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已经揭晓

2007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已经揭晓
2007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已经揭晓

2007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已经揭晓,将授予两位物理学家:来自法国Paris-Sud大学的Albert Fert以及德国尤里希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的Peter Grünberg,以表彰他们对于发现巨磁阻效应(GMR: Giant Magnetoresistance)所作出的贡献。他们于1988年独立作出的发现极大地提高了电脑硬盘的数据存储量。Fert和Grünberg将分享总金额为一千万瑞士法郎的奖金,大概相当于一百五十万美元。

巨磁阻效应是指当铁磁材料(Ferromagnetic)和非磁性金属(Non-Magnetic Metal)层交替组合成的材料在足够强的磁场中时电阻突然巨幅下降的现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相邻材料中的磁化方向平行的时候,电阻会变得很低;而当磁化方向相反的时候电阻则会变得很大。电阻值的这种变化是由于不同自旋的电子在单层磁化材料中散射性质不同而造成的。

巨磁阻效应自从被发现以来就被用于开发研制用于硬磁盘的体积小而灵敏的数据读出头(Read Head)。这使得存储单字节数据所需的磁性材料尺寸大为减少,从而使得磁盘的存储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第一个商业化生产的数据读取探头是由IBM公司于1997年投放市场的,到目前为止,巨磁阻技术已经成为全世界几乎所有电脑、数码相机、MP3播放器的标准技术。

在Grünberg最初的工作中他和他领导的小组只是研究了由铁、铬(Chromium)、铁三层材料组成的样品,实验结果显示电阻下降了1.5%。而Fert及其同事则研究了由铁和铬组成的多层材料样品,使得电阻下降了50%。

来自剑桥大学的一位物理学家Tony Bland介绍说:"这些材料一开始看起来非常玄秒,但是最后发现它们有非常巨大的应用价值。它们为生产商业化的大容量信息存储器铺平了道路。同时它们也为进一步探索新物理--比如隧穿磁阻效应(TMR: Tunneling Magnetoresistance)、自旋电子学(Spintronics)以及新的传感器技术--奠定了基础。但是大家应该注意到的是:巨磁阻效应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旧技术了,目前人们感兴趣的问题是如何将隧穿磁阻效应开发为未来的新技术宠儿。"

隧穿磁阻效应会在比巨磁阻效应中更弱的磁场下就获得显著的电阻改变。

获奖者简介

Albert Fert于1938年生于法国的卡尔卡松(Carcassone),获得法国奥赛(Orsay)的Paris-Sud 大学博士学位。他目前是奥赛CNRS/Thales UnitéMixte de Physique科学主管。

Peter Grünberg于1939年生于皮尔森(Pilsen)市(目前属于捷克共和国),德国国籍。获得德国达姆施塔特(Darmstadt)工业技术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t)物理学博士学位。

Grünberg享有巨磁阻技术的一项专利,他最初提交论文的时间要比Fert稍微早一些,虽然Fert的文章发表得更早。Bland评论说:"Fert准确地描述了现象背后的物理而Grünberg则一

下子看到了这种效应在技术应用上的重要性。"

原始文献

[1]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of (001)Fe/(001)Cr Magnetic Superlattices

M. N. Baibich, J. M. Broto, A. Fert, F. Nguyen Van Dau, and F. Petroff

Laboratoire de Physique des Solides, Université Paris-Sud, F-91405 Orsay, France

P. Eitenne, G. Creuzet, A. Friederich, and J. Chazelas

Laboratoire Central de Recherches, Thomson CSF, B.P. 10, F-91401 Orsay, France

[2] Enhanced magnetoresistance in layered magnetic structures with antiferromagnetic interlayer exchange

G. Binasch, P. Grünberg, F. Saurenbach, and W. Zinn

Institut für Festk?rperforschung, Kernforschungsanlage Jülich G.m.b.H., Postfach 1913, D-5170 Jülich, West Germany

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曼效应

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曼效应 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印度加尔各答大学的拉曼(SirChandrasekhara V enkata Raman,1888——1970),以表彰他研究了光的散射和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 在光的散射现象中有一特殊效应,和X射线散射的康普顿效应类似,光的频率在散射后会发生变化。频率的变化决定于散射物质的特性。这就是拉曼效应,是拉曼在研究光的散射过程中于1928年发现的。在拉曼和他的合作者宣布发现这一效应之后几个月,苏联的兰兹伯格(https://www.360docs.net/doc/1e2515428.html,ndsberg)和曼德尔斯坦(L.Mandelstam)也独立地发现了这一效应,他们称之为联合散射。拉曼光谱是入射光子和分子相碰撞时,分子的振动能量或转动能量和光子能量叠加的结果,利用拉曼光谱可以把处于红外区的分子能谱转移到可见光区来观测。因此拉曼光谱作为红外光谱的补充,是研究分子结构的有力武器。 1921年夏天,航行在地中海的客轮“纳昆达”号(S.S.Narkunda)上,有一位印度学者正在甲板上用简便的光学仪器俯身对海面进行观测。他对海水的深蓝色着了迷,一心要追究海水颜色的来源。这位印度学者就是拉曼。他正在去英国的途中,是代表了印度的最高学府——加尔各答大学,到牛津参加英联邦的大学会议,还准备去英国皇家学会发表演讲。这时他才33岁。对拉曼来说,海水的蓝色并没有什么稀罕。他上学的马德拉斯大学,面对本加尔(Bengal)海湾,每天都可以看到海湾里变幻的海水色彩。事实上,他早在16岁(1904年)时,就已熟悉著名物理学家瑞利用分子散射中散射光强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的定律(也叫瑞利定律)对蔚蓝色天空所作的解释。不知道是由于从小就养成的对自然奥秘刨根问底的个性,还是由于研究光散射问题时查阅文献中的深入思考,他注意到瑞利的一段话值得商榷,瑞利说:“深海的蓝色并不是海水的颜色,只不过是天空蓝色被海水反射所致。”瑞利对海水蓝色的论述一直是拉曼关心的问题。他决心进行实地考察。于是,拉曼在启程去英国时,行装里准备了一套实验装臵:几个尼科尔棱镜、小望远镜、狭缝,甚至还有一片光栅。望远镜两头装上尼科尔棱镜当起偏器和检偏器,随时都可以进行实验。他用尼科尔棱镜观察沿布儒斯特角从海面反射的光线,即可消去来自天空的蓝光。这样看到的光应该就是海水自身的颜色。结果证明,由此看到的是比天空还更深的蓝色。他又用光栅分析海水的颜色,发现海水光谱的最大值比天空光谱的最大值更偏蓝。可见,海水的颜色并非由天空颜色引起的,而是海水本身的一种性质。拉曼认为这一定是起因于水分子对光的散射。他在回程的轮船上写了两篇论文,讨论这一现象,论文在中途停靠时先后寄往英国,发表在伦敦的两家杂志上。 拉曼1888年11月7日出生于印度南部的特里奇诺波利。父亲是一位大学数学、物理教授,自幼对他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他对音乐和乐器的爱好。他天资出众,16岁大学毕业,以第一名获物理学金奖。19岁又以优异成绩获硕士学位。1906年,他仅18岁,就在英国著名科学杂志《自然》发表了论文,是关于光的衍射效应的。由于生病,拉曼失去了去英国某个著名大学作博士论文的机会。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五)】1956年物理学奖得主

物理学奖 美国,布拉顿(WalterHouserBrattain1902-1987),研究半导体、发明晶体管 获奖理由:因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了晶体管效应,与肖克利和巴丁分享了195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简历 布拉顿(Brattain,WalterHouser)美国物理学家。1902年2月10日生于中国(父母是美国人)厦门。布拉顿的少年时期是在牧场上度过的。他1924年毕业于惠特曼学院(在华盛顿州沃拉沃拉),192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同年,他进入贝尔电话实验室,成为一名物理学研究人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那里从事潜艇磁探测的工作。他同肖克利和巴丁共同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67年,他接受惠特曼学院的聘请,担任了自己母校的教授。 美国,巴丁(JohnBardeen1908-1991),研究半导体、发明晶体管 生平 1908年5月23日生于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城,1923年入威斯康星大学电机工程系就学,毕业后即留在该校担任电机工程研究助理。1930-1933年在匹兹堡海湾实验研究所从事地球磁场及重力场勘测方法的研究。1928年获威斯康星大学理学士学位,1929年获硕士学位。1936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1933年到普林斯顿大学,在E·P·维格纳的指导下,从事固态理论的研究。1935-1938年任哈佛大学研究员。1936年以《金属功函数理论》的论文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38-1941年任明尼苏达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1941-1945年在华盛顿海军军械实验室工作,1945-1951年在贝尔电话公司实验研究所研究半导体及金属的导电机制、半导体表面性能等基本问题。1947年和其同事W·H·布喇顿共同发明第一个半导体三极管,一个月后,W·肖克莱发明PN结晶体管。这一发明使他们三人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巴丁并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科研方向与获奖情况 1951年迄今,他同时任伊利诺伊大学物理系和电机工程系教授。他和L·N·库珀、J·R·施里弗合作,于1957年提出低温超导理论(BCS理论),为此,他们三人被授予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同一领域(固态理论)中,一个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晚年他研究如何用简单而基本的成分理解大自然非常复杂的性质,对整个近代理论物理学发展提出明确的见解。1980年他发表题为《物质结构的概念统一》的总结性论文,强调相同的基本物理概念可以广泛地用于表面上似乎悬殊的各个问题上,包括固体、液晶、核物质、高能粒子等领域。 巴丁发明了晶体管.1956年和肖拉克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72年巴丁,库柏,施里弗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巴丁于1991年1月30日上午8时45分去世 美国,肖克利(WilliamBradfordShockley1910-1989),研究半导体、发明晶体管 发明创造 获奖理由:因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了晶体管效应,与巴丁和布拉顿分享了1956年度

2009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和以色列科学家获得2009诺贝尔化学奖 人民网斯德哥尔摩10月7日电(记者陈雪霏)美籍印度科学家拉马克利什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美国科学家斯太茨(Thomas A. Steitz)和以色列科学家雍纳斯(Ada E. Yonath)因其对核糖体的结构和作用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他们获奖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生命核心过程的一项研究:核糖体将DNA信息转变为生命。核糖体生产蛋白质,来控制所有生物的化学成分。核糖体对生命至关重要,他们是新抗生素的主要目标。 虽然他们三位科学家独立工作,有时甚至是竞争状态,但他们都用X光晶体学展示了核糖体的结构以及他们是怎样在原子水平上发挥作用的。 诺奖评委解释说,这项研究可以很快在实际中得到应用。今天的抗生素药品治疗很多疾病,主要是通过阻止核糖体细菌发挥作用。没有发挥作用的核糖体,细菌就不能生存。 拉马克利什南今年56岁,出生在印度,但是美国人,目前是英国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实验室结构研究课题的领头人。 68岁的斯太茨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休斯医学院的教授和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70岁的雍纳斯是1968年在魏则曼科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在这里任教授。她是第三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科学家,是45年来的第一位女科学家。 她在新闻发布会上的电话采访中表达了她听到这一消息时的心情,“非常高兴,也充满感谢”。诺奖奖金共一千万瑞朗,合141万美元。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小传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约纳特3位科学家共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拉马克里希南1952年出生于印度金奈,目前持有美国国籍。拉马克里希南1971年在印度巴罗达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76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至1978年在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获生物学研究生学位,1978年至1982年在耶鲁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1982年至1999年曾先后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等工作,1999年至今在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 施泰茨1940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1966年在哈佛大学获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67年至1970年在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做博士后,1970年至今在耶鲁大学工作。 约纳特1939年出生于耶路撒冷,1962年在希伯来大学获学士学位,1964年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位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方面的开创性实验获奖 安德烈·盖姆 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45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位科学家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Konstantin Novoselov)因在二维空间材料石墨烯(graphene)方面的开创性实验而获奖。 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荷兰公民。1958年出生于俄罗斯索契。1987年从俄罗斯科学院固态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介观科学与纳米技术中心主任。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教授及皇家学会2010周年纪念研究教授。 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Konstantin Novoselov),英国和俄罗斯公民。1974年出生于俄罗斯下塔吉尔。2004年从荷兰内梅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及皇家学会研究员。 只有一个原子厚度,看似普通的一层薄薄的碳,缔造了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向世人展现了形状如此平整的碳元素在量子物理学的神奇世界中所具有的杰出性能。 作为由碳组成的一种结构,石墨烯是一种全新的材料——不单单是其厚度达到前所未有的小,而且其强度也是非常高。同时,它也具有和铜一样的良好导电性,在导热方面,更是超越了目前已知的其他所有材料。石墨烯近乎完全透明,但其原子排列之紧密,却连具有最小气体分子结构的氦都无法穿透它。碳——地球生命的基本组成元素——再次让世人吃惊。 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是从一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石墨中发现石墨烯的。他们使用普通胶带获得了只有一个原子厚度的一小片碳。而在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如此薄的结晶材料是非常不稳定的。 然而,有了石墨烯,物理学家们对具有独特性能的新型二维材料的研制如今已成为可能。石墨烯的出现使得量子物理学研究实验发生了新的转折。同时,包括新材料的发明、新型电子器件的制造在内的许多实际应用也变得可行。人们预测,石墨烯制成的晶体管将大大超越现今的硅晶体管,从而有助生产出更高性能的计算机。 由于几乎透明的特性以及良好的传导性,石墨烯可望用于透明触摸屏、导光板、甚至是太阳能电池的制造。 当混入塑料,石墨烯能将它们转变成电导体,且增强抗热和机械性能。这种弹性可用于制造新型超强材料,质薄而轻,且具有弹性。将来,人造卫星、飞机及汽车都可用这种新型合成材料制造。 今年的获奖者在一起工作了很长时间。36岁的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最初在荷兰以博士生身份与51岁的安德烈·盖姆开始合作。后来他跟随盖姆去到英国。不过他们两人最初都是在俄罗斯学习并开始物理学家生涯。现在他们均为曼彻斯特大学的教授。 爱玩是他们的特点之一,玩的过程总是会让人学到点东西,没准就这么着中了头彩。就像他们现在这样,凭石墨烯而将自己载入科学的史册。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1年10月4日电瑞典皇家科学院4日上午宣布,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三名天体物理学家获得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因超新星的研究而对宇宙学的贡献。 这三位科学家分别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索尔·佩尔马特,出生于美国而拥有美、澳双重国籍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布莱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亚当·里斯。 皇家科学院在颁奖声明中说,这三位科学家对超新星的观测证明,宇宙在加速膨胀、变冷,这一发现“震动了宇宙学的基础”。佩尔马特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于1988年开始研究超新星,施密特领导的研究小组于1994年也开始这一工作,里斯在施密特的小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家研究证实宇宙正加速膨胀宇宙最终能够可能变成冰 中新网10月4日电据外媒4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体物理学家萨尔·波尔马特、美国/澳大利亚布莱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获得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旨在表彰他们对超新星研究和对宇宙加速膨胀研究的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三人将分享诺贝尔奖金1000万克朗(约146万美元),索尔·佩尔马特将获得一半奖金,剩下的一半由布莱恩·施密特和亚当·里斯分享。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他们的研究“帮助我们解开了宇宙扩张的面纱”。委员会说:“他们研究了数十个超新星,并发现宇宙正加速扩张。”据悉,这项研究在1998年公布,当时波尔马特、施密特和里斯分别领导的团队得出了惊人一致的结论。“这一结论表

明了如果宇宙膨胀加速,最后整个宇宙将变为冰。”委员会说。 其中,获奖者波尔马特今年52岁,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要研究宇宙超新星项目。44岁的布莱恩·施密特就职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42岁的亚当·里斯在美国巴蒂摩尔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及空间望远镜研究所研究天文物理。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6)汇总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6)年份获奖者国籍获奖原因 1901年威廉·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 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 1902年亨得里克·洛仑兹荷兰 “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彼得·塞曼荷兰 1903年亨利·贝克勒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 皮埃尔·居里法国“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 共同研究” 玛丽·居里法国 1904年约翰·威廉·斯特拉斯英国“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 1905年菲利普·爱德华·安 东·冯·莱纳德 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年约瑟夫·汤姆孙英国"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1907年阿尔伯特·迈克耳孙美国“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 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 1909年古列尔莫·马可尼意大利 “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德国 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1911年威廉·维恩德国“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 1912年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瑞典“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 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 1914年马克斯·冯·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 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英国 “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 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 1918年马克斯·普朗克德国“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1919年约翰尼斯·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谱线的分裂现象” 1920年夏尔·爱德华·纪尧姆瑞士“他的,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 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 1922年尼尔斯·玻尔丹麦“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美国“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 1924年卡尔·曼内·乔奇·塞格 巴恩 瑞典“他在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3]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4年物理学奖,由三位美国的物理学家分享,他们是戴维·格罗斯(David J.Gross)、休·普利策(Hugh David Politzer)和弗兰克·维尔泽克(Frank Wilczek。他们提出了量子场中夸克“渐进自由”的理论。 戴维·乔纳森·格罗斯(David Jonathan Gross,1941—),出生于美国华盛顿。1966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1985年当选为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198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格罗斯在理论物理,尤其是规范场理论、粒子物理和超弦理论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他是量子色动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量子色动力学作为描述自然界四种基本作用力之一的“强相互作用力”的基本理论,成为研究强子性质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 休·戴维·普利策(Hugh David Politzer,1949—),出生于美国纽约。1974年获得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物理系任教授,同时也是该校粒子物理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加州理工学院坐落于帕萨迪纳美丽的圣盖伯利山脚下,是美国声名显赫的名牌私立大学之一。 弗兰克·维尔泽克(Frank Wilczek,1951—),出生在纽约州的米里奥拉,他的祖先来自波兰和意大利。他在昆斯区上中小学。在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前往普林斯顿大学继续深造,1972年获得数学硕士学位,1974年获得物 1

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普林斯顿开始执教生涯。1988年他前往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担任教授。2000年秋天,他重回东海岸,担任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系教授。他被誉为美国最杰出的理论物理科学家之一。维尔泽克曾是戴维·格罗斯的学生。 近代物理学理论认为,夸克等是比质子和中子等亚原子粒子更基本的物质组成单位,夸克等组成了质子和中子,中子和质子又形成原子核,最终产生原子以及今天的宇宙万物。现有的物理学理论还认为,自然界中存在引力、电磁力、强作用力和弱作用力等4种基本的作用力。其中,夸克通过强作用力组成质子和中子,而这种强作用力主要通过另一种名为胶子的基本粒子来传递。但物理学家们在研究夸克时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从没有发现过自由的单个夸克,只有2个或3个夸克的集合体才能处于自由状态,通常情况下夸克总是被约束在质子和中子内部。本年度获奖者格罗斯、波利策和维尔切克提出的“渐近自由”理论,为此提供了解释。 1973年,维尔泽克正在普林斯顿大学读研究生,师从格罗斯。师徒二人于1973年发表论文,揭示了粒子物理中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当时他们分别只有32岁和22岁。同年,普利策也独立发表了相关论文。三位科学家提出的理论认为,强作用力会随着夸克彼此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没有夸克可以从原子核中向外迁移,获得真正的自由。通俗地说,这一现象有点像拉一根具有弹性的橡皮筋:橡皮筋拉得越长,其产生的力量越大,人拉起来也更为费劲。同 2

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5年的物理学奖,被美国的两位物理学家分享,他们是威利斯·兰姆(Willis https://www.360docs.net/doc/1e2515428.html,mb)和波利卡普·库什(Polykarp Kusch)。兰姆使用微波技术探究氢原子的精细结构,发现了兰姆位移;库什使用射频束精确地测量了电子的磁矩,完善了核理论。二人都对量子电动力学的创立和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兰姆和库什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久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辐射实验室的,两人都是拉比的追随者与合作者。兰姆先是从事理论研究,发表过多篇论文。库什则直接参与了拉比的磁共振方法研究。他们二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都从事过雷达技术的工作,从而促使他们对微波有所了解,并在后来的实验中用到这一技术。他们在同一个实验室中工作,但分别领导着一个小组,在同一年完成并且可以用同样的原理来解释各自的发现,这一原理就是关于电子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的理论。显然,他们的研究工作是相互促进的,尽管使用的方法与实验装置有所不同。 威利斯·尤金·兰姆(Willis Eugene Lamb,1913—2008),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父亲是一位电话工程师。1930年,兰姆进入伯克利加州大学,1934年获化学学士学位。随后在奥本海默的指导下研究理论物理学,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1938年,兰姆到哥伦比亚大学任教。从1943年到1951年,兰姆在哥伦比亚大学辐射实验室工作,在那里完成了他的主要成就。2008年,逝世于亚利桑那洲的图森。 1

兰姆的发现与氢原子有关,氢原子中有一个电子,沿一系列的轨道绕其核旋转,每条轨道对应于确定的能级,各能级都具有精细结构。长期以来,精细结构的解释是使用狄拉克的相对论性量子力学,并且得到了公认。然而,用光学方法验证狄拉克的精细结构理论,历经一二十年,始终未获得成功。 氢光谱作为最典型、最简单的一种原子光谱,对它的研究历时一百多年。1885年,巴耳末发现14根氢谱线的波长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这就是巴耳末公式。随后不久的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发现这一谱系的第一条谱线Hα线有精细结构,当时由于谱线本底太强,无法分辨结构的细节,只能认为是由双线组成。后人根据谱线强度的包络线作出种种猜测,例如,有人认为里面包含五条强度不等的细线。1913年,玻尔提出定态跃迁原子模型,成功地推出了巴耳末公式,然而仍不能解释精细结构。1916年,索末菲对玻尔的理论进行了修正,计算出了双线的理论值,与实验所得基本吻合。1926年,海林堡等人用量子力学计算能级,与索末菲的结果稍有出入。1928年,狄拉克用相对论量子力学,考虑到自旋和轨道耦合,提出了狄拉克方程,可以描述氢原子的能级,据此得出氢光谱中Hα的精细结构。只是由于与Hα有关的能级中22S1/2和22P1/2、32S1/2和32P1/2、32S3/2和32P3/2能级分别相等,所以实际上Hα只有五个成分。 为了检验狄拉克理论的正确性,人们对氢光谱作了大量的光学实验,均未有定论。其中只有加州理工学院的豪斯顿(W.V.Houston)和谢玉铭的实验取得了明确结论,他们的实 2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1年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德国人)发现X 射线 1902年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P. 塞曼(荷兰人)研究磁场对辐射的影响 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法国人)发现物质的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人)、玛丽·居里(波兰人)从事放射性研究 1904年J.W.瑞利(英国人)从事气体密度的研究并发现氩元素 1905年P.E.A.雷纳尔德(德国人)从事阴极线的研究 1906年约瑟夫·约翰·汤姆生(英国人)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1907年 A.A.迈克尔逊(美国人)发明了光学干涉仪并且借助这些仪器进行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 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人)发明了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1909年伽利尔摩·马可尼(意大利人)、K . F. 布劳恩(德国人)开发了无线电通信O.W.理查森(英国人)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 1910年翰尼斯·迪德里克·范德华(荷兰人)从事气态和液态议程式方面的研究1911年W.维恩(德国人)发现热辐射定律 1912年N.G.达伦(瑞典人)发明了可以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节装置 1913年H·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人)从事液体氦的超导研究 1914年马克斯·凡·劳厄(德国人)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 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人)借助X射线,对晶体结构进行分析 1916年未颁奖 1917年 C.G.巴克拉(英国人)发现元素的次级X 辐射的特征 1918年马克斯·卡尔·欧内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德国人)对确立量子理论作出巨大贡献 1919年J.斯塔克(德国人)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 1920年 C.E.纪尧姆(瑞士人)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0年物理学奖,由两位物理学家分享,他们是荷兰的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和英国的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Konstantin Novoselov)(同时拥有俄罗斯国籍)。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 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1958—),荷兰公民,出生于俄罗斯索契。1987年在俄罗斯科学院固态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介观科学与纳米技术中心主任。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教授及皇家学会2010周年纪念研究教授。 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Konstantin Novoselov,1974—),英国和俄罗斯公民,出生于俄罗斯下塔吉尔。2004年从荷兰内梅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及皇家学会研究员。 作为由碳组成的一种结构,石墨烯是一种全新的材料——不单单是其厚度达到前所未有的小,而且其强度也是非常高。同时,它也具有和铜一样的良好导电性。在导热方面,更是超越了目前已知的其他所有材料。石墨烯近乎完全透明,但其原子排列之紧密,却连具有最小气体分子结构的氦都无法穿透它。碳——地球生命的基本组成元素——再次让世人吃惊。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以sp2杂化连接的碳原子紧密堆积成的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新材料。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石墨烯 1

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的痕迹就可能是几层甚至仅仅一层石墨烯。 石墨与石墨烯 2004年,盖姆和诺沃肖罗夫发现他们能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得到越来越薄的石墨薄片。他们从高定向热解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片,然后将薄片的两面粘在一种特殊的胶带上,撕开胶带,就能把石墨片一分为二。不断这样操作,于是薄片越来越薄,最后,他们得到了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这就是石墨烯。石墨烯常见的粉体生产的方法为机械剥离法、氧化还原法、SiC外延生长法,薄膜生产方法为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这以后,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层出不穷。2009年,盖姆和诺沃肖罗夫在单层和双层石墨烯体系中分别发现了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及常温条件下的量子霍尔效应。在发现石墨烯以前,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热力学涨落不允许任何二维晶体在有限温度下存在。所以,它的发现立即震撼了凝聚体物理学术界。虽然理论和实验都认为完美的二维结构无法在非绝 2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数量子霍耳效应的发现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的劳克林(Robert https://www.360docs.net/doc/1e2515428.html,ughlin,195O—),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与新泽西州贝尔实验室的施特默(Horst L.St rmer,1949—)和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电气工程系的崔琦(Daniel C.Tsui,1939—),以表彰他们发现了一种具有分数电荷激发状态的新型量子流体,这种状态起因于所谓的分数量子霍耳效应。 量子流体早在研究极低温状态下的液氦和超导体时就已有所了解。在这些领域里,已经有好几位物理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例如,卡末林-昂内斯由于液氦的研究和超导电性的发现获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朗道由于液氦和超流理论获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巴丁、库珀和施里弗由于提出超导电性的BCS 理论获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卡皮查由于发现氦的超流动性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柏诺兹和缪勒由于发现高温超导获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戴维·李、奥谢罗夫和R.C.里查森则因发现氦-3的超流动性获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么多的物理学家受到如此殊荣,说明凝聚态物理学在20世纪有极大的发展,而低温和超导在这一领域内又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分数量子霍耳效应正是继高温超导之后凝聚态物理学又一项崭新课题。 分数量子霍耳效应是继霍耳效应和量子霍耳效应①的发现之后发现的又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凝聚态物质中的宏观量子效应。冯·克利青由于在1980年发现了量子霍耳效应而于198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图98-1表示冯·克利青所得霍耳电阻随磁场变化的台阶形曲线。台阶高度等于物理常数h/e2除以整数i。e 与h是自然的基本常数——e是电子的基本电荷,h是普朗克常数。h/e2值大约 为25kΩ。图中给出了i=2,3,4,5,6,8,10的各层平台。下面带峰的曲线表示欧姆电阻,在每个平台处趋于消失。量子数i也可用填充因子f 代替,填 充因子f由电子密度和磁通密度确定,可以定义为电子数N与磁通量子数Nφ(=φ/φ0)之比,即f=N/Nφ,其中φ为通过某一截面的磁通,φ0为磁通量子, φ0=h/e=4.1×10-15Vs.当f是整数时,电子完全填充相应数量的简并能级(朗 道能级),这种情况的量子霍耳效应叫做整数量子霍耳效应,以与分数量子霍耳效应相区别。

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W±和Z°粒子的发现

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W±和Z°粒子的发现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意大 利物理学家鲁比亚(Carlo Rubbia,1934—)和荷兰物理学家范德米尔(Simon van der Meer,1925—),以表彰他们在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的传播体W±和Z°的大规模研究方案中所起的决定性贡献。 这里所谓的大规模研究方案,就是指的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质子-反质子对撞实验。CERN是研究基本粒子的国际中心,有13个欧洲国家参加,它跨越两个国家——瑞士和法国的边界,创建于1952年。来自各个国家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通力合作,在这里贡献自己的才能。三十年过去了,由意大利的鲁比亚和荷兰的范德米尔为首的庞大的实验队伍,终于取得了硕果,发现了W±和Z°粒子。人们说:是范德米尔使这项实验方案成为可能,而鲁比亚则使这项实验方案得到了预期的成果。这是因为要实现在粒子对撞实验中产生W±和Z°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对撞的粒子必须具有足够高的能量,以至于有可能把足够的能量转变为质量,从而产生重粒子W±和Z°;另一个条件是碰撞的次数必须足够多,才会有机会观测到极罕见的特殊情况。前者是鲁比亚的功劳,后者是范德米尔的功劳。鲁比亚曾建议用CERN最大的加速器——SPS,作为正反质子的循环存储环。在存储环中,质子和反质子沿相反的方向作环形运动。这些粒子在环中以每秒十万周的速率绕环旋转。反质子在自然界(至少是在地球上)是不能自然产生的。但在CERN却可从另外的加速器——PS产生。反质子可以存储在一个特制的存储环中,这个存储环是由范德米尔领导的小组建造的。 SPS是CERN的质子同步加速器的代号,1971年开始建造,1976年完工,它的最大能量可达400 GeV,它的主加速器平均直径达2200 m。把SPS改装成质子-反质子对撞机后,质子和反质子可在这里加速到270 GeV,然后进行对撞,这样,所得到的质心系能量相当于155 TeV的静止靶加速器进行同类实验所能达到的能量。 范德米尔想出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使反质子形成强大的粒子束,他的方法叫做随机冷却(stochatic cooling)。随机冷却是束流冷却中的一种方法,目的是减少在加速过程中粒子束的横向发散度和能散度,粒子束中一部分粒子偏离设计轨道和平均能量意味着各粒子相对于它们的平均速度和轨道作不规则运动,偏离越大,不规则运动的动能也越大。用热学中温度的概念就说是这束粒子的温度较高;反之,减少这种不规则运动,就相当于把粒子束“冷却”。所谓随机冷却,实际上就是通过测量求得粒子束某一截面上的粒子流重心,再用测量后不远的校正(或冷却)装臵的电场使重心逐渐恢复到设计轨道上去,总的效果是最后使粒子得到“冷却”。经过冷却,粒子束可提高粒子流密度,从而提高对撞机的亮度。 在SPS存储环的周边上有两个碰撞点,碰撞点周围有一系列巨大的探测系统,可以记录生成粒子的信息。最大的一台探测器UA1是鲁比亚领导的小组建造和启动的。这个小组共有来自12个研究所的135位物理学家。UA1探测器重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八)】1983年物理学奖

1983年12月10日第八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昌德拉塞卡因对恒星结构方面的杰出贡献、美国科学家福勒因与元素有关的核电应方面的重要实验和理论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是一位印度裔美国籍物理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在1983年因在星体结构和进化的研究而与另一位美国体物理学家威廉·艾尔弗雷德·福勒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也是另一个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拉曼的亲戚。钱德拉塞卡从1937年开始在芝加哥大学任职,直到1995年去世为止。他在1953年成为美国的公民。钱德拉塞卡兴趣广泛,年轻时曾学习过德语,并读遍自莎士比亚到托马斯·哈代时代的各种文学作品。 人物简介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SubrahmanyanChandrasekhar,1910年10月19日 —1995年8月15日),在恒星内部结构理论、恒星和行星大气的辐射转移理论、星系动力学、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宇宙磁流体力学和相对论天体物理学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1983年因在星体结构和进化的研究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另一个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拉曼的亲戚。 他一生中写了约四百篇论文和诸多书籍。他兴趣广泛,年青时曾学习德语,读遍自莎士比亚到托马斯·哈代的文学作品。 1937年起钱德拉塞卡在芝加哥大学工作,1953年取得美国国籍。晚年他曾研读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并写了《Newton'sPrincipiafortheCommonReader》。此书出版后不久他便逝世了。 他算过白矮星的最高质量,即钱德拉塞卡极限。所谓“钱德拉塞卡极限”是指一颗白矮星能拥有的最大质量,任何超过这一质量的恒星将以中子星或黑洞的形式结束它们的命运。 人物生平 钱德拉塞卡于1910年出生在英属印度旁遮普地区拉合尔(现在的巴基斯坦),在家中排名第3,父亲为印度会计暨审计部门的高阶官员。 钱德拉塞卡的父亲也是一位技术娴熟的卡纳蒂克音乐(Carnaticmusic)演奏者与一些音乐学著作的作者。他的母亲则是一位知识份子,并曾将亨利克·易卜生的剧作《玩偶之家》翻译成泰米尔语。 钱德拉塞卡起初在家中学习,后来则进入清奈的高中就读(1922年至1925年间)。他在1925年至1930年进入了清奈的院长学院(PresidencyCollege),并获得学士学位。钱德拉塞卡在1930年7月获得印度政府的奖学金,于是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他后来进入剑桥三一学院就读,并成为劳夫·哈沃德·福勒(RalphHowardFowler)的学生。在保罗·狄拉克的建议下,钱德拉塞卡花费一年的时间在哥本哈根进行研究,并且认识了尼尔斯·玻尔。 钱德拉塞卡在1933年夏天获得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并且在当年十月成为三一学院的研究员(1933年-1937年),他在这段时期认识了天文学家亚瑟·爱丁顿与爱德华·亚瑟·米尔恩(EdwardArthurMilne)。 钱德拉塞卡在1936年与LalithaDoraiswamy结婚。 学术生涯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1930年毕业于印度马德拉斯大学,1933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博士学位。 1930~193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理论物理。

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能量子的发现

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能量子的发现 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柏林大学的普朗克(Max KarlErnst Ludwig Planck ,1858—1947),以承认他发现能量子对物理学的进展所作的贡献。 1895年前后,普朗克正在德国柏林大学当理论物理学教授,由于鲁本斯(H.Rubens )的介绍,经常参加以基本量度基准为主要任务的德国帝国技术物理研究所(Physikalisch Technische Reichsanstalt ,简称PTR )有关热辐射的讨论。这时PTR 的理论核心人物维恩(W.Wien )因故离开PTR ,PTR 的实验研究成果需要有理论研究工作者的配合,普朗克正好补了这个空缺。 维恩在1893年提出了关于辐射能量分布的定律,即著名的维恩分布定律: T a e b u --=5λ 其中u 表示能量随波长λ分布的函数,也叫能量密度,T 表示绝对温度,a ,b 是两个任意常数。 维恩分布定律发表后引起了物理学界的注意。实验物理学家力图用更精确的实验予以检验;理论物理学家则希望把它纳入热力学的理论体系。普朗克认为维恩的推导过程不大令人信服,假设太多,似乎是凑出来的。于是从1897年起,普朗克就投身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他企图用更系统的方法以尽量少的假设从基本理论推出维恩公式。经过二三年的努力,终于在1899年达到了目的。他把电磁理论用于热辐射和谐振子的相互作用,通过熵的计算,得到了维恩分布定律,从而使这个定律获得了普遍的意义。 然而就在这时,PTR 成员的实验结果表明维恩分布定律与实验有偏差。1899年卢梅尔(O.R.Lummer )与普林舍姆(E.Pringsheim )向德国物理学会报告说,他们把空腔加热到800K ~1400K ,所测波长为0.2μm ~6μm ,得到的能量分布曲线基本上与维恩公式相符,但公式中的常数,似乎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加。第二年2月,他们再次报告,在长波方向(他们的实验测得8μm )有系统偏差。 根据维恩公式,应有:lnu=ln (bλ-5)T a λ- 从而lnu ~T 1曲线应为一根直线。但是,他们却发现温度越高,偏离得越厉害。 接着,鲁本斯和库尔班(F.Kurlbaum )将长波测量扩展到5.2μm 。他们发现在长波区域辐射能量分布函数(即能量密度)与绝对温度成正比。 普朗克刚刚从经典理论推导出的辐射能量分布定律,看来又需作某些修正。正在这时,瑞利(Lord Rayleigh )从另一途径也提出了能量分布定律。

近五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

2008年至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及其主要贡献简介 获奖年度:2012年 获奖者:沙吉·哈罗彻(Serge Haroche)大卫·温兰德(David J. Wineland) 获奖者简介:沙吉·哈罗彻1944年生于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现为法 国籍。他1971年在巴黎第六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任职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和法国综合理工大学,现为法兰西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 大卫·温兰德1944年生于美国密尔沃基,1970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职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 获奖原因 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这二人奖项的原因是他们在“突破性的试验方法使得测量和操纵单个量子系统成为可能”。 塞尔日·阿罗什和大卫·维因兰德独立地发明并拓展出能够在保持个体粒子的量子力学属性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测量和操控的方法,而这在之前被认为是不能实现的。 在不破坏单个量子粒子的前提下实现对其直接观测,两位获奖者以这样的方式为量子物理学实验新纪元开辟了一扇大门。对于单个光子或物质粒子来说,经典物理学定律已不再适用,量子物理学开始“接手”。但从环境中分离出单个粒子并非易事,而且一旦粒子融入外在世界,其神秘的量子性质便会消失。因此,许多通过量子物理学推测出来的现象看似荒诞,也不能被直接观测到,研究人员也只能进行一些猜想实验,试图从原理上证明这些荒诞的现象。 通过巧妙的实验方法,阿罗什和维因兰德与研究小组一起成功地实现对量子碎片的测量和控制,颠覆了之前人们认为的其无法被直接观测到的看法。这套新方法允许他们检验、控制并计算粒子。 两位获奖者均在量子光学领域研究光与物质间的基本相互作用,这一领域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获得了相当多的成就。他们的突破性的方法,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朝着基于量子物理学而建造一种新型超快计算机迈出了第一步。就如传统计算机在上世纪的影响那样,或许量子计算机将在本世纪以同样根本性的方式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极端精准的时钟在他们研究的推动下应运而生,有望成为未来新型时间标准的基础,而其精准度超越现代铯时钟百倍以上。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九)】1997年物理学奖1

1997年12月10日第九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物理学奖 美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美国科学家菲利普斯、法国科学家科昂·塔努吉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朱棣文(StevenChu,1948年2月28日-),美国华裔物理学家,生于美国圣路易斯;因“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而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美国能源部部长。 生平简介 朱棣文(1948.2)男,祖籍江苏太仓,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汉族,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 工作的朱棣文 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第56届当选总统奥巴马提名美国能源部长。 工作的朱棣文朱棣文的父 亲朱汝瑾是太仓人,母亲李静贞是天津人,他的祖父母也是太仓人。他们40年代来到美国育有三子,都学有所成。朱棣文排行老二。在太仓创建了朱棣文小学,1998年曾经访校一次。 朱棣文1970年毕业于罗切斯特大学,获数学学士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76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做了两年博士后研究,1978年到贝尔电话实验室工作,1983年任该实验室量子电子学研究部主任。1987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1990年任该校物理系主任。1993年6月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7年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与他同获该奖项的是美国科学家威廉·菲利普斯和一名法国学者。还曾获费萨尔国王国际科学奖。1998年6月5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4年6月被任命为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2008年获得美国第56届当选总统奥巴马提名出任美国能源部长。 朱棣文高中毕业时,父亲本不赞成他选择物理学,认为善於绘画的他应该去学建筑,因为物理学界高手太多,不易出成就,而且做实验是枯燥无味的,然而朱棣文却对物理学情有独钟,学问做得津津有味。从1983年起朱棣文开始从事原子冷却技术的研究,1985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他荣获诺贝尔奖的科研项目的主要工作是1987年到1992年期间在斯坦福大学完成的。 朱棣文从事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尖端的激光致冷捕捉技术研究,有着非常广泛的实际用途,这项研究为帮助人类了解放射线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深入理解气体在低温下的量子物理特性开辟了道路。在原子与分子物理学中,研究气体的原子与分子相当困难,因为它们即使在室温下,也会以上百公里的速度朝四面八方移动,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冷却,然而,一般冷却方法会让气体凝结为液体进而结冻。朱棣文等3位学者则利用激光达到冷却气体的效果,即用激光束(molassos)达到万分之一绝对温度,等于非常接近绝对零度(摄氏零下273度)。原子一旦陷入其中,速度将变得非常缓慢,而变得容易俘获。该技术可以用来做精确测量,特别是做"重力测量";人们还可以利用此技术做成重力分析图,由此解开地球上的许多谜团:例如观察油田的内层、勘探海底或地层内的矿物质,在生物科技上可以解读去氧核糖核酸(DNA)的密码;科学家还可以借此研究“原子激光”,制造精密的电子元件;也可以测量万有引力,进一步发展太空宇航系统,进行准确的地面卫星定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研究成果。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三)】1937年物理学奖

物理学奖 英国,汤姆逊(GeorgePagetThomson1892-1975),发现电子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 汤姆逊,英国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的卡文迪什研究所所长。 约瑟夫·约翰·汤姆逊 Thomson,JosephJohn约瑟夫·约翰·汤姆逊(1856~1940年)。1891年用法拉第管开始了原子核结构的理论研究。他研究了阴极射线在磁场和电场中的偏转,作了比值e/m(电子的电荷与质量之比)的测定,结果他从实验上发现了电子的存在。他把电子看成原子的组成部分,用原子内电子的数目和分布来解释元素的化学性质。提出了原子模型,把原子看成是一个带正电的球,电子在球内运动。他还进一步研究了原子的内部构造和阳极射线。1912年与阿斯顿共同进行阳极射线的质量分析,发现了氖的同位素。1906年他因在气体导电研究方面的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另有,威廉·汤姆逊(1824~1907年)。亦译为汤姆生。英国物理学家。 汤姆逊集团 THOMSON汤姆逊是法国最大的国有企业集团,具有100多年的历史, 是全球四大消费电子类生产商之一,他在其所有涉足的业务领域中都处于世界领导地位。 汤姆逊公司的主要业务集中在视听通讯产品系列和数码技术处理的范围,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雇员72000多人,其中42%在美洲,32%在亚洲,26%在欧洲;汤姆逊公司拥有超过34000项业务领域的技术专利权和6000多项发明。 汤姆逊集团目前在中国约有11,000名员工,主要从事制造、研发、专利许可以及营销工作。其中,大约100名的高素质人员受聘于新近在北京落成的研发中心。2003年,汤姆逊集团在中国的运营收入达4.5亿欧元。 为成为媒体与娱乐业的最佳合作伙伴而努力 自1968年以来,汤姆逊集团开展了一系列生产、开发以及销售活动,一直致力于中国的产业和经济发展。 汤姆逊集团对媒体娱乐市场越来越关注,这无疑为中国的媒体娱乐经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再加上2008北京奥运会这一盛事,中国的媒体娱乐产业在各方面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随着国外影像制品的大量引进,中国国内电影电视的质量和数量将不断得到重视。这些工艺技术的需求,更加突出了汤姆逊在以下方面的领导趋势: 电影、电视以及广告的后期制作和特效处理; 数字影院–在中国主要城市建成大型多幕影院并促进全国各地的影院建设; 网络电视——现有有线电视网的补充; 数字广播电视节目以及与之相关的传输安全问题; 高清电视、数字有线电视、地面电视、卫星电视、三重播放系统(Tripleplay——影像、声音、数据同步传输)、数字移动电视等等。 实际上,中国政府计划在2008年之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电视的数字联播,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实时体验奥林匹克盛会的整个过程。为把握这一时机,汤姆逊集团也积极与中国各大企业团体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工艺,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数字市场的需求,并为各项技术标准的建立提供帮助。此外,集团还与中国一些研究院和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将先进的知识和数字技术传入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