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组茶具的使用方法

茶道组茶具的使用方法
茶道组茶具的使用方法

茶道组茶具的使用方法

茶筒

形如笔筒,用来放置其它器具

茶匙

取茶用,像细长小勺,从茶叶罐等贮藏茶叶的器皿中取插放入茶荷,泡茶中一般不使用。

茶针

细长针状,通紫砂壶口用,另可在表演中挑开盖碗盖。

茶夹

多为竹木制成的夹子,也有用金属的。用来夹品茗杯等,不用手拿品茗杯以示干净。

茶则

形状略有起伏的拨棒,用于在冲泡过程中投茶,将用茶匙取到茶荷里的茶拨入泡茶的器具(盖碗,紫砂壶玻璃杯等)中。茶斗又称茶漏,状似大开口漏斗,用来增加紫砂壶壶口面积。

茶刀

撬普洱茶茶饼时用.一般不放在茶道组中!

茶道六君子(茶艺六用)指的是茶筒、茶匙、茶漏、茶则、茶夹、茶针。

茶道六君子材质通常为竹木,竹制品气质清雅,木制品质感纯然,与茶香墨香相得益彰。

其他茶道配件:茶盘、茶席、茶巾、茶宠、茶垫、养壶笔、茶滤网。

在茶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茶道组合,茶道组合,简称茶道组,也被称为茶道六君子。茶道组通常包含有:茶夹:也被叫做茶镊,

外形就如同一个夹子一般;茶勺:也被叫做茶则,外形就是一个小勺

子般;茶斗:或者称为茶漏,外形就是一个环形的如同漏斗一般的器具;茶针:也有称呼茶通者,形状就是一根细头针的模样;茶刮:外

形就是一个带有扁平弯头的棍状器具;茶瓶:外形如同花瓶一般。

茶道组是茶盘上最常用到、也最容易被忽略的物件,比如说茶漏,用盖碗或是壶泡茶都要用它来过滤茶渣;用来夹闻香杯和茶盏的茶镊,有木的、竹的、金属的;还有用来放品茗杯的茶垫,用来疏通壶口的

茶签,以及茶勺和茶刮。所有这些,平时散放在茶盘上,专心喝茶

的你可能不会去注意,分开来它们只是茶盘上的杂件,放在茶道瓶中,就成为茶道组了。这些茶漏、茶镊、茶垫等因为其使用功能的

限制,其形状大都大同小异,就是材质、工艺上有所不同。

茶道组作为在整个茶艺表演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更是品茗诗意画境的一道靓丽的风景,起到点缀之美,既是实用工具又是艺术的体现,让众多茶友爱不释手。其中可能吸引你眼球的,或许是用来存

放组件的茶道瓶,其材质多样,造型各异,不只是有花鸟鱼虫,蕴

意多多,也让茶道组因此而大大提高了其观赏性。

茶道茶具知识大全

茶道茶具知识大全 一、泡茶用具 1.盖碗: 用来泡茶的常用器具,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碗具有便捷、不吸味、散热快、实用、高雅而优美等优点,适用性较广。 2.茶壶: 用来泡茶的常用器具,材质多为瓷质、紫砂或者玻璃。紫砂壶具有透气性好、保温性能好、吸附茶汁等特点,常用于冲泡乌龙茶、普洱茶等。 3.飘逸杯: 根据现代工业技术与泡茶原理设计出的与传统冲泡用具有别的现代泡茶用具。同一杯组可使茶叶、茶汤分离,并自动过滤,能避免因茶叶在杯中浸泡过久而使茶汤过浓以至于苦涩的不足,同时简化了泡茶过程,适合在办公室等场合使用。 4.茶杯: 平常生活中,将茶叶直接投放在一个瓷杯或玻璃杯中冲泡的现象很常见。这种瓷杯或者玻璃杯,简单是简单,但非常大的一个不足之处是不能做到茶水分离。这种方式泡茶,喝头几口的时候可能问题不大,但十几分钟之后往往茶汤过浓,续水两遍之后,茶汤又可能过淡甚至没什么味道了。所以,从科学饮茶的角度,建议使用飘逸杯或能做到茶水分离的用具,便于享受到口感均匀合适的茶汤。 二、分茶用具 公道杯:

又称茶海或茶盅,是用来分茶的器具,用茶叶冲泡完毕以后,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匀茶,使茶汤均匀,然后平均分给客人,这样 就可以使每杯茶的浓度均匀,体现出一种平等。 三、品茶用具 1.品茗杯: 主要是用来品饮茶汤。材质多样,涵盖紫砂、瓷质、玻璃等。 2.闻香杯: 闻香之用,比品茗杯细长,多于品茗杯搭配使用,一般用于冲泡乌龙茶时使用。双手掌心夹住闻香杯,靠近鼻孔,边搓动边闻香。 四、备茶用具 1.茶荷: 用于盛放待泡干茶的器具,用于置茶,还可以用来赏茶。茶荷的形状以有引口的半球形为主,质地多为瓷质。 2.茶叶罐: 用来存放干茶的器具。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茶叶变质,茶香挥发等。从质地上来说,一般有铁质、锡质、陶瓷等。 五、备水用具 备水用具形式多样,常见的有随手泡、电水壶,也有的茶友使用铁壶。随手泡多集烧水冲茶与一体,简单方便;电水壶则是日常家用 的烧水用具,也可冲茶;也有茶友用铁壶烧水、煮茶。 六、辅助用品 1.过滤网和滤网架: 滤网又名茶漏,放在公道杯上,主要用于过滤茶渣。滤网不用时,要放在滤网架上。 2.茶道用具组合:

中国茶道上用的工具及使用方法

中国茶道上用的工具及使用方法 置茶器 的①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 ②茶匙:将茶叶由茶则拨入茶壶的器具。 ③茶漏(斗):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 ④茶荷:属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还可视茶形、断多寡、闻干香。 ⑤茶擂:用于将茶荷中的长条形茶叶压断,方便投入壶中。 ⑥茶仓:分装茶叶的小茶罐。 理茶器 ①茶夹:将茶渣从壶中、杯中夹出;洗杯时可夹杯防手被烫。 ②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 ③茶针:用于通壶内网。 ④茶桨(簪):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于通壶嘴。 ⑤茶刀:取、倒茶叶。 分茶器 ①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壶中的茶汤泡好后可倒入茶海,然后依人数多寡平均分配;而人数少时则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 而产生苦涩味。茶海上放滤网可滤去倒茶时随之流出的茶渣。 品茗器 ①茶杯(品茗杯):用于品啜茶汤。

②闻香杯:借以保留茶香用来嗅闻鉴别。 ③杯托:承放茶杯的小托盘,可避免茶汤烫手,也起美观作用。 涤洁器 ①茶盘: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 ②茶船(茶池、茶洗、壶承):盛放茶壶的器具,也用于盛接溢水及淋壶茶汤,是养壶的必须器具。的 ③渣方:用以盛装茶渣。 ④水方(茶盂、水盂):用于盛接弃置茶水。 ⑤涤方:用于放置用过后待洗的杯、盘。 ⑥茶巾:主要用于干壶,可将茶壶、茶海底部残留的杂水擦干;其次用于抹净桌面水滴。 ⑦容则:摆放茶则、茶匙、茶夹等器具的容器。 其它 ①煮水器:种类繁多主要有炭炉(潮汕炉)+玉书碨、酒精炉+玻璃水壶、电热水壶、电磁炉等。选用要点为茶具配套和谐、煮水无异味。 ②壶垫:纺织品。用于隔开壶与茶船,避免因碰撞而发出响声影响气氛。 ③盖置:用来放置茶壶盖、水壶盖的小盘(一般以茶托代替)。 ④奉茶盘:奉茶用的托盘。 ⑤茶拂:置茶后用于拂去茶荷中的残存茶末。 ⑥温度计:用来学习判断水温。 ⑦茶巾盘:用以放置茶巾、茶拂、温度计等。 ⑧香炉:喝茶焚香可增茶趣。

茶道茶具使用方法

茶道茶具使用方法 茶杯的使用方法: 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来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根据茶壶的形状、色泽,选择适 当的茶杯,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为便于欣赏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浅色。对杯子的要求,最好 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适,“入口”顺畅。 茶漏的使用方法: 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盖碗的使用方法: 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内,冲水,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冲一次。 茶盘的使用方法: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茶盘有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形状有圆形、长方形等多种。 茶则的使用方法: 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 茶挟的使用方法: 又称茶筷,茶挟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茶巾的使用方法:

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种。 ①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②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 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 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 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 ③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 的潮州。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常见茶具的使用方法和介绍

现代人所说得“茶具”。主要指茶杯,茶壶,盖碗,公道杯,茶盘等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现代茶具得种 类就是屈指可数得。中国茶具网今天就详细介绍下常见茶具得使用与功能。 1、茶杯得使用方法 茶杯又称茶碗,茶杯得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得茶用不同得茶杯。近年来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得闻香杯。根据茶壶得形状、色泽,选择适当得茶杯,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为便于欣赏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上釉,而且就是白色或浅色。对杯子得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适,“入口”顺畅。 2、茶壶得使用方法 将茶叶放入茶壶中,接着将沸腾得热水倒入茶壶里,壶盖盖紧,稍等片刻即可饮茶,茶壶得质地很多, 目前使用较多得就是以紫砂陶壶或瓷器茶壶 3、茶漏得使用方法 茶漏则于置茶时, 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4、盖碗得使用方法 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内,冲水,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冲一次。 5、公道杯得使用方法 公道杯又称茶盅。茶壶内之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公道杯,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汤浓度之均匀。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没有专用得公道杯时,也可以用茶壶充当。其大致功用为:盛放泡好之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若,沉淀茶渣。 6、茶洗得使用方法 顾名思义,“茶洗”就就是用来洗茶得工具。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工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个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得水与已泡过得茶叶。 7、茶叶罐得使用方法

储存茶叶得罐子,必须无杂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马口铁、不锈钢、锡合金及陶瓷。8、茶盘得使用方法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她茶具得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得盘子,茶盘有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形状有圆形、长方形等多种。 9、茶夹得使用方法 茶夹又称茶筷,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夹出。也常有人拿它来夹着茶杯洗杯,防烫又 卫生。 10、茶巾得使用方法 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得主要功用就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得杂水擦干,亦可 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11、茶针得使用方法

茶道用具使用方法

茶道用具使用方法 1.盖碗的使用方法: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内,冲水,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冲一次。 2.茶挟的使用方法:又称茶筷,茶挟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3.茶针的使用方法: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 4.茶杯的使用方法: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来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根据茶壶的 形状、色泽,选择适当的茶杯,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为便于欣赏 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浅色。 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适,"入口"顺畅。 5.茶盘的使用方法: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茶盘有 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形状有圆形、长方形等多种。 6.茶船的使用方法:用来放置茶壶的容器,茶壶里塞入茶叶,冲入沸开水,倒入茶船后,再由茶壶上方淋沸水以温壶。淋浇的沸水 也可以用来洗茶杯。又称茶池或壶壶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为:盛 热水烫杯、盛接壶中溢出的茶水、保温。 7.煮水器的使用方法: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目前较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自动电炉。 8.茶漏的使用方法: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9.茶巾的使用方法: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 之茶水。 10.茶叶罐的使用方法:储存茶叶的罐子,必须无杂味、能密封 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马口铁、不锈钢、锡合金及陶瓷。 11.茶则的使用方法: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 12.茶海的使用方法: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茶壶内之茶汤浸 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汤 浓度之均匀。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没有专 用的茶海时,也可以用茶壶充当。其大致功用为:盛放泡好之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若,沉淀茶渣。 13.茶匙的使用方法:茶匙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 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会紧 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 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14.茶荷的使用方法:茶荷的功用与茶则、茶漏类似,皆为置茶 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赏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将茶叶由茶罐移至茶壶。主要有竹制品,既实用又可当艺术品,一举两得。没有茶荷时 可用质地较硬的厚纸板折成茶荷形状使用之。 主泡器 茶壶茶壶为主要的泡茶容器,一般以陶壶为主,此外尚有瓷壶、石壶等。上等的茶,强调的是色香味俱全,喉韵甘润且耐泡;而一把 好茶壶不仅外观要美雅、质地要匀滑,最重要的是要实用。空有好茶,没有好壶来泡,无法将茶的精华展现出来;空有好壶没有好茶, 总叫人有美中不足的感觉。一个好茶壶应具备之条件有: 1.壶嘴的出水要流畅,不淋滚茶汁,不溅水花。 2.壶盖与壶身要密合,水壶口与出水的嘴要在同一水平面上。壶身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紧不宜松。 3.无泥味、杂味。

茶道组茶具的使用方法

茶道组茶具的使用方法 茶筒 形如笔筒,用来放置其它器具 茶匙 取茶用,像细长小勺,从茶叶罐等贮藏茶叶的器皿中取插放入茶荷,泡茶中一般不使用。 茶针 细长针状,通紫砂壶口用,另可在表演中挑开盖碗盖。 茶夹 多为竹木制成的夹子,也有用金属的。用来夹品茗杯等,不用手拿品茗杯以示干净。 茶则 形状略有起伏的拨棒,用于在冲泡过程中投茶,将用茶匙取到茶荷里的茶拨入泡茶的器具(盖碗,紫砂壶玻璃杯等)中。茶斗又称茶漏,状似大开口漏斗,用来增加紫砂壶壶口面积。 茶刀 撬普洱茶茶饼时用.一般不放在茶道组中! 茶道六君子(茶艺六用)指的是茶筒、茶匙、茶漏、茶则、茶夹、茶针。 茶道六君子材质通常为竹木,竹制品气质清雅,木制品质感纯然,与茶香墨香相得益彰。

其他茶道配件:茶盘、茶席、茶巾、茶宠、茶垫、养壶笔、茶滤网。 在茶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茶道组合,茶道组合,简称茶道组,也被称为茶道六君子。茶道组通常包含有:茶夹:也被叫做茶镊, 外形就如同一个夹子一般;茶勺:也被叫做茶则,外形就是一个小勺 子般;茶斗:或者称为茶漏,外形就是一个环形的如同漏斗一般的器具;茶针:也有称呼茶通者,形状就是一根细头针的模样;茶刮:外 形就是一个带有扁平弯头的棍状器具;茶瓶:外形如同花瓶一般。 茶道组是茶盘上最常用到、也最容易被忽略的物件,比如说茶漏,用盖碗或是壶泡茶都要用它来过滤茶渣;用来夹闻香杯和茶盏的茶镊,有木的、竹的、金属的;还有用来放品茗杯的茶垫,用来疏通壶口的 茶签,以及茶勺和茶刮。所有这些,平时散放在茶盘上,专心喝茶 的你可能不会去注意,分开来它们只是茶盘上的杂件,放在茶道瓶中,就成为茶道组了。这些茶漏、茶镊、茶垫等因为其使用功能的 限制,其形状大都大同小异,就是材质、工艺上有所不同。 茶道组作为在整个茶艺表演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更是品茗诗意画境的一道靓丽的风景,起到点缀之美,既是实用工具又是艺术的体现,让众多茶友爱不释手。其中可能吸引你眼球的,或许是用来存 放组件的茶道瓶,其材质多样,造型各异,不只是有花鸟鱼虫,蕴 意多多,也让茶道组因此而大大提高了其观赏性。

日本茶道茶具分类

日本茶道茶具分类 日本茶道的茶具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浓茶专用的,盛抹茶的陶瓷小罐叫做“茶入”,根据形状不同分为肩冲、茄子、海壶、文琳等; 一类是抹茶专用的,木制上漆的盛抹茶的小罐棗叫做“薄茶器”,顾名思义是泡薄茶的,也分很多形状。 在所有的茶具中价值最高、品种最多、最为考究的当属茶碗。茶碗一般为陶瓷制品, 也有石制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茶碗可算作整个茶具类的代名词。战国时代由千利休设 计指导,著名陶工长次郎制作的“乐”茶碗可算是当时的日本产茶碗的顶级作品,可惜的 是在历代日本战国游戏中,乐茶碗的价值总是不高。 凉炉 凉炉主要是用来煮水的。为了沏茶首先要有开水。因此凉炉自然就成了茶具之首。煎 茶道讲究"活火熟汤"。按照这个要求凉炉也被不断改良,发展至今。同时还为了满足随处 可以作茶这一要求,凉炉也不断趋向于轻便,而且随处可以点火烧水。 在煎茶道最盛行的时期,曾大量进口过中国的凉炉,并视为珍品。传说其兴起人就是江 户时代初期人士--- 隐元禅师。其中主要是用白泥制成的白泥凉炉洁净高雅被人们爱用至今。照片上介绍的这个凉炉还配有荷叶形的盖子,这是为了防止风把炉灰吹起。这种带盖 子的凉炉并不普及,但是一般都不是日本造的。 茶杯 在日本,谈到茶具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茶杯。由此可见茶杯在茶具中所占的地位。人们 第一次把欣赏煎茶道时首先为其茶杯之小和茶量之少而吃惊。追求小而精这一点在日本煎 茶界早有共识。可以说,在当时是为了确立煎茶道的独特的特征。为什么要使用小茶杯,各 说不一。有人认为是使用了现成的酒杯,而有人则认为是受中国的工夫茶的影响。 茶事中使用的茶道具 茶釜,就是茶事中烧水用的锅、壶,在茶人的手中,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的艺术珍品。 日本的芦屋、天明、京都,是三大茶釜产地,"xx芦屋""xx天明"名字的茶器,就是产自 这两个地方的名物。据说茶釜没有两个是完全重样的,全部是手工制作,和劳斯车一样。 松永久秀的"平蜘蛛"就是非常名贵的茶釜。 茶入,是盛浓茶粉的小罐。茶事中要点两种茶:浓茶与薄茶,前者浓稠如粥,后者浓 度近似咖啡,其中浓茶是茶事的关键。因此茶入也是最为重要的茶道具之一。茶入最早来

基础知识常用茶具大全

基础知识常用茶具大全 中国茶叶品类繁多,特别讲究色、香、味、形,因此需要一系列能充分发挥各类茶叶特质的器具,这就使得中国的茶具异彩纷呈。茶具在整个泡茶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一种盛茶的器皿,也构成了中国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今天介绍一下常用的茶具。按照功能不同,我们可以把常用茶具分成以下六类,即泡茶用具、分茶用具、品茶用具、备茶用具、备水用具和辅助用品。在选择上可根据茶叶的特点和个人喜好自主选取。一、泡茶用具 1.盖碗:用来泡茶的常用器具,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碗具有便捷、不吸味、散热快、实用、高雅而优美等优点,适用性较广。 2.茶壶:用来泡茶的常用器具,材质多为瓷质、紫砂或者玻璃。紫砂壶具有透气性好、保温性能好、吸附茶汁等特点,常用于冲泡乌龙茶、普洱茶等。 3.飘逸杯:根据现代工业技术与泡茶原理设计出的与传统冲泡用具有别的现代泡茶用具。同一杯组可使茶叶、茶汤分离,并自动过滤,能避免因茶叶在杯中浸泡过久而使茶汤过浓以至于苦涩的不足,同时简化了泡茶过程,适合在办公室等场合使用。

4.茶杯:平常生活中,将茶叶直接投放在一个瓷杯或玻璃杯中冲泡的现象很常见。这种瓷杯或者玻璃杯,简单是简单,但非常大的一个不足之处是不能做到茶水分离。这种方式泡茶,喝头几口的时候可能问题不大,但十几分钟之后往往茶汤过浓,续水两遍之后,茶汤又可能过淡甚至没什么味道了。所以,从科学饮茶的角度,建议使用飘逸杯或能做到茶水分离的用具,便于享受到口感均匀合适的茶汤。 二、分茶用具 公道杯:又称茶海或茶盅,是用来分茶的器具,用茶叶冲泡完毕以后,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匀茶,使茶汤均匀,然后平均分给客人,这样就可以使每杯茶的浓度均匀,体现出一种平等。三、品茶用具 1.品茗杯:主要是用来品饮茶汤。材质多样,涵盖紫砂、瓷质、玻璃等。 2.闻香杯:闻香之用,比品茗杯细长,多于品茗杯搭配使用,一般用于冲泡乌龙茶时使用。双手掌心夹住闻香杯,靠近鼻孔,边搓动边闻香。四、备茶用具 1.茶荷:用于盛放待泡干茶的器具,用于置茶,还可以用来赏茶。茶荷的形状以有引口的半球形为主,质地多为瓷质。 2.茶叶罐:用来存放干茶的器具。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茶叶变质,茶香挥发等。从质地上来说,一般有铁质、锡

茶具的使用及泡茶方法步骤

泡茶方法步骤 茶艺小组: 一、茶具简介 茶巾~擦拭茶具 公道杯~~盛茶汤 茶壶~~泡茶 茶杯(品茗杯)~~喝茶 茶虑~~过滤茶汤 茶托~~放过茶漏 茶垫~~放茶杯 茶夹~~夹洗杯子,拇指食指捏中下部位,偏身体左侧夹杯,夹杯是夹向自己的一面。 茶针~~疏通茶壶嘴 茶匙~~拨干茶 茶荷~~放干茶(茶叶→茶荷→茶壶) 茶则~~盛茶入壶 茶漏~~放在茶口上以防茶掉出来 随手泡~~煮开水 一、泡茶步骤 ①茶具的摆放:公道杯和茶壶的壶口相对,随手泡的壶口向左,茶组放在右上角,茶荷放在左上角,茶托放在左下角,茶垫放在右上角。

②折茶巾: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再左右对折,折成长方形摆放在自己的面前。 ③洗茶壶,将随手泡中的开水从茶壶柄处绕壶口外围浇一圈,然后将水注入壶中,浇时高冲低收,高处高出壶口20厘米低处接近壶口,然后洗茶壶结束。 ④将洗壶水倒到公道杯中前先在公道杯上放茶漏,然后将公道杯中的水洗茶杯,倒一个来回将公道杯中的水倒完,如若倒不完就将其倒在茶盘上,倒完水后就是洗杯了,用茶夹夹住杯子靠自己的一侧,夹起轻轻绕圈震荡杯中的水,然后就可以将杯中的水倒掉了,然后将洗好的杯子放在客人面前(一般茶很热的话,就要放茶垫,茶垫要在洗杯前放)。 ⑤洗完之后就可以泡茶了,将茶荷中的茶倒到茶壶中,然后倒水,要壶口一周然后高冲低收,水到三分之二,用热水逆时针浇壶一圈,然后浇壶盖,待几秒,茶就好了。(第一道茶叫洗茶,一般不喝)。 ⑥将茶倒到公道杯中,倒完后点三点,然后就可以分茶了。给客人斟茶只倒杯子的七分,一般不倒满,客人喝完再续。 注:六堡茶一般用水100℃,绿茶水85℃,花茶、黑茶、红茶水90℃,乌龙水100℃

茶有茶道 茶器亦有其道

茶有茶道茶器亦有其道 现代人所说的“茶器”,多是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在茶人与艺术家的通力合作下,现代茶具在材质突破方面,有着令人欣喜的发展。事实上,再颠覆的设计变化,再繁复的材质结合,都离不开传统的茶器材质选择。陶土、瓷器、漆器,玻璃和金属是现代茶器采用较多的材质,而竹木材质的茶器已不多见。 (瓷库中国网)唐朝陆羽所著的《茶经?四之器》中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堪称是古人对茶器理解的最高境界。现代人所说的“茶器”,多是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在茶人与艺术家的通力合作下,现代茶具在材质突破方面,有着令人欣喜的发展。 创新离不开传统聚焦五大“老”材质 现代茶具从生产地区来分,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等不同生产地。从茶器风格来看,日本和韩国更倾向喜欢自然素雅的风格,中国则更喜欢富贵精致的风格。事实上,再颠覆的设计变化,再繁复的材质结合,都离不开传统的茶器材质选择和设计理念。传统茶器主流材质依然是陶土、瓷器、漆器,玻璃和金属,而竹木材质的茶器已不多见。

宁静致远紫砂经典茶具套装点击查看商品详情 陶土茶具中的佼佼者首推紫砂茶具,作为最传统的茶器用料,紫砂因其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等特点,依然是现代茶器选用的主流材质。 8头禅境山歌青花瓷茶具点击查看商品详情

瓷器茶具中的青花瓷茶具,以景德镇瓷器最为著名,其他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茶具也各具特色。青瓷茶具,宋朝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为鼎盛时期,生产各类青瓷器,包括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黑瓷茶具,则以福建建阳建窑出产的建盏最为著名。 漆器茶具图片源于网络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传统上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等品种,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

茶道步骤简介

茶道步骤简介 工具:茶壶、随手泡、茶盘、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闻香杯)、茶针、茶勺、茶夹 茶壶( 木鱼石壶),是泡茶的咯;随手泡,是煮水的;茶盘,是沏茶时用来放茶杯的。茶托,是客人面前用来放茶杯的;茶池,是放在茶盘下面用来放洗杯的废水;茶洗,是一个大碗,用来洗茶杯的;品茗杯,是用来喝茶用的;功道杯,是在斟茶前,要把茶水从茶壶倒入公道杯,之后才倒入品茗杯的。闻香杯,是用来暖手和闻茶香的;茶针,用来通壶嘴;茶勺,是用来装茶叶的;茶夹,就是用来夹住茶杯,进行洗茶杯等工作。 步骤:温壶,烫杯,装茶,高冲,盖沫,淋顶,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闻香、品茗。 首先点火煮水,将沸水倾入茶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洁具提温。 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乌龙入宫” 沸水冲入茶壶中,“高山流水”,即高处直接冲入,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之后盖沫(将溢出壶顶的泡沫刮去)——“春风拂面”。 盖好壶盖,以沸水淋于壶上。即对茶壶进行淋顶。——“重洗仙颜” 第一壶茶为洗茶——“若琛出浴”,不喝,沸水倒入壶中,迅速倒出。 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称:洗杯。 第二壶茶,就可以准备斟茶了。“玉液回壶”——将壶中茶倒入公道杯,为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于茶盘。 将茶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此过程称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四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方为上等功夫。 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宾,自己最末。 将茶倒入品茗杯(将品茗杯扣在闻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两指夹闻香杯,向内翻转。),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 最后,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两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轻啜慢饮。——“三龙护鼎”。

茶具配件及其使用方法

茶具配件及其使用方法 一套完整的茶具主要包括茶杯、茶漏、盖碗、茶盘、茶则、茶挟、茶巾、茶针、煮水器、茶叶罐、茶船、茶海、茶匙、茶荷等十四种。以下是详细的常见茶具的使用方法。 一、茶杯的使用方法 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来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根据茶壶的形状、色泽,选择适当的茶杯,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为便于欣赏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浅色。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适,“入口”顺畅。 二、茶漏的使用方法 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三、盖碗的使用方法 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内,冲水,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冲一次。四、茶盘的使用方法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茶盘有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形状有圆形、长方形等多种。 五、茶则的使用方法 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 六、茶挟的使用方法 又称「茶筷」,茶挟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七、茶巾的使用方法 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 八、茶针的使用方法 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 九、煮水器的使用方法 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目前较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我用自动电炉。 十、茶叶罐的使用方法

功夫茶具的介绍(含图片)

功夫茶具的介绍(带图片)

茶具的详细介绍 “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 现代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古代“茶具”的概念指更大的范围。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茶壶、盖碗:用于泡茶的器皿。 茶壶在唐代以前就有了。茶壶是茶具中最主要的泡茶器具,可称为茶具之王。 盖碗又称三才杯,暗含天地人和之意,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称盖碗或三炮台。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780-783)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于是崔宁之子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后来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人人称便。到后世环底做得越来越新颖,形状百态,有如环底杯。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区诞生了。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逐步由点巴蜀向四周地区浸润发展,随明太祖对茶艺简化的要求,盖碗就遍及于整个中华。 而盖碗茶具,有碗,有盖,有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必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又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茶汤内含物又可徐徐沁出,茶香、茶味久泡不散,甚是惬意。盖碗后被演译称“三才碗”,包含了古代哲人“天为盖、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把茶饮与器具同自然界联系在一起,用“天、地、人”三才来为“三头盖碗”命名恰如其分。人以茶为饮,上有天,下有地,人在中间顶天而立;非天,地不能行;非地,万物不生;非人,哪个采茶。杯口的喇叭形,防尘、端放、观形、闻香、吹拂、品啜,显得方便、优雅、舒服和惬意,直口杯和缩口杯都没有这种感觉。 茶滤:导茶水入公道杯,防止茶叶掉落杯外,同时可以过滤茶渣。茶滤底部常用金属或丝帛 茶海(公道杯):用来盛放泡好的茶汤,再分倒入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同,滋味一致,同时能够沉淀茶渣。 茶盏、茶碗、茶杯:用于饮茶 茶碟:用于放置茶杯,防止茶杯烫手。

茶道的茶具摆放的正确方法.doc

茶道的茶具摆放的正确方法 茶道的茶具摆放方法 茶具的摆放方法通常于茶具的摆放要布局合理,实用、美观,注重层次感,有线条的变化。 摆放茶具的过程要有序,左右要平衡,尽量不要有遮挡。 如果有遮挡,则要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摆放,将低矮的茶具放在客人视线的最前方。 为了表达对客人的尊重,壶嘴不能对着客人,而茶具上的图案要正向客人,摆放整齐 茶道的茶具摆放讲究 1、道家茶道的茶具按照五行相生,阴阳八卦图的阴阳之位摆放。正南方面对客人,依照五行点放置相对应的属性茶具。 2、躬身迎客时,分配客人茶具,安置客人落座类别时,身体必须前倾70度,鞠躬时面容庄严,双手团抱前腰。 茶道器皿用具 置茶器 的①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

②茶匙:将茶叶由茶则拨入茶壶的器具。 ③茶漏(斗):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 ④茶荷:属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还可视茶形、断多寡、闻干香。 ⑤茶擂:用于将茶荷中的长条形茶叶压断,方便投入壶中。 ⑥茶仓:分装茶叶的小茶罐。 理茶器 ①茶夹:将茶渣从壶中、杯中夹出;洗杯时可夹杯防手被烫。 ②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 ③茶针:用于通壶内网。 ④茶桨(簪):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于通壶嘴。 ⑤茶刀:取、倒茶叶。 分茶器 ①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壶中的茶汤泡好后可倒入茶海,然后依人数多寡平均分配;而人数少时则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而产生苦涩味。茶海上放滤网可滤去倒茶时随之流出的茶渣。

品茗器 ①茶杯(品茗杯):用于品啜茶汤。 功夫茶茶具 ②闻香杯:借以保留茶香用来嗅闻鉴别。 ③杯托:承放茶杯的小托盘,可避免茶汤烫手,也起美观作用。 涤洁器 ①茶盘: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 ②茶船(茶池、茶洗、壶承):盛放茶壶的器具,也用于盛接溢水及淋壶茶汤,是养壶的必须器具。 ③渣方:用以盛装茶渣。 ④水方(茶盂、水盂):用于盛接弃置茶水。 ⑤涤方:用于放置用过后待洗的杯、盘。 ⑥茶巾:主要用于干壶,可将茶壶、茶海底部残留的杂水擦干;其次用于抹净桌面水滴。 ⑦容则:摆放茶则、茶匙、茶夹等器具的容器。 其它

功夫茶的茶具,功夫茶具使用方法

包括炉子,是红泥小炭炉,一般高一尺二寸,茶锅为细白泥所制,锅炉高二寸,底有碗口般大,单把长近三寸,冲罐如红柿般大,乃潮州泥制陶壶,茶杯小如核桃,乃瓷制品,其壁极薄。茶池形状如鼓,瓷制,由一个作为"鼓面"的盘子和一个类似"鼓身"的圆罐组成。盘子上有小眼四个,为漏水所用。而圆罐则用于容纳由盘子漏下的废茶水。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用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等,而凤凰茶和水仙,绿底金边,可借产量少,所以冲泡功功夫茶采用的一般是铁观音。 乌龙茶制作工艺也较复杂,所以全国至今还只是福建和潮汕两地能制。只有乌龙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 步骤一: 嘘寒问暖(湿壶): 俗称“湿壶”,将初沸水注入空壶,以提高壶温便于冲泡。

步骤二 素瓷生烟(烫杯): 品工夫茶讲究热饮,烫杯成了必不可少的程序,在宾客面前湿壶烫杯还寓意对宾客的敬重,营造温馨这氛围。(取茶罐,茶荷等)

步骤三 倾心桃源(置茶于壶内): 俗称“纳茶”,即将茶叶投入茶壶,取样要准确,量多则过浓,量少则偏淡

茶具的介绍及茶道的流程

茶具的介绍及茶道的流程 1、土陶茶具 陶土茶具多是指我国宜兴制作的紫砂茶具。用紫砂茶具泡茶,即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这种茶具为我国茶具爱家广为收藏的物品,其价值因时间人物而定; 陶土茶具多是指我国宜兴制作的紫砂茶具 2、瓷器茶具 我国的瓷器茶具产于陶器之后,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三个类别。白瓷茶具以色白如玉而得名。其产地甚多,现以江西景德镇的产品最为著名,是当今最为普及的茶具之一。 3、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是我国最早与金属茶具并存的一类,自汉代起到当今社会,一直没有中断过。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北京雕漆茶具、福州脱胎茶具、江西波阳、宜春等地的脱胎漆器茶具,这些茶具已成为收藏界们争相追捧的对象。现在以福州漆器茶具最高品质。 我国的瓷器茶具产于陶器之后 4、玻璃茶具 玻璃茶具素以它的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状各异,品茶饮酒兼用而受人青睐。如果用玻璃茶具冲泡,如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等名茶,就能充分发挥玻璃器皿透明优越性,观之令人赏心悦目。玻璃茶具始于我国唐朝时期,那时称作琉璃茶具,这种茶具曾一度取代了金属和玉器茶具,拥有极高的收藏值价。玻璃茶具是我国及世界应用范围最广,品种最多,使用方式最全的茶具。 5、金属茶具

我国金属茶具应该是伴随我国茶叶的发现同时产生的产物,以青铜、铜、铁为主,在我国南北两地中,大量古代遗迹中都挖出了很 多价值连城的金属茶具。而当代茶具中,也有不少的金属茶具依然 被大众所接受,从收藏的角度上讲,金属茶具的收藏值远远高于其 它茶具,属不可再生资源类产品。 6、竹木茶具 我国竹木茶的起源至今不明确,一说为我国最早茶具之一,一说为唐宋时期的少数民族发明。但不论怎样,竹木茶具是任何时期都 不可缺少一种茶具。在日本,竹木茶具是最为珍贵的茶具,它比任 何茶具都要高出三到四倍的价值。 这里指的是古物收藏价,而我国茶具收藏界还没有重视起来,在很多民间,上百年的竹木茶具已经难见踪影了。 其实,茶具的鉴赏和收藏不可能有专门的定义,由于茶具实为私藏物,那么,个人的鉴赏标准就是最正确的标准。笔者列出茶具鉴 赏这一标题并不是真要讲出鉴赏的学问,而是告诉大家鉴赏的范围 和合理的托词。不给大家一个具体的标准,实为标准中的最有力标 准了。 第一道净手和欣赏器具: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 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心情的准备。 第二道烫杯温壶: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 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说这叫洁具 提温。 第三道马龙入宫:把茶叶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过程到茶壶里,名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韵。

标准茶道的全套用具名称及功能介绍

标准茶道的全套用具 很多书籍对茶艺用具的描述不甚准确,现整理出来给大家参考。 1、置茶器 ①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 ②茶匙:将茶叶由茶则拨入茶壶的器具。 ③茶漏(斗):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 ④茶荷:属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还可视茶形、断多寡、闻干香。 ⑤茶擂:用于将茶荷中的长条形茶叶压断,方便投入壶中。 ⑥茶仓:分装茶叶的小茶罐。 2、理茶器 ①茶夹:将茶渣从壶中、杯中夹出;洗杯时可夹杯防手被烫。 ②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 ③茶针:用于通壶内网。 ④茶桨(簪):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于通壶嘴。 3、分茶器 ①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壶中的茶汤泡好后可倒入茶海,然后依人数多寡 平均分配;而人数少时则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而产生苦涩味。茶海上放滤网可滤去倒茶时随之流出的茶渣。 4、品茗器 ①茶杯(品茗杯):用于品啜茶汤。 ②闻香杯:借以保留茶香用来嗅闻鉴别。 ③杯托:承放茶杯的小托盘,可避免茶汤烫手,也起美观作用。 5、涤洁器 ①茶盘: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 ②茶船(茶池、茶洗、壶承):盛放茶壶的器具,也用于盛接溢水及淋壶茶汤,是养壶的必须器具。 ③渣方:用以盛装茶渣。 ④水方(茶盂、水盂):用于盛接弃置茶水。 ⑤涤方:用于放置用过后待洗的杯、盘。 ⑥茶巾:主要用于干壶,可将茶壶、茶海底部残留的杂水擦干;其次用于抹净桌面水滴。 ⑦容则:摆放茶则、茶匙、茶夹等器具的容器。

6、其它 ①煮水器:种类繁多主要有炭炉(潮汕炉)+玉书碨、酒精炉+玻璃水壶、电热水壶、电磁炉等。选用要点为茶具配套和谐、煮水无异味。 ②壶垫:纺织品。用于隔开壶与茶船,避免因碰撞而发出响声影响气氛。 ③盖置:用来放置茶壶盖、水壶盖的小盘(一般以茶托代替) ④奉茶盘:奉茶用的托盘。 ⑤茶拂:置茶后用于拂去茶荷中的残存茶末。 ⑥温度计:用来学习判断水温。 ⑦茶巾盘:用以放置茶巾、茶拂、温度计等。 ⑧香炉:喝茶焚香可增茶趣。

专业茶道茶具介绍

专业茶道茶具介绍 茶壶 茶壶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壶称“注子”,其意是指从壶嘴里往外倾水;现代说到茶壶,泛指宜兴紫砂壶。准确的说是指泡 茶的壶,从材质分为紫砂壶、瓷壶、玻璃壶、铁壶等。 品饮杯(茶盏、茶碗) 直接用于品茶喝茶的杯子,一般没有把也没有盖。闻香杯也属于品饮杯,是专门用于闻香的杯子。 茶具的分类及作用介绍 茶盘 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 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形状可方可圆或作扇形;可以是单层 也可以是夹层,夹层用以盛废水,可以是抽屉式的,也可以是嵌入式;单层以一根塑料管连接,排出盘面废水,但茶桌下仍需要一桶相 承 选材比较广泛,以竹制茶盘最为清雅相宜。还有木头的茶盘,有绿檀、黑檀、鸡翅木茶盘等;也有紫砂的、陶瓷的。 茶道 指茶道六君子,含茶夹、茶勺、茶拨、茶漏、茶针、茶瓶。 茶夹,取放和清洗品杯用的。茶勺,取茶叶用的。茶拨,用于将茶荷中的茶叶拨入茶壶中。茶漏,置放在壶口,防止茶叶洒在桌上。茶针,过去做的紫砂壶大部分是独空壶,没有球孔或网孔,所以需 用茶针去通畅壶嘴。茶瓶,置放茶夹、茶勺、茶拨、茶漏、茶针的 瓶子。

茶具的分类及作用介绍 茗炉 烧水的器具,现代泡茶都用电能烧水,有随手泡、电瓷炉、红外炉。 盖碗 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 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 盖杯 盖杯有盖子和把。有两件杯、三件杯、四件杯、保温杯。从材质上说有瓷、陶(紫砂)、玻璃、塑料、不锈钢等。 杂件 为表演茶艺常用、生活中少用的茶器。正常喝茶用的少、但必需要备上的茶器。比如:公道杯、茶巾、网架、漏斗、茶宠、茶托、 茶洗、茶叶罐、香炉、茶荷、养壶笔、普洱刀、养壶袋、壶托等等。 1.盖碗的使用方法: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内,冲水,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冲一次。 2.茶挟的使用方法:又称茶筷,茶挟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3.茶针的使用方法: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 4.茶杯的使用方法: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来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根据茶壶的 形状、色泽,选择适当的茶杯,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为便于欣赏 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浅色。 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适,"入口"顺畅。

茶道茶具茶碗的历史是什么

茶道茶具茶碗的历史是什么 最早的茶具是由酒具、水具、食具演变而来的。从在“马王堆”中出土的“君幸酒”耳杯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杯”这种容器 已经出现了用途上的分工,虽然他们在形状上网上完全相同。因此 有人推断,当时一定已经有了专门用来饮茶的的杯子。另外,从后 来的茶具形式上看,也可以得出早期的酒具、食具有兼做茶具的结论。传说唐宣宗时,有女子好饮茶,但又怕茶碗烫手,就把茶碗放 在一个盘子里,为防止茶碗滑动,就用蜡油将茶碗粘住,后来有人 将这个创意做成了带托的茶碗。这一传说说明带托茶碗出现的年代,也说明当时有不带托的茶碗。这种有带托的茶碗发展到后来就成了 明清时流行的盖碗茶。 早期的茶碗中比较受欢迎的是越地的瓷器,在温州一带,无论是浙东还是浙东南,在西晋时期都是瓷器的主要产地,所产的以青瓷 为主。晋人对青瓷茶具的推崇对后世影响很大,在以后很长时间里,青瓷为茶具中的主流。陆羽从茶碗与茶色的关系出发,解释了为什 么要推崇越州的青瓷茶具。唐代的煎茶的茶汤颜色偏黄,如果用白瓷、黄瓷、褐色瓷器的话茶汤就好呈现出红、紫、黑的不好视觉效果,而青瓷碗盛茶汤颜色发绿,比较好看。宋元时期,点茶法因为 贡茶的原因成为主流,但是煎茶法在民间还有存在唐代样式的有托 的茶碗自然就有了生存的空间。 宋代的点茶茶汤是白的,所用的茶碗也就随之发生变化。唐代百姓用的黑、褐、黄茶碗都成为上等的茶碗。这样深色的茶碗可以衬 托出茶汤的洁白,而唐代所推崇的青瓷茶碗的效果具就差了很多, 需然很多地方还在使用,但是显然不是点茶用的茶盏。 明代的茶具除了传统茶碗以外,还出现了很多釉色和彩绘的茶具,其中以明代永乐时期,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白瓷与彩绘茶具最为 突出,工艺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彩瓷技术给茶具的风格带来 极大的变化,可以说彩瓷茶碗是明清茶具的一大特点。

茶道配件使用方法

茶道配件使用方法 1、茶筒 茶筒用于盛放“茶道六君子”中的其余五件茶具。一般为圆筒状,也有很多筒身造型各异的精美茶筒,如曲线形、葫芦形。茶筒筒身 一般有雕刻图案、镂空等类型。制作材料一般为竹子、木头。茶友 们在选购茶筒时,以筒身光滑平整、线条流畅自然、雕刻精美雅致 为佳。一般需特别注意有无加工不当产生的毛刺。 2、茶漏 顾名思义,茶漏的形状像漏斗,因此又称茶斗。若将干茶倒入壶口较小的壶具中时,为避免茶叶不慎掉落在壶外,把茶漏置于壶口,则可将干茶顺利的倒入壶中。茶漏制作材料一般为竹子、木材,也 可以用瓷或陶制成。 3、茶夹 茶夹外形如同镊子,有些茶友也称其为“茶镊”。茶夹是我们在泡茶过程中用得最多的,如洁具、分茶时使用,其具有防烫的功能,也能让品茶者感觉干净卫生。有时,茶夹也用于夹取壶内或盖碗内 的茶叶(但不是用其取干茶哟)。其制作材料多为竹子、木材,也有 少部分用金、和银制成的茶夹。 4、茶匙 其形状如汤匙,所以称为“茶匙”,很多茶友也将其称为“茶勺”。主要用途是取出储茶器皿中的茶叶,并将其放入茶荷或茶壶中。在喝茶过程中,也有人用其搅动壶中茶叶,帮助茶叶受泡均匀。此外,茶匙还具有清理壶内或盖碗内的茶渣的功能。其制作材料多 为竹子、木材,也有少部分用瓷和金银制成。 5、茶则

茶则,也称“茶拨”。在取茶时与茶匙配合使用,将茶匙里的茶叶拨入茶荷或茶壶,拨茶的过程其实也是事茶者衡量茶叶量的一个过程,所以在事茶者眼里,茶则也是一种量器。茶则和“茶匙”有相似之处,茶则有时候也可以用来搅拌茶叶使得茶壶内茶叶受泡均匀。另外,在正规的品鉴现场,茶则可以用来将叶底挑出,供在坐者观察茶叶。中国茶圣陆羽在《茶经》认为,茶则的制作材料可以是贝类、牡蛎类,也可以是铜、铁、竹、木等材料,现在用得最多的是竹子和木材类的。 6、茶针 也称为“茶通”,主要功能是疏通茶壶的蜂巢,以保持茶壶的壶嘴出水流畅。有时候,事茶者将干茶倒入壶或盖碗之后,可以用茶针调整壶内、盖碗内的茶叶,使得碎茶在下,整茶在上。有些茶友指出,“茶针”还可以用来撬普洱茶熟饼,在此,笔者申明此“茶针”非彼“茶针”,本文说的“茶针”是茶道组中通用的器具。茶针的制作材料很多,除了常见到的金银、竹木,还有一些比较珍贵材料,如象牙、牛角、羚羊角等。 ⑴紫砂壶:产于江苏的宜兴,它具有吸香性和透气性,茶叶在里面溶出的营养物质达95%以上,所以用得越久的紫砂壶泡制出的茶汤就越香,此壶专用于冲泡乌龙茶。 ⑵闻香杯:主要用于闻茶汤的香气。 ⑶品茗杯:主要用于品茶汤的味道。 ⑷茶荷:又称茶撮,专用于盛茶、赏茶。 ⑸茶道:由茶针、茶斗、茶勺、茶匙、茶夹、等组成。 a、茶针用于疏通壶嘴; b、茶斗用于方便盛茶; c、茶勺用于拨取茶叶; d、茶匙用于更换残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