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笔记

新闻学概论笔记
新闻学概论笔记

新闻学概论

1世界各国新闻主导理论:社会责任论论(20c40),自由主义报刊理论2新闻活动的渠道a亲身传播:言语,文字,体态语言,信号传播

b大众传播: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

C群体传播

3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新鲜。

4新闻的本源;事实是第一性,新闻是第二性。(变动产生新闻)

5新闻要素:新闻主角 ;发生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弄清事实要点,抓住新闻重点)

6新闻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

7信息的特点:共享性或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多角度性,相对性。

8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出发点不同:受众的需要;宣传者的需要。

归宿点不同: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理解,接受,支持它。

传播方式不同:不重复;重复

传播要求不同: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定性准确,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9新闻与舆论

A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开讨论中形成;公开表达以实施干预。)

公共性(体现在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

急迫性(近在眼前,迫切需要结决的问题。)

广泛性(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现的广泛性)

评价性(是意见,不是一般的客观陈述)

B舆论的社会功能:1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决策过程,执行过程,结果;执行人物)2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3舆论虽然是公众集中意志倾向表达,但由于公众认识水平等身条件的限制外在客观条件的制约,这种集中立场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舆论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作用是正负双向存在高低之分,好坏之别。衡量舆论质量的标准是舆论作用于社会实践的后果,包括直接与间接,长期与短期结果。

10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1反应并代表舆论(公众论坛,公众代言人,舆论的载体,舆论主体。2引发舆论3引导舆论(通过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人们眼中的现实是媒介有意或无意的营造出来的媒介现实,是媒体拟态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11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口头新闻;信号媒介;书信新闻,印刷媒介。

12新媒体特点:及时,海量,互动,个人化,融合。

13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关系并存

1.突出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新媒体在保持自己传播的时效性的同时,可以依靠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来提升自己的品牌以及可信度,从而与传统媒体互动融合。

2.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网络新媒体的出现,特别是Web2.0的出现,让受众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能成为参与者。传统媒体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这种互动性

3.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发布途径的多样性。二者只有全方面的合作才能给大众以及时、严谨的新闻报道。可以体现为,先由新媒体对信息进行即时传播,如微博、博客等,然后经传统媒体的整理和证实,再在电视、报纸、各大网站等进行正规报道,这样既保证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也确保了新闻的真实严谨性。

14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1、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世界各国新闻体制差异很大,都是从各国国情出发,由它们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也受文化传统影响。

2、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新闻事业随生产力水平发展而发展,生产力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新闻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大小。、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报纸、广播、电视同时存在,同时发展,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无法互相取代。

4、读者的需要促使报纸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群不断扩大,读者的信息需求也越来越多样。这促进了报纸的多样化发展。不断适应读者需要,这是报纸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条规律。

5、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决定新闻体裁的多样化——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体裁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由模仿到独立的发展过程。

6、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

15. 新闻媒介所有制:私营媒介;公营媒介;国营媒介

16. 报纸分类:办报方针 政治性报纸,商业性报纸,政企合一型。 报

纸内容 综合型/专业性 西方 严肃的高级报纸/大众化的通俗报纸。阶级属性 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报纸。发行范围 全国性/地方性

报纸。出版时间 日报(上午)/晚报(下午)/周报(包括周二,周三报)17.了解报纸的新闻文体。

18. 新闻媒介的共性:首先同属上层建筑,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

力。但它仅仅是舆论机构,没有立法,司法,行政那样的强制性和指挥权。其次;真实地,及时地反映世界新近变动的大众传播工

具。最后,与生俱来的公共性。公共利益至上是新闻媒体的第一诉求。

19. 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20. 中国新闻媒体的基本性质: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

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21. 中国新闻媒体的基本特点

22.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沟通情况,提供信息;进行宣传,整合社

会;实施舆论监督;传播知识,提供舆论;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23. 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

新闻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

新闻媒介联结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

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了思考能力。

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诱发了个人的无限欲望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污染了社会空气。

24如何避免新闻负效应的产生。

25 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

26 大众传媒与政治

政府对大众媒介利用主要包括:发布政治消息,宣传政治主张;塑造政府和政治人物形象;进行舆论导向。

新闻媒介在现代民主政治中的作用:维护政治权力合法性;参与政治决策;塑造政治文化;进行舆论监督。

27. 如何理解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

首先,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对象完全一致。大众文化的对象是基本失去了阶层差别的大众。而大众传媒正是一种能为真正大众所享用的媒介,冲破了传播领域的垄断局面,使得大众能在毫无限制的条件下,自由地享用大众传播。

其次,大众传播的特性契合了大众文化的内容要求。大众文化内容的基本特征是易于普及,即时消费。这正是大众传媒的特点。大众传媒的内容期望为大众所接受,因此偏好适合大众口味。而追求时尚也是大众传媒的特点。

再次,大众文化的形式对追求感官刺激,这也是大众传媒的所强。

28.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消极影响

首先,大众传媒限制了受众选择文化享受的自由

其次,大众传媒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功能。

再次,大众传媒影响并控制大众的需求。

最后,文化帝国主义现象也是现代大众文化传播中值忧虑的现象。29 文化帝国主义

凭借文化优势,大力拓展和占领世界文化市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达的国民教育使文化始终居世界领先地位,大力开拓和占领世界文化市场,企图将这种一国的文化优势变成世界性的文化优势就是文化帝国主义。

30 新闻自由的含义

新闻自由就是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31 对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有四种正规的途径:司法控制;行政控制;资本控制;媒体的自律。

32 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体制;以西欧为各国为代表的公司并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

33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34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225

35. 传统媒介的经营原则:一是普遍服务原则;二是编营分离原则;三

是受众中心原则。

36. 如何杜绝有偿新闻,广告新闻(坚持编营分离原则,,新闻工作

者,监督,法律,)

37. 4p理论: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

38. 4c理论:需求;成本;方便;沟通。

39. 传媒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受众在当今形势下,大众传播已经处在由大众走向分众,由广播走向窄播的转型时期,一家传媒产业想把全体受众一网打尽已经不太可能了。确定独特的受众、特定的受众和市场空间是打造传媒竞争力的第一步(受众定位)

二核心内容传媒业是靠提供信息服务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因此,新闻信息内容在传媒业的竞争中便成为最关键的因素,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内容为王的实质。

三核心人才媒介内容有赖与传媒人才的劳动,因此传媒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发挥人才的优势。是媒体生存的另一关键。

四打造核心竞争力,建设媒体的公信力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来达成的,补课急功近利。虚弄作假肆意炒作。

40 受众从本质意义上是学生吗?

一方面,受众是受教育对象,媒介要给受众以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思想,媒介肩负教导受众的责任。另一方面新闻媒介的确具备教育指导功能,但媒介的本质属性是社会的耳目,是社会信息,交流沟通的工具。更多的时候它首先是探照灯,报告社会的最新变化,教育是其附属功能,不是第一位的,更不是全部的功能。这就决定了从长远和整体来看,媒介不能只把受众当作学生,只有在特定时期,承担特殊使命的媒介方才使用。

受众是新闻媒介的参与者:受众决定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决定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决定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

新闻媒介受众特征:广泛性(成员组合:种族,性别,年龄,职业;地域分布)混杂性(地位;贫富;文化教育,价值观念);隐蔽性(受众对于新闻媒介来说是不见面的,是以一种笼统的隐蔽的存在,分散受众,难直接交流。

41当代中国受众的群体信息需求变化(求新求变之心;对硬性决策参考性信息的需求增加;受众信息需求的多元与分化。

42受众的细分:接触媒介类别(报纸读者/广播听众/电视听众);人口统计学(性别,年龄职业,教育,地域,教育水平)接触新闻媒介的频率(稳定受众/不稳定受众)信息需求(一般受众/特殊受众)接触媒介的确定性(现实受众/潜在受众)新闻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核心受众/边缘受众)

43 受众的权利:知情权;表达权;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44. 受众地位的新变化

受众既是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受众从被动接收信息到按需主动搜索信息;受众从被传媒指导到传媒被受众指导。

45中国新闻事业的5个工作原则(坚持新闻真实性;指导性;战斗性和党性原则)

46单个真实和整体真实(每篇新闻都真实,而且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反映出整个现实的真实。

47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1实际情况: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添枝加叶层层拔高;要件残缺,隐瞒事实;偷梁换柱,移花接木;因果不符。2性质f非故意性失实,故意性失实。

48为什么不能一昧迎合受众/如何看待受众需要

新闻业依赖群众的需要而存在。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新闻业的

宗旨,满足受众需要和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是两回事迎合受众与其说为满足受众需要,倒不如说是满足某些新闻媒介一家之私的需要。因为它们的真正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广告。

49 我国新闻媒介公开揭露,批评具有一系列特点:权威;典型;紧迫性,重视社会效果。

50. 试论述一下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具体含义

各级党委要重视党报工作,紧紧地把党报抓在自己手里,加强对党报的领导。

从思想上明确党的领导是坚持正确方向,办好党的新闻事业的关键,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组织党员和非党群众为党的新闻媒介提供情况,材料和稿件。

倾听群众的意见,并依据群众的意见改进报纸工作。

51新闻选择和新闻选择的标准

新闻选择仅仅是对事实的选择。(新闻采访——挑选事实;新闻写作——重新挑选事实;新闻编辑——再一次挑选,审视事实的过程。)

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价值、新闻法则是新闻选择的四项主要标准。52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五个性:时新性(时间近内容新)重要性(事件和社会生活以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接近性(地理上、心理上接近)显著性趣味性。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新闻: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价值:是事实具有的、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 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就是记者敏锐地发现、鉴别和预见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新闻价值取向:是新闻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要解决的,是新闻工作者按照什么导向、标准对新闻价值进行选择、取舍、和呈现的问题,表现为选择和决策过程中的倾向性。新闻事业:1、狭义的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称。 2、广义的新闻事业还包括新闻教育和研究机构及其教学、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 新闻本源:人类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证明,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事实在前,新闻在后;事实是第一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新闻是第二性的、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 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指的是新闻媒体通过提供新闻报道为主的信息产品(包括广告)能够获得受众信任的能力和程度。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1、新闻的基本特征: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

2、新闻价值的一般要素:(一)新鲜性(二)重要性(三)显着性 (四)接近性(五)趣味性 3、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1)传播信息,报道新闻; 2)反映舆论,引导舆论;3)服务受众,服务社会。 4、新闻的客观性:首先,新闻事实及价值要素是客观的。其次。社会与受众的新闻需要具有客观性。再次,社会与受众对新闻价值的检验是客观的。 5、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含义: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新闻媒体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刻把握新闻真实性的科学内涵,把新闻真实性原则落实到新闻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不断提高公信力。 6、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政治属性 四、论述题 1、请你谈谈对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认识和理解 答:首先,它肯定了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是第二性的,从根本上划清了唯物主义新闻本源观和唯心主义新闻本源观的界限。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这也就意味着,新闻一定要符合客观事实,不符合客观事实就不是新闻。 其次,定义明确指出,事实要成为新闻,必须通过一个中间环节,这个环节就是报道。 第三,定义强调,新闻报道的事实是新近发生的。

设计学概论大纲

设计学概论 课程名称:设计学概论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3学分 课程学时:40学时 课程安排:一年级下学期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一、课程开设的意义、作用和地位 设计学概论是设计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通过对现代设计概念与类型、设计形态的知觉与心理、设计方法与设计程序、设计批评理论进行的系统、科学、严格地讲授与练习,为以后的专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学习,提高专业理论素养,掌握理论思维方法,并能善于用理论指导设计实践,自发的设计行为转化为自觉的创造性劳动。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现代设计概念与类型;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设计形态的知觉与心理;现代设计的形式要素与构成法则;设计方法与设计程序;设计批评理论。 第一阶段 1、理论讲授:(1)设计概念;(2)设计类型与相关学科。 2、作品解析与欣赏。 3、作业:读书笔记《认识设计》2000字。 第二阶段 1、理论讲授:(1)现代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2)设计形态的知觉与心理;(3)品牌 与创业形象创造案例。 2、作品解析与欣赏,互动对话。 3、作业:任选一幅设计作品进行解析《设计形态的知觉心理与创意》。 第三阶段

1、理论讲授:(1)现代设计的形式要素与构成法则;(2)现代设计方法与程序。 2、作品欣赏,学生点评。 3、作业:撰写论文《设计语言与创意》3000字以上。 四、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 任课教师制定的教学教案一定要适合本专业的教学要求,应包含教学方法和内容,培养学生对理论学习的认识态度与阅读设计理论书籍的习惯。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五、课程考核方法和标准 评分方法: 1、通过学习和作业练习能完成教学要求。 2、对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有独特见解。 3、运用设计理论对设计进行准确批评、并能提出全新创意思维的。 评分主要内容: 1、能否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2、能否按课程教学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作业。 3、能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有所体现。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 《设计学概论》尹定邦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参考书目: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新世纪出版社 七、教学大纲编写人、审定人 本教学大纲由环艺专业教师集体讨论审定,钟云燕执笔编写。

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

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 【篇一: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 院系班级:新闻传播和影视艺术学院新闻学新闻1403班 姓名:刘铃 学号:2 新闻,是用心感受的“心闻” 读《看见》有感 读完整本《看见》,我最大的触动就是这不是我平时在电视上面看 到的采访,这是心和心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这本书里,柴静将她的那些值得铭记的采访和经历展现给了我们,给我们感动,也给我们力量;但最多的,是鞭策着我们去思考。 我曾经以为,记者这一职业就是简简单单的惩恶扬善的职业。作为 记者,就是当重大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将事件报道出来 使公众知晓。记者,就是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和真相,无需夹杂着 我们的私人情感。唯一需要尊奉的,就是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毕竟,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真实是新闻的本质要求。并且我一直认 为倘若日后我从事了新闻传播行业,客观公正将是我报道的准则。 但是,在《看见》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新闻报道。柴静在“沉默在 尖叫”一章中这样定义采访的: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并且柴静的一句话深切地诠释了这一定义: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在这里,我似乎看到了采访中的人文 关怀。记者这一职业开始在我的心中变得鲜活起来。 作为采访者,倘若不以平等的地位和受访者进行交流的话,恐怕

很难得到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只有我们在采访中倾注了我们的感情,把受访者当成我们的朋友(无论受访者是何种地位何种阶层),我们和受访者才能够进行心和心的交流。就像柴静老师在采访那些 在监狱中的人一样,尽管他们是犯了罪的人,但是在采访中你要得 到他们的真实情感,你就必须平等的看待他们,平等的进行交流。 但是,人文关怀倘若过了度,便会变成感情泛滥。在“真相常流失于 涕泪交加中”柴静老师是这样说的:“泪水和愤怒是人之常情,但我慢 慢觉得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示这个世界,不是挥舞着拳 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而柴静还写出了一位观众对她的批评: “准确是这一种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 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所以,在从事这一职业时, 我们必须得把握好人文关怀这个度的问题,不能硬邦邦的去采访受 访者,也不能让情感冲昏了理智的头脑。 最让我受益非凡的是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个记者,通往人心之路是 如此艰难,你要付出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但又必须 在真相面前放下普通人的情感……在这个职业中,我愿倾尽所有, 但是,作为一个人,我是如此不安。” 作为一个将要从事新闻行业的学子,我不能不为我将要从事的这一 职业付出努力。记者,并不是表面上的光鲜亮丽;你要做一名好的 记者,除了你的职业操守要遵循之外,你还要经受更多艰难的事情。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必须付出自己的真心。新闻,不仅仅是靠风里 来雨里去做出来的;新闻,更多的是用心去采访,用心去编辑,用 心去 体味。 既然我已选择了这条道路,我就应当用心去面对这条道路上的所有 挑战和感动。首先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这一路上,我要做的是用心感受。 【篇二: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10章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10章 第十章新闻媒介的受众 本章重点: l 受众是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具体说就是读者、观众、听众。 l 受众对媒介的影响 ①决定着媒介内容的选择 ②决定着媒介的风格 ③决定着媒体改革的方向和进程 l 受众的特点 1、广泛性。指受众成员组合和地域分布上的广泛性。新闻媒介的高度开放决定了受众的广泛性。 2、混杂性。因为新闻媒介的受众广泛地分布在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就相应造成了受众成员的混杂性特征。 3、隐蔽性。受众对媒介是一种笼统的、隐蔽的存在。 l 受众新特点 1、在急剧的社会变动和开放的社会联系面前,受众表现为旺盛的信息需求。求新、求变之心表现尤为强烈。(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比以往更旺盛) 2、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体增加,带来受众对硬性的决策参考性信息的需求增加。(受众对决策参考性信息需求增加) 3、受众群体分化趋势明显,新增群体涌现,造成受众需求的多元与分化。(受众呈现出多元与分化) l 受众的细分 六种分类方法: 1、按照接触的媒介类别分,可以划分为报纸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彼此交叉。 2、按照人口统计学原理,受众群体内部可以按照性别、年龄、职业、地域、教育水平等再划分为不同的次属群体。 3、按照接触媒介的频率,可以分为稳定受众和不稳定受众。稳定受众是各个媒体的重点争取对象。 4、按照受众不同的信息需求,可以分为一般受众和特殊受众。主要是依信息需求的指向性的清晰程度来划分的。 5、按照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分为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凡是已经确定使用新闻媒介的受众称为现实受众。凡是具备正常的媒介接触能力,但是还没有接触、使用媒介的受众称为潜在受众,即其具备成为媒介受众的可能性。 6、按照新闻媒介明确的传播对象,可以分为核心受众和边缘受众。 l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受众定位就是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的问题。包括一

新闻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完整版)

《新闻学概论》复习要点(2008)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报道: 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是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有根据。新闻报道是专指对新闻的客观叙述。 2新闻本源: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的主要功能是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应从事物的变动着手寻找新闻 3信息: 广义上,信息是泛指对事物的存在方式、属性特征以及相互联系的表征和描述。是认识过程中客体与主体的中介。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社会信息三种形式。信息论中的信息含义,信息就是消除或减少收信人对讯息的某种不确定性。信息是不确定性减少的量。在新闻学领域内,信息是受众预先未知的,能够消除受众不确定性的要素,即包含着未知的、新鲜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 4宣传: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宣传内容涉及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宣传的表述可以用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进行。只有当行为对宣传者有益时,这种行为或消息才被称为宣传。 “光辉泛化法”: 即无条件的美化,不加验证的予以接受,极力推崇自己的观点 “洗牌作弊法” 精心选择单向极端的材料,引导接受者的思想和行为 5广告 广告是以促销商品或服务,宣传观念为目标,以付费的形式,利用大众媒介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6舆论 舆论是公众对于特定的现实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观点、意见和态度。它体现着公众利益。舆论具有公开、公共、急迫、广泛、主观的特性,是民意和公众力量的显示。 7事实 汉语词典中,事实是事情的真实情况。新闻学意义上的事实,是指事物的客观存在。包括事物已经发生的相对独立、完整的过程(事件),也包括事物的存在状态、特征和变化 具体事实 指人体感官直接可以感受到的事实 概括事实 指由具体事实综合、概括、统计和提炼而成 新闻事实 新闻事实是指新近发生的,含有新的信息的,会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就是新闻事实,新闻事实是新闻作品的基本素材。 8议程设置 也称议程安排,指的是大众传媒安排公众议论的话题,把公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的功能。 9合理想象 “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合理想象很难进行核对,难以保证真实性,所以不能用作新闻写作 10“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四不方针”是著名报人张继鸾在1926年接手《大公报》时提出的办报主张。其主要内容是,不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不卖: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其他因素左右,坚持客观公正;不私: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不盲:不盲从于信息,要坚持新闻的客观性,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 11“社会公器” 社会公器是服务社会大众的公共信息、文化事业和社会舆论机关,为不同阶级提供共享的信息环境,是社会成员沟通的桥梁,思想的黏合剂,是社会舆论的客观反映 12新闻客观性 新闻(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它打上了传播者的主观印迹,但事实本质不会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所以新闻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新闻的客观属性。 13公正报道原则 1给予各方平等利用媒体表达意见的机会。2对争议各方采取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3不应当随意发

设计概论学习心得

《设计的魅力》 ———读设计学概论有感 设计学类144 储筠尧 设计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多学科相互交叉,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融合,具有整体的科学表现特征的新兴艺术类学科。艺术的形式美感,科学的核心内容及技术的工艺特征完美地构成了艺术设计的全部内涵。它是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科学。 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可以从设计的艺术性,科学性及技术性等三个方面加以认识,设计的艺术性包括对设计物像的造型形态特征,色彩装饰特征及材料肌理特征等方面的理解与表现。 设计的艺术性是基于对设计物象的基本认识和在设计创造活动中对物的形态特征,色彩装饰盒材料肌理等的理解,依据功能性,舒适性,装饰性,审美性,等需要加以主观的,合理的,符合形式美感法则的创造性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通过部分创造和改变物的性质。通过造物的方法,形成物品为人所用,获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设计的目的是适应生活的具体需要,顺应社会发展的积极方向,构成历史性的文化积累,从而证明人类高度文明的具体所在。 设计的创意性特征 设计的的创意性特征体现出设计作品的文化特征与积淀,具

有思想的导向性及象征性,设计的奇妙思想包括对视觉与知觉甚至触觉的冲击,隐喻着深层的文化内涵。创意直接体现设计的生命力。 设计的图形特征 在设计中有文字图形,图案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无论那种形式都是设计表现的重要手段,对设计的成败至关重要。以图形为主的设计具有极强的装饰感和视觉感的冲击力。 设计的产品型特征 设计的产品型特征往往突出产品的使用功能性与舒适性,重点表现在产品的造型形态上。强调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及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实用与舒适经常作为标准规范。 设计的科学特征 设计的科学性特征严格地界定了产品的规范技术指标,并突出表现在新技术新科技的成果应用上。先进的技术含量代表着时代的发展与时尚,体现综合的科技与经济实力。 设计的工艺性特征 设计的工艺性特征是产品的制造加工的完美展示,是设计的功能性,舒适性及艺术性的具体体现。无论产品的外观造型及内部构造,其精准的工艺技术都将是优质产品的重要保证。 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设计的市场性特征是商品创造社会的唯一经济指示,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价值。好的设计通常能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报纸最早产生于( A ) A威尼斯 2、“意见自由市场”理论最早有(D )提出 D.弥尔顿 3、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 D ) D.新闻是信息大家族中的特殊成员 4、新闻事业的指导性通常取决于新闻内容的( C) C.指向性 5.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是( B ) B.约翰·弥尔顿 6.对于报纸批评,毛泽东曾提出( A ) A.“开、好、管”三字方针 7.新闻事业作用于社会的基本手段是( D ) D.传播新闻信息 8.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 D ) D.上层建筑层次 9、一般地说,公营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A ) A.社会化领导制 10、新闻立法是指(D ) 11、一般地说,国有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B ) B. 政府领导制 12、.新闻的基本特性是( A ) A.新鲜、真实、.迅速及 时 13.“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主张的提出者是( D ) D.毛泽东 14.新闻资产所有者掌握新闻传媒生存权、发展权和经营权的控制行为是( D ) D.行政控制行为

15、新闻的本源是( B ) B.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16、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是( A )。 A. 哈瓦斯社 17、新闻体制的核心是( C ) C. 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质 18、新闻选择有三个环节,除采访、编辑之处,另一个是( A ) A.写作 19、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办的无产阶级报纸是( C ) C.新莱茵报 20、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 C ) C.人民的监督 21、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六条首位的是( C )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大众传媒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除了沟通信息,还有( A ) A.影响舆论 23、在新闻传播的三要素中,除了事实和新闻接受者之外。另一个是( C ) C.新闻报道者 24、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手段是( D ) D.忠实记录 25、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 B ) B.信息交往 26新闻价值的实质是( D ) D.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征的量化把握27、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着作《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 C ) C.戈公振

邵志择《新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客观性)【圣才出品】

第六章 新闻客观性 6.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客观性和客观报道 1.客观性相关概念 (1)客观报道(objective reporting ) 客观报道是新闻实践中的报道手法,是实际操作规程。 客观性相关概念 客观性相关概念的提出 客观性和客观报道 新闻界引进客观性的原因 19世纪与客观性相关的概念 20世纪20年代的新闻客观性 客观报道的要求 客观报道手法 客观报道的情形 使用客观报道的理由 客观报道是一种策略 客观性作为一种态度 对新闻客观性的评析 客观性作为一种方法 新闻真实性不等于新闻客观性 新闻 客观 性

(2)客观性(objectivity) 客观性是一种原则性的要求,或者是一种理想,是要求记者尽量达到的目标。 (3)客观主义(objectivism) 客观主义是一种新闻观念,是关于新闻是什么的一种判别标准,具有代表性的是李普曼的“形式彰明论”,它是观念层次的东西。 2.客观性相关概念的提出 据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理查德·斯特雷克法斯教授考证,客观性和客观报道这两个词在19世纪并没有成为新闻界的日常用语,直到20世纪20年代,这两个词才进入新闻界。 比他更早而且第一个对客观报道进行界定的是纳尔逊·A.克劳福德,在他1924年写的《新闻职业道德》一书中,他明确提出把自然科学方法作为记者的工作方法,并认为这就是客观。 3.新闻界引进客观性的原因 (1)不相信人能够在作主观判断之前来收集事实材料。这种见识主要来自弗洛伊德和沃特森等人的心理学理论。 (2)即使人们能够收集并运用事实材料,宣传家也会加以操纵和利用,使得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事实”变成被污染的东西,也污染公众舆论。这主要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的教训。 (3)当人们不能在现实中使用事实材料来作出正确的判断时,传统意义上的民主就存在着极大的危险:人民做主就成了空话,真理最后终究能获胜也成了一句空话。

新版新闻学概论笔记

新闻学概论笔记(高教、人民出版社) 第一章新闻本源 第一节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 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实践中,为适应人们的信息需求而产生的。 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基本条件:1.社会对信息的客观需求;2.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为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手段。 两种不同的起源观: 1.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信息需求,新闻传播的内容来自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种种事实。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队新闻的产生起着决定性作用。 2.资本主义新闻学把新闻起源这一社会现象归结为生理、心理现象,认为新闻是为了本能的需要而产生的。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事实在前,新闻在后。事实是第一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新闻是第二性的,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一、新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 1.事实对新闻具有决定性作用,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 2.新闻只能根据事实描述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描述事实。 3.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不会随着人们的意愿而改变。 4.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政治性,趣味性),也是被事实所决定的。新闻对事实有着绝对的依赖性。 二、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 事实是反映的对象,新闻是反映的产物。也就是说,新闻是一种源于客观事实,依附客观事实,为客观事实所决定、所派生的,同时又是经过选择、提炼、加工后的精神产品。 报道者对事实的选择是必然的,因为 1.首先是由事实的无限性和报道的有限性所决定的。 2.每家媒体都有自己特殊的定位、选择新闻的标准和感兴趣的重点领域。 3.对事实进行选择绝不意味着可以歪曲事实、背离事实、随心所欲地改变事实。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

罗丹艺术论--嘱词读书笔记

读《罗丹艺术论—嘱词》笔记 --141627031 王亚琴环艺 最初知道罗丹这号人物是在第一年考研复习的时候,阅读《设计学概论》这本书,书中仅仅提到罗丹是法国19-20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以及他的作品《思想者》《加莱义民》,再无其他。没想到的是我那一年名落孙山,不得不准备第二年的考研复习,在这期间主要用的教材是《美术史论考研辅导》,在这本书里,我更加详细的了解了罗丹以及他的雕塑们,包括《地狱之门》《丑之美》等等,都有了更加详尽一步的了解。第三次探索到罗丹,是在林逸鹏教授的课上,记得第一堂课林老师就把罗丹的作品《加莱义民》与我们中国的烈士纪念碑的一般造型进行比较,罗丹大师是以粗糙的纹理以及精确的造型表现他的作品,同时输入大量情感,以表达出强烈的心理影响力。而当代中国雕塑,动作死板肢体僵硬表情一致,几乎是没有情绪没有感情的。这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林教授的引导下,我开始阅读《罗丹艺术论》这本著作,本书是罗丹对欧洲雕塑史的科学的总结,也是罗丹本人在几十年如一日探索雕塑奥秘的路途中的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读完这本书,对我对艺术的理解有了更加进一步的理解,也对罗丹那专注于艺术、专注于雕塑的精神感到震撼和敬佩。现在我在这里来谈一谈我在认真阅读完全书后,对嘱词部分的感悟: 首句“罗丹一生,热爱艺术,垂暮之年,犹以忠诚恳切之言作此嘱词,为一般青年艺术家作一详明之指导。”此作是罗丹暮年之作,以深情恳切之语气,给我们青年艺者们以前辈在探索艺术这条道路上的经验之指导,在我们深受感动的同时,也给我们深切的启发。首先是要虔诚地瞻仰在我们艺术这条道路上的前辈们“瞻仰激赏是一杯慷慨的祭酒,是处于高贵的心灵的奉献。”说的是,富有激情的瞻仰前辈伟人的作品是真诚的情感,是瞻仰其高贵的灵魂,并非流于表面。他在告诉我们要从前辈们身上学习经验的同时,不忘提醒我们“要跳出因袭的樊笼”所以他下一句便是“可是留神不要去模仿前人。”“这便是传统自己教你永远要探求现实,禁止你盲从任何大师。”罗丹大师在这里教会了我们正确对待传统,要从传统中学习其精髓,但又不能被传统中的权威所束缚。既要学习,又要发展。“奉自然为你唯一的女神罢。”罗丹一生钟爱艺术,追求自然。在此他又提醒各位青年艺者,效忠于自然,用发现美的眼睛来探索自然。“触到它内在的真。”真就是美,遇见了“真”就一定会找到“美”。“真”是鉴定人生价值的基础。接着又从雕塑的专业角度来详解雕塑家们如何更加明晰的表现自己“牢记罢:只有体积,没有线条。你描绘时,绝对不要注意轮廓,而要着眼于凹凸面。是凹凸面支配着轮廓的。”这里是在告诫艺者们,不要执着于外形轮廓,不要执着于体积,而是要更加把重心放在凹凸面上,着重表达的是物体的凹凸,只要凹凸面表达准确,体积自然出来,轮廓不需要刻意勾勒也能完美的表达物体,表达艺者所要表达的内在情感。当然,要做到这些事不容易的,要“不断的磨练。把你整个的融化在工作里。”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要专注自己的工作,就像罗丹专注于他的雕塑们一样。嘱词部分最让我有启发的就是“要有耐性啊!不要向往什么灵感,它是不存在的。艺者的德性只是智慧、专注、真诚、意志。如诚实的工人一般,努力你的工作罢。”罗丹在这里是将艺术的德性与工人的德性等

新闻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完整版)

《新闻学概论》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报道: 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是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有根据。新闻报道是专指对新闻的客观叙述。 2新闻本源: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的主要功能是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应从事物的变动着手寻找新闻 3信息: 广义上,信息是泛指对事物的存在方式、属性特征以及相互联系的表征和描述。是认识过程中客体与主体的中介。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社会信息三种形式。信息论中的信息含义,信息就是消除或减少收信人对讯息的某种不确定性。信息是不确定性减少的量。在新闻学领域内,信息是受众预先未知的,能够消除受众不确定性的要素,即包含着未知的、新鲜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 4宣传: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宣传内容涉及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宣传的表述可以用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进行。只有当行为对宣传者有益时,这种行为或消息才被称为宣传。 “光辉泛化法”: 即无条件的美化,不加验证的予以接受,极力推崇自己的观点 “洗牌作弊法” 精心选择单向极端的材料,引导接受者的思想和行为 5广告 广告是以促销商品或服务,宣传观念为目标,以付费的形式,利用大众媒介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6舆论 舆论是公众对于特定的现实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观点、意见和态度。它体现着公众利益。舆论具有公开、公共、急迫、广泛、主观的特性,是民意和公众力量的显示。7事实 汉语词典中,事实是事情的真实情况。新闻学意义上的事实,是指事物的客观存在。包括事物已经发生的相对独立、完整的过程(事件),也包括事物的存在状态、特征和变化 具体事实 指人体感官直接可以感受到的事实 概括事实 指由具体事实综合、概括、统计和提炼而成 新闻事实 新闻事实是指新近发生的,含有新的信息的,会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就是新闻事实,新闻事实是新闻作品的基本素材。 8议程设置 也称议程安排,指的是大众传媒安排公众议论的话题,把公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的功能。 9合理想象 “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合理想象很难进行核对,难以保证真实性,所以不能用作新闻写作 10“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四不方针”是著名报人张继鸾在1926年接手《大公报》时提出的办报主张。其主要内容是,不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不卖: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其他因素左右,坚持客观公正;不私: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不盲:不盲从于信息,要坚持新闻的客观性,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 11“社会公器” 社会公器是服务社会大众的公共信息、文化事业和社会舆论机关,为不同阶级提供共享的信息环境,是社会成员沟通的桥梁,思想的黏合剂,是社会舆论的客观反映 12新闻客观性 新闻(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它打上了传播者的主观印迹,但事实本质不会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所以新闻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新闻的客观属性。 13公正报道原则 1给予各方平等利用媒体表达意见的机会。2对争议各方采取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3不应当随意发表影响某人或机构名誉进行指责的报道,而不给被

设计学概论读后感

《设计学概论》读后感 大千世界中多样的造物艺术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了。然而,当我们生活在一切需要之物齐全的环境里,对这些无时无刻不接触的造物艺术里的存在以为都是天经地义的。于是便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第一章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况中提到的:设计学的目的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笔者认为就飞船的正确。然而,研究设计理论就必须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铂和里格尔奠定了见识的设计史研究基础、20世纪的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也是及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20世纪80年代,将混沌理论运用到设计领域成了一件时髦的事,反对将设计看作是单一和有次序的观点,主张设计家应当努力探求混沌的文化潮流。但是,对于设计史研究者而言,创造性的混沌不是一场设计运动,而是后现代主义所提出的多元主义理论的一个方面 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征:一、设计与艺术的渊源:设计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初的意义是素描、绘画,将设计、色彩、构图及创造并称为绘画四要素。设计指控制并合理安排视觉元素,如线条、形体、色彩、色调、质感、光线、空间等,它涵盖了艺术的表达、交流以及所有类型的结构造型 二、设计的艺术含量:从古到今,设计的艺术追求都在设计品中体现出来的。 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纯精神产品的艺术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 当设计解决了物质技术产品的技术课题与使用功能,艺术便成为它永无止境的追求。 在今天,设计不仅以科学技术为创作手段,还以科学技术为实施基础,然而这并没有损害设计的艺术特性,反而使得现代设计具有了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艺术特性,这就为艺术拓展了大片的新天地,为生活增加了很多新情趣。三、设计的艺术手法设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四、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而言,凭籍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解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的构成要素 1 、文字;文字主要有象形、表意和表音三种类型。在人类的信息传达与交流活动中,文字是最普遍使用的视觉符号元素。 2 、标志 相对文字符号,标志表现为一种图形符号,具有更直观、更直接的信息传达作用。 标志有多种类型。按性质分类,标志可分为指示性标志和象征性标志。指示性标志与其指示对象有确定的直接的对应关系,而象征性标志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事物及其存在性,而且可以表现出包括其目的、内容、性格等方面的抽象概念。 按使用主体,标志可分为公共标志和非公共标志。公共标志指公共共同使用的标志,非公共标志是指专属某机构、组织、会议、会计、私人和物品使用的标志。 3 、插图:有绘画插图、影像插图和复合插图三种。绘画插图表现手法灵活,富有个性;影像插图比手工绘制速度快捷,真实感强;符合插图制作手法新颖,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4章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笔记:第4章 ※第四章新闻事业的产生※ ◎1、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口头、信号、书信、印刷、其他(露布、牌报、揭贴等) ◎2、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山品经济的产物:报纸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3、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报纸产生的三个阶段、广播产生的历程、电视的几种制式 ◎4、近代汉字报纸产生的特殊性?:邸报的内容、作用和对象,近代中国报纸的产生。 1、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及新闻传播工具的演变:(古代社会新闻年传播发展缓慢,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条件) 第一、新闻传播工具的演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原始社会主要以嘴巴作为传递工具;到了奴隶社会,已经形成了口头、文字、信号三者并存的新闻传播媒介。同时新闻活动要依赖于交通、通讯工具和其他的物质手段。 第二、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播方式:1)口头新闻。特点:简便、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缺点:新闻保真性差、传递速度慢、覆盖面窄。 2)信号媒介。最大的好处是迅速,但传递复杂的信号比较困难,一般只用来传递简单的信息。 3)书信媒介:远距离传递信息;印刷媒介:古代主要指邸报; 其他传播方法:露布、牌报、旗报、悬书、揭贴 2、古代新闻活动共同点: 第一、古代社会始终没有停止过新闻活动,但无以此为职业的机构,所以古代只有新闻活动而无新闻事业。 第二、其规模小,新闻基本上为定向传播,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对象,而没有无定向的大众传播。 第三、统治阶级内部新闻活动大大超过被统治阶级(主要是规模上)。 3、西方报纸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一、在封建社会的资本主义过度时期,产生出最早的新闻事业。 第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规模、社会变动、社会生产分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激增,需要信息的人也在激增。而古代社会狭小的新闻活动不能适应新变化和新要求。 第三、资本注意商品经济不但使新闻事业的产生有了社会必要,而且为新闻事业的产生准备了物质手段。 1)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各类知识人才,并促进了各类学校的兴办,为报纸创造了读者群。 2)资产阶级创造了大量巨大城市,便利了新闻采集和报刊发行发行。报纸是城市的产物。 3)交通通讯的迅速发展保证了新闻采集、发布的迅速及时。 4)印刷纸张等工业的日趋发展,保证了报刊的物质需求。 5)资本原始积累增加了资本集中速度,使资本家有可能合办和独办报纸,并刊登大量广

邵志择《新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新闻自由理念)【圣才出品】

第七章 新闻自由理念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个人权利与出版自由 1.出版自由观念的宗教源泉 (1)1644年,英国的密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首先明确提出出版自由理念。 ①他首先从宗教宽容的立场抨击在英国主张取消主教制后居然仍保留书籍出版许可令 出版自由观念的宗教源泉 个人权利与出版自由 出版自由观念形成的政治、经济动力 出版自由理念的代表人物 出版自由观念的演化 出版自由观念建立的基础 两种不同的自由观 滥用新闻自由权的表现 新闻自由的社会责任论 社会责任论对新闻界的具体要求 社会责任论对公众的要求 资本主义新闻自由 资本主义新闻自由与资产阶级新闻自由 资产阶级新闻自由 评普鲁士专制的书报检查令 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自由观 自由的人民报刊观 新 闻自由理念

这一事实。 ②密尔顿站在清教徒的立场来谈论信仰、言论、出版自由,而压制这些自由的旧教是“牛鬼蛇神似的罪恶机构”。 ③密尔顿还从真理的本性出发,讨论了为什么不能禁止出版自由的理由。 (2)1453年,德国的古登堡第一次用他那由榨葡萄汁机改装的金属活字印刷机印制了100多部《圣经》。 ①在此以后,这种便利的出版技术一直主要是用来印《圣经》及其他宗教书籍的。 ②印刷术的广泛运用使书籍的出版变得更不易控制,各种学说、各种对宗教的见解以书的形式得以流传。这引起了教廷的不安,才有禁书令。 ③印刷术天然地有一种解构权威的力量。 ④如果没有便利的印刷技术,新教改革运动也许不会有那么大的规模,其影响力也不一定会如此深远。 (3)由信仰自由出发,个人的自由权就顺势进入一切对真理追求的领域,科学自由、学术自由以及出版自由都在只承认上帝而不受任何人之束缚的条件下成长起来了。 2.出版自由观念形成的政治、经济动力 (1)以英国为首的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逐渐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寻求合理性。由于新教中必然产生出来的个人主义,新教就成了资本主义的一种动力。 (2)宗教宽容精神逐渐得到肯定,对宗教信仰自由的保护也慢慢扩展到经济、政治领域,这是资本主义政治自由合法性的宗教来源。 (3)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从信仰自由中衍化出来并深入政治、学术等其他领域,由新

新闻学概论笔记

新闻学概论 1世界各国新闻主导理论:社会责任论论(20c40),自由主义报刊理论2新闻活动的渠道a亲身传播:言语,文字,体态语言,信号传播 b大众传播: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 C群体传播 3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新鲜。 4新闻的本源;事实是第一性,新闻是第二性。(变动产生新闻) 5新闻要素:新闻主角 ;发生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弄清事实要点,抓住新闻重点) 6新闻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 7信息的特点:共享性或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多角度性,相对性。 8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出发点不同:受众的需要;宣传者的需要。 归宿点不同: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理解,接受,支持它。 传播方式不同:不重复;重复 传播要求不同: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定性准确,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9新闻与舆论 A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开讨论中形成;公开表达以实施干预。) 公共性(体现在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 急迫性(近在眼前,迫切需要结决的问题。) 广泛性(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现的广泛性) 评价性(是意见,不是一般的客观陈述) B舆论的社会功能:1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决策过程,执行过程,结果;执行人物)2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3舆论虽然是公众集中意志倾向表达,但由于公众认识水平等身条件的限制外在客观条件的制约,这种集中立场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舆论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作用是正负双向存在高低之分,好坏之别。衡量舆论质量的标准是舆论作用于社会实践的后果,包括直接与间接,长期与短期结果。 10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1反应并代表舆论(公众论坛,公众代言人,舆论的载体,舆论主体。2引发舆论3引导舆论(通过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人们眼中的现实是媒介有意或无意的营造出来的媒介现实,是媒体拟态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自考00633《新闻学概论》授课笔记.

‘2第一章绪论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现象的本质和揭示新闻活动规律的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2.《论出版自由》),主要观点是(“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的新闻自由口号是一个伟大的口号。 4。 5 6 7),(1924年)出版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标志世界新闻学的成熟 8 9 梁启超:从1901年到1911年,发表了多篇新闻专论,阐述了许多深刻的新闻学术问题。他提出了著名的报纸监督政府和国民向导两大天职说,认为报纸“非政府之 隶属,而与政府立于平等之地位”;他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舆论观;还提出了衡量报纸好坏的标准,倡导一系列宣传方法。 , 研究和新闻教育正式开始。 三本书:1919年, 1923 1927 12 13 14 15. 16从1998年起, 17

18 的理论体系反映新闻现象的本质及其活动规律 19 业发展的规律应用新闻学既含应用理论,也含应用技术,它所研究的是新闻学传播业务过程的操作方法和一般规律 20 早期新闻学以报纸为唯一的研究对象,因此早期新闻学又称为报学。报学最初侧重于业务技术探讨,直接为培训从业人员服务。1845年德国普尔兹的《德国新闻事业史》出版,标志着新闻学开始超越单纯业务研究的微观视野。 《解放日报》改版前后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闻宣传主张,集中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若干重大原则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改革:1956年7月,以《人民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工作改革全面启动,改革中的报纸和通讯社以清新的面貌出现在公众 面前。其主要内容:a 力求突出受众的多样性需要,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发多方面的新闻 b 开展自由讨论, 可以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通过群众性讨论把社会见解引向正确道路 c 杜绝党八股,努力改进文风 力求突出受众的多样性需要,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发多方面的新闻 b 开展自由讨论,可以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通过群众性讨论把社会见解引向正确道路c 杜绝党八股,努力改进文风 洪仁玕、王韬、梁启超、孙中山。 洪仁玕是第一个较为系统地论述新闻问题的中国政治家,他的《资政新篇》提出了设立报馆、出版报纸和新闻论著等一系列主张;最早在近代报刊上公开发表办报主张的中国人是王韬和郑观应; 梁启超是改良派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开拓者,他提出了著名的报纸监督政府和国民向导两大天职说;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思想倾向于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说中反对封建的民主内涵,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 1919年徐宝璜的《新闻学》出版,是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1923年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出版,是我国第一部业务新闻学著作;1927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 陆定一发表了《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毛泽东发表了《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刘少奇发表了《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这些著作集中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若干重大原则问题:1)确立了辩

新闻学概论(笔记)

新闻学概论(笔记)

《新闻学概论》笔记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内容:1、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和舆论阵地,具有鲜明阶级性和意识形态属性。 2、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 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 4、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5、坚持实事求是,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6、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畅想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7、坚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8、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使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相统一。 9、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增强生机和活力。 10、切实加强新闻工作队伍的建设。 【一章新闻的本源】1、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 2、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3、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4、新闻的特征:真实准确、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传播公开。 【二章新闻真实】一、真实是新闻的生命1、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根本条 件 2、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 求 二、坚持真实性原 则: 1、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准确无 误 2、从总体上、本质上和发展 趋势上反映事实。 3、对事实的报道必须全面、 客观、公正。 4、坚持新闻报道客观性和倾 向性的统一。 三、杜绝虚假新闻 1、要经常进行马克思主义新 闻观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的学习和教育,使新闻媒体和 广大新闻工作者不断提高思想 认识,不断增强杜绝虚假新 闻、抵制虚假新闻的自觉性。 2、要强化新闻职业道德意 识,努力提高新闻职业道德水 准,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自 觉抵制金钱诱惑和各种之风的 影响 3、要针对新形势下媒体发展 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新闻媒 体内部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 机制,提高有效制约的能力。 【三章新闻价值】 一、新闻价值:是事实 所具有的、能满足社会与公众 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 二、新闻价值的一般 要素: 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 近性、趣味性。 三、影响新闻价值取 向的因素: 阶级立场、社会核心价值体 系、新闻政策、新闻宣传价 值、新闻媒体定位 【四章新闻事业】 一、新闻事业是一切新闻 机构及其全部业务活动的总 称。 二、新闻事业的产生 发展 1、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近代 新闻事业 2、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的 进步决定新闻事业发展的水 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存在形式 及其能提供的传播手段。 3、社会和阶级的需要决定新 闻事业的基本属性。决定新闻 事业的根本性质及新闻传播的 基本内容。 三、新闻事业的性质 1、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 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2、新闻事业是以传播新闻信 息为主要手段满足人们新闻信 息需要的社会文化事业。 3、新闻事业是一定阶级传播 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 舆论工具。 4、新闻事业是提高国家文化 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四、新闻事业的基本 功能 1、传播信息,报道新闻 2、反映舆论,引导舆论 3、服务受众,服务社会: (1)传播知识,普及教育 (2)倡导文明,宣扬道德 (3)刊登广告,服务生活 (4)提供娱乐,丰富生活 五、中国社会主义新 闻事业的性质 1、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组成部 分 2、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 舌 3、动员和组织群众的重要舆 论工具。 六、中国社会主义新 闻事业的任务 1、推动经济发展; 2、引导人 民思想;3、培育社会风尚; 4、促进社会和谐 【五章新闻工作的党 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一、党性原则是社会 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 原则 二、社会主义新闻工 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 求: 1、思想上,坚持把马克思主 义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指导思 想; 2、政治上,坚持新闻工作者 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3、组织上,接受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自觉遵守党的纪律。 三、新闻工作坚持 “三贴近”的意义 1、“三贴近”是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新闻工作 的必然要求。 2、“三贴近”是新闻工作增强 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 染力的根本途径。 3、“三贴近”体现了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是党的新闻工作历 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新形势下 遵守和运用新闻规律的理论概 况和实践提炼,更是发展壮大 舆论极具现实针对性的有效方 法和具体途径。 4、坚持“三贴近”就是坚持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第一的 观点,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四、新闻工作贯彻 “三贴近”的基本要 求 1、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 入生活; 2、立足于基本国情;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