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授课教学流程图-(2)

数学新授课教学流程图-(2)
数学新授课教学流程图-(2)

数学广场——流程图(2)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的构造方法。 2、掌握最大差和最小差的计算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怎样造数才能得到最大的差和最小的差。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数字卡片:1、2、3、5、7、9 1)师;请小朋友们小组合作,从这六张数卡中选出三 张,组成两个三位数,并用这两个三位数用笔算的方法进行减法计算。学生小组活动,汇报。 例如: 2)师:现在请将两个三位数的减数与被减数的百位上 的5与十位上的1进行交换,现在的差是多少呢?和刚才的差之间有什么变化呢?学生尝试完成,汇报交流 例如:

问:为什么只交换了2个数字,差就变小了呢? 生:第一题5和1交换后,减数是159,减数变小了,差变大了。 3)师:如果把被减数的7和2的位置交换一下,差有 会怎么变呢?为什么?小组讨论一下。 生:第二题7和2交换后,被减数是273,被减数变小,差也就小了。4)师:差还可以变小吗?试试看。 学生再次尝试。 出示: 师:你们都做的非常好。今天我们再用这个本领学习新的知识。 二、新课探索 探究一出示:1、2、3、5、7、9六张数卡 师:用这六张数卡,造一个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是几? 生:975和123。 师:有什么好办法,找得又快又好?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从六张数卡中选出最大的三个数依次放在百位、十位、个位。

生:从六张数卡中选出最小的三个数依次放在百位、十位、个位。 师:请你们计算一下他们的差。生独立练习: 师:交换其中2张数卡7和9的位置,再计算出差。 得到: 师:差为什么变小了?还可以更小吗? 学生尝试完成。 练习1 师:学生独立的造数、求差。 师:谁能得到最大的差? 师: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独立尝试,有困难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讨论后完成。

如何上好一堂数学新授课

如何上好一堂数学新授课 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和新课改以后,学生完全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帮助、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作用。然而,老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呢?首先老师应当备课,此过程不能忽略,更不能马虎人人知道事半功倍的道理,都想达到功倍的效果,倒是很少有人想事半要付出多少的辛酸。成功往往是给有准备有付出的人准备的,虽然准备了付出了也不一定成功,但是没有准备不付出的人是一定不会成功的。因此,老师备课是必不可少的。在上课之前老师应构思好本堂课该怎么上才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才能让更多的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方法是现代教学中老师的主要任务。比如说一堂课的流程以及教学方法等,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变,因为一套固有的教学模式长时间的话会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反感而影响到上的教学方法则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便于达到最佳效果。这是功在课前。 数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使之形成数学观念具有数学素质,并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途径。 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每一节具体的数学教学,因而加强对怎样上好一节数学课的研究,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重视的一项研究课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与研讨价值。 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数学基本课型来完成的。数学课型通常可分为: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研究课、测验课、讲评课、活动课等。在数学教学中,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研究课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典型课型。 对数学典型课加以研究,有利于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有利于教师掌握数学课堂教学规律和基本要求,有利于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迅速准确地确定课型,采取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新授课是以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为特征的一种课型,是数学课的主要课型。新授课的教学目的应是:通过新授课的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学基础知识,进行基本训练,通过知识的巩固运用,使学生形成技能,在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新授课的课堂结构主要是:课前导入、讲授新课、课堂练习。 习题课是通过解题的形式,来形成学生的解题技能,发展智力。通过解题教学,进一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习题课的课堂结构是:范例引路、学生练习、变式训练、小结、布置作业。 复习课的基本目的是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使之系统化,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复习课可为:单元复习、期末复习、两种形式。复习课的课堂结构是:

教学设计——算法与程序框图

程序框图 ——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会泽县实验高中张正华 如何上好高三复习课,一直以来都是每位高三毕业班的任课教师不断求索的问题。2014年高考,是云南省高中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的第三次高考,考试内容因课程内容的变化而变化,那么,我们的备考过程、特别是高三复习课的形式与内容,也自然发生了改变。本课,就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联系近两年的高考题所做的一次尝试。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设计思想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结合新课改的理念,我的设计思想遵循以下原则: 1、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论证、逻辑思维能力。 2、重视考纲,紧盯高考,全部例题均来自高考题和教材上的练习题、思考题及其 变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算法与程序框图的基础知识; (2)通过例题分析与练习,使学生清楚高考考什么?怎么考?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高考题的展示,为学生创造观察、实验、归纳、总结的机会,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例题分析,强化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对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的强大与呆板(机械),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程序框图的应用; 教学难点: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的应用。

六、学案设计: (一)基础回扣 1.程序框图的含义 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2、程序框图规定图形

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前准备的六个环节

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前准备的六个环节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小学数学课前准备的研究 课前准备,最重要的是备课,备课其实就是老师对教学内容的解读过程,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再组合的教学计划过程,是对教学重、难点的破解过程,是教具学具的准备过程。小学数学课,一般分为三种类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由于课型的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就不同,课前准备的要求也不同。现在就新授课的课前准备的六个环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仔细研读教材是课前准备的必要环节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由富有教材编排经验,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专家组成教材编写组编写的,对小学数学各个知识点在各年级,各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每一个例题,演算过程,插图,练习题的安排都是经过反复思考,仔细推敲确定下来的。因此,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读教材就是读例题,读解题过程、思考过程,读概念结语,读反馈练习(做一做),读习题安排。读教材就是要知道教材编排的目的,明白编排的意图,知晓例题的作用,找到与例题相对应的练习题,巩固题,提高练习题等。只有仔细、认真、深入地对教材进行研读,才能准确把握知识的深浅度,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解、组合课时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进行课前准备。 二、科学合理地确定课时教学内容,制订教学目标是课前准备的重要环节 仔细研读了教材,就应该确定课时教学内容了。确定课时教学内容是对教材内容的分解、重组过程,具有再创造性。分解、组合课时教学内容要注意:1.知识体系的完整性,2.课堂教学的合理性,3.便于老师的教,学生的学。

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结构的解读-模板

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结构的解读 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单位.一定教材单元的教学,要求每一节课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完整地实现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由于教学任务不同,便有了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一般在一节课只完成一两个教学任务的叫做单一课,完成两个以上教学任务的叫做综合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单一课,可分为准备课、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检查测验课、作业讲解课.综合课以综合与实践课最为典型. 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媒体及教材)相互、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新授课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主的课型.由于所选择的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有的选择以接受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有的选择以动手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有的选择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式.在这里,着重研究普遍适用于几种学习方式的一般新授课的课堂教学结构. 一、创设情境,再现经验 实施新课程以来,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伊始都要为学生创设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供攀爬的支架,课堂因此有了生机与活力.但一些教师只把创设情境作为一种点缀,或者由情境直接引出要研究的问题,其实这两种做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前者自不必言问题之所在,后者又存在怎样的问题呢?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入到心理中的过程,而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所谓心理表征,即心理认识世界、反映世界的规则和形式.心理表征的建构包含两层涵义:第一,对新信息的学习和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重新建构而达成的;第二,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被从记忆中提取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建构的过程.这两层涵义是统一的:建构新信息的过程即是对旧信息的重新建构过程.因此,在教学伊始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又要为学生再现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教师上课伊始这样叙述道:“数学课,就要和数打交道.在1~9这9个数中,你最喜欢哪两个数?”有的学

小学低段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小学低段数学新授课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一、基本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4、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二、基本模式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建立数学模型——巩固练习,解释与应用——师生合作总结,完善知识结构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约4分钟) 目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富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注意事项: (1)创设情景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问题情景的创设不仅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不能为了情景而创设情景。 价值性原则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然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因此,问题情景的创设要有数学价值。

趣味性原则问题情景的创设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使学生想学、乐学。 (2)问题情景的内容 学生身边的人和事; 现代社会发展现实; 现代科技最新成果; 现代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 重大节日、纪念日等。 (3)问题情景的呈现方式 问题情景有两种,一种是真实的情景,一种是“虚拟”的情景。真实的情景就是实实在在的、学生亲身感受的客观情景。“虚拟”情景就是从客观情景中抽象出来的情景。 “虚拟”情景的呈现方式有: 图文并茂型 数字表格型 文字叙述型 故事形式:设计一些真实的或想像的故事,故事里包含有学习内容。 多媒体画面演示:如电视、录像等。 (4)创设教学情境的切入点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 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生活情境,产生联想; 创设故事情境,进入角色; 创设竞争情境,活跃思维; 创设“障碍”情境,激化认识冲突。 (5)问题的针对性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2教案 4.1流程图

4.1 流程图 课前预习学案 1) 课前预习 ① 预习目标:通过模仿、操作、探索,掌握流程图的用法。体会流程图在表示数学 问题解决过程以及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优越性。 ② 预习内容:1、“算法初步”一章中程序框图的常用图形符号及功能; 2、想一想去医院就诊的过程,写出程序框图; 3、阅读课本76-82页并思考对应的思考题; ③ 提出疑惑: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程序框图。 2、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工序流程图。 3、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体会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士兵过河问题: 一队士兵来到一条有鳄鱼的深河的右岸, 只有一条小船 可供使用,这条小船一次只能承载两个儿童或一个士兵. 这队士兵怎样渡到右岸呢? 你能用语言表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吗? 2、图中所示的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已知31 a ,输出的结果为7,则2a 的值是 A .9 B .10 C .11 D .12 二、探究以下问题 1、 流程图有哪些特征? 2、 流程图的作用是什么?与程序框图有什么关系? 3、 使用流程图有哪些优越性? 4、 某“儿童之家”开展亲子活动,计划活动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儿童与家长按事先约定的时间来到“儿童之家”。 开始

然后,一部分工作人员接待儿童,做活动前的准备;同时, 另一部分工作人员接待家长,交流儿童本周的表现。第三步, 按照亲子活动方案进行活动。第四部,启导员填写服务跟踪表。 你能为“儿童之家”的这项活动设计一个活动流程图吗? 三、精讲点拨、有效训练 见教案 反思总结 1、这一节介绍了流程图在哪些发面的的应用? 2、你会用流程图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了吗 当堂检测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流程图只有1 个起点和1 个终点 B .程序框图只有1 个起点和1 个终点 C .工序图只有1 个起点和1 个终点 D .以上都不对 2.下列关于逻辑结构与流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流程图一定会有顺序结构 B .一个流程图一定含有条件结构 C .一个流程图一定含有循环结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给出以下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该程序框图的功能是( ) A .求出a 、b 、c三数中的最大数 B .求出a、b 、c三数中的最小数 C .将a 、b 、c 按从小到大排列 D .将a 、b 、c按从大到小排列 4. 某同学一天上午的活动经历有:上课、早锻炼、用早餐、起床、洗漱、午餐、上学.用流程图表示他这天上午活动的经历的过程. 1.B 2.C 3. B

初中数学新授课的教学

关于上好初中数学新授课的教学反思 上传: 张文荣更新时间:2013-1-14 21:10:48 一新课改下的新授课的新理念 新课改大背景下,如何以课改新理念为指导,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基础与发展的关系,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扎扎实实的初中数学新授课,是我们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我根据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感悟,认为上好一堂初中数学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来备课和上课: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编写、教学情境设计和例题和习题安排的意图,把握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它包括知识技能目标,过程目标,以及情感态度方面的培养目标。 二.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创设教学情境。对每一个学习目标都要有相应的内容 过程和相应的措施加以落实,反之作用于每一个教学内容(包括题目)、创设的每一个教学情境都要体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并突出重点。 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 重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的运用,运用这三种方式教学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 四、尊重学生 新课程标准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上好一堂数学课的立足点应是尊重、关心、理解、信任学生,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乐趣无限的“数学环境”,同时尊重学生应是建立在如何让学生在数学上有所发展基础上的。 五、尊重知识 数学教学首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没有知识的教学即使有最华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是空洞和盲目的。殊不知数学课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课,数学课堂应是以是否落实系统的数学知识,是否培养学生数学修养为唯一目标的。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应该让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充分领略到数学固有的挑战性。 六、尊重规律 尊重规律,我们首先应尊重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规律。数学知识本身就是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而发展的,一般不具有跳跃性。我们对教材的处理、课堂教学的设计也应如此。其次,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数学学习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认知规律基础上的。如果学生的心理规律没有发展到某个程度,就不要拔苗助长,任何事物总是按照其客观规律发展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急功近利。 七、尊重自己 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开发者,是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探索者和创造者。长期教学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应自然升华形成别具一格、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教学风格。教学个性应该是每位教师的终身追求,是教学的高境界,不要轻易受一些“时尚理论”的左右,应有自己明辨是非、虚心吸取的能力。 八.在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活动中,要关注数学教学本质。 数学活动之后,要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归纳、总结活动中隐含的或发现的数学规律,让学生真正体验和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九.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 不同观点、不同的方法、质疑等,教师都要耐心倾听,并引导学生讨论,特别要关注生生交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使其做到能让同学们听懂并能理解所表达的数学思想,鼓励生生之间开展辩论式的讨论。 十.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新授课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新授课教学模式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上好新授课的关键是突出“新”,即突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地获取新知,当堂解决新问题。 新授课通常包括基础知识课、概念课、定理推导课等课型。 其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我反思→当堂达标 一、创设情境 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带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可通过动手操作、看动画演示、做数学游戏、讲数学故事、联系实际生活等多种方式进行。 二、自主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的备课或导学案、组织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等等,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刻苦钻研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 同时教师要设计好探究的问题链,适当地组织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带着急需解决的问题和要求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探究活动,解决设计的问题,真正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三、合作交流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合作小组内自主探索、交流、对话,获得成效。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评价,达到教学互动、互促,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合理分组。按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与学生品质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行最优化组合,组建“学习合作小组”;⑵提出的问题要明确且有思考价值。⑶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小组合作交流要充分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组内之间互帮互助,兵教兵。⑷教师要重视对小组的激励性评价,注重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及活动结果中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缩小优差生的距离;⑸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教师既要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又要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引导、点拨,促进其思维的不断深化。四、自我反思 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保障。为有效培养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可在课堂上许多环节适时“留白”,如在出现规律处留下思考的空白,在创设情境处留下悬念的空白,在新授部分结束后留下回味的空白……并给学生适度的时间和空间,采取“以提问促反思”的策略,即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通过不断提问、追问,使学生或质疑问难,或自我展现,或答疑解难。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认识得到升华,体验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培养。 五、当堂达标

高中数学《流程图》优秀教案

高中数学《流程图》优秀教案 高中数学《流程图》优秀教案 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下面就是整理的有关高中数学《流程图》优秀教案。 高中数学选修1-2《流程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体会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并能通过框图理解某件事情的处理过程. 2.在使用流程图过程中,发展学生条理性思考与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流程图 【难点】数学建模 教学过程 【引入】 例1按照下面的流程图操作,将得到怎样的数集? 9+(5+2)=9+7=16, 16+7+2)=16+9=25, 25+(9+2)=25+11=36, 36+(11+2)=36+13=49, 49+(13+2)=49+15=64, 64+(15+2)=64+17=81,

81+(17+2)=81+19=100. 这样,可以得到数集{1,4,9,16,25,36,49,64,81,100}. 我们知道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数学建模的过程,数学建模的过程可以用下图所示的流程图来表示: 【实际操作】 以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为例来体会数学建模的过程. (1)实际情景: 在18世纪的东普鲁士,有一个叫哥尼斯堡的城市.城中有一条河,河中有两个小岛,河上架有七座桥,把小岛和两岸都连结起来. (2)提出问题: 人们常常从桥上走过,于是产生了一个有趣的想法:能不能一次走遍七座桥,而在每座桥上只经过一次呢? 尽管人人绞尽脑汁,谁也找不出一条这样的路线来. (3)建立数学模型: 1736年,这事传到了瑞士大数学家欧拉的耳里,他立刻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动手研究起来.作为一个数学家,他的研究方法和一般人不同,他没有到桥上去走走,而是将具体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模型. 欧拉用点代表两岸和小岛,用线代表桥,于是上面的问题就转化为能否一笔画出图中的网络图形,即一笔画问题,所谓一笔画,通俗的说,就是笔不离开纸面,能不重复的画出网络图形中的每一条线. (4)得到数学结果: 在一笔画问题中,如果一个点不是起点和终点,那么有一条走向

最新数学新授课的主导思想与操作流程教学内容

数学新授课的主导思想与操作流程 冯盼 1.新授课的目的与作用。 新授课的目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但是学习的目的却是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做到灵活运用,学以致用。 2.新授课教学环节中应遵循的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一)一节课的知识块不宜太多。一节课如果特别分散,对于学生掌握起来不方便,我认为一节课不超过三个知识块是比较合适的。 (二)处理好学习基础知识与拓展知识之间的关系。新授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新的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提升能力,提升能力的基础是学会新知。新授课上切不可拓展得太多、太难以至影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三)处理好学习新知识与做题之间的关系。新授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新知识,做题是为了检测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效果。一节课上千万不能让做题成了主角。题目是千变万化的,也是做不尽的,而只有掌握好了新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千变万化的题目。教师应在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上下更大的功夫。 (四)高度重视课堂中新生成的问题。课堂中新生成的问题,可能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未曾预想到的,而恰恰是学生理解把握新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学生掌握新知意义重大,老师切不可回避,应向全体学生提出,共同思考后解决。决不能因为影响教学进度或为省出时间解决教师已经设计好的其他问题而不予解决。 (五)避免一对一的问答。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不是一两个学生的课堂,在课堂上让尽量多的学生思维动起来是我们的主旨。如果教师长时间和一个学生对话,就会使其他学生受到冷落。有的教师,叫起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后,从学生的答案中又生成了许多个问题,还是让同一学生来回答,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课堂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让全体学生共同思考,不能只是一个学生的思考和回答。 (六)杜绝先叫学生,再提问题的现象发生。课堂上教师提问时,每一次都应是先提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再找学生展示。如果先叫学生,再提问题,其他学生可能对该问题就不思考了,还由于所叫学生没有思想准备,答非所问,浪费教学时间。 (七)学生回答问题、展示自学结果时,教师不宜中间打断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回答问题,不能一出现问题便打断学生,教师开始讲解,一定要让学生回答完毕。一方面学生最后可能将答案回答的特别完美;另一方面中间打断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受阻,不能继续回答问题将浪费大量教学时间;三中间打断学生,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八)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一节课,重点一定要突出,重点知识应占时多,学生讨论充分。非重点知识,学生看一看即可理解的,一定要少占用课上时间。同时,对于很好理解而又必须让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不一定非要在课堂上解决,可放在作业中处理,以余出时间更好地学习重点知识。 3.新授课课堂操作流程的主导思想。

小学数学新授课“探究式”四环节教学策略-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小学数学新授课“探究式”四环节教学策略 1.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策略1.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教学目标:激发兴趣,提出问题。操作要领:确凿把握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经验,运用多种方式或手段,恰当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与本课学习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 1.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自主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 操作要领:充分体现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给学生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生活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活动,构建对数学的理解,获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1.3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教学目标: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操作要领: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要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现实性、趣味性、层次性和科学性。 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点拨和提升。 1.4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教学目标:反思学习过程,明确学习收获。 操作要领:以灵敏多样的方式全面回顾学习收获。 2.策略解读 2.1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严重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详尽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因此本环节的主要任

务是精心创设数学情境,开拓创新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生成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创设情境: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情境可以是直观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必须是有价值的。情境的创设要能够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并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数学情境大凡有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操作情境和活动情境等几种类型。 生成问题: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为第二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根据学习内容的例外,有些数学问题是由学生对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数学化整理,然后提出的;有些数学问题是随着情境的出现而直接提出的。有的问题是一节课中最严重的,也是唯一的;而有的问题只是一节课若干问题中的第一个,并且不是最严重的。 2.2第二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对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组织,找出对解决当前问题适用的对策,问题一旦解决,学生的思维能力会随之发生变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品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基本程序是:自主探索―互动交流―共同优化,形成结论自主探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 互动交流:首先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对比,对争议性问题进行探讨,逐步补充完善,形成小组意见。

流程图教案

1.2流程图 教学目标: 1.理解流程图的概念; 2.能识别和理解简单框图的功能. 教学重点: 流程图的概念. 教学难点: 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教学过程: 一、建构教学 1.流程图的概念: 流程图是用一些图框和流程线来表示算法程序结构的一种图形程序.它直观、清晰,便于检查和修改. 其中,图框表示各种操作的类型,图框中的文字和符号表示操作的内容,流程线表示操作的先后次序. 2.规范流程图的表示: ①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 ②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流程线要规范; ③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 ④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二、数学运用 例1 已知 1 () 21 x f x= + ,写出求(4)(3)(2)(4) f f f f -+-+-++的一个算 法,并画出流程图.解1S0 S←; 2 S4 I←-; 3S 1 () 21 I f I← + ;

4S ()S S f I ←+; 5S 1I I ←+; 6S 若4I ≤,转3S ,否则输出S . 例2 高一某班一共有50名学生,设 计一个算法,统计班上数学成绩良好(分数大于80且小于90)和优秀(分数大或等于90)的学生人数,并画出流程图. 解:算法如下: 1S 1n ←,0a ←,0b ←; 2S 输入成绩r ;3S 若89r >,则1a a ←+,转5S ;4S 若80r >,则1b b ←+;5S 1n n ←+; 6S 若50n ≤,转2S ,否则,输出a 和b ; 三、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如何识别简单的流程图所描述的算法. 2. 能识别和理解简单框图的功能

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初探 北关小学数学教研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小学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要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方式应体现多样性、趣味性、生活化和情境化。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我县的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如何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很多教师都感到无章可循,无所适从,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需要。应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力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以更好地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参与和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策略,我们认为应包括四个环节:即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以引入新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建立数学模型;巩固深化,解释应用以拓展提高;总结回顾,评价反思以完善知识结构。 一、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以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起学生迫切学习的欲望,教学开始,在进行必要的基本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

数学的教学设计流程

数学的教学设计流程 数学的教学设计流程 篇一:数学广场——流程图(1)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对加与减的计算进行整合,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2.学会看简单的图式,专业指令,能根据指令进行准确的操作。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看懂流程图,并会应用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这是一个数点块,它的每个面上有什么? 师:说一说数点块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师:数点块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6. 师:相对两个面的和是7. 师:小青蛙掷出:1,4,5。

问:①用这些掷出的数字可以造哪些三位数? ②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能做到造出三位数不重复也不遗漏。学生回答。 小结:可以先确定百位上的数,再确定十位和个位。这样有序思考能准确知道1、4、5三个数能造出六个三位数 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这节课要用数点块,根据流程图来玩的数学游戏。板书:流程图(1) 三、探索与发现 探究一、弄清流程图的流程和规则 师:我们今天要通过掷3个数点块,来玩数学游戏,首先先来了解游戏的流程与规则 1、出示流程图。 (1)观察游戏有哪几个步骤:(掷、造、算)。 每个步骤可以前后交换码? (2)流程图的含义:将几个游戏步骤按一定的先后次序排列,用图形和符号来表示的图,我们可以称它为流程图 (3)游戏中计算上有什么规则? 师:仔细观察流程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学生讨论。 学生汇报。 逐步讲解流程图 探究二:操作、体验

1、判断与计算 师:搞清楚了流程图的流程与规则,请你按照流程图进行游戏:师:那让我们先来看看小丁丁是怎样玩的。 他掷出了1,4,5三个数点块,能造了6个三位数。 造出数145、154、415451、514541,它们分别走哪个通道?为什么? 想一想、算一算(集体练习) 造出数145、154、415451、514541, 结果数:……………………………………… 师:这个结果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学生回答。 小结:运算的规则 探究三:会找最大和最小结果数 师:1.根据流程图填写结果数 学生回答。你是怎么算的? 师:你现在能说一说我们这张流程图的关键步骤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小结:这张流程图第一个关键就是判断造出的三位数比500大还是小,大的就减去350,小的就加上350. 师:仔细观察数据,完成下列判断题 1)造的.数越大,结果数越大() 2)造的数越小,结果数越小()

最新小学数学新授课课前准备的六个环节

小学数学课前准备的研究 课前准备,最重要的是备课,备课其实就是老师对教学内容的解读过程,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再组合的教学计划过程,是对教学重、难点的破解过程,是教具学具的准备过程。小学数学课,一般分为三种类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由于课型的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就不同,课前准备的要求也不同。现在就新授课的课前准备的六个环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仔细研读教材是课前准备的必要环节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由富有教材编排经验,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专家组成教材编写组编写的,对小学数学各个知识点在各年级,各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每一个例题,演算过程,插图,练习题的安排都是经过反复思考,仔细推敲确定下来的。因此,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读教材就是读例题,读解题过程、思考过程,读概念结语,读反馈练习(做一做),读习题安排。读教材就是要知道教材编排的目的,明白编排的意图,知晓例题的作用,找到与例题相对应的练习题,巩固题,提高练习题等。只有仔细、认真、深入地对教材进行研读,才能准确把握知识的深浅度,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解、组合课时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进行课前准备。 二、科学合理地确定课时教学内容,制订教学目标是课前准备的重要环节 仔细研读了教材,就应该确定课时教学内容了。确定课时教学内容是对教材内容的分解、重组过程,具有再创造性。分解、组合课时教学内容要注意:1.知识体系的完整性,2.课堂教学的合理性,3.便于老师的教,学生的学。

还是以“成正比例的量”的教学为例。一般来说,可以用一课时来完成新课内容,但是,对于农村学校学生学习情况不太好的班级来说,可以用两课时来完成新课内容。即,第一课时完成:1.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的概念教学,并说出生活中哪些成正比例的量;2.用字母公式表示正比例关系;3.完成相对应的练习题。第二课时,巩固第一课时的基本概念,完成用图像表示正比例关系的数量以及相对应的练习题。 三、确定课时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是课前准备的关键环节 教学重点,就是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教学难点,就是学生学习困难的知识点。合理地分解教学内容能有效化解教学中的一些难点,更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备课就是为突出教学重点做准备,为突破教学难点寻找突破口,为学生上台阶寻找奠基石。 一般来说,一堂新授课只能安排一个重点内容,破解一个或两个难点。当然很多时候教学重点同时又是教学难点。备课时我们要充分估计学生学习的难点,不能因为老师觉得简单学生就很容易掌握,要换位思考,要从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生活环境,实践经验等方面出发,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尽量进行化解。比如,低年级的方位教学;中年级四则运算的意义,混合运算;高年级的立体图形、存款利息和税率后利息的计算等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四、确定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小学数学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分析;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得;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认识7的乘法口;[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归纳、推理,编制和掌握7;[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教学重点]:能用7的 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分析 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矗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1—6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得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归纳、推理,编制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 [教学重点]: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 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在课堂上,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在推导7的乘法口诀和讨论怎样记忆时分别运用直观演

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基本模式

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基本模式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实施主体性教育。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认为,在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新的教学观念为先导,进而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模式”的实施要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重心不但在数学知识上,应该在培养人的发展上转移;体现从接受性学习向积极参与转移。因此要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程度,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模式构建的基础是民主平等的教学观,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新授课的基本模式与操作流程: 小学数学新授课的基本教学模式是:“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自主探究,交流提高——巩固深化,拓展应用——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前提。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起学生迫切学习的欲望,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平衡”,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景中,产生弄清求知的迫切需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开始,在进行必要的基本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置学生于问题情景之中,使其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有所知但不全知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激活思维。教师顺势利导,引入新课。 这一环节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控制在5分钟以内。 (二)自主探究,交流提高 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空间。可分以下几步进行。 1、自主探究 针对上一环节创设的问题情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活动,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2、小组讨论 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可以形成并协助解决探索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困难。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可以直接说明自己的观点,最终形成小组的统一意见。由于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差距不大,又有类似的表述语言,比较容易畅所欲言,发表观点,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3、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探讨问题的效果如何,需要进行必要的交流。在这里,教师的作用相当于节目主持人,让各小组尽情发表观点,争辩、质询、接受、吸收。在这个过程中,热烈的气氛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体的力量可以促使学生勇敢的阐述观点。学生的辨析、推理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4、形成共识 当学生的交流取得一定进展时,教师应该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不断引导学生理解领会知识,掌握方法和技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活动的情况,针对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作必要的小结性讲解,对学生的研究情况、交流情况、以及问题解决的方法,给予客观评价,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感受解决问题的愉快。 此环节以10-15分钟为好。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