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存储设备应用简介

SAN存储设备应用简介
SAN存储设备应用简介

SAN存储设备提供了网络信息系统的信息存取和share服务,他的一些重要的特点是:非常大的存储容量、高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比较好的可用性,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SAN存储的高性能存储方案。

一、引言

网络存储设备提供网络信息系统的信息存取和共享服务,其主要特征体现在:超大存储容量、高数据传输率以及高系统可用性。传统的网络存储设备都是将 RAID磁盘阵列直接连接到网络系统的服务器上,这种形式的网络存储结构称为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此外,SAN(Storage Area Network)和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也是两种常见的存储架构。

SAN(存储区域网络)是一种类似于普通局域网的高速存储网络,SAN存储提供了一种与现有LAN连接的简易方法,允许企业独立地增加存储容量,并使网络性能不受数据访问的影响。这种独立的专有网络存储方式使得SAN存储具有扩展性高、可管理性好和容错能力强等优点。

二、需求分析

随着企业业务数据的增加和应用对数据的依赖性的增强,数据的有效汇集、集中管理、综合分析以及容灾备份等处理要求日益提高。企业的业务系统通常对于存储系统具有以下的需求:

1、数据集中化

数据存储与管理集中化这种模式有利于各项业务间的联动处理,并且有利于实现分级授权,加强控制和监督,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

2、业务综合化

业务综合处理就是将各种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使得各系统之间信息共享,以消除信息孤岛,为数据挖掘与决策分析奠定坚实基础。

3、保证数据安全性

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作为数据高度集中的系统,数据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必须从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存储设备等方面建立起一套严密的保障措施,保证企业、用户和业务数据的100%可用。

4、保证系统高可靠性与高可用性

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的数据备份是保证数据高可靠、高可用的基本手段。在本地及异地建立与业务系统相同的备份系统,或将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的数据进行实时备份,将大大提高数据资源的可靠性。

5、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传统的数据由于比较分散,管理和备份都相当困难,容易造成损坏或丢失,安全性很低。在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下,数据高度集中,管理和备份都非常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系统成本。

6、提高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由于综合业务处理系统涵盖的应用系统很多,需要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对不同用户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会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准确性。随着业务的扩大,数据量的增加,存储系统的可扩展性尤为重要,良好的扩展性可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7、数据备份

随着业务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持续运行,业务数据及应用系统都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在此情况下,必须采取有效的数据备份手段,确保网络系统、应用系统的高度安全,建立自动化、跨平台网络备份管理系统有利于以后系统的发展要求。

8、远程数据容灾

计算机系统灾难的发生是多方面的,从计算机数据管理的角度看,小到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导致系统的破坏、数据库的丢失;中到计算机硬盘的损坏、存储介质的损坏;大到非计算机系统因素如火灾、地震、水灾等等。保持业务的持续性是当今用户进行数据存储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采取远程的数据灾难恢复手段,能够提高系统的高可靠性,真正保护业务持续性。

容灾包括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两类。数据容灾是指建立一个异地的数据系统,该系统是本地关键应用数据的一个实时复制。在本地数据及整个应用系统出现灾难时,系统至少在异地保存有一份可用的关键业务的数据。应用容灾是在数据容灾的基础上,在异地建立一套完整的与本地生产系统相当的备份应用系统(可以是互为备份)。建立这样一个系统是相对比较复杂的,不仅需要一份可用的数据复制,还要有包括网络、主机、应用、甚至IP等资源,以及各资源之间的良好协调。

三、企业SAN存储数据存储和远程容灾方案

(一)设计原则

1、先进性

存储系统采用的技术必须是先进而成熟的。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要保护客户的投资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并且这种技术和产品必须被业界公认为成熟且有发展前途的。

2、实用性

建设网络系统的目的是要解决企业数据信息的共享和交换,提供现代化的管理,因此,设计方案的出发点就是要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

3、经济性

设计方案不但要考虑采用技术的先进、可靠,而且还必须考虑用户的经济负担。因此,设计方案必须具备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4、高可管理性与高可靠性

由于整个业务系统的数据采取集中式的存储策略,所以存储系统必须具备很高的可管理性。另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外部环境是多变的,设计方案必须是强健的,能够很方便地进行调整,以满足外部环境的变化。

5、高可扩充性与升级能力

设计方案必须能够适应企业网络系统发展的需要,具备高可扩充性与升级能力。存储系统必须是可以扩充的,必须具备较高的扩展能力,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对存储局域网络进行升级。

6、开放性与标准化

设计方案中所采用的技术和选用的产品都必须是业界公认的主流,而且必须满足开放性的要求。

(二)SAN数据存储方案

在企业数据存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从系统的兼容性、稳定性与可靠性角度出发,并且考虑到保护已有的投资,选择了基于SAN存储架构的数据存储方案,如下图所示。

方案中使用光纤通道交换机、本地磁盘阵列、备份磁带库及远程容灾磁盘阵列组成SAN 存储系统,其高可扩容性将使企业将来能够具有很高的存储能力,为异种操作系统和磁盘系统提供支持,为异地容灾备份提供无缝支持,并且可以将已有的投资与长期的存储解决方案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可扩展、易管理、能够灵活地适应不可预见的存储需要的网络存储环境。

(三)SAN数据容灾方案

异地远程数据容灾方案的容灾地点选择在距离本地不小于20km的范围内,采用与本地磁盘阵列相同的配置,通过光纤以双冗余方式接入到SAN网络中,实现本地关键应用数据的实时同步复制。在本地数据及整个应用系统出现灾难时,系统至少在异地保存有一份可用的关键业务的镜像数据。该数据是本地生产数据的完全实时拷贝。

对于企业网来说,建立的数据容灾系统由主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组成,如下图所示。

其中,主数据中心采用高可靠性集群解决方案设计,备份数据中心与主数据中心通过光纤相连接。主数据中心系统配置主机包括两台或多台服务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器,通过安装HA软件组成多机高可靠性环境。数据存储在主数据中心存储磁盘阵列中。

同时,在异地备份数据中心配置相同结构的存储磁盘阵列和一台或多台备份服务器。通过专用的灾难恢复软件可以自动实现主数据中心存储数据与备份数据中心数据的实时完全备份。在主数据中心,按照用户要求,还可以配置磁带备份服务器,用来安装备份软件和磁带库。备份服务器直接连接到存储阵列和磁带库,控制系统的日常数据的磁带备份。

其中,光传输设备作为两个数据中心之间的传输设备;两个数据中心利用光传输设备通过光纤组成光自愈环(用来提供高性能、全冗余、无切换间隙、路由迂回的无阻塞通道),光自愈环可提供总共高达80G(保护)和160G(非保护)的通信带宽。通过高性能的骨干为两个数据中心提供高带宽、高可靠的网络连接。

备份数据中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具备与主数据中心相似的网络、通信设置;

(2)具备业务应用运行的基本系统配置;

(3)具备稳定、高效的电信通路连接主数据中心,确保数据的实时备份;

(4)具备日常维护条件;

(5)与主数据中心相距足够安全的距离。

(四)方案特点

本设计方案是基于模块化、可扩展、无单点故障的SAN解决方案,具有容灾和业务连续性等特性。它对企业的业务系统能够提供无缝的异地容灾备份解决方案,为企业业务系统高效、高可靠性的双磁盘阵列系统远程容灾备份方案提供良好的高可用性支持。具体而言,本设计方案的特点在于:

(1)方案投资不高,原有的设备得到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基于网络的数据存储服务性能得到明显提升,业务数据实现了有效的汇集和管理,实现了性能和价格的最优组合。

(1)SAN存储系统扩展性好、升级能力强,投资保护性好。

(2)实现了存储系统支持数据集中式管理,相关业务系统或全部的应用系统存储系统合并为统一的存储系统。

(3)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支持多种系统平台的接入,亦即实现跨平台操作。

(4)异构环境数据共享,即不同的平台和数据库系统实现相关数据的共享,同时支持主流第三方厂家存储设备的接入。

(5)提供包括存储介质、接口设备及连接链路的冗余支持。

(6)向网络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提供高效可靠的数据存储服务时,同时对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网络的速度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7)采用本地磁带备份与远程容灾措施,按其重要程度确定数据备份等级,配置数据备份与容灾策略,采用先进数据容灾和灾难恢复技术,保证了信息系统可靠性和数据重要性。

SAN存储设备应用简介

SAN存储设备提供了网络信息系统的信息存取和share服务,他的一些重要的特点是:非常大的存储容量、高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比较好的可用性,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SAN存储的高性能存储方案。 一、引言 网络存储设备提供网络信息系统的信息存取和共享服务,其主要特征体现在:超大存储容量、高数据传输率以及高系统可用性。传统的网络存储设备都是将 RAID磁盘阵列直接连接到网络系统的服务器上,这种形式的网络存储结构称为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此外,SAN(Storage Area Network)和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也是两种常见的存储架构。 SAN(存储区域网络)是一种类似于普通局域网的高速存储网络,SAN存储提供了一种与现有LAN连接的简易方法,允许企业独立地增加存储容量,并使网络性能不受数据访问的影响。这种独立的专有网络存储方式使得SAN存储具有扩展性高、可管理性好和容错能力强等优点。 二、需求分析 随着企业业务数据的增加和应用对数据的依赖性的增强,数据的有效汇集、集中管理、综合分析以及容灾备份等处理要求日益提高。企业的业务系统通常对于存储系统具有以下的需求: 1、数据集中化 数据存储与管理集中化这种模式有利于各项业务间的联动处理,并且有利于实现分级授权,加强控制和监督,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 2、业务综合化 业务综合处理就是将各种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使得各系统之间信息共享,以消除信息孤岛,为数据挖掘与决策分析奠定坚实基础。 3、保证数据安全性 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作为数据高度集中的系统,数据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必须从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存储设备等方面建立起一套严密的保障措施,保证企业、用户和业务数据的100%可用。 4、保证系统高可靠性与高可用性 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的数据备份是保证数据高可靠、高可用的基本手段。在本地及异地建立与业务系统相同的备份系统,或将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的数据进行实时备份,将大大提高数据资源的可靠性。 5、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光学原理及应用

光学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对光的观察研究,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远在2400多年前,我国的墨翟(公元前468—前376)及其弟子们所著的《墨经》一书,就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现在,光学已成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在实际中有广泛应用.光学既是物理学中一门古老的基础学科,又是现代科学领域中最活跃的前沿科学之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按研究目的的不同,光学知识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利用光线的概念研究光的传播规律,但不研究光的本质属性,这类光学称为几何光学;另一类主要研究光的本性(包括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以及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通常称为物理光学。 一、光学现象原理 光的传播速度很快,地球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到达我们眼睛所用的时间很短,根本无法觉察,所以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认为光的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直到17世纪,人们才认识到光是以有限的速度传播的。 光速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常量,科学家们一直努力更精确地测定光速.目前认为真空中光速的最可靠的值为

c=299 792 458 m/s 在通常的计算中可取 c=3.00×108m/s 玻璃、水、空气等各种物质中的光速都比真空中的光速小. (一)直线传播 光能够在空气、水、玻璃透明物质中传播,这些物质叫做介质.在小学自然和初中物理中我们已经学过,光在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如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产生的. 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因此可以沿光的传播方向作直线,并在直线上标出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物理学中常常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有的光源,例如白炽灯泡,它发出的光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但是有的光源,例如激光器,它产生的光束可以射得很远,宽度却没有明显的增加.在每束激光中都可以作出许多条光线,这些光线互相平行,所以叫做平行光线.做简单实验的时候,太线也可以看做平行光线.

存储分类介绍

存储分类 存储分类 (1) 1.存储分类简介 (2) 2.存储解决方案分类 (2) 2.1.DAS(直接式存储) (2) 2.2.NAS(网络接入存储) (3) 2.3.SAN(存储区域网络) (4) 3.存储方案比较 (5) 3.1.NAS、SAN与传统存储系统(DAS)的比较 (5) 3.2.NAS与SAN得比较 (6)

1.存储分类简介 目前磁盘存储市场上的存储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图一存储分类 ●存储分类根据服务器类型分为:封闭系统的存储和开放系统的存储,封闭 系统主要指大型机,AS400等服务器,开放系统指基于包括Windows、UNIX、Linux等操作系统的服务器; ●开放系统的存储分为:内置存储和外挂存储; ●外挂存储根据连接的方式分为: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 简称DAS)和网络化存储(Fabric-Attached Storage,简称FAS); ●网络化存储根据传输协议又分为: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简称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 2.存储解决方案分类 绝大部分用户采用的是开放系统,其外挂存储占有目前磁盘存储市场的70%以上。当前市场上主流的存储解决方案主要为:直连式存储(DAS)、网络接入存储(NAS)、存储区域网络(SAN)。 2.1.DAS(直接式存储) 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附属存储),也可称为SAS (Server-Attached Storage,服务器附加存储)。DAS被定义为直接连接在各种服务器或客户端扩展接口下的数据存储设备,它依赖于服务器,其本身是硬

数据库原理和应用教程第4版习题与解析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D 4. C 5. D 6. B 7. A 8. B 9. D 10. B 11. C 12. D 13. D 14. D 15. B 16. C 17. D 18. A 19. D 20. A 21. D 22. D 23. C 24. A 25. C 二、填空题 1. 数据库系统阶段 2. 关系 3. 物理独立性 4. 操作系统 5.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6. 一对多 7. 独立性 8. 完整性控制 9. 逻辑独立性 10. 关系模型 11. 概念结构(逻辑) 12. 树有向图二维表嵌套和递归 13. 宿主语言(或主语言) 14. 数据字典 15. 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16. 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 三、简答题 1、简述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1)、人工管理数据的特点: A、数据不保存。 B、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C、数据不共

享。D、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2)、文件系统阶段的特点: A、数据以文件的形式长期保存。 B、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C、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 D、文件的形式已经多样化 E、数据具有一定的共享性 (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特点: A、数据结构化。 B、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底。 C、数据独立性高。 D、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2、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数据管理的规模日趋增大,数据量急剧增加,文件管理系统已不能适应要求,数据库管理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广泛的数据共享和更高的数据独立性,进一步减少了数据的余度,并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操作使用接口。数据库系统对数据的管理方式与文件管理系统不同,它把所有应用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汇集起来,以记录为单位存储,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监督和管理下使用,因此数据库中的数据是集成的,每个用户享用其中的一部分。 3、简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概念的含义和联系。 答:数据库是指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软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借助操作系统完成对硬件的访问,并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存取、维护和管理。 数据库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它主要由数据库、数据库用户、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几部分组成。 三者的联系是: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主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 4、数据库系统包括哪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画出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层次结构图。 答: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用户、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数据库主要是来保存数据的。 数据库用户是对数据库进行使用的人,主要对数据库进行存储、维护和检索等操作。 软件系统主要完成对数据库的资源管理、完成各种操作请求。 硬件系统主要完成数据库的一些物理上的操作,如物理存储、输入输出等。

网络中心虚拟化服务器、存储、交换机购置技术参数

网络中心虚拟化服务器、存储、交换机购置技术参数附件一、项目技术规格: 序号设备名 称 技术指标及性能说明 数 量 单 位 预算 单价 (万) 1 云融合 服务器 1.模块化融合一体产品,出厂内嵌虚拟化功能模块(非加 装),虚拟化产品具有正版版权,可提供开发包; 2.虚拟化集群的建立及扩展均采用模块化的方式部署,其中 任意一个模块在做虚拟化的同时均可以作为管理节点对 于整个集群进行管理,减少管理成本; 3.虚拟化系统采用裸金属架构,基于KVM开发,可维护性 好,能够随着Linux版本的升级而升级每个虚拟机可以安 装操作系统,并且操作系统可以异构,配置虚拟化集群模 块,一个集群内的物理机数量可达到128台; 4.虚拟机可以实现物理机的全部功能,如具有自己的资源 (内存、CPU、网卡、存储),可以指定单独的IP地址、 MAC地址等; 5.配置虚拟机生命周期管理模块,提供虚拟机的创建、启动、 暂停、恢复、休眠、重启、关闭、关闭电源、修改、删除、 查询等功能;(提供截图佐证) 6.支持批量修改虚拟机的配置参数,包括:I/O优先级、启 动优先级、是否自动迁移、CPU调度优先级、CPU个数、 内存大小、自动启动、VM启动设备、启用VNC代理等功 能; 7.配置基于集群虚拟机创建模块; 8.配置虚拟机分组视图模块,管理员可根据部门或者业务类 型等将虚拟机划分到不同的目录,进行统一管理; 9.配置虚拟机回收模块,能够对误删除的虚机进行可视化恢 复管理; 10.配置虚拟机管理模块,可将虚拟机转换、克隆为模板,支 持虚拟机模板导入,通过虚拟机模板可以创建虚拟机;支 持对虚拟机模板的查看、发布及管理功能; 11.配置2颗六核E5-2620V3 2.4G至强处理器及2个vCPU与 物理CPU绑定模块授权; 12.配置4根16GB DDR4-2133内存,支持可扩展不低于 700GB,不低于24个DIMM插槽; 13.集成高级阵列卡,内置2GB FBWC电池,RAID卡内存信息 写到flash可永久保护;阵列卡支持备盘预先激活、ADM、 逻辑盘高级迁移、阵列修复、在线分割功能; 14.配置混插磁盘可视化模块,2*300GBSFF SAS,6*900GB SFF SAS,具备扩容插槽; 15.内置硬件管理功能芯版模块,具备虚拟介质、远程控制台、 虚拟KVM功能、集成系统软件及驱动; 3 套10.7

@手机存储器介绍

这里要专门说明一下存储器,因为很多手机毛病都和存储有关,而且很多问题都和存储相关,计算机的存储是关键,而手机更始关键,因为计算机有硬盘作为存储,而手机所有的都在存储器里 存储器分为几类,RAM 随即存储器,ROM随即只读存储器还有现在出现一些的闪存,以及电子可编程存储和非易失存储起。一个一个到来 RAM 随机存储器,其中又有SRAM(静态RAM)DRAM(动态RAM), SRAM,只要只要电源开着,就会保存,我们打电话,有些最后拨打的号码,暂时是存在SRAM 中的,不会立刻写入通话记录。只有正常关机,才会写入,如果取电池的话,是不会写入手机的通话记录的,如果在通话记录中出现了已经拨打电话,但是没有记录的情况,那么有可能和这个存储器有关, 可能是你的软件上错误,也可能是硬件。 DRAM在手机上用的不多,因为保留数据时间很短, 从价格上看,SRAM是非常昂贵的,而DRAM相比很便宜。 ROM也有几种,PROM可编程ROM 和E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两者区别是,PROM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软件灌入后,这个就完蛋了,这种是早期的产品,现在已经不可能使用了,而E PROM 则是通用的存储器,这些存储器不符和手机软件产品,一般使用ROM少 其他FLASH 这是近来手机采用最多的存储器,这种存储起结合了ROM和RAM的长处,但是不属于RAM 也不属于ROM 手机大量采用的NVRAM 非易失存储器和SRAM属性差不多,EEPROM 电子可擦出可编程存储器,闪存,ROM的后代。手机软件一般放在EEPROM中,EPROM是通过紫外光的照射,擦出原先的程序,而EEPROM是通过电子擦出,当然价格也是很高的,而且写入时间很长,写入很慢,所以前面提到的电话号码,一般先放在S RAM中,不是马上写入EEPROM,因为当时有很重要工作要做——通话,如果写入,漫长的等待是让用户忍无可忍的。 NVRAM 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储器,它和SRAM相类似,但是价格却高很多,由于一些数据实在重要,断电后必须保持这些数据,所以只能存放在这里,一般和个人信息有关的数据会放在这里,比如和S IM卡相关数据。容量大小也只有几百字节。 闪寸存储器是所有手机的首选,综合了前面的所有优点,不会断电丢失数据(NVRAM)快速读取,电气可擦出可编程(EEPROM)所以现在手机大量采用, 说了这么多存储器,可能比较糊涂了,这么多存储器,究竟采用哪中呢,在手机发展中,各种存储器都用过,至于现在,各种手机采用的存储器是不同的,这个和成本相关,各种存储器价格不一样,本着性价比最优组合,由设计者决定,有些是可选的,有些是必须的,是手机方案决定的,我们了解只是各种存储性能,特点,在测试中判断错误原因。

软件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第三版】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1.每18个月芯片的性能和速度均提高一倍,每隔12年软件生产大约提高一倍。 2.软件: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的可执行的计算机诚信度。包括使程序正常执行所需的数据,以及有关描述程 序操作和使用的文档。即:软件= 程序+ 文档 3.软件的特征: 软件的开发不同于硬件设计、不同于硬件制造、不同于硬件维修。 4.软件危机出现的原因: 软件维护费用的急剧上升,直接威胁计算机应用的扩大; 软件生产技术进步缓慢,是家居软件危机的重要原因。 -------------------------------------------------------------------------------------------------------------------------------------------------------------------- 5.软件工程学的范畴: 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开发方法学、软件工具、软件工程环境)、软件工程管理(软件管理学、软件经济学、度量学)。 6.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它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 目的是为了实现按照预期的进度和经费完成软件生产计划,同时提高软件的生产率和可靠性。 7.软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程序、软件、软件产品3个阶段。 8.工具和方法是软件开发技术的2大支柱。 9.3种编程泛型: 过程式编程泛型、面向对象编程泛型、基于构件技术的编程泛型 10.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数据和操作被封装在一个对象中,对象之间则是通过消息相互联系。 11.构件:标准化/规格化的对象类。 12.常用变成力度的大小来比较3种编程泛型的差异。 粒度由小到大依次是:过程式编程范式、面向对象编程范式、基于构件的编程泛型。 13.软件工程的分化: 传统软件工程: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面向过程编码-》软件测试 面向对象软件工程:OO分析与对象抽取-》对象详细设计-》面向对象的编码与测试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以可复用构件和测试工具为后盾): 领域分析和测试计划定制-》领域设计-》建立可复用构件库-》按‘构件集成模型’查找与集成构件 14.分析先于设计,设计先于编码,使程序(的结构)适合于问题(的结构)。 第二章软件生存周期与软件过程 1.软件生存周期:计划、开发、运行3个时期。 需求分析-》软件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软件测试-》运行维护 2.需求分析(用户视角):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环境约束、外部接口描述。 3.软件分析(开发人员视角):建立与需求模型一致的,与实现无关的软件分析模型。 4.软件设计:总体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确定软件的数据结构和操作)。 5.单元测试通常与编码同时进行。 6.软件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7.Boehm软件生存周期的划分:系统需求、软件需求、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纠错、测试和预运行、系统维护。-------------------------------------------------------------------------------------------------------------------------------------------------------------------- 8.瀑布模型特点:阶段间的顺序性和依赖性、推迟实现的观点、保证质量的观点。 9.瀑布模型存在的问题:只有在需求分析准确的前提下,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 快速原型模型:原型系统只包括对未来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系统的重要接口。特点:快速开发工具、循环、低成本。种类:渐进型、抛弃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技术简介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向各行各业的渗透。 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第一章绪论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1.1 四个基本概念 数据(Data) 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系统(DBS) 一、数据 数据(Data)的定义 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表现形式——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 各类数据必须数字化后才能加工处理。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例如:93是一个数据 语义1:学生某门课的成绩 语义2:某人的体重 语义3:计算机系2007级学生人数 例如:学生档案中的一条记录:(李明男1982 江苏计算机系2000) 二、数据库(续) 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 什么是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DBMS的用途 组织和存储好大量的数据,并提供方便、高效地检索数据和维护数据的手段。 DBMS的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数据组织 存储和管理 数据操纵功能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其它功能 四、数据库系统 什么是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DBA)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查询和维护等活动,是数据处理的中心环节。 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组织、存储、加工、抽取和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其目的是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动力:应用需求的推动、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人工管理阶段(40年代中--50年代中) 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中) 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现在) 一、人工管理 时期 40年代中--50年代中 产生的背景 应用需求科学计算 硬件水平纸带、卡片、磁带 软件水平没有操作系统 处理方式批处理 特点:数据不保存、数据由程序各自管理(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方式等) 数据不共享: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 数据不具独立性:数据的结构发生变化后(物理或逻辑上),应用程序必须做相应的修改。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人工管理阶段) .. 二、文件系统 时期

海康网络高清前端解码和存储设备参数指标

海康网络高清前端、解码和存储设备技术参数 一、DS-2DF1-671 130万像素网络高清球系列 主要特性 ●采用1/3” 130万像素逐行扫描CCD,最大可到1280x960输出 ●基于以太网控制,同时支持模拟接入 ●可通过IE浏览器观看图像并实现控制 ●采用H.264视频压缩算法和TI高性价比的最新达芬奇处理芯片和平台,性能可靠稳定●一体化集成设计,结构紧凑,内部设置数据断电不丢失 ●精密电机驱动,反应灵敏,运转平稳,在任何速度下操作平滑无抖动 ●水平360°连续旋转无监视盲区,可设定手动限位 ●完全实现对HIKVISION、Pelco-P/D协议、安防行业协议的自动识别 ●三维智能定位功能,配合客户端软件或DVR可实现点击跟踪和放大 ●旋转速度根据镜头变倍倍数自动调整 ●自动光圈、自动聚焦、自动白平衡 ●具有背光补偿和低照度(彩色/黑白)自动/手动转换功能 ●屏幕中英文菜单功能及屏幕操作提示功能,可用密码保护设置数据 ●支持预置点/巡航扫描/花样扫描/自动扫描/随机扫描/帧扫描/全景扫描等自动模式,可设 定手动限位 ●4个花样扫描功能,花样扫描总记录操作时间可达10分钟以上 ●内置1个报警输入,可在报警后调用预置点或花样扫描功能 ●自动归位和空闲动作功能,以及上电动作功能 ●具有防雷、防浪涌保护功能 ●机件密封设计,室外罩通过IP66检测 ●1个辅助开关控制,可被报警联动输出

应用场景 可广泛应用于需要大范围监控的场所,如:河流、森林、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油田、岗哨、广场、公园、景区、街道、车站、大型场馆、小区外围监控等要求高清画质的大范围监控场所。 技术参数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总结含试题及其答案

数据库原理综合习题答案 1.1名词解释 (1) DB:即数据库(Database),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2) DBMS:即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3) DBS:即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4)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的每个实体最多只能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实体集E1对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1”。 (5)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记为“1:N”。 (6)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记为“M:N”。 (7) 数据模型: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在数据库技术中,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类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它可分为两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 (6) 概念数据模型:是独门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 (9) 结构数据模型: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这类模型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所以称为“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应包含: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三部分。它主要有:层次、网状、关系三种模型。 (10) 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1) 网状模型: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2) 关系模型:是目前最流行的数据库模型。其主要特征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用外鍵表示实体间联系。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 (13)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概念模式不仅要描述概念记录类型,还要描述记录间的联系、操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要求。 (14) 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 (15) 内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定义所有的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成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16) 模式/内模式映象:这个映象存在于概念级和内部级之间,用于定义概念模式和内模式间的对应性,即概念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一般在内模式中描述。 (17) 外模式/模式映象:这人映象存在于外部级和概念级之间,用于定义外模式和概念模式间的对应性,即外部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都是在外模式中描述。 (18) 数据独立性:在数据库技术中,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数据独立性分成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两级。 (19) 物理数据独立性:如果数据库的内模式要进行修改,即数据库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方法有所变化,那么模式/内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概念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也就是对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概念模式。

软件工程-原理、方法及应用(史济民第二版)答案

软——应 课习题 件工程原理、方法与用后答案最完整版 绪论 1.什么是软件危机?为什么会产生软件危机? 答: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1).软件维护费用急剧上升,直接威胁计算机应用的夸大。 (2).软件生产技术进步缓慢 2. 什么是软件生产工程化?工程化生产方法与早期的程序设计方法主要差别在哪里? 答:结构化程序设计地出现,使许多产业界认识认识到必须把软件生产从个人化方式改变为工程化。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这就是软件工程,同时这也是工程化生产方法。 3. 分别说明(1)软件开发方法与开发工具;(2)软件技术与软件管理的相互关系。 答:(1)工具和方法,是软件开发技术的两大支柱,它们密切相关。当一种方法提出来并证明有效后,往往随之研制出相应的工具,来帮助实现和推行这种方法。新方法在推行初期,总有人不愿接受和采用。若将新方法融合于工具之中,使人们通过使用工具来了解新方法,就能更快促进新方法的推广。 (2)在工业生产中,即使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管理不善的企业也不能获得良好的效益。 软件在生产中不能按质按时完成计划,管理混乱往往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所以对于一个理想的软件工程环境,应该同时具备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 4.试从你的亲身实践,谈谈软件工具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答:用C++开发一个软件,是校园一卡通的模块。首先,要在编辑程序支持下在计算机中输入源程序。然后编译程序,把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如果发现错误,就重新调入编辑程序对源程序进行修改。编译通过后,再调用连接程序吧所有通过了编译目标程序连同与之有关的程序连接起来,构成一个能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可执行软件。编译程序,编辑程序,连接程序以及支持他们的计算机操作系统,都属于软件工具。离开这些工具,软件开发就是去了支持,变得十分困难和低效,甚至不能运行。5.什么是软件工程环境?谈谈你对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答:方法与工具相结合,再加上配套的软、硬件支持就形成环境。例如在批处理时代,用户开发的程序是分批送入计算机中心的计算机的,有了错误,就得下机修改。程序员对自己写的程序只能继续地跟踪,思路经常被迫中断,效率难于提高。分时系统的使用,使开发人员从此能在自己的终端上跟踪程序的开发,仅此一点,就明显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6. 何谓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简述它与传统软件工程在各型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答: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为基础。 7. 软件按规模大小可分成哪几类?简述软件工程中各型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答:按规模分为极小、小、中、大、甚大、极大。 (1)中小型软件:软件工程对改进软件质量,提高程序员生产率和满足用户的需求,有很大的作用。(2)大型软件:这类软件必须从头至尾坚持软件工程的方法,严格遵守标准文档格式和正规的复审制度,才能避免或减少混乱,真正开发出大型的软件。 8. 什么是形式化软件开发方法?实现这类开发的困难和出路在哪里?

《光学原理与应用》之双折射原理及应用

双折射原理及应用 双折射(birefringence )是光束入射到各向异性的晶体,分解为两束光而沿不同方向折射的现象。它们为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线偏振光。当光射入各向异性晶体(如方解石晶体)后,可以观察到有两束折射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双折射现象。两束折射线中的一束始终遵守折射定律这一束折射光称为寻常光,通常用o表示,简称o光;另一束折射光不遵守普通的折射定律这束光通常称为非常光,用e表示,简称e光。晶体内存在着一个特殊方向,光沿这个方向传播时不产生双折射,即o光和e光重合,在该方向o光和e光的折射率相等,光的传播速度相等。这个特殊的方向称为晶体的光轴。光轴”不是指一条直线,而是强调其“方向”。晶体中某条光线与晶体的光轴所组成的平面称为该光线的主平面。o光的主平面,e光的光振动在e光的主平面内。 如何解释双折射呢?惠更斯有这样的解释。1寻常光(o光) 和非常光(e光)一束光线进入方解石晶体(碳酸钙的天然晶体)后,分裂成两束光能,它们沿不同方向折射,这现象称为双折射,这是由晶体的各向异性造成的。除立方系晶体(例如岩盐)外,光线进入一般晶体时,都将产生双折射现象。显然,晶体愈厚,射出的光束分得愈开。当改变入射角i时,o光恒遵守通常的折射定律,e光不符合折射定律。2.光轴及主平面。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时,我们将发现,在方解石这类晶体内部有一确定的方向,光沿这个方向传播时,寻常光和非常光不再分开,不产生双折现象,这一方向称为晶体的光轴。 天然的方解石晶体,是六面棱体,有八个顶点,其中有两个特殊的顶点A和D,相交于A D两点的棱边之间的夹角,各为102°的钝角.它的光轴方向可以这样来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四版)

数据库 一、选择题30’ 二、填空题20’涉及内容:C1,C2,C3,C7概念为主。其余章节少量涉及。 三、问答题20’(4*5’) 1.论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种类: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学生的档案记录、货物的运输情况等 特点: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库: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基本特征: ?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 ?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冗余度较小 ?数据独立性较高 ?易扩展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基础软件, 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 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数据库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结构化 整体结构化 不再仅仅针对某一个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 不仅数据内部结构化,整体是结构化的,数据之间具有联系 数据库中实现的是数据的真正结构化 数据的结构用数据模型描述,无需程序定义和解释 数据可以变长 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数据项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数据库系统从整体角度看待和描述数据,数据面向整个系统,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共享使用。 数据共享的好处 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 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 使系统易于扩充 ?数据独立性高 物理独立性 指用户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分子对接的原理,方法及应用

分子对接的原理,方法及应用 (PPT里弄一些分子对接的照片,照片素材文件里有) 分子对接 是将已知三维结构数据库中的分子逐一放在靶标分子的活性位点处。通过不断优化受体化合物的位置、构象、分子内部可旋转键的二面角和受体的氨基酸残基侧链和骨架,寻找受体小分子化合物与靶标大分子作用的最佳构象,并预测其结合模式、亲和力和通过打分函数挑选出接近天然构象的与受体亲和力最佳的配体的一种理论模拟分子间作用的方法。 通过研究配体小分子和受体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预测其亲和力,实现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的一种重要方法。 原理: 按照受体与配体的形状互补,性质互补原则,对于相关的受体按其三维结构在小分子数据库直接搜索可能的配体,并将它放置在受体的活性位点处,寻找其合理的放置取向和构象,使得配体与受体形状互补,性质互补为最佳匹配 (配体与受体结合时,彼此存在静电相互作用,氢键相互作用,范德华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配体与受体结合必须满足互相匹配原则,即配体与受体几何形状互补匹配,静电相互作用互补匹配,氢键相互作用互补匹配,疏水相互作用互补匹配) 目的: 找到底物分子和受体分子的最佳结合位置 问题: 如何找到最佳的结合位置以及如何评价对接分子之间的结合强度 方法: 1、首先建立大量化合物的三维结构数据库 2、将库中的分子逐一与靶分子进行“对接” 3、通过不断优化小分子化合物的位置以及分子内部柔性键的二面角,寻找小分子化合物与靶标大分子作用的最佳构象,计算其相互作用及结合能 4、在库中所有分子均完成了对接计算之后,即可从中找出与靶标分子结合的最佳分子 应用: 1)直接揭示药物分子和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2)预测小分子与靶点蛋白结合时的构象 3)基于分子对接方法对化合物数据库进行虚拟筛选,用于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教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 1.2.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分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 文件系统用文件将数据长期保存在外存上,数据库系统则用数据库统一存储数据;文件系统中程序和数据有一定的联系,二数据库系统中程序和数据分离;文件系统用操作系统中的存取方法对数据进行管理,数据库系统则用DBMS 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文件系统实现以文件为单位的数据共享,二数据库系统实现以记录和字段为单位的数据共享。 (2)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联系 均为数据组织的管理技术;均由数据管理软件管理数据,程序与数据之间用存取方法进行转换;数据库系统是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8.什么是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物理独立性? 所谓数据的独立性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相互独立,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存取方式的改变不影响应用程序。 数据独立性分两级: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物理结构改变时,通过修改映射,使数据库整体逻辑结构不受影响,进而用户的逻辑结构以及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逻辑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发生改变时,通过修改映射,使用户的逻辑结构以及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1.11.解释实体、属性、实体键、实体集、实体型、实体联系类型、记录、数据项、字段、记录型、文件、实体模型、数据模型的含义。 实体: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实体键:在实体型中,能唯一标识一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实体的键。 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所以,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来抽象和描述同类实体,称为实体 型。 实体联系类型: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m:n) 记录:(record)字段的有序集合称为记录。 数据项: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也称为数据项。 字段:标记实体属性的命名单位称为字段,也称为数据项。 文件:同一类记录的集合称为文件。文件是用来描述实体集的。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的框架,该框架描述了数据及其联系的组织方式、表达方式和存储路径,它是数据库

光学原理

光学原理 Principles of Optics 课程编号:07370460 学分: 2 学时: 30 (其中:讲课学时:30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光电材料与器件) 教材:《光学教程》,姚启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4版。 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属于专业选修课,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传播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学科,光学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很多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是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和工程技术的基础。激光的出现和发展,使光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之一。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成像规律和作图方法,理解典型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光的传播规律及其本性,了解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基本现象、原理和规律,并了解它们在科研、生产和实践中的应用;本课程力求使学生使学生对光的传播规律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出项的现象和光的本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 (1)光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2)光学的发展简史 2.教学要求 重点了解光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对光学简史要有一定了解。 第二章光的干涉 1.教学内容 (1)波动的独立性、叠加性和相干性 (2)由单色波叠加所形成的干涉图样 (3)分波面双光束干涉 (4)干涉条纹的可见度 (5)菲涅尔公式 (6)分振幅薄膜干涉-等倾干涉

(7)分振幅薄膜干涉-等厚干涉 (8)迈克尔逊干涉仪 (9)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2.教学要求 掌握光的相干条件和光程的概念;掌握光的干涉相长和干涉相消的条件;学会分析光的干涉图样;掌握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介绍迈克耳逊干涉仪和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三章光的衍射 1.教学内容 (1)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2)菲涅尔半波带和菲涅尔衍射 (3)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4)夫琅禾费圆孔衍射 (5)平面衍射光栅 2.教学要求 学会用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解释光的衍射现象,理解菲涅耳积分式意义;掌握夫琅和费衍射,并能推导夫琅和费衍射光强公式;掌握光栅方程式导并理解其意义。 第四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1.教学内容 (1)几个基本概念和定律费马原理 (2)光在平面界面上的反射、折射 (3)光在球面上的反射折射 (4)光连续在几个球面界面上的折射 (5)薄透镜 (6)近轴物近轴光线成像的条件 2.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费马原理;掌握光线、实物、虚物、实象和虚象的概念;掌握几何光学的符号法则(采用新笛卡儿符号法则);掌握薄透镜的物象公式;了解光学纤维构造及其应用。 第五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1.教学内容 (1)助视仪器的放大本领 (2)显微镜的放大本领 (3)望远镜的放大本领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1、单选题C C D B C 2、判断题对错错错对 3填空题网状模型用户商业智能数据挖掘系统设计 4简答题 1)数据模型就是指描述事物对象得数据组成、数据关系、数据约束得抽象结构及其说明。数据模型就是指描述事物对象得数据组成、数据关系、数据约束得抽 象结构及其说明。数据模型就是指描述事物对象得数据组成、数据关系、数据约束 得抽象结构及其说明。3)数据约束:用于描述数据结构中数据之间得语义联系、数据之间得制约与依存关系,以及数据动态变化得规则。主流数据库采用关系图模 型。数据库典型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其它数据模 型(如对象数据模型、键值对数据模型、列式数据模型。。。) 2)数据库——就是一种依照特定数据模型组织、存储与管理数据得文件,数据库文件一般存放在辅助存储器以便长久保存。数据库具有如下特点:数据不重复 存放;提供给多种应用程序访问;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它得应用程序;对数据 增、删、改、检索由统一软件进行管理与控制。 3)数据库(Database)就是一种依照特定模型组织、存储与管理数据得数据结构。在数据库中,不仅存放了数据,而且还存放了数据与数据之间得关系。数据库 内部元素:用户表:用户在数据库中创建得数据库表;系统表:数据库中系统自带 得数据库表;视图:数据库中用于对数据进行查询得虚拟表;索引:数据库中用于 加快数据查询得索引项;约束:数据库中对数据、数据关系施加得规则;存储过 程:数据库内部完成特定功能处理得程序;触发器:数据库内部因数据变化自动执 行得一类存储过程等等 4)数据库系统包括:用户、数据库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四个组成要素。 5)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 System,DBMS )——就是一种专门用来创建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维护数据库,并提供对数据库访问得系统软件。数 据库管理系统(DBMS)主要功能:创建数据库与表; 创建支持结构,如索引等; 读取 数据库数据; 修改数据库数据; 维护数据库结构; 执行规则; 并发控制; 提供安全性; 执行备份与恢复等等 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 1 单选题C B D A A 2、判断题对对错对错 3填空题全外连接数据约束候选键用户定义完整性4简答题外码键 1)在关系模型中,使用“关系”来存储“实体”中得数据。关系(relation)——就是指存放实体数据得二维表。关系特征:行存储实体得个体数

存储虚拟化设备论证参数

项目一、存储虚拟化设备论证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 1.1全冗余模块化体系结构; 1.2支持设备的灵活横向扩展,可由2个控制器扩展到8个控制器。 1.3要求新增加的引擎可以与原来的引擎进行联合和合并,提供统一的处理能力; 1.4每个虚拟LUN可以通过任意一个引擎的任意一个控制器被访问 1.5虚拟化必须以数据块为单位,而不是文件。 1.6要求独立于主机和存储,虚拟化的实现不影响主机性能和存储设备的性能,不会消耗主机和存储的资源; 2、配置: 2.1每台设备配置≥2个控制器;最大可扩展≥8个控制器 2.2虚拟化设备芯片主频≥2.4GHz 芯片主频,最大支持的CPU核数为≥32核 2.3支持的最大IOPS数量不小于200万 2.4配置≥10TB本地容量管理许可;最大可管理虚拟化容量≥8PB 2.5配置缓存≥72GB;支持最大缓存可配置288GB

项目二、数字广播系统论证参数 1、主要技术参数: 1.1 覆盖生活区食堂、宿舍、自强楼、厚德楼、精诚楼、至善楼、五行楼、运动场、图书馆等楼宇的户外周边空地。 1.2 必须是IP网络广播系统 1.3 户外设备音量可由控制室控制,能够实现个性化分区广播 1.4 所有户外设备必须防水并部署防雷措施 1.5户外音响语言清晰、保真度高 1.6 网络设备兼容我校身份认证系统 2、配置: 2.1 主/分控系统一套(含控制软件、机柜、服务器、调音台、主分控设备、调音台、话筒

等); 2.2 生活区宿舍楼网络交换设备一套(12台可网管24口接入交换机,1台12SFP汇聚交换机,相应光纤及铺设) 2.3 各分区户外广播系统各1套(含终端解码、功放、音柱等) 2.4 移动音响设备一套(含功放、话筒、调音台、扬声器、机柜、无线麦克风等) 3、附属设备: 线缆、主控室空调等辅材、设备 项目三、倒置荧光显微镜参数 详细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