,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果实验室没有pH试纸,又要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性,可选用试液来进行实验,该试液从紫色变成色,能确定其呈酸性。

23.酸、碱、盐溶解性表是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时的溶解性”。

请利用此表完成下列任务:

(1)查Cu (OH)2的溶解性:____________(填“溶”或“不溶”)。

(2)化学方程式表示CuSO4与一种碱的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

24.酸碱反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

(1)由于人的胃里有盐酸,因此胃液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

可缓解病痛。其治疗的化学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

(2)做馒头发酵面团时,会产生乳酸等有机酸,蒸馒头前需加进适量的纯碱或小苏打

等碱性物质,它们相互作用产生了_________气体(填化学式),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若加入的碱性物质过多,可向面团或蒸锅中滴加少许含醋酸(CH3COOH)的酸性调味料,否则蒸出的馒头会变涩,颜色发黄。

25.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元素,右图表示了土壤的pH和植物吸收这些元素的关系。

栅栏越宽,营养元素的吸收率越高。

(1)当pH=4时,在这种土壤中植物往往不能正常地生长,这是因为。(2)如果施用一种能使作物生长旺盛、茎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的肥料,当土壤

的pH在时,植物的吸收率较高。

26.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方法。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

(2)B装置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被称为“万能瓶”。

①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在B装置中装满水后,使氧气从_______口进入(填“a”或“b”);

②若想得到干燥的氧气,可在B装置中加入浓硫酸进行干燥,则气体应从____口进入(填“a”或“b”);

三、简答题

27.课外活动中,小红将稀盐酸加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小强将稀盐酸加入盛有K2CO3溶液的试管中,有气体生成。反应结束后,两同学把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的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以下问题:(1)废液缸中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

(2)通过分析废液缸中的现象,你认为小红实验后的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___。

28.氯化钙在生活中常用作干燥剂、融雪剂,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防冻液等.某工厂以石灰石为原料生产二水氯化钙(CaCl2?2H2O)的流程如图.原料石灰石中含有杂质主要是MgCO3、MgSO4和Al2O3.

(1)加入BaCl2除去的杂质离子是_____________;

(2)检验“滤液”酸碱性,如果显碱性,还需加入适量的_________(填化学式)提高产品纯度.

29.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兴趣小组最初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进行实验。(1)加入CaCl2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2)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此方案很容易引入新的杂质,

请写出固体物质B中杂质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同学们继续探究后又提出新的方案:将混合物溶解,若滴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

为止,则既能除去Na2CO3杂质,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在一定量的待测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已知质量分数的碱(或酸)溶液,直到酸、碱正好完全反应,根据消耗标准碱(或酸)溶液的多少即可求算出待测酸(或碱)溶液的质量分数。右图为某次测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所滴加的某标准溶液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图。

(1)根据右图曲线可以判断实验中是向________(填“酸”或“碱”,下同)溶液(待测液)中滴加________溶液(标准液)。

(2)在这次测定中,为了指示中和反应刚好完全,用酚酞作指示剂,即在待测溶液中先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中和反应正好完成。(3)如果实验中使用的酸是硫酸,碱是氢氧化钠,且待测液和标准液的密度均以1.0g/mL 计。若测定中取用待测液25mL,标准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5%,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待测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31.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2.5g石灰石样品,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1)将石灰石样品研碎的目的是。

(2)12.5g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m= g.

(3)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2.小明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下图1),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小明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下图2的实验,他加入的试剂p,结果鸡蛋吐了出来。请判断小明所加试剂p的名称,并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鸡蛋被被吞进瓶内和吐出来的原因。

四、探究题

33.某同学在有关物质间反应实验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产生了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后观察到的现象与预想的不一样,除了产生气泡外,还有不能溶解的物质.

(1)你觉得此时他应如何填写滴加稀硝酸后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沉淀全部溶解.产生气泡”或“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2)事后,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到了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由于前一组同学实验后用自来水洗涤试管,而自来水是含有盐酸电离产生的氯离子的。实验室配制AgNO3溶液时不宜使用自来水,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详解】A、pH小于7的溶液显酸性,所以pH=2的溶液显酸性,选项正确;

B、pH=7的溶液显中性,选项正确;

C、酸性越强,溶液的pH越小,溶液的pH由5变成2,则溶液的酸性增强,选项错误;

D、农作物在中性土壤中生长较好,pH>10的土壤不适种植农作物,因为碱性太强,选项正确,故选C。

2.B

【详解】

A、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导致质量增加,发生了化学变化;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其质量增加是物理变化,与其它变化不同;

C、生石灰和空气中的水反应导致质量增加,属于化学变化;

D、铁钉在潮湿空气中锈蚀,生成了氧化铁,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选B。

3.D

【详解】

A.氯化钠的俗称是食盐,其化学式为NaCl,其名称、俗名、化学式对应不一致。

B.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化学式为:NaHCO3,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名称、俗名、化

学式对应不一致。

C.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其名称、俗名、化学式对

应不一致。

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化学式为:NaOH,其名称、俗名、化学式对应一

致。

故选D。

4.A

【详解】

①由NH3+CO2+H2O═NH4HCO3可知,反应物是三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②由NH4HCO3+NaCl Δ

NaHCO3↓+NH4Cl可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

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③由2NaHCO3═Na2CO3+H2O+CO2↑可知,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属于分解反应。在上述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故选A。

5.D

【详解】

A、碳酸钠能与盐酸和氯化钡反应,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是白色沉淀,故不一定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错误;

B、该组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错误;

C、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和氯化镁反应,与氯化镁反应生成的是白色沉淀,故不一定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错误;

D、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和盐酸反应,且反应生成的物质都是易溶于水的,故有化学反应发生,并且一定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正确;

故选D。

6.D

【详解】

由于氯化钡溶液中即含有氯离子,也含有钡离子,因此生成的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既有可能是氯化银,也有可能是硫酸钡,说明该无色溶液中有可能含有银离子,也有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

故选D。

7.C

【详解】

酸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故选C。

8.C

【分析】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

【详解】

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金属氧化物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是碱与盐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硫酸,氢氧化钠属于碱,与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故③④利用中和反应原理。

故选C。

9.B

【详解】

A、硝酸铵中含有铵根离子,属于铵态氮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否则会生成易挥发的氨气降低肥效,选项正确;

B、根据标签上含氮量至少为34%,化肥中硝酸铵的含量至少为34%÷(28

80

×100%)≈97.1%;

选项错误;

C、硝酸铵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氮肥能使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选项正确;

D、硝酸铵是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选项正确,故选B。10.A

【详解】

A、氯化钠溶于水后,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气球没有明显变化,符合题意;

B、铁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氢气,会使气球膨胀起来,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溶于水能够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气球膨胀起来,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能生成大量的氧气,会使气球膨胀起来,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C

【详解】

A、标签正对手心,防止标签被污染,手不接触试剂,手不会被腐蚀,故A错误;

B、滴加液体,胶头滴管应悬空正放,防止原试剂瓶中试剂受污染,故B错误;

C、瓶盖倒放在桌面上,防止瓶内试剂污染,图中操作合理,故C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应注入水中,可使稀释放出的热量及时散失,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酸液飞溅,图中试剂加入顺序不合理,故D错误;

故选C。

12.B

【解析】

13.D

【分析】

根据题意,物质X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明显变化;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遇石蕊溶液变红色,结合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无明显变化;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与碳酸钠溶液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选项错误。

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4.A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

A、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K2CO3溶液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Na2CO3能与适量硝酸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点睛】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B

【详解】

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NaCl 液,故鉴定出各物质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③④或②①④③。

故选B。

16.(1)乙(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详解】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产生大量的白雾,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故溶液质量会变小。故填乙;

②随着放置天数的增加,浓盐酸的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17.(1)①(2)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详解】

(1)榔芋皮上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皂角素,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可选用上表中醋酸来涂抹止痒,这是因为醋酸能和皂角素反应.

故填:①.

(2)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可以用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制取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

18.CaO + H2O = Ca(OH)2Ca(OH)2

【详解】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石灰乳是氢

氧化钙,化学式为Ca (OH )2。

19.浓硫酸 水

【解析】

【详解】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顺序颠倒,那

么水会浮在水面上,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

故答案为浓硫酸;水.

20.热量 CaO + H 2O === Ca (OH )2

【详解】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过程会放热,从而将鸦片焚毁,故填热量;

生石灰就是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 + H 2O = Ca(OH)2。

21.(1)6HCl+Fe 2O 3═2FeCl 3+3H 2O ;(2)2HCl+Fe ═FeCl 2+H 2↑.

【详解】

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先是表面的铁锈---三氧化二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当铁锈完全反应后铁与稀盐酸接触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氢气,反应方程式分别是:6HCl+Fe 2O 3═2FeCl 3+3H 2O ;2HCl+Fe ═FeCl 2+H 2↑;

故答案为(1)6HCl+Fe 2O 3═2FeCl 3+3H 2O ;(2)2HCl+Fe ═FeCl 2+H 2↑.

22.紫色石蕊;红.

【详解】

如果实验室没有pH 试纸,又要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可选用紫色的石蕊试液进行实验,该试液从紫色变成红色,能确定其呈酸性.

故答案为紫色石蕊;红.

23.不溶 42242NaOH+CuSO Cu(OH)N =a SO ↓+

【分析】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

【详解】

(1)查Cu(OH)2的溶解性:氢氧化铜不溶于水。

(2)CuSO 4与NaOH 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2422NaOH+CuSO =Cu OH +Na SO ↓。

24.3HCl+Al (OH )3═AlCl 3+3H 2O CO 2

【详解】

(1)氢氧化铝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 (OH )3+3HCl ═AlCl 3+3H 2O 。

(2)纯碱或小苏打等能与乳酸等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 2。 25.(1)栅栏最窄,营养元素的吸收率最低 (2)6-8之间均可

【分析】

(1)根据土壤的pH 和植物吸收营养元素的关系。栅栏越宽,营养元素的吸收率越高,进行解答。

(2)根据(氮浓绿,余两抗)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的肥料是K ,P ,依据题意图示的信息解答。

【详解】

(1)根据土壤的pH 和植物吸收营养元素的关系。栅栏越宽,营养元素的吸收率越高,当pH=4时,土壤显 酸性,在这种土壤中植物往往不能正常生长,这是因为:因为土壤酸性较强时,氮、磷、钾元素的吸收率低。

(2)根据(氮浓绿,余两抗)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的肥料是K ,P ,当土壤的pH 在6~8时,植物的吸收率较高。

【点睛】

土壤酸碱性影响农作物营养元素的吸收,在中性或接近中性时作物吸收营养元素的吸收率最高。

26.锥形瓶 a b

【详解】

(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若用B 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可在B 中装满水后,使氧气从口进入短管,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

(3)洗气应该长进短出,若想得到干燥的氧气,可在B 装置中加入浓硫酸进行干燥,则气

体应从b口进入.

故答案为(1)锥形瓶;(2)a;(3)b.

27.(1)CaCO3(2)CaCl2、HCl

【详解】

(1)将两者实验的废液倒在一起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一定是氯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

(2)由分析可知“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的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因为“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的气泡”,则一定有盐酸;“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含有钙离子;则小红实验后的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aCl2和HCl;

28.硫酸根离子HCl

【详解】

(1)钡离子能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加入BaCl2除去的杂质离子是硫酸根离子;

故填:硫酸根离子;

(2)检验“滤液”酸碱性,如果显碱性,还需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提高产品纯度,盐酸中的溶质是HCl.

故填:HCl.

29.过滤CaCl2Na2CO3 +2HCl=2NaCl+H2O+CO2↑

【详解】

(1)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加入CaCl2溶液后,分离除去沉淀A的实验操作方法是过滤.

(2)氯化钙溶液是过量的,固体物质B中杂质的成分是氯化钙,其化学式为:CaCl2.(3)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答案为(1)过滤(2)CaCl2;(3)Na2CO3+2HCl═2NaCl+H2O+CO2↑.

30.碱酸红色刚好褪去 3.6%

【分析】

【详解】

(1)根据图中曲线可以判断实验中是向碱溶液(待测液)中滴加酸溶液,因为pH逐渐减

少,故答案为碱;酸;

(2)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即在待测溶液中先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若看到碱溶液的红色刚好褪去,则证明中和反应正好完成;故答案为碱溶液的红色刚好褪去;

(3)消耗掉的H 2SO 4质量:24.5mL ×1.0g/mL=24.5g

消耗掉的H 2SO 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24.5g ×4.5%≈1.1g

设待测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

24

2422NaOH

H SO Na SO 2H O

809825mL 1.0g /mL? 1.1g

8025mL 1.0g /mL?=98 1.1g

x x +=+?? x =3.6%。

答:待测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

31.(1)使碳酸钙反应完全;(2)4.4;(3)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

3

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100

444.4g

x ↑ 100:44=x :4.4g

x =10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0g 12.5g

×100%=80%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详解】

(1)将石灰石样品研碎增大了石灰石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能使碳酸钙反应完全。 (2)由图可知,加入100g 稀盐酸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最多,即碳酸钙完全反应,加入50g 稀盐酸时,生成了2.2g 二氧化碳,所以12.5g 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即m 的数值为4.4。

(3)详见答案。

32.试剂p 为稀盐酸(或稀硫酸等);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使瓶中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压把鸡蛋压入瓶中;碳酸钠和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使瓶内压强高于外界大气压,瓶内气体将鸡蛋吐了出来.

【详解】

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瓶内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鸡蛋进入瓶内.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使瓶内压强增大.可以加入的试剂是稀盐酸或稀硫酸,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使瓶内的压强增大,蛋被吐出。

33.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AgNO3 + HCl = AgCl↓+ HNO3

【详解】

(1)碳酸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碳酸银沉淀,碳酸银属于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另外,小明还观察到有不能溶解的物质,所以滴加稀硝酸后的实验现象为: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2)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为:AgNO3+HCl═AgCl↓+HNO3.故答案为(1)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泡;

(2)AgNO3+HCl═AgCl↓+HN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