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分析

林业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分析
林业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分析

林业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分析

时代的发展伴随着科技的创新,特别是对于当前时代背景而言,追求可持续发展往往是社会的需求,也是各行业的主要需求,而林业也是我国的基础行业,行业的发展也体现出更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而研究林业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也是当下环保部门关注的主要话题与理念。而分析林业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也体现出关键的意义和价值。

标签:森林资源;生态效益;分析研究

0引言

森林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虽然森林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再生性,但是再生往往需要历经较长的周期,而且林业资源也具有更多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因而探索如何合理运用森林资源,从而发挥出其主要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也显得格外重要。而就此,笔者将通过本文,就我县林业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方面入手,将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1森林资源的理念及效用概述

一般来说,森林资源的概念可以按照宏观和微观进行诠释,即如在微观方面,森林资源主要是一般的树木,特指大部分的乔木资源;而宏观方面,森林资源储量包含普通树木资源以外,还包含林区及周边范畴的所有树木、植被、生命体等构成的自然环境范畴的整体称谓。

当然,森林资源也是自然环境下包含物种最多,层次最分明,生产效率最高的陆地生态体系,也是多种天然库的集合,包含物种库、资源库、能源库、基因库以及水库等等。因而森林资源的首要效用主要可以体现在,对一定自然范畴内的大气、土地、水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平衡保持效用。特别是针对维护自然环境均衡性及人类生存条件的维持也将带来关键性的价值。此外,森林对于太阳能的利用率最大,并且也包含丰富的生物物种。而生活在森林的生命体也会历经新陈代谢,生物转化、物理效用等多种方式,调整森林的基本环节,甚至对周边临近的生物群体以及环境条件产生显著的影响。当然,森林资源的效用也是多样且丰富的,对于人类而言,森林资源的首要效益体现在林业产品生产方面,即如为人类提供果实、木材等多种基本林业产品,为地区生态环保带来一定的效果,供给人们丰富的物质资源,吸引旅游行业进步与研究,为科研事业提供多种资源库,保证形成具备大量物种资源的天然生产场所,并且也是天然的氧气储存仓库,能够保证空气的基本成本平衡[1]。

2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分析

2.1保水固肥的生态效益价值。对于森林资源来说,生态效益价值首先可以体现在保水固肥方面,首先保水方面,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对比,就是荒山地与

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价

森林——人类的亲密伙伴 ——评价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包括其分类、作用以及所占比重,论述了生态效益在森林服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关于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字森林资源生态效益价值 一、森林问题 森林资源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内一切被人类所认识可利用的资源总称,是一种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包括林地、林木及其空间范围内生长着的的一切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其生存及发挥作用的自然环境因素。尽管概念上包括由森林形成的生态环境条件,但传统的林业只是以木材及林产品生产为中心。因此人们长期忽视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在森林资源低价或无价的政策指导下,对森林资源进行掠夺式的采伐和不当的利用,导致其数量日趋枯竭,质量日益衰减,根据《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2000年至2005年全球年均净减少森林面积730万公顷,有77个国家及地区森林面积呈下降趋势。另外,受毁林开荒、择伐及其他人类活动影响,2000年至2005年全球年均净减少原生林面积702万公顷。 二、森林资源生态效益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一)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括物化劳动消耗和活动消耗)来决定的。 (二)效用价值理论:西方经济学认为,价值不过是表示人的欲望同物品满足这种欲望的能力的关系,即人对物品效用的感觉和评价,并认为效用是价值的源泉,是形成价值的必要条件。即 商品价值=商品的边际效用 商品的边际效用可以用支付意愿(WTP willingness-to-pay)来表示,WTP是指人为获得一种效用而自愿支付的货币资金,是人的偏好的自动货币指标。WTP和商品的价格和消费者剩余的关系为: 消费者剩余=WTP—消费者实际支出 从中发现如果消费者剩余可以忽略的话,消费者的实际支出等于WTP,可以用商品的价格作为商品的价值;当消费者实际支出为零时,消费者剩余等于支付意愿,可以用这种方法来

高考一轮复习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同步测试题

高考一轮复习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同步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为南亚、东南亚森林面积变化表。读表,完成1—2题。 1.关于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变化的原因或治理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口的快速增加,持续对种植业的依赖导致毁林开垦 ②经济快速增长下的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等,占据大量林地 ③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面积最快的措施 ④利用现代科技改良树种是防止森林破坏的有效途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这种变化趋势对环境的影响是 A.土壤含水率上升B.地下水储量增加C.地表径流变化率减小D.生物多样性减少 森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所证实。森林郁闭度是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林分因子(树高、胸径、林龄、密度等)的影响。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不同林型内有较大差异。下图示意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据此完成3—5题。 3.与林外空地相比较,3月15日前林内积雪薄的原因最可能是 A.林内郁闭度大B.林外降雪较多 C.林内气温较高D.林外风速较小 4.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内的融雪速度及原因 A.慢,风速较小B.先快后慢,气温先高后低 C.快,太阳辐射较强D.先慢后快,降水量增多 5.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的水文生态效益更高,主要是由于 A.春季融雪量增加B.融雪速度降低 C.融雪时长缩短D.河流汛期提前 下表示意我国干旱地区(祁连山)不同森林覆盖率与河流枯水期径流量的关系。据此完成6—7题。 6.该表直接反映出干旱地区森林可以 A.减少枯水期径流量B.增加枯水期径流量 C.减少洪水期径流量D.增加洪水期径流量 7.针对黑河上游下段枯水期径流量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A.兴修水利工程蓄水B.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C.落实植树造林规划D.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石羊河一级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是永昌县北部的主要生态防护屏障。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2019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如图)的林带建设。据此完成8—10题。 8.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能源短缺,过度砍伐B.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 首先介绍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监测指标确定的原则和指标内容;阐述了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和4种方法,重点介绍计量经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另外,还简述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法和补偿机制。 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监测,阐明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森林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可为森林的合理经营,并进行宏观调控,实现人类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另一方面,将监测结果应用于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科学计量和评价,对于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或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森林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成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结果可用于森林生态环境评价,为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 鉴于森林生态系统在空间结构上的复杂性,时间序列上的多变性,生长发育过程的周期性和环境反应的滞后性等特点,森林生态环境的监测方法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定位监测和半定位监测方法。 ①定位监测:在一定的区域内,选择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环境类型,设固定监测点,进行长期地、 系统地、连续地观测与研究。 ②半定位监测:相对于定位监测而言,通常由于人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定位观测站数量有限, 对于一些特殊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进行相对短期的、不连续的观测和研究,作为对定位观测站的补充。 (2) 宏观监测、微观监测、重点地区监测和典型区域监测。 ①宏观监测:研究地域至少应该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 宏观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其次,也采取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的手段。 ②微观监测:研究地域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 类型。 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 ③重点地区监测:对重点预防防护区、重点治理区、重点监督区进行水土流失类型、强度、分布、 面积、治理程度、治理效益与动态变化进行监测。 ④典型区域监测:如对泥石流、滑坡、崩岗、汛期等进行监测预报。 (3)定期监测、日常监测和专项监测 ①定期监测:在已有土地变更调查的基础上,扩充、完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开展每年一次的资 源与生态环境变更调查,全面监测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利用遥感手段,定期监测重点地区(尤其是国家级监测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并核查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详实性。 ②日常监测:随时监测有关洪水、违法用地、毁林砍伐、毁草开荒、乱占滥用土地等突发事件。 ③专项监测:在国家重点生态环境建设地区进行资源与生态环境时空变化的监测,主要包括黄河 上中游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风沙区、草原区等。 2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与内容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极大,森林生态环境类型复杂多样,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都有

林业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分析

林业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分析 时代的发展伴随着科技的创新,特别是对于当前时代背景而言,追求可持续发展往往是社会的需求,也是各行业的主要需求,而林业也是我国的基础行业,行业的发展也体现出更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而研究林业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也是当下环保部门关注的主要话题与理念。而分析林业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也体现出关键的意义和价值。 标签:森林资源;生态效益;分析研究 0引言 森林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虽然森林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再生性,但是再生往往需要历经较长的周期,而且林业资源也具有更多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因而探索如何合理运用森林资源,从而发挥出其主要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也显得格外重要。而就此,笔者将通过本文,就我县林业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方面入手,将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1森林资源的理念及效用概述 一般来说,森林资源的概念可以按照宏观和微观进行诠释,即如在微观方面,森林资源主要是一般的树木,特指大部分的乔木资源;而宏观方面,森林资源储量包含普通树木资源以外,还包含林区及周边范畴的所有树木、植被、生命体等构成的自然环境范畴的整体称谓。 当然,森林资源也是自然环境下包含物种最多,层次最分明,生产效率最高的陆地生态体系,也是多种天然库的集合,包含物种库、资源库、能源库、基因库以及水库等等。因而森林资源的首要效用主要可以体现在,对一定自然范畴内的大气、土地、水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平衡保持效用。特别是针对维护自然环境均衡性及人类生存条件的维持也将带来关键性的价值。此外,森林对于太阳能的利用率最大,并且也包含丰富的生物物种。而生活在森林的生命体也会历经新陈代谢,生物转化、物理效用等多种方式,调整森林的基本环节,甚至对周边临近的生物群体以及环境条件产生显著的影响。当然,森林资源的效用也是多样且丰富的,对于人类而言,森林资源的首要效益体现在林业产品生产方面,即如为人类提供果实、木材等多种基本林业产品,为地区生态环保带来一定的效果,供给人们丰富的物质资源,吸引旅游行业进步与研究,为科研事业提供多种资源库,保证形成具备大量物种资源的天然生产场所,并且也是天然的氧气储存仓库,能够保证空气的基本成本平衡[1]。 2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分析 2.1保水固肥的生态效益价值。对于森林资源来说,生态效益价值首先可以体现在保水固肥方面,首先保水方面,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对比,就是荒山地与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林业既是一项产业,又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它肩负着向人类提供丰富的林产品,以及维护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当前,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是林业生态效益究竟有多大,如何用货币化形式正确评价?下面就aaa省省情与林情实际,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币场价值法对aaa省林业生态效益进行计量评价,并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林业生态效益内函 森林是生态建堤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制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 涵养水源效益: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主要表现为截留降水、涵蓄土壤水分、补充地下水、抑制蒸发、调节河川流量、缓和地表径流、改善水质和调节水温变化等。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最大涵养水源能力,洪水季节可以蓄水防涝、干旱季节可以供水抗旱,故波誉为“绿色水厍”。据研究表明,森林土壤根系空间达Im深时, 1hm2 森林可贮存水200-2000m3,平均比无林地能多蓄水300m3。据日本相关研究,3333 hm2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1 00万m3的水库,美国环保署统计资料显示,森林拦截了该国2/3的降水。据有关调查,25

年的天然林,每小时可吸收降雨量15 0mm,草地及裸露地每小时仅为10mm及5mm。据不完全统计,林地涵养水源能力为裸露地的7倍。 固土保肥效益:森林保育土壤的效能主要表现为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防沙治沙、防灾减灾(如山崩、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茂密的森林凭借庞大的树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不但截留天然降水,还可有效地减轻雨涌对土壤的直接冲击;同时,林地下强壮庞大的根系在土壤中形成网络,与土壤牢固地盘结在一起,从而降低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及各种养分损失的固土保肥作用。据张嘉宾的测定分析,即使是微小的细根,也有很强的固持土壤能力,平均直径只有0.8mm粗的细根,具有固持13kg土壤能力。森林一般可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的70%-80%,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矿物水土流失、肥力 下降、水利工程淤积等。 改良土壤效益:森林植物每年有大量的凋落物和死根,在水、土、光、温和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分解与矿化,将逐渐形成有机质、N、P、K等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吸收利用。森林以上的自肥作用,极 大减少了人们培育森林施肥投八, 固碳制氧效益:森林在生长过程中,不仅林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空气中的co2,而且通过凋落物转化为有机质将部分co2存贮在林地土壤内。这一功能对于人类社会、整个生物界以及全球大气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据统计,全球现有森林总储碳量1146Gt,约占土壤和植被所储存碳的46%,且能以各种形式储存,从而有助于缓和全球的温室效益。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报告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报告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报告 的社会资金投入公益林建设,推进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发展的动力和机制问题,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和林业建设的良性循环。 二、正确评价我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情况去年7月,我省按照《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要求,组织完成了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全省区划界定公益林面积4783.3万亩,向国家申报重点公益林面积1969.74万亩。经国家林业局审核,沙河、汝河因不属于淮河一级支流,蟒河因长度不足150公里,小秦岭自然保护区因尚处在待批阶段,合计面积135.56万亩,均未列入国家重点公益林范围。在国家认定的1834.18万亩重点公益林中,天保工程区757.22万亩,非天保工程区1076.96万亩。去年11月,国家安排我省第一批重点公益林补偿面积550万亩。我省各级林业部门为扎实管好重点公益林,充分发挥补偿基金的使用效益,在分配和落实补偿面积的过程中,按照国家下达的不同生态区域类型控制面积及有关要求,一手抓补偿面积的落实、将分配的补偿面积落实到山头地块,一手抓管护责任制的落实、签订护林合同、制定管理办法,为开展重点公益林管护和补偿奠定了基础。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合理布局,认真落实补偿面积为了扎实做好这一补偿制度实施的基础工作,我们依据各地区划界定的重点公益林资源情况,首先制定了我省落实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偿面积原则。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突出重点的基本要求,确保补偿面积落实到生态地位重要的地区; 二是优先满足国有林地中有林地管护的需要,较好地解决山区国有林场的贫困问题; 三是集体林和其他所有制的林地纳入补偿范围时,必须坚持林权者自愿的原则; 四是不论何种权属,纳入补偿范围的林地要优先安排有林地,其次是疏林地和灌木林;五是以县为单位,当分配面积不能满足区划界定的面积时,应适当集中安排,但不准超越区划界定的重点公益林范围。经过全省林业系统自上而下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补偿面积落实任务。据统计,全省各类生态区域第一批重点公益林的补偿面积是: 江河源头77.5万亩、江河两岸197.2万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5.3万亩、大型水库周围140.4万亩、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9.6万亩。共涉及10个省辖市、30个县(市、区)、13个自然保护区实施单位、22个国有林场、27个集体林场,共计1608个林班、18379个小班,涉及乡(镇)170个、村1286个、林农61936户,初定护林员3350名。 (二)建立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公益林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根据工作需要,省林业厅成立了公益林管理办公室。全省第一批重点公益林补偿范围所涉及的10个省辖市、30个县(市、区)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管护单位都确定了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部分重点县在林业局内设了公益林管理办公室,选调技术人员,专门负责重点公益林的管理工作。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林业既就是一项产业,又就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生态与社会效益,它肩负着向人类提供丰富的林产品,以及维护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当前,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就是林业生态效益究竟有多大,如何用货币化形式正确评价?下面就aaa省省情与林情实际,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币场价值法对aaa省林业生态效益进行计量评价,并加以分析与说明。 一、林业生态效益内函 森林就是生态建堤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制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 涵养水源效益: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主要表现为截留降水、涵蓄土壤水分、补充地下水、抑制蒸发、调节河川流量、缓与地表径流、改善水质与调节水温变化等。森林生态系统就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最大 涵养水源能力,洪水季节可以蓄水防涝、干旱季节可以供水抗旱,故 波誉为“绿色水厍”。据研究表明,森林土壤根系空间达Im深时, 1hm2 森林可贮存水200-2000m3,平均比无林地能多蓄水300m3。据日本相关研究,3333 hm2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1 00万m3的水库,美国环

保署统计资料显示,森林拦截了该国2/3的降水。据有关调查,25年的天然林,每小时可吸收降雨量15 0mm,草地及裸露地每小时仅为 10mm及5mm。据不完全统计,林地涵养水源能力为裸露地的7倍。 固土保肥效益:森林保育土壤的效能主要表现为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防沙治沙、防灾减灾(如山崩、山体滑坡或泥石流) 等。茂密的森林凭借庞大的树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不但截留天然降水,还可有效地减轻雨涌对土壤的直接冲击;同时,林地下强壮庞大 的根系在土壤中形成网络,与土壤牢固地盘结在一起,从而降低水土 流失造成的土壤及各种养分损失的固土保肥作用。据张嘉宾的测定分析,即使就是微小的细根,也有很强的固持土壤能力,平均直径只有 0.8mm粗的细根,具有固持13kg土壤能力。森林一般可减少地表径流与土壤冲刷的70%-80%,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矿物水土流失、肥力下降、水利工程淤积等。 改良土壤效益:森林植物每年有大量的凋落物与死根,在水、土、光、温与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分解与矿化,将逐渐形成有机质、N、P、K等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吸收利用。森林以上的自肥作用,极 大减少了人们培育森林施肥投八, 固碳制氧效益:森林在生长过程中,不仅林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 并固定空气中的co2,而且通过凋落物转化为有机质将部分co2存贮在林地土壤内。这一功能对于人类社会、整个生物界以及全球大气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就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据统

2019届高考地理专讲讲义考点45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考点45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考点热度★★★☆☆] 一、知识整合 ㈠森林资源现状与作用 1.分布及现状 ⑴分布:A亚寒带针叶林(原始林)——俄罗斯、加拿大;B热带雨林(原始林)——南美亚马孙流域、非洲刚果盆地、东南亚马亚群岛 ⑵现状:急剧减少,原始森林破坏殆尽。 2.森林的作用 ⑴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 ⑵生态价值: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 3.森林破坏的后果: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㈡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①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③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㈢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很贫瘠; ②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提示] 在茂密的森林覆盖下,与沙漠地区有同样贫瘠的土壤;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破坏,恢复相当困难,因此可以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㈣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㈤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图文拓展】 1.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可归纳为七个字:“水气净美无(物)尘沙”。对应的含义如下: 2.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森林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因而能涵养水源;森林的树冠减轻了雨水对地面的侵蚀,森林的土质疏松,一部分雨水渗入地下,使地表径流减少,因而森林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3.雨林地区植物茂密的原因 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植物可连续不间断地迅速生长,因而形成了高大茂盛的植物群落。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3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价的基本方法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估的研究是一项工作量大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由于森林生态效益的多样性、各国国情和计量目的的不同、以及人们对这一领域研究程度的限制,生态效益经济计量方法表现出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3.3.1按照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价所采用的理论基础分类 ()l价值法 V(alueMhetdo)。该方法主要以产生生态效益的森林效能所承担的价值量,或以森林效能引起的土地级差收入、社会劳动节约量,作为森林生态效益的计量值,一般用货币额表示。其主要方法有:替代品市场法、消耗法、效能价值分解法、再生产费用倍乘法、补偿法、加权推比法、估计法等。 (2)效益法B(neetfiMcthdo)。该方法完全撇开培育森林所投入的劳动量,以森林诸效益造成的社会劳动节约,作为森林生态效益计量值,并用货币额表示。运用这种方法的程序是:首先确定森林诸效益的等效益物及其等效益调整系数;其次确定随时间变化的森林诸效益在特定时期内的空间作用范围和作用程度;最后根据森林诸效益在各年度的空间作用及其程度,借助于等效益物及其调整系数,计算出分年度的森林生态效益计量值。 (3)效能法(FunctoinMethdo)。该方法以采取技术手段获得与森林效能作用相似的结果作为计算森林生态效益计量值的依据。它既可以用实物量表示,也可以用货币额表示。用货币额表示时,有形产品由凝结在产品中的价值量确定,无形产品用可比产品的价格换算。森林无形产品效益计量值一般采用类比法或效能置换法计算。 3.3.2按照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评价对象分类 (1)效果评价法。该方法是根据森林综合效益的利用程度,如以森林影响范围内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水资源的增加以及土壤流失量的减少等对森林生态效益做出经济评价。目前,森林的涵养水源效益、保持水土效益、保护农田效益的经济计量等都普遍采用此类方法。 (2)消耗评价法。该方法是以劳动价值为基础,以森林中凝结的劳动价值量为依据评价森林生态效益的大小,注重森林诸效益如何分担凝结在森林中的价值量,而不注重森林效益对社会产生的实际使用。这两类方法的着眼点是不

生态效益评价

讨论题目什么是生态效益评价?生态效益评价的内容包括哪些?有哪些实用范围?发展趋势如何?一、生态效益评价1)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生态效益: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依据生态平衡规律,使自然界的生物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产生的有益影响和有利效果,它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2)下面来讲生态效益的基础:是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3)举例说明: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就是要使农业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在物质与能量输出输入的数量上、结构功能上,经常处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使农业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4)在前三条基础上我们总结出生态效益评价的概念:是指对项目从建造到生产过程中的所创造的生态效益进行定性化和定量化的统计与描述,评价项目对环境、生态所造成的影响。总结:生态效益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衡量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是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在某项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是正值或负值。最常见的情况是,为了更多地获取经济效益,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此时经济效益是正值,而生态效益却是负值。生态效益的好坏,涉及到全局和长期的经济效益。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如果生态效益受到损害,整体的和长远的经济效益也难得到保障。因此,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要维护生态平衡,力求做到既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又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形成生态经济效益。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求在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持生态平衡和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即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这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由于只追求经济效益,没有遵循生态规律,不重视生态效益,致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各种资源遭受破坏,已经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经济发展也受到阻碍。从事某项生产建设项目,以单纯的经济观点来衡量,其个别的、一时的经济效益可能很高,但往往存在着对生态资源的掠夺和破坏,如森林过伐、酷渔滥捕、陡坡开荒、草场超载过牧等。这种只看目前、不顾长远的开发利用方式是错误的。客观现实要求人们树立生态经济效益的观点。所以,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要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考虑项目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可行性与价值,来进行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开始项目。以求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二、生态效益评价内容:1.从生态环境因素分:(1) 地质(2) 水文(包括地表水、水域和地下水) (3) 土壤(土质、水土流失、植被等) (4) 气象(5) 自然资源(动植物、矿产等) (6) 人口(人群健康、居民迁移等) (7) 自然景观、古迹等(8) 工农业生产(农作物、渔业、牧业、工农业产值等) (9) 生活设施 2.从生态效益的经济效果来分:1)环境收益一种理解:是由于项目的实施直接使环境质量提高而引发的收益。这种收益一般可用市场价值法估计,即估计项目实施前后各环境因素质量提高的市场价值。另外一种理解:是由于项目的实施使环境损失减少, 则项目实施前后环境损失的差值为该项目的环境收益。2)环境损失与环境收益相反,指经济活动所引起的不利的环境变化。3)环境费用环境费用指经济活动中为消除不良环境影响所必需的消耗, 通常包括环境工程投资、环保工程运行费用及其它环境保护费用。 3.从生态效益作用的对象来分:以公路工程项目为例来说明:1)对野生动植物生存的影响。公路在建设实施和运营过程中对沿线地区的动植物生存环境产生影响, 通过对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保护级别、分布概况、生活习性、活动规律和自身的价值等方面的调查, 分析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变化, 评价公路项目的建设对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影响状况, 主要评价受国家保护的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变化。2)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指由于公路建设破坏植被引起的水土流失, 主要发生在公路施工期和运营初期。由于工程防护措施和恢复植被措施的实施, 水土流失到运营后期将基本稳定。主要是通过对公路施工中高填、深挖路段的坡面、取弃土场地以及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病害的调查, 分析由于公路施工引起地质类别、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率等现状的变化, 对沿线水土流失的影响, 并提出治理措施或对策建议。3)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通

浅谈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

文章编号:1006-6993(2010)04-0111-02 浅谈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 高娃 (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林业物质公司,牙克石 022150) 摘 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森林资源、 环境、经济之间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森林资源被认为是保障地球前途、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积极开展森林资源的社会、生态效益的经济评 价。 关键词:森林资源;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评价中图分类号:S718.56 文献标识码:B 森林资源,从广义上讲,是指林木、竹类和林区范围内其他植物和动物以及林地资源(含水资源)的总称;从狭义上讲,仅指以乔木为主体的森林植物组成部分,简称森林。 森林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产生活和保护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是林业发展的基础。 如同森林可以生产木材一样,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森林的产品,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产品。生态效益主要表现为: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庇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护牧(草)场、减灾防灾、维护水利设施等方面均发挥了显著作用。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可以通过劳动投入和林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林木资源的开发利用,均有利于提供就业机会,对林区经济加快发展、林区群众致富奔小康和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些产品有不同于一般产品的特性:一是它不具有实物性,无法通过直接的交换关系实现其价值;二是它的消费过程无法界定,人们随时随地可以享用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而不必立刻为这种享用付费。因而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就表现为林业生产的外部效益,同时表现为巨大的社会效益,被社会全体公众免费享用。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的社会、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工作理应受到我们的重视。 1森林资源社会、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 对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森林资源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所产生的对社会和生态环境影响的效益进行货币计量,即对森林资源具有的诸种功能效益进行的 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评判和估价,其目的就是以货币为表现手段来表示森林资源的间接效益的多少。2森林资源社会、生态效益经济评价的实质 森林资源社会、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的实质是森林资源效能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给社会带来的效益的经济评价,是一定森林资源所能产生社 会、生态效果的货币表现。3森林资源社会、生态效益经济评价的作用森林资源的社会、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在宏观上为政策制定和宏观资源配置服务;在微观上为企业的经营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服务。 4森林资源社会、生态效益经济评价的方法简介4.1防护林的防护效益评价 Z 1= n i =1 P i (Q i 1-Q i 0) 式中:Z1--防护林防护效益经济评价值;Q i 1--第i 个单位受益后的产量; Q i 0--第i 个单位受益前的产量;P i --第i 个单位产品的价格。 4.2森林资源涵养水源效益的经济评价4.2.1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W =n i =1 P i X t i 式中:W --涵养水源增加生物产量的经济评价值; X--增加水量;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高娃(5),女(蒙古族),辽宁省阜新人,经济师第33卷第4期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v o.l 33.NO .42010年8月Inner M o ngolia Forestry Investi gatio n and Desi gn August .2010 :2009-04-10 :199-.

森林生态效益计算方法

森林生态效益计算方法(科技成果;森林生态;生态效益;森林生态效益估算)2008-12-29 09:00 森林生态效益计算方法(科技成果;森林生态;生态效益;森林生态效益估算) 一、保持土壤功能价值——山区森林计算此项 根据《森林公益效能计量调查——绿色效益调查》(﹝日﹞林野厅,杨惠民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森林保持土壤功能价值=有林地与无林地年侵蚀量差×森林面积×倾斜度在5度以上森林面积的比重×防护工事费用。 据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观测,该省有林地与无林地年侵蚀量差为:太行山区41.76吨/公顷、伏牛山区28.85吨/公顷、大别桐柏山区31.95吨/公顷。 防护工事费用按清除水库淤塞工程造价计算。根据相关资料推算,清除1吨水库淤塞土壤的工程需投入36元。 二、蓄积养分功能价值——山区森林计算此项 根据《河南林业生态效益评价》,蓄积养分功能价值包括:森林减少土壤流失中的养分价值和森林枯落物分解增加的土壤养分价值两部分。 1、森林减少土壤流失中的养分价值=减少流失土壤中含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折算为尿素、过磷酸钙和硝酸钾的价值。 各山区土壤流失量按“保持土壤功能价值”的标准计算。 根据河南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测定:太行山区土壤含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为3100毫克/公斤、2.54毫克/公斤、230.36毫克/公斤;伏牛山区土壤含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为5900毫克/公斤、1.87毫克/公斤、84.16毫克/公斤;大别桐柏山区土壤含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为4215.04毫克/公斤、4.99毫克/公斤、102.2毫克/公斤。 2、森林枯落物分解增加的土壤养分价值=森林枯落物中含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折算为尿素、过磷酸钙和硝酸钾的价值。 根据河南林业科学研究院的测定结果:太行山区年森林枯落物风干重7600公斤/公顷,伏牛山、大别桐柏区年森林枯落物风干重为6699公斤/公顷,枯落物风干重中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占1.12%、0.08%、0.19%。 1公斤全氮=2.18公斤尿素,1公斤速效磷=33.34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速效钾=2.59公斤硝酸钾;尿素1.05元/公斤,过磷酸钙0.44元/公斤,硝酸钾0.5元

xx县2015年度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xx县2015年度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绩效评价 自评报告 XX县2015年度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为加强财政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XX省林业厅关于开展2015年度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自评工作的通知》要求,XX县林业局、财政局认真组织对2015年度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现将绩效评价自评情况报告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概况 XX县纳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的公益林面积为27.75万亩。涉及6个乡镇,14个村委会,2个国有林场及小黑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共97个林班692个小班。其中:勐糯镇1.9708万亩、腊勐乡0.3497万亩、平达乡0.3642万亩、木城乡1.0949万亩、碧寨乡0.8468万亩、龙镇0.0536万亩、三江口国有林场7.3151万亩、亮林场10.1959万亩、小黑保护所5.559万亩。按权属划分,国有林地面积23.07万亩,集体林地面积3.0885万亩,个体林地面积1.5915万亩。 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绩效总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战略部署,严格执行森林分类经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结合XX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和现有森林资源特点,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为目标,突出公益林的管理保护,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建立管护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大力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提高,充分发挥公益林的综合效益,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我县的生态环境,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为我

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2、项目绩效阶段性目标 2015年,按照《XX县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方案》、《XX市财政局XX市林业局关于下达2015年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通知》、《XX市林业局关于下达2015年第二批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通知》文件规定,对我县27.75万亩国家级公益林,以国有4.75元/亩.年,集体和个人14.65元/亩.年进行补偿。建立管护机制,强化监督管理,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提高。 二、项目单位绩效报告情况 XX县国家级公益林补偿面积27.75万亩,依据国家级公益林权属的不同实行不同的补偿标准。国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4.75元;集体或者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14.65元,2015年公益林补偿基金178.1445万元,其中:国有林面积23.07万亩,补偿基金109.5825万元;集体林面积3.0885万亩,补偿基金45.246525万元;个体林面积1.5915万亩,补偿基金23.315475万元。 经过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对国家级级公益林的管护,今年以来,在管护的省级公益林区没有发生林地征占用、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等现象,公益林区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效益得到更有效发挥。 三、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XX县林业局收到《XX省林业厅关于开展2015年度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自评工作的通知》文件后,领导高度重视,安排精兵强将,专门负责绩效评价工作。对照评分表的相关内容和要求,组织工作人员到具体管护责任单位检查、走访管护人员和补偿对象,得到第一手资料,为评价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高中地理 森林的生态效益及其保护3

森林的生态效益及其保护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某中学地理探究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读表完成1—2题。 月份 1 2 3 4 5 6 月均温差值0.13 0.10 0.18 -0.16 -0.13 -0.25 月份7 8 9 10 11 12 月均温差值-0.43 -0.40 -0.20 -0.10 0.11 0.22 1.探究结果表明 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B.林地的年均温差大,裸地的年均温差小 C.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2.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③减弱噪声④吸烟滞尘⑤防风固沙 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 【答案】1.D 2.C 2.由于该片林地位于学校与高速公路之间,因而可起到减弱噪声和吸烟滞尘的作用。 森林的分布及生态效益 1.森林的分布

2.森林的生态效益 森林的生态效益可以笼统地概括为“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在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功能又有所差异,总结如下。 地区生态功能破坏后果 湿润地区、山地丘陵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下渗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农牧业减产沿岸地区防止海风、海浪侵袭 台风(飓风)、风暴潮加剧, 海岸侵蚀后退、海水倒灌 城市、交通道路两侧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吸烟除尘、减弱噪声等大气污染加剧、噪声污染加剧、 环境质量降低 热带雨林 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保护生物多样 性、调节大气成分、促进水循环 生态失衡、环境恶化、 灾害多发、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等 图示说明如下:

高考地理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下列为南亚、东南亚森林面积变化表。读表,完成1—2题。 1.关于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变化的原因或治理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口的快速增加,持续对种植业的依赖导致毁林开垦 ②经济快速增长下的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等,占据大量林地 ③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面积最快的措施 ④利用现代科技改良树种是防止森林破坏的有效途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这种变化趋势对环境的影响是 A.土壤含水率上升B.地下水储量增加C.地表径流变化率减小D.生物多样性减少 (2019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监测)森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所证实。森林郁闭度是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林分因子(树高、胸径、林龄、密度等)的影响。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不同林型内有较大差异。下图示意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据此完成3—5题。 3.与林外空地相比较,3月15日前林内积雪薄的原因最可能是 A.林内郁闭度大B.林外降雪较多 C.林内气温较高D.林外风速较小 4.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内的融雪速度及原因 A.慢,风速较小B.先快后慢,气温先高后低 C.快,太阳辐射较强D.先慢后快,降水量增多 5.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的水文生态效益更高,主要是由于 A.春季融雪量增加B.融雪速度降低 C.融雪时长缩短D.河流汛期提前 (2019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下表示意我国干旱地区(祁连山)不同森林覆盖率与河流枯水期径流量的关系。据此完成6—7题。 6.该表直接反映出干旱地区森林可以 A.减少枯水期径流量B.增加枯水期径流量

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工作汇报(2篇)_0

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工作汇报(2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第一篇开展度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兑现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州林业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局严格按照《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和《省财政厅省林业厅关于印发<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管护措施、狠抓落实,截止目前,园满完成了2011—2014年度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并正在推进2015年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现就兑现工作开展以来的情况作如下汇报:一、基本情况根据《省林业厅关于完善上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二期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经国家和省审定我县集体公益林面积1782388亩,其中:集体林国家级公益林1693304亩,集体林省级公益林89084亩。我市根据下达的集体林管护面积和资金计划,结合本市的实际,制定了2011——14年《县集体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方案》,经市政府批复实施,含盖全市21个乡镇,201个村。为了确保兑现工作顺利实施,我市成立市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兑现管理机构,并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林业、财政、发改局、纪检、审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公益林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公益林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在市林业局设立了公益林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该办公室为常设办事机构,负责全市集体公益林的管理、协调、补偿基金兑现、检查验收、统计报表、档案管理等日常工作。并要求各乡镇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益林管理的相关工作,负责指导监督各村

关于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几点建议

关于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几点建议 戴广翠1 闫春丽2 缪光平1 闫宏伟3 王丽1 (1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714;2 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北京 100714; 3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北京 100714) 1公益林区域分布及补偿现状 目前,根据《森林法》及《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联合颁布了《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实施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同时,各省(区、市)根据各自的生态保护需要,区划界定地方公益林,并由地方进行补偿。 1.1公益林的区域分布 重点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根据《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截止2006年,在全国近2.87亿hm2林地中,经各地区划界定并由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核查认定的重点公益林面积1.04亿hm2,占全国林地面积的36.33%。2007年,财政部对部分省提出的漏划

问题予以认可,目前,全国重点公益林实际认定面积达到1.05亿hm2,约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37.2%,范围涉及除上海市以外的30个省(区、市),以及内蒙古森工集团、龙江森工集团、大兴安岭林业公司、解放军总后勤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35个单位。 ——按权属分:根据申报面积权属比例推算,国有占59.52%,面积约为0.63亿hm2;集体占34.06%,面积约为3580万hm2;个人及其他占6.42%,面积约为673.3万hm2。 ——按区位分:江河源头506.7万hm2,占4.8%;江河两岸2480万hm2,占23.6%;保护区与自然遗产893.3万hm2,占8.5%;湿地和水库533.3万hm2,占5.1%;边境地区493.3万hm2,占4.7%;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4900万hm2,占46.6%;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红树林及海峡西岸100万hm2,占0.9%;2001年试点面积中不符合94号文件但延续补偿的面积453.3万hm2,占4.3%;解放军总后勤部153.3万hm2,占1.5%。 ——按地类分:有林地5300万hm2,占50.4%;疏林地293.3万hm2,占2.8%;灌木林地3440万hm2,占32.7%;灌丛地100万hm2,占0.9%;未成林造林地346.67万hm2,占3.3%;宜林地486.67万hm2,占4.7%。 ——按工程区分:天保工程区4886.67万hm2,占46.4%;非天保工程区5633.3万hm2,占53.6%,其中有林地44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