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闪电战理论

纳粹德国闪电战理论
纳粹德国闪电战理论

纳粹德国闪电战理论

闪电战,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闪击战三个重要要素:奇袭、集中、速度。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首先并且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是以装甲部队为决定性力量,制空权为前提,不顾侧翼暴露的危险,向敌人后方做快速,大胆的袭击。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它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通讯中心,并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然后使用大规模坦克集群快速冲锋,彻底摧毁敌军由空军轰炸而混乱的阵地。闪电战就是将奇袭、快袭集中一起,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闪电战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事战略的基础。这理论要求在敌人未来得及完成动员和展开本国武装力量之前,用几个月或者几个星期的极短时间内夺取战争的胜利。闪电战理论是德国帝国主义毫无限制的扩张目的同达到这些目的的现实能力之间不能相适应的表现。德国力求以闪电形式的突击逐个粉碎敌对同盟各国,竭力避免持久战。闪电战理论最重要的原则是:先于敌军迅速集中和展开作战部队,保障战略的突然性。实施最强大的首次突击,以便在初期交战中即取得决定战争结局的决定性胜利,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进攻方向,以包围与合围的方法歼灭敌人武装力量。

运用包含装甲部队、机械化步兵与炮兵,以及空军优势火力,于作战层面进行高度协同攻击。

扰乱敌人的部署,迫使对方改变正面武力,甚至达到使敌军在兵力组织与分配上自乱阵脚。

以侧面迂回方式,隔开并切断他们的兵力。

阻扰他们的后路。威胁他们的后路,使其与基地之间丧失联系与补给。

讲求速度。

闪电战的基础是机械化,前提是制空权,在于空,坦,步的协同配合,战术在于一点两面。找到突破点,由炮兵打开缺口,装甲集群进入缺口并发展战果,机动步兵跟进。找到突破口的两翼,空军打开缺口5-10分钟后,装甲集群随后攻击,后面紧随机动步兵。迅速破坏掉敌指挥中心,通讯枢纽,交通枢纽。陷敌于瞎子、聋子的局面,并配合正面部队迅速合围敌主力步兵集团。飞机、坦克和机动步兵速度都很快,火力也够。但前提是要保有制空权,然而德国后期遇到了拥有空中优势的美国空军,无法使用闪击战。另外此战术对后勤依赖度非常高,一旦汽油和弹药粮食供应不上,就会被歼灭。(例如战争后期,德军发起的“突出部战役”就遭遇了这种情况。使得德军无功而返,并没有更多的装甲部队去抵抗盟军的攻击)

战术层面

由于闪电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无比的威力,因此在大战结束之后即受英美等军事学者热烈研究,在战术上勾勒出一个详细的面貌现已不是难事。关于战术上的细节,根据各家的说法,综合整理一个对闪电战的全貌概述。“闪击战”大略可略分以下几个阶段:

集结

意即在攻击发起前夕,将兵力彻底集中于一个狭窄的正面上。由于该战术需“形成重点”(Schwerpunktbil dung)之故,真正的攻击正面还会比集结面更窄。

展开

为了突破后维持必须的冲力,机械化部队将会成梯次纵深部署。

突破

使用形成重点后所造成的压倒性优势武力,以决定性的冲击力突穿敌人战线。突破的任务一般交给战车部队担任,战车部队将以营或连级单位组成“宽椎型”(Breitkeil 倒三角形,德军战车部队最常使用的攻击队形)或者“椎型”(Keil正三角形)进行突破。不过若想保留装甲兵的实力以供往后作战计,亦有将突破任务交由步兵担任,待步兵突穿后装甲兵才由缺口投入,接着机动向敌后挺进以扩张战果的事例。

突穿

此阶段是突破之延续。在完成突破之后,装甲部队主力以及其他机械化支援单位会穿越打开的缺口,并进入敌人战线开始向敌后深入。此时各部队指挥官会在部队先头,以其自身之观察掌握全局并随时将敌情向后回报。突进纵队中除了战车外,尚会编入战斗工兵、装甲步兵以在任何情况下对前进中的战车单位提供支援,他们通常都乘坐在半履带装甲人员车辆上,战斗工兵则携带各种器材甚至架桥装备以克服一切天然或人工障碍物。

击虚与钻隙

突破时期结束,开始全速向敌后方做大纵深的突进。这样的做法扬弃了传统的向两翼席卷的战法,不过这算是法国人所创的较快捷的方法。

一旦通过突破口后,各纵队即成扇形展开,沿着若干向前延伸的平行道路向前分散推进,以避免交通壅塞现象发生。先头通常由侦蒐部队组成的前卫尖兵,他们在前方或侧翼上搜索前进,进行寻找开放道路、侦测敌情,并提供预警并抢占如制高点、桥梁等重要战术要点。突进纵队便会依照他们的情报,选择适当、无敌方顾虑的路线前进。面对敌人时,如无须做战斗时则尽量避免,选择绕开,尽可能采取迂回渗透的手段,只有在没有办法的情况才实施战斗。至于绕过的敌人则由后续部队赶上肃清之。由于持续不断的运动,战斗时将以机动炮兵或申请战术空军火力支援攻击。这支深入敌后的机械化大军并不顾虑逐渐延长的暴露侧翼,因为快速的机动将提供他们足够的保护。如非得已,突进部队将不会离开道路做越野运动,因为这会产生不必要的延误。在领先挺进的装甲部队后面则是机械化步兵部队,以填补装甲部队推进后产生的空隙,后面才是徒步运动的一般步兵师。机械化部队的补给车队也沿着同一条交通网以追赶战斗部队。为了要在少数可用的道路上运动上千辆的车辆以维持其攻势的高度动能,因此交通管制亦将格外重要,工作也极端复杂。

席卷

这是“闪电战”最后一个阶段。整个突进部队将以敌人的交通线为目标,进行分割并包围遭孤立的敌军主力。除了1940的敦克尔克包围战是利用英伦海峡进行单翼包围外,几乎二战所有的“闪电战”皆是以两翼进行包围作战。待双钳合围后,剩下的工作就是围歼包围网内的敌人。此工作通常都交由步兵部队担任,装甲部队则从前线补给整合战力后再继续往下一个目标推进。

1939年9月1日4时45分,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

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国装甲部队与空军构成的快速纵深挺进力量,将陈旧庞大的波军迅速撕裂、合围,至10月5日,波兰战役即告结束。波军6.6万人阵亡,20万人受伤,69.4万人被俘,而德军仅伤亡3万余人。

二战初期,希特勒基于上述理论,主张先发制人,集中陆军和空军,象漆黑的夜里突然闪电一样地打击敌人,攻势凌厉,似乎无往而不利。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他用闪击战占领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兰西等国。具体是27天内征服了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1941年他再次用闪击战进攻苏联,但在苏联人民的坚决抵抗下,最终遭到了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随着导弹核武器的发展,闪击战仍被超级大国视为一种有效的战争样式。

闪电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国人富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提出的关于机械化战争的理论。装甲车辆的出现,以及内燃机广泛运用于战争,导致陆战产生根本性变革。军队的运输能力,行军速度,防护能力,突击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所以军事指挥、战略战术也必然将随之发生变化。富勒提出组建以坦克为核心的,由职业人员组成的小型精干的机械化装甲部队,集中灵活机动、防护力强、火力猛烈的特点;强调发挥装甲快速机动能力,像火灾初起时就扑灭火灾一样,在敌人尚未准备好的时候就通过迅速坚决的行动,攻占战略要地或切割敌人的防御;以瓦解敌人的士气,迫使敌人屈从于己方的意志为目的,而不是像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那样强调从肉体上消灭敌人。富勒的机械化战争理论可视为闪电战战术的理论雏形。

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的古德里安和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等军事家进一步发展了机械化战争理论,提出了装甲部队必须独立编成,并集中运用的原则,而不是分散配属给步兵部队。这期间,纳粹德国和苏联开始出现较大规模适应的机械化作战编制,各国普遍装备了坦克和各种装甲战车,并且在作战构想中开始运用坦克、飞机、步兵和炮兵的协同以达到快速致胜的目的。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的序幕,德国充分运用其在航空兵、装甲兵上的优势,快速突破波兰部队的防御后纵深迂回到波兰防线的后方,分割包围了大批波兰部队。合围中的波兰军队不仅丧失了补给和通讯交通,而且由于战线后方被占领,失去了退却到国土纵深休整补充的能力,因而大批被德军俘虏。仅仅28天后,波兰首都华沙被攻克,36天后,波兰有组织的抵抗被完全粉碎。

波兰战役被视为闪电战的开山之作,其后德国入侵挪威和比利时、荷兰、法国都采用了类似的战术,即大规模集中运用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与航空兵和伞兵高度协同、实施突然攻击、快速突破、纵深迂回包抄。从而在精神上瓦解对方的战斗意志,这种作战形式被称为“闪电战”。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时也采用这种战术,在初期取得很大战果。

闪电战的最大弱点有二:

与留在后方的敌军部队只要没有被完全消灭,容易向后方发动反攻。

由于闪电战的快速进军,补给线一夕之间被迅速拉长,一旦补给跟不上,前方部队容易成为强弩之末,攻势停滞,就可能受到反攻。同时,补给部队也容易受到反攻力量攻击。

如果游击战、反击战和巷战使用恰当,则可能克制闪电战。

闪电战的要素都严格遵循了所有的战争准则,这也是它如此成功的原因。

集中使用装甲部队

高度集中的强大火力,快速机动能力,还有迅速推进时的强大生存能力都使装甲部队远超过以前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中出现过的任何部队。它使得骑兵显得完全过时,使步兵在开阔地上显得万分无助,除非他们大量装备有效的反坦克炮。但是反坦克炮正是作为对闪电战的回应才发展起来的,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尾才逐渐成熟。德国的坦克部队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他们被认为是精英部队而被配以最优秀的士兵和指挥官。德国的坦克是第一款能真正有效投入战斗的坦克。除了坦克,机械化步兵能够与坦克一起推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保护以远离来自敌人步兵和反坦克武器的威胁。当步兵的战斗车辆不能得到满足时,步兵经常会搭乘在坦克上前进。

大规模精准的空中支援

空中轰炸的高效准确和毁灭性把炮兵远远甩在了后面。同时炮兵也无法跟上坦克的推进速度。所以除了普通的炮兵外,德国军队还装备了大量的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它能够迅速有效的消灭坦克推进道路上的障碍(如炮兵,防御工事,步兵集团,桥梁和护卫车队等)。

伞兵是另一种形式的空中支援,他能够快速占领指定目标而不是破坏。在闪电战中他们的常见任务是抢占重要桥梁,以防止敌人破坏他们,并使坦克能够不受拖延的快速抵达并通过桥梁。

无线电

当法国在1940年时甚至还没有装备无线电时,德国就已经在每辆坦克,每架飞机,甚至每个作战单位上都配备了无线电。这使得德国的指挥官们能够高效率地掌控他们的部队,并使得他们的空中力量更具效率和破坏性。无线电使得德国的闪电战指挥官们能够与他们的部队一起快速推进,并亲眼观察战场,充分掌握战场形势的瞬息万变从而更好地运用他们的部队,而不是站在地图前坐失良机。无线电也让德国的高级指挥官能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有效地掌控庞大的机动部队,使大规模的协同作战和高效率的统一指挥成为可能。

灵活性

德国装甲指挥官不用去死搬命令按照特定的路线行军。他们高度的机动能力和反应快速的空中支援赋予他们足够的战术自由,这使得他们能够犹如洪水泻地般选择抵抗力量最薄弱的路线推进,或者通过他们强大的坦克炮火力和空中支援来打开一条通道。这同样能够使他们遭受尽量少的伤亡,从而保持他们高效迅猛的穿插并向更深处推进。

主动权和突然性

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快速推进部队的惊人的速度和力量和对敌领土的狂轰滥炸能够轻易地使敌人陷于休克状态。持续的突然袭击会带来更大的毁灭性破坏,正如德国人在战争中做的那样。他们快速包围大规模的敌军,切断他们的补给线,使敌军瓦解和失去斗志。

简单明了

闪电战没有任何复杂晦涩的东西。它是一个简单的战术,现代武器的革命——坦克,飞机,无线电,使得它的实行成为可能。正是由于其他武器和战术的融入,使它有了质的飞跃。也正是因为有了拥有骑士精神的指挥官像古德里安和隆美尔,有了经过严格训练拥有战斗经验的士兵,有了出色的武器如四号坦克和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德国才能够通过闪电战取得惊人的胜利。

空中优势

这个因素处于从属地位,但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敌人拥有空中优势,那闪电战就不可能实行了。就如隆美尔和其他德国指挥官在战争后期所面对的局面。

后勤

这是另一个关键的从属因素。德国正是由于忽视了这个因素,而最终使部队陷入瘫痪。德国人善于在相对较小的范围,较短的时间和良好的天气条件下发动闪电战,如入侵波兰,法国,南斯拉夫和希腊。但是当1941年他们进攻苏联时,苏联巨大的纵深,糟糕的道路情况和恶劣的天气使他们在后勤上的缺陷显露无遗。由于缺乏足够的卡车,德国人还在大量使用骡马作为运输工具,这使得他们的步兵和补给跟不上坦克的推进速度。运输机本来也能对部队的后勤保障起到帮助,但是在对克里特岛的空降作战中德国损失了很多运输机,后来为避免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整支部队投降而进行的自负且无益的空投援助的行动中更多的运输机白白损失。

除了传统的对行进中的部队的食物,水和弹药的补给,坦克还需要大量的燃料和零部件。这个问题随着战争的进展不断加深,并使德国的装甲部队陷入瘫痪。德国后期的坦克,虎式和虎王重型坦克在技术上非常复杂,比早期的坦克需要更多的燃料。很多重型坦克的损失都是由于机械故障和燃料不足,而非敌人的炮火。所以闪电战需要的不只是坦克,还需要它们有极高的可靠性,足够长的行程,并且伴随有各种辅助卡车。德国忽视了战争华丽舞台背后所需要的幕后支持,因此遭受了惨重的惩罚。

历史渊源德军步兵战术

很多人谈论二战德军的闪电战的时候,往往和坦克联系在一起,似乎是机械化战争理论的出现和发展导致了“闪电战”理论的形成,然而,实际上闪电战的出现早于任何机械化战争理论,现代意义上的闪击战,是在20世纪初,由德国军事家冯。施里芬提出的。“闪击战”是由“闪电”和“战争”两个词组合而成,是形容行动犹如闪电一样迅速,给敌以措手不及的迅猛打击。其实质是利用攻击的突然性、兵力兵器优势等因素,从战争刚开始时就给敌战略第一梯队(掩护部队)以决定性杀伤,然后向敌国腹地迅猛进攻。在敌人动《闪击战》

员和使用其军事和经济潜力之前,将其粉碎。

德军根据此理论,在一战前就制定了大名鼎鼎的“施立芬计划”。按照施立芬计划,在战时出动5个集团军穿过比利时,5支大军齐头并进,其右翼进攻速度要快,左翼速度比较慢,这样当右翼包围巴黎的时候,左翼部队就可以对试图救援的法军主力以逸待劳。而预计法军主力在开战后将全力进攻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在这里仅仅有第六和第七两个集团军,施立芬的目的是利用右翼的快速战略迂回,就像一闪旋转门一样把法军主力消灭在野战中。因此,在行动中,德军作战的核心思想是包围战,既不断向敌军侧翼迂回,遇到不易攻击的目标便绕过。这样可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搅乱敌军的防御体系。在这一阶段,骑兵是德皇威廉二世最给予厚望的部队,因为在普法战争中,骑兵的迂回作战就为歼灭法军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德皇很希望能把那次战争简单的重演。但是,此时的欧洲毕竟不同于1870年的普法战争。新式火炮和机枪的大量应用导致进攻方面对的阻力大为增加,而此时德国仍习惯用增强进攻兵力的密度提高进攻效率。在第一次伊普雷运河战役中,德军士兵在协约国军队的机枪和训练有素的英军步兵射击下尸积如山,很多英国战地记者对德军士兵的印象就是他们是机器人,在战场上毫无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对于德国来说,如此惨重的伤亡使得他们称此次战役为:无辜者的大屠杀。

事实上,德军士兵的战术素养很高,只不过对于那些作为旋转门门板的士兵,除了向前冲击毫无选择,对于资源匮乏的德国而言,停下就代表着坐以待毙。而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同法军主力周旋的第六军和第七军的战士,却表现了很大的灵活性。他们不断派出连排级别的小部队向敌军侧翼渗透,并且通过这种渗透袭扰敌军的进攻节奏。下面的一个小战例就很能说明问题。

1914年8曰20日,一个法军步兵连参加了对阿尔萨斯的一个山脊的攻击。进攻路线是一个曲线,在法军向进攻发起线前进的时候,德军小部队利用树木的掩护,向两侧渗透。当法军跨过曲线的底端。德军的交叉火力就开火了,此时一个法军排长命令手下人以散兵线向山顶冲锋。由于越向山顶接近,队形越密集,法军的伤亡也越来越大,更多的法军士兵也就暴露在德军火力下。根据平时的训练,法军开始蹲姿进行还击。但是在短短几分钟后,法军的凝聚力就荡然无存。他们发现敌人的火力来自四面八方,因此不少人认为保命成了更实际的问题,因此一些士兵开始不听命令后退,随后变成了全线溃退。那个年轻的连长很快发现只有他一个人在交叉火力中。在战斗结束后,他沮丧地对自己说:“1870年又开始了。”然而,尽管德军左翼拖住了法军主力,但右翼的进攻还是被遏制了,双方开始了堑壕对峙。在那个时代,勤奋的防守者很容易取得上风。由于日复一日地增强防御体系。一战西线的堑壕体系往往达到3条主壕之多。在第一道主壕之前,还包括掩体,碉堡,等火力支撑点。更外则是铁丝网,鹿砦和chevaux aux frises(好像是法军特有的障碍物)。数百门大炮和机枪组成的火力形成了数公里纵深的“无人区”,而且随着更多机枪火炮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无人区日复一日变得几乎不可能突破。

战术思想变化

在最血腥的堑壕战--凡尔登战役结束后,德军内部开始反思以前对坚固堑壕体系的突破造成的伤亡太大。首先,部队在突破无人区的时候,要遭受敌人非常密集的火力,而既便到达敌军堑壕,筋疲力尽的部队还要同敌人进行白刃战,就算部队很幸运地攻占了敌人的阵地,一旦后继部队未能跟进,则前方部队很难有自主作战的能力,很容易被敌军预备队赶出所占阵地。另一方面,步炮的协同也有很大问题,之前的炮火准备,是在严格按照时间表和作战计划实施的,(二战苏军也还是如此)一旦步兵进攻节奏跟不上时间表,炮火的准备很难对步兵提供有效的掩护。

针对这些缺点,德军改进了它的步兵装备。这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装备是火焰喷射器的出现,在1915年冬季,德军的单兵装备还基本是步枪和刺刀。这种武器在堑壕战中显得笨重且效率不高,而火焰喷射器则可以让小部队获得相当的面杀伤手段,在打扫战壕的时候,使守方很容易处于不利地位。另一种新式武器是克虏伯开发的37MM炮,这种炮很轻便,突击部队可以利用它近距对付敌军的火力点。战术的改进首先是来自炮兵,炮兵弹幕徐进射击的发明,使得敌军不容易向被进攻的阵地投入增援兵力。其次是迫击炮大量应用,直射火力打击不到的堑壕变得不再安全。

以上这些对“突击群战术”奠定了基础,不过,最终这种创新还是来源于实战中的下级军官。在Argonne 和V osges(凡尔登战役结束后的战斗)的战斗,对Rohr 上尉的战术思想影响很大,后来此人提出了渗透战术的原则,并得到了德军高层的重视,当然很多下级军官都在考虑类似的战术,其中比较有名的是124 步兵团的埃尔温,隆美尔中尉。“突击群战术”又称“渗透战术”(Stormtroop tactics),其核心是利用小的作战单位,利用对方防御的间隙和接合部,渗透到对方的防御

体系当中,打击重要目标,切断交通线,割裂防御部署之间的关系,为正面的攻击创造条件。根据这个思想,在进攻发起前,先经过密集的炮火覆盖,接着在弹幕徐进的掩护下,德国派出数支精良的小分队,即所谓“强击部队”或者有人译为“突击部队”或者“风暴部队”的。这些部队在突破无人区的时候可以交替掩护,并绕过敌军火力支撑点,迅速通过敌军防御部队的间歇突破到敌军纵深,切断敌军通讯。而后大部队才发起攻击。

由于在这种战术中,强击部队要突破敌军防线并在缺乏支援的情况下作战,因此他们的装备和战术都与之前的德军步兵有很大不同。首先是强击部队里有前进控制官,他的作用是利用电话(用无线电的很少)同本方炮兵进行密切联络,不再按照既定时间表而是实际需要为强击部队提供炮火支援,当然电话的作用距离是很有限的,因此他们更多的是使用信号弹和信号火箭指示目标。此外,强击部队除了战斗部队和协调官以外,还有工兵,基本的后勤医疗单位,以及通讯部队。实质上他们是一支袖珍的合成部队。其次,强击部队的武器已经不在是一律的步枪加刺刀了。他们装备了手榴弹,手枪,短刀,还有尖形铲。如果是军士,还有轻重机枪,一个榴弹发射器,一个轻迫击炮,一具火焰喷射器。此时,强击部队的体制也变成了分队,分队的士兵基本装备不再是步枪而是伯克曼MP-18冲锋枪,一个分队就拥有完整的步兵火力配系,可以坚持独立作战。

突击群战术

对于英法等西方军史学家而言,突击群战术又被他们称为“胡蒂尔战术”。这是奥斯卡·冯·胡蒂尔(Oskar von Hutier)将军(1857-1934)在一战中对突击群战术的应用最为成功,尽管他对这种理论的发展没有任何直接贡献。胡蒂尔生于一个军人世家。他的祖父曾经和拿破仑战斗过,而且他的父亲也在1870-1871年间参加了普法战争。埃利希·冯·鲁登道夫,德国军队的第一军需总监则是他的表兄弟。在里奇特费尔德士官学校受训时,胡蒂尔即被保罗·冯·兴登堡视为一位非常有前途德军官,这是他军事生涯中最早的亮点。在士官学校毕业后,他进入总参谋部并随后交替担任参谋和前线指挥官两种职务。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行,胡蒂尔首先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中于冯·布洛的第二集团军中担任职务,负责指挥第一近卫步兵师。1915年4月,他调往东线在艾克豪恩的第十集团军中指挥第二十一军。1917年1月,胡蒂尔被指派指挥位于里加以南多瑙河一带的D集团军,以便在三个月后指挥第八集团军。正是在指挥第八集团军期间,胡蒂尔建立了使其留名战史的声望。

在里加战役中,胡蒂尔面对的是俄国帕尔斯基将军指挥的第12集团军,编有161,000人、火炮1149门,机枪1943挺。而第8集团军下属3个军,约6万人,火炮2000门,机枪2000挺。1917年9月3日,胡蒂尔的军队占领了里加。到3天后战役结束,第八集团军以4000多人的损失造成俄第12集团军2.5万人的损失,并推进到里加湾海岸。9月6日,胡蒂尔因其杰出成就荣获著名的“蓝马克斯”勋章。不过,这种突击群战争登峰造极的要数德军在1918年在西线发动的春季攻势,西方军史学者称为“和平攻势”。在这次战役中,胡蒂尔指挥新编第十八集团军,充当于1918年3月由鲁登道夫发动的德国大规模春季攻势的先锋部队。参加攻势行动的部队有三个集团军,北面是冯·贝洛将军的第17集团军,中间是冯德尔马维茨将军的第2集团军,胡蒂尔的第18集团军位于最南侧。3月21日,胡蒂尔指挥5个军、27个师沿着索姆河两岸向海岸进击,同时向北和向南展开,获得了蔚为壮观的初期成果。他所直接面对的敌人是英国将军休伯特·高夫指挥的由12个师组成的第5集团军。通过再次充分使用渗透技巧,他的军队捕获了

50,000俘虏并非凡地推进了60公里。他的军队移动的如此迅速以至于负责侧翼的其他部队被远远的抛在后面。两天后,他被皇帝迅速授予橡叶奖章。不过这时胡蒂尔的推进已经开始减缓并最后在日益增强的英法军队的抵抗面前停顿下来,这主要是因为难以通过古老的索姆河战场保证补给。3月27日,胡蒂尔向法国首都进行了一次最深入的挺进,他部下的几个师攻占了距离巴黎约32英里的蒙迪迪埃镇。4月4日,他被迫停止于蒙迪迪埃和莫勒伊以西。胡蒂尔进攻的停止暴露了“突击群战术”的一大弱点,就是对后勤补给要求比较严格,由于强击部队实质上是小规模合成部队,它对于后勤的物资也不是单一的步兵为主的传统部队所能比拟的。而此时的德国,他们不可能继续维持攻势所必须的后勤补给。

机械化闪击战

突击部队的存在源于对进攻速度的渴望,由于强击部队的进攻速度总是快于友军,因此他们需要自己的突击和掩护部队。在古德里安组建装甲军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装备两种坦克,一种是突击用的,另一种则是支援型的,前者成了III式坦克,而后者成为IV式。

在坦克等机械化战争装备的推动下,战场上的机动不再局限于人和马的速度,因此突击行动的突然性大大提高,以坦克为主构成的装甲机械化部队不仅具有猛烈的火力,而且,能实施快速深远的纵深机动作战。这种将强大的打击力迅速作用于敌,使其抵抗和防护都变得无能为力的“坦克战”,是以往战争所无法比拟的。飞机呼啸而至,象冰雹般连续投弹,摧毁、杀伤、破坏敌工事、设备及有生力量;在这咄咄逼人的火力攻击之后,装甲机械化部队突然出现,在敌尚未从巨大的心理震撼中恢复之时,以催枯拉朽之势,扫荡敌阵地,直插敌纵深,物质的摧毁与精神的威慑双管齐下,成倍地增加了打击强度,迅速地赢得战役胜利。实际上,坦克集群和风暴部队的作用是一样的,只不过它的机动性,火力,和防御力远非步兵可比。因此二战初期对法作战中,几乎同样的战略,德军就得到了和一战完全不同的效果。

编辑本段折叠空间“时间就是军队”,“时间就是胜利”,争取时间和夺取空间是军事对抗的重要内容。在时间上先敌一步,可以得先机之利。在“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军仅3个星期即在苏联境内推进纵深达400~600公里,其成功的原因是: (1)“适时”;

(2)出人意料的主攻地点;

(3)欺骗活动;

(4)新的坦克“战术”。

(5)陆军拥有优势空中支援

德军闪击战应用军事科技的新的优势,依靠坦克集群的快速突击,以及飞机的空中火力和纵深机降、伞降的高速配合,形成威力巨大的现代“撞城锤”。由于时空关系的改变创造的新的作战理论,产生了时人难以想象的作战效能。

最大冲击力

《孙子兵法》进攻战的一个重要思路是——以极快的速度突袭敌军,致使敌军未反应过来就以取得约半数的胜利。书中写道:“进而不可御者,速也。”并对快速产生的冲击力作了至美的比喻:“激水之急,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根据战争力学理论,军队战斗力取决于兵力、机动力和冲击力,而机动力和冲击力的大小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快,冲击力也就越大。二战初的闪击战依靠装甲集团高速度、大纵深的突袭,产生的冲击力在军事史上堪称空前的。

精神力转化

在闪击战理论中,精神对作战的胜利可谓是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从西方的克劳塞维茨到东方的毛泽东,许多杰出的军事家都十分关注作战突然性,指出突然和不意,可以弥补兵力的不足。其二为震慑。美军在伊拉克战争的作战计划之一名为“震慑”行动,其实在闪击战的设计中,“震慑”正是希特勒、古德里安等追求的效果。二战时德国发起闪击战时其坦克数远不如英法联军,甚至被称为“穷人的战争”,然而“穷人”打败了富人。在西线闪击战中,法军大批部队被震慑住,法国战士丧失了作战意志,被俘人员竟多达150万。

编辑本段闪击战的克星为什么闪击战在二战初期产生了巨大威力?为什么二战中期的闪击战又均以失败而告终?

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顶点理论认为:“胜利常常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顶点”。这个“顶点”,主要指的是作战强度和作战限度。由于顶点的存在,发起进攻的强者,到达顶点后,便会逐渐由强变弱,防御的弱者,若注意积聚力量的话,将可能逐渐由弱变强。闪击战尽管有突然性和高速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但毕竟这个冲击力有个极限,终究有个顶点。战争的最终胜负并不是单单取决于冲击力,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的要素。当德军深入苏联腹地,兵临斯大林格勒时,由于战争的非正义性(主要是暴行导致的抵抗)、自然条件的恶劣、后勤补给线的困难,特别是苏联军民高涨的爱国热情、强大的工业能力、正确的战略部署、经过调整并适应德军战术的新型军事理论和逐步装备先进武器的军队,以及美英和中国的支持等,使得闪击苏联的侵略战争在斯大林格勒由“顶点”跌落,从而开始走向失败。

风林火山闪击战犹如中国古代兵法<<孙子兵法·风林火山>>

风林火山(罗马音:Fūrinkazan;日语假名:ふうりんかざん)的概念出自于《孙子兵法》,原典是《孙子兵法·军争篇》: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其疾如风:军队的行动要反应迅速,犹如疾风掠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战胜敌方。

其徐如林:当军队缓慢行军时,犹如静止的森林,肃穆、严整,不惊动敌人,不打草惊蛇。

侵掠如火:当进攻敌人时,要如同燎原的烈火,以锐不可当的攻势结束战斗,取得完全的胜利。波兰闪击战图

不动如山:当军队驻守时,要如同山岳一样,严阵以待,随时做好投入战斗的准备。

难知如阴:当军队隐蔽时,要像阴云遮天不见日月星辰一样。

动如雷震:当军队行动起来,犹如雷霆万钧,勇猛迅捷,使敌无从退避。

纳粹标志全解

纳粹:从字面上解释,其实是一个褒义词:“收纳精华”。不知道什么原因,前人把“Nazismus”译成了“纳粹”。而纳粹成了一个忌讳的贬义词。 政治上关于纳粹的相关解释: 纳粹主义,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缩写“Nazismus”的音译,意译为“民族社会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希特勒等人提出的政治主张。纳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宣扬种族优秀论,认为“优等种族”有权奴役甚至消灭“劣等种族”;强调一切领域的“领袖”原则,宣称“领袖”是国家整体意志的代表,国家权力应由其一人掌握;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力主以战争为手段夺取生存空间,建立世界霸权;反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恶毒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 纳粹主义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是德国内外矛盾尖锐的产物。当时的德国面临承担战争责任和战争赔偿,以及迁出非德意志人居住地等问题,经济上陷入困境,民族感情遭受挫折。希特勒等人正是利用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绝佳时机,将民族主义演变为民族复仇主义,使纳粹主义得以形成。德国纳粹主义首先把矛头指向国内的犹太人,宣称雅利安—北欧日耳曼人是上苍赋予了“主宰权力”的种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应予淘汰和灭绝。反犹主义得逞后,纳粹主义又主张世界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各民族必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求胜,实行对外侵略扩张,将全世界引向战争和灾难。 纳粹主义是政治投机者可耻地偷换了社会主义的概念,操纵病态的民族主义,演变成的极端化、恶质化的民族主义。纳粹主义自我标榜为“社会主义”,却与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背道而驰,主张通过对内独裁和对外侵略谋求发展,实质是极端野蛮的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必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纳粹主义或国家社会主义指1933年至1945年间统治德国的独裁政治,即“第三帝国”。尽管纳粹通常声明支持极权民族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形式(与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相反),但纳粹主义通常与法西斯主义有关联。 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国家社会德国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或缩写为NSDAP)这一政党的领袖。这一时期的德国也称为纳粹德国。纳粹主义也称为国家社会主义(德语Nationalsozialismus)。纳粹主义的信徒称为纳粹。当代德国已取缔纳粹主义,尽管有少量的残余份子仍在德国和其他国家活动,即新纳粹。一些历史修正主义者仍然散布否认和淡化大屠杀及其他纳粹行径的宣传,并努力美化纳粹政权的政策和行为。

驾照理论考试速成答题口诀

驾照理论考试速成答题口诀 1:罚款 一共就2个一个【20到200】、一个【200到2000】。而且没有同时出现过。所以大家只要记住这2个选项选就行了。而且只要选项里有【处警告】的一看题目有【20到200】就选【处警告】就没错! 2:扣车和扣驾照 先说扣车,只要选项里有【扣留机动车】选项的,题目只要是假的 3证没有3证上路的全部扣车。超速50% 酒后驾车的扣执照,还有一个扣执照的就是把自己的车给没驾照和被吊销驾照的人的) 3:15天一下拘留的 自己没驾照,被吊销了,还开车去街上显露去,全部拘留15天;还有逃逸没出大事的最少15天; 4:行车 答题中所有题一个原则——安全,因此怎么做安全就怎么做,遇到题目中有安全两个字的判断题都对,选择题答案中有安全两个字的就是正确答案;同时能让行的都让行,能帮助的都帮助,能避让就避让,只要不抢、不急都对。 5:遇到不好的天气了 在城市里一律开30公里,不管你从机动车道下道还是准备上道全是30公里。在高速上因为危险所以20公里,遇到判断题,只有标明开20公里赶紧下高速是对的其他因为天气不好高速的题全是错的。还有一个没有标志的,城市开30 公路40 看见题目有【同一。。。】的城市50 公路直接选最快的就行了。 6:开车掉水里了 记住赶紧从车里出来就对了,看见打手机的全是错的。其他意外情况,别选【迅速】【用力】【相反】这几个关键字的选项。看见选项里有【松抬】肯定是对的。 7:出车祸了 先救人,先止血,胳膊腿断了,你别管,别给人家复原(不打麻药很疼的)。包关节多包点,包括上下2个关节,脊椎断了,就别管了【三角巾】看见就选。千万别用担架抬人家脊椎断的。看见选项有【屈。。压迫】选项的选就行了。判断看见有【伸直】的直接错误就行了。 8、无标志无灯无警路口 按照让右路——让左转——让直行的顺序判断 9、天数问题 违法的15天,事故的10天。 10、车辆变换位置 都要开转向灯,唯一一个不开的就是进环岛(转盘)。 驾照理论考试试题解析 例1:三角形、黄底、黑边黑图案的交通标志是------ A A、警告标志 B、禁令标志 C、指示标志 例2:圆形、红边、白底、黑图案上加上红杠(少数没有红杠)的交通标志是------ B A、警告标志 B、禁令标志 C、指示标志 例3:蓝底、白色图案的交通标志是------C A、警告标志 B、禁令标志 C、指示标志 例4:白底、黑色字符的交通标志是------C A、警告标志 B、禁令标志 C、辅助标志 攻略二:禁令对禁止、警告对警告、指示对指示,相同就对,不相同就错。 例1:禁止或限制车辆和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是禁令标志。------对 例2:警告车辆和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交通标志是警告标志。------对 例3:指示车辆和行人行进的标志是指示标志。------对 例4:警告车辆和行人注意危险地段的交通标志是禁令标志。------错

闪电战2苏军战役

苏军战役 保卫莫斯科 第1关:营救任务 使用你的部队,从下面过桥,到达我军阵地,火箭炮会发动进攻,打退德军的一次进攻,休整后坦克和步兵开路,消灭上方桥梁的德军并保护火箭炮到达目的地,火箭炮会自动跟着,任务完成。 第2关:撤离工厂 保护火车装满货物后离开,在火车的上方布置一个半圆的防御工事,敌人会从北面和西面用步兵和坦克发动进攻,我方只有一辆卡车,等他把火车的货物装满后,火车会自动离开,任务完成。 第3关:往莫斯科之路 首先是右边的阵地,调集一批反坦克炮布置在战壕后面,用重型自走炮消灭步兵主力,反坦克炮消灭坦克,防住右边后,迅速把防御重点转下左边,同样的办法防守住左边阵地,注意弹药补充,抗住德军进攻后任务完成。 第4关:整装备战 首先把你在前沿的部队迅速撤退到阵地布防,步兵入战壕,坦克挖掩体,另外调集援军反坦克炮巩固防线,德军坦克,步兵和攻击机很快就进攻,尤其是最后一批,铺天盖地的。防守住之后任务完成。 第5关:克林之战 这关一开始敌军会向你的阵地发动一拨进攻,出一组反坦克炮,把卡车拉到火箭炮那里进行补给,友军也会出一批坦克加入防御,守住之后需要攻破德军的防线,此时火箭炮发挥威力,利用一辆坦克探出敌军,火箭炮会自动开火,消灭大半后坦克向上进攻,先拿下右上的敌军基地,然后用步兵+坦克的方法从石桥进 攻,注意敌反坦克炮,抢下桥头后进攻克林镇,占领后直接攻击兵工场,敌人坦克不能和T35抗衡,消灭所有兵工场守军后任务完成。 保卫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第6关:防卫炮台 把部队重点防守在正面后右边的山坡入口,调一组反坦克炮加入防守,卡车给火箭炮补给弹药,注意德军空中打击,派出战斗机巡逻,防守一会后,去占领德军的指挥中心,火箭炮不能不用,狂轰烂炸后出动坦克占领,任务结束。 第7关:坚守阵地 迅速把你的高炮沿炮台附近进行防御,同时派出战斗机控制领空,把坦克布置在我军帐篷附近,等下会有德军空降兵,消灭他们,注意保护好卡车,等下要给海岸炮补给弹药,防守住后使用2门海岸炮,对德军的炮艇进行射击,保护友军的运输船通过,任务完成。

从战败到解放--德国人对历史认知的转变

从"战败"到"解放"--德国人对历史认知的转变 最新文章新华网严建卫徐海清2013-03-0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来,德国人全面和深刻地反省了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从而使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在对待历史的态度问题上,德国人与日本人截然不同。但是,人们也许并不清楚,对于德意志这样一个战前千百万人曾拥戴过希特勒、战争期间几乎所有男人都上过战场、战后家家都失去亲人的民族来说,要深刻反省战争,正确认识历史,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德国人曾忌谈“大屠杀” ○战争结束后最初几年,德国社会对二战的反思主要还局限在少数知识分子范围内。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1951年9月就发表声明说:“大多数德国人民反对纳粹针对犹太人的暴行,大多数德国人民与这种暴行无关。”但社会舆论很少揭露纳粹罪行。 ●确实如此。我曾询问过许多经历了二战的老人。提起战后年代,他们个个都对自己的经历刻骨铭心。战争结束时,德国许多城市变成了废墟。科隆、德累斯顿、维尔茨堡、多特蒙德和法兰克福等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当时,德国各地出现了大批“流民”,数百万原来生活在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德裔居民被驱逐出境……因此,战后初年,许多德国人认为自己只是“受害者”,而较少考虑本民族给其他国家造成了多大伤害,也较少思考这场人类浩劫的因果关系。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德国人忌谈“大屠杀”,一些书刊甚至无视这个史实的存在,许多中学的历史教师也都对学生回避这个题目。 年轻一代开始提出疑问 ○那么,战后几十年来,德国人在认识历史问题方面经历了怎样一个痛苦的过程呢? ●可以历数一些重要事例:

1945年4月1日,驻魏玛美军组织当地一千多名居民参观了臭名昭著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许多德国人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们没有想到,就在自己家门口,曾发生过那么惨绝人寰的悲剧。 1945年至1946年,“纽伦堡国际战犯法庭”对纳粹战犯进行了审判,德国举国关注。 1946年10月,德国导演沃尔夫冈·施陶特斯执导的影片《杀人犯就在我们中间》上映,该片首次反映了德军在苏德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在德国引起了巨大反响。 1958年11月,德国建立了“追查纳粹罪行总部”,开始对数以10万计的案件进行调查……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德国全社会开始讨论自己的历史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发生在70年代的两个事件,它对德国民族正确认识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访问华沙。在纳粹受害者纪念碑前,勃兰特突然双膝跪下。这一举动震撼了全世界。另一个事件是美国电视连续剧《大屠杀》在德国上映,引起了巨大反响。2000多万德国人含着热泪在电视机前观看了这部片子。由此,德国社会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讨论:我们每个普通人是不是也有罪责?德国年轻一代人开始提出疑问:我们的父母在纳粹时期干了些什么? 经过公开和广泛的讨论,德国社会真正意识到了德国在二战中的罪责。转折性的标志是,在1985年纪念二战结束40周年之际,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明确表态:“5月8日是解放之日,我们大家(在这一天)从纳粹独裁统治下解放出来。” ○从“战败”到“解放”的认知转变,是一个重要的飞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闪电战2美军战役&闪电战2隐藏任务

美军战役 巴丹战役 第1关:东风,下雨 守住滩头,用好海岸防卫炮打登陆艇可以省不少力气,注意弹药有限。及时对战壕里补充步兵,日军最后一波进攻会有95式轻型坦克,用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将其消灭后,任务完成。 第2关:暗夜笼罩 首先步兵往我友军的基地移动,得到2辆M3轻型坦克,然后坦克配合步兵向敌军基地进攻,注意使用步兵打头,小高地上有反坦克炮,拿下基地后坦克向我军坏了的M3格兰特中型坦克靠拢,修理车会来修理,修好后就归你了,从中间的岛迂回,从后面消灭敌人的一个阵地后,将M3格兰特坦克开到指定地点,任务完成。 第3关:翁中捉鳖 首先使用运输艇的步兵和正面的步兵,拿下日军的第1道防线,使用步兵配合坦克继续向前,消灭鬼子的97式中型坦克,一定要带步兵,保护下你的坦克,消灭后步兵打头前进,到达油料库后坦克直接按E键强制攻击油罐,摧毁后任务完成。 第4关:突出部 先把步兵安排好战壕进行防御,然后把4辆轻型坦克调到右边集中,派出战斗机巡逻,出动轰炸机轰炸鬼子的指挥中心,然后4辆坦克加少量步兵从右边攻上去,到达最上面后再往中间的指挥中心进攻,消灭全部敌人后任务完成。 第5关:巴丹之战 掩护我军撤退,首先步兵入战壕,坦克加掩体进行防御,任务完成后迅速撤退到第2个地点继续防御,注意补充坦克,天空要有战斗机巡逻,美军M3轻型坦克打日军的坦克足够了,第2个点防御成功后,立即调集部队去上面的港口进行防御,注意鬼子轰炸机,防守成功后任务完成。 瓜达尔卡纳尔的围捕 第6关:鹰爪 上来友军的侦察机会帮你找到日军的坦克部队,等坦克停住时立即对他们进行轰炸,同样的方法完成第2个任务,然后对滩头鬼子的反坦克炮和重炮阵地进行轰炸,掩护我军登陆,集中力量,一鼓作气打下鬼子在右下角的基地,任务完成。第7关:无人丛林 集中所有兵力向正上方的据点进攻,先打掉海岸炮再说,然后再打左右2边的高炮,路上有些小股鬼子,消灭掉,一个不留,配合步兵进攻,据点里有重高炮,拿下2边的重炮阵地后任务完成。 第8关:汉德森机场 防御机场,调集坦克防御在高炮前方,防止高炮被直接打掉,步兵进房子防御,还有2门反坦克炮,布置好后注意补充部队和弹药,海岸也会有鬼子进攻,布置2辆轻型坦克防御基本够了,守住后任务完成。 第9关:腹背受敌 首先调集M3A3轻型坦克对地面进行防御,高炮布置在卡车附近,同时出动战斗机进行巡逻,日军会从南面和东面桥梁发起进攻。防守一会后任务完成,还要把

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

班级:计1102柳颖超学号:41155051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 “对于纳粹暴行,德国负有道义和政治责任来铭记这段历史,永不遗忘,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是可以从我们历史上最羞耻的一页中学到很多东西。”——德国总理施罗德 在2007年的德国电影《拜见希特勒》中,电影的结尾时有一段十几分钟的真实采访,受访对象是今天的德国年轻人,访问的问题只有一个:“你知道谁是阿道夫·希特勒吗?”年轻人给出的答案千奇百怪,有的人回答说是演员、运动员,也有人模模糊糊回答说是个政客,还有人坦白地说不知道。能正确说出希特勒身份的人还不到整个采访人数的一半。电影以一种调侃的方式表达了忧虑:对于历史的不断“重温”,在任何时候都是一堂必不可少的功课。 战后60年来,德国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内的纳粹时期历史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通过反思历史和战争赔偿,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走出了耻辱,走进了繁荣,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德国人的反思真正触及到了民族的灵魂。 正如德国总理施罗德所说:“对纳粹主义及其发动的战争、种族屠杀和其他暴行的记忆,已经成为我们民族自身认同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学龄儿童到政治领袖,德国上下已经完成了深层意义的民族救赎。 那么德国是怎样实现不断对纳粹历史深刻反思的呢? 德国领导人的忏悔勇气 在莫斯科举行的欧洲胜利日纪念仪式上,德国总理施罗德和英、美、俄、中等二战的战胜国首脑一道出席纪念活动,并向打败本国军队的苏联阵亡将士鞠躬献花圈,“以德国人的名义”请求俄罗斯人民和其他国家的人民原谅德国对他们所造成的伤害。事实上,自二战结束以来,德国的历任总统和总理都在不同的场合和时机代表德国人民进行了反思、道歉和忏悔,从来没有为纳粹的侵略和屠杀行径进行过辩解。 德国教科书还原历史真相

考驾照站岗心得

站岗心得 今天早上,我在某红绿灯路口为创文明城市站岗,站得腰酸背疼、喊得嗓子冒烟不说,心里还颇为不爽,好心当做驴肝肺啊。交警部门将这种做法称之为“让准司机体验交警管理交通的难度,千万别当马路杀手”。今天我也出现在这样的人群中,体验摇旗站岗的感受。我穿着反光背心,摇着“文明交通,从我做起”字样的小黄旗,如果有市民违反交通规则,就挥动我手中的旗帜及时制止,这天,我体会到了交警的辛苦,心得如下: 不良现象: 行人横穿马路,不走人行道,交通劝阻员吹口哨,行人当作耳边风,完全置之不理; 行人在机动车道上打的士,占用机动车道;当我过去劝阻时,有的行人仍然置之不理,我又是吹哨,又是吆喝,我对他说安全第一,生命重要之类的话,有些行人会很羞涩地笑笑,说句“不好意思”“对不起”“我错了”之类的话,不知道下次会不会知错就改,但是我很欣慰。 行人闯红灯,无视红绿灯的指示,红灯和绿灯都是一个灯,我发现这些行人当中有些甚至是背书包的高中生,并且基本上不听规劝,摆出一副爱谁谁的驾势,我想这些交通规则还是得从小抓起,学校也应该重视孩子们的交通规则教育,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走路经常谨记“红灯停,绿灯行”的口诀。 电动自行车不走非机动车道,闯红灯,随意载搭乘客,有时甚至超过两人,这些车万一出事故,不仅伤害自己的性命,还危机他人的生命。 经本人劝诫后行人有置之不理型(也就是不点型),交警看见闯红灯,又是吹哨,又是吆喝,人家充耳不闻;挖后人型,你对他说安全第一,生命重要之类的话,他就一个劲地挖后你,把你看得心里发毛,好像是你做错了;不好意思型,你告诉他之后,他会很羞涩地笑笑,说句“不好意思”“对不起”“我错了”之类的话,不知道下次会不会知错就改。 汽车、摩托车基本上是他做错了,等你吹哨和吆喝的时候,他基本上已经在二里地开外了,有的速度更快,等你看到他闯红灯再到你喊出注意安全时,我估计他已经起飞了。

泰国驾照理论考试题库完整版

1.这个标识代表什么意思? A .实线内的车辆禁止超出实线行驶,在虚线方行驶的车辆,如没有车辆逆向行驶,在安全情况下可以超车。 B. 右边单行 C. 禁止直行或右转 D. 禁止右转或左转 2.安全区是什么意思? A. 有标识显示安全的地区,让驾驶者可以继续行车 B. 驾驶者可以将车辆行驶进入的区域 C. 是在行车道路上清楚标识着让行人等待过路或让客人下车等待过路的区域 D. 是行人徒步通过马路的区域,不用等车 3.当驾驶员看到“左转可随时通过”的标识牌时应该怎样驾驶? A. 等待行人及右边行驶车辆全部通过后再左转 B. 先停车等左转信号灯亮后再左转 C. 可以随时立即左转 D. 减速并立即左转 4.这个标识代表什么意思? A. 高速驾驶 B. 限制区结束 C. 禁止右转 D. 请左转 5.当驾驶员看到这个标志时应该:

A. 增加速度并且小心地向前行驶 B. 每一题都对 C. 减低时速,抵低档并注意迎面而来的车 D. 小心地开过去 6.这个标识牌是什么意思? A .禁止停放各种车辆 B. 允许自行车停放 C. 允许摩托车停放 D. 允许手推车停放 7.什么情况下打开远光灯是正确的? A. 在对面没有车对行时可以打开远光灯 B. 在下大雨的时候 C. 在发生事故时打开远光灯 D.在跟行其他车辆时打开远光灯 ? 8.这个标识代表什么意思? A. 各种车辆都可调头 B. 各种车辆都可以停

C. 各种车辆都可停放 D. 在对角线区域内禁止各种车辆停行,除了等待右转 9.驾驶员没有驾驶执照的情况下驾车将受到什么处罚? A. 罚款不超过5000铢 B. 拘禁不超过一年 C. 拘禁不超过一个月或罚款不超过1000铢或拘禁并罚 D. 罚款不超过2000铢 10.当看到这个标识时,驾驶者应怎么做? A. 让驾驶者快速驾驶 B. 让驾驶者减速,然后加速先过 C. 让驾驶者减速并可以超车 D. 如果看到其他车辆或行人在前方,要减速,并在避让线前停车 11.驾车觉得很困时,应该怎么办? A. 停车休息一下,然后再开车 B. 喝杯咖啡 C. 慢慢的开 D. 吃药(安非他命) 12.当遇到这个警示牌时应该如何驾驶? A. 平行道上车辆准备驶入主车道,主车道车辆应注意有车并道 B. 在主车道行驶车辆请准备进入右弯道驶出主车道 C. 在主车道行驶车辆请准备进入左弯道驶出主车道 D. 在主车道行驶车辆请准备驶出主车道 13.当遇到这个警示牌时应该如何驾驶? A. 驾驶车辆靠左行并小心右侧狭窄路面 B.驾驶车辆靠左行并小心左侧狭窄路面 C.驾驶车辆靠左行并路面小心下坡

坦克世界闪电战怎么进行基本操作

坦克世界闪电战怎么进行基本操作 《坦克世界:闪电战》是一款模拟驾驶和竞技对战相结合的游戏。玩家需要在短短的几分 钟内,驾驶坦克与队友一起,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战役。要不战死在战场上承担失败的苦果,要不 昂首挺胸击毁敌人,将红旗插在据点之上。 基本操作 在新手教程的讲解中,相信很多玩家都了解到如何操作坦克。通过屏幕右侧的滑动可以转动坦克的视觉(炮口瞄准会自动跟随),屏幕左下方的虚拟按键针则是指挥坦克前进、后退和拐弯。看起来很容易,但是上手之后就会发现操作会有难度,部分新手玩家在刚接触的时候寸步难行,下面龙鹰提供几点小技巧。 1.坦克行驶很简单,速度最快走直线 游戏中的坦克遵守现实的物理规则,起步之后的速度会有一个由慢到快的加速过程。新手刚接触容易手忙脚乱,手指容易不稳定,导致坦克撞到障碍物动弹不得。要想坦克稳定灵活行驶,需要玩家选定一个方向。然后直推虚拟按键走直线,坦克速度才能起来。 2.慢转弯,躲障碍,坦克灵活最关键 灵活的坦克能够更快赶到战场上参与战斗,能够更好地躲避敌人坦克轰击的炮火。而上文也 提到,坦克是会遵守现实的物理规则,启动会有一个从慢到快的过程。所以启动之后的坦克,除 非准备与敌人打阵地战,否则不应该停下来。 如何保证坦克在行进中保持最佳速度?最重要的是走直线。只要走直线,坦克就会时刻保持其 能达到的最佳速度。如果遇到障碍物,不宜进行大幅度转向操作。大幅度转向操作会令坦克的速 度直线降低。如果进行小幅度的转向,则不会太影响坦克的速度。 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一些基础操作知识,特意提一句,小幅度转弯,会使得坦克转弯的范围 扩大,一不小心就容易碰撞到障碍物,这个需要玩家自行判断。 百度攻略&口袋巴士提供 1

欧洲的二战反思

欧洲的二战反思 历史上,欧洲是近代两次世界大战的源头,也是对战争的惨烈感受最深刻的地区之一,因而这里有着丰富的战争文化反思。 对一战,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春秋无义战”,只是新老强权之间一场“竞于力气”的战争;对二战,由于法西斯主义的极端反人类性质,便有了一种大是大非的分野,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战后思索。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是与对文明、文化和人性的深层思索相联系的。以德国法西斯主义为例,从表层看,它以种族优越感为精神基础,以反犹主义为煽情手段;从思想特征上看,它具有神秘主义和非理性崇拜的特点;从深层看,它与西方文明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暴力推崇倾向有相当的关联。60年来,欧洲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法西斯主义的分析批判一直在进行,而且越来越深入,以至直指西方文明核心价值的某种缺失。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省具有一种全民性质。希特勒只是一狂热偏执的煽动者,但民众在狂热中迷失,在狂暴前怯懦,却是他得以登台的背景。历史证明,犯罪行为一旦披上一种“政治正确”的外衣,便是一场社会灾难。反犹主义是法西斯主义的根源之一,但在欧洲,反犹主义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文化。二战后,法国、波兰等国对此也进行过反思乃至道歉,说明反思并不是战败国的专利,而是人类对人性的再梳理和提升。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对历史的态度有一句名言:宽恕,但不忘记。一方面,在国家、民族乃至个人的关系史上,恩怨之事所在多有,如无宽恕之心,或会化为冤冤相报的“西西里式仇杀”。另一方面,历史的事实和是非如不理清,历史的教训如不记取,战争罪犯如不被绳之以法,不仅受害者人心难以平复,加害者还会图谋东山再起,悲剧还会重演。 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也是一种良知的拷问,是一种人生态度的重建。记得看过一个纪录片,二战后,法国出现了对通敌者的街头追打、游街、妇女剃光头之事,法国人对此也进行了反思:如果你反对纳粹,就不能仿效纳粹对犹太人的行事方式。正义的裁判是基于人格尊重的法律裁判,并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今天,在欧洲,人们已安享了60年和平。但在世界范围并非如此。在二战之前和期间,犹太民族饱受磨难,流离失所;今天,在中东,另一个民族也在饱受磨难,流离失所。悲剧在角色转换后继续上演,令人长叹。60多年前的战争离我们并不远,导致战争和灾难的文化基因仍然存在,借用伏契克的一句话:善良的人们,你们要警惕。 二战结束和德国统一的欧洲意义 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笼罩欧洲的二战硝烟终于熄灭。今年,战争结束60年后,欧洲人将再一次打开历史的闸门,让痛苦、悲哀的记忆涌流。然而,不管是当初的失败者还是胜利者,欧洲人将不再沉湎于对战争的回忆,他们更着眼于未来。纪念二战结束60周年,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来说,其意义不仅仅是一个大陆保持和平的时间记录。更重要的是它给人们带来的欧洲人致力于开启永久和平之门的深刻启示。 欧洲是一个不断产生新事物的大陆,其中不乏影响深远的制度创新。战后的历史证明,欧洲文明正以一种新的制度在延续。欧洲人用创造新的共同发展模式来应对战争、冲突以及全球化的挑战。这个模式就是“欧洲一体化”,它既是一种制度,也是追求“欧洲大同”宏伟理想的一个漫长过程。欧洲人从来没有这么自信与雄心勃勃。2004年5月1日,欧盟接纳了10个新成员国,并决定在2005年10月与土耳其正式举行入盟谈判,欧洲的政治家们正准备实现“一体化”模式跨出欧洲的梦想。 欧洲的真正的统一始于德国的统一。战后,德国人始终敢于直面纳粹历史,认真谢罪、深刻反省已成为德国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1990年10月3日,德国结束了分裂的历史,欧洲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德国虽为统一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德国人也因此成熟了许多,特别是他们融入欧洲的意识和促进欧洲一体化的主动性。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有更多的德国人首先会将自己视为欧洲人,然后再称自己是德国人。

考驾照心得体会

考驾照心得体会 根据身高调整看点的位置。 每个人的身高不同,看点是不一样的,比如走S线,左车角刚好压住右边线往左打一圈,个高的人还没压线就要打方向,个子矮的要压过了才能打。教练告诉你的如果你照着 做发现不行,那就多要根据自己的身高灵活调整、多做尝试,才能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点位。完全生搬硬套只会浪费自己时间。 固定驾驶姿势,调整座位、后视镜。 姿势不同和座位调节不同也影响看点,比如我发现很多女孩子喜欢身体时不时往前倾,前倾和坐直的看点就不一样了。座位也一样,尤其是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同样对一个参 考点,座位靠后就要提前停,座位靠前就要往前点停,所以最好形成自己固定的座位调整 习惯。这个是几何问题,具体自己分析下。还有后视镜,我的宗旨是,调到能看见每一个 自己要看的参考点就OK! 离合器控制和追线练习很重要。 很多学员一上来就想着练习科目二考试项目,不看重离合控制和方向的练习,这是非 常错误的。新手手眼配合慢,离合器一定要稳住,踩刹车也要求稳,速度控制越好越容易 把握住参考点。还有打方向,要随手用的,点准,放向快,速度慢。在动态前提下的汽车 如果你方向快了,慢了都会偏离目标点。 上坡起步熄火的问题。上坡起步熄火主要是车子还没有抬头的时候就放下手刹,还有 就是离合器抬得太快的缘故。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握住手刹的同时慢抬离合器,等车头上抬了踩住离合器不动,然后 迅速放下手刹。待车子往前走2-3m的一段距离后,再将离合器慢慢抬完,然后轻踩油门 换二挡。 起步停车的问题。起步一定要规范:踏下离合器,换一挡,打转向灯,按喇叭,看左 右反光镜和后视镜,最后放手刹,慢抬离合器起步。起步上路方向正了以后注意关闭转向灯。停车以后一定要先拉手刹,拨空挡,再放离合器和刹车,关转向灯。 换挡方向跑偏问题。换挡时方向跑偏,主要是因为方向盘握得太紧了,换挡时不要紧 抓方向盘,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 换挡的时候,要先在空挡的位置稍微停顿一下,然后再换到下一挡位。二挡换三挡的 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要拨到五挡去。一挡换二挡应该轻踩油门,达到10km/h—20km/h的速 度即可换二挡了。

德国驾照换成中国驾照流程

德国驾照换成中国驾照具体流程: 1,德国驾照翻译成中文,翻译公司盖章。 2,带着身份证,德国驾照原件去体检。 3,带着体检表,翻译,原件,身份证和填写好的申请表去车管所登记,交钱。 4,预约考试(一般约到一个星期后才能考试)。 5,买本教材,准备理论考试。 6,带着考试报名表和成绩表去参加科目一(理论)的机考,总共100道题,时间45分钟,90分以上通过。 7,带着报名表和成绩表去车管所领中国驾照,当场就能做好。 共需要一寸白底免冠照片4张,一般情况下从报名到拿到驾照大概10天左右。Folgendes gefunden von flyboy626: Umschreibung einer ausl?ndischen Fahrerlaubnis - Drittstaaten Voraussetzungen: München ist Hauptwohnsitz. Sie besitzen einen Führerschein aus einem Staat, der nicht in unseren anderen Informationen zum Thema "Umschreibung einer ausl?ndischen Fahrerlaubnis" aufgeführt ist. Pers?nliche Vorsprache: Eine Vertretung zur Antragstellung ist nicht m?glich, da der Kartenführerschein Ihre Unterschrift beinhaltet, die bereits bei Antragstellung geleistet werden muss. Antrag: Wird bei Ihrer Vorsprache von uns ausgedruckt. Folgende Unterlagen bringen Sie bitte mit: Reisepass oder Personalausweis Ein aktuelles biometrisches Lichtbild in der Gr??e von 45 Millimeter x 35 Millimeter im Hochformat und ohne Rand. Das Lichtbild muss Sie in einer Frontalaufnahme, ohne Kopfbedeckung und ohne Bedeckung der Augen zeigen. Beachten Sie dazu bitte auch auf unserer Willkommen-Seite unter der überschrift

纳粹德国闪电战理论

纳粹德国闪电战理论 闪电战,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闪击战三个重要要素:奇袭、集中、速度。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首先并且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是以装甲部队为决定性力量,制空权为前提,不顾侧翼暴露的危险,向敌人后方做快速,大胆的袭击。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它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通讯中心,并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然后使用大规模坦克集群快速冲锋,彻底摧毁敌军由空军轰炸而混乱的阵地。闪电战就是将奇袭、快袭集中一起,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闪电战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事战略的基础。这理论要求在敌人未来得及完成动员和展开本国武装力量之前,用几个月或者几个星期的极短时间内夺取战争的胜利。闪电战理论是德国帝国主义毫无限制的扩张目的同达到这些目的的现实能力之间不能相适应的表现。德国力求以闪电形式的突击逐个粉碎敌对同盟各国,竭力避免持久战。闪电战理论最重要的原则是:先于敌军迅速集中和展开作战部队,保障战略的突然性。实施最强大的首次突击,以便在初期交战中即取得决定战争结局的决定性胜利,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进攻方向,以包围与合围的方法歼灭敌人武装力量。 运用包含装甲部队、机械化步兵与炮兵,以及空军优势火力,于作战层面进行高度协同攻击。 扰乱敌人的部署,迫使对方改变正面武力,甚至达到使敌军在兵力组织与分配上自乱阵脚。 以侧面迂回方式,隔开并切断他们的兵力。 阻扰他们的后路。威胁他们的后路,使其与基地之间丧失联系与补给。 讲求速度。 闪电战的基础是机械化,前提是制空权,在于空,坦,步的协同配合,战术在于一点两面。找到突破点,由炮兵打开缺口,装甲集群进入缺口并发展战果,机动步兵跟进。找到突破口的两翼,空军打开缺口5-10分钟后,装甲集群随后攻击,后面紧随机动步兵。迅速破坏掉敌指挥中心,通讯枢纽,交通枢纽。陷敌于瞎子、聋子的局面,并配合正面部队迅速合围敌主力步兵集团。飞机、坦克和机动步兵速度都很快,火力也够。但前提是要保有制空权,然而德国后期遇到了拥有空中优势的美国空军,无法使用闪击战。另外此战术对后勤依赖度非常高,一旦汽油和弹药粮食供应不上,就会被歼灭。(例如战争后期,德军发起的“突出部战役”就遭遇了这种情况。使得德军无功而返,并没有更多的装甲部队去抵抗盟军的攻击) 战术层面 由于闪电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无比的威力,因此在大战结束之后即受英美等军事学者热烈研究,在战术上勾勒出一个详细的面貌现已不是难事。关于战术上的细节,根据各家的说法,综合整理一个对闪电战的全貌概述。“闪击战”大略可略分以下几个阶段:

德国驾照考题5

Dieser Testbogen aus dem Online-Lernsystem von Fahrschule.de ist urheberrechtlich geschützt und darf unver?ndert beliebig oft ausgedruckt oder kopiert werden. Testen Sie das Online-Lernsystem von Fahrschule.de 4 Wochen kostenlos und bereiten Sie sich unter http://www.fuehrerschein-lernsystem.de optimal für Ihre Theorieprüfung vor. ? 2006 Fahrschule.de Internetdienste GmbH Session:502286397

Dieser Testbogen aus dem Online-Lernsystem von Fahrschule.de ist urheberrechtlich geschützt und darf unver?ndert beliebig oft ausgedruckt oder kopiert werden. Testen Sie das Online-Lernsystem von Fahrschule.de 4 Wochen kostenlos und bereiten Sie sich unter http://www.fuehrerschein-lernsystem.de optimal für Ihre Theorieprüfung vor. ? 2006 Fahrschule.de Internetdienste GmbH Session:502286397

战后德国史学界对纳粹大屠杀罪行的反思

战后德国史学界对纳粹大屠杀罪行的反 思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以客观性为圭臬的专业化历史学科形成于19世纪的德国,德国因此被誉为“现代历史学的摇篮”。20世纪以来,接踵而至的两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历史学产生了巨大冲击,围绕如何看待近代以来尤其是当代的德国历史、应该树立怎样的历史意识等问题,德国史学界内部产生了严重分化。但有所不同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史学界普遍沉溺于因战败所带来的民族愤懑情绪之中;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大多数历史学家则保持了较为清醒的头脑,主动剖析“刚刚发生的民族之过去”,承认纳粹德国的史学史就是民族主义史观被政治与权力所扭曲的历史,奥斯威辛是历史学家必须背负的“十字架”。由于纳粹大屠杀在战后成了德国战争罪行的代表符号,也成了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精神羁绊,因此,德国(尤其是西德)历史学家以反思大屠杀为切人点,开展直面战争罪责的讨论,建构起健康的历史意识,从而推动了“正常化”、“民主化”诉求在德国的回归,历史学家在重建战后德国历史意识的进程中表现

出了浓厚的社会情怀与时代关切。 一、”沉默文化”下小心谨慎的大屠杀叙述 二战结束后,传统的德国史学家分成了两大阵营,其中多数学者代表“沉默文化”,主张以禁忌的方式来保全德意志应有的荣誉,对纳粹暴行采取了“心照不宣的沉默”;另一些史学家则开始用“浩劫”、“悲剧”等字眼来解释纳粹时代,认为“罪责问题”已成为“德国人灵魂存亡的问题”,而最早发出这一声音的是历史主义学派泰斗——弗里德里希?梅尼克(Fridrich Meineche)0 1946年,83岁高龄的梅尼克撰写《德国的浩劫》一书,针对国家理性、权力与道德、纳粹主义的出现以及德国历史文化传统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剖析与反思。梅尼克认为,祸害国家与民族的根源并不在于德国的古典文化,而在于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运动的结合以及邪恶的普鲁士主义和军国主义群众性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所导致的不道德因素”,使自由传统及人道主义陷人了黑暗的深渊。?与《德国的浩劫》几乎同时出版的是著名思想家雅斯贝尔斯的《德国人的罪责问题》一书,聚焦于纳粹德国的战争罪责问题,该书开始把希特勒及其同谋视为制造战争的罪魁祸首,从而揭开了战后德国史学家反思纳粹罪行的序幕。 二、批判史学家与大屠杀历史的解读

心得体会 学驾照心得体会范文3篇

学驾照心得体会范文3篇 学车考驾照对于不少人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下面是xxx带来的学驾照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学驾照心得体会范文 快放暑假了,我想在假期学个驾照,正好有时间练车。xx年6月30日我去桥头大桥驾校报驾照,听说他们那儿服务态度不错,在保定考试,驾照下来得比较快。报名费要xx元,由于想少掏点钱,找了个熟人交了1800元,当时也没问一些细节,只是说三四个月驾照就能下来,心理觉得还美滋滋的。7月24日晚9:40给我打电话,说25日8点到中山体检,我问自己去还是统一去,他说让我自己去,说保定的统一用车拉着去,我又问他为什么不安排我去保定考,他说我没有交着去保定的钱。明天体检不提前打电话,打这么晚,当时我真是又气又恨,就知道钱,再一想,不管怎样凑合着把驾照考下来就行了,中山就中山,自己自己去就自己去吧。 去时挺顺正好碰见西良开车去发货,我顺便搭了人家的车。体检完后,我又催驾校快点安排我考科目一。8月3日中午12点,驾校给我打电话下午2:00到中山考理论,电话又是打得这么晚,我又自己去考了理论。还不错考了99分。考完理论后我就想早点练车,9号我去驾校问什么时候让我练车,说科目一考完半个月以后。16号我打电话,问什么时间练车,说18号。18号我去了,说22号吧。22号我去了,驾校校长腿摔坏要去医院,说明天吧,23号我又去了,

校长不在,教练说由于人多,安排不了,月底吧。到我写此文时,还没摸过车。 哎!郁闷哪,学个车怎么这么难,世界上的人怎么就认钱。他们不知道学员是驾校的生命吗?之前妻子就不愿意让我在这儿报,她还给我找好了同伴,价钱1700元,教练上门来教。我图在这儿方便,练车多,谁知钱没少交,更糟糕,真是自作自受!从自身的经历中,我觉得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想周到、缜密,不要等到半途才后悔,另外驾校的管理机制欠缺,尤其这些小驾校,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有待提高!有关部门该好好整顿整顿了。 篇二:学驾照心得体会范文 考试顺利通过了,哈哈~~这个耗人的驾驶执照我终于搞定了,轻松,高兴! 当初决定考驾照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首先,自己马上要毕业了,趁现在有时间,有条件,考一个也无妨。其次,潜意识告诉我说,我在不久的将来会拥有一辆私家车,所以,我报名了,8月份报的名,参加完科目一和科目二的考试后,我因为学校有事,未能继续科目的学习,到学校办完事后又有挺长一段时间的空闲,我就跟我原来的教练联系了一下,正好赶上这批开始学科目三,我撒鸭子就回来了,之后便和原来一样,每天耗在驾校,练车的过程枯燥乏味,整天风吹日晒,还真挺辛苦的。科目二我练的是吉普车,一个将要淘汰的破车,什么都得使点劲,我回来后,教练说是吉普车已经不能用了,他换成桑塔纳了,好嘛,还先得适应一下,不过转念一想,我也挺划算的,

第28章 纳粹时期的德国科学家

第28章纳粹时期的德国科学家 科学是权力的奴仆,是现代社会支配力量和精神文化固有的部 分,并在上层结构与基础二者之中结合于生产设备内,如同它也存 在于认知与工具二者之中一样。科学既然是权力的一个方面,也必 须要受到权力的判定。当权力中人需要科学时,他们就会提倡科学; 当他们需要一部分真理时,他们就会提倡不完备的科学;需要自我 欺骗,就提倡伪科学;需要欺骗别人,就提倡操作社会心理科学的半真理。当科学结构为不同的利害和阶级所分裂,科学探究也会大不一样。——T.库恩 18世纪末、19世纪初,科学开始在德国形成以高等教育为主的科学研究体系,科学研究逐渐变成一种职业,一大批科学家开始涌现,世界科学中心从法国转移到德国。 此时的德国,现代科研组织结构基本定型:大学建立起了自己由教授、研究生和辅助人员组成的研究队伍和具有专门化的设备仪器的现代实验室;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工业实验室里从事科学应用于生产的工作;政府科研机构和非营利机构也已经出现。 但是,纳粹政府的上台对德国的科学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使德国科学的繁荣进入了一段低潮时期。 1、纳粹统治下科学的遭遇与后果 纳粹对科学的干预是从反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开始的。1933年,希特勒登上德国总理宝座,政治势力开始公开介人反相对论运动。爱因斯坦被纳粹分子看成是“世界观非常之恶劣”的“共产主义分子”、“犹大国际主义”分子,不仅如此,纳粹冲锋队还闯进爱因斯坦在柏林的住宅,并洗劫一空,以后又乘机查封了他在卡普特的别墅。1933年4月l日,纳粹头目宣传部长戈培尔在他的宣传讲话中,破口大骂爱因斯坦。1933年5月10日午夜,纳粹右派学生将几万册图书付之一炬,其中包括大量爱因斯坦的著作。 在这一时期的德国,对本国科学最直接的有害影响来自于纳粹政府的政治极权主义。借助于这种反动的社会政治势力,纳粹党徒打着反对伪科学的旗号,破坏、歪曲科学的基本原则,践踏科学的基本精神,把相对论物理学和现代原子物理学贬斥为“犹太科学”,使这些代表物理学最新进展的学科很快人去楼空、濒临崩溃的边缘;把德国的大学很快就置于纳粹党徒的政治控制之下,使曾经让德国引以自豪、让世界称慕的德国大学声名扫地。 他们对理论科学家似乎有一种特别的不信任感,大学中不仅有许多“非雅利安”的教授被开除,而且其余的人也是根据他们对纳粹党的忠诚程度而不是根据他们的科学成就和学术能力来任用选择。结果使得学术骗子们竟能与有才能的科学家竞争并占有研究资金和设备,政治权威可以随意践踏通过科学研究获得的并且经由科学同行确认的知识成果。

C1驾照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C1驾照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查看相关:新闻资料课程英豪教育 5. 出现爆胎、转向失控、制动失灵等紧急情况时临危处置知识 5.1 轮胎爆胎时的应急处置(24题) 5.1.1 选择题:(12题) 5.1.1.1 发现轮胎漏气时,驾驶人应紧握转向盘,,极力控制行驶方向,尽快驶离行车道。 A.迅速制动减速 B.慢慢制动减速 C.迅速向另一侧转向 D.采取紧急制动 答案:B 5.1.1.2 轮胎漏气驶离主车道时,驾驶人,以免造成交通事故。 A.可采用紧急制动 B.可迅速向相反一侧转向 C.不可采用紧急制动 D.应迅速转向、制动 答案:C

5.1.1.3 后轮胎爆裂时,驾驶人应保持镇定,,极力控制车辆保持直线行驶,减速停车。 A.迅速转动转向盘调整 B.双手紧握转向盘 C.迅速向相反方向转动转向盘 D.迅速采取制动措施 答案:B 5.1.1.4 驾驶人意识到前轮胎爆裂时,应双手紧握转向盘,,极力控制车辆直线行驶。 A.松抬加速踏板 B.及时稳住加速踏板 C.迅速拉紧驻车制动杆 D.迅速踏下制动踏板 答案:A 5.1.1.5 前轮爆胎时,危险较大,驾驶人一定要极力控制转向盘,迅速。 A.减速 B.抢挂低速挡 C.制动停车 D.采取紧急制动 答案:B 5.1.1.6 前轮胎爆裂已出现转向时,驾驶人不要过度矫正,应在

控制住方向的情况下,,使车辆缓慢减速。 A.采取紧急制动 B.使用驻车制动 C.轻踏制动踏板 D.迅速踏下制动踏板 答案:C 5.1.1.7 行车中发生爆胎时,驾驶人尽量采用的方法,使车辆缓慢减速。 A.紧急制动 B.向相反方向急转转向盘 C.急踏制动踏板 D.“抢挡” 答案:D 5.1.1.8 行车中发生爆胎,尚未控制住车速前,驾驶人应,以避免车辆横甩发生更大的险情。 A.冒险使用行车制动器 B.急转转向盘 C.松抬加速踏板 D.急踏制动踏板 答案:C 5.1.1.9 行车中轮胎突然爆裂时的应急措施是。 A.迅速制动减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