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安全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安全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安全管理学》主要知识点(课堂教学的重点)

弟一早

1、安全的定义?

安全的基本定义:顾名思义,“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即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不同角度有不同定义:

①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通接受的状态。

②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③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2、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经济损失大。事故时安全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企业、家庭还是整个人类社

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相当巨大的,有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可举例说明)

②社会影响大。事故的发生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家庭破裂、

企业解体等类悲剧数不胜数;由于事故的发生也曾使一些企业的信誉、经济效益等遭受损伤,

有些甚至引起社会的不稳定,使国家在世界上的声誉下降。

③影响周期长。事故发生所造成的影响绝非短期内就能消除,往往会在人们心头留下长

期的抹不去的烙印,使相关人员心理上的阴影难以拂去。(可举例说明)

3、“职业安全卫生”的英文全称?

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

4、safety 和security 的区别?

前者是保护的意思,主要是指职业安全、意外伤害、家庭安全等安全问题,即大多为安

全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领域;

后者是保卫的意思,主要涉及国家安全、刑事犯罪、防抢防盗等安全问题。

5、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系?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使用期间内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安全性是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区别:可靠性是针对系统的功能而言,可靠性的技术核心是失效分析;安全性是针对系统损失而言,安全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危险与损失有关,而失效仅是某一项目的某些功能的丧失,可能不会造成损失。所以失效不等于危险,可靠不等于安全,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能等同。

联系:失效与故障有时也会造成损失,甚至导致发生灾难性事故,这时失效或故障就成为了危险了。也就是说,当故障或失效的发生会导致事故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会同时提高

系统的安全性。所以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进行系统安全性分析的

同时,也需要应用可靠性的数据,某些安全性分析方法也源于可靠性分析。

6、什么是系统安全?

在系统寿命期间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7、什么是管理?

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8、现代安全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人的因素,具体包括人的安全责任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9、什么是系统原理?什么是整分合原理?什么是人本原理?什么是弹性原理?

系统原理:系统原理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安全管理的优化目标,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整分合原理: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

综合。

人本原理:在管理活动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弹性原理:是指管理是在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下进行的,管理必须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

10、什么是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

11、安全管理的三大手段是什么?

事故预防、应急措施、保险补偿

12、什么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

自我实现等。

生理需要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最原始的需要,包括摄食、饮水、睡眠、求偶等;

安全需要则是人们在生理需要获得适当满足之后,对生命财产的安全、身体健康、生活

条件稳定等方面的需要;

社交需要是指感情与归属上的需要,包括人际交往、友谊、为群体和社会所接受和承认

等;

尊重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两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指人有发挥自己能力与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的需

要。

后来又补充了求知和审美两种需要,并以层次的形式依次从低到高排列,可表示成金字

塔形。一般来说只有当某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之后,其上一级需要才能转为强势需要。这种观点也被称之为需要层次论。

弟■早

1、什么是事故?

事故是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照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2、什么是未遂事故?什么是二次事故?什么是非工作事故?

未遂事故: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二次事故:由外部事件或事故引发的事故。

非工作事故:员工在非工作环境活动中,如旅游娱乐体育活动及家庭生活等诸方面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3、事故的基本特性?

普遍性随机性必然性因果相关性突变性潜伏性危害性可预防性

4、伤害的分类?

暂时性失能伤害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永久性全失能伤害死亡

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把事故类别分为哪20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

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

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压力容器爆炸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其他

6、轻伤、重伤和死亡是如何划分的?

轻伤:损失工作日低于105d的失能伤害

重伤:损失工作日大于或等于105d的失能伤害

死亡:发生事故后当即死亡,包括急性中毒死亡,或受伤后在30d内死亡的事故。死亡

损失工作日为6000d。

7、我国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是如何对事故进行分级的?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 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 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8、什么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即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又称一次原因。有两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9、什么是事故的间接原因?

间接原因:指使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有七种:二次原因,技术上和设计上有缺陷、教育培训不够、身体的因素、精神的原因、管理上有缺陷;基础原因,学校教育原因、社会历史原因。

10、什么是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哪些?

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以大量的伤亡事故资料为基础,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方法,从宏观上探索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及规律的过程。

方法:柱状图、趋势图、管理图、扇形图、玫瑰图和分布图等

11、增加样本容量的措施有哪些?

延长观测期间,扩大统计范围

12、事故的经济损失是如何构成的?哪些是直接经济损失?哪些是间接经济损失?

构成: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直接:包括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所支出的费用,以及被毁坏的财产的价值。

间接:包括因事故导致的产值减少资源的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的其它损失。

A T V- *

弟二早

1、什么是事故调查?

在事故发生后,为获取有关事故发生的原因的全面资料,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而进行的调查。

2、事故调查的重要性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调查的重要性:1)最有效的事故预防方法2)为制定安全措施提供依据3)揭示新的或为被人意识的危险4)可以确定管理系统的缺陷5)是高效的安全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

3、事故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①首要目的是防止事故的再发生。

②还是满足法律要求,提供违反有关安全法规的资料,使司法机关正确执法的主要手段。

③描述事故的发生过程,鉴别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为事故的统计分析及类似系

统、产品设计与管理提供信息,为企业或有关部门安全工作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4、事故调查的对象包括哪些?

①重大事故②未遂事故或无伤害事故③伤害轻微但发生频繁的事故④可能因管理缺陷引发

的事故⑤高危险工作环境事故⑥适当的抽样调查

5、事故调查计划的内容?

1, 及时报告有关部门2,抢救人的生命3,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免遭进一步的损失4,保护调查工作的及时进行

6、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不同等级的事故调查组如何授权组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不同等级的事故调查组的授权组成: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

调查。

7、事故调查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包括现场处理,现场勘查,物证收集,认证询问等主要工作

8、事故现场勘查的目的?

事故现场勘查的主要目的:是为查明当事各方在事故之前和事发时的情节、过程以及造

成的后果。其次通过对现场痕迹、物证的收集和检验分析,可以判明发生事故的主、客观原因,为正确处理事故提供客观依据。

9、什么是事故现场勘查的4P技术?

人(people),音K件(part),位置(position ),文件(people )。

10、什么是证人?

证人:通常是指看到事故发生或事故发生后最快抵达事故现场且具有调查者所需信息的人。

广义上则指所有能为了解事故提供信息的人,甚至有些人不知事故的发生,却有有价值的信

息。

11、事故现场照相的目的?

事故现场拍照的目的:是通过拍照的手段提供现场的画面,包括部件、环境及能帮助发现事

故原因的物证等,正式和记录人员伤害和财产破坏的情况。

12、什么是现场方位照相、现场概貌照相、现场重点部位照相和现场细目照相?

现场方位照:拍照现场所处的位置及现场周围环境。

现场概貌照相:拍照除了现场周围环境以外整个现场状况。

现场重点部位照相:是指拍摄于事故有关的现场重要地段,对审理、证实事故情况有重要意

义的现场上物体的状况、特点,现场上遗留的与事故有关的物证的位置和物证与物证之间的特点等,以反映他们与现场以及现场上有关物体的关系

现场细目照相:是拍摄在现场上存在的具体有检验鉴定价值和证据作用的各种痕迹、物证,以反映其形状、大小和特征。

13、事故现场图的种类?

现场位置图现场全貌图现场中心图专项图。

14、什么是单相触电?什么是两相触电?什么是跨步电压?

单相触电:当人体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某一相导体时,一相电流通过人体经大地回到中

性点的触电形式。

两相触电:人体的两个部位同时触及三相供电系统的任何两相所引起的触电。

跨步电压: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在接地电流入地点周围电位分布区行走的人,其两脚之间的电压

15、高空坠落事故可分为哪几类?

洞口坠落施工脚手架坠落悬空高处作业坠落屋面质量问题和超负荷坠落拆除工程中发生坠落登高过程中发生坠落

16、事故现场分析的重要作用?主要方法有哪几种?

作用:1,现场分析是对全部勘查材料的汇总和对勘查工作的检查。2,现场分析是对已收集

材料从现象上升到本质的认识过程。3,现场分析能充分发挥现场所有勘查人员的智慧,调

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正确认识现场,全面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保证事故处理工作

的进一步开展。

主要方法:比较,综合,假设,推理

17、事故事后深入分析方法有哪几种?

综合分析法,个别案例技术分析法,系统安全分析法

18、什么是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

1, 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2,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3,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4,有

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9、事故结案的类型有哪几种?

1, 责任事故。2,非责任事故。3,破坏事故

20、事故调查报告分为哪几部分?

事故调查报告分为那几个部分:标题、正文(前言、主题、结尾) 、附件

第四章

1、什么是3E原则?

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因为

技术(engineering )、管理(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首字母均为E。

2、什么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最佳安全措施?

安全技术对策:以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安全问题,预防事故发生及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最佳安全措施。

3、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防止人的失误的能力。2,对人失误后果的控制能力。3,防止故障传递的能力。

4、失误或故障导致事故的难易。5,承受能量释放的能力。6,防止能量蓄积的能力。

4、什么是本质安全?

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

会发生事故

5、什么是闭锁、锁定和连锁?

闭锁:是指防止某时间发生或防止人、物等进入危险区域;锁定:是指保持某事件或状态,或避免人、物脱离安全区;联锁:联锁装置主要用于电器系统中,主要目的是保证在特定的情况下某事件不发生。

6、什么是故障一安全设计?可以分为哪几类?

故障一安全设计:在系统、设备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失效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也能保证安全的安全技术措施。可分为:1,故障一安全消极设计。2,故障一安全积极设计。3,

故障一安全工作设计

7、故障最小化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降低故障率和实施安全监控。

8、降低故障率有哪几种方法?

1,安全系数。2,概率设计。3,降额。4,冗余。5,筛选。6,定期更换。

9、如何理解浴盆曲线?

原件全寿命周期的故障率,与该元件所处的寿命阶段密切相关。由于曲线形似浴盆,故俗称

为浴盆曲线。曲线表明,在元件或系统的寿命周期初期,因系统需要磨合,因此故障率较高;寿命周期的后期则因系统部分元件的磨损使故障率也明显提高;而中期阶段则故障率较为稳定。

10、什么是冗余?

是一种通过提高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安全性的常用技术。通过采用多个部件或多个通道来实现

同一功能以达到系统安全性及可靠性的目的。

11、什么是安全色?

安全色:为引起人们的注意,用颜色来发出告警信息。分为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红: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

黄:提醒人们注意

蓝:指令

绿: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12、安全标志的种类和意义?

1:禁止标志,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一种图形标志。2:警告标志: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

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一种图形标志。3: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

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一种图形标志。4提示标志: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一种图形标o

13、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对策的优选次序是什么?

1:根除危险因素;2:限制或减少危险因素;3:隔离,屏蔽或联锁;4:故障一一安全措施;

5:减少故障危险因素;6:安全规程;7:校正行动;

14、个体防护的应用方式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1:必须进行的危险性作业;2:进入危险区域;3:紧急状态下

15、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的优选次序是什么?

1 :隔离和屏蔽;2:接受最小的损失;3:个体防护;4:避难和救生设备;5:营救;

16、什么是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通过各种形式,包括学校教育,媒体宣传,政策导向等。努力提高人的安全意识

和素质,学会从安全的角度观察和理解要从事的活动和面临的形式,用安全的观点解释和处

理自己遇到的新问题。

17、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三个方面?

1:安全态度教育。2:安全知识教育;3:安全技能教育;

18、什么是三级安全教育?

包括厂级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19、什么是“五新”作业安全教育?

是指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作业,在作业之前应采取相关措施制定出安全操作规程,对操作者和有关人员进行专门的教育和培训。

20、安全教育的形式有哪些?

1 :广告式;2:演讲式;3:会议讨论式;4:竞赛式;5:声像式;6:文艺演出式;7:学校正规教学

21、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哪四个方面?

1:查思想;2:查管理;3:查隐患;4:查整改

22、安全检查的方式按照检查的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种?

一般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和节假日前后检查

23、什么是“三同时” ?

一切生产性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技术改造和引进的工程项目都必须符合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方面的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建筑项目中职业安全与卫生技术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习惯上称之为“三同时” 。

24、什么是安全评价?

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辨识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其事故风险的大小采用相应的安全措

施,以达到实现系统安全的目的;

25、什么是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是通过让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参与制定工作目

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管理方法。

26、什么是保险?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

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和达到合同约定的

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责任的保险行为。

27、纯风险的处理方法?

回避风险,预防风险,自留风险,转移风险

28、什么是工伤保险?

是对在劳动过程中遭受人身伤害(包括事故伤残和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的职工,遗属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29、工伤保险的实施原则是什么?

1,强制性实施原则。2,无责任赔偿原则。3,个人不缴费原则。4,损失补偿与事故预防及职业健康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章

1、灾难性事件按照发生原因可以分为哪几类?

自然灾害导致的灾难性事件和由人为因素导致的灾难性事件。

2、什么是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信息卡)

3、危险化学品的存储方式有哪几种?

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

4、什么是危险源?什么是第一类危险源?什么是第二类危险源?什么是重大危险源?

危险源:简单来说,就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指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的设备,设施或场所称为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物质称为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为第二类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藏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

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该单元称为重大危险源。

5、重大危险源如何辨识?(掌握计算公式)

单一品种: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

多品种:q1/Q1+q2/Q2+ ........ +qn/Qn>=1 qn-实际存在量Qn临界量

6、什么是突发事件?有哪几类?如何进行分级?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需采取应急设施以应对的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类别: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 和社会安全事件。分级:I级(特别严重),II级(严重),III级(较重),IV级(一般)

弟八早

1、安全监察的职能?

一是实行监察,二是反馈信息。

2、什么是法?法的作用?

法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是通过一定的国家机关认可,制定的,具有一定文字形式,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或规范)的总和。法的作用: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强制。社会作用:是指维护有利于一点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体现在维护统治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3、什么是PDCA?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四个活动:计划,实施,监测,评审

4、现代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特征?

1:企业高层领导人必须承诺不断加强和改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工作。2:危险源控制是职业

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管理核心。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监控作用。4:职业安全管理体系以人为本。5:文件化

第七章

1、什么是系统安全?包括哪几个部分?

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的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成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安全性。包含:系统安全管理和系统安全工程。

2、系统安全的优先次序?

1:最小风险设计。2:应用安全装置。3:提供报警装置。4:制定专用规程和进行培训。

3、如何理解风险矩阵?

用危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来表征危险的特性,进而建立起相应的评价矩阵。将危险的严重性

划分为4级,可能性划分为5级。按可能性与严重性两个因素建立一个二维矩阵。矩阵的每个元素都对应一个可能性和严重性等级。并用一个数字或代码表示,称为“风险评价指数” 来表示风险的大小

4、实施系统安全管理的要点?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磁偏角: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存在的夹角 2.地球外圈层:从地表往上至地球大气的边界称为地球的外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3.地球内圈层:地球内部的圈层称为内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6.莫霍面:在大陆地下平均约33km左右,地震波横波波速突然增大,表明此处上下物质有变化,存在一 个界面,称之为莫霍面 7.古登堡面:地下约2885km处地震波横波波速突然为零,表明此处上下物质也有明显的变化,存在一个 界面,称之为古登堡面 8.地温梯度:即地热增温率,指恒温带下,深度每增加100m温度升高的度数。 9.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10.内力地质作用:作用于整个地壳或岩石圈,能源主演来自地球本身,包括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地震 作用、变质作用 11.外力地质作用:作用于地壳表层,能源主要来自地球以外,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 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12.岩浆作用:岩浆从发育、往上运移到冷凝固结成岩的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13.喷出作用:岩浆从火山口溢出或喷出地表的过程称为喷出作用 14.侵入作用:岩浆从地壳深部上升运移,侵入周围岩石而未到达地表,称为侵入作用 15.变质作用:是岩石在基本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以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使原岩改变 成分、结构、构造变成新岩石的作用 16.风化作用: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气温的变化、水和氧及二氧化碳的作用、生物的活动等, 使岩石在原地受到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的作用 17.剥蚀作用:地表水体、地下水、冰川和风等介质在运动状态下对地壳表层岩石进行破坏并将破坏产物 剥离原地的过程 18.沉积作用:被搬运的物质脱离搬运介质形成松散沉积物的过程 19.固结成岩作用:使松散沉积物变成坚硬岩石的作用 20.矿物:是地壳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 21.造岩矿物:组成岩石的常见矿物,大约20余种,如石英、正长石、斜长石、方解石等 22.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即矿物在条痕板(白色无釉瓷板)擦划后留下的粉末的颜色 23.解理:指矿物晶体在外力打击下,总是沿一定的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24.断口: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在任意方向产生不平整断面的性质 25.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结晶质或非晶质矿物构成的固结的矿物集合体 26.沉积岩:在地壳表层环境中形成的岩石 27.变质岩:由不同类型的原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 28.火成岩:岩浆沿岩石裂缝或薄弱带上升,侵入岩石圈上部甚至喷出地表,最后冷凝固结成坚硬的岩石, 称为火成岩 29.岩浆:来自地壳深部或上地幔中的具有高温、高压的硅酸盐熔融体 30.火成岩的结构:是指其组成部分自身的特点即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颗粒形状、自行程度及其 组合关系 31.火成岩的构造:是指由其组成部分的排列方式或填充方式所反映出来的外表形态 32.深成岩:侵入岩的一种,距地表距离远,晶质结构,粒粗 33.浅成岩:侵入岩的一种,距地表距离近,晶质结构,粒细 34.喷出岩:由岩浆喷发物形成的岩石,隐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 35.岩墙:狭长的墙状侵入体,近于直立,与围岩层面方向大致垂直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归纳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概述 一、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1.组织行为是指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三者之间以及整个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行为。 2.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研究对象: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 4.本质:1)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方式 2)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5.研究组织行为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员工的行为 二、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1.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特征有:1)边缘性、综合性、跨学科性 2)两重性:艺术性,科学性 3)实用性 2.相关学科和组织行为学的关系:p8 3.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内容

5.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p10 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1.管理科学的发展p2 19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主要理论有: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侧重于企业基层人员的操作分析、组织原则和工作监督; 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主要集中于高层的管理原则,如企业的计划、不同层次组织的协调、控制等 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应是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结构,为“直线式”组织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缺点是,轻视或忽视组织中人的因素,仅仅把人看成是一台机器,而完全没有考虑人的思想、情感、主观能动性。 2.行为管理理论的产生p4 产生原因——古典管理学派缺陷:强调物质因素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强调物质鼓励,忽视了社会需要;强调正式组织,忽视非正式组织。单纯科学设计、奖金刺激、等级分明指挥系统不能带来持久活力。紧张而单调劳动和日益严重剥削激起工人们有组织反抗。 标志性事件——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1924年~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电话机工厂中进行的试验。) 试验背景:1)霍桑工厂的状况:工资较高、福利待遇好但工作效率低下 2)劳资矛盾日益突出 3)工人不是经济人——只追求经济利益 4)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使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 5)工人的文化水平提高,脑力劳动比例增加,简单的管理方式越来越不可行。 6)希望对工人行为的研究掌握其规律,提高管理水平。 霍桑试验的结果:生产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 霍桑试验结论:1)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2)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3)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和他周围人的关系。 满意的员工是高效的员工。 3.人群关系理论(行为学派时代)p5 主要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 主要代表人物: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 主要理论:x理论与经济人假设、霍桑实验与社会人假设、Y理论与自我实现人假设、行为科学理论、超Y理论与复杂人假设(权变的观点) 人权关系理论——人力资源学派——组织行为学兴起 4.积极组织行为学:对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的研究和应用,从而实现提高个体、群体和组织的绩效。 概念:它强调积极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可测量、可开发和绩效相关性。 积极心理因素: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和恢复力P17 研究对象: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社会环境p16 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p19 四、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案例法、情景模拟法、系统法p12 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 一、个体的知觉与认识过程

地质学知识点

地质学主要知识点 地质学概论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地质学的特点是什么?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灾变论与均变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地质学发展史各个时期的若干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地球的基本特征 1、重点名词解释: 地热增温级或地热梯度、地磁反转,克拉克值或元素丰度,岩石圈、地质作用、第四纪、相对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或同位素地质年代、化石、标准化石 2. 简述重力异常在找矿中如何运用? 3、全球地热资源的主要分布区。 4. 地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或重要性? 5. 简述地震波的类型及其特点? 6、简述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其主要不连续面。 7、地壳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哪些? 8、地壳的类型及其特点。 9、地质作用的类型及其主要能量来源。 10、地质年代表中的一些重要时间界限和显生宙重点主要“代”的具体名称及其英文代码及其生物演化中的标志性事件? 11、如何理解判断相对地质年代几个理论基础? 矿物 名词解释: 矿物与岩石、晶面条纹、矿物的类质同像与同质多像,假化石、自色,他色,假色,条痕、硬度与摩氏硬度计、解理与断口,荧光与磷光 1.区别常见晶质体与非晶质体; 2. 晶体种类。 结晶习性及其类型,并举例。 矿物的主要集合形态包括哪些? 矿物的光学性质可以从几个方面来阐述? 运用你所学的矿物知识,描述你所熟悉的任三种矿物。 矿物的光泽包括哪几类? 解理的等级划分包括哪几类? 断口的主要类型。 沉积岩 名词解释: 沉积岩、风化壳、胶结作用,火山碎屑岩,原生结核,后生结核,粒度,碎屑岩 论述沉积岩的主要形成作用。 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 简述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风化壳的类型。

组织行为学自考知识点最新版

组织行为学 自考知识点 最新版 绪论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单选、简答]对于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我们需要把握的几点。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 [多选、简答]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1)跨学科性。 (2)系统性。 (3)权变性。 (4)实用性。 (5)科学性。 [单选、多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内容,即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可细分为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和领导行为四大块的研究。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多选]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型的行为科学,它是在多门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它有主要贡献的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等

[单选、简答]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以泰勒、韦伯和法约尔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以梅奥、麦格雷戈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 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以费德勒等人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开放的模式,从原来的封闭观念转向开放观念是一大进步。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综合前三个阶段之所长,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要求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转变到社会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上。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单选、简答]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测量仪器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观察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工具等,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的方法。 (2)调查法。调查法根据收集资料的方式不同,主要分为访谈法和问卷法。 (3)个案分析法。研究者通过对个体、群体或组织整体情况较长时间的连续调查、了解,全面收集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得出研究结论的方法称为个案分析法。 (4)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下精确操纵自变量从而考察因变量如何因其而变化,进而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法。 (5)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法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来测量被试者的方法。 (6)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法具有针对性、客观性、预测性和动态性等方面的特征,因而信度和效度较高。 第一篇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 第一节人性假设 [单选]亚当·斯密是资本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他于1776年发表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称《国富论》)。 [单选、简答]亚当·斯密的贡献。 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即经济活动产生于个人利益基础上的共同利益,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其他人的利益,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共同利益,进而形成总体社会利益。 [简答]X理论的基本观点。 (1)多数人天生就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构造地质学重要知识点和论述题汇总..

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构造地质学重要知识点和论述题汇总 (一)补充简答题 1.简述如何确定褶皱在空间的方位? 答:褶皱在空间的方位可由褶皱的轴面产状、枢纽产状、两翼产状和翼间角确定。两翼和轴面的产状要测量其倾向和倾角。垂直面状要素的走向线向下所引的直线为倾斜线,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即为倾角,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向下所指岩层向下倾向的方向即为倾向。翼间角为褶皱正交剖面上两翼间的内夹角。圆弧形褶皱的翼间角是指过两翼两个拐点处的切线的夹角。枢纽产状要测量枢纽的倾伏和侧伏。倾伏包括倾伏向和倾伏角。前者指枢纽在直立面内的水平投影线所指枢纽向下的方向,后者指枢纽与其在直立面内的水平投影线之间的锐夹角。侧伏包括侧伏向和侧伏角,前者指轴面的走向线所指枢纽向下的方向,后者指枢纽与轴面的走向线之间的锐夹角。对于规模较小,出露完整的褶皱,可以从露头上直接测量以上各要素。对于规模较大,出露不完整的褶皱,往往需要系统测量其褶皱面的产状,然后通过计算方法或赤平投影方法才能较精确地确定其枢纽和轴面的产状。 2.简述重力滑动构造的基本结构。 答:重力滑动构造是由重力作用引发的滑动推覆构造,它是某些逆冲推覆构造的重要成因。重力滑动构造基本结构为:下伏系统、滑动面、润滑层、滑动系统。分带:后缘拉伸带、中部滑动带和前缘推挤带。形成条件为:一定的坡度;滑动系统要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应由软弱层和孔隙流体的参加。下伏系统构造较简单,基本保留了早期或基底构造的特征;滑动面沿原始地质界面(如层理面、不整合面、侵入体与围岩接触面)或破裂面发育,剖面和平面上均呈弧形,剖面上常呈犁式、铲式或勺形。润滑层能降低滑动摩擦力,使滑动系统长距离搬运,常由软弱岩层或面理化岩层构成,如泥岩层、煤层、膏岩层、片岩、片理化的蛇纹岩、辉绿岩等。中部滑动带岩层和构造比较复杂,往往为一系列互相叠置或切割的滑体、滑块,褶皱,断层发育。前缘推挤带常又一系列逆冲断层叠置而成,后缘拉伸带常出露下伏系统的岩层。 3.蠕变和塑性变形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答:两者的区别是:蠕变是岩石在一较小恒定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塑性变形是岩石在超过其弹性极限的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蠕变是缓慢发生的,

安全管理学练习题

安全管理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安全生产中,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因素,保障员工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称之为人身安全。 2、消除损坏设备、产品等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称之为设备安全。 3、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时间、机构和章法等,前五项是管理内容,后两项是管理手段。 4、以安全为目的: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 5、未遂事故是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6、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7、二次事故是指由外部事件或事故引发的事故。 8、事故的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的原因; 9、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0、红色色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

1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2、事故分析包括现场分析和事后深入分析两部分。 13、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4、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15、蓝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16、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厂级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17、事故的原因分析包括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18、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问题,安全教育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问题。 19、目前我国的安全管理体制是“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法”。 20、系统安全由系统安全管理和系统安全工程两部分。 2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主要要素有:职业安全卫生方针、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等。 22、事故的原因分析包括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2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

最新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组织行为学1、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2、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 3、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3、组织模型: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组织系统水平。 4、因变量:生产率、缺勤率、流动率、工作场所中的偏常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工作满意度。自变量:个体水平变量、群体水平变量、组织系统水平变量。 5、工作场所中的偏常行为:违反重要的组织规则从而威胁组织或者其他成员的利益的主动行为 7、组织行为学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回应经济压力、回应全球化、管理劳动力多元化、改善顾客服务、改善人际技能、激发创新和变革、应对“临时性”、在网络化组织中工作、帮助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中的冲突、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改善道德行为 组织多元化1、多元化分层:表面层次多元化,深层次多元化 2、能力:个体能够成功完成工作中各项任务的可能性。智力能力,体质能力,情绪能力 态度1、态度:关于物体、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一对象的内心感受 2、态度的构成: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3、认知失调:个体可以察觉到的两个或更多态度之间或者行为和态度之间的任何不一致 4、态度方面最有力的调节变量:态度的重要性、态度的具体性、态度的可提取性、是否存在社会压力以及个体对于这种态度是否具有直接经验 5、态度的类型: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组织承诺(三个维度:情感承诺,持续承诺,规范承诺),感知到的组织支持,员工敬业度,工作态度间的差异。 6、测量工作满意度方法:单一整体评估法,工作要素综合评价法 7、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工作本身,薪酬,晋升机会,主管,同事,人格 8、满意和不满意的员工反应:退出,建议,忠诚,怠工。 情绪1、情感:一种统称,包括人们体验的所有感情。包括情绪和心境两个部分。

地质学知识点

1、地质学三大类岩石分别是沉积岩分别是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2、构造变动主要指岩石受内力作用所产生的岩石永久性变形,这种变形包括两大类,即褶皱变动构造、断裂变动构造。 3、地层的接触关系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4、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两个一级不连续面,把固体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这两个不连续面分别是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5、火山喷发的两种类型分别是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 6、年代地层分类系统是指国际性的.全国性的或大区域性的地层系统.地层单位分别为宇、界、系、统、阶。 7、判断背斜的依据是从褶皱的核部到翼部岩层的新老变化规律是由老到新。 8、古生代由老至新的六个纪依次是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9、很据岩浆中Sio2的相对含量,可以把岩浆分为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四种类型。 10、岩浆岩是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壳冷凝而成的岩石。 11、深层侵入作用岩体的产状主要有岩基、岩株等。 12、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两个一级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把固体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13、中生代三个纪由新至老依次是白垩纪、侏罗纪、三叠纪。 14、判断向斜的依据是从褶皱的核部到翼部岩层的新老变化规律是由新到老。

15、岩石地层关系分类系统是指区域性的或地方性的,以岩性变化为主的地层系统,地层单位分别为群、组、段、层。 1、重力异常:实测重力值和理论重力值之间的差异称为重力异常。 2、地热增温级:指在年常温层以下,温度每升高1℃时所增加的深度。 3、结晶习性:在相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同种晶体经常具有的形态称为结晶习性。 4、地球圈层:外三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5、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又称元素丰度。 6、地壳:大陆型地壳和大洋型地壳。 7、矿点:发现矿石的地方或地段统称为矿点。 8、矿物: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均质的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9、矿物的分类:自然元素矿物硫化物类矿物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类矿物含氧盐类矿物,其它盐类矿物。 10、矿物的物理性质: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硬度,解离。 11、解理: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沿着一定方向分裂的面叫解离面。 12、断口: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断开面。 13、岩浆:岩浆形成于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硅酸盐熔桨为主体,一部分是挥发组分,主要是水蒸气和其

安全管理学试卷及答案#(精选.)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安全: 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2、系统: 由若干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部分组合而成,具有特定的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 3、重大伤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一次事故中,死亡3~9人的事故,称为重大死亡事故。 4、工伤事故: 是指在生产区域中发生的,和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 5、“3E”对策: 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因为技术(Engineering)、管理(Enforcement)和教育(Education)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均为E,也有人称之为“3E”对策。 6、特种作业: 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影响周期长 2、大多数学者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只有两个,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3、事故的能量转移论认为,不希望的或异常的能量转移是伤亡事故的致因。 4、安全教育的内容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安全态度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和 安全技能教育。 5、危险可能性是指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程度 6、在技术指标论证阶段,系统安全工作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对于系统的设计;另一个是对于大纲的管理。 7、故障最小化方法主要有降低故障率和实施安全监控两种形式。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什么叫劳动保护? 答:劳动保护,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女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2、事故具有哪些基本特性? 答:事故的基本特性有:(可不必展开,仅答出提纲;展开回答不多加分) 1)普遍性2)随机性3)必然性4)因果相关性5)突变性6)潜伏性 7)危害性8)可预防性 3、简述事故调查的目的。 答:主要目的就是防止事故的再发生。也就是说,根据事故调查的结果,提出整改措施,控制事故或消除此类事故。 同时,对于重大特大事故,包括死亡事故,甚至重伤事故,事故调查还是使司法机关正确执法的主要手段。事故调查应满足法律要求,提供违反有关安全法规的资料。 此外,通过事故调查还可以描述事故的发生过程,鉴别事故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从而积累事故资料,为事故的统计分析及类似系统、产品的设计与管理提供信息,为企业或政府有关部门安全工作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4、如何评价一个设计、设备、工艺工程是否安全? 答:评价一个设计、设备、工艺过程是否安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防止人失误的能力 (2)对人失误后果的控制能力 (3)防止故障传递的能力

自考组织行为学——重要知识点大全

名词 1组织行为;是指社会组织(包括企业),为实现其创立时的宗旨,自行发出动机,采取行动和取得效果的过程,它是动机,行动,效果的统一. 2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 3 科学管理;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主要以美国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主一切管理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认为通过劳动定额和工作标准化等手段可以达到效果最优.泰罗是美国的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4 官僚行政管理;以马克思*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为代表,重点研究组织设计,等级层次,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容。这样一种管理理论又称为行政管理理论。 5 工作专门化;就是进行劳动分工,使不同的人从事不同职位类型的工作。 6 指挥链;又称为命题链,是指一种不间断的权利路线,是层层指令所形成的链条。 7 集权组织;是指决策的制定和权威集中于总部或者某个高层管理者的组织。 8 分权组织;是指决策的制定和大部分权利被转移到下属部门的组织。 9 正规化;是指组织中工作的标准化程度。 10 位:是指某人在组织层次中所处的位置 11 职权;是指由一盯的正 式程序所赋予的某个职位 的权利,是指导或指挥其他 人的权利。 12 职责:是指在组织结构 处于某一职位的某人因完 成某一任务,职能或者接受 委派而被赋予的责任。 13 职位界定;是确定组织 中职位类型与数目的活动, 是对组织中执行一定职务 的位置所进行的分析和设 计 14 正式组织;是指依照有 关管理部门的决定命令指 示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建 立的组织。 15 非正式组织:是指依照 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等自发 建立的组织 16 机械式组织;是指设有 严格的等级层次,决策高度 程序化,权利高度集中化和 操作高度标准化的组织。这 样的一种组织有称为官僚 行政组织 17 有机式组织;是指一种 相对分散,分权化的,具有 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组织。 18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特 定的目标,两个或者两个以 上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 个体组合。 19 组织;一般是指为完成 特定目标。按照法定程序设 立的,具有法人资格和系统 性结构的群体。 20 正式群体:是根据目标 和任务的需要,通过上级组 织决定成立的群体。 21 非正式群体;是指自然 或者自发形成的,以共同的 兴趣或者爱好为基础而建 立的群体 22 群体动力;是指一个群 体的成员共同追求群体目 标的力量。它是决定群体功 能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个 人行为方向和强度受到个 人的部动力和所处的外在 环境的影响。 23 群体结构;是指一个群 体中的不同构成要素之间 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模式。群体结构是我们理解 群体性质的核心概念,研究 群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4地位;是指群体中成员所 在的等级层次,所占有的职 位. 25地位结构:指个体地位之 间的区别和相互影响,是指 个体之间的地位关系,是衡 量组织结构的第一维度 26正式地位;是指组织正式 给予个体的头衔或者某类 令人愉快的东西。 27非正式地位;又称为社会 地位,是指通过教育,年龄, 性别,技能,经验等特征而 非正式地获得的一种地位, 是其他组织的成员给予某 个体的地位。 28群体影响;也称为社会影 响,是指由于其他人到场的 影响,人们将从在独自一人 状态下本来想做的某种行 为中转变过来的一种现象。 29群体促进;也称为社会促 进,是指由于有其他人共同 参与做某项工作,往往比单 独一个人完成的更好,更快 和更有效的一种情形。 30群体规;正式群体或者是 非正式群体所期望的行为 模式,以及这些群体所制定 的信条,也称社会规。

地质学主要知识点分解

地质学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涉及地球的内部圈层(地核、地幔、地壳)和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 2、地质学的特点是什么?①研究对象涉及悠久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②地质学具有多因素相互 制约的复杂性。 ③地质学是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科学。 ④地质学在地理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3、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①野外调查一一岩石、沉积物等类型、产状、分布情况、剖面描述、样品采集等。 ②室内试验和模拟实验——岩石矿物的坚定、化石的坚定、同位素年龄测定、各种理化指标测试和现代地表过程或地理环境的室内模拟。 ③历史比较法(现实类比法)一一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采用“议古论今” 、“现在是认识 过去的钥匙” 的原理,同时考虑到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可逆性,要根据具体情况,历史地、辩证地和综合地来研究地球的历史。 4、灾变论和均变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答:⑴灾变论。代表人物:法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居维叶。 主要观点:①地球上的绝大多数变化是突然、迅速和灾难性地发生的。 ②每当经过一次巨大的灾难性变化,就会使几乎所有的生物灭绝,之后被保存在相应的地层成化石。 ③居维叶推断,地球已发生过4 次灾害性的变化,最近的一次是大约5000 多年前的摩西洪水泛滥(诺亚方舟故事)。 ⑵均变论。代表人物:英国著名地质学家、“现代地质学之父”莱伊尔。代表作:《地质 学原理》 主要观点:①地球上的一切记录(如巨厚的断层、高大的山脉等)并不是什么剧烈的动力造成的。各种缓慢的为人所不擦觉得地质作用,只要经过漫长的岁月,就可产生惊人的结果。 ②强调“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 ,“以今论古”。 5、地质学发展史各个时期的若干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⑴萌芽时期(远古一一公元1450年)。 代表人物:①希腊的亚里斯多德。 ②我国的沈括一一《梦溪笔谈》。 ⑵奠定时期(公元14501750年) 代表人物:①丹麦的斯泰诺一一地层层序律(1669) ②李时珍一一《本草纲目》 ⑶形成时期(公元17501840年)代表人物:①徐霞客一一《徐霞客游记》。 ②英国的史密斯W法国居维叶C和拉马克J.B等对古生物、地层学进行研究。

安全管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整理

安全管理学总结 第一章概论 本章学习重点是第二节、第三节。重点掌握:1、管理的基本原理2、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本章学习的难点内容是第三节;难点是安全管理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其在安全科学体系中的任务 (1)安全的定义及概念 1. 安全的定义(任选一个)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2. 安全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安全体现三个方面):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影响周期长 3. 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①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通常是指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 ②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安全生产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③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二者从概念上看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内容上有所交叉:安全生产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和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失。劳动保护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属于劳动者权益的范畴。(简述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异同点) 4. 安全、安全性与系统安全 ①安全:保护,主要指职业安全、意外伤害、家庭安全等安全问题(安全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领域);Security:保卫,主要涉及国家安全、刑事犯罪、防抢防盗等安全问题。 ②安全性:安全性是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③系统安全: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 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 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5. 系统可靠,是否一定安全?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使用期限内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可靠性技术的核心是失效分析,安全性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能等同,系统可靠不一定安全。 (2)管理科学及基本概念 6. 管理的定义: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7. 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弹性原理 ①系统原理----系统分析内容包括(选择):①系统界定;②系统要素;③系统结构;④系统功能;⑤系统联系;⑥系统目标;⑦系统变革。 ---系统原理的基本原则:(1)整分合原则(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的主要含义)(2)反馈原则(正反馈、负反馈)(3)封闭原则(4)动态相关性原则 ②人本原理---人本原理的基本原则:1、能级原则2、动力原则3、激励原则 ----动力原则基本动力有三类:物质动力,以适当的物质利益刺激人的行为动机;精神动力,运用理想、信念、鼓励等精神力量刺激人的行为动机;信息动力则通过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产生奋起直追或领先他人的动机。 激励原则中人发挥其积极性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内在动力,指人本身具有的奋斗精神;外在压力,指外部施加于人的某种力量;吸引力,指那些能够使人产生兴趣和爱好的某种力

工程地质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概念 (1)、工程地质学 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以便科学评估,合理利用,有效改进和妥善保护地质环境的科学。 (2)、工程地质条件 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3)、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建筑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4)、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土、地下、水中的部分称岩土工程。 2、简述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1)地质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 ①影响工程活动的安全 ②影响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 (2)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制约(工程活动破坏地质环境) (3)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 人类开采矿产会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形成各类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影响人类工程活动,比如工程建设必须作地下水保护论证、渗漏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矿产调查等等 3、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哪些? ①岩土类型及性质(地层岩性与性质) ②地质构造(断层、褶皱、节理等) ③地形地貌(平原、丘陵、山区等) ④水文地质(地下水成因、埋藏、动态、成分等) ⑤不良地质现象(滑坡、岩溶、泥石流等) ⑥天然建筑材料(砂砾、石块等) 4.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哪些? ①区域稳定性问题 ②地基稳定性问题 ③斜坡稳定性问题 ④围岩稳定性问题 5.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1)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由内力地质作用引起的断裂活动,地震对工程建设地区稳定性的影响 (2)地基稳定性研究与评价—指地基的牢固,坚实性 (3)环境影响评价—指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总的来说就是研究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制约关系,促使矛盾转化和解决,既保证工程安全,经济,正常使用,又合理开发和利用地质条件 6.说明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设计方案类型,施工工期的长短和工程投资的大小,影响基础建设

安全管理学

安全评价:安全评价也称风险评价,是一个利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中存在的风险的过程。 4P技术:事故现场勘察工作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关注四个方面的信息即人(People)、部件(Part)、位置(Position)、文件(Paper),因而简称4P技术。 3E对策:事故预防和控制可以从安全技术(Engineering)、安全教育(Education)、安全管理(Enforcement),简称3E对策。 安全生产法规的概念:是指调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同劳动者或生产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以及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安全保障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和,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罚不放过。 搞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 1、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保证 2、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更本对策 3、安全技术和职业安全健康措施依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4、安全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保驾护航的作用 实施安全目标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从根本上调动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2、有利于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有利于改善职工的素质,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4、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及现代安全管理方案的推广和应用 事故调查原则: (1)事故是可以调查清楚的,这是调查事故最基本的原则 (2)调查事故必须实事求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3)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罚不放过。 (4)一方面,事故调查成员要有调查的经验或某一方面的专长,另一方面,不应与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 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方法“ 1、能量控制方法 2、内在安全设计方法 3、隔离方法 4、闭锁、锁定、连锁 5、故障—安全设计 6、故障最小化设计 7、告警装置 减少和遏制事故损伤的安全技术: 实物隔离、人员防护装备、能量缓冲装置、薄弱环节、逃逸和营救 事故的基本特征:(1)事故的因果性(2)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3)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可预测性。 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1)全面提高企业全员安全文化素质(2)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3)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4)树立良好的企业外部形象 安全生产法规的作用: (1)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提供法律保障。 (2)有利于安全管理中法制化管理 (3)指导和推动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4)增强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力,保证企业效益的实现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5)对保持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社会起促进作用。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早概述 一、组织行为学的含义 1. 组织行为是指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三者之间以及整个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 所形成的各种行为。 2. 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 影响,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 研究对象: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 4. 本质:1)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方式 2)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5. 研究组织行为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员工的行为 、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 1.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特征有: 1)边缘性、综合性、跨学科性 2 )两重性:艺术性,科学性 3)实用性 2. 相关学科和组织行为学的关系: p8 3.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内容 4. 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与异同 组织行为学 厂个体行为 f 能力、知觉、性格 1工柞态度、价值观 激励 如何认识人 组织行为学< 群体行为 r 群体规范 J 群休压力 1 群 体决策 群体眾聚力 群体沟通 J 团队 卜如何协调人 领导行为 组织结构 组织设计 组织文化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如何让组织更 利于人的发展

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1. 管理科学的发展p2 19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主要理论有: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一一侧重于企业基层人员的操作分析、组织原则和工作监督; 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一一主要集中于高层的管理原则,如企业的计划、不同层次组织的协调、控制等 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一一认为组织应是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结构,为“直线式”组织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缺点是,轻视或忽视组织中人的因素,仅仅把人看成是一台机器,而完全没有考虑人的思想、情感、主观能动性。 2. 行为管理理论的产生p4 产生原因一一古典管理学派缺陷:强调物质因素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强调物质鼓励,忽视了社会需要;强调正式组织,忽视非正式组织。单纯科学设计、奖金刺激、等级分明指挥系统不能带来持久活力。紧张而单调劳动和日益严重剥削激起工人们有组织反抗。 标志性事件一一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 (1924年?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电话机工厂中进行的试验。) 试验背景:1)霍桑工厂的状况:工资较高、福利待遇好但工作效率低下 2)劳资矛盾日益突出 3)工人不是经济人一一只追求经济利益 4)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使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5)工人的文化水平提高,脑力劳动比

地质学基础知识点

Chapter 2 Mineral Section 1 Some basic conceptions 1.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矿物由元素组成. 2.元素是构成地球的最基本物质,由同种原子所组成. 2.1 元素(element):周期表共有112种,自然界有92种 2.2 同位素:是中子数不同(原子量不同)的同种元素的变种. 同种元素的同位素,物化性质基本相同.总共有300余种. 2.3 可分放射性和稳定两种同位素(radio & stable isotope). 放射性同位素:主要有U238,U235,U234,Th232,Rb87,K40等 稳定同位素:主要有O16,O17,O18,C12,C13,S32,S33,S36,H1 2.4 半衰期(half-life):放射性元素蜕变到其原来数量的一 半所需时间. 半衰期: Rb87-Sr87 : 500亿年, Th232-Pb208 : 139亿年, U238-Pb20645亿年, K40-Ar40 :15亿年, U235-Pb207 :7.13亿年, C14-N14 : 5692年 放射性同位素主要用来测定火成岩石的绝对年龄; 稳定同位素主要用来确定岩石的物质环境与来源.如地壳,地幔,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月球,陨石等。 2.5 同位素研究是当代倍受重视的国际前沿,地化专业主攻。 3.克拉克值Clark value:中上地壳中50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美国科学家克拉克采集了世界各地的样品5159个;用取得的化学分析数据,求出了16公里厚的地壳内50种元素的平均百分重量,后人称克拉克值,又称丰度Abundance。国际通用。 单位ppm=10-6,即克/吨。目前还用ppb=10-9。 克拉克值≠克拉值;5克拉=1克。 3.2 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差别很大 其中, O,Si,Al,Fe,Ca,Na,K,Mg,Ti,H 10元素占99.96%; 而O, Si, Al, Fe, Ca 5元素占了92.46%。 4. 晶体(Crystal)定义: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的固体。 或晶体是具有晶格构造的固体。 这种固态物质称结晶质(晶质)。习惯上,将具有几何多面体外形的物体称为晶体(即,晶体是原子有规律排列的外观表象)。相应地,将不具几何多面体外形的晶体称为晶粒Crystal grain。 存在二种晶体:天然晶体(绝大多数)和人造晶体(少数)如人造石英、金刚石等。非晶质体Non-crystal: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不呈规律性重复排列的固体.如火山玻璃,超冷液体。自然界极少。 在一定条件下,非晶质体可向晶质体转化。如火山玻璃→玉髓。 准晶体quasicrystal定义:其内部结构由多级呈相似的配位多面体在三维空间作长程定向有序分布的固体。 quasicrystal为一种新的凝聚态固体,但其内部原子既不像非晶质体那样成完全无序的分布,又不具有像晶体那样的三维周期性排列有序。目前尚未发现天然产出的准晶体。 5 矿物Mineral定义:由天然产出且具有特定的(但一 般并非固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构造的均匀固 体。自然界广泛。 准矿物Mineraloid: 在产出状态、成因和化学组成 等方面均具有与矿物相同的特征,但不具有标准结 晶构造的均匀固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