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中外历史整合的教学方式

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中外历史整合的教学方式
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中外历史整合的教学方式

中外历史的整合是指将传统历史课程中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大专题内容加以整合,形成一种囊括中外历史的、新型的历史学习内容体系。在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根据综合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提出了中外历史整合的设计主张,即“在贯穿中国社会发展基本过程的同时,把国际社会的发展历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因此,如何加强中外历史的整合,也就成为该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拟就中外历史整合的必要性、内容设计及学习指导等问题作初步的探讨,请教大家。一、中外历史整合的必要性长期以来,我国初中阶段历史课程的开设,一般是在七、八年级先学习中国历史的内容,在九年级开设世界历史的内容。这样设计,尽管可以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内容分别有一个相对系统的了解,但不足之处在于,学生难以看到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之间的密切关系,不利于学生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整体性的认识。而采取中外历史整合的设计形式,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课程设计所存在的问题,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理由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尤其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缺少了中国历史,难以看清世界历史的全貌。毛泽东曾指出:“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还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人之前。所以,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中国科学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1]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地指出:

尘莫及的水平。”[2]因此,在世界历史的学习中,缺少了中国历史,难以看到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及其为世界作出的贡献。缺少中国历史的世界历史,不是真正的世界历史。另一方面,单独学习中国历史,只从中国自身的发展考察历史,不利于正确了解世界发展与中国发展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在工业社会来临之后,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整体世界的制约。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都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时,如果缺乏必要的国际背景知识,必然会影响学生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学习“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学生不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历史,就难以理解中国在近代世界落伍的原因;学习“五四运动”,学生不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就难以理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也就难以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学习抗日战争的历史,学生不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背景,就难以理解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也就难以理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历史原因。缺少国际背景的中国历史,同样不是中国历史的本来面目。总之,将初中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两大主题,仍然是受历史专业知识体系影响下的一种知识分类方式,并不一定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因为从人脑的认知方式来看,大脑的认知总是从整体到部分,以整体的背景来把握部分的意义。而将中外历史加以整合,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背景下加以呈现,符合学生对人类历史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客观、真实、全面地认识中国从先进到落后再到重新崛起的历史进程,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世界历史由分散到整体发展的全过程。二、基于中外历史整合的教科书内容设计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课程文本,如何进行中外历史合编,是历史与社会课程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关于中外历史的整合问题,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整合思路。整个历史与社会课程内容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前提下,采用文明史的框架,将人类社会分为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四个阶段。关于史前文明,教材把人类的史前时代合在一起写,不分中外,既因为当时的世界还没有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文明,也避免了讲述原始社会特征时的许多重复。关于农业文明阶段,教材采用了以中国文明为主轴来勾勒世界文明史框架的编

排。考虑到由于中外文明史联系不够密切,中国文明又在世界文明史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客观事实,笔者建议教材设计可做如下处理:以中国文明史为主,外国文明史为辅;外国文明史的内容可以独立呈现,亦可与中国文明史结合,突出文明交往的内容。关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阶段,教材是从全球文明出发谈文明史的演变过程的。这种中外历史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整合的编写方式,符合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态势,也符合当代史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这种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用一种综合的、宏观的眼光重新审视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这一阶段的内容设计,笔者建议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文明的框架中进行呈现。其中有三条线索:一是文明经历了由分散到整体(由区域到全球)的历程;二是文明还经历了由低到高的发展(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时代文明等)的历程;三是中国经历了从先进到落后再到重新崛起的历史发展进程。[3] 教学中除了在教科书内容框架上做到中外历史整合,在设计具体的学习内容时,也需要注意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中外历史的内容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整合设计。三、中外历史整合的学习指导除了构建中外历史整合的内容体系外,还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才能确保学生获得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视野。在中外历史整合的问题上,笔者建议具体进行以下的学习指导。

1.指导学生认识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要指导学生认识国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以四大发明为例,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它们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伟大技术成果,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组织学生学习“四大发明”这一历史内容时,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些发明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介绍上,还要运用相关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它们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最强大的推动力。”[4]四大发明在欧洲文明产生以前陆续传入西方,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4]。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认识世界文明对中国文明的影响。中国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吸纳世界上的优秀文明成果。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为例。佛教虽然产生于古代印度,但是从汉代传入中国以后,逐渐与中国文化相交融,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唐朝时期,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其中在我国流行最广的禅宗,就是最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而发源于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的天台宗,则对日本、韩国的佛教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那时我们的祖先们,对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极强的把握,决不轻易动摇他们的自信力;同时对于别系的文化抱有恢廓的胸襟与精严的抉择,决不轻易地崇拜或轻易地唾弃。”[5]

2.指导学生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学习近代以来,世界联系日益加强,中国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而且越到当代,联系越密切。因此,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学习的最佳方式,就是将中国置于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学习,注意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互动关系。以鸦片战争为例。要让学生知道,在鸦片战争前夕,当清王朝仍然以“天朝大国”的地位自居的时候,在地球的另一边,以英国为首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阔的市场和原料,在本国无法满足其需求,必然要向亚非拉等一些地区进行扩张。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它那种商品的低廉价格,便是用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仇恨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都在灭亡的恐怖下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所有民族都在自己那里施行所谓的文明制度,即变为资产者。简言之,它按照自己的形象来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新世界。”

[6]中国也不例外。当许多落后地区已经瓜分殆尽,打开中国的大门就成为列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但是,当中国的闭关政策使列强们无法通过正当的贸易渠道打开中国国门的时候,先

是由英国的一些不法商人通过走私鸦片来获得不义之财,进而又通过坚船利炮最终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可见,学生不清楚国际背景,就无法理解近代中国在世界发展进程中落伍的原因,也无法理解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历史背景。而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学习,则可以让学生以全球的眼光来审视中国近现代历史,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在近代所遭受的苦难以及曲折的革命和发展历程,从而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3.指导学生进行中外历史的比较学习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于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他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 发表时间:2013-07-08T16:37:21.26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9月总第147期供稿作者:吴晓刚 [导读] 美,能丰富生活,怡悦性情,启发思想。美育,能使人的视野更加开阔,品格更加高尚,灵魂更加纯洁,精神更加振奋。 吴晓刚山东省寿光市上口镇教育管理办公室262732 当今学术发展的特点是学科间相互渗透,综合化、整体化趋势加强。历史是一门综合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知识渗透性非常强,具有极其完整的、宽阔的历史美学价值。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历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美育知识,加强历史与其他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利用能调动学生情感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感悟、体会美的目的,扩展历史的美学欣赏价值。 一、历史包含了丰富的美育知识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有史以来人类为了进步与和平,致力于生产、科技的发展,致力于正义斗争邪恶的震撼天地的创造;从传说中的仓颉创造原始文字起到中国最早的硬笔书法——甲骨文的出现,直到今天风格迥异、多姿多彩的书法荟萃,每一种文字的出现与演变,无不展示着一幅幅生动的美丽的历史图画;而每一个民族的幼年都是在传说和歌唱中度过的,一个美丽的故事和一篇最古的诗歌,常常是一个民族最早的历史,如:《荷马史诗》反映的是上古时期希腊人的历史,史称“荷马时代”。一个民族的最早历史又往往搀和着许多英雄传说、神话和爱情故事;而原始的舞蹈往往是以艺术的形式再现那个时代的生产和生活,戏剧又是原始舞蹈演变出来的一种艺术。小说、诗词、民歌、戏曲、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建筑、丝绸艺术、陶瓷艺术等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所展现的历史艺术美;那些影响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事件所展现的震撼人心的美;秦始皇的创造艺术、汉高祖的领导艺术、魏武帝的谋略艺术、唐太宗的用人艺术、宋太祖的统治艺术、元太祖的军事艺术、明太祖的制胜艺术、康熙帝的治国艺术等在每一个历史进程中,曾起过主导作用,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过伟大贡献的伟大历史人物所呈现出的思想与行为的美;促进人类进化孕育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美;产生工具由简易的木棒、石器到玲珑剔透的玉器、铜器,坚硬的铁器,直到气势壮观的微妙无比的大机器,古代美术作品中那种表现力量和劳动光荣的强健人体美,像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这样规模宏大的劳动场面,原始人的音乐、舞蹈、戏剧等,都无不显示出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的劳动美;人类社会进步呈现出的崇高与悲壮美,如巴黎公社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事业而浴血奋斗,就具有无比壮丽的美。 二、历史学科具有立体的美学价值 美,能丰富生活,怡悦性情,启发思想。美育,能使人的视野更加开阔,品格更加高尚,灵魂更加纯洁,精神更加振奋。 历史学科具有综合性特点,与文学、建筑、音乐、美术、书法、数学、心理学、环境学、人口学、政治等学科间的内在联系较强,其美育内容是丰润与意味深长的。 首先,历史教材中的文学故事,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神话故事,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历史知识的文学故事性可以说是历史美学欣赏的重点;歌谣、诗词等,既概括了理性历史,又在激情的抒发中洋溢着美学特质;课本中讲述的历史上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如绘画、雕刻、雕塑、书法、建筑、音乐、舞蹈等都包含了大量的有关美学的历史材料,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情感。 其次,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是密切相关的,历史课本中阐明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如人类文明大都发祥于水源丰富、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的大河流域,这里有着古代劳动人民生息、繁衍的良好自然环境,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以至于恶化;也可通过对文物古迹的建筑材料、风格特点、结构设计、风光景色的分析,看出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这样既可树立学生爱护自然的意识,又可培养其具有科学的审美情趣;另外,人类为改善自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科技发明,其艺术加工的经过和结果就是人们审美情趣的体现;也可通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得到美的体味。 历史美育能使学生领略自然美、崇尚心灵美、欣赏艺术美,发出美的咏叹。 三、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能调动学生情感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感悟——体会美的目的,注意与边缘学科的渗透,使历史的美学欣赏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教学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美的教学语言、美的板书设计、电教美育等是进行历史美育的重要手段。 首先,美的教学语言具有科学性。历史知识是史论结合的科学的历史知识,是客观存在和建立在客观存在基础上的人们对过去事物的认识,在教学中就要用真实的语言,依据历史材料(文字、数据等)作逻辑性的表达,对历史知识做科学推断,不能华而不实,这就要注意历史学科与相关学科,如数学、地理、生物、哲学之间的联系。 其次,板书设计要具备一定的美术性。板书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应具有艺术美,能给学生以美的教育、美的享受。板书形式可分为图示式、结构式、线索式、辐射式、表解式等。 独特而美丽的字迹,优美的板书造型,鲜明的色彩,外加生动的语言,情景交融,使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总之,在当今世界文化大潮之中,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审美观,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力。这有助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予以智慧的启迪,使学生成为思想求真、情操求善、道德求美的人。

大学美育论文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论 文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古典美学特征 姓名:XXX

浅谈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古典美学特征 姓名:XXX 摘要中国古代园林风景如画,别具风格,历史悠久,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宗旨,是东方园林的典范,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古代园林在造园时,注重以整体为美,以期达到和谐统一的审美情趣。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古典美学在古代园林中得到了完美的演绎和阐释。 关键词中国古代园林古典美学审美情趣以和为美 中国古典美学自先秦到清末,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人们的生产力低下,人民几乎是靠天吃饭,使得人们对自然、对天地都有一种敬畏的精神。这也就促使古典美学风格的形成。其间儒家、道家、释家、禅宗美学等都有各自不同的美学思想及学派,他们共同构成了风格独特的中国古典美学。 中国古典美学以宇宙整体和谐为基础,以整体为美,以整体的和谐为美。在以和为美的思想影响下,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出发,中国古代伟大的园林艺术家创造了别具一格的东方古典园林。同时,中国古典美学相比西方美学,更加注重意境的美感。道家美学认为道是浑然虚无的,它是一个包罗万象、生息变化的整体。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也是美学产生的根源。受道家的影响,古典美学兼重虚实相生,追求若有若无的那种飘渺之美。 据典籍记载,最早的园林始于商周的囿,秦汉的苑,明清时达到创作的高峰。总的来说,看过这些园林的图片,我们会发现这些园林的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但是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达到了中国美学中的“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这一点和西方的园林有极大的区别,对比之下,中国古代园林做到了源于自然,师法自然,回到自然的和谐统一。 如果有仔细观察,我们会很容易的发现,每一个园林都有一个名字。他们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的 比较研究 丽水市莲都区梅山中学钭君丽 摘要:当前,在初中阶段开设《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在高中阶段开设《历史》、《地理》、《政治》分科课程,这些不同阶段的课程在内容上有着承接性和共性,但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对比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上的异同,希望通过改进初中历史教学,来加强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衔接性。 关键词: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衔接科学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初中阶段开设《历史与社会》,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设置历史、地理、政治等分科课程。本文根据浙江省中学教材使用情况及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认识,就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下称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下称高中历史课标)在课程目标设置方面的差异与衔接进行尝试性的比较分析,以便更好的把握课标,使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更好的为高中历史学习做铺垫. 一、课程目标设置上具有承接性与发展性 1.从总目标来看,具有完全相同的培养人才的方向,但在个体发展任务上具有差异。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标的总目标 高中历史课标的总目标 “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

大学美育教学内容

大学美育

《大学美育》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授课对象为大学各专业本科生,课程属性为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大学本科各专业必修课。 讲授美育和美学理论知识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环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1、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是要培养做人的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美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完美的人格,它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和重要地位。 2、了解教育的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 1、高校美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基本任务,是要培养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根本任务,是要塑造完美的人格: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高校美育的实施,①教学活动(设置美育和文学艺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开掘和发挥所有课程的美育因素);②课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举办美育方面的讲座演出、展览、参观、比赛等等);③校园环境的美化和文明校园建设等。 2、掌握美育的任务,了解美育的实施。 第二章美是什么 1、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代表性观点:美是理念,美是主观观念,美是事物的属性,美是关系,美是生活。以上观点对于认识美的本质的意义及局限性。

历史与社会: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历史与社会: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一、什么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现在使用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二、什么是课程三维目标? 课程三维目标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 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 空间感知——学生应通过运用地图等工具学会描述区域特征,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解决区域存在问题,形成空间视角,增进地理环境理解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成为对环境有强烈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历史意识——学生在学习历史之后能做历史性的思考,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更为整体地思考和有意义地理解历史。历史教学最突出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增强“历史意识”,也就是形成历史理解、历史认同和历史评价。 综合思维——是基于综合学科的“综合思维”的素养,凸出体现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关注事物联系,体现综合价值。包括“古今综合”、“时空综合”、“中外综合”等。 社会实践——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应用;历史信息的提取和应用;社会信息的提取和应用。包括“图表实用”、“史料论证”、“社会活动”等等。 综合文科教改要从关键问题入手 在新课标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承担着比以往更重的教学责任,其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各任课教师教学方法与效果差异巨大,因此很多时候学科素养教育也成了一句空话。通过关键问题切入,我们找到了一条切实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案。 教学难点与关键问题“从群众中来” 在各类教学观摩中,我发现,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差异非常大。以“新航路开辟”这一内容为例,单一的知识性传授型课堂效果较差,而综合性学习式教学方法效果较好。这一差异并不能简单地归结到教师素养问题。有关“新航路开辟”原因的剖析,涉及到历史、地理、经济发展、人文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它既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同时又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简言之,这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教学难题。 目前综合文科担负着前所未有的重任,相关课程目标指出,“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至9年级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这既涉及综合文科课程的学科本质,又涉及具有普适性的公民人文素养教育,需要兼顾知识、能力与方法。 在我看来,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就是指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教学目标而必须解决的、不可回避或逾越的最基本、最紧要的教学问题。这类问题往往居于学科核心地位,是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也是容易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或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历史与社会认知体系的问题。如,帮助学生建构时空概念的教学问题,培养学生

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发表时间:2016-05-05T15:43:25.06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7期作者:杨辉[导读]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第三初级中学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第三初级中学537819 摘要: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素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挖掘美学因素,渗透审美教育,有利于初中生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这对学生审美观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品德美行为美艺术美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要求把学习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的目标提出来,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突破,特别是在美育教育目标等方面突破了以往单纯的政治教育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逐步了解国情,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一、挖掘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的品德美 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辉煌壮丽的爱国主义史诗。从苏武牧羊到文姬归汉,从大禹治水到西门豹治邺,呈现出一批批灿若星辰的人物。他们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在历史上起着典范的作用,成为了多少代人修身立德的楷模。比如大禹治水,公而忘私,离家在外十三载,三过家门而不入;霍去病的“匈奴未灭,无以为家”;岳飞的“光复失地,还我河山”;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掷地有声的誓词及其壮丽人生,无不让学生为之动情。“黄河百战穿山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愿将此身报国家,何须生入玉门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等,皆是其良好道德的具体体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林觉民在《与妻书》中,痛陈清王朝的黑暗与腐朽,最后以身许国,慷慨赴死,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千古绝唱,戊戌变法中的谭嗣同,心甘情愿为改革维新献血以唤醒国人,其候刑时,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为千百万中国人所铭刻。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等豪言壮语产生了美的境界,使美得到升华。这些典型的历史事例是我们进行美育教育的绝佳素材,它能激励学生不断地去追求与探究。用史实对学生进行道德美感的教育,能使他们心灵得到净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既有血染沙场的英雄,又有不屈不挠的杰出人物。汉代司马迁,因遭腐刑而作《史记》,屈原遭受流放乃著《离骚》,文王被囚羑里而演《周易》等,给我们提供了历史人物光辉的道德美事例。学生从中能感受到一种悲壮的道德美。这种历史上悲壮的道德美,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人物,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养成坚毅而果敢的性格。 二、挖掘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的行为美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于王朝的更迭与外敌的入侵,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他们都以自己个人的行为方式,表现着对祖国的赤诚和热爱,如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人夏明翰,面对屠刀,视死如归,慷慨赋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从中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不朽的信念!参加广州起义,最后被敌人逮捕的革命夫妇周文雍和陈铁军,在生与死的紧要关头,毅然选择了刑场,用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声来做自己人生中最庄重、最壮烈的婚礼,这种行为是何等的可歌可泣。我们在历史课教学中应不断挖掘这些英雄行为的典型实例,激励新一代的少年。正是这些历史人物的美好行为,塑造了无数个光辉的历史形象。综上所论,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完美人性的塑造,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一代新人,从而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的凝聚力,这也是素质教育赋予的教学任务。三、挖掘历史教学中文化的艺术美 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从教学内容的每章每节中找到美的结合点,如文学的艺术美等,以唤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众所周知,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盛唐时期的“诗仙”李白,热情讴歌祖国壮丽河山,想象丰富、手法夸张、语言生动。“诗圣”杜甫因其能准确生动地刻画了当时社会,被称为“史诗”。唐代诗歌句子整齐,结构匀称,讲求押韵,注重格律,适合歌咏,感情表达充沛而强烈,文字优美简练而含蓄,能给学生很好的感染、陶冶和引导,有助于进行中学历史教学的美育教育。另外,还有明代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也有着美育教育作用。除此之外古代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作品,也是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材料。还有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成为了中华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让学生认识、体会我国悠久而灿烂的古代文化,另一方面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及其美的创造能力,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标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历史》.1~9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

大学美育

《大学美育》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授课对象为大学各专业本科生,课程属性为公共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得 本课程为大学本科各专业必修课. 讲授美育与美学理论知识就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得基础环节。开设本课程得目得,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得基本原理,以及美育得意义、任务与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得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得审美理想与审美情趣,发展对美得事物得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与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得自觉性。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培养全面发展得一代新人 1、教育得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就是要培养做人得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得人。 美育得根本问题就是要培养完美得人格,它就是人得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与重要地位。 2、了解教育得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得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得学科 1、高校美育得首要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得审美观.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正确得审美理想,健康得审美情趣,提高对美得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与创造力。根本任务,就是要塑造完美得人格:以美引善,提高学生得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得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得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与谐得发展。 高校美育得实施,①教学活动(设置美育与文学艺术教育方面得课程,开掘与发挥所有课程得美育因素);②课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举办美育方面得讲座演出、展览、参观、比赛等等);③校园环境得美化与文明校园建设等. 2、掌握美育得任务,了解美育得实施。 第二章美就是什么 1、美学史上关于美得本质问题得代表性观点:美就是理念,美就是主观观念,美就是事物得属性,美就是关系,美就是生活。以上观点对于认识美得本质得意义及局限性。 美得本质在于人得本质力量得对象化,在于人得本质力量得肯定与确证。所谓人得本质力量得对象化,人得本质力量得肯定与确证,就是指人在一定得社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牛学文 一、修订思路 (一)遵照十七大以来中央的重要文件精神充实、调整有关内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反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懂得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二)把《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与《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合二为一,汇集它们各自的优点,重新提供呈现内容标准的框架;保持两个“标准”共同秉持的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共同确认的综合课程的基本意义,进一步体现本课程作为综合课的独特价值。 2001年版两个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各有特点。原课标一的课程内容基本上是结构性的安排,原课标二的则基本上是历时性的安排,都有可取之处,应汇集它们各自的优点,求同存异,重新建构课程内容的框架,进一步体现本课程作为综合课的独特价值。 (三)明确历史与地理学科知识是支撑本课程内容目标的基础,确认历史与地理教育的特有价值是构成本课程目标体系的主体。 在初中课程体系中,选用《历史与社会》课程,不开设历史和地理分科课程。就是说,用历史与社会替代分科的历史和地理课程,所以,要明确历史与地理教育是建构本课程的学科基础。具体说,就是用基本观点统领、统筹需要“共同记忆”的相关历史知识;用“因地制宜”的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题,统领、统筹相关地理知识。 (四)建立同初中思想品德课横向互补关系,同高中“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的纵向衔接关系。特别要解决与思想品德课内容目标有较多雷同或重复的现象,以及史地方面的知识不够对称(地理知识更为欠缺)的问题。 (五)基于试教经验,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地阐述课程“实施建议”,重点是教学和评价建议。 二、关于“前言”部分的修订 (一)课程性质。 关于课程性质的描述,一是从总体上进一步明确本课程的含义:“《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与原课标1相比,增加了“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的表述,使本课程的含义更加具体、明确;二是从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三个维度阐述了课程性质,使表述紧扣“性质”的含义。与原课标相比,使本课程的特点更加简洁、明了。若是再加上“开放性”,就更加完善了。 (二)课程基本理念。 关于课程基本理念的描述,一是突出了课程的综合价值,指出“本课程的综 1指的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下同),因为浙江全省使用的都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所以本文以此为参照对象。

大学美育教学计划

《大学美育》教学计划 一、本课程的目的。 讲授美育和美学理论知识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环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1、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是要培养做人的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美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完美的人格,它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和重要地位。 2、了解教育的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 1、高校美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基本任务,是要培养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根本任务,是要塑造完美的人格:以美引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总之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高校美育的实施,①教学活动(设置美育和文学艺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开掘和发挥所有课程的美育因素);②课外活动(组织文艺社团,举办美育方面的讲座演出、展览、参观、比赛等等);③校园环境的美化和文明校园建设等。 2、掌握美育的任务,了解美育的实施。 第二章美是什么 1、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代表性观点:美是理念,美是主观观念,美是事物的属性,美是关系,美是生活。以上观点对于认识美的本质的意义及局限性。 美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所谓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特性以及具体表现这一特性的人的创造才能、智慧、勇敢、思想、情感等本质力量,通过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劳动,还包括社会斗争、科学实验、艺术活动等等),在人类的实践对象(自然和社会)、人类创造的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上体现出来。 美是由一定的内容和相应的形式构成的。美以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现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形象性和感染性是美的显著特征。 美根源于实践之中。美最初是从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美和真、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社会实践。 2、了解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 理解美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宜人的感性形式显现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中外历史整合的教学方式

中外历史的整合是指将传统历史课程中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大专题内容加以整合,形成一种囊括中外历史的、新型的历史学习内容体系。在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根据综合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提出了中外历史整合的设计主张,即“在贯穿中国社会发展基本过程的同时,把国际社会的发展历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因此,如何加强中外历史的整合,也就成为该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拟就中外历史整合的必要性、内容设计及学习指导等问题作初步的探讨,请教大家。一、中外历史整合的必要性长期以来,我国初中阶段历史课程的开设,一般是在七、八年级先学习中国历史的内容,在九年级开设世界历史的内容。这样设计,尽管可以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内容分别有一个相对系统的了解,但不足之处在于,学生难以看到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之间的密切关系,不利于学生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整体性的认识。而采取中外历史整合的设计形式,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课程设计所存在的问题,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理由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尤其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缺少了中国历史,难以看清世界历史的全貌。毛泽东曾指出:“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还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人之前。所以,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中国科学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1]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地指出: 尘莫及的水平。”[2]因此,在世界历史的学习中,缺少了中国历史,难以看到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及其为世界作出的贡献。缺少中国历史的世界历史,不是真正的世界历史。另一方面,单独学习中国历史,只从中国自身的发展考察历史,不利于正确了解世界发展与中国发展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在工业社会来临之后,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整体世界的制约。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都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时,如果缺乏必要的国际背景知识,必然会影响学生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学习“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学生不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历史,就难以理解中国在近代世界落伍的原因;学习“五四运动”,学生不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就难以理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也就难以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学习抗日战争的历史,学生不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背景,就难以理解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也就难以理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历史原因。缺少国际背景的中国历史,同样不是中国历史的本来面目。总之,将初中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两大主题,仍然是受历史专业知识体系影响下的一种知识分类方式,并不一定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因为从人脑的认知方式来看,大脑的认知总是从整体到部分,以整体的背景来把握部分的意义。而将中外历史加以整合,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背景下加以呈现,符合学生对人类历史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客观、真实、全面地认识中国从先进到落后再到重新崛起的历史进程,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世界历史由分散到整体发展的全过程。二、基于中外历史整合的教科书内容设计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课程文本,如何进行中外历史合编,是历史与社会课程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关于中外历史的整合问题,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整合思路。整个历史与社会课程内容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前提下,采用文明史的框架,将人类社会分为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四个阶段。关于史前文明,教材把人类的史前时代合在一起写,不分中外,既因为当时的世界还没有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文明,也避免了讲述原始社会特征时的许多重复。关于农业文明阶段,教材采用了以中国文明为主轴来勾勒世界文明史框架的编

大学美育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美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University Aesthetic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学时:54 学分:1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学院航服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人文素质教育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第一章要求了解美育教育的根本任务,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了解大学生审美活动的特征;以及大学生和美育的关系。 2、第二章要求了解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以及美根源于社会实践,劳动创造了美。了解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色彩、形状、声音;掌握形式美的法则。 3、第三章要求了解自然美与社会美的本质和特征。了解风光美的三种类型和风光美的构成;掌握风光美的主要风格。掌握人的美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社会生活美、社会环境美的构成。 4、第四章要求艺术美和科技美之间的区别。了解科学技术与审美文化的关系,以及科学美、技术美的本质特征。 5、第五章要求掌握审美的四种基本范畴,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6、第六章要求了解艺术的分类和社会功能。 7、第七章要求掌握文学艺术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以及它的虚构问题是什么。 8、第八章要求了解文学艺术的典型问题。 9、第九章要求了解形象思维的定义,掌握它的特点以及一些潜思维与灵感的关系。 10、第十章要求掌握文学艺术的构成的细节,了解它的结构与情节。 11、第十一章要求了解文学艺术的风格、流派与思潮。

历史课堂教学的美育过程

历史课堂教学的美育过程历史科目以其丰富的内蕴充满了无穷无尽的美。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就历史学科而言,笔者认为,这“深藏的奥秘”就是指历史教学的美。 教师若能将这些美充分的挖掘出来,因势利导,必定会使教学双方都感到饶有趣味,从而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课堂教学的美贯穿始终,下面,就课堂教学的几个环节加以阐述。 一、历史课的开讲。 开讲是很重要的,应充分重视。如能设计巧妙合理,富有美感,就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可以说,一个精心设计的,富有美感的开讲就是一把打开新课大门的钥匙。下面重点论述两类极富美感的形式。 1、引趣式 a 、如讲《古代希腊》时,可用“地下迷宫”或“木马计”故事开讲,就可以迅速激发学生对古希腊历史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在教师的指引下,款款步入古希腊古老而辉煌的圣殿。 b 、成语引趣。如讲“春秋五霸”时,可以用成语“二桃杀三士”来开头,把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引到新课上来。 C 、影视引趣。如讲古埃及时可引用一段电影《埃及艳后》,精

美的画面,宏大的场面,自然会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d 、设问引趣。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富有启发且能造成悬念的问题,在开讲时娓娓道来,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比如有位老师在讲新航路的开辟时,结合图片,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同学们在学世界地理时,接触到许多地名,如‘好望角’、‘太平洋’、‘西印度群岛’、‘麦哲伦海峡’等,那么你是否知道这些地名的来历?我们很多同学都知道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他本人知道吗?为什么新大陆被定名为美洲呢?”由此,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2、情境式开讲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与认识能力密切相关。当人处于良性情绪下思维便会敏捷,可以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因此,在开讲时,努力创造一个美好的氛围,以使学生的心理迅速进入兴奋状态,在教学法中,可常用如下一些方法创设情境。 a 、语言创设情境。教师充满激情的朗诵,可以深深地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 b 、用音乐创设“情境”。即选择相关的乐曲,以配合教材,再现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如讲“一二.九”运动时可用产生于那个时代并唱遍全国的战歌《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开始,把学生带入到那风雨如晦的年代,投身于如火如荼的斗争中,收到良好效果。 C 、采用电教短片,图片创设“情境”。 二、板书。

论大学美育的功能、困境及对策

论大学美育的功能、困境及对策 近年来,大学美育在课程内容、改革发展以及功能等领域成就显著。而与此同时,大学美育所存在的诸多不足以及面临的种种问题依然亟待解决,因此,应辩证的了解和认识大学美育在高校发展中的功能与意义、所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大学美育的对策探究与理论探讨,来进一步科学推进和发展完善我国新时期的大学美育。 标签:大学美育素质教育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由此可见,美育与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大学美育是一种以德育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它不同于传统的文化教育,是一种主要通过对学生心理的疏导贯通,以及精神上的陶冶和启发为方式和目标,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是实施美育,美育是在高等教育中使素质教育的成果更加完美光亮的一种教育形式载体。 一、大学美育的功能与意义 在大学中开设美学课程,使学生接受美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化素质,还能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美育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培养新型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大责任,是高等教育内容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学课程体系内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我们应充分认识美育在高等教育中所具有的功能与意义。 1.大学美育能升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在实施大学美育的过程中,它能为学生提供纯净的思想环境,有利于学生在认识和发现“美”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分辨能力和道德情操,并对学生在一定领域里的认知能力和视线维度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不仅如此,在提高精神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同时,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学生在接受大学美育的过程中,自身的某些探索能力和梳理能力得以较好地发展提高,在日常的学习研究中能够获取更多更优质的知识储备,并可以很好地对一些自然社会规律进行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的素养,丰富新一代人才的道德审美诉求。 2.大学美育能滋养净化学生的心灵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大学美育对于协调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灵净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接近单纯而富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慰藉,其心灵的符号也可以在漫无边际中找到共鸣,就像是寻觅到了可以让人吸收了便可以获得力量的阳光,心灵得以在愉悦的状态下得到强化,能在很大程度上滋养和净化学生的心灵。接受美育对学生的审美情怀也有着独特的熏陶作用。通过学习美育,学生得以获取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或者说,他们的眼界因此多了些宽阔

校本课程活动记录表

教学时间2011.8.30 教学内容 文明礼仪 常识 指导教师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讲解礼仪重要性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2.学生发表看法 3.总结

教学时间2011. 教学内容 文明礼仪 常识 指导教师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 礼仪的范畴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 2.礼仪原则 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三是适度的原则,四是真诚的原则。 3.课堂总结

教学时间2011. 教学内容个人礼仪指导教师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2.学生发表观点,讨论应该如何做。 3.卫生方面 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 4.课堂小结

教学时间2011. 教学内容个人礼仪指导教师李晓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仪表 2.服饰方面 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雅俗。 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 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3.学生发表观点,讨论应该如何做。 4.课堂小结

历史与社会新修订课程标准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新修订)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并存。这对每个人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充分体现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努力吸收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质,已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力求遵循唯物史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顺应当代社会发展, 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把握生活时空、 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 人文性。本课程的探究对象是人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它以历史、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 法为支撑,从学生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出发,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变革,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崇高 美好的理想。 综合性。本课程注重史地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在统筹相关学科知识、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具有综合观察事物的眼界、掌握综合运用知识的方法、获得综合认识问题的能力。 实践性。本课程强调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 究、合作的参与过程,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基本理念 1.贴近社会生活,促进自主发展。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方面,重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实际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 念。 2.提倡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本课程在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注重帮助学生更为理性、更有智慧地认识人类的历史和生活的环境,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继承和弘扬人 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3.关注事物联系,体现综合价值。本课程的综合性来自相关内容的联系。包括生活主题与史地知识的联系;历史与地理学科概念的联系;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区域历史的纵向联 系;区域之间的横向联系;重大事件的因果联系;史地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 4.坚持唯物史观,揭示发展规律。本课程把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看待,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 今天的社会,使学生纵向了解人类社会的进程,横向了解社会生活的内容,通过这种学习,认识历史与社 会发展的规律,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打下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以历史和地理为基础,整合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力求综合范围适当、建构形式合理。 从公民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基于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以人类文明的演进特别是中华 文明的发展为主线,以当代社会的发展为主题,整合“历史”与“地理”两个相互关联的学科领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整体规划内容目标的设置与实施,这是本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依据这一设计思路,本课程的内容目标分设三个主题。 主题一:生活的时空。以时间和空间为框架,帮助学生从生活的区域、生活的变化两个视角观察和感 受生活的意义,同时获得有关地理、历史探究的专门技能和综合能力。 主题二: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以人类社会的变迁为框架,认识人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和生态文明的传承。 主题三:发展的选择。以进入20世纪后中国和世界发展道路的选择为框架,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为主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