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问题分析模板

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问题分析模板
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问题分析模板

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

问题分析

上世纪80年代初期, 国内大部分客车都是在货车底盘上加装车身而来。由于货车底盘的前悬较短而且发动机前置, 造成车内空间利用率不高, 车内噪声较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国高速公路也在飞速发展, 人们对出行及旅行的舒适性、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交通密度的增加和车速的提高对客车的转向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车转向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客车的驾驶稳定性、安全性和操纵灵活性。下面简要介绍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问题的分析。

1、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要点

1.1 客车动力转向的设计要求

(1)转向轮转角和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转角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动力转向系统失灵时, 仍能用机械系统操纵车轮转向。

(3)减轻驾驶员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 同时还应有路感, 并随转向阻力的增加而增大。

(4)方向盘应能平稳回位, 保证汽车的直线行驶能力。

(5)转向系统应能在车辆转弯时灵活平稳地将扭力传到前轮。

(6)不允许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动造成方向盘回跳或方向失控。

1.2 动力转向器的选择

动力转向系统由于具有转向操纵灵活、轻便, 能吸收路面对前轮产生的冲击, 设计时转向器结构形式的选择也灵活多样等优点, 因此, 已在各国的汽车制造中普遍采用。中国大客车一般采用的是整体式-液压动力转向器, 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液压式动力转向以液体的压力作动力来完成转向加力。其特点是油液工作压力可达6-10MPa, 甚至更高, 因此结构紧凑, 动力缸尺寸小、重量轻; 因油液具有不可压缩性, 故灵敏度高; 油液的阻尼作用能够用来吸收路面冲击; 动力装置无需润滑。其缺点是结构复杂, 对加工精度和密封要求高等。动力转向器型号的选择须根据前桥负荷、整车的布置等因素来综合考虑。转向器选择的合适与否对整个转向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转向器及中间过渡臂的布置

转向器及中间过度臂的合理布置对于整车的行驶稳定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种转向器对其安装都有要求, 在满足转向器安装要求的情况下, 应根据整车的前转向桥和前悬挂的特点, 保证转向拉杆和前悬挂的运动干涉在允许的范围内。这需要作运动校核图, 以确保不影响整车行驶稳定性的运动干涉。另外, 需根据前轮允许

的内外转角, 计算出转向垂臂和转向过渡臂的尺寸。在这个过程当中, 应尽可能地利用好转向器输出轴允许的摆角。

2、几种常见布置形式和特点

2.1 传统的转向系统布置形式

采用传统布置形式的转向系统主要常见于10m长以下的高地板旅游客车和长途客车, 其布置如图2所示。图2中给出了转向传动装置与悬架共同工作校核图, 目的是检查转向拉杆与悬架导向机构的运动是否协调。在此种布置形式中, 转向器一般布置在前钢板前支架附近, 这样使得与转向垂臂相连接的直拉杆球头点Bl与前桥

上转向节臂处直拉杆球头点B2随悬架跳动的中心O2较近, 从而

比较容易找到合适的转向器布置位置, 使得运动不协调造成的轨迹偏差GH和G'H'较小。一般来说, GH和G'H'这一偏差应控制在轮胎的弹性变形范围内。当前国内大部分7-10m客车采用发动机后置, 前开门, 前悬较长, 而长前悬客车转向器一般布置距离02较远, 这样要使GH和G'H'控制在轮胎弹性变形范围内, 转向器的选用很重要; 因前地板高度较高, 同时, 长前悬客车如采用传统的布置形式, 前直拉杆的长度较长, 在相同的前桥载荷条件下, 需增加直拉杆的

直径, 以增加拉杆稳定性。

2.2 转向垂臂采用倒置或横置

转向垂臂倒置多采用于二级踏步城市客车上。由于转向节臂球销中心A1点随悬架的摆动中心O2一般已接近于地板面, 如转向垂臂布置向下。为满足运动不协调造成的轨迹偏差在规定的范围内, 则整个转向器将超出地板面。为使整个转向器的布置不超出地板面, 而又保证整车的接近角, 转向垂臂倒置是当前国内二级踏步城市客车普遍采用的布置形式。

转向垂臂横置用于大落差前桥和空气悬架在大型超低地板城市客车上, 其简图如图3所示。由于大型超低地板城市客车的气囊较大, 在前桥工字梁上方已没有布置转向节臂的位置, 转向节臂只有布置在工字梁的下方。可是采用大落差前桥后, 工字梁和地面的间隙已较小, 因此转向节臂和工字梁的距离很小。如采用转向垂臂下置, 容易造成转向直拉杆和工字梁干涉。采用转向垂臂横置后, 转向垂臂和转向节臂基本上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运动关系, 转向直拉杆

基本上在和地面平行的平面上运动, 因此减小了和工字梁干涉的可能性。

2.3 采用中间摆臂形式

采用中间摆臂形式的转向系统主要常见于10m以上的高地板旅游客车和长途客车。此种车型前悬较长, 传统布置形式的转向系统已不能满足整车转向性能要求。国内10m以上大客车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布置形式如图4所示。

此种布置形式与传统的布置形式相比, 整个转向系统增加了前直拉杆、中间摆臂两个总成件。设计时, 应尽量使前直拉杆和后直

拉杆处于中间摆臂的同侧, 否则中间摆臂在运动时会形成一个扭矩, 使中间摆臂轴承容易损坏。

其主要优点是:

(1)由于中间摆臂的安装及布置要比转向器的布置安装简单得多, 因此和采用传统的转向系统布置形式相比, Bl点更容易布置在O2点附近, 使运动不协调造成的轨迹偏差更小。

(2)转向器布置位置较为灵活, 特别是转向器的高低位置布置的选择余地较大, 从而使得在整车总布置时, 从方向盘至转向器的传动装置的布置更为合理、方便。

其缺点是:

(1)由于转向系统增加了前直拉杆和中间摆臂, 而且中间摆臂的加工及安装精度较高, 使得整车成本有所增加, 整个转向系统的可靠性也有所降低。

(2)在整车营运初期, 由于多了一道中间传动环节, 增大了转向传动传动阻力, 从而使得整车转向时可能出现转向沉重、回正不好的现象。而在整车营运一段时间后, 各传动副之间的间隙加大, 使得转向系统的转向自由间隙较大, 调整比较困难。

2.4 采用角传动器传动布置形式

角传动器布置形式的转向系统常见于10m以上的低地板城市客车, 其简图如图5所示。

在此种布置形式中, 转向器的布置均为卧置。由于从方向盘至转向器的输入角度过大, 不可能实现用一根转向管柱将方向盘与转向器连接起来, 因此一般的方法是在中间加一角传动器来转换传动角度, 此种布置形式大多见于大型低地板城市客车。

其优点为:

(1)能有效降低地板高度。因为大型城市客车的前轴荷较大, 因

此转向器的体积也较大, 加上地板较低, 如转向器按常规布置, 则转向器将会有部分或全部在地板面以上, 造成传动困难、密封困难

及车内不美观等问题。而将转向器卧置后, 转向器的高度下降较多, 加上角传动器的体积很小, 因此基本上不影响地板面高度, 而且不

影响整车的接近角。

(2)方向盘的布置位置较为灵活。由于从方向盘传动到转向器要经过转向管柱及传动轴二次万向传动, 因此方向盘和转向器在布置位置上在整车X及Y方向上都能够有较大的距离, 给整车总布置

带来了一定的方便性。

此种布置形式的缺点是:

(1)转向器的安装较困难。由于转向器体积较大, 加上转向器布

置在前钢板前支架附近, 可用的空间较小, 为使转向器支架有足够

的强度和刚度, 转向器支架的形状一般较为复杂, 而且重量较大。

(2)整个转向系统的零部件增加, 成本也增加。

3、大客车转向系统常见问题及分析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常见故障主要有液压助力系统因油液泄

漏、渗人空气、动力转向泵失效、转向控制阀损坏和机械传动

机构损坏而引起方向回位困难、转向沉重、车辆发飘和转向噪声等故障。

3.1 方向回位困难

一般车辆都有转向自动回位的功能。液压助力的汽车, 由于液压阻尼的作用, 自动回位的功能有所减弱, 但还应保持一定的自动回位能力。如果回位时还需转向时那样施力, 就说明回位功能有故障。这种故障一般发生在转向机械部分。如转向节主销与衬套缺油而烧损; 转向横、直拉杆接头缺油而锈蚀; 方向盘与转向机连接的传动轴万向节缺油而锈蚀或不灵活以及转向机的转向轴扇齿与活塞直齿啮合太紧等都会造成这种故障。

3.2 转向沉重

装有动力转向的汽车原来转向应是很轻便的, 但在汽车行驶中却感到转向困难、沉重。其原因一般是液压转向助力系统失效或助力不足、机械传动机构损坏或调整不当所致, 如储液罐缺油或油液高度低于规定要求; 各油管接头处密封不良, 有泄漏现象; 转向液压回路中渗人了空气; 油管变形, 油路堵塞; 动力转向泵传动带张紧力不足, 传动带打滑; 动力转向泵内部磨损、泄漏严重, 使动力转

向泵输出压力达不到标准; 动力转向泵内调压阀失效, 使输出压力过低; 转向控制阀、动力液压缸内部泄漏等都会造成这种故障。转向沉重问题需要重点检查:

(1)轮胎气压是否正常, 按规定气压充气。

(2)转向液压系统各油管接头是否泄漏, 油管有无损坏、变形或裂纹。

(3)油路中是否渗入空气并检查其原因。

(4)储液罐内的油液质量和液面高度是否符合规定。

(5)动力转向泵传动带的张紧程度, 查看传动带是否打滑或有无损坏。

经过上述检查后, 可将方向盘向左、右极限位置来回转动, 如果转向轻便, 说明故障予以排除; 如果左、右转向依然沉重, 则故障可能在动力转向泵、动力液压缸或转向传动机构; 如果左、右转向助力不同, 则故障可能在转向控制阀。

下面则需要检测转向泵输出油压以确诊故障所在部位。具体操作如下: 将与规定油压相适应的压力表( 带阀门) 连接在转向泵压力输出口与转向控制阀输人油管之间。检测时, 打开压力表阀门至全开, 使发动机怠速运转, 转动方向盘至极左或极右位置, 测量转向

泵的输出油压。这时, 若油压达不到原厂规定的压力, 且在逐步关闭压力表阀门时, 油压也不升高, 说明转向泵有故障; 若油压未达到原厂规定的压力, 但在逐步关闭压力表阀门时油压升高, 可达到规定值, 说明转向泵良好, 故障出现在转向控制阀或动力液压缸; 若检测时油压正常, 则故障在转向传动机构。检查转向传动机构时, 需要转动方向盘, 查看与转向柱轴相关的元件是否转动灵活, 查看角传动器、中间摇臂、各传动杆件球头连接部位是否过紧等。经过上述检测可发现问题并予以调整或重新换装, 解决转向沉重问题。

3.3 车辆发飘或跑偏

车辆发飘是指方向盘居中时, 汽车向前行驶过程中从一侧飘向另一侧的现象。发飘的汽车行驶时, 难以保证向正前方向行驶而总向一边跑偏。车辆发飘的故障首先应检查机械部分和外部因素。汽车行驶在拱形路面的一侧时本身就有跑偏的倾向, 拱形越大跑偏就越明显, 这是外部因素。

轮胎两边气压不均匀或左右轮胎磨损差异较大, 前钢板错位( 如钢板中心螺栓) 或悬架元件损坏, 前轮定位偏差较大, 转向传动机构连接处间隙过大或连接件松动或磨损过甚等都会造成车辆发飘或跑偏。如果排除上述外部和机械因素, 车辆发飘或跑偏问题依然存在, 则可能是油液脏污导致阀芯与阀套运动受到阻滞, 也可能是转向机内转向控制阀弹簧损坏或太软, 难以克服转向器传动阻力, 使

控制阀不能及时回位, 也可能是转向控制阀阀芯偏离中间位置, 或虽然在中间位置但与阀套槽肩的缝隙大小不一致。

3.4 转向噪声

汽车转向时, 转向系统有点噪声是正常现象, 但当噪声过大或影响转向性能时, 就视为故障了。经过辨听转向噪声一般可大致判断故障所在。当出现转向柱轴接头松动、横拉杆松动或球形接头松动, 或转向器安装过松, 连接处的润滑部位没有进行必要的润滑, 或者转向泵带轮松动等故障时, 则转向时会发出咔哒声; 若动力转向泵传动带打滑, 则转向时会发出嘎嘎声, 且方向盘从一极限位置转到另一极限位置时, 噪声更大; 若液压系统中有空气, 则转向时转向泵会发出咯咯声, 此时需要找出渗人空气原因所在; 若转向泵发出嘶嘶声或尖叫声, 而液压系统无空气, 且传动带紧度正常, 则说明油路有堵塞或转向泵严重磨损甚至损坏, 应予以修复或更换; 当方向盘处于极限位置或原地慢慢转动方向盘时, 转向器发出嘶嘶声, 若这种异响严重, 则可能为转向控制阀性能不良, 应更换转向器或控制阀。

4、结束语

经过对传统及几种典型转向系统的布置形式的介绍和对大客车转向系统常见问题的分析, 能够看出不同的布置形式各有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为照顾整车总布置并更好地满足转向功能, 国内许多

客车在转向系统布置时采用以上布置形式的两种组合。设计人员除在整车方案及设计过程中仔细验算和校核外, 还应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遇到问题时能准确分析原因,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 还需要保证装配和调试人员的素质, 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 以确保转向系统的装配质量。

一.动力转向系统配套设计

1 调查汽车在超载运营时的前桥载荷( 双前桥转向时需要调查双桥载荷之和) ;

2 调查汽车厂助力方向机的规格, 根据经验, 前桥载荷p≤5500kg 时可选择d=100mm缸径助力方向机, 其它载荷能够根据 P/5500 = d2/1002进行计算, 助力方向机的缸径系列为70mm、 80mm 、

90mm、 100mm、 110mm等, 助力方向机缸径选择过小会使助力转向液压系统容易产生故障。

3 核算助力方向机流量需求。保证有足够的助力性能, 在典型路面( 非水泥路面、土路、乡村公路) 上, 汽车按实际最高载重量, 原地打方向时方向机进油压力为7~13MPa。低于7MPa能够考虑减小方向机油缸直径, 高于13MPa时应考虑加大转向器油缸直径。。

方向机最高压力限制( 安全压力) : 按典型公路重载原地转向时测试压力除以0.85, 建议不要超过15MPa, 一般建议使用12~13MPa

安全压力, 安全压力越高可靠性越差。

前桥载荷方向机型号及主要性能参数转向泵流量要求入口端所需提供的转向泵压力要求

P Qmax P1

4 确定转向泵在发动机上的安装位置及进出油口位置, 给出一个尺寸范围, 这样转向泵厂家方便设计性能更好的转向泵。

5 将转向泵安装连接尺寸、进出油口位置尺寸、方向机流量需求及安全压力提交转向泵生产厂家, 转向泵生产厂家根据提供的参数要求设计匹配的转向泵。

二.动力转向泵的配套设计

1 动力转向泵的最大压力:

考虑从转向泵的出口到方向机的进口之间的管路损失, 在选择转向泵的最大压力时, 应使转向泵的最大压力: PP= P1+△P

P1 为方向机的最大压力; △P为管路损失,一般取(0.3-0.5)MPa, 如果压力已经很高, 转向却依然沉重, 只能是加大缸径。如果压力PP <P1 , 必然会转向沉重或是打不动方向盘。

动力转向泵应有可靠的压力装置, 任何情况下, 输出压力不能高于其许可的最大工作压力。若该输出接口用来驱动其它附件, 应得到相关部门审查认可。

2 动力转向泵的控制流量 Qp:

一般取Qp≥( 1.05-1.1) Qmax.

Qmax 为方向机所需的最大流量.

3 动力转向泵的公称排量:

根据怠速时(转向泵转速一般为650-750 r/min), 方向机所需的流量, 选择转向泵的排量, 低速时( 转向泵转速一般在1200r/s以下) 转向泵输出的流量与排量之间的关系为:

Q=qt* n 其中 qt 为泵的理论排量; n 为怠速时转向泵的转速。

转向泵的排量过小, 容易出现怠速时转向沉重, 排量过大, 系统容易发热。

4对应发动机特征转速下的转向泵实际流量要求( 怠速, 最大扭矩转速, 标定转速) 。

三. 储油罐的选择:

1 储油罐容积选择: 考虑系统的供油、散热、油中杂质的沉淀等, 一般取油箱的容量:

V=( 0.15—0.2) Q1。

Q1为转向泵的最大输出流量。

2 储油罐的散热能力: 一般希望转向系统的油温控制在80℃以下。如果油温超过88℃, 液压油将很快变质: 形成碳化物, 液压油失去润滑功能, 转向泵将急剧磨损, 造成转向沉重; 析出胶状物质, 堵塞阻尼孔或卡滞控制阀, 使整个动力转向系统失效。油温过高, 还将使整个系统中的密封件加快老化, 密封不良而造成漏油。在大流量及高压力的转向系统中, 储油罐的散热已经不能保证油温在80℃以下了, 这时须附加专门的散热系统。

3 转向系统一般采用回油过滤方式, 根据系统管路工作压力、过滤

精度、流通能力选择滤油器。汽车转向系统中, 过滤精度一般取10-20μm, 压力损失小于0.1MPa。如采用进油过滤, 其铜丝网目数一般在100~180目之间。

4 液压转向泵为叶片泵时, 其自吸能力较差, 应注意液压油罐的正

确安装位置, 要求油罐出油口位置高于液压转向泵进口20mm以上, 同时管路尽可能避免转弯, 如不可避免时, 转弯角度和转弯半径应

尽可能大, 避免管路的压力损失。

5 在储油罐中, 建议设有压差信号发生器及安全阀。压差信号发生器是在过滤器堵塞时, 把信号传递到驾驶室, 提醒司机该换滤芯及

更换液压油了; 安全阀是在滤芯堵塞时, 使油从旁路流过, 从而保证行驶安全。

四.转向管路进、出油管的选择:

1 管路材料的选择: 油管能够是软管、钢管或混合式。软管又分为高压钢丝编织耐油软管、高压耐油塑料软管及低压帘线编织耐油软管; 钢管为高压无缝钢管, 材料一般为20钢或08F钢。

对于油管和选用, 无论是钢管、耐油胶管或塑料管, 都必须根据系统的工作压力进行选用。建议不采用高压钢丝编制耐油软管, 避免因温升膨胀而缩小管路内径, 最好采用高压钢管。

2 管路内径的选择:

管路内径的选择: 根据管道内的流速, 确定管道内径尺寸, 允许流速的推荐值为:

1) 液压泵吸油管道: 0.5~1.5 m/s.一般取1 m/s以下。

2) 液压系统压油管道: 3~ m/s.压力高时取大值。

3) 液压系统回油管道: 1.5~2.5 m/s。

管道内径与流量、流速的关系式为:

d=( 4Q/πv) 0.5

其中d为管道内径, Q为经过管道的流量, v为管道内液流平均流速。

管路内径经验值, 能够参照下表:

转向泵控制流量进油管路最小通径出油管路最小通径

8L/min φ8 φ5

11.5L/min φ10 φ6

15L/min φ11 φ7

16L/min φ11.2 φ7.2

20L/min φ13 φ8

以上管路内径是管路长为500mm时的经验值, 当管路每增加△

l=500mm 时, 管路内径增加△d=2mm。

配套时保证管路密封合格, 进油管漏气漏水时会使液压油变质, 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管路直径不能过小, 进油管口径过小时会引起吸空, 产生气穴现象, 出油管直径过小时会产生阻尼, 引起系统压力升高, 系统可靠性变差。

3 方向机及进出油管必须保持清洁, 不允许有铁屑、铁锈等杂质。

五.转向器机参数校核

1.转向力矩计算:

? Mr=[f×( G 13÷P) 1/2]÷3

? Mr-----在沥青或混凝土路面上的原地转向阻力矩, N.mm; ? f--------轮胎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 取0.7;

? G1-----转向轴负荷, N;

? P-------轮胎气压, MPa;

2.压力计算:

? M=[P×(S0-S1)×RF] 或P=M÷[ (S0-S1)×RF]

? P-------油泵的最大工作压力, MPa;

? M------动力转向器输出扭矩, N.m;

? S0------油缸工作面积, ㎡;

? S1------螺杆外径所占面积, ㎡ ;

? RF------扇形齿分度圆半径, m。

3.流量需求计算:

? Q=(1. 5~2)×60ntS/K

? n—汽车方向盘最大瞬时转速(转/秒), 轿车取1.5r/S, 其它车辆取1.25r/S;

? t---助力方向机丝杆螺距;

? S---助力方向机油缸实际工作面积;

? K---助力方向机效率系数(泄漏系数) 。

? 1.5~2---经验系数, 可能与制造水平有关

另外一种算法:

?理论流量为Q1, 允许泄漏量为Q2, 流量需求Q计算如下:

? Q1 =60ntS

? Q=( 1.5~2) Q1 + Q2

六.转向油品的选择:

1 在夏季, 全国均可用航空液压油; 在冬季, 长江以南仍可用航空液压油, 在长江以北, 能够使用HV-32或HV-46低温抗磨液压油; 对于8号液力传动油或8号及10号航空液压油.自动变速箱油等等, 一年四季中在全国各地均可使用, 但价格较贵。禁止型号不一致油液混用

2 加注油料时必须经过转向系统油罐上的过滤网过滤, 禁止油液不经过过滤直接加入转向系统油罐中。

3 油量加注必须在油罐标尺规定的两刻度线之间。油量加注后启动发动机3~5min, 检查补加油料至规定标尺刻度线。过多, 发动机启动后油易溢出, 既造成浪费又破坏车容; 过少, 易造成转向叶片泵烧蚀。

七.注意事项:

1.转向泵布置时要考虑泵体内不能有存留空气, 必要时采取排气措施。

转向系统排空气, 一般在转向泵的出油口处排空气即可, 具体方法是在发动机不转动时, 拧松出油接头, 待有油漏出来后再拧紧, 这时起动发动机, 左右扳动方向盘, 空气便全部被排到储油罐中, 经过呼吸器排到空气中

2.转向泵和方向机的进出油口应用专用的液压接头, 配套时注意接

头通道面积, 应达到管路最小管径面积要求

3.转向泵接头尽量采用O型密封圈密封形式, 接头在连接时不允许涂密封胶。接头密封形式和转向泵进、出油口的密封形式相匹配, 角度密封的选择O型圈密封形式, 端面密封的转向泵接头采用复

合密封垫圈+铜螺母的密封形式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3 表1-2良好路面上常用轮胎滚动阻力系数

u a max + e e C D ——空 气 阻 力 系 数 , 取 C D =0.9; 一 般 中 重 型 货 车 可 取 0.8~1.0; 轻 型 货 车 或 大 客 车 0.6~0.8;中小型客车 0.4~0.6;轿车 0.3~0.5;赛车 0.2~0.4。 A ——迎风面积, m 2 ,取前轮距 B 1 ×总高 H , A =2.465 ? 3.53 m 2 u a max ——该载货汽车的最高车速, u a max =90km /h 。 将各值带入式 1-1 得: 也可以利用比功率的统计值来确定发动机的功率值: 比功率 = 1000P max m a = fg C D A 3.600ηT 76.14m a ηT u a max 3 (1-2) 求得比功率为 6.311kw 。 因此,通过比功率计算得,该汽车选用发动机的功率 kw 参考日本五十铃、德国奔驰等同类型车型,同时由于该载货汽车要求的最高车速相对较高,因此应 使其比功率相对较大,所选发动机功率应不小于 195.61KW ,初步选择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 200 kW ;发 动机最大功率时的转速 n p ,初取 n p =2200r/min 。 1.1.2 发动机最大转矩及其转速的确定 当发动机最大功率和其相应转速确定后,可用下式确定发动机的最大扭矩。 (1-3) 式中 T e max ——发动机最大转矩,N.m ; α ——转矩适应性系数, α = T e max T p T p ——最大功率时的转矩,N.m ; α 的大小标志着当行驶阻力增加时,发动机外特性曲线自动增加转矩的能力, α 可参考同类发动机数值 选取,初取 α =1.05; P max ——发动机最大功率,kW ; n p ——最大功率时的转速,r/min 。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货车)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程名称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6406110 学号 200604061345 姓名刘大慧 指导教师王文竹

目录 1 汽车的总体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1汽车总体设计的特点- - - - - - - - - - - - - - - - - - - - - 1 1.2汽车总体设计的一般顺序- - - - - - - - - - - - - - - - -- - - 1 1.3布置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4轴数的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5 驱动形式的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2 载货汽车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1汽车质量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1.1汽车载荷质量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1.2整车整备质量的预估-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1.3汽车总质量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1.4汽车轴数和驱动形式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5 2.1.5汽车的轴荷分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2汽车主要尺寸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2.1汽车轴距L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2.2汽车的前后轮距B1和B2- - - - - - - - - - - - - - - - - - - - - 6 2.2.3汽车前悬Lf和后悬LR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6 2.2.4汽车的外廓尺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3汽车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2.3.1汽车动力性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7 2.3.2汽车燃油经济性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7 2.3.3汽车通过性性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8 2.3.4汽车制动性参数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8 3载货汽车主要部件的选择和布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3.1发动机的选择与布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3.1.1发动机型式的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3.1.2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的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9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模板

序号: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汽车动力性计算 班级: 姓名: 学号: 序号: 指导教师: 目录 二.计算步骤 (4) 三.心得体会 (21) 四.参考资料 (21)

一.题目要求 1、 要求: 1) 根据书上所给的发动机使用外特性曲线拟合公式,绘制功率外特性和转矩外特性曲线; 2) 绘制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3) 绘制汽车等速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率图,画在一张图上(横坐标),格式见图1。 车速u a /(km/h) 负荷(率)U /(%) 图1 等速行驶时各挡发动机负荷(率) 4) 绘制动力特性图; 5) 绘制加速度曲线和加速度倒数曲线; 6) 绘制加速时间曲线,包括原地起步连续换挡加速时间和最高档和次高档加速时间(加速区间(初速度和 末速度)按照国家标准GB/T 12543-2009规定选取,并且在说明书中具体说明选取; 7) 列表表示最高挡和次高挡在20整数倍车速的参数值,格式见表1(注意:要将无意义的部分删除,比如 最高车速只有105km/h ,则120 km/h 对应的状况无意义,需要删除)。 8) 对动力性进行总体评价。

轻型货车的有关数据: i 0=5.94,ηT =0.88 发动机的最低转速m in n =600r/min ,最高转速m ax n =4000r/min 滚动阻力系数 f=0.013; 主减速器传动比 i=5.65 变速器传动比 i (数据见下表) 质心至前轴距离(满载) a=1.947m 质心高 g h =0.9m 二.计算步骤 1 由发动机使用外特性曲线拟合公式,绘制功率外特性和转矩外特性曲 线; 通过发动机使用外特性曲线拟合公式: 2 3 4 19.313295.27165.4440.874 3.84451000 100010001000tq n n n n T =-+?-?+?-??????? ? ? ??? ?? ?? 功率: 9550 n Ttq Pe ?= 得程序: n=600:4000; T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45*(n/1000).^4; %求转矩 Pe=Ttq.*n/9550; %求功率 plot(n,Pe) hold on plot(n,Ttq) xlabel('n(r/min)'),ylabel('Pe(Kw)') title('\itPe-n 和Ttq-n') gtext('Pe');gtext('Ttq'); 注:m in n =600r/min ,m ax n =4000r/min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XX大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轿车转向系设计 学院:X X 学号:XXXXXXXX 姓名:XXX 指导老师:XXX 日期:201X年XX月XX日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轿车转向系设计 内容: 1.零件图1张 2.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原始资料: 1.整车性能参数 驱动形式4 2前轮 轴距2471mm 轮距前/后1429/1422mm 整备质量1060kg 空载时前轴分配负荷60% 最高车速180km/h 最大爬坡度35% 制动距离(初速30km/h) 5.6m 最小转向直径11m 最大功率/转速74/5800kW/rpm 最大转矩/转速150/4000N·m/rpm 2.对转向系的基本要求 1)汽车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顺时转向中心旋转; 2)操纵轻便,作用于转向盘上的转向力小于200N; 3)转向系的角传动比在15~20之间,正效率在60%以上,逆效率在50%以上;4)转向灵敏; 5)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中应有间隙调整机构; 6)转向系应有能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

目录 序言 (4) 第一节转向系方案的选择 (4) 一、转向盘 (4) 二、转向轴 (5) 三、转向器 (6) 四、转向梯形 (6) 第二节齿轮齿条转向器的基本设计 (7) 一、齿轮齿条转向器的结构选择 (7) 二、齿轮齿条转向器的布置形式 (9) 三、设计目标参数及对应转向轮偏角计算 (9) 四、转向器参数选取与计算 (10) 五、齿轮轴结构设计 (12) 六、转向器材料 (13) 第三节齿轮齿条转向器数据校核 (13) 一、齿条强度校核 (13) 二、小齿轮强度校核 (15) 三、齿轮轴的强度校核 (18) 第四节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 (21) 一、转向梯形机构尺寸的初步确定 (21) 二、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横拉杆上断开点的确定 (24) 三、转向传动机构结构元件 (24) 第五节参考文献 (25)

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问题分析模板

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 问题分析

上世纪80年代初期, 国内大部分客车都是在货车底盘上加装车身而来。由于货车底盘的前悬较短而且发动机前置, 造成车内空间利用率不高, 车内噪声较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国高速公路也在飞速发展, 人们对出行及旅行的舒适性、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交通密度的增加和车速的提高对客车的转向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车转向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客车的驾驶稳定性、安全性和操纵灵活性。下面简要介绍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布置及常见问题的分析。 1、客车动力转向系统的设计要点 1.1 客车动力转向的设计要求 (1)转向轮转角和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转角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动力转向系统失灵时, 仍能用机械系统操纵车轮转向。 (3)减轻驾驶员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 同时还应有路感, 并随转向阻力的增加而增大。 (4)方向盘应能平稳回位, 保证汽车的直线行驶能力。 (5)转向系统应能在车辆转弯时灵活平稳地将扭力传到前轮。 (6)不允许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动造成方向盘回跳或方向失控。

1.2 动力转向器的选择 动力转向系统由于具有转向操纵灵活、轻便, 能吸收路面对前轮产生的冲击, 设计时转向器结构形式的选择也灵活多样等优点, 因此, 已在各国的汽车制造中普遍采用。中国大客车一般采用的是整体式-液压动力转向器, 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液压式动力转向以液体的压力作动力来完成转向加力。其特点是油液工作压力可达6-10MPa, 甚至更高, 因此结构紧凑, 动力缸尺寸小、重量轻; 因油液具有不可压缩性, 故灵敏度高; 油液的阻尼作用能够用来吸收路面冲击; 动力装置无需润滑。其缺点是结构复杂, 对加工精度和密封要求高等。动力转向器型号的选择须根据前桥负荷、整车的布置等因素来综合考虑。转向器选择的合适与否对整个转向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转向器及中间过渡臂的布置 转向器及中间过度臂的合理布置对于整车的行驶稳定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种转向器对其安装都有要求, 在满足转向器安装要求的情况下, 应根据整车的前转向桥和前悬挂的特点, 保证转向拉杆和前悬挂的运动干涉在允许的范围内。这需要作运动校核图, 以确保不影响整车行驶稳定性的运动干涉。另外, 需根据前轮允许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汇本说明书

海南大学 《汽车理论》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汽车动力性计算 学号:20140507310069 姓名:郭东东 年级:2014级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系别:汽车系 专业:车辆工程 指导教师:张建珍 完成日期:2017年6月1日

目录 1. 题目要求 (1) 1.1. 题目要求 (3) 1.2. 车型参数 (4) 2. 计算步骤 (5) 2.1. 绘制功率外特性和转矩外特性曲线 (5) 2.2. 绘制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7) 2.3. 绘制动力特性图 (11) 2.4. 绘制加速度曲线和加速度倒数曲线 (14) 2.5. 绘制加速时间曲线 (21) 2.5.1. 二挡原地起步连续换挡加速时间曲线 (22) 2.5.2. 最高档和次高档超车加速时间 (26) 3. 结论分析 (32) 3.1. 汽车的最高车速u amax (32) 3.2. 汽车的加速时间t (32) 3.3. 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i max (33) 4. 心得体会 (33) 参考资料34

1.题目要求 1.1.题目要求 (1)根据书上所给的发动机使用外特性曲线拟合公式,绘制功率外特性和转矩外特性曲线; (2)绘制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3)绘制动力特性图; (4)绘制加速度时间曲线和加速度倒数曲线; (5)绘制加速时间曲线,包括原地起步连续换挡加速时间和最高档和次高档加速时间、加速区间(初速度和末速度)按照国家标准 GB/T12543-2009规定选取,并在说明书中具体说明选取; (6)对动力性进行总体评价。

1.2.车型参数 汽车发动机使用外特性-n曲线的拟合公式为 式中,T q为发动机转矩(N·m);n为发动机转速(r/min)。 发动机的最低转速n min=600r/min,最高转速n max=4000r/min 装载质量2000kg 整车装备质量1800kg 总质量3880kg 车轮半径0.367m 传动系机械效率ηT=0.84 滚动阻力系数f=0.016 空气阻力系数×迎风面积C D A=2.77m2 主减速器传动比i0=5.97 飞轮转动惯量I f=0.218kg·m2 二前轮转动惯量I W1=1.798kg·m2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 第一组:总布置 总布置各组可用AutoCAD绘制总布置图,各组分图层布置相应总成或规定部分,最终汇总成总布置图。总体组协调各总成的布置。 任务1: 第一、二周:总体参数测绘 ●通过测绘和试验方式得到轮距离、轴距、轮距、前后悬、外廓尺寸、整备质量、总质量、 轴荷分配、最小转弯直径、通过性参数等相关参数。 ●结合各部分布置方案,绘制原车总布置图。 ●周五9.16提交总布置图。 第三、四周:总体性能参数计算 ●根据总体参数,计算通过性参数、平顺性参数、制动性参数、动力性参数等。 ●结合各总成的改进方案,绘制改进后的总布置图。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报告 ●周五9.30提交设计说明书和总布置图。 任务2: 第一、二周:驾驶舱布置测绘 ●测绘得到座椅、方向盘、制动踏板、油门踏板、驻车制动、仪表或控制开关的布置位置, 对人机进行评价。 ●周五9.16提交驾驶舱布置图。 第三、四周:驾驶舱布置改进 ●根据测绘和分析结果,按照人机和安全性要求对驾驶舱布置进行改进。 ●绘制改进后的驾驶舱布置图。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报告 ●周五9.30提交设计说明书和驾驶舱布置图。 任务3:车身布置 第一、二周:车身布置测绘 ●与车身组一同完成车架、车身上各附件、各总成安装装置等零部件的测绘 ●完成车身总布置图 ●周五9.16提交驾驶舱布置图。 第三、四周:车身布置改进 ●结合车身结构分析结果,完成对车身布置的修改 ●和悬架组合作完成后悬架修改,完成修改后车架的设计 ●绘制改进后的车身布置图 ●周五9.23中期检查过程报告 ●周五9.30提交设计说明书和车身布置图。 任务4: 第一、二周:底盘布置 ●与悬架组合作,测绘前后悬架结构形式,主观评价其性能,完成悬架布置图。

汽车转向系统常见故障及原因

汽车转向系统常见故障及原因 汽车转向系统常见的故障及原因有: 故障一、转向时有异响 转向时有异响一般是机械部分,例如主销与衬套损伤、立柱止推轴承损坏等造成。检查时可以左、右打方向,观察响声的部位进行拆检。 故障二、转向机漏油 转向机向外漏油不外乎是几个位置:转向机上盖、侧端盖和转向轴拐臂联接处。这三个部位都有密封圈,更换新的油封和密封圈就可解决。如果其它部位漏油就很可能是转向机壳体沙眼或裂痕。细小的裂痕和沙眼可以用乐泰290高渗透性密封胶来堵漏。 故障三、方向回位较困难 一般车辆都有转向自动回位的功能。液压助力的汽车,由于液压阻尼的作用,自动回位的功能有所减弱,但还应保持一定的自动回位的能力。如果回位时,也要象转向时那样施力,就说明回位功能有故障。这种故障一般都发生在转向机械部分。例如转向节主销与衬套缺油而烧损、转向横、直拉杆接头缺油而锈蚀、方向盘与转向机联接的操纵轴万向节缺油或别劲以及转向机的转向轴扇齿与活塞直齿啮合太紧等等,都会造成这种故障。 故障四、助力泵漏油 如果从助力泵后端盖漏油,显然是后端盖密封圈破损,这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实际中还有一种难于发现的故障,这就是转向油罐里的油不断减少(总需要补充),而发动机油底内的机油却不断增多或者表面上看起来发动机丝毫不烧机油。放出部分油底机油观察没有什么

异常现象,也嗅不出什么其它的异味,这种情况显然是助力泵驱动轴端的油封漏油所至。助力泵低压油腔的液压油由油封漏至发动机正时齿轮室,流人油底。液压油与机油混合无法分辩。 故障五、转向沉重 一般来讲引起方向重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1)转向机故障 通过检查如果发现是转向机助力油压较低时,说明方向重的原因在转向机。此时应请专业厂家来进行修理。一般来讲转向机故障大部分是由于活塞、缸筒拉伤、或是活塞上密封圈损坏造成活塞两腔相通,使助力压力不能有效地建立。此外,活塞圆周面上的各种密封圈、转向螺杆上的密封圈破损,也会造成高压卸荷,而使助力压力降底。 (2)助力泵故障 通过试验判断助力泵的泵压达不到标准值时,显然方向沉重与此有关。首先应检查流量控制阀与阀座的啮合面、安全阀钢球是否封闭不严。如果是流量阀或安全阀泄漏,可通过研磨的方法修复。其次再检查安全阀的弹簧是否失效。这点可通过在弹簧后面加垫片的方法检查,如果在弹簧后面增加一垫片后,最大泵压有明显增加,说明弹簧失效。 如果这两个部位都无问题,则应拆卸解体助力泵,观察叶片泵的腔壁是否磨损和拉伤。因腔壁拉伤会使高、低压腔相通,从而造成压力建立不起来。一般拉伤的原因都是油脏所至。如果方向突然沉重,则应检查是否是泵轴断裂所致。 (3)缺油,系统有空气。如果助力系统缺油,造成系统内有空气,此时不仅转向沉重,而且在转向时还有噪音。此时按加油与放气的程序进行排气即可。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二五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二五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交通运输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要求:本次计算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计算两种车型(大型车、小型车)。先通过手工计算并绘图(选取5-8个特征点),然后计算机编程实现并绘图,并打印计算说明书和程序。答辩时应交上查阅资料,计算草稿,设计说明书。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1.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分析计算 通过查阅收集有关资料,计算分析给定型号汽车的动力性能及燃油经济性,并绘出该车型的发动机外特性曲线,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百公里油耗曲线等。根据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分析该车型发动机参数和底盘性能参数匹配是否合理,并提出修改意见。 2.汽车平均技术速度的分析计算 通过计算给定型号汽车在假设给定路面上行驶的平均技术速度来分析该车型在实际运行中的应用。 3.参数 有的车型参数不完整,请查阅相关资料或用经验公式计算选取,并经手动计算分析后修正获得。 4.说明书 全班统一设计格式(封面、目录、版式。具体参照毕业设计说明书格式—见校园网); 说明书内容包括:任务书、目录、各车型参数分析、计算、图表、结论、设计体会等。 一、车型参数 车型二:黄河JN1181载货汽车 一、发动机X6130附表一) Nmax=(相应转速2100r/min) Mmax=(相应转速1300r/min) 二、整车参数: 1.尺寸参数:全长L=7920mm,全宽B=2500mm,全高H=2910mm, 轴距L1=4300mm,前轮距B1=1972mm,后轮距B2=1824mm.

2.重量参数 变速箱传动比i1=,i2=,i3=,i4=,i5=1,i倒=。主减速器比io=。车轮:。 三、使用数据: 滚动阻力系数f=; 道路阻力系数:强度计算用Φ=1 性能计算用Φ= 空气阻力系数:K=; 迎风面积:A=宽X高; 最大速度:Vmax=80km/h; 最大爬坡度:25%; 传动系效率:η= 车型五:BJ122轻型载货汽车 一、发动机475Q(附表一) Nmax=66马力(相应转速4500r/min) Mmax=(相应转速3000r/min) 二、整车参数: 1.尺寸参数:全长L=4425mm,全宽B=1695mm,全高H=1795mm,轴距L1=2400mm,前轮距B1=1440mm,后轮距B2=1260mm. 2.重量参数(附表二) 3.性能参数: 变速箱传动比i1=,i2=,i3=,i4=1,i倒=。主减速器比io=。车轮:175R12子午线轻卡轮胎,滚动半径261mm。 三、使用数据: 滚动阻力系数f=(v<50km/h);f=[1+(v-50)](v>50km/h); 道路阻力系数:强度计算用Φ=1;性能计算用Φ=;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钢板弹簧(DOC)

汽车设计——钢板弹簧课程设计 专业:车辆工程 教师:R老师 姓名:XXXXXX 学号:200XYYYY 2012 年7 月3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题目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完成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我们应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次训练,并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1、课程设计的目的是: (1)进一步熟悉汽车设计理论教学内容; (2)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训练我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题目: 设计载货汽车的纵置钢板弹簧 (1) 纵置钢板弹簧的已知参数 序号弹簧满载载荷静挠度伸直长度U型螺栓中心距有效长度 1 19800N 9.4cm 118cm 6cm 112cm 材料选用60Si2MnA ,弹性模量取E=2.1×105MPa 3、课程设计的任务: (1)由已知参数确定汽车悬架的其他主要参数; (2)计算悬架总成中主要零件的参数; (3)绘制悬架总成装配图。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 根据所学的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以及金属力学性能等课程,完成下述涉及内容: 1.学习汽车悬架设计的基本内容 2.选择、确定汽车悬架的主要参数 3.确定汽车悬架的结构 4.计算悬架总成中主要零件的参数 5.撰写设计说明书 6.绘制悬架总成装配图、零部件图共计1张A0。 设计要求: 1. 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是存档文件,是设计的理论计算依据。说明书的格式如下: (1)统一稿纸,正规书写; (2) 竖订横写,每页右侧画一竖线,留出25mm空白,在此空白内标出该页中所计算的主要数据; (3) 附图要清晰注上必要的符号和文字说明,不得潦草; 2. 说明书的内容及计算说明项目 (1)封面;(2)目录;(3)原始数据及资料;(4)对设计课题的分析;(5)汽车纵置钢板弹簧简图;(6)设计计算;(7)设计小结(设计特点及补充说明,鉴别比较分析,个人体会等);(8)参考文献。 3. 设计图纸 1)装配总图、零件图一张(0#);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西安交通大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载货汽车汽车动力总成匹配与总体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名称: 指导老师: 日期:2104/12/1

题目: 设计一辆用于长途运输固体物料,载重质量20t 的重型货运汽车。 整车尺寸:11980mm×2465mm×3530mm 轴数:4;驱动型式:8×4;轴距:1950mm+4550mm+1350mm 额定载质量:20000kg 整备质量:11000kg 公路最高行驶速度:90km/h 最大爬坡度:大于30% 设计任务: 1) 查阅相关资料,根据题目特点,进行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 驱动桥、车轮匹配和选型; 2) 进行汽车动力性、经济性估算,实现整车的优化匹配; 3) 绘制车辆总体布置说明图; 4) 编写设计说明书。 本说明书将从整车主要目标参数的初步确定、传动系各总成的选型、整车性能计算、发动机与传动系部件的确定四部分来介绍本课程设计的设计过程。

1.整车主要目标参数的初步确定 1.1发动机的选择 1.1.1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及转速的确定 汽车的动力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设计要求该载货汽车的最高车速是90km/h ,那么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应该大于等于以该车速行驶时的行驶阻力功率之和,即: )76140 3600( 1 3 max max max a D a a T e u A C u f g m P ?+??≥ η (1-1) 式中 max e P ——发动机最大功率,kW ; T η——传动系效率(包括变速器、传动轴万向节、主减速器的传动效率),参考传动部件传动效 率计算得:95%95%98%96%84.9%T η=???=,各传动部件的传动效率见表1-1; 表1-1传动系统各部件的传动效率 a m ——汽车总质量,a m =31 000kg (整备质量11 000kg,载重20 000kg ); g ——重力加速度,g =9.81m /s 2 ; f ——滚动阻力系数,由试验测得,在车速不大于100km/h 的情况下可认为是常数。轮胎结构、 充气压力对滚动阻力系数有较大影响,良好路面上常用轮胎滚动阻力系数见表1-2。取0.012f =。 表1-2良好路面上常用轮胎滚动阻力系数 D C ——空气阻力系数,取D C =0.9;一般中重型货车可取0.8~1.0;轻型货车或大客车0.6~0.8;

转向系统设计计算书

密级:版本/更改状态:第一版/0 编号: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文件 CC6460K/KY 转向系统设计计算书 编制: 审核: 审定: 批准: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二OO四年四月十五日

目录 1 系统概述????????????????????????????????????????????????????????????????????????????????????????????????????????????????1 2 转向系统设计依据的整车参数计设计要求????????????????????????????????????????????????????????2 3 转向系统设计过程????????????????????????????????????????????????????????????????????????????????????????????????2 3.1 最小转弯半径计算?????????????????????????????????????????????????????????????????????????????????????????2 3.2 转向系的角传动比计算?????????????????????????????????????????????????????????????????????????????????3 3.3 转向系的力传动比计算?????????????????????????????????????????????????????????????????????????????????3 3. 4 转向系的内外轮转角?????????????????????????????????????????????????????????????????????????????????????4 3. 5 液压系统的匹配计算?????????????????????????????????????????????????????????????????????????????????????5 3.5.1 转向油泵流量的计算??????????????????????????????????????????????????????????????????????????5 3.5.2 转向油泵压力的变化??????????????????????????????????????????????????????????????????????????6 4 结论说明????????????????????????????????????????????????????????????????????????????????????????????????????????????????7 5 参考文献????????????????????????????????????????????????????????????????????????????????????????????????????????????????8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二五

交通运输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要求:本次计算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计算两种车型(大型车、小型车)。先通过手工计算并绘图(选取5-8个特征点),然后计算机编程实现并绘图,并打印计算说明书和程序。答辩时应交上查阅资料,计算草稿,设计说明书。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1.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分析计算 通过查阅收集有关资料,计算分析给定型号汽车的动力性能及燃油经济性,并绘出该车型的发动机外特性曲线,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百公里油耗曲线等。根据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分析该车型发动机参数和底盘性能参数匹配是否合理,并提出修改意见。 2.汽车平均技术速度的分析计算 通过计算给定型号汽车在假设给定路面上行驶的平均技术速度来分析该车型在实际运行中的应用。 3.参数 有的车型参数不完整,请查阅相关资料或用经验公式计算选取,并经手动计算分析后修正获得。 4.说明书 全班统一设计格式(封面、目录、版式。具体参照毕业设计说明书格式—见校园网); 说明书内容包括:任务书、目录、各车型参数分析、计算、图表、结论、设计体会等。 一、车型参数 车型二:黄河JN1181载货汽车 一、发动机X6130附表一) Nmax=154.5kw(相应转速2100r/min) Mmax=784N.m(相应转速1300r/min) 二、整车参数: 1.尺寸参数:全长L=7920mm,全宽B=2500mm,全高H=2910mm, 轴距L1=4300mm,前轮距B1=1972mm,后轮距B2=1824mm.

2.重量参数 变速箱传动比i1=7.034,i2=4.594,i3=2.638,i4=1.554,i5=1,i倒=5.968。主减速器比io=5.196。车轮:11.00-20。 三、使用数据: 滚动阻力系数f=0.03; 道路阻力系数:强度计算用Φ=1 性能计算用Φ=0.8 空气阻力系数:K=0.8; 迎风面积:A=0.78X宽X高; 最大速度:Vmax=80km/h; 最大爬坡度:25%; 传动系效率:η=0.9 车型五:BJ122轻型载货汽车 一、发动机475Q(附表一) Nmax=66马力(相应转速4500r/min) Mmax=11Kg.m(相应转速3000r/min) 二、整车参数: 1.尺寸参数:全长L=4425mm,全宽B=1695mm,全高H=1795mm,轴距L1=2400mm,前轮距B1=1440mm,后轮距B2=1260mm. 2.重量参数(附表二) 3.性能参数: 变速箱传动比i1=5.03,i2=2.73,i3=1.60,i4=1,i倒=5.46。主减速器比io=4.625。车轮:175R12子午线轻卡轮胎,滚动半径261mm。 三、使用数据:

汽车设计课设驱动桥设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BJ130驱动桥部分设计验算与校核 姓名: 学号: 专业名称:车辆工程 指导教师: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二、总体结构设计 (2) 三、主减速器部分设计 (2) 1、主减速器齿轮计算载荷的确定 (2) 2、锥齿轮主要参数选择 (4) 3、主减速器强度计算 (5) 四、差速器部分设计 (6) 1、差速器主参数选择 (6) 2、差速器齿轮强度计算 (7) 五、半轴部分设计 (8) 1、半轴计算转矩Tφ及杆部直径 (8) 2、受最大牵引力时强度计算 (9) 3、制动时强度计算 (9) 4、半轴花键计算 (9) 六、驱动桥壳设计 (10) 1、桥壳的静弯曲应力计算 (10) 2、在不平路面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桥壳强度计算 (11) 3、汽车以最大牵引力行驶时的桥壳强度计算 (11) 4、汽车紧急制动时的桥壳强度计算 (12)

5、汽车受最大侧向力时的桥壳强度计算 (12) 七、参考书目 (14) 八、课程设计感想 (15)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1、题目 《BJ130驱动桥部分设计验算与校核》 2、设计内容及要求 (1)主减速器部分包括:主减速器齿轮的受载情况;锥齿轮主要参数选择;主减速器强度计算;齿轮的弯曲强度、接触强度计算。 (2)差速器:齿轮的主要参数;差速器齿轮强度的校核;行星齿轮齿数和半轴齿轮齿数的确定。 (3)半轴部分强度计算:当受最大牵引力时的强度;制动时强度计算。 (4)驱动桥强度计算:①桥壳的静弯曲应力 ②不平路载下的桥壳强度 ③最大牵引力时的桥壳强度 ④紧急制动时的桥壳强度 ⑤最大侧向力时的桥壳强度 3、主要技术参数 轴距L=2800mm 轴荷分配:满载时前后轴载1340/2735(kg) 发动机最大功率:80ps n:3800-4000n/min 发动机最大转矩17.5kg﹒m n:2200-2500n/min 传动比:i1=7.00; i0=5.833 轮毂总成和制动器总成的总重:g k=274kg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

江苏大学 《汽车工程学Ⅱ》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汽车动力性、经济性与制动性研究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20xx年x月x日

目录 《汽车工程学Ⅱ》课程设计任务书 (3) 一、目的和任务 (3) 二、内容和要求 (3) 三、参数 (4) 第一章汽车动力性能计算 (5) 一、汽车发动机外特性计算 (5) 二、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6) 三、动力特性图 (11) 第二章汽车燃油经济性计算 (16) 一、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 (16) 第三章汽车制动性计算 (19) 一、制动效能评定 (19) 二、制动方向稳定性分析 (22) 小结 (23) 参考文献 (24)

《汽车工程学Ⅱ》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和任务 《汽车工程学I》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计算机程序设计、汽车工程学理论进行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能的计算与分析方法,掌握确定这些性能参数的依据,各性能评价指标的意义及其数值范围。 二、内容和要求 1.要求(含工作量要求) 1)计算部分应包括原始数据、公式来源及符号说明。 2)符号应尽可能的与《汽车工程学》教材相一致,统一采用国际或工程单位, 对同一车型的计算,单位应统一; 3)计算数据要列入表格; 4)作图比例应恰当; 5)作业应整洁、字迹清晰,计算结果准确,曲线光滑,粗细均匀;图上文字按 制图标准; 6)按期完成。 2. 内容 1)编写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能计算程序; 2)计算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动力因素、加速度、爬坡度、等速百公里油 耗、附着系数利用率等参数; 3)作出发动机外特性及使用外特性、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 爬坡图、直接档等速百分里油耗、理想、实际制动力分配曲线、附着系数 利用率曲线 结合实例分析动力性和经济性、制动效能与制动稳定性的关系。 3.进度安排(学时)

转向系统设计计算匹配

1 转向系统的功能 1.1 驾驶者通过方向盘控制转向轮绕主销的转角而实现控制汽车运动方向。 对方向盘的输入有两种方式:对方向盘的角度输入和对方向盘的力输入。装有动力转向系统的汽车低速行驶时,操作方向盘的力很轻,却要产生很大的方向盘 转角输入,汽车的运动方向纯粹是由转向系统各杆件的几何关系所确定。这时, 基本上是角输入。而在高速行驶时,可能出现方向盘转角很小,汽车上仍作用有 一定的侧向惯性力,这时,主要是通过力输入来操纵汽车。 1.2 将整车及轮胎的运动、受力状况反馈给驾驶者。这种反馈,通常称为路感。 驾驶者可以通过手—---感知方向盘的震动及运转情况、眼睛—---观察汽车运动、 身体—---承受到的惯性、耳朵—---听到轮胎在地面滚动的声音来感觉、检测汽车 的运动状态,但最重要的的信息来自方向盘反馈给驾驶者的路感,因此良好的路 感是优良的操稳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反馈分为力反馈和角反馈 从转向系统的功能可以得知:人、车通过转向系统组成了人车闭环系统,是驾驶者对汽车操纵控制的一个关键系统。 2 转向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转向系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驶时,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转向系的基本要求如下: 2.1 汽车转弯时,全部车轮应绕瞬时回转中心(瞬心)旋转,任何车轮不应有侧滑。 不满足这项要求会加剧轮胎磨损,并降低汽车的操作稳定性。实际上,没有哪 一款汽车能完全满足这项要求,只能对转向梯形杆系进行优化,一般在常用转向 角内(内轮15°~25°范围)使转向内外轮运动关系逼近上述要求。 2.2 良好的回正性能 汽车转向动作完成后,在驾驶者松开方向盘的条件下,转向轮能自动返回到直线行驶位置,并稳定行驶。转向轮的回正力矩的大小主要由悬架系统所决定的前 轮定位参数确定,一般来说,影响汽车回正的因素有:轮胎侧偏特性、主销内倾 角、主销后倾角、前轮外倾、转向节上下球节的摩擦损失、转向节臂长、转向系 统的逆效率等。 2.3汽车在任何行驶状态下,转向轮不得产生自振,方向盘没有摆动。 2.4 转向机构与悬架机构的运动不协调所造成的运动干涉应尽可能小,由于运动干涉使转向轮产生的摆动应最小。 汽车转弯行驶时,作用在汽车质心处的离心力的作用,内轮载荷减小,外轮载荷增加,使悬架上的载荷发生相应变化。若转向桥采用非独立悬架、钢板弹簧机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报告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 题目: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研究姓名:XXX ______________ 班级:09 交通A1 _____________ 学号:09481XXX _________ 指导教师:XXX 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11.12.20 _________

目录 1、任务书 (3) 1.1 参数表 (3) 1.2 任务列表 (4) 2、汽车动力性能计算 (5) 2.1 汽车发动机外特性计算 (5) 2.2 汽车驱动力计算 (6) 2.3 汽车驱动力-阻力平衡图.................................................... (7) 2.4汽车行驶加速度............................................................. ..8 2.5汽车的动力特性曲线......................................................... .9 2.6.汽车的功率平衡............................................................ (10) 3.汽车的经济性能计算 3.1汽车的百公里油耗曲线 (11) 4 ?设计小结 (12)

1、任务书 姓名:XXX ______ 学号:094813XXX 班级:09交通A1姓名:XXX ______ 学号:094813XXX _______ 班级:09交通A1 朗逸1.6L自动 _________ 汽车参数如下: 1.1参数表 表1汽车动力性参数表 表2汽车燃油经济性拟合系数表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前言 (1) 1 汽车离合器的整体描述 (2) 1.1 离合器的概述 (2) 1.1.1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 (2) 1.1.2 离合器的功用和分类 (2) 1.1.3 离合器的设计要求 (2) 1.2 摩擦离合器的组成 (3) 1.3 从动盘的选择 (4) 1.4 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 (4) 1.5 膜片弹簧支承形式的选择 (5) 1.6 压盘的驱动形式 (6) 1.7 离合器的通风散热 (6) 2 离合器的主要参数的选择 (7) 2.1 后备系数β (7) 2.2 单位压力p0 (7) 2.3 摩擦系数f、摩擦面数Z和离合器间隙Δt (8) 2.4 摩擦片的尺寸计算及校核 (9) 2.4.1 摩擦片外径D、内径d和厚度b (9) 2.4.2 摩擦片平均摩擦半径p p (10) 2.4.3 离合器的静摩擦力矩p p (10) 2.4.4 摩擦片的校核 (10) 3 离合器主要零件的设计 (12) 3.1 从动盘的设计 (12) 3.1.1 从动片的设计 (12) 3.1.2 从动盘毂的设计 (12) 3.1.3 摩擦片的设计 (13) 3.1.4 波形片的设计 (14)

3.2 离合器盖的总成 (14) 3.2.1 离合器盖的设计 (14) 3.2.2 压盘的设计 (14) 3.2.3 传动片的选择 (16) 3.2.4 支承环 (16) 3.2 分离轴承的总成 (16) 4 膜片弹簧的设计 (17) 4.1 拉式膜片弹簧的结构特点 (17) 4.2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的选择 (17) 4.3 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 (18) 4.4 膜片弹簧的强度计算 (19) 4.5 膜片弹簧的材料及制造工艺 (21) 5 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23) 5.1 扭转减振器的概述 (23) 5.2 扭转减振器的参数选择 (23) 5.2.1 扭转减振器的主要参数 (23) 5.2.2 扭转减振器参数的具体选择 (23) 5.3 减振弹簧的设计 (24) 5.3.1 减振弹簧的分布半径 (25) 5.3.2 单个减振弹簧的工作压力 (25) 5.3.3 减振弹簧的尺寸设计 (25) 6 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 (27) 6.1 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要求 (27) 6.2 离合器操纵机构形式的选择 (27) 6.3 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计算 (28) 6.3.1 操纵力传动比的计算 (28) 6.3.2 操纵机构踏板行程的计算 (28) 6.3.3 操纵力的计算及校核 (29) 6.3.4 分离离合器所做的功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