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教学设计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教学设计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教学设计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教学设计

威海九中刘剑锋

课标解读

1、课标指出:“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将科学探究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内容,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理解科学探究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亲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属于模拟探究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贯彻科学探究教学的要求,使学生在亲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理解科学探究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探究实验设计六大步骤中,形成一定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

2、课标指出:“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具有重要意义。”要求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的重要概念。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有助于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从而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生物的进化》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的内容,共分两课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属于第一课时,主要通过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从感性上认识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为下一课时做铺垫,更好的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学情分析

前面进行《生物适应环境》教学时,学生就曾列举出保护色的例子,并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保护色的定义、实例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就比较顺理成章,而且也学过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知识,作为基础。除此之外,经过前面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训练,学生已能遵循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设计出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具备一定的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并对实验结果也会做出一定的分析,这些都有助于本实验的展开。

但是,部分学生对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存在“保护色是动物个体在进入某一生活环境中逐渐变化形成的”观点,也就是存在“先变异后选择”还是“先选择后变异”的分歧。

综上,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即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就是从对保护色形成过程的探究中,简单分析出生物进化的原因,认同“先变异、后选择”的生物进化观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初步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技能目标:掌握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培养科学的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

2)尊重事实,对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

3)学会组内的分工和合作,营造探究氛围。

评价设计

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下列多方面的表现,并及时作出相应评价。

1)学生语言连贯流畅程度,应答表述水平;

2)学生行动的目的性、互动性和实际效能,以及团体协作情况;

3)学生学习认知程度和领悟程度,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

4)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和闪现的创新性思维;

同时,注意“师评生”“生评生”等多角度的评价方式,并提倡“先给予肯定评价,再指出改进之处”的形式,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的意识。

教学过程

板书:

巩固练习

1、“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实验中大彩纸模拟的是动物的生活环境,捡拾小纸片的学生模拟的是捕食者,小方纸片模拟的是被捕食的猎物。

2、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实验,其结果是(B)

A.颜色暗淡的小纸片不易被发现,幸存者较多。

B.与环境颜色相同的小纸片不易被发现,幸存者较多。

C.颜色鲜艳的小纸片不易被发现,幸存者较多。

D.绿色的小纸片不易被发现,幸存者较多。

3(选作)

我们经常会看见一些昆虫有非常鲜亮的颜色,这种与保护色不一致的体色是不是不利于它们生存的呢?

答:这也是一种有利的变异,是动物对环境的另一种适应方式,说明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各有绝招的,由此看来自然界对生物在不断选择,而生物也要不断的适应环境才能更好的生存。

作业(二选一)

1、搜集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和资料;

2、搜集生物进化的相关资料,以生物进化的原因为主题,写一篇生物

小论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