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与企业家精神()

战略管理与企业家精神()
战略管理与企业家精神()

战略管理与企业家精神

(2)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战略管理与企业家精神

高级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中心

目录

第一章战略管理

1、竞争战略的概念 (1)

2、战略分析的要点——SWOT (2)

3、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3)

4、价值链分析 (5)

5、确认成功的关键因素 (8)

6、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 (9)

7、资源分配原则 (12)

第二章服务战略管理

1、服务的类型 (14)

2、服务的性质 (15)

3、服务战略管理的难点和要点 (16)

4、服务利润链的运作机制 (18)

5、服务利润链的审计 (22)

第三章企业家精神与创新

1、企业家理论的演进 (24)

2、创新机会的七个主要来源 (28)

第一章战略管理

1、竞争战略的概念

竞争战略就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努力提高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实力。

竞争战略的目的是如何实现竞争优势。

竞争战略的性质:对抗性、创新性、决策、承诺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孙子兵法形篇第四》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孙子兵法谋攻篇第三》

2、战略分析的要点——SWOT

优势(Strength)

劣势(Weakness)

机会(Opportunity)

威胁(Threat)

3、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产业竞争结构的组成因素

决定产业内部竞争激烈程度的因素

产业增长率

产业集中度

产品差异

商标知名度

转产成本

决定买方地位的因素

客户的购买量

价格弹性

供求关系

决定供应商地位的因素

供应商的集中度或专有性采购量的大小

供求关系

进入障碍

规模经济

商标知名度

销售渠道

专利保护

政府政策

替代威胁

技术进步

性能价格化

转换成本

4、价值链分析

不同的价值链位置,是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例:个人电脑产业的附加价值曲线——微笑曲线。

个人电脑产业附加价值曲线

附加价值

软件

全球性的竞争 地区性的竞争

微笑曲线

附加价值

M iddleware ) 应用模组 地区性应用

软件模组合 组合 配销当地的 球的竞争依 竞争依应用 功能区隔 区隔

二十一世纪软件产品的附加价值曲线

企业内部的价值链

通用价值链

例:华为公司的价值链

抓住机遇,靠研究开发的高投入获得产品技术领先的优势,通过大规模的席卷式的市场营销在最短的时间里形成正反馈的良性循环,摆脱在低层次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利用技术优势带来的产品的高附加值,推动公司高速度、高效益的增长。

5、确认成功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在同一个市场上,不同的公司之间差异如此悬殊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是不是将企业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在成功的关键因素上。

确定成功关键因素的方法

(1)比较法

(2)列举法

核心技能理论

核心技能的概念:

(1)核心技能提供了进入多样化市场的可能性

(2)核心技能是向最终产品附加巨大价值的技能

(3)核心技能应当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能

6、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

以成功关键因素为基础的战略

(1)细分市场,辩认出哪一个市场区域具有战略上的重要性。

(2)找出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的关键差别。

(3)理清整个经营模式,将资源集中到一个具有战略影响的领域中。

(4)失败的原因:

●没有正确认识什么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在非成功关键因素上耗费了大理资源●虽然认识了成功的关键因素,但缺乏充分开拓它们的彻底性和持久性。

以相对优势为基础的战略

(1)基本的竞争优势

先入为主的优势

成本领先的优势

差别化的优势

专一化的优势

(2)强化公司的市场定位

定位:在顾客心目中树立的公司形象或产品形象

(3)避免在同一个战场上,做与竞争对手相同的事情

(4)非成功关键因素上的优势,不能替代成功关键因素上的劣势

以改变竞争规则为基础的战略

(1)产业的竞争规则

竞争规则:产业优胜者获取优势地位和超额利润的主要途径

典型的竞争规则代表产品

专业化分工个人计算机

市场份额交换机、飞机

规模经济石油化工、汽车

市场标准计算机软件,多谋体

创新速度计算机芯片

品牌差异饮料、化妆品

(2)搞清产业或市场竞争规则的决定因素

(3)向制约因素挑战,改变竞争规则,打破僵局

(4)重建市场竞争规则

以开拓战略自由度为基础的战略

1、战略自由度的概念

战略自由度:围绕一个成功关键因素方向上的可能的战略选择例子:提高家用空调机竞争力的战略自由度

价格水平

品牌形象制冷效率

集后服务

噪音水平

外观美感

能源消耗

2、延伸战略自由度,评价各种战略选择的可能效果

3、开拓新的战略自由度

7、资源分配原则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孙子兵法虚实篇第六》

资源分配的“压强原则”

资源分配的研究方法——波土顿矩阵法

第二章服务战略管理

1、服务的类型

服务的定义(Philip Kotler)

服务是一个组织能够向他人提供的任何行动或实效,它基本上是无形的和不引起任何所有权的,它的生产可以或无须与具体的产品有关。

服务普遍存在于服务业企业、非盈利性组织、甚至制造企业中。

服务的分类:

1.只提供纯粹的有形产品,不附带任何服务。

2.提供有形产品,同时附带服务。

3.主要提供服务,同时附带少量产品。

4.提供纯粹的服务,不附带任何产品。

如果纯粹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考察,许多制造企业毋宁说是服务企业。

2、服务的性质

服务具有四个主要特征,它们影响着服务战略的设计。

(1)无形性(Intangibility)

商品可以经试用后再购买,而服务则一般不行,往往是在购买了以后才能享用。

为了减少购买服务的不确定性,顾客就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有关服务质量的证据。

从这个意义上说,服务提供者的任务实际是“管理证据”,“从无形变有形”。

(2)不可分性(Inseparability)

服务往往是在生产的同时即被消费。而且服务提供者与顾客往往同处于生产服务的现场,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服务的一种特殊性质。

(3)可变性(Variability)

服务具有很高的可变性,其质量取决于提供服务的人,以及提供服务的时间和地点。

服务企业通常采取三种方式控制服务质量:

(1)大量投资于人员的甄选和培训。

(2)使服务过程标准化。

(3)关注顾客的满意度,通过建议和投诉系统,顾客调查,以及“微服私访”评估顾客满意度。

(4)时效性(Perishability)

服务不能被储存。服务的时效性在需求稳定的情况下还不致引起大的问题,而当需求发生大幅度波动时,问题就严重了。

可以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采取措施,使服务能力尽可能满足顾客需求。

3、服务战略管理的难点和要点

服务创新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访。

服务企业很难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

服务企业提供服务的三种主要途径。

员工(People)

设施(Physical environment)

过程(Process)

服务战略的关键之一:管理服务质量

衡量服务质量的主要指标:

(1)获取:在方便的地点和方便的时候容易地得到所需的服务

(2)沟通:采用顾客语言准确地描述服务内容

(3)技能:员工拥有必备的技能和知识

(4)礼貌:员工是友好的、礼貌的和体谅他人的

(5)信任:公司和员工是值得信任的和以顾客利益为重的

(6)可靠:服务的提供具有一致性和准确性

(7)响应:员工快速地和主动地响应顾客的要求

(8)安全:服务一点不使人感到危险和顾虑

(9)明确:服务明确地反映出服务标准和质量

(10)理解:员工尽力理解顾客的需要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服务战略的关键之二:管理服务效率

改善服务效率的六个途径:

(1)提高服务人员的技能和工作强度

(2)牺牲次要的服务质量标准以增加服务业务量

(3)使服务“工业化”

(4)为某些服务创造产品的解决方式

(5)重新设计服务过程

(6)奖励顾客实行自助服务

然而,尽管不断有许多服务创新,但服务企业始终面临的基本两难困境仍然是:如何在顾客价值与服务企业利润之间作出权衡。

问题是:使顾客价值提高真的与利润增长冲突吗二者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4、服务利润链的运作机制

新的服务模式表明,驱动利润的因素是:

*投资于员工

*开发向一线员工提供支援的技术

*改进人员的甄选和培训

*在各级管理层次上实行报酬与绩效挂钩

重要的是创建顾客的满意和忠诚,从而使顾客不断地、重复地购买有关产品,形成终生收入流。

服务利润链

职务设计 一切为了顾客 员工甄选 满足目标 依赖性 员工奖赏和承认 顾客需要 顾客服务手段 的服务设

计和提供

服务利润链还体现了一种特殊的领导方式,即强调每一位顾客和员工的重要性,领导深入现场与员工和顾客直接交流。 顾客的忠诚驱动盈利性和成长

过去20年中,管理者们曾以追求成为行业中的第一或第二来使利润最大化。近年来,许多服务行业认识到,顾客忠诚是决定利润的重要的指标。市场份额的质量比市场份额的数量更值得引起注意。

度量顾客忠诚的主要指标是:顾客保持率,每个顾客利用的服务种类数量,顾客关系的深度,以及顾客满意水平。 顾客的满意驱动顾客的忠诚

美国施乐公司(Xerox )采用5级评分法评价顾客的满意度,即1.极不满意;2.有些不满意;3.稍有不满意;4.满意;5.很满意。经过几年的调查发现,给予旆乐公司5分评价的顾客,其重复购买旆乐公司设备的可能性6倍于给予施乐公司4分评价的顾客。 价值驱动顾客的满意

今天的顾客具有强烈的价值异向。顾客认为的价值意味着他们所承受的全部成本(包括价格和使用过程中的各种费用)是否值得。

员工的生产率驱动价值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例子:

多任务的职务设计,别具一格的作业规定,只采用波音737一种型号的飞机,不租用自动订票系统。

出类拔萃的服务绩效。

员工的忠诚驱动生产率

传统的度量员工流动造成的损失往往只考虑招聘、甄选和培训的费用。而对于绝大多数服务职务,流动造成的真正损失是生产率损失和顾客满意度的下降。

员工的满意驱动员工的忠诚

员工的满意度越高,流动率就越低,忠诚度则越高。

但是,什么驱动员工的满意呢是报酬、额外津贴或高雅的工作场所吗

内部服务质量驱动员工的满意

内部服务质量可以根据员工对他们工作的感觉,对同事和公司的感觉,以及员工之间相互提供服务的方式来度量。

领导是服务利润链成功运作的基础

成功的服务企业的领导者花费大时间同员工和顾客在一起,亲身体验他们公司的服务过程,倾听员工对改进公司服务的建议,直接过问员工的甄选、考察和晋升。

那些真正理解了服务利润链的领导者,花大力气发展和培育一种以顾客和员工伙伴关系为中心的公司文化。

对服务利润链进行有效的管理

服务利润链的管理重点:

(1)强化对利润、满意度、忠诚、价值、生产率内部管理质量的考核。(2)减少直接向顾客提供服务的员工的流动率,提高他们的任职技能。(3)分析和改进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内部管理因素。

(4)将管理者的报酬与顾客满意度评价结果挂钩。

5、服务利润链的审计

服务利润链的审计有助于公司管理当局决定哪些因素驱动着利润。(1)我们怎么定义顾客的忠诚

(2)业务开发费和刺激手段是否与保持现有顾客有关

(3)为什么我们的顾客会背叛我们

(4)顾客满意数据的收集是否客观、一致和定期进行

(5)有关顾客满意度的信息是怎么被用于解决顾客的问题的

(6)我们应当怎么度量服务的价值

(7)顾客对价值的感觉怎么为产品或服务的设计人员所理解

(8)用什么指标和方法度量服务质量

(9)我们怎么度量员工的生产率

(10)对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应当更强调哪一个

(11)我们应当怎么培训员工的忠诚

(12)什么程度的员工流动率是合理的

(13)我们是否找出了员工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14)员工的甄选标准和方法是否考虑了顾客的要求

(15)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以及服务质量和数量指标在多大程度上作为员工考核及奖励的依据

(16)员工知道谁是他们的顾客吗

(17)员工对在在履行职务时所得到的技术和管理支援感到满意吗

(18)公司的职务利润链中哪些关系最重要

第三章企业家精神与创新

1、企业家理论的演进

重商主义者理查德-坎特伦(Richard Cantillon,1730)的企业家概念:

“任何种类的自我雇佣的人,只要一个人不是受雇于他人或为工资而工作,他就是一个企业家(Entrepreneur)。”“企业家阶层与雇佣人员阶层的关键区别在于企业家生活在不确定的状况下,他们今天以确定的价格购买商品和劳务,但未来的销售价格却是不确定的。”“在自我雇佣和承担风险这一点上,企业家与乞丐和强盗有某些相的的地方。”重农主义者魁奈(Quesnay,1750)的企业家概念:

“企业家不仅是风险承担者,还必须能够经济性地使商品和服务适当地结合以获取最大的利润。”“企业家承担风险,组织和监督生产,引进新方法,新产品和寻找新市场。”

古典经济学家.萨伊(Jean Baptiste Say,1767-1832)的观点:

萨伊认为:“与其说是严格意义上的食利性质的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和劳动者,毋宁说是企业家(Adventurer)在指挥生产和财富的分配。”“企业家的力量对财富的分配,发押着最显着的作用。”“企业家是整个体系的枢纽,人们需要的并不是直接的劳动、土地和资本,而是这三种要素提供的效用,而正是企业家把它们结合起来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萨伊认为成功的企业家应具有的特征:

1、他必须具有筹措创办资本的能力,这些资本主要不是他本人所有的的。

2、判断能力、毅力、生意技能和社会知识。

3、预见性、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产品的重要性,需求的大概数量,以及生产的方法

手段。

4、监督和行政管理能力。

5、数字计算能力和核算成本价格的能力。

现代企业家理论之父——

约瑟夫. 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1910)的观点:“作为社会经济创新者的企业家不同于投机家和发明家。企业家所从事的,不是囤积任何种类的商品,不是创造前所未有的生产方法,而是以不同的方式运用现有的生产方法;以更恰当的方式,更有利的方式运用现有的生产方法。他们实现了新的生产要素结合方式。”

“企业家所面临的挑战是寻求和采用新观念去撞击经济活动,使之摆脱重复不变的循环。”“在我看业,企业家的纯粹形态是发起人(Promoter)。如果一个人将他的作用严格限制在新的生产要素结合方式的实现上,他就是一个纯粹的企业家。”“企业家是创造性的破坏者。”

熊彼特认为有可能发起创业活动的五种生产要素结合方式:

1、新产品和服务

2、新生产方法

3、新市场

4、新的供给来源

5、新的组织形式

管理学家霍伍德H.斯蒂文森(Howard )的观点:

“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是一种管理方式,追求机会而不顾手中现有的资源。“企业家是处在发起人(Promoter)←→受托人(trustee,即行政管理者)连续谱上的一种管理行为现象。”

使管理者更趋向于企业家的因素

●机会导向的管理方式

●原有生意机会的枯谒

●市场环境迅速变化

●抢先进入市场的竞争压力

●决策时间紧迫

●个人决策

●手中拥有少量的资源

●资源贬值的风险

●扁平的、灵活的组织结构

●基于增长率的绩效考核体系

●与成果挂钩的报酬哲学

●经营单位的规模较小

●崇尚创新和鼓励尝试的企业文化

使管理者更趋向于行政管理者的因素

●资源和效率导向的管理方式

●增长的市场、较高的市场份额

●市场环境相对稳定

●内部的舆论压力

●决策时间从容

●集体决策

●企业拥有大量的资源

●充分利用资源的压力

●多层的、僵化的组织结构

●基于投资报酬率的绩效考核体系●与职务和责任挂钩的报酬哲学●经营单位的规模很大

●从众的和不宽容失败的企业文化

2、创新机会的七个主要来源

意想不到的事情

不协调的现象

过程中的需要

产业与市场结构的变化

人口变动

观念转变

新的知识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本来我认为在德鲁克先生的众多著作中,《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是我唯一有资格写序的一本书,因为在过去十多年里我不仅读过很多遍,而且以此为教材,培训过几班职业经理人。但这次我重读时才发现,事情并非我原以为的那么简单。有关主题该说的话德鲁克在书中几乎都写了,我当然不可能比他写得更好,而且从“自序”、“前言”直至“结论”,全书结构严谨,没有给另一篇序言任何机会。所以这里我写的并不是序言,而是一篇读后感,如果按我的意见编辑,我宁可它出现在书末而不是书首,仅供读完全书仍有耐心的读者参阅。 什么是“创新” “创新”这个字眼在今天很流行,也很时髦,许多机构都把它当作口号,甚至写进自己的宣言,但是对它的理解却是千差万别。首先是把“创新”与聪明的创意或发明混为一谈。其次,是一提到它就意会到科技方面。最后,很多人认为凡开创一盘新生意或者一项新事业就是创新。 德鲁克深刻地指出,“创新”与上述误解的区别在于是否为客户创造出新的价值。什么是价值?价值并不是价格。价值是客户得到的,价格是客户付出的。做企业的,推出一项新产品、新服务或一个新流程,要满足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或潜在的需求,创造出新的客户满意。客户有新的所得,才会从不买到买、从买得少到买得多,或者愿意付出比过去更高的价格。这反映在企业的收入和利润上,就是创造了新的财富。同样的,非营利机构的创新也要让服务对象有新的满意,从而愿意接受你的服务;政府的政策创新或体制改革也要产生让人民可以感受得到的新便利或保障。虽然很多“创新”与科技有关,但是科技含量很低甚至“零科技”的社会创新,不但机会更多,而且效益更大。一家新公司如果只是以同等价格提供市面上已有的产品或服务并不算创新,因为它只是对别人已经创造出来的客户群进行瓜分,并没有创造新客户,这样的新公司注定会在市场萎缩的时候被“边缘化”。 创新是可以学会的 在德鲁克的笔下,无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历史悠久的大企业还是新开办的小企业,企业界还是非营利界和政府,处处都有创新的机会,人人都可以成为企业家。他认为创新是组织的一项基本功能,是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它是有规律可循的实务工作。创新并不需要天才,但需要训练;不需要灵光乍现,但需要遵守“纪律”(创新的原则和条件)。因此,创新是可以作为一门学科去传授和学习的,只要照书中所总结的规则去操作,就可以学会如何成功地创新。这打破了以往创新给人的神秘感。但是,在大家同样都认真阅读了本书,或者上过同一个创新课程之后,为什么总是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实行了创新呢? 养成正确的心态 德鲁克的回答是:首先,必须不惧怕任何变化,不对外部和内部的改变产生反感。企业家总是把变化当作正常的、健康的事物,张开双臂去欢迎它,并主动从中寻找创新的机会。仅仅懂得创新的原理和规则是不够的,必须养成这样的心

企业战略管理和组织

企业战略管理和组织 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取得成功,不仅制泄适合企业进展的有效战略,同时进行适当的组织设讣以贯彻其战略。战略与组织设计的有效结合是企业生存与进展的关键因素。 企业战略 智者警告我们:战略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迈克尔?波特在中国反复提到了“战略"那个概念。他讲:“战略不是一个目标,而应该是方法",“战略确实是如何样泄位”,“战略的核心确实是整合“,“战略.应该是你的竞争优势何在“,“战略并不是指实施先进的做法,而是要选择什么样的做法能够使你与众不同、独一无二二 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各种战略的统称,英中既包括竞争战略,也包括营销战略、进展战略、品牌战略、融资战略、技术开发战略、人才开发战略、资源开发战略等等。企业战略是层岀不穷的,例如信息化确实是一个全新的战略。企业战略尽管有多种,但差不多属性是相同的, 差不多上对企业的谋略,差不多上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差不多性咨询题的计策。例如: 企业竞争战略是对企业竞争的谋略,是对企业竞争整体性、长期性、差不多性咨询题的计策; 企业营销战略是对企业营销的谋略,是对企业营销整体性、长期性、差不多性咨询题的计策; 企业技术开发战略是对企业技术开发的谋略,是对企业技术开发整体性、长期性、差不多性咨询题的计策:企业人才战略是对企业人才开发的谋略,是对企业人才开发整体性、长期性、差不多性咨询题的计策。以此类推,差不多上一样的。各种企业战略有同也有异,相同的是差不多属性,不同的是谋划咨询题的层次与角度。总之,不管哪个方面的计策,只要涉及的是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差

不多性咨询题,就属于企业战略的范畴。 企业战略:是一种应对竞争力量或者查找产业中最薄弱力量的防备性构筑,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系统性风险性六大要紧特点。(摘自-迈克尔.波特《竞争辩》24页) 企业战略治理 企业战略治理是企业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推测、规划、操纵等手段,实现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优化治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战略治理是对企业战略的设汁、选择、操纵和实施,直至达到企业战略总目标的全过程。战略治理涉及企业进展的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咨询题。诸如企业的经营方向、市场开拓、产品开发、科技进展、机制改革、组织机构改组、重大技术改造、筹资融资,等等。战略治理的决左权通常由总经理、厂长直截了当把握。 企业战略治理具有以下特点: 一,整体性 企业战略治理的整体性包括两个方而的含义: 第一,将企业战略看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来加以治理。 其次,它将企业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企业战略治理强调整体优化,而不是强调企业某一个战略单位或某一个职能部门的重要性。企业战略治理通过制泄企业的宗旨、目标、战略和决策来和谐企业各个战略经营单位、部门的活动。 二.长期性 企业战略治理关怀的是企业长期、稳固和髙速的进展。企业战略治理的时刻跨度一样在3 年 以上,5-10年之内。 三,权威性 战略治理重视的是企业领导者按照一左程序,对企业重大咨询题做出选择并将英付诸实施的过程。企业战略是有效经营的必要前提,要充分发挥战略的整体效益功能,它就必须具有权威性。 四,环境适应性 企业战略治理重视的是企业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关系,英目的是使企业能够适应、利用环境的变化。企业是与社会不可分割的一个开放的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进展在专门大程度上受其外部环境因素的阻碍。(摘自《企业战略治理》冯辛酉着) 企业战略治理包括战略制订、战略执行、战略操纵等过程。 战略制订 1 ?战略制订的依据: 外部环境分析:深入细致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正确制订战略的重要基础,为此,要及时收集和准确把握企业的各种各样的外部环境信息。 内部条件分析:分析本企业的人员素养、技术素养和治理素养,产、供、销、人、财、物的现状以及在同行业中的地位,等等,明确本企业的优势和薄弱环节。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后感创新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德鲁克先生的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另辟蹊径,把企业家精神是创新实践精神提到了一个相当的理论高度,既强调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又突出的实践的的本质特征。这是一本基于创新又强调行动的好书,书中充满着浓浓的人文关怀。 这本书主要从三个主题来讨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创新实践、企业家精神的实践以及企业家战略。每个主题都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一个“层面”,而非一个阶段。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下我的感受。 在彼得?德鲁克看来,创新是唯一能造就一个持续和健康发展的经济。在书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德鲁克赋予了创新新的内涵。德鲁克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特有的工具,创新是有目的性的,他告诉我们凡是能使现有资源的财富生产潜力发生改变的事物都足以构成创新,甚至根本就不需要是一个“实物”,也许仅仅一个创意、一个新的认知就可以成为一个创新,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为顾客提供新的价值和满意度,它是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也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并创造了一种新的价值。在此书中,德鲁克提出了“七大机遇”的创新来源,三个内部来源:意料之外的事件---意外的成功和意外的失败、不协调的事件---实际情况和预料

情况不一致和基于程序需要的创新;四个外部来源:产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人口统计数据、认知、情绪以及意义上的改变、新知识---包括科学的和非科学的。可见,高科技只是创新中的一种。德鲁克的理解,创新是一个经济或社会名词,而非科技名词。内部创新比外部创新风险低、成功率高,高科技创新在所有创新中风险最高、成功率最低,主要原因在于高科技的接受时间比较长、需要形成配套产业,当然,如果成功了,高科技创新带来的心理成就感最大,企业也会占据行业的龙头地位。

企业战略管理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考试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4分,共20分) 二、1.企业战略 三、2.SWOT分析法 四、3.企业使命 五、4.PEST模型 六、5.战略控制 七、二、判断正误(在正确表述后的括号里划“√”,在错误表述后的括号里划,“×”,每小题1分,共7分) 八、1.战略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管理过程。( ) 九、2.市场开发战略是由新市场领域和现有产品领域结合而成的一种企业成长战略。( ) 十、3.战略集团是指在企业中同样的战略领域、遵循着相同或类似战略的公司群体。( ) 十一、4.价值链分析的重点在于经营资源活动分析。( ) 十二、5.差异化战略的核心是取得某种对顾客有价值的独特性。( ) 十三、6.市场细分的实质是需求的细分。( ) 十四、7.顾客价值矩阵由世界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福克纳和魁因首先提出。( ) 十五、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十六、1.经典战略理论缺陷之一是忽视了对企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与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 十七、A. 钱德勒 B.安京夫C.波特 D.安德鲁斯 十八、2.市场渗透战略是由现有产品领域与( )组合而成的一种企业成长战略。 十九、A. 新产品 B.新市场C. 现有市场 D.现产品 二十、3. 进入威胁的大小取决于( ). 二十一、A. 进入者的多少 B.退出壁垒的高低C. 产业内竞争的程度 D.现有企业的反映程度 二十二、4.经验认为,速动比率较为合适的比例是( )。 二十三、A.1:1 B.2:1 C.1:2 D.1:3 二十四、5在产品一市场3×3矩阵中,相关产品与相关市场相对应的企业战略类型是( )。二十五、A. 市场渗透 B. 多元化 C. 全方位创新 D. 市场创造 二十六、6.纺织印染厂原来只是将胚布印染成各种颜色的花布供应服装厂,现在纺织印染厂与服装加工厂联合这属于( )。 二十七、A. 前向一体化 B.后向一体化C.横向一体化 D.混合一体化 二十八、7.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在

战略管理与企业家精神()

战略管理与企业家精神 (2)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战略管理与企业家精神 高级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中心 目录 第一章战略管理 1、竞争战略的概念 (1) 2、战略分析的要点——SWOT (2) 3、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3) 4、价值链分析 (5) 5、确认成功的关键因素 (8) 6、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 (9) 7、资源分配原则 (12) 第二章服务战略管理 1、服务的类型 (14) 2、服务的性质 (15) 3、服务战略管理的难点和要点 (16) 4、服务利润链的运作机制 (18) 5、服务利润链的审计 (22) 第三章企业家精神与创新 1、企业家理论的演进 (24) 2、创新机会的七个主要来源 (28) 第一章战略管理 1、竞争战略的概念

竞争战略就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努力提高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实力。 竞争战略的目的是如何实现竞争优势。 竞争战略的性质:对抗性、创新性、决策、承诺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孙子兵法形篇第四》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孙子兵法谋攻篇第三》 2、战略分析的要点——SWOT 优势(Strength) 劣势(Weakness) 机会(Opportunity) 威胁(Threat) 3、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产业竞争结构的组成因素 决定产业内部竞争激烈程度的因素 产业增长率 产业集中度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论文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摘要:创新、创业尽管有各自明确的研究边界,但同时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信息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二者的相互作用和集成融合,对于我们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构建创新型国家,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高等院校创新、创业以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重大且深远影响。本论文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创业、创新的关系。 关键字:创新创业 一、创业的概念 广义的创业,“其本质在于把握机会,创造性的资源整合、创新和快速行动。创业行为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和各种经营活动中,运用创业精神开展工作是取得成绩和进步的前提。从涵盖范围来看,广义的创业概念,是指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的人们为开创新的事业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广义的创业突出强调的是主体在能动性的社会实践中所体现的一种特定的精神、能力和行为方式。 狭义的创业概念狭义的创业是一个经济学的范畴,是指主体以创造价值和就业机会为目的,通过组建一定的企业组织形式,为社会提供产品服务的经济活动。狭义的创业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相互关联的内涵: 1、创业是人们的一种经济活动,它以创造财富或追求经济效益作为目的指向。这是狭义的创业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创业实践活动的根本之所在. 2、创业活动以创办企业为标志。 创业理论的基本观点: (1)创业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 (2)创业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 (3)创业活动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实现的。 (4)创业利润的三个来源:即对于创新的回报、对于风险的补偿和对于企业高效管理和运作的回报。 创业的特征: 创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基本方式,有着其固有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概括地说,就是具有相对于其他经济活动而言的更多、更为显著的社会性、自主性和风险性。

关于公司组织架构调整及战略管理的提案

关于组织架构调整及制度流程配套方案 背景:四川XX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经过6年长足发展,公司已陆续开发多个项目,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回报,资金实力也逐步得到提升。现公司已从单一项目开发向集约式、板块式项目运作进行转变。对此,过去以项目为导向的机构设置和重叠、模糊的职能部门设置不再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公司应尽快调整组织架构,建立高效、精细化的地产职能机构。 一、现有组织架构图 1、公司现有组织架构图存在弊端: 1)部门结构设置没有完全结合公司短、中、长期发展规划,仅围绕到项目开展设置部门,易造成部门稳定性差,人员无法定岗定编; 2)组织架构整体设计没有体现集中分权、有效幅度原则,缺乏部分必要部门,而又将一些业务流程节点部分分割,易出现工作交叉、推诿、效率低下以及人员编制重复等问题; 3)组织架构缺乏层叠性与纵伸性,仅从结构图上看,缺乏多样有效的信息传输通路;股东层、管理层、执行层权责没有体现;没有按照地产开发流程提取关

键点归纳后进行设置部门。 2、各职能部门分析 1)办公室:部门涵盖职能涉及企业战略管理、行政后勤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秘书管理、电子信息管理以及审计职能。 意见:涉及工作面幅度大,部分工作没有必然联系性,且办公室主要职能未能完全突出,建议对部门进行拆分。 2)资金部:负责项目前期报建、个人购房按揭办理(逐步剥离);关联公司来往账务处理;企业(项目)融资工作;年度资金计划控制工作; 意见:工作涉及到财务部范畴,应考虑突出融资与资金协调(配额)及监督资金安全性方面的工作,可与其它业务关联性部门组合,并在架构中提升部门阶层; 3)财务部:公司日常账务建立处理;内部报销工作;税务申报工作。 意见:目前该部门未完全发挥应有职能,建议保留部门编制,扩大业务范围,全面负责账务、税务、资金稽核、资金流转、相关金融部门关系建立(维护)、统计、对其他部门财务支持工作。 4)企业发展部:新设部门,职权范围为负责公司级接待工作;对外联系联络,开拓维护政府脉络。 意见:据了解,该部门为非常设部门。因其职能可被包容,在新的组织机构框架设定中应出现常规常设部门。 5)营销部:承担公司项目策划、规划设计、营销职能。 意见:营销部应从土地信息获取、土地调研评估、参与招拍挂到项目规划设计、个案整体包装推广、销售控制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因此目前部门设置不合理,人员专业配比亟待改进。 6)建设开发部:兼顾工程项目管理、成本预算管理、园林现场管理以及报批报建职能。 意见:部门应该拆分,部门内结构应该严格按照开发量配置人员。 二、提议调整后组织架构图 1、调整思路 符合公司短期项目开发及管理目标,同时结合公司跨越式发展规划,设计精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能力培训课程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能力培训课程 培训讲师:陈馨贤 培训时间:2天 培训地点:客户自定 培训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主要特点:详细阐述以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能力的操作精髓 案例指导:分析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能力内训的经典个案 案例训练:掌握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能力提升方法 行动建议:消费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能力的实战模拟练习 提升建议:引爆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能力的行动方案 培训大纲: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能力培训课程课纲内容概括 第一章市场经济与企业家精神 一.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 1.“企业家”是个发展的概念 2.“企业家”的定义 3.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创新 4.企业家的作用 二.产生企业家的基本条件 1.不断发展的商品经济 2.进行自主经营 3.确立企业家应有的社会地位 三.中国企业家的崛起我国的企业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四.市场经济对企业家精神的基本要求 1.企业家精神重要素质之一:创新 2.企业家精神重要素质之二:人才管理与开发 (一)对待人才应有的态度 (二)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路

(三)建立任用人才的绩效文化 3.企业家精神重要素质之三:工作的基本原则1)多数原则 2)预见原则, 3)其他原则 第二章企业家的领导力之源—战略思考能力 一.为什么要强调战略思考能力 二.企业家战略思考力的起源—危机意识 1.海尔的经验 2.华为的经验 3.联想的经验 三.企业家战略思考力的三大方向 四.企业家战略思考力的思维方法 1.系统论方法:注重结构,注重层次 2.预见论方法:审时度势 3.弹性论方法:利取最大,害取最小 现实管理的特性 管理弹性分类 4.竞争论方法:提高市场驾驭能力 对手意识和竞争意识 竞争对手分析与产业预测 竞争分析中的博弈论 5.蓝海论方法:提高市场判断能力 n“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的比较 第三章企业家的领导力之本—科学决策能力 一.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二.现代科学决策观念 三.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四.追踪决策

华为内部资料:战略管理与企业家精神

战略管理与企业家精神 高级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中心 目录 第一章战略管理 1、竞争战略的概念 (1) 2、战略分析的要点——SWOT (2) 3、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3) 4、价值链分析 (5) 5、确认成功的关键因素 (8) 6、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 (9) 7、资源分配原则 (12) 第二章服务战略管理 1、服务的类型 (14) 2、服务的性质 (15) 3、服务战略管理的难点和要点 (16) 4、服务利润链的运作机制 (18) 5、服务利润链的审计 (22) 第三章企业家精神与创新 1、企业家理论的演进 (24) 2、创新机会的七个主要来源 (28) 第一章战略管理 1、竞争战略的概念 竞争战略就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努力提高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实力。 竞争战略的目的是如何实现竞争优势。 竞争战略的性质:对抗性、创新性、决策、承诺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孙子兵法形篇第四》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孙子兵法谋攻篇第三》 2、战略分析的要点——SWOT 优势(Strength) 劣势(Weakness) 机会(Opportunity) 威胁(Threat) 3 决定产业内部竞争激烈程度的因素 产业增长率 产业集中度 产品差异 商标知名度 转产成本 决定买方地位的因素 客户的购买量 价格弹性 供求关系 决定供应商地位的因素 供应商的集中度或专有性 采购量的大小 供求关系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课堂笔记 姓名:张晶晶 班级:12人力资源管理2班 学号:1210800331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第一次课内容小节 2015.3.5 一、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1、3月5日为“学雷锋纪念日”简称为雷锋日。 2、“道器变通”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化而裁之谓之变 推而行之谓之道 ------《周易·系辞上》 《周易·系辞上》是战国到汉初期间众多学易之人共同完成的著作,历代易学者们增补、修编、集体创作而的产物,代表了整个易学精神。 3、李老师告诉我们要懂得用现代的企业家精神的眼光去看待雷锋精神,思索并从中受益,这才是真正现代的雷锋精神。 二、本节课知识点 雷锋是国人心中的英雄楷模,李老师让我们思考雷锋精神与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系。在我看来,只有那些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才能最

终获得成功,而企业家要想获得成功,应该好好从雷锋精神中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因为在我眼中,学雷锋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需要坚持贯彻的企业文化雷锋精神与企业文化之间是互通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雷锋精神的坚持和普及。任何一个企业发展的越好,相对应的企业的责任和企业对社会奉献的意义也就越重要,无论是对企业内部还是外部,都要“对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这也是雷锋精神的一种体现。 我认为,企业家应该学雷锋,经历了近50年的社会变化后,雷锋精神依然熠熠生辉,真正的现代企业家精神与雷锋精神确有相通之处。企业家学习雷锋精神,关键是学习雷锋的真诚。企业家只有对社会、对客户、对员工采取真诚的态度,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企业才能够在良性的环境中取得长足的发展。 三、总结 本次的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学习有了更深刻的反省 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 教学中,我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 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提高 自己的能力。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第二次课内容小节 2015.3.12 一、本节课主要内容 1、“道器变通”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化而裁之谓之变 推而行之谓之道 ------《周易·系辞上》 《周易·系辞上》是战国到汉初期间众多学易之人共同完成的著作,历代易学者们增补、修编、集体创作而的产物,代表了整个易学精神。 2、“道器变通”之器:君子不器。 3、企业家的思想中心——创新。 二、本节课知识点

创业与创业管理李肖鸣版答案

1-1创业管理实战 创业与创业管理(上) 1以下哪项不是创业的本质?() A、创业是一种活动 B、创业是一种精神 C、创业是一种技能 D、创业是一种态度 正确答案:D 2创业管理是对企业多长时间的管理?() A、0-1年 B、0-2年 C、0-3年 D、0-4年 正确答案:C 3创业最终实现的目标是()。 A、创造价值 B、实现理想 C、帮助别人 D、回报社会 正确答案:A 4当创业的机会成本低的时候更容易创业。() 正确答案:√ 5实践不是创业的必经环节。() 正确答案:× 1-2创业与创业管理(中) 1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创业动机的关键因素?() A、个人特质 B、创业机会 C、创业的机会成本 D、各种资源 正确答案:D 2以下哪项不是蒂蒙斯模型中的创业要素?() A、机会 B、资金 C、资源 D、团队 正确答案:B 3柏森商学院是全球最早开设创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正确答案:√ 1-3创业与创业管理(下) 1创业之初需要整合的第一个资源是()。 A、技术

B、人才 C、资金 D、机会 正确答案:C 2以下哪项不是创业所需确定的基本内容?() A、谁创业 B、在哪里创业 C、创业效果 D、创业资金来源 正确答案:D 3决定创业能不能成功的关键是()。 A、人脉 B、资金 C、创业精神 D、项目 正确答案:B 4企业内部创业不是创业的一种形式。() 正确答案:× 5创业者需要根据创业机会设计出清晰的商业模式。()正确答案:√ 2-1识别机会与创意(一) 1以下哪项不是关于创意的表述?() A、创意是一种思想 B、创意是一种概念 C、创意是一种想法 D、创意是一种机会 正确答案:D 2机会窗口在()情况下会关闭。() A、资金缺乏 B、市场饱和 C、人才缺乏 D、技术缺乏 正确答案:B 3机会窗口关闭后,新建企业可以通过()取得成功。 A、加大资金投入 B、广招人才 C、专注细分市场 D、提高技术 正确答案:C 4机会窗口关闭后,新建企业也能很容易就成功。()正确答案:× 5一旦新产品市场建立起来,机会窗口就打开了。()正确答案:√

组织架构和企业战略的关系

公司组织架构与企业战略的关系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关系的提出是在19世纪60年代,由著名的管理学家钱德勒设计,其主要关系在于环境决定战略,组织结构适配战略的思想。 开创了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关系的新思维。 一般来说,企业各阶段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战略在两个层次上对组织产生作用。 组织结构是企业实施经营活动的基本要素,也是实施企业战略的重要保障,为了企业战略对组织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是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的手段之 一。 经过长期的管理实践,现代企业已经总结或设计出了若干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组织结构,主要有职能式,事业部式,矩阵式和动态调整式的组织设计模型,中小型企业一般多采用职能式的组织架构,董事长垂直领导各职能部门,这样的设计可以明快的适应市场的步调。 市场环境决定组织发展,企业战略是企业对未来把发展的整体动态谋划,也是企业为获取竞争优势所必须才通用的行动构成,以促成组织的变革。 企业当前的战略涉及企业和环境的关系、企业使命的确定、企业目标的建立、基本发展方针和竞争战略的制定,因此战略管理的指导性和前瞻性尤为重要。 这一切的设计都源于企业组织架构的变革和快速的适应,因此开发有助于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繁荣兴旺的组织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战略需求。 企业的组织架构是企业内部所有关系的总和,它决定着企业的运行效率。 企业组织结构包括企业治理架构、企业组织架构、企业流程架构。 企业的战略发展对企业治理结构的要求非常高,一个快捷高效的流程架构对战略的实施和成效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战略实施上,要求企业有清晰的治理结构。 产业结构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价值链活动是竞争优势的反映,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和执行一种基本的影响产业中的组织效应。 以改善和加强企业的相对竞争对位,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通过组织架构反映价值链活动和价值链关系的调整来实施其基本战略。 随着网络化数字时代的开始,无形资产推动了财富的创造,这个时候的企业竞争主要由人力资本和智慧资本来制胜,这也就是战略人力资源。 因此组织架构设计必须高效的创造和交换宝贵的无形资产,让其增值来获取利润,通过重塑组织以调动人力资源的再一次开发。 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战略是一个计划、分析的过程,关注企业外部,强调战略是一个产业结构的分析。 因此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组织执行能力的提升,创造优势互补的企业有机群体。 企业战略影响组织架构的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的战略要求不同的业务活动,从而影响管理职务和部门权限的设计。 二是战略重点的改变,从而导致各部门与职务在企业中重要程序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各管理职务以及部门之间的相应调整。 组织结构对战略的限制作用在实际的企业经营活动中,组织结构并不是完全由战略决定,跟随战略,反过来,组织结构还一定程度上对战略的实施和制定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有效结合,对各种组织的优缺点进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决定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什么样的战略。 另外也要对叶期的价值链进行分析。 验证组织架构是否适应企业战略的发展。

浅谈创业战略管理(原创)

浅谈新企业的创业战略与创业管理 摘要:创业战略管理是对创业企业战略的管理过程,是组织制定、实施和评价以使组织达到其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和方法。新企业的创建既有其自定的优势,也有相对的风险。任何企业都应以明确的经营计划为根本,它是新企业起步、运作和成长的蓝图 关键词:企业战略,企业管理,经营模式 一、创业战略的含义 创业战略是指创业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根据市场的变化因素、自身的客观条件和潜能,在总结经验、调查现状和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谋求生存和发展,寻找和制定的对将来一定时期内全局性的经营活动的理念、目标以及资源和力量的总体部署与规划,根据这个规划来调配自身实力,调度、运用和整合各种资源使创业企业快速崛起的一个过程。它包括以下含义: 第一,创业战略不是临时的权益之计,其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稳定性。 第二,创业战略不是对企业局部活动的反映与策划,而是对企业全局性活动的反映与策划。 第三,创业战略的内容包括战略理念、战略定位、战略使命、战略目标、资源配置和能力整合等内容。 第四,创业战略是企业的总部署、总规划。 二、创业管理的含义 创业管理从理论概念来讲,它不仅仅是新企业的事情,现有成熟时期也存在和需要创业管理。学者们对创业管理有不同的含义: (一)创业管理是企业家与管理的结合 德鲁克认为,无论是完善的大型机构还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个体经营者,创业的原则都是一样的。不论创业者是营利性结构还是非营利性的公共服务组织,也不论创业者是政府组织还是非政府组织,他们中间并没有多少或根本没有差别。 (二)创业管理是战略管理与创业的结合 Dinana L.Day 认为创业管理是创业与战略管理之间的交叉。Day将创业管理定义为,与新企业的创建以及利用新资源或是资源重新配置进行创新开发有关的所有管理行为和决策,而不论这种行为是发生在新企业还是已有的大型企业中。 (三)创业管理是一种管理系统和管理哲学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后感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读后感创新是有目的性的,是一门学问。 ——彼得·德鲁克在彼得·德鲁克的众多著作中,《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本书,彼得德鲁克先生从另一个全新的视角上给我们展示了他30多年来关于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系统思考和不断实践的心得。 这本书主要从三个主题来讨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创新实践、企业家精神的实践以及企业家战略。每个主题都是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一个“层面”,而非一个阶段。而在这本书中,对我触动比较大的就是第一部分,那么下面我将详细的谈下我的感受。德鲁克先生在这一部分不仅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创新,并且向我们展示了企业家应该从哪里创新以及如何寻找创新机遇。 彼得·德鲁克无疑是20世纪在企业管理领域中最伟大的研究者之一,他的理论影响着现代社会企业家的实践活动。前苏联著名经济学家康德拉杰耶夫的“经济发展过程必然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论断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在不断出现,但是到了20世纪末期,人类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这种论断似乎不那么灵验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由于受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困扰,挣扎着寻找一条理想的持续增长之路,企业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被企业受到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打击在寻找突破之路。事实上在企业家的努力下和经济全球化及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力度加大,市场经济行为已经出现周期性波动

而非危机的局面,这种情况的出现背后的原因被彼得·德鲁克称之为“创新”。在彼得·德鲁克看来,创新是唯一能造就一个持续和健康发展的经济。 我们社会已经将创新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国家管理的创新,变革一直伴随着我们,“改革开放”已经成为我们一项基本国策,闭关自守只能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持续发展创造了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奇迹,其成就为全世界有目共睹。中国企业也在不断转型和变革,进行着不断的创新,企业不仅重视组织形式和规模效应,也在重视科技创新带来服务上的附加值创造,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生主要在于创新力不够,企业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帮凶”,尽管企业不是本意要这样做,但是没有创新的企业的行为就是为自己和社会经济自掘坟墓。看一下没有创新企业的发展模式,首先是企业生产一种社会需求产品,这种产品在一个阶段有利可图,从而引发其他企业效仿,产品市场投放竞争加剧,企业生产这种产品的利润减少,企业管理者只能通过增加产量维持利润绝对值水平,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的生产能力在不断扩展的过程就是企业利润增长接近于0的过程,这时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企业要面临倒闭的过程。企业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企业崩溃。如果成千上万的企业都是这样没有创新能力,出现群体倒闭,对社会而言,就是发生经济危机。那么,有什么手段能使企业不以上述模式运作呢,如何使企业保持一个持续增长的态势呢,彼得·德鲁克找到了解决办法,就是企业要“创新”。

企业的组织与战略管理

企业的组织与战略管理 【摘要】随着企业组织的逐渐成熟,决策权出现了转移,也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模式出现了转变。企业的战略管理思想转变与市场竞争紧密相联,同时技术的进步促进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 【关键字】组织结构;直线式;金字塔式;森林式;战略管理 第一章企业组织结构产生与发展 一、组织结构的产生 企业的形成约有两三百的时间,在最初企业形成时,主要是由资本家雇佣工人,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发展而成的。由于企业的组织结构能很好地应用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是机器、设备),能明显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带来远高于原始模式的高额利润,可以将大量的生产元素集中,生产大量的产品,满足与日俱增的社会需求,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的初期就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演变中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 二、组织结构的演变 随着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以及领导体制的演变,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也历经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将来企业组织结构如何发展,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国内外许多有创新精神的公司,都在对企业结构进行改革。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直线式等级制度是最有效的,命令可以顺利地层层下达,这也是工业时代经典的企业管理模式。不过,这种管理系统所需的条件比较多:需要大量的现场信息反馈,决策的类型大体相同。假如决策者面临的问题都是相似的,种类又不尽相同,决策人员就能够收集到与之相关的大量信息,从而能从过去的问题中积累有用的经验。 今天,森严的直线式等级制度正渐渐失效,因为它所依托的两大基本要素已难以为继了。现在呈现在决策者面前的问题,种类日益增多,除了繁杂的技术、经济决策外,政治、文化、社会责任令决策者工作量大增,但是现场的信息反馈却越来越少。就绝对数量而言,决策层领导从未接收过这么多来自现场反馈的信息,其信息量之大,绝非决策者能处理的。可是,相比当前问题的规模和多样性以及逐渐加快的工作节奏相,反馈的数量就相对较少了。 第二章组织形式对战略管理的影响 从企业决策形式来说,决策人员的层次应该越来越低,才能提高效率。因此,中层参与成为了必然趋势。也就是说,企业决策权是从集中走向分散,企业的组织结构也由金字塔型演变为大森林型。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即指企业决策机构在结构上逐层向上,决策权逐级扩大,有森严的等级制度,也是一种变相的直线式制度。著名的管理组织专家法约尔、韦伯等为代表所提出的观点:建立完善的企业组织结构应遵循的一些准则,如森严的阶层制度,命令和指挥的统一,合理的专业化分工,适当的控制幅度等,这就是早期金字塔组织形式的雏形,这种方式适合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外界环境。 任何企业组织结构,总要与企业生存的环境相适应,随着环境的变动,便需要企

战略管理及企业家精神

战略治理与企业家精神

高级行政治理干部培训中心 目录 第一章战略治理 1、竞争战略的概念 (1) 2、战略分析的要点——SWOT (2) 3、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3) 4、价值链分析 (5)

5、确认成功的关键因素 (8) 6、竞争战略的差不多类型 (9) 7、资源分配原则 (12) 第二章服务战略治理 1、服务的类型 (14) 2、服务的性质 (15) 3、服务战略治理的难点和要点 (16) 4、服务利润链的运作机制 (18) 5、服务利润链的审 3 / 31

计 (22) 第三章企业家精神与创新 1、企业家理论的演进 (24) 2、创新机会的七个要紧来源 (28) 第一章战略治理

1、竞争战略的概念 竞争战略确实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努力提高相关于竞争对手的实力。 竞争战略的目的是如何实现竞争优势。 竞争战略的性质:对抗性、创新性、决策、承诺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孙子兵法形篇第四》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孙子兵法谋攻篇第三》 2、战略分析的要点——SWOT 优势(Strength) 劣势(Weakness) 机会(Opportunity) 威胁(Threat) 5 / 31

3、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产业竞争结构的组成因素 3.1决定产业内部竞争激烈程度的因素 产业增长率 产业集中度 产品差异 商标知名度 转产成本 3.2决定买方地位的因素 客户的购买量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论文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论文 浅谈企业家精神与内源发展 企业家就是“经济发展的带头人”,或者是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的创新者。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含义包括企业家的首创精神、成功欲、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精明理智和敏捷以及事业心,其核心是企业家的成功欲。内源发展理论强调发展的内源性即起源于内部的发展;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内源发展理论和企业家精神。 一、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源于法文entreprendre,意思是“敢于承担一切风险和责任而开创并领导一项事业的人”,带有冒险家的意思。最早论述这个概念的是法国经济学家坎提隆。对企业家研究最有影响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企业家就是“经济发展的带头人”,或者是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的创新者。 何为企业家精神?熊彼得认为,企业家作为创新主体,其动力来源有二:一是对利益的追逐;二是独特的理性精神即企业家精神,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是企业家精神。熊彼得对此下了几个定义,其主要含义包括:①企业家的首创精神;②企业家的成功欲;③企业家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的精神;④企业家的精明理智和敏捷;⑤企业家的事业心。其核心是企业家的成功欲。 二、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麦克里兰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发展与这个国家和民族对于成就的需求强度成正相关,至于成就需求导致经济发展的连接点,麦克里兰认为,就是企业家。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企业家精神则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是创新的精髓。 企业家精神的生成既根植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又必定打上一定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的烙印。 1.文化传统特质孕育企业家精神。从理性上分析,儒家伦理为正统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精神及行为层面上均能提供丰富和升华企业家精神所需要的文化源泉。然而,事实却并不是如此,儒家文化传统对企业家精神的生成是有极大制约性的,其消极的一面更与企业家精神之间存在激烈冲突,这些冲突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突出:①竞争与反竞争;②保守与变革;③人治与法治;④崇古与创造。这些冲突和矛盾,无疑构成了企业家精神形成及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障碍,或者说,儒家文化传统虽然孕育却不能启动企业家精神。 2.经济文化环境的改变催生企业家精神。纵观历史,无论哪一代企业家出现,除了共同的文化基础,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条件,只有具备足够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条件,才会创造出良好的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文化氛围,才能激发企业家精神。但在过去的我国,存在着小农经济环境遏制企业家精神和计划经济模式排斥企业家精神的经济文化环境。这种社会经济环境形成的因循怠惰、崇尚均平、压抑个性、惧怕创新的文化氛围,提供不出企业家成长必须的

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对于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解和认识摘要:企业战略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的总体性管理,是企业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决策和行动的基础。它通过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以及战略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等,制定相关的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企业战略管理追求企业的长期生存、发展和战略竞争力的提高,重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发展潜力,对于提高企业经营业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战略控制战略反馈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概述 企业战略管理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以环境为基础的经典战略理论。其中小阿尔福莱德·D·钱德勒全面分析了环境、战略和组织结构之间的互动关联。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哈佛商学院安德鲁斯采用了SWOT分析法,将企业的目标、方针政策、经营活动和不确定的环境结合起来。计划学派代表人物安索夫则将战略区分为企业总体战略和经营战略两大类。20世纪80年代又提出了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如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提出的产业竞争的五种力量和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到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以资源和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21世纪初则出现了以企业网络和整体竞争力为基础的企业(产业)集群理论。通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企业战略管理不断地成熟起来,也提出了较为完整的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 管理学家们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它是整合性的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可以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做到可持续发展。 战略管理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分为七个步骤:确定企业使命,确定企业目标,战略态势分析,战略制定,战略评价与选择,战略的实施和战略控制与反馈。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其中最主要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战略分析包括对环境的变化(宏观、行业结构)及给组织的影响的分析,对组织的地位、资源及战略能力的分析和与组织有关的个人和团体的价值观和期望、愿望、要求、反应及其影响、制约的分析。战略选择涉及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方向,进入的市场类型,进入的方式。它是一个管理评测问题,不是一个完全理性的过程和纯逻辑的行为。战略实施是将战略转化为行动。主要涉及:如何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层次间分配、使用现有的资源;如何使用外部资源;调整组织机构,影响,组织(管理组织)变革的技术、方法。 二、战略分析 环境是由企业无法控制的众多因素构成的,企业只能适应环境而不可能让环境来适应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企业无法预知外部环境的变化规律,因此企业必须密切关注环境的变化,随时做好适应环境变化的准备。企业面临的环境包括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知识管理的关系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知识 管理的关系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呢 1、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熊彼特关于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观点,凸显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和特征。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一个企业,要么增值,要么就是在人力资源上报废,创新必须成为企业家的本能。但创新不是“天才的闪烁”,而是企业家艰苦工作的结果。创新是企业家活动的典型特征,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等。创新精神的实质是“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将已经做过的事做得更好一些”。所以,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更象一名充满激情的艺术家。 2、冒险是企业家精神的天性。没有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就不可能成为企业家。企业创新风险是二进制的,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只能对冲不能交易,企业家没有别的第三条道路。 3、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正如艾伯特·赫希曼所言:企业家在重大决策中实行集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尽管伟大的企业家表面上常常是一个人的表演,但真正的企业家其实是擅长合作的,而且这种合作精神需要扩展到企业的每个员工。企业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一个超人,但企业家应努力成为蜘蛛人,要有非常强的“结网”的能力和意识。 4、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写到:“这种需要人们不停地工作的事业,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事实上,这是唯一可能的动机。但与此同时,从个人幸福的观点来看,它表述了这类生活是如此的不合理:在生活中,一个人为了他的事业才生存,而不是为了他的生存才经营事业。”货币只是成功的标志之一,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才是企业家的“顶峰体验”和不竭动力。 5、学习是企业家精神的关键。荀子曰:“学不可以已”。学习与智商相辅相成,以系统思考的角度来看,从企业家到整个企业必须是持续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和终生学习。 6、执着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色。英特尔总裁葛洛夫有句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意味着在遵循摩尔定律的信息时代,只有坚持不懈持续不断地创新,以夸父追日般的执着,咬定青山不放松,才可能稳操胜券。在发生经济危机时,资本家可以用脚投票,变卖股票退出企业,劳动者亦可以退出企业,然而企业家却是唯一不能退出企业的人。正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7、诚信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石。诚信是企业家的立身之本,企业家在修炼的所有原则中,诚信是绝对不能妥协的原则。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没有诚信的商业社会,将充满极大的道德风险,显着抬高交易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知识管理所需要的企业家精神: 一、创新精神 创新是知识的源。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知识创新能力是企业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家尤其需要创新精神。 首先,企业家需要与时俱进,革新观念。企业家必须首先树立“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是价值的创造源”的观念,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知识经济浪潮中赢得成功。 其次,企业家要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知识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知识创新的核心,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企业知识创新的基础。企业家是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致力于企业的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