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全面复习资料四:资料分析

行测全面复习资料四:资料分析
行测全面复习资料四:资料分析

公考行测全面复习资料四:资料分析

一、概述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应试者对各种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资料)进行准确理解、转换与分析综合的能力。

测验的基本方式是:首先提供一组资料,这组资料可能是一个统计表,一个统计图,或者是一段文字。在资料之后相应地有3~5个问题,要求应试者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计算、处理,然后,再从问题后面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找出正确答案。可以说,资料分析测验的试题着重考查应试者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应试者不但要能读懂统计图表,即准确地把握各项数据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而且要能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把握数据的规律,从而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起到指导、定向以及调整的重要作用。

最后,行测、申论复习与考试过程中,阅读量都非常的大,如果不会提高效率,一切白搭。首先要学会快速阅读,一般人每分钟才看200字左右,我们要学会一眼尽量多看几个字,甚至是以行来计算,把我们的速读提高,然后再提高阅读量,这是申论的基础。《行测》的各种试题都是考察学生的思维,大家平时还要多刻意的训练自己的思维。学会快速阅读,不仅在复习过程中效率倍增,在考试过程中更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效率,而且,在我们一眼多看几个字的时候,还能够高度的集中我们的思维,大大的利于归纳总结,学会后,更有利于《行测》的复习、考试,特别是在学习速读的同事,还能够学习思维导图,对于《行测》的各种试题都能得心应手的应付。本人当年有幸学习了快速阅读,至今阅读速度已经超过5000字/分钟,学习效率自然不用说了。我读大学的成绩是很差,考公务员的时候我妈说我只是碰运气,结果最后成绩出来了居然考了岗位第二,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满意,速读记忆是我成功最大的功劳。找了半天,终于给大家找到了下载的地址,怕有的童鞋麻烦,这里直接给做了个超链接,先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ctrl”按键不要放开,然后鼠标点击此行文字就可以下载了。认真练习,马上就能够看到效果了!此段是纯粹个人经验分享,可能在多个地方看见,大家读过的就不用再读了,只是希望能和更多的童鞋分享。

资料分析测验一般会有4份资料,10-20道题,在国考一般是20道题。一般来说,问题的难度有三级:第一级是简单题,这种题在阅读资料之后只需要通过观察就可以在资料图表中直接找到答案,比如判断最大值,最小值或资料中某一具体数值等;第二级是中等难度题,常常要经过一定的运算或对资料进行一定的分析组合之后才能得出答案;第三级是较难的题,往往给出一组判断,要求应试者判断这组判断的正误,这类题一般带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对资料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有时甚至要用到资料上没有直接给出的相关背景知识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简单题一般在表格型和图形型资料分析题中出现,文字型资料分析中较少见,一般每道题中只有1道;中等难度题大概在2-3道题之间,主要考察计算;难题一般在1-2道题之间,从目前的趋势看来,难题的比例有增大的趋势。

需要提醒应试者注意的是,答题的直接依据是试题提供的资料,切记不要脱离资料本身所提供的信息,不要凭自己个人的经验或非试题提供的同类信息作出判断,否则会严重影响考试成绩。

二、如何有效阅读文字型资料分析

题型概要

给出一段文字,文字里包含很多数字(数量),这些数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隐含的。此种类型类似于数量关系的数学运算,但比数学运算要简单。

文字型资料的特点

文字资料给出是一段或者多段关于某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情况等的描述,往往包含有一定的数据,而这些数据是有着内在的联系的。所以,要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就要理解文字资料包含数据间的数量关系和内容上的逻辑关系。文字型资料分析的考核方式主要由三种,一是可以直接从文中查找到相关数据直接进行比较计算即可;二是需要理解文中所给数据间的内在联系,并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得出答案;三是必须找到文中多处数据,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才能得到正确答案。

文字资料蕴涵大量相关数据于一大段材料中,它需要你按照给出的要求,从材料中逐一筛选有用的数据,并结合材料的原意,恰当得运用数字材料,是这类题主要考察的。

材料阅读法

文字资料提供的资料基本上是由并列结构和总分结构组成的。可借用语文文章阅读中的段落结构分析法来有效的阅读文字材料间各个相关数据所属间的并列或总分关系。

由于在公务员考试中时间很短,再加上文字型材料数据繁多,在做题前最好对材料做个快速浏览,大致了解一下文章内容及主要相关概念,然后再看题目,进而根据题目要求在资料中找到相关数据来进行比较、计算等。快速浏览的方法类似于四六级英语考试中对阅读理解的材料的快速浏览,还可以同时在概念下划线做个提示,方便回头查找相关数据。

总的来说,题目顺序大致是按照文章段落顺序排下来的,只是难题中数据的跨度很大,需要通篇查找。做题时不要忽略这个特点。

例题:2008年浙江行测真题

据2006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年末浙江省常住人口为4980万人,比上年增长1.67%。其中,男性人口2511.4万人,女性人口2468.6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43%和49.57%。全年出生人口50.78万人,出生率为10.29‰;死亡人口26.75万人,死亡率为5.42‰。

据对全省城乡住户抽样调查,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35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0.9%和9.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6.4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5.6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6平方米。

全年全省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96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7.6万人;企业实际缴费人数722万人,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18.2亿元,支出192.3

亿元,累计结余453.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5.9亿元,基金支付能力稳定上升,支付能力达26个月。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04.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3.4%;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30.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4.2%;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0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3.3%。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深化完善。全省已有城乡低保对象62.9万人,其中城镇8.9万人,月均补助145.5元/人;农村54万人,月均补助72.3元/人。年末全省各种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10.69万长,收养人员7.56万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92%,城镇“三无”集中供养率98%。现有1500多个乡镇(街道)和2.7万个社区(村)建立了社会救助综合管理服务机构,分别占总数的98.6%和73.4%,社会救助工作人员3.8万名。

给出的资料明显是并列结构,讲述了2006年浙江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情况。第一段是关于人口方面的,第二段是关于人均收入方面的,第三段是关于参保人数方面的,第四段是关于社会救助方面的。

1.2006年浙江省自然增长人口:

A. 24.03万人

B. 27.46万人

C. 29.51万人

D. 32.73万人

【答案】A。解析:定位在第一段,由于自然增长人口为出生人口数减去死亡人口数,则需要找到相关数据,即得到自然增长人口为

50.78-26.75=24.03万人,选A。

(因为有两个选项的尾数相同,不适用尾数法;同理,也不适用头数法。不过,可以利用小数部分减法的结果来选出答案。)

2. 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比上年增加了:

A. 9.3%

B. 12.2%

C. 1991元

D. 1795元

【答案】D。解析:定位在第二段,可以找到相关数据。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265÷(1+10.9%),2006年比2005年增加了18265÷(1+10.9%)×10.9%≈1795元,选D。

另外,首先可以确定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比上年增加的百分率就是10.9%没错,故可以排除前两个选项。

计算时可知10.9%÷(1+10.9%)=0.109÷1.109<0.1,则18265÷

(1+10.9%)×10.9%<18265×0.1=1826.5,只能选D。

3. 与上年末相比,2006年末,以下四个项目人数增加最多的是:

A. 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

B.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C.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D.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答案】D。解析:定位在第三段。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87.6

万人是已知的;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增加:504.4÷(1+13.4%)×13.4%=59.6万人(13.4%÷(1+13.4%)=0.134÷1.134,大于0.1,小于0.134,则504.4÷(1+13.4%)×13.4%稍大于50.44万,不足100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加:730.6÷(1+14.2%)×14.2%≈90.8万人(14.2%÷(1+14.2%)=0.142÷1.142,大于0.1,小于0.142,则730.6÷(1+14.2%)×14.2%稍大于73.06万,不足100万);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增加:604÷(1+33.3%)×33.3%≈151万人(33.3%÷(1+33.3%)=0.333÷1.333,约是0.25,则604÷(1+33.3%)×33.3%在150万左右),故选D。

4. 根据以上资料,2006年全省用于农村低保对象的补助支出约为:

A. 0.39亿元

B. 4.69亿元

C. 0.13亿元

D. 1.55亿元

【答案】B。解析:定位在第四段。题目给出的是每人月均补助,则需要乘以总人数和12个月,即72.3×54×12=46850.4万元≈4.69亿元,选B。

大略计算,72.3×54×12取为70×50×10=35000万,则答案应大于3.5亿,只能选B。

5. 已知2005年女性人口约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49.3%,则2005年全省的女性人口约为:

A. 2367万人

B. 2391万人

C. 2415万人

D. 2432万人

【答案】C。解析:定位在第一段。由题意得2005年常住人口总数为:4980÷(1+1.67%)=4898万,那么,女性人口:4898×49.3%≈2415万人,选C。

1÷(1+1.67%)≈1×(1-1.67%),则4980÷(1+1.67%)≈5000×(1-2%)=4900,4900×49.3%≈4900×(50%-0.7%)≈2450-35=2415。

三、如何快速理解表格型资料分析

题型概要

统计表是把获得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按一定的顺序填列在一定的表格之内得到的。任何一种统计表,都是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可以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

统计表是系统提供资料和积累资料的重要形式。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试题的要求,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通过分析、比较和鉴别得出答案。

表格型资料的特点

统计表的数据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的特点,统计表是由表格的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表格数据和注释等组成的。关于统计表资料的解题方式,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观察表格数据得出答案;二是需要观察多个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三是要综合利用数据间存在的各种关系,通过复杂的计算分析后得出答案。

统计表主要是大量数据的罗列,要求考生在复杂的数据中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量化比较和趋向分析,它主要是对数据的驾驭。

做这类题目时,比较麻烦的一个问题就是当行列比较多时,容易找错数据,看错行或看错列,可以带一把直尺来加以参照,或直接利用笔杆也可以。

二维交叉项识表法

例题:08江苏行测真题

国库券发行之后,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买卖)。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述问题(计算时交易佣金不计。另,根据我国银行系统计息方法,不计复息,即每一年所得利息不作为第二年计息的本金)。

券种发行日期兑付日期年利率上海证券交易所100元国库券价格

2004年4

月1日 2004年6

月1日

02年五年期国库券 2002.4.1 2007.4.1 10.5% 101.20元 105.00元

02年三年期国库券 2002.7.1 2005.7.1 9.5% 109.30元 113.00元

03年五年期国库券 2003.3.1 2008.3.1 15.86% 108.40元 113.00元

03年三年期国库券 2003.3.1 2006.3.1 13.96% 108.70元 112.80元

1.如果2003年3月1日买入2003年三年期国库券100元,到2006

年3月1日兑付,本息合计可得多少元?

A.128.5 B.141.88 C.152.5 D.179.3

【答案】B。解析:国库卷的利率为单利,故3年的本息为100+100×13.96%×3=141.88元。

2.如果2004年4月1日在上海证交所按当日价格买入2002年三年期国库券2万元,到期2005年7月1日兑付时,可得利润多少元?

A.3840 B.1860 C.3720 D.3800

【答案】A。解析:2万元国库券本金为2×109.30÷100=2.186万元,3年后本息合计2+2×9.5%×3=2.57万元,故可得利润2.57-2.186=0.3840万元=3840元。

3.如果2004年4月1日在上海证交所买入2002年五年期国库券1万元,又于2004年6月1日在上海证交易所全部卖出,这笔投资所得到的收益率是多少?

A.1.9% B.3.75% C.1.810 D.1.458

【答案】B。解析:收益率为: =3.75%,选B。

4.如果2004年4月1日在上海证交所买入2002年五年期国库券1000元,持券到2007年4月1日兑付,这笔投资所得到的利润是多少元?

A.450 B.476.2 C.498 D.513

【答案】D。解析:本金为1000×101.20÷100=1012元,到期后本息合计1000+1000×10.5%×5=1525元,故利润为1525-1012=513元。

5.如果2003年3月1日买入2003年五年期国库券12500元,并于2004年4月1日在上海证交所卖出,用所得全部利润于2004年6月1日在上海证交所A.1000 B.1050 C.1150 D.1200

【答案】A。解析:第一次交易的利润为(108.40-100)÷100×12500=1050元,可在第二次交易中购入国库券1050÷105×100=1000元。

四、如何准确把握图形型资料分析

题型概要

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或地图等绘制的各种图形。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统计图可以使复杂的统计数字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比较。因此,统计图在统计资料整理与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得到广泛应用。

图形型资料的特点

统计图形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网状图、三维图、复合图形和混合图形等。这些图形各具特点,既能够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也能反映不同年份地点等数据间的连贯和比较性。统计图形主要由图形的标题、横坐标(单位)、纵坐标(单位)、横标目、纵标目、反映统计数据的图形(有时含标注数据)和标注组成。

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和地图等绘制的各种图形。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统计图可以使复杂的统计数字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比较。但统计图与前面所说到的统计表与文字资料有着很大的不同。而统计图与它们不同,它有数据,但蕴含在形象的图形之中,有时甚至需要你对图形进行过一定的分析之后,才能得到所需的数字资料。

当然相形之下,统计图在整个材料分析中是最简单和容易的,它既没有复杂的数据罗列,又不需要逐字逐段地去斟酌语意,通过一目了然的图形,很容易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当然,这要求你平时对统计图有一定的接触,对这类题的解题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不论什么题,无论它多么简单,假如你从未接触过,都是很难逾越的。

在资料分析测验中,统计图被经常使用。统计图主要包括条形图、平面图、曲线图和网状图。

几种基本典型的统计图形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一般简称条形图,也叫长条图或直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条形的长短来代表数量的大小,能够直观的看出各组数据的大小,易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柱形的。条形统计图有单式和复式两种,可以画成竖条,也可以画成横条。

图一(单式横条图):朝阳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统计图

图二(复式竖条图):师大附小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图

例题:08江苏行测A真题

1.1998年至2006年期间,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额的中位数(中位数是指由大

到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比损失最小年份的损失额

A.高76.3% B.低76.3% C.高31.4% D.低31.4%

【答案】A。解析:中位数为2006年的43.2,最小的损失额为24.5,故中位数比最小额高(43.2-24.5)÷24.5≈76.3%。

2.1999年至2006年期间,地质灾害造成的最大直接经济损失比最小直接经济损失多

A.105% B.108% C.95% D.110%

【答案】B。解析:1999年至2006年期间地质灾害造成的最大直接经济损失为51.0在2002年,最小损失为24.5在1999年,故多(51.0-24.5)÷24.5≈108%。

3.1999年至2006年期间,地质灾害造成的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是1998年直接经济损失的

A.15.18% B.72.56% C.23.14% D.27.44%

【答案】D。解析:1999年至2006年期间,地质灾害造成的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是(24.5+49.5+35.0+51.0+48.7+40.9+36.5+43.2)÷8=41.1625,是1998年的41.1625÷150≈27.44%。

4.1999年至2004年期间,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于该期间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的年份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解析:1999年至2004年期间平均值为

(24.5+49.5+35+51+48.7+40.9)÷6=41.6,故2000年、2002年、2003年三年高于此值。

5.与上一年相比,下列年份中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A.2000年 B.2003年 C.2002年 D.2006年

【答案】A。解析:观察统计图,简单计算,显然2000年增长率最高,大于100%。

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表示总数量,用圆内的各扇形的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数,或者直接用各部分数量在圆内直接标出。扇形统计图能够准确或者大致反应出各组数据所占的百分比,易于显示数据相对总数的大小,扇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圆柱形的。

例题:08重庆行测真题

根据下图,回答96-100题:

以上是2006年1月液晶电视产品的尺寸比例结构

1.以上所列的液晶电视尺寸的市场占有率中,尺寸为20寸的排名第几?

A.第二

B.第三

C.第四

D.第五

【答案】A。解析:观察统计图形进行简单排序可得。

2.市场占有率前三的尺寸的液晶电视占整个市场的()。

A.60%

B.70%

C.69%

D.67%

【答案】B。解析:市场占有率前三的为30—37、23—29、20寸的液晶电视,占整个市场的42%+15%+13%=70%。

3.尺寸为20寸液晶电视的市场占有率约是尺寸为16-17寸的液晶电视市场占有率的()倍。

A.7.5

B.7

C.15

D.5

【答案】A。解析:15%÷2%=7.5。

4.在液晶电视机中主导地位的产品的尺寸是()寸。

A.23-29

B.20

C.30-37

D.<15

【答案】C。解析:观察统计图形可得30—37寸液晶电视市场占有率最高,为42%。

5.下列推论中最缺乏根据的是()。

A.液晶电视机的多数产品还是集中在30-37寸产品上

B.大于37寸的产品,由于等离子电视机的竞争,很难取得优势

C.低于30寸的产品,又在与显像管电视机的争夺中占据劣势

D.30-37寸液晶电视机是目前电视机市场上的主力产品

【答案】B。解析:A、C、D选项显然正确。由于统计图形中并没有体现等离子电视机的市场占有率情况,故无法得出B选项结论。

折线统计图

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地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情况,易于表现数据的变化趋势。

例题:08上海行测真题

以下数据是对于世界部分国家在1990年、2000年和2004年的婴儿出生死亡率进行的统计结果,根据图表内容回答22~25题。

图世界部分国家婴儿死亡率数据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1.1990年,婴儿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其数值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倍。

A.3

B.1.5

C.2.5

D.2

【答案】D.解析:由图表可知:1990年世界平均水平约为千分之60,而死亡率最高的尼日利亚约为千分之120,故约为2倍。

2.2000年,埃及的婴儿死亡率在所列的12个国家中由高到底,居第位。

A.3

B.4

C.5

D.9

【答案】B.解析:观察图表可查出,埃及2000年婴儿死亡率居第4位(注意不要把世界平均值计算在内)。

3.各大洲中,婴儿死亡率相对变动较小的一个大洲是。

A.亚洲

B.美洲

C.欧洲

D.非洲

【答案】C.解析:由图表知:欧洲三国德国、荷兰、英国的婴儿死亡率变动最小。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在1990年、2000年和2004年的婴儿死亡率均低于世界平均婴儿死亡率

B.南非在1990年、2000年和2004年婴儿死亡率变化是非洲三国中最小的

C.2000年,美国、墨西哥和阿根廷的婴儿死亡率均比亚洲国家要低

D.从图上看,总体上婴儿死亡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答案】C.解析:C项中,2000年美国、墨西哥和阿根廷的婴儿死亡率均比亚洲的日本高,故知其错误,其他选项说法均是正确的。

网状图

例题:2007年北京市社会在职行测真题

某调查公司以不同年龄段市民为调查对象开展了黄金周主要休闲方式的抽样调查工作。下面的三角形表示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在采取五种休闲方式之一的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三角形顶点表示100%,相对应的基线表示0。

A代表外出旅游 B代表上网 C代表朋友聚会 D看书休闲 E代表和父母一起逛公园

典型的三角网状图,较为复杂,注意“三角形顶点表示100%,相对应的基线表示0”。其中,该图形中,要注意任何一个黑点相对于所求顶点(儿童、青年或中老年)的两边有两个不同数值(该数值通过黑点做与基线平行的直线与两边交叉得到),应该取所求顶点逆时针侧的边所对应的数值。以下将结合题目给与讲解。

1.黄金周期间,选择上网休闲方式的人群中中老年人所占的比例约是

A.12.5%

B.25%

C.37.5%

D.62.5%

【答案】B。解析:观察图形,代表选择上网休闲方式的是B点,B点相对于中老年人的顶点的两边,一边约是75%,一边约是25%。取中老年人顶点逆时针侧的边上数值,约为25%。所以选择B。

2.哪一种方式青年人和儿童的参与比例相同?

A.看书休闲 B.和家人一起逛公园 C. 朋友聚会 D.没有这种方式

【答案】D。解析:观察图形,分别验证ABCDE对应青年人和儿童的数值,发现都不相等,所以没有这种方式。

3.哪一种休闲方式,青年人所占的比例最少?

A. 看书休闲

B. 朋友聚会

C. 和父母一起逛公园

D.上网

【答案】C。解析:观察图形,青年人所占的比例较少的黑点应该是最接近于青年人对应基线的点,所以是E点,也就是和父母一起逛公园的比例最少,选择C。

4.采取外出旅游休闲方式的市民中,青年人和中老年人的人数比约是

A.7︰2

B.7︰6

C.1︰1

D.无法计算

【答案】D。解析:图中给出的是各类人群的比例,并没有给出具体人数,故无法计算。

5.根据材料,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采用和父母一起逛公园方式休闲的儿童比例大约是20%

B.和朋友聚会是大多数中老年人最喜爱的休闲方式

C.儿童采用看书休闲的人数大于青年和中老年人数的总和

D.在被调查的青年人和儿童群体中,各有50%选择了和朋友聚会的休闲方式

【答案】B。解析:观察图形,和父母一起逛公园的黑点是E点,E点对应儿童的数值越是75%,所以A项错误;最接近中老年人的黑点是C点,C点代表和朋友聚会,所以B项正确;图中给出的是各类人群的比例,并没有给出具体人数,所以C项的表述错误;C点代表和朋友聚会,C点对应儿童的数值低于25%,所以D项错误。

环形图

例题:07天津上半年行测

二、请根据图表回答91—95题

三企业年利润变化情况图表(亿元/年)

1.在2003—2005年间,利润连续递减的有哪些企业?

A.外,内环企业 B.外,中环企业

C.中,内环企业 D.外环企业

【答案】B解析:根据图形,外环企业2003年到2005年利润为46.9—45.2—42.4;属于连续递减;中环企业从38.6—35.6—33.4也是连续递减;内环企业从27.4—89.4—20.4不是连续递减;因此选择B。

2.利润增幅排列前两名的是哪些企业?

A.内环企业/2004年,中环企业/2003年

B.中环企业/2004年,外环企业/2003年

C.内环企业/2003年,内环企业/2005年

D.内环企业/2004年,内环企业/2003年

【答案】D解析:利润增幅看,2004年内环企业增幅为(89.4—27.4)/27.4=2.26倍;是最高的,因此,排除BC;2003年中环企业(38.6—30.6)/30.6=26%;2003年内环企业(27.4-20.4)/20.4=34%;所以选择D。

3.2004年中环企业利润减幅比2005年多几个百分点?

A.2.12个百分点 B.1.86个百分点

C.1.59个百分点D.1.38个百分点

【答案】C解析:2004年中环企业利润减幅为(38.6-35.6)/35.6=7.77%;2005年中环企业利润减幅为(35.6-33.4)/35.6=6.18%;所以7.77%-6.18%=1.59个百分点。

4.2005年外,中,内环三企业年利润减幅为百分之多少?

A.74.83% B.67.43% C.43.48%D.32.46%

【答案】C解析:2005年外中内三企业年利润为42.4+33.4+20.4=96.2;2004年年利润和为89.4+35.6+45.2=170.2;所以减幅为(170.2-96.2)/170.2=43.48%。

5.在2002—2005年间,按年利润变化幅度由大到小排列的企业?

A.内外中环企业 B.内中外环企业

C.中内外环企业 D.外中内环企业

【答案】B 解析:2002年到2005年间年利润变化幅度最大应该是2004年内环企业为226%;其次,中环企业这几年的变化幅度最大的是2003年为26.14%;外环企业变化幅度是最小的,可以估算出来。选择B。

三维图

例题:2007年上海市行测真题

下图反映的是美国高中毕业生参加SAT(Scholastic Aptitude Test,学习能力测验)和GPA(Grade-Point Average,平均积点)模拟考试的分数,以及SAT、GPA成绩与这些学生最终升入大学的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练习题(含答案)

针对下列文字、图或表回答问题。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 一、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5题。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0年底,全国党员总数已达6451万名,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2%;女党员1119万名,占党员总数的17.4%;少数民族党员401.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6.2%。 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分布状况更趋合理。目前全国35岁以下的党员有1439.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2.3%。党员队伍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3237.4万名,占党员总数的50.2%。其中,大学本、专科学历1319.3万名,占20.5%;研究生学历41.1万名,占0.6%。 2000年底,党员队伍中有工人、农牧渔民3166万名,占党员总数的49.1%;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76.3万名;机关干部592.3万名;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618.2万名。 据介绍,近年来,全国发展党员数量保持均衡,1990年至2000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175.9万名,平均每年发展党员197.8万名;新党员的构成、分布明显改善,去年全国发展的党员中,35岁以下青年占73.95%,生产、工作一线的党员约占50%;同时女党员在党员队伍中所占比例明显增长,1995年全国发展女党员数占新党员总数的20.9%,2000年达到26.7%。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入党申请人1395.4万名,入党积极分子764.6万名,分别比10年前增加了315.2万名和211.6万名。 1.截至2000年底,我国男性党员人数为: A.5332万 B. 1439万 C、6451 万D.3794万 2.2000年底党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专科学历以上的党员约有: A.3237.4万B.2157.2万 C.1360.4万 D.784.8万 3.2000年底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中的党员人数占全国党员总数的比例约为: A.9.2% B.9.6% C.9.3% D.9.8% 4.2000年全国新发展的女党员占新党员总数的比例与1995年相比,高出了几个百分点: A、5.6 B、7.2 C、 6.4 D、5.8 5.1990年底全国共有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各多少人: A.1080.2万 627.8 万 B.897.6万 627.8万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考试内容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因为它不像统计图像那样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等特点,其数据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众多数据都隐藏包容在一段陈述中,需要应试者从中将需要的数据逐一找出,并将相关的数据串起来。这就要求应试者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通常要小心的是文字中的细节、伏笔,有些文字陷阱会误导应试者做出错误的选择。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在所有的资料分析题中,文字资料题是最不易处理的一种。在遇到这类题时,切忌一上来就找数据。因为这种题是一种叙述,叙述就有语意,有语意就可能让人误解。如果一上来就直奔数据,而对材料陈述的内容不屑一顾的话,很可能背离材料的本意和要求,造成失误。 做文字资料分析题,在拿到题目之后,首先要将题目通读一遍,用大脑分析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仔细看一下后面的问题,与自己原先想的印证一下,接下来再有针对性的认真读一遍材料,最后,开始答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把握材料;另一方面,对材料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各自的作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做那些统计表的问题,面对大堆的数据觉得无从下手,而以为文字资料非常容易,这种想法常会导致在文字资料题上丢分。前面就已经说过,在资料分析中,最难的一类就是综合性的判断,统计表分析题只涉及对数字的比较和处理,虽说复杂点,却相对比较容易得分;而文字资料题却加上了对语意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比统计表又多了一个环节。这对那些急躁而又轻视文字资料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 请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垂直高度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十分明显。海拔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占27.8%,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比重却占到56.2%,200米—500米高度的陆地面积占全部陆地的29.5%,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为24%,500米—1000米高度的陆地占总面积的19%,人口占11.6%。也就是说,世界人口90%以上是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比较低平的地区。尽管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永久性居民已达海拔5000米的高度(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和我国西藏),最高城市也达到海拔3976米(波利维亚的波托西)。 1.居住在海拔200米—500米这一高度内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 A.56.2% B.27.8% C.24% D.29.5 2.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在哪一个高度的陆地上? A.0—200米 B.200米—500米 C.500米—1000米 D.1000米以上 3.居住在1000米以上高度的人口比重是多少? A.10% B.8.2% C.11.6% D.9.3%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是哪一个? A.我国的拉萨 B.南美洲的安第斯 C.波利维亚的波托西 D.日本的广岛 5.海拔200米以上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为多大?

2019吉林省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计算技巧知识点储备

2019吉林省考行测资料分析考点:计算技巧知识点 储备 2019年吉林公务员招录工作暂未开始。本文为广大考生提供2019省考行测备考资料。更多2019年省考行测备考资料请关注:延边公务员考试网。 上一期主要介绍了资料分析数据计算技巧中的尾数法、首数法、取整法、范围限定法和特征数字法,以上五种方法属于行测考试资料分析计算过程中常用并较为简单的化简方法。此次我们将学习八种计算技巧中的属于重难点的乘除法转化法、分数比较法和运算拆分法。 一、乘除法转化法 1.乘除法转化法公式 2.乘除法转化法适用情形 计算某一分式的具体数值时,如果除数的形式为(1+x),其中|x|<10%,且选项间的差距大于绝对误差时,那么可以使用乘除法转化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从而降低计算难度。 【例题1】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18.3元。其中,工资性收入9830.6元,增长10.66%;转移性收入4674.2元,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50元,增长7.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7%,分别比上年下降1.1和2.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1.9平方米,分别增长1.5%和4.0%。 2008年H省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约比农民人均居住面积( )。 A.少1.62平方米 B.少1.17平方米 C.多0.23平方米 D.多0.85平方米

二、分数比较法 分数比较法是指通过分别比较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大小,从而判断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分数比较法一般只应用于对若干个数据大小进行比较或者进行排序的题型中,通常按照数据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大小的比较。 (1)两个分数比较大小,若分母相同,则分子大的分数大;若分子相同,则分母大的分数小。 (2)两个分数,如果前者的分子大于后者且分母小于后者,那么前者大;同理,如果前者分子小于后者且分母大于后者,那么前者小。 1.化成分子相同比较 当两个分数的分子存在倍数关系时,可以将分子化同或近似化同,再比较两个分母的大小,此时分母大的分数小于分母小的分数。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 资料分析必须要做到稳又快,基本来说我们需要25分钟内做完20道小题,因此要有快速计算的方法。 截位直除法是非常实用的,截位指的就是四舍五入保留几位,保留的是有效数字。 例如一个分数 13674879,他们的首位分别是4与1,截位直除就是将式子变成144879。 一、基期与现期 今年比前年。比字后面是基期,前年是基期。 二、增长量与增长率 增长率r=基期 基期—现期 三、基期量=现期-增长量 基期量= r +1现期量 四、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 现期量=基期量×(1+r ) 五、一般增长率 一道题目中问到增长或下降了百分之几、几成、增长速度、增长幅度等,都是问的增长率 r=基期量增长量=增长量—现期增长量=基期 基期—现期 六、增长量=现期-基期=基期×r=r +1现期×r 年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年份差 七、现期比重= 总体部分 占字前面的量是部分,占字后面的是总体。女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比重 八、基期比重=B A ×a b ++11 A :部分的现期量 B :整体的现期量 a :分子的增长率 b :分母的增长率 九、两期比重比较=现期比—基期比=B A -B A ×a b ++11=a b a B A +-?1 若a 大于b,比重上升,若a 小于b,比重下降,a=b,比重不变。

十、现期平均=个数总数=B A 十一、基期平均= a b B A ++?11 十二、平均数的增长率=b b a +-1 a 为分子增长率,b 是分母增长率 十三、现期倍数=B A 基期倍数=a b B A ++?11 十四、间隔增长率 中间隔一年,求增长率 R=r1+r2+r1×r2 当r1与r2绝对值均小于百分之十时,r1×r2可忽略 十五、间隔倍数=间隔增长率+1 十六、间隔基期量= 间隔增长率 现期量+1

行测资料分析练习试题及答案专题

行测资料分析练习题及答案专题 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5题。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0年底,全国党员总数已达6451万名,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2%;女党员1119万名,占党员总数的17.4%;少数民族党员401.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6.2%。 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分布状况更趋合理。目前全国35岁以下的党员有1439.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2.3%。党员队伍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3237.4 万名,占党员总数的50.2%。其中,大学本、专科学历1319.3万名,占20.5%;研究生学历41.1万名,占0.6%。 2000年底,党员队伍中有工人、农牧渔民3166万名,占党员总数的49.1%;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76.3万名;机关干部592.3万名;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618.2万名。 据介绍,近年来,全国发展党员数量保持均衡,1990年至2000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175.9万名,平均每年发展党员197.8万名;新党员的构成、分布明显改善,去年全国发展的党员中,35岁以下青年占73.95%,生产、工作一线的党员约占50%;同时女党员在党员队伍中所占比例明显增长,1995年全国发展女党员数占新党员总数的20.9%,2000年达到26.7%。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入党申请人1395.4万名,入党积极分子764.6 万名,分别比10年前增加了315.2万名和211.6万名。 1.截至2000年底,我国男性党员人数为: A.5332万 B. 1439万 C、6451万 D.3794万

2.2000年底党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专科学历以上的党员约有:A.3237.4万 B.2157.2万 C.1360.4万 D.784.8万 3.2000年底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中的党员人数占全国党员总数的比例约为:A.9.2% B.9.6% C.9.3% D.9.8%4.2000年全国新发展的女党员占新党员总数的比例与1995年相比,高出了几个百分点: A、5.6 B、7.2 C、6.4 D、5.8 5.1990年底全国共有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各多少人: A.1080.2万 627.8万 B.897.6万 627.8万 C.1080.2万 553万 D.897.6万 553万 【答案】1、A 2、C 3、B 4、D 5、C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练习题及答案(24日),根据下列文字和图表回答6—10题。 “九五”期间(1996—2000年),我国全面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部署:1996—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为67884.6亿元,74462.6亿元,78345.1亿元,81910.9亿元和8940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22913.5亿元,24941.1亿元,28406.2亿元,29854.7亿元和32619亿元。附:“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率和商品零售价格增长率图: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知识汇总二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知识汇总二 笔者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公务员行测的有关资料分析技巧的相关知识,由于知识点较多,每篇文章只对几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笔者系列文章。愿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数学运算考点 行测资料分析近几年的考查越来越灵活,考生们在备考的时候经常会在资料分析中看到数学运算的考点,例如:数学运算中的十字交叉法和容斥问题,接下来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资料分析如何与数学运算的这些考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材料1:某研究机构从全国随机抽取10个市的儿童家长,对其进行“我国儿童校外生活状况”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000份。调查结果显示:对儿童校外生活表示“很重视”的家长占85%以上,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占60%;上学日,儿童日平均使用电子产品用时43.2分钟,其中利用电子产品学习用时13.9分钟,看动画等娱乐用时16.6分钟;周末,乡镇儿童日平均使用电子产品用时108.2分钟,市区儿童88.4分钟。 问题:对儿童校外生活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家长中,表示“很重视”的家长占比可能是: A.53% B.58% C.63% D.78% 材料2:2015年7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57.4%,平均达标天数比上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与全国74个

城市相比,京津冀区域平均重度污染天数占比高4.4个百分点。而与上年同期相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占比也由80.5%下降到73.1%。 问题:环保部门定下了5年后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实现7月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50%以下的目标。如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中,有5个城市大力投入改善本市空气质量。问平均每个城市至少需要将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减少多少天,才能在另外8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与2015年7月相同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 A.6 B.5 C.4 D.3 解析:13个城市实现7月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比重是有5个大力投入改善空气质量的城市当月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比重和另外8个城市当月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比重混合而成的,因此可用十字交叉法解题,具体过程如下: 这就是资料分析中经常会考查到的数学运算中的知识点,小编希望各位考生可以掌握! “有效”应对行测资料分析计算 在公务员笔试的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一直都是得分的重中之重。资料分析看起来有篇幅很大的文字型材料和各种各样的图表,其中还有繁多、复杂的数据。表象吓人,但内里并非那么的可怕。只要好好去了解资料分析的概念和公式,再经过适当地练习,列出解决题目的式子并不难。但对于新接触资料分析的同学,又一难关摆在眼前——计算。数字这么大,列式可能还特别复杂,

2020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题库及答案(精品)

2020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题库及 答案(精品) 2000年国家 二、表1:全面广告费分类细目表(%) 表2:1999年广告支出前五名公司的广告支出费与产品销售额一览表 (亿元) 86.1999年广告费支出最大的五个公司中哪一个公司的广告支出比(广告支出/销售额)最小() A.P B.Q C.R D.S 87.其他形式的广告花费1999年比1996年约增加了多少亿元() A.0 B.3.9 C.8.2 D.12 88.1999年广告费支出最大的五个公司的广告花费额约占当年广告费总额的()

A.4% B.12% C.24% D.30% 89.1999年通过邮寄形式的广告费用约为()元 A.340000 B.3400000 C.34000000 D.340000000 90.如果1999年全部广告费的0.2%用于包装材料的印刷,那么此项支出约占其他形式类的广告支出的百分比为() A.0.2% B.0.8% C.5% D.8% 三、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新发现的大油田中,海上油田有31个,约占51.7%。在新增加的地质储量中,海洋占42%。海上钻井平台总数为7021座,其中美国有1079座,委内瑞拉有5033座,苏联有840座。1977年,近海油田有500个,产量4.6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5.6%。 96.70年代世界新发现的大油田共有() A.31个 B.29个 C.91个 D.60个 97.70年代美国海上钻井平台数约占世界总数的比例是() A.42% B.15% C.72% D.10% 98.70年代通过海上钻井平台采油量最少的国家是()

A.苏联 B.委内瑞拉 C.美国 D.未知 99.1977年世界石油总产量是多少亿吨() A.4.6 B.29.5 C.34.1 D.10.7 100.70年代非近海油田数可能是() A.多于500个 B.少于500个 C.等于500个 D.不能确定 四、前十届奥运会的统计情况 91.运动项目最多的年度男子比赛场数为() A.3 B.19 C.29 D.63

行测资料分析 常用指标公式

统计图表知识收集与分析 产业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它大体反映了人类生活需要、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反映了有史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以及社会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相互关系,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方法。 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即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以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此外,通常说的办“三产”,其内容并不一定都是第三产业,把企事业单位创办的主业之外的营利性的经济实体都称之为“三产”是不确切的。例如:所办的实体如是养牛场则属于第一产业,如果是工厂、施工队则属于第二产业,如果是商店、招待所、咨询机构、游艺厅等才属于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各年度的比重(%)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第一产业8.1 6.9 6.2 6.9 5.8 5.2 4.7 4.3 4.0 第二产业52.2 48.7 48.0 46.1 44.1 42.3 40.8 39.1 38.9 第三产业39.7 44.4 45.8 47.0 50.1 52.5 54.5 56.6 57.1 第三产业是由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有关行业组成,它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第三产业必须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 。在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第三产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其它经济产业一样,也必须遵循客观发展的规律。就现阶段来看,在我国第一和第二产业仍占经济的主导地位,对国民经济的支配作用并没有改变,而第三产业正处在培育和发展阶段。因此,还不能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高越好,而应该和其它产业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片面强调第三产业的作用,不切实际地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可能出现“泡沫”经济现象,难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必须同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相适应,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比重较低。北京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突破50%,1998年达到56.6%,在全国30 个省会城市中居第一位。“九五”期间,北京经济继续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全市GDP的比重,这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总产值、净产值、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究竟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所有常住机构单位或产业 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全面反映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一指标。 总产值、净产值和增加值都是人们用来衡量社会生产活动总成果的三个重要总量指标。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及攻略培训讲学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及攻略

2009年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及攻略2008-08-22 14:47:48 来源:考试吧标签:2009年公务员公务员行测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 (一)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考试内容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要求考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应试者对一段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文字资料分析题是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部分,因为它不像统计图像那样具有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等特点,其数据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众多数据都隐藏包容在一段陈述中,需要应试者从中将需要的数据逐一找出,并将相关的数据串起来。这就要求应试者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字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通常要小心的是文字中的细节、伏笔,有些文字陷阱会误导应试者做出错误的选择。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在所有的资料分析题中,文字资料题是最不易处理的一种。在遇到这类题时,切忌一上来就找数据。因为这种题是一种叙述,叙述就有语意,有语意就可能让人误解。如果一上来就直奔数据,而对材料陈述的内容不屑一顾的话,很可能背离材料的本意和要求,造成失误。

做文字资料分析题,在拿到题目之后,首先要将题目通读一遍,用大脑分析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仔细看一下后面的问题,与自己原先想的印证一下,接下来再有针对性的认真读一遍材料,最后,开始答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把握材料;另一方面,对材料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各自的作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做那些统计表的问题,面对大堆的数据觉得无从下手,而以为文字资料非常容易,这种想法常会导致在文字资料题上丢分。前面就已经说过,在资料分析中,最难的一类就是综合性的判断,统计表分析题只涉及对数字的比较和处理,虽说复杂点,却相对比较容易得分;而文字资料题却加上了对语意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比统计表又多了一个环节。这对那些急躁而又轻视文字资料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文字资料分析测验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 请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垂直高度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十分明显。海拔200米以下的陆地面积占27.8%,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比重却占到56.2%,200米—500米高度的陆地面积占全部陆地的29.5%,而居住在这一高度内的人口为24%,500米—1000米高度的陆地占总面积的19%,人口占11.6%。也就是说,世界人口90%以上是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比较低平的地区。尽管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永久性居民已达海拔5000米的高度(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和我国西藏),最高城市也达到海拔3976米(波利维亚的波托西)。 1.居住在海拔200米—500米这一高度内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 A.56.2% B.27.8% C.24% D.29.5 2.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在哪一个高度的陆地上?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指数

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总结:指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指数的概念,指数表述的是本期值和参考值之间的百分数关系,反映的是数据的变化情况。简单的来说就是以上一期值为100,本年该指标具体值为A,上年为B,则本年的指数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00年,北京市旅游收入为1000万元,2001年北京市旅游收入为1200万元,那么根据公式2001年的指数为。接着我们来看一下指数的常见考点。 (1)判断实际值的增减性 指数>100:表示现期值相比基期值增长了。若2020年西安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12,这就意味着西安市2020年的旅游收入比2019年增长了。 指数<100:表示现期值相比基期值下降了。若2020年西安市旅游收入指数为92,这就意味着西安市2020年的旅游收入比2019年减少了。 指数=100:表示现期值相比基期值不变。若2020年西安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0,这就意味着西安市2020年的旅游收入与2019年相同。 (2)利用指数求倍数 倍数=指数÷100 例1、2019年北京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5,这意味着北京市2019年的旅游收入是2008年的1.05倍。2019年北京市的旅游收入值为6224.6亿元,则2018年北京市的旅游收入值为。 (3)利用指数求增长率 增长率=(指数-100)%,表示与上一期相比的增长率。 例2、2019年北京市旅游收入指数为105,这意味着北京市2019年的旅游收入比2008年增长了5%。 (4)指数作差求幅度变化 例3、2019年北京房价指数为118,上海房价指数为105,北京的房价增长速度比上海快多少?

【解析】2019年北京市的房价增长速度为18%,上海市的房价增长速度为5%,则北京的房价增长速度比上海快18%-5%=13%,即13个百分点,而118-105=13,可以理解为指数作差读作百分点,本质是在问增长速度的比较。 (5)用指数求隔年倍数及隔年增长率 隔年倍数=后几年指数/100之积 隔年增长率=后几年指数/100之积-1 例4 2012年-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北京) ①、求2019年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是2018年的多少倍? ②、求2019年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比2018年增长百分之几? 【解析】①、1.061×1.066 ②、1.061×1.066-1 行测类比推理常考考点:职业关系 如果给你两个词,让你分析这两个词的关系,我相信,在不同人的眼里,答案肯定不完全相同的。然而现在,在这些不同的答案里面,正确的思路却往往只有一种——出题人想的那种。所以我们在做类比推理的时候,思考的方向必须契合出题人命题方向,必须尽量往常考考点上靠。具备这样的思维方式,是做好题目的关键。 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类比推理中的一个常考考点——职业关系。 职业关系是类比推理中的经验常识类考点。考查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各方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职业、工作地点、工作用具、工作内容、工作产出、服务对象等。 我们通过下面这些例题来说明一下: 【例1】作家:读者 A.售货员:顾客 B.校长:教师 C.官员:改革 D.经理:营业员

行测题库 文字资料分析题专项训练(七)

考试交流群:331227626 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网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38号金码大厦B 座9层、11层、17层 全国统一报名电话:4006-300-999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1f264445.html,/ 行测题库:文字资料分析题专项训练(七) 推荐阅读: 行测答题技巧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2013事业单位招聘 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4题 从地区分布情况看,东、中、西各地区高速公路总量以及所占比重都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东部地区共有高速公路10878千米,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56%;中部地区5014千米, 占25.8%;西部地区3545千米,仅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18.2%。在各地区的公路总里程中,东部地区高速公路所占比重为2.0%,中部地区为0.9%,西部地区仅为0.6%,中部地区所占比重不到东部地区的一半,西部地区不足东部地区的三分之一。在全国高速公路超过1000千米的7个省中,东部地区有5个,其中山东超过2000千米,达2077千米,河北、广东分别超过和达到1500千米,而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超过1000千米的省各只有1个,分别是河南1077千米和四川1144千米。 1. 按照统计资料,山东高速公路里程占本区域的比例为( )。 A.19% B.20% C.21% D.22% 2.东部公路总里程为( )千米。 A.543800 B.543900 C.544000 D.544100 3. 高速公路超过1000千米的省份中,东部5省至少比中西部2省多( )。 A.3000千米以上 B.3500千米以上 C.4000千米以上 D.4800千米以亡 4. 根据上述资料可知,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公路总里程相比( )。 A.西部地区多46930千米左右 B.东部地区多46930千米左右 C. 西部地区多56930千米左右 D.东部地区多56930千米左右 5. 全国共有高速公路里程约为( )。 A.17600千米 B.18600千米 C.19500千米 D.20000千米 参考答案 1.A 2.B 3.D 4.A 5.C

高三历史的答题技巧分析_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

高三历史的答题技巧分析_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 高三历史的答题技巧分析_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 历史的答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学生掌握答题的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答题,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下面大范文网将为大家带来高考历史的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历史的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时间定位)。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答题主题就是指试题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材料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图表、漫画、民谣、历史俗语、小说等),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主题和主流价值取向。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目的、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选择的时候注意回答的方向,比如本题要求你回答某一措施的目的,你却选择了客观作用的相关选项。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知识汇总一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知识汇总一 笔者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公务员行测的有关资料分析技巧的相关知识,由于知识点较多,每篇文章只对几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笔者系列文章。愿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主要解决的就是比值的混合问题,在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资料分析部分解题经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它应用起来快速、准确、方便,为我们考试中秒杀题目提供了很大的助力。那么接下来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十字交叉法。 一、十字交叉法概述 十字交叉法是解决比值混合问题的一种非常简便的方法。这里需要大家理解“比值”“混合”这两个概念。比值:满足C/D的形式都可以看成是比值;混合:分子分母具有可加和性。 平均数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增长率问题、比重等混合问题,都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来解决。 二、十字交叉法的模型

在该模型中,需要大家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 1、a和b为部分比值、r为整体比值、A和B为实际量 2、交叉作差时一定要用大数减去小数,保证差值是一个正数,避免出现错误。这里假定a>b 3、实际量与部分比值的关系 实际量对应的是部分比值实际意义的分母。如:平均分=总分/人数,实际量对应的就是相应的人数;浓度=溶质/溶液,实际量对应的就是相应的溶液质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实际量对应的就是相应的基期值。 4、在这里边有三组计算关系 (1)第一列和第二列交叉作差等于第三列 (2)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的比值相等 (3)第1列的差等于第三列的和 三组计算关系是我们应用十字交叉法解题的关键,一定要记住并且灵活应用。 三、四种考查题型

1、求a,即已知总体比值、第二部分比值、实际量之比,求第一部分比值。 例某班有女生30人,男生20人。期中的数学考试成绩如下,全班总的平均分为76,其中男生的平均分为70。求全班女生的平均分为多少? 解析:平均分=总分/人数,是比值的形式。此题中,男生的平均分和女生的平均分混合成了全班的平均分,是比值的混合问题,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来解题。 2、求b,即已知总体比值、第一部分比值、实际量之比,求第二部分比值。 例某班有女生30人,男生20人。期中的数学考试成绩如下,全班总的平均分为76,其中女生的平均分为80。求全班男生的平均分为多少?

行测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汇总 考点 已知条件 计算公式 方法与技巧 基期量计算 (1)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x%1+= 现期量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特殊分数法 (2)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 倍 M += 1现期量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 (3)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的增长量N N -现期量基期量= 尾数法,估算法 基期量比较 (4)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比较:x% 1+= 现期量 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2)如果现期量差距较大,增长率相差不大,可直接比较现期量。 (3)化同法 分数大小比较: (1)直除法(首位判断或差量比较) (2)化同法,差分法或其它 现期量计算 (5)已知基期量,增长率x% ) (基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x %1 x %+?=?+= 特殊分数法,估算法

(6)已知基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 倍 ) (基期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M M +?=?+=1 估算法 (7)已知基期量,增长量N N +=基期量现期量 尾数法,估算法 增长量计算 (8)已知基期量与现期量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尾数法 (9)已知基期量与增长率x% x%?=基期量增长量 特殊分数法 (10)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x%x% 1?+= 现期量 增长量 (1)特殊分数法,当x%可以被视为 n 1 时,公式可被化简为:n += 1现期量 增长量; (2)估算法(倍数估算)或分数的近似计算(看大则大,看小则小) (11)如果基期量为A ,经N 期变为B ,平均增长量为x N A B x -= 直除法 增长量比较 (12)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x%x% 1?+=现期量 增长量 (1)特殊分数法,当x%可以被视为 n 1 时,公式可被化简为:n += 1现期量 增长量 (2)公式可变换为: % 1%x x +? =现期量增长量,其中

201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统计表分析法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典型例题讲解 ---统计表分析 一、统计表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 (一)、统计表的内容与基本格式 统计表是指把获得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按一定的顺序填列在一定的表格之内的表格。任何一种统计表,都是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统计表是系统提供资料和积累资料的重要形式。 根据统计表的构成情况,统计表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三类。统计表具有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提纲挈领等优点。统计表的基本格式如下: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国际比较单位:% 从外形看,一个统计表至少由标题、标目、线条和数字四部分构成。

1、标题是表的名称,用以概括地表列全部统计资料的内容; 2、标目说明表内数字的含义,标目包括横标目和纵标目,用来表示表中被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 3、线条是指表的边框、顶线和底线; 4、数字是表内统计指标数值。在数字格中,若出现“……”符号时,表示暂缺或省略不计;若出现“--”符号时,则表示该格不应有数字。 (二)、统计表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统计表具有一目了然、条理清楚的优点,答题时首先要看清标题、纵标目、横标目以及注释,了解每行每列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答题。 一般来讲,关于统计表的问题,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直接从图表上查阅答案,这种问题比较简单;第二种需要结合几个因素,进行简单的计算,这就要求应试者弄清题意,找准计算对象;第三种是比较复杂的分析和计算,需要综合运用图表所提供的数字。 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试题的要求。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 二、统计表分析测验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状元笔记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状元笔记通用阅读——上看标题,下看注释,中间看时间,单位(重点) 1文字性材料——难的是阅读(结构阅读是重点) 文字性材料阅读结构和中心 结构几段落——总分和并列—并列部分找中心词(圈点标点,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无结构小段,就仔细阅读,创造结构(圈点标点,标点暗示结构,括号标结构,圈标中心词)无结构大段,就直接读题—找两个关键词——区分性(平均气温),明显性(符号数字字母,例如括号,摄氏度,顿号之类的)——2007年底比2007年更合适 多个题目涉及同一个关键词的,可以一起做 2表格型材料——难的是计算 阅读横标目和纵标目 分清合计和项目和地区 3图形型材料——难的是理解 饼状图——看周围类别名称(包括大小的排名要心中有印象) 柱状趋势图——看横轴和纵轴(要注意两个纵轴的分别对应柱状和点) 柱状分两种:一种是绝对值(高低差异),一种是比例(高低相同,柱状分几个部分) 4统计术语(不是重点) 增长率是属于后一年(所以第一年的增长率是算不出来的) 前一年的总量=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后一年除以(1-增长率) 增长率的对比(很容易会出隔两年的总量,倒推2次):增长率增长或降低了5个百分点(直接加减) 乘以2看成除以5 乘以5看成除以2 乘以25看成除以4 除以125看成乘以8 同比是与上一年的同一期相比较 环比是挨着的相同时间段相比较 同比和环比:如果有注释按注释为准 今年5月份环比=今年4月份 今年5月份同比=去年5月份 5统计性数据的要素——时间和单位(重点) 1时间表述(陷阱)——对时间很敏感 1.计算的年份不一样 2.计算的时间段不一样 2单位表述(陷阱)——对单位很敏感 1.饼状图有单位,就不是百分比 相比较的数据的单位不一样(注意是百分号还是千分号。年利率往往用百分,月利率用千分之) 2.计算的单位不一样 下列选项一定正确和一定错误的题目是最难的,可以放在最后做。

行测资料分析练习题及答案专题

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5题。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0年底,全国党员总数已达6451万名,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2%;女党员1119万名,占党员总数的17.4%;少数民族党员401.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6.2%。 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分布状况更趋合理。目前全国35岁以下的党员有1439.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2.3%。党员队伍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3237.4万名,占党员总数的50.2%。其中,大学本、专科学历1319.3万名,占20.5%;研究生学历41.1万名,占0.6%。 2000年底,党员队伍中有工人、农牧渔民3166万名,占党员总数的49.1%;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76.3万名;机关干部592.3万名;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618.2万名。 据介绍,近年来,全国发展党员数量保持均衡,1990年至2000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175.9万名,平均每年发展党员197.8万名;新党员的构成、分布明显改善,去年全国发展的党员中,35岁以下青年占73.95%,生产、工作一线的党员约占50%;同时女党员在党员队伍中所占比例明显增长,1995年全国发展女党员数占新党员总数的20.9%,2000 年达到26.7%。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壮大,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入党申请人1395.4万名,入党积极分子764.6万名,分别比10年前增加了315.2万名和211.6万名。 1.截至2000年底,我国男性党员人数为: A.5332万 B. 1439万C、6451万D.3794万 2.2000年底党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专科学历以上的党员约有: A.3237.4万B.2157.2万C.1360.4万D.784.8万 3.2000年底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中的党员人数占全国党员总数的比例约为: A.9.2%B.9.6%C.9.3%D.9.8% 4.2000年全国新发展的女党员占新党员总数的比例与1995年相比,高出了几个百分点:A、5.6 B、7.2 C、6.4 D、5.8 5.1990年底全国共有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各多少人: A.1080.2万627.8万B.897.6万627.8万 C.1080.2万553万D.897.6万553万 【答案】1、A 2、C 3、B 4、D 5、C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练习题及答案(24日),根据下列文字和图表回答6—10题。 “九五”期间(1996—2000年),我国全面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部署:1996—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为67884.6亿元,74462.6亿元,78345.1亿元,81910.9亿元和8940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22913.5亿元,24941.1亿元,28406.2亿元,29854.7亿元和32619亿元。 附:“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率和商品零售价格增长率图: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常用指标及计算公式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常用指标及计算公式 统计图表知识收集与分析 产业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 它大体反映了人类生活需要、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反映了有史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以及社会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相互关系,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方法。 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即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以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此外,通常说的办“三产”,其内容并不一定都是第三产业,把企事业单位创办的主业之外的营利性的经济实体都称之为“三产”是不确切的。例如:所办的实体如是养牛场则属于第一产业,如果是工厂、施工队则属于第二产业,如果是商店、招待所、咨询机构、游艺厅等才属于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各年度的比重(%)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第一产业 8.1 6.9 6.2 6.9 5.8 5.2 4.7 4.3 4.0 第二产业 52.2 48.7 48.0 46.1 44.1 42.3 40.8 39.1 38.9 第三产业 39.7 44.4 45.8 47.0 50.1 52.5 54.5 56.6 57.1

第三产业是由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有关行业组成,它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第三产业必须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 。在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第三产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其它经济产业一样,也必须遵循客观发展的规律。就现阶段来看,在我国第一和第二产业仍占经济的主导地位,对国民经济的支配作用并没有改变,而第三产业正处在培育和发展阶段。因此,还不能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高越好,而应该和其它产业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片面强调第三产业的作用,不切实际地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可能出现“泡沫”经济现象,难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必须同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相适应,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比重较低。北京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突破50%,1998年达到56.6%,在全国30个省会城市中居第一位。“九五”期间,北京经济继续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全市GDP的比重,这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总产值、净产值、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究竟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所有常住机构单位或产业 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全面反映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一指标。 总产值、净产值和增加值都是人们用来衡量社会生产活动总成果的三个重要总量指标。以工业生产为例,可以说明总产值、净产值和增加值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工业总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总量,也就是全部工业产品价值的总和。它既包括在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